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在C语言教学改革中的探索论文

之时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之时”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工学结合模式在C语言教学改革中的探索论文(共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工学结合模式在C语言教学改革中的探索论文

工学结合模式在C语言教学改革中的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 C语言 工学结合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IT业界需求和目前教学形式的局限,通过对校企互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六个方面的阐述,找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工学结合的C语言教学改革之路。

以计算机科学为灵魂的信息产业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经济,改变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现状的希望之星。产业进步,教育先行,纵观我们数年来在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上取得的一些成果,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产业脱节,落后于产业发展的现象。因而在学生就业和企业揽才时就会看到这些现象――学生发现在校所学的东西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而企业在求贤若渴的同时又面临着无法找到合适人才的困境。本文尝试探索将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模式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C语言的教学改革中来解决上述问题。

在探索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过程当中,笔者不断认识到,工学结合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学生培养模式的改变,还应该体现在学校与企业互动方式、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模式选择和学生实习实训等各个方面内容的变化。

1 校企互动

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学校应该走出去,引进来。积极跟企业接触,尽量早的把企业进入到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有意向的企业,可以实行定向招生、培养计划,在招生期间学校和企业就可以联合面试和招生,在学生第一、二年在校期间,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就教材选择和师资力量上合作。比如学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师制”教学,学校教师和企业资深工程师结合产业需要共同编写教材,以及学校教师教学和企业工程师定期或远程的答疑等,探索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工学结合的新路子。

2 课程设置

C语言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其它众多现代编程语言的`基础,也是业界应用最多、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但是在笔者看来,目前各高校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首先,C语言程序设计不应该仅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开设,而是应该变成系列课程。产业界在做产品和做项目时,编程语言的运用只是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存在而已,可以说同时拥有编程语言知识、平台开发知识和产品领域知识的开发者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人才。产品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会由产品经理来解决,而且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领域相关知识,这个是学校教育基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反观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其实只是解决了编程语言知识这一问题。举例来说,学生要想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开发程序,除了C语言知识外还要学习Windows的众多API、GUI知识等平台开发知识,我们在这一块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诸多空白。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觉得我们目前的C语言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把C语言程序设置成一个系列课程,就是所谓的“大C语言课程”。整体上可以按语言相关知识和平台相关知识这两块来划分,然后结合目前企业和行业发展来设置课程。对于需要Windows平台开发人才的企业,我们的课程设置在语言相关类课程上可以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等课程,在平台相关类课程上可以开设“Windows程序设计”、“MFC/WTL程序设计”和“DirectX程序设计”等课程。对于需要Linux/Mac平台开发人才的企业,可以增设“Unix程序设计”、“GTK/GNOME程序设计”、“OpenGL程序设计”和“iPhone程序设计”等课程。

在企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绝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专才,而非通才。如桌面客户端开发和在线客户端的开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也有着完全不同的人员配置。而我们当前的课程设置中,一个专业中既有《C语言程序设计》这类桌面程序开发技术的课程,又有《ASP.NET程序设计》这类Web开发技术的课程,这就造成了学生培养时间加长和精力分散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完全可以进一步细分,首先在大方向上可以用桌面应用开发和Web应用开发来分专业,然后再从几个大专业上进一步划分。当然,在现实操作上,学校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师培养的问题,不可能在所有方向上均开设不同专业,但是也可以退一步只开设传统的优势专业,从而在业界中得到认同。对于非专业课程,比如针对Web开发专业的学生,《C++程序设计》完全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由学生凭兴趣自主选择学习。

3 教学方式

3.1 教材选择

在教材选择方面,学校除了可以考察和借鉴国外同类高校的优秀教材外,还可以跟企业共同探讨选取和使用业界的优秀书籍作为教材使用,既能避免重复的编写工作,又能达到跟上业界最新发展的目的。

目前各高校在教授C语言这门课程的时候多采用谭浩强编写的《C程序设计》或者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笔者则推荐由C语言设计者Brian W. Kernighan和Dennis M. Ritchie编写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也称《K&R》),中文译名为《C程序设计语言》,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无论从作者的资历还是内容的权威性上讲都是学习C语言的不二选择。

3.2 环境选择

在实验和上机环境的选择上,目前国内各高校基本上采用的都是Windows平台加Visual Studio的搭配。但是这种环境的缺点是费用过高,如果采购正版,那么对于高校来说仅装配实验室这一台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不进行采购又会存在版权问题。另外一个非常大的坏处就是把学生限制在里Microsoft的产品系列中,一来不利于扩展视野,二来微软的C/C++编译器历来都对C/C++标准的支持存在问题。所以笔者建议高校在准备实验室环境的时候可以大胆引进以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的开源软件,使用更好遵循标准的GCC编译器,这样不仅节约了大笔的办学经费,也让学生在跨出校门前可以接触到更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如果学校已经采购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许可证,也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部署集成了GCC Windows版的免费IDE环境Code::Blocks,这样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案。

3.3 教学模式选择

在教学内容上,要力争突破过去那种教学项目内容枯燥的模式。可以将实用化和趣味化的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模块,每个设计模块的实现必须解决多个疑点,将C语言教学的内容结合到每个疑点中,每次课内容就是由1至3个疑难点引出的C语言知识,当一个模块中所有的疑难点都解决了,相应设计模块也就实现了。在设计实现的同时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拓展和优化模块设计的训练,这样能让他们更多的掌握C语言编程的技能、技巧以及经验知识,如程序编写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以及工作人员的分工协作等,这些问题在设计实现企业产品的项目中都会遇到,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

4 实习实训

在工学结合的实践当中,实习实训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校的实习实训方面可以更加灵活,突破以前2+1的模式,不仅仅只在第三年才安排实习,而是每学期的都按照课程进度安排相应的实习实训来检验教学成果,同时适应企业需求。

5 结束语

在高职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通过实际项目的制作,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水平、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为企业提供适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旭慧, 宋荣, 唐建东.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类专C语言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刘瑞芳,曾海燕.C语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08.

[3]周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J] . 教育与职业,2008.

篇2: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的分析论文

良好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发挥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同推进学校的发展,助推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搭建互利多赢的平台。但目前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大都停留在表面合作上,签一个合作协议,开个交流会,没有实现学生在岗的体验和实践,即使有也是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第三年顶岗实习。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选择校企合作具体模式时,采取以“工学交替”为主要合作模式,即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全日实践,学生在企业顶班劳动,利用工余时间进行反思总结,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实际岗位去锻炼提升技能水平,真正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企业实际岗位技能,就业时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建设中聘请了多名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对岗位职责的'分析,确定学生完成特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工学交替”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企校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同时聘请物流企业专家兼职参与学校教学,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有效实现校企“零距离”衔接。通过实现“工学交替”,企业模式早期注入教学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企业模式的认识与了解,帮助学生更早的确立职业需求,规划职业目标。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

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以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教学主线,根据岗位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重组教学内容,实施项目一体化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借助“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一)岗位认知学生一年级在校学习期间,形成初期的岗位认知,以理论知识加校内仿真实训室实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并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参观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就对物流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岗位体验学生二年级在校学习期间,实行中期岗位实习,即每学期中期有一个月的时间全日制到企业学习、实训和生产实践,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体验企业模式和行业文化,使学生得到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提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经过一个月的锻炼学生再回到学校总结实践经验来完善理论知识,达到实际意义上的“做中学、做中教”,实现了学习与生产“零距离”对接。

(三)顶岗实习经过如此两年时间的循环反复学习、实训、生产,第三年即可直接进人企业顶岗就业实习。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了一批适应企业需求的物流实用型人才,并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四、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保障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构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长效机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引进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发挥他们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运用能力强的优势,发挥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相互融合的互补效应,搭建校企合作的有效平台。

(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完善和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各项组织管理制度,制定《校企合作方案》、《顶岗实习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内实训室管理制度》、《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办法》等管理制度和文件。

(三)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与多家优质企业合作,签订协议,共育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人才,既扩充了校企合作数量,也提高了校企合作质量。

(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一是引企入校,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的建设等;二是与优质企业合作,与企业进行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企业员工到学校兼职等诸多方面合作;三是利用企业优势,实施订单合作培养,搭建“共享互利”平台,实现“专业校企共建、人才校企共育、师资校企共组、管理校企共抓”,摒弃原有订单培养只要企业订单,不要企业参与管理的弊端。

五、“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成果

(一)形成了“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聘请多位物流行业专家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聘请企业业务骨干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并参与教材审定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提升实践能力,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A”的校企合作机制。

(二)构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工学交替,必须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派教师到公司实践,掌握企业业务流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还是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编写、审定,都是为实现教学过程和企业实际业务过程有效衔接,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达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目标。

(三)实现了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课程内容和企业岗位能力对接,完成企业人才所需技能与专业课程知识、技能目标的对接,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人才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四)助推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几年来,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按照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流程,重点建设了物流综合模拟实训室、运输配送模拟实训室、模拟超市等仿真校内实训基地及叉车实训场地,为师生提供教学、实训的场所,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设施设备及企业运作流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了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桥梁,为开展实践教学创造了条件,缩短了学生转变为员工的时间。

(五)全方位培养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用型人才通过“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生经过三年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大大缩短了由学生到职业人的成长周期,为企业节省了人力培训支出,为学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生产经验,从而全方位培养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用型人才。

篇3: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中职校酒店服务专业的应用研论文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中职校酒店服务专业的应用研论文

摘要:作者针对中职校酒店服务专业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工学结合的内涵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校酒店服务 工学结合 应用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业洲第一大旅游市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1],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将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酒店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这一方面为中职院校旅游酒店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对酒店专业人才的变化和规格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迫切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能够进行现场指挥与协调,懂得市场调查、数据统计、收益分析以及服务产品设计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国酒店人力资源存在着的很多问题已成为制约酒店业发展的瓶颈,如“高就业,高流动”、责任心不强、忠诚度不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缺乏激情、职业倦怠等。

二、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2]。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只有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涵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性。从本质上来理解,工学结合是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以经济社会发展及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职业性,强化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的作法,即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工人”。

2、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把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和提升,包括师资实践水平的提高,作为工学结合的核心。

3、引领性。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可以逐步带动学校的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开发与课程设置改革,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效性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4、多样性。从具体形式上来看,工学结合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关键是如何加强“工”与“学”的关联度。比如,工学结合在专业和岗位上的结合程度有三种形式:一是工与学完全对口,二是部分对接,三是完全无关。工学结合的交替性也有多种形式,如“集中式”和“板块式”等。

5、开放性。工学结合也体现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开放性,以及不断加强合作的功能拓展上,包括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参与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真正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的岗位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同时也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职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工学结合的内涵、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工学结合的具体做法

1、注重培育人文精神。在“大改革、大发展”之后,必然要进行质量的“大提高”。内涵建设是中职旅游院校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综合素质培养将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中职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2、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酒店服务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强调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着眼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职业岗位群设计教学模块,把实践教学体系纳入到酒店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从内容到目标,都要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都要体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应用的逐步深化。

3、拓展工学结合形式。工学结合是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让企业满怀热情参与教学,参与学校育人全过程,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多种工学结合育人模式。

4、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学院始终坚持“旅游教育与市场接轨,旅游教育与世界一流水准接轨”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尤其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化人才缺乏的矛盾日渐突显。而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关联度加大,中国要实现由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需要庞大国际化人才做支撑。而作为中等职业院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份责任来。

5、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中职旅游院校的师资一部分是由中专学校转型升格而来,他们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技能比较熟练,但一般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了解不多的问题;一部分是接纳的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这些青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能很快掌握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特别是动手能力较差。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中心工作便是教学,所以,要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双师型”教师作保障。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中职酒店服务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

四、结论

显而易见,人才的高流动率直接影响了饭店服务质量的稳定,制约了酒店业在国际上的品牌竞争力。因此,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审时度势,找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根,重新确立中职酒店服务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重新构建中职酒店服务专业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突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全面立体性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酒店业打造一支有活力、懂专业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鸿雁探索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促进中职教育内涵发展-07全国中职中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侧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2]王毅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浙蓉时代呼唤职业精神[J].时代经贸,2008(24):245-246。

相关专题 教学改革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