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AI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AI”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冰心诗(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14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冰心诗(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冰心著作的三个主题:童心,自然,母亲。

2.品味作者在《母亲》、《纸船》中对母亲表达的深深的爱。

3.体悟《成功的花儿》、《嫩绿的芽儿》蕴涵的哲理。

二 教学设计:

这四首现代诗歌是冰心老人创作的,非常有韵味,读来满口留香,而且百味陈杂,因为里面的情感很足,能令人想起很多:母爱,童趣,人生历经的磨砺,成长的艰辛……相信学生通过此次诗歌的学习会对冰心老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寄小读者》的和蔼女士形象里。

诗歌的学习贵在品读,通过读来达到认识主题的目的。本课主要以讨论形式,师生一起完成对主题的探究和文意的分析。虽然“诗显词隐”,但对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突破文字表层意思透视内在意蕴仍是一个难点,而且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重点是学习丰富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2课时

三 教学过程

一 )《嫩绿的芽儿》

1.开门见山导入,明确文体(现代诗歌)

2.自由读,熟悉内容;

齐读,掌握基调;

学生范读(教师提醒把握节奏、感情)

3.重点字词理解:

嫩绿→     芽

淡白→     花

深红→     果

4.初步总结冰心诗歌的特点:

(语言精练,内涵丰富)

5.表达何主题?

(人生价值)

6.谈谈你对主题的感受;为何要用花、果、芽来表达?

(更亲切,有说服力,更含蓄,适合少年儿童;拟人,比喻→形象,生动)

7.再次请学生范读(要求字正腔圆,饱含感情)

二)《成功的.花儿》

1.默读,掌握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点评诗歌

(“明艳”,“泪泉”,“血雨”)

3.表达何观点?

(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

4.为何以花喻人?

(借物喻人)

三)《纸船》

1.齐读,熟悉大意。

2.写作上有何特点?

(不肯放弃一张纸→叠纸船,抛到海里→每天叠→流到母亲那里。悬念)

3.为何用“叠纸船”来表达情感?

(童真,童趣→选材要适当,适合读者)

四)《母亲》

1.抓住重点字词(关键细节)进行点评

(“躲”→对母亲的依赖)

2.写“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与全文有何联系?

(突出主题,表现童真、童趣,和下文形成比拟)

五)总结四首小诗(主题,写作技巧)

附:板书

人生价值                         《嫩绿的芽儿》  拟人,比喻

(形象,生动)

成功--努力 《成功的花儿》 比喻,夸张,烘托

(生动,形象,新颖,亲切)

对母亲的思念 《纸船》  层层设疑

突出主题

对母亲的依赖,母爱                 《母亲》    比拟

篇2:《冰心诗》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 课 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纸船》《母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10月5日,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

⒈自由朗读。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四,品读课文:

1、 学习《母亲》

(1)集体朗诵《母亲》,说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2) 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①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2、学习《纸船》

(1)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 什么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诗人为什么“含着泪”叠?(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的泪)

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

4、 《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 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五、拓展延伸: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母亲》《纸船》

2、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假如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请你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例::《写给母亲》                               《想起母亲》

我是一片远去的帆                                想起母亲

却永远也驶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

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一缕灰白的炊烟

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

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

3、预习两首诗。

附: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第二课时(《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复习检查:《母亲》《纸船》的背诵的情况。

一. 导入新课: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当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整体感知《成功的花》:

⑴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⑵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词的作用

(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3)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4)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获得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奥运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来谈(几个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小结这首诗: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他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6)齐背这首诗。

三,赏析《嫩绿的芽儿》

导入: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

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不能。这样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

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华丽的特点。果儿的深红象征着丰硕、甜蜜和美丽)

诗中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拟人和反复,比喻)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请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⒈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⒉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⒊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小结这首诗: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比喻青年的生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齐背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①讨论思考练习2、3,4

②结合《嫩绿的芽儿》,写100字左右的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试以“人生奋斗”为话题,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时 文 阅 读

荧  火  虫

泰戈尔

小小荧火虫,在树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题目设计:

1、谈谈个人对萤火虫的感受。

2、这首小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赞美了自由、欢乐、微小但不渺小的精神)

3、运用了第几人称?有何作用?(用第二人称,倾情称颂,亲切感人)

篇3:郭沫若诗(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同学们:夜晚,仰望天空,群星闪烁,我们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甚至喃喃细语,让星星分享我们快乐、忧愁……

欣赏星空图

二、学习与探究过程

1、教学目标:幻灯片

探讨朗读技巧,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从诗歌的内容探讨中,培养我们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2、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自幼博学多才,1914出国留学接触了许多进步作家作品。19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3、时代背景

这两首诗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 《星空》。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4、学生读课文,并掌握生字词

基础能力培养

缥(piāo)缈(miǎo)

陈(chén)列(liè)

珍(zhēn)奇(qí)                鲛(jiāo)

5、学习第一首《天上的街市》

听文章朗读,欣赏诗歌

体会音乐的美:      请大家聆听第一首诗歌的配乐朗诵;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

6、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停顿。

温馨提示--朗读要求:

*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7、三读课文(学生自读)

多中方式读课文

8、诗歌品析---问题探讨

哪些是写实?(联想)

哪些是想象

*小结: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写的夜景是如此之美,同学们开动脑筋回忆你自己知道的写夜景的诗句还有哪些?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等,导入《静夜》夜景

9、学习第二首《静夜》

看画面用前面的'方法朗读

10. 再读课文,读出情感美:

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问题设计**

1.两次发问有什么妙处(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诗人的视野和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

2.猜想:鲛人为何对月流珠?

是喜极而泣,或是伤心落泪?

**七嘴八舌**

大家说说两首诗的妙处:

《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中的夜空是那样奇丽可惊,那样荡人心肺。“平和洁净”世界里牛郎织女和鲛人神话传说的诠释,更显真切新美、意韵悠然,因为那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的感受。

三、课堂练习

1.练习

2.背诵这两首诗

篇4:诗词曲教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诗 词 曲 五 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背诵五首诗词曲,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悟、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二、重点和难点:

1、反复朗读背诵,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悟、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四、教法手段:朗读、指导;讨论、探究

五、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句,了解课文内容。

3、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第一首是唐诗。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特别是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课文选的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也是传诵不衰的名篇。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文化品味,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结合课下注释,思考: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说明]学生初步谈感想,鼓励个人独到的见解。

三、疑问探究:

1、诗的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 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 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作者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的朋友,有的已去世,有的和自己一样被贬官,对他们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 《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官,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 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感?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

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它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说明]以上问题鉴赏角度不同,学生可有不同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四、学生自主学习《赤壁》、《过零丁洋》:

1、《赤壁》中运用的曲笔有哪几层含义?

《赤壁》是杜牧的一首咏史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尤其巧妙,不是承接上句,去感叹赤壁之战的壮观,也不是直接去赞叹前代英雄人物功业的宏伟,而是假想赤壁之战的另一个结局。这是极妙的'曲笔。从中可以体会到这样的含义:

第一,诗人从反面落笔来写,推想如果东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则整个历史态势就要发生变化,它强调了这次大战的重要性;

第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他对这次大战的历史思考,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间接地描写战争胜负的转换和历史形势的变化,用东吴两个美女受侮辱的命运来暗示东吴失败的结局,生动形象而意味深长;

第三,这两句诗颇有调侃的意味,诗人似乎过于强调东吴取胜的偶然性,周瑜不正是借助东风,才出尽了风头,成为一代风流吗?其实,诗人在这里只是曲折地表达出自己那郁郁不得志的情怀,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尽在不言中了;

第四,它似乎还包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的意思。

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诗的首联叙述了自己被起用以来历经的百般磨难,颔联进一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境遇,颈联则将颔联所表达的意思进一步加以渲染,这样,在前三联充分渲染的基础上,诗人在尾联将诗意推向了高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如果说前三联气氛是悲愤的话,尾联就可谓雄壮;如果说前三联的基调是沉郁的话,尾联就可谓高昂;如果说前三联读来令人怆然生悲的话,尾联则感人肺腑,气贯长虹,催人奋进。

五、小结: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表达了他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2、《赤壁》虽为咏史诗,也是借题发挥,反映出作者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解。

3、《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为

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六、课堂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背诵第一、二、三首诗。

七、板书设计: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刘 禹 锡

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赤      壁

杜   牧

咏史诗。反映出作者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解。

过 零 丁 洋

文 天 祥

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明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八、背景知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风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新课: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中秋月夜为题材吟诗赋词,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苏东坡同样以中秋月夜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清朝词论家胡仔在《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余 词尽废”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这首词是一朵特别美丽的奇花,当它开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词。

三、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这首词,领会词的内容。

2、展示思考题: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3、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四、疑问探究:

1、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

[说明]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2、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

[说明]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

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说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的内心矛盾有没有得到解脱呢?解脱了,通过自我安慰。人事无常,有聚有散,自古如此。人的悲欢离合也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说明] 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既然如此,就不必悲

伤,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就可以了。

作者由幻想超然物外,到重新认识到现实的美好,认识到现实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战胜了自己消极地想要离开现实的念头,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旷达的胸怀。

[说明]以上问题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鼓励有不同见解。

五、自主学习:《山坡羊 潼关怀古》

学生反复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提倡有不同的见解。

[说明]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最后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慨:兴亡百姓苦。一个朝代的兴起与灭亡

同样给人民带来灾难。作者的认识难能可贵。

六、小结: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实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作者对人生不如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终是理智摆脱情感困扰,表现出作者爱旷达乐观的胸怀。

2、《山坡羊 潼关怀古》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慨:兴亡百姓苦。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七、课堂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曲。

2、研讨与练习一、二。

八、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上阕: 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 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 养 浩

意踌躇: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兴亡百姓苦。

篇5:七年级上册《冰心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诗歌

2、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母亲》、《纸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导入:听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怎么样来赞美母亲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等)

二、学习《母亲》(找一张母女相依相偎的图片)

1、朗读诗歌:

(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文中的“躲”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

3、抽同学朗读。

三、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讨论:

(1)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折纸船的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

(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看见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并区别一下这两首诗的抒情侧重点。

4、齐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请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的感情。

五、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屏幕映出两幅画(一幅绚丽的花,一幅科学家的画像)

教师导入语:这幅花美吗?你羡慕它的明艳吗?这位科学家你熟悉吗?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好,老师对你们的回答先不做评论,先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

二、学习《成功的'花》

1、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的花》,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该生朗读的节奏,重音是否确当,读后大家帮助纠正

2、讨论问题:

(1)“惊羡”一词什么意思?可以换成“羡慕”吗?“浸透”、“洒遍”分别换成“浸湿”、“洒下”好吗?请说明理由;

(2)花的“明艳”与“泪泉”和“血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3)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4)你能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吗?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

泪泉、血雨

芽儿——————→明艳的花

↓艰辛、牺牲

人——————→成功的人(事业成功、荣誉夺目)

4、学生在领会的基础上,再有感情的朗读(朗读形式: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

三、学习《嫩绿的芽儿》

1、学生朗读诗歌(提醒读时注意停顿、重音)

2、你们能用素描速写笔法将这三小节的意象用三幅图画形象地表示出来吗?

「请一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本子上画」

3、讨论问题

(1)找出诗中写色彩的词,体会其作用;

(2)这三小节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诗人以果树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用拟人、反复的方法借“芽”、“花”、“果”之口劝勉青年应该怎样做?假如那青年就是你,你该怎么做呢?

4、教师总结、板书:

果↓芽儿————→发展、学习提高↓人

树↓ ↓成

成↓花儿————→贡献、努力回报↓长

长↓ ↓的

过↓ ↓过

程↓果儿————→牺牲、贡献社会↓程

5、配乐朗读《嫩绿的芽儿》

四、背诵四首诗(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五、教师小结

总结一下“冰心体”小诗的特点

冰心的小诗,主要是歌颂母亲、自然、童真,这也是冰心早期创作的主题,是她当时“爱的哲学”思想体现。课文中的前两首是抒情短章,以“情”感人,偏重情感,风格温婉;后两首诗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四首小诗语言凝练,清丽。

六、布置作业

完成“探究练习”四。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篇6:七年级上册《冰心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诗歌

2、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母亲》、《纸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导入:听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怎么样来赞美母亲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等)

二、学习《母亲》(找一张母女相依相偎的图片)

1、朗读诗歌:

(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文中的“躲”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

3、抽同学朗读。

三、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讨论:

(1)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折纸船的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

(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看见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并区别一下这两首诗的抒情侧重点。

4、齐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请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的感情。

五、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屏幕映出两幅画(一幅绚丽的花,一幅科学家的画像)

教师导入语:这幅花美吗?你羡慕它的明艳吗?这位科学家你熟悉吗?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好,老师对你们的回答先不做评论,先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

二、学习《成功的花》

1、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的花》,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该生朗读的节奏,重音是否确当,读后大家帮助纠正

2、讨论问题:

(1)“惊羡”一词什么意思?可以换成“羡慕”吗?“浸透”、“洒遍”分别换成“浸湿”、“洒下”好吗?请说明理由;

(2)花的“明艳”与“泪泉”和“血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3)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4)你能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吗?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

泪泉、血雨

芽儿——————→明艳的花

↓艰辛、牺牲

人——————→成功的人(事业成功、荣誉夺目)

4、学生在领会的'基础上,再有感情的朗读(朗读形式: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

三、学习《嫩绿的芽儿》

1、学生朗读诗歌(提醒读时注意停顿、重音)

2、你们能用素描速写笔法将这三小节的意象用三幅图画形象地表示出来吗?

「请一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本子上画」

3、讨论问题

(1)找出诗中写色彩的词,体会其作用;

(2)这三小节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诗人以果树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用拟人、反复的方法借“芽”、“花”、“果”之口劝勉青年应该怎样做?假如那青年就是你,你该怎么做呢?

4、教师总结、板书:

果↓芽儿————→发展、学习提高↓人

树↓ ↓成

成↓花儿————→贡献、努力回报↓长

长↓ ↓的

过↓ ↓过

程↓果儿————→牺牲、贡献社会↓程

5、配乐朗读《嫩绿的芽儿》

四、背诵四首诗(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五、教师小结

总结一下“冰心体”小诗的特点

冰心的小诗,主要是歌颂母亲、自然、童真,这也是冰心早期创作的主题,是她当时“爱的哲学”思想体现。课文中的前两首是抒情短章,以“情”感人,偏重情感,风格温婉;后两首诗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四首小诗语言凝练,清丽。

六、布置作业

完成“探究练习”四。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篇7:七年级语文《冰心诗》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成功的花》与《嫩绿的芽儿》这两首哲理诗意蕴隽永,饱含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贡献、珍惜青春年华等积极的思想,语言清丽。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接触现代诗很少,对现代诗的理解能力也许还不强,需要引导。

情意目标

体会诗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

学习用凝练的语言写有哲理的诗行。

认知目标

理解借物言理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解借物言理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用凝练的语言写有哲理的诗行。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二、分析《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1、你羡慕林肯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成功的花》,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3、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4、齐读《嫩绿的芽儿》,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果树的成长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5、我来把这首诗改写一下,请同学们评析

6、总结两首诗共同的表现手法:借物言理

注意:所借之物的特征与所言之理的和谐一致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三、交流课外阅读:

教师出示流沙河的两首哲理诗《白杨》《藤》交流、阅读、感悟

四、指导写以《仙人掌》为题的哲理诗,点评

教师出示著名诗人流沙河、顾城和舒婷的三首哲理诗学写哲理诗

五、围绕本课目标总结

篇8:《冰心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成功的花》与《嫩绿的芽儿》这两首哲理诗意蕴隽永,饱含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贡献、珍惜青春年华等积极的思想,语言清丽。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接触现代诗很少,对现代诗的理解能力也许还不强,需要引导。

情意目标

体会诗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

学习用凝练的语言写有哲理的诗行

认知目标

理解借物言理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解借物言理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用凝练的语言写有哲理的诗行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 学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阅读

推测

思考

二.分析《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1. 你羡慕林肯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成功的花》,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3. 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4. 齐读《嫩绿的芽儿》,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 果树的成长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5. 我来把这首诗改写一下,请同学们评析

6. 总结两首诗共同的表现手法:借物言理

注意:所借之物的特征与所言之理的和谐一致

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思考回答

讨论评析

感悟

三、交流课外阅读:

教师出示流沙河的两首哲理诗《白杨》《藤》

交流

阅读

感悟

四、指导写以《仙人掌》为题的哲理诗,点评

教师出示著名诗人流沙河、顾城和舒婷的三首哲理诗

学写哲理诗

五、围绕本课目标总结

篇9:《冰心诗》教学设计

《冰心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诗”的整体特点――篇幅短、字少意精;

2、体味诗中丰富情感;

3、了解常用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2、丰富情感;

课前准备:

1、自查作者;

2、朗读三首诗,初步了解内容;

3、翻词典查:浸透、奋斗、牺牲,找出它们的正确解释;

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指名学生将查到的作者情况和查到的词义(判选出多义中的正确项),向大家做简单扼要介绍;

2、联系式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小学里学过一些诗歌,都有哪些?谁能完整背诵并能说出一首诗中给他印象较深的句子、或词、或把诗的意思简单介绍给大家?(此处避免迟滞)。

3、提问:和同学们读过的其它文章相比,“诗”给我们的感觉有哪些?教师简介诗的含义:诗大多篇幅短小、有押韵、适宜歌咏和朗诵;

4、请愿意的同学朗读三首诗;其他同学给朗读情况作评价。

5、研讨课文:很多看见鲜花的人,恨不得摘一朵,一些人则忍不住把鼻子往花上凑,一些人则喜欢手拿鲜花照相,人们还有个习惯,把鲜花和掌声送什么人?――英雄和心里崇敬的人。这都说明鲜花有色、味、形而倍受人喜爱。今天学的诗的题目是“成功的花”。(此处提问):我们联想一下,象鲜花一样被人们欣赏,引人们激动,被大家宠爱的事和镜头,我们见过或有亲身经历过吗?(给提示):喜欢体育的同学,看过比赛场上获得成功时,如一名队员举起大力神杯那一刻,队员会围着奖杯跳、叫、洒泪、或笑得前仰后合;另外我们有同学在家主动帮大人做家务,当全家人吃饭时,做了家务的同学可能会自豪地宣布:今天的饭是我烧的;比赛的队员和做了家务的同学,他们都是因自己获得了一种成功而开心自豪不已。看来“成功”总是与美好相伴。可“成功”怎么来?(学生自然会有话),教师视学生回答情况开始确定以下讲解的详略。

6、围绕“成功的花”,“诗”如何表述?(同学们讨论一下,明确):第一二句,由“成功的花”做引――此处“成功”指?(讨论明确):花可以向人和向社会绽放出自己的鲜艳美丽、展示出自己美好的时候。这时花的“成功”,自然会引得人们对她流露出:惊叹、并羡慕其美丽!!第三、四、五句,解释花的美艳的来由。先用“然而”一词转承人们的惊羡,后面开始述说花的成长经历:她从芽开始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人们对泪的认识,一般和人的喜怒哀乐有关,这里的“奋斗的泪泉”,该理解成什么意思?(此处以反问式提示学生):能不能理解为“从芽开始,就很舒服地躲在温房中的泥土里,风吹不到雨打不着,天天睡大觉,等着有人给松土和给自己喂水施肥的意思行吗?!(同学自然会做出正确选择,):事实正好相反,此处的“奋斗的泪泉”,是用拟人手法,表现幼嫩的芽就开始经历“旱、涝、风吹雨打、土地贫瘠、酷暑寒霜种种灾难”,这些成了“奋斗的泪泉”的代名词。最后第五句,是对第四句“奋斗的泪泉”进一步具体阐述;“洒遍”:表明是每个阶段以及活动过的每一个角落;“牺牲”:表现从芽开始的成长过程开始有的沉重付出;(此处可提一个问):试将“牺牲”换成“付出”和“拿出”,看看合适不合适。(同学能正确回答,教师就不必说):如换词,则没法表现出鲜花曾经付出的`代价是长期的和巨大的。“血雨”:借一个带有强烈刺激的“血”字,把“付出”的沉重言说到极至!此处可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事例重点讨论,养过蚕、代父母买过东西、参加过作文比赛、烧过饭、种过树的过程里,蕴含了自己什么样的付出?(由学生思绪驰骋――作文结果张榜无名、烧饭被烫过、种的树几次没成活等等)。“成功”就是这样紧紧和人的付出相联系着。(引导学生对全诗归纳:诗人借成功的花的例子告诉人们:自然中美的东西,是要付出代价才换来的!同样,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一样也都有她经历过的不平凡的经历,是要付出的。

篇10:冰心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 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 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

引 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 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 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 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习《母亲》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争取背诵。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 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学习《纸 船》

(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 如下: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分析、解读全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 写的这首诗?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 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 由来已久?

“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 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 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 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 中起什么作用?

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 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 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三)问题解惑

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

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进海里能 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 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 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 的感恩和回报。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 感,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四、学习《成功的花》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 争取背诵。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 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 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 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 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 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 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成功。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 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而且给我们以启示:花 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

(三)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 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 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 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 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 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 的。

4、读了本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谈谈你自己的感 想。

只要能联系自己,围绕本首诗的道理来谈即可。

五、学习《嫩绿的芽儿》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 争取背诵。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①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②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③

(二)赏析这首诗

① 嫩绿的芽儿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这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如果拆开便不知所云了。“嫩绿” 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活力与朝气,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嫩绿的芽儿有着儿童般的天真无邪,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人一样也 需要学习与提高,来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发展由芽儿长成花儿,那么,人呢?

② 淡白的花儿对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同样是一个独立的意思。“淡白”说明了花的朴素无华, 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人呢?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应当来为社会做贡献。这里作者的意思又进了一层。

③ 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用“深红”来修饰“果儿”,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 硕和甜蜜。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人类了。如果没有奉献,这些果实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 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 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 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 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 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 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嫩绿的芽儿”的时候、“淡白的花儿”的时候、“深红的果儿”的时候,组合起来正是整个纯洁的人 生。这样的一种纯洁的人生,赋予了作者笔下的语言以诗意,使其散文诗化,而从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诗来解读。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能将这些本来就难以组织 起来的话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她的纯洁的心灵给世界、给语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一种一般人及粗俗的语言所不可能具有的体系。

(三)问题解惑

1、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 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诗中的原话作答。

“发 展 你 自 己 !” “ 贡 献 你 自 己 ! ”

篇11:冰心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诗歌

2、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一、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的歌》导入:听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怎么样来赞美母亲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等)

二、学习《母亲》(找一张母女相依相偎的图片)

1.朗读诗歌:

(1)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文中的“躲”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发这种感情的?

3.抽同学朗读。

三、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的地方。

2.讨论:

(1)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折纸船的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

(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的,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看见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并区别一下这两首诗的抒情侧重点。

4.齐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的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请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的感情。

五.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初备统复备

一、导入:屏幕映出两幅画(一幅绚丽的花,一幅科学家的画像)

教师导入语:这幅花美吗?你羡慕它的明艳吗?这位科学家你熟悉吗?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好,老师对你们的回答先不做评论,先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

二、朗读诗歌

1、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的花》,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该生朗读的节奏,重音是否确当,读后大家帮助纠正

2、讨论问题:

(1)“惊羡”一词什么意思?可以换成“羡慕”吗?“浸透”、“洒遍”分别换成“浸湿”、“洒下”好吗?请说明理由;

(2)花的“明艳”与“泪泉”和“血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3)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4)你能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吗?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

泪泉、血雨

芽儿——————→明艳的花

↓艰辛、牺牲

人——————→成功的人(事业成功、荣誉夺目)

4、学生在领会的基础上,再有感情的朗读(朗读形式: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

三、学习第二首诗《嫩绿的芽儿》

1、学生朗读诗歌(提醒读时注意停顿、重音)

2、你们能用素描速写笔法将这三小节的意象用三幅图画形象地表示出来吗?

「请一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本子上画」

3、讨论问题

(1)找出诗中写色彩的词,体会其作用;

(2)这三小节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诗人以果树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用拟人、反复的方法借“芽”、“花”、“果”之口劝勉青年应该怎样做?假如那青年就是你,你该怎么做呢?

4、教师总结、板书:

果↓芽儿————→发展、学习提高↓人

树↓↓成

成↓花儿————→贡献、努力回报↓长

长↓↓的

过↓↓过

程↓果儿————→牺牲、贡献社会↓程

5、配乐朗读《嫩绿的芽儿》

三、背诵四首诗(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四.教师小结:

1、总结一下“冰心体”小诗的特点

冰心的小诗,主要是歌颂母亲、自然、童真,这也是冰心早期创作的主题,是她当时“爱的哲学”思想体现。课文中的前两首是抒情短章,以“情”感人,偏重情感,风格温婉;后两首诗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四首小诗语言凝练,清丽。

五、布置作业:

六、布置作业:

完成“探究练习”四。

1、小作:学习冰心小诗风格,发挥想象,借助形象事物,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创一、两首小诗,为办手抄报准备材料;

3、阅读冰心《繁星》、《春水》并作读书笔记。

篇12:冰心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母亲》《纸船》,体味人间至爱真情。学习《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品位诗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让学生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

二,简介作者,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

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

体味“躲”“从来”“妄弃”“留着”“抛”的妙处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五,完成练习一

六,拓展延伸:

《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成功的花》中蕴涵的哲理,《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配乐诗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这两首诗,并推荐朗诵比较好的四人(一小组一人),教师放音乐,这四人依次朗诵这两首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评比出最佳朗诵者。

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品读两首小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读完两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2、《成功的花》中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3、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的区别;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调换?

4、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四,完成练习二,三

五,拓展延伸

篇13:《冰心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四首诗,体现了冰心早期小诗的一些艺术特色。她仿用印度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或托物寄情,或借物言理。《母亲》借助自然的联想和巧妙的类比,表现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纸船》卒章显志,虚实结合,借助纸船和梦境来展现诗人离开祖国后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成功的花》借助花的“明艳”来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用“泪泉”与“血雨”告诉人们成功的来之不易。《嫩绿的芽儿》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应该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清丽,淡远,自然,深沉。象格言,似警语,富有诗的意境,诗的情趣;格调自然柔和,如心中絮语,象穿涧山泉,令读者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读出诗味,并做到熟练背诵;能说出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或哲理;能说出这四首诗在主题和风格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读出诗味,并做到熟练背诵;

②能说出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或哲理;

③能说出冰心诗歌的特点。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课文,理解感情和哲理,品味冰心诗的特点。

篇14:《冰心诗》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父爱凝如山,母爱深如水”,我们每天都处在父亲母亲的无私关怀之中,却常常奢侈地浪费和忽略着这人世间最美的感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诗四首,在前两首诗中,我们将感受到大作家的爱母恋母之情,在后两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大作家的美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

组织学生介绍作者。

过程:1、同学学习小组先对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整合

2、学习小组选择出相对重要的信息

3、请一个小组代表进行介绍

4、其他组择优记录,并补充该组所没有的重要信息

5、老师点评,并补充介绍

(同学介绍时能否突出重点;信息是否全面,如籍贯、身份、代表作、作品风格、艺术成就等;介绍时是否自信、声音响亮等)

明确: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朗读感知】

教师指导语:通过预习,大家对四首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大家自由高声朗读诗歌。要求:1、读的通顺正确;

2、读出停顿,体会语调;

3、注意重读,把握语气;

(老师巡视,并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难。)

诵读交流:女生读第一首,男生读第二首,教师引导互评正音,然后男女生互换读,在再次互评的基础上全班齐读第三、四首,老师点评。也可采用个读、小组读等各种方式,务必反复读,在读中让学生有所领悟。

(点评时注意结合上面提出的朗读要求)

理解感知:1、自己再次默读四首诗,尝试理解各首诗的思想感情或生活哲理。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谈一谈:你喜欢的理由?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生活哲理?

(①学生可能从诗歌的风格、写作手法、或给他的启发教育等角度来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②教师注意引导各首诗都要谈到,可用这样的问题,如:“还有这一首,哪位慧眼识珠的同学来谈一谈呢?”③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哲理内涵见上教材简析。)

【精读品析】

教师指导语:我们理解了诗歌表达的哲理或感情,再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表现这些哲理的?

1、齐读第一、二首诗,思考:两首诗都是写的母爱,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你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注意:齐读前就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

(引导思考:你能从第一首诗中的“躲”字看出什么呢?从第二首诗的“从不肯妄弃”、“含着泪”“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等处你又能看出什么?)

讨论明确:前者主要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后者主要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与回报,恰好表现了不同年龄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

2、女生读第三首诗,思考: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花”“芽”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引导思考时注意要逐问提出,不可一锅端。)

讨论明确:成功的花的特点是“明艳”。成功的花是经过奋斗得来的。“花”指成功的人,“芽”指还未成功的人,“芽”只有经过奋斗和牺牲才能成为“花”。)

3、男生读第四首诗,思考:“嫩绿”“淡白”“深红”分别体现了芽、花、果什么内在特征?三个小节能否互换,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能否互换?

讨论明确:芽儿的嫩绿显示着健壮、旺盛和朝气;花儿的淡白蕴含着朴素、纯洁,不追求表面的华丽;果儿的深红象征着成熟、丰硕和甜蜜。不能互换,三节在内容上是递进关系,它们的顺序暗指果树的成长,象征青年的成长。芽儿、花儿和果儿说的话也不能互换,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它们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成长;“花儿”开放,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成为“果儿”,又如青年需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讨论探究】

教师指导语:朗读理解了这四首诗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在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上的特点。

讨论讨论:前两首诗和后两首诗在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思考:该问题学生在思考时可能会有困难,老师可视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提示,比如给出比较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

讨论明确:①主题不同:前两首是对母爱的歌颂;后两首是勉励青年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积极贡献。②侧重点不同:前两首是抒情为主,以情感人,偏重感情,风格温婉;后两首是哲理小诗,以理明人,侧重理趣,发人深省。③表现手法相同:四首诗都出现了“物”,“鸟儿”“纸船”“花”“芽儿、花儿、果儿”,或托物抒情,或借物言理。④语言风格相同:均凝练、清丽,一、三、四语句短小隽永,第二首诗诗行略长,节奏较缓。

【课后学习】

1、背诵并默写冰心诗四首。

2、请同学模仿冰心诗,也用简短的一段话描绘一种或两种事物(如梅、兰、竹、菊等),来表达一种情感或哲理。注意采用诗歌的格式。

板书设计

冰心诗三首

成功的花 明艳 奋斗牺牲

嫩绿的芽 芽儿的成长 青年的成长

青年人 描写、着笔 珍惜时间、投身事业

相关专题 冰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