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阳关雪(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是小Ph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是小Phy”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余秋雨《阳关雪(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共12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余秋雨《阳关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那全是远年的坟堆,那么多,排列得又那么密,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就是刚才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王维诗画皆称一绝。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练习题】

【小题1】本文重点写寻访阳关,但开头两段却不写阳关,用意何在?(2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2分)

【小题4】本文选自《文化苦旅》,结合本文内容,回答作者阳关之旅“苦”在何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开头两段,作者由己及人,写到了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不仅为寻访阳关蓄势(1分),而且暗示作者的阳关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1分)。

【小题2】作者此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用三组排比再现了沙场征战和亲人们的思念,内涵丰富,苍凉悲壮,富有感染力。(联想和排比,2分;概括内容,1分;效果1分)

【小题3】唐代没有把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艺术只是为了制造娱乐(1分);西出阳关的文人大多是谪官逐臣,抒发的只是叹息(1分)。

【小题4】天气寒冷,路途遥远,作者孤身前往(2分);曾经验证过人生壮美和艺术情怀弘广的阳关没能继续享用温醇的诗句,而今成为废墟(2分)。

篇2:余秋雨《阳关雪(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步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来越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层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与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阅读练习】

18.结合三、四段回答:为什么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4分)

19.从第五自然段的相关信息概括出唐人风范的特点是什么?(4分)

20.第六自然段中“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下文中与之相照应的内容有哪些?(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下列文章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4分)

A.文章第五自然段充分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把中国文化现象与西方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对比,从而突出中国文化现象自身缺乏持久魅力的特点。

B.综观全文,文章在对阳关的真实的描写中融进了对历史的评论与慨叹,显现了对文化现象理性的思考。

C.作者在写作中充分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D.文章由阳关的自然环境入笔,很自然联系到王维的诗歌,进而引出中外文化现象,文笔浪畅,从容自如。

E.“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是因为它已失去战争中重要的地位而被人们遗忘。

【参考答案】

18.阳关荒凉偏僻,环境恶劣,(2分)而王维在诗中只字未提到,只说“无故人”,强调的是朋友情至上,(1分)因而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1分)

19.(1)乐观。(2)眼光放得远。(2)告别步履放达。(3)充满自信。

20.①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说明统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权,因而不可能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3分)

②与下文的“九洲画风黯然”,“阳关再也难享用温醇的诗句”,文人大多成了“谪官逐臣”,“阳关坍弛了”等内容相照应。(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2点或2点以上给3分)

21.(A)(E)A并非“全方位的对比”,也不是突出“中国文化现象自身缺乏持久的魅力”,而是转入下文揭示中国文化现象被扼杀的深层原因。E并非“失去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而被人遗忘。

篇3:余秋雨《阳关雪》阅读及答案

①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②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③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④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⑤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那全是远年的坟堆,那么多,排列得又那么密,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⑥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⑦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⑧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就是刚才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

⑨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⑩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王维诗画皆称一绝。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⑪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⑫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⑬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篇4:《阳关雪》余秋雨阅读答案

阳关雪

余秋雨

(1)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

(2)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3)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不会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4)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

(5)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6)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7)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8)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9)树愈来意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10)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11)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12)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魔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13)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14)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15)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16)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摘自散文集《文化苦旅》

《阳关雪》阅读题

14.第(10)段中“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一句有何含义?(2分)

15.第(12)段在讨论“唐人风范”时提及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属于什么手法?有何作用?(5分)

16.简析第(7)段的语言特色。(4分)

17.第(10)至(14)段集中叙写了作者达到阳关古址后的所见、所思、所感,请梳理这一部分的思路。(5分)

18.请结合全文探讨: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看法?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7分)

篇5:余秋雨《阳关雪》阅读及答案

【小题1】暗示作者的阳关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1分)。

【小题2】作者此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用三组排比再现了沙场征战和亲人们的思念,内涵丰富,苍凉悲壮,富有感染力。(联想和排比,2分;概括内容,1分;效果1分)

【小题3】唐代没有把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艺术只是为了制造娱乐(1分);西出阳关的文人大多是谪官逐臣,抒发的只是叹息(1分)。

【小题4】天气寒冷,路途遥远,作者孤身前往(2分);曾经验证过人生壮美和艺术情怀弘广的阳关没能继续享用温醇的诗句,而今成为废墟(2分)。

篇6:余秋雨《阳关雪》阅读及答案

【小题1】本文重点写寻访阳关,但开头两段却不写阳关,用意何在?(2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2分)

【小题4】本文选自《文化苦旅》,结合本文内容,回答作者阳关之旅“苦”在何处。(4分)

篇7:《阳关雪》余秋雨阅读答案

14.作者希望阳关古迹及其历史内涵不会像沙漠中的雪那般消逝。

15.反衬(对比)作用①突出“唐人风范”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沉着、更安详、更早。②突出作者因西方“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而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导致的遗憾、失落之情。

16. ①语言风格凝练(深沉、细腻);②句式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③应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比喻手法,生动形象);④用词准确,如“扭曲”准确描述了战士临亡时的悲壮和矛盾心情。(少一个角度扣一分)

17. ①首先描写了阳关古迹自然环境的恶劣及其荒芜、衰败的现状。②接着借王维的诗引出并揭示“唐人风范”的历史内涵,并抒发这种历史内涵没能延续久远的遗憾之情。③最后揭示不能延续久远的原因在于封建统治者对文人的迫害和对文化的压制。

18看法:①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挖掘、记录传承起到重要作用。②文化古迹的消失可能导致相应历史文化的湮灭。③有的文化瑰宝未能与民族精神融合并永远传承。封建统治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罪人。(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给4分) 启示:关键词——保护、传承、弘扬。能围绕一个关键词组织答案,严谨,成理即可得3分。

篇8:余秋雨《阳关雪》阅读答案

(1)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

(2)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3)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不会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4)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

(5)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6)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7)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8)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9)树愈来意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10)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11)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12)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魔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13)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14)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15)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16)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摘自散文集《文化苦旅》

【小题1】第(10)段中“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一句有何含义?(2分)

【小题2】第(12)段在讨论“唐人风范”时提及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属于什么手法?有何作用?(5分)

【小题3】简析第(7)段的语言特色。(4分)

【小题4】第(10)至(14)段集中叙写了作者达到阳关古址后的所见、所思、所感,请梳理这一部分的思路。(5分)

【小题5】请结合全文探讨: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看法?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7分)

答案:

【小题1】作者希望阳关古迹及其历史内涵不会像沙漠中的雪那般消逝。

【小题2】反衬(对比)作用①突出“唐人风范”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沉

着、更安详、更早。②突出作者因西方“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而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导致的遗憾、失落之情。【小题3】①语言风格凝练(深沉、细腻);②句式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③应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比喻手法,生动形象);④用词准确,如“扭曲”准确描述了战士临亡时的悲壮和矛盾心情。(少一个角度扣一分)

【小题4】 ①首先描写了阳关古迹自然环境的恶劣及其荒芜、衰败的现状。②接着借王维的诗引出并揭示“唐人风范”的历史内涵,并抒发这种历史内涵没能延续久远的遗憾之情。③最后揭示不能延续久远的原因在于封建统治者对文人的迫害和对文化的压制。

【小题5】看法:①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挖掘、记录传承起到重要作用。②文化古迹的消失可能导致相应历史文化的湮灭。③有的文化瑰宝未能与民族精神融合并永远传承。④封建统治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罪人。(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给4分)启示:关键词——保护、传承、弘扬。能围绕一个关键词组织答案,严谨,成理即可得3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认真阅读文中第10段内容,结合文章题目,概括得之。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问,文中提到,“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魔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不难看出,这是对比手法。第二问,从原文中可以找出答案。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试题分析:依据“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可以看出中语言风格凝练;通过全段语句可以看出句式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依据“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等可以看出应用了排比手法,增强气势或者说是比喻手法,生动形象;依据“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可以看出用词准确,如“扭曲”准确描述了战士临亡时的悲壮和矛盾心情。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4】试题分析:认真阅读第(10)至(14)段的内容,结合作者达到阳关古址后的所见、所思、所感,不难得出答案。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试题分析:此题是探究题,第一问,需结合全文内容来作答,且要概括总结;第二问,只要从任何一个角度作答都可以,但要自圆其说。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篇9:余秋雨《阳关雪》阅读答案

阳关雪

余秋雨

①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②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③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④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⑤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那全是远年的坟堆,那么多,排列得又那么密,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⑥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⑦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⑧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就是刚才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

⑨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⑩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王维诗画皆称一绝。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11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12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13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小题1】本文重点写寻访阳关,但开头两段却不写阳关,用意何在?(2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2分)

【小题4】本文选自《文化苦旅》,结合本文内容,回答作者阳关之旅“苦”在何处。(4分)

篇10:余秋雨《阳关雪》阅读答案

【小题1】开头两段,作者由己及人,写到了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不仅为寻访阳关蓄势(1分),而且暗示作者的阳关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1分)。

【小题2】作者此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用三组排比再现了沙场征战和亲人们的思念,内涵丰富,苍凉悲壮,富有感染力。(联想和排比,2分;概括内容,1分;效果1分)

【小题3】唐代没有把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艺术只是为了制造娱乐(1分);西出阳关的文人大多是谪官逐臣,抒发的只是叹息(1分)。

【小题4】天气寒冷,路途遥远,作者孤身前往(2分);曾经验证过人生壮美和艺术情怀弘广的阳关没能继续享用温醇的诗句,而今成为废墟(2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是作用类题目,从题干来看,是非主题材料对主题材料的作用。文章开头两段没有写阳关,而是先写自己再写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情节,且第二段最后一句用一问句引起人们思考,可见开头两段为下文写阳关蓄势,也引起下文。

【小题2】第六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作者对中华文化荒原展开的联想,前三句作者用了三个比喻,这是作者的'联想和想像,同时构成了排比。后三句用了排比的手法,突显了对亲人们的思念。画线的句子,六句,用了两组排比,突出了沙场征战和亲人们的思念,增强语气,富有感染力。

【小题3】“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一句出现在文章第?段的开始部分,联系上下文,也就是联系第⑩段和文章的第?段。第⑩段最后说“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也即不再温醇,因此其前一句就应是答案的内容“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第?段“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的下文是“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这也是答案的内容。最后,将这两句进行概括即可。

【小题4】作者阳关之旅“苦”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自身,二是阳关。就作者而言,在文章的第③④两段有所涉及:独自一人苦,环境天气、路远苦。再就阳关的本身而言,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所以“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体会语句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D级。

点评:散文的阅读,要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表示主次轻重的词语以及关联词等。要把握文体特点。散文要注意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阅读时心中要有文体意识,要首先注意文题、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然后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尤其是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要抓住每段的主旨句或关键句,化面为点(浓缩每段内容),连点成线(串起各段内容),看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事)等。注意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

篇11:余秋雨《阳关雪》阅读

余秋雨《阳关雪》阅读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干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途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讨论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选自《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上海1992

篇12:余秋雨《阳关雪》赏析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想必早已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这部散文集也确实汇聚了他很大的心血,这部散文集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余秋雨亲身的游历之作。当然之所以成为经典,并不是因为类似于游记的散文给我们描述了中国壮美的河川大山,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而是向我们揭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余先生在每游过一个胜地之后都会向我们展现那里不为人知的一面,并以犀利的笔触,客观的评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读过《文化苦旅》之后,发现自己喜欢的文章有很多,《阳关雪》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写的十分的洒脱,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抒发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景仰和慨叹之情。王维的《渭城曲》描写的就是阳关的情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是这首诗激起了余秋雨去寻找阳关遗址的热情。

他在出发之前,向住在阳关附近的老人仔细询问过。但老人给他的答复只是那个地方没什么好看的、也很难找,平时是很少有人去的,只是一些文人会辛辛苦苦的到那里去缅怀一下古迹。而且现在又在下雪,去那里是很受苦的。可余秋雨还是义无反顾地钻进雪里,冲着阳关的方向走去。老人是不可能体会到余先生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对圣地的崇拜之情的,所以老人的劝阻也不能单纯的说成今人对古人的漠然,只是他与余先生所处的精神境界不同罢了。当然,余先生去那里不单单是寻找一下王维当年送别友人的足迹,他还要把自己的感情用笔墨的形式记录下来,创造出一种与古人不同的意境。

来到阳关旧址,他完全被那种壮阔、雄浑的景象所触动,写下了“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样的描写给人无限的遐想,也唤起人们对阳关的向往。阳关的天气也是变化无常,不一会儿雪就停了,天阳也出来了,更广阔的画面呈现在余先生的眼前,经过一番察看,他认定阳关这里曾经是个古战场。不知有多少士兵在这里奋力厮杀,倒在血泊中,他们没有在历史上哪怕留下一个名字,但他们的坟冢将会作为历史的驻脚永远不会磨灭。

他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前行,脑中不知不觉的就浮现出了外国作家艾略特的《荒原》,这片现在荒芜的土地,曾经就是几个国家的边疆要塞,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记录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但却都随着一阵阵烟尘渐渐远去。余先生以一个20世纪文人的情怀在缅怀这片土地。他继续走着,终于看到了刻有“阳关古址”的石碑,今日的阳关已是面目全非了,只剩下一个破旧的烽火台,和几座坍塌的城墙,他登上这片土地的制高点,感受着西北风的浩荡与凛冽。此时他又想起了王维,开始了他的深刻思考。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并不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就连王维那样诗画一绝的人,也只是在宫廷里被当作“玩物”来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中国的文化在唐朝时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但这种高潮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渐渐地衰落,像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人物也是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度过余生的。中国的帝王并不懂的保护文化,让它长久的传承并发扬光大,而是在不断的压抑那些才情万丈的文人墨客,使他们成为了边缘人物,可有可无,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反观欧洲的文艺复兴不知要比唐朝晚了多少年,但他们的文化得到了重视,得到了发扬光大,以至于比中国落后几千年的欧洲文明现在发展的光辉灿烂,艺术之都、文化之都,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荣耀,早已被欧洲夺去。

余先生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对民族精神的失望之情,中国的艺术家们要比外国的艺术家们悲惨很多,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被重视过。即使是盛唐时期的艺术家们,境遇也没有很大的改观。难道当权者不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吗?余秋雨在这里只能是流露出一种叹然的心情,“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的确,阳关的坍弛,不仅是城墙堡垒的坍弛,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垮坍。

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有王维那么温厚的语句来描写阳关了,有的只是一些文人笔下对它唏嘘感慨的描写。阳关的雪逐渐迷离了人们的视线,雪虽然会停,可是恐怕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阳关了。余先生最后以这句“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结尾,已是流露出了一种无奈的心情。

这篇文章确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仅会品读到历史的沧桑,也会理解到古迹背后那些不为人知一面,读过之后定会从中汲取到充足的养分。

相关专题 阳关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