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3上教案3

Justi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ustin”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鄂教版3上教案3(共19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鄂教版3上教案3

鄂教版3上教案3

古诗朗读

春日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能熟读成诵;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诗中所自然美的春天的繁荣和生机勃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能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诵读、理解诗句内容。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2、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3、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4、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5、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拓展:

说说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

语文乐园(三)

教学目标:

1.认读由意思相近、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

2.读短语,想象画面。培养学牛想象能力。

3.写写背背名人名言,体会人的宽广胸怀和怎样对待苦难和磨难

4.读成语故事,了解成语意思,培养学生阅读简短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词,写背名言,成语故事,从中体会汉语的美妙。培养学生想象、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读短语,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乐园(三),这节课,我们完成“我来试试”

这部分,看学完后会有什么收获?

二.认-认,读一读,想一想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憎”是平舌后鼻音。

2.读一读,想一想词语的意思,看看从上下两组词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4.全班反馈指导理解词义,感情朗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美

5.拓展延伸,试着说说类似词语。

三.读-'读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各种形式地朗读,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3.默读词组,结合词组想象画面,可试看画一

4.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全班反馈交流,老师适时点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

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

四.写一写,背-背

1.学生自读几遍,对名言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

2.多种形式读,记熟背牢。

3.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端正。如“精悍”两字。

五.读成语故事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同桌合作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注意把多笔画的字写清楚、

3.全班反馈交流,指导朗读,读出耿弁的英勇无比在读中明白人要有志气,有志气的人一定会成功。

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怎样才能做到有志气。

第二课时:(探究与发现)

教学目标:

结合木单元话题,说带“海”字的词语,发展学生的语言,积累词语,加深对海的了解。

教学重点:

积累带“海”的词语。

教学难点;

加深对海的了解,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的世界,比一比,谁是海洋专家。

二、出示词语读一读

1.自由读词,想:你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发现。

3.根据自己的发现说带“海”的词语。

三、引导归纳

说海中生物的词:海星、海草

说海的环境的词:海风、海水

带“海”的成语:海纳百川…

1.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2.小组互读,积累记忆。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大海)

教学目标:

1.交流关于“大海”的话题,在交际过程中加深对大海的认识,激

发学生热爱海洋的情感。

2.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评议。

教学重点:

在交流中加深对大海的认识。

教学难点:

在交际过程中加深对大海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今天,我带大家去游览大海,好不好?听,火车宋了!我们快上车

去海边吧!(板题:大海)

二.交际情境--:海之印象

1.现在,我们正在前往海边的火车上,我知道大家事先收集了

关于大海的资料,我们趁现在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相信同学们对大海有了初步的印象,有谁来说说,你觉得大海是

什么样的?

出示:的人海

学生充分地说自己对大海的印象。

4.评价:看来,大海在同学们印象中真是丰富多彩呀

三.交际情境二:欢乐海滩

1.火车停了,我们来到大海边了,我们玩什么呢?说说你打算怎么

玩?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参与交流,指导把话说清楚。

(1)各组充分发表意见,其他组注意倾听。

(2)互相评价,说清理由。

四.交际情境四:参观海洋馆

1.玩了半天,也玩累了,我们去参观海洋馆吧

2.自由表达自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1)指名生充当讲解员,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并讲解

(2)倾听,指名学生评价。

五.交际情境五:海之思

1.大海是多么丰富多彩,又是如此博大,同学们今天通过浏览、交

流,对大海又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2.现场采访。激发学生爱海之情。

3.就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引导思考,激发学生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四课时:(习作・玩具宝贝)

教学目标:

1.写出自己心爱的,把对玩具宝贝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2.通过师生交流,小组交流,拓展思维空间。把自己与玩具之间所

发生的趣事、乐事写出来。

教学重点:

能把自己的玩具宝贝介绍给大家

教学难点:

通过写玩具,表达对玩具的喜爱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话题

学习写静物的方法。

1.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小时候喜欢的玩具。

2.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

3.最喜欢的玩具是我们的宝贝,我们今天就说说我们的玩具宝贝

吧!(板书课题)

二.玩具宝贝的样子

1.我们的玩具宝贝是什么样子呢?

2.仔细观察,并向小组同学介绍,师巡视指导把话说顺。

3.指名上台介绍玩具外形。

4.学生介绍后,其他学生评,在评价中归纳:介绍时要有序,

突出玩具的特点。

5.同桌再次互相介绍。

三.我和玩具真快乐

1.你们是怎样玩自己的玩具宝贝的?

指名说,评价时点出抓住玩时的快乐、

2.小组交流

有趣、

自己是怎么玩玩具的?说时要说出自己的动作、心情。

3.指名上台说,点评。

4.你们和玩具之间还有什么趣事、乐事呢?

指名交流,点评时抓住生对玩具的喜爱点评。

四.这个玩具宝贝怎么来的?

1.指名上台说说,玩具宝贝怎么来的?会让你想到些什么?

2.师生共评,在评价中体会亲人的爱与关怀。

3.小组练说。

五.全面介绍自己的玩具宝贝

1.回顾刚才说的三部分,你能按玩具怎么来的、玩具外形、你和玩

具的故事来说说你的玩具吗?

指名上台介绍、点评。

2.你能按玩具外形、你和玩具的故事、玩具是怎么来的顺序来介绍

玩具吗?

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六、学习开头、结尾

篇2:鄂教版3上教案5

鄂教版3上教案5

17、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卫国战争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导入新课。

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事能给人以启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背景。

本课是苏联作家左琴科写的。课文中的“战争”指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于1944年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差不多用四年的时间,本文就是写在那几年中发生的一件事。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2、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3、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部分词语。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什么事?

(3)指名汇报:

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4、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埋木匣:1~3自然段

挖木匣:4~12自然段

受到启示:13自然段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3、通过学习,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二、品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边带着问题默读思考,边填空。

出示填空题:

科利亚埋木匣的时间是(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埋本匣的地点是(从他家门口十步远)。

妈妈埋箱子的时间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埋箱子的地点是(从她家门口三十步远)。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事心细,想得周到)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练习用“只…就…”的句式说话。

(5)1--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科利亚埋木匣。

2、学习课文第4--12段:

(1)出示思考题:

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妈妈是怎么挖的?

你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边读课文,边填空:

妈妈挖箱子的时间是(四年之后,法西斯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家乡的时候),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5)出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比较句子,体会“如果…就…”的用法,练习用其说一句完整的话。

比较两个句子:一个是妈妈的原话,一个是去掉“如果…就…”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

“如果…就…”是假设句,先假设那么去做,就会出现后来的结果。

用“如果…就…”练习说话。

(6)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填空:

科利亚从家门口(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没有找到匣子。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7)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学生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8)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9)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另一方面体会“不光…还…”的用法。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关联词“不光…还…”,表示递进关系。科利亚找到了木匣,比找到木匣还更进一步的意义是,他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

四、总结全文。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3.说说科利亚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17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埋五岁步子小十步

(四年后)挖九岁步子大五步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古诗诵读

宿建德江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知道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口头表达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中提到的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词句,交流讨论。

移舟:划船。

泊:靠岸停船。

烟渚:雾气笼罩的江中陆地。

日暮:日落。

客:指诗人自己。

愁新:新愁。

2、看投影,全班交流,理解诗句。

3、有感情朗读古诗,说说诗人此刻的心情。

4、自己放声朗读,练背诵。

6、齐背《宿建德江》,头脑中浮现画面。

二、作业

1、背诵《宿建德江》。

2、把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18处处皆学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书写“宇”等7个一类字。

2.利用多种方式的朗读练习把课文读通顺,交流“运转、周期、潮汐、心领神会”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抓住中心句展开阅读的学习方式。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1-3自然段的内容。

4.结合对1-3自然段的理解尝试举例生活中的学问。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抓住中心句了解课文大意。结合实际列举生活中的学问。

教学难点:

抓住中心句了解课文大意。结合实际列举生活中的学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平时观察过蚂蚁吗?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2.师:大家都是喜爱探索秘密的孩子,其实,在生活里还有许多的学问,今

篇3:鄂教版3上教案6

鄂教版3上教案6

古诗诵读

牧童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学重点: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口头表达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激趣导入。

1、背诵古诗《所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同样描写了牧童,两首诗会有什么不同呢?(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你们知道“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吗?其中的吕洞宾就是以作者为原形的,当然故事中的神仙与诗人吕岩的生活是完全两样的。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词句,交流讨论。

弄:相合。

横野:辽阔的原野。

“草铺横野六七里”。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六七

里”在这里不是实指,而是虚指。下句的“三四声”也是虚指。

“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笛子,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

来。

“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不脱蓑衣卧月明”。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客:指诗人自己。

愁新:新愁。

2、全班交流,理解诗句。

3、有感情朗读古诗,想像其中的画面。

4、教师小结:这首诗形象、鲜明地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读了这首诗,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观察的细致,从辽阔的原野上的所见所闻,到牧童回家的举动,都刻画得人木三分。特别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一句,抒发了悠闲自得、怡然而乐的野趣。“六七、三四”这些数字人诗,都备觉形象生动,诗意盎然,使读者读起来琅琅上口,妙趣横生,令人过目不忘。

1、自己放声朗读,练背诵。

2、齐背古诗,头脑中浮现画面。

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把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语文乐园(七)

第一课时(我来试试)

教学目标:

1、朗读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2、朗读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名言警句,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力量大。

教学重点:

朗读词语及诗句,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词句与名言警句表达的含义及情感。

教学教程: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

2.教师利用词语卡片,随意点学生认读。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3.思考:这些词有什么共同之处?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很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些,你能说出-'两个吗?例如:“倏地,转眼间,须臾”等。

二.认一认,读'-读“教学建议:

1.结合图画自由读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

2小组讨论:诗句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全班交流。

4.教师点评。

”不待扬鞭自奋蹄“是臧克家诗作《老黄牛》中的一句,借老黄牛形象赞美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

”春蚕到死丝力尽“是唐代杰出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陈毅《青松》中的诗句。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王冕的诗句。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5.学生朗读并背诵。

三.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结合句子,谈淡自己的体会。

3.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可开展”看谁背得又快又好“的活动。

4.指名背诵。同桌互背互查。

5.教师指导学生抄写名言,做到正确书写,整洁美观。注意学生书写、执笔的姿势。

第二课时(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小诗,体会梦想的实现离不开思考、发明与创造;

2.读句子,体会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示的意思不相同,感情色彩也发生了改变。

教学重点:

读句子,体会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示的意思与感情色彩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示的意思与感情色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小诗《想要》。边读边想:你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如何使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探究与发现

1.读相声片段,说一说这段相声讲了什么意思?

2.带点词语是什么意思?

3.你读后,有什么发现?

4.交流自己的心得和发现。

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办事不负责任,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办事,对人对事要求很松。在这里形象地描述了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时的动作。

②”得寸进尺“的意思是得到一寸就想进一尺,比喻贪婪的欲望越来越大。在这里把跳高运动员积极拼搏,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5.你是怎么发现的?大家交流学习力・法。

6.拓展训练: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7.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讲述帮助过”我“的人。

2.通过话题懂得自己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3.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要懂得感激,并记住他们对我们所做的一切。

4.培养学生清楚表达和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讲述帮助过”我“的人。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用准确、灵活的语言把别人对我的帮助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也许是父母,也许是朋友,也许是老师,也许是同学,还可能是陌生人。

2、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呢?大家一起说一说。

二、朗读对话,进行口语交际。

1、看图片并朗读同学的话,明确要求。

2、小组交流,讲述帮助过”我“的人。

3、小组评议。

4、全班交流,和谐互动。

三、拓展延伸:

如何回报帮助过我们的人?

四、老师总结。

第四课时(习作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按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2、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

3、练习把想的内容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

合理想象,按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打开思路,把想的内容清楚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朗读21课《黑眼睛的大红鱼》,思考:后来又发生了些什么事呢?

教学教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海底图片。

师:学习了21课《黑眼睛的大红鱼》,大家对那个机智、勇敢的小黑一定记忆犹新吧?在吓跑了大鱼之后,黑眼睛的大红鱼又开始了新的旅行,这一路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二、组内讨论,畅谈梦想。

1、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

2、合理想象,黑眼睛的大红鱼又开始了新的旅行,这一路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3、根据自己想象的内容和组内的同学交流,相互启发。

三、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1、小组推荐说得好的同学给大家说说自己的续编的故事。

2、师生共同评议。

四、教师总结

五、构思童话故事,理清写作思路。

第五课时(习作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

2、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打开思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

1、学生合理想象,以《黑眼睛的大红鱼》(第二集)为题,有条理地进行习作练习。

2、教师巡视辅导。

注重辅导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二、交流学生习作。

1、自评自改。

2、互评互议。

3、教师评议。

三、展示优秀习作。

22、竿上取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本课8个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激发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竿上取物),请大家一起来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你想知道什么?

选择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互相解答。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你们都能读准吗?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抽读生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指导生字的书写

3、同桌交流你认为难读难写的的生字。

4、指名说说难读难写的生字。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懂读

篇4:四年级上3单元鄂教版作文:中秋佳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在热闹的夜晚带去了闪亮的灯光,家家户户在温暖的家庭里赏着月亮,小朋友们提着小灯笼开心玩耍。

在一年一度的中秋里,大家手中都拿着美味的月饼,在月亮下咀嚼着,发出甜蜜的赞叹声,我们在阳台上有说有笑,月光照亮了整片大地,仿佛大地上有着月亮的精华,吃月饼,团圆饭,真是一种梦寐以求的事情啊,中秋帮我们实现了这美丽的愿望,我们在月亮下吃着美味的食物,仿佛月亮把这些食物加了美味剂,这些食物变得细嫩顺滑,吃完美味的团圆饭后,月饼在呼唤着我们,咬一口月饼,仿佛身体充满了精神,在回味着,这美味的月饼。

中秋,真是一个难忘的节日啊,希望在下一年里中秋更加辉煌。

篇5:鄂教版5上教案8

鄂教版5上教案8

诗词诵读

终南望余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通过吟诵,想象《终南望余雪》所描绘的终南山的雪景,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唐朝诗人--祖咏。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年时即有诗名,是王维的诗友。王维被贬济州时,曾赠诗给他。诗中说:”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可见早年他生活境况很困窘。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但长期未得授官职。由于仕途落拓,最后归隐汝水一带直到去世。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宣扬隐逸思想,辞意清新洗炼。《终南望余雪》曾传诵一时。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唐代应试诗限定写五言六言句的排律,共十二句,但祖咏作了四句就交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完,他回答说”意尽“。

二、初读诗句,自学感知。

(一)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句,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读准字音。

2、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轮读古诗,正音。个别读,齐读。

2、交流自学后的初步感受。

3、生质疑问难。

三.解疑答难,品读想象。

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只见到它的山北,所以诗人用了”阴岭“二字,表明所处的位置和所见到的山的部位。”阴“字用得很准确、精炼。因为是山阴,气温更低,阳光的热力不足以融化积雪,所以才有残雪。”秀“字,点染终南山雪景的秀丽。接下去,第二句就具体描绘山上的积雪。”浮云端“三个字,表现了山的高峻、峭拔,也说明积雪很厚。正因为山高雪厚,远远望过去白皑皑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浮“字,用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画面增添了生气。这两句,将题目的意思相当完满地写出来了。

后二句,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的典型特征。”暮“字说明这是傍晚。”林表明霁色“一句,描绘雪后初晴,落日的余晖洒在林梢。”明“字,令人仿佛看到积雪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林表的”表“字,也用得妙。因为是夕阳,所以只有山顶上树林的末梢才能浴着日光。这一句集中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雪后在城里,地面上和房顶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以致比下雪时天气更冷。诗人抓住了雪后寒冷的特点,传达出了自己的、也是人们普遍体验得到的生活实感。这两句,一写山林,一写城中,仍紧扣着题目的这个”望“字;一写所见,一写所感,将雪后的特点全盘托出。

四、体会写法,感悟诗情。

这首诗是不是”意尽“于言内了呢?咀嚼这首诗,确实写足写尽了题意,却含不尽之意在言外。

诗人为什么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终南山与长安相比,以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作鲜明的对照?这难道不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厌恶混浊的'官场和冷漠的世情,从而倾心向往高洁明丽的大自然吗?

五、多种形式,激励背诵。

1、个别背。

2、小组对抗赛。

3、全班齐背。

语文乐园(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辨析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引导学生感受顶针句表达效果。

3、积累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4、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

5、习作:写”寒假活动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养成积累的习惯,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读,同座合作读,指明读,教师及时正音。要求:读正确、流利

2、借助工具书,四人小组合作,了解成语的大概意思。

3、思考:从这些成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4、全班齐读成语,分男女生读成语,对答成语。

5、指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话,尝试运用。

6、交流拓展:还有哪些意思相近或相对的成语。

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顶针的句式特点。

2、再读句子,小组内讨论这些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全班齐读,进行反馈。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4、教师点拨引导。内容上的表达效果,句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揭示朴素的感情最美;句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苗儿的变化;句三:环环相扣,环递式的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连锁。

5、齐读,感受语言紧凑琅琅上口的节奏美。

6、拓展延伸:说说还有哪些顶针的句子,让大家一起欣赏。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自由读句子,借助注释理解句子。

2、简要介绍《论语、学而》《礼记.曲礼上》。

3、学生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点拨。

4、自己再读一读,默背。

5、同桌背诵,齐背。

6、启发学生议一议:这几句名言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7、师生共同小结。

四、指导阅读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通读短文。

2、学生简单描述:这则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3、认真思考: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4、全班相互交流评议。(双方在争执中两败俱伤,让第三方获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5、学生尝试独立讲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寒假马上就要到了。为了过一个既快乐又有意义的假期,就得制定一个寒假活动计划。这次习作就是学写寒假活动计划。

二、明确要求。

1、有目的地阅读范文。思考提示:(1)寒假活动计划的格式;(2)写作注意事项;(3)范文的内容分别涉及哪些方面。

2、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点拨。

格式:标题”寒假活动计划“写中间;正文计划要写清楚寒假计划的目的;计划内容分条款写,后面的日期署名在右下角。

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用词造句必须准确,不能含糊。

内容:丰富,结合自身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与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指导性。

三、交流拓展。

1、学生组内交流自己在寒假的打算。

2、选取典型,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一、学生制定自己的寒假活动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学生习作,集体评改,教师评讲。

三、学生修改誊写。

四、教师小结。

习作讲评

MSN(中国大学网)

篇6:教案3

教案3

Unit Three  Space   Teaching aims: Complete simple tasks following a series of instructions   Understand and explain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ables and graphs. Language focus: Is the earth heavier than the moon? Yes. It’s much heavier. The earth is one of the hottest planets. Tasks: Write a quiz based on a model. Listen and chant to practice talking about sports. Step1: Presentation 1.  Bring in or draw a picture showing the sun, the Earth and the moon and another picture showing the Big Dipper and the North Star. 2.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e sun is bigger and heavier than the Earth. The moon is smaller than the Earth. 3.  Ask the students to role-play the dialogue in groups of three. Step2: Show the students what the word bright means.   1. Have the students guess and give possible answers.   2. Show the meaning of near and far by putting a rubber and a pencil on the teacher’s desk and a ruler on a desk 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3.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e word much can be used before the comparative i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objects is great. Step3: A day in space 1.  Point to the pictures on the page. Explain to the students that the story is about a scientist working in the space station. 2.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you why astronauts will float away if they do not buckle into the bed. 3.  Talk with the students about the daily life in space.

篇7:苏教《错过》教案3

教学目标 :

1、学习辨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2、结合自己的体验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3、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高中时,我家离学校比较远,因此我是一名住宿的学生,平时在家的时间的较少,只有在周末才能和家人相聚,可我周末却很少待在家里,现在想来当时真错过了享受亲人对我关爱,父母也应我而失去了许多表达爱的机会。相信同学们也都曾错过某些东西,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错过呢?相信作家刘心武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我们知道,作家对于人生会有比常人高出一筹的认识和理解,阅读他们优秀的作品,就好似在倾听他们的真诚道白,会让我们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3.正音

贻(y )误 斑斓(l n) 颟顸(m nh n) 渊薮 (s u) 惆怅(ch uch ng)

驾驭(y ) 咀嚼(j ju ) 憬悟 侥(ji o)幸 滞(zh )涩 情愫(s )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4.分析课文:

一、边读边想:

1、错过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是有机会再相遇还是一去不复返,机不在来呢?要求学生讲清理由。

2、你知道能意识到错过有何意义吗?

意识到错过可以使我们在追悔中产生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使灵魂具备升腾的能力。没有意识不到错过就意味着灵魂堕人颟顸的渊薮。

3、对待不同类型的错过,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

在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冷静而成熟地驾驭。在对待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细细咀嚼苦果,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悟)仅醒悟了还不行还要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多半还可以化错过为掌握。(追)

板书(悟)―――(追)――(掌握)。

读7―11小节(7,8男生读 9,10女生读,11齐读)

总结:在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冷静而成熟地驾驭。在对待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细细咀嚼苦果,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有时虽然错过但可以奋起直追,多半可以化错过为掌握。

二、讨论感悟:

读12、13小节,思考“错过”既然是“有所失”为何不仅“要习惯它”还“要品味它”。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人生充满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错过,但错过自有意义,当你错过的是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时就可以在“追悔中产生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使灵魂具备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和把握力”;当你错过的是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这种由悟――追――掌握的过程值得回味,所以必须品味错过。板书:错过多习惯品位

三、精读分析。

读14、15两小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把人生比喻成“奔驰的`列车”,那么把“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预定的到站”又比喻成什么呢?

“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人生有一些错过不要紧,但不要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

2、“在人生的终点上,含笑地说……”会让你回忆起哪篇小说的主人公曾讲过类似的话?

保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着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保尔他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因为他没有错过人生最大的追求――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3、鲜花还需绿叶的点缀才显娇艳,最后一段中鲜花p绿叶各有所指,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绿叶指小的错过,鲜花指人生道路上的收获,这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人生就是由错过与不错过构成经纬线,万无一失不可能特会使你的人生显得平淡,无一把握则会是你的人生毫无意义。

学生朗读全文。

总结:

最后我用一句名言来概括全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错过月亮和星星。”

四、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

悟――追

错过多习惯品味

把握关键机会 含笑到达终点

篇8:吆喝教案鄂教版

吆喝教案鄂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培养热爱本土俗文化的情感。

3.上集市调查如今的种种“吆喝”,研究其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难点】

1.带有地方特色的吆喝的作用及其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

2.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对本土俗文化的深厚情感。

【教学准备】

了解当地的一些关于吆喝的风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吆喝。

2.请同学们模仿了解的吆喝(教师可适时组织评点)

3.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

4.看看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箫乾是如何动笔写《吆喝》的。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及音韵节奏等。介绍时充满了美好的怀念之情和浓郁的情趣。)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3.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最后,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路十分清晰。)

三、质疑解疑

1.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

2.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马趴?(自然写实、幽默调侃)

四、作业布置:

1.将知道的本地旧式吆喝整理成文(自拟题目、教师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上集市搜集录音现时的吆喝,并将其排成简单的节目。

第二课时

一、回顾已知

1.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主要介绍卖什么。最后,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路十分清晰。)

看来,显得非常杂乱的街头叫卖,已经被作者清晰的两根线所穿起来了。那你说说,如果是你来介绍收集到的武汉旧时候的吆喝,你打算怎么安排内容呢?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那我们如果写武汉的吆喝,又要注意什么呢。对,用武汉方言。

二、感受吆喝方法的多样性

师:默读第4自然段,了解作者写到了四季中哪些货色,做上记号。

生默读勾画。

课件出示写秋天一段的文字。(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

怎么样,从这一段中,我们又学到了什么介绍的方法吗?对的,按照季节的顺序,把叫卖的货色介绍出来。对,还要及时写出感情。

师:全班一起读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再请四位同学分读春夏秋冬的句子。

生读。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哪种吆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自读。

师:这些小贩运用了夸张、借甲物形容乙物、戏剧性、声音的变化的方法来吸引人。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方法呢?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如果去掉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好吗?

师:看来这句话很重要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再次感受它的重要作用。

生读。

师:这些吆喝者只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没受过高等教育,却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对吆喝、对生活进行着艺术创造,吆喝真是语言的艺术。让我们再来回味那韵味十足的吆喝声。(课件播放)

三、了解吆喝的现状

师:北京现在的吆喝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快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一下。

预设——

生1:有卖鱼的。“卖鱼啦,卖鱼啦”

生2:有磨剪刀的。(唱)“磨剪子咧,锵菜刀”

生3:“回收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

生4:“重庆卤鸡蛋,一块钱三个,味道好的很!”

师:大家可以继续了解家乡的吆喝,并做好记录。吆喝其实是一种民俗文化,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其他民俗文化。(观看课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各种民俗文化的资料进行了解。

师:这节课,我们从吆喝没个停和变着法儿吸引顾客这两方面了解了吆喝。一听到吆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群群走街串巷的身影;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愉悦的怀想;仿佛听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就让我们在那吆喝声中结束这节课。

吆喝课文原文

二十年代一位在北京作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并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铉。用铁板从中间一抽,就会“刺啦”一声发出带点颤巍的金属声响,认为很像西洋乐师们用的定音叉。此外,布贩子手里的拨啷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当然还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长号。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鬼)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儿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着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儿,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吃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声“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我在小说《邓山东》里写的那个卖炸食的确有其人,至于他替学生挨打,那纯是我瞎编的。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大”就是一个铜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三分勒”。语气间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儿,

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篇9:鄂教版看戏教案

晚上,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剧场也是静静的。

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走路的石阶上都坐着人,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简直是一个人海。

大幕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陆续登上了舞台。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

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开始唱了,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笑一颦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地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的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绪也渐渐进入高潮。我们的女主角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这位艺人的面前。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先生。

篇10:鄂教版心愿教案

鄂教版《心愿》教案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找一些有关中法友好往来的文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心愿”的意思是会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课文写谁的心愿?

(写一家普通的法国人和中国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

3、是个什么样的心愿?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自学新词。

四、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写我与一位法国小姑娘的对话,说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国迷。

第二段:(18--20)写小姑娘的爸爸两次去中国,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使全家人都爱上了中国。

第三段:(21--29)讲作者与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第四段:(30)写修一座友谊的长桥,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2、“这是人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这句话是怎么理解?

3、哪些词语表现法国小姑娘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纯真和朴素的?

4、“闪耀着欢乐的光”说明书了什么?

5、从小姑娘的回答说明书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国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现了什么?

8、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课堂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法国小姑娘怎么会知道我是中国人的?

2、她说她家里有好多中国人,这是真的吗?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小姑娘为什么对中国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称为“中国物品展览馆”?这说明书了什么?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指小姑娘的爸爸从中国带回了泥人,并陈列在家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爱。他的这种真挚感情感染了全家,连小姑娘也成了中国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绍了什么?他是怎么样介绍的?

5、“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这一段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对中国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乞求爸爸同意带她去北京。)

3、“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说明了什么?

(说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纯真)

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又是什么?

(去北京当老师;希望女儿为法中人民作贡献;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5、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发展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样逐层深入地提示课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学习本文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心愿

小姑娘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

父母 中国迷 学中文

中法友好

架设友谊桥梁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鄂教版《心愿》教学反思

1、紧扣文眼,首尾呼应。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18—30自然段),第一轮校级赛课时,我是以两条线

“中国迷”和“表现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来贯穿整个教学。先要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用笔划出表现他们是中国迷的句子,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体会。学生很快找到课文的18自然段和20自然段的一、二句话,并且抓住一些词语、句子谈了自己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了朗读。紧接着我用一段话牵引到“心愿”的学习上来。让学生再读课文的二、三部分,要学生找反映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看你读懂了什么?我班学生首先找到了28、29自然段,也就是直接表现小姑娘和他爸爸心愿的句子,慢慢地有的学生再找到了课文20自然段爸爸说的话和19自然段,学生谈了自己的体会,也进行了情感朗读。这一教学设计在我班进行的还算顺畅,在第二轮别班试教的时候,领导和老师们就提出了异议:一、看似有层次的教学设计其实层次感并不强,在学完第二部分“中国迷”之后进入第三部分的学习,找表现法国人民心愿的句子时,学生在二,三部分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来回找。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此种教学设计,显得文章的结构混乱,作者思路不清晰,写作缺乏顺序,给学生在写作上造成误导。第二,主题不鲜明,文章是表现“中国迷”,还是“心愿”?课题“心愿”就是文章的文眼,教师就应扣住课题,一条清晰主线的层层深入学习下去。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做了全盘的改动。第二课时开课,我紧扣课题,要学生浏览全文,回顾课文写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当学生找到共同心愿时,我直奔重点引入到这堂课的学习中。教学尾声,我引导学生找出不同人物的心愿,体会情感,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表达人物心愿时的写作手法,最后回扣课题,扩展内容,激起情感升华。

2、多元化教学策略,“收放”结合。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是语文本真的体现。在教学时,为了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中国具有特色的民间物品、名胜古迹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灿烂历史文化,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第二部分的学习中,我大胆放手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划,自悟,自己谈感受,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当然“放”需要一定的尺度,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并不相矛盾,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收放”自如。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抓重点词句相机引导,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图片展示,音乐,学生介绍,视频再现,教师解说等等,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探究!

3、把握人物心路历程,情感层层推进。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执教本课时,教师善于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剖析:维勒尼克的爸爸两次去中国,由对中国特色艺术物品、名胜古迹的喜爱——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痴迷——发自内心的对中国的热爱——把对中国的这一份爱传递给家人,孩子 ——萌发美好的心愿。把握住人物心路历程的这条主线,一步一步把情感推向**。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的层次分明,内容丰满,激情一浪高过一浪,情感不断地升华!

篇11:鄂教版丑小鸭教案

太阳暖烘(hōng)烘的,鸭妈妈卧在窝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一只只小鸭都从蛋壳(ké)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liè)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chú)了鸭妈妈,谁都欺(qī)负(fù)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zhuó)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yàn)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gū)单,就钻出篱(lí)笆(bā),离开了家。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jī)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wěi)里,悄悄地过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在冰上冻(dòng)僵(jiāng)了,幸亏(kuī)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篇12: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4.  d  t  n  l 教学内容:12页―13页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4个声母及带有这4个声母的音节。 第二部分是学习小伙伴文文的提示和声母d、t、n、l的表形图及表形图的说明。“说明”形象有趣地揭示了字母的样子,使儿童好记易学。 第三部分是声韵相拼的练习。“看谁拼得快”的趣味练习,通过小动物都来学拼音,激发儿童的拼读兴趣。图意是d、t、n、l分别和a、o、u、i相拼。读音节句子,共安排了两个句子:弟弟拿梨。乐乐爬木马。这是为学生安排的试读练习的句子。这是第一次出现拼音句子,句后实心点为句号。 第四部分是4个要求认的字:大米、土地。 第五部分是字母描红。 学情分析 : 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汉语拼音,对字母的读音和音节的拼读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个别字母和音节的发音不准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声母 d t 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继续训练四声,能正确的读出新学的带调音节和音节词语。认识“大、米、土、地”4个汉字。 能力目标:练习用声韵连续的方法直呼有关声母是d t n l的单韵母音节 。 情感目标:激发儿童的拼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d t n l 的音与形以及直呼 d t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自主探究 教  具:多媒体课件,供摘果子游戏用的写有带调音节的“果子” 教  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9月 日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声母:b  、p、  m、  f 并让学生回忆记忆的方法。  2、复习音节:ba 、fo、  ma  、po  二、声母音的教学  1、拼音乐园里可热闹了!今天老师还要带小朋友到这里认识一些拼音娃娃。你们看谁来了?大屏幕演示字母d、  t 、n 、l 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指名试着读一读。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n  、l 纠正的发音。  三、声母形的教学  1、屏幕上的图能够帮助你们记住d 、t、  n 、l 的样子,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一想有什么新的发现,同座交流交流。(学生用以前的方法编顺口溜:队鼓鼓锤d d d;鱼儿跳舞t t t;一个门洞n n n ;一根木棍l l l。)  2、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畅所欲言。(马蹄印d d d、用手指摆d的 形状;小伞把t t t、倒拄拐棍t t t、t 和“七”像;独木桥n n n;l 的形状像数字1、筷子、教鞭、指挥棒、旗杆、铅笔、灯管……)  3、他们还和我们以前认识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  (d 和 b、p;  n 和 u 、m ;  t 和 f ;  l  和 i)  四、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教学  1、出示音节;这些音节你们会读吗?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示范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自由选择读、齐读等。教师重点纠正n 、l 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2、屏幕演示一些带调音节:da 、di 、tu 、nu、li、lu 、ni 、na.让学生用这些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看谁用上的音节多。  五、巩固拼读:练习n、l与e i u的拼读。 六、总结: 今天的拼音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等待下一次的旅行吧。 板书设计: d  t  n  l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9月  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d t n l4个声母,学会读了它们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畅游拼音王国,更牢固的记住这四位声母朋友。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这四位拼音娃娃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声母t的写法。其余三个声母学生根据观察试着写一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指导自己满意为止。  3、教师巡视纠正指导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 三、趣味练习1、看谁拼得快。  根据书上图画,请一生做小白兔,手拿声母卡片,4个学生分别扮演其他小动物,小白兔更换声母,分别与4个同学手中拿的单韵母拼合,各小组选代表抢答,看哪个小组答对最多。 2、“摘苹果”游戏。拼音娃娃来到果园里,哇!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大苹果,多诱人!你们想吃吗?学生认读苹果上的字母、音节,对了就奖励一个大苹果。 3、抽卡片认读音节词语。 4、和文文一起读音节句子。先让学生自己读,再自告奋勇读给大家听,谁第一个读得又准确、又流利,谁就是这一项的冠军。然后学生齐读、教师指名读。 四、认识汉字 1、出示汉字词语“大米、土地”,问一问学生,你认识它们吗?有了上一节课的学习基础,谁来说一说,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什么来认识它? 2、出示音节词dàmǐ、tǔdì,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这两个词语读出来。 3、出示单个字卡(不带注音),由学生再来读一读,记一记。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d  t  n  l 5   k  h 教学内容:14页――15页 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馈k、h三个声母及其表示呼读音的3个音节、一首儿歌、一幅情景图。学习小伙伴文文,正在邀请同学们一起跟老师学儿歌。画面上,一只鸽子衔着“馈弊中巫吹闹μ踉谔炜罩蟹上瑁鸽表“馈钡囊簦橄榄枝表“馈钡男巍<钢恍◎蝌皆谛『永锟旎畹挠卫从稳ィ一根水草与两只小蝌蚪形成了一个“k”的形状,表“k”的形,“蝌”表“k”的音。一个小朋友坐在排椅上喝水,“喝”表h的音,排椅表“h”的形,旁边的小朋友正在快乐地玩耍。儿歌表现了小朋友们在小河边的草地上快乐地休息玩耍的情景,儿歌中含有本课学习的声母及音节。 第二部分是馈k、h与韵母a、e、u的连读过程,音节词与相关图的连线练习和一个句子练习。 第三部分是3个要求认读的字:哭、虎、哥。 第四部分是馈k、h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kh三个声母。认准字形,发音准确。读准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正确书写gkh三个声母。会认“哭、虎、哥”3个字。 能力目标:学习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练习三拼音。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读准kh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学习三拼连读的方法,练习三拼音。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教  法:讲授法 学  法:观察法 教  具:幻灯片、拼音音节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9月 日 教学流程: 教师谈话组织教学,并板书题目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k h 一、多媒体出示图1学习g的音、形、书写。 问:1.图上画了什么?它在做什么? 2.比较一下声母烙胪忌系氖裁床课幌嗨疲 讲:“鸽”读得轻短些就是“馈钡囊簦如果把音读响亮就带出了e的音,成呼 读音e,图上的橄榄枝形状像g,可以帮助同学们记住赖男巍QФ歌:9字拐弯就念 学生练习读四声: 指导书写:勒贾懈窈拖赂瘢两笔写成,写时要把两笔连起来写,注意下格不占满。学生学写字母1―2个 二、出示图2学习k的音、形、书写。 问:1.图上画的什么? 讲:蝌蚪的“蝌”的音与k相同,把音读得轻短些就是“k”,读响亮就带出了e的音,成为呼读音ke。 2.k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像呢?如果把k放倒了它像什么呢?学儿歌:一挺机枪kkk。学生练习读四声: 指导书写:k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再写“”。学生学写字母1―2个 三、出示图3学习h的音、形、书写。 问:1.通过小女孩的动作,你能知道这第三个声母的读音吗?(如果学生答对了,要奖给学生一朵小红花,以激励学生学习,同时也说明,学生会看图学拼音了。) 2.字母h的形,我们应当怎样来记呢?(学生应答出h与椅子样子很相像。) 教儿歌:一把椅子h h h 练习四声: 指导书写:h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再写“”。 区别字形:与n比较,强调h的左边一竖上边一定要写得长一些。 课中休息:把k h三个字母的儿歌连起来读一读,可以自编动作或拍手。 四、巩固练习1.读本课的声母和四声。 2.把已学过的声母按顺序进行背诵。 3.打乱顺序读字母。 4.练习写字母。 五、小结:这节课你又学会了哪些拼音? 板书设计     k  h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9月 日 教学流程: 一、复习学过的知识为学三拼音做准备。 1.呼带调单韵母的四声。 2.呼读所学过的声母。 3.背诵两拼法的儿歌 二、学习三拼连读法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声母和单韵母相拼的两拼法,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拼连读法。板书:馈u→u 学生读后在u的后边填写a,成为下面的板书。板书:溃u―a→guā 讲:这叫三拼音节,g叫作声母,u叫做介母,a还叫韵母,读的时候要先读溃再读u,紧连着读a,要由慢到快,连成一个音节。 教师范读:(要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学生学读。 演示三拼连读法的教具(教具同课本的图,小男孩和小女孩相对猛推三个字母,一下拼出“瓜”的音节)教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三、巩固三拼连读 讲:这样的图表示的音应当怎样读呢?先看上边馈u―a→uā再看下边的h―u―a→huā一个一个地练习读。学生练习读。 课中休息:把以上的音节分成三张卡片,让三个小朋友代表三个部分,进行三拼音的小表演,全班小朋友练习直呼。 四、直呼练习(幻灯或板书) 1. uā u&aac

篇13: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3…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3…

原文地址: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3单元作者:飞燕 8、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捉、您、鼻、鸣、替、波、齐、得”。 3、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创设情境 你们看画面中的小姑娘正在干什么?(捉蝈蝈)我们一起学学蝈蝈的叫声好不好? 你们看小姑娘捉到了蝈蝈多高兴啊!你们想象一下她捉了蝈蝈干什么用呢?(生想象回答)那么到底干什么用呢?请同学们打开书36页。 二、理解课文 1、自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做记号。 2、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 3、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4、指名说。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领会 1、小姑娘为什么要送盲婆婆蝈蝈儿?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领会百鸟齐鸣的意思。 3、小姑娘的心情如何?说出关键的词。(乐呵呵,喜滋滋) 4、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还有那些? 5、珍妮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限定时间,然后进行小组长考试的办法。 一、  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你在生活中关爱过他人吗?和同学说说,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把你的感受也写一写。 五、学习生字 1、这里主要是认读生字的学习,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然后进行开火车抽测。 2、写生字。重点讲解三点水旁,心字底的写法,如果学生已经掌握得比较好,可以让学生独立去分析,然后进行书写,如果还不能很好掌握,这里有必要复习,教师进行示范。 “鼻、替、齐”这几个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写的要紧凑。 3、生字测验。考本课生字,针对问题及时补救。 教学反思         9、珍妮的帽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老师同学对珍妮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奖励评价标志等。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画面上的小同学怎么都戴着帽子呢?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39页。 板书课题:珍妮的帽子。 二、读文识字: 1、从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2、带着疑问,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解决。 3、生生字识记情况。全会的被评为“识字大王”。 4、小组长检查生字,评出本组的“识字大王”。 5、课文的朗读情况。 三、理解课文: 1、教师感情范读。 2、学生听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顺着学生的疑问分析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悟)解以下问题: 1、故事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以珍妮的帽子做线索? 2、你从课文的那些地方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对珍妮的关爱?(段、句、词) 3、珍妮的感受是怎样的? 4、如果你是珍妮你会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5、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四、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班”、“迟”两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五、课外延伸: 1、读一读课下有关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故事或文章,讲一讲,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课后反思;                                                                         10月光下的琴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认读本课的生字13个,会些8个。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小动物的知识和生活习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小动物也有灵性,生活中多掌握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2、教育学生多观察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封有趣的来信,你们想知道信的内容吗?这封信是蜘蛛妈妈写给蜘蛛爸爸的。 师读信的内容。(配乐) 2、听完了信的内容,你们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吗?大家猜一猜。 1、学生们各抒己见: 我觉得------ 我觉得------ 我觉得…… 二、初读课文 同学们的想法很多,也都很合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同学们亲自来读一读43页第10课吧!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3、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4、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5、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蜘蛛爸爸开始收到信时心情是怎样的?(带着生气的感情读一读) (2)后来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哪里看出来的呀?带着喜悦之情读一读吧。 找出相关的词和句子,并分析造句。   (3)怎样从生气―――喜悦的呢?   4、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呀? 5、蜘蛛爸爸的回信怎样写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6、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  如果你是蜘蛛爸爸你会怎样写回信? 2、  蜘蛛妈妈收到回信会怎样想?她会怎样做?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课后反思                                                       11、一路鲜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会写十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人们将生活得更加美好。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今天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一位司机爷爷,名叫阿光,他开了几十年的车,今天爷爷退休了,他没在家休息却开着车拿着锄头、水壶、麻袋又去干什?大家猜一猜。 生:自由的猜想。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要到底去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7页, 引入新课11《一路鲜花》。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爷爷去干什么了?爷爷的心情怎样?从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爷爷第一次笑了。(充满喜悦的读)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爷爷第一次笑的原因。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接着看课件,一年后,爷爷又去干什么了?谁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师:导引出以下问题 (1)爷爷身份的变化。(司机---乘客)(2)道路的变化。(颠簸---平坦) (3)爷爷第二次笑的原因。 (4)爷爷两次笑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以上问题从那些词句中读懂得,(充满感情的读一读)小组交流汇报。 (5)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四、拓展延伸 1、你心目中的阿光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想对阿光爷爷说些什么? 五、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 课后反思                                           综合学习三     教学内容:包括有趣的汉字、把字写好看、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我的小笔头五项内容。 教学目标: 1、继续教给学生巧妙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造字孕育着义和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我校小小研究生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归纳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小小研究生的成品本。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前三个栏目 第二课时:读读背背、我的小笔头。 一、创境、激趣、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放课件) “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好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叫什么名字? 学生齐说:“刀”(卡通人物形象出现)见到你们真高兴! 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变锋利的吗? 二、会意组字、妙趣横生 1、“卡通刀”学着魔术师的样子,放

篇14:3上教案第三单元

3上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共计课时

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自然是如此神奇,她为我们提供无穷的宝藏,为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为我们创造无数的灵感,让我们用双手去挖掘,用心灵去发现,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她吧!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话题组织材料。

本单元三篇课文以不同的笔触,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大地巨人》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博大与宽广,《大自然的声音》让我们体会到自然的神奇与清新,《五彩池》则引领我们在想象与现实、传说与科学间徜徉。通过教学本组可闻,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古诗《敕勒歌》让学生感受到四野苍茫、古朴雄浑的气势,感受到草原独特的魅力。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写;通过“认一认,读一读”词语,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大千世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通过“写一写,背一背”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哲人的精辟见解,同时体会书法带给我们的美的体验;小诗《树林里》以清新活泼的笔触告诉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探究与发现”要求学生在弄懂例句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出比喻句,并照样子写出来。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秋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在训练时,一方面要求学生表述意见时观点要清楚,理由要充分,另一方面,也要求听的同学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倾听。

作文的内容是“我去过的地方”,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大胆地写下来。

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顺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大地巨人

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及其相关词语,认识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课文与想象紧密结合起来,

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通过诵读与想象,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地比作一位和蔼可亲的巨人,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描绘自然风貌的图片,自制powerpoint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吗?附:故事◎盘古开天

相传在远古时代,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就好象是一颗圆形的蛋,后来蛋的里面孕育出一位巨人,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夹在蛋的里面,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一天天的渐渐成长,狭小的空间慢慢的让他拥挤、无法伸展,他觉得难过极了。于是,他拿起与生俱来的巨斧往中间用力劈开,于是轻而清的东西飘然上升,变成了天,另外一些重而浊的东西,逐渐下沉,变成了地,天地就这样分开了!

盘古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是他怕天地还会重新合在一起,就用自己的头顶着清天,并用脚踏住浊地,显起神通,让自己的`身体增高。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就这样一连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长成了一个顶着天地,身高九万里的巨人。

但是后来盘古累了,终于倒下去死了!

后来他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风和云,头发变成星辰,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化作道路,肌肉化作田土,皮肤毛发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属石头,精髓化作珍珠美玉,连汗水也化作了雨露!

二、初读课文

1、虽然这是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但看得出来,大家对盘古化成大地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之情,今天,随着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一位大地巨人的怀抱。(板书课题:7、大地巨人)

2、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诗,看看今天我们要看的到底是怎样一位巨人。

注意读的过程中把字音读准,把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指名分节读是个,注意正音。

“陵”ling,“连”lian,“总”zong

“蔼”ai是a开头的音节,注意与其他音节使用使用上隔音符号,例如:he'ai 4、清同学们再轻声读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了,课文是否也会读得流利些?

5、指明分组分节地朗读课文。生自评。

6、这篇诗歌真优美,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地方呢?为大家读读好吗?

注意将句子读得有节奏、流利。

7、诗歌里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

自读诗歌,在不明白的地方轻轻地坐上标记

8、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9、大家动脑筋提得很好,下节课我们一起来随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三、生字教学

1、自己读一读生字,可以在课文中把他们标出来

2、在课文中连着词语读一读生字,有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好地记住它们。

3、仔细观察生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醒大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4、教师选择重点生子进行书写指导,师生交流

“伏”不要忘记一点;“茂”下有5笔,不要忘记一撇

“宽”下有一横不要长过宝盖头;“厚”字下是“日”不是“口”或者“目”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把《大地巨人》读的可真流利,现在,老师也想来读读这首诗歌,请大家认真听

二、初感诗歌

1、现在,老师不要求大家看书,也不要你们看着我,轻轻地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想象诗歌的内容

师范读课文。配上音乐

2、现在请睁开双眼,老师发现,同学们听得都很入神,才向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时出现了一些画面呢?谁来说说?

3、说得真美,那咱们也赶快去课文中看看吧

三、理解课文

1、请一个同学像老师那样读一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想一想,读完了,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喜欢静静地一个人坐在草地上,边看边想象。)

3、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理解:“连绵的山群”,教师可用简笔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图画与想象,一种雄壮的美

3、多美,多壮丽的山啊,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作者把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

4、为什么作者觉得大地像一位巨人?

你能找出相关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A\\第二节,你读得真好,让我们似乎看见了大地相距人一样,你还能谈谈读完之后的感受吗?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比喻句“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来,我们一起看看这幅图(powerpoint)是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丘陵与盆地,通过看图,微凸的山坡与凹陷的盆地)这个巨人多大啊,丘陵与盆地是他呼吸时胸部的肌肉,一起一伏的,你们自己感受呼吸时的起伏,联合想象诗句。再来看看(powerpoint)出示原野草地的图片,这时巨人的?(学生齐答)“绒衣”。穿上小草织成的绒衣,那他肯定特别开心,你们瞧,他高兴的时候再干什么?(学生回答:摘一片云彩作手巾)如果是你,这时候感受如何?请你来读一读这节好吗?大家听听有没有巨人的感觉。谁还想读一读这一节?指导朗读,分组读,齐读

b\\第三节

(1)你读得真有感情,你也谈谈读完后你的感受好吗?

(2)你想到的是这样吗?(powerpoint)出示茂密森林的图片

(3)课文这是指什么?(巨人的头发和胡须)

(4)那咱们再来听听他的呼吸声(播放风声的声音片断)

(5)大家感觉到了什么?(巨人真达啊,真了不起。)

(6)那谁还想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读得真棒,大家能像他这样读吗?(齐读该节)

c\\第四节

你读得真好,那你也问大家谈谈感受吧!(把太阳比作大地的红气球。)

咱们的大地巨人多么雄伟有力啊,连太阳都是他手中的红气球,太有趣了,那谁还想来读一读?

读得真有感情,谁和他比比?(分小组读)

大家发现这三节有没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句式:“。是。”)

你任意选择一个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想想这是个什么修辞方法的句子?

(比喻句,打比方)

是学生理解这也是作者根据自己想象打得比方

6、多么雄壮有力的巨人啊,让我们一起接着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读完后结合前面的课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些什么?(齐读第五节)

片断一:这位巨人静静地躺了几千万年,。这位巨人指的是谁?

(我们生活的地球,都是它的存在)

片断二: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

(理解“宽厚”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

你是怎么感受到大地宽厚地对待我们呢?谈谈你的想法好吗?

说得很有感情,那请你来读一读第五节(齐读第五节)

7、你们真会感受,如果把大地再打个比方,你会把它比作什么?

(母亲,父亲。)

为什么你会把它比作母亲?

(大地像妈妈一样,哺育了人类,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

8、那你想对我们的大地巨人说些什么呢?

(感谢您,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乐园,没有您,人类也没有办法生存)

9、你们的感激之词大地一定能听得到,你们也都是他值得骄傲的孩子,让我们在把大地巨人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课后作业:有感情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四、课外拓展:1请你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2学做小诗人,仿照课文的2、3、4节,再为大地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

五、课后练习

照样子,变一变,再组词。

车(汽车)犬()月()羊()求()

连()()()()()

填上合适的词

()的草地()的巨人

()地翻滚()的山峰

()的胸肌()的

按课文内容连线

起伏的胸肌茂密的森林

头发和胡须丘陵和盆地

呼吸手巾

云彩小草

绒衣风的声音

☆四、我还发现巨人的是

板书设计:

7、大地巨人

起伏的胸肌-丘陵和盆地

小草-绒衣

云彩-手巾

篇15: 冀教版四年级上3单元作文:玩电脑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今年9岁,在市桥实验小学读书,名字叫曾凌菲,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

我很喜欢电脑,而且还经常找到一些趣味知识题,多增加一点小知识;或者找一些开发智力的小游戏呀,比如玩一下金山打字啊,智力拼图等等之类有意义的东西。

有一次,我们的体育课因为下雨的原因而被老师允许在教室里玩电脑。我赶紧把握住这个宝贵的时间,把许多平时没有观看的网全部都浏览了一遍,还是没有什么好玩的!当我看到“WAWAYAYA时空港”的时候,禁不住进去看了一下。我看到了这里面有好多好多小游戏联合成的一个益智游戏,每一个游戏都很有挑战性,需要仔细观察才能过关。我又看了一下“开心数学”和“开心语文”,发现那里的游戏是跟这个游戏是串通起来的,我玩了里面的很多游戏,又比较了一下平时做的扩展训练,才发现原来这些小游戏居然比精心编写的课本还实用。我把这个网站介绍给了很多好朋友,现在的我们已经增加了不少智慧,连老师都禁不住点头称赞。

我是不是很贪玩呢?其实玩游戏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太沉迷于其中了哦!这就是爱玩电脑的我!

篇16: 冀教版四年级上3单元作文:玩电脑

最近小猪笨笨迷上了一部游戏――穿越火线。才开始,他只是觉得没事,随便玩玩,放松一下。可是,慢慢地,他越玩越觉得有意思了。

笨笨上课时想着游戏,被老师狠,回到家,他又心不在焉的写作业,字写的太差,被爸爸妈妈狠。一会儿,他完成任务式的把作业写完了,玩起了电脑。慢慢地,笨笨还不错的成绩下降了。过了几个星期,笨笨的成绩已经是一落千丈了。

尽管这样,笨笨照样我行我素:上课不听讲,作业字太差。学校老师狠,家里爸妈狠。

很快,期中考试到了。考试时,笨笨心里慌极了,因为他上课没听讲,作业又没认真写,这些题目全不会,只好空下来,只写名字。语文p数学p外语全部考完了,笨笨松了一口气,终于又可以玩电脑了!

第二天,老师一进门脸上就布满了乌云。上课了,老师终于公布了成绩,老师拍着桌子,生气地对笨笨说:“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呀?是你拖了班级的后腿!”笨笨听了,难过极了。回到家后,爸爸也气得直跺脚,要打笨笨,被妈妈拦住了。晚上,笨笨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玩电脑了,要好好学习!

笨笨制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复习,预习。果然,几个星期以后,笨笨的成绩提高了很多。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下次一定能考好。

转眼间,期末考试到了,笨笨答题时胸有成竹。第二天,老师高兴得告诉笨笨,你这次考了全班第一!笨笨心里也很高兴,心想:我以后再也不能玩电脑了。都是这游戏害的!

篇17: 冀教版四年级上3单元作文:玩电脑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你们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名高中生在校成绩挺好,在班里是上数下的.前3名,是一名学霸,对学习态度也很好。

可是在前不久,他的学习一落千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他听说班上的差生说一款游戏很好玩,于是就玩了一会,可是制止不下来了。

上课、下课、睡觉、吃饭他都心不在焉,都在想这款游戏。

同学们。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使一些判断能力差的同学走向无底深渊。

据说,长时间玩电脑会使对身体健康的直接影响 :电脑显示器伴有辐射与电磁波 ,长期使用会伤害人们的眼睛 ,诱发一些眼病 ,如青光眼等;长期击键会对手指和上肢不利 ;操作电脑时 ,体形和全身难得有变化 ,高速、单一、重复的操作 ,持久的强迫体位 ,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疾患。

对女性还易造成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异常 ,出现痛经、经期延长等症状 ,少数妇女还发生早产或流产 ,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电脑 ,其流产发生率增加80%以上 ,同时 ,还能导致胎儿畸形。

三是增加精神和心理压力 :操作电脑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眼、手指快速频繁运动 ,使生理、心理过度重负 ,从而产生睡眠多梦、神经衰弱、头部酸胀、机体免疫力下降 ,甚至会诱发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这种人易丧失自信 ,内心时常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最终导致身心疲惫。

所以说,同学们,请尽量少玩电脑。

篇18: 冀教版四年级上3单元作文:玩电脑

“妈妈我去睡觉了。”

“好的,赶紧睡觉,不要在房间里玩电脑。”

“知道了!妈妈,晚安。”

可等我到了房间,看见电脑在那里充电,我控制不了努力向前走近几步。但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我还是摇了摇头,爬上床,钻进了被窝里。被窝是那样温暖,那样舒适,没一会儿我就沉浸到梦中。

突然不知怎么了,我惊醒过来。一转头就看见了电脑上发着光,像给我施了什么诱惑魔法,引着我过去。我立马掀开被子,穿好鞋子,蹑手蹑脚地走向书桌,生怕发出一点儿声音。做贼心虚的我拿着电脑,连滚带爬地钻进到了被窝里。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对着屏幕,这点点,那瞧瞧。正在我玩得开心的时候。突然,“吱”的一声,吓得我打了个激灵。我急忙关上电脑,把电脑藏进枕头下面,把头探出来,原来是妈妈。她疑惑的问:“你怎么还没睡?”我镇定回答:“没有,我刚惊醒。”“哦,你没玩电脑吧?”妈妈看了看四周对我问道。“没!”我的心里直打鼓。“那让我检查一下。”妈妈说完就掀开我的被子,把我的枕头拿了起来。糟糕,完了!我要被打了。“胡雪儿,我不是说不要玩电脑吗?”我的耳边又传来了妈妈的河东狮子吼。

哎,我下次再也不敢玩电脑了!

篇19: 冀教版四年级上3单元作文:玩电脑

一天晚上,老鼠皮得从老鼠洞里偷偷跑了出来,它东蹿蹿,西溜溜。找到了一些主人昨天吃剩下的爆米花和薯条。

看地上落下这么多的爆米花和薯条,老鼠皮得找来了一个小袋子,把这些东西捡起来装在袋子里,准备回老鼠洞。正在这时皮得却发现主人的电脑没有关机,他实在忍不住啦,就把袋子系在自己的脖子上,顺着椅子往上爬,终于爬到了电脑前。他打开主机,看起了vIp电影,他看的很投入电影里面的人哭,他也哭。看人笑,他也笑;看完了电影,他有些不高兴,心里想:平时伙计们总是看我的日记,那今天我就来看主人的隐私吧!于是他迫不及待的找了起来,一分钟就找到了主人所有存在电脑里的照片,就这样,他看了起来,看的津津有味儿。

看了一会儿,他找到了一个小视频,视频的装饰是主人的微笑,皮得心想:这个视频应该很有趣吧!于是他打开视频,啊?是一只可怕的大花猫,皮得老鼠吓得从椅子上跌落下来,屁滚尿流的爬进洞里。过了好一会他还能听到大花猫那恐怖的叫声……

第二天皮得把这件事恐怖的事情告诉了他的好朋友们,可他们都说:“哈,哈,傻子,那只大花猫是假的,它不会跑出来的!”

皮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相关专题 教案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