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后心得参考

skz制作人殷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kz制作人殷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爱和自由》读后心得参考(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让天赋自由读后心得

我读到一本有趣的书《让天赋自由》,本书的作者是肯·罗宾逊,他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排名第一的TED演讲人。本书所描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活出自己的天命,就是指“喜欢做的事”与“擅长做的事”能够相互结合的境界。本书强调的是:发掘天命,激发热情,才能创造成就。

首先,我们要知道,天命为何物?天命就是天生资质与个人热情结合之处。天命的两大成分是“天资”与“热情”,两个先决条件是“态度”与“机会”。换句话说,天命就是在四答这四个问题:我有、我爱、我要、在哪?第一,我有。天资,指的是你在某方面与生俱来的天分,让你靠直觉就能感受或理解某个学问的本质、其中的道理,以及它的用途。因此,天资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第二,我爱。许多人在某些方面有天生的能力,却不认为那就是自己的天职。因此,不仅要有天资,还需要有热情。第三,我要。态度,指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与环境——观察事物的角度、你的性情,以及情绪性的观点。有个有趣的指标可以用来判断你的态度:你认为“运气”在生命中扮演什么角色?热情工作的人常说自己很幸运;而自认为没有成就的人则说自己运气不好。第四,在哪?若缺乏适当的机会,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天资何在,也不知道这份天资能为你创造多高的成就。因此,天资需要有机会使用,才能展现出来。

四个关键问题,决定你是否活出自己:

天资/什么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

热情/哪件事让你永远充满活力?

态度/你让际遇左右生命,还是用态度创造运气?

机会/如何为你的热情找到实践的管道?

本书记录了59个感人的生命故事,他们的故事并非童话,这些人都过着挑战重重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旅程并非轻松坦途,都同样经历过低潮与高潮;他们没有一个人拥有“完美”的生命,却经常在某些时刻体验到近乎完美的境界。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从事自己钟爱的工作,而且认为工作中的自己最近真实的自我。他们的时间流逝与别人不同,他们活得更扎实、更专注、更有活力。他们让我们意识到,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人生、孩子的教育,以及各种组织的运作。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识,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创意想象能力。书中以宇宙天体的大小为例子,来说明想象力: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大小重要吗?是的,我们很难清楚的认识,因为行星就其它东西一样,“大小”是相对的。虽然人类与地球与太阳与银河系比较起来,人类或许又小又卑微,但是,人类依然出类拔萃,因为我们有能力知道自己渺小。这种不同,就是天资和想象力。但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同,创造力可以将想象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就不可以被认为具有创造力。你必须将想象力付诸行动,才能创造新的东西,或是提出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甚至提出新的问题。你可以把创造力视为“应用想象力”。

可是,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哪里了?本书引言讲述了一个故事:几年前,有个小学老师正在给一群六岁的孩子上绘画课,从在教室后面的一个小女孩平常上课很少专心,在绘画课上倒是相反。持续二十分钟之久,小女孩定定坐着,双手圈着画纸,完全沉浸于自己的创作中。老师十分惊奇,最后,开口问小女孩在画些什么。她头也没抬就说:“我画的是上帝。”老师听了讶异地说:“可是没有有知道上帝的长相呀!”小女孩说:“等一下就知道了。”这令人想起年幼时期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我们有多么奇妙的自信心,但多少人长大之后便遗失了这样的自信。书中引用了瑞吉欧教学法的创办人马拉古兹的一首诗《其实有一百》,告诉我们:孩子有一百个世界可以探索、创造和梦想,但是我们偷走了九十九种。让孩子不要去听、不要去想,只需去发现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那个被我们偷走了之后仅存的世界。我们告诉孩子,工作和玩耍、现实与幻想、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智与梦想,这些事情不能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告诉孩子:没有一百。孩子说:不,一百就在眼前。

那么,如何才能让你的天赋自由?跟牛顿一样,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换句话说,你必须寻找让你看见的伙伴。如果你一直以来都只能独自追求热情,那么在你找到“族群”的那一刻,或将感到无上的解放。本书所说的“族群”,包含两个主要概念:一个是“范畴”;一个是“同好”。多数人之所以能找到天命归属,都是因为结识了怀抱相同热情,也希望实践自我的人。相反的,如果你深深觉得与目前的族群格格不入,或许就该转头往他处去寻找了。族群并不只是让你获得认同与互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族群还能给你启发与刺激,促使你突破限制,创造更高的成就。还有一个关键点,你要找到让你人生大转弯的良师。良师常能为你提供四种功能:识别、鼓励、辅助、督促。为了寻找此生的天命,你必定会遭遇重重的障碍与限制。若没有熟知路途的向导,看出你的热情、认同你的兴趣、铲平你面前的道路,并且敦促你发挥能力的极限,那么你的人生道路显然肢困难许多。

我们的体内其实已经存在着成长的元素,所以必须设法发现并培养自己独特的资质与心中的热情,这才是确保个人成长与成功的最佳途径。

篇2:让天赋自由读后心得

1.智力的最高形式就是创造性思维。在发现天赋时,理解创造力的本质必不可少,而且要清晰的理解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2.人们对创造力的迷思(误区):

第一个迷思:只有特别的人才有创造力。

第二个迷思:只有特殊的活动才需要创造力。

第三个迷思:人们要么具有创造力,要么根本没有。

3.智力的动态性解释了人类思维的非凡创造力,而创造力能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活和周遭的环境,以及发现自己的天赋。

4.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通常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热爱自己所运用的媒介。

5.找到可以激发想象力、让你热爱工作,并乐在其中的媒介,是释放创造性能量的重要一步。

6.各种媒介中的创造力能淋漓尽致地阐释智力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7.创造力就是要建立新的连接,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以新的方式看待事物。

8.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并不是线性的,而是看到了事物之间以前未曾注意到的连接和相似之处。创造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散性思维或者横向思维,尤其是隐喻或类比思维。

9.无论日常思维存在什么样的性别差异,创造力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同一时间里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10.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让我们成为自己,并让我们成为可以成为的人。

篇3:让天赋自由读后心得

1.天赋的一个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挑战对于自身能力和他人才能的固有观念,这并不容易。

2.创造力和创新的敌人之一就是常识,特别是在有关我们自身发展的方面。

3.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标准化考试的弊端:它只能测验某些类型的智力。

4.智力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没有人能对其进行衡量比较。

5.智力的多样性是天赋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你不接受人们可以以多种方式思考世界的事实,也就很难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6.智力的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非常多样性的。显然不局限于语言和数学推理能力。

第二:它是完全动态的。事实上,在大脑的动态运用过程中会爆发真正的突破,这也是一个发现事物之间新型联系的过程。

第三:他是完全独特的。发现天赋就是让你能够体验到全方位的世界,并发现自己真正的优势所在,不把一切视为理所

篇4:让天赋自由读后心得

天赋是一种定义自我潜能的不同方法,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同,但天赋本身确实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和热情,它可以成就超乎想象的我们。理解这一点,就可以改变一切。它在如此不确定的未来之中,是我们最好的,或许也是唯一的途径,能帮助我们通往真正且持续的成功。

没有发现我们自身天赋的原因/限制有哪些?

第一种限制在于我们对自身能力的理解。

第二种限制在于我们对这些能力相互关系的理解。

第三种限制在于我们对自身发展和变化潜力的理解。

4.学校系统灌输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智力和能力观念,也高估了某些种类的天赋和能力,这种“普适”的教育方法其实边缘化了那些天生不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的孩子,也严重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5.伴随着复杂技术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在同龄人中有更好的表现。这种革命尚未结束,事实上才刚刚开始。

6.我们能为未来做的唯一准备,就是让自己的潜能尽可能地发挥,去做那些能让自己变得灵活高效的事情。

7.天赋是天生能力和个人热情的结合。

8.只有我们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之后,我们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9.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创造并抓住机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

篇5:让天赋自由读后心得

认识天命

天命=天赋 爱好

拥有某种天赋的人,对这种事情是什么、如何运行和如何做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直觉和领悟能力

只有天赋还不够,还需要对所做的事情有一种深深的喜爱

人类智力是多样的,与其问你智力多高,不如问你有哪种智力

没有展现出某种才能不代表你不具备天赋,只是还没有发现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成就的基础,造城市、打好高尔夫球、制作精致餐点、各种科学研究不是只在“创造力主导的”活动中才存在创造力,数学、机械、经营企业、做好运动员都涉及创造力

关于忘我境界

身处忘我境界也就是身处天命状态

身处天命,并不会从你身上带走能量,而是给予你能量,即使是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所热爱的活动也会让我们充满能量

如何找到和发展天命

寻找天命的存在着不少限制,要做好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准备

个人限制:成为真实自我的意愿是否坚强,克服生理障碍、心理障碍(自我怀疑和害怕)

社会限制:家人朋友的建议;从众的惯性

文化限制:各种潜在的文化规则

跟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们建立联系

这些人肯定你的才能,激励你的进步,影响你的成长,驱使你去做最好的自己

这些人能激发你的灵感

让天赋自由读后心得

篇6:爱的教育读后心得

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作家,意大利主要报纸的记者,他关注社会问题,继而投身政治,参加社会主义运动,1879年至1889年的间,他写了许多有关社会题材的著名作品,如《散文集》、《朋友们》、《大西洋上》等。而在他的众多名著中,我最喜爱的,还是他在1886年写的一部小说——《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三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中有一篇文章名叫《纯真的孝行》,文中有个叫潘克希的孩子,他十分刻苦,只可惜,他有一个贪杯的父亲。他的父亲整天酒杯不离手,而且,每次喝醉了回来,往往无缘无故地踢他、打他,乱摔他的书本。可是潘克希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些。甚至,在别人说他父亲时,他还会拼命反驳,总说“我的父亲非常爱我!”,不过说的时候,声音总是很低,同时还流下了眼泪……这,虽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之事,甚至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这却是世上最最真挚,最最纯真的孝行。

《爱的教育》这部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读完了它,我对爱,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每个人的身边都充满了爱,只看你会不会去感受。

篇7:爱的教育读后心得

《爱的教育》,教会我们把爱比作成很多东西。确实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什么,爱到底在哪里?我们的生活中有爱吗?读了《爱的教育》我开始明白了这些。

《爱的教育》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他一年里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文中洋溢着对祖国、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文中所表达更多的是比明珠还闪亮的道德。一直是这本书引导着我们走向爱的王国,拥有着一颗勇敢进取而又真诚的心。最令我难忘的是“医院的天使”。

一个叫齐启禄的男孩,由于他的爸爸生病了,繁忙的妻子,由于有个二儿子在生病,还有正在哺乳的小儿子,不能分身,不得不叫大儿子去看望父亲了。可是孩子到医院后遇见了一个独居的人生了没人照顾,结果他一直照顾着一个外人,连自己的父亲都没办法照顾。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也是容易的,爱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又谈何容易?看着这个故事,我想起了那一件事,在5.12大地震期间,老师要我们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我听了,很为难,想:我一个月只有50元零花钱,早已打算好去买3本书了。后来我想起了“医院的天使”。我看了看电视机里的小孩子,个个衣衫破烂,没吃没穿,一对对布鞋破烂,顿时想:我“牺牲”一下自己的零用钱吧!看!他们没吃没穿,这个时候应该要我们相助啊!我把我仅有的50元零用钱捐给了四川灾区,仿佛我的“爱心”已经飞到了灾区了……我微微地笑了一下。

生活就是这样,社会上有许多需要我们去爱的人,但在社会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去爱别人,去感受那种比珍宝还贵重的爱呢?《爱的教育》让我懂得了爱是伟大的、无穷的、博大的力量……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爱的教育读后心得8

人世间什么是爱?爱又是什么呢?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动力?带着这几个问题,我满怀期望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

《爱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读者都感动的伟大作品,它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从而反映了书中人物的精神:善良正义的卡隆,总是得第一的德罗西,勤劳的可莱蒂,孝顺的波列科西,酷爱读书的斯代地,爱国的伦巴第少年,鼓手,孝顺懂事的小抄写员朱利奥,为了救祖母而献出生命的费鲁乔,还有每月故事里的那些少年们……

这一个个小故事感动了我,令我感慨万分。

尤其是每月故事里的伦巴第的小哨兵。当我读到尖锐的呼啸声又一次划过,男孩猛地松开过,像一块石头一样落在了地上。读到那里,我的心怦怦地跳,一边在心里祈祷:“不会死的,不会死的。”一边急切地往下读,可是最终男孩还是死了。读到那里,我鼻子一酸,被男孩的勇敢深深地震撼了。这个少年不怕危险为士兵报信,最终还英勇地牺牲了。

每次想到这儿,我就感到异常羞愧。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商场逛逛,我觉得十分口渴,就让妈妈给我买饮料。妈妈想锻炼我的生活本事,便让我自我去买。我胆怯地说;“妈妈,我不敢去,还是你去吧!”妈妈鼓励我说:“人家又不会吃了你,怕什么呢?”就这样我和妈妈僵持了十几分钟,妈妈不耐烦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自我去了。我连买饮料的胆量都没有,我是多么胆怯啊!而少年牺牲了自我都不害怕,以后,我要多锻炼自我,向少年学习。

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的启迪,让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爱的温暖中吧。

篇8:爱的教育读后心得

在这个纷纭的世界海究竟是什么《爱的教育》给了我们答案。《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科丽的男孩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见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感谢恩之情。爱是这本书的主旨,爱如空气将我们包围,因为他的无影无形而总被我们忽略。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书中的我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无私伟大的教诲,生病时同学的关心陪伴让我们感动不已。书中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不仅是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读者被其中所体现的强烈情感而震撼。

在现代教育中,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爱的教育》都应该是其核心,是其基础。有了《爱的教育》,我们才会用一种纯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社会,才会以感恩的心态面对这个复杂社会中的一切。受过《爱的教育》的人才是健康的,完整的,合格的人,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完整的社会,读过《爱的教育》的人都会被书中所描绘的社会所吸引,我想这应该是《爱的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我们在生话中要推广“爱的教育”。在身边见到暴力教育要及时阻止,比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在前几天,邻居家的小孩把作业本落在学校的桌箱里面了,他的父母听了,拿起皮带就是一顿猛打。这时被阳台上的我看见了,我立刻飞奔过去,对邻居说:“叔叔阿姨,你们不能使用暴力解决孩子犯错的问题,应该问他为什么犯错并让他改正就行了,他忘记作业本可以打电话和老师沟通或者重新买一本做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打他呢?你们越打他越怕,要用‘爱的教育’教育孩子。”

你们爱他,就不能打他,每个小孩子都会犯错误,要给他改正的机会呀!叔叔阿姨们听完后脸红了,还说,以后再也不打骂孩子了,要用“爱”教育孩子。从那天以后,我再也没有听到邻居家小孩子的哭声了。爱的教育要宣传,见到暴力教育要制止,打骂暴力不正确,我们要用爱的教育来育人。

篇9:爱的教育读后心得

我喜欢看课外书籍,所以妈妈经常经常给我买课外书。最近我在看《爱的教育》,我很喜欢看这本书,因为它是一本外国名著,而且是以小朋友的日记方式记录下来的。它每一篇都不长,但故事却很感人,更重要的是它的主人公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学生。

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看完,但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二年级的学生罗贝蒂,他为了保护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不被马车撞倒,自己却来不及躲开,被马车把脚骨压碎了,成了残疾人,永远只能靠拐杖行走,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睛都红了。妈妈问我怎么了,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了摸着我的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帮助别人的人多的很,但像他这样的小学生,但像他这样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并且还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这种事项境界真的是很少见”。妈妈还和我一起看这本书,教育我要多多帮助别人。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从小就要有一个感恩的心,学会疼爱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要做一个勇敢、真正、不图回报、善良的人!

篇10:爱的教育读后心得

爱,多么简单而又单纯的一个字。相信在大家心中都有这么一个熟悉的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爱。当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明白了爱是无私奉献的,爱是伟大的。

书中主要讲述了四年级的安利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他身边的感人故事以及他在生活当中所积累的点点滴滴爱。他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反思自己一天的成果,他在快乐的世界里成长着。安利柯每天都写着,坚持不懈,一丝不苟,他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爱的教育》是以日记形式来叙述的,虽然书中的故事十分短暂,但书中包含了同学们的友谊,师生的恩情,父母对孩子的爱。这一切代表这一个饱含诗意的字爱,爱决定一切。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十分感人,但最让我读得津津有味的是船难的每月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几年前的一个早晨,一艘大轮船向马耳他岛驶去,但因那天天气不妙,下起了大暴雨,船无法前行。父母双亡的马利奥恰好想去亲戚那住,他在船中认识了一位小女孩,彼此成为了好朋友。那场狂大的暴风雨让人们精神措乱,船舱受伤严重,还剩最后一条救生船了。几位船员与大人都上了船,还剩下一个空位。船员们让马利奥上船,但他知道小女孩十分想得救,更何况他想起那个小女孩帮她包扎头的情形,马利奥抱起女孩儿就往下扔,但自己却被海浪吞没了。船长也牺牲了,许多乘客遇难了。

马利奥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希望留给自己,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船长就算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不看重自己的生命,而是把乘客们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留给他人一个还生的机会。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谦让他人是传统美德,我们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热爱他人,关爱他人。我还感受到了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就可以感受到爱的海洋。

篇11:爱的教育读后心得

《爱的教育》是亚米契斯的一本小说。里边写满了各种真实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利柯一则中的《爱国少年》。

故事的内容是: 一只轮船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开到意大利的热那亚来。船舱里有许多人,其中有个十一岁的少年,衣衫褴褛,避开了人们,像野兽似的用白眼看着他人,为什么呢?原来在两年前他被在乡间种田的父母卖给了戏班子,戏班子里的人经常打他,骂他,叫他受饿,强迫他学会各种把戏,带他到世界各地表演,一味虐待他,连食物也只给他一点点。戏班子到了巴塞罗那的时候,他受不起虐待与饥饿,被迫逃了出来,到意大利领事馆去请求保护,领事可怜他,叫他乘上这只船,要送他回到残忍的父母那里去。少年遍体是伤,非常衰弱,因为住的是二等舱,人家都很奇怪,对他看。和他讲话,他也不回答,似乎讨厌这里任何人。

这时有大批妇人从舱里走出来,她们听了少年的话,也就放意要人看见似的拿出若干钱来掷在桌上,说:“这给了你,这也拿了去!”

少年低声答谢,把钱收入袋里,脸上现出喜欢的笑容。这时那三个旅客围牢了二等舱的食桌在那里谈论着,他们一壁饮酒,一壁谈着旅行中所经过的地方情形。谈到意大利的时候,一个说意大利的旅馆不好,一个说,如其到意大利,还是到北极去好,意大利住着的都是拐子土匪。后来又说意大利的官吏都是不识字的。

“愚笨的国民!”一个说。“下等的国民!”另一个说。“强盗……”还有一个正在说出“强盗”的时候,忽然银币铜币就雹子一般落到他们的头上和肩上,同时在桌上地板上滚着,发出可怕的声音来。三个旅客愤怒了,举头看时,一握铜币又被飞掷到脸上来了。

青年说:“我不会接受侮辱我的国家的人的施舍。”

这一则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虽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可是,在我们的眼里,祖国,应该比钱更加贵重,维护了祖国,也就等于得到了一大笔财富。

篇12:爱的教育读后心得

今年暑假,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小说《爱的教育》,深深地被书中的一个个平凡的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质而感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爱国少年》这个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贫穷意大利青年从小就被卖到戏班子,受尽了虐待,一次,戏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机逃了出来。在意大利领事的帮助下他登上了开往意大利的船只,与一群来自世界各国的达官贵人坐在二等舱中。船上的乘客们了解了他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他,纷纷给了他一点钱。正在他庆幸有了这些钱就可以吃一顿饱饭时,他听到了那些给他钱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国意大利,于是那个小男孩就把这些钱愤怒的扔了出来,并高声吼道:“我不要说我们国家坏话的人的东西!”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个小男孩宁可挨饿,也要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行为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这样的爱国者。南宋名将岳飞,他少年时就立志“精忠报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忍辱负重,他含冤而死;边防叔叔,为了领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牺牲,赶走了入侵我国边境的侵略者多少体育运动健儿,为了让五星红旗能高高飘扬在赛场的上空,忍者伤痛,奋力拼搏……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励着无数国人奋发向上。

我们从小就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树立爱祖国的思想。爱祖国,平时应体现在爱人民,爱集体,关心同学,爱护公物,学好本领,将来也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增光添彩。

相关专题 读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