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教学设计

czw1984123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zw1984123”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课题三教学设计(共12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课题三教学设计

课题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提高学生对立体形态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客观忠实的表达物体。

3、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或真实的感受描绘物体,使其手绘立体图象有个性且极具想象力。

教学内容

(一) 引入

教师提问:我们放眼望去,在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中,完全正对一个平面的机会多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我们见到的决大多数形体都不会正面对着你,它的各个部位离观察者都有远近之分。

(二) 新授

1、教师展示一个正方形卡纸,让它正对大家,提问:这是什么形状?教师再将这张纸的上面望后倾斜,直至它成水平状态。并要求学生通过四幅连续的手绘线条图象将上述过程表达出来。展示部分学生练习,进行以鼓励为主的评价。

2、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一个平面到空间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我们显示生活中各种立体形都可以看成是平面形变化组合而来的。

课件展示各种图形要求学生把它们与构成它们的基本形连线。

3、立体图象表达有三种方法:

(1) 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较为直观的真实地再现各种立体形体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

透视变化在表达立体图象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近大远小。学生举生活中近大远小的实例1-2个。

展示一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图象,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它们有何异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空间中的立体形,如果有一组平行线条与我们记录对象的画面平行我们就把这一组平行线的方向看成是不变的,其它方向上的平行线好象都有指向远处的一点,我们把这种称为平行透视。

空间中的立体形,如果没有一组平行线与我们记录对象的画面平行各个方向上的平行线都指向各自在远处的消点。我们把这种透视称为成角透视。

(2)、结构分析的方法

展示一组工业产品图纸和结构素描照片,教师提问:这种表达立体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展示一组图片(包含儿童画、中国古代绘画和一些现代线描作品)要求学生尝试回答部分作品的作者是出于怎样的思考才这样画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以上图片中的作者能将自己的理解通过线条的形式表现出来,我相信我门大家面对一个立体形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一定能大胆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自己所面对的立体形象表达出来。

4、知识拓展:

翻一翻其他学科的课本,看看有哪些是利用手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形象的?这些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互相讨论 ?

作业选择一种立体图象的表达方法画一件物品

板 书 设 计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象的表达 立体图象表达有三种方法:

(1) 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2)、结构分析的方法

(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篇2:科学课题如何记忆教学设计

科学课题如何记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文体特点。

2、整体把握,深刻领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授课方法] 诵读、讨论

[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们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开始深刻的反思。人们所反思的,是民族的发展,人生的价值,自我的归宿,特别是自我的精神归宿等重大的问题。作家韩少华也参与到反思的行列中,他怀着诗人的敏感与豪情,从“记忆”这个角度,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品性,作了形象的、鞭辟入里的剖析,写下了《记忆》这篇散文诗。

二、作者简介

韩少华,1933年生于北京,中国作协会员。1947年于北京二中就读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毕业后留校任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先后在中国人大新闻系旁听和北京电大中文系就读,至60年代初乃有作品发表,其中《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新时期以来,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报告文学和小说,曾获得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以及散文,讽刺小品、儿童文学和小说等多项创作奖。作品集有《韩少华散文选》、《暖晴》、《碧水悠悠》等。其中有些作品已被选入国家正式教材,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译为英、法、日等国家。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匍匐 狭隘 耕耘 酝酿 作孽 真谛

执拗: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清醇:清澈无杂质。

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2、文章简介:

本文是一篇哲理性很强是抒情散文。话题是“记忆”,内容涉及的却是人生的真谛。文章由一个“年轻的朋友”的三处设问展开的,请大家找出这三个设问。

①、记忆,是什么?

②、这说的`都是忘却——记忆呢?

③、记忆究竟是什么?

教师总结: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写法,“我”与“你”面对面亲切交谈,一问一答,这种“谈话体”的表达方式,有助于缩小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读者倍感亲切,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者的感染和熏陶,并由此对“记忆”产生更真切的了解和认识。

四、分析课文

1、“记忆,是什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开头部分

教师总结:文章开头,“年轻的朋友”询问我记忆是什么,但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到四种人对记忆的“忘却”。他们有的人因病而失去记忆;有的人在良心上作了记忆的叛徒;有的人舍弃记忆而遁入空门;还有的人在“无意”中遗忘了人民的疾苦。因此,要谈“记忆”,就必须把这些“记忆”的叛徒排除在外,从而暗示了只有热爱人生、积极进取的人才有资格谈论“记忆”,才有可能真正懂得“记忆”的真谛。

2、“这说的都是忘却——记忆呢?”

要求:学生朗读8-11自然段,体验作者的内在情感。

连用4个排比句从不同侧面(重量、体积、色彩、标价)揭示了“记忆”的特征,而且认定,“记忆”对不同的人确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3、“记忆究竟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灰烬”、“流水”、“落花”三个意象),并结合作者对“记忆”的看法谈谈你对这番话的理解。

首先,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说“记忆”是“灰烬、流水、落花”;

其次,引入两个有关记忆的传说,开始触及记忆的核心话题——记忆的本质;

再次,对怀有各种记忆的人做出评价,进一步揭示记忆的真谛。作者就是这样迂回婉转,层层深入地揭示主旨的。(即我们应该留给自己和他人怎样的“记忆”!)

[课堂小结]

1、文章到结尾也没回答什么是记忆,只是把记忆当作了文章线索,论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文章隐含的意图,言在此而已在彼;这就是本文的特别之处:不是解答“记忆”的概念,而是揭示记忆所蕴含的哲理。

关于记忆(做人)的真谛,文章没有现成的回答,需要自己去分析归纳。大意是:记忆是衡量人的高下、贵贱、美丑的尺度;在人们的记忆中,庸人、叛徒、蠢货、懦夫将遭唾弃,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人将流芳百世。

2、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题材,是诗歌的一种。内容富有诗的意境。写法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但注重语言的节奏。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1、表明作者思路的三个设问句:

①、记忆,是什么?

②、这说的都是忘却——记忆呢?

③、记忆究竟是什么?

2、做人的真谛:我们应该留给自己和他人怎样的“记忆”。

篇3:课题画一画教学设计

课题画一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篇4:语文课题师说教学设计

语文课题师说教学设计

1、《师说》中的古人指的是什么时代的古人?

应该是先秦两汉的古人们。

古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举凡古之学者、古之圣人、能行古道之所谓古者,究竟指什么历史时期,须从今说起。本文为李蟠而作,李蟠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推知本文当在前几年即作者年约三十五岁时所写。按文中例举的孔子和六艺经传,都是古之影响最大者。孔子,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六艺,非指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乃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另外,《师说》是作者体现古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以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提倡先秦两汉文章传统为创作宗旨。至此,文中的古所指时间就很明显了,应该是先秦两汉。

2、《师说》中君子、圣人各指什么人?

籍中所谓君子,西周、春秋时指贵族、做官的人,如《书·无逸》言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春秋末年以后,渐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如《荀子·劝学》所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而本文中所提君子,显然不属后者,连同前文士大夫之族、众人(不含巫、医、乐师、百工)者流,原不过是耻于从师的人不同称呼而已,均指世禄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

文中两处出现圣人。第一处和众人相对的圣人,泛指古代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包括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源于作者在《原道》中所创的.圣人传道的历史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而作者对这个道统中的圣人训为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人也。第二处圣人无常师的圣人专指下文用作例证的孔子,乃儒家定于至尊以后的特称。

3、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愈者也?

我们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应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在作者韩愈看来,授书习读还远远不能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职责应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难释疑。按照现在的说法,作为一教师,就是要把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承担起来,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韩愈的这个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4、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和局限性?

本文写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时代,提出要不耻相师的观点,并抗颜为师,身体力行,其进步性显而易见。至于韩愈提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看法,既可以理解为韩愈看问题的局限性,他认为士大夫之族的智应该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地位低,智能也应该低,反映了他瞧不起普通人的阶级偏见。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韩愈强调学习对提高智能的重要性。因为士大夫之族各方面的条件好于百工之人,受教育的条件好,文化层次相应地要高些,其智本应高,但出于耻学于师,才出现了其智反不能及的怪现象。文章重点是批评士大夫。士大夫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智却又不及人家,所以其可怪也欤。学习本文,主要了解其进步性,了解文章的精髓所在

5、《师说》怎样体现了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唐古文运动倡导:

⑴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师说》将学者有师、尊师、重道的思想通过第一段的正面阐述、第二段正反对比论证、第三段的例证得以系统而严密的阐发,是文(形式)道(内容)统一的典范。

⑵作家人面对现实,表见解、抒真情。《师说》针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恶习,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

因此,《师说》是唐古文的代表作。

6、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篇5: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不改变

4、元素的分类

5、元素在各物质中的含量

篇6: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百余种元素组成”以及“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建立

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以及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学习活

动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景

引入

课题

播放一段“补钙、补锌、补硒”的电视广告,提出问题:广告中宣传的钙、锌、硒指的是什么?

学生观看,引起兴趣

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想知道食品或药品里的营养元素到底是什么。

元素的概念

1、复习提问

(1)相对原子质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有碳12,有没有其他的碳原子呢?

2、讲述:几种碳原子的构成情况

碳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碳12

6

6

碳13

6

7

碳14

6

8

几种氧原子的构成:

氧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氧16

8

8

氧13

8

9

氧14

8

10

我们把具有6个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称为碳元素。同样把这些凡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称为“氧元素”。

3、设问:那什么叫元素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9页元素概念的有关内容,并画出关键词句。

4、讲述: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包括三个要素:(1)具有相同质子数;(2)同一类原子;(3)总称。

这就说明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原子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

5、讲述:元素的种类划分依据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只要质子数相同,就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就是不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6、讲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世界上已知的物质有3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1、回忆、思考并热烈讨论。

(1)真实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2)猜想。

2、认真听讲、领悟

3、回答: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领悟教师的补充讲述,识记元素的三要素。

5、领悟理解元素的划分依据。

6、感受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引导学生复习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巩固元素的特点、定义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1、设问: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2、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投影展示]元素与原子之间的比较:

原子元素区别

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适用范围

表示物质微观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的分子由那些及几个原子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联系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4、讲述: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1)物质由? ××元素组成;

(2)物质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分子由? × ×原子构成。

1、思考,理解,记忆

2、分析、讨论、回答:

(1)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位。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4、理解、记忆

指导学生学习比较的方法

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元素的应用

1、设问:教材P59“讨论”——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2、讲解: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分别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

在第一个反应中,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都属于硫元素。第二个反应中,过氧化氢中的氧和水、氧气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过氧化氢中的氢和水中的氢都属于氢元素。

3、小结: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元素也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而元素不变。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形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元素不变的观念”

元素的分类

1、讲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物质多达3000多万种,而组成这些物质元素只有100多种元素。这100多种元素也可以分成几大类。

2、引导:阅读教材62页资料卡片,元素可以分成哪几类?

[提示]从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去考虑。

3、小结: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铁、铜、铝等

非金属元素:碳、硅、氧等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

1、了解

2、阅读教材62页资料卡片合作探究。

金属元素;“金”字旁

非金属元素固态:“石”

非金属元素液态:“氵”

非金属元素气态:“气”头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3、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概括能力。

元素的含量

1、提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情况如何?记住前4位。介绍记忆方法:氧(养)硅(闺)铝(女)铁(贴),连起来的就是“养闺女贴(心)”

2、设问: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分布情况又怎样呢?

记住前4位:氧碳氢氮

1、学生阅读教材60页

记忆:氧硅铝铁

2、氧碳氢氮

培养自学能力

利用诙谐、幽默语言记忆,激发兴趣,容易记住

小结

本节课要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化学变化中的元素观

4、元素的分类

5、元素在各物质中的含量

学生回忆,巩固

知识整理,条理化知识点。

练习

作业

附:板书设计

篇7: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

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何图形的重心。

2、探究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3、探究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教学重点: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感受直觉意识。

教学难点:实验活动的规范操作,及寻找三角形的重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操作:拿出一块准备好的木板(四边形)找到一点,用一个手指顶住这一点,木板会保持平衡,告诉学生这一点就是这个几何图形的重心。

教师活动:提出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的重心在哪个位置上呢?大家一起来探讨。

二、活动与思考

问题1:寻找线段的重心。

学生活动:出示学具,一根均匀的木条,用前面所演示的方法去找这条木条的平衡点(分四人小组讨论)。

小组活动:

(1)用刻度尺量出平衡点的位置,相互比较。

(2)从相互比较中得出线段的重心: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教师活动:巡视,并和学生共同试验,发现问题,最后归纳。

问题2:寻找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各自的学具探索,相互比较。

小组活动:

(1)用一个手指顶住一块均匀的正方形硬纸片,寻找平衡点;

(2)互相交流后,找到平行四边形重心是对角线的交点O。(如图)

(3)由于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发现它们的重心也都在它们对角线的交点上。

归纳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轴线的交点。

问题3:寻找三角形的重心。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各自的学具探索,发现问题。

小组活动:

(1)在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硬纸板的每一个顶点处钉一个小钉作为悬挂点。

(2)用下端系有小锤的细线缠绕在一个小钉上,然后吊起硬纸片,记录垂线的“痕迹”;

(3)在另一个小钉上重复(2)的活动,找到两条铅垂线的'交点(记为O)

(4)在第三个小钉上重复(2)的活动,观察第三条铅垂线经过点O,三条铅垂线和对边的交点D、E、F分别在对边中点,点O就是三角形的重心。(如图)

归纳小结: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问题4:寻找任意多边形的重心。

学生活动:拓展,应用上面的问题3的方法去找任意五边形的重心。

教师活动:对本节课寻找重心的问题进行归纳。

三、拓展思维,继续发现

问题1: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的重心,然后用刻度尺量一量这个重心到顶点与这个顶点对边的中点的关系,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进行探索、得到规律是它们的关系是2:1,(可多画几块三角形探究)。

四、作业:见课堂配套练习。

一、情景引入教师操作:拿出一块准备好的木板(四边形)找到一点,用一个手指顶住这一点,木板会保持平衡。师:支撑着这个点,能够使得这条木条平衡,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这条木条的重心。师:我们看看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的重心在哪个位置上呢?大家一起来探讨。

二、活动与思考

师:我们先就刚才的问题,看看线段的重心在什么地方?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木条演示试一试。。学生活动:出示学具,一根均匀的木条,用前面所演示的方法去找这条木条的平衡点(分四人小组讨论)。师:使得线段平衡之后,大家记下那个点,然后测量看看在什么位置上。分组量量,找出结论小组活动:

(1)用刻度尺量出平衡点的位置,相互比较。

(2)从相互比较中得出线段的重心: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教师活动:巡视,并和学生共同试验,发现问题,最后归纳。

师:大家找到的重心在木条的什么地方?

生:重心在木条的中点,也就是说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看看平行四边形的重心在什么地方。大家继续用平衡法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道具上找找。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各自的学具探索,相互比较。

师:找到了平衡点,那它在这个几何图形的什么地方?

生:是图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师: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轴线的交点。

师:我们用了平衡法找了两个几何图形的重心,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种找重心的方法。同学们,照着课本113页的步骤找找三角形的重心在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各自的学具探索,发现问题。教师指导,提示

师:大家能找到三角形的重心吗?在哪?

生: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师:用悬挂的方法也可以找到重心,再用悬挂的方法找出自己准备的多边形的重心。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师:寻找重心的方法有两种,悬挂法,平衡法。

三、拓展思维,继续发现

师: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的重心,然后用刻度尺量一量这个重心到顶点与这个顶点对边的中点的关系,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进行探索。

师:大家得到什么规律?

生:得到规律是它们的关系是2:1。

师:大家课后多画几个三角形来试试,看看这个2:1是不是固定的。

师: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生:如何找一些几何图形的重心。

师: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都学到了不少东西,课后要多点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篇8: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重力与重心

知识重点: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矢量。

2、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二、重点、难点: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主要内容讲解: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特征:

1)物质性:产生力的前提是有物体,而且是两个物体。

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力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在研究一个物体受力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且能找到。

2)相互性: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说法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说法D正确。

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哪些因素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要准确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例2、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100N的力F,如何表示这个力呢?

解:首先确定比例如下:

20N

根据条件画出力的图示如下:

F

说明:在力的图示中,必须明确表示出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即必须明确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需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不画大小,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6、力的种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等。

7、力的测量:弹簧秤

二、重力与重心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由于吸引力产生的.,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例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答案:CD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2)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3)测量:悬挂在弹簧秤下,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此几何中心上。

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

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

4、重心与稳定:

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当重力作用线落到物体的支持面以外时,物体就会倾倒。

篇9: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重心的过程,了解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2、在探索线段、特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任意多边形的重心活动等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过程,发展几何直觉。

3、了解重心的物理意义,体会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联系,能用实验方法寻找任意多边形的重心。

教学重点:通过课题学习的任务、目的、结论等环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实验活动的规范操作,及寻找三角形的重心。

教学用具: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纸模,三角形纸模,一小段木条,带线的重锤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一:向学生简略介绍物体重力的产生和重心的含义。

活动二:探究小木条的重心。

结论:重心在小木条所在线段的中点上。

活动三:用带线的重锤与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同一顶点挂起来,找到重力的作用线,这样做二次,得到二条重力作用线的交点,即为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活动四:探究三角形的重心(让学生自己动手按活动三的方法做,找出三角形的重心)

小结: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上。

活动五:让学按照刚才的方法寻找任意四边形的重心的位置。

二、本课小结:通过课题学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在哪些体会呢?

三、作业布置

篇10: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

一、目标:

感知物体的重心,了解物体重心移动时发生的现象。

二、材料提供:

纽扣、木材、橡皮泥、石子、棉花等不同重量的物体,方盒底,圆底果冻杯,彩纸,铁片,纸条,玻璃,斜坡槽,药用空胶囊,小钢珠。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做个小小不倒翁。选用纽扣、木材、橡皮泥、石子等物体进行实验,在不断摆弄材料的过程当中感知物体重心,知道物体重心越低站的越稳,并设计表格,填写后进行比较。

第二层次:会翻斤斗的胶囊。将小钢珠等物品放进空胶囊,在斜坡上实验,观察由于重心的移动,胶囊在斜坡上“翻斤斗”的现象。

第三层次:会翻斤斗的丑娃娃。尝试用长纸条和玻璃珠做成一个会翻斤斗的小玩具,在斜坡上实验。

四、指导建议:

1、制作会翻斤斗的胶囊和丑娃娃需注意三点:一是胶囊的承载物底部要圆;二是内部要装圆球状的重物,便于重心移动;三是必须在斜坡上实验才能出现“翻斤斗”的现象。

2、幼儿对小果冻盒进行装饰,当不倒翁的帽子。

3、可用硬纸片折成,背部用硬纸板固定。

一、目标:

感知物体的重心,了解物体重心移动时发生的现象。

二、材料提供:

纽扣、木材、橡皮泥、石子、棉花等不同重量的物体,方盒底,圆底果冻杯,彩纸,铁片,纸条,玻璃,斜坡槽,药用空胶囊,小钢珠。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做个小小不倒翁。选用纽扣、木材、橡皮泥、石子等物体进行实验,在不断摆弄材料的过程当中感知物体重心,知道物体重心越低站的越稳,并设计表格,填写后进行比较。

第二层次:会翻斤斗的胶囊。将小钢珠等物品放进空胶囊,在斜坡上实验,观察由于重心的移动,胶囊在斜坡上“翻斤斗”的现象。

第三层次:会翻斤斗的丑娃娃。尝试用长纸条和玻璃珠做成一个会翻斤斗的小玩具,在斜坡上实验。

四、指导建议:

1、制作会翻斤斗的胶囊和丑娃娃需注意三点:一是胶囊的承载物底部要圆;二是内部要装圆球状的重物,便于重心移动;三是必须在斜坡上实验才能出现“翻斤斗”的现象。

2、幼儿对小果冻盒进行装饰,当不倒翁的帽子。

3、可用硬纸片折成,背部用硬纸板固定。

篇11:《习作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弄清习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2、学习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注意格式要规范。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能说一说

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写法指导

1、看课本上的几幅图画,这些你都玩过吗?

2、课件展示游戏场面,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愉悦的童年生活。

3、想好自己当时玩的什么游戏,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忆一遍。可以看照片帮助回忆,也可以跟当时和你一起玩的人聊一聊。

4、学生讨论:我们要回忆哪些内容?

①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②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③说了什么?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结果怎样?

各自什么心情?……

5、小组交流你回忆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6、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7、总结写法。

三、自由习作

1、学生自由习作。

2、写好以后大声读一读,看看你写的内容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跟他们分享你的快乐。

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自己修改习作。

二、全班交流评改

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看看谁玩得最高兴。

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仔细听,听完之后你想去玩这个吗?

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帮助他描写得更准确吗?

3、集体修改。

三、再次修改

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2、誊写作文。

习作例文:

那次玩得真高兴

快乐的事情像一颗颗珍珠,今天我就来挑一颗最闪亮的给大家看看吧!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香港迪斯尼乐园。那里有许多有趣的游戏,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幻想世界的“疯帽子旋转杯”。爸爸妈妈由于在排队时看到前面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上去后在上面尖叫,所以心惊胆战想当“逃兵”,我却并不那么想――到这里就是来玩的,即使有点害怕,也可以上去练练胆子。经过我的好言相劝,他们终于同意陪我一块玩。我们刚坐在座位上,还没抓住手柄,“杯子”就转了起来,先是向左,后是向右,大家被搞得晕头转向,而我却鼓足勇气,紧紧抓住手柄,心里暗暗鼓励自己:“加油!你一定要比那个大姐姐厉害。”……终于停了下来,我们走出“杯子”,像喝醉酒似的脚步不稳定地在长椅上坐了好一会还没恢复过来,真是够呛的。虽然感觉还是有些天旋地转,但是我玩得很痛快,那一天我还尝试了很多种新的游戏,每一次都是对自己新的挑战,我克服了胆怯,战胜了自我,我成功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快乐的记忆,在痛痛快快放松身心的同时,我还体会到了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

篇12:《习作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抓住景物特点。

2.能恰当地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3.学会欣赏他人的习作。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

三、教学难点

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地描写。

四、教学准备

.秋景图课件和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画。(画的或选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回想引入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学习了有关于秋天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在你们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些画面呢?(生:捉蛐蛐、放风筝、秋的颜色、气味以及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画面。)你们喜欢秋天吗?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去欣赏秋天的图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习作三》。首先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要求,引导读题

板书课题:

秋天的图画

看图方法写作方法

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

师:在平时中你们积累了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生:秋高气爽、春华秋实、秋雨绵绵、秋叶残落……)你们还积累那些佳句呢?

2、课件出示佳句:

(1)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2)果园里的果子你挤我碰,争先恐后地要人们摘下它们呢!

(3)田野里的稻子随风舞动,为秋天的丰收舞蹈,散发出阵阵的清香。

(4)小青蛙卖力地挖洞,生怕今年做美梦没了它的份呢!

师:你们能用上优美的好词佳句来表达你喜欢的画面吗?

3、课件出示秋景图,指导观察。

(1)整体感知图画内容,指名说图。图上画了什么呢?

(2)引导按顺序观察图画。如能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先中间后四周;从整体到部分等方法的顺序观察。再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说话。

(3)引导把内容说清楚。(运用上比喻、拟人等方法。)

4、展开想象,丰富语言

图画是静止的,要把画面写得生动优美就需要发挥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结合具体题目,联系生活实际。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使景物生动形象,故事完整。

5、小组交流,自由练说

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桌听。

6、写一写学生把说的写下来。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提示:

题目可以以你喜爱的秋色为题,也可以表明你对秋天以及秋天中景物的喜爱之情。

7、课件展示学生的两篇习作。欣赏习作,交流指出好的地方和有问题的地方并修改。

8、结构总结方法:总(总起)―分(分述要按一定的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写法。)---总(抒发情感)

9、把优秀习作和图画粘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学生欣赏。

相关专题 教学设计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