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阅读题和答案

丁乙丁伟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丁乙丁伟”参与投稿,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阅读题和答案(共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阅读题和答案

《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阅读题和答案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媒介、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短信、微博、微信为主要载体的传播手段逐渐普及,衍生出了微文学这种崭新的文学样式。从范围上它包括短信文学、微博文学、微电影文学、微图文文学等众多文学子类,从内容上它承继了传统文学道义担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又呈现出了快捷、互动、多样的技术特质,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微文学作品一般语言都高度凝结精练、情感表达直率自然,较少用华丽的辞藻。从内容类别上看集中在哲理类、社会类等愉情喻理的主题范围,这些主题贴合大众的情绪需求,容易用简练的语句取得较好的效果,类似于佛教中用“顿悟”的方式以一个微小的细节瞬间引发受众的共鸣。因此微文学特别强调“炼字”,强调言简而意浓。这种对语言提炼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等的码字、注水现象。

微文学的“微”是一把双刃剑,体量的“微”很容易造成思考的浅薄和言说的局限,不能很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微”却又有效地克服了这种“浅言说”的缺陷。作为微文学载体出现的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的便捷、多样,以及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微文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炫目化的技术方式实现内容的“深表达”。微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内容是作者即时发布的、亲身感知的真实事件,在以往许多难以被捕捉、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假想的现实故事也能够即时地呈现,而这种真实的现实一旦呈现,在一定意义上就比刻意创作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从而具备了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只能进行阅读、评价,很难有效地参与创作、修改。微文学能很好地克服这种缺点,微博、微信本身群体化或部落化的特征,使其对微文学作品评论、转发十分便利,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的交互性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最终改变了微文学作品的初始形态,使其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这种互动的思想碰撞会改变作者原初的想法,使作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学出现了由个体创作向集体参与创作的转变。通过互动、回应,微文学产生了区别于传统文学的再创作效果,

它有利于文学走出传统的疆域,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地扩展影响力,提升文学表达的效果。诚然,当前微文学的发展还比较散乱。但是,人类不断追求审美境界提升的要求和媒介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必将促使微文学自身不断发展完善,而其所具有的.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的特质,既能有效地统辖未来层出不穷的技术变迁,又能为整个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它的发展壮大将最终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成为文学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节选自 年《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文学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它将主题集中在哲理类、社会类等愉情喻理的主题范围,从大众情绪需求和简练语句表达效果出发。

B.微文学重视“炼字”,强调言简意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等的码字、注水现象。

C.微文学以其技术上“微”的优势有效地克服了体量上“微”的缺陷,从而在形式上实现了从“浅言说”到“深表达”的转变。

D.读者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只能阅读、评价,根本无法参与创作、修改;而在微文学作品中却可通过互动、回应,产生再创作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微文学客观上的技术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大众获取的便利度,适应了当代人快餐式阅读的需要,具有很好的读者基础。

B.微文学作品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在内容表达上要实现从普通文学作品的繁复、宏大向凝结精练、直率自然的转变。

C.作者在微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亲身感知的真实事件,要比传统文学中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因而读者获得的审美体验更深。

D.微文学借助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回应,可以改变作者原初的想法,使作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产生集体参与创作的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文学将传统文学道义担当、弘扬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和现代技术快捷、互动、多样的特质联结起来,更易为受众所接受。

B.作为微文学载体出现的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的便捷、多样,以及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微文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炫目化的技术方式实现内容的“深表达”。

C.微文学不仅能应运而生,而且能不断发展完善,因为人类有着提升审美境界的要求,而媒介技术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

D.微文学有机融合了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特质,所以它既能统辖未来的技术变迁,又能为传统文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试题答案:

1.D

2.C

3.D【解析】根据文本末尾段信息,D 项中的“传统文学发展”应改为“整个文学的发展”。

篇2:我与文学及其他阅读题及答案

朱光潜

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乎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锅炉中蒸馏过的。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读来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做世界,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

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因为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土比亚并不醉心于古典,在这一点上他却近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17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实际上不平凡就失去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也没有他们那股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于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竞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15.“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放大镜”和“某种距离”分别指什么?(6分)

答:▲

15.“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某种距离”是指发生的.时间和创作的时间有跨度,空间上往往发生在非作者本身的国度。(每点3分)

评改调整为:“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2分)“某种距离”是指发生的时间和创作的时间有跨度(1分),空间上往往发生在非作者本身的国度(1分),平凡人和“英雄”的距离(1分),理性和“神秘”的距离(或者可解释与不可解释的距离)(1分)。

16.“悲剧和人生之中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其中的“跨越”从不同角度说包含哪几个方面?(6分)

答:▲

16.①时间方面: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写当时事实的少;②空间方面:一般不在本国,选择别国表现;③身世或身份方面: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悲剧是反映不平常人向平常人所避免的灾祸里闯;④认识方面:悲剧是不可解的谜语,不如人所期望,悲剧是不虔敬的,真正的面貌不让我们知道,也无法让我们知道。(答出1点给2分,答出3点给6分。)

评改调整为:①时间方面;②空间方面;③身份或角色方面;④认识方面。(概括出大方面即可,不必分析。每点2分,3点即可)

17.作者对“悲剧和人生”的关系有哪些认识?请分条概况。(6分)

答:▲

17.(1)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2)悲剧有几分尽情理,也要有几分不尽情理;(3)悲剧和人生之间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4)悲剧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答出三点给6分。

篇3:传统与现代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试题答案:

1.【试题答案】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A项是 “原本”内涵的正确的表述。B项据原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可知,B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内涵。C项把原本的属性搞错了。C项的表述简化为“原本是过程”,据原文“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知,“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项 原文是“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是原本的丰富、更新和壮大。D项的表述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2.【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对于“原因、根据、证据”这样字眼的题干,特别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D选项中,新参照系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摩擦,二是抗拒摩擦。摩擦作用使传统更新”,因而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但是传统“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使得传统力图保持原本的最初本质特征,尽可能的不远离原本。

3.【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A项“唯一的”原文表述为 “特定的”与原文不相符。B项原文是说“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所以消失指的是的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的消失,而不是 “原本的特征丧失”C项“突变”概括错误。原文“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因而传统内涵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的是“渐变”。

篇4:《新媒体文学的可能》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新媒体文学的可能》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新媒体文学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性质,它不仅推动了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发展,而且加剧了文学体制和文学秩序的深刻裂变。

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目前,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的方式。当前的新媒体文学,不仅仅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还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甚至是一种文化商品而被纳入到商业价值的生产中。新媒体文学逐渐出现了产业化趋势。

新媒体文学的产业化使得站与网络写手的利益得到保障,为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然而,文学的.创作在新媒体中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新媒体文学也暴露出它的短板与局限。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中国迅速进入全民写作的时代,无门槛的写作首先带来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发表的长篇小说总共不过200部左右,但几年前的一次网络征文大赛,一天内就收到长篇小说147部,而盛大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这些作者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这样的写作文学价值有多高,颇值得怀疑。这也正是新媒体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汲取营养和经验的地方,门槛的拆除带来的不光是文学生产力的解放,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令人始料不及的妖魔和垃圾。

《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与生产,消费的世界性形成,才开始产生和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确实,文学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要,文学的产业化可以解放文学生产力,促进文学新的生长点。海德格尔曾经追问:“在技术化千篇 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通过对新媒体文学及其产业化的考察可以发现,当我们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与文学人文内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时,文学新的路途就被打通,文学将继续发挥其“文以载道”的功能,以新的经典作品形式在当代文学史上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新媒体文学几乎就是网络文学的别名,正如作家麦家所言,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领军人物。读他们的作品,故弄玄虚的成分更多一些,充满好奇与想象力,但是与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

新媒体文学作家现在要做的是多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亲密接触,多与我们的人民亲密接触,多与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与民族现代化价值诉求亲密接触。新媒体文学不仅要凸显个人意志、一己情趣,更要对国家、集体、民众意志有所担当、有所表现。新媒体文学应赋予作品更多、更深、更广的内涵,提供给读者更多属于现实的、心灵的东西,使之真正具有向上、向善、向美的雅俗兼具之品质。

16.结合全文,说明“新媒体文学”具有哪些特点?(6分)

17.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18.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形势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新媒体文学的真正的“家园”?(6分)

参考答案:

16.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特质;出现产业化倾向;不少作品重数量轻质量 (答“缺乏内涵与品质”也可) (每点2分)

17.首先提出新媒体文学概…蕴之间找到平衡点;重视“文以载道”的功能;创作出新的经典作品。(6分)(每点2分)

篇5: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 阅读题答案

《新周刊》:这本迟来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

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绝不添一句一字。现在他去世了,大家读到这本书,从此对木心的各种解读,包括利用,就开始了。

《新周刊》:木心在文学史里大量讲什么是快乐哲学,什么是他认为的喜怒哀乐。

陈丹青:他反复提出两个概念:悲观主义,宇宙观。都是很难被接受的,辨不清的。要注意,他提出悲观主义,同时提出快乐主义。他对每件事至少有一对观念。

《新周刊》:那种矛盾性体现在他的每个细节上。

陈丹青:我不称为“矛盾性”,是复杂感吧。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感,他最感兴趣。

《新周刊》:读木心能照射这个时代的浅薄。

陈丹青:大部分时代是浅薄的,木心是在对不甘浅薄的人说话。你问他这些观念怎么会有,他在文学中给你兜底翻出来。耶稣、莎士比亚、曹雪芹……有一组人物他翻来覆去说。这牵扯到他的另一个命题:天才。他总结一个时代没有好的文艺,一句说死:不出天才。你仔细想想,真是这样的'。

《新周刊》:因为他也受到达摩的影响,他最喜欢的三个人是达摩、老子和耶稣。那他说的天才论,是否可以从轮回去解释?

陈丹青:我不评论木心的文学与思想,还不到时候,不要着急从他那里归结什么,别执迷于他的“最”。他的警句格言——其实是短语——是反警句、反格言的。

他说:宗教是回头是岸,艺术是回头不是岸;宗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艺术是放下屠刀不成佛——为什么不是岸?为什么不成佛?你仔细去想。如果想明白了,木心还有一句话——“不要说出来。”

《新周刊》:回到最简单的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木心?

陈丹青:为什么要有这个问题?你在一幅画前信步停下来,会问自己为什么看吗?

九八年,阿城和他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吃完饭往回走,在一家人家的花园外停下来。鸡冠花开了,暮色里很猖狂的猩红色。当时阿城正在说京城哥们见面就聊政治新闻:“怎么样?今天有什么重要新闻?”木心对着鸡冠花笑说:“这就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

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重要”,我的意思很简单,中国有这么多作家,我也知道一位,你们来读读他。我一直姿态很低:你愿意读,你就读读看。

《新周刊》:今天看来,在文坛之外,反而许多年轻的求知者能理解木心,走近木心。这使您对“恢复传统”、“回到原典”或“文艺复兴”有期待吗?

陈丹青:没有期待,能回常态就不错。不要拿了木心当“有用”、“有为”。无为地读他,反倒或者有用的。他讲课说,别期待文艺对国家社会有用。文艺有什么好处呢?写着写着,作者自己倒好起来。

《新周刊》:他所谓“流亡的美学”应该如何看待?

陈丹青:那是乔伊斯说的,木心倒过来,说成“美学的流亡”。他“精翫字词”,常用前人的原句调换调换。可你真的解作“玩”,错了,上当了。他常以玩句表达深沉的意思,如“视死如归,视归如死”。

这句话,乔伊斯的核心是“流亡”,木心的核心是“美学”。流亡者大谈“流亡”,犯忌的,流俗了。木心来个反拨。其实,“美学”也不过虚晃一枪,他从来不玩什么“美学”之类理论腔,但这么一借,反倒将“流亡”说出来了,东欧苏联那么多流亡者痛说流亡,见这一句,会惊异的。

“美学的流亡”也可解作他自己的写照。他弄艺术(亦即所谓“美学”)从来无视地域和时代。

(选自《新周刊》的《请给木心先生起码的尊重》,有删改)

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5分)

2.访谈中,陈丹青引用“九八年阿城与木心聊鸡冠花”有何作用?(4)

3.流亡,已经不仅仅意味着失去地理上的故乡,更意味着失去精神上的故乡。请分别从“流亡的美学”与“美学的流亡”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屈原放逐(遭流放),乃赋(写)《离骚》”这一现象。(6分)

【答案】

1.(1)《文学回忆录》中所表现的木心的哲学观(或:主要内容、主要思想)。(2分)

(2)为什么要读木心的作品(或:读木心作品的原因)。(2分)

(3)陈丹青如何看待“流亡的美学” 。(1分)

(前两点每点2分,第三点1分,共5分。意思答对即可。)

2.(1)回答了“为什么要读木心”这个问题,(1分)形象、含蓄而深刻。(1分)

(2)同时告诉我们,应该用无为的审美的眼光(1分)阅读木心,关注生活(1分)

3.(1)流亡的美学,核心是流亡。(1分)屈原被放逐,失去了地理上的故乡,在流亡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骚》。(2分)

(2)美学的流亡,核心是美学。(1分)屈原那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骚》,揭露的是美被践踏的状况;同时,这种状况是没有地域和时代局限的。(2分)

相关专题 文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