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挪威舞曲教案

咴色調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咴色調”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挪威舞曲教案(共1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大班音乐挪威舞曲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和音乐性质。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步、油水以及大风等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清晨,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在草地上走走……

2、完整倾听音乐,联想故事中的相关情节,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音乐的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为什么觉得音乐的中间部分是刮风呢?

3、重复欣赏。鼓励幼儿边听边用双手在腿上表示小鸭子走和游水,听到刮风音乐时,控制不动。

4、创编鸭子走和游水动作。

5、随乐动作。A段做鸭子走,鸭子游水;B段控制不动。

6、游戏。

教后感:

幼儿对于ABA结构还不能理解,在欣赏课中要让幼儿动起来。幼儿才会感兴趣。

教学反思:

音乐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每次上音乐课幼儿的兴趣很高,作为幼儿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此为出发点,来选择音乐活动。这次,我选择韵律活动《挪威舞曲》这节课,这首乐曲节奏鲜明、ABA结构鲜明,是一首名曲,这次活动,我以乐曲作为欣赏主体,以感受、体验、创编为基本活动,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对音乐表现兴趣很大,能掌握《挪威舞曲》ABA曲式特点亦能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但是鸭子的形象局限了幼儿自主创编的空间,如果鸭子改为幼儿自主想象的各种动物,大风刮时,请幼儿根据自己想象发挥的动物做出躲避的动作,想象躲避的地点,这样能使自主创编的空间大大加大。

篇2: 大班音乐教案:《挪威舞曲》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探索用小鸭子走路、游泳及风雨来临快速寻找躲藏的地方,雨后游戏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趣,初步感知舞曲的曲式和音乐韵味。

2、在图片和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创编相应的动作。

3、初步体验参与探索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4幅:鸭子走路、游泳、躲雨、洗澡、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听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它有几段?三段一样吗?”欣赏乐曲《赶花会》。

二、共同倾听音乐,想象音乐表现的内容。

1、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首同样是三段的音乐,我们来听一听这首音乐怎么样?”

2、再次倾听音乐,探索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师:“这首乐曲讲了关于小鸭子的故事,那么讲了小鸭子的哪些事情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幼儿说出什么请他自己选图片)

三、分段感受乐曲的性质,并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1、师:“你觉得哪一段是小鸭子在走路?为什么?你觉得这段音乐的节奏是怎么样的?(听音乐)(断顿缓慢、优美、柔和、温柔、轻快)“那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学学小鸭子走路。”

2、师:“听发生了什么事情?”(欣赏第二段音乐)“小鸭子看见风雨来了心里怎么样?表情怎么样?那你觉得这段音乐怎么样?”(很快、强烈、紧张)“我们一起来学小鸭子躲雨,东躲躲西躲躲,瞧这只小鸭子躲的真隐蔽动作真美。”

3、师:“听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欣赏第三段)太阳出来了,小鸭子的心情怎么样?那这段音乐的节奏是怎么样?“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把小鸭子游泳、做游戏的动作表现出来。最后摆个造型。”

4、完整欣赏,感受ABA的曲式结构。

师:“刚才听了这首音乐有几段?那么每段一样吗?我们再来完整听一听。

四、完整表现音乐。

师:“下面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完整的把小鸭子走路出门玩,然后风雨来了躲雨,太阳出来游泳作游戏表演出来,最后结束要摆个漂亮的造型。(1-2遍变换造型)

篇3: 大班音乐教案:《挪威舞曲》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及参与音乐表演的乐趣。

2、结合音乐形象,尝试用语言、打击乐器和动作表达表现, 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课件、动物图片、音乐符号卡片、打击乐器(圆舞板、沙球)手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听出大自然动物的声音)的伴奏下,激发幼儿到“森林”游玩的兴趣,引导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走进活动室,(课件上呈现出森林背景图)。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 昨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曲》的音乐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看

2、(PPT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乐速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一直保持做倾听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

(1)你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虎、狮子……来了)

你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让你觉得是……来了。(主要从速度方面引导)

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它们会做什么?(逃跑、藏起来)

(2)老虎(假设)没来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玩、做游戏、跳舞)

小动物们玩的时候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慢、轻松、快乐、愉快)

小结:结合音乐性质,肯定孩子们的猜测。小结出小动物们玩乐中遇到险情的音乐故事情境。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依然放PPT2中的音乐)

(这一遍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听完第一遍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进入音乐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为下一步的分段做铺垫。老师会启发幼儿用与音乐故事情境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但肢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点是让幼儿再次感受轻松快乐、与紧张着急的音乐情绪。)

提问:音乐的一开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玩)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后来呢?(假设大老虎来了)心情怎样(紧张着急)

再后来呢?(老虎走了小动物们又玩了)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那你觉得这首曲子分了几个乐段。(有的孩子能说出有三段,但多数孩子不会很明白,老师在这儿并不告诉孩子们答案)

4、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用符号把音乐画出来,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重点引导幼儿感知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性质。

老师这儿有两种符号,请你选出代表轻松玩乐音乐的符号( )和代表紧张躲藏音乐的符号( )

(1)边放音乐边在课件上呈现图谱。

(2)教师指导:当听到、看到轻松玩乐音乐 时请小朋友们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表示欢迎,每当听到、看到一句紧张着急的 的音乐时,小朋友们就要向它挥手一次。(设计意图是在感受节拍与乐句的同时为下一步配打击乐器做铺垫)

(3)结合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三段体结构,并感知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相同的。(PPT4)

5、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再次感受不同的音乐性质。

(1)选择与音乐性质相匹配的打击乐器(A段圆舞板,B段沙球),并引导幼儿正确演奏。

(2)空手练习(看图谱分段练习)(幻灯片5、幻灯片6中的图谱加音乐)。

(3)幼儿选择乐器练习并合作演奏,教师指挥(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4)交换乐器。(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6、分段欣赏与表演(让幼儿扮演小动物,重点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音乐故事情境)

(1)欣赏第一段(A段)音乐。(PPT8中的音乐)

●小动物们听着音乐都做了哪些快乐地动作(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音乐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幼儿加上脚的动作,小动物们听着音乐站起来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2)欣赏第二段(B段)音乐。(PPT9中的音乐)

●幼儿听着B段音乐表现急忙逃跑的情节(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B段音乐快跑)。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小动物们可以躲到哪里去?(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在B段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摆一个造型,表明自己藏起来了)。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3)欣赏第三段(A段)音乐。(PPT10中的音乐)

大老虎走了,我们快去找我们的朋友一起跳舞吧!

●幼儿随音乐表现,教师请能够合作表演的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好一个大圆圈进行表现。

7、拉好大圆圈随音乐进行完整的音乐故事情境表演。(PPT11中的完整音乐)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小动物的本领:玩的时候很快乐,遇到危险又能躲避,那现在老师就更有信心带你们到别的地方去玩了!随音乐(挪威舞曲)走出活动室。(PPT11中的完整音乐)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动物,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躲藏的地方。

2、该音乐的音乐形象与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活动反思:

自20xx年11月份起,烟台市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便组织各园进行音乐教研活动,重点对音乐欣赏进行研讨,我在本次活动中开放组织了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除去在自己幼儿园试讲之外,我前后在云龙幼儿园、福泰幼儿园、海航幼儿园组织了本节音乐欣赏活动,应该说,我的教案每次都会有改动,教学方法和策略每次都会有调整。高尔基曾说:“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确实,参加音乐研讨活动,让我的耳边仿佛一直有优美的音乐在回旋。我认识到:

1、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理解能力。

幼儿艺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艺术,获得艺术感受,学会用艺术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凭借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通过欣赏一首乐曲,一首歌,让幼儿亲近艺术,热爱艺术。通过不断研讨,我也总结了一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规律。当然,教法永远都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音乐欣赏活动中,第一步首先要进行的一般都是:请幼儿安静、完整地倾听音乐(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老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倾听的情况下,配上一些与音乐性质相符的动作,如简单的拍手、拍腿、拍肩。这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使欣赏变得更加有效)。欣赏者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敏锐地感受到音乐的灵魂所在,其精神才能在音乐的空间里自由奔驰,捕捉到音乐的细微之处。这样的精神活动,是音乐欣赏者最重要的参与。完整地欣赏音乐也是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前提。一首乐曲,一首歌曲,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表现了一个完整、丰富的音乐形象。

2、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

《纲要》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采用综合艺术教育的形式,说、唱、舞、画、演奏等艺术活动是有机成一体的,这种多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活泼多样,更能让幼儿感兴趣。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都能主动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在《挪威舞曲》中结合音乐形象我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器等进行表达、表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性质,图谱的呈现则更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特点,段落一目了然。在音乐慢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稳定的节拍,在音乐快的时候感受的是急促的乐句。教学方法到位了,教学效果才会明显。

3、音乐欣赏的选材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也很重要。

音乐欣赏活动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而不应拘泥于课本、教学大纲的内容。有很多乐曲都是非常适合幼儿欣赏。《挪威舞曲》从选材上很适合大班的幼儿。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一再强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不要在活动中说无效的话,这一要求已经渗入到了组织活动的教师师心里,虽然有时难免还是会多说话,但明显的感觉是:活动中自己的无效语言越来越少了,提问越来越简练了。

而我想说的是,在组织具体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提问真的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挪威舞曲》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提问最有效”。我曾经设计的提问是“这首曲子,从一开始到结束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教学效果也可以,但引导起来就有一种很绕的感觉,好像是打破了音乐的故事情境,一下子让提问变得很严肃、很紧张、很教条的感觉。后来我调整成了“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这个提问更符合幼儿的特点,孩子们更善于用具体的形象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而不太习惯直接去用一些比较专业的语言词汇。他们会说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等等等等。有了孩子们的第一次回应,老师再引导幼儿去回想这些情境背后的音乐,例如,“是什么样的音乐让你感觉是老虎来了”?这种提问就变得很顺,不难让幼儿去理解,因此,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才能能说出轻松活泼、紧张急促的音乐性质。在海航幼儿园组织《挪威舞曲》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一问题提问的改变,让整节教学活动有了一个轻松的开始,作为组织活动的老师,我的感受是最明显的,孩子们给我的回应增加了我的信心,让我接下来的环节都比较顺利。当然,每一节具体的音乐欣赏活动,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问题提问的切入点也会不同,这是灵活的。只要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孩子,我们就会找到最好的方法,设计出最简单有效的提问。

篇4: 大班音乐教案:《挪威舞曲》

活动目标:

1、欣赏《挪威舞曲》,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根据故事情节,尝试为乐曲设计图谱。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头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清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学本领,有的鸭宝宝在走路、有的鸭宝宝在学游泳,学的很认真。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害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动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二、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结构特点

(1)师:这个故事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呢?听!(欣赏音乐)

(2)师:这首乐曲里共有几段?这三段都是一样的吗?你觉得哪一段与哪一段是一样的呢?(幼儿表述)

(3)师:(再次欣赏音乐)你觉得这首乐曲中哪一段像小鸭学走路、游泳?哪一段像刮风下雨?哪一段是小鸭继续学本领呢?请你们带着问题去听。(幼儿表述)

三、欣赏音乐,并设计图谱

(1)师:每次欣赏音乐时,老师都会为你们准备一张图谱。瞧,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图片,你们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摆放出来吗?谁来试一试!(幼儿摆放图片)

(2)师:有不同意见吗?(幼儿再次摆放图谱)

(3)师生共同验证:哪里需要补充?(幼儿表述)

四、师生边欣赏音乐边看图谱(重点:幼儿理解乐曲aba结构;乐曲名称叫《挪威舞曲》)

五、表演游戏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扮演鸭妈妈,小朋友扮演鸭宝宝,当刮风、下雨时,要保持一动不动,这样就不会被大风刮走了。

六、结束活动

师: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好累啊,我们回家休息吧。

篇5: 大班音乐教案:《挪威舞曲》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情节、动作,感受舞曲的ABA曲式结构。

2、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

3、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挪威舞曲》音乐。

2、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来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树开始生长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小树是怎样生长的?用动作表现。(边听边画图谱)

二、完整欣赏。

1、音乐分为几段?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

三、分段欣赏

(欣赏A段:放背景乐A)

1、一开始的小树苗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刚发芽)做一做小树苗的动作!

2、接下来小树要开始生长喽!“慢慢长,慢慢长,慢慢慢慢往上长,慢慢长出小枝桠,慢慢开出树叶来,最后慢慢长成大树啦,迎着风儿飘啊飘!

3、现在我们听音乐蹲下来做一做小树发芽的动作(音乐A)请小朋友们找空位蹲好~

(欣赏B段:放背景乐B)

1、魔法森林里还住着一群喜欢小树的小精灵,他们经常会来照顾在生长的小树,听!他们来了~(音乐B)

2、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小精灵和小树是好朋友,他们会怎样玩?找个朋友用动作表现。

3、我猜呀他们会玩网小鱼的游戏,你听,小精灵被大树抓住啦!(播放B段空拍处)

4、被抓住的小精灵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把它变成大树,大树有任务的,要想一个新动作,大家跟它学,都做这个动作。(比如,教师示范。)

(欣赏A段:放背景乐A)

1、天黑了,小精灵要回家了,小树又开始生长了。(放音乐A)这段音乐跟第一段音乐小树发芽一样吗?我们一起跟音乐来跳舞吧!

四、幼儿游戏

1、老师现在要请(做操的队伍排好)2队小朋友当大树,2队小朋友当小精灵,上来做游戏(贴好线条站线上)。

2、放音乐,小朋友自己游戏,然后再交换角色玩一次!结束!

反思:

我觉得第2点目标没有落实到位,在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上,可以多请一些孩子上来想一想,做一做动作,为后面的游戏做好铺垫。今天由于孩子们初次接触音乐游戏,显得很兴奋,现场氛围活跃,我准备的音乐太轻,导致游戏中的重拍没法听到,不能听重拍抓住小精灵。在游戏环节的队形上,可以采用分流形式,从两边进入不会显得拥堵,孩子们的位置可以用圆点固定好。

篇6: 大班音乐教案:《挪威舞曲》

设计思路: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优美、形象鲜明的乐曲。全曲ABA三段式结构明显,变化清晰,A段轻快活泼,B段紧张急促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情景和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赋予音乐小动物在森林中玩乐遇到险情的音乐形象,让幼儿进行有主题的音乐想象与表现帮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及参与音乐表演的乐趣。

2、结合音乐形象,尝试用语言、打击乐器和动作表达表现, 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课件、动物图片、音乐符号卡片、打击乐器(圆舞板、沙球)手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听出大自然动物的声音)的伴奏下,激发幼儿到“森林”游玩的兴趣,引导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走进活动室,(课件上呈现出森林背景图)。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 昨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

曲》的音乐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看

2、(PPT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乐速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一直保持做倾听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1)、你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虎、狮子……来了)

你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让你觉得是……来了。(主要从速度方面引导)

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它们会做什么?(逃跑、藏起来)

(2)、老虎(假设)没来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玩、做游戏、跳舞)

小动物们玩的时候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慢、轻松、快乐、愉快)

小结:结合音乐性质,肯定孩子们的猜测。小结出小动物们玩乐中遇到险情的音乐故事情境。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依然放PPT2中的音乐)

(这一遍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听完第一遍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进入音乐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为下一步的分段做铺垫。老师会启发幼儿用与音乐故事情境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但肢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点是让幼儿再次感受轻松快乐、与紧张着急的音乐情绪。)

提问:音乐的一开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玩)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后来呢?(假设大老虎来了)心情怎样(紧张着急)

再后来呢?(老虎走了小动物们又玩了)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那你觉得这首曲子分了几个乐段。(有的孩子能说出有三段,但多数孩子不会很明白,老师在这儿并不告诉孩子们答案)

4、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用符号把音乐画出来,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重点引导幼儿感知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性质。(PPT3)

老师这儿有两种符号,请你选出代表轻松玩乐音乐的符号( )和代表紧张躲藏音乐的符号( )

(1)、边放音乐边在课件上呈现图谱。

(2)、教师指导:当听到、看到轻松玩乐音乐 时请小朋友们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表示欢迎,每当听到、看到一句紧张着急的 的音乐时,小朋友们就要向它挥手一次。(设计意图是在感受节拍与乐句的同时为下一步配打击乐器做铺垫)

篇7:《挪威舞曲》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鸭子、大风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音乐《鸭子走路》进教室。

二、幼儿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或者听完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教师讲述故事: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自己听了这首音乐后的感觉,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听了音乐后想到的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这首音乐后,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清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鸭宝宝池塘里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兴。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害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动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四、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和鸭宝宝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哪里是大风来了,如果你听出来就用动作表示出来。

五、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1)欣赏第一段,师引导幼儿创编鸭子游泳、嬉水的动作。

(2)欣赏第二段,师引导幼儿创编大风的动作。

(3)欣赏第三段,师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师扮演大风,小朋友扮演鸭宝宝,记住大风来了,一定要一动不动,不然就会被大风刮走。

七、结束活动:

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现在她们也累了,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们回家休息了。(幼儿随音乐,模仿鸭子走路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音乐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每次上音乐课幼儿的兴趣很高,作为幼儿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此为出发点,来选择音乐活动。这次,我选择韵律活动《挪威舞曲》这节课,这首乐曲节奏鲜明、ABA结构鲜明,是一首名曲,这次活动,我以乐曲作为欣赏主体,以感受、体验、创编为基本活动,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对音乐表现兴趣很大,能掌握《挪威舞曲》ABA曲式特点亦能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但是鸭子的形象局限了幼儿自主创编的空间,如果鸭子改为幼儿自主想象的各种动物,大风刮时,请幼儿根据自己想象发挥的动物做出躲避的动作,想象躲避的地点,这样能使自主创编的空间大大加大。

篇8:大班《挪威舞曲》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鸭子、大风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音乐《鸭子走路》进教室。

二、幼儿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或者听完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教师讲述故事: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自己听了这首音乐后的感觉,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听了音乐后想到的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这首音乐后,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清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鸭宝宝池塘里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兴。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害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动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四、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和鸭宝宝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哪里是大风来了,如果你听出来就用动作表示出来。

五、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1)欣赏第一段,师引导幼儿创编鸭子游泳、嬉水的动作。

(2)欣赏第二段,师引导幼儿创编大风的动作。

(3)欣赏第三段,师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师扮演大风,小朋友扮演鸭宝宝,记住大风来了,一定要一动不动,不然就会被大风刮走。

七、结束活动:

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现在她们也累了,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们回家休息了。

篇9: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挪威舞曲》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挪威舞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和音乐性质。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步、游水以及大风等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自编故事,图谱,A、B段标志。

2、鸭妈妈和鸭宝宝头饰。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播放《挪威舞曲》)

师:今天要请你们听一首很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

幼儿完整倾听音乐,自由发言。

2、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结合幼儿的感觉和想到的内容,然后引出故事。

师:小朋友听了乐曲想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真好玩。我听完乐曲后也想到了一个故事,一起来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在绿色的大森林里……(教师在《挪威舞曲》中讲故事)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对乐曲的理解。(播放《挪威舞曲》)

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4、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A段动作—清晨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在草地上走走,游泳做游戏。(跟音乐表演两遍)

音乐的第一段是鸭妈妈和小鸭散步,游泳,做游戏,我们用一个符号A表示。(出示图谱)

(2)师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刮大风:音乐的那里是刮大风?刮大风的时候鸭妈妈是怎样说的(孩子们,别害怕,快蹲下,一动也不要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了)?师:你猜猜看,这一段音乐讲了什么?刮大风的时候鸭妈妈会怎样说的(孩子们,别害怕,快蹲下,一动也不要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了)?}

师:来,我们要听妈妈的话一动也不动,直到风停(跟音乐表演两遍)。

音乐的第二段是刮大风了,我们用B来表示。(出示图谱)

(3)接下来我们来欣赏第三段:你觉得第三段和前面两段有什麽相同和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的旋律是一样的,风停了以后鸭妈妈和小鸭又在一起快乐的玩,来学一学他们。

师:第三段是讲述风停了以后鸭妈妈和小鸭又在一起快乐的游泳、游戏了,来学一学他们。跟前面的哪一段一样?这一段应该用哪个图谱表示呢?

(4)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挪威舞曲》,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

5、分角色跟音乐进行游戏,(教师作适当的语言提示)。

(1)老师扮演鸭妈妈,小朋友扮演鸭宝宝游戏。

提醒幼儿在第二段刮大风的时候要一动不动,A段音乐响起时才能动。

(2)请一名幼儿扮演鸭妈妈,部分幼儿扮演鸭宝宝游戏

6、结束延伸:

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ABA结构的乐曲《挪威舞曲》,在音乐的伴奏下小鸭们玩的可真开心,像小鸭子一样的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要爱护小动物。好,接下来我们就听这好听的乐曲,学一学鸡妈妈带着鸡宝宝是怎样玩的。

活动反思:

自XX年11月份起,XX市XX区教研室X老师便组织各园进行音乐教研活动,重点对音乐欣赏进行研讨,我在本次活动中开放组织了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除去在自己幼儿园试讲之外,我前后在云龙幼儿园、福泰幼儿园、海航幼儿园组织了本节音乐欣赏活动,应该说,我的教案每次都会有改动,教学方法和策略每次都会有调整。高尔基曾说:“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确实,参加音乐研讨活动,让我的耳边仿佛一直有优美的音乐在回旋。我认识到:

1、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理解能力。

幼儿艺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

动过程中逐渐喜欢艺术,获得艺术感受,学会用艺术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凭借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通过欣赏一首乐曲,一首歌,让幼儿亲近艺术,热爱艺术。通过不断研讨,我也总结了一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规律。当然,教法永远都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音乐欣赏活动中,第一步首先要进行的一般都是:请幼儿安静、完整地倾听音乐(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老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倾听的情况下,配上一些与音乐性质相符的动作,如简单的拍手、拍腿、拍肩。这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使欣赏变得更加有效)。欣赏者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敏锐地感受到音乐的灵魂所在,其精神才能在音乐的空间里自由奔驰,捕捉到音乐的细微之处。这样的精神活动,是音乐欣赏者最重要的参与。完整地欣赏音乐也是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前提。一首乐曲,一首歌曲,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表现了一个完整、丰富的音乐形象。

2、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

《纲要》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采用综合艺术教育的形式,说、唱、舞、画、演奏等艺术活动是有机成一体的,这种多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活泼多样,更能让幼儿感兴趣。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都能主动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在《挪威舞曲》中结合音乐形象我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器等进行表达、表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性质,图谱的呈现则更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特点,段落一目了然。在音乐慢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稳定的节拍,在音乐快的时候感受的是急促的乐句。教学方法到位了,教学效果才会明显。

3、音乐欣赏的选材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也很重要。

音乐欣赏活动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而不应拘泥于课本、教学大纲的内容。有很多乐曲都是非常适合幼儿欣赏。《挪威舞曲》从选材上很适合大班的幼儿。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一再强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不要在活动中说无效的话,这一要求已经渗入到了组织活动的教师师心里,虽然有时难免还是会多说话,但明显的感觉是:活动中自己的无效语言越来越少了,提问越来越简练了。

而我想说的是,在组织具体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提问真的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挪威舞曲》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提问最有效”。我曾经设计的提问是“这首曲子,从一开始到结束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教学效果也可以,但引导起来就有一种很绕的'感觉,好像是打破了音乐的故事情境,一下子让提问变得很严肃、很紧张、很教条的感觉。后来我调整成了“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这个提问更符合幼儿的特点,孩子们更善于用具体的形象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而不太习惯直接去用一些比较专业的语言词汇。他们会说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等等等等。有了孩子们的第一次回应,老师再引导幼儿去回想这些情境背后的音乐,例如,“是什么样的音乐让你感觉是老虎来了”?这种提问就变得很顺,不难让幼儿去理解,因此,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才能能说出轻松活泼、紧张急促的音乐性质。在海航幼儿园组织《挪威舞曲》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一问题提问的改变,让整节教学活动有了一个轻松的开始,作为组织活动的老师,我的感受是最明显的,孩子们给我的回应增加了我的信心,让我接下来的环节都比较顺利。当然,每一节具体的音乐欣赏活动,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问题提问的切入点也会不同,这是灵活的。只要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孩子,我们就会找到最好的方法,设计出最简单有效的提问。

音乐的天空是广阔的,我们只有帮助幼儿插上想像的翅膀,孩子们才能在音乐中高飞。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篇10: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教案

设计思路: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优美、形象鲜明的乐曲。全曲ABA三段式结构明显,变化清晰,A段轻快活泼,B段紧张急促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情景和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赋予音乐小动物在森林中玩乐遇到险情的音乐形象,让幼儿进行有主题的音乐想象与表现帮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及参与音乐表演的乐趣。

2、结合音乐形象,尝试用语言、打击乐器和动作表达表现,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课件、动物图片、音乐符号卡片、打击乐器(圆舞板、沙球)手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听出大自然动物的声音)的伴奏下,激发幼儿到“森林”游玩的兴趣,引导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走进活动室,(课件上呈现出森林背景图)。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昨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

曲》的音乐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看

2、(PPT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乐速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一直保持做倾听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

(1)、你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虎、狮子……来了)

你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让你觉得是……来了。(主要从速度方面引导)

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它们会做什么?(逃跑、藏起来)

(2)、老虎(假设)没来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玩、做游戏、跳舞)

小动物们玩的时候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慢、轻松、快乐、愉快)

小结:结合音乐性质,肯定孩子们的猜测。小结出小动物们玩乐中遇到险情的音乐故事情境。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依然放PPT2中的音乐)

(这一遍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听完第一遍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进入音乐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为下一步的分段做铺垫。老师会启发幼儿用与音乐故事情境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但肢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点是让幼儿再次感受轻松快乐、与紧张着急的音乐情绪。)

提问:音乐的一开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玩)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后来呢?(假设大老虎来了)心情怎样(紧张着急)

再后来呢?(老虎走了小动物们又玩了)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那你觉得这首曲子分了几个乐段。(有的孩子能说出有三段,但多数孩子不会很明白,老师在这儿并不告诉孩子们答案)

4、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用符号把音乐画出来,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重点引导幼儿感知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性质。(PPT3)

老师这儿有两种符号,请你选出代表轻松玩乐音乐的符号和代表紧张躲藏音乐的符号()

(1)、边放音乐边在课件上呈现图谱。

(2)、教师指导:当听到、看到轻松玩乐音乐时请小朋友们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表示欢迎,每当听到、看到一句紧张着急的的音乐时,小朋友们就要向它挥手一次。(设计意图是在感受节拍与乐句的同时为下一步配打击乐器做铺垫)

(3)、结合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三段体结构,并感知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相同的。(PPT4)

5、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再次感受不同的音乐性质。

(1)、选择与音乐性质相匹配的打击乐器(A段圆舞板,B段沙球),并引导幼儿正确演奏。

(2)、空手练习(看图谱分段练习)(幻灯片5、幻灯片6中的图谱加音乐)。

(3)、幼儿选择乐器练习并合作演奏,教师指挥(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4)、交换乐器。(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6、分段欣赏与表演(让幼儿扮演小动物,重点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音乐故事情境)

(1)、欣赏第一段(A段)音乐。(PPT8中的音乐)

●小动物们听着音乐都做了哪些快乐地动作(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音乐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幼儿加上脚的动作,小动物们听着音乐站起来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2)、欣赏第二段(B段)音乐。(PPT9中的音乐)

●幼儿听着B段音乐表现急忙逃跑的情节(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B段音乐快跑)。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小动物们可以躲到哪里去?(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在B段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摆一个造型,表明自己藏起来了)。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3)、欣赏第三段(A段)音乐。(PPT10中的音乐)

大老虎走了,我们快去找我们的朋友一起跳舞吧!

●幼儿随音乐表现,教师请能够合作表演的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好一个大圆圈进行表现。

7、拉好大圆圈随音乐进行完整的音乐故事情境表演。(PPT11中的完整音乐)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小动物的本领:玩的时候很快乐,遇到危险又能躲避,那现在老师就更有信心带你们到别的地方去玩了!随音乐(挪威舞曲)走出活动室。(PPT11中的完整音乐)

四、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动物,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躲藏的地方。

2、该音乐的音乐形象与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五、PPT课件使用说明:

1、根据教案的流程,我设计了相对应的幻灯片,这在教案的后面都有简要的提示)

2、为了节约教学活动的时间,我将音乐都插到了相应的幻灯片里,有的是完整的音乐,有的是分段音乐,也就是说在每一张幻灯片里,都能找到相应的音乐,这大大方便了活动组织者。为了方便操作者使用及评委审阅,在每张幻灯片的音乐旁边我都加了简单的说明与提示。

3、根据每一步教学目标的不同,在幻灯片中我设计了情境画面、动态音乐图谱及不动的整体或分段呈现的图谱。

篇11: 《挪威舞曲》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感知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鸭子、大风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音乐学鸭子走进活动室。

二、幼儿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或者听完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教师讲述故事: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自己听了这首音乐后的感觉,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听了音乐后想到的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这首音乐后,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清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鸭宝宝池塘里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兴。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害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动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四、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和鸭宝宝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哪里是大风来了,如果你听出来就用动作表示出来。

五、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1)欣赏第一段:

师引导幼儿用鸭子游泳、嬉水的动作表现A段音乐。(2)欣赏第二段:

师引导幼儿用大风的动作表现B段音乐。(3)欣赏第三段:

师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师扮演大风,小朋友扮演鸭宝宝,记住大风来了,一定要一动不动,不然就会被大风刮走。

七、结束活动:

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现在她们也累了,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们回家休息了。(幼儿随音乐,模仿鸭子走路走出教室。)

篇12: 《挪威舞曲》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和音乐性质。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步、油水以及大风等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清晨,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在草地上走走……

2、完整倾听音乐,联想故事中的相关情节,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音乐的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为什么觉得音乐的中间部分是刮风呢?

3、重复欣赏。鼓励幼儿边听边用双手在腿上表示小鸭子走和游水,听到刮风音乐时,控制不动。

4、创编鸭子走和游水动作。

5、随乐动作。A段做鸭子走,鸭子游水;B段控制不动。

6、游戏。

教后感:幼儿对于ABA结构还不能理解,在欣赏课中要让幼儿动起来。幼儿才会感兴趣。

篇13: 《挪威舞曲》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感知乐曲ABA结构。

2.能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创编鸭子行走、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挪威舞曲》音乐、仙女棒。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在这个奇妙的森林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要仔细听,听完告诉我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师提问: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师:嗯,故事听完了,谁来说一说,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1.幼儿完整地倾听音乐。

师:嗯,是这样吗?让我们来听一听为这个故事所配的美妙音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或者听完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小结:音乐听起来好像是在描述一群鸭妈妈一起出去玩时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感知乐曲ABA的结构。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哪个部分表现鸭妈妈和鸭宝宝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哪个部分表现大风来了。听出来的'小朋友,可以坐在位置上用动作表现出来。

3.让幼儿完整的听音乐。

师:“这个音乐共有几段,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音乐是一样的结构,这种节奏型叫什么节奏型?”

三、引导幼儿分段欣赏,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1.欣赏第一段,引导幼儿创编鸭子行走、游泳、嬉水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2.欣赏第二段,引导幼儿创编大风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3.欣赏第三段,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并随乐表演。

4.鼓励幼儿随乐完整地表现。(重点指导幼儿听到A段音乐时,大胆随乐表现小鸭行走、游泳、嬉水的样子以及大风过后小鸭的举动;当听到B段音乐时,表现大风的动作。)

四、随音乐做游戏。

《仙女施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老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变出许多鸭子”,幼儿自由找个舒服地位置做出鸭子的动作。(如:鸭子行走、游泳、嬉水的动作)当听到风来了的音乐时,幼儿立刻不动或者用大椅子来当躲的地方。风停后,鸭妈妈和鸭宝宝继续在草地上开心地玩耍!

师:听音乐!注意哦!鸭妈妈要带着她的鸭宝宝才能出去哦。(引导幼儿注意前奏)

五、结束活动

师: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现在他们也累了,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们回家休息了。

篇14:大班挪威舞曲教学反思

大班挪威舞曲教学反思

韵律活动向来是深受幼儿喜欢的,在音乐活动《挪威舞曲》中,小树和小精灵的动作迁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通过多种感官在动静交替中进行教学,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小孩子生性好动,游戏就像是他们的伙伴。借着这一点,我把创编小树和小精灵的动作放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并把此重点贯穿在游戏一《小树变森林》和游戏二《小小魔法棒》中,以故事进行衔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了创造性表演。虽然在活动中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幼儿也基本掌握了活动内容,但还是存在这许多不足之处。

一、导入过长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将重难点贯穿在两个游戏中重点教学,随之引出音乐。这一环节需要个别幼儿创编动作,以及集体进行创编,而且幼儿一直要在活动场地中间与座位上来回流动,导致开始部分过长。而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音乐欣赏在活动进行了十分钟后才出现。如果在进行游戏时将ABA结构的两段音乐于游戏想结合,效果会更佳。

二、有对象进行集体创编

韵律活动有独自一人进行表演的,也有合作进行表演的。音乐《挪威舞曲》是ABA结构的,韵律动作分别为小树、小精灵与小树、小树。在第一段小树变成大森林的动作创编中,幼儿独自进行创编,教师给予鼓励与表扬。而第二段小精灵与小树相亲相爱的动作创编中,幼儿都在创编小精灵的动作,而教师比较牵强的把幼儿做的动作形容成大树,并引导两名幼儿进行小精灵与大树的合作表演。导致其余在创编小精灵动作的幼儿无事可作。如果教师在进行第二段音乐的动作创编时,手持小精灵与大树的图片,先与幼儿交流创编小精灵和大树的动作,再让幼儿以椅子为对象进行表演,既让活动有了很好的秩序,又拓展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性。

篇15:大班音乐欢乐舞曲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语音、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 |×× ×|。

2、会正确使用乐器,学习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3、体验参与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整体图一幅。动物图片、节奏图。

2、以录好的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森林要开联欢会,请你们一起去参加,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听着音乐出发吧!

幼儿听音乐有节奏地学小鸟飞进教室。

2、出示单幅的动物图片,在游戏中用语音和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 |×× ×|。

(1)观察节奏图,引导幼儿看懂图谱,了解不同的叉表示不同长短的音值。

师:小朋友看,谁来欢迎我们了?你们知道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小兔子又是怎么走的呢?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个问答游戏,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节奏图。你们看,节奏图上有什么?这些叉都一样吗?表示什么意思呢?该怎样拍手?

(2)与幼儿玩问答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表现节奏型:|× × |×× ×|。

师:现在我来问,你们来回答。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跟着图片上的节奏回答哦!我们拉来比一比,能按节奏玩游戏的小朋友等会才能参加联欢会呢!

教师与幼儿按节奏玩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教师用圆舞板提示幼儿按节奏回答,掌握节奏型。

3、播放歌曲《欢乐舞曲》,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及拍子特点,并随歌曲拍手。

师:联欢会马上要开始了,让我们准备一下听首音乐吧!请小朋友听听这首音乐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活泼欢快的?我们可以边听边拍手。

幼儿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初步了解乐曲的节奏。

师: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是怎样的?对了,小动物们的联欢会也在这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让我们的小手也跟着动物们一起拍起来吧!

4、出示图谱,幼儿通过语音、身体动作进一步表现节奏型|× × |×× ×|。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语音表现节奏型。

师:老师把小动物跳舞的.情景,画成了一张图。我们来看看谁先出来表演?接着呢?小鸭、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谁来学学看。

引导幼儿用各种动物的声音说出|× × |×× ×|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等身体动作巩固表现节奏型:|× × |×× ×|。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为动物们拍手加油,好吗?

师:除了用拍手为它们加油,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动作。(如拍腿、叉腰、跺脚等)完整练习两遍。

(3)请幼儿听音乐分别扮小鸭、小兔、小熊表演动作一遍。

5、幼儿用乐器演奏乐曲,学习看指挥演奏。

(1)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相应的乐器。

师: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想请你们用小乐器和它们一起表演。看,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乐器,看有什么乐器?

教师出示铃鼓、小铃、圆舞板,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三种乐器给小鸭、小兔、小熊伴奏的话,它们分别用哪种乐器呢?

(2)教师哼唱乐曲,幼儿看图谱分别徒手演奏一遍。

(3)幼儿分成三组,听音乐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师:今天,小朋友都是小演奏家,我是指挥员,小演奏家一定要看指挥员的指挥哦。

请幼儿看教师的手朝哪一组就请哪一组小朋友演奏。幼儿练习看着指挥拍手。

(4)幼儿用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师:小朋友们刚才演奏的不错,如果每个小演奏家都看着指挥员,咱们的演奏一定更出色。

(5)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6、结束部分。今天的联欢会可真精彩啊,不仅有小动物的表演,还有我们小朋友出色的演奏,真高兴啊。让我们回去给其他小朋友巡回演出怎么样啊?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篇16:大班音乐欢乐舞曲教案

一、活动目标:

(一)、感受《康康舞曲》的欢快与活泼,并乐意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变化。

(二)、能够根据图谱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并能自己创编简单的'动作。

(三)、体会与同伴玩游戏的乐趣。

(四)、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五)、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二、活动准备:

图谱、歌曲《康康舞曲》、

三、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场。

(二)、引入话题,欣赏歌曲。

(三)、教师示范用图谱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四)、请个别幼儿示范用图谱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五)、幼儿根据歌曲的变化自由创编动作。

(六)、请幼儿展示自己编好的动作。

(七)、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

(八)、小结。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相关专题 挪威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