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教育概况及特点论文

青菜超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青菜超人”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卫生职业教育概况及特点论文(共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卫生职业教育概况及特点论文

卫生职业教育概况及特点论文

建国初期甘肃省的卫生职业教育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卫生医疗专业人员,不仅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状况,也为促进甘肃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新中国建立前,甘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卫生职业学校很少。1949年全省仅有两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即1935年创办的省立兰州高级助产学校以及1943年创办的私立西北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这两所学校仅有助产和护理两个专业。甘肃卫生高等职业学校只有1942年成立的西北国立医学专科学校,1945年并入国立西北医学院,改名为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1946年并入兰州大学,改名为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为系级建制的单科学院,只有医疗一个专业。尽管建国前甘肃有两所中等和1所高等卫生职业学校,但是这些学校规模小、人员少,组织机构不健全。如兰州高级助产学校仅设教务、训务和事务3个部门,全校教职工仅有十余人,专职教师只有4人,多数教学课由校外教师兼任。西北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情况也大致如此,理论课教学任务大都为聘请教师承担。兰州大学医学院仅有专职教师20人,许多专业课聘请医院的医师讲课。由于建国前甘肃卫生职业学校少、规模小,因此毕业人数很少。兰州的两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的女性学生,学制3年,但因甘肃初中毕业的女性生源过少,变为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5年。兰州高级助产学校从1935年建校到1949年间,共毕业学生103人。兰州大学医学院(包括1942年成立的西北国立医学专科学校)至1949年共毕业本科、专科学生117名。

1建国初期对甘肃卫生职业学校的改革

1.1对原有的卫生职业学校进行整编

1949年甘肃解放后,根据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的指示,甘肃省政府文教厅对卫生职业学校进行了整编,原西北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由西北军区接管,改为西北军区护士学校;兰州高级助产学校改为甘肃省中级医务学校,1950年改称甘肃省卫生技术学校,1952年又定名为甘肃省兰州卫生学校。在更变校名的同时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下设行政办公室及教务科、组织科、总务科、学生科4个科室,实行班主任制;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参加行政会议,讨论学校重大事宜,兰州大学医学院成立了教务组以及各学科的教学组,仍为系级建制的单科学院。

1.2对原有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在对原有的卫生职业学校整编的`同时,甘肃省文教厅对原有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甘肃省兰州卫生学校在仅有的助产专业的基础上,于1950年至1956年先后增设医士、护士、卫生、检验、放射、药剂、防疫等专业。兰州大学医学院在原医疗专业的基础上,增设药学、妇产科、医疗内科等专业。

1.3对原有招生制度进行改革

建国后甘肃省教育厅原则上执行国家教育部招生的统一规定,从甘肃省的实际出发,对原有的卫生职业学校招生规定进行了改革。报考的学生一律进行入学考试,按照程序录取,但对工农青年和工农子女、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和军属子女等,录取时予以照顾,放宽年龄限制,适当降低录取成绩的标准。对入校的中专、大专和本科生,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在发放比例上对工农子女、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和军属子女等优先照顾。兰州医学院自1955年开始扩大招收“调干生”,增加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的比重。

2建国初期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2.1卫生职业学校数量逐渐增加

建国后甘肃省在对卫生职业学校进行整编和改革的同时,为培养更多的卫生职业技术人员,逐步创建了一些卫生职业学校,使甘肃省的卫生职业学校逐渐增多。1953年8月,甘肃省成立了兰州中医进修学校,以提高现有的中医技术水平和培养中医师资力量为主,1957年更名为甘肃省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初,成立了甘肃省兰州护士学校。1954年9月,经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批准,兰州大学医学院分离出来独立为兰州医学院。1956年4月,甘肃省卫生厅委托西北民族学院开办医务班,培养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中级、初级医务人员。

2.2学校规模扩大,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随着甘肃省卫生职业学校的增多,学校规模也逐渐扩大。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维修和扩建原来的旧校舍,为新学校修建新校舍。同时通过国家分配和在应届生中择优选留的办法充实教师队伍,以提高卫生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如甘肃省兰州卫生学校在建国前仅有专职教师4人,到1957年各科专职教师达到51人。兰州中医进修学校1953年成立初期,学校各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聘请兰州著名老中医兼任,到1957年已有专职中医教师27人。1956年甘肃省兰州护士学校建校时,仅有专职教师5人,1957年专职教师达到32人。1952年兰州大学医学院从高级师资班的毕业生中择优选留了一批教师,同时还先后接受了一批全国高校支援甘肃的教师。1954年兰州医学院独立建校时,全院各科专职教师已有77人。

2.3在校学生人数和毕业生迅速增加

建国前甘肃省的两所卫生职业中等学校由于规模小,招生人数也相对少,1946年在校人数仅为165人。建国后随着甘肃省卫生职业学校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师资的增强、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人数迅速增多。1949年至1952年,全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为743人,毕业158人;1953年至1957年招生人数达到2609人,毕业人数达2642人。1949年兰州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仅260人,而在1949年至1957年,兰州大学医学院和兰州医学院共招生1064名,其中本科生899名,专科生147名,毕业大学生人数为349人。

2.4卫生职业初等教育迅速发展

建国前甘肃省仅在1938年前开办过两期初级卫生人员训练班,学习期为1年,共有学生70人,此后再未开办过。建国后甘肃省加快了培养初级卫生职业人员的步伐,省卫生厅从1951年至1959年先后开办了25期各种初级卫生人员的训练班,共培训学生1124名。1953年兰州市、天水市、平凉市、武威市都开办了初级护士训练班,共招收160人,采取边学习理论边临床实习的学习方法,两年结业后分配至本地和县医院工作。1953年,省卫生厅拨出培训专款,责成全省各专署组织培训妇幼保健员150人。建国后在全省农村开展了接生员、保健员和防疫员的培训工作,到1957年全省共有不脱产的农村初级卫生人员39327人。

3建国初期甘肃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

3.1党和政府重视卫生职业教育

建国后党和政府从提高人民群众卫生医疗水平的目标出发,为迅速改变甘肃省医药卫生人员严重缺乏的状况,把加强卫生职业教育作为增加卫生职业人员的重要措施。在建国初期甘肃省恢复国民经济的情况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卫生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尽可能地予以支持。

3.2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促进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从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实际出发,对原有的卫生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招生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卫生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卫生职业学校数量、规模及在校学生和毕业生迅速增加,满足了甘肃省促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3.3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效果显著

建国前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少,卫生医疗状况差,卫生医疗机构以最高时期的1948年计,全省仅有公立医院及县卫生院86个,区乡卫生所33个,病床380张,各级各类卫生人员619人。建国初期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到1957年,全省仅省级医院就有4家,病床969张,医疗人员达880人,全省各地、州、市、县、区都建立了综合性医疗机构,全省厂矿企业医疗卫生机构136家,病床1716张,医务人员1993人。广大农村也建立了医疗保健站,到1959年,农村公社卫生院(所)有1827个,简易床位2771张,工作人员达5927人。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2:卫生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 就国内医护类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内容与专业建设思路。

关键词: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卫生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服务行业产业的基本功能。

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遵循卫生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为满足人们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健康生活提供了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有效保障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开设护理学、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明确界定了护理学、药学、医学相关类专业在专科层次上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

近十年来,全国高等卫生教育护理学、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从的22.22万人增加到的58.87万人[1],极大地缓解了人民群众“有病无人医”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尽管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在医护技术人员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尤其是国家教育部对高职类专业进行了调整,但是,与社会发展、医疗科学技术进步和卫生健康需求相比,存在专业建设滞后、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建设打上“本科”烙印,不符合职业教育特征

以大学科门类进行专业划分,按学科的特点构建医药学体系的专业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

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专业建设无法与产业形成有效对接,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才很难获得行业企业的认可。

1.2专业设置口径过窄,学生适应岗位工作能力较弱

有些新专业的设置针对某个职业中的特定技能(比如药物制剂专业),使得人才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低、职业迁移能力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利。

1.3校企合作缺乏纽带,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不力

尽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但是校企合作仍处在浅层次,医院、药厂、科研机构等部门不愿抽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与学校合作。

工学结合缺失政府主导和政策保障,从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层面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1.4师资队伍来源单一,实践能力“先天不足”

教师是专业建设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当前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绝大多数教师是由本专业学生转变而来,基本没有医院或企业一线的完整工作经历,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薄弱,不利于专业建设。

1.5医疗设备成本过高,实训基地建设层次不齐

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没有实训基地就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中职学校升格建成,实训基地建设底子薄,继续建设资金投入大,导致实训设施不足,校内基地建设层次不齐,实训课程无法落到实处。

2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紧紧围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对接产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护理学、医学专业(群)建设。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全面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

以提高卫生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专业建设

3.1对接岗位任务,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卫生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职业性,要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医生、护士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学结合的内涵要求为框架,兼顾学生的岗位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参照护士、医师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人文素养课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交流表达能力[2]。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突出卫生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培养方向;通过顶岗(跟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综合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特别是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课程体系设计必须要做到从单项到综合、简单到复杂,且有一定的针对性。

3.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3]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

卫生职业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

校内实训基地探索以医疗卫生典型工作任务为单元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专人管理、教师指导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完成简单的医疗医护实践锻炼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完成学生顶岗(跟岗)实训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一般每个专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3~7个为宜。

校外实训基地探索引企入校模式,建立校企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校外实训基地长期运行的互动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实现双方的深度融合。

3.3突出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医疗卫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典型任务为导向,以护士、药剂师、医师具体任务为载体,明确相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确定学习领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通过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跟岗)训练,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卫生职业教育特色。

3.4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积极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以“专业教师进医院,专家学者进课堂”为途径,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通过医院进修、培训学习、学位进修、职业考证、医德建设等途径培养专任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为核心,培养专业骨干教师;以实践技能过硬、基础理论扎实、能够带领完成医护卫生类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发展为标准,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统筹考虑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和医院兼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构建由校内专任教师、医院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3.5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管的长效机制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深度合作,共建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技术攻关研究,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机制。

优化校内实训条件,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培育适应卫生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以卫生职业院校合作发展理事会或职教集团为核心,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共同组成的医疗卫生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定位,落实人才培养计划。

积极与长期合作医疗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校内设立专家工作室,校外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站,制订标准与规则,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任务。

4结语

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专业教育,如何做好专业教育的核心工作是专业建设[4]。

对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时间短、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原因,专业建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因此,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是最为关键的核心工作。

作者:王婧 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祎莉娜,郭岩.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11):37-39.

[2]张雷.卫生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信息,(9):249-250.

[3]文历阳.关于发展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6):1-3.

[4]杨玉南,周英,陈丽峰,等.构建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5):667-668.

篇3:卫生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

文章从关键能力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关键能力;意义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落脚点在就业这个重大的民生工程上,所以,职业教育要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而为明天工作的人一定是具备“关键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能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为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特定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但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的信息来看,在实际工作中,高职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但是缺乏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关键能力”。

在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的当下,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当务之急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关键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性

“关键能力”也被称为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类似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对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能力,简言之,它就是指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专业能力。

德国劳动力市场专家及著名职业教育学家梅腾斯(DieterMertens)先生于1974年在一篇题为《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

所谓“关键能力”,就是指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是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

它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

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从而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这种“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常被称为跨职业能力”[1],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可携带的能力”。

“关键能力”虽然涉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但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者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德国学者认为关键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事物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做事能力和智力成熟度;二是社会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社会能力和社会成熟度;三是价值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个性能力和道德成熟度。

英国学者认为关键能力包括六个方面的能力,即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的认知能力、计算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

我国劳动保障部制定了关键能力的八项内容。

它们是“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

”[2]不难看出,不论是哪种理解和定义,对于关键能力而言,其内容大同小异。

“关键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是职业技能和知识潜能的升华和延伸,是从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和发展,是人的职业道德、知识技能、创新精神融入劳动者素质的集中体现。

”[3]“关键能力”是“学生为适应今后不断变化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而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也是为克服知识的不断更新或衰退而具备的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

篇4: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讨论文

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深入推进,三地在公共服务、市场一体化、交通网络系统等方面实现了深度融合。高等教育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何适应新形势服务于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健康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分析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制约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以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为核心,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资源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三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总目标。由于各种制约因素导致教育资源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严重阻碍了一体化发展步伐。当前,系统梳理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资源共享机制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1、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2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预示着三地将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启深层次合作模式,也预示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趋势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区域职业教育如何满足当前的形势要求,即必须走教育协同发展规划之路。此外,京津冀三地毗邻,文化理念具有同质性,且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实现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就当前而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实现医教协同、校院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卫生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促进卫生事业、健康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2.1行政区划发展障碍

河北省副省长秦博勇在6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指出,真正破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题在于打破行政壁垒[1]。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封建思维方式和行政区域间利益博弈的影响,京津冀三地具有行政壁垒观念,相互封闭、各自为政,卫生职业教育呈现出地方间相互分割的发展局面。京津冀三地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地域属性,为三地实现教育一体化带来发展障碍。

2.2缺乏统筹管理的合作机制

从目前三地医学及医学相关职业院校来看,北京有15所职业院校,天津有6所职业院校,河北有71所职业院校;就三地院校的办学主体来看,涉及到教委、卫计委、区县政府、民办主体等多样化现象。由于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京津冀三地办学主体尚未形成良好的协商、沟通对话机制,优质卫生教育资源没有实现共建共享,严重制约着区域内卫生职业教育共同合作任务的顺利开展[2]。

2.3合作层次的表面化和浅层化

关于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并在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推广等领域进行合作。从目前来看,三地合作基本处于表象化的层面:合作领域比较窄,水平较低,以一般性交流学习为主,缺乏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之间达成的一些合作协议缺乏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机制,导致合作没有相应约束力和执行力,其合作成果难以实现,不能适应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3]。

2.4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就京津冀三地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金融、科技中心,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天津与河北;就京津冀三地在公共政策方面而言,北京在社会保障、医疗条件、公共福利、教育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吸附效应,不利于其合理流动,从而阻碍了三地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3、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研究

3.1统筹规划,打破区域行政壁垒

众所周知,政府是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者,是三地实现卫生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4]。目前,国家应成立跨京津冀三地的专门工作机构,模糊地区行政区划概念,统一部署,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构建现代卫生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方面,三地的卫生职业院校一定要争取教委、卫计委、区县政府等不同办学主体对的支持,建立合作对话机制,引导三地卫生职业教育深层次开展合作项目,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3.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与轨迹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撑与引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虽具有及时性、灵活性的特点,但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因而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增强执行力[5]。区域内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实现统筹规划,必须对区域内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由国家统筹规划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提供保障。

3.3整合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机制

加快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步伐,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化配置功能,形成教育资源优势。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及时发布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发展动态,搜集三地人才需求信息、就业政策等信息,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搭建平台;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条件,三地相关院校共同建设教学课件、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资源馆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3.4组建职教联盟,推进合作化办学

根据区域卫生事业、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联合京津冀三地卫生职业院校、医院、相关企业成立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探索区域集团化办学模式,提高企业、行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利用集团的丰富资源,为职业教育集团内部教职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技能大赛,不断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准,提升职业教育集团服务促进就业创业的能力[6]。

4、结语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境下,三地的卫生职业教育需要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这不仅是适应国家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三地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对于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推动资源要素合理、自由流动,提升区域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敏.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服务业产教对接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5):11-15.

[2]高兵.京津冀区域教育空间布局构想[J].北京教育,2014(6):14-17.

[3]韩庆峰.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报,(1):37-42.

[4]刘兵.加强校际合作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3):7.

[5]郝瑛,王玉.职业教育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对策探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6):12-14.

[6]吴玖.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5(4):7-12.

篇5:卫生类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卫生类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学教育实质上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育,大学通过文化来培养人、塑造人,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创造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品格。校园文化具有文化“化人”的基本功能,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创造良好的“化人”环境,成为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发挥其导向、规范、凝聚功能,使校园文化体系富有个性魅力和行业特色,在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输送人才道路上书写着绚丽的乐章。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一方面能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操和行为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能约束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成才之路。

1.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优美舒心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师生行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观念与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我院医学院注重结合医药卫生行业特点来美化校园环境,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走廊、墙壁上写着医学日内瓦宣言、医学生誓言等标语,树立着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雕像,如南丁格尔、孙思邈、林巧稚、裘发祖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等格言警句向师生阐释着医药卫生事业的高尚与神圣。绿化带里“小草对你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的标语牌,也在提醒师生养成文明习惯。

1.2占领思想政治建设主阵地,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院医学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充分利用业余党团校、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公益劳动等形式,以《心韵》《心桥》等院刊、校园网、班级QQ群、班主任博客及校园广播为媒介,通过艺术团、文学社、心理健康俱乐部、青年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明是非、知荣辱,为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1.3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建设实训基地,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形成

我院医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学校“楚天技能名师”,各专业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行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础,推进项目化、一体化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配置,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医学院不断改造、更新实训室布置与设备,医学基础实验室按照学生学习进程布置,临床及专业实训室则按照医院和企业车间的工作、生产流程全仿真设计布置,按照医院(企业)的工作标准张贴安全标识、操作流程与规范,让学生在校学习就如同置身真实工作环境中。加强实训室管理,规范师生在实训场所的言行举止,从穿衣戴帽到物品摆放、从实验流程到工作场所清洁,严格按医院(企业)工作要求来规范,让学生在全仿真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职业意识。同时,尝试把课堂搬进医院,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巩固学生职业意识。在学生评价方面,改一次性评价为多次评价,改应试能力评价为以专业操作技能为主的多元化评价,将实践能力考核作为评价毕业生是否合格的必要条件,促使学生达到职业资格准入要求。近年来,我院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过关率在90%以上。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规范功能

制度文化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准则,主要是指对学校师生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也是对其他教育手段的必要补充。

2.1师生共同参与,民主治院

我院医学院一方面结合学院工作实际修订完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依靠制度管理,以规章制度约束全体师生;另一方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主动让师生、员工参与,使学院的.每一项管理决策措施都能充满人文关怀。

2.2实行综合考评,推动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医学院坚持综合考评制度,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职工工作状态等均由各科室每月自评上报,由办公室进行考核,坚持平时有检查、月月有重点、查后有反馈、反馈有整改;对于违纪违规情况,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处理,将教师个人行为纳入学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中,有效促进工作目标的落实。对班级、学生实行班级综合考评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班级综合考评结果与先进班集体评选挂钩,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为学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切实可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监控与考评机制,加大了我院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力度,促进了全体师生的集体和团队意识,有效推动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2.3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我院医学院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学生自我防范、法律基础、网络健康、抵御诱惑、消防安全、卫生行业法规等法制讲座,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对社会、学校、他人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校园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逐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3崇尚高雅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凝聚功能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崇尚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医学院全体师生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3.1以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形成崇尚高雅健康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师生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是学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升文化品位的有力手段,体现、传承并发展了大学文化内涵,汇集成大学特有的文化源流,师生在活动中融入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在沟通交流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师生联谊会、英语演讲比赛,以及各类征文比赛、大学生辩论赛、歌咏比赛、护理操作大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医学院以“突出精品,打造品牌”为指导思想组建的女子管乐团、女子合唱团,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第八届三峡国际旅游节巡游、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万人大合唱等大型文艺演出任务,带动了大批学生加入高雅艺术队伍,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从而营造出青春激扬、蓬勃向上、崇尚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3.2利用仪式、典礼和主题教育,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学生树立爱国爱校精神。多年来,我院医学院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改革开放、医药卫生行业职业规范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坚持每天升降国旗仪式,以增强全校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坚持开学典礼、医学生宣誓、入学教育、军训、新教师培训等活动,加深对医学院校及医药卫生行业文化、价值观的认识;坚持组织开展医药卫生行业职业道德与法规讲座与培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在特殊时间举行一些特殊的仪式更能取得深刻的教育示范作用,如18岁成人仪式、“512”国际护士节传光授帽及宣誓仪式,在国际爱牙日、国际爱滋病日、国际禁毒日、无烟日等特殊纪念日举行专业操作展示、社会义诊和宣传活动,不仅使学生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心,更传承了医药卫生行业从业人员需要的人文关怀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学校、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3.3表彰先进典型,大力扶贫帮困,营造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

通过表彰优良学风班级、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团员、文明寝室等,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落实国家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不断拓展贫困学生资助渠道,大力扶贫帮困,让受助学生感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他们也将心怀感恩,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回报社会、回报患者。

4小结

校园文化具有潜在性、规范性特点,对师生的影响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它以特有的方式和途径全面、深刻、持久地对师生起着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既是高校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土壤,又是高校实现全员育人的平台和载体。卫生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有着更为严格、深刻的行业要求,这无疑需要在课堂教学以外打造更具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实现“化文成人”。我院医学院近年来立足行业特点,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医药卫生行业特色,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浸润中成长、成才,学风、教风、校风明显好转,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好评。

篇6:卫生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卫生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目前影响卫生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问题。课堂是推动教育教学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主战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加强顶层设计。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育;课堂教学;顶层设计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向内涵式发展的主战场。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卫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前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师的“三缺乏”和“三不问”

目前,不少卫生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的传统方式为主,教师普遍缺乏立德育人的责任担当、缺乏改造课堂教学的职业使命感、缺乏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课堂上,教师基本上不问学生的内心世界、不问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不问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照本宣科,为上课而上课。

1.2学生的“三多”和“三不”

现在卫生职业院校的课堂,多数学生不听教师讲课,多数学生保持沉默,多数学生玩手机、刷微博和看电子书;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课堂不重视,对教师、知识不尊重。

2造成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我们会把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归因于教师和学生,认为问题发生在他们身上。不可否认,教师和学生是有一定责任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深层原因是我们的管理不到位,其根本在教育行政部门。大家知道,我国教育体制实行的是行政管理制,其基本特征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各级学校;上级教育“官员”管理下级教育“官员”,各级教育“官员”管理各级学校“官员”。教育系统的“行政化”、“官本位”,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话语权、决策权、管理权和分配权。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号施令,下级部门闻风而动;教育行政“官员”重视什么,学校领导就忙什么。这已成为教育系统的一种管理潜规则。如一年一度的全国及各省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什么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比赛一年比一年规范,能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其原因就在于国家举办、官方运作、教育部门大力推广、各职业院校积极参与。

3提高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建立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

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其中提出要聚焦课堂教学与实践。如何聚焦课堂教学,如何使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还需建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议教育部建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省教育行政部门制订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各职业院校制订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从而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角色定位、责任、任务、要求、措施与步骤,在教育系统形成一种回归课堂教学、聚焦课堂教学、诊断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

3.2建立完善各级领导听课制度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1],浙江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建立了委厅领导每年进课堂听课和听课情况报告制度;201月浙江省教育厅又下发通知,明确规定相关处室每年组织到学校听课不能少于10次。浙江省教育厅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希望他们这种做法能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推广。同时建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职业院校领导听课和听课情况报告制度,把学校领导听课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卫生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健全落实领导听课制度。通过听课,使各级领导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时刻把教学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课堂教学上。各级领导要以课堂为主战场,及时了解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措施,总结、推广课堂教学中的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指导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深入发展。

3.3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

重论文数量,轻教学质量;重科研项目,轻课堂创新;具备“双师”条件,评不上“双师”职称,这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主要因素。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上有偏差。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制订适宜的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方案,职业教育职称评审标准应重点看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看教师实践技能水平的高低,看教师“双师”素质的高低。只有教育、人事部门从根本上完善制度,突破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障碍,下放部分职称评审权,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制度,才会使教师安心教学、研究教学、创新教学,也才会使学校调整相关制度,有效引导教师自觉投身于教学工作。

3.4积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是教育部提倡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已被大家认可,但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应有相应制度和措施保障。建议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省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省级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制订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指导和督促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建立省级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制度,把课堂教学改革纳入“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引导各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大胆探索,在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中走出一条新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院校要把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放在主要位置,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用心培养教师,让职教课堂理念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潜心服务学生成为教师教学的出发点,让讲台成为教师向往的神圣高地,让学习与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武器”[2],从而造就一批“教练型”课堂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3.5建立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考核和成果交流机制

考核就是树标杆、立规矩、找差距、明方向;交流就是总结、学习、促进、提高。省教育厅应统筹、监管好各项考核制度的落实,如学校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财政拨款挂钩制度;课堂教学创新奖励激励制度;学校课堂教学创新实施方案公示制度;第三方评价学校教育教学情况通报制度;校(院)长年度教学述职与测评制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交流制度等。要以落实改进为重点,以考核督察为手段,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各院校要建立工作评估考核制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核,实行优课优酬、优师重奖;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学业的考核评价,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综上所述,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刻不容缓,而管理层的顶层设计则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蔡继东,朱振岳,陈志伟.浙江上紧高教“质量发条”[N].中国教育报,-05-21.

[2]王明伦.改造课堂切中高职教学改革“要害”[N].中国教育报,2015-05-07.

篇7: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科技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变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多重压力,如何使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以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

一、商职教育面临的形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杜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高职教育将发挥着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重要作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将成为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直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能满足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还要改变传统的实用技术型培养目标.达到技术培训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的水平,既保留职教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高职教育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培养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众多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越快.生产过程及消费中的科技水平越高,人们依赖于高职教育的期望值越高。离开技术的支持,生产和消费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没有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再多、再好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难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知识不断更新,学习伴随终身

知识更新加速.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三至五年增加一倍。因此.学生必须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可能发生老化、过时的问题。所以,学生毕业并不意味着受教育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否则,注定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此外,高科技的运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人力投入逐步减少,将使就业竞争日愈加剧。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加强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教给学生的除必要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使学生学会学习是二十一世纪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高职教育.必须由单一的知识、技术传授转向交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与掌握技术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竞争,促使市场运行越加规范

经济全球化的运行速度在不断加快.国际间人才转移和智力流动在提速.人才的竞争同经济竞争一样,已由国内、局部的竞争转变为国际间、全方位的竞争。经济领域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把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具备竞争的优势。因此.各行各业对员工尤其是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用工行为更加理智。求职者能否被聘用,或从业者能否被继续聘用.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因此,人才的竞争将促使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持续创新成为必然。这将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是知识经济运行中的必然趋势

走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相结合之路,加强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融合,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企业、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是知识经济的主力部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与企业、科究机构合作机制,一方面能提高学校、企业、科究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是知识和科技成果开花结果的田野,也是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高职教育又是知识和科技成果通向企业、通向生产一线的桥梁。只有这三方通力协作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三方的有机结合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高职教育的准确定位

(一)确定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要办好、办出质量.形成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观念是第一步。高职教育要改革创新,形成新的办学理念.要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教学体系的确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本教育显得日益突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办学理念的定位.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思考。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体脱在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以及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确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由于高职教育的特定职能,人才培养目标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而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及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依据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T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就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肩负着对一线劳动者不断更新观念的教育和提升整体素质的任务。其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职业及职业能力的准确定位

职业定位。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培养出的学生应定位在就业有一定优势、创业有较强能力、继续学习有扎实基础、发展有广阔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探索创新的知识型劳动者。

职业能力定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i个方面,即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解决一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职业能力结构由两个方面组成.即个体的一般素质和个体所处的职业岗位相结合。能力应该是从业者的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和从业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基础。因此,职业能力不单单是操作技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综合的就业能力。

(四)专业建设的合理定位

高职教育就是为市场提供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它和人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后备军,同时,市场需求也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人、一所学校.其发展的空间已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当地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内涵也随之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变化来设置专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要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断调整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及时增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旧专业,加强与企业的广泛合作.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科学性、针对性。高职教育要快速发展.首先其专业建设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社会各行业,实现单一的学科教育向学科综合化、模块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五)课程设置的科学定位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社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进行。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课程方案必须是开放的、面向市场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开放的课程方案,突出职业性。突出职业性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设置从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要遵循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应用为主旨,根据现代的人才观、教学观,结合生产、管理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的应用与加强实用技能的训练。要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实现宽基础、多方向的活模块课程结构,做到专业渗透与交叉,从而使课程设置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与岗位群.既有职业性又兼顾适应性。在课程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知识理论上要“够用为度”,职业技能上要“适用为本”。高职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技能,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在课程管理上.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的重点和层次,使课程更加现代化和综合化。在补充、更新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所以,依据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办好专业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发展离职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目前.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中间还存在着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在教育内部也存在着重学科性人才的培养,轻职业性人才的培养,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要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加大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转变社会上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把技能型人才视为宝贵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就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使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作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发挥专长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政策导向转变人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认识上的偏见。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先进个人和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上形成重视提高劳动者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增加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职教育是以政府或举办者出资.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职业教育法》颁布已经十余年,从高职

教育投资体制运行的结果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形成保证高职教育投资体制正常运转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直接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对高职教育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逐年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目前,各级政府是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举办者和出资者.应该履行政府的职责.要解决同一地区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教育投入不平衡的问题,尤其应提高地、市属高职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增强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充分体现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公平。二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建设.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有效结合。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由国家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强化行业、企业和学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责权利关系。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地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形成校企间稳定、互利的办学机制。三要允许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费收费标准.在高职教育步入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逐步放开对高职院校的收费限制。收费标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设置上限和下限,设置下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必要投入,防止为争夺生源出现恶性竞争:设置上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正确导向,约束不正当的收费行为。此外,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对高职教育的社会投入,包括社会捐赠和民间投资,并不断拓宽社会投入的范围和领域。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国家应制定出台有关的政策法规,促使产、学、研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真正的合作,建立起最佳的运行机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只有通过与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功能,有效地服务企业,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正确途径。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单位等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来看,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很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包括:在专业建设上,建立由用人单位的专家、学校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建设研究,适时开发新专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有机衔接。学校开设课程要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设置,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融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此外,职业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最新科技成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其尽快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通过产教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推广新技术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服务。

篇8: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社会的需求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关系。面对不断改革的社会环境,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结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自身优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学习者缺乏实践经验,技能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专升本模式的构建等,办学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一定会受到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衔接,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自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一)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地被开发与运用,社会对一线劳动者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时不但对技能提出了标准而且对学历也提出一定要求。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这一现状,自学考试不但是国家考试,而且是一种继续教育,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实训、管理、技能培养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展自学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专接本”打破了原有封闭的教学状态,把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相对接,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增添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难题。“专接本”课程设置方面对学分认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实现了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实践方面看,自起,江苏省筛选了一些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相关“专接本”项目。主考学校在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中选取相关的“专接本”专业,面向全省的高职院校开展对接工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开始与南京工程学院对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学生毕业通过率一直在90%以上。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自学考试中的“专接本”模式能够发挥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惠互利。作为本科院校,由于主考的是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所以在体系构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最优质的资源。而高职院校在实践与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接本”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将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优势融合,为专科生提供提升学历的渠道,促进专科学校完善校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主考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来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办学实力,帮助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全新的工业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运用,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专接本”模式的实施可以使考生通过高职专科教育来提升实践技能,然后通过自考教育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拓宽了实践技能的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自学考试“专接本”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办学渠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中“专接本”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位与学历。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进行学分互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考生和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以开放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方面都比较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为了确保各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国家需要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真正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开辟一条全新道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最终核心体现在国家考试上,所以一定要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这种考试制度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职业型,所以评价机制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把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等因素全部列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与高等自学考试之间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二者之间的衔接与沟通,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约教育资源,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从意,张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实践探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26-129.

[2]周建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81-83.

篇9: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社会的需求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关系。面对不断改革的社会环境,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结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自身优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学习者缺乏实践经验,技能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专升本模式的构建等,办学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一定会受到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衔接,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自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一)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地被开发与运用,社会对一线劳动者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时不但对技能提出了标准而且对学历也提出一定要求。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这一现状,自学考试不但是国家考试,而且是一种继续教育,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实训、管理、技能培养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展自学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专接本”打破了原有封闭的教学状态,把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相对接,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增添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难题。“专接本”课程设置方面对学分认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实现了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实践方面看,自20起,江苏省筛选了一些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相关“专接本”项目。主考学校在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中选取相关的“专接本”专业,面向全省的高职院校开展对接工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20开始与南京工程学院对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学生毕业通过率一直在90%以上。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自学考试中的“专接本”模式能够发挥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惠互利。作为本科院校,由于主考的是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所以在体系构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最优质的资源。而高职院校在实践与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接本”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将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优势融合,为专科生提供提升学历的渠道,促进专科学校完善校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主考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来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办学实力,帮助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全新的工业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运用,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专接本”模式的实施可以使考生通过高职专科教育来提升实践技能,然后通过自考教育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拓宽了实践技能的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自学考试“专接本”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办学渠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中“专接本”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位与学历。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进行学分互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考生和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以开放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方面都比较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为了确保各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国家需要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真正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开辟一条全新道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最终核心体现在国家考试上,所以一定要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这种考试制度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职业型,所以评价机制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把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等因素全部列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与高等自学考试之间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二者之间的衔接与沟通,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约教育资源,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从意,张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实践探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26-129.

[2]周建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81-83.

【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篇10:职业教育论文

提要】近年来,在我国界、学界再度对教育产业化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许多工作者从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特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深入探讨教育是不是产业,能不能产业化。对于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门类的职业教育,是不是产业,能不能产业化的问题,在讨论中则尚未专门涉及。作为一个课题,职业教育产业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密切关系职业教育改革与的极具现实性与实践性的问题,因而更能引起做实际工作的管理者与办学者的兴趣。不同观点的讨论可以促进认识的深化与提高,这里编发的文章,旨在引起职教同仁的关注与思考。

【正文】

在我国面临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需求空前扩大等一系列矛盾的时候,如何有效发展教育,尽快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平衡,引发人们对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索,“教育产业化”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作为有别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是否具有产业化的属性?笔者认为:

一、产业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何谓“产业”?《辞海》中解释说:一指私有的土地、房屋等财产;二指各种生产、经营事业。生产经营事业既包括生产性活动,又包括非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既包括直接参与生产的服务活动,又包括非生产性服务活动。产业化运作主要是市场化运行模式,不管是生产性活动,还是非生产性活动的产业化运行,都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即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

教育作为提高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部门,具有产业属性。教育产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提高新生或再生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并在今后从事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促进其劳动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从而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二是,教育机构的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生活中,或教育部门直接开办或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与教育活动相关的活动,如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学生就餐、接送、娱乐休闲等后勤活动。第二类、第三类活动的产业属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一类活动却具有其特殊性,是否可以产业化运行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产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育产品——一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备潜在性、迟发性和不确定性三大特点。即是说,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其劳动力的增值只能在生产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能不能充分的、完全的体现,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二是,教育本身具备公益性。特别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其功能、文化功能的价值取向尤为明显。教育非产业论者,据此认为教育不是一种产业,更不能产业化。但是,与社会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产业化,而且必须产业化运作,这是因为:

1.职业教育有突出的生产性。

《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化的重要支柱,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职业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劳动者,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行业培养新生员工,对员工提高及转岗、跨岗进行培训服务,使受教育者通过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经济回报,社会及企事业单位获得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计会效益。职业教育的教育产品直接进入社会生产或服务领域,使得职业教育产品——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迟发性、潜在性和不确定性三大特性大大弱化,职业教育的生产性尤其突出,教育投资者很快就能获取回报。

职业教育必须满足三种需求:一是,社会对知识、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受教育者对知识、技术及创业、就业的需求;三是,人才市场的需求。可以说职业教育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法的选择,无不突出实用,无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瞄准社会需求、受教育者需求两个需求,人才市场、教育市场两个市场,力争使两个需求、两个市场互动、协调发展,否则,只能把职业教育引进死胡同。

2.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使其发展困难重重。其一,投入有限。职教与普教的重要区别在于职教更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和做作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实验实训的比重较大,教育教学设施更新频率较快,由此所需投入较多,职教教育成本远大于同级普教。我国教育投入总量有限,职教投入与其需求相去甚远,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二,办学机制不活,不能适应企业、行业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桥梁,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的开发、教学体系的革新、德育工作的开展等必须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单一、办学体制不活,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三,职业教育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运行。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必须从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上入手,进行彻底的改革,推行产业化办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职业教育。

职业产业化,一是有利于吸引教育投资。把职业教育当作一项产业来办,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与投资寻利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有利于职业教育与的进一步结合。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不但能吸引大量的、个人投资,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的格局,而且企业、行业的加入,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快、更多地吸收经济信息,寻找到教育与经济的最佳契合点。三是,有利于职业教育克服内部无序竞争,逐步走上规模效益发展的道路。产业化发展,就是要使职业教育在遵循教育的同时,也要遵循经济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办学质量差、效益低、规模小、供过于求的职教单位将逐步被兼并或淘汰,实现职教资源优化组合,促进职业教育走规模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四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克服人才高消费现象,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在职业教育完全作为公益性事业,由政府包办的情形之下,用人单位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却没有直接进行教育投资,用人也较少进行成本核算,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水平,盲目攀高,导致我国人才浪费现象大量存在。人力资本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企业、行业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投资者之一,使其在预算产品成本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其中所包含的“活劳动”即“人力资源”的成本,促进其用人向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靠近,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实践证明,在产业化办学思想指导下出现的英豪学校的“教育储备金”模式,浙江台州探索的股份制办学模式,南洋发展集团的“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适度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葛州坝建立的教育集团等成功的例子,无不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产业化不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

二、职业教育产业化应注意的。

职业教育作为特殊的产业,既不能完全市场化,又不能按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办学,职业教育产业化运作,主要是指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面向市场,进行投入与产出,并对其成本进行严格核算;彻底改变传统国家统包统管的教育体制,使职教投资主体多元化,学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逐步形成“原料采集”(招生引资)——“生产”(教育教学)——“销售及售后服务”(推荐就业及业后培训)一条龙自主运行的机制。在这样的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摆正政府位置。

职业教育以强劲的功能、育人功能、文化功能,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具有浓烈的公益色彩,全社会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政府仍然应当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投资者。当前,有些人主张教育产业化就要减少政府投资,实现“以教养教”,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政府投资不但不能减少,而且只能逐渐增多。政府作为职教投资者,对职教发展负有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的、指导性的方针、政策,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作为独立的法人,依法享有经费筹措、使用权以及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在招生、就业、人事任用、财物使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的决策权、执行权,学校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办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2.完善职教法规。

依法办校、依法执教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对我国职教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职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应根据变化、社会经济及职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对职业教育投资、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招生、就业、收费标准、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评估、办学利益分配以及职校的宣传、竟争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确保职业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其公益性的充分体现,确保投资者的适当利益,确保职业教育依法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的最佳结合。

3.规范职教市场。

职教市场的建立是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职教市场主要包括:职教投资市场、职教师资市场、职教生源市场、人才市场和职教服务市场。各职教单位吸引投资、聘用师资、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活动必须在相应的市场上公正、公开、公平地进行,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加以监督和管理,既有利于促进职教产业化发展进程,只有效防止职教办学功利化、人事关系化、竞争无序化。

4.建立恰当的职教保障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要不断地,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转岗、跨岗、跨职业能力。政府应加快职业教育产业化步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国外、海外投资,并加大教育预算及费、税等职教经费筹措力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机会,平衡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

篇11:职业教育论文

一、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化体系完善

发达国家坚持法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依法管理教育,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不同的时间,政府法律和法规对职业教育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评估。就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美国、德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比较完备和安全。例如,美国通过了《莫雷尔赠地法案》(1862),它第一个承认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史密斯-休斯法》(1917),《退伍军人权利法》(1944),《国防教育法》(1956),《职业教育法》(1963),《技术职业应用教育法》(1990),《科学和高级技术方法》(1992),《由学校到就业法》(1994),《劳动力投资法案》(1998)和一系列法规、法令,对职业教育的体制、经费、形式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使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律得以实施,并走向规则化。德国的职业教育立法进程的早期,也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护。早在1869年,政府颁布了《强制职业补习教育法》的法律规定,企业培训应结合职业学校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德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如《职业教育职业》、《促进法手工学徒毕业考试条例》等。这些法律,以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日本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立法,每个职业教育改革是伴随着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来实现的,一些更重要的法令:《工业学校秩序》(1899),《行业教育促进法》(1951),《职业训练法》(1958),《高学校设置标准》(1961),《短期大学设置标准》(1975),《培训学校设置标准》(1976),《就业———发展的机制方法的能力》(1999),“新计划”在第21世纪的教育(20xx)。这些法律法规对日本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的完善和转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英国、法国等也致力于加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在过去的二十年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丰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有健康、稳定的师资培训体系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致力于培养教师的职业教育在高等技术师范学院,如日本职业能力开发大学、韩国仁川技能大学、法国国立学徒师范学校等;二是在工科技术学院培训;三是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培训机构来培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的招聘标准较高。职业教育师资的任务决定了他们应具备的素质比普通学校的教师更专门化。教师职业教育首先应具备从事职业教育和职业道德,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应熟悉专业生产实际,具有产生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中学和大学教师的就业条件和职责不同,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成功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都有严格的要求,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允许持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德国对职业教育师资格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至少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从而保证高职教师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教师要通过实习或工作所获得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三是教人们通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培训,掌握教育教学能力。对职业教育教师,美国有严格的资格要求和选择程序。国家规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美国几个州明文规定,必须有学士学位教育,优秀的人才具有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的1-2年的实践经验,发布一个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完善,有培训机构专业前,后继续培训机构,教师有一个稳定的渠道来源。

(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企业、行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统称为社会力量。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非常积极地参与。企业或行业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干预。在环境中的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了国际,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澳大利亚“TAFE”和日本的“产学合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企业(行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行业)的技能培训的实践,并通过企业接受是目前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训结束后,学生可以工作。参加工作、参与面广,成为企业的一大特点。行业参与教育过程,参与学校各方面的企业,如学校的管理、专业设置、教师培训、教学计划、课程改革。例如,在德国职业教育应由行业协会制定毕业生能力要求,公司不仅是制定培训计划,但也提供培训基金;在英国作为雇主,公司在一些主要机构如教育基金会、所有的澳大利亚TAFE学院、大学理事会、总统大多数成员都来自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学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职业教育机构或提供援助。

(四)办学体制开放、灵活

开放的、灵活的办学体制,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灵活的入学方式,所有的人都能入学。例如,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机制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没有年龄限制,对所有15—70岁的人开放,而且没有入学考试,只要有高中文凭和成绩单或等效的入学条件。第二,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满足岗前培训、岗位的需要,采用不同长度的学时,实行一校多业务,全日制、半日、晚上,为多种教育系统假日等。第三,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学习风格与政府、企业和学校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出现了多种办学形式,例如在职业学校为纯职业学校系统,主要形式的合作体系形成职业教育集团系统。第四,灵活的教育方式。例如,美国社区学院的信用制度以及各学校之间相互承认学分,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是灵活的,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工作和研究的出路。

二、对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通过成熟的办学模式,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这些技术员构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达国家的基石,参与全球竞争,为发达国家赢得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与启示。

(一)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发达国家以法律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促进教育教学。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保证在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步,政府出台法律、法规相配套。我们应该通过立法加强质量控制发展职业教育。中国目前没有一个完整的、专业的农民职业教育法,只有相关的“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管理体制不顺、资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因此,为了确保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顺利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发展环境,中国应加快专门立法建设,为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必要保证,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系统建设。

(二)切实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甚至整个国家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数量少、教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缺点。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高职院校应特别注意教师团队建设,建立新的建设目标,建立新的概念。第一“,双师素质”的目标。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有计划安排教师去相关基地进行有效培训,并且支持教师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自我增值,校企联合建设教师培训基地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地改善质量的双重功能。第二,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企业和其他行业的专家,引进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也可以制定优惠政策。第三,适度匹配的评价体系和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充分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尤其是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

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宽的,连锁涉及更多的利益与责任的主题。因此,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互相配合。从江苏省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除了政府、学校、企业,主要是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导致江苏职业教育的“跛脚”。江苏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注意挖掘和吸收企业联盟协会、社团、协会、银行、基金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学校,尤其要注意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中介机构,作为一种协调和缓冲机构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利益冲突,两者之间的矛盾,发挥中介机构的协调作用,受试者在当前的不平等的条件下,可能有助于促进合作。

(四)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

江苏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依托普通高校设立研究院/职业教育,如东南大学职业教育学院;第二是企业运行的,如南通紫琅学院;第三是独立的职业院校,如台州师范专科学校、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然而,这三种教育模式已在不同程度有向本科的发展趋势。本科教育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和第二模式的特征。但是模型更接近于本科教育模式,在专业设置上是同等程度的普通高校。中国主要的职业教育是第三种模式,但高校升格更名成风,如泰州师范专科学校20xx年升格为泰州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直接否认职业教育本质的大学生,偏离了方向,直接导致了江苏职业教育的地位不高,缺乏活力。只有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明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定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

相关专题 职业教育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