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蝴蝶真漂亮》教学反思

多喝茉莉茶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多喝茉莉茶”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花蝴蝶真漂亮》教学反思(共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花蝴蝶真漂亮》教学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二年级的《花蝴蝶真漂亮》一课,通过绘画和制作蝴蝶来掌握点、线、面。虽然学生对蝴蝶不是很了解,我通过图片、让学生查资料、实物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蝴蝶的形态特征,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探讨,发现我们的生活世界是如此的五彩缤纷,更激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于是,我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蝴蝶能不能用我们的手绘制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探讨、不断地向伙伴、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用了各种不同的点、线、面来装饰花纹。大部分学生构图饱满,大小适中。有些学生开始把蝴蝶画小了,于是就想换纸重新画,被我及时的阻止,要求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后来有学生终于想出在原有基础上再在外面加大一圈的好方法。所完成的蝴蝶分为几层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动脑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节约用纸的好习惯。在动手制作的环节中,综合运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手法大胆创新进行再创作活动,从动手制作中了解形态对称的特点和色彩协调要素,激发学生感受和表现蝴蝶的兴趣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在作业的展示上我让每个组都把自己的作业贴在背景上不管完成与否,并让完成的好的组来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这样对他们是无形的鼓励,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对没完成的组,没有直接的批评,不伤害自尊心,而是通过直观的比较,自己组的蝴蝶一片空白,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再从而吸取教训。

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篇2:漂亮的花蝴蝶

花蝴蝶穿着很时髦的套装,在五彩缤纷的花丛中飞来飞去。所有的小飞虫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大家都羡慕花蝴蝶的美丽。都想和花蝴蝶做好朋友。

小蜻蜓飞到她的身边说:“蝴蝶姐姐,我想跟你一起玩。”

花蝴蝶展开她美丽的翅膀,看也不看小蜻蜓一眼就飞走了。

飞呀飞,花蝴蝶飞到一株小草上。小蜜蜂正在这颗小草的附近采花粉。看到花蝴蝶,小蜜蜂说:“蝴蝶姐姐,我们一起去给向日葵传花粉好吗?”

花蝴蝶摇摇头说:“要去你自己去,又苦又累的活儿,我才不去干呢。”说完花蝴蝶又展开美丽的翅膀落到另一株小草上。

“轰隆隆”一阵雷声滚过,大颗大颗的雨点儿哗啦哗啦地从天上掉下来。

小飞虫们都打开随身带的小包,取出里面的小雨伞,把自己藏在伞下。糟糕,花蝴蝶摸摸自己随身带的小包,里面没有雨伞,因为急着出门,自己竟忘记了带雨伞。花蝴蝶急得东躲西藏。

小蜻蜓说:“蝴蝶姐姐,快到我的伞下来避一避。”

小蜜蜂说:“蝴蝶姐姐,与我合用一把小雨伞吧,小心雨水打湿翅膀。”

花蝴蝶飞到小蜻蜓和小蜜蜂中间,两把美丽的小雨伞,轻轻环绕着她,为她遮挡着风雨,使花蝴蝶感到无比的温暖。花蝴蝶激动地说:“小蜻蜓,谢谢你!小蜜蜂,谢谢你!你们是我最亲爱的朋友。”

有一个小男孩叫葡萄小子,他最喜欢吃葡萄了,每吃完一粒葡萄,他就把葡萄皮吐了出去。葡萄小子吐出的葡萄皮,都可以铺成一条小路了。

葡萄小子自豪地说:“哈,好美的葡萄皮路啊!”可是,他从不在葡萄皮路上行走。

胖小猪在葡萄皮路上不小心滑倒了,一只红皮鞋掉进了沟里。

小猫咪在葡萄皮路上摔了一跤,一根鱼竿被折成了两段。

小花狗在葡萄皮路上走过,一只狗牙被磕掉了,还流了好多血呢。

小白兔在葡萄皮路上走过,结果把白裙子给弄脏了。

谁在葡萄皮路走过,谁就会摔跟头。

葡萄小子看见有人跌倒了,就哈哈大笑:“哈哈,又一个傻瓜,好玩好玩。”

一天傍晚,好多小伙伴在一起商量,他们决定把葡萄皮挪一挪,教训一下葡萄小子。

门开了,葡萄小子从家里走出来,去学校上晚自习课。天黑黑的,葡萄小子刚走出不远,就摔了一跤,他爬起来,走了几步,又摔了一跤……一路上,他摔了好多跤。

后来,葡萄小子哭了,这时,前面忽然出现了一支支火把,葡萄小子一看,全是被他害过的朋友。

小花狗说:“走,我们送你去学校。”

火把照亮了小路,他们绕过葡萄皮小路,快快乐乐地送葡萄小子来到学校。

葡萄小子想,以后我再也不乱吐葡萄皮了。对了,还有葡萄皮小路,我一定要打扫得千干净净。

篇3: 《民族服饰真漂亮》教学反思

活动描述:

“民族服饰真漂亮”共分为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主要让幼儿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简单了解藏族、新疆维吾尔族、苗族等比较多见民族的服饰特征,让幼儿在说说自己最喜欢那一套服饰、为什么的基础上,加深对服饰特征的了解,并能在老师出示相关图片的时候,进行正确区分。第二个活动是鼓励幼儿来绘画和表达,是在前面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装大致特征表现出来。应该说两个活动对幼儿来说都非常重要,本次分析主要围绕第二个活动展开:也即绘画过程。在教研组老师研讨和商量的基础上,我们又准备了很多关于民族服装的范画丰富,以帮助幼儿理解不同于汉族的服饰。一开始布置孩子们进行绘画,几个孩子比较犹豫,我进行了巡视观察,或者给孩子们添画一笔,或者给孩子们一个大致的轮廓,孩子们开始进入角色了,但是有个别孩子还是没有表现民族服饰这一特征。我于是请个别表现出民族服饰特征的孩子来展示作品,然后我进行了示范和讲解,告诉幼儿民族服饰突出一个线条的表现以及服装形状(包括开口、纽扣、衣服长短设计、头巾、挂件)等的表达。接着再请幼儿进行绘画的时候,我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绘画找到了感觉。

评价分析:

都说绘画和语言是融为一体的,说能为幼儿绘画做好铺垫,绘画能让幼儿说的内容更加丰富。第二次活动需要让幼儿在了解民族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手脑并用表达,也即绘画。前面的活动已经让幼儿充分了解了服饰的特征,教师在绘画前让幼儿又一次观看各种图片,承上启发式的谈话,能让幼儿马上回忆起已有的经验,进行口语表达,为绘画打开一个广阔的思路。然后教师进行地民族服饰的范画展览,让幼儿在欣赏、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地交流,并为幼儿创造一个空间,让幼儿与伙伴商量,并可以模仿,可以自己设计,虽然是“留白”的空间,但是可以丰富幼儿头脑中对服饰的印象。接着,我让幼儿进行第一次绘画表达,并进行展示,一是帮助绘画展示的本人以自信,在第二次绘画的时候进行创作。二是经过大家的展示交流,丰富其他小朋友的视野。

于是,有了交流的基础和进一步的丰富,让幼儿进行第二次绘画,可以添加,可以再创造,也可以设计。孩子们就能从容自如地进行自我认识的表达了,也不张望着希望老师帮助,而是很认真地低头画着,不时有孩子把自己的新创作给我欣赏,问我画得怎样?从第二次画的结果来看,能判断孩子已经理解了这样一个主题。最后,我请孩子们将绘画的.服饰剪下来,和老师一起布置了一面漂亮的墙饰。看着孩子们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就围绕着漂亮的墙饰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我能感受到孩子创造的快乐,我在想如果能再给孩子一次绘画的机会,他们将创作得更好!

所思所悟:

在绘画之前,老师千万不要表现出对服装的畏难和恐惧,老师的自信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绘画的自信。另外一个,在观察了相关作品之后,如果发现孩子确实在表达上有困难的,就需要及时地让孩子们停下来,进行相关的技巧辅导,以及时帮助幼儿克服困难。

篇4: 《民族服饰真漂亮》教学反思

我上的是综合课《民族服饰真好看》,这是我第一次带大班的课,像很多第一次一样有紧张带来的慌乱和不了解带来的无措。实践后就是对经验的总结,我对这课进行了反思:

1、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作为教师,上课的时候自身没有设定好一个清晰的说课条理。尤其是到上课的后阶段,我经常内容重复,没有逻辑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接下来该怎么说,语言也嗦拖沓起来。幼儿的思维也被我弄乱,上课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在上课过程中,前面时段教师可做一个“模板”,在黑板上罗列描述民族服饰特点的主要方面,条理很清晰了,教师讲了几个后,后面阶段就可以请幼儿模仿老师来讲述,这样可以促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也可以很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2、作为延展活动的民族服饰拼图难度设计过大,不适合大班孩子操作。我在设计拼图的时候,将拼切成12块左右,这对于大班孩子实在难度过大。有些组操作的时候,我还把两组的图片弄掉了几张,这也使得拼图游戏难以展开。虽然后来小朋友都把作品完成了,但这些都是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设置拼图环节的教学目的没有很好的达到。

3、我是第一次上课,幼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在开展活动或是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很难控制住局面,常常是他们在那里说话或是做些小动作。而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出现了问题:很少和幼儿互动。幼儿需要老师的回应才能有动力继续关注老师所讲的课,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而我就是怕小朋友的一些问题或是话语会脱离课程主题甚至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哄闹,为了“省去麻烦”,我就只采取了一些和我课相关的小朋友的回答,进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小朋友。后来我注意到,小朋友几乎没人回答我的问题了。看来,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回应,对整个课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课程环节设置上要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的讲课难度要有提升,不能一直处于平铺的状态,既然幼儿觉得“有挑战性”对内容更有兴趣,也使认知目标能更好地完成。

5、教师指令一定要简洁明白,在开展活动前就要将要求讲述清楚,有些甚至要反复强调让幼儿有个意识。在拼图前,教师可以先示范一次,将要求讲述清楚,再让幼儿分组操作。而我当时先分组后讲述,幼儿投入到分散的游戏中,注意力就更少集中在我的话上,这也是课堂局面混乱难以控制的一个原因,也给幼儿完成拼图增加了难度。

第一次上课效果不是很好,不过我也收获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在这些经验和老师对我的帮助之下,我会有进步的。

篇5:《民族服饰真漂亮》教学反思

首先我让学生分组介绍各民族的服饰,如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统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傣族妇女都喜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作,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再如: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又如:维吾尔族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湛。维吾尔族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

其次,我出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民族服装,学生进行讨论学习,请学生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如包装纸制作裙子、闪光纸制作银饰等。

学生制作材料多样、款式新颖,具有创新性,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的。

篇6:《民族服饰真漂亮》教学反思

1、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作为教师,上课的时候自身没有设定好一个清晰的说课条理。尤其是到上课的后阶段,我经常内容重复,没有逻辑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接下来该怎么说,语言也嗦拖沓起来。幼儿的思维也被我弄乱,上课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在上课过程中,前面时段教师可做一个“模板”,在黑板上罗列描述民族服饰特点的主要方面,条理很清晰了,教师讲了几个后,后面阶段就可以请幼儿模仿老师来讲述,这样可以促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也可以很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2、作为延展活动的民族服饰拼图难度设计过大,不适合大班孩子操作。我在设计拼图的时候,将拼切成12块左右,这对于大班孩子实在难度过大。有些组操作的时候,我还把两组的图片弄掉了几张,这也使得拼图游戏难以展开。虽然后来小朋友都把作品完成了,但这些都是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设置拼图环节的教学目的没有很好的达到。

3、我是第一次上课,幼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在开展活动或是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很难控制住局面,常常是他们在那里说话或是做些小动作。而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出现了问题:很少和幼儿互动。幼儿需要老师的回应才能有动力继续关注老师所讲的课,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而我就是怕小朋友的一些问题或是话语会脱离课程主题甚至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哄闹,为了“省去麻烦”,我就只采取了一些和我课相关的小朋友的回答,进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小朋友。后来我注意到,小朋友几乎没人回答我的问题了。看来,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回应,对整个课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课程环节设置上要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的讲课难度要有提升,不能一直处于平铺的状态,既然幼儿觉得“有挑战性”对内容更有兴趣,也使认知目标能更好地完成。

5、教师指令一定要简洁明白,在开展活动前就要将要求讲述清楚,有些甚至要反复强调让幼儿有个意识。在拼图前,教师可以先示范一次,将要求讲述清楚,再让幼儿分组操作。而我当时先分组后讲述,幼儿投入到分散的游戏中,注意力就更少集中在我的话上,这也是课堂局面混乱难以控制的一个原因,也给幼儿完成拼图增加了难度。

第一次上课效果不是很好,不过我也收获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在这些经验和老师对我的帮助之下,我会有进步。

篇7:大班《民族服饰真漂亮》教学反思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几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名称和特点,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

在活动过程中,我利用幼儿用书的画面,让幼儿了解我们祖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以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服饰特点,我们壮族是个大少数民族家庭,服饰也很有特色,很漂亮,随后让幼儿动手制作新疆帽,自己欣赏或交换欣赏各自的作品,从而使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使幼儿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名称和特点,以及分辨少数民族服饰特点,及制作少数民族的服饰作品,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活动达到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活动效果好。

篇8:《民族服装真漂亮》课堂教学反思

《民族服装真漂亮》课堂教学反思

情景描述: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做为一名中国娃了解一些民族服装,感受各民族的特点,能开阔眼界,拓展知识。

“老师,我记住了水族!”欣跑过来悄悄对我说。“水族!”有点惊讶的我自问:水族在哪儿?她为什么能记得水族而没说维*尔族或是藏族呢?

分析:

在孩子们的建构式课程幼儿用书上,有页画着身穿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有藏族、朝*族、蒙古族等等,其中有一身服饰很显眼,民族帽上有两银角高高翘起,一旁注写:水族。这就是水族,欣从书上记下了这个独特的民族。一来在于民族帽的特别。第二是源于孩子的识字状态,欣认得“水”字,因而很容易记下了水族,而一旁的其它民族尽管也注释了各自的民族,但这些字在孩子眼里不常用,比较陌生。第三,活动的最后,请孩子自选一种自己喜爱的民族尝试画一画,欣画了一位漂亮的小女孩,从她的穿着一眼看出了是模仿幼儿用书的.水族姑娘。第四,活动始给孩子们看的图片不够清晰、明确。孩子欣赏到了许多民族,而太多的民族放在一起,能让孩子观察到的只能是:少数民族的衣服很有趣、帽子很特别。要一下子了解这些民族是很难的。这么多图片一一放在一起没有重点,如能让孩子直观显示一民族特点的真实民族服装,我想孩子们就能有重点的去了解,效果会更好。

说到底还是由于课前的经验准备不够。这包括物质准备与经验准备。经验准备主要是课前与孩子们共同围绕少数民族这一主题来了解一些相关地知识,或是让孩子回家与父母共同寻找相关的书集。记得在看图片时,许多孩子把朝*族说成为韩国人或是大长今,这个经验的偏差是孩子在电视、生活中得到的。在物质上应为孩子准备带有民族特点的真实服装,更能诱发孩子的兴趣,直观地欣赏到民族服装,了解各民族的习性。在欣赏民族舞蹈的时候可以有选择的挑选,例如维*尔族的舞蹈,因为舞蹈班的孩子学过相关的动作。

篇9:《漂亮瓶子》教学反思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很灵活,我希望能通过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堂瓶子的制作课。为了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完整的表现瓶子,我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制作方法——“撕”,像撕纸这种方法,既简单快速又能够在撕撕玩玩中,感受“不整齐”的美感,还能远离利器,对孩子也是一种安全保护。用这种方法完成制作和美化瓶子,那么最富有冲击力的就是色彩,所以我选择了彩纸和皱纹纸,颜色鲜艳、好看,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制作时会很积极的参与到制作中,激发孩子的兴趣,用彩纸制作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将瓶子美化,再用手撕各种形状花纹装饰瓶子,这样,其实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为了让孩子去感受色彩搭配的美妙感觉,我设计了一个“精品屋”都是色彩背景,孩子自己觉得什么样的颜色搭配好看就可以自由去搭配,在比较中去选择。

为了能使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的意境,好像是个童话世界,给人想象的空间,我将自己装扮成瓶子世界的大使,接待每一个学生,就好像动画片中的“奇遇记”一样,新鲜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先给学生介绍这是瓶子世界,这里是瓶子教室,黑板上还贴着个大瓶子,所有的设计都紧紧地围绕着瓶子展开,为《漂亮的瓶子》的进行做好铺垫。我在教室中挂出了各班学生“瓶子”的优秀作品,有大有小,造型不同、颜色不同、制作方法不同,但是,所有的瓶子都是对称外形的。用瓶子装饰教室不仅可以创设一种童话中的瓶子世界,孩子可以提供给孩子视觉上的美感,给孩子的感觉是瓶子很美丽、漂亮。新奇而美丽的瓶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通过这种无声的更有影响力的教育,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还可以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美不仅可以用笔画出来,还可以用很多方法表现出来。

一节课的导入如果搞得枯燥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课就难以维持下去,因此在课的设计上我动了一番脑筋。新异的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积极探究活动,所以我先出示一个对称的瓶子,左右颜色不同,让学生找特点,理解什么是对称。然后引入新课“这节课就是要制作对称的瓶子”,从而讲授新课。

“听,鞭炮声,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瓶子商店开张了,走,我们也看看去。”先放一段鞭炮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带领孩子欣赏各种瓶子,找瓶子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就好像是有奖竟猜,奖品就是让孩子自己去摘取教室中他最喜欢的瓶子作品,“如果你能回答对聪明屋的问题,就可以随便拿走一个你最喜欢的瓶子”,让孩子去总结这一课的难题:“你知道怎样制作对称的.瓶子吗?哪种方法更省时间?你知道在一张纸上怎样制作出最大的瓶子吗?你知道怎样让对称的瓶子更好看吗?你知道怎样节省材料吗?用完的碎料能随便扔吗?为什么?”在游戏中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聪明屋有各种色块,告诉他们“每个色块后面都藏着一个问题”问学生“你想回答哪一个?”这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师奖励瓶子作品鼓励。在动手过程中促使多种感官一起参加。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的交替,提供充分感性认识,作为抽象思维的依据,降低了思维的难度,加强了理解和记忆。

在制作过程中,我准备了欢快的轻音乐,减少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快乐的制作。“把做好的瓶子贴在‘瓶子精品屋’中,屋里有很多颜色,比较一下,哪个颜色会衬托出你的瓶子,能够使瓶子显得更好看,你就可以把它贴在哪儿。(让孩子自己感受背景色的衬托作用,也许,孩子在颜色上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比比看,哪个瓶子做得最大?哪个瓶子做得最有创意?哪个瓶子颜色搭配或图案最好看?”小结讲评作业的时候,让学生来选择,贴小五星,评价说说“哪张好,哪好?对不足的瓶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对学生来讲,别的同学评论自己的画时,他的注意力会格外集中,对他来讲也是一个提高。最后呼吁大家“保护大自然,重视环保”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篇10:《漂亮瓶子》教学反思

本课开始,当学生对瓶子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将如何剪对称瓶子的方法教予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虽然,有一些学生第一次剪出的瓶子外形歪歪扭扭,但笔者认为,有主见的失败优于有依赖的成功。后来,学生经过互相探讨、成功经验的介绍都剪出了对称的瓶子,这些都足以证明,学生内心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交流意识、合作需求。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内心需要的环境,使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创造。

在学生创作瓶子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运用文字来装饰瓶子,如:“我的瓶子漂亮吗?”在这句话中,我发现有“瓶”、“漂”两字学生从没有接触过,但学生能学着板书书写。这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教师只有树立大教育观和学科综合意识,才能适应课改的大潮。

篇11:《漂亮瓶子》教学反思

这节课也一节手工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前,我就进行了精心地设计,力争使课堂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达成目标。

导入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一开始,我就出示了多媒体“各式各样的瓶子”。随着多媒体的播放,学生发出了一阵阵的赞叹声。然后,我通过语言,激发孩子进行剪纸的欲望。在孩子都想要来试一试时,我就让孩子开始制作。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开始我没有教孩子怎样制作,而是让孩子自己发挥原有的经验和想象自己尝试。孩子们兴奋地开始制作了,但是不一会儿,问题就出现了。除了极个别的孩子会剪以外,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于是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胆子大的孩子走到讲台边不停地问我“老师怎样剪呀?”我总是笑笑回答:“自己想呀!”大概过了5分钟,我示意孩子们坐下来,没有声音。我说:“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通过尝试,都发现原来自己不会剪,想看看老师怎样剪的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我就示范给坐得工整的小朋友看!”这时,孩子们都坐好了。于是我开始演示剪漂亮的瓶子的方法,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了3种基本的方法。这样的演示,讲明了方法,再次激发了孩子剪拉花的兴趣。

小组合作,完成创作。我刚演示完,孩子们又开始动了。这次,我提出了新的要求:四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剪瓶子,不仅要会剪,而且要剪出自己小组新的花样。于是,孩子们开始小组合作了,我也下到孩子们中间进行个别指导。特别是对于折法进行了指导。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大多数的孩子们已经能够掌握我教的方法,同时我还发现,孩子们也创造了一些新剪法。这节课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分析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是:导入课时部分,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自己进行尝试,尝试中发现了问题。带着学生的问题,我针对性地教学生剪、折的方法,再让孩子小组合作,完成创作,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篇12:《漂亮瓶子》教学反思

《漂亮的瓶子》是人美版小学第二册里的一课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称形,所以要剪出一个外形好看的瓶子对于他们来说很难。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很快地发现瓶子所具有的对称这一特点。我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如果在瓶子的中间画一条竖直线,那么瓶子的左右两侧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马上回答:“是一样的”。这样就为接下来的教学节省了一部分时间。

演示指导这一环节确实如我所料,个别学生知道对称形的剪法。我让一名学生说我来操作,并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穿插在里面,比如“对折后是以哪一侧作为中心来剪瓶子的一半儿?”“如果瓶口与瓶底都是直的,那么从纸的中间剪合适吗?”使学生懂得剪一半的形时要注意连接部位,要合理用纸,不要浪费。但是在学生实践时却发现个别学生对折后不知道怎样去剪,有的甚至将瓶子的整个形都剪出来了。致使课上完了,作品还拿不出来。课后反思我认为是学生的意识还没有跟上去,我就过早地进行了演示。应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尝试,然后再通过示范校正他们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指导的针对性更强,学生注意力会更集中,学习效果也就不一样。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发现自己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不够,即使是同一年级的班级对于不同课型的接受能力也完全不同。有的班级手工制作的能力强,有的班级绘画的能力强。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班级的学情,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教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见成效。

课要教的好就要勤动脑,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在课后反思中想办法。我相信那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篇13:《漂亮瓶子》教学反思

一年级美术教材中《漂亮的瓶子》是一节工艺兼绘画课,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与感受各种各样的瓶子,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的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乐趣。体验创造成功的乐趣。

在一(1)班第一次上课,讲完课后,我对本课产生了一些想法:

1、瓶子图片展示的太多,导致讲述时间过长,造成学生练习时间较短,作品未完成;

2、结尾展评未进行;

3、欣赏瓶子图片时,因应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讨论,瓶子各部分结构、形状、位置是要变化的,才能使瓶子各种各样、奇形怪状,有创意。进行这一环节时,教师讲授过多,应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

后来,我对教案进行了快速修改,把教学体会瓶子奇形怪状这一环节,改为这样的设计:“这些瓶子都非常奇特,各有不同,那咱们就来观察一下瓶子是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欣赏讨论,教师小结板书)这是瓶口,瓶口下面细细的这一段像不像脖子呀,咱们称它为瓶颈。瓶颈下方两端的装饰像不像小耳朵呀,所以叫它瓶耳。再往下看圆溜溜的这段像不像爸爸的肚皮,这就叫瓶肚。最下边的······没等我说完,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是“瓶脚”我欣慰的笑了,对也可以叫瓶底儿。然后我又出示几个造型奇特,形状各异的瓶子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瓶子奇特的原因。有的瓶口粗,有的瓶口细,有的瓶肚靠上,有的靠下,有的省略了耳朵。原来瓶子各部分结构位置、形状发生变化,瓶子才会奇特。在第二次讲课后,我对比第一次进行了总结:课堂教学较完整,从导入到讲授,学生制作,展评各环节时间安排很合适。学生对利用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基本掌握,但在制作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纸张,剪的过小,造成材料浪费。在折叠纸后,对错纸边,造成剪出的瓶子成为两半。

根据这些情况,我有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在演示折剪环节,我加入了这样的设计:“首先咱们要用纸剪出一个瓶子的形状,刚才大家已经发现瓶子的左右是对称的,谁来告诉我,怎样能快速的剪出一个对称的的瓶子呢?”(学生回答)把纸对折,画一半瓶子就可以了,大家先看老师剪一个瓶子。(我故意剪一个画的太小的瓶子)怎么样?(让学生自己发现了画的太小的后果)“那再看老师剪一个这回一定剪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故意剪成两半的)“这个怎么样?啊呀,怎么变两半啦”(学生迫不及待的喊着对错了纸边,应以折叠线那边做中心线)这样学生再做的时候,很容易注意到了这亮点。

经过这两次讲课,改课,我在一(3)班进行了第三次讲课。这次避免了以往出现的问题。经过这次反思,我发现了自己课堂教学能力有更进了一步。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课堂节奏不够紧凑,不够收放自如,对教学中遇到的突发问题,不够灵活处理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相关专题 真漂亮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