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拜将》阅读答案及译文

qqtua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qqtuan”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韩信拜将》阅读答案及译文(共6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韩信拜将》阅读答案及译文

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②!”上曰:“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④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指汉王刘邦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信数与萧何语不可胜数B.臣追亡者耳生死存亡

C.若所追者谁若无其事D.王素慢无礼素昧平生

10.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是(▲)(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于是上欲召信拜之

C.策之不以其道D.愿陛下亲之信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2分)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2分)

12.用文中词语完成下列填空。(3分)

“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经久弥新。“▲”四个字,交待了韩信离开刘邦的原因;“▲”四个字,表明了萧何对韩信才干的`欣赏;一个“▲”字表明了刘邦对萧何举荐的信任。

参考答案:

9.(2分)D

10.(2分)A

11.(4分)

(1)(大王您)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2)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加点处为主要得分点)

12.(3分)上不我用国士无双许(每处1分)

篇2:《韩信拜将》阅读答案及译文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奇才。(汉王军队)到达南郑,许多将领在半路上脱离汉王军队的有几十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重用,也脱离汉王军队另谋出路。萧何听说韩信不在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不在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你离开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脱离您,我是去追赶离队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啊。”汉王又骂道:“离队的将领多达几十人,你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我。”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如长期想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就看大王您如何决定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愿意长期憋屈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离开的。”汉王说:“我看在你举荐的份上让他当个将军。”萧何说:“如当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那就任命他当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当大将军。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无礼,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当大将军,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隆重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请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当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将士都感到非常惊讶。

篇3:《韩信拜将》阅读答案

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②! 上曰: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④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指汉王刘邦 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 信数与萧何语 不可胜数 B. 臣追亡者耳 生死存亡

C . 若所追者谁 若无其事 D. 王素慢无礼 素昧平生

10.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是( ▲ )(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于是上欲召信拜之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 (2分)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 (2分)

12.用文中词语完成下列填空。(3分)

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经久弥新。 ▲ 四个字,交待了韩信离开刘邦的原因; ▲ 四个字,表明了萧何对韩信才干的欣赏;一个 ▲ 字表明了刘邦对萧何举荐的信任。

参考答案:

9.(2分)D

10.(2分)A

11.(4分)

(1)(大王您)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2)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加点处为主要得分点)

12.(3分)上不我用 国士无双 许(每处1分)

【附】《韩信拜将》译文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奇才。(汉王军队)到达南郑,许多将领在半路上脱离汉王军队的有几十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重用,也脱离汉王军队另谋出路。萧何听说韩信不在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不在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你离开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脱离您,我是去追赶离队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啊。汉王又骂道:离队的将领多达几十人,你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我。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如长期想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就看大王您如何决定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愿意长期憋屈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离开的。汉王说:我看在你举荐的份上让他当个将军。萧何说:如当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那就任命他当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当大将军。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无礼,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当大将军,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隆重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请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当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将士都感到非常惊讶。

篇4:《韩信拜将》阅读理解附答案

《韩信拜将》阅读理解附答案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②! 上曰: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④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

①上:指汉王刘邦

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②诸将亡者以十数( )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 ) ④上许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3.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3分)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韩信随着亡者数十人而离去,其原因在于他看不到自己被刘邦重用的希望。

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这一细节写出了萧何急于要追回韩信的迫切心情。

D.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汉军的实际领导人是萧何而不是刘邦。

4.根据上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韩信最终被刘邦以隆重的仪式拜为大将,其原因有哪些? (3分)

参考答案

1.①估计②计数(让算) ③为王(称王) ④答应(每小题1分,共4分)

2.(大王您)倘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3分)

3.D(3分)

4.(1)韩信自身具有国士无双的真才实学;

(2)萧何极力举荐;

(3)刘邦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对萧何的充分信任(以上意思对即可,共3分:

篇5:《十七史百将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十七史百将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仕苻坚,任兼将相。父休,为河东太守。镇恶以五月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年十三而符氏败亡,尝寄食渑池人李方家,方善遇之。谓方曰:“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方答曰:“君丞相孙,人材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后随叔父曜归晋,客居荆州。宋武帝伐广固,镇恶时为天门郡临澧令。人或荐之武帝,召与语,异焉,因留宿。旦谓诸佐曰:“镇恶王猛孙,所谓将门有将。”即以署前部贼曹。

武帝北伐,领前锋。将发,前将军刘穆之谓曰:“昔晋文王委伐蜀于邓艾,今亦委卿以关中,卿其勉之。” 镇恶曰:“吾等因托风云,并蒙拔擢,今咸阳不克,誓不济江而还也!三秦若定,而公九锡不至,亦卿之责矣。” 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破虎牢及柏谷坞。进次渑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见母,厚加酬赉,即版授方为渑池令。

即陷长安城。城内六万余户,镇恶至则抚慰初附,号令严肃。于灞上奉迎。高祖劳之曰:“成吾霸业者,真卿也。” 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高祖笑曰:“卿欲学冯异也。”是时关中丰全,仓库殷积,镇恶性贪,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高祖以其功大,不问也。时有白高祖言镇恶藏姚泓伪辇,有异志。高祖使觇之,知镇恶悉剔取辇金银,而弃辇于垣侧,帝乃安。帝留第二子桂阳公义真为安西将军、雍秦二州刺史。镇恶以征虏将军领安西司马,冯翊太守,委以捍御之任。

及大军东还,赫连勃勃逼北地。义真遣中兵参军沈田子距之。虏甚盛,田子退屯刘回堡,遣使还报镇恶。镇恶对田子使曰:“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共思竭力。今拥兵不进,寇何由得平!”使反言之,田子甚惧。王猛之相苻坚也,北人以方诸葛亮。入关之初,又镇恶为首,时论者深惮之。田子峣柳之捷,威震三辅,而与镇恶争功。时镇恶师于泾上,与田子俱会傅弘之垒,因斩之幕下。及帝受命,追封龙阳县侯。 (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使觇之觇:看,观察

B.时镇恶师于泾上师:军队

C.义真遣中兵参军沈田子距之 距:通“拒”,阻击

D.时论者深惮之 惮:畏惧

8.B(应为“驻军”。)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弃辇于垣侧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昔晋文王委伐蜀于邓艾 青取之于蓝

C.以镇恶为首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

D.高祖以其功大 以其无礼于晋

9.D(D项皆为“因为”。A项前表顺承;后表转折,但是;B项前为“向,给”,后为“从”;C项前为“是,作为”,后为“被,表被动”。)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镇恶的家人因为他的出生的时日犯忌讳,便把他过继给了别人来解除宗族灾难。

B.李方想当县令便帮助了王镇恶,王镇恶为了感恩,马上让李方做了渑池的县令。

C.王镇恶对沈田子退军刘回堡不满,沈田子非常害怕;后来沈田子与王镇恶争功,趁机把王镇恶杀死在帐下。

D.王镇恶贪污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武帝因为王镇恶功高而装着没看见。

10.D

11.翻译文言文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人或荐之武帝,召与语,异焉,因留宿。(5分)

译文:有人推荐镇恶给武帝,武帝召见他来谈论,感到他不是一般人,于是就留他住下。

(得分点:或、异、因,翻译正确各1分。其余通顺无误2分。)

(2)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共思竭力。今拥兵不进,寇何由得平!(5分)

译文:高祖把一个十岁小孩交给我们,本应当各自尽力(作战),可是(沈田子)掌握着部队却不前进,敌寇怎么能平定得了呢?

(得分点:“十岁儿”即高祖第二子桂阳公义真,1分;吾等,1分;拥兵不进,1分;寇何由得平,1分。其余通顺无误1分。)

【参考译文】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仕苻坚,任兼将相。父休为河东太守。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猛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为镇恶。颇读诸子兵书,喜论军国大事,骑射非长,而纵横善果断。

或荐镇恶于高祖,召与语,异焉。高祖谋讨刘毅,转镇恶参军事,加振武将军。遣镇恶率百舸前发,昼夜兼行,至豫章口。镇恶舍船步上。舸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六七旗,下辄安一鼓。语所留人:“度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舰。镇恶径前袭城。未至城五六里,逢毅要将朱显之,欲出江津,便跃马驰去告毅:“外有大军,似从下上,垂已至城矣。”行令闭诸城门。镇恶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因得开大城东门。镇恶入城,便因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及东门。镇恶军人与毅东来将士,或是父兄子弟中表亲亲者,令且斗且语,人情离懈。三更中,毅自缢死。镇恶身被五箭,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及高祖北伐,为咨议参军,领前锋。将发,镇恶曰:“今咸阳不克,誓不济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姚绍率大众拒险,深沟高垒以自固。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大军次潼关,谋进取之计,镇恶请率水军自河入渭,直至渭桥。镇恶所乘皆小舰,行船者悉在舰内,舰外不见有行船人,北土素无舟楫,莫不惊以为神。镇恶既至,令将士食毕,便弃船登岸。渭水流急,诸舰悉逐流去。镇恶抚慰士卒曰:“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乃身先士卒,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姚)泓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泓率妻子归降。镇恶宣扬国恩,抚尉初附,号令严肃,百姓安堵。高祖劳之曰:“成吾霸业者,真卿也。”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

时关中丰全,镇恶性贪,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高祖以其功大,不问也。时有白高祖以镇恶既克长安,藏姚泓伪辇,有异志。高祖密遣人觇辇所在,泓辇饰以金银,镇恶悉剔取,而弃辇于垣侧。高祖闻之,乃安。

武帝东归时,留田子与镇恶,二人常有猜心,时镇恶师于泾上,与田子俱会于傅弘之垒,田子求屏人,因斩之幕下。是岁,义熙十四年正月十五日也。

篇6:赵将括母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赵将括母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赵将括母

赵将马服君赵奢①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主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乎?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括既行,代廉颇。三卜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注释】

①马服君赵奢:赵奢,战国时赵国大将。“马服君”是他的封号。

②孝成王:赵国的国君。

③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④事:侍奉。

⑤身:亲自。数(shǔ):计算。

⑥宗室:王室贵族。币帛(bó)。

⑦受命:接受任务。

⑧朝:使朝拜。

⑨用在动词、名词后,相当于“......的人”

10随坐:受到连诛。

11不(fǒu):同“否”。

12卒:最终 。

13诛:杀死。

14日:每天。

15时:当时

16遣:派遣

17.事:通“侍”,侍奉,指嫁给。

18.友:结交为朋友。

19.置:放弃。

20.仰:抬头

21.上书,书:进谏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加点的词。

1.父时为将2.愿王勿遣

3.始妾事其父4.身所奉饭者以十数

5.故卒不加诛6.吏无敢仰视之者

二、下列加点的“将”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B.父时为将

C.括不可使将D.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

三、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父时为将(经常)B.受命之日(那些日子里)

C.今括一旦为将(一时)D.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每天)

四、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身所奉饭者以十数(用自己的薪俸供养的人有几十个)

B.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

C.愿王勿遣(希望孝成王不要派遣他)

D.妾得无随坐乎(我能跟随他一起去打仗吗)

五、赵括的母亲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参考答案

一、1.当时2.派遣3.侍奉4.自己按5.终于6.……的人

二、AB

三、A

四、D

五、不袒护儿子的缺点。

参考译文

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将要出征,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统统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统统收藏起来;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国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思想感情有着差异。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还是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

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相关专题 译文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