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复习课教案

Marine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Marine”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ps复习课教案(共1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ps复习课教案

ps复习课教案

我的课程表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复习课 教材分析: 1.本课是PS的会考复习课,因此在设计任务时需考虑到会考所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新的知识,使其自然融入到课堂中,我的设计思路是:结合所教知识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题),营造一种积极地氛围,创设一个恰当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2.我对本课的处理方法: (1)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针对本课内容,我设计了情境式任务:制作“个性课程表”,试图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应用所学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创作中品味快乐、感受成功;在创作中去学习使用技术、积累技术,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我为本次课设计了两个供学生学习的示例作品。 由于学生的信息素养个体差异较大。如果讲的内容少,能力强的学生会“吃不饱”;讲课内容过多,基础差的同学又跟不上。为解决这一矛盾,我设计了两个示例作品,示例作品一的操作技能是比较基本的,学生必需掌握的。示例作品二是在示例作品一的基础之上,在知识上有一定拓展、技能上有一定提高,是为满足能力强的学生的求知需要。 两个示例作品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梯度性设计有效缓解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分层次教学,让所有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共同进步。 学生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这是一节photoshop的综合复习课,经过前几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用photoshop处理图像的基本方法,如选择工具的使用,滤镜效果的设置、图层的相关知识、图像的裁切、图像的旋转和变形等,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有能力用photoshop做一些综合性的工作。 3.学生兴趣分析: 设计制作以学生自己为主体形象的“个性课程表”的教学任务,将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们将所学的技术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技术的必要性及价值性,同时学生们在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去主动获取知识,完善自己,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教学重点  主题呈现、技术运用 四、教学难点  表达创意 三、教学过程 1)分析作品,完成任务: 为完成作品,应该对任务有充分的认识,如果能将大的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会大大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在此,我结合会考知识点,分析在作品中我们所涉及到的知识运用,借此起到复习的作用。 个性课程表 课程表的背景图片   文字特效 羽化的人物照片片 课程表   背景中的文字 在边缘 在中间 你能想到的办法 裁切 仿制印章 吸管工具和画图工具 完成                 2)小任务工作流程图 ①课程表的背景图片: 对课程表背景图片的处理,主要是去掉背景中的文字,如果背景中的文字是在边缘还容易一些,如果在中间,则处理起来相对复杂一些,真的能将背景中的文字处理掉又不影响图片的质量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流程图中我提供了三种方法,同学们还可以开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   背景中的文字 在边缘 在中间 你能想到的办法 裁切 仿制印章 吸管工具和画图工具 完成                       ②文字特效加工流程图     文字“课程表” 投影 斜面和浮雕 渐变叠加 完成 我的照片 反选选区 对照片进行羽化操作 删除选区内容 取消选区 用相应选择工具选取选取 加图层样式:描边 加图层样式:投影 加图层样式:斜面和浮雕 完成                         ③羽化的人物照片加工流程图:   我的照片 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选区 反选选区 对照片进行羽化操作 删除选区内容 取消选区 完成 可选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效果。这里只作一个提示                       ④课程表: 课程表的编辑工作实际上是一件非常麻烦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文字输入,由于重复工作量巨大,学生也可在老师提供的半成品课程表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成本课任务。, 3)作品评价及总结: 制作课程表没有定法,本课仅以两个作品提供给学生一种制作课程表的思路,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学习更多的技术,创意出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表作品。

篇2: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教案

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课本 138页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3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参与:整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出示课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整理的重要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一下我们学过的分数知识 二、交流前参、建构网络 1、学生小组归纳、梳理知识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小组间交流归纳) 2、全班交流归纳,集体补充 小组汇报并随机板书 (1)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 (b≠0) (3)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约分 最大公因数 ――通分 最大公倍数 (分数大小的比) (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引导学生梳理交流各知识间的联系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 出示:1/3  4/5 4/6 7/7 9/6 31/30 2、交流  (1)选一个分数,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它写成除法的形式吗?分数与除法又有什么联系呢? 用字母怎么表示?板书:a÷b=a/b  (b ≠ 0) (3)对这些分数进行分类、说说假分数是怎样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 (4)这个单元里的'哪些知识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5)这五个分数中哪些可以约分?怎样约分?大家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约分(指名板演) 你是怎么想的? (6)通分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请你选两个分数通分。 (7)分数可以化成小数,小数也能化成分数,谁愿意来说一个小数考考你的同学,看他能不能化成分数? 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填一填: ①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每段长(  )÷(  )=(  /  )米。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②分母是最大的一位数,分子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分数化成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 ③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④4/5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 ⑤在里填上“<””“>”或“=”?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2/5  2/7 3/4  5/6   15/20  5/8 5/8  9/7 2、课本138页4题 3、课本138页5题 五、小结: 复习完这节课,你想说些什么? 拓展延伸: 用1、2、3、4、5、6、7、8、9九个数字,写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篇3:《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目标:

1、作者简介及作品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

4、文意理解及拓展迁移。

二、复习过程:

1.熟读课文,背诵名句。

2.复习作者和作品主题。

(1)范仲淹,字 , 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 》,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

(2)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3)中心思想: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知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3.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通假字。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二、古今异义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

今义:

4. 重点词语解释。

(1)增其旧制:

(2)横无际涯:

(3)朝晖夕阴:

(4)大观:

(5)前人之述备矣:

(6)山岳潜形:

(7)薄暮冥冥:

(8)翔集:

(9)岸芷汀兰:

(10)长烟一空:

(11)何极:

(12)樯倾楫摧:

(13)郁郁:

(14)把酒临风:

(15)微斯人:

(16)吾谁与归:

5.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13)微斯人,吾谁与归?

6.文意理解。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 15)在文中,“进”是指“ ”,“退”是指“ ”。

7.课文内容总结:理清行文思路和具体层次内容。

教师要求学生复述各段大意并作简要概括:

第一部分叙事:第一段:记述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二----四自然段写景抒情):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二段:描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总)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抒发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描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抒发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喜悦心情。

第三部分(议论)第五段抒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对腾子京的劝勉和归箴之意。

三、教师延伸:

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范仲淹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仕途进退的原则,他们的“忧君”固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异常可贵的。景祜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主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四、问题探究:

1、提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借鉴和教育的意义吗?

2、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

五、他山之石:中考试题练习。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岳阳楼记》复习

一、重修岳阳楼及作记缘由 (叙事)

二、洞庭湖雄伟壮丽景象 凄凉之景 欢快之景(描写) 以物喜

伤感之情 喜悦之情 (抒情) 以已悲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胸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抱负

抒情议论 劝勉

篇4:高中生物复习课教案

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

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初步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使学生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方面

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酶的发现

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实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2、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酶的三个特性,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酶的高效性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通过《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切入。

本节内容的最后,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教法建议

1、使学生在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本章的新陈代谢内容是对以往知识的深化和展开,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出生物体是如何自我更新的,合成与分解是如何进行的,及其二者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生命。

例如,为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教师可结合前一章细胞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线粒体内的糖的氧化放能的化学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使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有一个感性认识。

2、使学生理解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在本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完成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并实施有效的讨论是本节的难点。

生命体随时随刻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系统。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不可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而必须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的,这就要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反应能阈,这是新陈代谢为什么离不开生物催化剂,即酶的原因。

酶的概念和酶的发现可结合一起在让学生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充分体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酶的特性这部分内容,可先组织学生依次完成实验,然后再由学生来讨论和总结。

在引导学生分析酶的特性时,引导学生与蛋白质的多样性联系起来,可使学生易于理解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注必定意味着酶的多样性,而且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酶的专一性催化关系密切。

3、使学生理解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如何组织学生完成影响酶活性因素的选做实验并分析、讨论实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在组织学生操作、分析、讨论《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坐标曲线图,让学生概括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篇5:高中生物复习课教案

考纲内容及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方式及相关实验探究

【教材回放】

1.画出达尔文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2.画出詹森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3.画出拜尔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4.画出温特实验的示意图,并补充画出对照试验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5.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 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6.如右图,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一云母片,从右侧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直立生长 B.向光弯曲生长 C.背光弯曲生长 D.不生长

7.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在麦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以抑制或杀死杂草(双子叶植物),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请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原因。

8.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

B.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

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9.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①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②根据 和 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④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⑤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考点整理】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

1.实验总结

部位 作用

尖端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③、受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

尖端下部 ①、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作用的部位)

②、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部位

③、向光弯曲的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结果)

2.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在 比 分布多,使 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 。

例1.复习讲义 P171 典例1

例2.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到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甲、乙、丙、丁从左侧给予光照,戊均匀光照,培养一段时间。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甲 ;乙 ;丙 ;丁 ;戊 。

①直立生长 ②向右弯曲 ③向左弯曲 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要探究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该是 与 作对照。

(3)据此实验推测,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这是通过丁与正常胚芽鞘的对比得出的结论。

(4)据此实验推测,单侧光对生长素的作用是 ,此实验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

(5)本实验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 的,实验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性

1.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解读

(1)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如图甲):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

(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大小为:根>芽>茎(如图乙)

(3)生长素对所有植物及所有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均表现两重性

①图甲解读

图甲中a、b分别代表生长素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促进效果, 分别表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促进浓度阈值(上限)——大于该浓度时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 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生长。

②图乙解读

曲线在 三点分别代表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促进效果, 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浓度阈值——大于A′、B′、C′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 根、芽、茎的生长。

(4)植物茎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生长的原因

例3.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______________;乙组__ ______;

丙组_______ _;丁组 ________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下图中甲表示植物的生长速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乙表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植物幼苗的生长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DE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②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DE段

③生长素对Ⅰ、Ⅳ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生长素对Ⅱ、Ⅲ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④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考点三:其他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

1.五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比较 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例5.复习讲义P174 典例4

例6.(多选)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的生长激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考点四: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实验流程

(1)配制梯度溶液: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0.2、0.4、0.6、0.8、1、2、3、4、5 mg/mL)(其他试剂也可)

(2)操纵变量实验:将新剪下的长势相当的植物枝条分成9组,将插条的基部分别放在上述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浸泡几个小时,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3)观察并记录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插条的生根情况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基本技术要求

(1)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通气状况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则。如用相同的花盆,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4.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①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②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2)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①温度要一致; ②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③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例7.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C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4)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现已证明该激素能促进芹菜的生长,但不知其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请用所给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株高相同的同种芹菜幼苗,高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溶液、蒸馏水、喷壶等。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复习课教案

篇6:高中生物复习课教案

1、学习目标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2、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看”—知识经纬

演替的类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导”—自主预习

1.生物的群落是一个 系统群落的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外

界条件的剧烈改变,仍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原有生物群落会被破坏和干扰,一个群落会

逐渐被 所替代,这样的过程称之为生物群落的演替。

2.生物群落的演替可分为两种类型 和 演替。初生演替

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后被彻底消灭了植被的地方发生

了演替。如 、 、 或 的生物群落的演替。

3.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裸岩地面上的演替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裸岩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灌木阶

段→ 阶段,从而使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进一步丰

富多样,会使群落系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以上为初生阶段。

4.群落的次生演替是原来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一些生物种群被

了,又有一些种群占据原有种群的空间,使另一些生物种群 了,经过一段

时间,最后使群落达到一个 的阶段。例如在弃耕的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就是

次生演替。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其大致过程是:弃耕的农田→草木植物阶段→ 阶段→森林阶段。但在干旱荒漠地区,也可能演替为 或 阶

段,而不能最后演替为森林阶段。

5.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演替有着重大的影响,常常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的 和 ,破坏阻止或逆转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

6.为了促进生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保持好自然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

和 、 、 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

国政府在一些破坏严重的地区,提出了 伟大生态工程,

保持好生态环境。

【自我校对】

1.动态 另一个群落 2.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沙丘 火山岩 冰

川泥 光裸岩地 3.地衣 苔藓 草本植物 森林 4.消灭 兴起

相对稳定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植物5.速度 方向 6.人口 资源 环境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退牧还草

“学”—互动探究

探究: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是什么?群落演替过程是怎样的?

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群落演替过程是外界环境与群落内部环境不断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2.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哪些?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③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④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⑤人类活动的干扰。

3.演替的类型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提示: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1)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裸岩上进行的演替,其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又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2)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的农田、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在于本来有没有植被或植被被破坏后土壤条件是否保留。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比次生演替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为初生演替没有土壤条件,环境极为贫瘠和严酷,而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环境一般比较肥沃,原有的群落被破坏后留下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等。

4.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什么?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

提示:(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经典回眸】

1.(·海南单科,2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解析】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在不断变化,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初生演替的快;包括围湖造田在内的人类活动均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

答案 D

2.(2011·重庆模拟)近年来我省某地较多的耕地缺少劳力无人耕种,长久以往,这些耕地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随着气候变迁,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地上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弃耕耕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地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不存在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

C.两种演替过程形成的群落结构都将逐渐复杂,营养级的数目都将会增加

D.与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相比,弃耕耕地形成森林所需的时间较短

【解析】 弃耕农田上原有的植被虽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属于次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没有土壤条件,属于初生演替。随时间的推移,两种演替过程形成的群落中的物种.种类都将逐渐增加,营养结构都将逐渐复杂化,营养级的数目都将增加,所以群落内都存在竞争现象,只是初生演替的竞争现象不明显。次生演替已有土壤条件,所以形成森林更容易、所需的时间短。

答案 B

【变式训练】

1.(2011·安徽卷)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取决于各类生物的生态位。

篇7: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梳理文言文中考考点,指导文言文解题技巧。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预习方案

1、阅读《中考指导》,研究去年中考考题,探讨文言文考点。

2 复习课文《桃花源记》的有关内容并探究本课考点。

3、找出与《桃花源记》有共同点的文章,对比阅读并仿照中考题的形式拟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经历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复习。

二、明确中考文言文的考点

㈠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评价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记诵积累的过程,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就以的考题为例,看文言文从哪几个方面命题的?

㈡、研究20中考题,探讨文言文考点。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考点,然后师出示投影:

1、掌握文学常识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

三、《桃花源记》考点探究

㈠、文学常识

1、请你说出本文作者、朝代、出处。

本文作者是 代 ,选自《 》

师问:你了解作者多少呢?生答。

2、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师追问:我们学过哪些“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 《满井游记》

过渡语:同学们,坚定的步伐已经迈出,我们要勇往直前,进入基础闯关。

㈡、回顾课文内容

1、明确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本文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而又神奇的经历。(板书主要情节)

㈢、基础闯关

1、背书关:⑴指名背诵 ⑵男女声背诵接力

2、字词积累关

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特殊的文言现象,你能说出来吗?

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学生结成小组,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以上词语现象,然后小组内交流。

⑴通假字:便要还家

⑵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④、无论魏晋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⑶一词多义:

①、舍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②、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③、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⑷词类活用:

①、欲穷其林 ②、渔人甚异之

⑸重点实词: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阡陌交通

③、黄发垂髫 ④、具答之

⑤、咸来问讯 ⑥、延至其家

师:如何让自己在复习重点词语时,更能得心应手呢?老师支你一招。(出示投影)(生齐读)

通假字要勤整理 一词多义要分清 古今异义巧归纳 词类活用记心中 重点词语别放过

师小结: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细心整理,相信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本文中概括一个成语,大家能说吗?(生:世外桃源),对,还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篇8:解方程复习课教案

解方程复习课教案

解简易方程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44―64页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理念: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 教学步骤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解简易方程,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 乘法交换律。    (3)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1)等式的意义: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如:3+6.5=9.5、7-4.2=2.8、3.6× 0.5=1.8、3.5+x=9.5等都是等式。 (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首先要看这个式子是不是等式,接着再看这个式子中是否还含有未知数。如x 3.2=8、11x=363、x+7.6=11.4等都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35 ÷7=5、2x=0、 3.5x=4、11.2-x=11.14等都是等式,但35÷ 7=5不是方程。 2、复习解方程 (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32是方程x-32=0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如:     4x=6 解:    x=6 ÷4    x=1.5 提问: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怎样进行验算 ? 解方程的依据: A、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商 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B、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解方程应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四、综合练习(一)、对号入座.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2.被减数=差( )减数,除数=( )○( ). 3.求( )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小明买5支钢笔,每支a 元;买4支铅笔,每支b 元.一共付出( )元.     5、3x÷=18÷() (二)、当回裁判长.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2.4x+5 、6x=8 都是方程.( ) 3.18x=6 的解是x=3.( ) 4.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 (三)、择优录取. 下面的式子中,(   )是方程. ①25x   ②15-3=12③6x+1=6④4x+7<9

篇9:7AUnit1-2复习课教案

7AUnit1-2复习课教案(1)

7AUnit1-2复习课教案(1) 丹阳市第三中学 李秀芬 一:The goal of the teaching 1.  To revise the words of these two units. 2.  To revise the grammar points of these two units. 3.  To revise the difficulties of these two units. 二:The teaching steps Task 1: Revise words   根据课文内容和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1) Ann is from Canada. She is tall and s____. She is g____ at Maths. She is p_______ and h________. We all like h________ a lot. She was b______ in May. She loves playing v___________very much. She loves reading. She is in Sunshine R_______ C_______. She is also a m_______ of a swimming club. She s_______ well. She is not good at singing. John is her n_______friend. They usually have a good time together. (2) Li Hua  is the n_______ member of Huanghe Football Team. He is 22 and he looks s_____. He was born in Guangdong but now he lives in Beijing. He is a very good football p_____ and he is good at s______ g______. He wants to play in the next World Cup. Many people like to w______ him. His next m_____ is in Shanghai.   (3) Ella is my best friend. She ia always the f____ to come to school. She is very k____ and helpful. All of us like her very much. In the evening, she usually e_______ in her garden for about an hour after s_______. She loves swimming, and she is a good s_______. She goes to the  Sunshine Swimming Club t______ a week. At school, she and I usually go to the l_______ together, we read many books there. (4) Now for some i__________ about what to see and what to do in Beijing. The first w_______  place to visit is the China Space Museum. The museum is o______ from 8a.m. to half p_____ three in the afternoon. Beijing Zoo is a_________ place to see. It’s one of the l________ zoos in China and in the w_______. You can see l_______ g______ pandas there. It’s c______ to the center of Beijing. We also s_______ the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t’s  open every day e_______ on Monday. E________ your visit to Beijing! Task 2: Revise grammar points1.  How to look after me./ what to do/ when to go/ where to go… 2. make friends with sb  eg:They have made friends for 10 years(X) 3. This is the first day at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4. introduce A to B. 5. What does Millie ______( say/ speak/talk/tell) to Kitty? 6.welcome to sw. 7.I’m 12 years old/ I’m 12/ I’m at the age of 12 8.in Class1, Grade 7 9.  love doing/ like doing /enjoy doing …very much 10. in the Reading Club./ a member of the Reading Club 11.  be born in sw/ on +date 12. after school放学后/ leave school毕业 13. work hard at sth  eg: It’s a hard work for us (x) 14.  come/be from… 15.  listen to music 16. let’s do sth/ Shall we do…/ What,how about doing…/ Why not do…17.  be good at/do well in doing sth 18.  wear glasses eg: The pair of the glasses are broken(X) 19.  play computer games 20.  play sport/ sports news/ sports meeting 21.  It’s time (for sb) to do/ It’s time for sth 22.  on the football field 23.  on the badminton court 24.  talk to sb about sth 25.  take my dog for a walk/ walk my dog 26.  go out for a walk/ have, take a walk 27.  walk home/ go home on foot 28.  take a公共交通工具 …to sw 29.  write to sb about sth 30.  at the weekend/ at weekends 31.  go running/ boating/ swimming/ fishing… 32.  at sb’s home 33.  sb’s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 34.  play for…/ a member of… / be on,in… 35.  (1)score goals (2) His score is… 36.  in the next World Cup 37.  want to do …/ want sb to do…/would like sb to do/ feel like doing 38.  look + 形(系动词+形 sound,smell, feel, turn, get…) 39.  well: look well(形) 健康的   play well (副) 好地 40. use sth to do…./ use sth for doing… 41. leave sth sw落在。。。地方 42. How do you say that in English? 43. I don’t have a lot of friends(X) 44. a lot 副 Thanks a lot 45. How ______(good) do you know your new friends

篇10:幼儿园复习课教案

声母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我会连。

1、卡片认读23个声母。

2、讲清方法:从声母b开始,按顺序连线,学生用铅笔试连。

3、问:你是怎么连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连)

4、连成了什么动物图形。(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查。)

(二)第二题:我会摆。

1、看图,猜猜图上摆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学着他的样子,摆摆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母吗?(鼓励发挥想象)

3、读一读摆出的字母,可背顺口溜。

(三)第三题:我会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学们的名字吗?

2、师:每个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个字

,如:……,但也有两个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说说自己的姓和名吗?同学的呢?

4、认读声母:gkhjqxzhchsh,看看哪些同学的姓里有这些字母。

5、游戏,老师报同学的名字,大家立即说出姓的声母。

篇11:幼儿园复习课教案

复韵母的复习

课时目标:

1、复习复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与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我会读。

1、卡片认读单韵母:i e u r

2、你能把这些单韵母组成复韵母吗?读一读。

3、读:ie——ei iu——ui ei——er,说一说每一组复韵母有什么区别。

(二)第二题:我会连。

1、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自己试着把音节和图片连接起来。

(三)扩展活动。

1、比一比,看谁能认读。

2、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纠正。

3、拼拼读读,看谁拼得又准又快。

cì wei dài shǔ yě tù jiǔ cài dòu jiǎo qié zi

篇12:高三复习课教案

高三复习课教案

高三复习课教案   复习内容:修辞手法――比喻 授课教师:王和平    这节课复习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什么是比喻?定义是这样的:比喻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事物,即用与所要说明的事物在某一点上极相似而又不同类的某一事物作比。运用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深奥的事理说得具体、形象、浅显。   提问:比喻通常分为哪三种?(学生1吴艳艳回答:明喻、暗喻、借喻)   提问:比喻必须有三个相关联的成分是什么?(学生2朱四春回答:本体――被比喻事物、喻体――作比喻事物、比喻词)   明喻就是非常明显的比喻。   暗喻就是不明显的比喻。   借喻就是直接借用比喻事物来代替本体(被比喻事物)的比喻。   板书:   定义: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事物。   作用:把抽象的事物、深奥的事理说得具体、形象、浅显。   种类:明喻、暗喻、借喻   成分:本体、喻体、比喻词   下面通过表格对三种形式的比喻进行比较。(出示小黑板:第一版)   这些就是有关比喻的一些知识。   下面讲与比喻有过的几个问题。   一、比喻与非比喻   先我们一起看一个例子(94年全国高考题)(出示小黑板:第二版上方)   这是考查学生辨析比喻句的例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呢?(学生3储华丽4王先访回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   板书:   构成比喻的条件:   1、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   2、两点必须有相似点。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只有C句中的“脸色”与“纸”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白”的相似点。其余三个句子中的事物,虽然也构成各自的相似点,但它们都不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仅构成对比的关系,不是比喻句。   是不是只要出现“像、仿佛”或“是、成为”等词语的就一定是比喻句呢?回答是否定的。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辨析。   1、表示两种事物的比较,不是比喻。   第四册P342中间  《雷雨》   小李长得真像他爸爸。   2、表示对一种情况的猜测,不是比喻。   第一册P172中间  《雨中登泰山》   他站起来,扭身就走,像是生气了。   3、表示单纯的想象,不是比喻。   第一册P11中间  《风景谈》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回到了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表示列举,不是比喻。   第二册P4下方  《景泰蓝的制作》   他只上专业课,像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文化课从未上过。   二、借喻与借代   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出示小黑板:第二版下方)   这是辨析借喻与借代的例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呢?(学生5朱乐华6王宁芳回答)   做这道题,必须知道两者的定义和区别,才能进行辨析。   定义:   借喻:直接借用比喻事物代替本体(被比喻事物)。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在特点上有关的事物来代替。   区别: 类别 相同处 不同处 借喻 乙代甲 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重在比喻 借代 乙代甲 本体和借体有相关性,重在指代   辨析:   借喻:可以用“像”。   借代:不能用“像”。   通过辨析,我们知道答案是B。   三、比喻与通感   先看例句:(第一册P254――255)   板书例句:   例一、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例二、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通感是利用感觉转移打比方。   通感是一种创造性比喻。   比喻:1、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   2、两者必须有相似点   通感:1、事物之间分属两个不同感觉   2、类似联想取得相似点   上面我们讲了比喻和非比喻、借喻和借代、比喻与通感三个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些内容,我设计了相关的一些题目。   分发题目。   我们一起看第一题。   提问: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学生7王文华8储皓月回答)   答案是C。   我们一起看第二题。   提问: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学生9王丹萍10刘炜回答)   答案是D。   第三题,请同学们课外完成。   附:小黑板内容   一、第一版(正面)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好像、好比、如、如同、似…… 出现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就是、变为、成为、变成…… 出现 借喻 乙代甲 不出现 无 出现   二、第二版(反面上方)   下面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94年全国高考题):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三、第二版(反面下方)   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B、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   C、现在就看我们怎样为我们的大地母亲好好工作了。   D、搬掉落后和贫穷这两座大山。 (3月14日)

篇13:《相似形》复习课教案

《相似形》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回顾,使学生了解比例及其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加深对相似知识的理解。 2、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熟练掌握相似图形相似比的相关性质,会利用相似的条件求线段的长。 3、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并理解他人。 2、  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形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是学生八年级学过的,虽然在后面学习中求线段的长度时有所运用,但是比例的相关性质大多数同学已经遗忘。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再现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1、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 2、掌握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及相似的条件,能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 知识要点: (一)比例线段:  1. 两条线段的比与成比例线段 2.比例的性质 (1)基本性质: 如果 ,那么ad=bc。如果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   (3)等比性质: 如果 ,那么 3.黄金分割 (二)相似三角形  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判定方法: (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5.位似图形(相似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同一个点) 二、典型例题解析:   A B D C E 例1.如图,已知△ABC∽△ADE,当AE=6,AC=9,AB=12时,则BD的长是  。             例2.如图,CD是△ABC的高,点F、G在AB边上,点E、H分别在AC、BC边上,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1)求证:△CEH∽△CAB. (2)若AB=30cm,高CD=20cm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         三、课堂巩固练习1、   。 2、已知△ABC∽△DEF,AB=3cm,BC=4cm, AC=2cm, EF=6 cm, ∠A=45°,∠C=40°,则∠E=  ,∠D=  ,DE=   。    3、已知,如图,(1)若∠B=∠C,则  ABE∽______; DBO∽______.   (2) 若∠B=∠C,且∠1=∠A,则图中相似 三角形共有______对.   3、 如图△ABC中,AB=7,AD=4,∠B=∠ACD, 求AC的长。   A B C D     4、  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3,延长AB到点E,使BE=2AB,连结EC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F, 求AF的长。         思考题: 已知:如图,△ABC的内接矩形EFGH的两个顶点E、F在BC边上,另外两顶点H、G分别在AB、AC上。 ①  设底边BC=12cm,高为8cm,GF=xcm,GH=ycm,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②  在①的条件下,要使矩形EFGH的面积是18cm2, 矩形的边长应是多少? 四、作业:复习指导丛书第110页A组

篇14:《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复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梳理文言文中考考点,指导文言文解题技巧。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预习方案 1、阅读《中考指导》,研究去年中考考题,探讨文言文考点。 2 复习课文《桃花源记》的有关内容并探究本课考点。 3、找出与《桃花源记》有共同点的文章,对比阅读并仿照中考题的形式拟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经历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复习。 二、明确中考文言文的考点 ㈠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评价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记诵积累的过程,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就以的考题为例,看文言文从哪几个方面命题的? ㈡、研究20中考题,探讨文言文考点。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考点,然后师出示投影:  1、掌握文学常识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 三、《桃花源记》考点探究 ㈠、文学常识 1、请你说出本文作者、朝代、出处。 本文作者是  代 ,选自《  》 师问:你了解作者多少呢?生答。 2、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师追问:我们学过哪些“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满井游记》 《登泰山记》 过渡语:同学们,坚定的步伐已经迈出,我们要勇往直前,进入基础闯关。 ㈡、回顾课文内容 1、明确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本文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而又神奇的经历。(板书主要情节) ㈢、基础闯关 1、背书关:⑴指名背诵  ⑵男女声背诵接力 2、字词积累关 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特殊的文言现象,你能说出来吗? 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学生结成小组,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以上词语现象,然后小组内交流。 ⑴通假字:便要还家 ⑵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④、无论魏晋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⑶一词多义: ①、舍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②、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③、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⑷词类活用: ①、欲穷其林   ②、未果,寻病终 ③、渔人甚异之 ⑸重点实词: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阡陌交通 ③、黄发垂髫   ④、具答之 ⑤、咸来问讯 ⑥、延至其家 师:如何让自己在复习重点词语时,更能得心应手呢?老师支你一招。(出示投影)(生齐读) 通假字要勤整理  一词多义要分清 古今异义巧归纳  词类活用记心中 重点词语别放过 师小结: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细心整理,相信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本文中概括一个成语,大家能说吗?(生:世外桃源),对,还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3、译句关 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师:大家谈谈我们在翻译句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大家畅所欲言) 今天老师送大家几条锦囊妙计:(出示投影) 1、要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2、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3、要调整语序; 4、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师:面对通篇的句子,哪些是容易考的呢?老师帮大家归纳。(投影) 1、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2、运用修辞之句(如:排比,对偶) 3、含有重点词语的(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4、主旨句,反映作者情感,蕴含哲理,结构上起一定作用之句等 师:祝贺同学们顺利闯关成功!复习时,抓住规律,巧用方法,学习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同学们,夯实基础很重要,文意理解不可少。我们共同进入下一个环节。 ㈣1.展示桃花林及桃源美景图画,找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原话。 2.说一说桃源景色有怎样的特点?(讨论完成) 景色优美:绿水长流,桃花夭夭,花片纷飞,嫩草芳香 环境平和、宁静、淡远(如一幅祥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 3.展示桃源人宴请渔人的图片,想一想:这体现了桃源人怎样的民风?并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原话。 桃源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原话:“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议一议:风景优美,环境宁和,民风淳朴,作者如此完美的描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究竟有何用意呢?(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明确:表现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㈤、拓展延伸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讨论,整理答案,然后交流。)   ㈥、拓展延伸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小结:《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归隐田园的无悔;《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感受到了他陶醉于自然美景的自得;《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淡泊情怀。 过渡语:在复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一节课的收获如何?一起走进中考练兵场,接受检阅! 三、中考演练场 师:同学们一节课的表现真的很棒,老师最后再送大家一个礼物。(投影)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4.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送你一把金钥匙 1、牢记重点字词句,夯实基础别小视。 2、温习作者及背景,促进理解变能力。 3、复习中心和写法,篇篇归纳和整理。 4、瞄准中考要精练,文意分析巧联系。 四、结束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也许六月的中考就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梦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无果而终,朝气蓬勃的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那么,快马扬鞭,努力拼搏,朝着我们的理想桃源进发吧!最后衷心祝全体同学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篇15:《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梳理文言文中考考点,指导文言文解题技巧。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预习方案

1、阅读《中考指导》,研究去年中考考题,探讨文言文考点。

2 复习课文《桃花源记》的有关内容并探究本课考点。

3、找出与《桃花源记》有共同点的文章,对比阅读并仿照中考题的形式拟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经历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复习。

二、明确中考文言文的考点

㈠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评价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记诵积累的过程,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就以的考题为例,看文言文从哪几个方面命题的?

㈡、研究20中考题,探讨文言文考点。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考点,然后师出示投影:

1、掌握文学常识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

三、《桃花源记》考点探究

㈠、文学常识

1、请你说出本文作者、朝代、出处。

本文作者是 代 ,选自《 》

师问:你了解作者多少呢?生答。

2、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师追问:我们学过哪些“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 《满井游记》

过渡语:同学们,坚定的步伐已经迈出,我们要勇往直前,进入基础闯关。

㈡、回顾课文内容

1、明确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本文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而又神奇的经历。(板书主要情节)

㈢、基础闯关

1、背书关:⑴指名背诵 ⑵男女声背诵接力

2、字词积累关

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特殊的文言现象,你能说出来吗?

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学生结成小组,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以上词语现象,然后小组内交流。

⑴通假字:便要还家

⑵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④、无论魏晋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⑶一词多义:

①、舍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②、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③、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⑷词类活用:

①、欲穷其林 ②、渔人甚异之

⑸重点实词: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阡陌交通

③、黄发垂髫 ④、具答之

⑤、咸来问讯 ⑥、延至其家

师:如何让自己在复习重点词语时,更能得心应手呢?老师支你一招。(出示投影)(生齐读)

通假字要勤整理 一词多义要分清 古今异义巧归纳 词类活用记心中 重点词语别放过

师小结: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细心整理,相信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本文中概括一个成语,大家能说吗?(生:世外桃源),对,还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3、译句关

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师:大家谈谈我们在翻译句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大家畅所欲言)

今天老师送大家几条锦囊妙计:(出示投影)

1、要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2、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3、要调整语序;

4、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师:面对通篇的句子,哪些是容易考的呢?老师帮大家归纳。(投影)

1、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2、运用修辞之句(如:排比,对偶)

3、含有重点词语的(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4、主旨句,反映作者情感,蕴含哲理,结构上起一定作用之句等

师:祝贺同学们顺利闯关成功!复习时,抓住规律,巧用方法,学习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同学们,夯实基础很重要,文意理解不可少。我们共同进入下一个环节。

㈣1.展示桃花林及桃源美景图画,找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原话。

2.说一说桃源景色有怎样的特点?(讨论完成)

景色优美:绿水长流,桃花夭夭,花片纷飞,嫩草芳香

环境平和、宁静、淡远(如一幅祥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

3.展示桃源人宴请渔人的图片,想一想:这体现了桃源人怎样的民风?并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原话。

桃源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原话:“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议一议:风景优美,环境宁和,民风淳朴,作者如此完美的'描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究竟有何用意呢?(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明确:表现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㈤、拓展延伸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讨论,整理答案,然后交流。)

㈥、拓展延伸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小结:《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归隐田园的无悔;《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感受到了他陶醉于自然美景的自得;《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淡泊情怀。

过渡语:在复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一节课的收获如何?一起走进中考练兵场,接受检阅!

三、中考演练场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4.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送你一把金钥匙

1、牢记重点字词句,夯实基础别小视。

2、温习作者及背景,促进理解变能力。

3、复习中心和写法,篇篇归纳和整理。

4、瞄准中考要精练,文意分析巧联系。

四、结束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也许六月的中考就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梦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无果而终,朝气蓬勃的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那么,快马扬鞭,努力拼搏,朝着我们的理想桃源进发吧!最后衷心祝全体同学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篇16:语文复习课教案

关于语文复习课教案范例

复习要求:

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字、词以及课文内容。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内容复习: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第八单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八单元有哪些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

2、我们回忆一下,这两篇课文分别讲了哪两件事?

(1)《每逢佳节倍思亲》讲的是——(王维在重阳节那天更加思念亲人,便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能背诵一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指名背诵,齐背后出示全诗。

(3)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出示:

①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是指( )

A王维的兄弟

B王维

C王维的一个好朋友

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

A对朋友的一种思念之情

B对亲人、对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C对故乡的一种热爱之情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 )

④今天是中秋节,叔叔在北京出差,他打电话回来说非常想我们,叔叔此时的心情可以用诗句“( )”来形容。

(师生逐一交流)

(5)拓展延伸,感受古诗文无穷魅力: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你还能说出谁有关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句吗?

参考答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王维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宋之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张久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

师补充: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

出示两首诗,齐读: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州

北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思乡名作,课下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再搜集一些这一类的诗句来吟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

(1)什么是“陋习”?课文中的陋习指的是( )

(2)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孙中山小时候看到自己的姐姐被逼着缠足,很生气也很心疼姐姐。直到他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废除了缠足的陋习。)

(3)比较句子(课后练习题)

第一组: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却毫无办法,无力反抗。)

第二组: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哪一句话最能反映此时孙中山的内心?(点出“深深地”“幼小”)

小结:所以我们以后写作文、造句时,都要注意准确地用词。

(4)缠足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的心,所以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的就是缠足。

(5)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定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孙中山因得了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个铜像。出示铜像(书上有插图)

讲述: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任老师也许早已缠足。此时,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

二、字词句段复习

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课文内容,下面,老师就要来考考同学们,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老师给你们摆下了五道关,你们想闯一闯吗?

第一关:火眼金睛(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临时(lín línɡ) 空闲(kōnɡ knɡ) 辛亥(hé hài)革命

挑柴(tiāo tiǎo) 茱萸(yí yú) 兴高采烈(xīnɡ xìnɡ)

第二关:精挑细选(看拼音,写词语。书写这些词语,应该注意哪些字?哪些字容易出错,错在什么地方?)

jiā jié fèi chú huí yì fú laǒ xié yu( ) ( ) ( ) ( )

cì tng zǒng tǒng chóng yáng zǔ zōng( ) ( ) ( ) ( )

第三关:争先恐后(老师说成语的意思,你们说成语,谁举手快,谁来回答。)提示: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成语,这样缩小范围,你在思考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更有的放矢。

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

不知疲倦地探求。( )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

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

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

还要进一步努力。( )

第四关:学以致用(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上)

九( )一( ) ( )海( )涯 ( )( )一方

( )家( )户 ( )力( )赴 沧( )( )粟

( )高( )烈 孜孜( )( ) ( )( )一步

A 海地发生了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 地帮助那里的人们。

B 爸爸出国了,我和他(),不能相会。

C 过年了, 张灯结彩,人们()地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D 这学期,我读了一些课外书,写作水平有了一些提高,但是(),在寒假中,我力争再读一些课外书,使我的写作水平。

第五关:乱句重组(按顺序重新排列句子)

( )孙中山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

( )他当上临时大总统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

( )空闲时,姐姐不仅陪孙中山一起玩,还经常唱歌给他听。

( )从此以后,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 )妈妈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

若有时间可进行如下环节:请同学们根据本单元内容,试着出一个题,让大家解答。(师生交流)

三、总结学生本单元复习情况。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了第八单元的基础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

2、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八单元的课文,主要的字词句。“温故而知新”, 我们回头再看以前学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每一次复习都会有进一步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篇17:高中历史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识记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

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

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

“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

第一目 ”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2)古城墙的结构

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老师还可以提醒学生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用“起来。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

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的?

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其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代表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神人共治“的思想。

明清之际,由于平遥商业的发达,为这块土地产生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奠定了基础。在商业发达带来的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平遥古建筑兴建的高潮,四合院成为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建筑样式。

(1)发达的平遥商业

平遥是当时中国十大商帮中最着名的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其商业的繁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遥商人生意涉及地域范围广;二是平遥本地商业发达,为平遥产生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奠定了基础。

(2)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

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就在此诞生,并一度成为全国金融业的中心。平遥作为16世纪以来的金融重镇,保存了大量原始而鲜活的金融史料和无数的文物遗珍,是研究中国近代金融文化的”活化石“。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日升昌“票号作为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它的产生一方面说明其创始人雷履泰的卓越的经营才能,另一方面也见证了平遥商业的发达。

”日升昌“票号的建筑布局:既是当时平遥古城中商号店铺前店后宅的格局的典型体现;也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具有”汇通天下“的气派。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意义:在中国历,由日升昌票号创立,带来了票号业的发展,结束了现银票运局面,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它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业贸易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以及方便政府和人民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古民居的基本结构

在介绍四合院的结构时,有简单构图能力的教师可以一边讲一边做简单的构图,也可以在介绍完后将事先构好的简图展示给学生看,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

平遥古民居以建于清朝的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只有极少而珍贵的元代旧居。其建筑既符合北方汉民族地区传统的建筑模式,又有当地鲜明的特色。

对于四合院的特点,教师提问:平遥四合院布局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观念的?(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并回答)

学生回答:平遥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为三间或者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的特点,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厢房和侧房一般是木结构的砖瓦房,供儿孙辈居住。这样的布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观念。

教师提问:从平遥四合院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文化中有许多的精华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加以认真地吸收。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有哪些传统思想是我们今天所特别需要强调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互相帮助、见义勇为、善良诚信、勤俭节约等。

第三目 ”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艺术珍品“

平遥是以”一城两寺“共同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两寺“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林寺和镇国寺(1)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双林寺[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位于古城西南的双林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中有唐槐、宋碑、明钟均十分珍贵,但最令人惊叹的是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2 000余尊。这些神形兼备的彩塑作品透过宗教的拘囿,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高超的艺术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双林寺当之无愧地成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

教师在介绍这些彩塑作品的特点时,可以从网上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通过幻灯片加以展示,让学生领悟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对这些艺术珍品的认同感,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也更能够激发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万佛殿

双林寺以彩塑着称,镇国寺则以古建筑闻名。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万佛殿的建筑结构设计非常巧妙,用料十分科学合理,是建筑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相关专题 课教案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