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而活着——读《汗血野马》有感

呼吸太麻烦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呼吸太麻烦了”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了自由而活着——读《汗血野马》有感(共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为了自由而活着——读《汗血野马》有感

我放下那本已经看了不下十遍的《汗血野马》。眼前浮现出汗血野马那不被屈服而与仇人一同跳崖的场景。

在古代文学着作中,汗血野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来说,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汗血野马家族与君玛德力家族结下深深的仇恨,和汗血野马为了自由而坚强不息的精神。野马信奉的信条是:不自由,毋宁死。像一个烙印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自由是宝贵的。现如今,鸟儿关在鸟笼里,骏马锁在马厩里,鱼儿养在鱼缸里……难道它们不需要自由吗?相比之下,君马德力很残忍,他的妻子努尔古丽却很善良,她背叛了自己的丈夫,放走了正在忍受磨难的汗血野马,不管是真善良,还是出于良心的发现,努尔古丽的选择是对的。

其实,人和动物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之间的差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人和动物之间是完全可以和谐相处的,有的时候,我们甚至比不上那些动物表现出来的忠贞和勇敢。人需要自由,动物也需要自由,想对那些执迷不悟、只想要自己发财致富的人们说:“放下贪婪和欲望,给动物们一个自由的生活,一个安稳的家……”

六年级:小心晓雪

上一篇:忠 下一篇:鸭子历险记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2: 读《汗血野马》有感

我放下那本已经看了不下十遍的《汗血野马》。眼前浮现出汗血野马那不被屈服而与仇人一同跳崖的场景。

在古代文学着作中,汗血野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来说,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汗血野马家族与君玛德力家族结下深深的仇恨,和汗血野马为了自由而坚强不息的精神。野马信奉的信条是:不自由,毋宁死。像一个烙印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自由是宝贵的。现如今,鸟儿关在鸟笼里,骏马锁在马厩里,鱼儿养在鱼缸里……难道它们不需要自由吗?相比之下,君马德力很残忍,他的妻子努尔古丽却很善良,她背叛了自己的丈夫,放走了正在忍受磨难的汗血野马,不管是真善良,还是出于良心的发现,努尔古丽的选择是对的。

其实,人和动物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之间的差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人和动物之间是完全可以和谐相处的,有的时候,我们甚至比不上那些动物表现出来的忠贞和勇敢。人需要自由,动物也需要自由,想对那些执迷不悟、只想要自己发财致富的人们说:“放下贪婪和欲望,给动物们一个自由的生活,一个安稳的家……”

篇3: 读《汗血野马》有感

他,一匹马,一匹野马,一匹汗血野马,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自由的生活,毅然决然纵身跳下悬崖,与囚禁自己的君玛德力同归于尽。这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大师沈石溪老师笔下的汗血野马。手捧着沉甸甸的书,我仿佛听到了他最后的悲鸣,仿佛听到了他跌落悬崖时惊天动地的响声,仿佛看到了他眼角滚落的泪滴。我不禁喟然长叹:英雄陨落!我愿轻h英雄泪!

他是一匹野马,他的身体里流淌着野性的血液。大自然是他的王国,辽阔的草原是他的运动场。配上马鞍,套上缰绳,任人驱使,不是他的使命。扬起四蹄,尽情驰骋,才是他热爱的生活。他能忍受失去亲人的悲痛,他能忍受蚀骨的孤单寂寞,独自在草原上坚强地生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面对扬起的皮鞭,面对人类无尽的折磨,他从不屈服。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啊,自由是宝贵的,谁不渴望自由?鸟儿关在鸟笼里,骏马锁在马厩里,鱼儿养在鱼缸里,空间缩小了,心被框住了。不自由,毋宁死!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谁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是人类,贪婪的人类。

自以为高贵的人类,有的为了获取物质利益肆无忌惮烧杀虏掠动植物,把他们的皮毛,鲜肉拿去换钱。每年不知道有多少珍稀的野生动物牺牲在偷猎者的枪口之下!

他们那双数钱的双手沾满鲜血,沾满罪恶!有的人看到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美其名曰喜欢,把他们据为己有。一朵娇花绽放枝头,色彩绚丽,馨香沁人,一伸手摘下,用一个精致的花瓶养在家中,时时愉悦自己;一只鸟儿活泼可爱,跳跃林间,鸣声清脆,想着法,把它关在笼子里,刻刻陪伴自己……殊不知花儿、鸟儿的感受,他们愿意吗?他们快乐吗?花儿因为你所谓的爱失去了生命,鸟儿因为你所谓的爱失去了广袤的大自然,失去了自由。自以为高贵的人类,你们想过吗?摘花者、养鸟人没想过,说不定还在心里沾沾自喜:让我看上了是你的福气,不然你能有机会躺在这样名贵的瓶子里吗?能有口福吃到这样精致的食物吗?多么可笑的人类,多么自私贪婪的人类!

这一跳,草原哭泣,这一跳,生灵震撼,这一跳,能换来自然和谐吗?汗血野马,英雄陨落,他的眼泪化作雨露滋润万物,他的身体化作泥土养育万物,他的悲鸣警示人类:同在蓝天下,我们都要自由地飞翔!你看,蓝天白云,汗血宝马,轻扬四蹄,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尽情驰骋,深红色的鬃毛轻舞飞扬,化作天边绚丽的彩霞……

篇4: 读《汗血野马》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汗血野马》这本书,它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震,它让我知道了,在某些领域,人和动物的差距微乎其微的,仅仅隔着一根头发丝的距离,稍有不慎,人就有可能变得像动物,甚至比动物还不如。《双麂战狼》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人类的自私与动物的无私。

《双麂战狼》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山火把麂子逼到了“我”家,麂子的白族话是“无子”,“我”的妈妈正怀着孩子,爸爸一怒之下把麂子的腿打断了。后来妈妈生了个儿子,爸爸知道自己错了,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不仅采来山药为麂子治伤还每天给它喂食。麂子也不记仇,在喂食时还嗷嗷叫以示感谢。过了一段时间,麂子也怀上了宝宝,可是不幸发生了:狼叼走了弟弟,母麂和她的丈夫与狼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母麂受伤,雄麂倒下,弟弟得救了。

文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两幅画面:一幅是父亲抡起一根粗大的椽子向麂子的腿上横扫过去,麂子的左腿马上断了和后面麂子用嗷嗷的叫声感激我们,而忘了我们的不是。人类因为迷信伤害了一只小动物,让它落下了终身残疾,而当我们赎罪给它喂食东西时,它却忘却了我们带给它的伤害,反过来感激我们。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不禁起来前两天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报道:继子砍死93岁老母。巢某在6岁时失去了生母后,爸爸又给他找了一个继母。这个继母没有生育,因为她决定把一辈子的爱都献给继子,一心一意把他抚养长大,把他当亲儿子看待,把他当作自己一辈子的爱和纪念。儿子大了,母亲老了,儿子不但没有孝顺母亲,反而让她孤身一人住在一间又老又旧的屋子里,还不给她饭吃。一天,她烧纸祭奠已故的亲人,不料引燃了房子,屋子化为一片灰烬。她的身体烫出了血泡,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继子家,希望他能收留她,当晚继子就扔给她两条板凳让她当床。岂料不久,丧心病狂的继子就对她痛下毒手,提着菜刀对着继母连砍三刀,继母倒地身亡。看完这个报道,我的全身都在颤抖,这个继子真是丧尽天良!继母多年为了他,省吃俭用,全心付出,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回报。继子的三刀表面上是砍在了继母的身上,实际上是砍在他泯灭的人性上,他把他人性的善彻底粉碎了。相比起恩将仇报的继子,似乎母麂更配得上“人”这个高贵的称呼。

让我们人人都像麂子一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吧。学会感恩,你我会更美丽,学会感恩,你我会更快乐,学会感恩,世界将更温暖!

篇5: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在图书室寻找良久,突然一本书的书名闪入眼帘――《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好别致的名字啊!我毫不犹豫地借了过来,事后才知道,这本书就是教育局推荐的100部教育书籍中的一本。

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一章“寻找语文原生态”的章节引起了我的关注。

在书中,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的学生给他正在高三的朋友写来了一封信,介绍了学习方法。信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数学、外语、历史等学科的学习方法,但谈到语文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语文呀,你可千万不要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课上搞的那一套统统不顶用。看到这里,我的心头好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辛辛苦苦是为谁做嫁衣裳啊?

同时我想到了自己读师范时上文选课的情景:因为受小时候自己喜欢吃甜食的习惯,牙齿经受不住蛀虫的侵蚀,疼得十分厉害。没想到,补牙还不是那么轻松。要先洗干净,再除垢,最后才能补。时间整整花了三个星期,因为周六、周日医院也没有上班,所以我都只能选择上课的时候去,由于自己的数学基础差,于是,我都选择文选课的时候出去补牙。更没有想到的事是,全班三次都考85分以上的就只有我一个人。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自己没有认真听,怎么反而考的最好呢?看到书中这位同学的话,心中似乎也有同感。可能语文老师要死要活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一点用都没有。

那应该怎么学习语文呢?不先急着说答案,先举两个例子:一个读初一的李大伟和初四的王庆玲参加了当时的高三语文考试,结果是高三全年级的平均分是84.5分,李大伟考了82分,初四的王庆玲考了85分,这能说明什么?

唱歌是件让人很“舒服”的事,对于全天下以唱歌为职业或想从事唱歌这份职业的人来说,恐怕很少有用“舒服”二字来形容自己的这份工作或爱好的吧。但在3月26日星期三CCTV第十三届青歌赛团体组复赛第七场的比赛场上,“阿鹏”,一位来自云南的原声态歌手,却用他最质朴最单纯的全身心的'演唱风格,完美而透彻的诠释了他用“舒服”的感觉来演唱的他家乡的民谣,在充满蓝色灯光的舞台中央,他就像是一个歌唱精灵,瘦小的身躯却蕴藏着无限的激情,随着歌曲的发展,他的歌声由倾诉般的低吟渐渐变得激情缠绵,其间迂回婉转情难自制,时而如鹿鸣马嘶,时而如虎啸龙吟,直至高亢嘹亮,婉转入云……那种酣畅淋漓、激情迸发的演唱,牢牢抓住了每一位看到他的人的视线,掌声在阿鹏结束他的演唱数秒之后才猛然爆发,观众们已随着他的演唱完全忘记了自我,意犹未尽,真想再继续听下去,而阿鹏接下来说的“唱歌是件很舒服的事”这句话让大家更觉他的朴实和可爱。阿鹏用他最直接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一名歌者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唱者要唱得舒服,听者才听得舒服。没有经过正规严格的训练,没有经过名家悉心的指导,他凭什么拿走了这么高的分数,他凭什么打动全国这么多听众的心?

第一个例子说明,学生受老师教育时间的长短与学生的成绩并没有直接成正比,第二个例子说明没有经过名家指导的“土包子”照样可以“唱歌”。

很多书中多言,“教育其实很简单”。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写过一篇文章《简简单单教语文》,从两位大师身上我们也不难看出,语文的学习其实可以很简单。现在的语文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觉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一定是专靠老师教育才会有的,还可以是他们自己去广阔的语文天地里和社会生活中受滋养和熏陶的。比如,学生在与朋友、长辈、同学交流时的点滴感悟;或者是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滋养;亦或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所积累的文学素养等等。老教育家前辈叶圣陶就曾明确地指出:“生活既教育”。我想当然也包括语文的教育吧!

在书中,李校长就明确地告诉读者们,学生语文的学习,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他是通过“语文实验室计划”和“自修楼里自主学习”来实现上述目标的,而且成果非常喜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显著提高,最主要的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铺下了坚实的地基,让学生永远站在高处统领全局而立于不败之地。

李校长讲的是高中,那么教小学是否同样适应呢?我想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吧!音乐尚且提倡原生态唱法,我们的教育为何还要舍本求末,弃简就繁呢?让孩子广泛地阅读,在他们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里,有着自己懵懂的感悟,在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中,有着自己对世事的评判和积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曾说“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好读书”,也就是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我想,语文的学习,就让孩子自己鼓帆自己前行吧!

篇6: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爱是教育的语言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开学已经三周,常规性的东西早已贯彻给学生了,平时也有检查评比,可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检查卫生时,总会发现位子底下有很多纸片。怎么办?“重症需用猛药”?

在周一的班会课上,我列举了一长串学生的名单,有意识的问扔纸次数最多的朱腾,“老师天天强调,你为什么还经常扔纸?”他脸红红的,半天才告诉我他不是有意的。又问了几个同学,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同学说,某某不捡拾地面(每一排都有一个学生专门负责捡拾),还有一些学生说,不知道纸是谁扔的,找不到人……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强,好习惯还没有真正的养成。于是我从学校信息平台上检查记录的分数全校最低谈起,讲到了集体荣誉,讲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然后我的话锋一转,说:“有的同学不把老师说的话放在眼里,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惩罚。大家认为要不要惩罚?”其实我这一问也就是走过场,果然,学生顺着我的意思说要惩罚。怎么惩罚,大家意见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应该重重的惩罚,这样才能长记性,比如,凡是扔纸抓住以后,先写500字检讨,在罚扫一星期的楼梯。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要太重,完成不了,等于没有惩罚。少数孩子没有表态。

这里大概就有三类学生,一类习惯很好,从不乱扔纸,一类不太好,偶尔扔纸,没表态的学生大部分习惯不好。我虽然不赞成重罚,但想到惩罚不重学生可能就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四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写作文,一篇大概二三百字,怎么可能写到500字呢?)于是我跟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不乱扔纸,你就不会得到惩罚,所以我们采用第一方案。

下完班会课,是学生扫地时间,紧接着上第四节小自习。我立刻就进行了检查。很不幸的是抓住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比较踏实能干的王梦莹,另一个是平时表现也很好的徐友虎。学生说,按我们的惩罚措施对他们俩进行惩罚。徐友虎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其实那只是一丁点纸,不注意的话是不会发现的。我在心里也替他们着急。于是我不动声色的向全班学生求情,说以他们俩当个例子,像他们这种情况就应该惩罚,至于他们俩这一次就不惩罚了。

第二天,教室卫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下课后甚至有学生拿笤帚去扫自己的责任区。

可是另一个问题来了,负责监督的卫生委员,每一天都会记录很多“乱扔纸”的学生。看来老师的话在孩子心中占有多么重的有分量啊!其实,我的本意并不在惩罚谁,只想制止乱扔纸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再说这么重的惩罚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卫生委员怎么就不懂我的意思呢?我很着急,给卫生委员专门开了“小会”,把我的意思再一次表白,并且告诉他们可以给学生提醒,如果提醒没用再记不迟。

等到下个星期一又一次班会课时,两个卫生委员已经记了20多个名单了。怎么办?真的要惩罚这些学生吗?上个星期教室及卫生区卫生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学生差不多每个课间都要捡拾,作为班主任的我全都看在眼里,我怎么能忍心去惩罚他们呢?!可我们已经形成了规定,不按规定办,学生会不会认为我说话不算数,以后再说什么事学生会不会就不信服我了呢?看来我只能用缓兵之计,我告诉同学们说,第一、二组学生的名单放在办公室了,第三、四组等找到名单以后再一起惩罚。

当我走出教室的门,一个念头跳了出来,惩罚不是目的,我可以撒个慌,告诉同学们第一、二两组学生的名单丢了,这样就都不用惩罚了。同学们还不会说我说话不算话。

第二天当我这样告诉全班同学的时候,大家都兴奋的跳了起来。我说:“大家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个星期还要检查的。”同学们纷纷点着头,一副准备好了的模样,我心中窃喜,这才是我要达到的目的。

作者姓名:张亚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大许实验小学联系电话:15852209031邮政编码:221124

邮箱地址:tdzhy1122@126

篇7: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书中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记录了李老师在教学、教育和管理方面无数个真实、鲜活的案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充满遗憾的,书中的好多案例似乎就是你我曾经被忽略了的、或是有所疑惑的问题,他会像朋友、老师、长辈一样与你交谈,为你解惑,自然而然的与读者达成共鸣,非常适合一线教育工作者阅读与参考。读完此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顿精神盛宴,更多的是对自我发展、对自已的学生观、教育观的反思。

一、反思自我发展。

自从教以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尽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也一定能做好的,但是仅此而已。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上欠缺的太多,我没有合理的、阶段性的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导致了这几年来我只是重复性的、毫无创造性的工作者,把“自己”忘了。“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这段文章中,李希贵老师提出了“让每一个四中人都成为英雄”的口号,对老师提出了如下要求:每一学科都有1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每一学科都有3名以上年级学科带头人……读到这里,联想到自已,我的触动很大,我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鼓励下,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二、反思我的学生观。

李希贵老师主张平等、民主的对待学生,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他说“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的尺子越多,好学生越多”,他把校训“股份制”,开展了“给校训找100条理由”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组织了“学生十大自我锻造工程”,为学生修建了“自修楼”……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自由呼吸”。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让学生服从学校及老师的管理,学生似乎也“基本认同”了这种管理模式,素质教育的提出,教改的推行,都没有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学生依然没有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而李希贵老师早早的便行动起来了,当一个个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真正的去做这件事情。我告诉自己,作为音乐教师,更要放下包袱,循着李老师探索出的这条路走下去,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力。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部分来自市区,他们的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特长、爱好也各不相同。在常规的教学中,我往往会忽略了这种差异,选择统一的欣赏内容,“强迫”他们接受我所传递的知识,只用一把“尺子”就判定谁是音乐课堂上的“好学生”,这显然有失公平。在征得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后,我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照顾到了更多的学生,既有教材上的规定曲目,又有与之相关的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文学(美术)作品、影视音乐等等,大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欣赏需求。课外兴趣小组和合唱社团开展的各项艺术活动,也让更多喜爱音乐的学生有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展现个人才能的机会。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发展空间,把认知、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做他们“自由成长”的引路人。

篇8: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开学已经三周,常规性的东西早已贯彻给学生了,平时也有检查评比,可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检查卫生时,总会发现位子底下有很多纸片。怎么办?“重症需用猛药”?

在周一的班会课上,我列举了一长串学生的名单,有意识的问扔纸次数最多的朱腾,“老师天天强调,你为什么还经常扔纸?”他脸红红的,半天才告诉我他不是有意的。又问了几个同学,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同学说,某某不捡拾地面(每一排都有一个学生专门负责捡拾),还有一些学生说,不知道纸是谁扔的,找不到人……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强,好习惯还没有真正的养成。于是我从学校信息平台上检查记录的分数全校最低谈起,讲到了集体荣誉,讲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然后我的话锋一转,说:“有的同学不把老师说的话放在眼里,就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惩罚。大家认为要不要惩罚?”其实我这一问也就是走过场,果然,学生顺着我的意思说要惩罚。怎么惩罚,大家意见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应该重重的惩罚,这样才能长记性,比如,凡是扔纸抓住以后,先写500字检讨,在罚扫一星期的楼梯。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要太重,完成不了,等于没有惩罚。少数孩子没有表态。

这里大概就有三类学生,一类习惯很好,从不乱扔纸,一类不太好,偶尔扔纸,没表态的学生大部分习惯不好。我虽然不赞成重罚,但想到惩罚不重学生可能就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四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写作文,一篇大概二三百字,怎么可能写到500字呢?)于是我跟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不乱扔纸,你就不会得到惩罚,所以我们采用第一方案。

下完班会课,是学生扫地时间,紧接着上第四节小自习。我立刻就进行了检查。很不幸的是抓住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比较踏实能干的王梦莹,另一个是平时表现也很好的徐友虎。学生说,按我们的惩罚措施对他们俩进行惩罚。徐友虎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其实那只是一丁点纸,不注意的话是不会发现的。我在心里也替他们着急。于是我不动声色的向全班学生求情,说以他们俩当个例子,像他们这种情况就应该惩罚,至于他们俩这一次就不惩罚了。

第二天,教室卫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下课后甚至有学生拿笤帚去扫自己的责任区。

可是另一个问题来了,负责监督的卫生委员,每一天都会记录很多“乱扔纸”的学生。看来老师的话在孩子心中占有多么重的有分量啊!其实,我的本意并不在惩罚谁,只想制止乱扔纸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再说这么重的惩罚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卫生委员怎么就不懂我的意思呢?我很着急,给卫生委员专门开了“小会”,把我的意思再一次表白,并且告诉他们可以给学生提醒,如果提醒没用再记不迟。

等到下个星期一又一次班会课时,两个卫生委员已经记了20多个名单了。怎么办?真的要惩罚这些学生吗?上个星期教室及卫生区卫生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学生差不多每个课间都要捡拾,作为班主任的我全都看在眼里,我怎么能忍心去惩罚他们呢?!可我们已经形成了规定,不按规定办,学生会不会认为我说话不算数,以后再说什么事学生会不会就不信服我了呢?看来我只能用缓兵之计,我告诉同学们说,第一、二组学生的名单放在办公室了,第三、四组等找到名单以后再一起惩罚。

当我走出教室的门,一个念头跳了出来,惩罚不是目的,我可以撒个慌,告诉同学们第一、二两组学生的名单丢了,这样就都不用惩罚了。同学们还不会说我说话不算话。

第二天当我这样告诉全班同学的时候,大家都兴奋的跳了起来。我说:“大家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个星期还要检查的。”同学们纷纷点着头,一副准备好了的模样,我心中窃喜,这才是我要达到的目的。

篇9: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霍姆斯说: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大鼓其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这是教育的永恒。没有谁,因为身高不如姚明就自怨自艾,没有谁因为不如比尔盖茨就放弃自我。作为教师,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条件下一天一天的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记得那是一个开学季,五年级刚从外地转来一个学生,小姑娘比较聪明,但由于是外地生,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学习起来英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其它学科比较起来还算可以,尤其是绘画特别出色,画起来的小动物都栩栩如生,画起来的人物都跟活了似的,与他人也不太合群,对班级的各项工作也不是很上心,积极性也不太高。于是利用活动课的时间,班上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绘画比赛,此刻小姑娘的眼睛都充满了光芒,一下子找到的目标,我利用此次活动,大力表扬了她,在班上形成了向她学习的良好风气,小姑娘也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以后各项工作都积极地参与其中,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与班上同学都融合在一起,慢慢地学习等各项工作都积极起来,直到现在她都已经毕业了,还时常到学校来看望曾帮助她的所有老师,感谢曾经地付出。作为老师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最大魅力所在吧!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尊重每个学生,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这也是我们要尊重的地方!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一具相同的模型。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的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

篇10: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去年八月二十五日暑期学习的时候,可能是第一次如此动真格的学习,似乎很紧张,紧促的三天时间由中学辗转到小学,紧接着忙于开学工作,隐约听到任董事送我们一本书,期盼的是书名,想到多年前在长沙听专家讲座,课时安排倒不多,同时也安排了专家签名售书活动,似乎比讲座来得更隆重热烈,同行的一些老师需要亦或是听从校长建议多看书从而买了一些,其实是他们的团队总结的经验之谈或者是教学案列,再就是心理咨询团队编撰的亲子教育类的案列。很多老师翻过后认为有地域差异性或者学生个体差异性大,或者大同小异,功能性的书籍实用性不强,随后便束之高阁了。向来书对于我来说,买必定要看完,要么不买。推荐的书倒是必看,领到书是忙完开学工作一周后,闲暇片刻才捧起书打开首页读起来,才知作者来自一线,便有了想一口气读下去的愿望,忙是学校常态,好在学校推出读书活动,竟然对每天的阅读时间有了期待,看完感受颇深,一位真正的教育者的胸襟和智慧,由于出自一线教师亲身经历,所以特别接地气!原来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把无形的尺子,很多学校追求安全第一而活泼的体育课都小心翼翼;追求特色而舍本求末;追求高分而倾听不到孩子们内心的声音……只有这把尺子度量得当,注入教师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温润的爱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这不由勾起我曾经的记忆,很多人都说陪伴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教育,我觉得不仅仅是父母的陪伴,老师的陪伴同样是孩子们最好的教育!一晃二十年了,那年我从李家铺一村小学换到另一村小学,这个村四面环山,一条土公路从中贯穿而过连结着新洲和白衣,为了方便我坐车,教办安排的这所学校就在公路旁边一里地的距离,由旧村部一栋二层的楼房改成的,一共四间教室:根据学生人数分为幼儿园(那时叫学前班),二年级,四年级,一、三年级混合(那时叫复式班),我带了那个(听说是全市最后一个)复式班,二十二名一年级学生和二十八名三年级学生,所任教的课程有本班语文、音乐、活动、体育还有四年级的思品课。连教参都找不齐的情况下开始了一期的教学工作,我周一至周四住校,每周一五点多起床迎着朝霞出发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赶到学校然后整理教室准备迎接孩子们,周五完成一周所有的事情然后踩着自行车踏着夕阳风尘仆仆回津市的家,那时刚刚会说话的女儿跟着爸爸喊我“飞人”(灰人)、“夸父”,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日子远远超过自己的家人,几乎朝夕相处,孩子们每天除了上课总是在我身边叽叽喳喳,谁家母鸡下了个双黄蛋、谁家狗狗下了几个崽、谁家栽了几颗蜜柚树、谁家爷爷生病了、谁家新买了彩电、甚至谁家爸妈吵架妈妈回了外婆家……都毫不避讳的告诉我,我此刻唯一感受到的是无邪的童心和无比的信任!我总是很认真的微笑着做一名安静的倾听者,快乐和他们一起乐、沮丧和他们一起抚慰,他们特别喜欢上活动和体育课,几乎每次都疯玩在一起,一起自己用塑料编织带做毽子、一起搓跳绳、一起做沙包、一起画格子……真的,我这样教着教着就没有了欲望,年轻的女校长总是善意的提醒我收敛一点别玩过了,失了威信,避免家长说闲话。我总是笑着点头,依然和孩子们一起不亦乐乎,我似乎每次上课都对孩子们说好好听讲,只要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玩,挂在嘴边一句话:毛主席说过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玩耍的时候好好玩耍!我也一直这样要求他们。

日子像流水一样,在我做了一个学期保护小鸡的鸡妈妈,又做了一个学期凶恶的老鹰之后,秋天一个雨后初晴的午后,和孩子们坐在操坪上休息,我望着瓦蓝瓦蓝的天、洁白的云如丝絮般飘着,学校后面青山绿水环绕,“我们登山去吧!”我如痴如醉的看着,不禁脱口而出,孩子们雀跃欢呼起来。我抱着良辰美景不可辜负的决心和勇气向校长提起登山的事情,校长虽然是女性但是处事泼辣、为人爽直,那天心情似乎很好,正快速的扒着饭粒,听了我的话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安全怎么办?”语气十分严肃。于是我什么也没有说,该干嘛干嘛去了,但是孩子们特别期望,不停的问我什么时候去登山?我说校长担心我们的安全没有同意,看着他们无比沮丧的表情,我不忍心当时也出于激励而灵机一动说:“校长说只要你们表现好就去!”“真的!”孩子们又蹦了起来,接下来的日子,只听三年级的小哥哥姐姐们告诫一年级的小弟弟妹妹们要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俨然已经成为契约只等实现一样!他们自治到班级可以无人管理!越是这样我越内心不安,自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而孩子们为了这个谎言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积极的去实现!我忍不住鼓起勇气对校长说:“我要带他们去登山,安全我来负责!”校长盯了我半响说:“你负!?”我坚定地说:“我负!”说完就走了。回教室和班干部制定了周密的.计划,领队开路、一盯一、一带一、医药护理、特殊照顾、后续盯着、组长负责随时清点人数等等就绪,把方案交给校长之后,强调了几天的安全纪律,选了一个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日子,下午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一路高歌、一路欢笑来到山脚下,上了一段路,我才知道原来这不是风景名胜区而是村民采茶籽、茶叶或者砍柴的路,现在全烧煤砍柴的都没了,小路荆棘密布,几乎看不到路,我在想着回去的话怎么说,两个开路先锋挥着手里的木棒奋力向前拨开荆棘,孩子们一个个手拉着手前行,不停地喊老师加油!我说能上去吗?他们异口同声说能,我交代了一下纪律继续前进,这时一个孩子提醒我别踩着蛇蜕的皮,他们见的多,一个孩子拿着蛇皮放一边安慰我不要怕。这时有孩子高兴的叫着:“好多蘑菇!老师,我们捡回去吧”“不要跑远了”有的孩子机灵,把脱下的外裤在裤脚打个结做成袋子装蘑菇,就这样我们一边捡蘑菇一边上山,到达山顶休息清点人数,一会儿我们原路返回,远远的我们就看到校长站在学校门口望着我们回来的路,我们在操坪清点人数及检查孩子们情况,除了几个孩子胳膊露在外面被树枝划着的划痕没有流血,但都说不碍事,校长没有说话扭头就走了。我回去后布置一年级学生口头说、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都完成得十分出色。以后一段日子很少听到校长爽朗的笑声,我们也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直到期末考试结束后,校长去教办开期末表彰会回来又响起了她熟悉的笑声,原来我带的班级语文成绩由全乡倒数一、二名排到第一、第二名!听说是学校最好的成绩,我傻傻的笑着,校长瞪着我说:“以后你少吓我!”后来四年级的李老师告诉我,你们前脚走,校长就一直守在门口望着,直到你们回来。也直到后来我回到津市,随着新闻媒体的发达,不断有报道校园安全事故处理才知道校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直到现在我总觉得愧对英年早逝的女校长!

多年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依然津津乐道儿时的陪伴,他们觉得那陪伴永远是最好的教育!现在我想着那到底是不是自由呼吸的教育?

篇11: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无意中看到《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是被作者吸引的,此书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校长所写,再看书名《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

细细品读了李希贵校长《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以来,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贵校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校长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得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校长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

篇12:人活着不是为了享受DD读《史记》有感

人活着不是为了享受DD读《史记》有感

当年司马迁忍辱纂写《史记》,一时间感动天下。它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为司马迁的忍辱折服感到感动。

《史记》中载入了许多古代事迹,如,武王伐纣、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则是“纣王的暴政”。

商纣王和她的爱妃妲己为了贪图享受,不惜花巨资建造“鹿台”。只要他一不高兴,就拿奴隶们出气!他和妲己发明了一种叫作“炮格”的残酷刑具,专门用来残害奴隶们。他的叔父比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好言相劝于纣王,不想纣王反咬一口,残害了自己的亲叔父!

纣王是人怒天怨,但是当时没人赶反抗。就这样,商朝逐步走向了毁灭。

看完这个章节,我的心潮久久难以平静。人活着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帮助别人!

说远的,就拿司马迁来说。古时,他活着一天,就多纂写一页《史记》,就多帮我们后人留下一段历史。

说近的,再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古歌DD我家门对门的一个女孩儿,十六岁。她爱好音乐,她已经创作了近百首歌曲。她家很有钱,乐器一大堆。古筝、评弹、扬琴……令人惊讶的是,她竟会二十多种乐器!令人更为惊讶的是,她是无师自通的!每种乐器,只要到她手上,不出五天,她一定会弹出美妙的乐曲了!她利用她的这种天赋,创作了近百首乐曲:古典乐器她创作的乐曲弹起来如高山流水,西洋乐器她创作的.乐曲弹起来高雅脱俗。她现

在已经是好几家唱片公司的特约作曲人了!我曾经问过她为什么要创作这么多首曲子,我以为她是为了赚钱,谁知她竟说:“我活着就是为了让人们的那一双耳朵多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多享受一次灵动的感悟。”!我听后,大为感动。可是DD你知道吗?作曲天才古歌姐姐竟一位失去双腿的残疾人!虽然她是一位残疾人,但她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DD活着是我了帮助别人,我唯一能帮的,就是让他们多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

人活着,真的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帮助别人!

篇13:读《骆驼祥子》有感:为了梦想而奋斗

读《骆驼祥子》有感:为了梦想而奋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是老舍的《骆驼祥子》。它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祥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热爱他的事业,喜欢拉车,为了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拼尽了全力。即使因为战乱失去了洋车,因为被侦探敲诈失去了所有买洋车的钱,他也毫不动摇自己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他不顾一切。祥子这种追求梦想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呀!而现在,有几个人能坚持自己当初的梦想,有几个人能有那样不顾一切的奋斗精神。年轻时,总认为青春是美好的,应该好好去享受,却不曾想过青春也是短暂的,美好的`年华经不起我们的大肆挥霍。等到双鬓泛白时,才明白年少时是多么的无知,可在这时我们想到的不是奋发、要努力,而是悔与恨。我们为何不去学一学祥子,学一学他为了实现梦想的拼命。

现在我们只是一个初中生,在通向美好的明天的道路上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为什么不趁着这大好时光好好努力呢?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挥霍不起,我们应该去奋斗、去努力,为我们的人生添上最绚丽的一笔。即使失败了,当我们老到不能动时,也可以有一份最美好的回忆,可以骄傲地对所有人说:“我努力过!”祥子的一生也是悲惨的一生。他生活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封建社会中,在穷苦的生活面前,他不得不向权贵低头,与虎妞建立了畸形的婚姻,最后还人车两空,加上又失去了最爱的小福子。面对这样绝恨的打击,让这个原本质朴、勤劳、坚忍的青年走上了扭曲的道路,彻底堕落为了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相比祥子生活的年代,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和谐而美好。在这个人人平等的年代里,我们没有来自社会的任何压力,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着我们梦想的方向前进。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也许有荆棘,也许有高山,但最可怕的还是自己,只有克服了自己,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终将会赢得自己辉煌灿烂的未来。老舍用他的笔触告诉了我许多,祥子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挥去,是他用他的一生告诉了我,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不管前方有多少的坎坷,都应义无反顾地向前进。

相关专题 野马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