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杨小邪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杨小邪”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共12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刘洪顺

【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

1、发挥联想,选定课题

“家乡的变化”原本是语文课本上口语交际内容,如何使学生交流更有素材,更有感受和体验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收获多多?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何不把它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呢?师生觉得这是妙计,当即就定下了这一综合实践课题。

2、尊重主体,搜集信息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活动中,根据信息来源的途径不同,要求分成五个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组别,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搜集的主要内容。这样,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

3、综合智能,整理信息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搜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单一的,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要为我所用。学生有的画一画,有的写一写,有的制成图表,有的摄影,还有的摄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运用语文、数学、美术、自然、科学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多种智能来整理信息。

4、发展个性,交流信息

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各有所长,也各有特色。他们中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能说会道的,有挥毫泼墨的,有载歌载舞的,也有操作电脑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获得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张扬自己的个性。

5、情感升华,总结课题

这一课题贴近学生的世界,学生亲临现场,去看,去听,去想,去写,去画,去摄,感受全过程,这样的耳濡目染,切身体验,学生难以忘怀,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学生在知道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后,让他们展望辽阳的未来,描绘辽阳的蓝图,这时,作为一名小学生,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了解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努力为建设家乡而刻苦学习。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小组合作,处理信息,学会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活动过程】

一、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网络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的变化及通信设施、手段等方面的变迁。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他们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档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

网络组:通过上网的方式,下载一些关于本地发展变迁的信息。

3、时间:两周。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为今天辽阳的发展而自豪。]

二、整理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的变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3、时间:一周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在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交流信息

(一)、引入课题

・  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三周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收集、整理了家乡变化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小组交流

・ 1、推选5个学生分别扮演来辽阳应聘的大学生、准备来辽阳发展的投资商、记者、外地游客、主管城市发展的政府官员。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邀请一位代表参加本小组的交流。

・ 要求:根据身份的不同,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 2、小组交流。

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并接受代表的提问,在此基础上推荐一人参加全班交流,组内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 [这一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有重点地、使用规范语言进行交流信息、文明交际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辩论等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全班交流

&

篇2: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设计总体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综合性学习的第一学段阶段目标是: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一年级是综合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要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观察以及参与活动上下功夫,为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有那些呢?《国标本(苏)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自己做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祝贺的话送给妈妈,带给妈妈一份惊喜。不会写的字可以问老师。”;“收集你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在班上搞一个‘小小体育窗’展览,同学们自己来做解说员”。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语文天地”中,如“大家编故事”、“元宵节”、“灿烂的星空”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则安排在“语文园地”之中,以“日积月累”、“展示台”的形式出现。那么究竟怎样来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呢?我想,只要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身心规律、符合综合性学习特征的内容都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

主要反映在字词句学习的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学写字词句”板块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的,为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另外,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提倡与生活链接,这也体现了它的综合性。

(二)学科性

虽然新课程下的学科观是突破学科中心,使学科从“封闭”走向“开放”,但语文终究姓“语”,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人曾把围绕“三八节”展开的综合性学习上成了美术课,这就使语文课改了姓。如果教师能把教学环节设计为“探究、交流三八节的来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送贺卡、献歌等)庆祝妈妈的节日。”,那么这语文课还姓语,同时又有可能整合信息技术、艺术、手工劳动等课程,达到综合。

(三)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学生可根据学习的目标、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自己决定学习结果呈现的形式,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弄清三八节的来历,小朋友有的剪报、有的上网下载资料、有的搞社会调查……学习方式可谓多样化。为了表达对妈妈节日的祝贺,小朋友有的为妈妈制作了贺卡、有的说要和妈妈分担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学习结果的呈现形式可谓

[1] [2]

篇3:《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通过练习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发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

2.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4.学会与别人交流,体验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定调查样表三份。

2.学生准备:纸、笔。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制定专题活动计划

一、亲情谈话,真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想探究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注意搜集信息,利用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别人交流,从小培养科学家的研究素质。

2.请大家阅读一下课文,明确今天的学习要求。(课文125页)

3.刚才,我们阅读了课文,大家讨论一下,说说课文有哪些要求。

【学生交流,要求有三点:①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②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进行研究。③通过阅读报刊、书籍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获取资料。④从搜集的资料中,找出对解决问题特别有用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⑤认真阅读下面的两篇研究报告,讨论一下怎样写研究报告,然后分头撰写,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亲情谈话以激发兴趣,阅读教材以明确目的,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满怀热情地投入。

二、讨论交流、选择话题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2.你们对什么最感兴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你们喜欢的内容来研究啊!到底研究什么呢?先商量商量吧!(同学商量)

3.设疑。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大家交流一下,感兴趣的话题有哪些?

学生:家庭交通工具的变化。

学生:本班学生近视眼的情况。

学生:作业情况。

学生:成语故事中的名人故事。

4.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5.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调查专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把调查研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投入,满怀激情地参与。

三、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教师导入: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要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和里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做如实的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刚才,大家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我们要进行调查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调查呢?首先,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凡事预则立嘛。怎样制定调查的计划呢?下面我们就以如何调查五年级学生近视眼为专题,进行讨论和设计活动方案。

2.明确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调查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调查目的:

①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

②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是否与年龄、年级、性别有关?

③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率的高低是否与优班和普通班有关?

④向全体五年级学生提出预防近视的意见和建议。

⑤调查材料和用具:调查表、笔。

3.指导设计调查表:

班级近视率调查表。

调查人:_______________ 调查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生总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班级

年级学生近视率调查表

调查人:_______________调查年级:_______________

班 级

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9班

10班

全年级

五年级学生近视率调查表

调查人:_______________调查部门:_______________

年 级

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年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制定好调查表格,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调查活动,为调查实践活动做好了准备,确保了调查实践活动的成功。

第二课时 调查研究过程

一、组织调查

1.做好调查动员,明确调查对象、指导调查方法。

2.发下调查表,各小组分配好调查任务。

3.小组开展研究:(学习方式:观察了解学生、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4.学生收集有关由于近视眼带来危害的事实材料。

5.调查结果的分析:从调查的结果分析:学生近视是否与年龄、年级、性别有关,学生近视率的高低是否与优班和普通班有关。

[设计意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能亲身去体验社会,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二、调查汇报,归纳总结

1.学生活动:介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的近视眼的情况。

2.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整汇报自己的材料。

[设计意图]:体现教师的指导性,为学生创设新奇、和谐、有趣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造思维做好必要的准备。

3.指导学生分析近视眼的原因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近视眼情况的调查结果,并展示本小组所填的统计表。②学生分析发生近视眼的原因。

[设计意图]与数学合理进行整合,运用统计图、表展现有说服力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师活动:①帮助学生将各组汇报的数据形成表格。②和学生一起口算,填写合计的数据。

[设计意图]:建立多维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活动:分组分析全班统计的数据,讨论:为什么会有近视眼?

4.借助资料,处理信息:

学生活动:上网了解近视眼的有关知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上网,怎样登录健康的网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能够对大量的信息有反思和辨别能力,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课时 讨论撰写调查报告

一、启发谈话

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近视眼的情况记录下来?你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二、指导撰写报告

1.学习调查报告。

(1)指导学生阅读调查报告例文。

(2)指导学生讨论调查研究的写作方法。

2.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班级,发现了学生有近视眼的有多少人;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有哪些等。

(3)提出建议。提出防止近视眼的建议。

3.撰写调查报告。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根据调查结果,向全体学生提出预防近视的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以例文为参照,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学会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学生练习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利用信息的研究能力。

第四课时 评价活动、拓展创新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①自评自己的好主意,②如何与组员愉快地合作,③如何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④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⑤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近视眼调查活动评价表(或家庭变化活动评价表)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利用信息的成果。

①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②汇报结束后给表现出色的小组颁发优秀组织奖,把积极参与奖、最佳采访奖、最佳记录奖等奖项的授奖权交给每个小组成员,指导他们在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和开阔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评选最佳,激发了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

【课后反思】

这次活动我们设计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收获。另外,这次活动的设计,我们把最终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作用逐步蜕变成引导和交流的合作方式。我们可以在他们的活动中发表意见,然而对于全权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的小组来说,他们则更有权力去争取自己的意见。在调查研究活动的同时,教师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通过集体汇报,提供了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一方面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来体现课题的研究价值,产生辐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生再次提供创造的机会和学会欣赏别人的机会;再一方面是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在他们自评和互评的同时,也逐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保持和修正。通过调查活动,学生们从调查中,提高了采访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统计分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经过了这次活动,在他们的心中深深地种下了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科学精神的种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素质。而这些素质都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的,对我们民族的未来有益的。

篇4:《家乡的小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家乡的小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激发动机,让学生去做

星期五下午放学前,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

师:同学们,下个周末,有个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想尝尝我们家乡小吃不知道拿什么招待他好?

生:可以拿烧卖招待他。

生:可以拿生鱼片招待他。

生:可以拿老鼠下招待他。

生:可以拿板鸭招待他。

生:可以拿韭菜包招待他。

师: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有名的小吃。可是老师挺为难的,因为这些小吃我都不会做,怎么办?

生:我妈妈会做烧卖。

生:我邻居张阿姨炒的老鼠干味道一流。

生:我家店里有个厨师,生鱼片做得很好。

师:要把这些人都请到家做厨师,我可承受不了。不如这样,明天是周末,你们去问一问,这些“厨师”是怎样做小吃的,能亲自看他做或帮忙做最好,做好后最好要尝一尝,有资料的还可以去查一查,读一读,同时记下做小吃的大概过程,下个星期告诉我。

(周末,学生去问一问,做一做,尝一尝,并且记下相应的提纲。)

分门别类,让学生来说

星期一下午语文活动课,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周末的收获。

师:为帮助老师招待客人,听说许多同学周末都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去问师傅,有的跟妈妈一起做,有的查阅了资料,有的还尝了小吃,老师谢谢你们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提纲,按小吃的品种不同分为“烧卖”组,“生鱼片”组,“老鼠干”组,“板鸭”组,“其他”组。来讨论讨论该种小吃的做法,要求各抒己见,互相补充,等一会儿每个组派代表来教我做小吃。

小组讨论。(略)

师:下面分组发言。

A组:我们讨论的是如何做生鱼片。先取三斤左右的鲜活草鱼,刮去鱼鳞,开膛除去内脏,然后取下两侧肉块,脱去鱼皮,取出鱼骨,把血揩干,迅速用专用刀切成如纸般的'薄片,其色淡红,透明如冰雕玉琢,淋上麻油,沾上芥茉、酱油,生吃,味道美极了。

B组:我们讨论的是如何做烧卖。“烧卖”是我们家乡著名的小吃,外面是皮,里面是馅。将芋子煮熟,捣烂,再用地瓜粉搅匀,搓成小圆团,再把小圆团捏成薄薄的一片,这就是烧卖皮。馅是这样做的,先把萝卜,猪肉,冬笋,香菇等切成丝丁状搅拌,加入佐料炒熟。包烧卖时,先拿起一张皮垫在手上,接着舀起一小汤匙的馅,放在皮上,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把皮包起来,一圈一圈地裹好,烧卖就做成了,还要把烧卖拿到蒸笼中蒸上十多分钟,烧卖蒸好后,淋上酱油、熟猪油就可以吃了。

C组:我们组讨论的是如何制作老鼠干。秋收后,农民伯伯把田鼠捕回家,先退毛或去皮,后开膛破肚,洗涤干净,再晾干水分,最后用米糠熏成黄褐色,老鼠干就做成了。老师要招待客人,这初冬季节可以到集市上买一些,最好买小的,熏得金黄的,味道更好。到了要吃时,先要割去耳朵,砍掉嘴巴,剁去爪子,切掉尾巴,洗净,沥干水分,切成块状,然后把切好的老鼠干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煎炒,再把配料──切好的五花肉、冬笋一并放人锅中用文火炒到半熟,最后加入调料,姜汁、水酒、酱油,用文水焖到熟即可。

创造情境,让学生来写

为了深化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写说明书,写广告语。

1.写说明书。

师:同学们,很遗憾,我这个客人另有任务,这次不能来了。

生:啊!我们不白忙活了?

师:不会的,他让我把各种小吃的说明书寄给他,有条件的话他想尝试着做。产品说明书,同学们可能不会写,我这儿有张豆腐皮的说明书,大家看看,包括哪几个部分。(展台打出说明书)

生:我刚才看了,知道说明书包括:产品名称,选料,简要制作方法,配料,食用方法,保质期,保存方法等。

师:小吃是即食的,保质期,保存方法就不要了。把其他几个部分写下来就可以了,一个组选一种来写,大家都来参与,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说明书:

说明书

产品:老鼠干。

产地:宁化。

主料:田鼠。

配料:五花肉、冬笋。生姜、大蒜、米酒等。

食用方法:炒熟即食。

其他组说明书。(略)

师:同学们的说明书写得不错,制作方法可以另外说明。

2.写广告语。

同学们,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却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有什么作用,还不一定敢吃?最好在说明书中写上一、两条广告语,把这种小吃的味道、作用等概括出来,每人写一条,然后比一比谁的好,可以相互结合,选一条好的出来。下面是几位同学写的广告语:

宁化生鱼片: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清热泻火。

烧卖:皮薄馅脆,香味四溢,营养丰富。

宁化老鼠干:闽西八大干,闻名遐尔,色香味俱全,滋阴补肾。

板鸭:名菜佳肴,脆嫩香甜,营养丰富。

总结推广,让学生去寄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我又引导学生把说明书寄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我启发学生:

同学们,广告做得这么棒,我相信不仅我的朋友会喜辽宁小吃,你们的朋友、亲人也会喜欢上辽宁小吃的。这样吧,请你们把说明书和广告寄给你远方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让他们也来做做辽宁小吃,尝尝辽宁小吃,领略我们家乡人民的风采。

本站原创作品,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www.edudown.net)

篇5:综合性学习如何设计

综合性学习如何设计

——以第二学段《成长的故事》为例

文/叶建松

所谓“未雨而绸缪,谋定而后动”,“活动计划”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纲要和规划,又是取得学习效果的指南和保障。第二学段又是第一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重要过渡阶段,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完成学习全过程,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掌握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的关键时期。怎样指导学生制定学习活动计划?本文试以四(上)年级《成长的故事》为例说明。

[教学呈现]

一、紧扣主题

明确活动要求

1.话成长,明方向。

师: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开展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去感受“成长”,别小看了这两个字,不细心发现,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成长吗?

生1:成长就是节日那天为妈妈洗了一回脚……

生2:成长就是不断地问着稀奇古怪的问题……

生3:成长就是让你想起以前的事情觉得好笑……

师:每个人对成长都有不同的理解,成长的故事里有快乐,有痛苦,有幸福,有失落……但那些故事总能带给我们感动和启示,这才是最珍贵的。(板书:感动、启示)今天,我们就要去寻找那些感动我们的,使我们受启发的成长故事。(板书:成长的故事)

2.读建议,理要求。

师:自己轻声读一读这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把那些交待学习任务的重点语句划出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

课件出示活动建议。

学生自读,划重点语句,试写批注。

组织交流:

学生分别找到学习建议中的三个关键信息,即“了解的渠道”、“了解的人物”、“展示的方式”。

师小结:大家很能干,像这样,我们抓住这段综合性学活动建议中的重点语句,通过学写批注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就能帮助我们很快明确这次学习的要求和任务。根据我们刚才交流的,还没划全的可以把相关的重点内容划全,在旁边补上批注。

学生修改。

课件:

如何指导学生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

二、围绕要求

“例”中建构计划

1.猜人物,显价值。

师:叶老师上一次教四年级的时候,就和其中一组同学共同完成了这样一个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总共三个步骤,想不想看一看我们是怎么开展这次活动的?我们就来做个“寻找成长,猜一猜”的闯关游戏。

课件出示情境题:第一关 猜猜了解的人物是谁呢?

学生分别猜了爱迪生、爷爷、奶奶、华盛顿、老师。

师小结:从华盛顿到爱迪生,从爷爷、奶奶到老师,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这些人都很人了解的价值,说明大家对我们这次学习的任务是很明确的。下面,揭晓谜底。

课件出示答案:少年周恩来。

2.猜方法,理渠道。

师:我们会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呢?

出示情境题:第二关 猜猜我们会怎样去了解周恩来呢?

学生分别猜了解的方法:上网找视频、到书城买关于周恩来的书看、采访老军人……

师小结:不同的人物,要用不同的方法去了解,而且要选择我们最擅长、最喜欢的方法去了解。

3.猜展示,明成果。

出示情境题:第三关:猜猜我们会用什么方式把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呢?

师:先不急,小组讨论一下,用哪种方式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最有可能,也最合理。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分别猜展示方式:做一份手抄报、编短剧、少年周恩来书籍展览……

师:大家猜得都很道理,办手抄报、编短剧、书籍主题展览、办网站都是展示了解名人后的非常好的方式。

出示答案:“少年周恩来”手抄报

如何指导学生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

三、依托表格

生成活动计划

1.样表引路,拟订计划。

师:在行动之前,我们制订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学习计划的,正所谓有备才能无患,胸有成竹才能妙笔生花,我们整个学习过程就是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的。

课件出示例表:

如何指导学生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

布置学习任务:制订本小组活动计划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拟订计划,教师巡回指导。

2. 互动交流,修改计划。

师:哪一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你们合作的成果?

抽生上台面展示活动计划。

学生补充修改意见。

教师小结:各位同学,刚才大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制订了符合本组组员兴趣、爱好、特点的活动计划,而且我们通过展示活动计划,互相帮助提意见,使活动计划更合理、更周全。接下来,请各小组根据我们刚才交流的,再看一看本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完善。

学生分组自主修改,完善计划。

[教学思考]

综合性学习活动建议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展示。“做什么”其实就是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目标、内容、步骤和成果的展示等。活动计划解决了,“怎么做”、“如何展示”就容易操作了。显然,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难度最大的就是如何将高度概括的活动建议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活动计划。通过本课例的实践,我认为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一般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

篇6: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之一

上华小学 宋晓丽・

一、活动主题:

在学习第五单元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布置学生收集校园生活中、家庭生活中的人与人相处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使学生懂得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能更和谐地与人相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活动计划:

1、指导学生阅读第五单元的课文。

2、学生分成5组,分别担任一项任务。

3、布置每组学生的任务,分组调查、收集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A、我班同学之间的'故事。B、高、低年级同学之间的故事。C、师生之间的故事。D、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故事。E、大人们之间的故事。

4、时间安排:

第一星期:分组收集故事。

第二星期:小组内交流总结,写出、画出所收集到的故事。

第三星期:班上成果展示。

三、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阅读第5单元课文,教师指导。

第二步:把学生分成5组,布置任务。

第三步:学生分组活动。

第四步:在小组内整理收集的成果。

第五步:班上交流,教师总结。

本站原创作品,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www.edudown.net)

篇7: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之三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之三

连河小学 六年级赵成芹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收集的资料,进行创造性、开放式的语文实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借助读、写、说等形式,锻炼收集处理信息,创性学习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大海、西湖、泰山、等方面的资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录象片,引导学生按先局部后整体,先山后水的顺序观察、思考:桂林山水与上面的景观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汇报交流资料,教师吸收反馈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收集的有关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资料。

三、提示学习建议,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学生的资料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可提出如下学习建议: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背诵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结合学习谈谈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并说明理由。

3、结合课文内容和你收集到的资料,写一篇简短的体会。

4、如果你是桂林人,你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

5、如果你是桂林某个景点的小导游,你怎样向游客介绍?

6、你还知道有关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吗?说给大家听听。

(传说、故事、著名景点、历史、地形等)

四、学习收获交流,展示成果

组内成员合作,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组间的互评。

五、整体感悟全文,进行感情背诵。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www.edudown.net)

篇8:综合性学习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正确、流利的语言描述出秋天的树叶。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优美的词句来描绘秋天,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正确、流利的语言描述出秋天的树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乐乐、文文和兰兰。

2、再现文中的对话。

3、他们描述的秋天的树叶可真美啊。秋天到了,同学们今天你们也带来了自己收集的树叶,我们也学这三个小伙伴一样来说说这美丽的树叶吧。

二、小组交流。

1、自由组合小组。

2、师:同学们在小组里你可以仔细观察自己收集的树叶,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画一画,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介绍你最喜欢的树叶,说完后,请在小组里自己评一评,选出说的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3、小组交流。

4、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光秃秃的大树,小组里说的.最好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树叶贴在树上,向全班同学介绍。

三、教师小结。

四、综合性学习。

1、我们看到了秋天美丽的树叶,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还有着美丽的色彩,桃花红,柳叶绿,那是春天的色彩。秋天的色彩又是怎样的呢?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你会发现,秋天也是五颜六色的。秋天有蓝蓝的天空,有金黄的稻田,有火红的高粱````

2、仔细观察,看那些颜色在秋天是常见的,再找一找描写这些颜色的词句,并抄下来。

篇9:综合性学习优秀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总体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综合性学习的第一学段阶段目标是: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一年级是综合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要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观察以及参与活动上下功夫,为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有那些呢?《国标本(苏)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自己做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祝贺的话送给妈妈,带给妈妈一份惊喜。不会写的字可以问老师。”;“收集你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在班上搞一个‘小小体育窗’展览,同学们自己来做解说员”。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语文天地”中,如“大家编故事”、“元宵节”、“灿烂的星空”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则安排在“语文园地”之中,以“日积月累”、“展示台”的形式出现。那么究竟怎样来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呢?我想,只要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身心规律、符合综合性学习特征的内容都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

主要反映在字词句学习的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学写字词句”板块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的,为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另外,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提倡与生活链接,这也体现了它的综合性。

(二)学科性

虽然新课程下的学科观是突破学科中心,使学科从“封闭”走向“开放”,但语文终究姓“语”,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人曾把围绕“三八节”展开的综合性学习上成了美术课,这就使语文课改了姓。如果教师能把教学环节设计为“探究、交流三八节的来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送贺卡、献歌等)庆祝妈妈的节日。”,那么这语文课还姓语,同时又有可能整合信息技术、艺术、手工劳动等课程,达到综合。

(三)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学生可根据学习的目标、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自己决定学习结果呈现的形式,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弄清三八节的来历,小朋友有的剪报、有的上网下载资料、有的搞社会调查……学习方式可谓多样化。为了表达对妈妈节日的祝贺,小朋友有的为妈妈制作了贺卡、有的说要和妈妈分担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学习结果的呈现形式可谓丰富多彩。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为教师提供了二度创造的空间。那么我们又以怎样的策略来应对呢?

(一)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写”主要指写字、写话。听、说、读、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手段。如苏教版下册练习4“学习字词句”的板块,要求学生学习“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等拟声词。设计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先听一听、猜一猜、说一说是哪些动物发出的声音,并“亮开嗓门儿学学”。这一听一猜一说一学,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拟声词的体验。接着读一读书上的几个句子,再填上拟声词读一读。这一读一写再一读,手脑并用,又促进了孩子对拟声词的感悟。最后,与孩子们共同吟一吟、唱一唱有关拟声词的儿歌与歌曲,并大胆猜测: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还有哪些字可能是口字旁。这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新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非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又分为单学科(如语文)和综合学科(如品德与生活)。语文在向其课程的迈进过程中,第一只脚大都伸向艺术(音乐和美术),如北师大版中的“做一张朋友卡片”、苏教版中的“发挥想像,将这幅文字画改画成风景画,再涂上颜色”。北师大版中的“种一粒种子,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写一个观察记录。”折射出语文与科学融合的设计理念。那么我们在再设计时,思路还可开阔些,想一想语文能否与数学、体育、品德与生活乃至综合实践活动沟通,达成融合设计。

(三)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综合性学习以语文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凋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访问”“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设计苏教版下册练习5的学习字词句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转盘,并用转盘再识一组字。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发现规律大量识字,还能掌握一种归类识字的学习方式,同时在活动中获得了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这也是综合性学习所追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

篇10: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之二

一、设计理念

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书本中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走进语文天地,汲取文化精华,形成良好的素养。为了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为了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大语文天地,我设计可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二、活动目的

在学习第二单元语文的基础上,通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历史资料,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学习革命前辈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赞扬母亲善良、质朴的品质,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三、活动计划

1、指导学生阅读第二单元的课文。

2、学生分成4组,分别担任一项任务。

3、布置每组学生的任务,分组调查、收集历史资料。

四、时间安排

第一星期:分组收集历史故事。

第二星期:小组内交流总结,写出所收集到的故事。

第三星期:班上成果展示。

五、活动过程

第一步:学生阅读第2单元课文,教师指导。

第二步:把学生分成4组,布置任务。

第三步:学生分组活动。

第四步:在小组内整理收集的成果。

第五步:班上交流,教师总结。

六、课后延伸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成为一名合格的、祖国所需要的人才。

请同学们课后多读多收集历史故事,相信你们通过学习会有新的收获。我们将举行祖国在我心中的活动,老师期待着大家再次回顾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本站原创作品,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www.edudown.net)

篇11:语文综合性学习《五彩池》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性学习《五彩池》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通过学习《五彩池》一文,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二、活动年级

四年级

三、活动目的

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活动动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现在老师带领大家去看看五彩池。

五、活动过程

1、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

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A、交流学习所得。

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

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之多。

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

B、讨论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C、小结。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我们一时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他的喜爱之情吧!

2)、朗读训练。自愿读、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2、欣赏五彩池水的美丽与神奇。

1)、先自学,后讨论。五彩池的水为什么更令人惊奇?

2)、想想为什么课题叫《五彩池》?

3、探索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1)、学生质疑。

2)、小组谈论。

3)、启发汇报。

4)、看着版画,介绍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4、回应启发,写广告词。

学习到这,大家一定了解可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

1)、学生动笔写广告语。

2)、汇报交流广告语。师生评价。

要求:简明、易记、贴切、有鼓动性。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www.edudown.net)

篇12: 漫话探险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今中外探险家的故事,学习探险家勇于探究、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毅品质。

2.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应掌握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3.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探险精神。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搜集并整理古今中外探险家的典型故事及有关人类探险活动的图片、光盘、录像资料、与探险活动有关的知识。(地理、气象、人文发展等。)

2.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计划。

3.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5人组成。)

教学设计思路

1.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活动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乐于进取的精神。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和语言素养。准备活动用三课时。

2.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因此,本活动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条件,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在三项活动中选择一项,相互合作去上网或去书店,查阅相关材料,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策划设计本活动方案,并实施活动。

下面提供的是“辩论会”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险过程中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

二、组织辩论。

根据课前准备,同意“探险利大于弊”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正方,坐在左边,认为“探险弊大于利”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反方,坐在右边。

学生推荐一位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当主持人,组织正、反方展开辩论。正、反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活动前要指导帮助辩论双方做好充足准备。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不应“披挂上阵”,只有当出现共性问题不能解决时,才应适当调控。

三、辩论小结。

探险的是是非非,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从参天大树的雨林地带走进摩天大楼的商业时代,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开拓创新的探险精神。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奋斗的信心。

(这个辩论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综合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在综合性方面,它要求学生从探险的成败得失、光荣与灾难、功绩与损害中提炼出足以说服对方的观点。辩论会还培养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也让他们经历了积极进取的探险精神的洗礼,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辩论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教学难点得到解决。)

四、布置作业(这一内容可在第二课时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

辩论会后,写一篇文章《探险活动之我见》,字数600左右,要求能就探险活动鲜明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有条理地写出依据。

(俗话说“趁热打铁”,写作训练就是对口语表述能力的迁移巩固,再次训练,是对学生的信息资料整合提炼能力的检验。)

五、作文讲评(在第三课时完成)

相关专题 教学设计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