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论文

扣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扣肉”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论文(共1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论文

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论文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这对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运用人本主义相关理论,深入开展心理学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现状原因分析

在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教,学生学,“填鸭式”的课堂教学现象比比皆是。教师不但全权决定授课内容和形式,而且全权评估学生的上课表现和学业成绩。其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更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再次,师生沟通少,关系不融洽。教师课上忙着讲课,上完课就离开,课后也不和学生进行沟通;由于对教师持有传统的敬畏心理,学生也不愿意主动和教师交流。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异军突起,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派尊重、肯定人性,相信人的潜能,在教育方面强调知识的价值和发展人的各项能力。林红在《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里提到,“教学是一个行为制约过程,其实质关键在于创设一个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情境。这个情境对学生有‘操作性制约’作用和控制引导作用,即教学就是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刘晓芬、常青在《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看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里提到,“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分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车文博在《西方心理学史》里说,“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成为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朱雅丽、宋荣君、孙晔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里说,“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学派提倡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即主导非主体作用,应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监控者。具体来说,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不应该把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细化学生的需求,根据不同个体的学习特点,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在课堂表现和学业成绩的`评价方面要积极听取、吸纳学生的意见。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和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英语话剧或小品表演、英语演讲、小组讨论、英文歌曲或电影欣赏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而且要坚持下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就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学习方法的探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坚持学习直至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甘当配角,不要越俎代庖,要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完善个体的学习理念和思维,以此促进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学派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提出师生间要互相接受、互相尊重。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会真正地放松下来,敢于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自己。教师应该善于和学生做朋友,只有师生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外语进行交际,也应允许他们沉默不语,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外语的焦虑感。

总之,笔者认为,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心理学的作用不可忽视。英语教师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教学工作,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也会得到进—步提高。

篇2: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谢骊

摘要:基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基于学生心理特征来选择英语教学方法,就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促使我国高职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篇3: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在我国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极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比较差的现象,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动性不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显然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状态,为高职学生学好英语、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践表明,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并把它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可有效改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这种不利的英语课堂

教学状态。以下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就如何把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探讨。

一、基于学生心理特征来选择英语教学方法

对于某种教学方法优劣与否进行判断,不仅要考虑其特定的教学目的,更要关注它是否与所施教的教学对象心理特征相适合。如,对于少年儿童而言,因其大脑的语言习得机制相当活跃,故模仿就是他们进行母语学习最为主要的方式,这个过程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语言习得”;对于成年人而言,其“语言习得”就大为减退;因此对于这些成年人来讲,学习英语,仅靠模仿、情境或者应用,是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成年人具有发达的智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因而他们可借助这些有利条件,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进行英语学习,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若能充分了解不同群体人进行语言学习的具体心理特征,就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具体受教育对象来进行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对象来讲,他们多数属于成年人,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实施高职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把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帮助教师灵活、有效地选择最佳教学方法,促使教师真正教好每一节课,从而快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基于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促使学生学习英语动机水平的提高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知道,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就是其学习动机;虽然严格要求学生,并提倡他们勤奋学习,可促进他们学习效果提高,但是真正能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是来自于其自身的兴趣及因此而产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实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学习英语动机水平比较低、缺乏必要自觉性的学生,就要结合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促使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实现人生价值这个角度来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真正明白,学好英语可增强他们今后的就业能力及社会竞争力,这样就可让他们真正搞清楚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动机水平。(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事实证明,基于教育心理学,对这些学习英语动机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在实施了这样的心理教育后,这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明显比以前更能专心听讲,在课后对于英语作业,也能自觉地完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能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学好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基于教育心理学,不断地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深入研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动机水平,让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对英语的求知欲望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这样就能充分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为他们学好英语、提高个人素质水平提供了可能性。

三、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开发

由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可知,学好英语,学生的先天因素固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是学生的那些非智力因素,诸如学生个人的持续努力、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教育环境等。因此,在实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基于教育心理学,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如,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整个班级学生的合作互助效应、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教学实践表明,一旦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开发出来,就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把教育心理学充分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不仅可帮助教师有效找出英语教学中的内在规律,还可让教师有效把握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潘菽。教育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篇4:心理学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应用论文

心理学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应用论文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学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始终做到人本主义思想。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指出了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论述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心理学;人本主义;教学

一、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

学生都认为心理学的学习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利,因此对心理学学习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够学到较为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心理学教师一直对此进行着细致的研究,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一学校不能对心理学课准确定位;因为存在着财力紧张、人员缺少,以及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很大等问题,所以学校时时刻刻都想引进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讲求职业道德的心理学课教师。但当前设置的心理学教学目标,却着重于对学生讲解一些基本性知识。二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在当前的心理学教材中,只有简单描述了人的一些心理与行为,而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影响的内容却非常稀少;三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与前面的论述相同,很多教师在讲解心理学知识时还是以课堂讲解为主,而没有重视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心理学教学中人本主义思想应用方法

1.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与学习条件。在当前的教育心理学学习中,主要内容是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一章中讲解维果斯基、皮亚杰和柯尔伯斯等人的心理学研究;在“一般学习心理”一章中主要讲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和学生的生理机制等;在“分类学习心理”一章中讲解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等;在“学习理论与教学”一章重点讲解了最近出现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删除了一定内容的旧理论;在“教学心理与教师”一章重点讲解了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学生的学习与教学心理结合在一起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了较为严谨的教学结构。

2.加强实践操作

设置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的教学解决遇到的各种实践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如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学习动机与道德教育等。如在学习“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活动内容,教会学生如何整合知识,如何形成自己的概念等,要重视理解高层次的知识和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再有,教师在讲解上述有关内容时可以应用一定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设计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案例分析题和讨论题,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掌握一定内容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创新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应用教材的同时发挥教材中重点内容的作用。同时重点学习“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心理发展与教育”等三个方面。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做到以学生为主,将学生心理的发展做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真学习皮亚杰等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的深层次内容。再有,还需认真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和学习条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育心理方面,要重点讲解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习个别差异一章时,要重点讲解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如何应用等,再有,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等。

4.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教学方法。讲解教育心理的基础知识时,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前面讲,这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利用师生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中的疑点和难点,从而展开讨论和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要以精细为主,而且需要重点讲解有关主题方面的内涵与逻辑之间的联系,学生才能系统的理解。

5.积极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研究学习知识、形成技术与遵守法规等内容时。教师还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思考,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然后在小组当中进行讨论,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师最后做出总结,纠正学生认识中的失误之处,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加以深入,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总之,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为今后其他课程的改革积累经验。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主体作用,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讲求师生间的协调配合,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与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03).

[2]沈承春.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

[3]张莉,廖全明.浅析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体系[J].教育与职业,(02).

篇5: 心理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1、深入疏导,转化角色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进入疏导法。指的是教师运用说理的方法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尽快地从情绪化中走出来,带领学生认知自身的行为,并且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在刚刚进入校门之后以及在毕业之际需要工作岗位之时,恰恰是高职院校学生大规模爆发伤心、痛苦感情的高发期。还有很多例子就是在校期间,年轻人因为恋情的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甚至是有负面的情绪出来。这些时候都是需要教师来及时的引导学生,告别负面的坏的情绪,回忆自己做过的高兴的开心的或者是成功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心理历程的回味来促使学生改变过去只是凭着主观和意气办事的做法,慢慢恢复自信心。深入的`疏导法对教师则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提升心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仅要重视沟通技巧,更要注重沟通态度。学生们往往更加欢迎热情、和蔼以及善于沟通的教师,因此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意识,定位为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了解学生的品行、思想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激励,使心理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营造轻松的学生氛围

辅导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需要一个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想要学生卸下心防、打消心理戒备,就要教师试图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一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是因为如果学生有着很深的心理戒备,是不会轻易的被打开心防的,教师也就无从疏导。还有,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心理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疏通和教育。其实这是一个致命的偏见。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就业和社会压力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均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是障碍,有了问题就需要及时做到排解,否则不仅会加重心理负担,还会被心理包袱困住拘束,产生不好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可建立一定树立比例的“心理疏导室”,聘请心理医生,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给予详细的讲解和疏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下评论,更不能反应冷淡,造成学生的紧张感,应在较为活跃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谈话和咨询。高职院校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这样一个环境,不但会很好地为学生排解问题,同时还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发展。

3、健全干预机制

高职院校不仅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更要将个体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当做重要的工作来做。健全干预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心理问题的发生以及由此衍生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建立健全个体的心理问题干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来抓:首先,实行值班制度,使得心理咨询的教师如同医务教师一样,做到随时能够接待学生,不会使学生感到落寞。初次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尤其会有紧张的心理,如果再遇到无人值班的情况,那么就会更加加重学生的紧张感和不适感。此外,高职院校应配置,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需要,使得每一位需要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帮助。最后,对于初步评估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应及时启动应急措施,转送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治疗,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结语:将心理学引进到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当中,不仅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同时还是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完善。这一机制的实施,必然会形成一个双赢的良好局面。

篇6:心理学在秘书礼仪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在秘书礼仪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分析积极心理学及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在秘书礼仪课堂教学中要应用积极心理学,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软环境和硬环境,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秘书礼仪课程教学的目标。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秘书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急需的“软人才”代表之一。全国各高校的文秘专业正是培养该类人才的基地。结合秘书职业要求,秘书礼仪课程的开设不可或缺。秘书礼仪作为文秘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其任务是通过秘书日常工作礼仪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场景下的秘书礼仪规范及行为礼仪规范,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好专业基础课程打好基础。

目前,对于秘书礼仪课程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的研究上,主要包括“浸入式”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以及实训教学体系建立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较好地诠释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学生性格、家庭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在情景模拟中敷衍了事、参与性差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积极的心理,而这种积极心理的培养,不仅有赖于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还包括课堂教学环境的积极营造。积极心理学关于在群体层面上的研究,即积极的组织系统(positive institutions),正好为课堂教学环境的积极营造提供了思路,拓展了对秘书礼仪课程教学研究的范畴。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成为全球范围内心理学探究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主观层面。主要研究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的主观体验,体现在对过去的满足和幸福感、对现在的快乐和幸福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主义。(2)个人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positive personality),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

(3)群体层面。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的组织系统(positive institutions),主要研究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进而提升组织的效能。

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包括宏观层面,即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如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重要的方针政策等;中观层面,即积极的单位或社区组织系统,如个体的生活圈、交际圈、工作的单位组织系统、生活的社区组织系统等;微观层面,即一个人的核心生活圈,如个体的家庭组织系统,包括家庭中的各种关系。

课堂教学环境包含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主要是指课堂上的学生和教师,硬环境主要是指课堂中的教学设施设备、教材等教学辅助用具。

对于学生来讲,课堂学习是他们学习生涯的主要生活圈,对于教师来讲,课堂教学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圈,因此,课堂教学环境符合积极心理学中微观层面的组织系统,涉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学辅助用具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学辅助用具之间的关系等。因而,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组织系统的研究思路,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人格,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应用积极心理学,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软环境

(一)增强师生的职业感

秘书礼仪课程主要是传授秘书在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礼仪知识,然而学生涉世不深,往往缺乏对秘书工作的了解,从而影响教学实施。为了增强学生对秘书职业的感知,课堂教学需要增强师生的职业感,促进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软环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每章内容整合成若干个秘书工作场景,每个场景具有连续性,将整个班级转化成一个单位或组织,将学生分成小组转化成该单位或组织的若干部门,而每个学生都将成为各个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在仪容、仪表、仪态内容讲授完毕之后,师生均要化职业妆、规范着装进入课堂,履行职场行为,使用职场语言,营造职业化氛围。

(二)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

1.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即使“教”已经非常翔实,“学”也十分认真,而“做”有时依然会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胆量不够,消极心理过重。因而,要较好实现“做”的效果,积极的思维方式是前提。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在学生明确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充当好秘书角色,而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常使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将诸如“假如你是一位领导,需要怎样的秘书?”“假如你是领导,需要秘书如何做?”等更容易为学生接受、更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提供给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其二,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不足时,教师不要急于进行纠正,而是鼓励学生自评,不仅要指出具体的不足之处,更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乐观的人会把积极结果看作内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和自我有关),而悲观的人则把积极结果看作外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和自我无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即将事件的结果归结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达到既让学生受益匪浅,又促使学生行为和能力得到改进和提高的目的。

2.采用积极的行为方式。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弱化教师的身份,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主要体现在:在仪容、仪表、仪态的教学中,做到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行为解读礼仪标准,做出榜样。

在情景模拟中,将自己融入学生设计的工作场景,并承担某一具体角色,和学生共同完成某一个任务,尤其要和积极性不高、胆怯、接受慢的学生主动融合,共同参与,带动大家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倾听,仔细听取每个学生为完成“做”的计划、想法以及在执行中的困惑,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反馈。

同时,运用SOLER技巧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真诚的合作关系。在考核方法上,建立激励机制,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把整个任务的难度进行分解,鼓励大家把精力和努力投放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上,以减弱对实现任务的恐惧心理,实现目标之后给予一定的得分作为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法注重的是“学”与“做”的态度和能力,包括积极性和规范度。

3.使用积极的语言方式。教师在 “教”的`过程中要注重使用积极的语言,如“你们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你们的表现很出色”等等来鼓励学生。特别是在有的学生羞于展示、错漏百出的情况下,教师更要善于控制情绪,更加宽容地对待学生。如面对“学”和“做”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应该发脾气,不应使用诸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讲了那么多遍还是做不好”等消极的语言来责备学生,而是需要用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寻找原因。

学生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人会归因于太笨学不会,有人会归因于太紧张忘记了,还有人会归因于自己的练习不够。此时,教师应该告诉他们:“不是你们笨,而是缺乏练习,操作不熟练才会非常紧张导致出错。所以大家在课堂上要积极练习,熟能生巧。”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语言引导其积极地归因,使其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除此之外,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使用积极的语言,如“有点难,但是我努力我就可以做到”、“我会吸取经验,下次会做到更好”、“我能行”等,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通过使用积极的语言来培养自信心。

三、应用积极心理学,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硬环境

课堂教学硬环境是指除学生、教师外的存在于课堂的其他事物,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课桌椅等具体事物。普通课堂教学环境一般比较简单化一,缺乏专业针对性,因而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硬环境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是延伸教材。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通过选取典型案例教学,尤其可以结合学校真实的、被学生所熟知的事务进行分析,丰富教材内容,增强教材的生动性。

二是完善设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强调目的性和操作性。学生必须明确每次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并能够自己实践。这有赖于进一步完善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能够提供具体的、丰富的办公设施设备,供教师可以身体力行,实现实物操作教学,也可供学生自我实践,考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是拓展课堂。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工作场景进行模拟,将实训室进行功能分区,强化办公氛围。另一方面参与工作场景的实战。教师组织学生承担学校或部门的一些赛事、会务、礼仪等活动,把学生纳入会务组成员,从实战中体现“做”的效果。同时,通过举办礼仪讲座、秘书礼仪大赛、设置学生助理岗位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态课堂,强化学生对“做”的实施。

篇7:人本主义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人本主义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等人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他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和以过程为定向的学习方式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当学生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当学生负责任的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以及摆正学生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的地位等学习原则对学生完整的发展是会不断促进的,对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学内容、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有借鉴意义的。

科学课作为一门走在教改前沿的学科,他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他所倡导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评价要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等教育理念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管这些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论根源是否来自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是把这种关注人终身的发展,突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运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究和实践。如何发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优势,合理整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找准科学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运用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指导科学课的教学行为,使科学课的探究学习变得有意义和完整,真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真正意义所在。下面就自己对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促进者”。

在传统的自然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多年来扮演着一种“更古不变”的角色,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讲演、考试、分数等)支配学生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理论,教师把自己拥有理智的和事实性的知识,灌入学生这个消极的容器。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师生的地位不在平等之席上,何谈教学中师生的和谐发展,共同促进。

罗杰斯的学习观认为: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当学生察觉到学习的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如果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会感觉到这种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那这样的学习也会变得毫无意义。

因此,罗杰斯提出废除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学习观的基础上的。所以,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老师也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转变出来,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教师“积极的旁观”,蹲下身来参与学生的活动中,聆听孩子们的发言;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帮助;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内在的潜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激发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希望教师这样的言行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蹲下身来和孩子们一起探究;我们一起来研究,寻找答案吧!这个问题老师也不很明白,你能告诉老师,教教老师,好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所以,另一位人本主义教育家坎姆勃斯也认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规定、传统、模板、发号施令、欺哄,它也是管理存在的过程。这个角色要求教师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当好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科学教师也应该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

二、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多年来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太关注了自己的.存在,就象在一些公开课中,所有的学生都在为老师服务一样。那种导演、演员、观众的角色彼此扮演着,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本末倒置的结果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没有了。那种课堂上活跃、生机勃勃的现象没有了。

因此,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其学习的方式也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认知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有意义的,它只涉及到心智,而不涉及到感情或个人意义,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是一种无意义的学习。而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成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必然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在科学课教学中,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必须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之上,提供他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的探究活动,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来说这才是一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与效的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才能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如:在《珍稀的动植物》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老师播放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动植物的情况,提供这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第一层次上。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潜能是可以完全激发释放出来的,涉及到学习者整个人自发性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鉴于这样的一种理念,教学的环节可以重新调整一下:说说你知道珍稀动植物的哪些情况→播放珍稀的动植物的片段→让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学习者选择想研究的问题→根据选择的问题分小组利用探究网站学习研究→交流汇报、成果展示。这样的收集信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汇报展示的教学流程更能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才持久、深刻,而教师只是一个协助者、服务者,科学学习的主体性才真正得到体现。

三、教学策略的实施——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用情感方式和认知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也就是“完人”,这种完人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的模式,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应有一个现实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促进化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变化的人”。他认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过程的人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在现代的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起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重教师“教”忽视学生的“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策略要不断转变。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就是一个不“完全”的人,是一个不会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所以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策略,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要做到:其一、创造一切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学习、体验的过程,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让材料来刺激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二、教师要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中的方法指导,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并分工协作。罗杰斯认为,当学生选择了学习方向,参与发现了自己的学习资源,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在很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这类参与学习比积极被动学习的有效多。其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在乎学生的每一点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敢于质疑的思想,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探究活动学会如何学会学习,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真正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如在《摆的秘密》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利用材料制作一个摆→让学生数一数在一分钟之内摆动的次数,各组汇报结果→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同学们制作的摆在单位时间里,摆动的次数不一样)→学生猜想、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探究、记录→交流汇报。由于问题是学生发现和提出的,研究的问题与自己有关,学生就会负责任的积极参与到探究的活动中,就会促进学习,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也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不断形成。

四、教学评价的拓展——关注自我批判和评价。

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使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种负责任的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罗杰斯认为,只有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的目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来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的负责。所以自我评价在促 进学习中极为重要。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指标是多元化的,他包含着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评价。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的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个性差异,导致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评价标准不一样,教师要给他们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让他们自己评价这些判断和选择的结果,教师要提供信息和行为方式,让他们决定适合自己的准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自我正确的批判和评价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真正促使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可以贯穿在教学的活动之中。老师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来问学生,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并及时给予鼓励!如:你认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哪些地方值得别的小组借鉴;你认为你的设计方案与别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怎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等话语。

人本主义以“人性为本位”的教育理论,认识和重视个体潜能的教育思想等观点对当时教育的冲击和促进是不可否认的,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但他在认识的倾向上过分强调“个体”的重要性;过分强调“自我”和“自我实现”,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系统的教育在对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的影响等观点的提出也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背景性。如果把他的这些理论完全照搬到现行的教育中来,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作为一个科学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我们还要根据科学课学科的特点,不断的学习和理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进行继承和摒弃,才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篇8: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心理学教育是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必修的一类重要基础课程,但是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在心理学教学中,通常教师对理论课程教育较为重视,但是实践机会却较之少则又少。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为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方面创造了机会,并且建构主义理论在专业人士口中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本文根据实际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心理学教育现状,针对其忽略实践在心理学教育的重要性的现象,探讨建构主义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心理学;应用

1引言

在高职相关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如果说本科学校的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培养,那么相应的高职院校就是针对社会需求,向社会培养专业性的技术性较强的实践型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高职相关专业的心理学教育主要是针对相应年龄段的儿童研究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更好地融入心理学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首要探究的工作之一。

2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让皮亚杰提出的,这也成为了相应心理学教学中的一次革命。在二十世纪末期,大量的学者注意到心理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也关注到建构主义在心理学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主义逐渐地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构建注意理论中,学生成为理论的核心,相关的理论探究都是强调学生为主体,对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索,并且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地去发现,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种主观的构建。这种理论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的教学。也就是说,构建主义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这种教学方法在一方面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更好地利用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播者变为知识的帮助者,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主动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由上述理论可见,学生再也不是知识的承受者,教师虽具有知识的传播作用,但也不再拥有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个理论的创造为学生和教师都赋予了新的意义,并且转变传统教学的思想模式,为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与此同时,它还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处于主动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其理论也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除此之外,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在某种程度上建构理论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建构理论不仅强调了传统教学忽视的几种观点的重要性,更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思路,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与每个学生知识含有量的不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不再是刨除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强行教学,强调教师应将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与经验作为教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理论。

篇9: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3.1项目教学法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高职心理教学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心理教学主要目标,在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此问题,创设相关的项目情境。以此活动为基础,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与相关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等形式,完成对本项目的问题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心理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问题定向、操作示范、探究导向、协作学习、总结评价。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的完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此过程的探究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突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地位。

3.2情境教学法

在高职教育中,相关的心理学教育根据教学实际知识与世家生活相结合,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心理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模拟出来的教学情境中体会真正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此种模拟训练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建构主义理论下产生的情境教学是离不开生活实际的,所谓知识源于生活,心理学相关知识也不例外,高职心理学教育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主要有三方面的具体体现。第一,生活实际情境中处处存在知识;第二,人类知识的培养与应用源于生活并应该应用于生活;第三,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与应用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社会活动。在建构主义下的心理学教育中,相应的情境教学法具体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运用语言的魅力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相关的情境,此种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想象能力,虽将建构主义思想与高职心理学教学相联系,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第二种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情境,主要是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体现一种较为真实更为具体的情境教学。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具体可分为情境引入、情境分析、总结知识等几个步骤,在较为接近生活的情境中,实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4总结

经过前人长时间的实践与应用证明,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除本文介绍的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外,还有着案例教学法等相关多种教学方法。将建构理论融入高职心理学教育,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技术行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崔玉金,苏焕平.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4):70-73.

[2]欧越男,欧胜虎.浅议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圈,,(22):152-154.

[3]任焕妮.浅谈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18):173-174.

篇10: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摘要:

目前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态度消极,主观意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要扭转这种局面,让师生都能在幸福而快乐的氛围和环境中享受教育生活,教师不妨在教学中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对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以下分析和研究。

篇11: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个性特征和心理过程,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就需要教师以一种开放、包容和赞赏的态度去肯定和发掘学生积极的方面。我们都能切身地体会到,心情愉悦时,似乎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而在遇到挫折时,只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似乎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糟糕;当情绪低落时,做什么都是有气无力的,感觉所有事情都无法完成。可见,积极心理学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好处,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积极心理学关注于人的发展和积极品质,它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断探索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高中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去体验学习生活和外部环境。

(二)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问题,尝试引导高职教师创新自身教学,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这不仅可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情绪,还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引导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可以通过扩建学生的心理资源,并帮助其建立持久的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等,可以促进学生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

1、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关爱学生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或是表面形式化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表情、态度等。

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所差异,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而并非因为成绩差就对其置之不理,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产生消极情绪,学习成绩就更加难以得到提升。学生只有真正地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照顾,学习才会更加得积极和主动。

2、学会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信任与赏识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从多个方面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及过人之处,善于鼓励和赞扬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正确的解答,教师要面带笑容地去夸奖和赞美他们,即便学生的解答不够完整或完全错误,也不应直接给予严厉的批评,而是及时指出并运用适当的语言去激励他们,使其有继续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3、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成功能够给学生以美好的心理感受,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是诱导其产生积极情绪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感受成功的机会,无论是教材知识的讲授还是课堂提问的设计,抑或是其他任何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全面、分层教学,循序渐进,使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体验成功的学习感受。

(二)改进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是发展其人格和积极性的基本途径,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探索自我,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合理、个性的评价,在他们碰到挫折和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激励,增进其积极体验。教师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对每一位学生所表现出的闪光点加以及时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以及进步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

学生只要付出了努力,相对于以往的学习有所进步并有着不断进步的想法和欲望,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更积极了、考试比以往有所进步等,都是值得提出表扬的,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努力并取得进步之后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总之,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应从态度上认可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乐于学习并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柳礼泉,肖冬梅。积极希望快乐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术论坛,(7)。

[2]曾秀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5)。

[3]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

篇12: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2.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十分注重学生的内在特征,认为学习应当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活动。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搜寻相关的资料素材,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探讨,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2有助于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成效

将支架式教学应用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搭建支架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有助于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愈来愈高。支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断鼓励学生战胜内心的恐惧,使学生敢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篇13: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3.1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全面提升英语课堂学习成效。在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时,不仅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性,还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效结合。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英语语境;通过动画情境,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游戏情境,提供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

3.2搭建支架

搭建支架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知识,还能不断提高英语自学能力。在对支架进行搭建时,需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对不同的学生搭建不同的支架。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支架搭建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文化支架,适时为学生提供文化背景介绍,使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语言背景;词汇支架,适时为学生讲解英语构词法的特点,使学生不断扩充英语词汇量;语法支架,适时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搭建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3独立探索

独立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相关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例如播放音频和提供图片等,让学生对所看到的内容或图片进行预判,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4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既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首先,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并积极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例如辩论赛、小组PPT成果展示及角色扮演等,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其次,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潜在发展区,使学生不断增加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成效。

3.5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要注重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对于效果评价来说,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第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第二,学生的自我评价。第三,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第四,小组成员间的互相评价。

4结语

总而言之,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它不仅有效弥补了传统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既提升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成效,还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支架式教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全面提升了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成效,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世余.支架式教学模式与音乐教学[C]//第二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李鹏辉.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英语课堂[C]//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

[3]甄宏伟.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C]//对接京津―――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论文集,2017.

[4]王传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C]//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

[5]宋芳.如何构建轻松活跃的初中英语课堂[C]//“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7.

[6]刘焱.浅析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C]//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

[7]侯会云.优化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效率[C]//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

[8]谭忠.略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C]//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9]周玉霞.浅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C]//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10]侯会云.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C]//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

篇14: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充分发挥并释放学生的潜能。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1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1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大多以教材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统一的教学进度、内容和计划,这不仅会让成绩好的学生难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还会让成绩差的学生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甚至出现厌学心理。

1.2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一状态下,学生很难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学习的热情。

1.3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学习的热情不高

第一,学生缺乏扎实的英语学习基础,他们没有充足的英语学习信心,从而不敢参与课堂活动。第二,学生缺乏对课堂活动的认知,不利于提升语言应用能力。第三,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大多数是敷衍了事。

1.4评价方式过于陈旧

从目前来看,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依然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而课本知识就是考核的主要内容,这就导致学生误认为只要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就能获得良好的英语成绩,致使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篇15:计算机在高职文秘中应用论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秘书的主要办公手段。

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提高秘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

本文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并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职业技能;速录文秘

电脑文秘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类基础性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文秘人才的摇篮,那么,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秘人才?文秘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职业能力、知识结构。

当前文秘从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应以就业为导向建设高职电脑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构建电脑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目标体系、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的教学体系等来进行教学上改革。

一、建立以秘书岗位作为职业技能核心的目标模式

目前,许多院校电脑文秘专业培养的课程、目标、教法、评价还停留在传统的水平,在培养目标上的认识还很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和职业教育对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授课教师还没有形成能很好地、满足多层次需要的教学方法。

就是要培养学生从事秘书行业的一种职业素质能力。

需开设以下主要课程:秘书基础与实务主要内容:常用的办公室工作技能和业务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秘人员的工作性质,责权范围及具体工作目标;培养他们具备开展各项具体秘书工作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秘书职业道德。

文献信息检索主要内容: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计算机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常用中文搜索引擎,常用英文搜索引擎,专题型、专门型搜索引擎,书目检索系统,中文网络数据库检索系统,行业信息资源系统,电子图书系统,特种文献信息检索等现代化检索工具的使用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和期刊网中的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和统计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与实用技能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有关知识;计算机系统维护、汉字输入法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进行文字、文档处理和排版、表格制作、数据处理和幻灯片制作;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劳动社会保障部要求的计算机操作员四级水平,重点掌握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进行文字、文档处理和排版、表格制作、数据处理和幻灯片制作;熟练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法快速录入汉字(60字/分,正确率95%);能够胜任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工作。

现代办公技能内容:各种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技能。

能力目标:通过实训,掌握现代办公技能,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

二、采用任务驱动型实践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便是把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科学设计和选择任务,以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教学方案, 按照一个完整的任务的操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实施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令高职院校更准确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具体说来,就是要围绕实际、实用、实践的“三实”方针为导向来组织教学,突出实践环节。

具体思路如下: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通过校内教学一企业实训或校内仿真实训等实践性活动,来增加实操的比重,能使高职学校电脑文秘专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接触到较真实、具体岗位的工作,通过“工学结合”如参加企业的秘书管理工作,掌握整个秘书工作的全过程,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企业文化及企业工作流程,来进一步学会在真实环境下需掌握的沟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拓展,从事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缩小了高职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进人社会的适应性、竞争力和实践机会。

在具体做法上,便是将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如课堂理论讲解、实训、社会实践和实习等,通过一定的比例搭配,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等三个层次,有条理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真正学会办文、办会、办事的“三办”能力。

三、速录文秘――发展于职业教育

速录技术很快进入了文秘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当中。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在80年代开设的文秘专业中,有75%-80%有手写速记的课程。

80―90年代中期高效文秘专业中开设手写速记与计算机速录并性课程,或将其中课程列为必修课的占到90%。

在社会众多职业培训机构中,也把这项技术列为就业的选择性培训技能,其中最引人注目和关注的,就是中国职业技能鉴定文秘职业资格专业委员会,自文秘职业资格证书开考之日起,就已经将速记速录课程列为必考科目与内容之一。

速录文秘――制度化造就高薪就业准入制度标准化,技能的专门化、考评的制度化,正在推动中国广大速录文秘的素质提高,也成就一大批在办公领域实现高效办公、自动化办公、无纸办公的管理者的梦想。

速录文秘资格培训和考试的开展,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年平均参考人数都到6―8万人左右,其中不乏因为速录技术突出而进入了高薪酬的岗位的人员,可见速录技术,与文秘专业的相融相符,为求职者打开一个新的通道。

很多企业也开始向速录文秘培训机构订制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育.秘书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龚小勇,包华林,余建军,等.“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12):17-19.

[3]王新.文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途径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3(3).

篇16:情感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情感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传统的英语课的教学目标限定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课堂上教师也只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以人为本,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着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运用情感教学法。

关键词:情感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

传统的英语课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单词、语法、练习,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的单向灌输型,教学目标限定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教师在课堂上也只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得不到沟通,出现隔阂,课堂教学效果甚微。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积极创设宽松、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着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融情感教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并且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情感教学则指的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的尊重的教学方法。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类型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与不同,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自我概念的实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人才。那如何有效运用情感教学法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呢。以下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学生无原则的服从教师的权威。其结果是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英语课堂的情感教学首先就要建立一个合作、互助、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近、尊、爱”。“近”是要亲近学生,教师以柔和的语言和高昂的情绪启发和鼓舞学生,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尊”是尊重学生,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误。学生是学习英语、练习英语技能的主体,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至少达三分之二,这就要求我们变“填鸭式”为启发学生动脑思考,进行听、说、读、写全面练习。例如有的学生英语课文朗读的好,有的学生英语写作好,有的英语陈述出色,那么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让他们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另外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不一样,对英语问题理解能力有差异,在练习或回答问题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教师都应该给予宽容、谅解,不能简单的加以指责、讽刺、挖苦。如说些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英语学不好了。”挫伤学生自尊心。教师应该先问问这个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在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同时,尽力指出他们极其细微的进步,使学生树立信心,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爱”是热爱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召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宽松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使情与知相互融合,创造出智慧。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本,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协调、引导学生,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传统的理念中,言听计从并且成绩优异的就是好学生,而那些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的就是不好的学生。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特征。在具体实施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分析,细心归纳和总结自己的观点。例如高职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的阅读部分是关于英语的学习的讨论,在进行阅读之前,我鼓励学生先就这个主题认真思考自己对英语学习有哪些体会和心得,然后用英语进行简短的陈述。考虑到有一小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或是不太喜欢英语,我则引导他们将不喜欢的原因说出来,可以先用中文表达意思,再用英语转述,不会的英语表达大家一起来思考。全班互相之间进行了大讨论之后,很多同学很踊跃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大胆的站起来分析自己的原因。最后理解课文就很容易了,同学们很快就领会了课文作者的观点,有些同学发现有些观点和自己的还有些相似。同时在陈述的过程中还学到了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整个英语课堂就像一个团队共同来完成一个工程,教师起到带头作用,过程中需要师生间的默契合作,这个合作包括情感的合作和认识的合作,情感合作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达到情感的高度一致,共同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认识的合作则是指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步调一致,达到共识,师生情感的合作是认识合作的基础,是为认识合作服务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主要是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学习和练习,课堂上在进行某一方面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学习过程的酸甜苦辣,共同尝试学习效果成败得失,这样师生间的感情就会在无声中增进,从而为更好的合作打下基础。如在商务英语高职英语口语校本教材上有一个餐馆就餐的对话,讲解这个对话时,我融入学生当中,课前一起简单布置教室,课上首先将modeldialogue做了说明,然后各自寻找搭档,自设就餐场景编制对话,我来回在各个组合中,如有需要我会客串一个角色。对话中的很多菜名的英文都很专业,大家一起查字典或手机上网查找资料。第二节课真实演练时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新词汇、新表达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三、课堂上重视品德教育

我国现代教育家徐特立曾经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就是教学问的。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他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两者合一的,每个教学知识的人,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教师个人的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潜在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举止庄重、文雅。教师良好的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言传身教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例如在高职英语第三册unit12阅读部分主题是关于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各国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各自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区别,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一区别后,课堂上我适时对学生进行了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的品德教育,学生颇有感触、记忆深刻。在这节课结束后的下一星期的练习课上,有一位女生主动用英语讲述了她周末在市区帮助一位眼睛不太好的老年人在超市购买物品的事情经过,看得出来,这位女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很激动,也很为自己感到自豪。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振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每个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我们在英语课堂中要重视情感教学,挖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达到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篇17: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如果能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语言素材,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作 者:杜海凤  作者单位:北京水利水电学校,100024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H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教学   课堂管理  

相关专题 人本主义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