《大山邮差》阅读题及答案

呕吼吼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呕吼吼”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山邮差》阅读题及答案(共9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大山邮差》阅读题及答案

骆倩雯 方非

邮局8点半才开门营业,但门头沟区大台邮政所唯一的投递员王自殿7点45分就到了办公室。

这是中秋节的清晨,空气里透着丝丝凉意,几只早起的小鸟一边觅食,一边欢快地啼叫;邮所周围一片静谧。

“你看,又是好几大袋吧。”推开门,看着地上堆着的邮包,王自殿就知道自己来早了没错。因为周末积压的工作量全堆在一起,每周一任务最重。

卷了卷衣袖,王自殿开始扫地、擦桌、打水。从第一天当投递员开始,他就包干了这些杂事,来天天如此。

灰地、木城涧煤矿、玉皇庙、黄土台……按照地址,王自殿把信件、报纸和包裹分成了十几堆。虽然他负责的大台地区只是一个投递道段,但方圆40多里地,多户人家、20多个单位和一个煤矿都是他的服务对象。

“啪啪啪……”一个不落地盖完落地戳,王自殿数了数一天的任务:报纸982份,平信132封,特快专递27个,挂号信15封,包裹4个。“还有6封是地址不详的,不知道跑几趟才能送到。”检查了一下刹车,王自殿一骗腿儿就上了自行车。此时已是中午11点。记者也和他一道,走上大山邮路。

“咱先去传说中的425道坎儿吧。”冲记者一乐,王自殿说,这是投递中最累的一段,虽然是水泥地,但自行车没法推,一共要走425级台阶,才能到达在半山腰上的黄土台社区。

过了一段小铁桥,王自殿把自行车停在了一个小商铺门口,抱着10多户人家的报纸和信件,开始徒步行走。

虽然只有一里多地,但上下来回走一趟,王自殿至少得花半小时。当了16年投递员,今年53岁的王自殿落下了一身毛病:滑膜炎、关节炎、骨质增生,膝盖每天都贴着膏药,一弯曲就一阵生疼。

告别了最累路段,王自殿又来到最难路段——桃园,半山腰上住着不到20户人家。

上山的岔路口紧挨着马路边,怕信件丢失,王自殿只好扛着自行车上山。这条山路最窄的地儿不到40厘米宽,左边是植被,右边是山石。“既担心山上掉石头,又担心有蛇。送一趟最少得走20分钟,赶上雨天或雪天,就更慢了。”有时为了一封信,王自殿也得上一趟山。

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1点多,早上7点就吃完早饭的王自殿没来得及扒拉几口饭。事实上,当了16年的投递员,他就没吃过一顿正经午饭,因此落下了慢性胃炎的毛病。“没时间吃,不然送不完。”当天信件当天送完,这是王自殿给自己定的铁律。

这条铁律来自一个感谢的眼神和一份成就感。

8月的一天,王自殿干投递员不到两个月,当时他还在木城涧邮政所。那是一份很普通的信件,从大兴劳改农场寄来,贴着8分钱的邮票。

目的地在灰地家属区,离邮所二里地的距离。可因为收件人不在家,为了这封信,王自殿一下午往返了6次,走了12里的路程,爬了6次6楼,终于在晚上9点多的.时候敲开了收件人的大门。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夫妻俩感谢的眼神。”那封信是儿子寄的一封探监通知书,而第二天就是探监的日子。“当时夫妻俩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泪光。”

王自殿说,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当天信件必须当天送完。“最开始,我只认为自己是名普通的投递员,但没想到,我能给收件人带来那么多,我的任务很重!”

受王自殿影响,他26岁的女儿和24岁的儿子也都进了邮局工作。“女儿做前台营业,儿子做分拣,我做投递,邮政的四个工种我们家就占了仨,成邮政世家了。”

当了16年投递员,王自殿累计投送了近30万份报刊,15万多份邮件,处理疑难信件近3万件,行走里程超过10万8千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旋转两圈半。

19.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描写邮局周边的环境,有哪些作用?(3分)

20.这则新闻中使用了大量具体的数字,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21.本文的结尾部分插叙16年前的一件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2.请结合全文,谈一谈大山邮差身上哪些精神让你感动。(5分)

试题答案:

(二)19.(3分)①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交代人物的工作环境);②突出了主人公的奉献精神、工作的忙碌③表现了人物心情的愉悦,或者在①中表述为:营造了欢乐地氛围。

评分标准:一点1分。

20.(6分)①使得新闻事件显得真实可感;②反映出王自殿工作任务的琐碎和繁重(或者表现了王自殿的勤劳和敬业)③侧面表现出作者对大山邮差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①丰富了新闻内容,写出了王自殿工作的精神源头和动力(或者表述为:内容上,阐释了王自殿定下铁律的原因)2分②升华了主题(1分),说明邮差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意义重大(1分)。

评分标准:

22.(5分)答案示例:①不怕劳累,不怕艰辛(或吃苦耐劳);②淡泊平静,自得其乐;③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或有责任感);④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恒久的意义(或始终如一)。

评分标准:结合原文回答,每条2分,关键词正确,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篇2:《大山邮差骆倩雯》阅读题及答案

《大山邮差骆倩雯》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大山邮差

骆倩雯 方非

邮局8点半才开门营业,但门头沟区大台邮政所唯一的投递员王自殿7点45分就到了办公室。

这是中秋节的清晨,空气里透着丝丝凉意,几只早起的小鸟一边觅食,一边欢快地啼叫;邮所周围一片静谧。

“你看,又是好几大袋吧。”推开门,看着地上堆着的邮包,王自殿就知道自己来早了没错。因为周末积压的工作量全堆在一起,每周一任务最重。

卷了卷衣袖,王自殿开始扫地、擦桌、打水。从第一天当投递员开始,他就包干了这些杂事,16年来天天如此。

灰地、木城涧煤矿、玉皇庙、黄土台……按照地址,王自殿把信件、报纸和包裹分成了十几堆。虽然他负责的大台地区只是一个投递道段,但方圆40多里地,2000多户人家、20多个单位和一个煤矿都是他的服务对象。

“啪啪啪……”一个不落地盖完落地戳,王自殿数了数一天的任务:报纸982份,平信132封,特快专递27个,挂号信15封,包裹4个。“还有6封是地址不详的,不知道跑几趟才能送到。”检查了一下刹车,王自殿一骗腿儿就上了自行车。此时已是中午11点。记者也和他一道,走上大山邮路。

“咱先去传说中的425道坎儿吧。”冲记者一乐,王自殿说,这是投递中最累的一段,虽然是水泥地,但自行车没法推,一共要走425级台阶,才能到达在半山腰上的黄土台社区。

过了一段小铁桥,王自殿把自行车停在了一个小商铺门口,抱着10多户人家的报纸和信件,开始徒步行走。

虽然只有一里多地,但上下来回走一趟,王自殿至少得花半小时。当了16年投递员,今年53岁的王自殿落下了一身毛病:滑膜炎、关节炎、骨质增生,膝盖每天都贴着膏药,一弯曲就一阵生疼。

告别了最累路段,王自殿又来到最难路段——桃园,半山腰上住着不到20户人家。

上山的岔路口紧挨着马路边,怕信件丢失,王自殿只好扛着自行车上山。这条山路最窄的地儿不到40厘米宽,左边是植被,右边是山石。“既担心山上掉石头,又担心有蛇。送一趟最

少得走20分钟,赶上雨天或雪天,就更慢了。”有时为了一封信,王自殿也得上一趟山。

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1点多,早上7点就吃完早饭的王自殿没来得及扒拉几口饭。事实上,当了16年的投递员,他就没吃过一顿正经午饭,因此落下了慢性胃炎的毛病。“没时间

吃,不然送不完。”当天信件当天送完,这是王自殿给自己定的铁律。

这条铁律来自一个感谢的眼神和一份成就感。

198月的一天,王自殿干投递员不到两个月,当时他还在木城涧邮政所。那是一份很普通的信件,从大兴劳改农场寄来,贴着8分钱的邮票。

目的地在灰地家属区,离邮所二里地的距离。可因为收件人不在家,为了这封信,王自殿一下午往返了6次,走了12里的路程,爬了6次6楼,终于在晚上9点多的时候敲开了收件人的大门。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夫妻俩感谢的眼神。”那封信是儿子寄的一封探监通知书,而第二

天就是探监的日子。“当时夫妻俩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泪光。”

王自殿说,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当天信件必须当天送完。“最开始,我只认为自

己是名普通的'投递员,但没想到,我能给收件人带来那么多,我的任务很重!”

受王自殿影响,他26岁的女儿和24岁的儿子也都进了邮局工作。“女儿做前台营业,

儿子做分拣,我做投递,邮政的四个工种我们家就占了仨,成邮政世家了。”

当了16年投递员,王自殿累计投送了近30万份报刊,15万多份邮件,处理疑难信件近3万件,行走里程超过10万8千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旋转两圈半。

19.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描写邮局周边的环境,有哪些作用?(4分)

20.这则新闻中使用了大量具体的数字,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分)

21.请结合全文,谈一谈大山邮差身上哪些精神让你感动。(6分)

试题答案:

19.(4分)①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②衬托了大山邮差的奉献精神、工作的忙碌和心情的愉悦。③为下文进一步展开写大山邮差的感人事迹做铺垫。(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

20.(5分)①使得新闻事件显得真实可感;②反映出王自殿工作任务的琐碎和繁重;③侧面表现出作者对大山邮差的敬佩和赞美之情。(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5分)

21.(6分)答案示例:①不怕劳累,不怕艰辛;②淡泊平静,自得其乐;③严于律己,乐于助人;④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恒久的意义。(结合原文回答,每条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篇3:《看不见的邮差》阅读题答案

《看不见的邮差》阅读题答案

①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单位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我写的第一封信,是给聂华苓老师的。在此之前,因为我不上网,几乎每隔半个月,她就要从美国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近况。

②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③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④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⑤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我还记得,我在青岛修改完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寄给《收获》杂志的,就是一块薄饼似的软盘。

⑥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⑦上网后,无论是长稿短稿,都可以用伊妹儿发出了。报纸的采访,往往需要配发作者照片。以往我会寄上一张照片,并在后面标记上“用后请奉还”,麻烦得很。现在呢,请人把照片扫描了一些,放在自己的图片库里,哪里需要,就选一张把它派发到哪里,非常便捷。而且,新书出版前,你可以事先看到美编设计的封面,有不满意的,能够及时沟通和修正。而从前,出版社因为我不上网,让我看封面时,只得出一份打样,特快专递过来。

⑧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由于他是个歪脖子,头总是拧向一侧,他骑着墨绿的邮车行进在山间公路时,我常担心他会因为看不到正前方,而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我觉得这个邮差了不起,他不看大家都看的路,却依然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无闪失,说明眼前的那条路,他已熟稔于心。走上它时,只需轻轻一瞥,就能畅通无阻。能够在大路上用目光“别开蹊径”,去瞭望别人不曾看到的“旁逸斜出”的美景,真乃神人啊!

⑨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我们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选自《迟子建散文》)

22.结合文章内容,试简要概括网络邮件的特点。(4分)

2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山村邮差性格的,请简要分析。(5分)

24. 试分析文章第6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5. 结合全文,试探究文题“看不见的邮差”的深刻意蕴。(6分)

参考答案:

22. 经济(免费)、快速、无形(看不见)、便捷 (每点1分)

23. 采用了对比手法、细节…路上的生活情趣相照应。(1分)

25.:(6分,每点2分)(1)指无影无形的网络;(2)指记忆中的像田师傅一样的热心善良的一类人。(3)指正逐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

篇4:邮差先生阅读答案

邮差先生阅读答案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 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 分)

2.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 请简要分析。(6 分)

3.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 分)

4.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试作探究。(6 分)

参考答案:

1.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2. 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3. 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4.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篇5:《邮差弗雷德》阅读答案

第一次遇见弗雷德,是在我买下新居——一栋老房子之后不久。房屋建成于1928年,我称之为“旧新房”,地点在丹佛的华盛顿公园,一个绿树成荫的小区。生平第一次,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迁入新居几天后,有人敲门来访,我打开房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位邮差。

“上午好,桑布恩先生!”他说起话来有种兴高采烈的劲头,“我的名字是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介绍一下我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所从事的行业。”弗雷德中等身材,蓄着一撮小胡子,相貌很普通。尽管外貌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他的真诚和热情却( )。

这真让人惊讶。我收了一辈子的邮件,还从来没见过邮差做这样的自我介绍,但这确实使我心中一暖。

我对他说:“我是个职业演说家,这算不上真正的工作。”

“如果你是位职业演说家”,那肯定要经常出差旅行了?弗雷德问我。

“是的,确实如此。我一年总要有160到200天出门在外。”

弗雷德点点头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最好你能给我一份你的日程表,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可以把你的信件暂时代为保管,打包放好,等你在家的时候再送过来。”

这简直太让人吃惊了!不过我对弗雷德说,没必要这么麻烦,“把信放进房前的邮箱就好了,我回家的时候再取也一样的。”

他解释说:“桑布恩先生,窃贼经常会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发现是满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那你就可能深受其害了。”

弗雷德比我还关心我的邮件!不过,毕竟在这方面,他才是专家。

他继续道:“我看不如这样,只要邮箱的盖子还能盖上,我就把信放到里面,别人不会看出你不在家。塞不进邮箱的邮件,我搁在房门和屏栅之间,从外面看不见。如果那里也放满了,我就把其他的'信留着,等你回来。”

此时我不禁暗自琢磨:这人真的是美国邮政的雇员吗?或许这个小区提供特别的邮政服务?不管怎样,弗雷德的建议听起来( ),我没有理由不同意。

两周后,我出差回来,刚把钥匙插进锁眼,突然发现门口的擦鞋垫不见了。我想不通,难道在丹佛连擦鞋垫都有人偷?不太可能。转头一看,擦鞋垫跑到门廊的角落里了,下面还遮着什么东西。

事情是这样的:在我出差的时候,美国联合递送分公司(UPS)误送了我的一个包裹,给放到沿街再向前第五家的门廊上。幸运的是,我有邮差弗雷德。

看到我的包裹送错了地方,他就把它捡起来,送到我的住处藏好,还在上面留了张纸条,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费心用擦鞋垫把它遮住,以避人耳目。

弗雷德已经不仅仅是在送信,他现在做的是CPU分内应该做好的事!

他的行为使我震动。作为一个职业演说家,不管是在客户服务还是一般的业务中,我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并指出服务质量上的问题。但要找到优秀的例子,甚至是稍堪称许的,都要困难得多。但弗雷德却是一个金光刚灿灿的例子,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正该如此,他为所有渴望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树立了榜样。

……

马丁·路德·金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的真是( )’”

费雷德理解这段话的寓意。他的行为本身就证明了,没有任何工作是卑微的、不足道的,只要做这项工作的人是杰出的,( )。

1.在文章空白处依次填入成语恰当的是( )

A.完美无缺 不同凡响 无与伦比 溢于言表

B.溢于言表 完美无缺 不同凡响 无与伦比

C.溢于言表 完美无缺 无与伦比 不同凡响

D.完美无缺 溢于言表 不同凡响 无与伦比

2.结尾处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话是为了说明

3.第三段加点的“这”具体指

4.第八段加点的“这”具体指

5.通读全文,你认为“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6.费雷德与《信客》一文中的信客生活境遇完全不同,但他们作为邮差却有着许多共同点,你能找出来吗?

答案:

1.C(可根据成语的不同含义与用法来判断。“完美无缺”意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或不足。“不同凡响”意思是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无与伦比”的意思是没有能够比得上的。“溢于言表”意思是从言语中充分表现出来。)

2.没有任何工作是卑微的、不足道的,只要做这项工作的人是杰出的、伟大的。3.费雷德热情真诚的自我介绍。

4.费雷德周到细致的工作。

5.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周到细致,充满人情味。

6.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诚信,竭尽全力干好本职工作,都是杰出的邮差。

篇6:《邮差先生》阅读答案

《邮差先生》阅读答案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

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寂静、祥和、安宁、舒缓、讲原则。

标准答案: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2、答案:第一处,善解人意,替人着想,热心体贴;第二处,善于自责,心地善良,乐观开朗。(分析略)。

标准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3、答案:含意: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作用:与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标准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4、答案: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

标准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篇7:种花的邮差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种花的邮差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对了,就是这个!”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着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

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着野花种籽。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着口哨,踩着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人生如白驹过隙,时光飞逝,何妨留下善行,提供后人乘凉?

阅读题目

1.读完文章后,给下列加引号字注音。

变“迁”( ) 遗“憾”( ) 心事“重”重( ) “愁”苦( )

2.照着下列词语格式分别仿写出两个词语。

(1)忧欢悲喜( )( )

(2)一枝半叶( )( )

3.句子“心中总是有些遗憾”中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4.怎样理解邮差“始终持续撒播着野花种子”?

5.如果将本文的题目改成“邮差”,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阅读答案

l.qian一声 han四声 chong二声 chou二声

2.(1)如:轻重缓急生死存亡(2)如:一知半解 一年半载

3.自己天天都要往返和村人经常走的路无花无树,总是尘土飞扬。

思路点拔:要注意根据上下文,回答出路的荒凉,充满尘土。

4.他由衷地希望自己撒播的种子能够迅速成长起来,为他人也为自己找到鸟语花香。

思路点拨:回答出他的想法,改变路上的荒凉即可。

5.不可以,因为“邮差”只能体现他的身份,不能突出他心怀善念的做法,文中的“种子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就是最好的证明。

古诗阅读分析意境题型方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文学类文本阅读方法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把重点放在散文和小说上,说明文考到的可能性不大(我想应该是说明文的解题技巧比较简单用于高考区分度不太大吧)。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主要是把答题技巧给背熟,只有肚子里有点东西才能答题不是吗。虽然老师上课时会慢慢补充相关的答题技巧,不过还是买一本有详细叙述的练习比较好,因为很可能要复习时你都不知道把笔记记在哪里了。

对了,我们老师要我们格外关注小说中的外国小说,说是外国小说和中国小说有很大的不同,手法也有很大差异,遇到不会的外国小说题型时一定要把它记下来并进行归纳整理;遇到看不懂的小说时,概括主题应该往大的方面去概括,大的主题就是指和平、爱情、亲情等永不过时的观点。

篇8:种花的邮差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种花的邮差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对了,就是这个!”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着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

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着野花种籽。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着口哨,踩着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人生如白驹过隙,时光飞逝,何妨留下善行,提供后人乘凉?

阅读题目:

1、读完文章后,给下列加引号字注音。

变“迁”( )遗“憾”( )心事“重”重( ) “愁”苦( )

2、照着下列词语格式分别仿写出两个词语。

(1)忧欢悲喜( )( )

(2)一枝半叶( )( )

3、句子“心中总是有些遗憾”中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4、怎样理解邮差“始终持续撒播着野花种子”?

5、如果将本文的题目改成“邮差”,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阅读答案:

1、qian一声han四声chong二声chou二声

2、(1)如:轻重缓急生死存亡(2)如:一知半解一年半载

3、自己天天都要往返和村人经常走的路无花无树,总是尘土飞扬。

思路点拔:要注意根据上下文,回答出路的荒凉,充满尘土。

4、他由衷地希望自己撒播的种子能够迅速成长起来,为他人也为自己找到鸟语花香。

思路点拨:回答出他的想法,改变路上的荒凉即可。

5、不可以,因为“邮差”只能体现他的身份,不能突出他心怀善念的做法,文中的“种子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就是最好的证明。

篇9:《大山深处的织女》的阅读题及答案

《大山深处的织女》的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大山深处的织女聂昱冰在太行山的深处,有一座千年古镇,名字叫王碯。它距离最近的城市邢台,也有一百多公里。这个小村庄位于海拔六百多米的半山腰,在村子里,沿着弯曲而狭窄的小路朝前走,几乎每一条小路的尽头都是悬崖。这里的山层层叠叠,无边无沿,一眼望去,你会觉得即使肋生双翅,也飞不出这群山。这里的日落让人荡气回肠,一轮浑圆的、已经几万岁的、熊熊燃烧着的太阳,与已经几万岁的、嶙峋而幽暗的山,完成了一次次生命的交错。

在这个小村庄中,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了“还活着”的老式织布机——因为村子里的织布机仍旧都在吱吱呀呀地工作着,仿佛一直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一幅原本存在于传说中的画面,一段已然随历史远去的音乐,此刻,却明明白白呈现在我眼前、响彻在我耳畔。

织布机的高度超过一米八,长度超过两米,宽度也有一米多。因为使用时间久了,有些凹槽的边缘处已经有了裂痕。

“这是我们家传下来的老了的东西,有二百多年了”,主人道。对这个年龄,我深信不疑。这台织布机与这个家族相伴了二百多年,它一定记住了这二百年里家族中每一位女性的 双手和容颜。现在,它的主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少妇。

此刻,这位年轻的妇人就端坐在织布机前,一边织布,一边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从始至终,所有对话都没有影响到她织布的节奏和速度,她的目光也一直停留在眼前的棉线和布匹上。

妇人挽着最简单的发髻,别着一个鲜艳的塑料发夹,留着齐眉的刘海,穿着一条黑绸和碎花布拼接的连衣裙。她的'发髻、发夹、裙子,本都是街头最常见的式样,包括她的容颜,都是一个最普通的乡间农妇,可现在,却因为这台织布机,她变得非常非常不同了。

妇人的双脚控制着踏板,双手交替操作着梭子和那根推动整个织布机工作的巨大横梁。所以她必须端坐,双膝摆放端正,腰背和脖颈都挺得笔直,双肩自然下沉,双臂每一下伸出、收回都沉稳有力。但手指又必须轻柔灵活,才能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并且保持匀速循环。这样的体态,让她自然而然就拥有了一种端庄娴雅的气度。她右手边放着一盆清水,水中浸着六个枣木制成的梭子。梭子的外壁打磨得光滑如镜,六个梭子依次在她眼前这片方寸之间来回穿梭——从右向左滑过白色的纬线丛林,拉一下横梁,“哐当”一声,再由左向右滑回来,再拉一下横梁,又是一声“哐当”。

几个来回,几下声响,一寸花色鲜艳的布匹就织了出来。伴随着她的动作和声音,织布机另一端那个巨大的缠绕着白色棉线的卷轴一点点变细,她脚边堆积的彩色布匹一点点叠高。从清晨到日落,从少年到白头,一代又一代,山里的女人,就这样把光阴编织成 了生活。

我站在织布机的另一端,久久望着她。在织布机的中央,几百根白色棉线高高挑起,分成三层,每一根细线都穿过不同的针孔悬挂在三根交错着的横杆上,于是我和她之间就仿佛有了一层半透明的屏障。白色的光影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边界,我再一次被带入了历史的长河。

几千年来,古老中国的土地上,有过无数台织布机;每一台织布机前,都有过这样一个普通但却坚毅的妇人。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也有过这样一张织布机,她为了训导儿子,用剪刀剪断了我眼前这几百根细细的白线,然后再一一接起。

这些普通但却坚毅的妇人,就这么年复一年纺着,织着,把地里的棉花纺成线,把线织成布,再用这些布换回一家老小的被褥衣裳、柴米油盐,让家中有了温暖、色彩和滋味。所以在古代神话中,那些让人心动的仙女一定都是特别善于纺织的——织女,七仙女……因为只有家中有一个会织布的女人,这个家才算是有了家的模样。

山里的女人们织布是没有固定花样的。布的花色,全凭她们在织布的过程中用眼睛看,然后凭着自己对美的感悟去选择下一种颜色。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从来没有织出过两匹完全相同的布。

这些女人和她们织出的布一样,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但却实实在在地守护着太行深处的男人、孩子和家。

(摘自2014年11期《散文百家》有删改)

12.简要分析第一小节所描写的环境特点及其作用。(6分)

13.作者为什么说她见到的老式的织布机还活着?(4分)

14.简要概括大山深处的织女的形象特点。(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深意。(6分)

试题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特点:偏远、闭塞,古朴、雄健。(2分)作用:为古老的纺织技艺得以保存提供环境依据;为表现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质朴的风俗民情没有受到外界冲击埋下伏笔;与后文织女们一辈子走不出大山形成呼应。(4分)

13.①织布机存在并工作着,而且将继续存在;②织布机真切地将传说中的画面与历史中的故事活生生地呈现于眼前;③织布机融入了织女的生命。织女使织布机有了灵性,织布机使织女不再普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4.①心灵手巧,织布技艺娴熟高超;②工作专注认真;③坚毅勤劳;④热爱生活,心系家庭。(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5.①对织女们高超织布技艺的赞叹;②对织女们勤劳坚毅精神的赞美;③对远离现代文明的山村质朴生活方式的认同。

相关专题 邮差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