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采薇》的教学反思

糖糖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糖糖”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对《采薇》的教学反思(共1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苦痛,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比较远,诗篇中战士英勇爱国但又思亲恋家的复杂心理让现在的学生去理解有些困难。所以,如何设置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去理解就成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自我感觉本课对这方面难点的处理还不是很得力,希望可以下次可以得到改进。

1.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我甚至企图用拓展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理解“杨柳”的文化意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没有学生可以答上来。

王老师的话终于让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就开始拓展,第一次《村居》,一次不够还来一次《送元二》。“原典”上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思路问题。从《诗经》以后,才有了很多以柳入诗。结果我却用另外的诗来说明“杨柳”的.含义,牵强地告诉学生“柳”就是“留”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解读完经典的意象之后再拓展开去,朝着送别诗的方向去拓展。比如老师们提到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杨柳岸、晚风残月”等。

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对“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4.过渡语不恰当。

“在依依杨柳下,诗人会和谁告别?你能想象当时分别时的场景吗?”这个环节中,学生说到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等分别的场景。大多数同学说的都是人物的动作,比如一个学生说:诗人骑着马,但还是“一步三回头”;友人与我握手告别等,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好像有点乱乱的。事后想想,我可以追问:他们在说些什么?这样整个场景想象得就更丰富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仿佛看到了旁边的杨柳随风摆动,好像也舍不得我走的样子。我用这样一句话——“杨柳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带过去了。王老师说:“诗,要有诗性解读。送别的不仅有朋友家人,还有杨柳。这就是物态的融化,在春风下吹荡的杨柳,牵着他的手,希望他不要离开。”

篇2:采薇教学反思

这次课有两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采薇教学反思。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 “不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关于预设和生成,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释,我不多说。只说说我这课是怎么处理的。教学设计是设计成老师提问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教学反思《采薇教学反思》。至于为什么后面不是回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篇3:《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N狁之故。不遑启居,N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W,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N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教学反思

我觉得自己只是在走近《采薇》,而没有走进《采薇》。

前几天,我总也想不好这课到底要教什么,越改越觉得有问题。对这篇文章真是既爱又恨,但是没有退路了,于是今天我感觉是像完成任务似的走向了讲台。

走上讲台的那一刹那,我就已经很心虚了:对诗经我自己都不是很懂,还教学生?我努力地镇定自己:正因为自己没有在公开场合教过诗歌,所以我得尝试。有尝试,才能找到自己更多的差距;认识到差距才会更有动力努力学习。

课后,王老师和许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我结合自己的反思,觉得这堂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我甚至企图用拓展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理解“杨柳”的文化意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没有学生可以答上来。

王老师的话终于让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就开始拓展,第一次《村居》,一次不够还来一次《送元二》。“原典”上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思路问题。从《诗经》以后,才有了很多以柳入诗。结果我却用另外的诗来说明“杨柳”的含义,牵强地告诉学生“柳”就是“留”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解读完经典的'意象之后再拓展开去,朝着送别诗的方向去拓展。比如老师们提到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杨柳岸、晚风残月”等。

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4.过渡语不恰当。

“在依依杨柳下,诗人会和谁告别?你能想象当时分别时的场景吗?”这个环节中,学生说到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等分别的场景。大多数同学说的都是人物的动作,比如一个学生说:诗人骑着马,但还是“一步三回头”;友人与我握手告别等,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好像有点乱乱的。事后想想,我可以追问:他们在说些什么?这样整个场景想象得就更丰富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仿佛看到了旁边的杨柳随风摆动,好像也舍不得我走的样子。我用这样一句话――“杨柳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带过去了。王老师说:“诗,要有诗性解读。送别的不仅有朋友家人,还有杨柳。这就是物态的融化,在春风下吹荡的杨柳,牵着他的手,希望他不要离开。”王老师随便的一句点评都这么富有诗意。学习了。

又比如,默写完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发现时,一个学生提到:我发现这两句诗都是四言的。我当时的心里只是在想:看他们能不能马上发现对比。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轻描淡写地重复一遍过去了。没过一会,我马上想到:《诗经》的基本句式就是四言。这个同学的发现虽然很简单,但是很重要。可是我错过了表扬他的机会。我可以这样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诗经》的基本句式就是四言,《采薇》也不例外。”

总之,我没有走进《采薇》,没有读透,没有理解透。

通过这次备课,我明白原来古诗词这么难教的,我还曾经对师姐们说:“我好像没有正式上课,就感觉自己在进步哎。”她们大笑。

通过上课,我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原来自己的教学是那么浮浅与空洞,自己的个人素养是那么单薄与狭隘。于是,我更加有了学习的动力。谢谢王老师,谢谢帮助过我的师姐们!

篇4:《采薇》教学反思

这次课有两个地方值得自己反思:

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

二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 “不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

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关于预设和生成,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释,我不多说。只说说我这课是怎么处理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

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至于为什么后面不是回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篇5:《采薇》教学反思

这次课有两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 “不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关于预设和生成,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释,我不多说。只说说我这课是怎么处理的。教学设计是设计成老师提问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

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至于为什么后面不是回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篇6:《采薇》教学反思

本堂课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引导学生研习文本,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点拨得当,培养了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

《诗经》涉及到大量的文学常识,又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所以我让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诗经》有关的文学知识、艺术特色以及有关难字词这对培养学生自主讨探究的能力是很好的但因时间限制,有些内容介绍得过于简略

《采薇》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课堂上我尽力引导学生去领略其丰富的内涵,但还是取舍欠当,有些仓促,不太到位。

篇7:《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苦痛,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比较远,诗篇中战士英勇爱国但又思亲恋家的复杂 心理让现在的学生去理解有些困难。所以,如何设置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去理解就成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自我感觉本课对这方面难点的处理还不是很得 力,希望可以下次可以得到改进。

1、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 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 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 我甚至企图用拓展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理解“杨柳”的文化意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没有学生可以答上来。

王老师的话终于让 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就开始拓展,第一次《村居》,一次不够还来一次《送元二》。“原典”上 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 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思路问题。从《诗经》以后,才有了很多以柳入诗。结果我却用 另外的诗来说明“杨柳”的含义,牵强地告诉学生“柳”就是“留”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解读完经典的意象之后再拓展开去,朝着送别诗的 方向去拓展。比如老师们提到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杨柳岸、 晚风残月”等。

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 “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 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 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

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 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4、过渡语不恰当。

“在依依杨柳下,诗 人会和谁告别?你能想象当时分别时的场景吗?”这个环节中,学生说到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等分别的场景。大多数同学说的都是人物的动作,比如一 个学生说:诗人骑着马,但还是“一步三回头”;友人与我握手告别等,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好像有点乱乱的。事后想想,我可以追问:他们在说些什么?这 样整个场景想象得就更丰富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仿佛看到了旁边的杨柳随风摆动,好像也舍不得我走的样子。我用这样一句话—— “杨柳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带过去了。王老师说:“诗,要有诗性解读。送别的不仅有朋友家人,还有杨柳。这就是物态的融化,在春风下吹荡的杨柳,牵着他 的手,希望他不要离开。”

篇8:采薇教学

采薇教学范例

《采薇》采用起兴、重章叠唱之法,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字词,掌握《诗经》的基础知识。

⑵ 了解《诗经?采薇》的思想内容及重章叠唱等艺术特色。

⑶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诵读,感知课文。

⑵ 小组合作探究,积累相关字词,理清课文大意。

⑶ 调动学生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了解诗歌中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经历。

⑵ 通过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把握戍卒的形象,领会其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2、体会本诗中融情于景、比兴、重章叠唱等手法及其作用。

3、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播放《说句心里话》歌曲导入新课

这首歌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表现的是和平年代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而思乡的情感在战争年代尤为浓烈。几千年来,表现战士思乡主题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清代纳兰性德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等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长河中,这些优美的诗句涌动着无穷魅力。饮水思源,当我们追溯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耀着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第一部诗集的《诗经》,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经·小雅·采薇》篇,走进那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感受征人的情感和泪水。(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介绍《诗经》知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的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下面请第一学习小组介绍《诗经》这部伟大作品。

明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多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 “兴”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三、检查预习

1、自读一遍课文,勾划出你认为要注意的字音。

多媒体展示生字:

遑 靡 载 疚 戎 牡 腓 弭

2、第二小组文字障碍是如何解决的?

⑴ 通假字

莫──暮 棘──急 华──花

⑵ 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

岂不日戒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日日)

⑶ 古今异义:

小人所腓小人

古义:士兵或地位低的人。今义:道德卑劣的人。

君子所依君子

古义:将帅今义:道德高尚的人

⑷ 重点词语:

作 柔 刚 思 维 止 斯

3、翻译课文。

4、齐读课文,注意重音和节奏。

四、整体感知

1、概括本诗内容:

明确:本文写一位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诗中抒情主人公感情极为复杂,由于归期一拖再拖,加之无法向家里人传递问候,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走在回乡的路上也并没有感到轻松和喜悦,相反他的心被沉沉的悲哀压着。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对战争的不满以及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孰轻孰重。

2、理清思路(多媒体展示):

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

五、赏析课文

1、研读第一部分:

⑴ 作者怎样写征夫渴望回家的?

通过时间推移来表现他内心的渴望。

⑵ 怎样看出时间推移?从文本中找。

明确:开头两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绽放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

⑶ 你能描绘出士兵采薇的画面吗?

提示:诗歌一开始展示了一幅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面带饥色的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摘野菜,一边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那种情感是焦急忧伤的。

明确:是啊!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这里用比兴的手法,说明时光的流逝,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回家呢?思家之情随时间的流逝一步步加深。

⑷ 体会重章叠句的手法及作用:

提问:诗歌前三节诗句有什么的特点?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手法:诗歌前三节的语句有一些相同或相似,句型重复,只在句子的个别出换几个字,这种手法叫“重章叠句”。(板书)这种手法我们以前在《蒹葭》里学过,另外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如周杰伦的《断了的弦》等歌词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作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音节和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再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篇9:诗经采薇节选教学反思

我觉得自己只是在走近《采薇》,而没有走进《采薇》。

前几天,我总也想不好这课到底要教什么,越改越觉得有问题。对这篇文章真是既爱又恨,但是没有退路了,于是今天我感觉是像完成任务似的走向了讲台。

走上讲台的那一刹那,我就已经很心虚了:对诗经我自己都不是很懂,还教学生?我努力地镇定自己:正因为自己没有在公开场合教过诗歌,所以我得尝试。有尝试,才能找到自己更多的差距;认识到差距才会更有动力努力学习。

课后,王老师和许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我结合自己的反思,觉得这堂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我甚至企图用拓展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理解“杨柳”的文化意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没有学生可以答上来。

王老师的话终于让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就开始拓展,第一次《村居》,一次不够还来一次《送元二》。“原典”上的落实非常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思路问题。从《诗经》以后,才有了很多以柳入诗。结果我却用另外的诗来说明“杨柳”的含义,牵强地告诉学生“柳”就是“留”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解读完经典的意象之后再拓展开去,朝着送别诗的方向去拓展。比如老师们提到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杨柳岸、 晚风残月”等。

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4、过渡语不恰当。

“在依依杨柳下,诗人会和谁告别?你能想象当时分别时的场景吗?”这个环节中,学生说到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等分别的场景。大多数同学说的都是人物的动作,比如一个学生说:诗人骑着马,但还是“一步三回头”;友人与我握手告别等,有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好像有点乱乱的。事后想想,我可以追问:他们在说些什么?这样整个场景想象得就更丰富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仿佛看到了旁边的杨柳随风摆动,好像也舍不得我走的样子。我用这样一句话——“杨柳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带过去了。王老师说:“诗,要有诗性解读。送别的不仅有朋友家人,还有杨柳。这就是物态的融化,在春风下吹荡的杨柳,牵着他的手,希望他不要离开。”王老师随便的.一句点评都这么富有诗意。学习了。

又比如,默写完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发现时,一个学生提到:我发现这两句诗都是四言的。我当时的心里只是在想:看他们能不能马上发现对比。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轻描淡写地重复一遍过去了。没过一会,我马上想到:《诗经》的基本句式就是四言。这个同学的发现虽然很简单,但是很重要。可是我错过了表扬他的机会。我可以这样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诗经》的基本句式就是四言,《采薇》也不例外。”

总之,我没有走进《采薇》,没有读透,没有理解透。

通过这次备课,我明白原来古诗词这么难教的,我还曾经对师姐们说:“我好像没有正式上课,就感觉自己在进步哎。”她们大笑。

通过上课,我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原来自己的教学是那么浮浅与空洞,自己的个人素养是那么单薄与狭隘。于是,我更加有了学习的动力。谢谢王老师,谢谢帮助过我的师姐们!

篇10:诗经采薇节选教学反思

子曰:“不读《诗》,无以言。”今天,小花老师执教了《诗经·采薇》一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随着时光流转而愈见其情味的诗句,向我们款款走来。

小花这节课,课堂节奏是舒缓的,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小花的温柔与《诗三百》的动人相得益彰。《诗经·采薇》课堂伊始,她便引领学生走近《诗经》,走近《采薇》。她引导学生把诗句先化为美景,又联系《村居》《送元二使安西》等古诗,使学生了解“杨柳”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然后,她让学生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化为情景,想象作者与家人、亲友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解说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后,让学生通过写作者此刻的心情,感悟诗情。老师的设计中不乏匠心与闪光之处。

听了这节课以后,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誉为《诗经》最佳诗句之一,她的美,百转千回,言之不尽。而这短短十六字独立为一个文本,又有别于《采薇》。我认为,这十六字作为一个文本的价值,她所承载的,是一种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同时,她也是使六年级的学生接触和了解《诗经》,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一个起点。

我想,如果让我来执教,我会这样重新设计一下:

第一步,从《诗经》走近《采薇》。

了解《诗经》,熟读《采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四言诗独有的韵律之美。

第二步,走进《采薇》,体味诗情。

创设情境,想象“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情态之美。引入《采薇》全诗及诗意,略读,了解背景,化景语为情语,体味诗人这位返乡士卒“往”与“来”的心情,在“昔”与“今”的对比中,一唱三叹,读出诗人的万千思绪和诗句的情味。

第三步,走进“杨柳”,品味意象。

借《采薇》“杨柳依依”引出后世诗中丰富的“杨柳”意象,感受“杨柳”意象的独特性,引出“依依”之惜别,再反观诗句,入情入境,把“留”的情绪读深,读出“杨柳依依”蕴含之美。

第四步,从《采薇》走进《诗经》。

创设情境引出《诗经》的其他经典诗句,如《月出》的“月”的意象等,略带而过,激发学生继续走进《诗经》这一文化宝库的兴趣。

小花对《诗经》的探索,如她而言,“课还没有上,自己已经觉得进步了。”这便足矣!评别人的课是容易的,自己上讲坛才知其中艰难。我的设想,纯属纸上谈兵。也许到我把自己的班带到六年级时,面对这一课时,又会有一番新的感悟吧!但我还是要把这些不成熟的念头记录下来。正如《诗经》令人常读常新一样,许多感悟,只在那一个当下的那一念之间。记之,便为生命之确证吧——我听过,我来过,我想过……

篇11:采薇反思总结

这次课有几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 “不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

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篇12:采薇反思总结

关于预设和生成,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释,我不多说。只说说我这课是怎么处理的。教学设计是设计成老师提问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至于为什么后面不是回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篇13:采薇反思总结

这次课有几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 “不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

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看了“采薇反思总结”的人,还看了:

篇14:《采薇》课堂实录及反思

《采薇》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理解诗歌的含义

2、理解征人的情感

3、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征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就让我们回到我们诗歌源头《诗经》,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

篇15:《采薇》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2、了解《诗经》的重章叠句的形式及其作用。

3、进一步了解《诗经》“无邪”地“言志”的特点。

4、了解《采薇》篇对后世边塞诗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2、了解《诗经》的重章叠句的形式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爱情”是《诗经》歌咏的一大主题,另一大主题是“战争”,在以“战争”为主题的诗歌里,有从妻子的角度写自己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有征夫咏叹没有尽头的战争和对家人的思念。《小雅·采薇》就是这类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二、研读诗歌

1、就着课下注释,弄懂诗歌的意思,并将诗歌按照上节课所教的节奏朗读一遍。

2、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解读1~3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翻译: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芽已钻破土。说回家呀说回家,又到了一年将近的时候了。没有了家也没有了室,只因玁狁来侵犯。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玁狁常为患。

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的茎叶多柔嫩。说回家呀说回家,心中的忧思多深沉。忧心如火猛烈烧,又饥又渴实难忍。驻守的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讯。

篇16:《采薇》全文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冒出了芽尖。说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忧闷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打胜仗!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相关专题 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