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cici19880330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ici19880330”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三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共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初三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与时间

第一部份:解决问题策略------第9周(4.7---4.12)

1.画图解------4月7日:线段图、平面图、立体图、示意图…

2.列表解------4月8日:人教版P例6北师大版P鸡兔同笼问题门票问题

3.猜想、尝试、假设解------4月9日北师大版P

4.寻找规律解------4月10日:数列规律、图形规律(北师大版五年级教材)

第二部份:数与代数------第10周---第12周(4.13---4.30)

1.数的认识------4月13、14、15日

2.数的运算------4月16日(知识点1---6点),4月17、20、21日(知识点7--8)

3.式与方程------4月22日(知识点1---4),4月23日(知识点5---6)

4.常见的量------4月24日

5.比和比例------4月27日(知识点1---6),4月28日(知识点7---9),4月29日(知识点10)

6.数学思考------4月30日(因为与解决问题策略有所重复,可安排机动)

7.探究规律------5月4日

第三部份:空间与图形------第13周(5.04---5.10)/第14周(5.11---12)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5月5日(知识点1---4),5月6-7日(知识点5---11),5月8日(知识点12---16)

2.机动与测试:5月11---12日

3.图形与变换------5月13日(知识点1---5)

4.图形与位置------5月14日

5.机动:------5月15日

第四部份:统计与概率、综合运用、机动------第15周(5.18---5.22)

第五部份:综合练习第16周(5.25---5.29)

第六部份:

第二轮复习:突破难点------数与代数知识运用,问题解决空间想象

二、复习重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

三、复习难点:知识应用问题解决空间想象

四、复习的措施

1.“依纲所本”:依纲据本复习,依据区毕业复习指导意见进行复习。

2.“问题策略”:因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贯穿整个复习始终,所以将北师大版总复习中最后安排的“解决问题策略”,首先安排复习。

3.“知识要点”:系统地列出要复习的知识点,认真做好每天复习内容的安排,然后进行系统的复习。

4.“贯穿始终”: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含简便计算)和解方程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

5.“紧扣教材”:认真钻研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总复习”的异同点,紧扣教材,处理好“用教材”教的问题,而不是“教教材”。同时还要用好四年级、五年级与六年级上期的教材进行复习。

6.“突破难点”:突破平时教学与测试中的难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

7.“注意三维”:复习中,要特别注意“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尤其培养学生耐心、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8.“导优辅差”:要认真做好每天复习过程中的“导优与辅差”工作。

9.“精心准备”:每天要精心进行复习课课前的充分准备(备课、课件),要认真安排每天复习的知识点与复习的练习设计,不搞“题海战术”避免师生打“疲劳战”。

10.“作业批改”:要认真做好每天复习中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工作。才能更好地发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及时补漏补缺。

11.“适时小测”:适时做好每个复习阶段的小测,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承上启下的复习。

12.“家校联系”:及时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以保证复习工作顺利进行。

篇2:初三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1、整数和小数部分:复习整、小数的概念以及整、小数的运算和应用题。

2、简易方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应用题。

3、分数和百分数: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比和比例: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7、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二、复习要求

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简单的估计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正确的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绘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四、班级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

(要求对班上的每位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作细致的分析,以便复习时对每位学生有一个侧重点。同时就知识、技能、情感的情况全班也作一个整体的分析,对这三个方面情况较好、较差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目的是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尽量使每位学生在复习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制订课时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练习都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差生的辅导,除了教师关心辅导以外,还可以借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的捷径、孩子爱助人的热情、在学生之间建立帮扶关系,让学生辅导学生。

4、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5、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小学毕业考试虽不关其择校、就业,然就考试的重视、重要程度而言是小学生平生第一次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最佳水平。

篇3:初三毕业班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全国各地市模拟试题》、《历年安徽省中考题(xx~xx年)》。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4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试卷一般需要6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篇4:初三毕业班届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届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全国各地市模拟试题》、《历年安徽省中考题(XX~XX年)》。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4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试卷一般需要6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篇5:初三毕业班届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届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全国各地市模拟试题》、《历年安徽省中考题(xx~xx年)》。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4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试卷一般需要6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篇6:初三毕业班复习计划

(一)、古诗词复习:

1、以课标规定的34首古诗为准,不再压重点。

2、以5、3书上的目录顺序为准,每天过一首。

3、复习的方法为,每天在作业上默写两遍当天背诵的古诗,老师给挑出错误的地方。每天的课前5分钟要求学生在纸上默写这首诗。每5首诗为一个阶段,综合检查名句的理解和默写。

(二)、文言文阅读复习:

第一阶段、3月1日--4月12日,计6周,共42天。

一类文言文,共六篇,一周一篇,按顺序依次为:

《与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

第二阶段、4月13日--5月4日,计3周,共20天。

二类文言文,共六篇,每周两篇,文言文篇目为《论语》《出师表》《岳阳楼记》《曹刿论战》《陋室铭》《马说》

第三阶段、5月5日--5月19日,计2周,共14天。

三类文言文,共七篇,篇目为《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口技》《醉翁亭记》《爱莲说》《与朱元思书》。

第四阶段、5月20日--6月10日,再次复习一类文言文,主要以出试卷做题为主。

复习说明:

前三个阶段复习按照文言文七个考点复习,一类文言文占课上时间2节,课上时间由教师指导重点、难点知识。课下时间由各背诵小组检查,教师随时抽查。周四或者周五出卷测试。二类文言文只占课上一节,然后出圈测试。三类文言文以完成《5、3》和《中考考什么》的问题为主。最后教师综合出题测试。

(三)、名著复习

从3月1日开始复习,计划一周一篇,重点篇目两周一篇。

顺序为1、《鲁滨逊漂流记》(1周)2、《钢铁是怎样炼城的》(2--3周)3、《童年》(3--4周)4、《骆驼祥子》(4--5周)5、《格列夫游记》(6周)6、《朝花夕拾》(7周)7、《名人传》(7--8周)8、《繁星春水》(7--8周)9、《水浒传》(8--9周)10、《西游记》(8--9周)

方法:教师周一布置任务,学生课下背诵,教师周测时出题考查。

(四)、字词的读音和书写3月10日开始复习,复习时间为20天。

方法:以《中考考什么》前边的字词为主,先把书上的内容完成,然后再从中挑出重点加强训练,以印小片的形式完成。

(五)、综合性学习分散在周测中,不做专题。

(六)、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主要以《中考考什么》为主,三种文体各精选出10篇。

方法:第一周为复习各种文体知识和答题思路、技巧。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三种文体各做一篇。

篇7:初三毕业班复习计划

话题的训练:1、亲情2、友情3、幸福4、勤奋5、自信6、合作7、分享8、勤奋9、宽容10环保

说明:每周的阶段测试中训练一个话题,强调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

1、以一周为一复习的单位。

2、每周复习的内容包括:字词、古诗词、文言文、名著、三篇现代文阅读、作文。

3、考查方式:单周为小周测,双周为大周测(重点写作训练的)

4、文言文测试含在周测范围内,古诗的测试在周测中精选。

5、凡是在周测中不过关的古诗文由老师跟踪落实到每个人,直到学生过关为止。

篇8:初三毕业班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四月十日-五月八日,以初中阶段六本教材为载体,对基础知识系统复习。中考题中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属于考查“双基”的试题。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整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考能力。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十一日-六月一日,以《说明检测》为载体,对初中数学进行切块复习,使知识系统化。复习突出重点,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为防知识遗忘,每周兼进行一份综合模拟训练。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一日-六月十五日,以综合模拟为载体,进行六月冲刺,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考场时间把握、解题熟练程度及速度等训练,每周以两份到三份题为宜,老师以三年来的中考试题为参照精心编印试卷,对学生落实过关,对学生不过关问题,采用集中讲解、单独辅导、小组帮扶等形式严格落实。

四、第四轮复习,六月十五日-六月二十二日,回归课本,对知识查漏补缺,关注学生应考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调整学生大脑兴奋点。兼做一份相对较为容易的模拟题,增强学生备考信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精力充沛,满怀信心和激情奔向考场。

五、自由安排,六月二十三-二十四,让学生自由复习,充分放松,自我调整。

本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

篇9: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目的意义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因此,多年的毕业教学,我都十分重视小学毕业阶段的复习整理工作.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镇小学实际,大多采取小循环教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九义新教材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上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在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这是旧教材所无法相比的.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四、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从4月10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共计80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下一页更多精彩“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篇10: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10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30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篇三

我们大家一定要认真的去面对小学数学的学习,那么我们大家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今天学大教育的专家们就给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复习计划,希望我们大家认真认真的去复习我们数学的知识。

一、抓基础 基础知识,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最根本的基石。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结构,记清概念,基础夯实。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来,列出各单元的复习提纲。通过读一读、记一记等方法加深印象,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从现在起每天10题选择,10题填空让学生把知识更熟练,更加准确。

二、精做精练 多做精选模拟试题,做几套精选的模拟题,或者做几套往年真题,因为这些试卷的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到位,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基础与能力得到升华,速度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灵活。通过模拟套题训练,掌握好答题方法和答题时间,在做模拟试卷时就应该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在小升初实战中得以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同时平时训练别用计算器,解题时审题要慢,题意分析清楚,再动手快做。提高速度也是复习要强化的训练,小升初的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也是速度的较量。会的一定答对、答全,切忌平时训练使用计算器。还有,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不少试题源于课本。大题重要步骤不能丢步、跳步,丢步骤等于丢分。

三、查漏补缺 在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此时整理、归纳、订正错题是必不可少,甚至订正比做题更加重要,因此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订正后的正确过程,更希望能注明一下错误的原因。比如,哪些是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是方法运用不当等。同时进行诊断性练习,以寻找问题为目的。你可将各种测试卷中解错的题目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放在一起比较,诊断一下哪类题容易出错,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考前。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也是不少高分考生的经验之谈。

四、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选择能覆盖小升初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经典题目,标准难度的试卷,让学生熟悉考试的内容,题型,时间安排,表达等,找出下一阶段的问题从而解决。

五、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分类复习

1.数和数的运算:重点在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2.代数的初步知识:重点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3.解决问题:重点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商,难点是分数的实际应用。

4.量的计量: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各种类型名数的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对公式的应用以及思维拓展。(平面图形的认识如三角形三边关系、有关角的关系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

6.简单的统计: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第二阶段:模拟训练

1.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

2.几何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第三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篇11: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全国各地市模拟试题》、《历年安徽省中考题(XX~XX年)》。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篇12: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模板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全国各地市模拟试题》、《历年安徽省中考题(xx~xx年)》。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4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试卷一般需要6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篇13: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对学生作业的布置要求少而精,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布置综合性强的拔高性的练习题;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布置模仿性强的练习题,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布置一般的基础题。但是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作业都必须按时完成上交。

3、学生作业的批改。

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在批改时也得有方法。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简略地批改,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则要认真地、详细地批改,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精心地当面批改,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讲明白错误的原因。

4、学生作业的修改。学生作业完成后,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弄明白原因,认真地进行批改,杜绝以后出现类似问题。

五、临界生和学困生的管理

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任课教师制定详细的学困生转化计划、措施和方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困生创造自我发展的机会与空间,让学困生和成绩好的学生机会均等,甚至适当增加学困生的展示机会。学困生数学成绩差,对他的自信心影响很大,老师可以主动让他收作业,培养他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让班里的优秀生和学困生结对子,一对一的进行帮助,让学困生学有榜样,学习中解决不了的困难,同学们积极给予帮助,对优秀生又是一种促进,在班级中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及时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大力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其上进心。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大胆使用学困生,让他们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在班级生活中拉近学困生与优秀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真切感到我也是班级的一名成员。

加强对学困生的家访工作。通过“家长联系簿,家长热线”等及时架起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要求家长对孩子多鼓励、多表扬,有了错误不急于批评,而是帮助寻找原因,并经常跟老师交流,努力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经整体地对小学知识有了相当数量的积累认识,并且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同时本身智力也到达了一个综合发展的阶段,但由于一到六年级的学习过各具有间断性,及人的遗忘性,所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分阶段、层次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有针对性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对能迅速地补充所遗忘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提高和进步。

二、复习辅导计划安排:我们都知道要想把事情记得更快更牢,采取树状的记忆无疑是最佳的。所以我安排的冲刺计划中,把一到六年级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分类,以下是所分的几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习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习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习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

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习,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4: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 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 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 ×4=10

3/5 ×3.5-x=1.4 要先求出 3.5 ×4, 3/5× 3.5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4x-14=10 2.1-x=1.4 再解。

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如:2/3 x+1/2x=42, x-0.8x-6=32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2/3+1/2)x=42,(1-0.8)x-6=3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11/6x=42, 0.2x-6=32,最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3)引导学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5: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4:5,乙数相当甲数的 4/5,甲数则是乙数的1.25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5/9 ,乙数则是这两个数和的 4/9等等。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在学习比例尺中,要突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比例尺与一般度量长度的尺不同,它是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4)训练学生会看图上附有的注有数量的线段的比例尺,以及后项是1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后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长度放大的现象。

(5)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别,它们都是表示关系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项和后项间相除的关系的,所以它只有两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关系的,所以它有四项:

6、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月13日)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比、比例、正反比例间的 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y/x=k(一定)和xy=k(一定)的关系式,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 应用题 (第14周 6月3日~6月7日)

知识要点:

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6月3日)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6月3日)

(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日)

(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6月4日)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6月5日)

(1)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学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6月6日)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着力训练学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6月7日)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第15周 6月10日-----6月14日)

知识要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6月11日)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常用的地积单位(6月11日)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对进率的记忆。

8、名数的改写(6月10日)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学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几何初步知识(第16周 6月17-----6月21日)

知识要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6、17)

(1)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6、17)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2)教学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3、认识垂直与平行(6、17)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2)学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6、18)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6、18)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认识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18)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6、19)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需充分发挥教材中网络图的作用,使学生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能形成结构。

8、认识圆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6、19)

(1)认识圆的特征。

(2)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9、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6、20)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2)理解它们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在进行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地使用各个数位和单位名称。

(2)在需取近似值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3)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

六、简单的统计(第17周6月24—28日)

知识要点:

1、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6、24)

(1)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2)能够熟练地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3)在求平均数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求得结果。

2、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6、24)

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3、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需要绘制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它们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3)绘制统计图着重训练学生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恰当的选取一定的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达到掌握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同步进行。

4、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6、25)

(1)能够比较熟练地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2)可以增加一些根据统计表反映的数据绘制相应的统计图的训练。

七、综合练习。(6、26—28)

相关专题 毕业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