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本科儿童化教育创建思考论文

诺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诺诺”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师本科儿童化教育创建思考论文(共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师本科儿童化教育创建思考论文

高师本科儿童化教育创建思考论文

一、培养促进儿童成长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目标

“小学教育是为小学儿童举办的,……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学儿童,认识他们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要求。”〔1〕儿童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师了解儿童,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恰当地运用儿童喜欢和易于接受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教育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中对人的不重视,教育中单纯注重知识学习和智力的片面发展,而且“近些年,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从中学蔓延到小学”。〔2〕小学教师中的“许多人并不了解小学生,当让他们谈谈小学生的需要时,许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角度来推测”。〔3〕为使教师充分认识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以及对未来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培养目标逐步清晰,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乃至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是为了促进小学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仅要学会“教什么”,更要学会“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好”,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育好人”。为了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要学会成为“长大的儿童”,能把自己“变成孩子”,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4〕但当前一些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还存在一些缺陷,如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定向在小学’在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够明显。”〔5〕“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6〕笔者在对某校小教师范生在小学实习的表现进行调查时,一些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反映实习的部分师范生缺少儿童化语言,通过听师范生的课和与其交谈,发现缺少儿童化语言是存在的,而且部分师范生缺少对儿童实际的、具体的认识,甚至存在错误认识;教育教学中也不太会从儿童的情况出发,不能采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活动。因此,培养师范生重视儿童、正确认识儿童,能采用儿童喜爱并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小学教育专业需要构建儿童化教育。

二、儿童化教育的内涵及构成

所谓儿童化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深入掌握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能从儿童的角度认识世界,并掌握儿童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儿童化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儿童精神的教育、儿童视角和儿童化方法的教育、儿童化语言的教育。

(一)儿童精神的教育

所谓儿童精神的教育,是指使师范生树立以儿童为主的精神,并深入儿童精神世界,从儿童本身看待儿童,以儿童为教育的起点,在教育中尊重儿童,平等对待儿童,以儿童为成长的主体,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儿童精神的教育主要是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并建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儿童视角与儿童化方法的教育

儿童视角的教育重在培养分析儿童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促使师范生主动从儿童的位置和角度看世界,而不是用成人的眼睛代替儿童看世界。例如能蹲下身来以儿童的高度和眼光看世界。儿童化方法的教育是指师范生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儿童成长规律和成长经验为基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采用儿童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育和教学。例如,能根据儿童思维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玩中学”等教育和教学方法。

(三)儿童化语言的教育

儿童化语言的教育主要是对师范生进行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习惯的儿童化的口语与体态语的培养和训练。儿童化的口语是指用简短、清晰、具体形象、浅显、幽默的语言,亲切柔和的语调,适中的语速与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儿童化的体态语是以微笑、可亲的表情、适当的手势和身体姿态,恰当的空间距离与儿童交流和沟通。儿童化的语言是儿童乐于和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师范生需要特别进行儿童化语言的教育和训练。

三、“儿童化教育”的构建

(一)建立以儿童发展为线索的教育类课程体系

当今师范院校中教育类课程是“‘专业’的附属品”,〔7〕教育类课程不太受重视,内容较落后,“教育类教材基本上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教,较少涉及如何学。”〔8〕教师的教育方法脱离实际,更多是理论的讲解,不利于儿童精神的建立和儿童视角的形成,也影响到儿童化方法的形成。教育类课程应注重联系儿童的身心特点,应借鉴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以儿童发展的阶段为主要线索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结合每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的学习内容而定。”〔9〕教育类课程联系小学实际,联系儿童实际,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主,使师范生深入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实践中能对儿童实施良好的教育和教学。同时要配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教育类学科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方法(74.4%)”,但却是“师范生认同率是‘0’的‘纯理论教学’”〔10〕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到小学实践、调查等相结合,使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有所用。积极探讨教育类课程的多样化评价方法,改变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完就忘的情况。

(二)专业课程突出儿童化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高师院校近年来重视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范生将面对的是小学儿童,这就决定了将来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11〕而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缺乏对小学各学科所涉及知识及小学生知识状态分析,造成师范生在知识准备和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困难。”〔12〕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只局限于一般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针对性的进行儿童化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科学教育》等课程的教育和教学中,要充分建立在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上,教学突出和小学儿童的联系,突出实践性训练。例如,如何采用符合儿童提问和交流,如何组织儿童讨论,具体的教学如何依据儿童来展开。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小学合作研究,甚至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和提出建议等形式。

(三)建立儿童化语言训练课程及标准

目前,一些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普通话》、《教师口语》等课程中的内容和训练没有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忽视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小学儿童,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儿童化语言”的训练,缺少儿童化语言培训的标准、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标准和方法,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缺少儿童化语调、语言、表情、姿态的训练。因此,在《普通话》训练的基础上,开设《小学教师口语》课,对儿童化口语和体态语进行专门教育和培训,并给予充足的课时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建立儿童化语言培训的标准、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标准和方法。小学教师口语训练上采取符合儿童思维和语言特点的表达方式,在语速、语调、语气、遣词用句上进行训练;体态语上对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进行训练。此课程最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训练,可采用个人练习与小组练习相结合,采取深入小学和儿童交流的方式进行提高。

(四)建立以儿童为主的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

目前师范生教育见习和实习主要学习的是做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实习生的备课和课堂教学常围绕‘我怎样教’而不是围绕‘学生怎样学’来进行。”〔13〕缺少对儿童的分析,缺少对儿童学习的认识。改革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第一,教学试教和教育实习突出儿童,突出以“学”为主。教学试教和教育实习突出以“学”为主,以儿童为主,重视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研究儿童如何学习,实现教育教学以儿童为起点,学习如何促使儿童更好的学习,学会促使儿童主动的学习,指导教师要以此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学生成绩做出评定。第二,开展师范生与小学儿童一对一的“手拉手”活动。组织师范生与小学儿童交朋友,要求师范生每周和儿童见面一次到两次,进行交谈、玩耍、学习互助等活动,要求能了解儿童的语言、需要、爱好、性格、情感、行为特点等,做好交往笔记和反思记录。这个活动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一直持续开展到大学四年级,使师范生生动而深入地认识小学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第三,开办“星期日义务小学”。〔14〕应高校依托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采用免费方式向社会招收小学生,在学校内举办数学活动、美术与手工、写字与书法、舞蹈、英语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周末组织开展,每学期举办一期,学生具体组织实施,教师担负指导和帮助,师范生重点学习如何针对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

(五)建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合作制度

“高师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毕业直接走进教学课堂,他们没有亲身的小学教学体验,这自然会影响教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15〕不仅仅是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其他专业教师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教师与小学的联系较少,使教师对小学不了解,对儿童不了解,对儿童的认识往往停留于理论上,对儿童的发展缺乏清晰的、实际的认识,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必须改变封闭自守的学术方式,走出大学校门,深入到小学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掌握小学教育问题,明确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向。”〔16〕建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的合作制度,使教师深入小学开展教研活动,甚至可以让教师深入小学一线进行教学和管理,去小学执教,使教师深入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了解儿童不同时代的要求和特点,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要求,使教师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时有丰富的感性知识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通过合作“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17〕

(六)在科研中突出小学与儿童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高师院校重视科研,而且科研重视开创性,忽视了师范院校的科研应有的方向———师范院校的科研应服务于教师教育目的和方向:应针对中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实际来进行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的科研方向应向美国阿文诺学院学习:“阿文诺学院并没有一味地追求研究型大学所奉行的传统的探索发现取向的学问观,而是对‘学问’(scholarship)重新概念化,教学、实践研究、日常指导学生、临床指导、为中小学校服务等都被纳入了学问的概念范畴内。这种新学问观成为阿文诺学院教员评价和奖励制度的依据。”〔18〕建立突出小学教育与儿童的研究制度,教师的科研围绕小学教育和教学实际,围绕小学儿童和小学教师来进行,并以此作为教师评价、奖励、聘用的依据,促使教师积极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同时,建立师范生专题研究制度。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独立进行或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专题研究,重点针对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某方面的具体问题来进行研究:例如,对小学生违反纪律行为的研究,小学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等。专题研究可以使师范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理论的、课本的学习,而是具体的、操作的学习,使师范生深入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专题研究在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到毕业前完成2个项目的研究。专题研究主要是促使师范生深入认识儿童,因此,专题研究不要过分提倡让师范生去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只要能促进师范生深入认识儿童,促进研究能力提高,促进教育能力的提高就达到目的了。同时,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专题研究和“手拉手”活动等为基础,以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儿童成长的实际问题为方向来进行。儿童化教育的构建主要是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使师范生入职后能更好的关注儿童,实现以人为本,能更好的育人,积极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篇2: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论文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论文

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顺应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应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反映21世纪社会发展对新型教师的新要求,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学科专业课程、拓宽教育专业课程来逐步构建结构合理、面向未来、综合性与一体化的课程新体系。

一、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增强全面性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是全方位的,小学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以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迫切要求。因此,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打下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各种素质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1.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根据师范类学生培养特点,特别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公共必修课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根据唐松林的研究,国外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为美国40%、日本37.7%、德国33.3%。借鉴国外经验及国内的教学实践,根据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特点,应当大力研究通识课程结构,设置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通识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在原有政治、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增加课程内容。注重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增强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强调文理渗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类

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必须增开素质类课程,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一是改革德育类课程的教学,实行“理论讲授+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减少政治课的学习时数,加强社会实践,通过指导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增开一些新的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三是增开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设的课程可以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实用写作、科技发展史等内容。还可以开设一些美学艺术类的课程,如美学概论、艺术思潮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增强综合性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教师必须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每一位教师不仅能胜任一个班级的几门主要学科的教学,还应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再加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现代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体现综合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应按照少而精、博而通、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避免了学科知识划分过细、每一部分都力图自成体系的弊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模块式重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强调博而通,应简化课程内容,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出时代的强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每个方向的学生在扎实掌握本方向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2~3门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本学科内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他们将来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

1.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偏差,教育类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开设门类少,且学时数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一般只有15%左右,从国外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来看,德国是25%、英国是25%、法国是2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因此,应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左右。作为教育类课程,既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开设教育概论、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又要注意结合未来小学教师的工作来设置课程,开设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心理辅导、德育理论与班主任工作及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等课程,增加教育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力度。

2.增强教育类课程的适切性和实用性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最好不断线,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此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要注意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一些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激活知识在践履层面的活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四、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强连贯性

教育实践课程是具有综合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培养教育教学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的环节。

1.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

小学教师的经验知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获得。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在集中实践方面,美国大约为一个学期;德国非常强调教学实践,并且规定两年见习时间;法国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制度化,安排了熟悉性实习、陪同实践实习、责任实习。英国更是把实践看成重中之重,与地区小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累计32周的教育实习。相比之下,我国小学教师课程方案的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短暂的实践不能使师范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因此,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切实可行的,笔者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英国的一半———16周左右是可行的。

2.采用连贯性实习的方法

实践中可采取连贯性实习的方法。连贯性实习是一个贯穿于高师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安排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渐趋复杂,且低高年级的实习内容能连续和继承,最终熟悉、掌握教师职业的全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要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直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程,分散到每个学年,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教育理念学习的针对性,又可以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从学生入学起,每个学期应安排一周见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点在于体验和见习,使学生在大量接触专业课程期间就能对将要从事的教育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七学期安排10周教育实习,使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及其改革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持续的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任职。通过连续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方式,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交替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为他们成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当代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一毕业上岗就能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缩短其专业成长的周期。

3.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国外教师教育都很重视教育实践这一环节。一些发达国家在培养小学教师的过程中尤其重视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不但时间长,而且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近几年来,英国的教育专业训练课程出现了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校教育工作生活体验”替代单一教学实习的趋势。在学校工作体验中,除了传统的教学实习外,还包括去中小学参观、听课、进行个人调查、测验学生、试验学习材料;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小组教学和课堂教学等。我们应借鉴外国的经验,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必要的见习活动,可采取观看优秀教师上课实录或到小学实地观摩、学生接触基础教育实际、参与小学教学实践等方式。教育实习除安排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之外,应开展教育研究实习,要求学生对小学教育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开展教育调研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育调研的课题纳入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开展课程设计、课件设计和教学情境设计活动,并将其纳入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篇3: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创建思考论文

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创建思考论文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

1.商务英语专业的建立

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了。最初阶段的商务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的几门围绕贸易业务的相关课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商务英语一直被称为外贸英语或外经贸英语。21世纪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商务英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队伍也正在逐步扩大,2006年至今,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大致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发展壮大。2007年更成为商务英语发展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起点,教育部批准商务英语成为独立的本科专业,虽然只是目录外专业。2012年9月,商务英语终于有了确定的身份,教育部正式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把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作为“比较成熟、布点较多、稳定性好、共识度高的专业”①之一从目录外试办列入了《基本目录》,专业代码050258。

2.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

关于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商务英语仍属于语言学范畴,有的学者认为应归属于管理学、经济学。研究商务英语的著名学者陈准民、王立非在论文《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试行)》和《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中对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有如下概括: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一门交叉学科,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学科体系———EBP(EnglishforBusinessPur-pose)”②;“商务外语学科是专用外语和国际商务交叉产生的新学科,是专门研究外语在国际商务领域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的一门学科。”③

3.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其预期的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④“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的,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共同的目的。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自己的性质、任务及特点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⑤,如根据不同层次(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分为本专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按照共同目标制定个体目标。此外,由于我国高校是按专业培养人才,各专业还需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围绕学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本专业学生将要达到的总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必然有别于普通英语专业。根据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可以归纳如下: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精通英语和商务的国际化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外语调研和沟通能力强,通晓相关商务专业知识,熟悉外国文化与国情,拥有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的双重优势”⑥,能够从事跨国投资、跨国贸易、商务谈判等工作。新建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可根据院校自身特点作相应调整。

二、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仅仅从时间上来界定其是否属‘新’,而应当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等内涵方面确定其是否属新”⑦。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转变之后,笔者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并提出建议。

1.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为达到培养目标而要求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有别于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不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而是以运用语言能力获得应有的专业知识为其主要目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强化其专业语言能力。语言作为工具,是获得专业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手段,故而不能当做专业核心来设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跨学科知识结构,掌握投资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法律、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国际、国内公司人才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增加语言实践课的比重。低年级应注意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培养,重点强化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培养。二是以市场需求为目标。高年级,除继续加强基本交际能力外,可按照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贸易、金融、管理等课程可基本实现用英语进行教学。实现从单一语言学科注重知识的教学向非语言涉外学科注重涉外能力的双语教学转变。三是讲究实用性和前瞻性。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系列:国际贸易系列(国际贸易、国际商法、金融、会计);国际投资系列(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国际企业管理(管理学、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商务沟通与协作、商务谈判与技巧)等。总的来说,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以商务英语、金融英语等商科课程为教学重点。

2.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有过硬的师资队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队伍建设过程中,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对高校的教学工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学缘结构,即同一个学术梯队中,各成员的师承关系)。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总体目标也指出,到2020年,教师队伍的结构要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可见教师队伍结构的重要性。然而,我国高校现阶段教师结构在这些要素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高三低。年轻教师的比例高,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偏低,高职称教师的比例偏低,远域学缘比例偏低(多数教师都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拥有相同的知识结构和相似的授课风格)。新建本科院校尤为如此,原因主要是新进教师多为刚刚走出学校的年轻教师。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特点及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特殊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和校本研修两种途径展开。具体讨论之前,简要介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现状。长期以来,相当部分商务英语教师是语言或文学专业毕业,自学并考取相关证书开始从事商务英语教学。他们具有较高英语语言水平但国际商务知识的了解并不深入,走上讲台,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或简单的英译汉,教学效果不佳,阻碍商务英语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此状况,为完善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进人才。第一,招聘具有商科专业背景的高学历的毕业生或拥有商科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第二,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商业精英以及院校的商科学术带头人来校讲座,不仅扩充学生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操作流程的最新情况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第三,“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⑨高校还可依靠自身背景优势,利用跨学院的师资力量,如金融类院校可以安排金融系教师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中文讲授金融类专业课。为了调整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时可从以下基本思路入手:扩宽年龄限制,提高学历门槛及广纳人才。其次,高校可采取校本研修的模式提升现有教师业务水平。一是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⑩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跨学科选择专业方向攻读商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在丰富商科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师资结构;二是培养领军人物,建立骨干教师国内外访学制度,增强学术交流,引进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三是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选派教师前往商务相关部门实践,了解实际操作过程,熟悉商务知识应用的具体情境,更加生动的向学生传授商科知识;四是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如网络培训。鼓励支持教师前往省内或省外知名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进修学习或参加寒暑假短期课程学习。

3.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瑏灛嫛I涛裼⒂锝萄В因其各门专业课程均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除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务英语相关竞赛,如商业计划、营销方案设计等比赛外,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还可通过建立各种实验室来完成校内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基本的视听说语音实验室是英语教学硬件设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外,同声传译实验室、商务模拟实验室以及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也为学生更好的了解商务具体操作流程提供了保障。而校外实践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展开:

(1)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选择建在企业、学校内部或单独建立;

(2)校校合作,高校根据共同需求,建立区域型实训基地;

(3)高校资源共享,即高校间共享彼此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4)学生毕业前实习。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实训基地、组织学生校外实践和实习的过程中,高校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据此调整专业方向,改革更新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4.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瑏瑢炐率贝的高校人才培养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培养的基础。而且不同的专业人才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并不存在广泛适用的统一的模式。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及专业特点改革建设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建立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所培养人才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归纳为如下几种:一是工学结合,也就是半工半读,这是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可获得报酬的工作提前进入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竞争力。二是订单式培养,也可称为“人才定做”。如今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已比过去包含了更加深层的含义。在这种模式下,高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调整教学计划,以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而同时高校只有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才能继续吸引企业下订单,订单式培养才能继续下去。三是中外合作办学。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的教育机构的活动”瑏灛崱S纱丝梢钥闯觯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外合作办学是加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尤其适合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但课程体系设置需能够更加体现知识的中外融合以及跨文化沟通的倾向性。

5.教学对象

高校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是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主体。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因此,学生是高校教学的主体,无论是上文所论述的高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都要以学生作为中心。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参与动机和学习需求是高校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换言之,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英语语言基础决定了其学习商务英语的基本能力。学生的高考英语入学分数为高校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如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也就是说,高校可以通过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获得第一手资料洞悉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可能认知能力。之所以说是“可能认知能力”是因为学习的最终效果如何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则可以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得到启发。可以表明,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主要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就业方向,而他们的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图2所显示的最薄弱环节上。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BEC证书的国际高认可度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机会,因此,讲授商科专业课程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所授知识与相应证书考试如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以增强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课程设置上,高校也应参照学生对于学习商务英语的需求,如强化学生商务口语能力的训练。再者,高等教育,除了具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功能外,又有满足受教育者个人需要、使受教育者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功能。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获得发展的机会和实现发展的愿望。这里所说的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挖掘、发现并发挥其各方面所长。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多才多艺”列入专业建设的目标中。

三、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有着良好的外部条件作支撑。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众所周知,能否满足社会需要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的就业情况就是最好的体现。

作者:赵博颖 工作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

篇4:专业内涵本科化小学教育论文

专业内涵本科化小学教育论文

一、关于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

许多人认为,以往的小学教师并不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本专业无需本科学历,教小孩,似乎懂点算数和识字的人群都能教!从应试教育角度而言,容易把小学教师看做是“小儿科”、“孩子王”的职业。一旦用这种视角考察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本科水平,其标准必然定位在传统学科———语文或数学那几门主要学科。但从现代综合素质教育角度考察,能够衡量并体现毕业生本科水平的,往往是其教育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决定了现代小学教师岗位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从总体上看,现代教育日益要求未来的小学教师能够进行专业的教育调查、教育诊断、教育评价等,然后再制订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这样的专业能力,未经专门训练的普通高校非师范类本科生很难胜任这一教师职业,“小儿科”转向了内涵丰富的现代综合教育,其教育质量需要实现专业目的的适切性、实在性。所以,小学教育本科化,本身就是社会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我国初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的客观要求。衡量小学教育专业的质量标准应该不同于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应着眼于较高标准的专业规格,亦即要根据现代教育事实,实现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的相对统一,最终才能实现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本科化发展。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日益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基础教育不仅要有效传递丰富的知识给儿童,还要有效促进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新能力,使之能够初步融入社会,为逐步实现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角度来说,本科层次的小学师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需要,并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正是在此意义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体现其自身的专业性,在专业化的培养与本科水平要求之间实现相对一致。但目前,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往往出现错位。

二、影响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相对统一的因素

依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专业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在培养计划中的体现可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业务素质的要求、文化素质的要求、身心素质的要求几个主要方面来把握。一般而言,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都能从整体上兼顾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比例把握、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多差异,这就导致了本科化过程中二者出现错位现象。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定位差异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在具体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上,各院校虽然有一定的共识,但差异也很大,尤其是培养目标的把握与定位在培养方案的体现有明显不同。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科”和“定向在小学”关涉如何明确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亦即小学教师应有的素质能够在较高水平上得以专业化的体现。通过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小学教育、教学技能,具有必备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能在全日制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管理部门从事多学科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其定位比较明确,定位于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即要求培养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从事学科教学,又能从事管理和科研,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对于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技能、小学教育教学及其研究能力的把握能够较好体现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并在培养规格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表述明晰,和其它院校同类指标相比差异不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培养目标实现保证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通常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性在教育易于把握,但在定位本科层次和定向在小学则容易出现偏差。琼州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原海南民族师范学院基础上开始大专班的建设,如何使现在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于以往的中师、小教大专培养,如何使定向于小学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教育师范专业区别开来是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能否在吸收原中师教育的一些优良做法的基础上,逐步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还需要有一定过程的适应与探索。因此,研究制定全国适用的和各省通用的小学教师入职标准非常必要,这对于指导和规范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规格的设定,保证培养目标与规格能够涵盖小学入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又能体现本科水平很有必要。换言之,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平衡把握还需有一个自上而下的长期实践过程。

(二)课程设置的权重不同影响二者的相对平衡

一般而言,新办本科专业在最初的几年内专业成熟度较低,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设置哪些门类的课程,以及各类课程的性质、数量以及他们占课程总量的比例如何分配,这对专业规格的最终实现、专业内涵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通修(公共基础课)类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外语、计算机、体育等;二是专业类课程,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技能类课程有语言类、计算机等,学科类有语文类、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素质类课程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是教育、心理类课程,这是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但由于受国内普遍“重学术、轻师范”的思想影响,教育类课程课时比例较少,且其中的教育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重理论性课程而轻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所以,在今年新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有所提高,其课时占总课时的33%以上。但通修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之各总量的平衡还不够稳定,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其模块化课程的修订还受现行培养模式的限制。总之,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的原则,使教学实践与专业内涵建设研究相互促进,推动专业成熟度的逐步提升。

(三)培养模式的不同选择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培养模式在本研究中指学科定向方式,即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全才”,还是精通某一学科的“专才”?目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有综合模式、学科分科模式、文理分科模式。三种模式对师范生将来执教学科的定向范围有不同要求。综合模式培养的是综合性复合型的小学教师,要求师范生毕业后能胜任多学科教学;学科分科模式旨在培养专长于某一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文理分科模式要求师范生能胜任文科或理科领域内的各科教学。培养模式的选择对于课程设置的'影响显而易见,如综合模式与分科模式的课程模块明显不同,综合模式只能兼顾学科知识,而分科模式则精于学科知识,培养出来的“全才”或“专才”必然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其中对于实践教学的训练系统要求自然难于一致,具体的教学效果难以某一种标准来衡量,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具体实现与平衡也不易把握,往往会各有侧重,影响专业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简言之,不同培养模式的选择带来不同的课程模块设置,造就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与效果,这表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达到有机统一需要一个发展探索的过程,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许多有待继续深化的方面。

三、平衡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关系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分析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的不平衡,正是由于专业建设的成熟度较低,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结构等方面都还没有一个现成、统一的计划或标准,有关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比较模糊,大纲和教材相对滞后,各相关院校都还在不断探索。因此,在各方面机制尚未十分健全,各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专业规格的不稳定、培养模式的不同导致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和教育学专业及中师培养区别还有限,本专业的定位还不够突出,如何在专业规格上调整,既能保证专业规格又能实现专业内涵建设,笔者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培养目标定位应与全面培养、生源分析及社会需求分析密切联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培养应是全方位的培养,既不能仅仅是培养一些学科专家,关注个别学业超群的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只是培养纯粹的教书匠,这就是说要对绝大多数师范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以适应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二是培养目标的定位还应考虑专业的未来发展,存在一个服务面向的基本问题,它需要以专业历年招生的生源情况、社会需求情况为基础。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近几年招生中,海南的生源占60%以上,就业去向最终在海南的也在80%左右,这表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在高等教育理论上规划,还要在社会教育现实与需求中进行不断的修正。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主要服务于海南的基础教育,尤其是琼南地区,这样培养目标易于明确,可根据区域需求适当增设黎苗民族地方风俗和语言类选修课,以适应区域性、民族性的基础教育需求。

(二)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特色

课程设置需要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一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关系;二知识结构和知识数量的关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达到一定知识数量的要求,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从专业内涵发展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新型小学师资强调重点在专业规格,培养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教学还能根据实际进行研究教育、研究教育对象,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小学师资综合素质高,人文、科学、艺术、教育、技能、心理等各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还能相互融通,养成实践性智慧。如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其中,教育实践课程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内容。它是整合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形成实践性知识的深化过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对象———6-12岁的儿童,现代小学教育需要的是“专家型”的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与技能并重。他们既要具备较高的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方面的实践能力与技能。由此,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使学生经过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训练,加强学生对小学教育实际的感性认识,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使理性认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解实际和巩固理论的目的。这就要求打破现行高等师范教育的时空界限,增加见习、实习次数和大幅度增加实习或顶岗时间。另一方面,要渗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技能的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最终使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之间实现相对平衡。

(三)培养模式的选择应与多渠道的合作教育有效融通

如上文所分析,小学教师实际上属于知识—技能型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教师全方位地参与,小学教师的这种能力和技能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在班级管理及各种课内外综合实践等诸多活动中。专业建设伊始就应就牢牢把握住实践课程建设这个关键性环节。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实践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说:“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可以说,实践课程建设的水平与具体实施直接关系着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办学的成败。判断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在于考察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否建立在实践性知识和个人理论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较新设置的专业,无论选取何种培养模式都应与多渠道的合作教育进行有效沟通,互通有无。不同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方式需要与基础教育机构进行多渠道的合作教育,探索校地联合培养或定向培养的有效路径。如在培养过程中,在高校和小学安排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与内容,聘请一线教师进入高校课堂、讲坛,邀请一线骨干教师到高校进修,也可以安排高校实践指导老师到一线教育机构挂职锻炼,互相学习与研究小学教育的特殊性、本土适应性,更好地培养学生;也可以根据地方基层教育机构的需求或要求,为其进行定向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升入职适应度,提高就业率。总之,小学教育本科化过程中,其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之间的平衡不易把握,不仅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二者达到有机统一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和深化过程。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与不断探索表明,只要结合了现代教育环境与事实,符合社会和地域发展的高等教育专业,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两者能够达到基本平衡,长期稳定发展。

篇5:小学教育本科班主任工作思考论文

小学教育本科班主任工作思考论文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位。高校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班主任,既要结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融入师风、师德、师魂培养,做好育人工作,同时还要结合本科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有所创新。

一、切实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新生入学教育做得好,对今后班主任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生一入学,面对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且好奇的。作为班主任,应珍惜与学生的初次见面,重视入学的始业教育,通过谈话、活动、讲座等形式给学生留下负责、热情、亲和、值得信任等的初次印象,这样有利于入学教育的.开展,同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在教育中抓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做好从中学到大学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转变,以使之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大学生活,要树立独立生活的观念,要有自尊、自立、自强的信心,并逐渐在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其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认可并喜欢小学教育专业,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再次,处理好学习与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社团的申报既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还要考虑到专业特点和专业素养培养,参加的数量也不是多多益善,应根据课余时间,合理安排。

二、加强心理咨询指导,关注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贫困生群体和较难适应大学生活学生的引导教育

当前,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普遍,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和贫困生,他们普遍表现为个性和自我意识强,缺乏责任感,集体观念较为淡薄,甚至一旦遭遇挫折便意志薄弱,消极自卑等,同时还会因为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处理等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此外,对于因较难适应大学生活而产生畏学退学情绪的同学在入学期初更应积极关注,一定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前头,在其萌芽阶段做好思想工作,消除其焦虑、抑郁等情绪。例如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遇到过一位同学,是班级年龄最小的同学,因对所学专业认识有偏差,担心无法胜任专业课程学习,萌发了退学高复的念头。为此,笔者及时与其沟通,了解她的基本情况和萌生退学想法的原因,并配合学生工作领导及家长,多次与她谈心,从她的内心出发,结合其性格特质分析专业前景与个人发展,稳定其入学焦虑情绪,消除后顾之忧。

三、把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中

由于教育部门职位饱和、师资来源渠道多元化、师范生供需不平衡和就业市场不完善等因素使师范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挑战。“就业考试,竞争上岗”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为此,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工作中来,可结合近几年本地区教师就业数据对学生进行分析与预测,转变学生认为大学学业轻松,大学就是享乐等错误想法,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应对毕业就业教师编制考试的四年长期规划和学期短期规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全班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思辨创新,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加强师范生教师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培养,力争品学兼优,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客观地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进行评价,明确定位、开阔就业思路,积极探索就业渠道,争取获得满意的职位。

四、班主任要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交给他们学习的主动权,教会他们学习,鼓励他们参加适合自己特点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培训,并争取获得一定的成果。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导师制、学生活动、社团活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载体和平台,主动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培养自身特长和优势。“天生我材必有用”,无论是语言类特长、绘画类特长、文艺类特长,还是研究类特长、教学类特长、管理类特长等。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及时发现学生的特质和闪光点,从而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个性的优缺点,纠正不良的习惯,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良好发展,顺应时代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日常管理加强人文教育,以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教育类专业大学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文化底蕴,无论是文科方向还是理科方向都应该兼具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底蕴,真正做到“文理兼备,学研双得”。班主任首先要在班级中提倡文化的自觉。推荐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史哲教育类作品,做到“边读边思、边读边议、读后又思、读后又议”,养成“动笔读书”的好习惯,学会撰写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感悟深刻的读书笔记,同时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实效,建议班主任参与批阅和评价,以自身专业修养引领学生,真正做到与学生同学习,共提高;其次,定期开展读书思想交流会、辩论会,还可鼓励学生设计出版班级文化刊物,例如,笔者所带班级就曾应同学们要求设计影印班级刊物《初萌》,从刊物名称、板块安排、到内容撰写、版面设计全部由班级同学自行完成,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讲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组织文化游学活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及口头表达水平。总之,在这个九零后学生为主体,教师职业成为社会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师范生教育时代,班主任不仅要做好思想育人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全方位,立体式培养学生各方面教师综合素养,以期提高学生教师就业的竞争力。

篇6:本科教育管理创新实践思考论文

本科教育管理创新实践思考论文

摘要:调查发现,在本科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本科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本科教育管理教师工作队伍的能力与水平,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全新的本科教育管理实践模式。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实践

一、引言

对于人才的创新培养是发展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而对这一目标进行实践与施行的便是本科教育,各个类型的本科学校都应对这项基础性工作基于高度的关注。近些年来,许多大学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设口号,以争创高水平大学为己任,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对于学生方面的自我监督、不断追求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力求在本科教育管理领域不断的进行开拓创新,发展更为人性,更为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对现有的教育教学制度进行更为全面,更加完善的改革与革新,更好的对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进行把握,为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化、创新性以及个性化而不断努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逐步将管理中心向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上来。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

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本科管理当中有关人才创新领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与优化是人才创新发展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且这也是本科学校教学管理当中的重中之重。而在近几年来,以浙江大学为首的“精英大学”不断提出要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在对现有的本科教学架构与教学方案进行改革的同时,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全面化与个性化发展,提出现有管理方案的整体优化方针与策略,为保证学生能得到更为完善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而努力。在对本科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当中,对于现有教学内容与课程架构体系的完善与改革是对人才培养管理创新方面进行完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本科院校都在这项改革过程中采取了稳中求变的发展策略,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教育教学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建立起了包括通识、大类、专业及个性化等四个方面在内的课程体系。而通过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可以逐步建立起通识教育与各个学科内进行内容方面交叉,加强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之间的无缝衔接,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特长培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三、创新学生管理制度实施柔性化管理

在创新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初衷,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强化柔性化的管理模式,而且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核心,对管理的模式与流程进行灵活的、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设计与优化,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要不断进行强化与创新。而学校在教育教学的各个不同环境上要积极营造环境与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符合多样化发展的成人成才的渠道与空间。同时要对本科教育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丰富。目前,许多大学业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目前正在运行的本科教育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与完善。在学校层面上进行学术改革委员会的建立,与此同时,学术改革委员会下设日常教学指导机构,该机构主要对学校内部的日常教育教学及其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性建议。教务处,作为本科院校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日常管理的院校管理职能部门,它需要对校级层面针对不同的学科所制定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而在学校的层面上,也需要相应的设立教学管理委员会,为院校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咨询服务。而在院校下级的各个学院,同样需要设立“系”教学单位,并将其作为实际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执行机构。在“系”下面进行课题组及相应机构的设置,通过课题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

四、推动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而对于研究性教学的尝试则会为本科学生在未来研究生、博士生生活中更好的进行工作学习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契机。研究型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将研究教学实践充分的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对学生的潜力潜能进行有效的激发,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增强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近些年来,许多学校通过创新学习环境的构建、并在教育管理中加强创业创新的教育,为研究性教育的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引导和大力的推进。另一方面,就是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维度课堂的教育课堂建设。在一些院校当中,需要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容,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方面的革新。同时要不断对网络学习环境的硬件基础设计进行完善,在广大本科学生中大力提倡和宣传网络教学资源,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以增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和深入程度。而对于学生型学习氛围的营造,则可以进行小范围内的研讨交流,通过学生之间彼此想法与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使这种学术氛围得以加强和扩展。还有就是对学校范围内人文氛围的建设,通过学校、院系等不同层面的风气建设,使得具有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得以形成,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与学习习惯。

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保证学生在日常所接受的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监督管理体系,对日常教学的教学效果与质量进行实时监督,并积极掌握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对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不断完善。

六、结语

为了能够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本科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不同措施的联合应用,建立对于日常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时掌握与反应。例如,如果在日常的课堂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法预测的事故或紧急状况,则可以对其进行快速的反映,确定方案并进行实施。近些年来,许多学校都尝试进行中英双语的课程教学,并设置专门岗位对其的质量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以实现对于双语课程的教学情况的及时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教学管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丰富,保证了双语教学质量,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踊跃程度。

参考文献:

[1]曹华玲.人才新标准及其对高教改革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114-116.

[2张利华.中国近代技术人才的培养[J].科学学研究,1993(3):50-52.

[3]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3):4-9.

[5]赵庆年.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171-173.

[6]华长慧.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4):15-17.

篇7: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思考的论文

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思考的论文

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各种信息爆炸性呈现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贫富差距变大、人际关系越趋复杂等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压力源。研究表明,大学生需要应对的压力源繁多,总结起来主要有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创伤性事件几大部分。这些压力源可能造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包括有环境适应不良、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失控等,严重的可能造成抑郁症、严重失眠、躁狂症等[3][4]。

1关注特殊群体和领域

1.1把握新时代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目前,大学校园里已经几乎全部是90后。90后大学生是充满朝气和个性的一代,要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就需要与时俱进,了解90后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上,90后大学生在宠爱中长大,少遇挫折,所以他们表现出假成熟,追求独立而依赖性强、喜欢尝新而抗压抗挫折能力弱。在情感上,他们情感张扬而爱憎分明,内心其实是渴望理解和关注。在思想上,他们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长大,能方便迅速地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各种信息,科学知识人情世故均有涉猎,因此他们较早社会化。在认知上,他们有着强烈的善恶观,敢于表达对事物的善恶美丑对错的观点,但容易武断,有激情而难持久[5]。有鉴于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内在和实际需要出发,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把问题和观点的逻辑关系和推导过程陈述清晰,这样一方面能够让他们切实了解整个思维过程,同时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思考。

1.2认真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研究表明,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普通大学生,他们更加容易体验到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感受,而且更加情感压抑,缺乏情感依恋对象和倾诉对象。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对应激事件的评估更倾向于严重化,也就是说贫困生心理更敏感脆弱,更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创伤。贫困生在获得的社会支持上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一方面是由于自身人际交往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主观感受上不能像普通大学生那样坦然接受他人的帮助[6]。这是由于贫困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往往背负着更大的期待,这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更大的压力。首先,他们出身贫苦,家庭经济改善的期望和责任往往就落在他们身上。家人几乎倾尽所有供他们读书,期待他们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所以他们比他人更坚强也更脆弱:坚强是因为他们会更早地承担起责任,努力读书,为家人付出;脆弱是因为他们往往失败不起,万一他们在耗尽家中大部分财产后找不到工作,面临的将会是濒临崩溃的绝望。其次,进入大学后,他们会直接面对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如此大的冲击在尚未成熟的他们身上特别容易激起各种不良情绪。如果这种心理反差不能及时得到调适,这些贫困大学生或者产生反社会行为对老师和学生造成伤害;或者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抑郁不振、严重自卑等心理问题[7]。

1.3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表现出以下特点:希望在竞争中以实力取胜,却缺乏足够的信心。大学毕业生需要直接面对市场,自己择业的同时也要被市场选择,意味着激烈的竞争。社会经验的缺乏又让毕业生难以适从:或者自信不足害怕失败,或者不好意思与同学好友竞争,或者担忧竞争不公平,或者想要报答父母之情压力巨大,或者自身充满理想憧憬却发现现实非常残酷难以接受。总之各种因素都使得毕业生往往处于焦虑之中,这种情况下亟需要学校的关怀引导[8]。

2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1继续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第一,针对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团体干预,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障碍。第二,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第三,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2.2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社会支持体现着个人与他人互动的'社会属性。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压力有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在应激条件下与个体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能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大学生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等家庭成员、朋友和同学。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其重要[9]。

2.2.1朋辈辅导研究表明,朋辈间的心理鼓励、劝导和支持会比非同辈间更有效果,并且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强。朋辈心理辅导员既维护和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也锻炼了自己,有助于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气氛。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心强、渴望独立、期望成才的关键期,他们往往喜欢自由、独立而排斥权威,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相互交流谈心。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朋辈辅导员可以就受助者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及其他方面的求助进行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比较容易实现他们的心理期待。除了朋辈心理辅导外,还可以进行朋辈学业辅导,组织学生进行组对辅导,使得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快找到支持,避免由于学业暂时未能跟上导致的焦虑和失落,从而把学业心理问题杜绝。

2.2.2继续完善心理咨询服务部门目前,高校中普遍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由专职心理健康老师负责,为有需要的学生解决问题。应该进一步建设高水平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质量。同时定制完善的专业的心理咨询机制,并严格遵守。包括保密机制(学生在咨询中心的咨询内容全都是保密的,非得学生许可,不得将相关内容转告他人,即使是学生家长)、转介机制(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的个人心理问题如果较为严重,超出学校所能的范围或者需要长时间治疗的问题都要转介到相关专业医疗机构)等[10]。

3小结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建设完善中,应该继续向以下方向努力:关注学生内在需要、化治疗补救为预防辅导、化健康辅导为潜能激发、从个体辅导到团体辅导到立体型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工作队伍的专业化。

篇8:浅析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教育论文

在中国,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始,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开办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至今在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它已走过十来年的建设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小学教育纳入到高师教育体系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人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性”处于下风,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对今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实践就是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练习、技能训练,也不仅指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教学与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二者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培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生,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教学就是实践学习。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数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高师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比例失调使得师范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出现缺口,普遍表现为只掌握理论,而教学实践技能较差。而仅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和次数也十分有限,每次时间短且安排分散,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实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成了镶嵌在其他课程中的点缀。对于最后一次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很多学生也因为面临找工作而使实习得不到保证。在四年的学习中,真正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

2.课程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被简单地认为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被简单地认为教育见习、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对于教师科研、家访、教育行政、教育调查、教研活动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特色来设计和加工的成分被极大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使得师范生无法掌握全面的教师教育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实践教学支撑系统不够健全

1.实践教学“无处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实践基地小学。而学生要获得关于小学的全面体验,这就必然要注意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开发。目前,实践基地普遍较少,类型单一且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实践“无处去”的现象且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2.实践教学“无人教”。很多时候,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孤军奋战,虽然高校和小学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出现了实践教学“无人教”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忙于教学及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到实习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实习学校都会为每一名实习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大多忙于备课、教学、管理班级等,实习生得到的指导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创新了实践教学,在传统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增加了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综合实践-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课题研究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它们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1)从教能力训练模拟化。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和强化实践训练两个途径,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

(2)教师角色体验全程化。将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长期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结对,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

(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

(二)创新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调研中,许多小学校长有这样一个共识,如今小学非常缺乏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为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实践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期盼。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业、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设置项目,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质量,确保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必须使学生练就扎实、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为此,在广泛调研、论证及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把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完成各项测试,使专业技能显性化、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化。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钢琴弹唱、班队活动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美术字、口令与队列、简笔画、钢琴或其他乐器、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制定了考核标准,每学期统一安排考核时间,把考核结果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挂钩。

(四)建立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能

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市区小学、民办小学和特殊学校等五类不同类型学校中选取部分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每位学生与基地小学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学校将有组织、有步骤地为每位学生联系一名基地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每位指导教师带3—5名学生,每学期对“师徒结对”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分为观摩、协助、体验、模仿、总结等五个环节。

“师徒结对”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接触儿童提供了广阔舞台,它是对旧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强调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强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实践证明,“师徒结对”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结束语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倪小敏.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1):22.

[2]黄俊.课程设置之于实践的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1):118.

[3]黄正平.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9,(4):7.

[4]吴东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4):157.

篇9: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困惑与思考论文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困惑与思考论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 实然 应然 价值困惑 策略

摘要:当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困惑。针对这种困惑,文章认为高师院  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应致力于确立未来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智慧、改变未来教师的教育思维、关注未来教师的生活世界。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从求真、求新、求实三个途径构建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目标。

教师教育课程价值作为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制约着全部教师教育的教学活动、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基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价值取向不明的问题,为此,必须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反思和重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然分析

1.教师教育课程对知识的膜拜。目前,很多高师院校在课程编排方式上价值目标秉承的是理论理性高于实践理性的哲学思路,知识学的偏好使它成为一种沉浸于纯粹形而上学的理性王国,满足于一种外在地解释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的抽象理论体系的自足与完善,同时也满足于“普适性”,结果成为外在于教育活动的理论说教,使教师注目于先验的实体、寻求世界的终极解释,追求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企图在某种意识的明证性、绝对的确定性基础上构造永恒真理。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在理论工作者眼里,教育学尚未形成较为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表述带有随意性,理论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者看来,它脱离实际,至少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虽然当前绝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在思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和没有国家性教师教育培养标准,在教师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脱离的困惑,对“知识”的误读已经使教师教育越来越接近于一片“无人地带”。按照波兰尼的观点,对知识客观性的盲目崇拜和无休止的追求,导致了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性、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内在分裂,“伪造了我们整个的世界观”。教育学科的知识主要是问题解决的方案,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霸权”导致了追求教师教育的“纯粹”科学性,日渐忽略了对未来教师职业归属感、角色意识、实践工作者信念的确立,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无视教育实践的丰富性,把实践排斥于教师教育课程研究视野之外,其知识性质被扭曲,与此时教育实践的演进轨迹不相符合,缺乏人文关怀。

2.教师教育课程对技能的盲从。与之相对,部分高师院校为了迎合学生就业的需要,忽视教师教育课程理论价值,把教育类课程基本上开成学生的技能课程和就业课程,课程与教学由此被彻底功利化。在这里,教师教育被视为技术性工作,是一种技艺,教师被视为技术人员,工具理性的教学观、教师观和教师资格能力观,都呈现出技术性倾向。教师教育课程愈来愈远离教育的本真诉求,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在悄然退隐,强化课程与教学的工具价值,漠视其内在价值,表现在为教育实践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技巧,它预设了教育实践中具体技能技巧的先在性和教育实践的同一性或不变性,无可避免地导致工具性的曲解行为在现实中恣意妄为。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程实施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真实流露。我们认为,具体教育技能具有情境性、创造性,不能被矮化为机械的接受和训练而放弃学生应有的自主且负责任的创造性行为。教师教育课程为未来教师提供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既不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再现,也不是对分解了的应用技术知识的模仿、训练、熟练和迁移,而是对具体实践的反思,它只能由“现场的实验”来推动、澄清和检验。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价值,强调其实践性和实用性,但教师教育课程不是培养具有熟练技能的教书工人,而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教育者,必须满足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需要,为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思考提供视角和方法论的支持,使未来教师在思想层面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把握着准确的方向。

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应然表现

1.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专业精神的确立。教书育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育过程,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而繁重的脑力劳动。教育是师生情感与情感的交流过程,是师生灵魂与灵魂对话过程,是师生思维与思维碰撞过程,这需要教师有很高的专业精神,需要教师怀有强烈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诲人不倦地持续奉献,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方能乐此不疲,矢志不移。知识是主体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内部能动地生成的,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蕴涵着主体的价值追求。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在信仰、理想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活力与风范,是教师在工作时展现出来的职业特性、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它包括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虔诚敬业的责任心、使命感,专一务实、潜心研究的态度,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追求专业发展的自律性等。”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是教师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内在素养在言行中的外化,是教师专业水准提升的动力,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保证,有助于教师价值的充分实现和高尚的社会形象的树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首要的价值目标,是确立应树立师范生良好的专业精神,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情感乃至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教育课程除了从精神和社会形态维度深刻揭示教师专业的本质特征外,还必须树立教师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引与方法论判据。

2.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专业智慧的提升。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知识,还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富有智慧,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基本内容有深人透彻的了解,还要掌握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教育学科知识。长期以来,由于教师观念和能力的原因,“智慧教育”逐渐被异化成了“知识教育”,教师教育常常侧重于教育知识的习得与掌握,使学生苦于记诵,而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要想“转知成识”,让学生更富有教育智慧,追求一种师生间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换和分享。在积极对话中,各自敞开自我、接纳对方、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此时此刻”真实的课程实施。未来教师应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既增强对相关教育理论的思考,又可充满对未来教师角色的展望,使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外部灌输的“条条杠杠”上,而是转化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教育理念。其实,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有关的教育教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教育知识的学习,对教育有更透彻、澄明的理解和体验,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增强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拥有教育的机智与智慧。

3.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教育思维的转变。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育思维、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问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应在于能够激起学习者对教育的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共鸣、行动的热情,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主动地探究、思考教育问题,分析、归纳讨论的结论,大胆、独立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教师教育课程活动应该强调的是一种教师教育学生个体在与教师、与文本、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与交互作用之中所进行的反思性实践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未来教师不断生成、建构、转换自己的认知结构、经验系统及人格特质,不断将普遍形态的理论转换成基于个人经验系统的实践理论,并养成独立分析、判断与批判的能力,能够成为具有自我发展和日后促进自己学生发展能力的教师。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还在于帮助未来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怎样使教学真正成为一种“理性的探险”,以巧妙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问题导引、启发学生的思路,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给教师发问、质疑。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每一反应,灵活地调整和生成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充满变化、探索、研究和协作,促使师生间充分地互动交流。

4.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生活世界的关注。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存在方式和教育问题意识与教育思维方式的来源,也是教师教育课程赖以生存的根基。而教师教育课程知识源于对教育实践情景的理性批判,是学者们基于生活、基于对教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与把握获得的。教师教育课程蕴含着对未来教师的整体性的`尊重和对学习的内在价值的寻求,因而能够成为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课程表达对未来教师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关注人的存在,关注未来教师生命的质量和鲜活的实践情景,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体现生命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成性。通过教学促使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从“文本式”向“体验式”的转变,从静态的“惟知型”向动态的“生命型”的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调内容与教师未来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应通过对优秀教师课堂实录的评价、教育家成功之路的分析及各类教育教学经验的探讨,提供更多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策略建议。因为在真实的教育中,教师经常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需要教师及时、果断地采取相应行为。

三、从实然到应然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重建的策略思考

1.求真。教师教育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解释性和处方性兼备的学科体系,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教育实践,而且要用人的未来发展规范今天的教育实践;要从人与教育的协调发展的立场构建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知识。走向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知识需要采用历史的、批判的、革命的思维方式,它要推翻教育中它也不再企图提供关于教育的终极解释,使教师教育课程的致思取向从抽象的概念世界和自在世界转向人的自为的现实生活世界。教师教育课程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际,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或教育见习,组织教育调查、现场参观、教学观摩、教育情境体验,让学生与第一线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与中小学生零距离接触,亲身感悟基础教育教师角色正发生着的历史变化,亲身感受当今中小学生的现代特征,把握从小学到中学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真实教师身份去参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感同身受各种教育情境,通过“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等多种方式,真实体验、切身感悟。虽然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在质上是对作为人类生活样式的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的反映,并且与各个时代的各种文化模式和现实的生活世界有着内在的关联,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的旨趣。

2.求新。教师教育课程在质的意义上是反思性的,就是要求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突出理论创新和学术原创性;课程理念由对教育活动及人的成长的外在原因的说明,转为对人的内在的自我批判意识的唤醒,转向对现实教育的批判和反思。教师教育课程只有不断反映教学过程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使课程体系弥漫着创新的特质,才能不断适应、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对自身学科性知识、技能、态度和理念的创造性理解,从而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反省意识与探究能力,以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尽量达到完美的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未来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成就。因此,教师教育课程不能只在教育教学理论所提供的各种形式化的教学技术中日复一日地按照固定程序进行教学,也不允许固守于自身的经验,它要求教师通过对教学场景的感知,对复杂而具体的教学问题的观察、思考、探究,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凸显其卓越的专业能力。这时的教师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机械化的反复操练,从精益求精的能干的“教书匠”发展成为有更多智能参与的“专业的教育家”。

3.求实。毋庸置疑,教师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超越“知识本位”而走向“实践本位”和“文化本位”,主张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基于对教师自身实践情景的反思、探究以及和教师群体的交流,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得是自我定向的,而非外在强制的,通过对优秀教师课堂实录的评价、教育家成功之路的分析及各类教育教学经验的探讨,提供更多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策略建议,使教师教育课程能够面向实际,引导实践,讲究实效。教师教育课程应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视频案例、课例研究、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网上教育、教师博客、教育工作室、教育共同体、综合实验室等环节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设计的评估与指导,大力推广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推进生态化的教学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和价值判断以及对教学情景的自主建构,注重培养教师的“发展性实践”和“回归性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体现教师教育对教师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视以及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篇10:生态课程观融入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思考

关于生态课程观融入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思考

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的基本,它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适的教育,并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课程是教育的灵魂,它指导着个别化教育的实施.生态课程观强调课程的形成性,强调对学生现状及生活环境的全面了解、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的自我引导能力的培养,强调环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评量的动态性与生态性,强调家长的.参与.个别化教育程序中的每一步都应该充分融入生态课程的观点,利用生态课程观指导个别化教育的实施.

作 者:杨梅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重庆,400000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61 关键词:特殊儿童   生态课程观   个别化教育   融入  

篇11:初中留守儿童管理与教育的思考论文

初中留守儿童管理与教育的思考论文

据调查,我国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共2075.42万,其中在初中就读665.89万。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初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也很大。留守儿童近年来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已把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定为专项工作,这项工作应该常抓不懈。国家的领导人也强调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关心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关心重视留守儿童。农村中很多孩子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这些孩子只能跟随父母亲一方、祖辈或亲戚一起生活,这些孩子成为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成了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和父母聚少离多,安全得不到保障,“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突出。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关系到每一位教师。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也积极参与到关注中学留守儿童的群体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如何更有效地教育与管理中学留守儿童,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要对这些群体进一步做跟踪调查了解或问卷调查了解。农村中学生多数住校,管理住校留守中学生也是一个大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为留守儿童建立健全档案,并向上级教育部门进行情况汇报,让家长明白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家校共同配合,让管理与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取得成效。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中学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关注中学留守儿童,与他们多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及需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予以帮助与引导,让他们集中心思参与学习,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用最真挚的爱呵护留守儿童

中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品格养成与习惯养成的最重要阶段,也是不稳定的一个阶段。留守儿童长期“亲情饥饿”,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加上“隔代教育”产生的问题,有些学生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学习不上进,整天沉迷于网络聊天、玩游戏等,还有些学生为了弥补心理的空虚,谈起了恋爱。面对这种种问题,在管理与教育留守儿童群体时,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公平公正地对待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把自己最真挚的爱毫无保留地给留守儿童,在他们思想认识、价值观成长路上给予引导与帮助,让他们形成健康的思想认识与价值观。

四、建立留守儿童“小家庭”

远离亲人,留守儿童无法感受到家的温馨,无法感受亲人的爱。对此,学校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小家庭”,利用活动课时间,教师把在校留守儿童召集在一起,举办一些亲情活动,老师用自己的爱感化、温暖学生,用师爱代替父爱母爱,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让他们知道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到处充满爱。有家更有爱,留守儿童才会安心在学校里把学习搞好。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不仅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注,还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法制、卫生、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在管理与教育活动中,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合理,方法要恰当,学生才会热情参与,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总之,中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是一项重大工程,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是学校的形象工程。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管理与教育中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让学生安心学习,让家长安心工作,让社会更和谐。

相关专题 本科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