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洋葱头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洋葱头子”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共1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一句教学格言: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我个人也认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在教学《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我带领学生亲自参与获取“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一关系式的分析、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以促进学生理解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1、让学生经历从应用题抽象出算式的过程。

我没有用书上的例题,而是利用班中男、女生人数编了一道题:“四(5)班有男生31人,女生21人,四(5)班共有多少人?”由这题又编出另外两道题:“四(5)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有多少人?四(5)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有多少人?”不用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我还让学生经历从算式抽象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脱离具体应用题,而以第一个算式为基础,找出后两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的内在联系。

2、教给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在教学中,在学生列出第一个算式31+21=52(人)后,让学生说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多关系。在学生列出(2)、(3)题算式之后,引导学生把(2)、(3)题同第一题比较,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要求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分小组讨论归纳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这两个关系式,抽象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并且向学生指出:“比较这种学习方法在数学中的用处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用到。”

3、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这一关系。

使学生明白:概念和方法,不仅要经历由特殊到一般,还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的过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关内容,找到验算加法的不同方法,并用于自己的实践。

本节课,学生不仅学到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而且学到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之处:解含X的等式,个别学生的格式不正确,计算也存在失误,有待改进。

篇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二)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篇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例1

(2)60-25=35(本)

(3)60-35=25(本)

375+89=454

加法得数错误。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例2 求x+15=40中的未知数。

篇4: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篇5: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 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篇6: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练习: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算式.

6274+5=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学例2

教师: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0-15=25,所以括号里填25)

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 表示,变成例2.(板书: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数 )

介绍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 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板书:

强调:等号要对齐

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求 +48=62中的 .

3.教学例3

例3   270加上什么数得700?

提问:(1)所求问题是什么?

(2)要求的数用什么字母表示?

(3)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270+ =700

=700-270

=430

练一练:(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用减法检验下面加法的得数对不对.

1265+7426=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加数

8

270

36

31

加数

57

440

90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换成 ,然后说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数 .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一个加数?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求未知数 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1)18加上什么数得60?

(2)一个数加上180得420,这个数是多少?

2.求未知数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2米,宽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篇7:数学教案-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导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加法中的未知数。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推导新知识,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

篇8: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二)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求未知数x的书写格式。

教具和学具

插图放大图及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全体学生做课本第146页的口算卡片(六)。

2.填空。

出示口算卡片。

(  )+20=50  300+(  )=360

70+(  )=7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教学例1。

(1)出示课本中的第(1)幅图。

提问:

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④说一说这道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加数+加数=和。等号两端交换一下即:和=加数+加数。

(2) 出示第(2)幅图。

提问:

①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 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第一个加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是和及第二个加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3)出示第(3)幅图。

提问:

①这幅图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第二个加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和及第一个加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4)第(2)、(3)题进行比较,归纳为一个关系式。

提问:

①第(2)题要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要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同学们分别总结了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②把两式中要求的加数称为一个加数,把已知的加数称为另一个加数,请同学们归纳成一个关系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运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验算加法时,采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今天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应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即从所得的和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得另一个加数,就是加法做对了。

验算:375+89=454。

差不等于其中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把加法再计算一遍,正确答案应是:

练一练

用减法检验下面的加法得数对不对。

(1)6274+5=58290  (2)24138+8289=32327

全班一半的同学做第(1)题,另一半同学做第(2)题,分别指定一名同学在投影片上做,以便订正。

(1)6274+52016=58290

加法的得数正确。

(2)24138+8289=32327

加法的得数不正确。

再让学生计算出第(2)题的正确得数。

4.教学例2。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8=15,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

(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15-8=7,所以括号里填7。)

教师出示:(  )+15=40

学生说出应用关系式,求出括号里的数是25后,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x表示,变成例2。

例2 求x+15=40中的未知数x。

读、写x。介绍x是拉丁字母,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

(1)在等式x+15=40里,x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x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介绍解题书写格式:

强调每算一步,等号要对齐。

指导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x,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

求x+48=62中的未知数x。

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反馈

1.课堂练习。

试做练习七第3题。 随堂订正,注意书写格式。

总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怎样求一个加数?

(3)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4)求未知数x在书写格式上要注意什么?

2.课后练习:

练习七第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加法中的未知数x。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在括号里填数引入,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的最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1

(2)60-25=35(本)

(3)60-35=25(本)

375+89=454

加法得数错误。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例2  求x+15=40中的未知数。

篇9:《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试图用讨论、合作,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除法的意义。这样做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除法与乘法有一定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在写乘除法关系的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所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举例后发现,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如:3×0=0只能写成0÷3=0,不能写成0÷0=3。

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除数不能为 0”。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在大量的举例后对乘、除法的意义有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以文字、图形、字母多种形式解释了乘、除法的意义。有的小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他们用文字形式进行了概括。有的小组用图形“○、□、△”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那么△÷○=□或△÷□=○,但这里除数不能为0。有的小组则用字母“a、b、c”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a×b=c,那么c÷a=b 或 c÷b=a,除数也不能为0。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理解了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乘、除法的意义。

篇10:《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巧用情境,激发兴趣。教材依托习题探究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内容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教案创设挂灯笼的情境,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进而探究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探究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适当的小结探究的过程方法,让学生自己按照自主学习提示进行探究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后面的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瞬间被激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

(2)运用对比,突破重点。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列出算式,进而引出所列算式的验算式,然后把这三个算式放在一起,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强化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易与接受。

(3)公式使用,贵在灵活。9题的'第2小题,让学生体会在使用规律简便计算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a÷b÷c=a÷(b×c)和a÷(b×c)=a÷b÷c的选用要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灵活运用知识的重要性。

篇11:《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这个概念,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由平均分这个概念的含义引入除法这个概念,就成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从平均分的含义把学生引入到除法的'含义上来。

优点。

1、情景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两个问题的情景都是和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比如第一个问题我把班内草莓组20个学生分4个小组进行背诵乘法口诀比赛,通过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利用除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动手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学生通过摆一摆或者画一画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直接引出解决问题还可以用除法算式,再向学生介绍除号时让学生知道除号就是平均分,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3、本节课除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外,更加注重生与生之间的联系,比如在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认识除法,所以在读时好多学生总是把除以读作除,如果在基础阶段学生对除和除以的感念弄不清楚,会对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法造成困难,所以在学生读错时让学生指出错误,使学生对知识建立更深的印象。

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过于依靠教参和教案,使课堂容量过大,造成本节课的课堂效率不高。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尤其是教学环节的过度阶段时语言衔接不够精炼。所以给人感觉特别生硬。

3、教学时不能够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数学课中来,造成整个教学过程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篇12:《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新学期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新学期第一节课,如何让孩子学出状态,学的精神,是我在讲课前思考的,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效果还是不错。

1、先用课件出示4组题目让学生口算,看谁用的时间最少。如:第一组37+126=、163-37=、163-126=,因为是比赛性的题目,一下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关于发现规律的同学四组题很快做完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想说自己为什么做的快的原因了。这时老师适时的让全班同学都停止,开始探讨问题。

2、探讨方法,得出规律。

(1)让做的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做的,他们很快说出了每道题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第一道题的得数分别是二、三题的被减数,其余两个数也分别出现在第一道题目当中,也就是通过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的规律。

(2)这时让没有完成的用刚才同学们讲的'方法完成剩余的题目,他们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3、预习新课,理解关系。

在学生探讨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新课,集体交流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的学会知识,理解知识。

篇1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95―96页例1、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二。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应用这些关系,对乘法进行验算和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做出判断推理,概括出关系式。

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熟练进行乘法验算和求未知数X。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65÷5 17×3 45÷5 17×0×4

15×5 12×8 480÷16 0÷25×9

25×( )=100 ( )×14=280

2.说出下面各题中X的值,并指出计算根据。

X+15=45 X-6=24 90-X=30 36+X=40

3.引入新课:

同学们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已经很清楚了,那么乘法各部分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篇14: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教师口述题意:每盘30个鸡蛋,3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引导学生口述算式:30×3=90(个)(板书)

学生口述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因数×因数=积

(2)出示例1的(2)(3)两题

学生先口述题意,然后引导学生在书上直接计算,启发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90÷3=30(个) 90÷30=3(盘)

2.观察比较,总结关系。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2)式和(3)式与(1)式比较,发现了什么?

(2)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互相讲自己的想法。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

启发学生明确(2)式(3)式与(1)式比较,都是知道了两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同时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教师提示:应用此关系,可以对乘法进行验算。

(1)引导学生说出怎样验算

(2)完成“做一做”验算

24×36=1008 112×43=4736

4.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1)教学例2启发学生思考X在什么位置上,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口述:X是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根据已知两个数的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2)教师板书:X×6=96

X=96÷6

X=16

(3)引导学生进行检验:16×6=96

(4)教学例3:出示例3后,先启发学生议论,然后独立试算,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5.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2)因数×因数=( )

2.练习二十二第1题(分两个小组练习)

3.填表,说说你是怎样想的,97页2题

4.练习二十二第3题(分组练习,每组选一个题说方法)5.共同完成第5题,并说说你的根据。

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4题。

教学内容:教材95―96页例1、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二。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应用这些关系,对乘法进行验算和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做出判断推理,概括出关系式。

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熟练进行乘法验算和求未知数X。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65÷5 17×3 45÷5 17×0×4

15×5 12×8 480÷16 0÷25×9

25×( )=100 ( )×14=280

2.说出下面各题中X的值,并指出计算根据。

X+15=45 X-6=24 90-X=30 36+X=40

3.引入新课:

同学们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已经很清楚了,那么乘法各部分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篇1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教师口述题意:每盘30个鸡蛋,3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引导学生口述算式:30×3=90(个)(板书)

学生口述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因数×因数=积

(2)出示例1的(2)(3)两题

学生先口述题意,然后引导学生在书上直接计算,启发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90÷3=30(个) 90÷30=3(盘)

2.观察比较,总结关系。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2)式和(3)式与(1)式比较,发现了什么?

(2)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互相讲自己的想法。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

启发学生明确(2)式(3)式与(1)式比较,都是知道了两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同时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教师提示:应用此关系,可以对乘法进行验算。

(1)引导学生说出怎样验算

(2)完成“做一做”验算

24×36=1008 112×43=4736

4.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1)教学例2启发学生思考X在什么位置上,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口述:X是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根据已知两个数的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2)教师板书:X×6=96

X=96÷6

X=16

(3)引导学生进行检验:16×6=96

(4)教学例3:出示例3后,先启发学生议论,然后独立试算,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5.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2)因数×因数=( )

2.练习二十二第1题(分两个小组练习)

3.填表,说说你是怎样想的,97页2题

4.练习二十二第3题(分组练习,每组选一个题说方法)5.共同完成第5题,并说说你的根据。

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4题。

篇1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二)会利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减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和认真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篇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判断求减数或求被减数用哪个关系式。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卡片口算。

求加法中的未知数x。(要求说出关系式和口算过程。)

x+35=80 40+x=85 150+x=350 x+18=30

2.填空。

( )-10=15 85-( )=80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学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教学例4。

(1)出示课本中的第一幅线段图。

提问: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一条绳子有30米,用去18米,还剩多少米?)

②怎样求还剩多少米?如何列算式?

③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④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求?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也可以写作:差=被减数-减数。

(2)出示课本中的第二幅线段图。

提问: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一条绳子有30米,用去一些,还剩12米,用去多少米?)

②怎样求用去多少米?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0-12=18(米)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

②已知的两个数分别是第(1)题里什么数?

③怎样求减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减数=被减数-差

(3)出示课本中第三幅线段图。

提问:

①这幅图什么意思?

(一条绳子,用去18米,还剩12米,这条绳子长多少米?)

②怎样求这条绳子的总长,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18+12=30(米)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

②已知的`两个数分别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被减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被减数=减数+差

再引导学生比较,求被减数和减数的方法是不相同的。结合例4加以说明:

被减数30米是总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去的,另一部分剩下的。从总数中去掉用去的,就是剩下的;去掉剩下的,就是用去的。也就是说,被减数包括两部分,去掉减数就是差,去掉差就是减数。所以求减数要用减法。

求被减数,就是把减去的数与差这两部分数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计算。

练一练

课本练习八第2题:填空。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应用减法的各部分关系,可以验算减法。

教师叙述:过去我们学过减法验算,例如,432-78=354。怎样验算得数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减数与差相加,如果等于被减数,说明计算正确。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被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今天我们又总结了求减数的方法,能不能利用求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

应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验算减法。

如果用减数和差相加得到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去差得到减数,就是减法做对了。

练一练

课本练习八第1题的第(1)题:计算8024-4728,用两种方法验算。

4.教学例5:求未知数x。

(1) x-48=35

提问:

①x是减法中的被减数还是减数?

②怎样求被减数?

板书:

提问:

①书写格式上要注意什么?

②怎样检验是否正确?

(2)135-x=98

提问:

①x在减法算式里是被减数还是减数。

②怎样求减数?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求未知数x,并检验是否正确。

练一练

课本第35页的“做一做”:

(1)350-x=170

(2)x-120=370

全体学生在本子上做,指名两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以便反馈订正。

5.引导学生小结。

总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怎样求被减数?怎样求减数?

(3)验算减法有哪两种方法?

(4) 求减法中的未知数首先要注意什么?

6.课后作业 :

练习八第1(第2小题),3,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基础上,概括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三幅线段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被减数与求减数的关系式,并利用整体与部分关系,比较求被减数和减数方法的不同。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两个关系式的含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来验算减法,帮助学生掌握用两种方法验算减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能加深对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理解。

第三层次,利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减法中未知数x。由于求被减数和减数的方法不同,因此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首先要观察x在减法中是被减数还是减数,用什么方法求出,再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的最后,仍采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抓住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重点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相关专题 加法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