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亲近师长教案

nin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nino”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初二政治亲近师长教案(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初二政治亲近师长教案

初二政治亲近师长教案

学习目标:

1、懂得孝敬父母的理由,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2、了解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构建和谐家庭。

3、全面地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1、懂得孝敬父母的理由,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长辈?

①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并在哺育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倾注了无私的爱。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动地。

②“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③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

④孝敬、赡养父母长辈,不只是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更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长辈?

①孝敬父母长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长辈履行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等等。

②孝敬父母长辈包括物质上的赡养和精神上的关心、体谅、尊敬父母。青少年虽没有赡养父母的能力,但完全有能力在精神上关心、尊敬父母。

③孝敬父母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接受父母的教育和监护;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向父母提不当要求,不增加父母的思想和经济负担;父母生病时,悉心照料父母;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等等。

(3)个人在家庭积极孝敬父母的'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家庭责任感。②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③有利于增强自己劳动的意识和习惯。④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

(4)不去赡养、孝敬父母的危害?

①败坏了社会的风气。②不利于家庭和谐、稳定。③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不仅要受到道德谴责,情节严重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了解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构建和谐家庭。

(1)代沟问题

①代沟的含义:中学生正处在于父母心理差异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子女与父母之间在一些问题上往往观点相左,差异较大,容易形成隔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

②产生代沟的原因:子女与父母的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有差异。

③如何跨越代沟?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我们要克服烦躁与不安,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④积极沟通的意义?有利于增进情感;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相互理解;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化解代沟。

⑤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父母沟通?

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与父母心平气和地直接交流沟通;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通过他们帮助自己与父母沟通;可以通过电话或书信和父母沟通,等等。

⑥沟通的技巧:主动交流、认真倾听、善于体谅、控制情绪、主动道歉、承担责任。

篇2:初二政治教案

初二政治教案模板

维护社会公平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公平的社会性、相对性。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两课时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何谓公平、公平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感受,但这种感受还是片面的,往往会认为不公平总是客观环境造成的,环境总是与自己过不去。而对公平的相对性、时代性乃至于公平与个人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的关系还是不清楚的。到底如何对待不公平,这是学生对公平进行感受之后会产生的一个普遍困惑,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综合思路

从《清官谣》导入,和同学一起搭乘“维护社会公平”专列,开始体验如何维护社会公平,从“牢骚城”里尽情展现不平事,明白了社会中总是存在不公平的道理,“梦工厂”的奇幻经历让大家最终踏上理智之路,途中经过对问题的讨论,懂得了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坐客“理智国”和“将心比心屋”。

让大家学会:面对不公平,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换位思考,向危难之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列车突遇故障、饮用水告急这一事实,设计问题、留下悬念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设计极富离奇色彩的专列之行;为广播员设计好讲稿,写明衔接语。

学生:认真预习。

板书设计

二、维护社会公平

(一)理智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

教学设计

歌曲导课:

先和大家分享一曲《清官谣》(点击,放《清官谣》的歌曲同时屏幕上出现歌词)

教师: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学生:《宰相刘罗锅》

教师:结合歌词,哪位同学说一说,这首歌它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呢?

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的含义,及时点评并小结)

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公平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才要自觉地去维护它,那么如何维护社会公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搭乘“维护社会公平”专列,(点击,出现专列)一路去探讨,去领悟吧!

板书:维护社会公平

讲授新课:

出发前,我要声明一下,我当仁不让要做本次专列的老大──列车长,我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助手──一名广播员,他的职责是:及时报站并通知相关事宜。谁来试一下?

(确定人选)

教师:告诉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

教师:×××,从现在开始,这儿就是你的广播室了,你可以坐着工作,先熟悉一下广播稿,根据上面的提示,你就可以播音了,希望我们的精诚团结,能为这次离奇、紧张又刺激的旅途锦上添花。

各位乘客,上车后就各就各位,你们准备好了么?

学生:好了。

教师:好的,“维护社会公平”专列正式出发!(点击,列车轰鸣前行)

(以汽笛为号,广播员朗诵第一段广播稿)

广播员:各位乘客大家好!很高兴为您服务,为使您的旅途更加有意义,请您利用现在的时间,认真填写您座位上的“牢骚满腹”调查表(老师点击小火车,出现调查表),以备第一站使用,请您抓紧时间,谢谢您的.合作!

(学生填写调查表,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不平事,并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待学生填写完毕时)

教师:高科技的东西跑的就是快,转眼第一站就到了!(点击调查表,汽笛响起)

广播员(第二段广播稿):亲爱的乘客,我们现在到达的是著名的“牢骚城”,在这里列车长将会带领大家以最高的效率发牢骚,你们可以把刚刚回忆的不平事及感受用最快的语速讲出来,因为我必须要提醒各位:“牢骚城”对外开放的时间只有两分钟,请您务必珍惜这十年一遇的好机会!

教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间短暂,不作点评,请大家抓紧时间,一吐为快吧!

学生:……(尽情讲述不平事及感受)

教师:(点击“牢骚城”中的小喇叭,出现关门声)

很遗憾,牢骚城关门了。透过大家意犹未尽的状态和连珠炮似的不平事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社会当中存在太多不公平!

教师:你在现实中见过绝对公平的社会吗?

学生:没有。

教师: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不公平,不管我们如何努力,绝对公平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在不公平面前,大家愤怒、压抑、激动,而“牢骚城”里的讲述又激化了大家的这种情绪,很有可能造成个别不理智行为的产生,为了避免旅途中的不愉快,请大家跟我徒步前往牢骚城对面的梦工场。(以此为提示,广播员广播第三段广播稿)(点击进入梦工场)

广播员:梦工场欢迎激情人士的到来!这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扭转乾坤的理想国度,请您现在和我一起慢慢闭上眼睛,用您认为最解气的方式去改变你所遇到的不平事,行动吧!

教师:哇噻,太爽了!谁能实话实说,你使用的最解气的方式是什么?结果对你公平吗?这种方式给对方带来了什么影响?他会怎么做?

学生:(答案应有尽有)

教师:用这种非正常手段解决问题,愉悦了自己的同时却可能伤害了别人,为更多不公平的产生埋下了隐患,试想,如果刚才你们描述的这一幕发生在现实社会里,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

学生:混乱不堪……

教师:还是让我们睁开眼睛,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吧,理智地去面对我们生活中的不公平。(板书:(一)理智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怎样才算是理智地对待呢?让我们带着思索继续上路吧!

(点击,以汽笛为号,广播员第四段广播稿)

广播员:乘客们,我们现在向“理智国”进军了!为了减少旅途中的寂寞,我们前后八人组成一组,讨论下面一些问题:(老师点击小火车后逐一出现讨论题)

1、你见过绝对公平的事么?举例说明。

(讨论后由学生发言并由学生反驳,统一认识)

2、如果把你遇到的某些“不平事”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里,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这些“不平事”反而成为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公平事?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讨论后由学生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

3、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呢?

(讨论后发言,教师点评并点击进行总结)

公平具有社会性,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公平是相对的,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公平是同历史进步是同步的,更是同人类的文明是同步的。因此,我们面对不公平所采取的每一次积极行动,都将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

(师点击,鸣笛声起,广播员进行第五段广播稿)

广播员:各位乘客,理智国到了,我们首先要坐客“将心比心屋”(师点击,出现“将心比心屋”),在这里,我们将实现角色大换位,体验另外一种感受。需要注意的是:一切要听从列车长的安排!

教师:好的,刚才有两位乘客在牢骚城里的牢骚让我记忆深刻,(选两个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让同学们现在就变成带给他郁闷的角色)现在让他谈一谈,他是怎样想的,这样做公平吗?

学生:(3―4位学生谈即可)

教师:其实我们进行的这种“将心比心”的思考方式又被称为什么?

学生:换位思考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评判结果却有可能相反呢?

学生:……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面对暂时无法改变的不平事时,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当中的不公平。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进行一个小测试:(点击)

当你在这次旅途中看到有人恃强凌弱时;有人偷盗其他乘客的财物时……

你会有何感受?面对别人的不平事,你会怎么做?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及时引导,点评并小结)

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见到不公平的现象,采取什么态度和行为反映出我们的精神境界,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但一定要见义巧为、见义智为!

大家想一想,坐客“将心比心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

教师:(点击进入下一张幻灯片),

小结:

面对不平事:

调整思维方式,调节心理状态

树立公平意识,伸出援助之手

看来我们的收获还不小啊,据说“理智国”里的时光剧场最让人向往了,想不想去看看呢?

学生:想。

教师:那就快点去吧(点击进入时光剧场,并由此提示广播员进行第六段广播稿)

广播员:哇,真是名不虚传呀!进入时光剧场的感觉真实太奇妙了。哎,那时谁的声音。

(教师点击小喇叭,播放录音的同时点击出现“小江的故事”)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小江可能会有哪些举动?谁能在时光剧场里选择其中的一种给大家表演一下?

(学生讨论后表演,教师和同学一起评价并小结其结果)

a、忍气吞声,消极对待──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客观上加剧了不公平的产生

b、鲁莽行事,以身试法──权利意识不强,侵害别人的合法财产本生身就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和他人,为更大的不公平埋下了隐患。

c、合法解决,谋求公平──权利意识强,懂得如何维权。

设问:你可以为这个小江出出主意,他还可以采用哪些理智的作法吗?这样做有什么积极作用?

学生:……

教师:(点评后总结)所有这些积极的作法都将有利于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

如果你是小江的朋友,你会建议小江选择哪种方式去面对?用这种方式后,如果自行车依旧没有下落,你会如何劝说他?

学生:……

教师:盘点一下理智国的经历,我们发现自己又学会了一个理智妙招:

(点击进入下一张幻灯片理智妙招)

本课总结:(点击汽笛声起,广播员广播第七段广播稿)

广播员:各位乘客,告别了理智国,我们今天的计划就圆满结束了,还有一半的行程都将在荒漠中度过,下面有请列车长为大家总结一下走过的行程。

教师:非常感谢全体乘客对本列车长的支持,尤其要感谢我最出色的广播员,回顾走过的行程,我们在“牢骚城”里明确了社会总是存在不公平的道理,经过梦工厂里的奇幻体验,我们选择了理智之路,途中明白了公平的社会性、相对性,坐客理智国的“将心比心屋”,我们学会了在不公平面前要调整心态,换位思考,向身处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时光剧场之行告诫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用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的公平,我们每一次的积极努力,都会把我们的社会推向更合理的境界!

悬念设置:

亲爱的乘客,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人迹罕至的地带,由于列车上的饮用水无法得到及时供给,已相当溃乏,我们将限量供应,请大家理解、配合,谢谢!(点击小火车,“砰”)

雪上加霜!列车出现了严重故障,抢修何时成功,援救人员和物资何时到达,不得而知,燃眉之急是“饮用水急缺!”请大家展开合理想象:(点击四次,出现四幅字幕)

合理想象:

1、假如你是列车长,为使大家渡过难关,你首先应该做些什么?

2、在列车上关于“如何分配饮用水”的问题会产生哪些故事?

3、我们会选用故事中的哪种方案,为什么?

篇3:亲近初二作文

亲近初二作文

作文一:亲近大自然

今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和妈妈她们到三台梨园去赏春。

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三台梨园,一下车一股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们沿着路径来到了山顶。只见雪白的梨花随风飘舞,游客们不禁发出赞叹“真美啊!”那五个小花瓣组合成了一个漂亮的小脸蛋,花瓣里有许多纤细的花蕊,顶着一粒粒淡黄色的小点点。梨花花多么纯净的花,它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似玉兰冰心玉骨,洁白无暇。一阵风吹来,梨花迫不及待地想亲近我们,可它那娇弱的身体一下子就碎了。这让我想起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诗来,它把自己破碎的身体,变得像雪花一样缓缓瓢落在地上,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时,我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回到山顶,我们俯视四周。一片白色的海洋,中间还镶嵌着绿色和淡淡的红色。望着这样的景色我不禁发出赞叹:“真是鬼斧神工,是不是大自然偏爱三台梨园,故意把它弄得那么漂亮。”站在山顶,眺望远处。我感到似飞私游,全身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瞧,无数蜜蜂闻香而来,高高兴兴地在梨花丛中采蜜,久久不肯离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准备离开。就在这时,我的心情也随着天色的变化而变得低沉:一位阿姨把刚吃过的饭盒,随手扔到了地上。这时另一位阿姨把垃圾捡了起来,我的心情立刻好了起来。

是啊!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也亲近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作文二:亲近大海

一直盼望着能够一览大海的壮阔,这次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暑假,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海南。

海南之行的第三天下午,我们来到了三亚大东海,终于可以一睹海的风采了。刚下旅游车,还没看到大海,就清楚的听见了大海的声音。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海滩上,此时眼前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在柔软的金黄色的海滩上走着,三亚漫长的海岸,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海滩与那无边的大海组成了美丽的图景。清凉的海风扑面而来,令人兴奋不已。眺望远处的海面,温柔而有平静。远处那一条细长的线把湛蓝的海面和蔚蓝的天空连在了一起。

太阳挂在地平线上方,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洒在海面上,恰如流动的熔岩把海与天的交界处染成了一片金黄。脱了鞋,我赤脚漫步在柔软的海滩上,尽情地享受清凉海风的抚摩,金色阳光的沐浴。在内心深处我听到了生命之弦正在演奏着激昂奔放的青春舞曲。。。。。。

“喂,斌斌!起浪了,我们一起去冲浪吧。”不要打扰我,让我把眼前湛蓝色的海尽收眼底。等等!冲浪?一想起海的壮阔,海的博大胸怀,不能不让人冲动。于是,就迫不及待地换了泳衣,带着泳圈,奔向大海,投入了海的怀抱,尽情地去享受大海赋予的乐趣。我们手拉着手走到了不太深浪又较大的地方。十几个人牵着手,在海中拉成了一排。望着远处的海面,溶身于大海之中,一切烦恼随之烟消云散。在这漫长的人生之路,烦恼只不过是天边的云霞,生活中的点缀。海面上荡漾着涟漪。突然,她发了疯似的,借着海风,推着浪花向我们这儿涌来,越来越近了。大家心里数着一,二,三,跳!一个浪刚刚过,等我刚回过神来,她又一次发作,借着清凉的海风,再一次卷“浪”重来,她扬着头向我们重来,一次不肯歇息。

在大海里冲浪,当然免不了呛几口海水。海水咸咸的,涩涩的,有一丁点儿苦,其中也夹杂着一丝甜味。这是我第一次品尝到海的味道,感觉是那么的特别。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力量,不由得有些恐惧,但也只有去与之拼搏才不会被它所吞没。

在海中冲浪,一会就玩累了。于是,便披着于浴巾走上了海滩。眼睛注视着脚旁,才发现海滩上有好多美丽的贝壳。洁白的贝壳上点缀着棕色的斑点,还有与海水一样颜色的哩!瞧,那边还有被潮水冲上岸的粉红色的海螺,淡绿色的海螺,乳白色的海螺,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我躺在柔软的海滩上,享受着阳光的沐浴,看着无边无际,宽广的大海,还有蔚蓝的天空和金黄色的沙滩,这美景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太阳渐渐落下,在海天交界处泛起了点点红霞。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却久久不愿离开。

作文三:亲近大自然

今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和妈妈她们到三台梨园去赏春。

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三台梨园,一下车一股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们沿着路径来到了山顶。只见雪白的梨花随风飘舞,游客们不禁发出赞叹“真美啊!”那五个小花瓣组合成了一个漂亮的小脸蛋,花瓣里有许多纤细的花蕊,顶着一粒粒淡黄色的小点点。梨花花多么纯净的花,它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似玉兰冰心玉骨,洁白无暇。一阵风吹来,梨花迫不及待地想亲近我们,可它那娇弱的身体一下子就碎了。这让我想起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诗来,它把自己破碎的身体,变得像雪花一样缓缓瓢落在地上,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时,我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回到山顶,我们俯视四周。一片白色的海洋,中间还镶嵌着绿色和淡淡的红色。望着这样的景色我不禁发出赞叹:“真是鬼斧神工,是不是大自然偏爱三台梨园,故意把它弄得那么漂亮。”站在山顶,眺望远处。我感到似飞私游,全身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瞧,无数蜜蜂闻香而来,高高兴兴地在梨花丛中采蜜,久久不肯离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准备离开。就在这时,我的心情也随着天色的变化而变得低沉:一位阿姨把刚吃过的饭盒,随手扔到了地上。这时另一位阿姨把垃圾捡了起来,我的心情立刻好了起来。

是啊!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也亲近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作文四:亲近母亲河

春末夏初的午后,我们排成一路中队开始了亲近母亲河——白塔洋之旅。河畔清风阵阵,耳畔鸟语声声,田间小路上,跃动着我们欢快的身影。亲近大自然的感觉真好!

呼吸着带着泥土芬芳的清香气息,一路的欢声笑语伴着我们来到了白塔洋的湖畔。这白塔洋啊,可不是一般的河,它是咱们整个陶堰镇的生命之源。我们家乡是个著名的江南农业名镇,种植业、水产业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都与白塔洋息息相关,夏天,它则是我们孩子游泳嬉戏的乐园。妈妈说,以前这水非常清澈,赶路的人渴了,喝上一口,会顿觉精神百倍。可是一停下脚步,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大失所望,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垃圾:有村民的生活垃圾,塑料袋、果皮、破鞋子、食品外包装,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农民的农业用品,农药瓶、种子外包装,随处可见;那水草更加肆虐,像荆棘一样到处横生蔓延,胡作非为……大家站在岸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才的欢声笑语不见了,继而,有人发话了:“这水也太脏了!”“是啊,谁这么缺德,把河水弄得这么脏!”有些同学的话里明显带着点愤怒。

当水面上的白色污染、生活垃圾、农业垃圾被我们“一扫而空”,当记者团的相机内存空间逐渐缩小,当调查采访团同学的调查表格满满当当的时候,我们的沿河探水之旅也就踏上了归途。看着清波粼粼的水面,我们都舒了一口气,心中不禁涌上一股喜悦之情。能为母亲河作出一点小小的行动,让她重新焕发生命的光泽,是我们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

最后,我想对这里的村民说:“白塔洋是我们的母亲,失去她,我们的村庄就失去了一道生命的风景线!保护母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文五:亲近自然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因此我总盼望着这样的机会。

一次偶然,我来到了一个我向往已久的梦境——河边。林间鸟语花香,天空湛蓝清爽,河水清澈见底。水从河坝边漫出来,流到浅滩里。在此有几处泉眼在流淌,与之交汇在一起,像一个个精灵在欢快地跳动,此刻我的心潮也随之在此起彼伏,心中顿时产生一种想法:好想和它们一起嬉戏玩耍。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即脱下鞋袜,迫不及待地把脚迈进浅滩。

把脚放进水里,任凭那凉丝丝的水在脚趾缝中穿梭,清爽无比。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向浅滩深处走去。在那清澈的水底有许多石头,这些石头都经过了河水长时间的冲刷,磨去了棱角。我不禁感觉到河水的伟大。

这时,周围的人们开始泼起水来,我也赶快加入了其中。我们互相把晶莹的珍珠似的水珠泼向对方,在欢声笑语中,看着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落汤鸡,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尽情地玩着,可是时间总和人们作对,时间转瞬即逝,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那一轮红日挂在树梢,努力地绽放着最后的光辉。阳光洒在水面上,水波轻轻地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在水面上洒了一层金子,耀眼夺目,让我惊奇不已。最终,太阳落下了山头,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好的地方。

我想,生活在被尾气与噪音所包围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是永远也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神韵与魅力的。我们只有亲近自然,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亲切起来。

作文六:亲近留园

学生时代,学过叶老的《苏州园林》后,心中就想:叶老写的苏州园林这么美,这如仙境般的园林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不能亲眼一观,心中终难释怀。

后来,游赏了北京的颐和园,济南的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还有当地诸多园林以及从书本中了解到的各类园林,虽然未亲临苏州园林,我想:天下园林都差不多,就是曲水、画桥、连廊、亭台、楼榭、奇石假山、名花异草集中其间吧。

我教学生学习《苏州园林》,发现游赏过苏州园林的学生不多,怕学生读到园林有陌生感,便告诉他们,其实园林一直伴随在他们的身边,只是他们不晓得这原来就是园林。在没有真正走进苏州园林之时,我的想法的确如是。我想象着颐和园的大气——亭台楼阁的巍峨、万寿山的高大、湖水的澄碧广袤……我想象着趵突泉公园的沧朴——曲水、游鱼、参天的古木、荫蔽的连廊……

然而,当我真正踏进苏州留园之时,我才发现,苏州的园林与我所见过的园林确有极大的不同。北京的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是皇亲贵戚闲暇之时畅游之所,怎能小气?济南的趵突泉公园自古以来就是个公共游乐场所,景致以自然纯朴为要。而苏州的留园,那属于私家园林,与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它的设计体现着主人的意趣爱好,而因其空间有限,自然需要精心雕琢。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仅是一个游赏之所,还是一个宜居的家园。基于此,留园必然是一个风景与居住环境和谐的园林。

走进留园,我便浓重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从居住的角度来看,真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直观感受。由于它是一个园林,与普通的居家建筑风格自然不同。中国的居家建筑很讲究对称,像周庄的沈厅和张厅从门口进入就能感受到建筑的对称风格。即使现在多数民居,在设计时也讲究对称特点。留园则不同,它绝不讲究设计的对称。对于这一特点,叶老的文章有详细的介绍。

由于空间有限,设计者就要尽可能地利用每一个空间。在留园,你会看到长宽不足一米的天井,设计者把这类天井称作蟹眼,天井正下方一定要种上植物,使得在人眼凝注的地方色彩丰富不单调。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留园巧妙地利用了漏窗。即使是漏窗也绝不会雷同,要么是运用不同的材质,要么是运用不同的造型。有的窗户空无一物,这窗便成了一个画框。这绝对是一幅四季风景不同的活的图画。

南方的园林非常讲究林木怪石,像留园,进门不久便有一颗桂树,取喜迎贵人之意;像有的墙角种几棵芭蕉,有的院墙一侧则种一丛修竹;空旷之处必有高大的树木,如榉树,同时,还会设置许多盆景,有些盆景硕大无朋,令人瞠目。留园中的奇石多为太湖石。太湖石都是埋在太湖底下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由湖水冲刷腐蚀而成的。石以通透玲珑为奇美。留园中的太湖石很多,有象形的`石笋,有太湖石堆积而成的假山。最为珍奇的是留园的镇园之宝——冠云峰。这块石头玲珑通透秀美异常,传说是宋朝花石纲的遗物。

园林中不可缺山水。山刚水柔,刚柔相济才是完美的园林。园林的设计者深谙此道。有山就有石,有山就有树,有山就有崎岖的山径,有山就有亭;有水就有莲花,有水就有游鱼,有水就有游船,有水就有曲桥。这种种景致让人流连其间,不觉时间之流逝。

从宜居的角度看,留园中亭台楼阁轩榭庭厅一应俱全,不深入其间,难以体味其中的妙处。

作文七:亲近土地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富贵病”倒是越来越多了,这不,我们一家三口先是爸爸有脚气,后来妈妈也有了,再后来我也是难逃噩运。星期一爸爸带我去看医生,一位在金坛很有名气的皮肤科专家戴医生一语道破天机:一天到晚穿个皮鞋、塑料凉鞋,就唯恐让脚与泥土亲近,素不知这是预防脚气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呀!”回来的路上,爸爸颇有感慨,我却很纳闷,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着向我娓娓道来。

原来,爸爸小时侯,在老家的稻田里,微湿的土地上,光着脚和他的表哥表弟一起玩耍,湿润的土从脚趾间钻出,痒痒的。每到插秧季节,爸爸总要帮爷爷、奶奶拔秧,秧苗床一趟一趟的,没在齐脚踝的水中,光脚踩在秧苗床上,软绵绵的,时不时有小蝌蚪从脚背滑过,那感觉真好!爸爸那一辈的人小时候光脚丫是不足为奇的,尤其是夏天,又有几个人穿上鞋子?从没听见有脚气之说。“大概正如戴医生所说是因为与土地亲近的缘故吧!”爸爸叹了口气又说,“我虽然在城里工作,但我并不喜欢城市。千篇 一律的水泥地,我所能感觉到的没有‘土’,只有‘地’,水泥做的,没有一丝味道的地。浮华的喧嚣,污浊的空气……让人窒息。”

也许是受爸爸的影响吧,我对乡间土地也很有好感。其实我也已经很久没有亲近过真正的土地了。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家在山区,背靠山,门前一条小河,四周是竹林和菜地,每日里鸟鸣声清脆悦耳,空气清新。草儿青青的那么鲜嫩那么明丽。清晨,草叶上滚动着晶莹透亮的小露珠,煞是可爱。春天,小路旁、田埂上、房前屋后开满了小花:有名字的,没名字,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若是下一场春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最让我感动的是,邀上几个小伙伴在在泥地上追逐嬉戏,跌打滚爬,顶多身上粘些泥土,不至于像跌在水泥地上鼻青脸肿。再后来我上学了,爸妈工作忙也不常带我下乡。

还有一个月又到插秧的季节了,尽管听奶奶说现在都下旱秧,拔秧时也只是拿小凳子坐着,根本不可能再亲自体验小蝌蚪或小鱼儿滑过脚背的感觉了,但我还是说服爸妈插秧季节一定乘星期天带我下乡,我要亲近土地,拥抱土地妈妈!

作文八:亲近自然

我们吃过午饭,步行到了“小鸟天堂”。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告别了城市的繁华,却有着大自然独有的韵味。

我们走在一条石子路上,这里得空气比别处的更清鲜,天空比别处的更湛蓝。我的眼前一片绿色,这绿绿得纯洁——它毫无掺杂一点污色。这里长满了树,我的视线是放不远的——这树长得太密太多了。在那浓密的草丛间,点缀着一些秀气的小花,还丝丝地散发着幽香,一看就让人沉醉其中。这里很静,几声鸟鸣就是这里独有的一曲,婉转悠扬地牵动着你的心弦,抚平了那颗浮躁的心,是谁都会就此舒心的。这让我不由得感叹,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么?

走过石子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被江水环绕着的“绿色小岛”。走近扶栏,向远眺去。那是一片森林啊!“那是榕树。”导游告诉我。哦,那是一片榕树林啊。“不!是一棵榕树!”什么?一棵?一棵榕树?我惊愕了,我见过许多树,榕树自然也不少,这么大,这么壮的榕树还是头一回见呢!

这么大,这么壮,这么绿的榕树,就坐卧在这美丽的江面上,它葱葱笼笼地生长着,让人根本看不到它的枝干,它用它那蓬勃的绿叶向大家展示着它的青春。

我们登上一艘游船,江水缓缓波动,那声音就是大自然给我们弹奏的音乐。江水里的小鱼快活地随我们的船游走,还时不时冒出水面给我们俏皮地吐个气泡,这算是一个迎接我们到来的小仪式吧!渐渐地,我们靠近了这棵充满神秘的大榕树。船行驶的两边都是这棵大榕树,我们现在才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它的根并非如我刚才所想的长在江底,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泥墩,由于潮湿,是不准游人上去的。它的每一条枝干都是那么细,参参差差的交错生长着,至今已经很难找到它的主干了。它的根须垂吊在水下,宛如了大自然的琴弦,只要轻轻一弹奏,那就是大自然美妙的音符。抬头仰望,叶子长得是那么密,那就是一把专为我们准备的天然遮阳伞。

这里的鸟鸣很动听,偶尔还可以看见一两只鸟从我们眼前飞过,可惜我们没有赶上“百鸟出巢”的时间,但是摇船女却给我们唱了一首本土方言的山歌。摇船女的歌声,小鸟的鸟鸣声,小鸟的扑翅声,江水的水流声……闭目冥想:我仿佛看到了,千百只鸟从那榕树深处争相飞出;我仿佛听到了,千百只鸟站在树梢,组成了一个大自然的合唱团,奏响了我们心底的足音;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些小鸟我的肩上,热情的与我打招呼,与我寒暄一番……

游船在江面上轻轻地摇摆,荡出一波波小水花,我站在船尾,看着那棵大榕树理我渐渐远去,第一才真正亲近大自然,第一次真正感受大自然,第一次回归大自然……

篇4:初二政治教案

人贵有自尊自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

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这是本框教学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教育上升为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品质教育课的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

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

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教学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墙报)

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

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

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

热心助人( ) 为人真诚( ) 有文艺特长 ( ) 认真细致( )

思维敏捷( ) 语言表达能力强( ) 有体育特长( ) 动手能力强( )

有好人缘( ) 身材、相貌较好( )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

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

(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

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

问:现在的你与小学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

(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

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

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

第一组——“马路赛车”、“跑1500米,我上”

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

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

(目的:从心理教育纵深到行为指导。)

学生做课堂小结。

初二政治教案3《享受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一种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活动;认识到学习能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穷快乐,认识到学习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能力目标: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辨证思维的能力,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社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任职内驱力,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辨证得客观地看待学习中的苦与乐,并能够正确对待。

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一种快乐”。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多媒体展示:四季的美丽图片

提问:为什么会有四季?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者是谁?出自哪里?

3.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

4.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简单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开始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

你们都是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呢?(课堂、电视、课外书……)

无论是那种途径,都是通过学习学得的。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以后也将不断的学习下去。在我们这十几年的学习中,我们的同学一定对学习有着不同的感受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咏叹一下学习。

(二)新课

1.咏叹学习

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样来咏叹学习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春天,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锄。

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

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朱熹<四时读书乐>

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引出读书有苦有乐,到底是苦大于乐还是乐大于苦呢?

2.自由辩论:学习中苦大于乐VS学习中乐大于苦

总结陈辞:是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相伴,相互交融的;先苦后甜;苦中有乐。我们学习中的苦是暂时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克服,寻求解决的方法,困苦会烟消云散。

让我们一起喊出“快乐学习吧!”

3.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讨论着学习是乐还是苦的时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却有人发出了“我要读书”的呐喊。

A .多媒体出示《我要读书》的图片资料(见课件)

讨论:1.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同龄人失学或面临失学呢?

2.请同学们想象失学后生活的种.种遭遇或以后可能出现的遗憾。

3.请大家谈谈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

B.看相关链接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结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C.看漫画:放牛娃的理想

说说你的感受

(三)作业:

根据图画和这节课所学的,结合实际,写一点心得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懂得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和高尚的志趣、开创进取的精神,才能培养耐挫的品质。教会学生一定战胜挫折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过程与方法: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学生的实际,互相交流抗挫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心理,教会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他们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篇5:初二政治教案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战胜挫折的方法,因为前面已讲清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挫折,挫折具有两重性,应将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途径。

教学难点 是探索创新。探索创新与挫折之间的关系在前面没有涉及,因此讲起来学生会感觉接受困难。教师要讲清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失败,需要人们正确面对,努力克服。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发明创造并非是名人、伟人才能干,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教法建议

1、运用典型事例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

2、学生谈自身遇到挫折后自己如何解决的?(谈方法)

3、探索创新时可利用实物、学生体验、看录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4、听歌曲《水手》并欣赏名人名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战胜挫折离不开信心、理想、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

(投影):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

又看耐春寒,篱边长忍冬。

千锤百炼后,才见思想红。

--------陈毅

(问题)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当挫折来临时,我们是被压倒还是象诗中的青松一样,经受挫折的考验,去战胜挫折。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呢?

三、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投影):同学们看两位伟人的事迹。

1、清代作家蒲松龄落第后,并没有被落第造成的挫折击垮,下决心干一番事业,他写下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样写了,也这样做了。终于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2、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十年**期间被送进“专政队”,被当作“白专典型”遭受批判,受尽谩骂、嘲讽和打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他以顽强的毅力专心研究歌德巴赫猜想,终于提出了震动国内外数学界的所谓“陈氏定理”,为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歌德巴赫猜想,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学们思考两位人物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挫折?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答):略

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目标,才能激发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1、培养承受挫折;

(1)、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略

就会目光短浅,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一遇到挫折就被压倒。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确立高尚的志趣。只要有了志趣,我们才会“乐此不疲”,古往今来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是因为兴趣、爱好,推动他们事业的成功。

这方面我们同学能举例说明吗?如爱迪生、王曦之、曹雪芹、我们著名的跳水运动员田亮。

(3)、发展高尚志趣

要能承受挫折,我们还要树立开拓进取的品质。

(4)、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美的是奥秘。”

投影:小竞赛:请你回答,下列发明的发明者是谁:

A.蒸汽机------瓦特 B、火车------史蒂芬逊 C、电灯-----爱迪生 D、电话—贝尔E、汽车----亨利·福特 F、雷达-----R·W·瓦特 G、柴油机-----迪塞尔 H、地动仪------张衡

(小活动):教师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方法,展示生活中的物品-----带橡皮的铅笔、折叠伞、月票、带圆珠笔的教鞭。

如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中小学生发明大赛》

(投影):“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你就拒绝了成功。”

(学生回答):略

(学生活动):谈自己遇到挫折如何解决的?

教师归纳总结:

3、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1)、冷静对待:

(2)、自我疏导:

(3)、请求帮助;

(4)、积累经验:

[小结]: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更好地掌握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把自己培养、锻炼成积极迎战挫折、战胜挫折的强者。

(歌曲《水手》)、名人名言赏析

(投影):

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拜伦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不幸是一种最美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只有痛苦会留下教训----------富兰克林

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就是下决心获得成功-----------拿破仑

篇6:初二下册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和长悲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知道父母给与了自己生命,父母抚养教育自己成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的义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孝敬父母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真正把父母的感激之情转换为孝敬父母实际行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反映自己家庭生活温馨场面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让学生回顾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过程:

播放《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听着这首歌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我们自己的家,家,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指导学生阅读《可爱的家》,思考走遍天涯海角,最思念的地方是什么?在家中是谁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自己又该给家里做些什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家庭的温馨,一起思考对家庭的责任。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照片,介绍一下自己选择这张照片的原因。介绍完了之后,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揭示家庭的美好——是落叶回归的根,是孤雁向往的巢,是江河拥抱的海,是航船依靠的岸。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教师引导、组织活动:说一说父母为我们做过的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

学生活动:

教师讲故事《她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介绍英雄母亲——卢映雪。

学生总结:

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交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树立人生的目标,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爱。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教师请学生讲“香九令,能温床”的故事,告诉学生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应尽的义务。(讲解中教师注意引导)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胶片:

你会怎样做

父母要出远门时,我会

父母在工作中遇到烦恼时

父母生病时

父母给我们提意见时,我会

还能做到:

通过活动,学生知道要多理解,关心 、体贴他们,尊重父母等等

收获平台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打算怎样做?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行为作业

回家做几件孝敬父母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家,温馨的港湾

一、温馨的家庭生活

二、不忘父母恩养育恩

篇7:初二政治第一课教案

初二政治第一课教案

第一框: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与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教学准备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教学过程

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一、“什么是家呢?”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

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二、体验活动:“家”的遐想/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三、“画”家

A爸爸、妈妈、哥哥、小松

b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兰

c爸爸、小刚

d爸爸、妈妈、小浩、叔叔、婶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四、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

D、……

五、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六、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第二框:我爱我家(一课时)

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一、爱的回忆

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再设问: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发生过令你感动的事?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

教师行为: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讨论亲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辨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无悔的爱

活动内容:让学生填写表格,即“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另外,讨论两个问题:“说说自己家中贡献最大的人是谁,要说出具体理由”和“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讲给同学听”。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一要让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通过填写体会父母的贡献;二要引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渗透在家尽责的教育;三是说说家人的贡献,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良好道德、优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贡献;四是找父母的优点,夸夸自己的父母。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可以不限于教材表格中所列的项目,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家中的事,凡学生能做的,要鼓励学生做,这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而且有助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亲情,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讲“大”的事情,也可以讲感人的具体事例,有些小事反而更能体现父母的一片苦心,容易感动人。在活动中,要注意家庭有缺陷的学生的反应,防止伤害这些学生。

三、爱的低诉:

活动内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写一段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交流自己对这种爱曾经的误会或曾经的感动。

教师行为:呈现两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见附录),并引导学生用心感悟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并将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体会原来未曾注意的东西,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其良知发展的重要环节。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动,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体验,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有的学生对家长不满甚至看不起父母,也与他们缺乏对父母的理解,不会感受或感受不到亲情呵护有关。因此,要通过这一活动,让同龄人自己教育自己,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切感悟在家庭中获得的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要善于引导,可以用具体事例来启发;要注意以情感人,烘托出良好氛围;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发动学生积极地说、积极地体验就行了;要有意识地从父母的良苦用心、子女的责任两个方面来启发,突出正面教育的效果。如果有学生从反面冲突来讲,要注意剖析分析的本意和期望,剖析其中所蕴涵的爱,把学生引导到爱父母、爱家庭上来。

四、爱的告白:

活动内容:让学生给父母写寄言,即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写几句话并交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心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在于让学生与父母心灵碰撞,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决心。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写父母的优点长处,也可以让学生写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和期望,还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和决心。第二步,在同学中互相交流,互相感染启发。第三步,把自己所写的交给父母,与父母沟通互动。

教学建议:在这一活动中,要注意展示学生的才气,如让他们写诗歌、散文等形式来写。要强调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避免说空话,避免应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情感和意志结合起来,即要把自己的决心和打算反映出来。这件事是一个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过程,要注意发挥家长的作用,如将学生的感受反馈给家长,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也给学生写寄言,在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五、爱的成长:

活动内容:讨论:当你们的父母发生了矛盾,你是怎样做的?若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怎么办?为了使你的家庭更美满,你还应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温馨的家庭需要全家人的齐心协力。

第三框:难报三春晖(一课时)

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防止愚孝。

教学过程:

一、爱洒心间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一封别样的信(见附录),引导思考:你能读懂母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吗?

设计意图: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与教材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效。

教师行为:引导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二、爱的回报

活动内容:小组竞赛,孝亲故事知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孝亲”的典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

活动内容:讨论:“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把自己尽孝后的感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和收获,达到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

活动内容:讨论,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

⑴父母只要我读好书,我该怎么办?

⑵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

⑶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

⑷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

⑸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

⑹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

⑺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

⑻成绩没考时,该如何面对父母?

⑼我想买电脑,父母认为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不赞成,我该怎么办?

⑽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孝敬父母表现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就教材所给材料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选择来判断是与非,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都是开放性的,有许多可以辨析之处,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为父母着想的观念,找出孝与不孝的出发点的不同。比如,成绩要不要告诉父母,本身很复杂。就学生的权利而言,不告诉并不一定错。但如果从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这对学生自己也有利。如果从怕批评、防父母出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阂,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表扬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果老师知道一些,也可以先表扬,再引导学生自己谈。其次,让学生谈自己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并注意将孝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予以归类。再次,让学生谈尽孝后的感受。尽孝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孝行,是把教育落到实处的最好策略。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不是由外界强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主动选择。

三、爱的反思:

活动内容:仔细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孝子”的言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对此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如果有,你将如何改进?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有过不善待父母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来体会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少,从而增强同学的责任意识,和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四、爱的传递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粮票的故事”。

设计意图:体验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扶助,更应是精神上的关爱;不仅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还应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关于在思想品德中加强情感教学的建议

情感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以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启动学生的感情,才能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并进而运用这种动力,最有效地去开发自身潜能。所以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不容忽视。那么,如何来加强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呢?下面提出三点建议:

1、以情感激情。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所谓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就是使情感刺激者和情感感受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即师生的感情共鸣。只有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动机,形成信念、世界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

其一般作法有三:

(1)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和对榜样的心理需要,以名人、榜样之情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人物事迹展览,可请名人、英模报告,可宣讲英模故事,可阅读名人传记,建立名人名言录等。

(2)可就近用本校本班的优秀学生的动人事迹,来启发、感染学生,使其学有榜样。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用道德情感来激发、感染学生,才能使其实行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以情境激情。

情感具有综合的情境性。这种情境性就是在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种综合情势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这犹如演员登台表演,要靠音乐、布景等艺术手段进行烘托一样,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需要情境的协调和配合。在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便会有一种好的情感,如参观现代化工厂、实验室,访问科学家,就可唤起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革命圣地,就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等。以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要注意两点:

(1)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如国庆节讲《热爱祖国》,教师节讲《尊敬老师》,新的班集体组成时讲《爱护集体》。

(2)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有特殊意义的场所(烈士墓前、十字路口、圆明园遗址、万里长城……)、录相、影片、录音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道德情境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情材料,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品德教育。

3、以行为实践激情。

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财富。”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道德认识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我们如何创造实践条件以行激情呢?可否从下面三点作出努力:

(1)开展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鸣。

(2)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使其道德情感得到逐渐培养。

(3)重视个别学生的实践指导,这也是完成情感培养任务的一项途径。

篇8:初二政治教案详解

初二政治教案详解

【教学目标】:

1)从知识目标上看:使学生学会如何宽以待人。

2)从能力目标上看:学会宽让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从情感目标上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有宽以待人的胸怀。

1、兴趣导入:美文共享《那个先偷走苹果的人》。(文章见附录)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它的启示作用。

(活动目的:这是一篇网上广为流传的好文章,它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告诉人们要相互理解与宽容。以此文导入,立刻可以在课堂中形成思考的氛围。)

2、心理小测试《你的气量有多大》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作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努力的.进行改善,学习做个宽宏大量的人。)

3、情景体验: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做?[来源:中.考.资.源.网]

1)、你的一篇得意之作得了校一等奖,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来

2)、放学路上,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

(活动目的:通过对两了情景的比较,使学生即明白宽容的重要性和技巧,又明白宽容不是软弱和纵容。学会正确使用宽容的艺术。)

4、实践活动:换位认知――假如我是

(通过换位认知,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5、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学习了如何宽以待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后记】:

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中不表达自己真正的思想,他们通过揣摩教师提问的意图、通过实际道德评价标准来回答问题。比如这课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虽然课堂气氛很好,活动开展很到位,但学生是否真正将这些交往艺术融于心、付诸行动呢?

篇9:初二的政治教案

初二的政治教案

知识与技能: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社会也是充满合作的社会;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敢于竞争的能力;初步形成善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

教学重难点:竞争与合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故事一则

一名很恶很恶的农妇死了,她生前没有做过一件善事,鬼把她抓去,扔在火海里。守护她的天使站在那儿,心想我得想出她的一件善行,好去对上帝说话。他想啊想,终于回忆起来,就对上帝说:“她曾在菜园里拔过一根葱,施舍给一个女乞丐。”上帝说:“你就拿那根葱,到火海边去伸给她,让她抓住,拉她上来。如果能从火海里拉上来,就拉她到天堂上去。如果葱断了,那女人就只好留在火海里,仍像现在一样。”天使跑到农妇那里,把一根葱伸给她,对她说:“喂,女人,你抓住了,等我拉你上来。”他开始小心地拉她,差一点就拉上来了。火海里别的罪人也想上来,女人用脚踢他们,说:“人家在拉我,不是拉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她刚说完这句话,葱就断了,女人再度落进火海,天使只好哭泣着走了。农妇后来才知道,这葱其实是可以拉许多人的,上帝想借此再度考验一下她,但农妇没有经受住这种考验。

有竞争并不意味着摈弃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为竞争的各方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农妇固守个人之私而失去了生的希望,哈默关照别人而赢得了市场,在今天的竞争中,合作共赢已经成为竞争各方普遍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松任何一个克制竞争对手的机会。

知识点1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知识点2竞争的消极作用

竞争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篇10:初二下册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臭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个人隐私的含义、具体内容及作用。

课前准备:

老师收集一些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之间侵犯个人隐私方面的日常事例;学生思考自己对个人隐私和隐私权是如何认识的,回想自己的隐私受到过哪些侵害,自己是否侵害过他人的隐私。

教学方法:

讨论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等。

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一、情景导入:

老师手上拿着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是写给你们中的某一个同学的,问:“我能拆这封信吗?”“如果我强行拆了,怎么办?”

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

二、学习新课:

(一)、人人有隐私

1、帮小红讲清道理:

学生阅读教材p46页内容,对小红的做法发表个人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注:不必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能够讲清道理,但从中可了解学生对隐私及隐私权的已有认识)。

1.讨论:“隐私就是臭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们?

2.阅读p47两段相关链接,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明确当今世界,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迫切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3。共同学习教材p46页大字内容,重点了解隐私的具体内容和保护隐私的意义。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学生阅读案例:某影视明星认为某报侵犯了自己隐私权的事例。围绕书中两问题作简要分析,引出隐私权的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p48相关内容,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及保护隐私权的作用。

3.讲解保护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学生阅读案例(某派出所非法搜查的事例),并结合p49页的相关链接的内容,讨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显示《宪法》和《刑法》的相关条文,得出: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害。

(2)讨论:“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保护客户的个人帐号、储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资料而采取的措施。“一米线”的设立有什么作用?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得出:公民有权对个人的信息保密。

(3)情景展示:未经同意,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学生私自撕下同学信封上的邮票。

思考:上述行为是否正确?请说说理由,并列举类似的现象。

引导学生明确通信包含多种方式,而不仅限于普通信件。

得出结论: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

小结:学生归纳保护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强调: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

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展示(p51页),思考: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2、假设你把一些个人的秘密说给朋友、同学后,他们泄露了出去,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呢?

二、学习新课

(一)、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

结合导入中的情景,思考:

(1)、父母有监护义务,他们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2)、列举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小结: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1、友谊与隐私:

材料一、荣荣和肖肖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荣荣对朋友不守信用很气愤。

问题: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材料二、王军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海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吴海的qq聊天记录。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吴海很难堪。你认为王军的行为:

a、破坏友谊

b、太不道德了

c、没什么关系

d、侵犯了其隐私权

老师归纳: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与信誉意识。责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誉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

2、再列举一些和隐私有关的情景,由学生对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提出处理意见,倡导大家应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二)、依法维护隐私权

1、出示材料:

某公司职员李某与王某同住一室。一天,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记,并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公司员工中传播。王某对此非常恼火,顿生报复李某的念头。于是王某向公安机关写信,信中列举了李某盗窃工厂的财物、赌博等问题。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证实,李某没有盗窃、赌博行为。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李某和王某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得出: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要依法维权。

1.引导学生具体认识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2.那隐私权受到侵害后,怎样去维护呢?

(1)学生阅读p54页大字,了解一些维权的具体方法。

(2)出示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隐私被泄露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此情景中隐私受侵害的原因,从而得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学生在了解书中的两方法后,思考:保护个人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方面还可以怎样做?

4、结合3中(2)的方法,引导学生辨证地思考,指出: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还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

三、小结本课:

1、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社会中,我们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篇11:走近生活 亲近政治

走近生活 亲近政治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中学生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比较泛味的学科,说教多、理论多。新课程的改革给学生带来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用的“东东”,把握好了,联系好了,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

一味的说教,从教学效果看是不尽如人意的,也极容易出现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不相符的现象。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而对集体活动却躲躲闪闪,缺乏那种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对进步大超过自己的同学说这说那,闹不团结,暴露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

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险品”。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学生,走近生活,教会学生做人,这也是人的立身之本。

初中阶段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刻。他们思想比较单纯幼稚,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对某些突发事件的评定往往处于似是而非之间,因口角而上升为打架、因上网吧无钱导致敲诈勒索甚至抢却的现象屡见不鲜。初中学生品德、学习、行为容易于分化,如何更好地把握,引导他们,使他们在能力、觉悟、行为方面朝着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个重要的课题,引导得法,这些学生就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把握不好,就会步入歧途。

一、首先,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早忙到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可由于学生的厌学情绪,带来政治教学效果上的阻力。老师辛勤耕耘在讲坛上,可谓“一切为了学生”,但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报呢?寻根究源主要是思想教育问题,值得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老师反省和深思。

二、 其次,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互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找些案例,让学生充当法官进行审判;让学生模拟不良行为给班级进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许多同学都会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还会有那么多的可操作性、趣味性的东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

三、要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看世界。聪明的超市经营者,很懂得少儿心理,把儿童玩具和儿童食品摆放在超市的货架的低处,而高架处则摆放供成人挑选的货物。如果我们带孩子走进超市,在我们的视线内的物品问孩子要不要,或许孩子不会理睬你,因为他看不到你所指的`那种商品。而在他的视线内,他看到的都是他喜欢的琳琅满目的儿童商品。如果你蹲下来,问他视线内的商品他要不要,他跟你的感情会因此进一步加深。

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把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们一般不会接受,而“蹲下来”,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探讨一种观点,就会取得好效果。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在同一水平线上看待整个世界。共同学习,提高认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坚持“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育是

[1] [2]

篇12:因为亲近所以美好初二作文

一直以来,父亲在我心里是非常严肃的,不像别人的父亲那么温和、慈爱,他似乎对我总是不太满意,即便是老师表扬我时,他亦只会淡淡地说一句“下次继续努力”。在我的印象里,他总是奔波在繁忙的工作和应酬之间,对我的关心少之又少,我一直以为父亲根本就不爱我。

直到考上广益上初中后,父亲每个周末奔波于家与学校两地之间,不知不觉也让我慢慢的走近了父亲,了解了父亲,也真实的感受到了父爱如山。

因为妈妈有孕在身不能长途跋涉,这样,周末来学校陪伴照顾我的任务全部压在父亲一人身上。每个星期六的清晨,我的父亲便早早起了床,去菜市场买了我最喜欢吃的菜,坐上最早的客车,来学校看我,辛苦工作了五天的他本可以像其他的父亲一样闲暇地度过周末,他却为了我每周不辞劳苦赶来长沙。为了让我补充营养,在家从不做菜的他,很努力的翻阅美食书,收寻百度,想尽办法把伙食做好。晚上我在写作业时,父亲一人呆在卧房,一针一线在校服和被子上仔细的绣上我的名字,我看到笨手笨脚的他好几次被针扎到,那手忙脚乱的样子着实让我想笑,但都怎么也笑不出口,反而不自主的掉下了眼泪……这一针一线缝织的都是父亲对我的爱啊!

我懊悔自己以前的狭隘、自私、不理解父亲,自此以后,我便敞开心扉,与父亲如朋友一般,在学校开心不开心的事情,我都会与父亲交谈,而父亲一直是我忠实的听众,与我一起开心,给我解答疑惑……就这样,慢慢地,我与父亲越走越近,原来严肃的父亲竟也是这般的慈爱可亲!

每周离别后,望着父亲的背影,忽然觉得他好像学校的那棵大樟树,在夕阳的余晖下,顽强的挺立着,为树荫下的小草提供了一片安心的庇护所。

虽然,异地求学在空间上拉开了我和父亲之间的距离,但我们的心却更靠近了。我能清淅的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这一切就如午后阳光般温暖,和谐和美好!

原来,爱,亲近了,才知道;

原来,爱,亲近了,才更加美好!

相关专题 师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