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新人教版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距离5KM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距离5KM”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语新人教版文具的家教学设计(共13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小学语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闪电读词”和“闪电出字卡”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通过“文具认领会”和“整理书包比赛”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熟悉的文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 教师导问: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 “闪电读词” :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生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绢。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一个“戈”就念”找”。

生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找”字。“拍”字右边的“白”换成“戈”就是“找”。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字。“闪电出字卡”游戏旨在让学生愉快地巩固生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 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 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总体感知内容,以及对识字方法的复习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对识字教学更有帮助。

篇2: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其间,随机析字形,辨字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晴天,太阳当空照,上完体育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

学生回答。顺势让学生猜一猜,“喝、渴”字是什么偏旁,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喝、渴”二字的字形与字义,并能够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它是什么呢?(出示乌鸦模型,板书乌鸦)看一看“乌”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字型相近?学生很快说出“鸟”。 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

3。教师:这只乌鸦啊,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出示第一幅挂图,要求学生看图),太阳天,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学生从图上不难看出,不远处的瓶子里有水,乌鸦可以去喝。)

教师:瓶子里有水,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大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观察图画学生能够发现,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演示,使困难一目了然。

4。教师: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动手做,动脑想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石子、瓶子、水亲自动手试试,看看乌鸦怎样才能够喝到水。然后请同学上台演示并讲述乌鸦喝水的过程。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体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要求学生仔细听,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学生亲自动手做,能使乌鸦喝水的经过显而易见。这个活动使学生间接掌握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2。教师:乌鸦想到的办法和同学们的办法一样吗?(出示第三幅图)那么,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学分两步进行:)

1。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教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要求各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其他人认真听,并评议他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想出的办法会五花八门,但他们为了成功,往往会忽略当时的环境。经教师点拨,马上就会有学生反驳。这就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使教学变成一场激烈的辩论。这样处理,旨在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的发散思维留出了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教师:同学们都肯动脑筋,这场辩论太精彩了,那么这些办法中,谁的办法最好呢?(不仅要求学生想办法,还要求学生从中选优,优中选特)。

由此看,这是只怎样的乌鸦?你们学习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予小结,以突出单元主题:手和脑,两件宝。)

2。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四、齐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最后,全班同学整齐地朗读一遍课文。

(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还综合运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动手做,动脑想。)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篇3:一下语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愿望。

3.认识偏旁斤字旁,能正确认读“具”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由“新、平、些”分别组成的12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文”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具”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由“新、平、些”分别组成12个词语,正确读写“文”等7个字。

三、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愿望。

四、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熟悉的文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教师导问: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闪电读词”: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篇4:一下语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字。“闪电出字卡”游戏旨在让学生愉快地巩固生字。

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 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总体感知内容,以及对识字方法的复习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对识字教学更有帮助。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师: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设计意图:用课件展示平时学生不注意丢弃的文具,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平时的浪费,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

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预设:生1: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

生2: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

生3: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

生4: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

2.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预设:生1: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生2: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

生3: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师引导教育: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应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爱惜它们。)

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预设:生1:我确实不知道啊!

生2:我该怎么回答啊?

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

6.假如你身边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会眨着大眼睛问什么呢?

7.谁能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词语意思,同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惜文具的教育。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师导问:我们都来当写字小能手,在十分钟之内,按老师教的方法,仔细观察“包”“让”“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

2.小组交流,指生汇报。

重点:“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先外后内。

示范“平”的书写,上横稍短。

3.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

4.词语开花,积累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本课的一个生字并组词。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交流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生字书写得正确、美观。

四、拓展延伸评价鼓励

1.导学: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价、表扬、鼓励。

4.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

篇5:一下语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字,并端正整洁的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

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去找贝贝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呀、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文具。随文识字: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三、自由读文,读准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已经

(2)、学生评议,鼓励与纠正并用。

(3)、用多种方法读准要认的生字。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正确流利。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你有过小贝贝这样的现象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

3、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感悟课文内容,养成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训练想像,培养习惯。

1、出示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文具,你会想些什么?说什么?

2、先自己想,再做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自主表达。

二、联系实际,学习表达,自我教育。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推选说得最好的学生作总结。

三、学习会写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文具”,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哪个字最难记。

4、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师指导。

5、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

7、教师巡视。

四、巩固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读读我的词语库,说说你还从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

2、说说你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板书设计

6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转笔刀 文具盒

仔细 疼爱平平安安

篇6:人教版小语上册《菜园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 最爱吃哪些蔬菜?(练习说话)

2、今天王老师带大家到种植蔬菜的地方去看看,你们高兴不高兴?(出示插图)

3、仔细观察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4、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识字二的《菜园里》一课。(板书课题:菜园里)

二、学习词语:

1、王老师这里准备了许多蔬菜,小组长带着组员来认认这些菜,仔细观察,也可以摸摸,开始吧。

2、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说一说。

3、请同学们拿出词语卡片读读这些蔬菜的名称,自己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4、刚才大家已经自己读了词语,你们愿意不愿意在小组里读?

小组里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词语。

哪个组愿意到前面来读,先说说怎么读的。(请2-3组读)

5、大家想不想玩认词游戏呀?你想玩什么?

小组里商量一下就开始吧。

6、刚才同学们读了词语,又玩了认词游戏,都认识这些词语了吗?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请三位同学分别领读三行词语)

7、现在王老师要考考大家,火车火车呜呜开,开到第X组。(开火车读词语)

8、谁在家里帮妈妈买过菜?你们真是好孩子,今天妈妈要加班,请你来帮妈妈买菜,妈妈写了一张条子放在篮子里,你按妈妈的吩咐去买菜。(请三人来做游戏)

他们都买好了,我们来检查检查买得对吗?

请这三位同学带着大家读他们手中的词语。

9、大家看王老师这有这么多蔬菜,简直可以开一个蔬菜商店了,谁愿意当小售货员,介绍介绍这些菜。

三、学习认读生字:

1、现在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和你的组员一起读读,注意读准字音,有不会的可以请教组里的同学。

2、哪个组愿意到前面来读?

3、今天我们又交了7个生字朋友,同学们在生活中也看到了这些生字朋友,把你们找到的说一说。(生出示找到的包装袋、报纸等)

4、这些字还想交更多的朋友,谁能帮帮他们?(任选生字组词)

四、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写两个字。(出示“卜”“心”)认识这两个字吗?

2、学习“卜”:

(1) 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 仔细看,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3) (出示“卜”的书写动画)仔细看,伸出手指写一写,再看一遍。

(4) 打开书,描写这个字,再写一个。

3、学习“心”:

(1) 在“心”字中有一个新笔画,叫“卧钩”(学生跟读)。

(2) (出示竖弯钩和卧钩)卧钩和我们曾经学过的竖弯钩有什么区别?

伸出手写一写。

(3)(出示“心”字)大家看“心”字有几个点?这三个点的方向一样吗?(对,向左写的点叫左点,那向右写的点呢?)

(5)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的笔顺。(放演示动画)

(6) 师范写:注意第一个右点写在卧钩里,最后一点写在卧钩外面。

(7) 生练写。

(8) 评价。利用投影打出学生的字:看看他们写得哪好哪不好。

五、拓展:

1、今天,我们一起到菜园里,认识了九种蔬菜及他们的名称,你还见过哪些蔬菜,用一句话介绍介绍。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语上册《菜园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一年级语文下册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二类字,会写“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认识“斤字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认识13个二类字,会写7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生字,精读课文。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3、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火眼金睛”游戏。

4、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5、送字宝宝回家。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6、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7、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二、自主积累词语。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学到了哪些词语?

2、你能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7个要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具:里边是三横。丢:先写一撇,再写一个去字。皮:第一笔是横钩。已,区分“己”和“已”。

四、口语交际训练。

(一)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2、“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二)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2.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3.一年级比尾巴教学设计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5.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6.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7.《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8.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9.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0.《盘古开天地》优质教学设计

篇8:新人教版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例1、例2、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和直观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通过小数性质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应用小数性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三、教学重点

小数性质的推导和理解,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五、教具准备.三条米尺、题卡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2、教学例1

(1)用米尺演示0.1米、0.10米、0.100米。

①0.1米、0.10米、0.100米分别可以写成哪个比米小的单位表示?

②用分数又怎样表示

③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得出:(师板书)

①0.1米是1/10米→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10厘米

0.100米是100/1000米→100毫米

②0.1米、0.10米、0.100米都是指米尺上同一段的长度。(找三位同学演示)

又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3)观察得小数的性质

①这三个数从左往右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这三个数从右往左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点题)

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4)练习:

①辨别下面各数中的“0”,哪些“0”是属于小数末尾的“0”(按数位说)

0.080 0.6030 050 0.1000

②58页做一做(学生先在书上练,再出示卡片展示)

【设计意图】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3、小数性质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有时要把某些小数化简,有时则要把某些小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做下面两道题:

(1)、教学例2:化简下面的小数

0.70= 105.0900= 10.000=

练一练: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59页做一做1

(2)、教学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注意: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练一练、59页做一做2

4、探究练习

1、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有变化吗?

4.08去掉0会怎样?

0.31可以填0吗?

2、小结:添“0”或去“0”只能在小数的末尾。

七、巩固练习

1、校外超市进了一批冰块,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判断理解:(“末尾”能否说成“小数点的后面)

(1)、0.080=0.8 ( )

(2)、4.01=4.100 ( )

(3)、6角=0.60元 ( )

(4)、30=30.0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八、拓展练习。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

2、帖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九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

50.03 5.30 5.3 50.300 50.30 503 50 五十又十分之三 500.3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为探究和提炼改写规定小数部分位数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同时也为各个能力阶段的孩子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机会。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九、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作业布置

63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篇9:新人教版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本节课多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1、教学0.1米= 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时,渗透了等量替换思想。并由此展开学生积极运用类比推理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2、在探究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数学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全过程,学会了一些学习策略。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本课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新知的教学过程,很自然的从生活中引入、探究和应用。

篇10:新人教版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教学设计: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50页、51页例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3、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1、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三、自学指导(一):课前预习思考:

你在哪里见到或者用到小数?举例说明。

小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生: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谈认识,交流感知。

师:出示米尺,请一位同学测量黑板的长,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

明确说明:当测量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那么小数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

四、先学

1、自学指导(二):认识一位小数。

自学看书50页,思考:

把1米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也可以写作小数是( )米。

这样的3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 这样的7份呢?

2、生思考后汇报。

3、师:这些小数都是怎么得到的呢?

五、后教:

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0.1或者0.几,

师;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后面都是只有一位,我们就把这样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么象这样的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六、认识两位小数,(方法同上)

七、认识三位小数。(方法同上)

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认识了一位小数,为了测量的更精确,还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呢?(100份)那么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和发现呢?

生以小组的形式思考,讨论,研究,汇报结论。

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1厘米,1/100米,0.01米,两份就是2厘米,2/100米,0.02米,-------;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1毫米,1/1000米,0.001米,两份就是2毫米,2/1000米,0.001米,------,小数点后面有三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八、延伸:

师:这样继续分下去,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0.0001米,0.00001米-------,

九、总结小数的意义:

师:回顾刚才的认识学习,小数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它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

明确:小数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十、课堂练习,运用反馈:

a)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元 0.45米 0.089千克

b) 7厘米=分米=()米 56克=()千克

c) 一块蛋糕两人平均分吃,每人分得()块?

十一、全课总结:你获得什么知识呢?

十二、布置作业:略。

十三、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分米 1/10米 0.1米 一位小数

6分米 6/10米 0.6米 表示十分之几

1厘米 1/100米 0.01米 两位小数

13厘米 13/100米 0.13米 表示百分之几

1毫米 1/1000米 0.001米 三位小数

123毫米 123/1000米0.123米 表示千分之几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新人教版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课要求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在创设情境中,我尽量让学生多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小数。如自己的身高、体重、物体的大小或长度等。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实际在生活的应用是非常广的,因此我们有学习小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学生基本掌握了在人民币背景下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而四年级的目标是“体会小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转化,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所以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是肤浅的,可能并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定,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一是从元角分入手,从1角,5角转化成0.1元,0.5元,学生理解0.1元,0.5元所表示的意义再慢慢的抽象出小数的意义。再从一位小数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习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这样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孩子们在静思、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我还觉得,小数的意义属于比较抽象的知识,而教学抽象的知识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画起、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画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不过,通过教学也发现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表述、理解、应用还是有困难。可能学生一下要理解抽象的东西还是比较困难,如果能有合适的学具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画一画就更好了。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的过程,来感受十进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这样一步步的操作,学生的理解也要容易些了。

篇11:《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语文A版一年级下册)

文具的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3.课文插图。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1.“具”里面是三横。

2.八笔写成。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看图画,训练想象,培养习惯。

1.出示课文的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文具,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2.先自己想、练,再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发学生自主表达。

学生在以文具的身份,向主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时,受到自我教育。在学生交流中,渗透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

(二)联系自己,学习表达,学语育人。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你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在小组里人人发言,推选说的最好的同学作总结。

(三)学习生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文具”,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自己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觉得哪个字有困难。

4.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指导。

5.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字头。(写字好的同学可以为有困难的同学抄写字头。)

7.教师巡视,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四)巩固识记,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读读“我的词语库”,比比谁先记住它们。

2.用上几个词语,说说自己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按照“自己先练 → 小组练习 → 推荐全班交流”的流程进行。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语文A版一年级下册)]

篇12:新人教版一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五、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1.四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初一上册语文第六课《理想》教学设计

3.初一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

4.初一上册语文《理想》教学设计

5.初一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6.初一上册语文口技教学设计

7.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

8.四年级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9.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10.初一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3:国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 fāyá

住 在 孩 子 完 全 变 回 发 芽

hǎo jiǔ wōniú wán bɑ páyɑpá

好 久 蜗牛 玩 吧 爬呀 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我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把歌曲、图画及角色朗读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美丽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中学习知识,了解自然,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太恰当,模仿练习对话环节显得仓促,学生说得不充分。

[2016年国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优秀教学设计]

相关专题 文具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