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论文

tiger082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tiger0825”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论文(共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论文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论文

《找规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本节《找规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的第三课时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基础上,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相邻两项的差又组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即增加的数也有规律、减少的数也有规律)的而且这一规律的发现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后,熊老师把本课的目标定为: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及口头表达能力。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纵观实际教学过程,我觉得熊老师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课前准备十分充分。

(1)教具、学具的准备十分充分。在课前,老师不仅精心备课;设计、制作了课件,准备了教学主题图,还为每个学生精选、准备了学具(比如:20来个规范的小正方形、贴在黑板上的图片很多都是老师自己亲手制作的),确保了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学具,都能参与操作活动。

(2)小组活动的准备非常充分。本节课面对的是二年级小学生,我们都知道二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自控能力,因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能较好地进行小组活动,熊老师不仅在小组人数的控制、座位的安排以及学具的摆放上作了精心的安排,课前熊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互动,主要是训练学生学习习惯、交流师生感情。课堂上还对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作了温馨提示:如“摆放要有规律哟!”在每个操作活动前都做到了要求明确,确保学生弄清要求后再活动,使活动井然有序,真正做到了“活而不乱”。

正因为熊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为保证了的成功提供了前提保障。

2、教学的层次非常清晰,组织教学十分到位。

作为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和一个完全陌生的老师合作……大家可想而知:心中的惊喜与紧张就不用说了。熊老师在上课之前通过与学生的几句简短对话:(早就听说二班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上课听讲是最认真的,回答问题是最积极而且声音是最响亮的,所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心中的焦虑,使学生的情绪格外高昂。

“规律”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很少关注。“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引出学习主题”。一上课,熊老师就以“猜猜看”的游戏开课,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猜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找规律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猜猜看”的过程中,回忆了简单的规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巧妙地做了良好的铺垫。

在探究规律中,熊老师主要采用了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利用聪聪摆正方形的情境出示了一道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谁知道聪聪第3、第4、第5次会摆放几个小正方形呢?”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创造,生成教学所需的材料,进而展开对材料的研究,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的规律以及找规律的方法。

练习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体现在练习的层次性中。熊老师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精选、补充了几个典型的习题,这既尊重了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又反映了学生认知规律。本节课练习内容要做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再造性→创造性发展,做到了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P114的“做一做”;又有一些变化式习题P116的“做一做”以及老师自己补充的“49、40、32、25、()、()、10”,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增设了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P118T5的“线段和数字”,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智能方面转化。整个练习过程中,熊老师问的最多的就是“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体会成功的乐趣,也让不愿思考问题的学生通过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思考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跳出教材常规思维模式,引发同学们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活动中亲历、体验数学,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的学习与情绪有关。单调的学习数学知识是困难与乏味的,但把难学的数学知识放在有效的活动中,复杂的知识就变简单、可操作了。纵观《找规律》一课,熊老师特别注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方法,在学习中去应用。

课堂上,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尤其在学生找聪聪摆放的规律时,熊老师既尊重了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放手让全班学生自由发挥全,小朋友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小朋友们的回答也非常精彩,很多都出乎我们的意料,当学生汇报交流完毕后,熊老师并没有结束这一环节,而是接着问:“猜猜看接下来会怎么摆?为什么会这样摆?有什么规律?”这样孩子们不仅经历了过程,探究了寻找规律的方法,还在互动中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互相取长补短。虽然孩子们的表达还不准确,但那些稚嫩的语言却反应出了他们已感知了聪聪摆放中的规律,体会到了图形变化和数字变化规律的联系,悟出了找规律的方法。课堂上,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每个孩子都带着天真的笑容在“看”,都带着急切想揭开谜底的心情在“想”。我想,孩子们对本节课知识的领悟也会格外深刻的。

4、现代技术的合理使用、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

(1)整个课堂上,熊老师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变静为动,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生动,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2)在有限的40分钟里,电教媒体的充分运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熊老师把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课堂组织教学巧妙地贯穿到课堂全过程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熊老师《找规律》一课,整个教学设计的理论构想是比较清晰的;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切合教学实际,达成的效果优良;教学结构的安排合理,各环节衔接自然;教学方法选择得当,并能与各环节有机匹配、融为一体。整个课堂可以概括为6个字:有趣、有序、高效。

篇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构建有效生本课堂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构建有效生本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不断向纵深发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已经迫在眉睫,而要突破制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和无效”这一瓶颈,就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打造真正的生本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字: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余年了,但作为一个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也许是因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到位,也许是因为评价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也许是……结果导致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高耗低效的现象,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当前,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大瓶颈就是低效和无效问题。我认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首先是以学定教,即要确定教什么,也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目标一定要明确,为此,教师可以大胆对教材进行处理。在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情)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并结合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做好课堂预设及处理方案。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和始料未及的体验”。下是我在教学中了解学情的两条重要渠道:

第一要通过目标检测的手段,掌握学生的“盲点”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从容自如。“学”是“教”的目的,“教”要为“学”服务。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努力下解决问题。为了能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要留出时间,通过“练习板演”和“习题检测”的方式对学生就本课知识点和重点内容作巩固和反馈测试。但一定要把后进生作为检测的“重点目标”,这样做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把培优补差落实到课堂上。这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反馈的检测学习,是解决学生目标达成障碍的有效手段。通过检测让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让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切实提高“教”与“学”双边的实效性。如课内外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每年中考都要考5至10分,写错字、别字、漏字均不得分。平时我就给学生渗透这种思想,严格要求他们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会写。我在听写(两个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写在一张纸上)以下两首古诗时发现学生的别字现象严重(括号中是学生写的错别字)。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纱),夜泊秦淮近(进)酒家。

商女不知亡(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骗)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栏)。

我就结合诗的创作背景,再次给学生讲解诗的意思,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这样下来,学生的印象深刻,得分率大大提高,也为以后的再教学积累了经验,真是一举两得。

第二要及时、认真的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得失,收集课堂动态生成的问题,并列入今后的教学目标中。关注生成,是实施以学定教的着力点,“以学定教”,就是真正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叶澜教授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的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如教学《三峡》时,我让学生讨论:在写三峡的水时 ,为什么先写夏水?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夏水最盛(多),能充分体现三峡水的“奔放美”,春冬季节的水少,冬天则更少。听到这样的结论,我立刻就想到学生忽略了三峡的作者及出处啦,于是我就让学生看注释,并解释道:本文选自郦道元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由此可见,作者是专门为水(河流)作注的,所以要重点写水。而当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问:老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水,还要先写山呢?我立刻就表扬了这个同学,问题提得很好,我并没有感到意外的原因是,这个问题在我以前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过的,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已经做了预设,把它确定为本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了。接着我就问学生怎样才能体现夏水的奔放美的特点呢?如果不写三峡“岭连峡窄”的特点,会有“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效果吗?经过这一引导,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写山是为写水做铺垫的。

其次是顺学而导,即确定怎么教,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适当的时机(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形象化思维,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多鼓励、指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努力构建有效的生本课堂。

例如:教学《三峡》时,在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基础上,我先让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描写三峡的美景的?学生的讨论结果是:作者写了三峡的山和水,第一自然段写三峡的山,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三峡夏季、春冬和秋季的水。学生的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甚至教参上也是这样说的,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样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必须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创新的解读。在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后,我就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课文第一自然段“三峡七百里” “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分别写了三峡的什么特点?经过我对文本的切割,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写出了三峡的长、岭连、山高的特点。这样第一自然段写山的伪命题也就不攻自破了,学生很自然的就明白这是在总写三峡的特点。至于第二、三、四自然段写水的问题,我问学生“绝t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都是在写水吗?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结论:“陡峭的悬崖上生长着很多奇怪的柏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这三句只提了一下水清,其余的都是在写山,只有第二自然段是全部写水(包括侧面描写)。”最后我告诉学生第一自然段总写三峡特点,侧重写山;第二、三、四自然段则是侧重写水。

再如,为什么要重点写水?我想在解释了“为什么先写夏水”和《水经注》后,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教师们共同努力的目标。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坚持“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打造真正的“生本”课堂,才能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语文(7-9 年级)课程标准(版实验稿).

[2] 吴快华,谭立义 . 有效教学基本功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7.

[3] 《教育文汇》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02期

史文秀

篇3: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调控反思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调控反思

推荐开学之初的一段时间里,课堂中在讲授内容之余将重点放在了组织教学上。组织教学可以说是课堂教学调控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近两个月下来,学生已经形成了课堂常规方面的意识,由最初的“坐正”等生硬的语言到现在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学生基本能够领会老师的意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我想,要深入到学生心中,将其成为一种习惯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堂课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反思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就是不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前面用时太多,课堂教学节奏把握不好。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时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和倾听学生的发言,很少关注到学生的状态。总是寄希望于学生按教案预设走,若不,就感觉一下子打乱了计划,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当学生的答案与自己设想的不一样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只会再喊其他人回答,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这样就打乱了教学节奏,或者直接生搬硬套到自己设想的答案中,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使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例如,在教授《第八次》时,指生回答:如果你是布鲁斯,你如何动员已经七次战败的军队?预设是指生回答,然后老师总结他说得很有序。再指生答,老师总结说得很有情,最后总结,这就是演讲所必备的两点。但在真正教的过程中,第一位学生说得很好,这两点都做到了,但我还是只总结了一处:说得很有序。然后又找一生,再总结很有情。完全是按照预设。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反思,这个地方完全可以在第一个学生说得很好的情况下,把这两点都揭示出来,然后问:“有谁能像他一样做到这两点呢?”再指生说。

此外,课堂教学语言也值得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生动,语调过平,这也使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人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的情感、声音、面部表情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特别关注自己的语音语调,用声音的高低快慢对教学重点做出诠释。

相关专题 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