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宬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宬婳”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共14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能力: 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的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引起思考,产生学生欲望和兴趣

问题导思

激发兴趣

【板书】 一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将碳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改写成用化学式来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初步认识化学方程式

【问题讨论】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它与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看书,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培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板书】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领会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方面的意义 领会学习的意义

【投影】 课堂练习一(见附1)

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

完成课堂练习一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讨论】 (1)P+O2这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2)能否将P2O5改写成PO2.5,为什么?

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总是和运用要领的能力

指导学生 看书,在学生看书、讨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在讨论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看书,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板书】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讲解】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理解记忆 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指导学生模仿练习试着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模仿练习

【投影】 课堂练习二(见附2) 做课堂练习二 初步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讲解】 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 (1)“↑↓”等号均指生成物.(2)若反应前物质中无气体物质,而反应后有气体物质生成时,用“↑”表示生成的气体,若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有气体时,生成的气体不用“↑”表示(“↓”符号用法同“↑”符号的用法。)

自己检查,纠正练习中的问题。 强化理解,达到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指导学生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写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体会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投影】 课堂练习三(见附3)随时纠正(矫正)学生练习中的问题。  做课堂练习三 巩固提高

【课后小结】 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我们采用韵语记忆:

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

生成沉淀气,“↑↓”箭头来分明

体会韵语内容,记住书写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

【投影】 随堂检测(见附4) 独立完成 检查教学完成情况

附1.课堂练习一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验硫、

(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附2:课堂练习二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4)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附3:课堂练习三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

(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附4:随堂验测

1.写出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1)Fe+O2――Fe3O4

(2)KMnO4――K2MnO4+MnO2+O2

(3)HgO――Hg+O2

3.某同学在写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写成:Mg+O2=MgO2,试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篇2:初中化学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课程教案

初中化学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课程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能力: 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

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的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引起思考,产生学生欲望和兴趣问题导思激发兴趣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将碳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改写成用化学式来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初步认识化学方程式 【问题讨论】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它与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看书,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培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

量的方面:领会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方面的意义 领会学习的意义

【投影】

课堂练习(见附1),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 完成课堂练习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讨论】

(1)P+O2这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2)能否将P2O5改写成PO2.5,为什么?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总是和运用要领的能力 指导学生 看书,在学生看书、讨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在讨论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看书,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讲解】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理解记忆 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模仿练习试着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模仿练习

【投影】

课堂练习二(见附2),做课堂练习二 初步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讲解】

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1)“↑↓”等号均指生成物.

(2)若反应前物质中无气体物质,而反应后有气体物质生成时,用“↑”表示生成的气体,若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有气体时,生成的气体不用“↑”表示(“↓”符号用法同“↑”符号的用法。)自己检查,纠正练习中的`问题。 强化理解,达到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指导学生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写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体会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投影】

课堂练习三(见附3),随时纠正(矫正)学生练习中的问题。 做课堂练习三 巩固提高

【课后小结】

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我们采用韵语记忆: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写好化学式,系数来配平;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沉淀气,“↑↓”箭头来分明体会韵语内容,记住书写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

【投影】

随堂检测(见附4), 独立完成 检查教学完成情况

附1.课堂练习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验硫、(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附2:课堂练习二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4)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附3:课堂练习三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 (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附4:随堂验测

1.写出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1)Fe+O2——Fe3O4 (2)KMnO4——K2MnO4+MnO2+O2 (3)HgO——Hg+O2

3.某同学在写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写成:Mg+O2=MgO2,试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篇3:初中化学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目标: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

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

教学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情况分析: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教师应紧紧结合化学方程式意义,引导学生对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简明地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2、边讲边练法:通过边讲边练,及时反馈信息,达到师生互动,争取在课堂40分钟解决本节课大部分问题。

教学辅助设备:小黑板、学生课堂练习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提问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说明。

请书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并指明该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量的意义,我们可以在已知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别的物质的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现在用学过的知识试着去解决下面的问题。

例题1: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如果得到128Kg的铜,至少需要多少氧化铜?(同时需要多少克氢气?)

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该问题,教师作适当引导。并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算。

引导提问:

你们是以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会儿,然后让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

总结:

解题思路: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已知量、未知量(设为x),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已知量、未知量的质量比。分两行写在对应的化学式下面。

3、列出比例式,求解x。

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总结的解题思路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并请同学们按照你们认为正确的解题格式将解题过程书写出来。

例题2:13g锌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多少克氢气?

问题深化:解答计算题应该有正确的书写格式,那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总结出解题格式,并请学生回答。

解题格式:

1、设未知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找已知量、未知量,并计算其质量比

4、列比例式,求解未知量

5、简明地答

点拨:对解题格式中的相关事项作进一步强调。

现在我们就用刚学过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知识,完成下列两个练习题。

巩固练习:

1、电解1.8g水可得多少克氢气?

2、在空气中燃烧多少克木炭可得22g二氧化碳?

让两位学生到台上演算。

引导: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随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的帮助。

解题辨析:

下题的两种计算的结果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中错误,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内容:略

(如果时间不够,则将该部分内容移到下节课进行。)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中应注意的事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对学生的小结,教师作适当引导和补充。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方程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

课外练习:

教材习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请一位学生上台书写,另请一位学生回答意义。

学生对以小黑板出示的例题略作观察,稍加思考。

可让一个学生上台来演算。

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两分钟,请一、两位学生回答。

学生仔细体会解题的思路过程。

学生进行练习,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使用正确的解题格式。

学生分析总结出解题格式,一、两位学生代表作答。

对照教师给出的解题格式,学生仔细体会,并和解题思路作比较。

依照例题,严格按计算格式完成课堂练习。

强化训练,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学生积极思考,并指出其中错误。

学生总结解题注意事项,请一、两位学生作答。

理解记忆。

独立完成课外练习。

问题导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因为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对本节课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情景。

结合具体的实例教会学生分析题意,学会如何解计算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从思维的特点出发,养成正确地审题、解题习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

加深巩固,进一步强化用正确的思路去分析、解答计算题。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加深巩固知识,强化计算技能。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辨析解题正误,发现典型错误,避免学生犯类似错误。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只作恰当及时点拨。

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加深、巩固知识,反馈信息。

篇4: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绪言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的概念及本质的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课时计划】 二 课 时

第一课时

【内容提要】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怎样学好初中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教学过程】

【引 言】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有一根奇异的魔杖,只要用它点一下石头,顽石普变成亮闪闪的黄金;用它碰一下香灰,就能变出救死扶伤的仙丹良药;用它指一下主山峻岭,马上山崩地裂,河流畅通……

但是,在古代,这种幻想终究不能实现。那么,这根魔杖到底有没有?有!这根魔杖在哪里?就在我们今天开始学的化学里。

【板书】绪言

【板书】 一、什么是化学?

【讲述与讨论】

1.放映《化学在我们的身边》的录象;

2.由学生自己例举身边的物质,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3.通过上面的事实,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周围的世界中: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有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光彩夺目的金刚石、乌黑的煤炭、洁白的食盐、坚韧的钢铁……

4.演示补充实验:

(1)预先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的“化学”字样,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喷雾器向其喷射而出现红色字样,再用盛有盐酸溶液的小喷雾器向其喷射,红色又消失,化学教案《绪言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用一沾有高锰酸钾的玻璃棒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而引燃灯芯。

【讨论】

为什么要学化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1的第一~第三段的内容;阅读课本P 3的第五段P4的第三段的内容。

【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1的第四段的内容。

【板书】

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讨论】

怎样学好化学?

指导学生阅读P4的第四段的内容。重点讲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学,能提高听讲效率,节省作业时间,学习主动、有兴趣。

听讲: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初三化学是从启蒙教育开始,只看书不做实验、不听讲,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听讲时要做到边听、边观察(实验)、边思维、边记忆(强化记忆)。争取在课堂上学会。

复习:是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特别要注意开始学习化学要过好化学用语关。

观察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看什么、怎样去看。

[小结] (略)

[作业]

1.课本P4的家庭小实验。

2.预习物质的变化及物质的性质的内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什么要学习化学?

二.学是研究什么的?

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时:物质以生的主要现象,如:有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气体生成,什么颜色的沉淀 生成,发光,放热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三.怎样学好初中化学?

篇5: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关于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的概念及本质的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课时计划】

二 课 时

第一课时

【内容提要】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怎样学好初中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教学过程】

【引 言】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有一根奇异的魔杖,只要用它点一下石头,顽石普变成亮闪闪的黄金;用它碰一下香灰,就能变出救死扶伤的仙丹良药;用它指一下主山峻岭,马上山崩地裂,河流畅通……

但是,在古代,这种幻想终究不能实现。那么,这根魔杖到底有没有?有!这根魔杖在哪里?就在我们今天开始学的化学里。

【板书】绪言

【板书】 一、什么是化学?

【讲述与讨论】

1.放映《化学在我们的身边》的录象;

2.由学生自己例举身边的物质,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3.通过上面的事实,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周围的世界中: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有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光彩夺目的金刚石、乌黑的煤炭、洁白的食盐、坚韧的钢铁……

4.演示补充实验:

(1)预先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的“化学”字样,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喷雾器向其喷射而出现红色字样,再用盛有盐酸溶液的小喷雾器向其喷射,红色又消失。

(2)用一沾有高锰酸钾的玻璃棒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而引燃灯芯。

【讨论】

为什么要学化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1的第一~第三段的内容;阅读课本P 3的第五段P4的第三段的内容。

【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1的第四段的内容。

【板书】

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讨论】

怎样学好化学?

指导学生阅读P4的第四段的内容。重点讲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学,能提高听讲效率,节省作业时间,学习主动、有兴趣。

听讲: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初三化学是从启蒙教育开始,只看书不做实验、不听讲,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听讲时要做到边听、边观察(实验)、边思维、边记忆(强化记忆)。争取在课堂上学会。

复习:是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特别要注意开始学习化学要过好化学用语关。

观察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看什么、怎样去看。

[小结] (略)

[作业]

1.课本P4的家庭小实验。

2.预习物质的变化及物质的性质的内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什么要学习化学?

二.学是研究什么的?

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时:物质以生的主要现象,如:有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气体生成,什么颜色的沉淀 生成,发光,放热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三.怎样学好初中化学?

篇6: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单位

中学

教者

杨1

学科

化学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7—1溶液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形成自学能力,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方法与过程:实验探究,主动发现,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识物质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科学、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重点

建立溶液的基本概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法

实验探究,自学归纳

教具

实验用品,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设计意图

激趣导学

引入溶液

引言

激发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探索新知

溶液定义

溶液的形成

生:实验(一)

师:启发观察,

引导总结,化学教案《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微观演示。

生:实验(二)

激发兴趣,培养

动手能力。

引导启发,培养

观察分析能力。

对比总结,培养

表述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设计意图

探索新知

定义

组成

特征

应用

学生:自学

学生:汇报讲解

师:必要的指导

师生讨论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强化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

形成创新能力

总结提高

生自主完成

师做补充

形成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7—1 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组成:

溶剂

特征:

应用:

课后回忆

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篇7:第一册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

篇8:第一册化学方程式

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提问: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

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

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

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化学式代替名称

(2)“→” 变为“=”

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篇9:第一册化学方程式

一、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含义:(依据客观事实)

“质”:1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

“量”:2表示出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原则:

1、依据实验事实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四、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依据客观事实)

2配平步骤(遵循质量守恒)

3注明反应条件

[1]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10:第一册化学方程式

提问:根据 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式量)计算各物质的式量是多少?

再现式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式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讲解:通过式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生归纳总结)

(1)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式

讲解:“+” ,“=” 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

练习1:[投影] : 化学反应:

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 。

2、反应中,每_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设问: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否只要写出化学式就可以了?

练习:请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分析学生写的各种可能的式子

可能写出的情况有

(1)P+O2――P2O5

(2)P+O2――PO2

(3)P2+O5――P2O5

(4)4P+5O2――2 P2O5

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1)符合实验事实但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2)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而违背了客观事实,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

(3)为使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相等而改动化学式(纯净物组成是固定的。各元素原子个数固定,不能任意改动)

(4)符合事实又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引导:分析从两方面考虑

(1)是否符合实验事实

(2)是否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课文:P71

篇11:第一册化学方程式

讲述:我们是在P+O2――P2O5的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系数4、5、2使得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一步体现了什么?

回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如何对上式进行配平呢?配平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使左右两边P、O原子数相等,改角标行吗?添系数,系数如何添?(学生讨论思考)这里所用的配平方法称为最小公倍数法。

练习2:[投影]

1.Al+O2――Al2O3

2.H2+O2――H2O

设问:如何有步骤的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

指导阅读:课本第71――72页

总结:

1、写化学式

2、配平

3、注反应条件及箭号“↑”“↓”

模仿练习:请按步骤写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要求:(1)3个步骤

KClO3――KCl+O2

2KClO3――2KCl+3O2

2KClO3===2KCl+3O2↑

(2)练习过程中总结每步的记忆要点

讲解:结合实例讲明“↑”和“↓”两符号的意义及使用注意事项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

板书设计

篇12: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溶液

单位

中学

教者

杨1

学科

化学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7—1溶液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形成自学能力,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方法与过程:实验探究,主动发现,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识物质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科学、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重点

建立溶液的基本概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法

实验探究,自学归纳

教具

实验用品,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设计意图

激趣导学

引入溶液

引言

激发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探索新知

溶液定义

溶液的.形成

生:实验(一)

师:启发观察,

引导总结,化学教案《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微观演示。

生:实验(二)

激发兴趣,培养

动手能力。

引导启发,培养

观察分析能力。

对比总结,培养

表述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设计意图

探索新知

定义

组成

特征

应用

学生:自学

学生:汇报讲解

师:必要的指导

师生讨论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强化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

形成创新能力

总结提高

生自主完成

师做补充

形成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7—1 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组成:

溶剂

特征:

应用:

课后回忆

篇13:co2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co2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引课:二氧化碳的图片

多媒体: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高温

①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C+O2

CO2

②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          CaO+CO2

(3)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

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闪)

(4)蜡烛、木炭酒精、汽油等含碳物质的燃烧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多媒体:制氧装置的回忆

               发生装置   

实验装置

收集装置

音击依次出现发生和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单击出现两个

对比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

反应物的状态

固液

固液

反应条件

不加热

加热

不加热

氧气的.反应原理分两栏不写化学方程式。下方表格的文字、图片单击出现

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提问学生以后再单击出现

再加上广口瓶(第一个出现)

多媒体:实验步骤

1、   查装置的气密性

2、   装药品(先固后液)

3、   收集气体――向上排空气法(CO2密度比空气大)

4、验满方法 ── 将燃着的木条或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已满

5、验证气体方法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第一步单击出现1再单击出现演示动画。

第二步单击出现2再单击出现演示动画。

第三步单击出现3再单击出现演示图片。

第四步单击出现4再单击出现演示动画。

第五步单击出现5再单击出现演示动画。

如果两只蜡烛会是什么现象呢?

演示:(动画)

填空:

篇14: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氧气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氧气

1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新授物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培养: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而空气中有氧气。

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

氧气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倾听

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倾听

激发兴趣。

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

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设疑创设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

什么是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什么内容?

回答:1 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一瓶氧气

1. 说出氧气的色态

2 .氧气有气味吗?

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

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

观察、讨论,一位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

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

3氧气比空气重

4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领悟

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方法。

一、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比空气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液态氧 固态氧

相关专题 化学方程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