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不要捕蜻蜓》 教案教学设计

板板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板板”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看图说话《不要捕蜻蜓》 教案教学设计(共14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看图说话《不要捕蜻蜓》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根据图画内容展开丰富想象,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育学生要爱护益虫。

重点:

训练学生完整有序地描述图画内容。

难点: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上一节看图说话课。

二、指导看图

(一)、指导观察景物图

1、(示图)这是一幅什么图?(景物图)

2、怎样观察景物图呢?(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观察)

3、那就按同学们说的观察,图上都有什么?(白云,树木,蜻蜓、栅栏等)

4、你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从上到下)

5、谁能说说蜻蜓是什么样子的?

用上“有------ 有------- 还有------”练习说话。

6、谁能把这几处景物连起来说一说?(指说、 练说 、指说)

(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树木长得茂盛极了。漂亮的蜻蜓在空中飞来飞去,这些蜻蜓有向上飞的,有向下飞的,还有向前飞的,真像一架架小飞机呀!)

7、同学们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把这幅图描绘得非常美。看到这些景物你能猜出这是哪吗?(公园里)

8、公园这么美,把小朋友也吸引来了。看,谁来了?(贴图)

(二)、指导观察人物事件图

1、老师在这幅景物图上加进人物,这幅图就变成了人物事件图。我们在观察人物事件图时,要明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干什么?

2、仔细观图,看看是什么时间?(板书:时间:夏季的一天)什么地点?(板书:地点:公园里)谁?(板书:人物:小明、小刚)干什么?(板书:事件:捕蜻蜓)

3、能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吗?

4、这样回答不够生动,不够具体,怎样说才生动具体呢?(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想象)

5、想象一下他们是怎样捕蜻蜓的?(指说、 练说 、指说)会说的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不会说的同学看老师黑板上的提示练习说。出示小黑板:(  )和(  )来到公园里,他们(   )走到蜻蜓附近,快速一(  ),一只漂亮的蜻蜓便进了网。

6、捉到了这么漂亮的蜻蜓,他们会说什么呢?(真厉害,我们再多捉一些吧)

7、他们正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贴图)跑来了一个大姐姐。(板书:大姐姐)大姐姐的表情怎样?(出示词卡:气喘吁吁,满头大汗)齐读

8、大姐姐会说些什么?(不要捕蜻蜓,蜻蜓专门吃蚊子和其它有害的飞虫。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们)

9、听了大姐姐的话,两个小弟弟会怎样呢?

10、谁能把整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说之前我们先给它加个题目,你想给它加个什么题目?板书:不要捕蜻蜓

(指说---小组练说---指说)

三、总结:

同学们把这幅图画表述的特别清楚。如果能把它们变成文字写下来,那将是一篇优美的看图写话。你们愿意把它写下来吗?下节课我们就把它写在写话本上。

板书:                  不要捕蜻蜓

时间:夏季的一天

(贴图)          地点:公园里

人物:小明、小刚、大姐姐

事件:捕蜻蜓

[看图说话《不要捕蜻蜓》 教案教学设计]

篇2:看图说话学拼音6jqx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声母j、q、x,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q、x开头,带i的声介合母与后随韵母的拼音练习。

3、帮助学生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4、辅导学生认识“西、瓜、下、木”4个生字,会读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重点

j、q、x与ü相拼时的拼写规则。

三、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丝线、小棒、头饰。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声母j、q、x,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引导学生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q、x开头,带i的声介合母与后随韵母的拼音练习。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农家小院玩,那里可漂亮啦!小朋友喜欢吗?不过小朋友去到了可要仔细观察啦,一会把在小院里看到的说出来,注意声音要响亮一些哟!

2、课件出示图片:

(1)青青的草地上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抓虫子吃,叽叽叽地叫个不停。它们玩得可开心啦!

(2)旁边有一块西瓜地,地上长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瓜。

(3)爷爷捋着胡子在和小明下棋,下累了,就切个大西瓜吃,西瓜可甜啦!

3、学生边看画面边讲故事。

4、随机认读西瓜、下棋,用西、瓜、下组词并扩句。

(二)学习字母j、q、x。

1、过渡:小院的主人可欢迎我们了,他们准备了许多好东西来招待我们,不知你们能否认识它们?

2、课件出示图片:(1)一只母鸡j;(2)七个汽球q;(3)切开的大西瓜x。

3、教师问:谁认识啊?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j、q、x。

4、教师范读j、q、x,讲清发音要领。

5、教师问: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字母的字形?小组讨论。

6、学生看图编儿歌、编顺口溜。如:小鸡叫j、j、j,大汽球q、q、q,一个大叉x、x、x。

7、与易混字母比较,巩固字形。(i-j,p-q,y-x)

8、小组合作:用丝线、小棒摆一摆j、q、x。

9、学生展示。

10、出示卡片认读。

11、打开课文观察j、q、x各有几笔,教师范写,学生书空。j字占上、中、下三格,q字占中、下二格,x字占中格。

12、学生练习写字母。

13、展示学生所写的字母,再评价。

(三)教学j、q、x与单韵母相拼。

1、过渡:看见我们和j、q、x玩得这样开心,i、a也跑出来要和j、q、x做朋友了。

2、复习单韵母i、a。

3、练习读带调音节:

jī   jí   jǐ   jì

qī   qí   qǐ   qì

xī   xí   xǐ   xì

4、多种形式拼读(小火车、小组、齐读)。

5、练习拼读三拼音节:ji-a→jia

讲解声介合母和后随韵母相拼的要领:三个字母快速读,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声调标在韵母上。

6、练习读带调三拼音节:

jiā   jiá   jiǎ   jià

qiā   jiá   jiǎ   jià

xiā   xiá   xiǎ   xià

(四)巩固练习

1、游戏:猜字母。让学生猜猜小鸡、汽球、西瓜后面各藏着什么字母?

2、读儿歌。(学生带着头饰边读儿歌边表演)

青草地里,母鸡带小鸡捉虫吃,小鸡乐得叽叽叽,西瓜地里,爷爷和孙子在下棋,爷爷乐得捋胡须。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在农家小院好玩吗?你们玩得开心吗?下节课老师还要带大家一同去逛公园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辅导学生认识“西、瓜、下、木”4个生字,会读词语和句子。

一、 复习巩固

1、 开火车读卡片。(j、q、x)

2、 找朋友。老师发音,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

二、 教学ü上两点省写规则。

1、课件出示:

j-i→ji      j-ü→ju

q-i→qi      q-ü→qu

x-i→xi      x-ü→xu

2、让学生比较i、ü与j、q、x组成音节时有什么不同之处。ü上两点不见了。

3、讲故事:

看见小院里来这么多客人,小ü也带着帽子来凑热闹了。可是小ü遇到了j、q、x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j、q、x看见小ü头顶上的帽子那么漂亮,就伸手去把它的帽子摘去了。小ü生气了,以后它就再也不戴着帽子去和j、q、x玩了,j、q、x淘气了!可n、l就不同了,n和l没有那么淘气,它们不摘小ü的帽子的。

4、 编顺口溜:

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脱了帽子还念ü。

5、 除此之外小ü遇到哪个字母也要脱帽?(y)

6、 读顺口溜:

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y就脱帽,脱了帽子还念ü。

7、 学生练习拼读ju、qu、xu及它们的四声。(开火车、小组比赛、利用卡片抢拼)

课件出示:

jū   jú   j   jù

qū   qú   q  qù

xū   xú   x   xù

三、 看图学词句。

1、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物插图)。

2、 学生根据插图自由编小故事。

提示:星期天,佳佳和霞霞去哪儿玩?看到什么花开了?

3、 学生编故事。

4、 学习词语:菊花。

5、 他们在干什么?

学习句子:佳佳、霞霞骑木马。认读“木马”给“木”字组词并扩句。

6、 他们玩得怎样?开心吗?

四、 巩固复习:

1、 出示卡片:西、瓜、下、木。

2、 学生自由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喜欢哪个就给哪个组个词或说个句子。

3、 游戏。课件出示:字母和音节在西瓜地里玩捉迷藏,让学生寻找藏起来的字母或音节。

[看图说话学拼音6jqx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3:放飞蜻蜓 教案教学设计

19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

“捉蜻蜓”--“识蜻蜓”--“放飞蜻蜓”,这三部分环环紧扣,前后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本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角色朗读等形式,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从而激起对蜻蜓极其他动物植物的有关知识的求知欲,并领略老一辈教育家的风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2、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扣题质疑,理清脉络,学习生字新词。

一、揭示课题:

1、指读以下词语:放飞理想、放飞青春、放飞心情

2、理解“放飞”:纵放出去,任其高飞。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放飞蜻蜓(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蜻蜓的曾经不自由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要“放飞”?谁放飞?怎么放的?……)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

2、自读课文:

A、一读注意编写小节,画出生字词语。

B、二读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四人小组讨论。

C、三读注意把每个词语句子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大意。

3、读后交流:

A、读准字音:蜻蜓陶行知慈爱抚摸孑孓复杂

B、理解:慈爱:慈祥。  孑孓:蚊子的幼虫。  口吻:口气。

D、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4、再读课文,按照以上“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涉机纠正读音。

三、学习生字:

1、学生带读生字,注意“抢、蝇”后鼻音。

2、分组互相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3、交流,辨析:抢--枪蝇--绳纹--蚊  钩--构饿--我夏--复

4、指导书写

5、描红习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读文入境,探究自悟,从中得到启迪。

一、复习导入:

1、检查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2、介绍陶行知其人。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  “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

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

读出这种心情来!

课文重点段:

1、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小节多读几遍,想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说说原因。(要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清楚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

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4、课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

A、从蜻蜓本身讲:它是益虫,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

它是一种有趣的昆虫,尾巴可以掌握方向,保持平衡,饿极时自己吃自己的尾巴,而且眼睛大,看得清四面八方……

B、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

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不摆架子,方法巧妙。

(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涉机理解“慈爱”,体会陶行知先生热爱孩子?

(2)谈话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入手。

(3)从孩子“七嘴八舌抢着说”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页”、“吃泥土”的样子。

(4)陶行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C、陶行知先生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都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所以孩子觉得新鲜有趣。

5、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把蜻蜓放飞。我们练习一下谈们的对话,注意把握人物的特征。

6、指导同桌练习--全班展示

三、归纳总结

1、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以后,回自觉自愿地把蜻蜓放飞?把前面大家讨论的做个归纳。

2、听了他们的理由,我们真的也想把这只蜻蜓放飞,一起读一读“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读出大家一同的愿望。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查找资料: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

[放飞蜻蜓 教案教学设计]

篇4:放飞蜻蜓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意目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配套光盘

第一课时

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学生交流。

2、揭题、读题,读好“蜻蜓”这两个后鼻音。启发猜想: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

3、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4、初读,理清脉络:

(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阅读,扫除障碍,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

(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陶行知慈爱抚摸七嘴八舌抢着苍蝇蚊子朋友掌握保持结构复杂成千上万入神

二类字带的词语:翠贞田埂平衡据说孑孓一撅一撅的

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

(2)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交流一下。

(3)检查对课文的朗读,相机正音。指导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

(4)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学生交流。说近义词:慈爱抚摸入神说反义词:复杂

(5)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落。

一(1 )捉蜻蜓

二(2-10)谈蜻蜓

三(11 )放蜻蜓

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学习第11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蜻蜓了?“纷纷”

“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

(2)从孩子们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课题“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查找关于蜻蜓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3、根据主要内容来设计问题:

陶先生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给课文第二部分分层。

1、陶先生引导孩子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蜻蜓、了解蜻蜓的?

2、自由读(2-10节),思考。找出他引导的两句问话。指导分层。

(二)学习(2?-6)自然段。

1、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

2、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相机出示:和蔼可亲热爱孩子循循善诱平等相待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

◇引导学生抓住“拉着”、“坐着”感受。

◇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引导学生抓住“想了一下”、“七嘴八舌”、“抢着说”这此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练习读好孩子们的话。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评议。

(二)学习(7-10)自然段。

1、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还谈到了些什么?归纳: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的尾巴、眼睛有了哪些了解?

指导他们了解眼睛、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位,还能看见在千米外飞行的同类。

3、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陶先生对孩子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的?

交流:◇说,又说

◇用商量的口吻说

◇把蜻蜓还给翠贞

他让孩子们保护蜻蜓,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引导理解陶先生以身作则,充满爱心。

◇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小心地翻过去

(三)整体感悟,角色朗读。

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教师点评)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

3、我们已经学习了板报稿的写法,你能结合课文介绍的关于蜻蜓的知识,写一篇板报稿吗?

4、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关内容,进行演示修改。

板书: 放飞蜻蜓

小朋友 陶行知

捉 循循善诱

谈 蜻蜓

放 和蔼可亲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课后研究性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

[放飞蜻蜓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5:《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渗透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谈话引入课题,

(1)提问:认识这两个字吗?读一读。(2)都是什么偏旁?怎样记?

(3)提示:易错处:“蜓”右边不是“延”

对于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

齐读课题:放飞蜻蜓。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4、板书:捉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用以往的学习方式认识课文中的字,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3、初步回答质疑:我们捉蜻蜓我们放蜻蜓陶行知讲蜻蜓

4、板书:讲

5、浏览课文:哪几节讲的是捉蜻蜓?哪几节讲的是放蜻蜓?哪几节讲的是讲蜻蜓?

6、自愿选择分别读三部分,再次熟悉课文,熟悉生字,纠正读音,统一认识。

7、小结: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写的。

8、导入:看来小朋友放飞蜻蜓是因为陶行知跟他们谈论了蜻蜓。那么他都谈了

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呢?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

三、感悟课文“讲蜻蜓”部分(2--10自然段),了解有关蜻蜓的知识。

1、学生自由读2--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讲述关于蜻蜓知识的语句。

2、指名读,小组交流,大家议。同时课件演示蜻蜓的构造及特点。激发情趣再读再读。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动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在学生充分自由品读的基础上合作互动学习。]

3、总结概括:我们都了解了蜻蜓的哪些知识?用“我知道了……,还知道了……”的句式练习说话。

[发展学生的语言要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四、布置作业,拓展学习: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蜻蜓的知识?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回家收集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字词,回顾课文

1、读生字卡片及词语。

2、指名分角色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板书:捉放讲

二、交流资料

1、小组交流:

2、语言训练:能说一句话来说说你对蜻蜓的感受吗?

如:我喜欢蜻蜓。

蜻蜓是我们的朋友。

蜻蜓很美丽。

[再次进行语言训练,激发学习情感。]

三、研读课文,感悟人物。

1、同学们,如果你捉到一只蜻蜓心情会怎样?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小朋友捉蜻蜓?

2、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3、可是他们却把蜻蜓放了,什么心情?读第三段(11自然段)

(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

(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4、引导思考: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却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了?(在“放飞”下加重点号)。

此时你对陶行知先生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探讨一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5、研读二、三段

(1)分角色读第二、三段,想一想:

陶行知先生是怎样跟孩子们谈蜻蜓的?

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

重点探究:

A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B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

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

C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

(学生读议)

6、练习分角色朗读。

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

指名演读,集体评议

7、启发小结:你觉得陶行知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指导写字(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自学。

3、汇报学会的字。交流。

4、教师示范指导写:“蜓”、“衡”。抓住结构特点进行提示。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3、查阅有关陶行知先生资料。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6:看图作文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1、 图文对照,读懂要求,初步感知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通过讨论领会看多幅图作文的有关要求,即“根据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写得“连贯”、“具体”的要领。

3、看懂四幅图的图意,仿照“例文“的写法,连贯具体地说、写《车祸》的故事。

投影、录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方法,自主学习

2、 总结:

(1) 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

(2) 细看每一幅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3) 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

(4) 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

3、 小黑板出示方法。

4、 出示《车祸》挂图,

5、 师巡回指导。

四、习作指导

2、 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3、 指导如何写具体:

(1) 人物是活生生的,应该怎么写才能把他们写活?

(2) 如何把四幅图写连贯?

(3) 学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4、 教师读下水作。

五、练写修改

1、 说说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会的看图的方法。

根据上述方法,先自由练说,再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推荐或自荐练说。

要写出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

根据地点变化,时间变化、心理活动或语言自然过渡。(指名说)

① 小朋友的表情照应。

② 妈 妈的表情照应。

③ 自然环境照应。

学生练习写作、修改

震撼人心的一幕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燕子在马路上无忧无虑的嬉戏着。突然,一辆大卡车呼啸而过,我的心里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过了好半天,我睁开眼睛,只见一只燕子已经倒在地上。她的翅膀在微微的抖动,旁边有一摊血,看来他伤得很重。他的嘴里发出“唧唧”的叫声,可是声音是那么的微弱,像是在向他的朋友们呼救。这时飞来了一只大燕子,估计是他的母亲,她俯下身子用翅膀抚摸着小燕子的身体,好像在说:“孩子,你怎么了?妈妈在你身边,别怕别怕!”

小燕子抬起了头,低声地哭泣着,说:“妈妈,我可能是要死了!我好难受啊!”

妈妈着急地说:“不会的,不会的,我去叫你爸爸,我们会救你的。”说完她就飞走了。

不一会,她和另一只燕子一起飞了回来。他们俩用嘴一起叼小燕子的翅膀,可是没有用,小燕子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他们根本就叼不起小燕子,也没有办法将小燕子带走。两只燕子发出了凄惨的叫声,不停地用翅膀去抚摸小燕子,想减轻他的痛苦,可是他已经没有了知觉,他们多么希望能挽救自己的孩子呀!

燕子爸爸伤心地离开了。可是可怜的燕子妈妈却不忍心离开,她趴在孩子的身上好半天没有起来,过了好久好久,她抬起了头,眼睛里满是泪水。它慢慢地挪动脚步,离开了小燕子,走了很远还回过头来看了看她的孩子。我想:她的心里一定很伤心,多么可恨的司机呀!

[看图作文 教案教学设计]

篇7:捕蛇者说 教案教学设计

捕蛇者说 教案教学设计

23.捕蛇者说

学习目标:

1.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及作家作品。2.掌握本课的词语和文意。

3.理解对比衬托写法的运用和作用。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捐杂税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说”的特点,了解作者,掌握生字,流畅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题目理解:“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捕蛇者说”就是借蒋氏捕蛇一事来表达作者对政府向民间征税问题的看法。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见《点拨》第160页(三)。

三、结合注解,给生字注音,并理解其意义:

啮(        ) 腊(        ) 挛l(           ) 瘘疠(        )

当(        )  嗣(      )     几死者数矣(             ) 莅(        )

更(        )  蹙(      )     殚(      )    号呼(        ) 转徙(     )

顿踣(      )  相籍 ( ) 曩(      )    悍吏(    )     隳突(        )

缶(       )  甘食( )   恂恂( )   谨食之(      )   赋敛(       ) 俟( )

四、多音多义字:见《点拨》第159页(二)

五、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隳突乎南北____________ 2.谨食之 ____________

六、熟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如:而/乡邻/之生/日蹙

七、当堂练习:

1.填空:

(1)“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名,跟现代的______大体相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字_____,___代著名的 ______家、______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唐宋八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第一、二、三段的文义,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习过程:

一、复习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

二、大声朗读课文三遍。

三、结合注解和《点拨》,疏通第一段的文义,注意以下词语:

而:表并列 以啮人:如果 御:抵挡,防御 得:抓住 捉住

腊:干肉,名词活用为动词,把蛇晾干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制成。

可以:可:可以,以:用来 已:治愈 赋:征收 当:抵

四、疏通第二段的文义,注意以下词语:

于是:在这件事上 嗣:继承 几:几乎 数:多次,屡次 若:好像 戚:悲伤

五、疏通第三段的文义,注意以下词语:

悲之:同情他 且 :并且 若:你 毒:怨恨/痛恨 之:这件事

莅:治理 者:……的人    更:更换 复:恢复 何如:如何,怎么样

六、脱离注解和《点拨》,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翻译1--3段。

七、当堂练习: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句子:

(1)以啮人,无御之者。( )( )________________

(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言之,貌若甚戚者。( )_________________

(5)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_____________

2.区别一词多义:

以啮人( ) 貌若甚戚者( )

以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若

可以已大风( )若毒之乎( )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第四、五段的文义,掌握文中的.重点词句

学习过程:

一、复习1--3段的翻译。

二、结合注解和《点拨》,疏通第4段的文义,注意以下词语:

汪然:泪水盈眶的样子 哀:哀怜,同情 生:使……活     向:假使

病:困苦不堪 岁:年     蹙:困窘,窘迫      出:名词作动词,土地上的出产

入: 名词作动词,家里的收入      籍:铺,垫     曩:从前      而:可是,但是

以:凭,靠     乎:在 驰然:放心的样子     时:到时候       齿:年龄

熙熙:快乐的样子 是:这,指冒死亡的危险     虽:即使      毒:怨恨

三、结合注解和《点拨》,疏通第5段的文义,注意以下词语:

于:比     是:这句话     以:从     孰:谁      毒:毒害

故:所以    为:写       俟:希望     焉:于此,从这里

四、脱离注解和《点拨》,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翻译4--5段。

五、当堂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句子:

(1)君将哀而生之乎?( )( )_______________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_____________

(3)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呼嘘毒疠( )                    乡邻之生日蹙 ( )

赋敛之毒( )

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   岁  岁赋其二( )

谨食之( )                 积于今六十岁矣( ).区别一词多义:

已    可以已大风 ( )             赋 岁赋其二( )

比吾乡邻 之死则已后矣( )          赋敛之毒( )

若毒之乎( )              生 君将哀而生之乎( )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结构,理解文意及对比衬托的运用。 2、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一、大声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次。复习1--5的课文翻译。

二、结合《点拨》第160页(三),理清课文层次结构。

三、结合《点拨》第160页(三),理解中心及写作特点。

四、熟读并背诵课文。

五、当堂练习:

1.归纳整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

涕        向

齿          大风

虽        病

2.归纳整理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腊:      出:

入:      生:

日:

3.完成《点拨》第163页到165页的作业。

篇8:捕蛇者说 教案教学设计

捕蛇者说 教案教学设计

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陈光荣

[广州市天河区 华美学园(510520) hmcgr@163.net]

教学目的

1  了解“说”的特点。

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  掌握本文的词语。

4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教学中始终要注意这点。

本文词语量大,实词以数十计,虚词“之、以、而、乎、焉”等均各有多种用法。讲明词义(实词、虚词),这是本文教学中要用相当时间来完成的重要任务。

逐句、逐段讲解。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作者简介。

2  “说”的特点。

3  正音、诵读。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8),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啮(niè)  腊(xī)  挛(luán)  l(wǎn)  瘘(lòu)  疠(lì)  当(dàng)其租入  嗣(sì)  几(jī)死者数(shuò)矣  莅(lì)  蹙(cù)  殚(dān)  踣(bó)  死者相藉(jiè)  曩(nǎng)  隳(huī)  恂(xún)  缶(fǒu)  谨食(sì)之  熙(xī)  以俟(sì)夫(fú)

四、朗读课文。

叫三四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

五、默读、理解课文。

布置作业

1  弄懂词句。

2  思考各段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  段意概括。

教学过程

逐段讲解课文

第1段

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永州①之野产异蛇,黑质①而白章;触草木,尽死;①以啮人,无御②之①者。然得②而腊③之②以为铒,可③以已大风、挛l、瘘、疠,去死肌,杀三虫。①其始,太医④以王命聚④之,岁赋②其二,募有能捕⑤之②者,当③其租入。永⑥之人争奔走焉。”①⑥“之”:的。“异”:奇特。“质”:本体,指蛇身。①“而”:表并列。“章”:彩色,花纹。“触”:接触。“尽”:全部,都。①“以”:而,如果。“啮”:咬。“御”:抵御。②“之”:代蛇毒。①“者”:指办法。“然”:然而。②“而”:如果。“腊”:晒干。③④⑤“之”:代蛇。②③④“以”:用。“为”:作,制成。“铒”:药铒。“已”使动用法,使……离去,这里意为治好。“大风”:麻疯。“挛l”:手脚不能屈伸的一种病。“瘘”:脖子肿。“疠”:恶疮。“去”:除去。“死肌”:失去感觉的肌肉,坏死的肌肉。“三虫”:人体内的寄生虫。①“其”:指所要述说的事。“太医”:御医,皇帝的医生。“聚”:收聚。“岁”:名词用作状语,每年。②“其”:指蛇。“二”:两次。“募”:征集,召募。②“者”:指人。“当”:当作。③“其”:指能捕捉到蛇的人。“入”:缴纳。“人”:民,避讳唐太宗李世民之“民”。“焉”:于此,在这件事上。

三、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讲解: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异蛇的剧毒、特殊用途以及永州之民争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顶替租赋。

提问二: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

讲解: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

讲解:作者写这些是要说明永州之民的这种遭遇乃是皇帝诏令(“王命”)给带来的。

第2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

二、词句。

“有蒋氏①者,专其利三世矣。问①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②之十二年,几死②者数矣。’言③之,貌若甚戚③者。”①“者”:表停顿,“专”:独占,享有。“其”:指捕蛇以抵租赋。①“之”:代蒋氏。“则”:却。“于”:在。“是”:这事。“嗣”:继承,接续。“为”:做,干。②“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事。“几”:几乎,差点儿。②“者”:指“几死”的情况。“数”:多次。③“之”:代以上说的这些话。“貌”:脸色。“若”:好像。“甚”:很。“戚”:悲哀。③“者”:指其表情。

三、内容。

提问一:第2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讲解:这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蒋氏悲哀地叙说他一家三代都干这捕蛇以抵租赋之事的悲惨遭遇。

提问二:这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讲解:首句不只对蒋氏作介绍,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

第3段

一、全班齐读。

二、词句。

“余悲①之,且曰:‘若毒②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悲”:怜悯。①“之”:代蒋氏。“且”:并且。“若”:你。“毒”:怨恨。②“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事。“将”:打算。“告”:告诉。“于”:及于,给。“莅事者”:管政事的人,指地方官;“莅”,临,统管,治理。“更”(gēng):更换。“役”:差事。“复”:恢复。“则”表连接,那么。“何如”:如何,怎么样。

三、内容。

提问:这段写什么?

讲解:这段写作者怜悯,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打算用“更役复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

布置作业

1  熟读第1-3段。

2  整理这三段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3  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  第4、5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  衬托、对比写法。

3  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4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本段。

二、词句。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①之乎?则吾斯役②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③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戚”:悲哀。“汪然”:泪水盈眶的样子。“涕”:眼泪。“君”:敬称。“将”:打算。“生”:使动用法,使……活。①“之”:代自己,我。“斯”:这。②③“之”:的。“未若”:不如。“甚”:厉害。“向”:旧时,往昔。“为”:做,干。“病”:苦。这几句写蒋氏极为悲哀地回答作者,说如果恢复他的租赋,那么这给他带来的不幸要远比捕蛇给他带来的不幸大得多。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①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②而转徙,饥渴③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④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⑤而吾以捕蛇独存。’“自”:从。“是”:这。“乡”:行政区域单位。“积”:累积。“于”:到。“岁”:年。①“而”:表承接,意为在这六十年间。“生”:生活。“日蹙”:一年比一天窘迫;“日”,名词用作状语;“蹙”,紧迫,减缩。“殚”:尽。“竭”:穷尽。“号(háo)呼而转徙”:哭喊着辗转迁徙;②④“而”:连接状语与谓语。③“而”:因而。“顿”:困厄。“踣”:倒下。“触”:接触,冒着。“犯”:触犯。“呼嘘”:呼吸。“毒疠”:有毒的疫气;“疠”,疫病。“往往”:常常。“相藉”:互相压着;“藉”,坐卧其上。“曩”:往昔,从前。“室”:家。“焉”:语气词。“非……则……”;不是……就是……。“徙”:迁徙。“尔”:语气助词,罢了。⑤“而”:但是。“以”:因为,由于。“存”:存活。这几句是蒋氏自述乡邻在这六十年间“非死则徙”的不幸遭遇,他自己却由于捕蛇抵赋而存活下来。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①乎东西,隳突②乎南北,哗然①而骇者,①虽鸡狗不得宁①焉。吾恂恂②而起,视其缶,③而吾蛇尚存,则弛然④而卧。谨食之,时⑤而献②焉。退⑥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③焉;其余,则熙熙⑦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②虽死③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悍吏”:凶暴的官吏;“悍”,蛮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叫嚣(xiāo)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互文,意为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叫嚣”,呼喊喧闹;①②③“乎”:于,在;“隳突”,冲撞毁坏。“哗”:吵嚷,喧哗。①②④⑤⑦“而”:连接状语与谓语。“骇”:惊扰。“者”:指上述“叫嚣……而骇”的骚扰恶行。①②“虽”:即使。“宁”:安宁。①③“焉”:语气词,啊。“恂恂”:心有顾虑的样子。“其缶”:那个瓦罐。③“而”:顺连。“弛”:放松。“谨”:谨慎小心。①“食”:饲,喂养。“时”:按时。②“焉”:之,代蛇。“退”:归家。⑥“而”:就。“甘”:味美。②“食”:吃。“以”:而。“尽吾齿”:过完我的岁月;“齿”,人的年龄。“盖”:连词,承接上文申说原因,没有实在意义。“犯”:触犯,冒。“二”:两次。“熙熙”:快乐的样子。“岂”:哪里。“若”:像。“旦旦”:天天。“是”:代上句之“犯死”。“已”:已经。“安”:怎么,哪里。“毒”:怨恨。这几句是蒋氏自述比起乡邻们因缴纳租赋而受悍吏骚扰蹂躏,天天遭受不幸,他干捕蛇这差事要有“幸”得多,一年中他只需“犯死”两次,其余时间就可“熙熙而乐”。这些话显然含着讥刺,含着怨愤。

三、内容。

提问:本段主要写什么?说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本段主要写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赋重压下“非死则徙”的悲惨遭遇;说明苛赋之害比毒蛇之害更为厉害,更加可怕。

第5段

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①以蒋氏①观①之,犹信。鸣呼!孰知赋敛②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③之说,②以俟夫②观人风者得焉。”“而”:表承接。“愈”:更加。“苛政”:残酷的政令。“猛”:凶暴。“于”:比。“乎”:于,对。“是”:代孔子的话。“今”:现在。①“以”:根据。①“观”:看。①“之”:代孔子之言。“犹”:仍然。“信”:可信。“孰”:谁。“敛”:赋税。②“之”:的。“毒”:害。“甚”:超过。“故”:因此。“为”:为了。③“之”:代上述之事。“说”:写此“说”。②“以”:而,表目的。“俟”:等待。“夫”(fú):指示代词,那。②观”:考察。“人风”:民风,民情风尚;“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以“人”代之。“得焉”:得到它;“焉”,之。

三、内容。

提问:结尾这段写什么?

讲解:结尾段直接抒情,作者愤慨地谴责其害远远超过毒蛇剧毒,比毒蛇之害惨酷得多的重赋苛政,同时言明写此说的目的。

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为了表情明意,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讲解: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①衬托。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②对比。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实词总结(文中只作一种解释者不列)

为  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为了。“故为之说”。

已  ①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  ①征收。“岁赋其二”。②租赋。“孰知赋敛之毒……”

疠  ①恶疮。“可以已……瘘、疠’。②疫病,疫气。“呼嘘毒疠”。

入  ①缴纳。“当其租入”。②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  ①每年。“岁赋其二”。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  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

毒  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疠”。③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  ①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

食  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饲。“谨食之”。

观  ①看。“今以蒋氏观之”。②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虚词总结

之  ①的。“永州之野多异蛇”。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③代词。“问之,则曰”(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

而  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⑤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

以  ①而,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  ①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之。“时而献焉”。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  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

于  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布置作业

1  熟读全文,背诵“蒋氏大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  作课后练习。

[译文]

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皮质,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死掉;如果咬人,没有什么办法医治。然而捕捉到这种蛇,把它晒干用作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脖肿、恶疮,消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当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召募能够捕到这种蛇的人,让他捕蛇来抵他的租赋。永州的百姓争着干这差事。

有个姓蒋的,独自享受这捕蛇抵赋的好处已有三代人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爷爷死在捕蛇抵赋这差事上,我父亲死在这差事上。现在我接着干这差事十二年了,有好几次差点儿死掉。”他说这些话时,脸色好像很悲哀。

我怜悯他,并且说道:“你怨恨干这差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

他大为悲伤,眼泪汪汪,说道:“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那么我告诉您,我干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远不如恢复租赋遭受的不幸的。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住在这个地方,三代人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这六十年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他们把田里的出产全部拿出,把家里的收入全部用尽,(也交不够租赋),只得哭号着辗转迁徙,饥渴交迫而倒毙在地,顶着狂风暴雨的袭击,受着严寒酷暑的煎熬,呼吸着带毒的疫气,常常是死去的人一个压一个。从前和我爷爷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得有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得有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得有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绝了就是迁走了。然而我却由于捕蛇而独自存活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四外狂喊乱叫,到处骚扰毁环,气势汹汹,惊骇乡里,就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啊。我心中惦记,起身看看那瓦罐,蛇还在里面,我又放心躺下了。我小心喂养蛇,到时候把蛇送上去交了差。回家后我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长出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就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了。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有死亡临头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那些死去的乡邻已经是要晚了,我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我听了他的话更加痛心。孔子说:“残酷的政令比猛虎还凶暴。”我曾经怀疑过这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孔子的这个话仍然是可信的。唉!谁知道租赋的祸害大大超过这种毒蛇之害的呢!因此,我为这事写了这篇“说”,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

篇9:不要小看了学生-《看图说话学拼音9 》教学反思

不要小看了学生-《看图说话学拼音9 》教学反思

这节拼音课,以学生和小小飞行员闯关为主线,设计了“读一读”“拼一拼”“说一说”“写一写”四个环节,闯关成功以后学生获得了“通关奖励”――欣赏《aieiui拼音歌》。整节课,教学进度推进较快,刚入学三周的一年级孩子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在活动,呈现出较高的课堂实效性。课后,静下心来想想这节课,感觉收获很多。

(一)不要小看了学生。

按照常理,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半学期以后基本能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专注力能持续较长的时间,与老师的配合也慢慢默契。但是我们的“按照常理”往往忽略了社会在飞速发展这一大背景。就比如我六年前教的一年级学生和现在的一年级学生,已经不再能用同一套方法去教了,原来的一年级需要两天才能学完的内容,现在的孩子只需要两节课就能完成。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大部分一年级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一年级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时候老师就要求变。当我意识到这一问题以后,在课本内容外,添加了诗歌、绘本故事的学习,开始“师徒结对”,并对师徒的互学进行相应指导,还提前在课堂上引入了导学案的使用……事实证明,今天的孩子是能完成这些任务的。

老师们,永远不要小看了学生,他们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教学反思“ TITLE=”不要小看了学生――《看图说话学拼音9》教学反思" />

(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从备课开始,我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设计每一个环节的时候,我都会想一想,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做什么?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面有多广?怎样才能吸引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直读学生会不会累……

因为有这些思考,所以我逐渐了否定了原计划的一些环节。为了让拼音掌握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我引入师徒合作环节。这样拼音好的学生就不会因为觉得课堂知识简单而“开小差”,因为他还有要教会“徒弟”的任务。拼音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听不懂而放弃,因为有身边的“师傅”可以一对一的辅导。在这样的同桌互学中,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合作能力。

师生互动15分钟左右,就会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或者同桌互学的环节。读了20分钟左右就写几分钟,再读。视线的转移,学习角色的转变甚至坐姿的变化都是把学生放在首位的表现。因为设计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精力集中的上45分钟课,一直坐得笔直声音洪亮是违背孩子年龄特点的,让他们动静结合,课堂结构紧一下松一下,就可以巧妙的保持注意力,让孩子们精力集中了。

备课时,不考虑老师怎么表现,自己的优势有没有发挥。把学生放在首位,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

(三)重视拼音的运用。

现在的一年级学生入学时几乎都学习过拼音。但是那时候的拼音都重视读,几乎没有在运用上进行过要求。针对这一特点,我把拼音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运用的训练上。课堂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带领孩子们拼读和写。所谓熟能生巧,我想只有在反复的运用中,学生才能记牢拼音。

但是在这一节课上,我设计的“看图说话”这一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好好落实,实在是一个遗憾。语文S版学习拼音的课文都是“看图说话学拼音”,说明看图说话是学习拼音的好方法也是重点,但是语文书26页的图我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如果多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连起来说一段连贯的话,接着同桌相互说一说,最后全班汇报,这样设计“看图说话”的目的才能达到。

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在拼读方法上,学生书写的评价用语上,时间的安排上都有许多不足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10:看图想象作文(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看图想象作文

一. 设计理念: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鼓励学生开放想象力,自由写作,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个性和创新精神.

二. 教学目标: (1)驰骋想象力,自由,创造性的写看图想象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让学生参与评价,提高自己对写作方法的认识 (3)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 重难点:经过艺术加工与情景创造,将图画写成作文.

四. 课时: 一课时(高年级)

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出示图画:画面上仅有一棵树. 2.让学生任意往图上画最想画的东西. 3.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二〉 交流反思,综合提炼: 1.二至三人讨论:为什么画上这样的东西,画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激起课堂活跃气氛. 3.转入正题,提出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写看图想象课堂作文.要求:想象合理,语言通顺,题目自拟.4.让学生自愿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让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三〉 教师小结,布置作文:

出示另一幅图,作为课外作文题材.(一张白纸,任意画上任何东西)

写作要求: (1)在白纸上任意画上你想画的东西.

(2)写一篇看图想象作文,想象合理

(3)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4)语言通顺,结构严谨

[看图想象作文(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看图学独体字六七八九十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看图学独体字六七八九十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北大附小黄小平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生字六、七、八、九、十。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 学会四种笔画,点坚弯钩、捺、横折弯钩,掌握它们的名称和写法。

3、 能照田字格的范字正确地书定本课生字。

二. 教学难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的音形,理解字义。

难点: 六、八、九的`字形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说出下列笔画名称。

板书

指名说DDD评议DDD齐读

2、抽读音节卡片:

指名读DDDD齐读

3 、 抽读汉字卡片:

板书:一、二、三、四、五。

指名读DDD-小组读DDD齐读

(二) 新课:

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学过了知识,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

继续比赛,看谁学得快。

1、学习新笔画。

板书:  丶( diǎn) ] (shù  wān  gōu)

c (nà ) 乙 (chéng  zhé  wān gōu)

① (diǎn)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收笔重,注意下尖下圆。

② (shù  wān gōu)在坚弯的基础上加钩,一笔写成。

③  (nà)从左上向右下捺,写出捺的角来,起笔轻,中间重,后又轻。

④  (chéng zhé  wān  tōu)折要右角度,弯要有弧度,钩要小些,

一笔写成。

师边说边写DDD生仿

2、 生字教学。

1、出示抽影片,仔细看图。

问:图上都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指名说DDD评议

2、出示音节及汉字:

板书:liù  qī  bā  jiǔ  shí

六  七  八  九 十

3、指名读音节:( shí是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读DDDD男女生读DDDDD齐读

4、分析字形:

思考:六七八九十分别是由哪几个笔画组成的。

(两人一组讨论)

指名说DDDDD评议

师:六:共4笔,第一笔是点,第四笔是捺。

七:共2笔,第二笔是坚弯钩,第一笔横要左低右高。是斜横。

八:第二笔是捺,写得要高,压住撇。

九:第一笔是撇,第地和得捺。

十:一横加一坚。

师边说边板书笔顺:六:(依次按笔画展开)

七:(依次按笔画展开)

八:(依次按笔画展开)

九:(依次按笔画展开)

十:(依次按笔画展开)

理解字义:

师: 六、七、八、九、十和一、二、三、四、五一样都是表示数的。

看图练习用六、七、八、九、十说一句话。

指名说DDDD评议

(花园里有六只小鸭,花园里有七只小兔,路边有八颗小树。草地上有九朵红花,树下有十紫花。)

6、 指导书写:

六、  在横中线上面的坚中线写点,横写在横中线上,左下格写撇,右下格写点。

师范写DDDD生仿写

七、 先写横,写时,稍往上斜一步,再写坚弯钩,坚要从田字格的中心点上边起笔到

中心点的下边开始弯,到右下格中间稍里一点再钩,要一笔写成。

八、  先写撇,后定捺,捺要高子撇,两笔间要留点距离。

九、  先写撇,再定横听弯钩,折要有角度,弯要有弧度,钩要小些。

十、  先写横再写坚。

(三)、 复习巩固:

1、 读音节写笔画。

板书:nǎ  diǎn  shù  wān  gōu  héng  zhé  wān  gōu

(  ) (  ) (  ) (  )

指名读DDDD指名写DDDDDD评议

2、 看音节读字音。

板书: liù  qī  bā  jiǔ  shí

(  )  (  )  (  )  (  )  (  )

指名读DDDDDD指名写

3、 在生字本上照田字格里的范写独体字,注意每一笔的位置。

4、 照样子看写字。(做在书上)

5、 熟读课文。

板书:  看图学独体字

liù  qī bā   jiǔ   shí

六  七八   九  十

篇12:捕蛇者说教案教学思路设计

捕蛇者说教案教学思路设计

《捕蛇者说》

教学目标

一、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背诵第4、5段,注意语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

四、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一、蒋氏自陈心曲的话是全文主体,要着重领会。(重点)

二、运用对比的写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难点)

三、紧扣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课后有关练习读课文。

四、采用“读读、议议”相结合的方法。

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回忆学过的“说”,讲清这一文体的特点。

3引导学生看课文“阅读提示”,了解背景和写作目的。

二、指导预习

1参照课文注释,阅读全文。

2弄清“永州之人争捕异蛇”的原因。

3了解“黑质而白章”和“得而腊之以为饵”两句中“而”所表示的关系。

4掌握实词“质”“章”“啮”“当”“已”“得”“赋”等含义;了解“可以”的古今不同用法及“腊”的活用。

三、研析新课

指导学生朗读第1段并疏通文义。

(1)让学生试译,师生共同研讨。

明确

①“黑质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关系。

②“得而腊之以为饵”中“而”表示承接关系。

③“可以已大风”中的“可以”,是“可以用来”,今义“可以”是“能够”的意思,是一个词。

④“腊”,干肉,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把肉晾干”。

⑤找出写“蛇毒性之剧”的句子。(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⑥找出写“蛇的医疗功效”的句子。(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杀三虫。)

(2)提问:蛇毒性如此剧烈,永州人为何“争奔走焉”?

明确:因为“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可以“当其租入”。

(3)小结:文章一开始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下文作铺垫。

四、布置作业

1翻译第1段,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这一段的`有关实词。

2预习课文第2—5段。

3完成课后“辨析·比较”题四第2题。

第二课时

1检查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

2体会“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的思想感情。

3了解怎样运用对比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的写法。

4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5思考研讨课后“辨析·比较”题三、四。

6体会第5段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研析新课。

1概括第2—4段的内容:叙述了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

2提问:“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蒋氏明白作者的好意,但他确信作者不了解自己的处境,更不了解地方上的情形,所以用揣测的语气问作者:“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接着就用十分坚决的陈述语气和极为沉痛的语调自述:“我干这个差役的不幸,还不像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哪”,“假如我不干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这是蒋氏几十年痛苦遭遇的高度概括,是全篇答话的纲。这段话表达了蒋氏“哀而不伤”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提问:文章接下去运用对比的写法,用捕蛇之“利”来反衬赋敛之毒,试分析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4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复习已学过的“互文”的句子)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译为: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

5完成“辨析·比较”题三、四。

第三题有些常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特定的含义。试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

第四题辨析“乎”和“而”的多种用法:

(1)下面四句话中,“乎”的用法有什么异同?

(2)“而”在两个词语中间,可以表示前后词语的并列、承接、转折和修饰等关系。试指出下面各句中的“而”各表示哪一种关系。

6总结:第4段通过蒋氏申述不愿换差事的理由,深刻揭露了统台者横征暴敛的罪恶。在层层衬托,反复对比中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并为下文议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根据。

指导学生朗读第4段,体会其中的感情。

7提问:第5段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

四、布置作业。

1翻译4、5段并背诵。

2用符号表示文章结构层次。

3总结“说”这一文体的特点。

4完成课后“理解·积累”题五、六。

篇13:入学教育听话说话 教案教学设计

杨紫霞

入学教育听话说话1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做个好学生;知道老师爱我们,我们要爱老师,培养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的习惯。

2、能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听懂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会说“老师早”“老师好”;学会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你是那个学校的学生”等问题,能作自我介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们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鼓励学生大胆站起来说。)

二、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了。

1、现在老师教你们学会说一句话。(跟着说)

“我是一年级小学生。”

2、跟老师念儿歌。

太阳公公起得早,

花儿点头对我笑,

背上我的小书包,

高高兴兴上学校。

这首儿歌可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念边做,作为课中操。

三、看见老师要问好。

1、指导看图,听录音。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师”翘舌音)

(2)丁丁和冬冬是有礼貌的孩子。他们早上来上学,见到老师怎么说呢?(听录音。丁丁:“老师早!”冬冬:“老师早!”老师:“小朋友早!”)

2、练习说话。

(1)你早上到学校,见到老师怎么说?

自由练说。指名说。指名上台表演。

这句话要大面积训练,做到人人会说,用普通话说,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2)再听听丁丁和冬冬下午见到老师时怎么说。(听录音。丁丁:“老师好!”冬冬:“老师好!”老师:“小朋友好!”)

模仿丁丁和冬冬,学会说“老师好”。

3、小结:

小朋友到学校里来学习,老师教我们学文化,学做人的到了。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每天见了老师都要主动问好,早上说“老师早”,其他时间说“老师好”。

四、学会自我介绍。

1、丁丁和冬冬原来也不认识,现在同在一个班里学习。他们要认识以下,听听他们说什么。

2、听录音。

丁丁:你叫什么名字?

冬冬:我叫冬冬,你叫什么名字?

丁丁:我叫丁丁。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生?

冬冬:我是光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丁丁:我也是光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3、模仿丁丁和冬冬的样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1)你叫什么名字?(我叫ⅹⅹⅹ。)

(2)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生?(我是ⅹ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可采取老师指名回答、同桌互相回答、“开火车”自我介绍等多种形式,扩大训练面。要求人人都会讲这两句话。

入学教育听话说话2

教学目标:

1、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要尊敬国旗,培养学生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的习惯。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学会说“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和“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立正脱帽敬礼”两句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国旗。

看,黑板上挂着一面什么旗?

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看课本上的图,说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这节课我们上入学教育听话说话第二课,要认识国旗,学习升国旗时向国旗立正、敬礼。还要学会说三句话。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这表示它是由许许多多英雄的鲜血染红的,红色代表革命。

2、旗面上有什么?

旗面上有五颗五角星,所以我们的国旗又叫五星红旗。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谁知道,大五角星代表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代表全国人民大团结。全国人民向着共产党,全国人民热爱共产党。

4、练说话:“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指名说、“开火车”说。)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指名练说)

二、热爱国旗。

1、想一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国旗?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国旗代表国家,五星红旗代表中国。

2、回忆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为国夺得金牌,在升旗仪式上,热泪盈眶的情景。

3、国旗是代表我们祖国的。爱国旗就是爱祖国。

练说话:“我们爱祖国。”(指名说,走上讲台有感情地说,集体说)

4、我们小朋友都爱国旗,下面一起学一首儿歌:

国旗国旗我爱你,鲜红的颜色真美丽,

国旗升起我敬礼,全国人民热爱你。

(边做动作,边跟着老师念)

三、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

1、 课本上的小朋友升国旗时是怎样做的?

小朋友们都站得很正,小眼睛看着国旗,还向国旗敬队礼。

我们一年级小朋友没有挂红领巾,升国旗的时候要立正,行注目礼,小眼睛一直看着国旗升到旗杆上。

2、 练说话:“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立正敬礼。”(指名说,同桌互说)

3、 看课件中的小朋友怎样参加升国旗仪式。

你听到了什么?

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4、 学生练习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奏国歌)

(两人示范,同桌互查,全体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大家都学得很好,不但认识了国旗,学会了升国旗的仪式,还学会了说“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我们爱国旗”、“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立正、敬礼”这三句话。我们学校每星期一早上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老师相信,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我们小朋友一定回非常认真的。因为我们小朋友个个都爱国旗,爱祖国。

入学教育听话说话3

教学目标:

1、指导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2、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执笔写字的姿势。

3、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小朋友,你们天天背上书包到学校里来学习,老师天天教你们学本领,教你们识字、写字、读书、做数学题、唱歌、画画。可是有的小朋友学得很好,有的学得不太好,这是为什么?

小结:对!主要是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

二、 上课要专心听讲。

1、指导看图。说说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丁丁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

冬冬看见了,她是怎么说的?(仔细看图,看出冬冬的动作,想象会说什么话)

2、学习说话。

上课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这句话要大面积训练,做到人人会讲。

3、学习儿歌。

请小朋友说说怎么样才叫专心听讲呢?(鼓励小朋友大胆、自由地说)

专心听讲:眼睛看老师,耳朵仔细听,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

5、 我们班上哪些同学做到了上课专心听讲?(表扬好学生,可发小红花)

三、 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

1、看图,学习坐、立、举手的姿势。

(1)坐。

看图学习坐的样子,教师检查哪些小朋友坐得好。(检查)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坐给大家看看。

(2)立。

上课了要起立向老师问好,回答老师问题也要起立。立要直,而且动作要轻快。

练习上课铃响: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坐下的动作。

(3)发言要举手。

发言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站起来说话。听懂老师话的请举手。(检查举手动作)

2、课中操。

叮铃铃,上课了,

坐端正,专心听,

要发言,先举手,

课堂纪律要遵守。

3、看图,学习读书、写字和执笔的姿势。

(1) 读书。

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图上的小朋友一样,把书拿起来,斜放在桌面上,成30--40度角度。

模仿读书的动作,教师巡视检查。

(2) 写字。

眼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边一拳。(跟着说,边说边检查自己动作)

(3) 执笔。

教师示范执笔姿势,边说边和图对照。

仔细讲解,边讲边带学生执笔。结合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训练,让学生学写丶、一、丨、丿、乀等基本笔画。(教师巡回,逐个纠正)

四、带学生参观高年级同学是怎样上课的,着重看他们的课堂纪律以及正确的读写姿势。

入学教育听话说话4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

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 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 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入学教育听话说话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想象说话写话(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重庆市云阳新纪元外国语实验学校二年级二班 龚建云

【设计理念】

1、语文新课标的总目标中写道: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标中对二年级的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口语交际目标: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

2、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强有力的手段。因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思维的敏捷性和周密性,语言的条理性体现了思维的明确性和连贯性,语言的流畅性体现了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语言的生动性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形象化。

【教学目标 】

1、启发学生想象,训练学生勤于想象,乐于想象。

2、口头表达要求仪态大方,口齿清楚,语言完整。书面表达要求怎么说就怎么写,写出自己的特点。

3、学习倾听,吸收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敢于大胆想象,并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内容,口头表达清楚完整。

【教学难点】

每个学生想象出自己独特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好胜心,揭示课题。

1、电视台用一个简单的图形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结果,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小学生最让人满意。今天我代表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你们,你们做云外的形象大使,能给云外的老师一个惊喜,给全国的电视观众一个满意的答案吗?

2、好,让我们一起大胆想象,快乐表达吧!

二、看图想象说话。

1、当你看到这一个圆,你想到了什么?思考一分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板书:语言完整)

2、你想象的这个东西旁边有一些什么?或者你想起了与这个东西相关的小故事吗?请思考两分钟,想好后举手说吧!起来说话时做到:第一,声音洪亮,第二,仪态大方第三,口齿清楚。(板书)

小结:孩子们的想象大胆神奇,仪态大方,口齿清楚,语言形象生动,你们不仅能代表云外,还能代表中国去证明中国的孩子想象力是多么丰富,未来的发明家中一定有你们的名字。

为了奖励你们,我还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请听!

三、 听故事,续故事。

1、播放故事的前半部分。

长着蓝翅膀的老师

小雏菊幼儿园里来了个会飞的老师。

园长奶奶急坏了。幼儿园已经够乱的了,小家伙们满地爬,桌子椅子四处跑,再来一个长翅膀的老师,怎么办?

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不吵不闹,睁大眼睛奇怪地看着新老师,一对蓝翅膀叠放在她的背上呢!

“你们喜欢我的翅膀吗?”

老师说着,慢慢地张开那对天蓝色的翅膀。翅膀轻轻地扇起一阵温柔的风,教室里一下子就充满了透明的五色。

“真美呀!”孩子们说。

“你们想飞吗?”老师问。

“想啊。可是我们没有翅膀呀!”

“所有的孩子都是有翅膀的,只要想飞就能飞。”老师说。

“真的吗?”

“真的!飞吧,飞吧!”

孩子们背上果然扑扇着五颜六色的翅膀,一个接一个紧跟着蓝翅膀老师,飞出了教室,飞向

2、续编故事。

(1) 让我们一起跟着蓝翅膀(板书课题:蓝翅膀)的老师自由地飞翔吧,我们飞到了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我们干了些什么事?你都可以想象,请思考两分钟。

(2)站起来大声地说给自己听。

(3)抽生起来说。指导评价说话。

(4)小组合作说成一首儿歌《飞》。

(5)推荐小组内的成员起来说,进行评价指导。

总结:孩子们,你们的想象把老师带到了一个个美丽的地方,我看到了奇异的自然风光,也看到了你们美好的心灵;你们像一位位小诗人,让老师惊奇不已。我多么希望你们能把刚才合作的成果写下来,向《新纪元》杂志投稿,我相信编辑一定会被你们的童心打动,让我们拿起笔,写下来吧!

四、我手写我心。

1、要求:把刚才说的诗记录下来,也可以自己重新创作。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

《飞》

我们飞到一棵大树上,为树爷爷唱了一支好听的歌,唱得树爷爷哈哈笑。

我们飞到

我们飞到

我们飞到

我们飞到

2、读一读自己写的儿歌。

总结:孩子们,想象让我们感受了生活的美好,让我们创作了儿歌。想象更奇妙的是我们看见鸟飞,想象自己能不能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于是发明了飞机;我们看见鱼,想象自己能不能也像鱼儿一样遨游海底,于是有了船儿、潜水艇。让我们带着蓝翅膀自由地飞翔吧,飞过高山,飞过沙漠,飞过大海,飞向天空,飞向我们的未来!

板书设计 蓝翅膀

--想象说话写话

(大胆) ( 快乐) 语言完整 声音洪亮

想象 表达 仪态大方 口齿清楚

作者邮箱: baiyun896@sina.com

[想象说话写话(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相关专题 蜻蜓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