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在德育工作的作用论文

Jenn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enny”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校体育教师在德育工作的作用论文(共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校体育教师在德育工作的作用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在德育工作的作用论文

摘要:该文主要从“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创新教育、勤勉学习示范教育”四个方面分析高校体育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德育;理念

传统观念中许多人以为体育课程的开设只为增强学生体质,体育老师的作用只为带领学生强身健体。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育人思路的不断调整,许多传统观念也被改变。底印发《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上明确说明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塑造人格、培养智商情商、遵守规则、体会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形成敢于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表明了体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1发挥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导作用

体育教师的讲台在学生的身边,展现出的教学态度、精神面貌、个人修养、理想信念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求体育教师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为自己设置一个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对学校体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追求。从一节篮球课三步上篮的教学目标,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育人目标,再到实现个人教育教学的人生目标,有了这些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不断进行自我挑战。其次,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学习、锻炼、模仿、体验、完成、超越,不断挑战身心、精神的压力,逐渐形成了对自己身心承受能力、抗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认识,促进自我发现和个人理想形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尽心尽责、严谨笃学、刻苦钻研、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精神,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简单的行为效仿,而是由于行为影响而带来的有利于学生人格形成的心理变化,对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指导学生科学地认识到客观世界的规律,脚踏实地,不断进取,为理想信念奋斗一生。

2发挥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渗透作用

《高等学校教师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个方面对教师的道德进行了规范。体育教师也应当充分认识到高尚的师德在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及体育精神方面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自觉以各项规范要求自己的思想行为,以高尚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成长是首先应当做到的。其次,体育教育能够承载和传递道德意志品质教育信息,能够折射思想道德观念,是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有效资源。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要渗透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奥运会、残运会、各种国际体育竞赛的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民族自豪感;利用课堂练习缓解学生高压学习后的疲惫,恢复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开朗的性格和个性特征;利用篮球、足球等项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利用田径1000m长跑项目等教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利用团体项目、体育游戏、接力项目等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对学生在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貌。此外,笔者作为校足球队的主教练,在训练及比赛的过程中,用以人为本发展的理念加强对队员的人文关怀,经常了解队员学习生活情况,遇到困难及时给予关心帮助,要求队员遵守体育道德。如尊重对手、服从裁判、遵守规则等,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及团队精神,同时通过暗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形成全队队员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

3发挥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作用

体育教育的创新大致可体现在3个方面: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只有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才可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增强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培养学生立足社会的能力。

3.1理念创新

即引入最新的教学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谐教育、人性教育等。理念创新能够使学生树立新的观念,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体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能够对传统的体育进行正视,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使整个教育创新与改革取得大踏步的前进。例如可适当增加体育史、体育人文、体育美学等课程的学时,使得体育教育的理念能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入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3.2内容创新

即及时修正最新的体育知识及技能,保持科学性与进步性。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往往只重视身体锻炼的形式,忽视体育知识教育,未能认识到体育知识是体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高校使用的理论教材不仅占教学比重太小,甚至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教材,这就使得体育课程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为改善这种局面可以提供不同的运动理论选修课,将传统的技术理论和课堂实践分离的情况打破,让理论知识与社会中的领域相结合。

3.3方法创新

即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如采用游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交流对比法、心理教学法等。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创新,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提高了体育课的吸引力,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拓展自身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增加趣味小型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体育的兴趣和乐趣,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另外借助互联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动画、比赛录像等方式自主学习,增长体育方面的先进知识,拓展视野。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互动游戏,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4发挥对学生勤勉学习的示范作用

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近些年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各项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不断的先进化和科学化,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知识储备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则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甚至出现教学错误。因此,体育教师一方面需要坚持走专业化道路,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来拓宽专业内涵,重构自己的经验与行为才能逐步地掌握、积累一般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促使教学态度的转变、情感的投入和知识的更新以及调整知识结构,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推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在传授给学生一定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最前沿的体育知识、最新的项目规则、最时尚的运动理念、最科学的运动技能等,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促进他们勤勉学习。此外,体育教师必须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开展体育教育科研,根据个人优势及特点采用不同的科研方法,选择与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及课题,制订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案求真务实地开展研究,使科研成为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阵地。

总的说来,要做好一位“四有”体育教师,不仅仅自身要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更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体育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并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真正做到“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李波.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10):116-117.

[2]彭蕾.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J].教学与管理,(7):113-115.

[3]蔡德森.职业院校体育课的德育功能[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55-157.

[4]邓耀凯.专业化视野下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35-137.

[5]何亚新,石真玉,吴剑明.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8):63-64.

篇2:高校德育工作论文

高校德育工作论文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二是德育的“信”的范畴。德育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来展开。为了实现德育的阶级目的,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颠倒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美育、智育,包括名种形式的基础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等,来取代集体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尽管这些形式的教育都是必要或有益的,但这还不够。必须更加重视对大学生正面的、科学的理论灌输,并使之内化为远大的社会理想、必胜的社会主义信念、尽责社会的献身精神,才能使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矢志不移。

三是德育的“行”的范畴。德育实施过程中“行”的环节十分重要。“行”即德育实践和体验,既是德育实施过程中的手段,又是德育实施的最后目的。作为手段,通过“行”,正如前面所说,可以使大学生在亲自参加德育实践的体验中,更加牢固地形成“信”;作为目的,通过“行”,可以使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落实并检验“信”,然后,在此基础上强化“信”。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50年代至60年代前半期,我们党非常重视德育中的“行”,强调用政治统帅德育,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和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参加生产劳动等,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的革命化。几十年的历史表明,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尽管难免有某些“左”的因素,但从总体看是成功的。在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是兢兢业业、爱国、爱党、有社会主义信念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这与重视德育的“行”是有很大关系的。总之,“行”是必须十分重视的德育范畴。

篇3: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论文推荐

一、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意义

体育即指身体的教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体育成绩综合考量一个人的体能状态和素质发展,所以,体育是专业而持久的运动。突出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展现我国综合实力,参与国际政治的外交手段。专业素养是指某个专业领域内在的知识、规范和要求,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道德作风和修养意识等方面。良好的专业素养应该是由专业、全面、高效、奉献、乐观、用心等这些关键词组成。不止是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教学能力,更要求全面的个人素质。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师则注重专业预备教育和入职辅导教育以及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过多限制于职前教育,所以,导致高校体育教育难以实现终身化和现代化,根本无法适应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改教育即是全球化教育,也是专业化教育。它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队伍中却不断出现道德失范和专业缺陷等问题。面对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改革,高校教育更应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国不少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忽视文化知识和师德教育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还连连出现道德失范和素养不足的课堂丑闻。拜金主义与社会诱惑不断地侵蚀着个别教师的心,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积极提升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修养不仅是教育新课改发展的工作任务,也是提升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师道德修养的唯一途径。首先,在新时期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专业修养即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形成与发展的要求。专业素养的建立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完成。其中专业素质是外在因素,师德修养是内在因素。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所以教师专业素养的建立不可能只靠外部因素的影响,还需通过内部的因素起作用。其中,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通过反复学习和锻炼就可达到标准,而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却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师德和能力。其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具备师德的教育。高校教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培育基地。高校的体育教师则是这一教育的倡导者。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不仅广泛影响在校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影响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新课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变被动为主动,结合课改精神,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完善教学能力和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我教育,以传递正能量为己任,发挥师德修养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二、新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体育新课改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素养要求的目的,就是要把高校体育教师根据课改目标规定教师教学变革中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专业要求,转化为体育教师的内在价值追求和教育思想自觉,进而发展成为自身的体育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实现高校体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以及师资队伍。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了两个方面。具体而言,一是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即指教师在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操、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二是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即指教师在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礼仪谈吐等方面所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即指教师的教育思想或实施教育的思路。高校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理解和学会应用为主,改变传统教授或应试教育,开启互动平台,给予学生展现自己训练成果的机会。如今所说的体育新课改亦指阳光体育思想和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体育新课改也要求体育教师加强专业技能和师德修养。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对高校教育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改革。因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被赋予了新课改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在与学生交往中以专业技能来开发学生智力,以思想品德来塑造学生品格。一个具有专业素质和高尚师德的体育教师必定会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做出贡献。

(二)知识结构

高校体育课程不止要创新教学,更要提高体育素养,在更高的体育领域进行研究。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教育的修养,对体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不断反思,使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不断成熟。体育是集合人体所有运动技能的综合学科,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要训练标准动作,不仅要对理论知识彻底熟悉,还要对人体机能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完美的训练效果。只有具备全面的体育教授经验和体育理念,才能设计出具备体育精神和文化的教学课堂,没有体育精神的课程设计也同样无法引导学生的运动意识和体育意识。

(三)综合能力

随着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具体而言,一是教学能力;二是.教研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国际先进的教研意识和现代体育的教授经验,深刻理解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精髓,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能状况,与学生沟通合作,了解其需求,发挥其才能。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实现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对策

(一)培养专业的体育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

教育重在育人而非教人。体育又是一门身体力行的学科,一个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运动员,若是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专业的知识一样无法获得胜利,更何况是一个不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所以,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厚实基础,更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因为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譬如现阶段社会上出现负面教育新闻,有些学校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责任心,他们的行为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更给教师形象和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拜金主义和享受主义思想逐渐蔓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随之下降,师德修养也开始令人担忧。为了重塑教育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势在必行。高校体育教师要摒除不良思想,宣扬正能量,以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

(二)加强文化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体育教师要学以致用,将个人文化素养和师德修养融入教学设计中,将正能量和优秀品德传给学生。还要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和体育理论,提升自身在文化和专业方面的造诣。其中包括了高校体育的教学理论与艺术概论以及课外辅导的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学习新课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依据新课标教学大纲的改革要求,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原则,利用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相结合来制定以人为本的教学计划。组织高校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道德理论。以教书和育人为教学标准,在掌握体育教学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利用师德情感感动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格。

(三)学会利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

面对新课改,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新的体育教学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校方面要抓好教师课改培训,引进先进体育设备,提高教学条件,总结工作方法,搭建平台让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中激发自我提升的愿望。具体而言,一是学会利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来指导体育教学,并借用科学的教育规律来创新教育模式;二是学会利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丰富学生的头脑,并借新课改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学会利用职业道德的爱心去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4: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一、隐性德育的认知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

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

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

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德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通过网络平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烦恼、困惑与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通与引导,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隐性德育开展的丰富化

网络发展到进入,已形成了成熟的信息系统,人们只要输入想要得知的信息,按下搜索,就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内容种类丰富,并结合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于一体,便于网络使用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同时它的更新速度极快,以其新鲜度吸引人们的眼球。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可以将德育内容加以处理于渲染,改变其单一的教育功能,充分展示其魅力,转化为更贴近学生、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新鲜形式,使学生产生兴趣,自觉自主地去接触这些内容,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德育教育,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使学生对德育的一贯刻板印象发生转变,更加愿意去接受德育课程。

三、结语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信息不能无节制、无序地传播。高校网络应在在树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和谐管理的理念基础上,坚持系统管理、创新管理和高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发展和完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实施网络德育,最重要的是应向德育工作者普及网络知识,提升其网络文化素质,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掌握大学生的德育相关知识又精通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德育工作者队伍。网络载体作为新型的隐性德育载体,应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传统载体实现双向互动,更加有助于提高隐性德育的实效性。将校园景观、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德育方法,通过多媒体形式体现在网络载体之上,既有助于对其教育效果进行总结、盘点、归类整理,加强隐性德育的整体性效果,也有助于网络德育阵地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增进对网络与现实双方面的深入了解。隐性教育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的自由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与如今网络文化媒介载体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既是网络文化发展之下的迫切需求,也是隐性德育创新发展的最优选择。网络隐性德育具有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内驱力,约束、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主动积极地认同社会主流思想政治文化,并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网络生活等各方面体现出来,达到德育的目的;并且这种认同―――实践―――认同的网络德育轨迹形成良性传播循环,更使得优秀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强化和弘扬。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德育虽然成为了德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并不能替代现实德育。应该将网络隐性德育进行科学的界定,合理掌握网络隐性德育在大学德育中的位置及其与传统隐性德育、传统显性德育、网络显性的与的关系,使它与多种德育方法形成有效互补,这样才能使大学德育的实践更加科学合理、富有实效性。

篇5: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学历与多方向

学历是教师渊博的一种特别的象征称谓,高校教师学历的高低直接可以体现出其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通过访谈部分了解得知,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获得硕士学位占比例较大,部分在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学位排序为硕士学位占第一,其次为学士学位,第三为博士学位,。从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学位获得情况来看,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均受过高等体育教育,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多于本科所学体育方向不一致,研究方向较多,技能水平一般,授课课程项目多不是自己的专长,缺少专业运动员水平技术展示。“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加大高学历青年体育教师技能水平的培养力度。

(二)专项技术分析能力偏差大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是体育师资队伍的主力军,一部分教师由于其所授课程门类较多,与其研究方向不一致,对其项目技术分析了解甚少,多数青年教师需要进一步学习专项技术分析,虽在本研究方向技术分析尚可满足教学现状,但不能很好的利用较高技术数据分析仪器进行研究型教学,不利于体育专业学生专项课学习。部分教师文化水平较低只会用通俗的白话对其项目进行技术分析,专业专项技术分析能力较低。专项技术分析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授课质量,也会影响学生对本项目的求知欲,应加大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专项技术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辅助练习少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数是长驱直入直逼本次课授课内容,只注重于重点难点的教学,忽略了导入课的学习和专项辅助练习,辅助练习是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某项技术的敲门砖和垫脚石,少了这一步不利于学生学习技术学习的效果和对技术的理解,不利于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授课。体育教学中应加大教学辅助练习的量,但要控制量的大小,注意量变到质变的这个临界值。

(四)教学方案撰写陈旧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案,在保证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前提下,应该根据所授课的特点大胆创新,如健美操、体育舞蹈和武术等。应该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充盈自己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和教学目标等级化,不能一味的陈旧呆板。现代的大学生是放飞思想的一代,是网络时代的冲浪者,“低头族”成为了他们的特定称谓,如何在授课期间让他们忘掉“低头族”,高校青年体育理论课教师的又一重要课题。

(五)青年教师培养形式较为单一

通过访谈了解,极少数学校会每年公派青年体育教师去进修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由于青年体育教师的工资收入不高,个人消费去培训的教师几乎没有,多数学校是以校内自培,在校内以听课形式学习老教师或者是相关教师的授课手段、方法等,之后并作以评价,此做法只是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其次为说课比赛,此种形式培养非常有助于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较少,获奖机会微乎其微,多数不参加校级说课比赛,积极性不高直接降低了说课对青年教师教学培养的效果。

(六)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受限

现如今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各省采取了网络远程培训这种形式进行的。为了提高报名教师的积极性,校方规定必须完成培训,不能按时结课的教师将影响其职称的评定,这一规定使得大批青年体育教师放弃培训机会。另有一个原因是课程内容受限,可能是网络课程刚刚开始,各课程不太完善,如只有大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缺少专业的专业技术科的课程。通过对技术科的教师访谈了解,他们多数愿意学习自己专项课,而且很想通过远程这种形式学习专家们授课的新方法、新手段和了解本专项发展趋势等。可见技能课教师在这方面的求知欲较强,应进一步完善各课程的网络授课内容。

(七)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是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源地之一,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由于体育课程的授课特点与其他课程有别,技能课程较多,技能课需要学生在身体上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就要求我们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必须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和团结向上的这种精神,积极主动的通过教学传播体育正能量,为学生在校求学期间的增添精神上的助力。

二、结论

各高校领导部门应完善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规章制度,增加在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进修的机会和经费,突破培养形式单一这种局面;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辅助练习等方面,应该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本专业前沿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学习,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采用适当的手段方法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篇6:高校体育教师量化分析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量化分析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云南省11所(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大理学院、红河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二本及以上院校体育院系教师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及单位名称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为主。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检索2001―20的期刊论文。关于高校体育教师发表的期刊文献,及访问各高校相关网站,收集到必要的数据资料,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比较分析法

对我省二本及以上院校体育院系教师科研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省体育科研的整体现状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1.2.3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各院校公开发表论文数量及所占比率的分析

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我省二本及以上的11个高校中,其中最高的为曲靖师范学院占19%,第二和第三位分别为大理学院15%和云南师范大学14%。最低的为西南林业大学仅为1%。从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发表论文所占比例较高的为综合类的师范院校,地州的师范院校所占的比例都较高,而非省属类和其他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比较低。这表明,云南省各高校之间体育科研发展不平衡。

2.2云南省二本及以上院校体育科研外显特征和刊源特征分析

科研论文不仅是反应教师科学研究的标志而且科研文章无论对教师个人还是学校的声誉、学术影响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1―年我省二本及以上高校体育院系教师总体发表体育类科研文章总量为1183篇,其中发表数量最多的为曲靖师范学院217篇,最低为西南林业大学15篇。体育类核心期刊79篇,仅占发表总数的6.67%,11个高校发表科研文章总量平均数为107.55,核心期刊平均数为7.18,在发表论文总量上有6个高校都低于平均水平,体育类核心期刊79篇,仅占发表总数的6.67%,在核心期刊上有7个高校都低于平均水平。超过平均水平的为省属综合类的师范院校和地州的综合类师范院校,其余综合类非师范院校整体都低于平均水平。核心期刊以G8体育类为主要参考依据,其中,各高校所发表的科研文章中核心期刊所占比例前三名的分别是云南师范大学22.29%,云南民族大学13.95%,云南大学12.20%。这说明无论从总体数量还是核心期刊数量上看我省这十多年来发表的体育科研文章总体数量偏少,各个高校发表的文章数量参差不齐,核心期刊所占的比例较低。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虽然在发表科研文章总体数量上为第一位217篇,但其中体育类核心期刊只有4篇,仅占发表文章比例的1.84%。这表明,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发表的论文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各高校体育院系发表科研论文不同类别情况分析

合作研究和会议论文是现代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合作研究和会议论文标志着与外界交流开放和相互学习的程度。一般说来合著率越高、合作度越大学科发展的水平就越高,因此合作率和合作度是衡量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以及衡量论文研究广度深度的重要因素[3]。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省各二本及以上在高校公开发表的1183篇科研论文中其中独著类(即个人独立完成)为467篇占总量比例39.48%,合著类为716篇占总量比例的60.52%。合著类的科研文章总体上还是超过了半数以上,就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合著率较高的为云南师范大学78.92%、云南大学72.17%和大理学院72.07%。但从我省各高校参与论文报告会并发表会议论文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很不乐观,大部分高校只有为数几篇的会议论文,甚至还有高校的会议论文为零的状况。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在各高校所发表的体育科研论文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自己学校办的期刊所收录,这无疑有自我保护之嫌。经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发表科研文章仅仅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晋升、评职称等。在数量上有相当的基数,但就科研论文的`质量却让人堪忧。从总体上来说我省高校体育科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多与外界沟通交流。使体育科研由个人研究向集体化合作化研究的方向发展是符合我国体育科研仍至我国科技研究发展规律。

2.42001―2012年云南高校公开发表论文的趋势分析

高校体育的体育科研文献数量直接反映高校体育科研领域的研究进展,各高校发表的科学文献数量是评价研究群体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科研科学化程度[4]。图2为云南省2001-2012年11所二本及以上高校体育院系发表科研论文年刊量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我省2001-2012年高校发表体育科研论文共计1183篇,年平均量为98.58篇,最多的为2012年共计254篇最少的为共计21篇。发表体育类核心期刊总量为79篇,年平均量为6.58篇,最多的为16篇。从图2的年刊总量曲线的走势上我们可以看出,从2001-2012年云南省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我省高校体育科研成果在日益增多。但核心期刊数量上只有小幅上升,论文的总体质量却不是太高,这就需要体育科研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体育科研的工作中来。

2.5各高校体育科研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高校体育教师不仅承担这教学任务,同时还还充当着体育科研的重要角色,他们代表着体育科研的权威和第一信息的掌握者。因此,高校体育科研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5-6]。从表3中可以看出:截止2012年云南省二本及以上的11所高校体育院系师资队伍共有429人,教授44人,占总数的10.26%。副教授136人,占总数的31.70%,讲师及助教249人,占总数的58.04%。11所高校中体育教师人数也有较大的差距,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师资队伍最多为89人,几乎是其他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两倍以上,其中最少的为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师资队伍24人。在各高校中教授比例最高的为云南师范大学14人,占总数的15.73%,云南大学次之6人,占总数的13.64%,还有个别高校的体育师资教授人数为0。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我省高校体育院系师资队伍结构。

3结论与建议

3.1我省二本及以上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科研成果,从总体数量和被体育类核心期刊收录上来看都不是很乐观,而且各高校之间体育科研发展不平衡。相对而言省属师范院校和综合类地方高校情况还比较好。有近一半的高校科研成果都低于平均水平,还有出现核心期刊数量为零的情况,这就给我省的高校体育科研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树立正确的科研目的、精心选择研究课题、潜心实施研究过程、用心创造科研成果。少一点功利思想,少把科研与生活压力、晋升压力等以外的因素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促进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3.2在各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发表科研论文不同类别情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独著和发表在自己学校主办的期刊上,加上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会议论文,这无疑有很多弊端,只是自己在埋头搞科研,这样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就不会很高,各高校应该经历良好的体育科研机制,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术生长点,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同时利用各高校的各种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互补,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进行综合科学研究,真正实现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3.3从2001至2012年,云南省二本及以上高校体育院系发表科研论文年刊量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以后增长的比较快,但有些许回落,但总体势头还是很好,就核心期刊年增长量不是很大,应该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在原有科研论文基数上加强发表论文的整体质量。以及进一步完善科研奖励制度,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激励教师更好的投入体育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体育科研的整体层次和发展水平。

3.4我省二本及以上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已在逐步趋向合理,职称结构也趋向优化,但教授的数量占全体教师的数量比率相对较少。因此,我省高校体育应适当增加体育学科教授的数量;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并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改善我省高校体育部门教师的学历层次结构。扩大体育科研骨干队伍,促进我省体育科研大步向前发展。

篇7: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师资源论文

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师资源论文

摘要:高校体育教师在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指导运动队同时,应为普通学生、社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指导、组织并引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带领他们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起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体育 教师资源 体育指导员

80年代末,我国社区体育兴起,群众体育回归社区,这是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群众体育回归社会的变迁,必然带来社会内部结构的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制正是在这种社会变革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社会职责是: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者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人们进行健身、娱乐、康复等活动;协助开展体质测定、监测、评价等活动;承担经营、管理及服务工作。

1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

近年来,群众体育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主要内容,以“我运动,我健康”为宗旨,紧扣“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水平”的目标,群众性体育活动蔚然成风,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锻炼意识、健身条件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完善,健身项目越来越丰富多彩。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已从小康水平向富裕型过渡,双休日、节假期日使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对良好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的追求,对社区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区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在发展社区体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他在指导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活动者的身心健康、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稳定社区的生活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 体育教师充当体育指导员的主要优势

高等院校作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具有人才、场地、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建设好高校这个文明社区,进而辐射其所在社区,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发展,真正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更好创建科学、文明、健康的活动场所。因为大学体育教师运动经历较长,技术水平较高;文化科学知识较丰富;接触的东西是比较前沿的,更新能力更强;其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所以,体育教师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列,必然增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1 利用体育教师专业优势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整体指导能力

2.1.1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经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业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广西为例)1,调查表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48.5%,41~60岁的占39.1%,60岁以上的占12.4%。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中青年为主。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调查显示,在我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当中,大学以上学历的仅占36.5%,中学学历的占52.0%,中学以下学历的占11.5%。表明了当前我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程度结构不甚合理,低学历层次的比重太大,总体文化程度偏低、技术等级偏低。从事体育工作5年以下的占74.4%,从事体育工作5-的占21.3%,10年以上的占4.3%。工作资历浅、工作年限较短,缺乏组织与管理。总之,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年龄偏高,工作年限短,经历不足,缺乏组织与管理能力。学历层次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针对性地提供体育保健和运动处方等方面的能力较差,真正能够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作用的非常少。

2.1.2 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它是一个包含着丰富理论与方法的体系。社会体育的发展,既需要对社会体育客观规律概括而成的科学理论,也离不开社会体育目标和任务实现的各种有效方法。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掌握体育锻炼的理论与方法、体育比赛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体育比赛的原理、赛制、计划与编排、综合性运动会的组织以及比赛各环节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等、必须掌握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为体育活动者进行科学的指导,让活动者得以进行科学的锻炼。

2.1.3 高校体育教师的独特优势

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教学机构,体育教师在这个教学机构中学习体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各个体育项目等,努力成为优秀的体育教师。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基本上是体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教育,而且在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从理论上形成新的教法体系。因此,高等学校聚集了大量体育专业人才,其人才不论专业种类及理论知识、人文素质等方面都会起到组织、引导功能以解决社区无人组织,人们余暇时间无事可作的问题。如果体育教师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中,这无疑弥补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水平低下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指导能力。

2.2发挥体育教师的教育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属当务之急。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具备了培训的能力和条件,且利用高校资源搞培训完全符合“社会体育社会办”的新思路。

2.2.1 加强大学生体育骨干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极其重要的。在校期间,体育教师除了指导训练,更要深入到学生社团、协会,培养有体育专长的学生,发挥他们的作用。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组织他们深入到其它专业,负责指导其它专业体育活动的开展,以便使他们在个人能力和指导技巧方面得到锻炼提高。在促进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同时,也为他们走向社会开拓就业道路。 2.2.2 加强大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

所谓体育综合能力,就是体育的理论知识、技能、智力、组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运用能力。体育老师在教学改革过程除了注重对大学生自身锻炼方法和技术技能的培养外,更加强了体育理论知识和组织指导及管理能力的培养,而且,现今大学生具有较全面的基本知识,在体育教师的培养下基本能满足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如能对大学生加以培养,势必能够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但能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而且还具备指导社会体育的能力。

2.3 运用体育教师的组织优势传播文化、引导健身意识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技术、技能、理论知识,课外进入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意识。随着学生走向社会进入社区,他们既成为体育的实践者也是体育的宣传员。通过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教育,引导其对社区体育的重视,并通过他们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动员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社区体育活动中,使学校里的.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得到有效传播。文化知识的熏陶,可以刺激人的意识形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人的行为。学校内的“人文精神”在社区的广泛传播,将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除了职业体育指导员之外,应该有更多的体育教师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仅要走出课堂,进入学生社团,还要走出校区,进入群众社区当中。高校体育人才济济,是社区体育开展活动、培训、辅导最为理想的依托。高校体育部门与当地社区管理部门相互联系,派出优秀教师担任体育指导员,帮助他们策划、组织各种俱乐部或活动中心,开展适合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并帮助培养社区体育骨干,使大多数人从盲目锻炼走向科学锻炼。

3 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性。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性和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推进作用,巩固和提升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鼓励给社会体育指导员适当的报酬,提高其待遇。

(2)拓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渠道。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体育高等院校的师资优势,联合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尤其是培养在校体育专业学生,使其加入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3)发动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学生社团活动,把科学的锻炼方法、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技能理论传播给社区居民,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健康、文明、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和交流、培训活动,积极引导更多的居民参加体育活动。

(4)利用高等院校人才、场地、教育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培训辅导。高等体育教师应研究如何在完成教学、训练的同时,提高场地设施利用率。在完成对学校体育课程俱乐部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办各种培训中心、体育辅导站,引导社区体育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实行有偿服务、合理共享,使高校体育向社区体育延伸。

4 结论

由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既有利于造就一支大规模的、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以适应全民健身事业的需要;又有利于高等院校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的潜在优势,使之迅速转化为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实优势,使现有的人力、物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因此,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造就一支大规模和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赵芳,温织琳,黄东等.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体育科技.(4).

[2]廖军.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6).

篇8: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高校团组织工作是我国高校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发挥高校团组织在高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团员的团员意识薄弱。高校部分团员的组织观念淡薄,对集体缺乏荣誉感、责任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甚至不参加活动,对于团组织交付的任务应付了事,作风涣散,在组织内起到消极的作用。

2.团组织的基层活力薄弱。基层团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生气。大部分团支部处于瘫痪状态,在高年级和研究生中甚至出现没有团支部的情况。团员缺乏身份意识,无法做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3.团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主要依赖高校团干部来具体落实,团干部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部分团干部对党的政策方针的认识以及对自身的道德管理不够,对团员的指导工作产生错误的引导;同时高校绝大多数的专职团干部没有经过业务培训,业务能力的缺乏造成团工作的滞后。

4.工作方法不符合学生需求。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能力。但是具体到高校团组织的工作中出现盲目性,团组织更多地考虑上级领导的要求、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内容单调,工作方法不符合学生需要,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

1.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导作用。高校团组织要依据学生实际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的理论思想,加强当前学生思想观念中明显缺失的内容进行教育。努力做到用中国梦来凝聚青年学生,用传统文化来熏陶青年学生,培养广大青年团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团组织战斗力的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主要是依托于基层团支部开展,必须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才能真正调动起团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为团员服务。首先,加强基层团组织队伍建设,增强组织战斗力。要加强对基层专兼职团干的培养,完善组织机构,加强管理和培养,保障专职团干部的待遇,为基层团组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强化团员意识教育,增强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加强对团员的教育工作,利用专业和思政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强他们的身份意识,严肃团的纪律。最后,加强基层团组织制度化建设,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作用。要将基层组织的职能、职责、职权制度化,确定团组织的权利和义务,扫清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障碍,真正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作用。

3.加强对大学生的育人作用。高校共青团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为党的建设事业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除了进行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外,高校团组织需要充分利用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打造属于共青团特色的品牌活动,具体的操作措施有:第一,走团工作与专业教学双线并举的道路。通过有效的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配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竞技以及创新能力,依据专业特点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给团员配备指导教师,有效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第二,加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实践活动。单纯的组织生活会、团课讨论、支部活动理论已经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将理论学习融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无形的学习到理论知识,并主动接受。

4.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作用。近几年,在各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门,深入到基层进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基层实习等实践活动。高校团组织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引导工作,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时候实践的能力,多渠道、多方面与地方、社会取得联系,获得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感。

5.加强服务青年的作用。服务青年要从学生的成人成才出发,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切实做到为青年学生服务。在服务的方式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和情感需求,不能用“一刀切”和强迫学生参与。在服务的内容上,要以学生为主,组织为辅,依据他们的需求开展服务。在服务的效果上,不能仅仅以上级部门的奖励和自身的思考作为服务的效果评价,要以学生的评价为主。

6.指导学生会、社团工作,加强建设和谐校园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共青团组织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指导学生会、社团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打造和谐校园。如:一方面,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主办全校性大型活动,这样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学习交流会、演讲比赛、辩论赛、辩论赛等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胜磊.共青团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开晓莉,张坤,贾伟,刘园园.高校共青团在作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文教资料,

[3]王传伟.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团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4]仇志熠.新时期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1

篇9:浅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革新教育论文

浅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革新教育论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因自身的特殊性带来的新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确保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培育特色,丰富德育工作内涵

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和支持,构建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促进社会各方面教育合力的形成,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需要内外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让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构建校内外教育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寻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必须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首先,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体具有不同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特殊性。从建校时间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建校时间都不长,与办学时间较长的普通高校相比,其教学硬件设施、师资数量和质量、服务体系、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均亟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从校址位置上看,尽管高教园区建设在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和有效共享教育资源方面彰显了极大的优势,但大都位于城市边缘,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理劣势削弱了作为现代文明重要部分的城市文化对高校的辐射和对大学生的教育熏陶功能。从教育环境上看,新建设的高教园区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相对缺乏和不足,周边环境配套建设不到位,往往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治安情况不理想等,这较大地影响和削弱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负面影响较大。尤其是节假日,学生的安全防范、心理健康教育、课余生活的开展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这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象与目标也有不同于一般普通院校的地方。从教育对象上看,随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成倍增加,招生条件的放宽,学生类型的增多,学生层次的分化明显,各方面的条件差异明显,给德育教育带来新的困难。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普通院校相比更强调技术教育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与理念就必须与此相一致相适应,并采取相关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针对高职院校所在高教园区的特点,实施“双休日工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双休日工程”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个综合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牵动全校各个部门的综合工程,需要通过组织落实、制度保障和措施到位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在纵向渗透上,突出素质教育主题,注重形式创新,凸显时代特征,把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渗透到整个活动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感知、领悟、实践真实工作环境所要求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拓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和就业能力。在横向联络上,高职院校把“双休日工程”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注重德育和德育资源的内引外联,着力加强校内外德育基地建设,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双休日工程”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双休日工程”使广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能够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位置,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双休日工程”中,学校不断创新德育载体,扩大德育阵地,注重把知识、能力培养与人格培育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载体

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以维护和实现学生的权益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德育工作载体,从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着手,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技能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来塑造人,培育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

首先,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般意义上,高职院校面对的用人单位大多为各类大中型

企业,学校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己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口程度要高,以及学校要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外,关键还要看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但在实际就业招聘中,企业首先关心的不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际技术水平,而是毕业生是否爱岗敬业,是否有职业道德、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这种选人用人取向,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能力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优先考虑。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就是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现代企业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具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坚忍精神”、“合作精神”和“进取精神”的现代职业人,从而增强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强化职业规范,提升首岗胜任能力。

其次,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创新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P49)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越来越密切的交流和联系,人类生活在一个命运日益息息相关、彼此日益相互依赖的国际大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应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一般而言,国际化人才是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能适应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趋势,促进国际化组织整体效能,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力、知识、心理素质,以及特定的思想性格行为特质和魅力,能在国际化竞争中把握规律进而创新的高层次人才。”[2]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实施“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将“体验式”学习方式引入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重点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模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测评系统,以及以高职学生能力为主导的职业素质培训课程体系,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培育国际化视野,创新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三、“以小见大”,实现技术与人文教育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相对较弱。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作用,搭建素质培育平台,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积极搭建实践教育平台。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一型知识结构的学生成长成才存在较大局限的情况,高职院校依托环境优势,选择一批大中型名优企业和单位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学本领干什么、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真实答案,对于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坚持技术与人文教育融通,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以小见大”,促进技术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教学特色上,倡导艺术教育与高新技术、工业技术相“嫁接”,以“小技艺”带动“大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强调艺术与技术相融,努力打造行业文化。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把美好、诚信、责任、道德引入学生的生活,融进学生的言谈举止,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和风格,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10:谈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革新论文

谈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革新论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因自身的特殊性带来的新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确保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培育特色,丰富德育工作内涵

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和支持,构建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促进社会各方面教育合力的形成,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需要内外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让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构建校内外教育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寻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必须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首先,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体具有不同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特殊性。从建校时间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建校时间都不长,与办学时间较长的普通高校相比,其教学硬件设施、师资数量和质量、服务体系、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均亟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从校址位置上看,尽管高教园区建设在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和有效共享教育资源方面彰显了极大的优势,但大都位于城市边缘,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理劣势削弱了作为现代文明重要部分的城市文化对高校的辐射和对大学生的教育熏陶功能。从教育环境上看,新建设的`高教园区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相对缺乏和不足,周边环境配套建设不到位,往往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治安情况不理想等,这较大地影响和削弱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负面影响较大。尤其是节假日,学生的安全防范、心理健康教育、课余生活的开展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这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象与目标也有不同于一般普通院校的地方。从教育对象上看,随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成倍增加,招生条件的放宽,学生类型的增多,学生层次的分化明显,各方面的条件差异明显,给德育教育带来新的困难。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普通院校相比更强调技术教育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与理念就必须与此相一致相适应,并采取相关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针对高职院校所在高教园区的特点,实施“双休日工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双休日工程”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个综合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牵动全校各个部门的综合工程,需要通过组织落实、制度保障和措施到位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在纵向渗透上,突出素质教育主题,注重形式创新,凸显时代特征,把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渗透到整个活动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感知、领悟、实践真实工作环境所要求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拓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和就业能力。在横向联络上,高职院校把“双休日工程”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注重德育和德育资源的内引外联,着力加强校内外德育基地建设,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双休日工程”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双休日工程”使广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能够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位置,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双休日工程”中,学校不断创新德育载体,扩大德育阵地,注重把知识、能力培养与人格培育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载体

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以维护和实现学生的权益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德育工作载体,从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着手,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技能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来塑造人,培育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

首先,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般意义上,高职院校面对的用人单位大多为各类大中型企业,学校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己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口程度要高,以及学校要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外,关键还要看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但在实际就业招聘中,企业首先关心的不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际技术水平,而是毕业生是否爱岗敬业,是否有职业道德、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这种选人用人取向,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能力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优先考虑。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就是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现代企业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具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坚忍精神”、“合作精神”和“进取精神”的现代职业人,从而增强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强化职业规范,提升首岗胜任能力。

其次,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创新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P49)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越来越密切的交流和联系,人类生活在一个命运日益息息相关、彼此日益相互依赖的国际大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应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一般而言,国际化人才是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能适应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趋势,促进国际化组织整体效能,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力、知识、心理素质,以及特定的思想性格行为特质和魅力,能在国际化竞争中把握规律进而创新的高层次人才。”[2]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实施“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将“体验式”学习方式引入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重点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模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测评系统,以及以高职学生能力为主导的职业素质培训课程体系,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培育国际化视野,创新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三、“以小见大”,实现技术与人文教育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相对较弱。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作用,搭建素质培育平台,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积极搭建实践教育平台。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一型知识结构的学生成长成才存在较大局限的情况,高职院校依托环境优势,选择一批大中型名优企业和单位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学本领干什么、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真实答案,对于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坚持技术与人文教育融通,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以小见大”,促进技术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教学特色上,倡导艺术教育与高新技术、工业技术相“嫁接”,以“小技艺”带动“大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强调艺术与技术相融,努力打造行业文化。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把美好、诚信、责任、道德引入学生的生活,融进学生的言谈举止,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和风格,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11:浅谈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养成教育论文

浅谈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养成教育论文

摘要:养成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在大学生中实施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实施养成教育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养成教育 道德素质

养成,即“培养,使之生成”。养成教育,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常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手段指导训练个体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以大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主要内容,经过持之以恒的日常行为养成训练,潜移默化地将不文明的习惯,不自觉的行动转变成文明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的根基,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抓实养成教育人手。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正在学习“做人”的大学生而言意义重大。

1实施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1.1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

曾经有人总结出大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智商高但缺乏智慧,有知识但缺乏文化,有文化但缺乏教养,有欲望但缺乏理想,有目标但缺乏信仰,有青春但缺乏热血。”从中可以看出,从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来看,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相互冲击,使大学生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对他人要求主流化与对自己要求流行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崇高良好的社会公德。但对违背要求的行为持宽容态度。由于长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及从小就开始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对“仁、孝、忠、义、礼、信、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都非常熟悉。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考试作弊、做“枪手”;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奢侈浪费、消费攀比;损坏公物、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自私自利,人际交往功利化等等。

道德教育覆盖面小,缺乏认同感。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致使学生以应试的态度对待包括思想道德学习在内的一切学习,而学校的道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至于“为什么”、“应该怎样”都不加探究。目前,道德教育介入的主要是学习领域中的课堂教育这一块,宿舍生活、校园生活、社会交往、两性关系等领域,教育几乎是盲区。学生只知道了一个目标就是去积极进取、获得优秀,却很少被教育取得这种目标的手段需要正当。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严重制约着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社会责任意识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从基本知识的学习到当面能力养成都形成都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这对于不断提升人的智能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的压力却越来越重,心理承受能力日趋脆弱,争强好胜、急功近利,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感太强,甚至无法面对失败和挫折。于是,许多人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获取,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只停留在个人名利得失上,而忽视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在现实的学习与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一些学生往往表现得脆弱,甚至以跳楼、服毒、投湖等极端不负责任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由于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培养。

1.2实施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般看来,“养成教育”似乎是基础教育的要旨,古有“蒙以养正,圣功也”,说的正是要在蒙童时候,加以正确的诱导、教育和启迪,以培养正直的品德。但基于以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认识,倡导对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其意义非同一般。

学校德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养成教育的重大意义由德育的地位决定的。道德养成教育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样的重大问题。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关注学术研究、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同时,关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依然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尽管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已经初步懂得了道德的'基本规范,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荣辱观,培养了真挚的道德情感,养成了一定的道德习惯,但是在大学时期,更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思维的发展,会使道德认识更为深刻。道德情感更为丰富,道德行为更符合规范,但这需要教育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学生有专业攻读、技能学习、外语水平提升等要务来简化或弱化德育,甚至将德育过程虚化。因此,“养成教育”的提出,直面高校德育问题,是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重申和强调。 教育的本质强调实施养成教育。叶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习惯是个体的稳定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且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孔子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因此,养成教育无疑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手段。

2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对策与思路

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塑造学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坚强、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人格。

2.1切实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德建设,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当这种人。”教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道德素养不仅关系着自身品格的完善,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成为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教师只有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教师讲的,学生才容易接受,才能照着去做。当学生发现美德就在身边时,就会坚定不移地吸收过去,成为自己的道德财富。所以说,没有教师给学生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学生性格中的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同一教育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传授,所获的效果会大不相同,这往往是由于教师的道德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2.2规范管理,从制度上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学位教育必须和管理相结合,没有教育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软弱无力的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使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单靠个人的情感、态度和意志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里,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并要长年坚持,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追求进步。由他律转化为自律。还要建立可行的德育评价办法,使其与学生奖励、评优、毕业等建立真正的联系。

2.3养成教育要具有可行性,贴近生活

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片面注重理论宣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将养成教育做实,教育内容就要求具体一点,做到明明白白,着眼点要小一点,具体人微,以小见大。在大学生行为养成上提出的要求要尽量具体直观,标准要明确而清晰,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养成教育的过程本身是具有弥漫性的,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正是通过现实的生活体现其效果的。养成教育并非要轰轰烈烈,更需要教育者的自觉意识及以贯的信念和作风。

2.4优化道德环境,建立道德奖惩监督机制

教育只有在较好的环境下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化道德养成环境,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另外,要在全社会建立起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虽然我们并不否认道德奉献主观上是无偿的,但更应承认,道德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平感对行为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受惠者的感激、舆论的称许,或社会其他形式的奖励。只有公平的回报,才能强化主体的道德动机,反之则不利于主体的道德养成。”相信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校园、家庭道德文明的氛围,对减少乃至消除学生的道德失范,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开展,会起到墨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环境教育效果。

篇12:高校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对策的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对策的论文

摘要:为了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本文仅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河北省高校体育工作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校体育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的发生变化。高校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前提。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体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高校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经济繁荣、知识增长、科技发展和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1.加强师德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具有敬业精神的体育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和显著影响的内在要素的总和。体育教师素质包括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秀的教学素质、快速接受新知识与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的素质、教育创新素质。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指教师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身体素质一般是指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教学素质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要生动活泼并富有感染力。组织教学时,教学环节安排要科学严谨,练习的密度、强度要恰当、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新时期是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更新的更快。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快速接受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师的创新素质是体现教学与训练水平的试金石。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墨守成规、碌碌无为,根本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培养教师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通过定期报告会、定期汇报会、职前培训、进修研究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师能训练,使他们朝着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发展,在教学技能、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如通过导师制,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素质。教师入校后,不论其学历层次如何,要指定一名素质好的老教师担任其导师,从思想和业务两方面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思想上,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培养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的风尚,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业务上,导师帮助青年教师确定业务提高的目标和进修计划,培养和提高他们从事教学特别是科研的能力,掌握各种科研方法,开展切合实际的.课题研究,过好教学关和科研关。培养各种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推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飞速发展。这一切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样,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不断地“充电”,真正做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体育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这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保障。教师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层次和各种工作能力,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问题。教师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及时吸收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学术活动,参观和学习先进的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各种能力结构,以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5.学历层次与能力并重是可持续发展的拓展

重视师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当前的现状并非如此,众多高校将提高学历层次、获得学位作为师资培养的最终目标,只重视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视能力的提升,显然不符合高校体育向前发展的需要。因为学历仅仅代表个人的学习经历与学时水平,表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情况。而能力具有更广泛的含义,能力有学校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实践和自学的成才因素。高校体育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更应具备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应当以校本培训为主旋律,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整体的、协调的、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这一经济和社会理论在教育领域内同样有指导和建设意义。高校体育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并付诸行动,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臧连明.可持续发展与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4)109-111

[2]赵丹凌.教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40-42

[3]王晓春.论社会转型期高校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与科学,(5)79-80

[4]扬燕宁.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4)85-88

[5]曲宗湖.教师的基本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5-50

篇13: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途径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途径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现代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人才的培养要依赖教师的教育工作,因此,教师的队伍建设就成为一个研究对象,依目前的情形来看,高校中对教师的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和教师自身的修养和能力都有待加强。下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学术交流;创新能力;职业道德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学科,由此看来,对高校中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就极为重要。高校中的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升,有利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还有利于进行科学研究,所以,体育教师的责任艰巨,如何建设一个具有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的团体,值得深思和研究。

1.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面

1.1思想

对个人而言,思想是行事和说话的坐标和向导,对高校教师而言,首先要坚守教学育人的根本准则,培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循序善诱、诲人不倦,并且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摒弃个人主义。高校教师的思想境界高,近朱者赤,大学生也容易耳濡目染,如沐春风,受到积极的思想熏陶,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乐观豁达、有进取心、政治素养高的个性。

1.2道德

一个普通教师的合格标准是道德素质,一个高校教师更该达到这个要求。中国文化传承至今,名垂青史、耳熟能详的孔孟,还有近代家喻户晓的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吴玉章等,作为教育界中的典范,都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道德素质的缺陷是不能弥补的,一个不具备道德素质的人也不可能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所以,提升高校教师的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3能力

古人早就意识到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关键,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要传授、教育道德观念,教授学业、技能,解答困顿、迷惑,没有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很难做到以上这些。且现在技术的发展迅速,各种现象日新月异,要保持和时代接轨,教师必须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将最有用最符合时代进展的知识教给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和各方面技能,都是尤为重要的。

1.4职业素质

我们常讲,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而老师是花园里的花匠,花匠对花朵向来关爱有加,悉心栽培,教师也是如此,对学生的栽培也需要耐心和爱心。所以,一个高校教师的基本的职业素质是要仁爱,以豁达的胸怀容纳千万的`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2.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教师的队伍结构混乱

自从高校扩招后,高校的教师团队也发生了变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教师人数增加、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学缘结构向好的方向不断改进,基本能跟上万象更新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脚步。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是不停息的,所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一,虽然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得到了改善,但是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人数还是过少,整体学历水平需要提高;其二,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现象屡禁不止,学缘结构有待改善;其三,教师队伍的普遍年龄在不断向着年轻发展,这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的同时,也给教学质量方面、教师团体管理方面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教师聘用和流动机制缺陷

高校教师的人数日益增加,高校招聘的教师来源也各种各样,虽然高校能招揽各方面的人才,但是教师的人事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高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招聘高校的毕业生,二是在其他学校或者单位中转调教师;三是引进外教,壮大师资力量。但是因为教师的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在不同的地方,各个高校中教师的调转比较混乱,相互的逐鹿也不够良性。调整对教师的人才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应对高校之间的人员流动的幅度,才能接受高校的用人以治事的行动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挑战。

2.3教师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教师团队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有加强,但还是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如今我国大力建设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注重对人才的培育,这样的时代背景给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加大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就急需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高校的任务还是光荣而艰巨的。要跟上国家的政策,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就需要教师积极配合,提高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性的教育。高校必须响应时代的号召,迅速的打造一个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奠定基础,准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一份力量。在中国的高校中,教师大多致力于应用研究,具有创新性质的研究和自主创造方面的就很少。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还只是留在学历的高低、知识的深浅和富饶的文化背景,开发多方面的能力这个层面,但是却忽视了教师的创新能力。

2.4师德建设需要不断加强

在高校中,还存在这一个现象,就是有些教师没有教师应该有的职业道德,没有自控力,为了一己之力就做出一些伤风害俗的事情,虽然这知识少数,但却是害群之马,使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受到污染,形成恶性效应,对于这类现象要严肃处理,并加强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此外,受到这种现象的渲染,在多数教师身上的品性被削弱,其一,教师缺乏对工作的热情,不能认真教书育人,完全一副“混日子”的模样;其二,教师只是做好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其三,教师不能做到表率作用,自己的行为举止都不加重视。

2.5教师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有待增强

在国际上,高校之间的交流渐频繁起来,所以,高校的教师也应追逐时代前进的脚步,相应地提升自己在国际间交流的能力,以便使中外高校的教育水平都有所提高。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高等教育的交流因此也有了新的进展,各个国家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交流,不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与日俱增,高等教育的前景光明,发展脚步也活跃了起来。高等教育在各国之间的交流的频繁对各方面都有着积极影响,不仅将国家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的鸿沟填补得越来越小,还让各国不同的文化彼此了解,增进了民族情谊,最直接的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国之间高校的交流国际化,需要大批的教师为此奉献一份力量,这无疑给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提出了挑战。

3.未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探讨

3.1改良教师团队的结构,整体提高教师修养

为了实现教师团队学历整体提升的目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多招纳高学历的人才,留在教师这个职位上;其二,加大力度培养在职的教师继续学习,争取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对于教师团队的学缘构成的改进,首先要减少本校学生留校人数,多在社会上招揽人才,扩大人才的来源渠道;其次多创造一些海外学习机会,或者去其他高校考察的机会,让留在本高校的教师丰富阅历,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更很高更远的学术境界;然后,在其他高校调入人才,减少企业单位人员的流动。其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一、聘用教师和培育教师时,要全方位考虑,不仅要考虑学历,还要重视教师的能力;二、“近亲繁殖”现象有利也有弊,它会阻碍高校合作交流,阻碍人才的成长和学术的进步,但却不该因噎废食,完全禁止本校学生留校,只有适度调整,才能让本校的传统源远流长下去。

3.2改革完善高校内的人事制度

在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上,改善聘用合同制,遵守基本的准则,根据需求设定岗位,在社会上公开招贤纳士,选择各方面皆优的人才录取,合理安排教师队伍,打破人员身份的隔绝层,在需要的岗位上聘用教师,保证教师团队内部人员的流动有序、拥有共享资源并且稳步发展,保证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有生气,教师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离职、转调,可以晋升,也可以加薪。学校的用人制度要灵活,可将终身制和合同聘任制结合起来执行,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岗位,可以长期聘用也可以短期聘用,以个人的进步推动整个集体的进步,以此实现对教师团队的整体开发的目标。在分配制度上,严格按原则办事,根据岗位的职能确定薪酬,岗位变动薪酬也随之变动,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制定薪酬的多少,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注重教师的业绩和奉献。根据教师的不同岗位分别管理,并实行评优制度,对其进行考核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教师岗位的不同、职能的不同等等。

3.3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现在教师团队中青年人和中年人居多,因此应该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育工作。将提高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能力作为核心,重点培养其教学的能力,丰富教师的实践经历,增加海外交流的机会,鼓舞继续学习,将现代化的教书育人体系打造得更完善。学校要对教师的培养工作下一定的成本,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起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此外,一定要完善对教师的奖惩机制,实施鼓励措施,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要重视起来,让教师自主地去学习。

3.4重视培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规范学术问题

学校要重视教师道德修养的培育,多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让教师的法制意识、职业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有有所提升,以此散播教师对全国的思想上的影响。提倡科学、端正风气,杜绝因私废公、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贪图一时的利益,提倡埋头苦干、实事求是、不务空名。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之相辅相成的还要改革完善教师的管理机制和奖惩措施,完备对教师的考核体系,加强社会对学校的监督,对违反师德的行为不留情面,严厉打击。

3.5支持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丰富教师阅历

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国际上,高校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教师对外交水平提高,给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契机,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鸿沟逐渐填补,各高校的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随着提高,教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增长。为了将这一良好局面继续持续下去,应该大力支持高校间的国际交流,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上的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1]常彦君.新时期高校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1).

[2]马浩鹏.新时期如何推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7).

[3]姚绩伟;汪君民;赵志明;曾梦娟;刘彬华.基于学生体育权利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05).

[4]赵静.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流的缺失与建构[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

[5]彭小伟,杨国庆.对当前体育教学方法范畴的重析与再认[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04).

[6]杨钰.关于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篇14:浅析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激励问题论文

浅析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激励问题论文

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关键与根本依靠。科学构建有效的体育教师激励机制是高校赢得优势与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心理契约是高校体育教师与学校之间心理联系的纽带,是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的一剂良方。体育教师与高校间良性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契约双方职责、权利与义务的稳定;心理契约违背则会导致双方不信任,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因此,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探寻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激励问题是甘肃省高校人事管理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心理契约理论

心理契约研究是当下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20世纪代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梅奥通过对组织氛围、人际关系、人性化关怀等非物质因素研究,揭示了心理契约研究的序曲。最早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的是Argyris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的工作契约”来描述雇佣工人与工头的一种关系,但未对此概念进行界定。Le v i n s o n等人在一个公共事业单位的个案研究中,将心理契约描述成“未书面化的契约”,是组织和雇员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强调双方关系的互惠性。S c h e i n把心理契约界定为任何时刻都存在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一系列没有明文规定的期望,并将其划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并强调“心理契约有很大的力量,是行为的决定因素”。K o t t e r认为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个体与其组织之间的一份内隐契约,它将双方关系中一方希望付出的代价以及从另一方得到的回报具体化。学者们都认为心理契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其内容可能包括千万个条目,很难全部罗列出来。

目前大多数文献将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和关系两个维度。在交易维度中,心理契约关注具体的、短期的和经济型的交互关系,它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用金钱来加以衡量,如工资、奖金等;而关系维度的心理契约更多关注广泛的、长期的、社会情感型的交互关系,包括长期的工作保障、职业发展和个人问题的支持等。国内学者朱晓妹和王重鸣研究指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由物质激励、环境支持和发展机会三个维度构成,员工责任由规范遵循、组织认同和创业导向三个维度构成,他们认为三维结构更符合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征。林澜和伍晓奕研究认为中国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是一个多维构念:学校责任由生存保障、制度支持、资源支持、沟通参与、成长发展五个维度构成;教师责任由敬业守规、关心学生、科研投入、认同支持、活动参与五个维度构成。

应用心理契约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高校和体育教师之间的交互关系,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规范双方的行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高校的忠诚度。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的破裂会影响其工作满意度,产生失望情绪。因此,教师心理契约作为调整体育教师个体和高校组织相互关系的心理模式,与体育教师激励存在着高度适切性。

二、心理契约与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的机理分析

激励是指组织创设满足组织成员各种需要的条件,确定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性措施,借助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来激发、引导、保持与归化组织成员行为,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与成员个体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简单来说,激励就是刺激员工需求、激发员工动机、鼓励员工行为满足员工需要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个过程。心理契约与高校体育教师激励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就积极性而言,心理契约虽不是纸质契约,但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约束,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调动教师积极性,促使教师个体与高校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消极性而言,心理契约违背则易导致教师的不满、愤怒、怠工甚或离职等情绪,并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引发激励失效。

心理契约在高校体育教师激励中的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心理契约符合高校体育教师的需求特点。高校体育教师具有较高学历,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注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喜欢自主开展工作。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个人的.成长。基于高校体育教师的这些需求特点,常规劳动契约容易达成,比如完成课时量和科研工作量。而心理契约则可以把劳动契约中不能规定的管起来,如不坐班、较高水平的学术造诣和自觉维护高校体育教师形象等。第二,心理契约能节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成本。书面契约约束了高校和体育教师的劳资关系,但心理契约的无形规约却能使高校体育教师在学校没有增加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也会主动的完成工作。这无疑会减轻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的压力,节约管理成本。第三,心理契约能有效增加体育教师的凝聚力。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契约双方认为彼此向对方提供的价值是基本对等的,心理契约此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体育教师感觉到高校没有履行其在心理契约中的义务,从而会引起教师对学校的失望或不满,教师就可能会采取降低工作绩效、离职等破坏性行动,以获取个人的心理平衡。如果高校真正实现了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契约良好管理,会消除矛盾和冲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三、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教师激励策略

范颖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出了甘肃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分别命名为交易责任、发展责任和关系责任。交易责任,指的是高校教师注重具体的和短期的经济利益的交互关系;发展责任,指高校教师以更好地适应长期的职业发展和维护高校的长远利益相联系为目的的心理期待;关系责任,指的是高校教师和学校建立广泛、长期的交互关系。本文基于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的以上三个维度,探讨高校体育教师的激励策略,以便更好地激发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基于交易责任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策略

基于交易责任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策略主要是高校要设计出一套公平的薪酬体系。公平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的视角来看,具有公平性的薪酬体系反映了高校对每一位教师工作付出的认可,能够让教师切身体会到耕耘就能收获的道理,打破“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弊病,激发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公平性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心理契约没能履行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即使发生心理契约违背的情况,高校体育教师也能依存于高校,认为自己仍是高校的员工,降低流失率。

(二)基于发展责任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策略

基于发展责任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策略主要是高校要拓宽体育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工作量的合理设置。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素质、高学历人群,普遍都希望评上教授职称。如果高校当中的职称评聘公开公正,高校体育教师通过努力能实现,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工作中去。另外,由于体育教师工作相当辛苦,设置合理的工作量是保证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高校要积极采纳高校体育教师对于工作量的合理建议,结合高校工作实际设置合理的工作量。

(三)基于关系责任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策略

基于关系责任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策略主要是维护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和平级的同事之间的关系。高校体育教师大都学历比较高,对工作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因而容易和上级发生冲突。如果领导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主动放低身段,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倾听教师的心声,真诚地去理解、关心教师,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就能够维持。另外,体育教师比较耿直,容易和同事起矛盾,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时间在草场或体育馆,平时见面机会比较少,因此领导要通过组织活动,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相互之间的沟通,并针对体育教师之间的矛盾做好调解工作,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

篇15: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视,音乐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运用现状,以及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在高校中实现音乐德育功能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校;德育教育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社会上各类道德事件的频发,我国各高校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高素质、有道德、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做好学生的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并做好音乐德育教育与其他德育教育方式的配合工作。

一、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运用的现状

从古至今,音乐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当下的高校中,音乐的德育教育作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德育功能已经被哲人们发现。孔子提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的学习,最终应当以音乐作为最高境界。一个人的德育水平,与他的音乐造诣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道德若有问题,音乐便不够真诚。在古代,人们将音乐作为一种必学的内容,属于表达情感的一种工具,是影响人思想的一种手段。而现在,音乐更是发挥出了它的德育作用。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应当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表达出作者的价值观,并且对欣赏者有着一定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当下我国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已经发挥出了它的价值。比如,大部分高校都会开设音乐选修课,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世界中的真善美。但是,在实践运用中,音乐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高校并不注重音乐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即使开设了选修课,学生也只将其当作一种修学分的课程,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课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选材不当,比如有的教师更偏向于向学生普及音乐的基本知识如旋律、节拍等等,而忽视了音乐对人的感召力,忽视了音乐的力量。好的音乐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后有所感悟,如通过中国古代音乐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的沧桑,了解历代英雄人物的优秀品格;通过抗战时期的音乐让学生了解抗战背景,内心受到一定的感触,对抗战英雄怀有敬佩之心,并拥有爱国情怀。但是目前的高校音乐教学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些,大部分高校会比较注重音乐对学生性情的影响,会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世界中美好的、真实的、善良的、情感存在。这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的缺陷在于并不全面,不能让学生的道德受到全面发展。并且在音乐教学中,有的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感受,而忽视了音乐背后的故事,这样使学生不能对音乐有系统的了解,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对音乐有所感悟。

二、高校实现音乐德育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增强教师教育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一所高校的教育水平,主要由高校教师的水平决定,教师水平高了,教育质量自然也会提高。要实现高校的音乐教育德育功能,教师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和与外界的交流,增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做好表率,虽然身为音乐教师,但也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可能为学生塑造一个正面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并向自己学习,以自己为道德榜样;其次,教师要保持不断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最先进的知识,并且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最后,教师在教学选材中要格外注意因选材不当可能给学生的道德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审慎选材,选取正面的、激励人心的、高尚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音乐教材。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中表现的真善美的感受力

音乐的功能在于放松人们的心情,舒缓人们的心理压力,激起人们内心共鸣,找到灵魂的.归宿。大多数人都是喜欢音乐的,但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部分人只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旋律感等,并没有去发掘音乐中表现出的真善美。高校在音乐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真善美的感受力,在情感上认同音乐中表现出的美、幸福,进而对美好的生活产生渴求,并在实践生活中学会追求音乐中的美与幸福,将真善美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东西,并以之为傲。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题材,比如《音乐之声》,让学生们感受到女主角和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感受到纯真的爱情的力量;比如童谣《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学生们回顾童真年代,激起学生们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

(三)开展音乐专题教育

高校可以不定期的在校内开展音乐专题教育,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增进学生对各国优秀道德文化的掌握,从而让学生们在文化甄别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实践操作中,高校的音乐教师可以自发组织音乐专题讲座或者音乐欣赏主题讲座。讲座包括中国传统音乐、抗战时期的音乐、现代代表性音乐,以及国外代表性音乐等。在专题讲座中,让学生们欣赏这些音乐,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感受音乐中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后再由专家进行音乐点评。比如,在讲座中,负责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欣赏乐府诗,让学生了解古人爱情的纯真、伟大的政治抱负、郁郁不得志却决不放弃的强大内心;让学生欣赏抗战歌曲,了解抗战时期人们内心的无奈、生离死别时的感伤,为了保家卫国的大义凛然而将丈夫孩子送上战场的母亲和妻子、为了抗战而牺牲生命的英勇无畏的战士。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世界名曲,如《小夜曲》《命运交响曲》等等,学生们在欣赏这些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到命运多舛,人们不屈服的精神。也认识到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不单单只为了简单的活着,而要懂得活着的有价值。通过专题教育,学生们在音乐的感召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学会了接受不同的优秀的文化,并将其深深的印到自己的骨子里去。

(四)开设音乐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高校要实现音乐教育的德育作,可以开设音乐实践课程,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中情感表达的了解,并在实践中将其变成自己的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学生在理论上对音乐掌握的多么好,没有亲自实践,便很难将其变为自己的东西,难以在心灵上与音乐的作者产生共鸣。而学校开设音乐实践课程,便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增进对音乐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音乐选修课,但是主要都以课堂音乐欣赏为主,音乐实践课程很少。因此,在未来的音乐课程设置中,各大高校要开设音乐实践课程,比如音乐合唱课、琴艺比赛课、声乐演唱课等等,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实践,亲自参与到音乐演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实践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实践性音乐表演中不断进步,最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形成敢于直面困难、坚强勇敢乐观的性格。除此之外,音乐合唱课还能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培养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音乐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力和感召力,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具体途径。无论何时,我们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在抗战期间,“九一八”事变后,一曲《松花江上》,如泣如诉,激励着人们共赴国难,同仇敌忾;“七七事变”后,麦新创作的《大道进行曲》慷慨激昂,尤其是最后那一个“杀”字,充分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鬼子的痛恨以及大刀队队员的英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关于爱国的抗战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八路军进行曲》等等,这些歌曲无不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军队的豪迈、勇敢、无坚不摧的气概。这些歌曲不仅鼓舞了当代人,更激励和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学生们在这些音乐的熏陶中,民族意识更加强烈,对历史更加了解,对抗日英雄更为崇拜。同时,也明白了现在所得到的安宁和平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这些音乐通过自身旋律、歌词等等,对学生进行感召,从而激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激发出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着保卫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土的使命。

(二)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从古至今,音乐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民歌的吟唱到朝堂的歌舞协奏,音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才子佳人,大都通晓音律,擅长使用笙箫、琴等乐器。除了乐曲,古人所作词曲也很有深意,如《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学。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选材适宜,必然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古人的风采,从而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音乐了解欧美等国家的风采及人文,从而对不同的文化都有所了解,并意识到世界文化本就是不同的,让学生们在音乐教育中学会求同存异,接纳不同的文化,学会对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三)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对自我角色的正确定位

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认清自我,并学会对自我角色进行正确的合理的定位。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便能够认识自我,并努力提升自我。比如,在大合唱中,学生能够在参加合唱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所属的位置,以及团队协作的力量;在日常学习中,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满足于现状。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从而变得谦卑;在合唱、集体舞等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对自我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

(四)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

音乐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进行合理选材,运用音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将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音乐教育使人放松,只要教师进行合理选材,便能够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放松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音乐是具有美感的,而美的东西一般人都不会拒绝;音乐是充满活力和感召力的,好的音乐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培养人们的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及一些流行曲,如《阳光总在风雨后》《朋友》《长亭外(送别)》等等,有的激励人心,让人们在困境中决不放弃,有的告诉人们友谊的珍贵,有的描述依依惜别之情。学生们在学习这些音乐时,内心会有所感触,并受到一定的影响,明白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并学会坚强,不轻易认输。

四、结束语

总之,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对自我角色的正确定位,并且能够推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虽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增强教师教育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中表现的真善美的感受力、开展音乐专题教育,以及开设音乐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和发挥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在音乐教学中有机结合,便能够提高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发挥出音乐德育教育的作用,在其他德育方式的配合下,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最终促进高校整体德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梅枝.论高校德育和音乐教育的融合[J].黄河之声,,(15).

[2]吕珲全.红色歌谣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4).

[3]曾蓉萍,曾红萍.从音乐素质养成谈高校德育途径创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5).

[4]吴颖.浅谈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大众文艺,2014,(3).

[5]唐榕.浅议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9).

[6]曾海文.如何将音乐引入高校德育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

篇16:高校新闻网在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论文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251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

1.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概念自上世纪末提出以来一直为学术界广泛争论,不少专家学者对大学文化的理解和解释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综合概括来说,笔者更倾向于程光泉广义上所指的大学文化是体现大学根本精神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

2.大学文化建设。根据上述对大学文化的认识,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生成的基础和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指大学的科学研究、生产、日常环境及其文体设施,也可以称为环境文化建设,好的环境不仅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还能使师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得到提升。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挖掘并发扬大学精神,它是由一所大学的'学科特色、大师品格以及大学的校史和地域文化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是一所大学鲜明性格的集中体现。制度文化建设是与高校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等,包括师生守则、教学制度、岗位职责等等。行为文化建设则是指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文化交流和日常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它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形式,通过行为文化建设可反映出一所大学的精神状态。

二、高校新闻网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1.新闻网为物质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传播载体。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它要求充分利用和不断完善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规划若干与校园环境相融合的重点文化景区,注重学校品牌化形象的规范使用。而新闻网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传播载体角色。例如在文化景观规划及文化基础设施命名过程中,新闻网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发起网络投票,号召师生建言献策,结果无论哪种方案胜出,都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2.新闻网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舆论支持。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大力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着力提升学校育人理念,提高全体教职工人文素养。新闻网在宣传报道中侧重于学校优良传统的报道,侧重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报道,侧重于学校人才模式改革的报道,侧重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报道。通过侧重报道,有意识引导师生感知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促进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对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认同,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和内在要求。

3.新闻网为制度文化建设提供深度解读空间。制度文化建设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它要求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优化学校内部管理结构,着力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新闻网要深度解读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深度解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校内治理模式,要深入解读各种各级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创造和谐良好的民主氛围。

4.新闻网为行为文化建设提供榜样宣传。行为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外部形象,它要求弘扬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树立良好的师德典型,培育具有大学特色的精品文化。新闻网在传播优秀文化,树立师生典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榜样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在工作业绩和道德模范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典型,大力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树立典型,做好榜样的力量。

三、加强新闻网建设促进大学文化有效传播

1.加强新闻网形象设计,提高网站吸引力。首页颜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绝大多数受众对该网站的第一直观印象,首页版式是否新颖、图片的大小及清晰度是否有冲击力将直接影响网站是否能够吸引访问者的注意。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我们必须发掘高校自身的特色文化,剔除和其他学校共性的部分,提炼学校最核心的理念,把核心文化展示在新闻网的每个版块。

2.加强新闻网内涵设计,增加网站的信息量。网站“形象”很重要,但仅仅因为颜值高把读者吸引过来后,发现内容简单恐怕读者也不会再次光顾。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高校新闻网如果只能提供校内信息,仅仅是校内信息的汇总站,也未免显得过于单调。新闻网定位必须从单一的信息发布平台,转向传播新闻、展示文化、互动交流等多功能平台。要以大学文化建设主体需求为主导,精心策划,创办诸如“校园论坛”“我是新生”“心目中的母校”等一系列精品栏目和特色栏目,提升新闻网的整体“气质”,真正把新闻网做成集信息资讯与思想性、知识性、原创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品牌网站。

3.加强新闻网管理,牢牢把握网站的主动权。网站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人这个主体。要加强新闻网的管理,就必须依靠一支政治素质可靠、专业技术过硬的高水平工作队伍,为传播高校信息、展示大学文化提供必不可少的人才支撑。加强对网站管理者的业务培训,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还要熟悉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便于出现问题时可随时处理。培养理论扎实、有独立见解、积极向上的网络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及时关注网络动态,发现不良言论后及时疏导网络情绪,牢牢掌握网站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

[2]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张跃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北京:中国冶金出版社,2010

[4]丁钢.大学:文化与内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