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论文

先炎甜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先炎甜”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论文(共10篇),方便大家学习。

篇1: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论文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论文

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追求有效推理与论证的原则与标准的学问,“求真”是其主要特征,它致力于“阐释、说明与论证关于正确推理的各种原理,展示它们的效用,从而为人们更好地进行理性思考提供帮助,由于逻辑具有思维的基础性与工具性的特征,在分析学、法学、管理学及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上述很多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功能。目前,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尚存在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模式陈旧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不足,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对目前国内逻辑学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明确逻辑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迫切。

一、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逻辑学学科作为分析学二级学科以及工具学科的特殊性,所以是以培养学术型还是实践型人才为重,目前尚存在争议。由于培养目标的模糊性,使得逻辑学硕士教育中存在专业方向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及毕业论文设计不合理等多种缺陷。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渊源及结果给予合理分析,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的模糊,使得研究方向与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实践

由于逻辑学作为分析学二级学科及工具学科的特殊性,在就业困难及充斥着浮躁与功利的社会大背景下,是以培养学术型还是实践型人才为重,成为逻辑学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平衡的难题。由于学术型与实践型人才的不同定位,决定了在培养目标与模式方面都存在差异。传统的以学术水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满足目前社会需要创新型、复合型性人才方面显露出缺陷,所以平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之间的差异,成为逻辑学硕士培养目标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外逻辑学蓬勃发展,逐渐与很多学科和领域进行交叉,形成一大批新型的逻辑分支,如博弈论逻辑、经济逻辑、认知逻辑等、但国内的逻辑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却与国外差距甚远,主要局限于数理逻辑、逻辑学及逻辑史等传统研究方向。逻辑学研究生教育专业方向过于狭窄,又不能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使其培养的研究生视野不够开阔,掌握不了国际逻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在实际生活中面临择业困难的窘境。所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逻辑学的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目前社会所需求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皆备的实践型人才。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和调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逻辑学研究生教学课程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和论证,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习题证明、期末的闭卷考试等,使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余地。当然,对于有些基础课程,如数理逻辑与模态逻辑,鉴于其课程的难度与特殊性,需要掌握建构公理系统的方法以及系统的完全性等,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式,尚能接受。但对于另一些课程,比如逻辑学及逻辑应用研究等系列课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便会暴露出一些缺陷:如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适当的提问和学术讨论;课程教学基本围绕课堂进行,缺少必要的实践和论证等。这种多注重照本宣科,缺乏探究性、实践性以及开放性的传统教学方式,其教学与本科生教学没有太大差异,忽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的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

总之,随着逻辑学专业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但逻辑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逻辑学教学中的缺陷也逐渐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研究生培养质量滑坡,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社会考验。所以,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等多重压力之下的必经途径。

二、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前面提出的逻辑学研究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结合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合理设置专业与发展方向

目前,国际上很多著名高校纷纷提出应把学科交叉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因此,十分注意交叉学科的学习。很多学校都允许交叉注册,鼓励研究生跨系、跨学科学习,期望学生从不同学科的'互补中受益、学科的交叉,可以打破传统,孕育出新的科研方向与发展的契机。逻辑学专业作为工具学科和应用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为多个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概念图式。目前的逻辑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大,其逻辑分支不断增多并且相互融合,正如多夫·加贝所说:“分析学逻辑己经发生演变,它的各个领域己经相互关联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为各卷设定专门的标题己经失去意义。所以,逻辑学专业在课程系统设置上,更应注重构建多学科相互促进与融合的学科体系。但在逻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具体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

1.专业与课程设置问题。专业以及课程的设置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的放矢。比如,笔者所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经、管、法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需要促进学科设置由单科向多科发展。所以,逻辑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设置,除了原有的逻辑学基础理论方向外,应注重与法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的交叉研究,设置法律逻辑、经济逻辑、管理决策逻辑等应用为主的专业方向。这不但有利于逻辑学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扩大逻辑学研究生的招生生源与就业途径,从而促进学校优势学科的共同发展。

2.师资队伍培养问题。师资队伍的配备,是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关键。这就特别需要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教师合作,共同开展学科教学。在课时限制与学院差别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课程设置模式,建设一支由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以及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共同组成的导师梯队。

3.跨学科课题研究。通过在校内设立与逻辑学相关的跨学科课题研究,可以整合资源,进行开放模式的学术实践与思考,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及运作机制。

4.学术沙龙。定期邀请各个相关专业的导师和研究生举行学术沙龙活动。无论学生还是导师,只要有一些创新见解或者学术论文,都可以在学术沙龙上发言,然后大家进行切磋和讨论,互相启发,达到帮助研究生开拓思路,提高科研水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与科研交流,对于研究生的教学以及培养,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原有观念,加强社会实践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大都经历过系统的本科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处于思维活跃、极具创造力的青年时期,所以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这就需要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营造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并拓展他们的实践领域。新世纪对人才的定位,要求的是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的统一的复合型人才。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单靠课堂上理论的学习远远不够。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培养模式下,往往会培养出理论脱离实践,缺乏社会及具体领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学生。我们应参考国内外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架起一座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研究生的培养要走出课堂。逻辑学的研究与教学,可以与社会可以自发结合组成研究小组,或者老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研究小组,研究问题由导师和小组商讨决定。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应综合运用实践考察、信息及文献资料收集,然后进行归纳、论证、比较、分析以及综合等多种逻辑手段共同进行,为论文写作做准备。论文创作阶段。根据前面的工作以及所搜集资料文献的分析,根据研究专题写成初步的科研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第四,进行课堂讨论或答辩。教师可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或者主持者,让小组成员进行发言或者反驳,使学生具有讨论的积极性,并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免讨论和答辩偏离主题、第五,总结与形成论文、在以上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课堂讨论答辩所受启发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就自己的课题写成正式论文或者研究报告。所以,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对老师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让学生摆脱了教材束缚,极大地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并且能够独立自主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使他们掌握了看待问题的正确方法,不迷信权威,有利于他们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及趋势来看,研究生教育具有现代化、交叉化、创新性等特点,所以逻辑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适应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通过对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反思,以及中外关于逻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对比,提出注重“以学生为本”,强化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为逻辑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发展方向,并注重培养研究、实践与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篇2: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论文

0引言

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导致大量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企业创造价值。以学科竞赛为导引,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于学生个人,对于计算机专业,对于高等学校,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意愿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都具有重要作用。

1国内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1。1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国外只有创业教育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的创业课程。1953年,德鲁克在纽约大学开设“创业与革新”课程,标志着以培养学生自我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在美国兴起。20世纪80年代,创业教育开始突破商学院的范畴而面向所有学科,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开始引入创业教育。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展望与行动》提出:“为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美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除了百森学院、哈佛商学院等综合性的创业教育外,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实行面向高科技的创业教育。

1。2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率先试点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通过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3国内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①以学科竞赛和相关活动为中心,结合课程教育的培养模式;

②以课程教育为中心,结合学科竞赛和相关活动的培养模式;

③以构建孵化创业基地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对于前两类,学科竞赛都是重点。因此,以学科竞赛作为导引,对于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可以归纳成以下三类形式:

①指导创办和经营企业;

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③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或相关活动。

其中,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少数国外学校[4]和以温州大学为代表的少数国内学校属于第一类。斯坦福大学利用其紧邻硅谷的优势,采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温州大学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同时,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的创业活动,也有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相关活动,同时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模式,来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例如,东北大学专门成立学生创新中心,通过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竞赛检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教育。该模式虽然被广泛使用,但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因此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我们进行以学科竞赛为导引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篇3: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论文

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基本流程是立足于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学科竞赛为导引,通过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和创业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培养计算机专业高素质优秀人才的目标。

2。1教学改革

2。1。1完善课程体系

辽宁大学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类课程的.种类与数量,从增设夏季学期,为期4周。我们将相应实践类课程,如课程设计、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设置在夏季学期,从而保证课程的完整性。其中,有些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如课程设计,学生可自由组合,根据掌握的语言和兴趣设计网站系统;有些课程是面向部分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如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专门为参加ACM程序设计竞赛学生开设的。

2。1。2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创新创业实例讲授,提高实验教学比例,增加实践课程。对于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在保证理论课程讲授的前提下,提高实验教学的比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对于选修课程,如实用软件新技术,将授课从教室转移到机房,边讲授边实验。

2。1。3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考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灵活安排学生组成和学习内容,注重结合实际的技术情景,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面对真实的技术问题,思考和探索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强调项目引导法的应用,教师通过实际项目的引导和讲解,使学生切实了解项目的开发流程,真正掌握开发方法。

2。1。4强化教学团队

邀请IT公司内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重点传授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开发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2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2。2。1专项培训

以ACM程序设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项目等竞赛为契机,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历年比赛获奖团队为蓝本,开设专项培训。这部分是整个教育模式的重点,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建设。

1)学科竞赛“课程化”。

如果学生不能真正扎实地掌握知识,就无法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因此,必须将学科竞赛“课程化”,把学科竞赛渗透进日常的课程教学中。除了上述的教学改革外,根据学科竞赛的特点,将其与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例如将ACM程序设计竞赛融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等课程中,特别是实验课和综合课,通过引入真实题目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强化相关知识;将计算机设计大赛融入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络实用技术等课程中,特别是通过实施一个真实项目来引导学生进入模拟实践的情境。学科竞赛“课程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提高了课程质量。

2)学科竞赛“衔接化”。

作为一项超越课本范围的特殊考试,学科竞赛具有很高的难度,因此,每个学科竞赛都需要指导教师;但同时它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指导教师很难长期全身心跟进,因此,必须做到学科竞赛“衔接化”,既包括纵向衔接,又包括横向衔接。前者是指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完整队伍,以老带新,特别是ACM程序设计竞赛,很多高校都有oj平台,努力做到老生带新生在平台做题;后者是指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合作,扬长避短,现在很多学科竞赛也都鼓励跨学科合作,例如,计算机设计大赛鼓励计算机专业学生为其他专业服务,开展带有其他专业特色的项目。

2。2。2联合培养

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在假期或空余时间到合作企业具体项目中锻炼,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加实践经验;同时,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做兼职教师。

2。2。3参与教师项目

教师的科研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围绕本专业中的优势研究方向,积极申请纵向研究项目和横向课题,通过竞选机制,让优秀学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项目课题中,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2。2。4前沿探索

密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的创新思想、研究成果、学术争论或质疑引入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探索追求。

2。3搭建产学研合作

教育平台与校外IT企业合作,构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和企业搭建创新创业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平台。该教育平台可作为“孵化器”,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服务,积极将合适的创业项目转化。

3结语

近年来,我们以学科竞赛为导引,对计算机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从教学改革、构建训练体系和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三方面着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篇4: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服务国家特殊需要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又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国家学前教育大发展、本科院校面临职业转型新时期以及我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以服务国家、培养特殊需求专业人才为宗旨,以遵循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为前提,更好地结合地方特色及学校自身特色,以学前专业硕士职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及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高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资质的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地采取了创新的培养方式,在几乎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为幼儿园输送了一批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起步较晚,因此在学前专业硕士培养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具体保障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机制建设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1.双导师制未能发挥其所有优势

双导师制是给研究生配备校内学术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通过校内外、学术与实践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实现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一种制度。目前,双导师制在在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中发挥的实效已经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基本认可,是一种较好的导师聘用模式,在使研究生将学校的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中,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间隙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更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近年来,双导师制开始逐步在专业硕士培养中得以使用。然而,双导师制的优势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校内导师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水平偏低;校外导师指导时间较少;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充分而有效的合作交流和沟通2。

2.课程教学的方式趋向多样化,但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总体而言,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硕士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方式已经趋向多样化,但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也就是使用讲授、课堂讨论、小组研讨等三种方式较多,而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则运用较少。

3.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但见习、实习仍为主体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和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工作所采用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传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仍为主体,相比之下些更新颖而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微格教学教育调查、幼儿园教育案例收集与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则并不经常采用。

4.专业实践教学时间与国家教指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实践教学时间是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国家教指委颁布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前教育专业)》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幼儿园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但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往往只有4 ~6个月,与教指委的要求相比,实践教学时间还不足。

5.与政府及地方学前教育机构合作不够政府是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主体要素之一。一般来说,政府会站在全局的角度调控整体教育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更可以起到帮助高等学校和其他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中的主体要素进行沟通和协调的作用。这是其他主体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而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仅靠高等学校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所获得的由政府提供的资源及支持并不充分。除了政府的指导和协调,学前教育机构的参与也必不可少。地方学前教育机构是提高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主要依托,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但就目前高校与已建立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合作形式来看较为单一,仅局限于学生见习、实习。

二、原因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独立的教育教学体系尚不成熟,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5万名,这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开端。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以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的。而实践中,由于它是一种全新的、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参考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其认识和把握出现了不准确的现象。最为常见的是把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来培养,重视其理论素养的养成,而忽视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导致实践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偏向了学术型或者直接套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3。对此,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不满,认为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程及实践教学不足等。可见,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定位还较为模糊、独立的专业学位教育教学体系还未构建成熟是造成实践认知偏差和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2.未建立起独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来说,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目标、组织、制度、评价及反馈等。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起步较晚,质量保障体系还处于摸索、创建阶段,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多沿袭学术型硕士培养。此外,多数院校缺乏与毕业生所就业幼儿园的实质性沟通和联系,无法及时反馈毕业生的质量信息,也就谈不上相应的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因此,质量保障的滞后带来的管理不到位、偏离培养目标、教学效果偏低就在所难免。

3.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关注不够政府是影响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力量之一,尤其表现在教育投入方面。目前,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各种软硬件资源不充足,进而影响其优化配置。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尚属起步阶段,社会对其认可度不高,对其价值不够认同,对其规律不够了解,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教师,致使其走入认识误区,也导致教育教学的社会参与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不易的。

4.师资队伍不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队伍的层次水平与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的质量密切相关。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的特点决定了其师资队伍要与学术型硕士教师队伍不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需要在短期内迅速建立起一支数量足、素质高、业务精的学科专业化教师队伍,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目前教师队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背景偏离学前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位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量与质的不足。这是影响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应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开展。保障应以人才培养内容为目标,把人才培养过程所涉及的多元、多维要素作为质量保障关键点。因此,应从多维视角构建动态完整的内外部互促和结合的质量保障与管理体系。

1.构建以高校为核心的高校、政府、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型塑内外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难以凭借学校教育一己之力独立完成。因此,构建包括高校、政府和幼儿园在内的学前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首先,高校要明确自己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责权所在,即通过制定培养方案及目标、建设师资队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对其进行质量把控,等。其次,地方政府要勇于承担决策性、政策性协调配置各种资源的责任,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制度上的倾斜和扶持。再次,高校有效吸收幼儿园这股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其实践资源优势,实现培养学前教育领域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目标。

2.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特色专业性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彰显自身特色的核心所在。专业性不强会带来后续一系列行动和实践的低效。在教育领域,最能够体现专业性的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目标制定上,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在人才素质构成方面是不同的,也就不能照搬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其次,要密切结合幼儿园实际,以幼儿园实践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来定位培养目标,即以幼儿园实践中所需的实用性人才为目标。

3.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质量监控体系高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体现在培养过程中的各种规范、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实施。

首先,严控招生入口关,制定规范的笔试出题、阅卷流程规范及面试规范,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生源质量;其次,建立课程和教学监控管理体系,如,规范任课教师授课要求、明确教师请假制度、制定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成绩管理办法、建立见实习考核制度等;再次,规范学位论文。

相关信息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工作流程,把控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最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反馈机制。以上措施既是必要的培养环节,也是质量保障的要件,每—个环节都需要制定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4.以学前教师实践能力重整课程结构、丰富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学是体现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直接方式。

因此,要将培养目标的内在诉求与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种教学方式的实施。

第一,提高课程内容实用性比重,强化学前教育实践性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实况,有效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应用价值,来设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加大学前教育专业中实践性、实用性更强的实践课程的比重,在保证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前提下,适度弱化理论性课程内容。

第二,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扎实推进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课堂教学需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研讨式、学术报告、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体验未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需求的主要环节。因此,首先,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尤其是幼儿园实际,开发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其次,努力探索与幼儿园合作新形式,建立多元化、高质量的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5.切实推行双导师制,强化师资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问题。首先,引导学术型教师实现转型,以弥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数量上的不足;其次,为缺乏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提供多种途径与平台提升其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知识,如实行全职和兼职模式相结合的挂职锻炼,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对学前教育实践的了解和研究;再次,建立导师遴选制和滚动发展制,废止导师“终身制”;最后,切实推行双导师制度。这意味着要着重加强校外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意识,构筑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篇5: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一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8月,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原则,从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共筛选60多所院校启动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培养。已入围院校在未来五年须遵循“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保障质量”的指导思想实施该项目,在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一般需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试点院校的准备工作稳步推进,但由于此项工作在我国尚属首次,加之进展快速超出预期,试点工作因此会存在着三点认识上的不足,即对“特殊需求”的认识不足、对获得培养授权试点单位“动态管理”的认识不足、对实现“协同创新”前瞻性措施研究认识不足。本文力求以管见求共识,抛砖引玉,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思想认识基础,消除项目试点的建设隐患。

一、理解“特殊需求”深刻认识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必要性

本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据中国考研培训网统计,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以年均的比例增长。仅20,全国报考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就达到151.1万人,录取49.5万人。初步研究表明,招生比例的扩大与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密切相关。我们尝试从需求分析角度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上世纪学术型人才需求阶段,其时学术性学位的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本世纪进入市场导向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阶段,培养国民经济基础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硕士。1991年我国正式设立专业学位教育,启动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调整,20,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到质量跃上新台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又进入行业型特殊人才需求与培养阶段,我国专业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强调错位发展与满足特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是“对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少数单位,可以不受地区分类的限制,由国家统筹考虑”。为此,教育部决定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安排少数确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但尚无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没有列入国家批准的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因此对“国家特殊需求”的深化理解有利于认识该“项目”建设的意义,有利于未来试点院校把握建设方向,培养应用型的国家和地方特需人才。“国家特殊需求”可以理解为刚性需求与柔性需求,刚性特殊需求涉及国防建设及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层面的弯道超越,需要通过“特色培养”来实现特殊领域的特色人才产出,以满足国家建设的急需;柔性需求着眼于民生,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错位发展,借助于产学研的培养模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稀缺人才需求和行业深层发展质量型人才需求。因此满足国家特需和区域特需就要优化研究生教育,通过结构调整使研究生教育更具实用性、独特性、民生性、区域性、行业性特点。

我国大学是研究生教育的主力军,现阶段为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需”就要求扩大专业学位培养份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此出现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并存的格局=“211”及“985”研究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的刚性“特需”,其它拥有硕士学位单位与学科授权的院校聚焦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柔性特需。在此基础上适当融入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试点培养研究生可以弥补因专业硕士的扩大招生而凸显的资源不足,职业化培养的师资不足和行业性培养平台薄弱等问题,有利于发挥非硕士授权的专业性院校在某一领域的行业优势和经验优势。参与试点的学士学位授权院校因在某一领域的行业优势、平台优势和经验积淀优势获得硕士生教育的发展空间。试点搞研究生教育既满足国家特需,也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符合项目试点条件的省属院校也存在自身的发展需求,它们想要招揽人才和留住人才就需要有适合人才发展的高层次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培养平台,教研相长有利于人才迅速成长。省属院校长期在同质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通过硕士培养“试点项目”办异质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对其生存发展的意义尤为重大。因此“国家特殊需求”的“特”表现为国家、地方、院校建设“急需”,学科专业“稀有”,培养过程“快捷”,研究生投入市场“适用”,试点院校具有凝练“特色”的学科,具有“优势”的师资队伍,旨在“应用”的市场定位,实现未来良好的市场“口碑”。

以专业教育硕士的学前教育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试点为例,它反映了三个层面的急需,首先是国家急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其次行业“急需”,它主要体现在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因此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建设成为学前专业教育硕士试点培养的突破口,培养试点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资源配置上应反映并满足这种特需;最后是试点院校自身“急需”,以湖北省为例,先后有8所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但截至目前为止,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表明,(除华师外)全省无学前教育教授,无学前教育的博士,即使是从本科到硕士均为学前教育的硕士仅占总师资的30.6 % ,大部分属专业转向的教师;湖北省只有华中师范大学每年培养不足10名学术型的学前教育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的严重不足,造成数量上的绝对需求。据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伍香平的调查统计,未来,将有5000万学前三年适龄儿童人口,2010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5. 04万所,在园儿童2976.67万人,幼儿园教师共130.5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56. 6%,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幼儿园的生师比是26:

1、根据教育部初步测算,未来几年将新增40万幼儿教师;未来十几年随着学前教育普及率提高,教师数量缺口数以百万计,不过试点单位还需清醒认识到,虽然上述数据会给发展学前教育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但学前教育目前无高层次的学历要求,幼儿园的办学环境日益小学化,这些现象将成为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的暂时障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需通过新的培养定位来争取更大的政策扶持,为专业硕士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比如学前教育硕士培养重新定位为培养具有实践型与管理型兼容能力的幼儿园长,操作与研究能力兼具的学前教育的研究者,示范幼儿园的品牌骨干教师以及专科层次学前教育师资。由前教育学院转制的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行业领域的窗口优势,经验积淀优势,资源平台优势,使自身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补充。

2、中小学教育发展也急需提升学历层次,但需求与现有教育硕士培养能力之间形成矛盾。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普遍达到了40%,至2011年底,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只有0. 9% (9. 3万)。以教育大省湖北为例,中小学教师21.33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约为1%,中小学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提升任务造成教育硕士培养的数量需求。让学士学位的授予单位有平等机会加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行列,发挥省属院校的局部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尝试办异质且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省属师范院校长期坚持“面向、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理念先进、技能娴熟、富于创新、乐教善教的优秀中小学师资。它们所具有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双重职能为专业硕士的终身教育和返校学习提供了平台,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等方面与硕士教育培养的学科领域形成了一个多层次、连续性、交融性的完整培养路径;具备了培养教育硕士的有利条件,适当引入、合理调控、有效管理、宽进严出,能实现教育资源在研究生教育平台上的有效整合。处于教育高端的专业教育硕士供需矛盾必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更多的具有学士学位授权的省属师范院校参与教育硕士培养成为量需为入的经济社会发展“特需”。

二、领悟“动态管理”严把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质量关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中强调要根据国家特殊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笔者认为“动态管理”的表述向试点院校传递了几点信息,即“试点时间的动态界定’“培养需求的动态评估’“市场前景的动态预测”“培养质量的动态管理”等诸多信息。项目制研究生培养学科授权有别于单位授权的“终身制”,采用“项目限期制” ’动态管理的对象是试点院校,项目授权培养的时间取决于国家特殊需求的变化。需求变化又取决于主客观两个因素,正确把握主客观因素的策略是“通过教育市场营销,引导客观需求因素的有利转化,增加人才需求的绝对数;通过质量建设来引导主观因素趋利转化,以保障培养试点院校以质量为主轴,以凝练特色为抓手,扎扎实实搞试点建设”1。“优化队伍,打造课程,凝练特色,凸显优势,精选基地,协作创新,服务需求”成为必须完成的试点任务,首批研究生满足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特殊需要”是对质量建设的最好诠释,也是维持授权的可靠保障。

“培养质量的动态建设与管理”是关键性步骤,也是实践检验真理在试点培养质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既包括主管部门对试点院校的动态管理,也包括试点院校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其内部实施的动态管理。

学士授权单位搞硕士培养试点是新生事物,虽有授权院校的经验可借鉴,但更多时候是发挥自身有一定“游泳能力”的优势,带领同类试点院校从浅水区到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探索中修正前行。随着社会需求在试点建设过程中的变化,质量管理标准需要“与时俱进”,其内部的动态管理涉及到建设层面、实施层面、评估层面。目前试点单位处于筹建期,建设层面动态管理的重心放置于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层面的重心放在现有课程研讨、选修课的特色凝练、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案例教学资源库打造上;而评估层面重在学习与领会专业硕士现有的评价标准。

建立动态的导师队伍建设制度。导师队伍是质量建设的源头,他们的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质量保障。试点院校可考虑实施“双导师构成比例遴选制”,本校导师40% ,中学实践导师30% ,部属师范院校的帮扶导师占20% ;组建由咨询导师、课程导师、实践导师、指导导师和帮扶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咨询顾问提供相关事宜的咨询服务,并就课程、导师、学习等问题提出建议;课程导师负责课程教学,指导教师负责论文指导并监控研究计划的执行,组建论文指导小组,指导论文开题、辅导论文撰写并审核论文;实践导师协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指导研究生教学实践,通过现场教学来引导专业硕士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帮扶导师提出前瞻性教学建议,协助监控课程方案的实施,通过合理化建议来扮演质量监督者的角色。同时施行“导师资格评价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不合格导师劝退制度,由教学委员会监督执行。

实施并完善课程方案也是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需要建立指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研究。原有课程结构中的思想原理课比重大、专业课程不够专、实践课程单薄、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与纵深拓展。因此试点院校的教学决策与实施者有必要对现有的课程方案进行前瞻性思考,以满足“特殊需要”为出发点,贯彻对课程方案实施与改良并行的指导思想,即通过学位必修课修业,改进思想方法、提升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必修课修能,穷实专业基础并磨硕专业技能;通过专业选修课修为,强化实施课程改革的行动能力;通过边缘选修课来修智,激发管理智慧、形成发散思维模式、引发前沿思考。尝试以“三个面向”对现有的课程模块进行有理有节的适度改良,使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学位课面向具体学科强调针对性;必修专业课面向就业强调实用性;选修课面向课程改革强调创新性。

避免与本科相近课程低水平重复,提高课程设置的水平和层次,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课程基础。

通过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的局部改良,选修课增补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现培养单位在学科领域的行业优势与培养特色,满足行业用人的“特殊需要”,提升培养质量。

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也是未来试点质量保障的关键,需建立动态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团队研讨推介制度。改变一言堂的传授模式和经营型的师徒关系,团队导师通力协作,利用讲授、自学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强化硕士生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教、疑、学、试、研、用‘六位一体’”教学,要求学生在模拟教学环境内尝试“教”,在教的过程中产生“疑”,将“疑”转换成典型性问题,要求学生读指定书目自我释疑,在发现式“学”习中解决问题。学生尝“试”教学设计来检验所学,课程导师适时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在实践导师的带领下“研”究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传承的基础上体现创新,最后让学生通过“说课”和“微格教学”将所学所研落脚在“用”字上。‘微格实践反思法’“师生易位教学法’‘顶岗实习法’“课题研学法’“主题导向讨论法’“茶馆式休闲聊天法’“案例分析实践法”“品课扬善鉴赏法”“自主建构学习法’“异质小组任务互助法”成为未来特色教学的选择性考量。

三、解读“协同创新”前瞻思考专业硕士项目试点的新举措进一步解读

专业硕士培养“项目制”,分析构建“产”(教“学’ “研’ “用”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对世界教育强国研究生培养经验的部分传承,借鉴西方“行业协作联合培养模式”和“教学模拟培养模式”,为实施“项目”带来借鉴与衍生性思考。国务院学位办原负责人张尧学教授讲话指出“试点单位将学校自身特点特长发挥出来,和企业或行业结合,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走出新路子,提高协同创新能力,通过“教”(教“学’ “研’ “用”将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该段表述诠释了本次“项目制”硕士培养试点的组织方式是学校与产业(行业)部门之间的协作;培养目标是将硕士培养成高效率的实践者,新成果的开发者,生产过程合格管理者;培养方式是“产”(教“学”“研’“用”一体化;搞好学校与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是检验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协同具有自内而外的发散态势,首先是院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与行业窗口管理与研究部门的协同,与行业一线生产单位的协同,与行业性人才市场之间的协同,与培养定位的政策性协同等,殊途同归满足行业性特殊需求。试点院校在理解“协同”的基础上,需要前瞻思考其实现目标的新举措,使其成为协同创新的催化剂。以专业教育硕士为例,协同创新的前瞻思考略见一斑。

试点单位首先应该分析研究生教育的新形势,学习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政策并分析形势,就人才培养定位达成认识上的协同,正确理解结构调整后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定位,率先谋划新举措。以教育硕士中学学科教学为例,对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变化的认识应该从“概念区分”开始,从学位概念和培养性质上区分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培养的差异:教育学硕士以培养从事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通才为目的、培养方式以研究型学习为主、最后以发表学术性学位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学术性是其培养特性;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职业性学位,有特定的专业取向,旨在提升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学者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才,培养方式以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为主体,学位定性为应用性0。教育学研究生需要从事“学术性研究实践”,专业教育硕士则从事“应用型研究实践”,前者将学生培养成为教学思想理论研究的甄别者、评价者、思想者、领引者和撰稿人;后者将学生培养成为“三有型”骨干人才,即具有世纪性的教育观念、务实性的教研能力、兼容性的教学水平;领引学科方向的“三懂型”教学名师,即懂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的班级管理专家、懂教学方法艺术的艺术家、懂反思型创新的教学实践者。因此培养院校、教育教学行政与研究机构,中小学一线名校“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试点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协同创新的基本前提,当政策确定之后,人是决定性因素。应建立协作的组织结构,由试点院校、基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线中小学来共同组建管理团队,实施教学组织与管理,共同参与包括招生、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在内的培养全过程;省属师范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建立与基础教育的窗口联系,通过省教学研究室建立与中小学的教学联系,利用校长培训中心建立与中学管理者之间的组织联系,通过校内主管处室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布置任务并协调行动。同时注重导师团队构成的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异质化。团队导师应分别来自教学实践第一线的中学特级教师,其作用主要是传授教书育人的技艺;来自教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教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来自重点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领引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的认识提高。导师队伍因此形成了专兼结合、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目标趋同的共同体,实现协同创新的团队目标。项目实施前有必要开办“硕士生导师培训班“教育学科理论学习研讨班”、“学位教育与学科建设专题研修班“中学教育课程改革调研班”等,邀请高校教育专家和中学特级教师领衔授课,提升学校导师队伍的理论素养,激发其对基础教育发展建设的前瞻思考,全方位认识中学课程改革,形成硕士培养教学与实践协同的新思维。

要推动与中小学行业部门全方位的协同创新,可考虑采用“二进制”的培养模式,构建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螺旋形上升的教学研用关系’。“教”建立在学生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学”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研”要解决教育硕士实践实习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用”立足于目标评价与实践检验。教育硕士通过招考“一进”大学课堂,接受为期半年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并逐步消除理论匮乏与实践困惑;半年后“一出”赴基层中小学教学基地进行探索性实践,要求硕士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读书,逐步消除因认识缺位而造成课堂实践的力不从心,形成教学实践能力,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带着新认识和新问题“二进”大学课堂,接受半年的课程学习与教研指导,硕士因需要而读书,因需要解决问题而进行研究;最后半年“二出”校门赴基层实习,运用并检验在校研究成果,接受实践导师的指导,弥补实践漏洞,积极打造学位产品,以论文形式继续完善教研成果,撰写实习报告、做教学案例分析,或现场讲课或说课。课程学习阶段除要求完成现行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外,另开设中学特级教师教学实践分析类课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导师和中学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位论文撰写。在实习期间,学生1般每个月向导师介绍实践情况或回大学听专题讲座,课程导师定期组织专家到所在中学听课,与实践导师1起座谈,分析学生的教学和培养现状,随之调节培养计划和要求。

“协同创新”还应体现在院系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增强服务于行业特殊需求的能力,分析行业的特殊需求是协同创新的优先考虑。以学前教育为例,社会需求往往超越原有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计,学前教育拥有几大社会关注热点,双语教学、动漫教学、艺术教学、体育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幼儿礼仪教学等,原有的课程体系需要完善和补充,跨院系的学科融合性研究成为必要,因此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院系协作,为学前教育打造课程脚本,开发优秀资源。譬如《学前快乐英语》、《学前创新教学法》(外国语学院)、《儿歌作曲与表演》、《学前教育舞蹈编导》(艺术学院)、《少儿动漫礼仪教育》(教心系与计算机)、《经典国学学前篇》(文学院)、《学科教学型班主任培养》(教心系)。通过企业(动漫)一研究机构(教研室)一院校(教科院?教心系;计算机学院)一动漫课程开发课题组建立四位一体的创新平台;通过省级幼师一国家级学会?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一院校一学前教育课题组打造选修课程开发平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试点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精神,加强试点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教学,发挥行业优势,凝练专业特色,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目标导向,建立稳定且具实质性的联动培养机制,搭建高水平的协作培养平台,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保证专业学位“项目制”有序推进与有效发展,产出协同创新成果,走出中国专业学位建设的特色之路。

篇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教育论文

根据最新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5%到25%的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而因心理问题导致不能进行正常学习与生活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同时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也不断增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关注,而如何进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目前大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从而为大学生们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由于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们心理变化最明显的时期,如果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稳定,情绪波动较大,就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转换不适应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均需面临角色转换的问题。首先许多大学新生对所选学校及所选专业并不满意,逐渐表现出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其次就是部分学生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及新的教育方式不适应,逐渐产生困惑与迷茫,进而出现心理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大学生自我存在价值逐渐丧失,由于其在中学时期都是班级乃至学校的优秀学生,而步入大学生活后学习优势的失去,使其逐渐成为了普通学生,一系列荣誉的消失让他们感到了无助与压迫,从而逐渐产生了一种悲观心态,对自身的存在意义严重怀疑。

2、生活及学习带来的压力

由于长期以来为应对考试而学习带来的影响,导致大学期间对学生们的主要评价方式仍然是通过学习成绩,而许多大学生对本专业并的不感兴趣,直接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并不理想,并且部分专业课程较多为学生们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有的学生因考一系列证和考研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状态下,就会逐渐引发学生们的心理疾病。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甚至交学费和生活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逐渐导致其内心极其脆弱与敏感,不敢与同学们交流沟通,从而发展成内心自闭或是抑郁症,最终不得不退学。

3、情感困惑

大学生阶段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发展过程,基本上生理上已经发展成熟,而对于异性的渴望与关注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导致大学恋爱关系的确定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许多的大学生却没有处理好个人的情感问题,再加上大学恋爱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失恋,而失恋带来的后遗症是严重的,轻则一蹶不振,无心学习,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1、自身方面

首先大学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其次是对一些健康的心理知识进行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自信心,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感兴趣的学校活动、社会实践及心理素质培养专题讲座等,尝试与多种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沟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经常与熟悉信赖的朋友家人进行倾诉、宣泄。由于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总是难以通过理性思考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导致走向极端,这就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可以理性的分析,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解决改正,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学校方面

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综合水平,学校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目的,并且也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授课程,邀请一些心理方面的权威人士,来对学生们进行专题讲座,从而使大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观念。同时还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便于老师对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鼓励支持学生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团队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从而实现自我完善。

3、家庭方面

由于家庭是学生的避风港湾,而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对子女的期待值不要制定的太高,要适当给子女放松的空间,如果家长的期待值过高,子女就会长期生活在前途渺茫无措的状态下,而对家长的爱也附加了条件,进而导致学生们逐渐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不安等一些负面的心理问题。

三、结束语

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大学生在步入大学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适应障碍、学习及生活压力及情感困惑等,都对大学生们日后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如果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整合出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大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为易.网络环境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学园,(16):146-147.

[2]黄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构建[D].重庆交通大学,2011.

[3]张金明.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新课程上旬,(8):107-107.

篇7:试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试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介绍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团队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的优点,分别从学生层面、导师层面、院校层面提出建设团队培养模式的各项具体措施,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团队;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目前,我国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重理论,轻视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使得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要指标相对较低,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由此,引起教育界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旨在培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颇具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人才集群,为建设现代高技术创新型国家输送批量人才队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很多设想和办法以及实施方案。本文则主要从团队培养方面,对研究生的培养从研究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社会等角度,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团队所要发挥的作用、注意的要点以及措施。

一、团队模式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必要性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如何引导研究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较快地进入创新思维,从事创新理论和创新应用领域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较早地针对各个研究生的知识基础背景,把握和发展其创新个性和创新潜质,将其引导到学科发展和研究前沿,确定研究和创新的切入点,激发其创新欲望,发挥现代研究生学科知识相对广泛、跨学科和交叉运用多学科知识相对较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优势,在自主创新研究和与导师互动方式下实现新的理论和应用的创新。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研究生指导过程的主体,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但是,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或学科内容在不断深化,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联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这就需要导师本身具备多学科知识,而这一点单个导师是绝难做到的;另一方面,在高校做学问一般看重论文第一作者,发明专利更难多人共享,因此对团队精神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导致一些导师惯于“单干”而难以合作。面对研究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跨校跨学科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较大,研究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性增多,需要因材施教,这种要求对传统的导师负责制也带来了挑战,尽管目前有些高校采用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与制度的欠缺,导致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团队,以克服由于单一导师本身因学术传承关系单一,容易形成学术门户之见,学术视野受限,造成不利于研究生学术创新所带来的种种缺陷。因此,建立导师团队,明确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得到贯彻落实,发挥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首要的措施和方略。

其次,亦要将研究生组建成团队,改变学生单干的弊端,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研究生团队既可由一个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构成,也可由导师团队中不同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构成,甚至可吸纳其他研究生。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生团队组织是相当普遍的。研究生团队中,每个研究生的主攻研究面向应该相当具体明确,同时也有团队总体目标和分工合作,甚至构成传帮带的形式。通过研究生团队活动,包括学术研究、读书交流等,促进研究生个人和团队的责任意识,提高研究生的求知欲望,扩展研究生的研究思路,扩大研究生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更好地把握本专业学科技术的当前动态和发展趋势,促进研究生在研究课题方面的理论创新,推进应用技术的发展。

二、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的优点

建立指导教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可以带来一些益处。

一是可以强化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由于研究生导师团队通过集体讨论和决策,共同制订或修订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实习设置、教学方法研究、教改实施、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论文选题等,可有效跟踪研究生培养成长,监督、检查和落实培养计划。由于集体严把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最终检查、论文查重和毕业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使研究生始终处在一种按部就班且规范的培养氛围之中,杜绝了研究生不良的学术道德行为,真真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所锻造出的产品合格率就会高。导师团队不仅能充分发挥其中学识渊博、学术造诣水平高的导师的作用,同时也能集群体的智慧,兼顾每位导师的学术所长,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强化指导力度,提升研究生培养管理质量,克服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所带来的不足。这也符合大自然群体优化进化规律。

二是可以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丰富研究生专业知识。导师团队中的导师,其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学术经历、应用技术等诸多背景一般都不尽相同,甚至还有差异,有的导师经验丰富学有专长,有的导师指导经验尚缺但能力较强且知识面较新。导师团队可积聚相关导师的全方位力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研究生能从导师团队中学到最优化的、最前沿的先进知识,构建完成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需要的本学科以及本专业宽厚的基本知识体系,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开拓知识面和学术视野,较快地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为所要从事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师团队的指导方式既改变了过去单一导师知识面不宽或专业领域过窄的缺陷,也促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从中还可鉴别哪些是最新的、最有价值的或最有发展前途的,哪些甚至是可拼弃的。研究生团队可以摆脱过去传统的单一导师负责制下的思维定式,可以在总的目标下进行分工,各自负责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如做系统、做实验、做理论演算。又可进行必要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克服一般的困难,解决问题,体现团队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自然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可经常根据需要开一些或大或小的研究讨论会,提出比较好的想法或点子,通过讨论激发创新思维,时时起到相互之间“抛砖引玉”的效果。良好的研究生团队可弘扬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强化研究生的责任意识,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望,扩大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思路,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学术创新。这也适应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

三是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将不同专业方向的导师和研究生聚集在一起,在合作指导、学术交流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商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系统效应。资深而水平高的导师思想成熟、基础扎实,年轻导师思维敏捷、探索欲强。导师之间的切磋对提高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大有裨益。研究生也由于充满激情和活力,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的跨越度较快,因此,容易提出创新型的想法和观点。在团队研究中进行学术思想交流很容易碰发创新思想火花。将研究生置于团队环境之中,能够使他们感知知识缺陷面,及时弥补不足,进而扩大知识面。研究生通过融合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到研究课题中,在任务的驱动和研究思路正确引导下,为了解决问题,并经过必要的探索过程和反复的磨练后,出现顿悟,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人的一种成长过程或培养过程。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质量要比不进行任何磨练就毕业的研究生的质量高出百倍,因为这是一种真真意义上的'能力培养。

四是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团队在构建时,可吸引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参与,如外聘企业和政府界的学识渊博且具有指导能力和精力的导师、外校导师以及在企业中做实际项目开发和应用的研究生参加,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实现不同高校和社会导师资源共享,社会与高校双赢。联合培养研究生对高校来说能增加学校资源,包括师资资源、科研课题资源、经费等。对研究生来说,通过较早地接触社会而了解社会。通过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不断沟通,深入掌握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自身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体系明确努力的方向。避免产生在学期间虽花很多精力学习了不少的理论知识,但将来可能不能学以致用的矛盾。研究生甚至可通过参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项目的合作开发或项目实践等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对企事业单位来说,联合培养研究生既可改善人才的构成结构或做好人才的储备,也可提高企事业单位整体的知识层次,促进研发水平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向高水平方向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人才引进和人才的利用以及今后经济的转型。

三、社会技术需求始终是促进研究生创新的导向

在团队构造的伊始就吸收社会力量既对团队的指导力量有加强作用,同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发挥导向作用。现代的人才培养绝对不再是闭门造车,面向社会,把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纳入学校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上,是对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的一种制导。

古时所云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现代的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要将研究生纳入到社会日益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白轲争流”的大潮之中。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要能够学以致用。尤其是研究生,不光是要“学”,还要体现在“研”上。研究生能够进行研究创新,才是名符其实。但研究生开展研究创新的动力在哪?应该是社会对技术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作为推力。同时,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服务所产生的研究成果能够被社会所采用,得到社会的承认,对研究生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欣慰,可起到精神鼓励作用。因此社会技术需求对研究生知识体系的确立、培养和发展方向都起着导向作用,更易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明确未来学成后的服务方向,关注相关技术领域的现状、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四、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的各项具体措施

1、学生层面

培养当代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只是培养他们仅仅理解和掌握书面知识。学习能力应该是融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能力为一体。研究生除具有完成基本学业的能力之外,还应具有实际动手的能力和为人处事、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一个大的工程项目需要一个合作有效的团队来完成。研究生在学习阶段要注意培养自己在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能力,注重锻炼和充实自己实际动手的能力,即便毕业后走入社会,拥有这些能力也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快地进入角色,发挥重要作用。要达到这些目标,应采取两方面措施。

(1)从入学开始就要根据研究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将他们组成具有共同目标的研发团队。这种志同道合的团队,院校给予经费支持,不干预他们的具体活动,实现学生自己进行团队管理、团队活动。由团队举办小型交流会或学术论坛,形式可相对松散,以利于培养研究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

(2)成立由高年级为主体、低年级参与的创新梯队,团队内部定期举行学术进展报告会,特别是高年级的研究生介绍他们的成果和经验体会。这种以较强综合能力的高年级学生领衔,吸收部分基础扎实的低年级同学参与的创新梯队,可以增强项目研究的持续性,加强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可开阔低年级学生的视野,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又可提高高年级学生科研开发等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高年级学生可向低年级同学传授创新经验,这也利于形成良好的研究生创新梯队。

2、导师层面

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导师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学习,滤掉旧知识,扩充新知识,善于接受新概念、新观点、新事物、新方法,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和创新,始终让自己利于所在领域的最新前沿,乐于与他人交流、探讨和合作,哪怕是对原有的事物进行分析,也能够换位思考、换角度观察,力争不断产生新观念,提出新的学术观点、新的技术和方法加以探索。可采取下列措施:

(1)在学校内部,以学科群建设或相同科研方向为纽带,将若干学科或科研方向的人员组织在一起,形成导师团队。并对导师团队予以建设。可由学科带头人任组长,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为组员,同时配以实验能力较强的实验或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参加。导师团队亦应明确目标、任务和规划,制订科研研究方向和切入点,立项确定课题任务,对任务进行分解,形成难易层度适合的阶段性任务序列,便于研究生选做。导师团队内部也应分工明确,分工合作,有人担负总体设计和总体集成,有人担任专题任务的指导。并能对阶段性工作及成果加以科学汇总,进行必要的整合、讲解,进行透彻的分析总结。导师团队全面负责培养计划制订、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指导、论文写作、论文答辩。团队中导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学校也有将导师团队建设成为校级优秀导师团队甚至省级优秀导师团队乃至国家级级优秀导师团队的支持义务。

(2)在学校外部,可实行一定的不同高校导师共享的交流机制。也可外聘国际知名学者、企业高层研发人员或管理人员、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有丰富经验且具有较高理论基础或实践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让这些人员加入到导师团队中来,采取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独立或联合指导研究生,其最大的特点是让研究生与社会的联系变得直通方便,打破了学校和社会的壁垒界限,学生可接触到社会,容易置身于社会的需求环境之中,也可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知识和需求。研究生的学习通常也是跨学科的,自然地也要求导师和学生之间消除门户偏见,能够将多学科知识加以融合,产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学习目的性强,学术和科研的路子也变得越来越宽。团队中导师之间优势互补。通过对学生实行“课堂理论学习—科研实践—社会检验”这种长而大的冶炼,导师也可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工作、科研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亮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创见的精神。这也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唯师是从”),形成新型的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可从校内外不同导师那学到跨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吸收先进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技巧,科研论文写作的依据变牢,科技应用的面向性和争对性得到增强。研究生进行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容易得到体现,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推动的动力,进而催生研究生创新成果的形成。

3、院校层面

院校是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建设、梯队建设、教学改革等一切与教学相关活动正常开展的温床,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等上述活动都离不开院校的大力支持。要使团队能够有效运行,院校必须为其提供所必须的各种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院校文化氛围和科研环境,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生只有参与院校内所举办各种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才能激起他们的创新欲望,牵引他们朝创新的路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的创造力才有得以发挥和实践的机会,创新能力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院校也有许多工作要做。

(1)加强科研和科技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作学术报告,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术会议、新技术讲座等,也可由研究生自己组织或举办学术活动。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使研究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水平,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

(2)加大经费投入,为团队建设与运转提供资金支持,改善科研条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努力建设符合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条件。

(3)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合作,扩大发展空间,改善办学条件,促进资源共享。继续开展选派优秀研究生赴国内名校的访学工作,积极探索与国内高校、企业及政府部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四、结论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高校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与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的前沿阵地,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特征、教育规律,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当代研究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成长为创新型优秀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8:浅谈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浅谈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金融学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论文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思考。我国金融业在危机中获得了发展机遇,但金融企业的高科技发展与人才配置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创新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社会需求型人才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陷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理念认识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措施的制定、对人才培养者的培养、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三个方面。它将高等院校教学、研究、服务三大功能融合在了人才培养模式中。但是目前高校普遍重视的是教学研究工作,对于社会服务的功能认识上还不足,尤其是对于社会人的培养不足,容易忽视对他们社会责任的培养。在制定人才培养措施之初,各高校一是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二是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长,对于固有的人才培养理念缺乏创新意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难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足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对人才培养措施的具体实施,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目前,各个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业理论课程,二是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是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课程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度,而实验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不仅是对理论课程的补充和检验,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现在高校的教材建设普遍滞后,理论课程的内容未能跟上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缺陷。实验课程基本上是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的,难免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此外,高校实验、实训体系普遍较为单一,未能与金融企业的岗前培训课程相结合,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难调动起来。

(三)新形势下师资队伍培养不足

合格的师资力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因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高校对金融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现有师资力量的`增强在短期内并不可能实现。在成本和效益的抉择中,多数高校愿意采用引进外部人才的办法,而对现有师资培养仍显不够。现阶段,一部分教师理论功底强而实践不足,另一部分教师科研能力强而教学不足,教育部倡导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还需要较长时间,这些矛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最终实现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教学手段创新不足

教学手段是高校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方式,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一基本途径来实现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运用教师讲授、演示的方法,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其重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着受教育群体思想意识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够完全新形势变化的需要。当然,一味强调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误区。在现有条件下,若能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才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要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增进社会人才的和谐培养为理念。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输送,还要注重不断加强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因为金融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资本的安全性。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灌输良好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因素,高校需要进行反思,专业人才只有具备优良道德品质,才可能发展成为是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还要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的高校还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获取金融机构拓展的信息,预测未来几年金融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将学校的整体规划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培养者、被培养者和培养计划之间才能有效地统一起来。

(二)加强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各个高校都按照计划每年修改金融学的课程体系,事实上对课程体系的重新修订需要一个较长的论证过程,没有积累就不会有结果,那可能会使这一过程变成一个形式。积极的做法主要包括:一是课程设置要尽可能跟上金融业的发展,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入手,优化课程设计。在传统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按序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假期实践的安排调整课程的开课程时间是有益的尝试。二是要克服教材建设周期长的弊端,尽可能鼓励教师根据授课讲义自编教材,边授课边做教材的编写工作,及时跟进金融形势的变化。较便捷的办法是购买金融机构的培训教材,这类教材基本上是一年一更换,理论性和实务性很强。当然也可以根据授课需要进行改编,这样会更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后立即就能上岗。三是要对理论与实践课时在教育部指导的范围内及时进行调整,本科阶段还应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多动手操作的标准,在授课过程可灵活掌握调整课时,改变实验、实训体系较为单一的缺点,增加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实训过程,以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

(三)加大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高校正鼓励教师加入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鼓励他们参加各类金融资格证书的考试,最好还参加考前培训,接触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当然,教师并不仅仅需要有从业资格证书,还需要真正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高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其他高校中交流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还可以选取派符合金融企业条件的教师,定期进入企业学习以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水平。高校专任教师要主动完成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同时也在与行业兼职教师的互动中去掌握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与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

高校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金融机构的内部培训,并将培训的内容带入课堂教学中去,以有利于有效的培养措施的制定,将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付诸实践。还可以聘请金融企业的培训讲师给教师进行课堂及实践培训,这里的形式可以不仅仅是讲座的形式,可以单独开出一些课程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能够针对理论与实务教学中的问题向经验丰富者进行请教,这些都是高校可以尝试的做法。

(四)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授课内容

金融企业专门的培训讲师通常可以使用多种手段,调动学习者的情绪,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体系中去。高校教师是可以有所借鉴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寻找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形成技能的有效教学方式成为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在综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人的授课特点基础上得出的,教师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引进新的授课形式,例如视频资料分析、案例分组讨论、网站信息建设等等,都可以把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另外,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并将每天发生的最新金融信息带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与学生一起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将其融入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结束语

应该说,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不景气影响到了高校学生的就业。此时面临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不可避免地与许多“海归”派争夺着就业市场,使高校的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企业的蓬勃发展又给高校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赢得了时间和机遇,抓住这次难得的契机实现创新,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的人才教育功能,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社会功效,为高校赢得良好口碑。

参考文献:

1、王玲.从应对金融危机看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7).

3、徐异.金融“银领”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金融,2009(12).

2、王旭,邹睿蓉.浅析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J].今日科苑,(5).

4、屈波.关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篇9:物流专业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物流专业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并按照企业岗位需求来进行定制培养。由企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力资源规划,率先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并向学校下达订单。学校根据需求,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及培养方案和校内外导师。学生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位条件和企业要求的基本技能后准予毕业,直接到预选的岗位就职。这种培养模式能很好地克服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病,如难以进行个性化培养、难以充分发挥导师的研究专长、难以保证学生能力和岗位设置有效匹配、难以在短短3年时间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和掌握某个行业非常详细具体的发展情况和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等等。目前,订单培养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得到了大量研究,成功案例不断被报道[1-3],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应用均未见报道。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6万,较扩招2.1万,其中专硕扩招增幅9%,远远超过学硕的0.3%.面对专硕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如何保证培养质量与就业是每个培养单位面临的共同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专硕和学硕的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其中专硕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重视实践和应用。”何谓特定行业?行业的概念可大可小。例如服务行业包含生产性制造服务业、物流服务业、餐饮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等。就专硕来讲,目标是应用而不是理论研究,人才供应链要保持竞争力,必须快速响应市场,按需培养。市场定位的模糊已经在专硕培养方向、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制定等出现了系列问题。笔者认为,“特定行业”的内涵就是学科优势与区域经济联姻的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通过量身定制特定的、全面的学科知识、技能,以及企业文化、发展动态和言论述评,使得学生接受“更接地气”的系统训练。基于这样一种设想[4],本文提出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着重对其实践应用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和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1订单培养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1培养目标

如果把现有的物流工程专硕培养模式比作为推式供应链的话,那么订单式培养就必须要求培养模式由推式供应链转向拉式供应链。人才培养必须由需求拉动,而不是学校将主观设计出“理想”人才推向市场。首先,培养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岗位职责来制定,至少满足3个条件,即具体化、可量化和可匹配。查阅几所重点高校的物流工程专硕培养目标,发现几乎雷同,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高级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管理的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这种宽泛、模糊的目标定位是企业难以接受的。以重庆为例,位于长江上游,拥有汽摩、机电等支柱产业,民生集团、中集等物流巨头驻扎,拥有两路寸滩港、江北机场空港、团结村铁路口岸和巴南公路物流基地的公铁水空物流枢纽。因此,结合学校一贯的交通办学特色和路桥学科优势,物流工程专硕的培养目标大致可描述为“掌握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系统规划、设计、评价,港口物流设施应用以及运输、配送和仓储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独立担负相关技术指导和运作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细化后的培养目标不仅没有偏离物流高层次人才的基本定位,而且满足了重庆本地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的人才定位。

1.2课程体系

目前,缘于师资不够或者教学管理方便,多数学校对物流管理学硕和物流工程专硕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并且物流工程专硕的专业选修课可选性不高,很多学生选课都是哪门课容易拿到学分就选哪门。

例如笔者所在学院的物流工程专硕的学位选修课一共不超过10门,包括现代管理分析技术、物流外包与第三方物流、物流节点仿真技术、物流系统规划方法及应用、高级物流学等。就这些课程看,总体上是普适型的课程居多,无法和物流企业某个岗位或者岗位系列直接对应起来。因此,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需要整合。按照少而精的课程设置原则,根据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形成3~5个必修课程包,如运输课程包、仓储课程包、配送课程包、港口口岸课程包、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每个课程包设置2~3门核心课程。学生入学后,一旦选择了感兴趣或者有志于从事的岗位,随之就决定了他必须选择岗位对应的课程包。其它普适性课程只需要学生根据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或者导师指定进行选修,本身没有跨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免修。

1.3培养方法

人才培养不像生产产品能够实现标准化,仅需按照详细的产品规格参数,遵循一定生产工艺和流程生产出产品交付即可。物流工程专硕强调的应用性是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结合不同环境和问题,经过创新性加工再应用的能力,它大大高于职业技校生的技能初级应用。简言之,技校生是授人以鱼,而硕士生是授人以渔。具体的培养方法就是学中做,做中学。从现有的培养模式看,物流工程专硕的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第5个学期为实习期。由于校企合作存在的种种具体问题,这个实习期等同虚设。笔者认为,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最大的调整是如何保障学生真正地接受实践的锤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多频次的、持续的和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割裂的阶段性的过程;实践应用应该自始至终伴随知识技能传授,而不能将知识技能传授和实践应用分开进行。具体的,校内导师传授的重点转向“工具性”的知识技能传授和在假想场景中的思维能力训练,而校外导师的重点是把校内的假想环境变成实战场景,并结合一些细节,指导学生如何把学到的结构性知识技能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应用。以物流运营部的市场专员为例,岗位胜任特征是具备物流市场营销、物流设施选址规划可行性评估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如果某个学生选择了这个岗位,那么他在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就是物流系统规划。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在校学习理论上的先进规划与评价方法、规划重点要素等知识以及规范的规划报告撰写等技能。同时,企业正在开展一个规划项目。学生学到一点知识技能后,如内外部环境分析,随后马上参与到实际规划项目中并完成校外导师布置的“研究任务”,并以公司员工最终形成的分析报告作为参照,让学生完成“自我审查报告”,一方面发现差距,及时纠偏,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寻求新的理论方法或者改进现有理论方法。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犯错,不断得到指导。待全程参与完一个项目后,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能够达到专硕的培养标准,并且较好地胜任这个职位。

2订单培养实施方案

2.1学生选拔

学生在复试之前,提交订单培养申请表,获得批准后,在复试时接受校内导师的面试,重点考察思维能力和具备读研究生的基本素质,然后接受企业人力资源部专员组织的面试(事实上是把学生的就业面试提前进行,以选拔出被企业认可的培养对象),重点考察个人特质、价值观等。两次面试成绩加权汇总得出最终复试成绩,按照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直到满足订单规定的培养数量。这部分学生在入学时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合同。落选的`学生和没有参加订单培养计划的学生,则根据校内的面试成绩按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2.2导师团队建设

导师团队是提高订单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大多数校内导师都有2~3个研究方向,作为订单培养必须要求每个导师凝练研究方向,并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或者最擅长的研究方向作为订单培养的研究方向。学院根据导师提交的订单培养方向,按照企业岗位类别进行归类,形成3~5个订单培养导师团队。每一个导师团队至少和2名以上对应的企业部门经理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团队。

2.3过程管理与考核

全面执行导师负责制。在校期间,由校内导师负责管理,在企业则由校外导师负责管理。学生在修满课程学分后,可机动地选择在校学习或是到订单企业短期实习。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课程外还需接受企业组织的专题培训,如企业文化、特殊技能。管理和考核严格执行打分制(首先需制定评分细则和标准),每个学期和每个学年由除导师之外的第三方(校内学位分委会和企业高层主管组成)组织一次综合评估,做出不合格、基本合格、合格和优秀的评估结果。对不合格和基本合格的学生或者导师,给予警告,对二次评估不合格的学生或者导师,解除三方培养协议并取消订单培养导师资格。

3订单培养的风险控制

履约是物流工程专硕订单式培养的最大风险。学生、导师和企业都存在违约或者不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的可能性。例如,学生在中期觉得学习有压力,执意要推出订单培养计划,由于订单培养是学校和企业的一种合作机制,国家学位办和教育部不一定认同,因此对这种情况学校便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只能准予学生推出。这势必打乱企业的用工计划,影响合作意图。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在事先向有关部门报批和备案,做到有法可依。反过来,企业如果认为培养效果不尽理想也可能终止合约,继而影响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学校的声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在签订合同时附加强制条款和赔偿条款,至少保证一个培养周期的全部完成。如果导师不负责或者校内校外导师不能密切配合,可以通过设立激励机制来加以解决。

4结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该如何培养没有一个定式,更没有标准。根据3年多的物流工程专硕的指导经历和思考,本文提出了采用订单式培养的观点。以现有培养模式为基准,讨论了订单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整合和培养方法改进策略,并且给出了学生选拔、导师团队建设和过程管理与考核三个关键实施环节的方法设想,最后简要指出了订单培养的风险及控制策略。希望引起同仁对专硕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共鸣以及更深入和全面的讨论。

参考文献:

[1]何海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订单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2):128-130.

[2]汤国生。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订单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35(5):249-251.

[3]崔国成。以行业为依托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8):20-22.

[4]姜恩桥。谈研究生的高层次“订单式”培养[J].科技导报2009,27(24):103.

篇10:化学教育专业教法实验模式研究论文

1佳木斯大学化学教育专业教法实验现状分析

1.1对现行教法实验内容的分析

佳木斯大学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教法实验课和化学教学论同步开课,教法实验课44学时,共10个实验,实验的内容见表1。通过与新教材对比分析目前教法实验课的内容,我们发现表1实验内容表现为:(1)实验内容选材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社会;(2)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呈现没有注重体现科学性,比如有很多现在中学化学实验课已经不再开出,有很多实验在无机、有机和分析课中以做过,如中和滴定和纸上层析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做过,而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的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不要求做了,气体制取实验内容较多,就整个实验内容设计不科学;(3)实验内容设计没有呈现微型化和趣味性。新的教法实验内容应增加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实验,增加微型化和绿色化实验项目,尤其是增加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验的实践能力的提高目的。

1.2对现行教法实验课实验形式的分析

佳木斯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的教法实验是多人一组,学生不能参与每一个实验环节,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目前学院所有实验都采用教师讲学生做这种传统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照方抓药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实验课学生几乎不需要进行什么“探索”,只需按照老师提供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通过这种方式得出实验结论,学生为完成实验而做实验,别说发挥实验的功能,发展学生的实验素养,就连最初的实验操作兴趣,也可能因为这样的设计而丧失殆尽。因此要解决实验课时少与人才能力培养的矛盾,构建教法实验新模式,开放实验模式实乃势在必行。

1.3对现行教法实验课实验考核形式的分析

现在的化学教法实验课属考查课,教师对实验课成绩的评定是根据实验课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书写来评定。这种评定模式是学生以往实验课成绩评定模式的延续,没有突出化学教法实验课的特点,教法实验的特点是学生不仅会做实验而且要会讲实验,通过化学教法实验培养高师学生具有从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以及实验教学的能力。因此要改变教法实验的成绩评定模式,成绩考核要突出“讲”实验的特点,以真正达到化学教法实验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