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桔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桔梗”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共1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篇2: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今天才开始看舌尖上的中国,真觉得以前没看真是损失不小,完全就是一百科全书啊,信息量真大,眼睛眨一下都会错过很多精彩,感觉中国的历史真是悠久,中国人的祖先真是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果然精华,中国的饭真好看又好吃。

但是片中也时时在暗示,村里人都去城市打工挣钱了,好多技艺面临失传,让人痛心,机器代替人力,人类得到了闲暇,不用负重劳作,却也失去了最纯朴真实的美味,如陕西老汉所言,还是石磨磨出的香啊。我辈九零后谁还会愿意去学这门技艺呢?以后还能吃到纯正的什么呢?猪肉?大米?还是蔬菜。上帝是多么的公平,人类只有失去重要的东西才会得到想要的东西。

查干湖的捕鱼者每次都只会用大网去捕两公斤以上的鱼,故意漏掉小鱼,这已经成了祖先流传下来的约定,真是令人感动,仿佛与自然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人类只取自己所需,不去伤害大鱼,不去打破生态平衡,而大自然供养他们的祖祖辈辈,每年同样的厚爱和馈赠。从来不会食言和背叛,比人的关系都可靠,可如今人类更像是小人得志了,贪婪的欲望让他们目光短浅,能捕到的鱼每年都在减少,不止是鱼,树木,河流,冰川都在慢慢变化,不在乎大自然的'人,有一天,大自然也不会管他的死活。

节约这个概念以前真不在我心里,只要是免费的,姐们我恨不得多用点,后来身边好多长辈的言传身教让我真是改变了,那么多次的教诲,特别是她们自己那么的节俭,她们可不会区分是不是免费的,我这心里就算是块石头也化了,可是没吃过苦,受过穷的人,真是没法处处都记得啊,今天看了挖藕的人,一天工作下来,腰酸背痛的还要忍受各种折磨,真是让人心疼,菜场的藕只有两块五一斤,可没想到背后的辛苦确是给我250块我都不愿做的,所有的辛劳都应该被尊重,所以我现在都很少在大街上乱丢垃圾,也是考虑环卫工的不容易啊。

所以我是多么感谢我生在这个年代,这个国家,这个地方,我可以吃到那么多好吃的,去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大自然还留有原来一半的风貌,我还能看到雨看到雪,早上出门散步的时候我心里就默念,感谢爹妈,感谢阳光,感谢空气,感谢每一个身边走过的路人,能这样走着,真好。小时候有首歌是这样唱的,妈妈的草地,是温暖的摇篮,请不把草地损坏,让妈妈心酸,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热爱妈妈吧,请不要给妈妈增添麻烦,热爱这一切吧,也许下一秒,他就是别的样子了。

篇3: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篇4:文学评论: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文学评论: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曹瑞冬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693053)

摘要:

中国的梦想是想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努力生活的人们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真是让人向往的梦想,在耀眼的太阳下,闪耀着中国最美丽的梦想之光,这个梦就由我们来守护,现在就由中华民族人民来发扬,所以并未结束,也并没有停止。“才下舌尖,又上心间”是中国人对梦想味道的永恒追求,而文化也在梦想感召下产生共鸣与共融。也许,中华文化在未来会更加不容于这个世界,可为什么不可以从《舌尖上的中国出发》继续着传承与创新文化与梦想的事情。《“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文化共鸣探索――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旨在对其七集纪录片分别分析,分析中华民族在自然、人际、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而探索民族文化与梦想的共鸣。由舌尖传递到心间的民族记忆与展望,也印在了中国人的基因序列谱上。

关键词: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 文化共鸣 ;传承与创新;舌尖上的中国

作者简介:曹瑞冬(1993-),男,江苏南通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Under the tongue, they got the idea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resonance

The concept of “tongue on the Chinese” feeling

Ruidong Cao

(Humanities College,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693053,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dream is to want to let this piece of land in China, shed their sweat to the carefree life of people live a happy life. This is really the dream, in the bright sun shines the most beautiful Chinese dream, the dream is to protect the US, now by the Chinese people to carry forward, so did not end, also did not stop. “Under the tongue, they got the idea” is the eternal pursuit of the dream of Chinese people taste, culture is in a dream inspired resonate with communion. Perhaps,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uture will be even more is not in this world, but why not from “a bite of China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ulture and continue to dream about. “Under the tongue, they got the idea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resonance, “tongue on China” feeling “of seven episode documentary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atural, human, family and social aspects, and then explore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dream of resonance. By the tip of the tongue to the national memory and expectation of the heart, also printed in Chinese on the spectrum of gene sequence.

Keywords:only under the tongue, and the heart;cultural resonance;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a bite of China

一、大自然的“天人合一”法则

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关系逐渐被人与自然的相互征服所取代,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凸显让我们再度反思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大自然馈赠人类财富,而人类需要回报其尊重与保护。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念体现在这中华大地上最伟大的生死相依上。

高原、山林、湖泊以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中国人在自然面前,在可持续发展观提出更早之前,就已经在以自己的“天人合一”理念来守护着自然生态的法则。

《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但同时也是在展示劳动人民以勤劳顽强的精神与自然抗衡,为追求幸福而奋斗。高原上对松茸的捡拾,山林中对冬笋的挖掘,河谷里对食盐的采集,湖水下对莲藕的采挖,冰雪上对大鱼的获取,海洋中对海鲜的捕捞。全国人民都在用辛勤劳动来诠释着自然所带来的馈赠。他们的生存活动共同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然而他们结合了自然的生态特点,没有恣意索取,而是心安理得地接受馈赠。

讲人文精神,尊重人与自然的价值,首要的就是尊重生命的价值。因为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其他一切价值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是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就意味着没有了一切。对自然界的其他非人类生物来讲也是如此。且不谈生命的奥秘,单凭父母的养育足以激起我们对生命的珍惜、关爱和敬畏之心。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但是关爱他人、他物,也是关爱自身。[1]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念要求人类必须走出强者的路线,我们无法阻止人类的杀生来换取生存,但我们应该可以学会像影片中的人们以智慧、勤劳以及对大自然的生态合理利用的观念来实现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

我国地大物博,但并不代表人均资源丰富甚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并存,而这些问题在食物资源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我们任意索取掠夺自然资源来满足我们的幸福利益时,我们就将中国人民置放在了未来生存的赌桌上。影片中的劳动人民都在以和谐、理性、智慧的方式探索着合理利用自然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智慧理念或许是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响应,更多的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相互发展下的相濡以沫的体现。这样的区域生态理念与全国的自然的“天人合一”法则存活于中国人民的和谐思想中,但曾几何时,我们与自然渐行渐远,我们读不懂它,而自然也背弃了人类的未来。

今日中国仍然不乏存在着以勤劳和智慧来换取自然的馈赠与回报的劳动人民,它们不滥砍、不滥捕、不滥杀,他们本可以活的更好。但是,他们却更愿意期待下一次自然的无私馈赠。他们可以说是自然生态的忠实信徒,严厉地恪守着大自然的“天人合一”法则。我们虽然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乌鸦尚有反哺之义,中国人的一切都是自然馈赠与给予的,我们是否也应当回报其等值的爱与尊重。

二、平凡与伟大的生存奥义

纵然迷失万物,唯有希望长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改变不了的是对粮食的依恋,对生存的追求,这份奥义可以说是平凡与伟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血液中流淌的坚守与执着。

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 让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题,不仅提供了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热量,更影响了中国人对四季循环的感受,带给中国人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主食与粮食挂钩,而粮食与生产联系,生产与地域牵扯。主食的丰富多样化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最好见证,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千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平凡与伟大。

主食是平凡的演绎,但却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伟大真谛。面食与稻米似乎成为了南北面食的集中差异,而人民在对主食也在不断进行着创新与变化的过程。虽然并没有突破传统的主食习惯,但是也验证了一个重要的民族哲学――平凡与伟大。同样的麦子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面食的多样性,而同样的稻谷带来的也是无穷无尽的差别。所有人民在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享受着主食的味道,而其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中见证民族万年沧桑的奇迹。没有他们,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的生存与发展便就失去了意义。一代代中国人在主食中顽强地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也在这世界中以其经典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演绎出平凡的生存之歌,但也就在这样的平凡中,蕴含了中华民族难以言状的伟大。那就是用希望点燃梦想的灯火,用灯火照亮前进的轨迹。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地域来展现主食文化的。主食在一个家庭中折射出中国家庭式的团圆与和谐,在家乡中以丰富多彩的民俗形式彰显。对于乡愁这一笼统概念,也就是对家庭和家乡的怀念。远隔万里的游子,他们所期许的也就是家乡主食和父母亲的味道。家庭文化在现代中国发生重大变化,在此之前,封建社会的传统大家庭制度是建立在“孝”的精神内涵上。近代以来,随着历次社会变革的失败和对传统文化批判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伦理道德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对孔门伦理的批判触动了传统的家庭文化。[2]然而,千百年人民对与各自家庭成员的彼此关怀与尊重,以及对家庭团圆的美好期盼,却在以年夜饭为代表的家庭主食中得以传承与承继,而乡俗等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主食中得以保存。我们中国人对家乡和家庭的理念是中华民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民族底蕴。它们就静静平凡地沉淀在我们的灵魂中,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在这样激烈的全球化下坚守住骨子里的平凡与伟大。

我们生活的社会存在着《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子,但是,我们是否还能守护住这样的主食文化和民族内涵。这是一个深思的问题。倘若我们真的丢失了民族精神的勤劳与平凡的精神,那离我们民族的伟大将会更加遥远。我们需要为了生存这个中华民族恒久不变的希望而坚守住我们的本土文化,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盛生存奥义。

三、照亮未来的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在饮食方面的体现是转化,这类创新与转化的灵感无疑成为照亮新老大国走向繁荣与富强的指路明灯。人类发展的大致轨迹也就是如此,创新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而这类灵感促使我们的饮食一直在走着创新发展的道路。豆类制品的转化,将对人类造成一定伤害的大豆重新发掘出其营养价值与口味。豆腐的诞生,是中国人民对食物具有很大意义的转化。而对于奶制品的转化,则体现了营养的均衡吸收。而酒这样的人类饮食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最伟大的转化。转化也开始依靠人们对于微生物的饲养与利用。中国人制造的酱料给予中国的饮食很多难以形容的味道。

中国人民对食物拥有着永无止境的探索,对于创造也有着独到的造诣。在机械化未得到广泛利用前,人民的纯手工制作直接创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失误和味道。豆腐、奶制品、酱料和酒都在实现了物质形态的转化,它迎合的是中国人对健康饮食和风味的不断追求。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来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被称之为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而新时期下人民对于食物的更高要求,带来的是对这类转化食物的传承发扬以及进一步创新。

转化的灵感依赖于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更在于其骨子里对于创造的热忱。中国人民在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中逐步深入探索,探索出饮食和生存发展的创新道路。目前最值得注意的是,恐怕仍是理论或文化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发展的事实。把人们的注意力拉向历史,拉向后看,偏执地歌颂传统烹饪的个体经验、手工操作,认为传统烹饪从理论到实践早在久远的古代就已经尽善尽美,怀疑否定近代以来的饮食科学,是直到目前为止一些传媒仍在继续“弘扬”的有害理念。[3]《舌尖上的中国》所宣扬的是对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转化食物灵感的肯定,它所重视的不只局限于传统古代饮食制作工艺的尽善尽美,而在于对对创新思想和精神的发扬,这样的精神也注定会在今日中国的饮食界和社会上迸发出新的活力,是足以能够照亮中国梦想的明灯。

中国人在世界的战争中,想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饮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饮食也是见证着中华民族创新思维的重大见证。我们的创新精神使我们的食物有了发展的机遇,一方面是中国人的智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人能够观察认清时代和把握住时代机遇的彰显。

四、我心遗忘的过往时间

时间,是岁月最残酷的童话,我们的生命都将会成为时间的牺牲品。在人类休止的等待中,我们逃不过死亡,我们更挣不脱时间的牢笼。但也正因为生命有且只有一次,我们才能够对生命中的曾经有了更深的体悟与珍惜,对那些因时间遗忘的过往和传统产生了敬畏与追忆的心理。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我们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这类时间所带来的味道,也可以说是转化创新的一种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的食物腐败创造更美味食物的方式,是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人用食物来铭记时间的重要方式。我们不可能永远成为时间面前的无力者,更需要成为其见证者和发扬者。

东北的腌制泡菜、香港的腊味、苗族的荷花鱼腌制、徽菜的腊八豆腐、江浙的金华火腿、上海的干货、福建的紫菜、台湾的乌鱼子以及澳门的虾酱,这是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到西时间赋予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与味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相亲、勤俭、坚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很显然,这些味道逐渐被新的饮食文化所取代。中国人对腌制食物的客观认识和对营养的追求使这些记忆和传统逐渐遗忘在我们的价值观里。

我们遗忘的是过往,失去的是记忆,存活的是缺乏文化根脉的人民。饮食所传承的文化并不只是这一类制作工艺,更是包含了对故土家园、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内涵的追忆与传承。我们需要结合餐饮行业的实际,推进餐饮产业与饮食文化的相融合,对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做到批判性继承和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对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学术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研究和责任担当。[4]这一切都是体现在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中,而体现在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刻认知与体悟上,更彰显在对传统味道的发掘与传承。

因为生命短暂,时间无情,所以,我们将梦想投放在遥远的未来里。然而,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是否能够驻足品读时间的味道。遗忘是人之常情,而传承更是人民无法淡忘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想要通过这样的腌制味道证明中华民族人民对于传统的继承,更是在传统的承继上对未来梦想的执着追求。我们拥有充足的历史背景来作为发展的依托,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五、没有秘密的包容视野

和谐,是中国人民追求的永恒目标。而以和谐的视野观察人民和社会,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华夏儿女,虽然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但至少对于包容这一共同理念具有相同的认知。秘密在中华儿女心中是守不住的,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以一种包容、和谐的理念来审视自身与过往,展望未来与梦想。

要统计中国菜的菜品数量、毫无争议地划分菜系,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调味……有时候,这些显得简单,有时候却又无比复杂。中国的厨房里,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是食材,佐料,调料的配比?是对时间的精妙运用?是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最美味的中国菜并不意味着它能够适应所有人民的饮食习惯,相反,用心的料理才是美味的体现。厨房里的一切以及烹饪的一切都不一定是我们能够熟知的,但是,这就意味着美味是通过厨房的秘密制作出来的,而这份秘密也蕴含着中国人的文化沉淀。

《舌尖上的中国》从烹饪器皿衍生到“煮”这种烹饪手法,而传递到蒸和煮的烹饪手法,再到盛大村宴的厨房,紧接着介绍“蒸”的特色文化。接下来,摆脱蒸煮,开始对刀法有了介绍,而更简述了广大厨师的生存状态。影片中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民将心意凝聚在他们的烹饪技术上,将美味留在自身和他人上。这道无法用数学公式计算的人间百味又怎么可能凭借这技术来解释,其中不同的厨师以自己的精神风貌成为了各自厨房中的美味创造者。他们也很成功地将这份秘密延续下去,融合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等平凡生活中去。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各自厨房秘密的掌控者,不管山南水北,总归是一种代表着包容、信赖、和谐的开放视野与明亮心情。

就其对中华文化的保存、弘扬和认同而言,是一脉相通的,具有统一性;而就其各自对中华文化的取舍、丰富发展而言,则又各有成就,各具特色,展现为复杂性。由一趋多,多中显一,同归殊途,一致百虑。在中国文化走向21世纪之际,我们应该以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和文化包容意识来回顾过去,疏观现在,展望未来,以实现中华文化的自我振兴和中西文化的交融互补,为人类文化的新发展作出贡献。[5]我们在文化包容层面上的确需要坚持自由开放的态度,美食没有秘密,厨房更不存在秘密,我们都是这厨房和美食的创造者,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卓越贡献者。而中华民族以一种包容的视野涵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共同为中华的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作出了卓越贡献。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了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的包容,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相互包容,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没有秘密这样的文化视野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件容易且困难的事情,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倡导着文化的共鸣与思想的融合。而厨房的秘密见证了中国统一的历史、文化的传播。在漫长的岁月里,这样的事情时时刻刻在上演,而中华民族对于和谐与包容的理念也成为其主流思想。

六、人生品读的百味

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决不是艰难险阻,决不是洪水猛兽,也绝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是却是阴沉和絮恬;人的伟大也不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能只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6]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重要现实――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伴随着喜悦与痛苦,也展示着生命最客观的评述,而人生的百味只有自己品读,才是最有意义的。

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酸、甜、苦、辣、咸、鲜等味道代表着中国人对于饮食乃至人生的体悟,而更重要的是以人民为群体,构成这个时代的沧桑变迁与梦想演绎。

五味的调和是饮食的至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梦想。然而,地域文化的差异使人民对不同饮食的口味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南方人迷恋甜味,四川人青睐辣味,也有很多地区欣赏苦的味道。而晒盐的地区则使对咸味更加钟爱。而酸味则成为我们的重要味道。而鲜味则是我们中国人对于味道的最成功定义。当然,我们的味道中还存在着一种朴素的味道,这是我们对于保证原汁原味的健康烹饪,回归质朴本真的平淡生活的追求。口味的差异见证了各地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折射出其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性格。当然,口味差异并不意味着五味的协调,只不过是通过某种味道的上升来展现文化的精华。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让中国人在品味他们各自的人生况味时,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语境。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某种单一味道很难独自呈现。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是在治国经世上追求的理想境界。我们需要品读的人生百味其实也逃不过酸、甜、苦、辣、咸、鲜这些味道。而这些人生的味道是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它一方面代表着人民对于和谐理念的追求,更是对滋味人生的探索。

我们的民族和人生一样,在挫折中继往开来,在成功中反思艰辛,在火热中铭记宁静,在平静中追寻跨越,生命的味道与时代的味道相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民族发展历程。这一切不仅仅是结束。我们的国人将会在更长远的发展轨迹中践行着这多姿多彩的味道,进而将其实现历史上最大限度的调和。

我们从来没有奢求过完美的人生和社会,但至少我们的共同梦想是向着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迈进。百味的品读不只是饮食,而是生命与时代的共鸣。

七、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

当时代将我们推向风口浪尖,中华民族又将会面临怎样的时代抉择?

在国家和民族面前,我们每一个人是那么渺小,又是那么伟大。我们的中国心,我们的中国魂,我们的中国梦都在这黄土地上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奔向梦想的彼岸。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饮食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体现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为了让我们的发展更能够融合时代发展的进程,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一直在调整,在创新,在改变,尤其是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我们的田野是那样的美好,它赋予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源,也带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力量,也就在这样的文化感召下,从肥沃的冲积平原,到富饶的江河湖泊,从严寒荒芜的高原到高楼林立的都市,哪里有绿色的生机,哪里就有天与人的和谐。而中国的土地被中华民族的血汗与梦想浸染,它的颜色是黄色,它的名字叫“黄土地”。在不同的黄土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坚强、热情、包容地活着,它们依托自然所赋予的财富,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幸福开辟道路,为梦想探寻足迹。

在不同的地域,中国人用各自的智慧巧妙地从自然界获取美味。这一切来自它们对上天的敬仰和对土地的眷恋。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无论是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低头看一看地。”这就是中华民族,他们以爱国为核心,始终在走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道路,在梦想的不断激励和指导下,走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舌尖上的中国》是借助饮食传递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是精神和思想上的感召。当今时代,思想文化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构成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状况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国指导思想只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7]但是,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所依托的力量并不应当局限于对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发扬,《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美食图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对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我们都是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时代赋予了我们创新未来的勇气与道路,但是,论及引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民族文化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我们从来也未曾想过割裂传统与时代的联系,《舌尖上的中国》所诠释的道理也是在以传统饮食讲述着时代的道理。这样的纪录片不单单是在讲饮食,而是在讲中华民族在梦想面前的抉择。

我们对黄土地的眷恋,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百味的品尝,对包容视野的体悟,对平凡与伟大的解读,对创造的期待,对传承的坚守,无一不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力量。我很骄傲我的华夏血统,因为,我们的精神和文化是值得我们用生命来等值的。而当我们以中国梦想的目光重新审视着我们正在遗忘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中国变小了,中国也变大了。

我傲我血统,我敬我祖宗,他们在千年前就已经规划好了民族的梦想――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努力生活的人们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今日,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纪录片逐渐成为时代浪潮中的民族新力量,它解构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唤醒了我们对新时代的认知。中国之所以会走上富强民主的道路,是因为有一种文化力量已经融入我们的骨髓。

梦想教会了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也坚定了我们的信仰与未来,它也将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践行出时代的轨迹。

参考文献:

[1] 步蓬勃 《走向幸福: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 ――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J].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 余华林 《中国现代家庭文化嬗变研究》 [J].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赵荣光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省悟》  [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NANN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01期;

[4] 杨铭铎 《关于我国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J]. 商业时代 , Commercial Times 09期;

[5] 《“文化中国”的范围与文化包容意识》[J]. 江海学刊 ,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BIMONTRLY) 1994年01期;

[6] 鲁迅,李晓虹 《中国最好的散文》  [M].  崇文书局 .10  P82;

[7] 严书翰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J]. 红旗文稿 期。

篇5: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优秀

在这里,读懂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

第二季的第一集《脚步》直接选择中国人的迁徙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让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觉得生活的无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来重视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又何以会四处奔波?这一集的泪点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麦客脸上那深深的皱纹,在盼了大半年终于盼到父母回乡共同制作一罐鱼酱,却在短短半个月的相聚后就要与之分离的苗家女孩的眼泪,在那个为了女儿用五年时间学会了捕猎弹跳鱼的父亲,以及从他口中说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干的”时女儿满脸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处的那一句“这是巨变的中国”。

正如有人评论的:那奔波的人群,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么?

就这一句文案,足以引发多少漂泊他乡的游子潸然泪下?

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用沧海桑田来比喻都不过分。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6100万名终年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留守儿童;是正在被大机器作业而濒临转行或失业的麦客群体;是只能靠天吃饭的渔民夫妻;是终年飘无定所的养蜂夫妻。你可曾看到他们眼中的泪水,脸上的忧伤和手上脸上的皱纹?如果你没有看到这些,你就不能说是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也许此刻我们中的很多人手中捧着最时兴的手机,喝着国外进口的牛奶,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着这部纪录片,感叹着这中间描述的种种美食;但看了第一集,我们也会知道,在这同一个中国,还有许多人为了生活而饱尝艰辛。当我们坐在大城市的高档餐厅里吃到肉质鲜嫩的海蟹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那是无数如打渔夫妻一般一夜辛劳的成果。

可是再多的辛劳都可以被抵消。因为不得不外出务工的苗族夫妻手中还捧着一小罐女儿亲手给他们装坛的鱼酱;因为一同出海打渔的渔民夫妇中的妻子可以在晕船时靠在丈夫的肩头,吃上一碗丈夫烹制好的热乎的蟹饭;因为在美国漂泊了四十年的老伯可以回乡吃上一碗久违的萝卜饭。这是故乡的味道,不管我们在尘世上漂泊多久,不管我们离开故乡多远,都不可能忘怀的。

有人说这一集的文案太虐心了,拿离别和奔波数千公里说事,这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恋家的国人难以逾越的感情鸿沟。我想说的是,这部纪录片没有拿天朝最习惯使用的教条说事,没有任何爱国主义的宣传,却在那一道道充满了家乡味的菜肴美食中,勾起了我们每一个人关于故乡,关于亲人,关于永难忘怀的那些曾经的追忆。

篇6:舌尖上的中国

开篇大气又不失细腻的镜头,恰到好处的配乐,徐徐悠长的男声旁白,瞬间就让人惊艳了。不得不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实为一部高质量的用心之作,虽然片中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诸如BBC纪录片之类),但瑕不掩瑜,每集50分钟的片子,叫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第一集讲述的是“自然的馈赠”。从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遂昌县的冬笋,广西柳州的大头甜笋,到云南的诺邓井盐和诺邓火腿,湖北的莲藕,吉林查干湖的捕鱼祭祀,海南远航的渔船……从获取食材的角度切入,展现了人与自然最本真的关系,以及食材背后流淌出的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印象比较深的是湖北莲藕那一段,一叶扁舟穿行在淡紫色的晨雾中,船工执桨划开水面,那画面像极了一幅中国山水画。采藕工们就在淡紫色的清晨中开始了艰辛劳动的一天。我从来不知道原来采集莲藕是这样的不易,要挖开层层的淤泥,小心翼翼避免伤及莲藕,好一阵忙活才得到了一截完整的莲藕,还是黑的!和我们在餐桌上看到的洁白如玉的莲藕差太多了。吃着香煎藕合,莲藕炖排骨的我们,怎知这莲藕背后的故事?那句人人都会背的小学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今读来怕是会有更多感触了。

查干湖那段儿也拍的很有意思。身着鲜艳服饰的祭祀人群和巨大白色的结冰湖面形成强烈的视角反差,年过七十的鱼把头带上毛毡帽子,往寒风里一站,好一个东北汉子!人们在收获自然馈赠的同时却也谨记着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自然法则,用稀疏的鱼网过滤掉小鱼,并往湖里撒下来年的鱼苗。这是人类与自然的默契约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人民,恪守自己的本分,取之有道,对大自然常怀一颗感恩敬畏之心。

第二集很多人反映说没有第一集精彩,毕竟讲述的是“主食的故事”,很多食物大家的餐桌上都已是司空见惯,不像第一集里包罗了那么多山珍海味。但我却觉得正因为讲的是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主食,看来颇觉得亲切温馨。作为一个江浙人,尤其是看到做年糕,做粽子,做青团的画面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和外公会摘下屋外桂花树上的桂花,用糖腌在玻璃罐子里,做桂花糕的时候放一些,满屋子的桂花香~外婆做的粽子和青团至今还是我记忆中无上的美味。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舌尖上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无数人的故乡的味道就汇集成了中国的味道,这也是片名的意义吧,借美食带出国人的乡愁,以及中国食文化里所包含的东方智慧和普世价值。

片子也着意刻画了食物是由双手创造出来的这一概念,这在现今什么都是流水线机器操作的时代让人不由的心头一暖,我想很多人都喜欢那个陕西绥德县做黄馍馍的老伯。他和老伴不辞辛苦的辛勤劳作三天,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出外表毫不起眼的黄馍馍,这样的馍馍,不知道吃起来会不会特别香甜可口?老伯和他的老伴,年复一年的不辞劳苦的制作黄馍馍,赚钱当然是首要目的,但我相信,他们在揉面团,做馍馍的时候,心底一定是踏实而快乐的,他们作为中国8亿农民中的一份子,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割舍不断的感情。

卸下美食节目的身段和姿态,放平视角,展现最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美味,探寻五湖四海的各类食材,捕捉人与自然之间的细微情感。见微知著,温暖人心。感谢主创团队一年来的辛苦拍摄和后期制作,为我们奉上了这样一盘味蕾与心灵双重享受的“饕餮大宴”。

篇7:舌尖上的中国

最近,网络上火爆流传着一部介绍中国各个民族地区的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趁着今天心思不定,就打开了网络,好好欣赏一下。的确,通过这部记录片,我还是全面的了解了中国各个地方的美食,很多看了都说好想吃遍中国。不仅仅从美食上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从人文上给予自己内心不少的震撼。

从开始大自然的馈赠到我们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深层的含义,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一个习俗,甚至是一种信仰。美食,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留给我们伟大的财富,比如家传秘方。美食除了满足我们的温饱之外,还让我们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整个记录片,我们可以看到拍摄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乡村,尤其是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钢精水泥包围的大城市人群,渐渐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质,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事业或者理想,绝大部分是为了赚钱,赚钱的高低成为了衡量我们成败的标准。看着影片里乡村人们单纯的生后,相比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与勾心斗角,很让人开始怀念家乡。离开家乡久了,总有种味道让人嘴馋,这种味道让背井离乡的人在外总是流连忘返,也许这就是家乡的味道。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亲和力,生活的平淡却趣味十足。可是现实中,我们的生活已经远离了大自然,大城市的过度扩张与环境的污染,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当我们走进乡村的时候,大自然会赋予我们一种安静舒适的亲和力,能安抚我们浮躁凌乱乃至受伤的心。当你走进宽阔的田野中,生活的许多烦恼顿时消失的无隐无踪,平时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一下子都变得舒坦。当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同时,本质上也就是在消灭自己。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是人类生存永久不变的话题。

记录片中震撼我内心的是讲叙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当我们渐渐的长大之后,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再难以感受过年的美好气氛了,过年就是匆匆忙忙的挤车回到老家,看看年迈的父母吃个饭,唠叨唠叨几句就又走上返回大城市的车。虽然现在的过年让我们失去了儿时的味道,但是春节团圆的蕴意没有丝毫变化,老一辈的人就是多么渴望有这么几天能在家聚在一起吃个饭,这是不在乎物质上的多少,而在于人的参与,只要人参与,精神上就有一种平和的圆满享受。现代的生活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饭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压力让过春节的味道变了。还记得儿时,那是多么渴望春节的来临。春节以来就可以由很多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有很多美食,整天与一起长大的伙伴玩耍。但是现在,逐渐长大的我们,尤其是还在为事业摸索中的年轻人,一想到春节就害怕,春节成为了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喜悦。我们的心态渐渐的被扭曲,价值观渐渐被误导,生活作风渐渐

走向浮躁。有时,当我们远离大城市而走进深林或者高山时,我们就发现原来我们所追求的生活还需要更多的色彩。

细节决定成败,美食就是最好的表现。历史遗留下来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与文化,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好好的传承。

篇8: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热映,不少人自然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于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摄应运而生。

美食背后是文化传承

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

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做一桌大餐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们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建筑在柴盐酱醋之上的儒家哲学理念成了电影的灵魂。这与《舌尖上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引发共鸣是纪录片最常应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国》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对于每个观众来说,都能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感情的寄托,比如那些熟悉的家乡味道,比如饭桌上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也比如那些美好的旧时时光。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要表达的。《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关系,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写吃,更是在写人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其实这部片子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镜头里,他们笑得很满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对生活的热情,知足常乐。有时候我们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简单生活的真谛?”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民以食为天”是这个农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画面里的天、地、阳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头,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怀乡感”。它对这个已变形的社会和心理具有某种疗伤式的平复作用。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一根心弦。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这根充满着情感的心弦已然布满灰尘,而社会和心理也被外来的压力不断地挤压变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温情、平和、从容,悄然拨动了这根几乎被遗忘的心弦,那从心底涌起的,汹涌澎湃的感情,将美好于记忆和梦想中迸发出来。

篇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感600字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经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鲜竹笋蒜苗红烧肉;刀鱼用筷子肠,笋尖葱姜滚水鱼下锅,吃剩的鱼骨油炸;刚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烧卖;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饭;刚长出来的新葱做成的烧饼;芦蒿炒臭干;新蒜和新香菜用来下头;路边生机勃勃的各种野菜——黄花菜,菊花秧,采来蒸,煮,配肉配鱼,怎样都好吃……最让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种毛豆腐,和着豆腐皮丝,那种千丝万缕的梦幻般工艺,犹如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这片神州大地割舍不断的情节。浙江金华的维度和徽州一样,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样出名。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纪录片里说的”杭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酱鸭"。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能够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当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能够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我才能感动别人,自我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篇1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感600字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透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能够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就应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能够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篇11: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寒假,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吧。想来所料不差,便尝试着欣赏了这个饶有趣味的节目。

本片介绍了华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以及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焗马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等不同地区的风味小食。与其它那些花哨的饮食类的节目不同,这个节目的真诚、朴实。

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小吃货”的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我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三四分钟是烧得恰到好处的时间。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仿佛透过屏幕,我已经闻到了它的酸中带甜,外焦里嫩,肉质鲜美,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尝尝,……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来。作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纪录片,搜罗到中国从南到北的万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感动的瞬间,总有触动泪点的瞬间。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在介绍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在介绍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不仅是美食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触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特别是一个叫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时品尝时的甜,还有那些手工割麦的麦客们……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挂着我们的味蕾,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泪腺,我原来还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广告词有所怀疑,不甚理解,为什么要准备好纸巾擦口水和泪水。直到看了以后,才有所明白……

感动和幸福其实是一体的,有过感动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弥足可贵:简单而淳朴,真实也感动。

篇12: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是我所看过的中文纪录片中最好的一部。它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自然而深邃,素来讲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处处在展现着中国的文化与哲学,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调和,刚柔相济,重视亲情、重视家庭、勤劳能干、刻苦忍耐、追求极致的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精髓之中。

《舌尖上的中国》用那细腻的画质,优美而朴素的解说,给我们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种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都承载着一份传承千年的文明。我们从那些精致、复杂的工艺中,看出普通家庭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在食品安全让人们恐慌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大胆以美食为名,在一位位平凡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片段中,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表达出了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尊重。

这部纪录片,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查干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岛,可谓是走遍中国的江南塞北,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叙述,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当观众在荧屏上看见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自然倍感亲切,进而激发内心深深的乡愁。

也许我们在近代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嘲笑农耕名族的软弱与保守,赞赏西方海洋文明的进取与开放。但又有哪个民族能够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苍的景仰,如此密切地系于一心。他们勤劳朴实,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在工业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不断追求利益与效率,细腻而繁琐的美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流传了千年的饮食文化与特色,在工业文明面前脆弱不堪;为了生活,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只有老人与孩子,祖祖辈辈流传的手艺,再难寻觅继承者......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我也献上我的真诚,用含泪的微笑,来表达我对陈晓卿和他的《舌尖上的中国》最高的敬意。

篇1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几样特色菜。有;云南 香格里拉的松茸

与冬笋、 浙江的竹笋、 安慰的莲藕、火腿、盐、吉林的鱼类等。

其中的云南的松茸与冬笋很有名气的。 先把松茸切成一片

一片的,然后放入锅里煎一煎,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哦。冬笋它也可以烹饪出几道美味的菜肴。 安徽的莲藕蛮有特色的。先把莲藕切成一片一片的,切好之后,二片莲藕的当中放入一些肉末。 等全部弄好之后,把它们放入平底锅煎一煎。莲藕也能熬成一锅美味的汤肴哦。 锅里放入一些蔬菜、骨头、莲藕等食材。 莲藕咬一口,它的丝会拉出来很长的。口感很好的,吃了一片又想吃第二片,莲藕的营养价值很高,还能做出几道美味的菜肴。 吉林的鱼类有特色的。 吉林的渔民半夜四点出发赶往莫一个地方捕鱼。有的渔民用铲子挖洞捕鱼,有的渔民挖好洞就开始放网了。 有的渔民用电器的工具打洞与捕鱼。 吉林的渔民非常喜欢吃鱼。 鱼的营养很好。烧、 蒸、烹、 煮、 煎、 这几种做法可以品尝鱼的各种各样的美味菜肴哦。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精选15篇】

篇1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作为一个忠诚的吃货,不可能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如此火爆时无动于衷。当我屁颠屁颠流着哈喇子观看着那一种种闻所未闻色味俱佳的美味的同时,流着口水的同时还有泪水。也许我体会到了那比吃更可贵的情感……

无可否认的是,这部纪录片在“勾人馋虫”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网友们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知道全中国竟然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汆乌鱼子、黄鱼鲞;还有那些听着就口水吧嗒的菜:腊汁肉夹馍、醉湖蟹、梅菜烧肉……看完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天南地北的中国美食,可谓包罗万象,此片看后必然让你垂涎三尺,都说民以食为天,想要减肥的朋友们看片要三思哦!至于我,反正没hold住~~

但是,《舌尖上的中国》给人带来更多的是感动。看着冬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挖藕人吃着用自己双手挖出的藕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那是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片段。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一年中最冷的两个月,老黄可以卖出15000个黄馍馍,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上碾,揉面,发酵……每一个过程都让人感到温暖。当老黄赶着驴磨糜子时,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老黄驮着700个黄馍馍的车子上时,当老黄拼命蹬着车子赶路时,当有人买老黄的黄馍馍时,当老黄自豪地说自家的黄馍馍最好吃时,当老黄卖黄馍馍吆喝时,那笑容,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快节奏生活中,生活在繁华浮躁的城市中,久违的真诚的笑容!那从片段中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与脉脉温情,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的中国各地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美食纪录片,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原味的中国,带着土地的气息和米面的甜香。

这是盐的味道,风的味道,山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久违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与故土、乡亲、质朴、勤俭、坚韧等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篇15:《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

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老黄的全名叫黄国盛,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黄,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8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开始栽培黍。

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中国,从南到北,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丁村,这个中原最古老的村落,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附近曾经出土过中国最古老的石磨,证实了这一点。

擀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为女人的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礼仪,过生日贺寿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中国人称为长寿面。为什么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面?面条是怎么成为中国人贺寿的象征?有一个说法是面的形状长瘦,谐音长寿。面条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喜欢的主食。

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这个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拉面,是兰州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一碗面从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两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着很深的门道。

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曹石,计算机系硕士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和朋友组了一个用西安方言演唱的说唱乐队。身兼大学教师、乐队的主唱作词、多种角色的他,在这首最广为流传,描写三秦大地平民美食的说唱里,一连串列举了陕西几十种诱人的美食,在曹石的歌里,被冠以经典传统的是牛羊肉泡馍。泡馍是最土生土长的西安主食,吃泡馍最讲究的是掰馍,对西安人来说,这不但是个进食的过程,还是个享受的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状不一的馍块,再配以熬煮了十几个小时的老汤,一碗看似豪爽简单的羊肉泡馍,其实内在精致复杂。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这是因为一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黍和麦为主的旱作农业,而另一个则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

地处太湖流域的嘉兴,正处于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区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嘉兴以天下粮仓而著称。然而,以江南精致细腻生活方式著称的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却是从一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

在现代化流水线上,粽子这个古老的食物,呈现出与传统方式不一样的`生命力。刘光荣,这个从四川来嘉兴打工的裹粽技师,从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要完成超过3000只粽子。平均每分钟裹7个粽子,每一个粽子,用的时间不到十秒钟,而份量的准确率是百分之百。在这样的车间里,每一个工作日,就会有大约100万只粽子被生产出来。

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在这个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的过程,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使劲揉压,再揉搓成长条,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

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春节,白波跟全家人一起在北京过年。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的白波,常年在各地摄制组工作,一年中,也只有在过年这样难得的日子里,儿女们能回到父亲身边。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位于云南红河地区的建水古城,古称临安。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各种文化的掺杂形成了特有的氛围和格局。建水最著名的大板井旁,女人们单靠手指的合作,就构建起一条豆腐的流水线。

始建于明代初期的大板井,直径达到惊人的三米,几百年后依然不失活力。中国人相信,水能滋养人的灵性和觉悟。这一点就仿佛水对豆腐的塑造。两者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共通。

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的生活清淡辛苦。丈夫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远方的大湖钓鱼,虽然他从来没有钓过鱼。在这对夫妇眼里,每一颗豆腐都很珍贵。它们能够帮助自己供养子女,过幸福安稳的生活。

九月下旬,乌珠穆沁草原已经褪去了绿色。孟克和家人抓紧时间,赶在严冬之前进行最后的出场放牧。奶茶是早餐中永远的主角。砖茶、黄油、炒米,以及鲜奶是一锅奶茶的重要内容。

奶豆腐是几天前做的。草原上的人离不开奶茶和奶豆腐。无法靠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可以从这里获得。

一直向南,几千公里外的云南,几乎是同样的情形。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转化这里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敞里风干,像是挂起了巨大的风铃。

这种远隔万里的默契,或许要追溯到蒙古人开疆拓也的年代。在800多年前,忽必烈时期的蒙古人远征到云南。定居至此的蒙古人也带来了遥远家乡的奶食味道。他们不会想到,这种转化的手法一直被流传下来,生机勃勃。

在蛋白质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对于素食者来说,这相当完美。中国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

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方兴玉是不会在湿热的夏天做毛豆腐的,桑拿天里,人们很难控豆腐发酵的走向。但是在其它的季节里,徽州温润的环境却能引导微生物们走上发酵的正轨。她希望与这有关的一切,自己的女儿都能够学习和领悟到。

聪明的中国人对这些微小生物的运用得心应手。事实上,这种转化的智慧在更为久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熠熠生辉了。

用稻米酿出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酒,应该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最早的案例了。立冬的清晨,绍兴的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这对酿酒师傅们来说,是个好征兆。酵母菌喜欢江南冬季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

绍兴,自古的繁荣富庶之地。如今,绍兴人家仍然乐于枕河而居,享受其中的一份闲适。酱园里,露天的空场排列着几百只硕大的酱缸。五十六岁的丁国云依然身手矫健。酱料粘稠、厚重,需要人力定时的上下翻动,酱缸内的发酵才会均匀。在这些酱缸里,微生物的世界,此消彼长,互相制约。“中国的酱”,

在人类的发酵史上独树一帜,数千年间,它成就了中国人餐桌上味道的基础。

在中国的北方,酱的意味更加直接。再过三个月就是下新酱的时候了,但是准备的工作却要从现在开始。做酱是东北人家的大事情,邻居也赶过来帮忙。煮熟的黄豆在锅里直接被捣烂。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人们做酱只用大豆这一种材料。这样的单一也是一种奢侈。

温暖的火炕上,六只手合力把豆泥堆砌成型。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最后用透气的黄纸包裹,捆绑成结实的酱坯。酱坯被挂上墙。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它们静静的发酵。等到来年春天,再开始更深入的转化。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为了保存食物,我们虽然已经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然而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

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菜园里的白菜是母亲每年7月头伏时种下的,为了做成泡菜,所以选用的都是心紧叶嫩的品种。今天,女儿第一次和妈妈学习做泡菜。朝鲜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个品种,也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味道:凉食的清爽,烹炒的鲜香,等等。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腊味店。每天早上,他都是店里最忙

碌的人,做这份工作,他已经有了的经验。和兴腊味家有着60年的历史,以用料新鲜,考究,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如今,阿添和他的父亲、大伯一起,打理照料店里的一切。

而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做腊肉的时节。湘西木材丰富,熏烤腊肉的燃料以硬木为佳,如茶树和杨梅树。熏烤时,要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取暖做饭的火塘之上,还不断将松果、茶壳、桔皮等放入火塘,这样熏烤出来的腊肉,就会带着茶果的香味。

对纯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

在今天的黄山地区,农家后院里依然晾晒着火腿和咸肉,洋溢着一派田园气息。用腌咸肉制作的“刀板香”是一道待客的主菜,也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

在叶师傅看来,家乡的农家火腿才是世上最美味的火腿。当然他也一定知道,在距古徽州不远的浙江金华,也出产一种大名鼎鼎这火腿,它以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鲜美而而闻名于世。

三阳南货店是上海老辈人个个都晓得的土特产商店,江浙地区的各式干货在这里都能买到。腌腊柜台组的组长侯师傅,1975年就开始在这里工作。对金华火腿做品质鉴别,只需要使用这样一支竹签,把它分别插入火腿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特级的火腿,三签拔出来,每一签都会散发出一股扑鼻的异香。在某种意义上,像“三阳”这样遍布上海的南货店,其实就是这个移民城市的一座座味觉纪念馆。

霞浦,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漫长的海岸线为这里制造出众多的天然港湾,大海已然成为了种植紫菜的一座水上农场。

林仁灼,16岁开始和父亲学习种植紫菜,如今已经49岁,今天,他要为自家的农田再架设几枝毛竹。从山上砍来的毛竹要经过预先处理:把里面的竹节疏通,以方便把毛竹插入海底。毛竹每根长16米左右,重200余斤。把它架设在海里,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与闽东隔海相望的台湾,对于云林县口湖乡的渔民们来说,决定他们一年

生计的关键时刻已经来临。乌鱼子是台湾西南沿岸的特产,取乌鱼卵腌制而成,由于形状像中国的墨,日本人把乌鱼子称为“唐墨”,并把它视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在台湾和日本,乌鱼子一向被视为餐桌上的高档美味。它口感绵密,软糯滋润,只需薄薄一片,就已厚味无穷。

曾有学者推论,人类的历史都是在嗅着盐的味道前行。大澳,偏居中国南海一隅,早年因盛产海盐而闻名。

郑祥兴虾铺是经历四代人的百年老店,一直稳守大澳虾膏虾酱的领导地位。76岁的郭少芬,大澳本地人,从20岁嫁到郑家开始,做虾酱已经有50年以上的经验。无论是虾膏还是虾酱,主料和辅料,其实就是再简单不过的银虾和盐。制做方法,也无非就是用把虾和盐搅碎后放在竹筛上晒太阳。

老铺一直靠郭少芬和丈夫两个人打理,直到相濡以沫的丈夫在20去世。都说大澳是观赏日落最理想的地方,这里,指的也许不仅仅是风景。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要统计中国菜的菜品数量、毫无争议地划分菜系,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调味……有时候,这些显得简单,有时候却又无比复杂。中国的厨房里,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是食材,佐料,调料的配比?是对时间的精妙运用?是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这顿午餐是为了犒劳邻居们。每年的11月份,尼西乡的人们都要给青稞地施肥。为了不错过最佳的时机,各家之间互相帮忙。在今天,他们的耕种方式、生活习惯,依然还保持着原样。

扎西是个黑陶匠人,这里的人们固执地认为,用黑陶烹制出的菜肴,拥有特殊的好滋味。黑陶能承担的烹饪方法,就是煮。“煮”这种烹饪方式,与陶制炊具的诞生息息相关。陶器诞生之前,人们不一定能想到,他们的后代会吃出这么多花样。能够在烧和烤之外找到另一种让食物变熟的方法,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惊喜和飞跃。

这里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哲学,并不追求过于精致的生活习惯。作为水和火之间的媒介,它将温度传给食材,让美味释放出来。看似简单的沸腾下,却蕴藏着尼西人厨房的秘密。这秘密流传了几千年后,当初的“惊喜”已经变成日常的烹制手法。

中国人最早将“蒸”带入厨房,也创造了海量的蒸制菜肴。重阳节这天,是欧阳广业的四十岁生日。晚上之前,他要准备一场大型村宴,压力可想而知。村宴的场地是不固定的,灶台也须临时搭建。这样的炉灶,对于村宴再合适不过。广东是美食之乡,这看上去毫无秘密可言的厨房,却要满足这里挑剔的食客。

在中国的村宴里,蒸菜往往是主角。蒸是中国菜烹饪法的基本方式之一。在人们发现油脂的快速加热功效之前,蒸被认为比煮加热更快,并且更容易保持食材的完整形状。历史上,“蒸”字曾经和“祭”字同义。牺牲、祭品要保持完整形状。而水蒸气的运作,使热量比较均匀弥散于容器中,也使得蒸一整头猪成为可能。

在广东,人人几乎都是美食家,他们对菜肴有着几近苛刻的要求。蒸猪是今天宴席的压轴菜。作为一场成功的村宴,家人团聚,老友相会是重要的,美味传达出的满足感也必不可少。

离开故乡25年后,72岁的居长龙从日本回到扬州。他终于有机会来到熟悉的冶春茶社,再次品味熟悉的味道。

淮扬菜本身的最大特点,是将寻常的食材精雕细琢后,以华丽的姿态登场。这里面,中国厨房的另一大秘密――刀工的作用首当其冲。西餐的厨师,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刀具;中餐的厨师手中的一把刀,却能行出无数种刀法。中国菜的刀法之所以如此丰富,正因为它从来不是简单的“化整为零”。19岁开始,居

长龙用三年的刻苦,将一把刀运用到纯熟。但刀工对年龄有着苛刻的要求,72岁的他,现在已近很少展示自己的刀工绝活了。

每一天,周赛群都会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授业传道,试图把三十余年的经验悉数教给他们。无论天资如何,一年级的学生都必须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尽快掌握更多菜品的制作方法。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湖南菜香辣,“香”主要来自油脂。中国人的厨房少不了各种油脂,古人用油脂来对食材迅速加热,无疑是节省燃料的好方法。在今天,无论再多理论申明油脂过量的危害,中国人依然离不开那特有的脆爽口感。无论这是否矛盾,油脂的运用,是中国人对烹饪方法的莫大贡献。

这里是一家高级酒店的中餐厨房,所有的厨具应有尽有。国际名厨梁子庚,却打算用这些厨具来做一样不起眼的美食――咸鸭蛋。

尽管在全球很多国家的高级酒店做过总厨,梁子庚完成了对中西方烹饪的化学式理解。但骨子里,他还是最中意食物本来的料理方式。今天他要和老友搭档,做杭州菜,西湖醋鱼,这是一道对火候要求非常高的菜。他们将一条鱼剖开两半,一半汆水,一半过油。两种做法都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将鱼下锅和出锅,否则会直接影响到西湖鲲鱼特殊的鲜嫩口感。出锅后,两种做法的鱼在同一个盘子中合璧,浇上炒好的糖醋,美味看上去就已经呼之欲出。

不过,遗憾的是,腌制一个月的咸鸭蛋,并不算成功。对于厨师来说,永远会有未知的美味等待解密。小小的一枚咸鸭蛋,照样能难倒一位国际名厨。对于专业的厨师来说,厨房的秘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对于普通人来说,厨房的秘密则更多的和他们的青春、情感、记忆联系在一起。

李羡有就是这样的香港人,她今天打算自创一道新菜。这道菜是用鸡蛋液把肉馅封在柚子皮里,先煎,再浇入成品高汤煨制。和大多数主妇一样,李婆婆不曾受过专业的厨艺训练,她每天炖的汤、烧的菜,既没有美轮美奂的卖相,更没有出神入化的手段。然而,这并不妨碍大多数中国人对“妈妈菜”的眷恋。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

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和全世界一样,汉字也用“甜”来表达喜悦和幸福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最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而这种味道则往往来源于同一种物质――糖。

对于阿鸿来说,糖不仅表示着甜,更意味着一切。糖葱薄饼,潮州著名的传统甜食,阿鸿的手艺是祖传的。今天,阿鸿准备多做一些糖葱,明天就是当地隆重的节日――冬节。祖祠中,随着大戏的开场,人们怀着敬意,把各种色泽艳丽的甜品奉献给祖先,同时为自己的生活祈福。阿鸿的心愿,是他的传统手工技艺能继续为整个家庭带来富足。

中国人在品尝生活的甘甜之时,似乎也很善于欣赏苦。

10月的果园,茶枝柑由青转黄,气味芬芳。味苦带甘的新会陈皮就出自这些饱满的果实。储存年份的长短,决定了陈皮的等级和价值。在南中国,陈皮甚至能决定一家餐馆的兴衰。

澳门路环岛,阿伦进完货回到店里。他是这家海鲜餐厅的主人。餐厅以阿伦祖父的名字命名,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意很少冷场,秘密就在于餐馆的招牌菜――陈皮鸭。

阿伦的记忆里,父母始终只是在店里日夜忙碌的两个身影。童年给他留下的,是辛苦的回味。陈皮飘香里,时光仿佛过得很快,如今,阿伦已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在他看来,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最准确的,

莫过于“苦尽甘来”。

咸的味觉来自盐。在中国菜里,盐更重的使命,是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在中国的烹饪辞典里,盐是百味之首。

粤东海边,村民世代以晒盐为生。不下雨的日子里,阿刘每天都要在盐田里忙碌。晒盐的收入微薄,一年不到一万元,阿刘还要做电工和捕鱼贴补家用。村子里的人大多外出打工,大片的盐田已经荒废,阿刘依然选择留守。

酸味能去腥解腻,提升菜肴的鲜香。当酸味和甜味结合在一起时,它还能使甜味变得更加灵动,更加通透。酸甜,正是大多数外国人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对于中餐产生的基本共识。

在烹制肉类时,酸味还能加速肉的纤维化,使肉质变得更加细嫩。当然,“酸”味本身,不尽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与此同时,在世界通用的“甜”以及“苦”之外,中国人还很特别地使用“酸”字来形容某种疼痛、某种妒嫉、某种不堪以及某种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

除了“酸”,还有一种可以提振食欲、并且在中餐的菜谱上经常合“酸”字合并使用的味道,那就是“辣”。

素琼是个菜农,也是绝对的一家之主。在四川,许多妇女都像素琼这样开朗、坚韧、果断,汉语里,人们用“泼辣”来形容这种性格。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多阴雨,住在这里的人,正需要辣椒的刚猛热烈。

在川菜中,无论是作主料、辅料还是作调味料,辣椒都是宠儿,它给川菜烙上了鲜明的印记。素琼特意推迟了这一造辣椒的种植和采摘,果然在冬季里卖出更好的价格,这种精明让她丈夫十分佩服。

中国烹饪,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样如此凶猛地侵略我们的味觉,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鲜味的美好。

庄臣18岁时,进入中国最早的五星级酒店,成为一名厨师。,庄臣辞去餐饮总监的职务,成为职业美食家、广东饮食文化的推广者。他认为,在烹饪中保持食材的原味,是一种素面朝天的鲜美。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全世界只有中文才能阐释“鲜味”的全部涵义。然而所谓阐释,并不重在定义,更多的还是感受。“鲜”既在“五味”之内,又超越了“五味”,成为中国饮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种境界。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贵州省从江县,侗族、苗族和壮族聚居的山区,这里的人自古以糯米为主食,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着近百种原始的糯稻。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

十月,是糯稻成熟的季节,壮族聚居的下尧村,正在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设置的节日---新米节。但糯稻并不是村民们唯一的收获,水田里还藏着其它的秘密。水稻田里可以同时养鲤鱼和鸭子,这种稻鱼鸭共作的古老体系,已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獐子岛,黄海北部一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岛屿,却因为海域里的物产富甲一方。碧波之下,生存着一个兴旺的群体。被中国人视为海中珍品的海参、鲍鱼、海胆等无脊椎动物恰好占据了其中的多数。纯净的水体和活跃的洋流造就了它们非凡的品质。

三年前,数以亿计人工培育的海参幼苗被播撒在这片水域,它们和野生同

类的成长轨迹完全相同。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携手合作,以生态的方式,实现了耕海牧渔的理想。45岁的潜水员王厚喜正在准备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入水。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繁衍期,它们成群结队从栖息的支流和湖泊迁移到长江口。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今天,野生中华绒螯蟹已经十分罕见。小太是人工繁育的一代。河塘里的水全部引自太湖,小太的食物是湖里的水草和小鱼虾,与吃饲料的同类相比,它拥有更长的生长期和更健壮的体魄。今天的中国,大闸蟹已经成为利益最高的养殖项目之一。

地处长三角北端的江苏兴化水乡,仿佛一片被时光遗忘的土地。盛夏的正午,夏俊台和王元凤把船划进了湖荡,给一种嗜水的高大蔬菜进行浇灌。他们脚下这块样貌独一无二的土地,叫垛田。

各种葱茏的蔬菜中,身形魁梧的芋头是绝对的多数。四面环水的垛田,恰好能够满足这个物种最大的嗜好:喝水。每天,老夏要给芋头浇四次水,每次浇够一个小时才能保证芋头的需水量。

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祖居兴化农村的夏俊台,可能是家族中最后一位从事农作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安然享受这里的一切,天然的垛田、芋头、以及他和妻子的家。

青藏高原,世界的屋脊。喜马拉雅山横亘于南部,它的北面,雅鲁藏布江从雪山冰峰间流出,奔向藏南的谷底,开辟了西藏最富庶的农业区――日喀则。

村外,人们种植的青稞就要成熟了。在寒冷的极地,人们需要借助饮食来补充生命的能量。4000米以上的海拔,自然的馈赠并不丰富,有限的食物当中,青稞,成了人们最依赖的主食。望果节在青稞成熟前举行,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祭台上,铺满青稞粉的手印,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青稞粉被抛向空中。人们相信,祈祷的声音,可以直达天宇。

北京,繁华的国际化都市。林立的高楼,围绕着古老的紫禁城,也围绕着不同气质的老街小巷――胡同。住在胡同的贵春有一个不平凡的理想:拥有一片自己的菜园。于是,贵春把他的理想搬上了屋顶。

种子在地下静静地沉睡着,春天的北京,看不到一点绿意,屋顶上的鱼池

还留有去年冬天的残冰。夏天一到,贵春的屋顶完全换了容装。当都市中的人们涌向菜场,将远道而来的蔬菜带回家,贵春却可以像个自在的农夫,就地取材,自给自足。

都市里,成片的屋顶仿佛被遗弃的空间,了无生气。而贵春的屋顶菜园却是一片清凉世界。不足100平方米的绿色屋顶,用它的每一个叶片,净化着都市的空气。它们是贵春送给这个城市的礼物。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篇16:《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今天中午和may,Jin一起吃饭时,may问我你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了吗?

我很奇怪她问我这个问题,因为她知道我哪有时间看电视啊。尤其是国产的电视剧之类的,前一阵子Jin在吃饭的时候大谈什么甄嬛传,我很不客气要求她立刻停止,换个话题,实在要谈电视也得谈《downton Abbey》。

may说这是纪录片,拍的很好,陈晓卿拍的,据说筹备了十年。

陈晓卿啊,这么巧呢。昨天晚上我整理照片时还看到夏天我组织他和Heidi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法国的照片。

我们从巴黎到卢瓦尔河谷,然后一直到瑞士边境的小镇chamonix。他给我们拍了很多照片。

一路上都是他开车,我找路。很佩服他的记忆力,他不认识法文,竟然能记住路过的餐厅的名字。当我说东他说西时,往往是他对,然后他就说:“小陈啊,你真厉害啊。”

我的安排不是非常令他满意,我定不是三星的的酒店就是四花的城堡。他觉得我们可以在住的方面节省一点,省下的钱他需要给他当时的女友买包包,而我很不善解任意地把巴黎的购物时间缩短了,因为我自己没有购物的爱好。

回国以后,他请我们吃了饭,还把所有的照片冲洗了出来,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还装裱了一堆我们的照片。

我知道他是美食家,所以有时请客不知去哪里时,会给他发短信,他总是给出不错的推荐。

晒几张他拍的照片吧,很感谢他的照片,他辛苦的开车。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篇】

篇17:《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最近这几周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共有七集,每次看完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这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记录着美食以及美食身后的故事。其实,《舌尖上的中国》在记录的都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美食,它汇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个个食物,实际上在表达的是美食背后的故事 辛勤劳作的人们。每看一次,我就会有一种垂涎三尺的感觉,放学都有一种想去吃美味的冲动,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东西来填饱肚子,都会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看来,美食对于人的诱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这些感受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所有观看过这部美食纪录片的人的感受,或许正因为这极大的诱惑,才会让这部纪录片火遍大江南北。

电视镜头里的美食,那么唯美,唯美的画面,唯美的食材,唯美的音乐,都让人流连忘返。不是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成为美味,在这食材的背后,肯定会有一双神奇的手,来做出美味。或许是游访的美食家,或许是餐馆里德厨师,也或许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凡的百姓,他们做出的美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背后需要的是许许多多人的付出,这其中的付出是充满艰辛跟危险的,美味的来之不易,就需要我们品味美食的人的感恩。美食背后付出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也有着一份感恩,他们感恩上天的赐予,他们有着他们自己的专属信仰,因为他们坚信大自然也会给予他们美味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七集,每一集都有着独特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有着几个具体的故事来支撑的,每一个故事也都是以一个家庭来进行描述的,首尾呼应,将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阐释。在这每一集中,都会有几个令人感到的故事,在这里,要表现的就是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从云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笋,从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面条,从发酵的腐乳到腌制的腊肉,不得不说,这部美食片是我国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缩影,它将差异的地域和多样的美食协调般的组合在一起,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与加工中的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领略到了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实地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表达了对平凡老百姓的关注和尊重。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的有趣的好玩的东西,我也不能完全的记录下来,但我相信中国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远远不是这七集纪录片能够完美诠释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努力发现挖掘,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的饮食文化。现在的我们,不但要尝遍各地美食,而且还要自习发现美食背后的文化,那样,我们在享受的不仅仅就只有美食,还有精神上的美食,我们获得的就是一场盛宴。

篇18:《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美味只能来自乡野;美味与民俗共传承。那些舌尖上的味道,是平凡朴实的双手所创造;而那些摩肩接踵的熙来攘往,也无非“赚生活”的辛苦与疲劳。真正的美味,不是五星级大厨的烹饪,抑或时代潮人的午后甜点;而是生活的滋味。

与其说食材的索取是人类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不如说是人使尽十八般武艺,对每一寸土地残忍地剥削。

即便是吃也要吃出文明的深度。与其说这是一个专属于美食的游记,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对民俗与文化饶有滋味的思考。

篇19:《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介绍中国民间食物的纪录片,它拍得很真实,很生动。我深有感触。

美味的食物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每次看这个纪录片我都会集中精神,生怕什么美味的食物从眼底下溜走了。我看着纪录片里的美食,差点流出口水来。纪录片里拍到的食物非常精美,模样丰富,饱满;好像能从纪录片中闻到它的香味。那些寻找食物的人们都是很辛苦,每一天都要是早早的起来,去山上寻找,有时可能会空手而归,有时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我们吃到的食物都是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一定要好好珍惜。

相关专题 舌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