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

冰你一下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冰你一下”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共8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介绍

胸中书传有余香——辛弃疾《虞美人·送赵达夫》

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龚自珍《己亥杂诗》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全集·开拓新诗歌的路》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华罗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朱熹读书方法论的精义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认为读书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他要求读书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渐深入。

第二,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与领悟,牢固记忆与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若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仔细认真,沉浸其中,周密思考,反复琢磨,多方验证,才能明辨是非,解决疑难。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

第四,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同时,他认为读书又不可固执己见。

第五,著紧用力。朱熹认为读书要勤奋,抓紧,舍得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才能成功。他很重视情感在阅读中的作用,指出阅读时要精神振奋,有紧迫感,不能松懈。

第六,居敬持志。敬,指用心专一。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纯净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同时,他指出为学以立志为先,志是心之所向和为学的目的,目的不明,无以为学。

《读书之要》朱熹

【原文】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已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自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翻译】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加工坚硬的木头,先加工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加工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古人读书大多功利性过强,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手钟票”,天下士子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向名利的顶峰发起无数的冲刺,即使头破血流,也鲜有退缩之意。这样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并不算什么奇事,更有悬梁刺股之发烧行为,让人觉得一部中华古人读书史实则是和了鲜血和泪水写就的。读书毫无快乐可言,一跃龙门,舍孔孟逐孔方的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读书人似乎也就苦尽甘来,尽享人生之福。

但千年以来,以好读书流传青史的人并不算多。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四中评序》中赞扬说:“千古善读书者,陶渊明一人而已”。可见,陶氏是最懂读书三味的奇男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据此可见,陶渊明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的挂印归隐田园,都令我这样的小知识分子欣羡不已。陶氏读书是不拘形式的,随心所欲的,他对读书之乐的终极看法就是自娱文字,只有娱才可以娱人。因此,摒弃功利性,提升个人修养,是所有读书人的最美妙的梦想。然而读书之乐要用心体会,度量读书人的内心充实与否,丈量读书与现实之间那些长长短短的距离,要做到这一点,真是很难!

鲁迅先生说:读书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人,一种是嗜好的读书人。职业的读书人,是强迫,是勉强,是有利害关系的读书人,极易对书本产生疲劳,减掉光味,甚至把读书变成苦差事了!但嗜好读书的人则全然不同,他们能够手不释卷,因为随便,因为轻松,他们可以在任意一页文字的背后,都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到滋润自己灵魂的营养,并且乐此不疲。

朱熹以读书为乐,曾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他晚年体衰,仍抱病读书,并编写《礼书》,直到去世。

朱熹对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着独特而深切的体会,他写过《观书有感》一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问这池塘为何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要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让思想活跃,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

篇2:朱熹读书名言

古人读书名言,值得借鉴!

1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3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5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7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8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篇3:朱熹读书名言

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6、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9、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1、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12、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13、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 14、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15、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篇4: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1.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7.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1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篇5:朱熹有关读书名言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5.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6.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7.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8.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9.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10.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篇6: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1.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2.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3.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7.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9.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2.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4.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7.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9.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忆秦娥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22.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23.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24.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25.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朱熹

26.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27.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朱熹

2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9.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3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31.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3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语录

3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5.活到老,学到老

36.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3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41.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42.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4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4.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45.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4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8.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49.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5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51.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5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3.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54.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55.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56.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篇7:朱熹有关读书名言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2.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3.鹧鸪天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5.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6.满江红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7.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8.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9.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10.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1.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12.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13.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

14.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1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16.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17.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0.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21.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范纯仁语》

22.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23.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26.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2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2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9.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3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31.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3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33.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3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3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7.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39.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40.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篇8:关于朱熹读书名言

1)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2) 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朱熹

3) 心平则气自和。 ——朱熹

4)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5)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6)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劝学诗》

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

8)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 《四书集注》

9)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录》

10)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朱熹 《朱子语类》

11)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 《朱子全书》

12)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13) 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朱熹

14)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15)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 《春日》

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17) 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 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 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 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 礼记 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 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朱熹 《四书五经》

18) 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 礼记 中的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汇集一起刊刻,合称 四书。再加上 先秦的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朱熹 《四书五经》

19) “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朱熹 《论语集注》

20)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朱熹

相关专题 朱熹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