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

tiandadid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tiandadida”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共15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象化石的形成及其发掘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对黄河象的来历的假想及其根据。

2、运用推理想象,对化石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自然博物馆中的黄河象骨架化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高大、完整)

2、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未被移动过,上级指挥,人们有文物保护意识)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里?怎样发现的?(73年,甘肃、农民)

▲为什么叫黄河象?(在甘肃,有黄河所以就叫黄河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授:

1、老师:老师也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那就让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2、老师:老师为咱们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胸卡,请你写好名字,戴在胸前:“现在的你就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了,这篇课文得根据你的想象和推想写出来的,你们可一定要认真呀!”

3、老师:不过你在进行想象和推想之前,咱们得先说一说作为一名科学家,在想象和推想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呢?

▲应该注意以事实为依据!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要特别认真!

▲我们要细心观察!

▲要有坚强的毅力!

▲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4、老师:伟大的科学家们,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谁能说说推想是什么意思?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又是什么?”

▲推想: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依据:大象出土时的姿态等。

5、老师:伟大的科学家们现在你们就开始分组工作吧!(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6、老师:谁能用语言把你们刚才推想出来的结果叙述一下!

▲学生互相补充叙述!

7、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正的科学家们是怎样推想的!

●指导朗读!

8、老师:现在的你不是科学家了,而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听了科学家的叙述、推理和假想之后,要是让你把它写成一篇文章的话,你准备怎样写?非得停留在课文作者的那种写法上吗?

▲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科学家进行假想-----化石的挖掘工作

▲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化石的挖掘工作----科学家进行假想

▲化石的挖掘工作-----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科学家进行假想

▲化石的挖掘工作----科学家进行假想- ----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的挖掘工作

9、老师:假如我也是作家的话,我就会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问题,甚至有的想象可以超越原来的作者,“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

▲两群大象为了争夺地盘,一方追另一方,其中一只大象就……

10、老师:在北京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椎哪里去了?

●小组合作,大胆创编!

▲两头公象争夺地盘被对方咬掉了尾巴,所以就……

▲母象救公象时用鼻子牢牢卷住公象的`尾巴,一使劲就拉断了……

11、老师: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动弹了,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身体逐渐腐烂,它的骨骼、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

12、师、生对读课文第7自然段:

200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生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

三、小结:《黄河象》这篇课文,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的今天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示:世间的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四、作业:

1、将黄河象尾椎骨失落的情况用一段生动、形象的话写出来!

2、收集有关推理的事例!

篇2: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想化石的来历。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并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生自学、自悟、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提高想象能力,增长科学知识。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4)出示投影,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举行朗读比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完整(特点)

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

老象陷进淤泥 来历

变成化石

1973年 甘肃(发现、挖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按要求复述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2、指名回答。

3、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他们这样假想有什么依据?

4、黄河象骨骼化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二、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5、还可以按什么顺序复述?

(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2)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五、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作业设计

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黄河象

推想 发现 发掘 命名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教学反思

《黄河象》是一篇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科普小品文。课文形象生动的为我们介绍了1973年春天在甘肃省庆阳地区合水县的马莲河畔,发掘出的一具古代黄河象化石,重点写了科学家假想的这头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在课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黄河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特点的,掌握列数字、使用递进词语的说明方法及写作顺序,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的根据,激发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一、精心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因此我着重研究了如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黄河象过程的各个阶段尝试着精心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将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线,脉络清楚的贯穿整个教学。如:教学刚开始时鼓励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接着出示填空题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再次教师质疑黄河象骨骼有哪些特点,请同学结合特点推测黄河象失足落水的情景。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迫切的要求下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增强记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的实践观察,这些问题情景的创设,能使学生大脑保持最兴奋的状态,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好奇*,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面对学生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从(热)——(渴)——(喝)——(陷),最后淹死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业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老师则因势利导,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

三、巧用过渡语

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的过渡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学习了第一段,学生了解了古代黄河象骨架的的特点及完整性后,我告诉学生:“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罕见的,据史料记载:这样完整的象化石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你知道黄河象骨骼化石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再如:学习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发现和发掘的过程,我向学生提出疑问:“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从黄河象骨架的站立姿势,科学家想象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那么黄河象又怎么会落水呢?科学家又是怎样假想的呢?”这两个环节过渡语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本的阅读和思考中,使文章的条理行更强,帮助学生很好的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四、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的合理性

在学习科学家假想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的环节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合理的想象,了解骨骼化石的形成条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的词语,如:描写天气炎热的“炙烤”、“燃烧”、“呆立不动”等词语,描写大象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句等,通过学生有语气的朗读和想象,体会当时的自然环境和大象落水的必然性,从而感受到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整个课堂,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掌握了结合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比如说在的教学上,感觉学生对这几个词语还是不怎么理解,所以这应该在第二学时的时候把这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复习。

以上就是我针对《黄河象》这堂课的一些思考,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过于少,还有像“发现、发掘、挖掘”这几个词语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加以区分,还有对学困生的关注还是不太明显等问题。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扬长避短,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篇3: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想化石的来历。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并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生自学、自悟、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提高想象能力,增长科学知识。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4)出示投影,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举行朗读比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完整(特点)

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

老象陷进淤泥 来历

变成化石

1973年 甘肃(发现、挖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按要求复述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2、指名回答。

3、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他们这样假想有什么依据?

4、黄河象骨骼化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二、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5、还可以按什么顺序复述?

(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2)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五、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作业设计

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黄河象

推想 发现 发掘 命名

篇4: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学科名称:黄河象教学设计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且初步具备了与他人合作识字的能力,但也有个别学困生,学习能力弱,需进一步加强。

3.教学内容分析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

4.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假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假想部分。

3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课文第二段,积累语言,体会语言,复述课文。

6.教学课时 2课时

7.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黄河象。初读课文时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三部分内容。师:首先讲了什么?

生:课文讲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陈设着一具黄河象的骨骼,它高大完整(这具骨骼有什么特征?)-高大完整

打出投影:谁能看着投影再结合书上内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黄河象怎样高大完整?

生:说或读第一自然段。

师: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发现是很少见的,你知道为什么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吗?

生: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另外当地农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强,发现后马上报告,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师:课文还讲了些什么?

生:还讲了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成为化石的情景。

师:那么科学家的假想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发掘时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第看到一头大象……情景

师:看看投影片听老师把这段话读一遍,体会老师重读的词语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斜斜踩着想象推想)

生: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师:科学家根据发现发掘的样子,假想它成为化石的情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万年前的一天,读读这个故事,感受一下故事最生动的一幕是什么?你认为描写生动的是哪一节,读给大家听。

注:以上是熟读,第五节描写具体,写出了大家失足落水的一举一动,抓住这些词语再读读。

师:我们刚才通过有语气的读,体会了科学家的假想是多么生动,那你认为这种想象合理吗?哪些地方合情合理?为什么合理?举例说说。分小组交流,选择汇报形式。

以上是体会语气、思维和语言训练。

师:科学家的假想是合理、严谨、完整,同时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象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吗?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自己试着说说,自己练习。

师:我给你开个头,请几位同学讲:(1)天气环境;(2)老象失足;(3)成为化石。

以上是指导复述。

师:除以上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大地变化-黄河-黄河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在课下王俊就极力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我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现在请他把书推荐给大家。

篇5:《黄河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交流、检查预习情况与字词教学、阅读教学紧密结合,理清文章结构;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这具大象的化石,是1973年在甘肃省合水县马莲河畔挖掘出来的。你们都读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谁来说一说黄河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感知内容

(可以从内容上说,也可以从保留文物上说)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请大家读一读,并说说易写错的地方:

骼 椎 颌 炙 烤 椭 趾 栎 羚 鸵 政 瞬

注意“炙”“椭”“骼”等易错字的字形、字音。

2、汇报预习时你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

四、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

1、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再从课文里把科学家假想的部分找出来,作上记号;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准备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给学生充分的默读画批的时间)

五、交流学习的成果

1、课文按不同方面可分为四个部分。(学生归纳,老师点拨先找出科学家假想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高大、完整。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简要地写地壳的变化。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所看到的情景以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梳理

小结:我们带着课上提的这些问题,回去再好好读读课文,查查资料,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讨论。

【板书设计】

19 黄河象

骼 椎 颌 炙 烤 椭 趾 栎 羚 鸵 政 瞬

记叙的顺序:

第一部分(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第二部分(2~6)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7)地壳变化。

第四部分(8)看到的情景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二、三部分也可合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根据黄河象挖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的科学知识,假想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2、朗读课文,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3、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大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学生的问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谁读一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默读,分出层次来归纳总结。(边读相关语句边说说自己的理解)

大体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假想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情况和地理环境。时间:200万年前的一天;天气情况:天气酷热(大象干渴难耐才会跑到河边来喝水,才有陷入淤泥的可能)地理环境: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容易沉积泥沙被,河床淤泥加厚,老象才能陷下去而不能自拔)。

第二层假想了老象来到河边陷入淤泥的情景。这一层写得生动、细致、入情入理,把这头老年公象的动作、心理细腻地描述出来。(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请你有语气地读一读)指导学生朗读好2~6自然段:体会黄河象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的情景,第3自然段前两句语气要低沉缓慢,突出“扑踏扑踏” “走”“疲劳”“干渴”“有气无力”等词语。第三句要读得高扬些,突出“小河”“高兴”“跑”等词语,和前边形成对照。第4段更要引导学生把老象陷进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老象的右脚正好……深深地陷了进去。”是关键句。朗读时语速稍快些,要表现出老象突然陷入淤泥的那一瞬间的紧张状态。

第三层假想了陷进淤泥的黄河象变成化石的过程。(漫长的时间,尸体腐烂,骨骼和大牙变成石头一样的东西)

2、假想的情景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却有现实的依据,那么你能找到科学假想的依据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

3、小结: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文章用词的严谨。

二、文章的顺序已经理清楚了,谁能按照文章的顺序复述课文?想一想还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复述?

三、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顺序

1、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挖掘

2、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黄河象化石的挖掘──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假想

3、挖掘出黄河象化石──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4、挖掘出黄河象化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

四、指名按照不同的顺序让学生复述课文,学生评价

【板书设计】

19 黄河象

按一定顺序写: 看 ── 想 ── 发现

(骨架) (来历) (化石)

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 炎夏 河边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变化石

篇6:《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学会书写本课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

4.体会课文中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来历的想象部分的条理性,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和合理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

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到那里的古生物大厅里参观一番。(出示北京自然博物馆及古生物大厅的典型图片)

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课件出示黄河象化石)当你看到这具化石时,有什么想说的?

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黄河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直入主题,使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

二、初步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进入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使眼前出现课文所描述的画面。同时锻炼学生的'听读能力)

2.小组朗读课文,解决个人不理解的词语。仍然有问题的,记下来。

学生需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假想:想象,假设。

3.抽查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学习和抽查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给了孩子们展示的机会。)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说一说课文向我们讲述了黄河象的哪些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部分?

教师相机板书:

第一部分:(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

第二部分:(2——9)科学家假象化石的来历

第三部分:(10)象化石被发掘

2.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学习一定的表达顺序。)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黄河象》,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为深读课文打下基础)

二、深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1.出示中心话题:

科学家对这具黄河象化石的来历作了怎样的假想?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假想?

概括科学家的假想:

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引导学生找出假想的根据: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找出文章中的具体句段:

A.化石的完整性为假想提供了依据。

a.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面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通过指名朗读,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特点——准确性。

B.假想的条理性:

a.两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

b.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c.两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一条新的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

让学生先找出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然后再通过情感朗读,体会和学习表达的条理性。

(设计意图:通过中心话题的引领,让孩子们掌握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学习表达的正确性和条理性。)

2.讲解、复述这个故事。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思维能力)

三、课后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zhuītuǒzhǐyūlì

脊()圆脚()泥沙()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

3.为这具黄河象化石设计解说词。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还要有文化味道和创新精神,让人喜欢看,并能从中受益。

篇7:《黄河象》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炙烤”“有气无力”“发现——发掘”“挖掘——发掘”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4、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谁先给大家介绍?

(指名学生上台解说并组织其他同学介绍、展示自制的化石图片或有关的资料等。)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出示课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板书课题:黄河象)

(二)学习第一段

1、看着这具大象的骨架样子(板书:骨架样子)

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高大、完整。师板书。)课文在第几段描绘,请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

3、齐读这些语句,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4、(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5、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

6、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检查:人们是怎样挖掘出这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学生回答)

2、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相机板书:化石的发现——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

3、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4、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石。

5、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6、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板书:假想来历。

(四)学习第2—7自然段

1、师问: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设、想象。

2、师: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3、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历?

讨论得出四层:

(1)当时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

(2)黄河象怎样来到小河边。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4、师: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来历,下边,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来想象的。

5、根据读书要求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

(2)对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你想问什么?请准备好,在小组内交流。

6、小组合作,表演大象当时陷进淤泥里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文中所说的黄河象是什么样的。

二、复述课文。

1、提示:(1)按课文的叙述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黄河象喝水失足——变成化石——发掘化石——展出化石。

2、指名复述内容。

3、你认为科学家的假想最生动的一幕是哪里?(生自由回答)

4、如果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

5、自由感情朗读。

三、拓展延伸,陶冶学生情操

1、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真为大家高兴。你们知道大象的生活习性吗?

2、生自由谈。并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3、今天,我们今天认识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肃发现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老师收集的关于甘肃地貌的资料。(出示甘肃地貌)

4、待学生看完后,师问: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引导学生谈到环保的话题)

四、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你有不同的见解吗?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课文吗?(只要学生的见解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篇8:《黄河象》教学设计

《黄河象》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骨骼化石 高大 完整

失足

10黄河象 假想来历 陷入

化石

斜插

发掘化石

脚踏

教学过程 :

出示挂图,导入 新课。

这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具大象骨架,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板书:骨骼化石)你们知道“骨骼化石”是什么吗?它是古代生物的骨骼埋在地底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种象曾经生活在黄河流域,所以叫它们黄河象。

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黄河象》。

检查预习

这具大象化石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掘出来的?

开火车朗读课文,读后酌情评议。

练习分段、归纳段意、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把科学家假想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部分找到,做上记号。

学生准备后讨论:文中哪些地方是讲科学家的假想的?(二至七自然段)

把课文分成三段,说说每段段意。(学生练习归纳,在书上写出来)

学生准备后,交流归纳的段意,(一、讲这具化石的样子;二、讲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三、讲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发掘。)

按照分成的三段,请三个同学朗读全文。

理解第一自然段

默读第一段,想一想,这具黄河象骨架有什么特点。

学后讨论:有什么样特点?(骨架很高大)从哪里看出它高大?(从它的高度、长度;从人站在骨架前的感觉。)还有什么特点?

(很完整)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完整?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这句话什么意思?(整个大象骨架只有尾椎骨不是骨骼化石,别的部分都是骨骼化石。也就是说,整个化石只少掉了尾椎骨。)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这句话什么意思?(意思是一百多块脚趾骨,一块也没有失掉,全部保存下来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黄河象骨架的高大完整。

理解第二段

默读第二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假想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学生默读思考后,指名说说科学家的假想,说后学生互相补充。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想想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10黄河象

1没移动过

保存完整依据

2在指挥下挖掘

1骨架完整

假想落水依据

2站立姿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读课文

讲读第二段

这一段作者是分几层来写的?(三层。第一层即第2节;第二层即第3节;第三层即第一4至节。)

逐层理解。

第一层:突出“热”和“缓”。

“热”:“炙烤大地”“草丛燃烧”“呆立不动”“走来走去”。

“缓”:“小河弯弯”“缓缓流去”

这一层写当时天气炎热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老象遇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弯弯,流势缓慢,河岸和河床必然会淤积厚厚的淤泥,高大体重的黄河象到这里喝水是很危险的。

第二层:突出“倦”和“渴”。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第三层:突出“喝”和“陷”。

抓两头段落,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四自然段:“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脚踩着石头。”)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第四段:“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第一段:“人们站在骨架前,……昂首阔步向前跑。”)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第四段:“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泥土里。”)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第一段:“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第一段:”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第四段:”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初知推理方法。

科学家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想找水喝。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热难当……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10黄河象

化石 高大完整无缺 疲劳干渴

发现 斜插的姿势 假想失足落水

发掘 上级指挥员 泥沙掩埋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图,思考:

(1)这具黄河象化石高大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

(2)这具黄河象化石完整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句。

2、请学生指图说说这具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这个特点。

3、训练用“甚至……也……”“连……也……”口头造句。

4、概括段意。

5、教师谈话,转入下一段教学。

二、讲读第二段。

读本段后思考:这一段作者是分几层意思来叙述的?各层的层意是什么?

逐层学习。

第一层(第2自然段)

这一层写当时天气炎热的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老象遇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弯弯,流势缓慢,岸边和河床必然会淤积厚厚的淤泥,身高体重的黄河象到这里河水是危险的。教学时要突出“热”和“缓”。

“热”“炙烤”“燃烧”“呆立不动”“走来走去”

“缓”:“小河弯弯”“缓缓流去”

第二层(2至6自然段)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要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结果失足而落水,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教学中,要突出“倦和渴”“喝和陷”

(3)第三层(第7自然段)

3、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总结推理方法。

科学家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想找水喝。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热难当……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篇9:《黄河象》教学设计

《黄河象》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2、简要复述课文重点段落。

3、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教学难点:

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复习:上接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回忆一下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黄河象骨架化石有什么特点?

(高大、完整)

质疑: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怎样发现的?)

(为什么叫黄河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指读第四段:

1、你读懂了什么?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

指答:

时间、地点:73年春,甘肃省几个农民发现的。

名称:因为在甘肃省,所以叫黄河象。

完整: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在上级指挥下发掘,人们有文物保护的意识。

2、品词:区别发掘与挖掘。

挖掘:往深处发掘出来

发掘:把深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有目的的,小心谨慎地挖掘

3、用画出黄河象出土一刹那的句子。

板书:斜插脚踩

三、科学家由此进行了假想,想到了哪几方面内容?有什么依据?

1、自己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2、指答:板书:热、渴、喝、陷

3、说一说科学家推测的思路:陷、喝、渴、热

4、过渡:文章是怎样将这些方面联系起来又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的?

四、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任选一方面)

1、读书想到什么依据好词佳句

2、汇报:

据沙土和砾石?(水)

斜斜地说明什么?(失足)

(1)天气炎热

(2)地理环境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着(形成淤泥)

(3)老象渴

指读、范读、齐读:扑踏(有气无力、慢、沉重)

指读:跑(高兴、喜悦、急切)

男女生对比读:男生读疲惫,女生读兴奋

老象急着要干什么?读出老象兴奋的语气,评读。

(4)过渡:老象想的多好啊!可这美好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促使

它失足落水,我们看看它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出示课件:观察老象失足落水的顺序,理解侧和栽

满怀希望的老象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陷入了深渊,我们也为老象感到

让我们带着沉重的感情读描写这部分的语句。

指名读、齐读。

(5)复述:课文按照天气状况、地理位置、老象失足落水情景的顺序抓住老象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按照这样的顺序,简要复述。

自练、指名说、评议。

五、师过渡第八自然段: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老象的尸体与空气隔绝而腐烂,它的骨胳和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

六、师生对读第九自然段:

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

这条新的大河就是现在的黄河,黄海象由此得名。

七、《黄河象》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回忆一下写作顺序,

指名说一说:首先介绍了黄河象骨架化石的特点,接着假想了它失足落水的情景及地壳的演变过程,最后介绍了它的发掘情况及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八、总结:

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更为重要,我们从中受到启迪,自然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自然的奥秘。

九、想象推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课内外延伸、资料的收集:还了解哪些有关推理的事例?

2、对琥珀的形成进行推理

要求:假想要合理,对情景的想象力求生动。

可将推理的顺序列出提纲,重点词语写一写

自愿结成小组分角色说一段话。

3、小组汇报:

4、评议:

十、作业:

1、对琥珀的形成过程或黄河象尾骨的失落情况进行推测,用一段话写出来,力求生动、形象。

2、简要复述课文。

十一、板书:

斜插脚踩

热喝

篇10:《黄河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学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黄河象》。

二、教材分析:

《黄河象》是一篇科普散文,介绍的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以及科学家对其来历的假象和这具化石被发掘的相关情况。科学不是空想,在本文中,科学家依据黄河象的骨骼化石,用合理的推断及假想带我们走进了远古时代,去了解大自然变迁的奥秘。文章既有科学知识的渗透,又不乏语言的优美,是一篇充满情趣的说明文。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到了六年级以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上这些能力的具备,为学习本课打好了能力上的基础。小学阶段学习的说明性文章较少,在阅读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

四、教学目标:

(一)、具体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黄河象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

3、体会课文中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来历的想象部分的条理性,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

4、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和合理想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象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化石被发掘的情况;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以及作者讲述的条理性;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六、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黄河象。请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谈话:“黄河象”是一种动物的名字。如果要你以黄河象或其他动物为题,写一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刚才有的同学觉得可以写成状物类的`文章,有的觉得可以写成记事类的文章,还有的觉得可以写成科普类的文章,可见,一个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体裁的文章,只要大家开动脑筋,就能做到妙笔生花。

设计意图: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写作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节课中。这段简短的谈话,看似与学习课文无关,其实是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渗透写作方法。

2、问:在本文中,作者写了黄河象的什么呢?(化石)

课件出示“化石”的基本资料:化石是在地质历史(距今48亿~1万年间)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假如地球历史是一部书,化石就是镶嵌在文字中的图片,它们不仅能生动地注解神秘的史前世界,而且本身也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

指名学生朗读,共同了解化石的一般特点,为学习本课做铺垫。

设计意图:既承接了前面的谈话,巧妙地将写作知识的渗透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又将课文中重点词语加以理解,分散了阅读中的难点。

过渡语:看来化石在科学研究领域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结合预习内容想一想,课文围绕黄河象的化石,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全班交流。交流时请学生用一段简短的话进行概括,教师适时板书:样子、来历、发掘。

2、根据这三个方面给课文分段。学生自己试着分一分,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概括主要内容和给课文分段是课标中提出的高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每一节语文课上教师都应进行相关的训练。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化石的基本情况。

1、请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到详细介绍化石样子的句子,用括号括起来,读给大家听。

学生默读,勾出相关句子,全班交流。

指名朗读勾出的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这具大象的骨架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

学生读完后,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抓住“高四米、长八米、三米多长”等词语体会黄河象化石的高大;结合“除了尾椎以外、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等语句体会黄河象化石的完整。

指导学生总结这段用到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设计意图:抓重点词句体会事物特点,是阅读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该能力。同时,此环节的设计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准确使用说明方法,可以有力表现事物的特点这一作用。

2、课件出示一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图片中既有黄河象化石,又有参观人员和工作人员)。

请学生说一说看了图片之后,黄河象化石给自己留下的印象。(非常高大)

问:从图片上怎么感觉到的高大?(骨骼化石与图上的人物对比鲜明,一个高大,一个矮小)

教师说明:作比较的方法也能突出事物的特征。请学生试着用作比较的方式描述看到的大象骨骼化石。

学生试着用一两句话写出来,然后全班交流。对于学生的描述,教师尽量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训练反馈。

(四)略读第5自然段,了解化石的发掘情况。

1、过渡语:这么高大完整的化石是在哪儿、怎么被发现的呢?文章有没有介绍?哪一段写了这个内容?(第5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朗读。

要求:边听边思考,这一段都介绍了化石出土时的哪些信息?用笔勾出相关词句。

读完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2、师:它出土时的情形给科学家们的假想提供了依据,其中最基础的有两点——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学生齐读: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当时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五)精读第四自然段,品味描写的生动行。

1、在文中第二部分找到描写黄河象失足落水的情形的段落(第四自然段)。

请学生找到这段中描写它失足落水的一瞬间的句子,勾出来,教师用课件出示该句子。(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进去。)

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一瞬间”的含义:时间很短,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指导朗读,试着用朗读来表现出当时情况的突然和紧张。

先自由练习朗读这句话,再指名展示朗读。

2、师:科学家们是依据什么想象出这“一瞬间”的情形的?(它出土时站立的姿势。)

在文中找到介绍它站立姿势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大象的脚踩着石头。)

教师小结:一个静止的画面,引出了一段紧张的情节,科学家们的假想是多么生动,多么的合理呀。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第4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对比学习,有机的将前后文联系起来,既可以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能力,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假想的合理性。

(六)学习合理想象,进行写作训练。

过渡语:作者也给我们留下了推想的空间,咱们也来试着做一下推想。

课件出示:

1、“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

2、“除了尾椎以外”。

引导学生思考:

1、文中并没有写出土时它各部分骨头相互关联的情况,你来推想一下,应该是怎样的?

2、你来假想一下,尾椎为什么没有了?

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内容来进行想象续写,然后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写的内容不必过多,三两句话就可以了。对于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尽量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例:这样严密的逻辑,让我看到了你身上探索科学的火花。)

设计意图:对于合理想象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素材和方法,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发现素材,并给学生提供训练的平台。

(七)课堂总结。

师:德国著名诗人、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

——【德】歌德(课件出示,请学生齐读)

无数事例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融入了想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文学家们借助想象,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不朽的著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愿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攀登科学的高峰。

篇11:五年级《黄河象》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黄河象》的教学设计

《黄河象》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一、定向(略)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在老师引导下,经过议论,师生一起确定学习本文的两点要求,老师诱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两点要求上来。)

1?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特点。

2?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来历的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定向问讲才有目标,不然问讲就会零零碎碎、漫无边沿。这个向定得好,准确,紧扣重点训练项目,反映出教材特点〕

二、抓线划块(略)

1?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层次。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讲有问,老师相机板书。)

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

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

人们发现与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

〔抓线划块、整体感知教材。问讲教学强化自学为基础,原来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抓线划块就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

三、寻找“最”

(一)确定文章的重点——抓最主要的内容。

师:现在请大家就《黄河象》写作上怎么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发表意见,有疑就问,懂的就讲,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问讲要注意顺序,可以让有疑难的先把问题提出。

〔教师布置问讲步骤,开门见山,重点切入,把学生引向寻找“最”。让有疑问的先把问题提出来是问讲教学的一个特点。〕

生:《黄河象》可分为三大块,到底哪是重点我还没弄清楚。

师:好,探究《黄河象》写作上怎么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首先要确定《黄河象》的重点,大家应当首先就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生:我认为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是重点,因为题目就是《黄河象》。

生: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样子容易介绍,但是,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会那样完整就很难讲得清楚,应该重点写。

生:我想,作者写这篇文章也会这样想的。

生:那为什么不把题目定作《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师:(同学们愕然,老师看到大家被问住了)“完整”是这具黄河象化石的特点,作者有必要给读者具体介绍。而为什么那样完整不但很难讲得清楚,也是读者迫切要求进一步弄清的问题,文章必需着重写。看来,作者是想到了这一点的。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确实比较容易些,同学们只要认真看一看就明白作者是怎样介绍的了。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管完整的原因,科学家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现在我们就着重研讨作者是怎样详写科学假想黄河象来历的吧。

〔出现疑难,和时指点,权衡轻重,善带善略。在问讲教学中,释疑解惑,因势利导,相机点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突出文章的重点棗抓最重要的语段。

(老师先让学生认真默读科学家假想黄河象来历这一段,然后指名朗读,经过评议,指名再一次朗读)

〔读是问和讲的准备,又是问和讲的延伸,问讲与读密不可分〕

师:读得好不好?(生齐答:好)对,使人听了就像看到了一样。但是假想必需有事实依据,请大家联系文章第一块介绍象化石的样子,文章的第三块写的农民发掘象化石的情况,想想科学家的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抓主要内容带次要内容,主次结合,突出重点。〕

生:200万年前天气很热。

生:假想天气热的依据还是假想。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里淹死。

生:为什么?

生:因为科学家知道,甘肃农民发掘出来的这头大象的骨架斜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姿势好像正在向前跑,这就是说黄河象是向一条有淤泥的小河走去,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在河里。后来尸体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了,腐烂了。日子长了,骨骼就变成化石,就这样,这具一直没被移动过的象化石便完整地掩埋在沙土下。

师:说得真好。(老师把根据插图制成的幻灯片打在布幕上,指导学生对照黄河象与象化石的姿势,想象黄河象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强化教学重点〕

师:对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因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还有什么疑问吗?

〔“有什么疑问”、“有什么不懂”是问讲教学用以启问的常用语〕

生:看来科学家这样进行假想确实有事实依据,但是为什么黄河象会失足落水淹死在河里?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很重要,这是科学家必需进一步说明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就能更有力地说明为什么象化石保管那么完整。大家都来谈谈。

〔评点与引导结合,使问讲逐步深化〕

生:因为不小心,大象才会失足落水。

生:因为大象不知道河有多深,不知道有淤泥。

生:最主要是因为右脚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一滑,就栽进河里。

生:最主要是因为口渴,不渴就不会跑到河里去。

生:最主要是天气热,不热就不会口渴。

师:对!黄河象失足落水淹死在河里,有近因也有远因,有间接原因也有直接原因,科学家想得很严密。大家都说了,只是欠条理,现在大家先做个作业,再有条理地说说黄河象失足落水淹死在河里的始末。

(教师一边出示作业题,一边叫同学看书。)

1?填空:淹死的时间(——),地点(——),天气(——)。

2?请按科学家的假想把“喝”“渴”“陷”“热”填在括号里。

黄河象淹死河里的始末:(——)→(——)→(——)→(——)→最后淹死在河里。

(老师指名板演后,学生有条理而扼要地依照热→渴→喝→陷的过程讲了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直至失足落水淹死在河里的经过。(略)

〔“交叉练”是问讲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教法的又一体现。这个练棗选词填空,练得好,巧妙地与“串”结合,把学生不很系统的问讲理顺了,系统化了。〕

生:这样,科学家不是首先想到200万年前的天气很热吗?

师:不,大家听说过逆向思维吗?

〔进行横向联系,发展学生思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生:听说过,数学教师曾教我们进行过逆向运算。

生:啊!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是依照:陷→喝→渴→热这样的逆向推理推出来的。

师:是的,科学家从已知探求未知,从结果推想原因,运用追溯性的逻辑推理方法,从发掘出来的象化石的形象先推想到“陷”,从“陷”推想到“喝”,从“喝”推想到“渴”,再从“渴”推想到“热”。最后,得出假想的结论:热→渴→喝→陷,直至淹死在河里。科学家这样进行假想合情合理,十分严密,很有说服力。是不是大家都来谈谈。

〔把问讲引向纵深〕

篇12:黄河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琥 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并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学法

读、思、画、议、批注、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三)疑点

这块琥珀对于研究昆虫有何价值呢?

(三)解决办法

讨论、交流并媒体(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感情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1)自己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虚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请教,答对者给小组加分,激励同学自学、上进的意识,增强小组荣誉感。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第3个思考题,小组议答,全班交流。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电脑出示琥珀图片)学生对照图片,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听课文录音,动画显示琥珀形成发现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生复述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生回答)。

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l)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交流。)

(2)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过程中师相机引导板书。

(4)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5)出示课件。松脂球--琥珀。直观感受琥珀的形成。

2.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现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

(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

(2)角色朗读此部分。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讨论后学生归纳: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须根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

3.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l)默读思考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讨论后回答。

4.济览全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想一想本课与《黄河象》一文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扩展延伸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交流。

(六)布置作业

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黄河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3:《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gzslhxx-hjd

一、教材依据

该课程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的一篇课文。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评价、争论,也可以表演出来。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培养了学生学科学、合理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理解本课“假想”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4、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

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学生:骨骼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9课黄河象。(板书课题:黄河象)

3、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1自然段)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4)朗读体会特点。师问: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高大  完整。师归纳板书:骨骼样子  高大  完整)

2、齐读这些语句,再次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3、(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4、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

5、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学习第三段(最后两个自然段)

1、师问: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学生:1973年 甘肃(发现 挖掘)]。

2、师问:人们是怎样挖掘出这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学生回答:读第○7、○8自然段。)

3、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化石的发现--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教师归纳板书:发掘化石)

4、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学生:在第○8自然段的第4句。)

5、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石。

6、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师板书:假想来历。

(四)学习第二段(○2-○6自然段)

1、师问: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设、想象。

2、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3、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历?

讨论得出四层:

(1)当时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

(2)黄河象怎样来到小河边。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4、师: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来历,下边,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来想象的。

(天气酷热,动物干渴,需要喝水,就会来到河边。再加上看到“脚踩着石头”,作者就会完全可以想象出,大象不小心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深深地陷了进去。就会有了前面那悲惨的一幕。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象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又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却漫漫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

3、你认为科学家的假想最生动的一幕是哪里?(生自由回答)

4、如果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生自由回答)

(五)拓展延伸,陶冶学生情操

1、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真为大家高兴。你们知道大象的生活习性吗?

2、生自由谈。并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3、今天,我们今天认识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肃发现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老师收集的关于甘肃地貌的资料。(出示甘肃地貌)

4、待学生看完后,师问: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引导学生谈到环保的话题)

(六)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你有不同的见解吗?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课文吗?(只要学生的见解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八)板书设计:

黄 河 象

骨架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炙烤

高大 ↓   斜插沙土

完整 干渴 脚踩石头

陷进

化石

七、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评价、争论,找出课文中骨骼化石的特点、推想的内容和发掘化石,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可以表演出来。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培养了学生学科学、合理想象的能力。

附:学生搜集资料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大多数是茎、叶、贝壳、骨骼等坚硬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仅保持原来形状、结构以至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生物遗体、遗物或印模。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甘肃省地理地貌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1)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茂密,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地带。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峰锐坡陡,溪流湍急。由于山高谷深、水文网密集,滑坡、泥石流发育。

(2)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省内中、东部,西至乌鞘岭,东达甘陕边界,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更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璀璨的明珠。这里地形破碎,沟壑交织,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3)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具典型的高原特征。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是全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4)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地势上为自西向东、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是甘肃重要的粮棉油基地。本区是人工及天然绿洲与戈壁、沙漠断续分布的生态景观,自然环境脆弱,荒漠化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威胁。

(5)祁连山地:分布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连绵,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山,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卷。

(6)北山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之间,属低山区,气候特点是干旱、风多、冷热温差大。岩石裸露,荒漠连片。向东可抵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岷山,其中祁连山主峰海拔可达5564米;岷山山脉高达4000米以上,迭山主峰海拔为4920米;六盘山呈南北走向,突起于黄土高原之上,最高海拔为2200米。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积石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甘南高原的积石山主峰高约4800米;陇南山地相对高差明显,文县天池沟脑的雄黄山海拔4187米,而东南端白龙江河谷最低处的灌子沟海拔仅550米。

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骨骼图1

骨骼图2

[《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黄河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象化石的形成及其发掘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2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黄河象来历的假想及其根据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复习:上接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回忆一下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黄河象骨架化石有什么特点?

(高大、完整)

质疑: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怎样发现的?)

(为什么叫黄河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指读第四段:

1、你读懂了什么?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

指答:

时间、地点:73年春,甘肃省几个农民发现的。

名称:因为在甘肃省,所以叫黄河象。

完整: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在上级指挥下发掘,人们有文物保护的意识。

2、品词:区别“发掘”与“挖掘”。

挖掘:往深处发掘出来

发掘:把深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有目的的,小心谨慎地挖掘

3、用“--”画出黄河象出土一刹那的句子。

板书:斜插脚踩

三、科学家由此进行了假想,想到了哪几方面内容?有什么依据?

1、自己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2、指答:板书:热、渴、喝、陷

3、说一说科学家推测的思路:陷、喝、渴、热

4、过渡:文章是怎样将这些方面联系起来又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的?

四、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任选一方面)

1、读书--想到什么--依据--好词佳句

2、汇报:

据沙土和砾石?(水)

斜斜地说明什么?(失足)

(1)天气--炎热

(2)地理环境--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着(形成淤泥)

(3)老象--渴

指读、范读、齐读:扑踏(有气无力、慢、沉重)

指读:跑(高兴、喜悦、急切)

男女生对比读:男生读疲惫,女生读兴奋

老象急着要干什么?读出老象兴奋的语气,评读。

(4)过渡:老象想的多好啊!可这美好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促使

它失足落水,我们看看它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出示课件:观察老象失足落水的顺序,理解“侧”和“栽”

满怀希望的老象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陷入了深渊,我们也为老象感到--

让我们带着沉重的感情读描写这部分的语句。

指名读、齐读。

(5)复述:课文按照天气状况、地理位置、老象失足落水情景的顺序抓住老象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按照这样的顺序,简要复述。

自练、指名说、评议。

五、师过渡第八自然段: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老象的尸体与空气隔绝而腐烂,它的骨胳和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

六、师生对读第九自然段:

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

这条新的大河就是现在的黄河,黄海象由此得名。

七、《黄河象》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回忆一下写作顺序,

指名说一说:首先介绍了黄河象骨架化石的特点,接着假想了它失足落水的情景及地壳的演变过程,最后介绍了它的发掘情况及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八、总结:

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更为重要,我们从中受到启迪,自然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自然的奥秘。

九、想象推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课内外延伸、资料的收集:还了解哪些有关推理的事例?

2、对琥珀的形成进行推理

要求:假想要合理,对情景的想象力求生动。

可将推理的顺序列出提纲,重点词语写一写

自愿结成小组分角色说一段话。

3、小组汇报:

4、评议:

十、作业:

1、对琥珀的形成过程或黄河象尾骨的失落情况进行推测,用一段话写出来,力求生动、形象。

2、简要复述课文。

十一、板书:

26 黄河象

斜插脚踩

热喝

[黄河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黄河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给课文分段,写出第二段各层的提纲

2、朗读课文,并能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3、了解科学家们假象的黄河象骨颌化石的来历及假想,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知道这“黄河象”名字的来历吗?课文介绍的这具大象的化石,是1973年在甘肃省合水县马莲河畔发掘出来的。在自然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一具高大的黄河象化石了吗?你想知道它是怎样挖掘出土的吗?你想了解科学家对它进行的考古分析及山此假想出来的一段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

1、课文讲了黄河象什么事?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科学家相依据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了它的来历。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给课文分段

1、默读

2、给课文分段

【一】(l)样子

【二】(2一9)假想办法

【三】(10)发现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为什么说这具黄河象骨架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2、讨论 因为它高大 高四米.长八米 除了………外,全部由 它完整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也………完整地保存 所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很少见

五、学习第三段 小声读,画山描写骨架的词语 斜插泥土,脚踩砾石,原地未动 根据什么,推想出这只黄河象死后未被移动? 骨架完整

填空: 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 )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相互关联的情况可以(

)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2。读这一段 这头大象当时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科学家的假想,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六、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科学家假想了几方面的情况呢?

三个方面:

l)时间,气候

2)来到河边陷进去

3)变化石

2、这一段可分哪几层(三层)

3、默读第一层,画出假想的时间,地理环境,气候,说说为什么这样假想 炙热-一喝水 弯弯小河-一有水喝 这一层写了什么?

4、指名读第二层,这一层写了什么情景 疲劳和干渴--喝水--掉河里的原因

用鼻吸水水浅够不着脚踩在石头上有淤泥左脚踩淤泥身重全身栽进河里科学家为什么这样假想。 从发现的化石来看 斜斜地插--身子一侧

脚踩砾石--河边踩砾石上 原地未动--陷进淤泥 这一层写了什么,假想黄河象来到河边喝水,陷进淤泥里的景象

5、指名读第9小节,这层写了什么? 假想陷进淤泥里的黄河象变成化石的过程

七、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假想了什么? 2000万年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黄河象呢?

八、小结 黄河象变化石的条件是什么? 酷热,河流,淤泥 二百万年,地壳变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假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假想部分。

3、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段,积累语言,体会语言,复述课文。

三、教学用具

一张展示大象骨骼斜插在河土中脚踏踩石的投影片,一张呈现大象骨架高大完整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黄河象。初读课文时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三部分内容。首先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陈设着一具黄河象的骨骼,它高大完整(这具骨骼有什么特征?)-高大完整

打出投影:谁能看着投影再结合书上内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黄河象怎样高大完整?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你知道为什么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吗?

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另外当地农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强,发现后马上报告,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课文还讲了些什么?还讲了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成为化石的情景。

那么科学家的假想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发掘时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看看投影片听老师把这段话读一遍,体会老师重读的词语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斜斜 踩着 想象 推想)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科学家根据发现发掘的样子,假想它成为化石的情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万年前的一天,读读这个故事,感受一下故事最生动的一幕是什么?你认为描写生动的是哪一节,读给大家听。

注:以上是熟读,第五节描写具体,写出了大象失足落水的一举一动,抓住这些词语再读读。

我们刚才通过有语气的读,体会了科学家的假想是多么生动,那你认为这种想象合理吗?哪些地方合情合理?为什么合理?举例说说。分小组交流,选择汇报形式。以上是体会语气、思维和语言训练。

师:科学家的假想是合理、严谨、完整,同时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象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吗?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自己试着说说,自己练习。

师:我给你开个头,请几位同学讲:(1)天气环境;(2)老象失足;(3)成为化石。以上是指导复述。

师:除以上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大地变化-黄河-黄河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在课下王俊就极力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我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现在请他把书推荐给大家。

[黄河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相关专题 黄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