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

fushe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fusheng”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共1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态度及思维方式。

3、归纳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拓展《我是电》和《尘埃的自述》,使学生在读法和写法上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

1、重点感受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目的。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渗透科学的态度及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在比较中体会黄河象的“完整”

1、在比较中找到两文结构的不同

(1)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

题 目

《黄河象》

《奇异的琥珀》

体 裁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提 纲

1、化石的样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发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发现

3、琥珀的样子

(2)看看这两篇文章,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预设:《黄河象》先写了骨骼化石的样子,而《奇异的琥珀》在最后一段才写了琥珀的样子。

(3)为什么《黄河象》在第一自然段就比较具体地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2、要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我们就要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黄河象骨骼化石样子的句子。

2、黄河象骨骼化石有怎样的特点?(特点:高大、完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特点写出来的呢?

(2)学生自学画批

(3) 交流中,有重点地引导体会

出示:

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前端是3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这句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说明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它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越大越不容易保存完整,可是除了尾椎骨以外,其它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由此可见其完整程度。

“甚至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说明,那么高大的骨架却连这么小的舌骨、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真是完整,真是太不可思议、太罕见了。

(4)看,这具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出示图片)就实实在在的陈列在离我们不远的,地处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里。

▲ 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长8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3、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始就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补充资料: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剑齿象骨骼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是人们了解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

预设: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太少见了,很珍贵,非常有价值,作者太想让我们了解它了,所以课文一开始就介绍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 引读——“这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高4米,长8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4、刚才我们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到了它们的不同,也就是说,即使是同类文章,因表达的需要又会有所不同。这正是共性之中见个性。

二、读故事,体会科学小品的合理、有趣

1、从比较入手进行阅读

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章的提纲,有什么相同吗?(都有一个假想的故事)

题 目

《黄河象》

《奇异的琥珀》

体 裁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提 纲

1、化石的样子

2、假想化石的形成

3、化石的发掘

1、假想琥珀的形成

2、琥珀的发现

3、琥珀的样子

2、评价科学家的假想 (1)读一读科学家假想的故事,请你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这个假想的故事?

(2)集体交流

▲当学生说到可以用“合理”这个词来评价时(板书:合理),追问学生:从哪儿看出这个假想故事合理呢?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天气炎热,疲劳饥渴,脚踩砾石……

▲ 有依据

科学家的假想很合理,那么科学家假想的依据是什么?

……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

小结:科学家就是依据黄河象出土时的样子,想到……想到……有依有据,合理严密,这就是假想,

这是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态度。

3、在归纳中明确科学小品的共性特点

(1)从科学家假想的这个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你以前不知道的科学知识呢?

预设:

⊙ 化石的形成经过很漫长的时间——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 只有封闭起来才有形成化石的可能——这是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 化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知道远古时期的地理、地貌,知道远古时期有哪些动物、植物)

(3)小结:通过生动形象的假想故事,我们收获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这就是科学小品的特点(板书:讲科学知识)

三、梳理认识,拓展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

1、《奇异的琥珀》和《黄河象》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相关的科学知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科学小品都有假想的故事呢?

2、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是电》《尘埃的自述》这两篇科学小品,边读边想这两篇科学小品是用什么形式向我们介绍科学知识的呢?(自述的形式,就是以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自己)

3、科学小品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有讲故事和自述这两种,还有对话、描述等其他的形式,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陆续的接触到。

四、作业

继续阅读《我是电》和《尘埃的自述》这两篇科学小品,想一想通过他们的自述你都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呢?

篇2:小学三年级语文《黄河象》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河象》教案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读后可以使我们思接千古,增长关于化石的知识。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象骨架的外观形态,接着叙述了科学家对大象化石来历的假想,最后交代了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了解大象化石来历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二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大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二、学习目标

1、学习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

2、了解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建议

1、“思考·练习”2体现了本课学习重点之一。教学时可围绕这个题目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展开讨论。学生自读课文后,找出写科学家假想的部分,再把这部分文字认真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语来说明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想象的情景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却有现实的依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后,找出作为科学家假想依据的句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复述。复述的关键是要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但叙述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论采用怎样的顺序叙述,总要表现出一定的条理性。比如,本文叙述顺序可有下面几种不同安排:①自然博物馆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黄河象骨骼化石)——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挖掘(即原文叙述顺序)。②自然博物馆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黄河象化石的挖掘——黄河象化石的来历。③挖掘出黄河象化石——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④挖掘出黄河象化石——黄河象化石来历——黄河象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按不同顺序进行复述。通过这个练习主要让学生理解、领会叙述的顺序既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又要灵活多变。

3、指导学生朗读好第2—6自然段。通过朗读,唤起学生的想象。读第3自然段时前两句要读得低沉缓慢些,要体会黄河象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的情景。突出“扑踏扑踏”“走”“疲劳”“干渴”“有气无力”等词语。第三句要读得高扬些,突出“小河”“高兴”“跑”等词语,和前面的“干渴”“疲劳”形成对照。

第4自然段是重点段,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老象的右脚正好……深深地陷了进去。”是关键句。朗读时语速稍快些,要表现出老象突然陷入淤泥的那一瞬间的紧张状态。重读“正好”“椭圆”“来不及”“一下子”“踏”“踩”“淤泥”“深深”“陷”等词语。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搜集记载动植物化石的文字、图片资料,与同学交流。也可以引导学生办一期有关动物或植物化石的墙报。

四、参考资料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大多数是茎、叶、贝壳、骨骼等坚硬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仅保持原来形状、结构以至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生物遗体、遗物或印模。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篇3: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想化石的来历。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并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生自学、自悟、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提高想象能力,增长科学知识。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4)出示投影,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举行朗读比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完整(特点)

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

老象陷进淤泥 来历

变成化石

1973年 甘肃(发现、挖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按要求复述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2、指名回答。

3、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他们这样假想有什么依据?

4、黄河象骨骼化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二、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5、还可以按什么顺序复述?

(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2)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五、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作业设计

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黄河象

推想 发现 发掘 命名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教学反思

《黄河象》是一篇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科普小品文。课文形象生动的为我们介绍了1973年春天在甘肃省庆阳地区合水县的马莲河畔,发掘出的一具古代黄河象化石,重点写了科学家假想的这头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在课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黄河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特点的,掌握列数字、使用递进词语的说明方法及写作顺序,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的根据,激发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一、精心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因此我着重研究了如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黄河象过程的各个阶段尝试着精心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将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线,脉络清楚的贯穿整个教学。如:教学刚开始时鼓励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接着出示填空题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再次教师质疑黄河象骨骼有哪些特点,请同学结合特点推测黄河象失足落水的情景。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迫切的要求下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增强记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的实践观察,这些问题情景的创设,能使学生大脑保持最兴奋的状态,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好奇*,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面对学生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从(热)——(渴)——(喝)——(陷),最后淹死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业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老师则因势利导,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

三、巧用过渡语

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的过渡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学习了第一段,学生了解了古代黄河象骨架的的特点及完整性后,我告诉学生:“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罕见的,据史料记载:这样完整的象化石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你知道黄河象骨骼化石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再如:学习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发现和发掘的过程,我向学生提出疑问:“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从黄河象骨架的站立姿势,科学家想象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那么黄河象又怎么会落水呢?科学家又是怎样假想的呢?”这两个环节过渡语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本的阅读和思考中,使文章的条理行更强,帮助学生很好的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四、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的合理性

在学习科学家假想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的环节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合理的想象,了解骨骼化石的形成条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的词语,如:描写天气炎热的“炙烤”、“燃烧”、“呆立不动”等词语,描写大象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句等,通过学生有语气的朗读和想象,体会当时的自然环境和大象落水的必然性,从而感受到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整个课堂,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掌握了结合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比如说在的教学上,感觉学生对这几个词语还是不怎么理解,所以这应该在第二学时的时候把这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复习。

以上就是我针对《黄河象》这堂课的一些思考,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过于少,还有像“发现、发掘、挖掘”这几个词语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加以区分,还有对学困生的关注还是不太明显等问题。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扬长避短,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篇4: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想化石的来历。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并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教学构想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生自学、自悟、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提高想象能力,增长科学知识。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4)出示投影,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举行朗读比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完整(特点)

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

老象陷进淤泥 来历

变成化石

1973年 甘肃(发现、挖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按要求复述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2、指名回答。

3、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他们这样假想有什么依据?

4、黄河象骨骼化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二、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5、还可以按什么顺序复述?

(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2)科学家假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五、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作业设计

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黄河象

推想 发现 发掘 命名

篇5: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学科名称:黄河象教学设计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且初步具备了与他人合作识字的能力,但也有个别学困生,学习能力弱,需进一步加强。

3.教学内容分析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

4.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假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假想部分。

3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课文第二段,积累语言,体会语言,复述课文。

6.教学课时 2课时

7.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黄河象。初读课文时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三部分内容。师:首先讲了什么?

生:课文讲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陈设着一具黄河象的骨骼,它高大完整(这具骨骼有什么特征?)-高大完整

打出投影:谁能看着投影再结合书上内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黄河象怎样高大完整?

生:说或读第一自然段。

师: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发现是很少见的,你知道为什么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吗?

生: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另外当地农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强,发现后马上报告,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师:课文还讲了些什么?

生:还讲了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成为化石的情景。

师:那么科学家的假想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发掘时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第看到一头大象……情景

师:看看投影片听老师把这段话读一遍,体会老师重读的词语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斜斜踩着想象推想)

生: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师:科学家根据发现发掘的样子,假想它成为化石的情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万年前的一天,读读这个故事,感受一下故事最生动的一幕是什么?你认为描写生动的是哪一节,读给大家听。

注:以上是熟读,第五节描写具体,写出了大家失足落水的一举一动,抓住这些词语再读读。

师:我们刚才通过有语气的读,体会了科学家的假想是多么生动,那你认为这种想象合理吗?哪些地方合情合理?为什么合理?举例说说。分小组交流,选择汇报形式。

以上是体会语气、思维和语言训练。

师:科学家的假想是合理、严谨、完整,同时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象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吗?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自己试着说说,自己练习。

师:我给你开个头,请几位同学讲:(1)天气环境;(2)老象失足;(3)成为化石。

以上是指导复述。

师:除以上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大地变化-黄河-黄河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在课下王俊就极力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我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现在请他把书推荐给大家。

篇6:小学五年级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7课。

教学意图:

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取向,重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和积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熟视无睹、松弛、按摩、尴尬、彬彬有礼、绅士、气氛、冲锋陷阵、小心翼翼、翩翩起舞”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相关语段。

3、能运用“摘录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

4、依托重点语段,通过表情朗读、角色置换、想象体悟等方式,感受人象合一的美妙奇观,引发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情况后导入。

二、初步感受独特风情

1、出示新词:

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指名读,集体读。

2、扩充语境

在课文中,这五个成语都是写谁的?

出示句子:

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3、引发质疑

这真是一种独特的风情!这样的风情,作者是在哪儿看到听到的?对此,你难道就没有什么疑问吗?

三、抓中心句整体感知

1、提炼读法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5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组织交流,概括1、2两段段意。

2、迁移读法

用概括1、2两段段意的方法概括后面三段段意。

3、聚焦主旨

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句句写到了大象。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这样被我们一网打尽。

完整出示:

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象是泰国的国宝。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我们不妨简单地回顾一下。

为什么大象在泰国会变得如此独特、如此神奇?大家找找看,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四、依托重点升华意蕴

1、表情朗读

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你印象最深的是课文中的哪个画面、哪个场景?(指名回答)大家看,出示语段:

在欢乐的音乐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指名读,表情朗读,齐读。

2、角色置换

多么欢乐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出示:

在欢乐的音乐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多么欢乐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头大象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出示:

在欢乐的音乐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3、想象体悟

舞之蹈之的观众在对大象说:朋友---指名回答

舞之蹈之的大象在对观众说:朋友---指名回答

这样的人和这样的象还有距离吗?

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人象合一

推荐理由:

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总能让我们感到回味不尽的审美滋味。我们也常常惊讶于名师人生的巅峰时刻绵延的时间可以是那么长久,这不能不这是中国小语教坛上的一个奇迹,一个罕见的现象。此其背后,我们也不难想像王崧舟老师对语文课的不断追求,不断超越。

我们又常常感叹自己职业顶峰时刻的短暂,甚至有人说“成熟是腐烂的开始”,顶峰过后,就是滑坡。而王崧舟凭着自己勤奋地学习,不懈地探索,始终站在小语之巅。从他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原来人生可以持续保持良好的职业状态,人生可以实现永远的精彩。

当然这种精彩需要有源头活水的滋润,需要终生与书为伴,与课同行。上课无止境,读书无止境,追求无止境,让我们以名师为榜样,人在课中,不断创造人课合一的美好境界。

什么是好课?这节课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教学内容要更加清晰,教学目标要更加明确,该淡则淡,当艳不让。概括段意,教方法;与象共舞,入意境。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节奏鲜明,体现出诗意语文的审美价值。

篇7:六年级语文下册《黄河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

2.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列出简要提纲。

3.知道课文是怎样写出黄河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特点的。

4.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的根据,激发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的根据,激发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第四部分,发掘时人们看到的和想到的。

教学方法:自学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按照要求预习,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到底什么样?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6课“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新词,从音形义三方面说说应该注意的问题。

2.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字音易错的:

蒿草 末端 椭圆 砾石 扑踏扑踏 折磨

(2)说说怎样记住下面的字:

炙(上面是“月”的变形,用火烤肉就是“炙”)

蒿(与草有关系,是草字头。)

椭(不要把三部分的顺序搞错。)

(3)区分字义:

“趾”和“指”。 “鸵”和“驼”。

3.检查读书情况。

(1)两人一组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利,然后互评。

(2)指名读课文,学生从正确、流利两方面评议。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科学家假想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2.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默读标画。

第一部分(1):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或特点。

第二部分(2-8):写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的过程。

第三部分(9):简要地写出地壳的变化。

第四部分(10):写发现和发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看到的情景以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想。

3.课文分成了这四部分,这四部分又组成了这样一篇结构完整的课文。这几部分;也就形成了文章的框架。如果将每部分内容再精简一下,就可以列出课文的提纲了。

4.学生尝试自列提纲。

5.互相修改。

6.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陈列化石

第二部分:假想来历

第三部分:地壳变化

第四部分:发掘化石

列提纲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我们的理解概括能力。

四、学习第一段。

1.课文的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想看看吗?

2.投影出示:请看图,站在面前的这个黄河象化石给你怎么样的印象?(高大)仅仅是高大吗?(完整)

3.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怎样高大完整呢?读读书。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可与教室的长、高进行比较。)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理解之后对照书中插图,找一找,指一指。

4.课文是怎样写出黄河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特点的呢?再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学生很容易发现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但运用逐层递进的关联词语来介绍特点这种方法不容易发现。可以出示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想想括号中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5.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如此高大、完整,请你们有语气地读一读。

6.(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7.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习第一自然段的环节安排在第二课时的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之后)

第二课时

一、回顾质疑,导入新课:

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二、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生回答怎样发掘的。

2.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3.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石。

4.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5.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板书:假想来历。

三、学习第2—7自然段

1.师问:什么是假想?(假设、想象)

2.师: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3.科学家们是依据什么假想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全文,找出科学家假想的依据并画出来。(从它站立的姿势……保存得这样完整。)

4.再读读这些句子,想象科学家依据发掘场地及黄河象骨架站立姿势,是怎样假想的?为什么这样假想?

A.有沙土和砾石,假想到什么?(此处曾经是河;脚踩砾石说明是失足落水。)

B.大象为什么会失足落水、陷进淤泥里呢?科学家们又是怎样假想的?(大象干渴,到此处找水喝。)

C.大象是耐渴的动物。由大象干渴又推想到什么?(天气极为炎热。)

5.科学家是这样假想的,文章又是怎样写的呢?(天热——干渴——喝水——失足落水)

6.指导细读:科学家们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热”、“渴”、“陷”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第二段。

重点点拨:

(1) 热:

投影: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

由这句话大家想到了什么?(水流缓,有淤泥沉积)

(2) 渴:

从老象走路的样子、神态动作看出大象极其干渴。

(3) 陷:看看这一部分用了几个“陷”字?

石头往下陷(大象体重,承受不住)

淤泥陷(重心前倾,淤泥承受不住)

挣扎陷(疲劳干渴,没有力气挣扎。)

为什么写它脚踩砾石,抬头呼救,结合上文理解。

四、引导推想、创新:

科学家们依据这具高大、完整的化石姿态以及出土时看到的样子,进行了科学的推测。大家同意这种推想吗?对这种推想的每一个情节你有不同意见吗?如果有,说说看,说出这样推测的依据。

五、了解文章记叙顺序:

1.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2.还可以怎样连段成篇?(发掘——样子——假想——变化)(按事情发展顺序)

3.本文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连段成篇?(引人入胜、激发读者兴趣)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板书设计:

16黄河象

骨架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炙烤

高大↓ 斜插沙土

完整 干渴 脚踩石头

陷进

化石

篇8: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象化石的形成及其发掘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对黄河象的来历的假想及其根据。

2、运用推理想象,对化石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自然博物馆中的黄河象骨架化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高大、完整)

2、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未被移动过,上级指挥,人们有文物保护意识)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里?怎样发现的?(73年,甘肃、农民)

▲为什么叫黄河象?(在甘肃,有黄河所以就叫黄河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授:

1、老师:老师也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那就让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2、老师:老师为咱们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胸卡,请你写好名字,戴在胸前:“现在的你就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了,这篇课文得根据你的想象和推想写出来的,你们可一定要认真呀!”

3、老师:不过你在进行想象和推想之前,咱们得先说一说作为一名科学家,在想象和推想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呢?

▲应该注意以事实为依据!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要特别认真!

▲我们要细心观察!

▲要有坚强的毅力!

▲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4、老师:伟大的科学家们,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谁能说说推想是什么意思?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又是什么?”

▲推想: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依据:大象出土时的姿态等。

5、老师:伟大的科学家们现在你们就开始分组工作吧!(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6、老师:谁能用语言把你们刚才推想出来的结果叙述一下!

▲学生互相补充叙述!

7、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正的科学家们是怎样推想的!

●指导朗读!

8、老师:现在的你不是科学家了,而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听了科学家的叙述、推理和假想之后,要是让你把它写成一篇文章的话,你准备怎样写?非得停留在课文作者的那种写法上吗?

▲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科学家进行假想-----化石的挖掘工作

▲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化石的挖掘工作----科学家进行假想

▲化石的挖掘工作-----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科学家进行假想

▲化石的挖掘工作----科学家进行假想- ----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化石的挖掘工作

9、老师:假如我也是作家的话,我就会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问题,甚至有的想象可以超越原来的作者,“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

▲两群大象为了争夺地盘,一方追另一方,其中一只大象就……

10、老师:在北京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椎哪里去了?

●小组合作,大胆创编!

▲两头公象争夺地盘被对方咬掉了尾巴,所以就……

▲母象救公象时用鼻子牢牢卷住公象的`尾巴,一使劲就拉断了……

11、老师: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动弹了,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身体逐渐腐烂,它的骨骼、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

12、师、生对读课文第7自然段:

200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生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

三、小结:《黄河象》这篇课文,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的今天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示:世间的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四、作业:

1、将黄河象尾椎骨失落的情况用一段生动、形象的话写出来!

2、收集有关推理的事例!

篇9:黄河象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1. 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 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以及他们假想的根据。

3. 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理解插叙。

(二) 能力训练点

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

2. 学会复述课文。

(三) 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二.学法指引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难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3.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二)解决办法

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次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和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

2. 学习首尾两部分。

一. 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老师这里有一张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大家观看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 引导自学

1. 自读课文,读通顺。

2. 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 检查自学情况,学习生字。

(1) 指名读生字

(2) 指名读课文

(3) 理解词意

三. 学习第一部分

1. 质疑:看这具大象的骨架样子,你觉得它有何特点?

师相机板书(高大   完整)

2. 生画出有关骨架样子的语句。

3. 齐读这些语句,体会特点。

4. 看这具化石的样子,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5. 学生自由提问。

6. 师小结并过渡。

古代象化石能这样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人们是如何发掘它的哪?请在文中找出答案。

四. 学习第三部分

1. 质疑引入:人们是如何发掘它的哪?

(人们发现象牙……报告上级……考古人员指挥发掘)

2. 次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师相机板书:

(化石的发现……化石的发掘……化石被挖出时的样子)

3. 请同学们画出化石被挖掘出时的姿势

师相机板书:

(斜插泥土   脚踩砾石)

4. 生再读这一部分。

5. 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课文剩余部分

2.练习复述

3.以一带多

一.学习第二部分:(推想来历)

1.质疑并解释什么是假想。

2.科学家是怎样假想的?

(1)阅读思考之后,找小朋友交流。

(2)互动交流,汇报收获。相机进行复述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

(3)进行复述练习。

3.科学家这样推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联系全文来回答。(姿态   完整)

4.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老师的讲课顺序,你认为一致吗?你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二.以一带多,学习丛书

一.过渡

通过学习,大家了知道了黄河象从象变成化石这一过程,经历了200万年,也知道了深圳经过短短,从小村庄变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那么,在我们身边有什么变化吗?

打开丛书166面《邻家电话》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交流学文感受。

2.师出示学习指导:

(1)文中婶子接了电话,为什么抹了眼泪?

(2)如何理解“远亲不如近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3)文中时间跨了10年,变化了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4)你打算如何与同学相处?

3.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4.学生联系生活谈感受。

5.师总结。

三.布置作业

1.写《邻家电话》阅读笔记。

2.给家长复述推想部分。

[黄河象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10:五年级语文与象共舞教案

【教材理解】《与象共舞》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略读课文,它饶有趣味的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现了泰国人独特的地域文化。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单独成段,围绕这泰国人与大象关系亲密展开。第一自然段概述在泰国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第二自然段讲述在泰国象是国宝,第三自然段讲述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第四自然段讲述在泰国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第五自然段讲述了在泰国最使“我”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设计理念】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本文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抓住主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朗读、思考和探索了解泰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同时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并加以运用,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人与大象的亲密、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学情简介】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也能初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尊重学生,放手自学”的原则,从学习目标的.制订就开始放手,逐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感受自我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1.认识“睹、驰、摩”等8个生字,熟记“松弛、按摩、尴尬、绅士、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来品读课文,领悟课文段落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神游泰国,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泰国神游一番(播放图片)。

简介:泰国富有“千佛之国、黄袍之国、万象之国”的美誉。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无处不有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妩媚动人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末,都要在产象最多的素辇市举行盛大的象节。今天,我们既不去欣赏泰国迷人的热带风情,也不去感受它佛教文化的神秘,而是跟随作者赵丽宏去感受与象共舞的另一番情趣。(板书课题:强调“象”与“舞”的写法)

二、词语引路,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第一组:松弛(chí)按摩(mó)尴(括n)尬(括)绅(shēn)士气氛(fēn)

第二组: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

词语朗读指导。

2、以课件展示如下句子:

① 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②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③ 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④ 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⑤ 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3、引发质疑

师:当你读到泰国有着这样独特风情时,你心中有什么问题想冒出来问问自己,也问问大家?

三、紧抓中心,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如果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将更好!组织交流,概括段意。根据学生反馈

依次出示:

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情。

象是泰国的国宝。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2、师小结:当一段话中的几句话都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时候,我们在总结段意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中心句来概括。利用中心句总结段意时,首先要找准中心句,然后考虑能否直接使用,不能直接使用的要修改提炼,使段意更加准确,语言更加简单,明了。中心句一般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也可以在段中。

3、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句句写到了大象。正是这五个中心句把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一起读读这五个句子。

四、依托重点,升华意蕴

1、读着读着,老师也有个问题:在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也是课前导读中的问题。板书:人 象 (和谐 亲密)

2、说到人象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想到最能体现人象之间和谐亲密关系?

预设1:

大象为游客表演,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作按摩,(信任大象。)

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多么可爱顽皮的大象,给游客带来多大的快乐呀,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人和大象是多么亲密和谐)

预设2: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3、好,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一段。课件出示这一段句子:最使人难以忘怀的……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指名读。

4、角色置换

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个观众吗?愿意的,你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多么欢快的舞蹈!多少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动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头大象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毫无疑问,他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这时,他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舞蹈,是多么的快乐,

这时,他们的心中没有人与象的区别,有的是相互之间的信赖,

这时,他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那么和谐,

同学们,这就是――读题:与象共舞

5师:这一舞,舞出了快乐,舞出了信任,舞出了和谐,舞出了融洽。

带着各种感受,有滋有味地配乐齐读这一段。

同学们,此时人是那么高兴,象也那么快乐,实际上就是人和象之间的一份和谐,达到了人象亲密无间的境界。

五、总结课文,迁移写法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哪一句话直接概括了主要意思?课件显示句子。你发现这个段落的结构特点了吗?先总后分。(板书:总分结构)先概括地写最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再具体地写大象怎样跳舞,人和大象怎样共舞。这就是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我们回到上文看看哪些段落也是总分结构的?找出来

2、这节课我们细细研读了课文,深深感受到了泰国独特的风情:人象共舞,和谐融洽的场面。还想看看大象与人们和谐相处的其他画面吗?老师也找了几张,让我们细细地欣赏,静静地感受着。可能你对人和大象的和谐亲密会有更深的感受。

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泰国的大象是出色的画家。……

4、课堂交流。

六、回扣全文,总结提升

人们尊重大象,大象信任人们,信赖往往可以创造美好的世界!这种彼此的信赖足以让我们看到与象共舞的和谐画面。也能看到――呈现一组组大自然和谐的画面,升华主题――冰心老人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七、推荐阅读 拓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泰国大象的知识么?那你可以课后去做一做:

1.读一读《泰国自由行》、《动物百科全书》中介绍大象的部分。

2.上网查资料也可:百度搜索――泰国象(图片、视频等)

3.《与象共舞》作者:赵丽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10.00元

【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和谐 亲密

人←―――→象 总分结构

篇11: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1课《称象》,p88~p91。

教学目标:

1、学会“再、象、像、做、点、照”这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 “称、象、官、腿、柱、议、杆、秤、倒、艘、沉、止、微” 这1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

2、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指导学生向曹冲学习,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象吗?象是怎样的呢?

生:象有大耳朵、长鼻子,体形很大,也非常重。(展示大象的图片)

2、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

生:可以称一称。

3、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称象》。(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谁称的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并划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检查学生字和读课文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本课易读错的字较多。在检查学生读书时,要注意让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如①曹:平舌音,读cáo;

②称、秤:这两个字的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ch,韵母都是后鼻音eng,只是声调不同,意思也不同,容易用错,要注意区别;

③量:多音字,本课读“liàng”。

(2)出示生字及声调卡片,请学生认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分析各字字形,同时扩词、造句,巩固字义。

(1)组织学生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行汇报。出示田字格,演示两个生字的笔顺,其它的`让学生演示,教师指正。

(2)重点指导:

“点、照”二字的四点底。“象、像”二字,指导下面的弯钩,要写正。“再”字要下横长,后三笔是:竖、横、横。并注意“在”与“再”二字的不同。

(3)学生自己练写。师检查,并单个指导。

(4)交流记忆方法:

“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注意区分右半部分。

“曹”和要注意笔画笔顺:曹:共11画,下半部分是“曰”字。

“柱、秤、杆、倒”可利用熟字识记字形。

(5)组词语

再(再见) 象(大象) 像(好像)

做(做事) 点(点头) 照(按照)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简介曹冲、曹操。

2、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1700多年。

(3)人家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讲读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指名读、齐读写象的句子,再看图回答: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结合学生回答官员们议论的句子,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指名朗读写官员议论的句子,读出问话的语气。

3、说一说通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以及大象很重。

四、随堂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头 条 根 杆 棵 块 艘 把

一( )秤 一( )肉 一( )船 一( )象

一( )树 一( )针 一( )钱 一( )刀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21 称象

时间:古时候

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事情:看大象

身子:像一堵墙

象:又高又大 有多重?

腿:像四根柱子

篇12: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称象》一课主要写曹冲想出一个好方法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欢迎大家前来浏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1课《称象》,p88~p91。

教学目标:

1、学会“再、象、像、做、点、照”这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 “称、象、官、腿、柱、议、杆、秤、倒、艘、沉、止、微” 这1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

2、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指导学生向曹冲学习,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象吗?象是怎样的呢?

生:象有大耳朵、长鼻子,体形很大,也非常重。(展示大象的图片)

2、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

生:可以称一称。

3、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称象》。(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谁称的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并划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检查学生字和读课文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本课易读错的字较多。在检查学生读书时,要注意让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如①曹:平舌音,读cáo;

②称、秤:这两个字的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ch,韵母都是后鼻音eng,只是声调不同,意思也不同,容易用错,要注意区别;

③量:多音字,本课读“liàng”。

(2)出示生字及声调卡片,请学生认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分析各字字形,同时扩词、造句,巩固字义。

(1)组织学生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行汇报。出示田字格,演示两个生字的笔顺,其它的让学生演示,教师指正。

(2)重点指导:

“点、照”二字的四点底。“象、像”二字,指导下面的弯钩,要写正。“再”字要下横长,后三笔是:竖、横、横。并注意“在”与“再”二字的不同。

(3)学生自己练写。师检查,并单个指导。

(4)交流记忆方法:

“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注意区分右半部分。

“曹”和要注意笔画笔顺:曹:共11画,下半部分是“曰”字。

“柱、秤、杆、倒”可利用熟字识记字形。

(5)组词语

再(再见) 象(大象) 像(好像)

做(做事) 点(点头) 照(按照)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简介曹冲、曹操。

2、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1700多年。

(3)人家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讲读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指名读、齐读写象的句子,再看图回答: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结合学生回答官员们议论的句子,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指名朗读写官员议论的句子,读出问话的语气。

3、说一说通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以及大象很重。

四、随堂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头 条 根 杆 棵 块 艘 把

一( )秤 一( )肉 一( )船 一( )象

一( )树 一( )针 一( )钱 一( )刀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21 称象

时间:古时候

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事情:看大象

身子:像一堵墙

象:又高又大 有多重?

腿:像四根柱子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21课 《称象》(板书课题),注意“称”字读一声。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 称象。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2自然段段,今天我们学习第3、4、5自然段。

一、学生朗读全文

二、讲读第3自然段。

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后,谁来说说人家送曹操一头怎样的象?

师:是啊!这头大象真大,曹操非常想知道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官员们想出了那些称象的办法?曹操是怎么反映的?

1、自由轻声读第3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篇13: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到底”,说明大家都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3、按曹冲称象的方法的先后顺序标序号。

( )赶象上岸 ( )称石重量 ( )船舷画线 ( )赶象上船 ( )船上装石

七、板书设计

板书:

11 称象

曹操

官员们:造大秤 宰象 直摇头

曹冲 :以船代秤 以石代象 点头微笑


篇14: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小学语文《称象》的教案

2、官员们说出了两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方法一: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早一杆大秤。(不好:没人提得起这杆秤。)

方法二: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不好:大象会死,很可惜。)

板书: 曹操

官员们:造大称 宰象 直摇头

3、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直摇头”的意思。

课件出示句子:(“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于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4、再读一读,体会曹操的态度。

三、讲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曹冲一共说了几句话?

2、开火车一人读一句。思:曹冲说的五句话里,哪几句是写他说的称象的过程?

3、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划出),齐读2——4句

4、师:曹冲的5句话,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曹冲说的第1句:告诉我们他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第二层就是第2、3、4句:告诉我们曹冲说的称象的过程。

第三层是曹冲说的第5句话:告诉我们曹冲的办法产生的结果。

5、曹冲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他说就行了,为什么要站出来说?比较“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和“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体会“才7岁”,说明曹冲的年龄很小。

6、重点学习第二层。

(1) 默读,思:曹冲说的称象的办法,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引读:学生用课文里的句子回答)

(2)画出曹冲说的称象的过程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交流——齐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用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第一步:把演示用的“船”放在装水的大玻璃缸里,再把“大象”赶上“船”,“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把“象”赶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及“下沉”、“沿着水面”、“船舷”、“为止”等词语的意思。

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着重理解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

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程度是一样的。 以小组为单位边说边演示称象过程。观看电脑演示。

(4) 出示四个小问题,想一想曹冲当时:

①为什么把大象赶上船后,要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②为什么要到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再称船上的石头?

③为什么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④为什么要往船上放石头,而不放别的?

(5)讨论:曹冲说的以船代秤的方法比官员们说的方法哪个好?为什么?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杀大象。)

(6)由此可以看出曹冲是怎样的孩子?(聪明,爱动脑筋)

(7)刚才我们所说的都是曹冲称象中的问题,让我们把曹冲说的方法再读一读。读的时候要读出曹冲聪明、爱动脑筋,把有志不在年高的志气读出来。

四、讲读第5自然段

1、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哪个词告诉我们?(果然)

“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2、“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办法很满意。)

3、讨论: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想一想。

(1)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造大秤的办法,想到了什么?(曹冲想:大秤没有人能提得起来,船却能装很重的东西,可以用船做秤。)

(2)曹冲听了官员们讨论宰大象称象块的办法后又可能想到了什么?(用石头代替象块,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

4、你向曹冲学习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思考:

(1)学习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2)学习曹冲善于观察。

五、扩展学习

1、鼓励学生创新,启发学和动脑子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好的,你还有什么比曹冲更好的办法?请你大胆地说一说。

2、动脑筋思考,随着时代的进步,能不能想想办法简便快捷的称出大象的重量。

3、回答后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随堂练习

1、用下面的词语练习造句。

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有的……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直”,说明曹操对官员们的想法非常不同意。)

(2)曹操的儿子7岁。

曹操的儿子才7岁。(“才”,说明曹冲刚刚7岁,强调年纪很小。)

(3)大象有多重呢?

篇15:冀教六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黄河象》

冀教六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黄河象》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散文,介绍的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以及科学家对其来历的假想和这具化石被发掘的相关情况。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对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基本情况的介绍,突出了它的高大与完整。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叙述的是科学家对这具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假想和推测。其中,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科学家假想这具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是这部分的中心句。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两百万年前的地理环境,值得关注的是天气之热和河流的存在。正因如此,才会有第三自然段中黄河象的疲劳和干渴,才会有它们道河边喝水,才会发生后面的种种状况。 课文第四自然段篇幅相对较长,也是科学家想像部分的主题部分。主要的关注点有:老象到河边喝水→陷入河底淤泥中→老象被泥沙掩埋→经历两百万年的时间,地质发生变化→河流再次形成并冲刷老象安息的地方。 课文的最后一段叙述了黄河象化石被发现和挖掘的过程,化石出土时的情景也印证了科学家的假想部分,其实,是科学家根据出土时的情景进行的合理假想。只不过是文章的描写顺序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罢了。 【教学建议】 一、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河象骨干化石的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对课文做常规性的预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不懂的词语,尤其是了解文中涉及的专业用语,如“古生物”“骨架”“尾椎”“头骨”“下颚”“舌骨”“化石”,以及对于本篇课文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的“假想”和“推想”等词语。 2、由于课文只配了一幅假想中的黄河象群到河边喝水的图画,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查找关于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以丰富教材内容,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黄河象骨骼化石的主要内容。 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的形式汇报交流他们通过阅读了解到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出“特点”“来历假想”“发掘”等关键性的词语,然后朗读相应的课文段落作为详细的说明。 2、对于课文第一自然段的阅读,教师可以借助补充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让学生在图上标注出“骨架”“尾椎”“头骨”“下颚”“舌骨”“脚趾骨”“末端趾骨”等部分的.名称,在适当的位置标注出文中提到的一些重要的数字,体会数字说明的写法,从而加深对化石“完整”和“高大”这两个特点的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他们利用黄河象骨骼化石的照片、图片,以小解说员或是小导游的形式进行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将阅读中了解的相关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提高谚语表达能力。在具体操作中要给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进行模拟讲解,其他学生则以“游客”的身份倾听并互动交流,这样的安排也可以起到评价和矫正的作用。 3、关于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假想部分的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自读来了解相关内容,然后突出该部分课文的“故事”因素,让学生来讲解、复述这个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就要弄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要参照我们前面所做的教材分析,把握这部分内容的几个要点。 在进行该环节教学时,也应该突出“讲故事”的文化氛围,有讲坛,有讲述者,有听众,有互动交流,也鼓励在课文原文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发挥。为了确保效果,也可以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讲故事。可以以推选“最佳导游”或是“最佳讲解员”的形式进行评价,也可以以“游客”向“讲解员”“咨询”的形式进行评价和完善。 三、交流讨论,体会文章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除了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在表达方法上也应该让学生有所收益。 1、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留意第一自然段中表达的准确性,具体来说,在体会黄河象化石的“高大”与“完整”时注意数字说明的部分。关于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假想部分,除了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让他们边读边想像外,还要结合讲故事,要学生体会准备这部分内容的条理性。 2、关与这篇课文的表达顺序,还有一个角度就是几大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按照时间应该是假想的故事发生在先,发掘在后,最后才是展出。这一点也要提请学生注意。 3、上述内容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既可以在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后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也可以将其渗透在把握课文基本内容的各个环节中。 4、为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提升,教师还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或是课后作业,那就是为这具黄河象化石设计解说词。“解说词”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还要有文化味道和创新精神,让人喜欢看,并能从中受益。 四、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黄河象》  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桥西区育英小学  辛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书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像;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1.体会课文中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来历的想像部分的条理性,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 2.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遇事能合理而大胆地想像的欲望。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像;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 教学难点 1.体会课文中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来历的想像部分的条理性,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 2.激发学生遇事能合理而大胆地想像的欲望。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预习作业: 1.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不懂的词语。 2.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查找关于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 《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的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将易错的字、词积累在“纠错本”上。 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化石”、“炙烤”、“尾椎”“下颌”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骨骼 假想 惊恐 挖掘 陈列 骨架 推想 惊奇 开掘 陈设 有气无力 一动不动 呆立不动 昂首阔步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 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2.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初读了《黄河象》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两百万年前的动物世界,看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全班交流 预设1、(1自然段)“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大厅里……一头大象昂首阔步向前跑。” 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了解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朗读体会特点。师问: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高大完整。师归纳板书:骨骼样子高大完整) 齐读这些语句,再次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预设2、(5自然段)“1973年……可推想出它死后没被移动过。” 从这些语言中你知道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 (黄河象化石被发现和挖掘的过程) 1.师问: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学生:1973年 甘肃(发现 挖掘)]。 2.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化石的发现――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教师归纳板书:发掘化石) 3.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学生:在第○8自然段的第4句。) 4.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石。 5.小结: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读了中间部分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师板书:假想来历。 预设3、(2~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这句黄河象的来历……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 1.师问: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设、想象。 2.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3.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历? 讨论得出四层: (1)当时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 (2)黄河象怎样来到小河边。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4、师: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

篇16:小学四年级语文《黄河魂》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又是万里黄河最壮观的景象。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咆哮而去。你们想不想了解那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那我们就随着文中的作者到壶口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读通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三、再读,感知

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过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得到的?请再读读课文。

四、研读、感悟

根据学情随机反馈

l.通过研读,感受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

(1)结合有关语句谈理解,讲感受。

(2)通过电视屏幕放映壶口瀑布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3)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2.通过研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1)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2)教师介绍材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曾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斗。

(3)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引导:“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5)说说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而以“黄河魂”为题?

(6)有感情地朗读六、七自然段。

五、延伸拓展

l.教师: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2.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写下来,就是一篇读后感。

六、布置作业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篇17: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风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找出本文中难以理解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到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写作的初衷。

教学准备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风筝吗?风筝是报春的天使,孩子们因为渴望春姑娘的来临,才用风筝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吧。

二、简介作者。(课件3-8)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1.老师示范读。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学生自学:辨明字形以及词义。(课件出示) 生字: 倘、寞、柄、恍、鄙、掷、惩罚、恕 多音字: 模、什、恶 释词: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嫌恶:嫌弃厌恶。课文里指厌恶的意思。 惊惶:惊慌。 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过来、觉悟过来。

4.齐读课文

四、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课件10) 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④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五、默读课文,理解本文结构。

一(1)点题,引起下文。

二(2-3)“我”不准弟弟放风筝。

三(4-7)想补过,却无法补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对文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深层探讨。

2.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说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嫌恶放风筝?

3.找出我毁坏小兄弟苦心制作即将成功的风筝的动作、神态,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 动作:伸手、折断、掷、踏 神态:傲然 作用:写出自己毁坏风筝时动作粗鲁,毁坏后得意洋洋,同时也流露出后悔、自责。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反应的? 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5.“于是幼小事候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p13

6.我为什么总想补过?为了补过,我想到了哪些方案?你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P13 “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7.课文结尾时,“我”叙道风筝这一节,弟弟的态度怎样?说明了说明?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更深一层理解,弟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却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

8.文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手法? 我(嫌恶)和弟弟(喜爱)对风筝的态度;我踏碎风筝时的傲慢与后来的沉痛。

三、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在自由研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 提问: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撕破、踏碎的一件往事,显然,写的是兄弟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四、总结升华。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接触了这篇课文我才去试着真正去解读鲁迅的作品,但短短几天时间,如同临阵磨枪,收到效果甚微,支零破碎的了解是万万使不得的,就要像王得敏老师一样,想真正有一种学者风范。功夫必须在平时,挤时间多看书,要学生预习,教师何尝不是呢。不过我相信 “问题的暴露,恰恰是成功的经验”。

相关专题 黄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