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招聘程序与计划管理规定有哪些?

我心永恒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心永恒”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项目招聘程序与计划管理规定有哪些?(共7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项目招聘程序与计划管理规定有哪些?

项目招聘程序与计划管理规定有哪些?

第1条  项目人员的招聘程序如下,

(1)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人事需求计划,提交人事经理。

(2)公司人事部经过综合考虑后,确定项目人员招聘计划。

(3)招聘专员确定招聘方式,并发布招聘信息。

(4)招聘专员筛选简历并安排应聘人员初试与复试。

(5)安排经审批后的人员入职。

(6)入职人员经试用考核后正式办理入职手续,

第2条  公司项目部需要人员时,项目部各相关职能主管需要编写需求报告交人事经理,人事经理经过项目部的人员需求平衡后,编制相关报告报审。

第3条  公司招聘专员应根据公司项目部的人员需求计划编制项目人员招聘计划,招聘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招聘职位名称及名额。

(2)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等要求。

(3)各招聘职位的预算薪金。

(4)计划内的到职日期。

(5)招聘信息的样例及发布渠道。

(6)应聘人员资料的审核方式及接收截止日期。

(7)招聘方式及具体时间安排。

(8)招聘过程需要准备的物品及费用预算

篇2: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定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定

一、目的意义

为促进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加强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营造积极健康的科研氛围,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依照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的原则

为引导、支持、鼓励医疗卫生领域科技人员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市科技局设立了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作为一般性科技计划项目(有应用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助的项目)的一项补充,采取市科技局立项管理,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保障实施的原则。

2、科技创新的原则

指导性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选题必须围绕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战略,符合相应行业操作与管理规范,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医疗水平。项目研究内容应具有新颖性与创新性,研究成果具有指导临床或应用临床的作用。优先支持技术先进、应用前景广、社会或经济效益显著的研究或应用项目。

3、资源整合的原则

鼓励市属及县(区)医疗卫生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优先支持围绕“公益、共性、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和集成创新的项目,以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三、项目申报与立项程序

指导性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的申报立项程序一般包括:市科技局发布申报通知;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医卫人员申报项目;申报单位组织内部评审并推荐(县、区医疗卫生机构申报的项目由县、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推荐);市科技局审核及受理申报材料;市科技局批准立项下文;双方签订项目合同书。共六个基本程序。

申报单位要严格把关,对所申报项目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内容要组织本单位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并在报送材料时提交推荐汇总表和评审推荐意见,作为立项参考依据。

四、项目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要求

申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市属、县(区)医疗卫生机构,驻昌高校、部队附属医院,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民营医院等单位。申报单位应具有保障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包括:较强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自筹、配套相应的科研经费能落实到位等条件。

2、项目组负责人要求

项目组第一负责人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并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

项目组负责人,已申报并立项了当年的一个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不允许再申报当年的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对于承担了我市科技计划项目,正在实施或实施完成但未鉴定或验收的项目负责人的新申报项目,不予受理。

3、项目研究内容要求

指导性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的选题要围绕我市人口与健康急需解决的.医疗技术难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市卫生系统“三名工程”建设的要求。项目研究内容具体、技术路线清晰、预期成果先进、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效益显著,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经检索查新,显示国内有技术要点完全相同研究文献报道,研究结论已经明确了的研究项目,原则上不予受理(虽有技术要点完全相同研究文献报道,但在不同对象或扩大范围内推广应用,改进临床操作技术的项目除外)。

申报书中对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效益的描述需要明确具体,即要有定性的阐述,也需要有定量的参数。

4、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材料应包括:《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合同)书》、《科技查新报告》和相关附件证明材料。使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6份。经所在单位评估审核后,按归口渠道和规定时间报市科技局,同时报送申报项目的汇总表和推荐意见。项目申报(合同)书可到科技信息网下载。

5、申报时间要求

指导性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项目实行集中申报,每年两批次。第一批申报时间为3月1日-5月31日,第二批申报时间为8月1日-10月31日。

五、项目的实施管理

立项通知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与市科技局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承担单位应将项目纳入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科技工作计划,配套相应的研究经费、提供实验设备、研究场所等方面的保障,经常性督促检查项目执行,协助市科技局进行项目实施的日常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和合同要求完成。

项目执行期以计划下达之日为始,原则上不超过3年,研究内容与项目组人员不得随意变更。各项目组须在项目实施期内,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本单位科教科提交《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再由各医疗卫生单位科教科统一收集后,报送市科技局。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变更;因项目主要研究人员的人事变动和科研内容作重大调整等情况,经本单位科教科同意后,填写《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人员变更申请表》,加盖单位公章,报市科技局审核批准;因计划外因素,致使项目研究需延期、调整、中止的,经本单位科教科同意后,提出书面申请,加盖单位公章,报市科技局审核批准;在项目合同规定时间内,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的,市科技局可以采取通报批评,并视情况中止、撤消项目合同、取消项目负责人三年内申报科技计划的资格;项目承担单位不提供科研保障,致使项目研究无法开展,合同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市科技局将调减该单位今后科研项目立项数量。

六、项目的鉴定、验收

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后,应向市科技局业务处室申请项目鉴定或验收,并提交鉴定或验收材料。经业务处室审核材料后,报鉴定或验收责任处室,由鉴定或验收责任处室组织专家进行会议鉴定或会议验收。鉴定或验收的相关材料与表格可到科技信息网下载。

验收材料包括:工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项目合同书、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证书》草本、相关附件(如:著作、论文、临床数据等)。

为提高工作效率,项目承担单位可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请,在同一时间段内,由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同一承担单位的多个归类项目进行集中验收。

鉴定材料包括: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项目合同书、工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查新报告、相关附件(专利申请书或证书、发表的论文、用户使用情况报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行业主管部门证书或批件等)。具体参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鉴定流程。

市科技局根据专家组鉴定或验收意见,提出“通过鉴定或验收”或“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鉴定或验收”的结论建议,并以鉴定或验收证书的形式下达给项目承担单位。

七、其他

其他未尽事宜,请参照《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篇3: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与程序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与程序如下

一、超药品说明书用药(Off-label uses)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用药方法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药品未注册用药或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后果的,医生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依据《药品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侵权责任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处方管理办法》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及药师自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三、根据以上法规,当临床医生因治疗需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时,应提供权威的文献依据,如须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必须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并备案。

四、《处方管理办法》第五章规定:药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等。

五、药师在审核处方或医嘱时,首先应对药品说明书有深入、细致、透彻地了解,并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避用药风险,确保调剂行为的安全及患者的用药安全。

六、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务科备案,使用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药师在审核和调剂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或医嘱时,严格依据《知情同意书》和医务部备案方能调剂药品。

七、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认真分析其合理性、并进行调研核准,临床药师对住院超说明书用药患者开展药物监测工作,对超说明书用药疗效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对超说明书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医务科和药物不良反应小组,减少和防止因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医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

1. 明确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部门

首先,医院应建立或明确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部门。笔者认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工作应由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领导,由药学部门组织实施。根据医院的性质、功能和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下设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超说明书用药评价专家组,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在药学部设立超说明书用药工作小组,负责对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的收集、汇总与评价工作;在各科室及药房设立超说明书用药监测点,负责超说明书用药的上报工作。

在此基础上,医院内部应制定科学的超说明书用药指导原则、分级管理规定、超说明书用药数据库与应对流程,逐步完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规范。

2. 制定超说明书用药指导原则

对比国内外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不难发现,我国现有的规定大多只包含了超说明书用药的条件、药师的责任、知情同意书的签订等原则性条款,没有具体内容,缺乏适用性。为此,笔者参考国际通行的做法,结合我国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拟定了较为具体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和应对流程。

(1)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条件

医生作为“超说明书用药”的主体,需要不断增强自律性,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避免药物滥用,同时严格遵守院内关于超说明书用药的指导原则和分级管理规定,从源头上对安全用药严格把关。

①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且无相应可替代药品的情况下,医师需深入了解所选药品,包括药物的成分、药理、药效以及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充分考虑超说明书用药的必要性,保证患者获得的利益大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必要时可与临床药师商讨);

②用药目的是为了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而不是试验研究或其他关乎医生利益的使用;

③超说明书用药应有必要的科学依据、会诊意见、充分的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研究报道;

④提出超说明书用药申请,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核批准,并报本科室超说明书用药监测点备案;

⑤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根据院内分级管理规定,被纳入诊疗规范的超说明书用药原则上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只需实施一般知情同意(口头同意);未被纳入诊疗规范的超说明书用药,原则上需要向患者详细分析用药目的、可能出现的风险、超说明书用药原因及补救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书面同意);

⑥开出的药品应在病历上有详细记录,需注明选择说明书外用法的目的、疗效、不良反应,病历由医院保存;

⑦仔细监测患者的状况,完整记录药品的有效性、耐受性;

⑧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撤药,记录放弃的原因,并考虑选用其他药物。

(2)药师审核超说明书用药的责任

药师作为处方审核的主体,应对处方的相容性、稳定性严格把关,对超说明书用药行为进行分级审核和综合处理,做好超说明书用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①药师应对处方进行审核,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避用药风险。药师认为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形时应当拒绝调配,并经处方医生再次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②药师在审核和调配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时,应严格查看《知情同意书》,并在院内数据库中查询超说明书用药的级别,审核是否经过相关人员同意,同时进行备案。当超说明书用药存在异常违反“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的情况时,即使已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了审核,药师也应拒绝调配。药师应与处方医生联系,告知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请医生重新处方;

③药师应认真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对住院超说明书用药患者进行监测,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另外,药师应定期与医生沟通,统计和反馈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篇4: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与程序

1. 明确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部门

首先,医院应建立或明确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部门。笔者认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工作应由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领导,由药学部门组织实施。根据医院的性质、功能和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下设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超说明书用药评价专家组,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在药学部设立超说明书用药工作小组,负责对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的收集、汇总与评价工作;在各科室及药房设立超说明书用药监测点,负责超说明书用药的上报工作。

在此基础上,医院内部应制定科学的超说明书用药指导原则、分级管理规定、超说明书用药数据库与应对流程,逐步完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规范。

2. 制定超说明书用药指导原则

对比国内外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不难发现,我国现有的规定大多只包含了超说明书用药的条件、药师的责任、知情同意书的签订等原则性条款,没有具体内容,缺乏适用性。为此,笔者参考国际通行的做法,结合我国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拟定了较为具体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和应对流程。

(1)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条件

医生作为“超说明书用药”的主体,需要不断增强自律性,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避免药物滥用,同时严格遵守院内关于超说明书用药的指导原则和分级管理规定,从源头上对安全用药严格把关。

①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且无相应可替代药品的情况下,医师需深入了解所选药品,包括药物的成分、药理、药效以及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充分考虑超说明书用药的必要性,保证患者获得的利益大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必要时可与临床药师商讨);

②用药目的是为了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而不是试验研究或其他关乎医生利益的使用;

③超说明书用药应有必要的科学依据、会诊意见、充分的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研究报道;

④提出超说明书用药申请,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核批准,并报本科室超说明书用药监测点备案;

⑤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根据院内分级管理规定,被纳入诊疗规范的超说明书用药原则上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只需实施一般知情同意(口头同意);未被纳入诊疗规范的超说明书用药,原则上需要向患者详细分析用药目的、可能出现的风险、超说明书用药原因及补救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书面同意);

⑥开出的药品应在病历上有详细记录,需注明选择说明书外用法的目的、疗效、不良反应,病历由医院保存;

⑦仔细监测患者的状况,完整记录药品的有效性、耐受性;

⑧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撤药,记录放弃的原因,并考虑选用其他药物。

(2)药师审核超说明书用药的责任

药师作为处方审核的主体,应对处方的相容性、稳定性严格把关,对超说明书用药行为进行分级审核和综合处理,做好超说明书用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①药师应对处方进行审核,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避用药风险。药师认为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形时应当拒绝调配,并经处方医生再次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②药师在审核和调配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时,应严格查看《知情同意书》,并在院内数据库中查询超说明书用药的级别,审核是否经过相关人员同意,同时进行备案。当超说明书用药存在异常违反“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的情况时,即使已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了审核,药师也应拒绝调配。药师应与处方医生联系,告知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请医生重新处方;

③药师应认真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对住院超说明书用药患者进行监测,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另外,药师应定期与医生沟通,统计和反馈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篇5:项目管理:计划与跟踪过程

这是我们的项目计划与跟踪的内容,在项目实施中使用得很好,我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提意见,谢谢! 最初的项目计划不够精确和准确,不能直接拿来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也不易跟踪,我们采用三层计划机制将计划中的任务拆分成可跟踪的小的任务来执行。另外,采用不同周期不同规模的review活动来跟踪计划的执行,并不断地调整我们的计划。在跟踪的过程中,由项目经理来负责将每个任务的实际工作量记录下来,以便最后的统计。

总过程图

点击查看大图    注:

1. 根据项目进度定期地(或事件驱动地)进行peer review和progress review.

2. 偏差包括实际情况与原计划不相符的任何地方,例如时间安排,人力资源,设备,任务安排,等各方面。

3. Review不仅是查找已执行工作与原计划的偏差。有时候,根据现阶段工作的情况很容易判断后续工作原定计划的不合理性,这部分计划也需要及时修订。

第一部分 不同层次的计划

项目计划的目的是为实施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制定合理的计划。三层计划机制是艾思普公司项目计划的主要内容。

高层计划:设计师和项目经理根据用户需求制定高层计划,给出项目进行的主要阶段和各种需求。此计划需要经过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为了便于理解,高层计划也可以称为月计划。

中层计划:项目经理,设计师,以及所有的参与人员共同制定中层计划。中层计划是高层计划的任务分解。中层计划也可称为周计划。

低层计划:根据中层计划中的任务安排,每个人制定自己的低层计划。低层计划也称为天计划。

1 高层计划

在各种估算的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给出项目进行的主要阶段和进度计划,就是高层计划。

进入标准:用户提出的各方面需求(如成本需求和交付时间要求,等)和软件项目的开发策略。

人员:设计师,项目经理

内容:

1) 阶段:项目总体分为哪几个阶段来进行?标准软件过程是:发现、定义、概念、设计、和实现。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可以将其裁剪和细化。

2) 时间:各个阶段要求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或严格要求什么时候完成?

3) 资源:按阶段阐明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关键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说明角色和数量。设备只需提出特殊的或关键的设备资源,如需要一个特殊配置的服务器,在系统测试中要搭建模拟环境,等等。

4) 退出标准:每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才可以退出,即阶段完成的要求是什么?

承诺与认可:高层计划需要客户和高层管理者的认可,并且有关人员必须被告知高层计划中与其相关的内容,并得到他们的承诺和认可。比如,通知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需求,通知财务部门设备要求和经费需求,等等。

注:1)计划的依据:用户提出的项目要求,公司采用的软件工程过程,以及自己的经验。

2)需要考虑公司的一些实际情况:比如人员调配,员工的技术能力,等因素。QQRead.com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2 中层计划

将高层计划的任务进一步细化为每个人或每个小组在大约一周时间的工作,就成为中层计划。

进入标准:高层计划已制定且通过审核。

时间:在进入每个大的阶段之前,本阶段的中层计划一定要明确,并取得团队的认可。本阶段的中层计划是开始本阶段的主要输入。

人员:项目经理及设计师领导项目团队共同制定中层计划。中层计划将把任务具体到团队的每个人。

内容:

1) 任务:项目的每个阶段可以拆分为哪些任务?

2) 人:每项任务的责任人是谁?一项任务可能不止一个人完成,但必须指明一个负责人(Owner)。

3) 设备资源: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设备资源,需要给出设备的具体要求。如性能要求,配置要求等。

4) 时间:每项任务要求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或严格要求什么时候完成?

5) 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各项任务之间有无依赖关系?是什么样的依赖关系?

6) 里程碑:阐明一些关键的事件点,如关键人员或设备的到位期限,什么时候审核,等等

承诺与认可:保持与高层计划的一致性,每项任务的估算得到执行者的认同,有依赖关系的任务安排要得到相关人员的认可。

注:1)需要邀请有测试经验和部署经验的人分别参与测试和部署的工作计划,他们会帮助团队制定出较合理的中层计划。

2)当中层计划与高层计划不一致时,将中层计划重新估算一遍。如果还是与高层计划不一致,则以中层计划为准,要求修改高层计划

3 低层计划

每项任务的执行者根据中层计划将自己的任务细化到每一天,即低层计划。

进入标准:中层计划已制定且项目团队整体认可。

时间:在每周周一的早会之前,制定出本周本周或两周内每天的计划。

人员:低层计划一般由具体执行任务的每个人来制定,

这将是每天Team meeting的依据。

内容:每天的任务和需要提交的文档。

承诺与认可:要求每个人计划中特定时间所要求的支持得到支持提供者的认可。另外,要求每个人的计划符合中层计划,与其他人的计划进度没有冲突。

注: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往往有些工作不能拆分到每一天。就是说,一件事情需要几天来完成。如果本任务不在关键路径上,而且与其他人员的工作关系比较独立,可以不拆分此任务,由执行者本人掌握进度。否则,需要将任务尽量拆分开来,按内容划分为几部分,或用百分比来划分,以便更好地掌握整个项目的进度。

4 三个计划的关系

计划更改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各层计划的一致性。高层计划会因中层计划的更改而调整,低层计划会受中层计划的影响。QQRead.com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第二部分 不同周期的Review

项目跟踪的任务是对照计划评审和跟踪软件完成的情况和结果,根据实际完成的情况和结果调整这些计划。艾思普公司的Review工具是项目跟踪的主要内容。

根据目的和周期的不同,项目跟踪中用到3种Review工具:daily review, Peer review, 和Progress review。

1 Daily review

目的:跟踪团队成员每天的任务完成情况,给团队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

时间:在每个工作日的开始。一次Daily review一般持续10~15分钟。

形式:以team meeting 的形式进行。

参加人:团队所有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和设计师)。

活动:

1) 跟踪团队成员每天的任务完成情况

2) 交流相关问题

2 Peer review

目的:跟踪项目每周的任务完成情况,交流相关问题。

时间:每周进行一次。Peer review一般不超过1小时。

形式:会议形式。由项目经理来主持。一般要求项目经理提前将会议邀请发给大家。

参加人:团队的所有人员。

准备:会议开始之前,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必须安排好会议的议程。

活动:

1) 审核项目计划,审核每个组员在项目计划中的对应工作;

2) 讨论项目的任何有关问题;

3) 共享知识;

会议的记录:由项目经理在当天将会议的内容整理出来并放置到CVS中,命名规则为Peer review_date_contents.doc。会议的整理文档必须使用公司统一规定的文档模板。

3 Progress review

目的:跟踪项目是否在向原定目标进展,提出并沟通项目中的任何相关问题,使得每个人都了解整体项目的进展情况。

时间:每四周进行一次。项目的第一次Progress Review应该在项目启动的两周内进行。有时也可以由项目经理临时组织(比如发现项目现状明显偏离了原定目标,需要及时采取措施)。Progress Review通常持续1-3小时。

形式:会议形式。由项目经理来主持,一般要求项目经理提前将会议邀请发给大家。

参加人:团队所有人员。

准备:会议开始之前,项目经理和设计师必须安排好会议的议程。

活动:

1) 确认团队理解客户对项目的要求;

2) 审核项目计划,审核每个组员在项目计划中的对应工作;

3) 就项目的现状,粗略地对项目进行估算;

4) 讨论客户提出的重要问题;

5) 识别项目的风险,并产生减缓策略;

6) 讨论并安排合适的Quality Review;

7) 审核项目过程(如,信息传递方式是否合适,团队的职责,等);

会议记录:由项目经理在当天将会议的内容整理出来并放置到CVS中,命名规则为Progress review_date_contents.doc。会议的整理文档必须使用公司统一规定的文档模板。

4 Review的记录

一、Daily review

Daily review的记录内容包括每个人的计划和To do。

To do:用来记录将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属于计划中的任务,但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完成才能保证项目有关事件的顺利进行。

NO. To Do Owner Due time 1   2

二、Peer review和Progress review

Peer review和Progress review的记录内容一致,包括:参加人及角色;风险;新的问题;下一步工作;上次Review留下来的问题和工作;下次Review的时间安排。

第三部分 职责

活动职责 高层计划的调整项目经理负责调整 中层计划的确定和调整项目经理和设计师组织团队成员共同完成 低层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每个团队成员负责自己工作的低层计划 Peer review和progress review的组织项目经理发起,主持,并记录

篇6:项目管理的计划与跟踪

一个好的开发群体,必须具备严谨的项目管理能力,否则,再优秀的程序员在一起也无法作出高效率的工作,每个成员都需要有详细的计划。

项目经理或者teamleader,要负责做计划,什么样的计划算是合格的计划呢?

1、做3个计划,高层计划详细到数周,中层计划详细到周,底层计划详细到天。

2、计划中必须标明任务以及负责人。

3、计划中必须标明每个任务验收的标准。每项任务的完成要给验收预留时间。

4、计划中必须标明需要开的会议名称以及时间,例如:评审会,交流会,检查会等等。

5、计划必须每周更新一次,计划执行情况必须标明,延期的任务必须标明,

6、计划中必须罗列问题和风险所在,必须指定专人来负责解决。

7、必须按时提交周报告,必须对进度和质量进行汇报、分析、制定解决方案。

项目组成员需要做的计划:

1、做周计划,或者2周的计划。

2、任务详细,花10分钟做的事情都要列入任务表中。

3、任务一般要详细到小时,确定每天8小时的工作日程。

4、确保每周任务完成。确保每日任务完成,确保每项任务按照计划时间完成。

5、任务完成时间必须记录,任务完成后的报告也要及时记录。

6、日报要足够详尽,周报要能够进行问题的总结和分析。

来自:blog.sina.com.cn/s/blog_4c682e9a01000cfj.html

篇7:项目计划与监控工程管理论文

项目计划与监控工程管理论文

一、项目计划

1、测绘的空间范围,包括项目的四至、测区周边的情况等等;

2、数学要素,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

3、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4、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等。工作分解结构(WBS)是对测绘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

WBS组织并定义了项目的总范围,代表着经批准的当前项目范围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作。WBS最低层的组件被称为工作包,其中包括计划的工作。在此项工作中,我们会列出项目的WBS词典和责任分配矩阵表,明确部门的分工和责任。

经过工作分解后,下一步就是进行活动定义,定义活动是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将工作明确到个人,并列出个人任务清单列表。活动排序,就是将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次序理清,画出进度网络图。同时,进行活动资源的估算,以此来估算完成完成每项目任务的工期。活动成本估算是对完成项目工作可能需要的成本的量化估算,由每项活动成本汇总而成。成本估算应该覆盖活动所使用的全部资源,包括直接人工、设备、服务、设施、信息技术。

质量计划由项目的范围基准(包括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WBS)、WBS词典)、进度基准、成本基准、其他的管理计划而制定。经过以上的步骤,制定出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计划,以此计划做为实施过程项目控制的依据。

二、项目监控

动态控制原理是项目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论,我们做的测绘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主要是以项目的'挣值来进行监控。关于质量控制我们的思想是要提前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将每一个质量发生前就将其控制住。往往质量问题发生后,反而增加了成本。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制度。

1、过程检查

它是在作业组(人员)自查互检的基础上,按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设计书和有关的技术规定所进行的全面检查。此过程由生产单位的作业部门进行。

2、最终检查

它是在过程检查的基础上,质量管理部门代表生产单位对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再一次全面检查,相当于出厂合格证。此工作由生产单位质量检查部门承担。

3、验收

产品成果的最终验收工作由任务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

三、项目变更项目计划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逐步明晰的一个过程。

制定了一个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不是说就一成不变,有很多情况是在项目计划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那就要实行变更,计划的变更要考虑到各方的因素,不能只是由项目经理来决定,而是由项目管理小组或者是项目管理委员会开会来实施变更。将变更的决定,从新进入项目计划的变更,项目实施程序。

四、结语

本文只在项目的计划与控制方面,结合测绘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考虑到该领域初步应用等情况,参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和中国项目管理研究会(PMIC)提出的项目管理一系标准过程并进行了必要的整合与简化而提出的。突出了项目的主体计划及监控,符合项目的最初要求,使得项目在计划内顺利的完成。

相关专题 管理规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