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有声有色论文

开心2009吧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开心2009吧”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有声有色论文(共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让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有声有色论文

让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有声有色论文

论文摘要:微软秉承对中国的一贯承诺,启动了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笔者二人组成一个团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网络调研、分析讨论,顺利完成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第二届志愿者活动的参赛方案。有幸对辽宁省阜新市中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以该校为中心,还有选自三所中小学的29名教师接受了培训,其中包括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本文介绍了笔者对此次培训的一些体会。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一、培训前后学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掌握情况比较

1.培训前教师情况

大部分教师通过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二级培训,掌握了Word、Excel、PowerPoint、Flash、FrontPage的简单基本操作,能够做出简单的小作品,但很少应用于教学,联系教学实际较困难,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接触过网络。在新课程改革培训之前,学校老师都听过教育技术这个名词,但却不了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

2.培训后教师情况

通过教育技术培训,教师们系统地学习了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并且能够应用PowerPoint制作出一节课的幻灯片;同时还学会了如何下载、安装软件;如何使用QQ、E-mail进行交流;如何申请和使用自己的Blog发表心得,评论等;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资源搜索和应用。在此次培训之后,老师们对教育技术有了系统的了解,并且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教师专业和教师角度有了新的认识,接受了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所培训学校教师的心声与期望

为期一周的培训结束后,学员在给支教人的评价量表中写下了自己的心声与期望,笔者汇总如下:

校长:希望在今后更多一些像这样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手把手的志愿者培训活动。

接受培训的信息技术教师:本次培训能够结合教学实践,重视实际应用,我们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新技巧。相信以后会通过网络自学,起到带头作用,也希望面对面的培训结束后给予网上的远程支持。

接受培训的其他学科教师:本次培训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设计理念,技术针对性强,非常实用,希望今后这样的培训覆盖面再广一些,也希望以后还能得到志愿者的网上帮助。

三、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此次培训中,支教点学校除了教学资金不足,软硬件设备匮乏,信息技术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以外,主要还存在以下困难。

1.学员不相信此次培训

广大教师从踏上岗位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接受各种培训,但大部分的培训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培训内容并不是教师教学实际所需,而且培训是利用广大教师周末或假期的休息时间,教师们虽然嘴上无奈,但心中难免不悦。另外暑假期间,不仅有“携手助学”项目的培训,还有一些当地省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多种培训在时间上也起了冲突。

面对如此众多的培训以及根据以往的经验,教师们对此次培训的目的和效果表示怀疑,培训热情不高,使教师对此次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培训困难较大。

2.培训结束后,所学知识不能用于教学中

该校有两间多媒体教室,全校师生众多,硬件设备不足成为多媒体教学的障碍。笔者调研了邻近其他几所学校的一些基本状况,发现都存在硬件资源不足的情况。广大教师也意识到了计算机多媒体对教学的帮助和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愿意使用多媒体,但现实条件往往不允许,久而久之,教师们对计算机多媒体也失去了热情。

3.教师原有观念限制

该校教师平均年龄集中在40-50岁,这就增加了他们固有认识更改的难度。这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们,他们原有知识结构中的隐性知识能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驾驭教学,但要更改教师错误的隐性知识就会具有极大的困难。接受本次培训的教师年龄都在50岁以下,培训中年轻教师有学习的欲望,愿意跟着我们学习,而40-50岁年龄段的教师不仅学习时进度较慢,而且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指导。

四、几点建议

1.多渠道筹措资金,使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真正利用起来

要改变学校教学软硬件匮乏的现状,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地教育局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恰当地给学校适当的资金支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但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它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广大教师要有自己的.备课电脑,师生利用多媒体教师传授知识,利用多媒体网络机房实际操练,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好了,是要用来使用的,不是仅仅给学校充脸面。

2.领导更新观念,采取优惠政策留住自身人才

许多教师都反映,计算机摆在那里自己想用又怕出问题。要知道有了设备却没人用,一切都是空的,同样,有人想用但不知道该如何用也是徒劳。事实上,一位拥有远见的领导,不应该只看重眼前的得失,要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入手,采用优惠的激励政策,引进并留住拥有教育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领导重视了,培训管理也因而得以加强,避免出现一些教师因为自己的一点私事擅自离开课堂的状况,让培训真正落到实处,而不仅是流于形式。高级人才不仅指导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科研素养,有良好的倾听和观察能力,能发现其他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完善教育技术理论。学校与学校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3.具体培训内容以教师为本,按需分配,细化深化

加大农村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力度,要从方方面面做起。培训前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风俗,事先做好调研,设计好多个弹性备选培训方案。调研的对象可以是当地的教师、学生、领导、教育局,调研方式可采用座谈、调查问卷等,以此了解当地教师的学习准备,因为不同地区的教师对教育技术掌握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培训者要在了解了当地教师的学习准备以及他们的学习需要之后,统计出他们的期望值后按需授课。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却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了。培训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教师就算起点低,接受能力也是无限的,太简单的培训内容调动不了广大教师的胃口。

4.多方式的技术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

农村地区的培训多是上级安排什么,学校教师接受什么,大多数的培训都是要么是理论培训,要么是技术培训,真正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寥寥无几。许多教师反映,他们接受过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但不知道教学设计该何时何处使用,不清楚教学设计与普通教案有何区别。因此,培训时要多采用参与式、讨论式、操练式等培训理念,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带、说课、角色扮演、填写图表、画图、相互访谈、小组讨论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游戏和练习等方式,让广大教师在实际环境下潜移默化地意会培训者的隐性知识。在参与式培训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利用案例教学,能够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结束后还要有专人负责网上答疑,让教师亲身体验教育技术本身的优越性。要知道,良好的培训是整合、利用教育资源的先决条件。

5.各种培训要具有持续性

许多培训往往是短期速成,学员当时能够接受,但没有实习的平台,所学知识转瞬即逝。许多学员反映,希望下个暑假还能跟志愿者见面,其实微软也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携手助学”包括实地支教和网上支教,为志愿者与支教点学员网上联系,远程支教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同时,接受培训的教师也要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让“携手助学”真正实现其对教育的承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6.

[2]何英满.浅谈农村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4.

[3]贾花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思考.

[4]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志愿者行动简介.

[5]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6]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初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1).

篇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所以要赢得未来,必须先赢得信息。教育部早年就提出用5―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而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多媒体信息,它们都不能自动转化为优良的教学效果,都不能缺少教师的桥梁与催化作用。显然,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因此,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抓培训,先抓观念转变与兴趣培养

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师培训是关键,而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兴趣培养又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关键。

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时代需求。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今天,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受用终身,今天所学的知识可能明天就会过时,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充电以满足时代的要求。教师更应如此,现代的教师应该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应该使教师通过学习、讨论、听专家讲座等接触新的观点、看法,使之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要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是被动的,是出于学校组织教学竞赛或优质课竞赛不得不用,这不利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使教师积极主动的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激发教师的兴趣,最主要的是创设一种计算机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请专家来学校讲课,观看成功使用信息技术教师的录像等方式,使教师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从而扩大自己的眼界,充分认识到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电脑备课比赛、课件制作大赛或网页制作大赛等,鼓励每位教师积极参加,让参加的教师有成就感,并通过成功作品展示来感染、熏陶其他教师,使广大教师从不会到愿意参与。

二、抓培训,要优化培训模式

从以往培训来看,现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收效并不明显。其原因主要在于培训模式陈旧,不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实际实效的模式方法来实施培训。

现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主要是“讲解-演示-练习”的方式,很少有学员的参与,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为了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培训教师应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使培训的组织更加灵活。比如,在讲到某一问题时,如果有哪位学员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可以让他来和大家共享资源。他所讲到的例子对于其他学员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生在身边的教学案例,这样会更有说服力。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讨论活动,为学员们提供相互传授经验的机会。老教师可以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又可以把计算机技术教给老教师,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学经验参差不齐的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三、抓培训,要重点突出“整合”培训

现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完全是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方面,并没有教学理论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参加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所学会的信息技术操作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继续教育中要全方位渗透信息技术,真正促成受训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如果培训仅为了获取一个“证书”,那就有可能游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宗旨和目标。因此,培训的重点不应在“操作”,而应在“应用”。要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最好是以案例为主要内容,讲授不同的内容时选择恰当的案例,而且案例最好以相应学科教材为基础。

四、抓培训,要重视评价

评价对培训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目前教师培训的评价只是在培训结束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考核,这样的评价方式完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评价应从下面三点予以加强:

1、评价要贯穿培训始终。从培训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从每天的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时时穿插着对学员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深入到学员的发展进程中,及时了解学员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也就有可能对学员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培训的实效性。

2、评价的涵盖要全面。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多方面,有信息意识、信息技术水平、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等。目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仅仅使用上机考核的方式,这样只能了解到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而不能检测到其他方面的水平。因此必须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才能全面的了解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培训效果。对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可以使用现有的评价方式即通过上机考核的方式,而对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评价,可以要求学员设计有关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教案,也可以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水平。

3、评价要实行追踪。对受训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合”能力、教学实际效果,要建立档案,实行追踪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轮的信息技术培训提供决策依据。

总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事关中小学推广信息技术的大事,要本着因地制宜、学以致用的原则,讲究实效,避免走过场,真正使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篇3:基于校园网的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基于校园网的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论文

论文摘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学校应保证所有在职教师掌握的教学技术技能及采取的保障措施。

论文关键词:教师培训网络

21世纪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发展之迅速、运用之广泛使我们目不暇接。计算机发明与普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自动化程度。要想中华民族真正强盛,就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建设人才,而达到此目标的关键因素应该是教师队伍的素质。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应该使我们的教师走在时代的前沿。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已提到议事日程,但网络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而信息化的内容与实质应该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因此,教师应尽快熟悉和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新环境,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可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巧妙地将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与网络信息教育特色有机结合,挑战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充分地开发计算机强有力的潜在功能,达到表现方式多样、检索信息方便、反馈系统灵活,呈现生动的教学目标。教师不断自我发展和成熟,从而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建设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培育充足的人才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向中小学教育的不断扩展,需要教师对传统教学观念更新,去粗取精,转变过去不适合现今学校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使教学手段优化。许多学校以及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的将书本、教师讲解、板书,变革到电子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其结合中,缩短适应期,让广大中小学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实效。本文就我市中区几所学校的实践经验,对开展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进行了摸索与思考。

一、彻底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网络教学成为新鲜而陌生的名词,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教师角色的转换并对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教育思想、模式、方法的变革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如何才能让教师意识到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呢?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素质比较高的、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能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素质比较低的、基础差的教师则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最大障碍。所以要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学校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使他们意识到对日益普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主动迎接挑战才是自己的出路。学校首先聘请多年从事电教工作,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深刻认识,能结合教学课堂实例的专家,举办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讲座和更新观念的学术报告,将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新的理念。其次是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例证激励教师,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和学校学习取经,开阔教师的视野,组织教师观摩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秀录相课、示范课、研讨课,让教师不但感受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各种潜能都有得到刺激和开发的可能,还认识到这是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二、分层次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实际能力

学校电教设备的配备和不断更新,配备了学生电脑房,多媒体教室,之后相继配备了课件制作室、校园音乐系统、电视、网络系统,这些都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由于许多老师平时教育教学繁忙,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大都涉及计算机的操作以及教育教学软件的学习,要想短期内通过个人的摸索,得心应手掌握身边的电教设备的使用是困难的。并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一些教师的畏难心里,造成教师在电教设备的掌握、使用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统一的培训造成的是一些老师吃不饱,一些消化不了。怎样既能全面提高教师水平,又能使部分老师熟练掌握是许多学校面临的问题。 我们根据教师年龄段可提出不同要求,分层培训,同时出台一些激励措施,如通过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发给一定数额的电脑补贴,开展应用现代技术的.上课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发展。根据受训对象的工作实际、专业化程度等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共三级培训。计算机专任教师参加高级培训,一般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在计算机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课件制作、校园网和互联网简单应用等基本操作上要求教师全员参加培训,在Authorware课件制作、Frontpage网页制作等方面分层培训,力争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促进教师素质快速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分层达到如下要求:

1。所有教师

以专业教师和对信息技术有专长的教师讲座和结对的方式进行校本培训。以校园网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和在实践运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学习提高。使其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字表处理软件的使用。懂得计算机信息网络基础知识,并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多媒体技术,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管理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和制作简单的辅助教学课件。

2。中青年教师

他们是教学一线的主干力量,几所学校以课题研究带动了学习信息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导向,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具体要求他们掌握基本软件操作技术,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并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制作辅助教学软件,还能指导学生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和学习,以及运用计算机及信息网络进行教育科研活动。

3。电教组教师

他们的水平应该远高于中青年教师的水平,具有较系统的信息科学知识,对系统软件、常用工具软件能熟练安装调试和使用,并能运用计算机及信息网络进行教育科研。要求了解网络技术的进展情况和局域网—校园网的构造,能进行简单的网络管理和维护,还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和交换信息。在更高层次上掌握多媒体技术知识,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综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在培训过程中,之所以强调电教组的教师水平应该远高于中青年教师的水平,是因为对全体教师培训的师资,主要是各校的电教组教师,相对而言他们对于校园网,以及新旧电教设备的使用上较为熟悉,也更贴近教师实际,易于老师们接受,而且在授课过程中,能够针对教师之间的差异,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中青年教师、电教组教师的培训主要向校外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以此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掌握电教设备使用水平,从而达到了全面提高的目的。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的原则,真正使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收到实效。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和积累丰富多彩的适应学科教学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库,围绕“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建库思路;坚持软、硬件并举的原则,研究确定了建库的四条基本途径,初步建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库,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张万兴。金明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信息素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5

[2]李兴保。刘成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