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放松运动的作用及机理浅析论文

Mercurio689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Mercurio689”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准备放松运动的作用及机理浅析论文(共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准备放松运动的作用及机理浅析论文

准备放松运动的作用及机理浅析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了解作为体育运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运动、放松运动在健身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使体育运动参加者了解其本质,为采取干预的措施创造条件。

关键词:准备运动;放松运动;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G804.2文献标识码:A

目前,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体育活动在生活当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其健身、健体、陶冶性情的作用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也频繁发生,国家体育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方向性的引导,取得一定的效果,使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普及,体育运动需要全民参与,我们把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给民众参考,使体育运动作为民众休闲的选择。

1准备运动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

参加体育运动主要是为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由于参与者对准备运动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使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发挥出身体最大的潜能,导致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容易损伤,从而失去了锻炼的效果。

1.1准备运动在不同形式体育过程中的现状

在体育常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准备活动都能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学生在没有指导教师参与下的课外体育活动时往往会被轻视,运动创伤的发生率会明显的增加,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准备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马虎进行简单的准备运动。所以,在平常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醒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或竞赛时,必须要重视准备运动的过程,使身体充分的伸展,这是减少和预防运动创伤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杨新生对大学生业余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到位,尤其是寒冷季节热身不够很容易受伤[1]。在进行各项目专业竞技运动训练过程中,要设计更加有针对性,有利于专项发展的准备活动内容,不管是教练还是运动员,要重视和提高专项准备活动,准备运动和训练的主要内容紧密相连,对运动中负荷量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当机体兴奋性较低时,准备活动时间应适当延长,内容可相应增加[2]。

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各种层次的体育锻炼、大学、中学的体育课,或者是专项竞技运动训练,准备运动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是明显的。所以,有必要对准备运动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使体育锻炼参加者充分了解其本质,从而引起重视,采取适宜的方法,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1.2准备运动作用的本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机体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为即将开始的体育课、训练课或者正式比赛做好身体功能上的准备,有利于迅速投入运动中去。参与者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直接参与运动的分别为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包括心肺功能等在内的内脏器官组织。

1.2.1准备运动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准备活动能增强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度,内分泌不断增强,使人体机能快速进入运动的强度。大脑皮层会留下准备活动时身体肌肉的运动痕迹,从而会提前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准备活动能调节机体各器官的神经系统,身体各器官机能迅速达到适宜运动的程度。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将锻炼者的心理状态调整到体育锻炼的情景中来,同时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2准备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的代谢过程加强,肌肉的弹性增强,加大关节的灵活性,防止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强度的加大而损伤。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

1.2.3准备运动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为了减轻运动时内脏器官的不适应而造成身体的不适,适当的`准备活动能使机体内脏器官机能在运动前得到提高,使内脏器官机能一开始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适应运动中大强度的过程,以适应身体运动的需要。准备活动能提高供氧系统功能,增强氧运输系统所有环节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强,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舒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氧和能量供应。准备活动能使体温升高,促进血液循环。

2放松运动在体育锻炼中的现状

放松运动也是在体育锻炼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但是很多体育锻炼爱好者没有重视,导致参与者忽略该部分的内容,在进行运动的主体部分后就匆匆结束,身体不但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长时间的积累会造成运动综合症。所以,运动锻炼参与者必须提高放松运动的意识,认真对待放松运动的问题。

2.1放松运动的作用

放松运动是为下次的体育锻炼提供足够的能量,尽量在短时间内使身体机能得到恢复。每次锻炼后安排合理的放松运动,且在运动后都能保持愉悦的心境,精神上和身体肌肉从运动状态转化到休息的松弛状态。

虽然放松运动在体育锻炼中有众多的专家运用,但是还是有很多体育锻炼爱好者因为对放松运动的作用机理不明确而没有采取有效、适宜的放松运动,因此,讨论放松运动对体育锻炼者的机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2.2放松运动作用的机理

放松运动是指在正式运动后所做的、旨在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锻炼方式,目的是使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平稳地过度到安静状态,是加速疲劳消除,促进体能恢复的必要措施[3]。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缓解肌肉酸痛,提高肌肉收缩力量

不论是什么肌肉类型,在运动后都要放松,因为运动时肌肉会处于紧绷状态,如果运动后不及时的放松,时间久了,肌肉类型会改变,肌肉会变的很僵硬,缺少弹性,不论是运动还是平时,会感觉做动作不协调,而且还会很容易产生疲劳。运动后做适当的拉伸动作,这样就能为肌肉下一步积极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2.2预防运动骤然停止可能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

体育锻炼者要避免运动后头晕等症状,锻炼后应作相应的放松活动,也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尽快消除疲劳,提高锻炼的效果。人体在运动后,如果立刻停止下来不动或者坐下休息,重力作用使血液停止在血管中导致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锻炼者脑会一时缺血,出现头晕等现象,更严重的会造成休克。所以,对于锻炼参与者来说,特别是强度较大的锻炼以后,都应该要适当的做放松运动,使身体机能得到放松,减少疲劳的积累,得到更佳的锻炼效果。

2.2.3缓释自然发展的心理疲劳

机体在紧张、焦虑、持续注意和心理努力的过程中,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机体出现心率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手指血管收缩,手温降低,皮肤汗腺活动增强等反应。当机体处于静止或松弛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占优势,造成心率变缓,每搏输出量减少,手指血管平滑肌舒张,手指血流量增大,手温升高,汗腺活动减弱等反应。通过放松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使心率、皮电下降,指温升高,缓解运动引起的心理疲劳,从而使锻炼者摆脱恶劣情绪,解除心理压力[4-5]。

3小结与建议

3.1体育锻炼过程中,参加者应该了解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的重要性,使身体减少运动损伤和加快运动后的疲劳消除、体能恢复。

3.2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是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专项运动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和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都不能忽视,提高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的意识,才能达到体育运动的目的。

3.3了解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作用的机理,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达到体育运动应该有的目标,使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愉快。

3.4建议体育运动相关的职能部门,引导体育运动参加者提高对准备运动、放松运动作用及机制的认识,才能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重视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新生.大学生业余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37(6):51.

[2]王怡.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9(8):1094.

[3]解缤,张敏杰.放松训练在运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4):475-478.

[4]张燕冰,杨斯环.放松训练对脑电、情绪的影响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8(1):21-23.

[5]李京城.不同放松方法的心理训练对主观松弛感和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篇2:放松能力在短跑中的作用论文

放松能力在短跑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在高强度的竞赛中,把握技战术的主动性,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机体高速奔跑的放松能力,是获胜的关键。运动员的协调性和放松能力的好坏在短跑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短跑中肌肉的放松是保持速度的关键。正如我国著名短跑教练沈孝智所说:“高速度中的放松能力是当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精华,”这句话概括了当代短跑技术训练的实质。

关键词:放松能力 短跑

前言:随着现代短跑运动的不断发展,短跑技术日趋完善,表现为:大步幅,高步频,放松以最佳的实效和经济性完成动作。卡尔刘易斯曾说:“百米跑前50米我加速,然后只须放松肌肉,越是放松,速度下降越慢,因此到终点,我比任何人都快。”在短跑中竭力跑,我认为是不科学的,这不但不能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且容易造成运动员跑步时动作变形,使人体动作能力下降。因此,肌肉放松能力是短跑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内容文献资料十三篇文献

访谈法和常规归纳统计法,借实习之际由专人对所在实习学校的田径队运动员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在短跑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所有调查数据用一般的统计方法进行整理汇总。

1.。放松技术对短跑运动的重要作用

协调放松能力是指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配合,使肌肉收缩与放松能按照短跑技术动作的工作性质协调进行,从而增加跑的步频与步长。它能增加肌肉收缩前的肌纤维长度,特别是放松拮抗肌群,有助于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增加肌涨力,增大步长。例如:跑步抬大腿时,小腿肌肉完全放松才能随着大腿下压迅速向前抛伸,这样,不仅增大步幅,而且着地动作柔和,缓冲自然,减少前蹬反作用力,缩短着地时间,并有助于提高步频,若是大腿提膝摆动时,小腿腓肠肌紧张,甚至绷脚尖,则步子必然迈不开,步幅小,步频也会受到影响。只有善于放松不用力的肌肉,才能提高用力肌肉的收缩速度,动作才能轻松自然、协调,也能减少力量的消耗,而维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度运动。

2.短跑步态节奏与协调放松能力

众所周知,步频与步长是短跑速度的决定因素。步频的快慢除了决定于带动两腿运动的力量的大小之外,更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转换速度有密切关系。如果短跑是动作僵硬,肌肉不能放松,就会有大量附加的神经从动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高度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大脑皮层就会出现疲劳,同时肌肉过分的紧张还影响血流速度。使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大量堆积,血液中PH值降低,中枢神经产生超限抑制,最终导致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减慢,影响跑速。而运动员放松能力的提高,可有效地加快血液速度,促使酸性代谢产物的排除,减轻大脑皮层的负荷,加快和保持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从而增快步频,提高跑速。

对抗肌的充分放松,能使髋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加大,这也是加大步长提高跑速的重要因素。后蹬时,如果后蹬腿主动肌的拮抗肌能充分放松,使主动肌在收缩前增加初长度,增大主动肌收缩的幅度,使后蹬动作更充分,增大了蹬地的力量。后蹬结束时,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时,前摆大腿的拮抗肌放松,能增大抬腿的高度和远度。由于增大了蹬地的力量,在两条腿分别做后蹬与前摆动作时,髋、膝、踝的有关拮抗肌放松,就会增大两腿的分腿角,从而就会导致步长的增大。

3.短跑和放松能力的关系

现代短跑技术,需要运动员充分调动最大限度的体能,具备高水准的协调放松能力。这是因为协调放松能力有助于提高和保持跑的动作频率和充分打开步幅,充分合理使用能量,对途中跑最大速度的发挥和保持跑的动作频率起着重要作用。如著名的短跑运动员刘易斯100米跑的最后半程的冲刺能力特别强,就是因为他的协调放松能力好,动作舒展步幅大。同时有资料表明:100米成绩从10秒9提高到10秒,爆发力需要提高20.5%,最大肌力需要提高12.34%,肌肉放松速度须提高21.2%;200米成绩从21秒5提高到21秒,爆发力需要提高11.33%,最大肌力只需要提高6.86%,而肌肉放松速度却要提高46.32%。这说明到训练一定阶段后短跑成绩的提高,首先依赖于肌肉协调放松能力的提高。接下来就以下几方面简单说明短跑和放松能力的'关系: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3.1技术动作与放松能力

从技术动作看,主要是由于途中跑不善于放松,全身肌肉紧张,技术动作变形。途中跑的动作不放松,不自然,不协调,特别是腿、臂摆动,肌肉紧张,重心上下起伏较大,上体前后左右摇晃,大腿下压积极不够,腿脚落地动作不放松,影响了蹬摆效果,使身体不能沿直线运动而妨碍了速度的发挥,一切不应该用力的部位而盲目用力。如:面部、颈部肌肉紧张,有的甚至两手紧握拳头,耸起双肩,两手在胸前交叉,伸长脖子,咬住下巴,左顾右盼,缩短了跑的步幅。不知道如何放松,更不懂得把不用力的肌肉放松,使力量不能集中于动作的主要阶段上,从而影响了技术动作的质量。本人在平时的训练中经常看到以上的现象,甚至有很大的一部分同学存在这些缺点。而有一部分同学在平时不全力跑时,技术动作并不变形,表现得轻松、协调、动作舒展,而在全力以赴,尤其在运动会上比赛时,就会出现上述的缺点。这就说明,由于没掌握放松的技巧及训练方法,一旦比赛紧张,就会出现技术变形,不能充分发挥力量而消耗了力量,所以在平时跑的训练中对运动员协调放松能力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3.1.1 造成短跑动作紧张的因素

在教学或训练比赛中造成短跑肌肉紧张的因素有很多,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运动员和学生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其主观因素如比赛时心情紧张,做动作不重视技术要领而盲目追求好的运动成绩,做动作拼命用力,以及身体素质差,技术不好……等等;客观因素包括练习时的各种外界的环境和条件对运动员的影响,如练习和比赛的场地、条件、气候等,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师的言语和要求了,因为学生是按照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进行学习、练习和比赛的。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不适当、过分的要求是造成学生动作紧张的重要客观原因。现将产生肌肉动作紧张的原因归纳为1.在掌握技术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忽视技术的完整性就往往出现动作紧张,也就是说技术细节只能在掌握技术要领和完整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一点对青少年运动员尤为重要。2.一般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差。因为一般柔韧性与关节灵活性差的人,他的动作幅度都比较小,如果要求完成大于自己幅度的动作,就不可避免出现动作紧张和僵硬。3.力量素质差。力量素质差的人,在做用力的动作时,就会本能地动员不应参加活动的肌肉紧张以弥补力量的不足。在短跑中由于腿部力量差,只好拼命用力,造成挺胸、仰头等不规范动作,从而形成肌肉紧张,动作不规范。4.过早地专项训练。没有有效地发展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形成多种条件反射,致使基础很薄弱,所以这类学生的协调性差,做动作的紧张程度就一定比其他人大,这也是造成短跑中动作紧张的一个原因。

3.1.2 改进短跑的教学训练方法,消除动作紧张

根据本人观察,许多运动员和学生在短跑教学、训练比赛中都普遍存在着动作较紧张的现象。虽然在教学、训练中也强调了动作要放松,但是缺少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因此收效不大。尤其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由于他们的技术不定型,应注重于基本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决不可偏重于用力的大小,应注重于技术的整体性、合理性,决不可过分强调技术的局部和细节。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作出合理的要求和合适的训练计划。

3.2肌肉收缩速度与放松能力

良好的肌肉弹性以及主动肌和对抗肌之间的协调交替能力也是实现快速运动、准确完成动作技术的重要保证。在人体运动时,肌肉群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肌肉群的收缩速度越快,所产生的运动合力就越大;反之,肌肉的收缩速度越慢,所产生的运动合力就越小。只有肌肉用力与放松迅速而有节奏地协调一致,才能获得最佳的肌肉收缩速度(这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可节省体能,使动作经济省力、轻松自如、持久性强、技术不变形、向前性好,从而获得较快的运动速度.

3.3生理供能与放松能力

在短跑中肌肉快速收缩所需的能量是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所提供的,但是,肌肉中现成的ATP的数量是有限的,大约只能维持几秒钟的时间,于是运动员在短跑中就会出现减速现象。要想保持较长时间的最高速度,就必须在两次收缩之间,在肌肉放松的时间内继续进行ATP的合成。实践证明,短跑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掌握的越好,越能提高速度耐力,则保持高速度的时间就越长。

提高高速跑中的放松能力,既能减少多余动作,相应地减少附加传入神经冲动的数量,减轻对大脑皮质的刺激强度,有利于神经系统较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另外又能增加动作的节奏感,有节奏的活动能是动作达到最协调,使动作的能量消耗更加经济,有利于提高速度耐力。

4.心理作用与放松能力

运动员在短跑中,精神上的紧张会使运动员动作僵硬,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失调,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易产生疲劳,对下中枢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过多消耗能量,机能提前下降,极易疲劳。而过于放松,使运动员知觉和注意减弱,不能反射性地引起大脑皮层和丘脑部位兴奋性提高,则不能发挥机体能力,同时动作会显得软弱无力。因而,在短跑中,保持适宜的、稳定的情绪是使肌肉协调工作、发挥人体机能能力的基础,紧张与放松要处于一个适宜的状态。

5.有关资料研究过肌肉放松训练对速度力量发展的影响

把年龄相同,素质水平相仿的少年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一组不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其它条件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后,用“肌张力计”测得经过放松训练组的试验组,肌肉随意放松的能力增长八倍,而不训练的对照组只增长1、8倍,并且从行进间30米跑及100米跑成绩增长上可以看出放松技术训练对发展速度力量是很有好处的,有助于提高短跑的速度。

放松训练对力量和速度的影响(表一)

测验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提高%

提高%

立定三级跳远(厘米)

586、3

712、1

21、05

598、6

674、2

12、6

行进间30米跑(秒)

5、15

4、32

19、38

5、18

4、46

15、36

100米跑(秒)

13、91

13、12

6、0

13、87

13、44

2、77

5. 1 研究发现,短跑运动员百米成绩由10″9缩短到10″的诸因素中,肌肉放松能力的改善要占到21、57%之多,而爆发力的提高和力量的加大则分别只占20、57%和12、34%,在200米和400米中,肌肉放松能力提高的作用更为显著,肌肉放松能力要占48、32%之多,甚至占到50%,因而,速度项目要非常重视肌肉的放松训练。

6.结论

6.1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以发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并能提高运动员保持高速的能力。@

6.2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以使运动员的体能合理分配,尽可能减少多余的肌肉工作现象,合理地运用能量。@

6.3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可有效地协调步长、步频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达到合理的优化组合。

6.4放松技术能克服恐惧心理,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刘超,黄皖林.试析肌肉协调放松对短跑的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 (2)

2.陈仲平.高速中放松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 [J]南京体育学院院报- (1)

3.卢明 李兴汉. 试析短跑中的放松技术[J]哈尔滨体育学院院报 -2001.(2)

4.王艺武. 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探讨[J] 哈尔滨体育学院院报 -2001.(9)

5.李双. 对短跑放松技术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 -1997.(4)

篇3:浅析海洋经济拉动作用的机理及路径的相关论文

浅析海洋经济拉动作用的机理及路径的相关论文

一、新常态下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蓝区规划》,青岛市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和著名的海洋科技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示范引领蓝色经济区的跨越发展。据初步统计,2014年青岛市完成海洋经济总产值6723.4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751.1亿元,同比增长13.1%(现价计算),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20.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5%,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保持了逐季提升的良好态势。其中,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1015.1亿元,同比增长14.6%;海洋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736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6大海洋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在整体经济增长压力大的情况下,有力地助推了全市经济发展。

(二)海洋产业结构

近年来,青岛市从实际出发,重点发挥海洋资源、港口资源及海洋科技的优势,重点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优势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产业集群。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青岛市经济总量逐年攀升,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山东半岛新兴海洋产业的主要聚集区。青岛市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9年的10∶35.6∶54.4演化为2014年的5.4∶45.6∶49.1。据统计,2014年,青岛市海洋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94.1亿元,同比下降0.4%;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798.1亿元,同比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858.9亿元,同比增长12.3%。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带动青岛市临海产业及相关陆域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三)海洋产业布局概况

青岛市海洋产业布局以现有临海产业为依托,向东西两翼展开,构筑起以胶州湾为中心,以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以及红岛高新区为重点,“核心带动、两翼展开”的格局。南部地区港口迅速发展,现代制造业相对集中,依托青岛市南部建设青岛到前湾保税港区,集成港口配套服务区、保税物流园和保税区,形成临港产业带现代服务业集群,建设董家口港务,推进石化区规划调整;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依托青岛市中部地区建设胶州湾北部高新区,重点发展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和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北部地区科研资源雄厚,旅游资源丰富,依托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发展海洋高科技产业,建立海洋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着眼于滨海商务旅游与休闲旅游,发展滨海旅游产业。

二、新常态下海洋经济拉动作用的机理

(一)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的特点在于,大量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行动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在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的同时,获得外部经济性。以美国硅谷为例,大量的科技类中小企业围绕在一个核心“企业”周边,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链条。由于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并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青岛市海洋经济的集群效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体现在,大部分新兴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度较高,具有浓厚的创新氛围,通过技术扩散、技术外溢,以及企业间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区域整体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此外,通过不同行业间的资源整合,可以衍生出新的产品和盈利模式,为新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提供了土壤。

(二)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之后,会逐步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并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断为自身积累竞争优势,对资源和企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形成地理上的极化。极化中心可以将仓储、运输、初级产品加工等上下游企业安置在周边地区,以实现资本、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的扩散和外溢。青岛市海洋经济的极化效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体现在,随着海洋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速,海洋经济正逐渐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具有较强活力的企业向具有较快增长速度的部门集中,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涵的“蓝色硅谷”品牌形象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并营造优越的创新环境使区域内的企业获益。

(三)支撑效应

目前,青岛市海洋经济正处在从快速成长阶段到成熟发展阶段的过渡时期,海洋产业经过前期的培育,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以及人力资本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借助支撑效应,一方面可以通过已有的集成创新优势,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集群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降低投入成本。青岛市海洋经济的支撑效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体现在,通过深化企业间的联系,可以使外部的、空间上的集聚转变为内部的、业务上的整合,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网络联系,增强企业的柔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此外,在由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的转变过程中,将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链条,从而避免经济过快进入衰退阶段。

三、新常态下海洋经济拉动作用的路径分析

(一)突出战略地位优势,优化调整经济结构

2011年1月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6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2014年下半年,国家五部委又批准在青岛设立蓝色硅谷,在“一路一带”战略当中,青岛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的重要支点城市,多项政策规划的密集出台,使得青岛市的战略地位日期凸显。新的战略使命为青岛市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好的发展条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国家海洋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国字号”重点项目的建设运行,将发挥强大的示范效应,有利于不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广泛探索海洋科技前沿领域,发现并尝试不同海洋产业领域创新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创造出新的投资热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赋予了青岛市新的发展定位,城市的开放性进一步提升,广泛的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海洋科技创新的突破,也有利于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战略地位的优势将全面推动新生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而促进青岛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依托科研教育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青岛是国内外著名的海洋科研基地,拥有众多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集聚着全国69%的高层次海洋科研人员和海洋领域院士,约30%的涉海科研力量,承担了全国50%以上的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多年来,国家在青岛投入的各类海洋科研设施原值超过20亿元,雄厚的人才、设施和成果的积累,让青岛市具备了引领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为青岛市海洋产业凝聚自身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海洋科技人才的集聚将有效增强海洋产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支持,在联合攻关、瓶颈突破、前沿创新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蓝色硅谷核心区孵化器等大型载体的建设,不但可以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也为海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科研教育上的'优势将大幅提振海洋科技创新增量,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进而带动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全面对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高质量就业。

(三)发挥海洋文化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港口旅游城市的开放性和丰富悠久的海洋文化,使青岛市在兼具动感活力的同时,也不失文化上的厚重,形成了一座具有特殊东方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城市。借助青岛国际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大型节庆活动的开展,青岛市海洋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海洋文化上的优势为青岛市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文化产业是具有较强活力和增长速度的新兴产业,通过文化资源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将新创意、新思想注入到经济的各个环节中,有利于新兴业态的出现和成长、广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青岛市文化贸易和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围绕青岛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和使命,加快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青岛与周边国家和城市的互联互通,加速文化产品的出口与贸易往来,在提升城市知名度与开放性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强化体系建设优势,有效化解管控风险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环境愈加复杂,由高杠杆、泡沫化引发的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随着各种政策利好的密集出台,青岛市海洋特色园区、新区的建设也进入到了快速增长期,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园区发展态势的掌控,确保园区海洋特色的主导地位。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对海洋经济发展监测服务和体系工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探索建立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海洋经济考核办法,实现对涉海企业的分类管理,有助于及时了解产业的发展动向,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化解管控风险,确保经济的稳定运行。

四、新常态下发挥青岛市海洋经济拉动作用对策与建议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要接纳新常态、融入新常态,而不是抵触或回避新常态。新常态并不意味着发展减速,更不需要人为降速,而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变更、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总量的增加而自然呈现的一种稳定的增长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对于新常态来说,降速既不是目的也不是表现,稳定才是其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只有在深化理解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找对方法,理清思路。海洋经济一直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引擎”,在新常态下,海洋经济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年来,青岛市海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仍需要充分发挥海洋经济的拉动作用,带动青岛市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一)制定完善产业支持政策

加快编制新常态下青岛市海洋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高新产业发展重点。按照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高新区三大海洋产业战略区域,制定实施各有侧重和差别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对海洋生物技术与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海洋优势产业实行政策优先扶持、资金优先安排、技术人才优先引进,推动重点产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形成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通过制定实施适当的财政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海洋产业、临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重要企业的发展,促进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重视扶持海洋服务产业

当前青岛市海洋第三产业仍以滨海旅游为主,且以观光游为主,季节性较强,旅游层次较低,缺乏高端度假游及商务游。设计推广蓝色旅游路线,深挖海洋旅游文化,利用现有啤酒节、海洋节等节日,做好旅游推广。推出高端商务度假旅游,发展会展旅游,提升滨海旅游附加值。做好滨海旅游承载力研究,根据青岛市滨海旅游承载力控制观光游人数,防止因旅游压力过大导致沙滩、海岸线及环境受损。充分考虑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重视扶持海洋服务业,尤其是海洋科技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海洋金融、现代物流、国际航运、文化创意、会展商贸、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降低海洋科技服务中介行业准入门槛及退出成本,设立海洋服务业发展基金,从税收等方面支持涉海服务业。发展海洋会展、海洋创业培训、科技成果孵化项目指导、涉海企业总部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借助东亚海洋中心等项目,设立“一带一路”相关服务中介结构,初期以政府为主导,联合海洋产学研联盟及海洋科技人才交流平台等,深入开展海洋服务业。鼓励支持信息产业与海洋产业相结合,支持建立保护海洋技术、海洋人才、海洋会展、涉海服务等方面的海洋信息数据库。

(三)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建立专门项目组研究梳理科技投入、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合作、政府采购等海洋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制度,尽快清理和废除不适应科技创新发展形势的政策、地方法规和内部文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修订、补充和完善科技创新法律政策,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科研院所为先导的,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法律政策体系,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调整完善税收政策,关注高科技小微企业。实行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抵免政策,允许企业将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以一定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额中作为费用扣除;扩大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可考虑将企业购入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比照运费抵扣的做法,按实际支出的一定比例规定抵扣率,准予扣除进项税额。

篇4:道路砼复合外加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

道路砼复合外加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制出一种复合外加剂,井通过x一射线衍射分析、浆一集界面过渡层显微硬度试验厦砂浆耐磨性试验分析了复合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混凝土、硅灰、减水剂、耐磨性、抗裂性

1、我国水泥砼路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交通业的发展,水泥砼路面由于承载能力太、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少等优点因而在高等级公路中应用较多;然而,随着砼路面的广泛使用,路面砼的性能亦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砼强度较低,断板率比效高。

(2)砼塑性收缩及温度变形相对来说较大。当砼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就出现裂缝,而且不易修补,影响路面砼的质量。

(3)路面耐磨性差,在使用几年之后就出现较大磨损抗滑能力下降,影响行车速度及行车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70年代末期我国首先对钢纤维砼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80年代初期,我国又开始了振动碾压砼的研究,并铺筑了试验路段。但是这几种砼由于造价较高,或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配套性较强,难以大面积推广,仍处于试验阶段。

随着外加剂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采用外加剂和掺和料的方法来改善道路砼的性能,因其工艺过程简单、施工方便且造价低廉易为大多数施工单位所接受。本文在大量砼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分析复合外加剂对砼各种性能的影响。

2、掺复合外加剂砼性能试验设计

为了提高道路砼的强度、耐磨性及抗裂性,复台外加剂采用三种组分,即膨胀剂、高效减水剂、活性掺活料(硅灰)。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三种组分的最佳比例组成复合外加剂,再以不同掺量的砼来测定砼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等性能;此外,为了从微观上了解复台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我们还对掺外加剂混凝土进行了混凝土浆一集界面显微硬度试验,水泥浆体射线衍射分析试验。

3、复合外加剂提高砼性能机理分析

从上面的试验结果可知,掺复合外加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系数。下面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1)对强度的影响分析众所周知,提高砼强度的主要方法是降低砼的水灰比、提高水泥浆和集料的界面粘接强度、降低水泥石的孔隙率、改善孔结构。在普通砼中,虽然水泥石只占其总体积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水泥石对砼性能的影响却是主要的。因此在研究砼性能时必须研究水泥石本身的性能和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关系,水泥石的微观结构往往对砼的许多物理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认为,在砼中掺人复合外加剂后。由于减水剂的吸附分散作用,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单分子或多分子吸附膜,能使水泥早期的水化速度有所降低,这种延缓作用有助于水化产物生长的更加充分完整,水化产物互相搭错交互莲生的更为紧密,进而使内部孔隙率减少;其次,复合外加剂中的活性矿物也由于减水剂的分散作用而被均匀的分散在水泥浆体中,它能填充在毛细孔和凝胶孔中,使砼的.空隙率降低,又由于它能和水泥的水化物ca(OH)反应生成C―S―H凝胶体,使水泥石中凝胶体的数量增多,同时它和ca(OH)的反应降低了溶液中的碱度,使水泥水化更为充分、水泥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从砼显微硬度曲线中也可以发现,掺复合外加剂的砼不仅浆一集界面过渡层的强度提高。

(2)对砼耐磨性的影响分析。砼的耐磨性是砼的耐久性能之一,在道路砼中,根据其受力特点,主要有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两种形式。由于复合外加剂能降低砼的孔隙率、微裂缝等原生缺陷,减少了引起疲劳磨损的应力引发源,同时,由于复合外加剂能提高砼浆一集界面的粘结强度,使砼表面的骨料不易脱落,也能提高其抗磨粒磨损的能力当然砼的抗磨损能力与材料组成、水灰比和受力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3)对砼早期抗裂性的影响。由于道路砼施工条件复杂、砼摊铺面积大受外面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凝结和硬化过程中干燥和温度裂缝较易形成,在使用时,由于受车辆反复荷载的作用,这些早期裂缝必然引起疲劳开裂。同时影响砼的抗冻、抗磨损等长期性能,因此在道路砼中如何减少道路砼中的早期裂缝已成为道路砼性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在砼中掺人一定量的膨胀剂可配制成膨胀砼,在钢筋砼中,由于砼的膨胀而对钢筋产生拉应力,使砼受压,即在砼中建立一定的化学预应力。这种预应力可抵消一部分由于砼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提高其抗裂性。在素砼中,膨胀剂的膨胀作用可补偿一部分砼的收缩,因而也能减少开裂的产生。复合外加剂能提高砼的早期抗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由于膨胀剂水化后产生的膨胀产物补偿了砼的一部分收缩。

②复合外加剂中的活性矿物能提高砼的早期抗拉强度,因而能减少其早期收缩裂缝的产生。

③复合外加剂中的减水剂能降低砼的水灰比,因而减少了其干燥收缩

4、结论

以上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表明,道路砼复合外加剂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磨性和抗收缩能力,其主要机理是:

(1)由于其中的高效减水剂具有吸附分散作用,能在保持相同流动性的条件下降低水灰比。

(2)硅灰在水泥水化后能填充水泥石中的微孔隙,又可和水泥的水化产物Ca(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s―H凝胶体,因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亦增大。

(4)由于复合外加剂的微嘭胀作用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的抗裂性增强。

篇5:校园文化运动会对校园文化积极推动作用论文

在全民运动不断发展和普及的形势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更多体育运动的相关内容。在高校校园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高校田径运动会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做好相关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可以更好地推进相关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引言

作为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蕴含着重大的文化理念,是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现象的综合体。在现代高校校园中,田径运动会已经逐渐成为了高校重要的校园活动之一,并且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平台和空间,以独特的形式丰富了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这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高校发展中,田径运动会提现了高校自身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且反应了广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面貌。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可以更好地培养广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并且促进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成长和完善,同时更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工作落实的重要一环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个重要体现,都在现阶段高校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中,田径运动会活动的举办和开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了高校内部校园活动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开展要更加关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需求,融入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特点

高校田径运动会相对于其他运动会来说,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性特点,这和高校本身的属性和社会角色有着密切的联系。田径运动本身可以对参与者的精神与意志品质进行良好的培养,这符合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需求,

田径运动会的举办和召开,其既满足大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同时也教育和培养了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奋斗意识。高校田径运动会在举办的过程中,融入了对学生体能、技能、职能以及各个学科领域的内涵,并且也涵盖了技术、战术、思维、社交等多方面的因素,高校的田径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并且呈现包容之态,不断发展变化。现代田径运动中,艺术性和审美性已经成为了田径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和神的融合,是技巧折射的艺术投影,是现代田径运动文化的重要承载。

3高校田径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田径运动本身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运动项目来说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并且已经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历程。田径运动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田径运动项目中,对于参与者的速度、力量、协调能力、耐力以及弹跳等都可以实现提高和发展,学生在参与田径运动活动中,自身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相关运动会等竞争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得到意志品质和精神的锻炼,第二,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田径活动本身较为丰富,并且学生自身的参与度也能得到和好的保证。大学生本身对于体育运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他们拥有享受体育带来乐趣的权利和需求,他们是体育运动的主体,同时也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实践者,田径活动的开展,可以给予大学生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大学生感受来自体育运动的乐趣,通过对学生体育运动过程的指导和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和运动技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走上终身体育的道路上,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大学期间面临着一定的学习方面和就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和释放,那么势必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田径运动的参与和开展,为学生在学习之外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活动空间,学生在田径文化活动中也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活动气氛,在享受田径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自身也能更好地对情绪进行调节,放松紧张的心情,展示和提升自我,得到精神上良好的体验。

第三,田径运动可以更好地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打造良好的高校体育运动氛围。田径运动种类丰富,并且很多活动的内容和项目为不同爱好和能力的人群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并一改传统体育运动模式的刻板与不足。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爱好和身体特点,对于活动内容进行选择,灵活地实现自主性锻炼和运动,田径项目之间也存在较强的互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相互合作和竞争,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调节能力,田径运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选择空间,这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之外的一个重要内容.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田径运动会活动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高校田径运动会本身组织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呈现了人文化理念确实,缺乏足够的文化发展内涵的特点。在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田径项目的教学方式相对传统,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关运动会举办的过程中,有关项目设计和安排上重视对学生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内容,但是整体运动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视,在田径教学活动中,高校的以人为本理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推广,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技能的目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终身教育依然停留在口号上。高校内部田径运动会举办和发展过程中,田径文化也逐渐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很多田径运动会的举办,让大学生对于田径运动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更好地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让大学生田径运动水平得到了更好的提高。现阶段,高校内部田径文化活动已经

实现了从学校到班级,从网络到现实等多个层面上的布局,整个文化建设分为相对完善。但是,纵观现阶段田径运动参与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田径运动参与人员的数量正在呈现下降的趋势,运动会中很多项目都在逐渐消失,整体田径活动的开展受到诸多限制和阻碍,相关田径人才较为匮乏。另外,很多高校对于田径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足够的投入,很多设施和器材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级别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内部的运动设施的发展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很多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也不能得到很好地保证。久而久之,场地条件和器材方面的限制,也对于田径运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进而也影响了田径运动会活动的开展和发展,

5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田径运动会对校园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

5.1加强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田径运动会活动的开展,需要有着良好的基础组织保障和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高校内部相关场馆和运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为校园田径运动有关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营造良好的田径运动氛围,让广大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田径运动当中,形成田径运动意识和习惯。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传统,对于田径设施的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例如,在相关体育场所和运动场地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有关田径运动明星和为国争光的运动员的画像等,给予大学生良好的激励。在校园的宣传栏布置写有田径锻炼价值、练习方法等内容的体育宣传画报。学校的宣传媒体应经常广泛地宣传田径的知识、名人名言、体育信息动态等。通过积极开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强投入可以更好地改进广大大学生的运动观念,并且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田径运动会活动中,给予田径运动会活动开展以全面的基础和支持,这也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的一项重要前提。

5.2打造良好的田径文化活动模式

在高校田径运动会活动开展之外,我们也要积极地打造一个良好的田径文化活动模式,为高校田径运动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课外生活中,社团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田径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结合社团、俱乐部等进行开展,将学生主观积极性进行全面的调动,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小到大,以小团体为单位,稳扎稳打,在学生群体中逐渐普及田径运动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田径运动文化。田径文化的发展中,通过俱乐部等形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集中田径爱好者,并且在培养学生良好身心素质的基础上,也可以更好地选拔一些优秀的体育人才,充实田径队伍的人才储备。针对于校园的具体情况,田径文化活动的开展也要遵循一定的特点,并结合校园的具体特点,制定具有特色化的田径竞赛的制度和体系,让广大学生可以真正的参与其中,这也是校园特色文化发展构建中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学校也要定期组织田径运动专业人员开展相关的讲座交流活动,让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打造有质量、有内容有特色的田径教育课,让学生可以对田径知识进行更好的学习,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意识。

5.3改进和发展田径运动会

高校田径运动会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整个运动会的内容和项目安排上已经较为科学和全面。针对于新时期新的发展需求,田径运动会的改进和发展上,应该更好的融入人文关怀,在运动会比赛项目中适当的增加—些合作性和娱乐性较强的项目,例如师生传球、师生接力、跳绳接力、托球赛跑、男女混合接力等新颖的项目。这些项目既可以保证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参与者自身技巧水平的提高,这是新时期高校新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奖项的设置上,运动会组织者要考虑到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针对于一些取得成绩,表现较好的学生固然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但是对一些虽然没有取得较好名次但是有着明显提高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信心和兴趣。另外,随着高校扩招活动的不断开展和体育特长生数量的增加,田径运动会参与者中,体育特招生本身占据着很多的有利条件。体育特招生本身已经经历过专业的长期训练,在比赛中可以很容易获得名次,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田径运动会的开展效果,使得很多项目都成为了体育特长生的表现场地。很多普通学生在与体育特长生同场竞技的过程中,很容易会落败,进而影响他们的运动信心,同时这也难以体现运动会的比赛公平性,针对于这种情况和问题,在田径运动会开展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进行分组,将比赛小组氛围特长生小组和普通生小组,从而更好地提高运动会竞争的公平性。这种公平性从另一方面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这也需要田径运动会组织者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5.4加强田径运动会的宣传和引导

田径运动会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作为重要的支撑,教师要真正的参与到宣传活动中,让广大大学生了解田径运动文化,对于田径运动活动有着一个更加正确的认知。相关体育教师在开展自身工作的过程中,其本身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对于田径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文化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对于田径教学的内容进行逐步的创新和改进,打造一个良好的田径体育运动教育体系和氛围,通过积极开展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田径运动当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积极地协助高校田径运动会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实现对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播。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内部文化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田径运动会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田径文化推广和发展的关键阵地。针对于现阶段高校田径运动会活动开展中的不足,高校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分析,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真正的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效用进行全面的发挥,创新思路,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篇6:校园文化运动会对校园文化积极推动作用论文

本文分析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特点,探讨了高校田径运动会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从田径运动会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入手,提出了加强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有效手段和措施,旨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合理建议与参考。

高校田径运动会是展现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和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培养人才质量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积极的效果。更是深入贯彻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分析高校田径运动会对构建校园文化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在全面发展中的总体趋向。目前,高校田径运动会从组织筹划、项目设定、参与对象到参加目的基本都已经非常明确和固定,可以说,现今的田径运动会更加符合模式化的举办方式。但这种模式化的举行方式往往忽视了人文情怀及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多数学生参加运动会是应学校的要求而非自身主动意愿的,即便参加完以后,多数也未能从田径运动会中体会到高校校园特有文化的底蕴。所以,如何通过高校田径运动会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改善高校人文底蕴,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怀对我们培养人才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为了适应现代体育中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需要,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势在必行,使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模式的运动会在满足学校体育要求的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理念,成为培养学生责任感、成就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

1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特点

1.1提供了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

高校田径运动会延续了我国奥运赛事的举办模式,从开幕式到闭幕式,由学生代表检阅到组织参赛学生比赛都极具有奥运赛事的特点,加之高校田径运动会基本是一年举办一次,学校对于运动会的投入相对于其它教学的投入要更加地集中。另外,由于高校田径运动会是以学生为主要群体的运动赛事,因此,能够在运动会赛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一同欣赏则是增加学生自信心和带动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2师生交流的平台

高校中,教师的教学已经和高中教师的教学完全不同,高校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对学生授课完以后便很少有机会和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基本是上课铃响教师进入教室,下课铃想教师走出教室。没有课的情况下,教师很少在学校。但是运动会则完全不同,高校运动会中设立了教师项目及师生共同项目,在田径运动会中,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通过做游戏和共同参加比赛的方式进行交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及对于学校教师的重新认识,有利于共建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

1.3参与大于竞争的特点

虽然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是相对于职业竞技比赛,高校运动会的竞争更贴近于娱乐性质,只要能够参与到比赛中,不管是取得第几名的成绩都是自我展示特长的一次机会。加之,高校中参与运动会的审核并非通过初赛、复赛这样的程序,而多数是通过自愿报名参加,所以能够有机会参与高校田径运动会对学生自身来说便是一种认可。这种认可要远远大于在学业成绩上取得的分数,也是让学生被其他同学认识的最好机会。

2高校田径运动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田径运动是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是其他各项运动的基础2。田径要发展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找回应有的位置,就必须在校园普及田径运动知识,传播校园文化。但是目前各高校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还不够,有待加强。校园是个浓缩的小社会,田径运动会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环境

中通过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1.在高校,体育文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性、健身性、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发展4。体育文化本身便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在高校中,田径运动会则是体育文化的主体核心,更能带动体育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主要特点则是传播,因此,田径运动会对于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播作用。

3通过田径运动会有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3.1丰富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

高校中的田径运动会更加注重项目的安排与划分,缺乏人文情怀的内容。因此,在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上应加强娱乐、合作项目的设立,例如师生接力、师生传球、托球赛跑、跳绳接力、男女混合接力等项目,这些项目既具有体育运动本身的技巧要求,同时也是建立团结合作,发展互帮互助的有利于身心的项目,更加能调动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也能改善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同学之间的文明互助的理念。

3.2加大田径运动会奖项设立的类别

多数高校田径运动会关于奖项的设立都集中在各个项目的前八名参赛队员,而对于没有进入前八名的学生任何鼓励和奖励都没有,因此,这对于很多想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但是运动成绩一般的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致使他们不愿意主动参加各个项目,所以,高校的田径运动会不仅应对于取得固定名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也应为那些参加了项目而未获得名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手段给予肯定,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地自信心。

3.3应设立不同比赛的组别

近年来,各个高校体育特长生的招生规模不断壮大,导致田径运动会上这些单招的体育特长生在校运会上依据着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加上常年系统的训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比赛的胜利,校运会成了特招生的“专利”,所有的荣誉只属于他们。因此,每年参赛选手都是这手比特招生的熟面孔,少数有点体育爱好的学生或老师强令参赛的学生也只是陪衬,所显示出来的是高水平运动,低水平比赛。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将田径运动会的比赛设定为人组和8组两个组别,即八组为单招的体育特长生之间的比赛,而8组则为普通学生之间的竞争,这样更有利于体现体育比赛的公平性,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高校田径运动会是传播校园文化、构建校园文明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田径运动的举办规模、划分比赛项目和类比、加大田径运动知识和田径文化宣传有利于建设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合格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效用与实贱意义。

篇7:利用教材资源发挥准备题作用论文

利用教材资源发挥准备题作用论文

利用教材资源发挥准备题作用

学生探究学习中充分发挥准备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准备题是探究学习的切入口,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金钥匙,又是培养学生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进行探究学习的标杆。准备题的配置一般是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和组合、转换等因素来确定的。它应有利于原认知结构的固化、顺应等作用的发挥。所以说准备题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怎样使准备题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现联系省编数学第八册《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的教学,谈谈一些做法。

一、准备题是新旧知识连接处寻找生长点的切入口。

数学知识的特点是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旧知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发展、顺应或组合。所以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寻找知识生长点的切入口。如式题例1和例2的教学,利用准备题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生长点,例题如下:

例1计算120-36a4b8+35

例2计算(58+37)b(64-9a5)

上述二例是第七册四则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揭示知识生长点。为此,教材设计了两道准备题。

1、120-144b14+35

2、(58+37)b(64-45)

教学时先让学生计算,作运算顺序的铺垫,接着组织学生比较准备题与例题之间的异同。这是教学的重点。在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准备题中的“144”和“45”,在例题中被等量的“36a4”与“9a5”所代替了。这样就自然地揭示出知识生长点,让学生顺着这个切入口进行探究学习。能化难为易,极大地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地获得新知识。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认识构建。

二、准备题是已有知识库里搜索相关旧知的金钥匙。

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往往运用“迁移规律”。用准备题这把金钥匙打开已有的知识库,搜索与新知相关的'旧知。激发迁移意识的冲动,用“旧知”的原理、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本单元文字题教学的例4、例5,教材设计的准备题是:

1、100减40乘2的积,差是多少?

2、100除以25的商,加10,和是多少?

这两道准备题是帮助学生启开已有知识库,要搜索的有关知识技能是:

1、和、差、积、商的相关知识,它们是正确列式的知识基础。

2、第七册是用综合法解文字题的,本册则要求学生用分析法解。分析法解题在应用题教学时得到培养,这是一种技能的迁移。

鉴于此,教学时我做了如下安排:

1、只列式,不计算。说说你列式的理由。

2、你是怎样进行解题分析的?会用从问题出发进行解题分析吗?(同桌讨论完成)

准备题教学应该与“复习检查“教学环节区别开来。坚决摒弃那些无为的学习活动,使它真正成为启开已有知识库的金钥匙。为学生顺利开展探究学习作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的铺垫。

三、准备题是知识平台上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时的标杆。

数学知识往往有一个最近知识发生区。教材在这个知识发生区内搭建了探究知识的平台。这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就充分利用知识平台,引导学生探索它们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在知识平台上准备题是比较好的“标杆“。如应用题例3,教材设置的知识平台由三部分组成。

1、准备题1。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7次搬砖多少块?

2、例3。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他再搬3次,一共搬砖多少块?

3、编者要求学生把例3的问题改成“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多少块?”变化题是:“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多少块?”

例3和变化题都是从准备题1发展变化而来的。掌握“怎样变化发展的”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教学中应把准备题1作为比较的“标杆”。

首先,引导学生将例3与准备题作比较,异中找同。弄明白准备题中的“搬7次”在例3里改成“再搬3次”。“搬7次”和“再搬3次”,虽然条件的叙述改变了,再把问题联系起来考虑,“搬砖的实际次数没有变”。从而可找到例3的解题方法。

其次,把变化题与准备题1进行比较,同中查异。它们的已知条件相同,问题改变了。

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知识平台,以准备题作“标杆”进行分析比较。揭示习题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对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这对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极有裨益。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培养,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篇8: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排球运动是一项家喻户晓的体育运动项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排五连冠的号角吹响以后,国内排球运动真可谓红红火火。但是近些年来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日渐减少,除了专业队的排球运动之外鲜有排球参与者。因而,排球运动正逐渐脱离大众体育而越来越走向运动项目竞技化。在当前全民健身及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排球运动不仅丰富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也使自身价值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得以施展,在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开展中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排球运动;新农村建设;全民健身;推广

1前言

排球虽然是中国在世界三大球类运动(足篮排)中最早斩获冠军的运动项目,却在群众体育中普及度较低。我国篮球项目在世界级赛事争战中,虽然不像排球那样极具威慑力,但是群众基础却是在三大球类运动中首屈一指的。故,排球项目若想持续长久地在世界排坛占据一席之地,首要解决的就是后备人才,即群众基础这一根本问题。最好的基础在人民群众中。营造了良好的排球运动氛围,自然会产生深远的群众基础。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以全民健身策略追求健康的大趋势下,排球运动浑然天成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这两个大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排球运动将自身价值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发展了自己的群众基础,也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做出铺垫,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锻造坚实的体躯。国务院颁布并启动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旨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民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健身活动开展的状况对这一计划的实施质量和进程起着不容小觑的影响。[1]因此,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战略下应该真正渗入到人民群众中。

2排球运动在农村开展的现状

2.1排球运动普及范围狭窄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真正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以及贯彻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体育文件,通过宣讲体育运动对健康影响的专题活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去了解、认识体育对自己生活的帮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是体育运动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由于政府和村委会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运动参与程度不高。[2]加上他们自身体育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主动锻炼的动机。尤其是排球运动一直处于学校普及度高于农村(除海南全省各地排球运动普及程度高以外)的状况。此外,在2000年以前,甘肃省各地市排球运动开展也相对较好,举办形式各异的排球比赛,有良好的排球运动氛围。[3]在农村,参与排球运动的人群主要集中为青年人和老年人,占到比例的80%以上,这是由于中年人都外出务工或做农活,早出晚归,闲暇时间比较少,即使有闲暇的时间,会因为辛苦,身体劳累选择休息。[4]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15年以来,安徽省各级政府领导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与全民健身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使得全省的群众体育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全民健身的实施也基本适应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在具体运作上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与场地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5]进而可以看出排球运动在各省开展现状仍不理想。

2.2排球运动的参与者少

全国上下很多地方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试点的区域都配备了一定规格的运动区域,又由于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村与村之间互通了水泥路,大部分村落都配有一定的体育设施、简易的健身设备。虽然大家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投篮姿势,但部分农村已经兴建篮球场,使得在三大球类运动当中,篮球的普及度要明显高于足排。农村排球场建设趋乎为零,这就又为正规排球技战术教学的推广增添了一定的难度。难以组织形成有较好排球练习水平的参与群体。

2.3硬件设施不足

排球运动虽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室外),有一块平坦的地面和一个球网两个支撑架即可,但这对于部分农村地区仍属奢侈品,缺少的可能恰巧就是这一副球架与球网。虽然在基层排球运动推广中目的是健身,但硬件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排球运动者的参与热度[6]。

3排球运动的意义与价值

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借助自身配合与团队协作的优势,在集中人民群众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以娱乐健身为出发点,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3.1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排球运动中需要场上的每一位球员同心同德,一传、二传和进攻若有一人失误便不能形成配合且输掉比分,但是排球运动在农村最主要的推广目的并不是竞赛获取比赛名次,而重在培养并形成一定的排球文化氛围,且达到健身娱乐的效果。在新农村建设中亦是如此,一意孤行或者脱离组织都会面临出局的可能。新农村建设中,自上而下更需要坚持一心,紧紧把握建设方向,坚持一切行动听指挥,拒绝做钉子户,从大局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3.2强身健体,打造强健的体魄

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何谈爱护别人。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练习,在娱乐中运动,在运动中强身。在排球运动中,尤其非竞技类排球运动,首要动机还是以娱乐为主,重在娱乐中体验运动,而非刻意的追求运动,为运动而运动。排球比赛不同于篮足运动易发生强烈的身体对抗,作为隔网对抗类项目又不比羽毛球运动个人体能消耗过大,体现了排球运动的全民性,且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在四方平地上即可练习。参与排球运动时,运动者可以结合身体任意部位去击打,再次体现了排球运动参与的较低要求,易于普通群众学习与练习。

3.3玩中取乐,改善农村人的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正朝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迈进。农业的机械化早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农村人民群众闲暇了出来大量空余时间。加上人们健康意识的日渐增强,属于城市的品质生活早已不为城市人所独有,体育运动已然踏进农村。晨跑和广场舞也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脚步驻扎在了农村,排球运动亦是如此。排球运动的娱乐性极强,防守与进攻于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排球运动并不像竞技排球运动般规则诸多,三次内(不包括拦网)将球垫到对方半场即可,无明显持球和连击之外的规则,这使得更多群众参与到排球运动之中,体味到排球运动的乐趣[7]。只要双方人数均等即可,随时都可以开始,不需要裁判,拉一条网找一片平地即可。排球对场地器材不过高的要求,足以体现它具有极强的普及性。

3.4弥补农村体育的不足,促进排球运动大发展

农村体育始终是我国体育的短板,和城市相比较,缺乏场地,指导员,更主要的是缺乏运动的风气和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体育这块短板,但是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投入量与人口基数不成比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了二十年,依然有许多农村地区不了解体育,由此可见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只能暂时缓解一下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但并不是长久之计。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主动性,只有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自我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主动付诸实践,这样才来的比普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知识更实用。因为百姓讲究的就是实用。排球运动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具有地域性,以具体省份为例:海南省总体普及程度较高;江苏省在农村中的普及也不好,虽然江苏省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较好;安徽省群众体育中普及度较江苏更弱一个层次。故,在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中西部地区,我们更应该注重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让老百姓从内心深处接受它并慢慢的爱上它。

3.5提高组织纪律性,形成良性的休闲方式

新农村建设中人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存在着缺乏组织纪律性、缺乏明确指导和规划的现象。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不仅仅是存在于公司企业中,更应该存在于农村。排球运动能体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具体分工到位,责任到人,有利于促进个体形成团结互助、服从指挥的执行者。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麻将室里面围着老老少少,打麻将的风气传承倒是如此良好,这种静坐的方式正在威胁着你的健康,冬天里更应该形成运动的.习惯,促进我们形成良性的休闲方式。

3.6通过排球运动,实现健身的价值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从温饱到小康的发展仅仅需要了三十年。成年强壮的劳动力基本外出工作,农村里剩余群体多半为老弱妇孺,他们的身体就处在亚健康范围内,加上不了解运动,尤其是排球运动,大脑里基本没有排球运动的概念,形成的已知运动促进健康的方式只有散步。他们的概念里仅有的散步并不能满足促进健康的长期需要,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应当在他们的选择中得以涌现。而在这些得以涌现的选择中,排球运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它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参与,运动强度也低于篮球、足球。排球运动对年龄的要求几乎没有,即便腿脚残疾的群体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传垫练习,从本质上符合了农村人们群众的需求。

4结论

1.《全民健身条例》的落实,政府部门是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部门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当好主角,这样进行下去的全民健身事业,才可以得到恒久发展。而排球运动正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首先工具,政府应大力推广排球运动,营造排球运动氛围。

2.排球运动的推广不能仅仅依靠排球运动员或排球爱好者个人,排球运动的推广需大家共同的力量予以实现。加大宣传的力度,上到政府下到百姓,亲自参与,共同体验,广泛传播,共同实现。

3.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真正能为老百姓起到健身的实际效果。依据现有的数据和事实充分体现出排球运动在促进百姓身体的健康方面有显著影响。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软硬件设备需兼顾到位,确保村子里排球运动可以正规开展。

5建议

1.政府应加强在思想上的指导,让人民群众意识到排球运动开展的意义与价值,自发性地了解和接收排球文化。

2.宣传的重要性,真实的宣传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的作用。

3.发挥市场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硬件设施的质量,让偏远山区的农村人民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曾凡莲.建设农村特色体育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6-17.

[2]何远亮.改革开放以来六安市农村老年人体育发展概况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07-209.

[3]王彤;雷湃.甘肃省排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5):96-97.

[4]廖民玲.关于广西农村气排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0):80-81.

[5]李慧萌,汪波.安徽省全民健身政策法规建设与实施现状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2):138-139.

[6]周瑶.对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27-28.

[7]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9:影子银行体系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理分析论文

影子银行体系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理分析论文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迅猛扩大,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 指出,基于市场数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 底达到 27 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的 19%。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统计, 年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超37%,总额排名世界第三。随着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其系统重要性不断增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金融结构乃至经济发展的状况,为此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界对影子银行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肯定了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且认为我国影子银行的特性使其不具备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条件。然而已有文献都侧重于定性分析且关于影子银行与特定经济要素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较少,特别是影子银行对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房地产行业的作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就几乎没有。

伴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 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也一直处于上升通道, REICO 工作室 《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 显示,2010 年、 年、 年,70 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分别同比上涨 12.2%、4.4%和 4.45%。武康平、鲁桂华[1]认为,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之间具有共生性。影子银行作为金融信贷市场中的创新成分,与房地产价格波动之间也应具有天然的经济联系。在对 年次贷危机中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以及破裂的原因分析中,相关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影影子银行体系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理探究单 畅,韩复龄,李浩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通过信用创造增强效应、风险承担意愿增强效应和资产替代增强效应,影子银行体系较传统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子银行体系的重要作用,影子银行被认为难辞其咎,Coleman etal.(2008)[2]认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所产生的需求冲击了房地产价格,同时这种信用方式催生了房地产价格泡沫。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表现和国外的相关研究,影子银行体系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具体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值得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这不仅对有效调控影子银行和房地产价格这两个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调控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已有文献在研究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问题时,大多集中于对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尤其是传统银行信贷等变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单独将影子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

文章基于已有文献对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价格相关关系的研究,首先从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信贷的区别入手,分析其在影响房地产价格时的特殊作用机理,并选取 2010 年 1 月至 9 月的相关数据,通过 VAR 模型、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分析影子银行贷款、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不同作用效果和作用方向,充分考察影子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动态均衡。

二、影子银行体系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理

国内外学者运用金融加速器原理、预期理论和金融中介理论对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顺周期关系,银行信贷是引发房地产价格泡沫并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Borio et al.()[3]运用金融加速器原理,认为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上升期的信贷发放和下降期的信贷紧缩,从而扩大了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幅度。Renaud()[4]认为,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机构不惜违反金融监管过度借贷,承担更多的金融风险,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造成了显著影响,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Allen et al.(2004)[5]基于金融机构理论和预期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对房价的预期决定了自身对房地产信贷的投放,由此导致房地产价格的顺周期波动。且以往研究成果一致认为银行主要通过改变信贷数量来影响房地产价格,这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且外源融资尤其是借贷资金占比较大,信贷市场资金的变动通过影响房地产供求导致房地产价格波动,信贷市场资金的流入数量和流入供或求的方向不同间接决定了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程度和波动方向。

中国影子银行作为规则边缘获利的金融创新产品,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补充渠道。约束诱导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受到约束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自我保护”路径,金融机构通过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绕开政府管控,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在中国二元金融结构体制下,影子银行固有的“影子”特性使得其在规避监管、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向房地产行业注入资金的方向和数量都与传统银行相区别,导致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强度和方向与传统银行也有所差别。

1. 影响程度

在影响强度上,影子银行内在规避监管、降低交易成本的特有属性通过重新排列金融要素、转换业务流程、创造交换媒介等途径衍发出特殊借贷机制,通过信用创造增强、风险承担意愿增强和资产替代增强效应,较传统银行在流动性转换、风险转换和期限转换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更充足的融资来源。Nersisyan et al.(2010)[6]认为影子银行快速增长的杠杆导致金融虚拟化,使实体经济更易受金融不稳定的影响。

(1) 信用创造增强效应

影子银行资金回避了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本身的创新属性提供形式多样的金融工具和理财产品,可以以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将企业和个人的闲散资金吸入囊中,居民投融资需求增强和影子银行竞争力提升双重效应叠加导致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能力强于传统银行体系。周丽萍(2012)[7]从影子银行运行机制出发,认为影子银行机构在无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下调动并运用全社会闲置资金,加速货币的流动,创造流动性,实现信用规模的扩张。易宪容()[8]认为影子银行的证券化运作方式会导致信用的无限扩张。同时,影子银行作为新型交换媒介,本身就是金融机构降低交易成本的创新产物,具有门槛低、办理灵活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和数量,增强资金的流动性。特别是在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下,影子银行贷款受获利意愿驱动大部分投入房地产市场,扩大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增加了房地产商品的供给。初至 2011 年,政府持续收紧银根以抑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连续 12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限制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但是,2012 年房地产建筑施工面积仍然比 20同比上涨 41.46%,竣工面积同比上涨 26%。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没有断裂且开发面积高速上涨就是得益于影子银行提供的大量资金支持。

(2) 风险承担意愿增强效应

影子银行体系业务链条较长,贷款发起方不是最终的贷款违约风险承担者,且不受正规金融机构操作规范的限制,因此贷款者仔细审查借款者资质的驱动性减弱,风险承担意愿增强,Wheaton et al.(2008)[9]and Pavlov et al.(2011)[10]认为资产证券化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审核标准降低,信用大规模扩张导致房地产价格泡沫。同时,由于预期房地产价格会持续走高,贷款者承担风险获取利润的意愿增强,会放松信贷标准,不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借款者也能够从影子银行体系获得贷款。Allen etal.()[11]认为,当投资者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且只承担有限责任时,投资者会对风险资产进行过度投资。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10 年到 2013 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年累计增加额分别同比增长 191.11%、376.17%。另一方面,影子银行贷款的利率一般都会高于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 2~3 个百分点,在经济形势较好房地产价格持续升高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愿意承担较高的贷款利率进行外部融资,而增加的融资成本和运营风险最终会体现在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中。

(3) 资产替代增强效应

影子银行规避金融监管,通过资产池操作推出具有期限错配特征的各种类型理财产品,在货币市场吸收大量短期资金,并投向非标的的长期性资产,造成长期高风险资产对短期低风险负债的资产替代效应增加,杨军华(2011)的研究认为,在经济繁荣时期,影子银行使得整个金融中介体系的期限错配加剧。影子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失调的同时也稳定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信用总量。

2. 影响方向

在影响方向上,影子银行作为信贷紧缩的产物,在我国由金融抑制而产生的二元金融结构中将资金“悄然”投向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就是房地产商品的供给方。国内学者在研究银行贷款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时,主要侧重于住房抵押贷款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即以房地产需求方资金流动作为传导中介,并认为信用扩张与资产价格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期效应。信贷资金流入方向的区别使得对房地产供求的影响方向也有所区别,虽然相对于房地产需求来说,房地产供给短期弹性不大,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贷款会通过增多房地产有效供给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反向影响。

三、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和房地产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

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结合上述理论分析,文章采用自 2010 年 1 月至 2014 年 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传统银行信贷、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关于代表影子银行规模的数据,由于我国影子银行的界定尚明确统一,且影子银行具有表外性和隐蔽性,对影子银行规模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获得比较困难。根据已有研究影子银行问题的实证研究文献,对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估计方法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社会融资总量减去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部分;二是李建军(2008)[12]利用支出法从借款人角度根据实现 GDP 所需信贷规模计算得出的“未观测金融”数据;三是选取影子银行中的可观测部分进行趋势估计。文章采用第三种方法,选取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累计额(SL)作为影子银行的观测数据,虽然如此会缩小了影子银行的范围,但是由于其占影子银行规模的大部分,是影子银行体系流入房地产行业的主流资金,也是统计口径比较一致的数据,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同时,文章采用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数据之和来代表传统银行信贷规模(YL);采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额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之比来代表房地产价格(HP);由于银行贷款利率受到国家的限制,所以文章采用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SI)作为影子银行借贷利率,以期接近房地产企业的真实市场贷款利率。

为了消除异方差,在不改变原时间序列的性质及关系的原则下,分别对原序列 SL、HP、YL 取对数,转换成 LSL、LHP、LYL。所有原始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用益信托网,采用 Eviews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变量序列平稳性检验和 Johansen 协整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首先使用 ADF 方法对各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变量序列的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 1。结果表明,四个变量的原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四个变量序列在 1%的显著水平上都拒绝了原假设,变为平稳序列,因此判定 LSL、LYL、LHP、SI 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 I(1) 满足进行协整的.前提条件。款人角度根据实现 GDP 所需信贷规模计算得出的“未观测金融”数据;三是选取影子银行中的可观测部分进行趋势估计。文章采用第三种方法,选取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累计额(SL)作为影子银行的观测数据,虽然如此会缩小了影子银行的范围,但是由于其占影子银行规模的大部分,是影子银行体系流入房地产行业的主流资金,也是统计口径比较一致的数据,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同时,文章采用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数据之和来代表传统银行信贷规模(YL);采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额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之比来代表房地产价格(HP);由于银行贷款利率受到国家的限制,所以文章采用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SI)作为影子银行借贷利率,以期接近房地产企业的真实市场贷款利率。为了消除异方差,在不改变原时间序列的性质及关系的原则下,分别对原序列 SL、HP、YL 取对数,转换成 LSL、LHP、LYL。所有原始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用益信托网,采用 Eviews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 变量序列平稳性检验和 Johansen 协整检验为避免“伪回归”,首先使用 ADF 方法对各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变量序列的的平稳性, 1。结果表明,四个变量的原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四个变量序列在 1%的显著水平上都拒绝了原假设,变为平稳序列,因此判定 LSL、LYL、LHP、SI 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 I(1) 满足进行协整的前提条件。整关系检验,无线性趋势和常数项。检验结果见表 2,迹检验结果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都表明在 95%的置信水平下四个变量序列之间最多存在一个协整方程,也就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确定模型中影子银行规模、银行信贷规模、房地产价格水平和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四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对四个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于四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且存在唯一的协整方程,因此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由检验结果可知,滞后 2 阶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房地产价格和影子银行规模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房地产价格和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银行贷款规模是引起房地产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影子银行贷款利率是引起银行贷款规模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影子银行规模、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和银行贷款规模变动都能对房地产价格波动有很好的解释力度,同时,房地产价格波动又能对影子银行规模和影子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可见房地产价格波动和影子银行规模、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及银行贷款规模的变动都有一定关系。

4.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具体验证各个变量系列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进程,即衡量来自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 VAR 模型中其他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取值的影响。文章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测量影子银行规模、传统银行信贷规模、影子银行贷款利率波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影子银行规模的反作用影响。其中的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文章选取滞后 10 期 (单位:月度) 冲击响应函数,来观测变量之间的影响程度;纵轴表示接受冲击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代表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在影子银行贷款规模(LSL)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下,房地产价格(LHP)会先上升,在第 2 期达到最大后从第 3 期开始向下调整,直到第 15 期趋于稳定。而在银行贷款规模(LYL)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下,房地产价格(LHP)会显著上升,在第 3 期达到最大,在第 15 期趋于稳定,但是一直保持正向效应,这和王晓明(2010)[13]的研究结论一致。这表明和银行贷款规模(LYL)的影响方向不同,影子银行贷款规模(LSL)的波动对房地产价格(LHP)具有反向影响且具有一定时滞。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我国存在房地产商品供求总量结构性失衡相关,市场上生产的低档住宅明显供不应求,在需求依然旺盛的条件下,影子银行为房地产市场注入的资金并没有增加有效供给,因此短期内商品房价格会不断上扬。但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供给结构调整,有效供给逐步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房地产价格水平下降。

影子银行贷款利率(SI)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会使房地产价格(LHP)有个小幅波动后在第 3 期向下调整,在第 5 期向上调整直到第 15 期趋于稳定,总体来说,影子银行贷款利率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下降。这表明影子银行贷款利率长期对房地产价格具有负向效应。

5. 方差分解文章通过方差分解考察影子银行信贷规模、影子银行信贷利率、银行贷款规模变动在房地产价格波动中所占的比例。检验结果见图 3。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价格变动大约有 61%由其自身决定,24%由影子银行信贷规模决定,7.4%由银行信贷规模决定,余下的大约 7.4%由影子银行信贷利率决定。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规模的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贡献率不断上升,远远超过银行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作用效果比较明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文章研究了我国 2010 年 1 月至2014 年9 月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和传统银行信贷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影子银行贷款规模变动和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变动会影响房地产价格,说明影子银行贷款中有很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并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发挥作用。其次,影子银行贷款与房地产价格波动之间并不具有顺周期性,长期来看,影子银行贷款增加并没有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而会最终降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这是因为影子银行的对象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而对于购置房屋的按揭贷款提供较少,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资金的增多会在长期增加有效供给,平抑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最后,影子银行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强度要大于银行贷款,验证了影子银行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确实具有增强效应的分析,同时也说明影子银行对房地产市场乃至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都在逐步增加。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文章认为:

(1) 中国影子银行作为现阶段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应充分发掘并运用其积极经济效应

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认为在“监管—规避监管—追加监管”的博弈中,管控和规避管控的创新不断交错产生,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创新属性使得其在这种博弈的过程中适应性和效率螺旋上升,运用新媒介、设计新流程、采用多元化工具和产品满足了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专门就房地产市场来说,从长期来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房地产价格波动之间不具有顺周期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一般通用的金融加速器理论并不适用于解释影子银行和宏观经济的关系问题。因此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利用影子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因素,合理引导贷款资金流向,扩大房地产的有效供给。同时应在构建科学的影子银行监测和统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影子银行信贷的经济效应,以正确评估和引导金融创新体系的发展。

(2) 不能忽视影子银行规避监管的特有属性和特殊借贷机制导致的自身积聚的大量风险

当房地产企业预期利润无法实现时,其投机性和庞兹性融资的特征将极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并转嫁给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体系内积存的大量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就会随之引爆。且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高于传统银行,使得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性更强、空间传染性更迅速,更易引发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因此,应以填补监管真空地带为出发点,以将影子银行业务纳入监管范畴为目的,以实现博弈双方共赢的监管制度为载体,完善现有监管框架,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减少金融摩擦、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系统性风险,实现监管的可持续发展。如应按照系统重要性原则对影子银行分层监管,对于产品杠杆性较小、风险承担责任归属群体范围小,与银行业务联系不紧密的,可以采取行业自律措施,依靠市场手段由机构和业务自我监督调节;而对于产品业务链条、杠杆率高、风险承担责任涉及面巨大、与银行关联程度极高的产品,必须纳入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提出资本、流动性、行为规范等监管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 应在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

创造条件推进房地产开发商探求多元化的融资模式,重点提高房地产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如发行开发项目债券、成立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尤其是能够提供有效供给企业的大量资金需求。建立完备的房价下跌预警机制、规范评价标准、选择有效预测方法、及时进行预报分析,防范当房地产价格下降时引起银行坏账以及影子银行信贷违约等金融风险。

篇10:清脑宣窍方中药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研究论文

清脑宣窍方中药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研究论文

1、器材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2696PDA检测器,自动进样;1100LC-MSD-Trap-XCT/Plus型液质联用仪 (美国Agilent公司);Sartorious BT 25S型1/100000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KQ-500D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QL-901漩涡混和机(其林贝尔仪器制造公司);台式高速离心机(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匀浆机。

栀子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10749-09,110703-200322,110745-200312,110704-200318);人参皂苷Re,Galioside,6α-Hydroxygeniposide,3,3',5,5'-四甲氧基-4,4'-二-β-D-葡萄糖双环氧木脂素,6″-对香豆酰龙胆京尼平双糖苷,藏红花酸-1-葡萄糖(6-1)葡萄糖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人参皂苷Rb2,Rb3,Rh1、Rf,Rc,Rg2,Rg3,Rd及三七皂苷fa,R4,R7及 F2对照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石任兵教授课题组提供。

乙腈(Fisher公司),色谱纯;屈臣氏重蒸水(液相用水);Milli-Q系统纯化水(液质用水);肝素、水合氯醛及甲酸为分析纯,均购自北京北化精细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Cleanert C18 SPE固相萃取柱(3 ml,200 mg,60 μm,北京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对象:SD大鼠:体重(300±10)g,雄鼠[北京市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0001]。

2、方法

2.1 给药剂量及脑组织处理方法单剂量灌服清脑宣窍有效部位(6.0 g/kg);灌服清脑宣窍有效部位后1 h取出大脑,吸干水分,精密称重,加入脑重量两倍体积的生理盐水。以18 000 r/min匀浆,匀浆液加入两倍体积的分析甲醇,涡旋振荡10 min,混合液在6 000 r/min下离心20 min,取出上清液。残渣再加入两倍体积甲醇涡旋振荡10 min, 6 000 r/min下离心20 min,两次上清液混合,常温减压回收至干。残渣用5 ml液相水溶解,超声振荡,上SPE固相萃取柱,先用水洗脱3 ml,再用甲醇洗脱2 ml,收集甲醇洗脱液,常温减压干燥,残渣加甲醇300 μl 漩涡溶解,即得供试品溶液。

2.2 HPLC-MS条件色谱柱:

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 μm);保护柱:Eclipse XDB-C18;柱温:30℃;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03,238nm;乙腈(A)-酸水(B)二元梯度洗脱,梯度为:5%A17 min →16%A23 min →16%A28 min →20%A34 min →22%A50 min →30%A65 min →45%A80 min →100%A。1100LC-MSD-Trap-XCT/Plus型液质联用仪:质谱(MS)条件:ES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350℃;毛细管电压:3 000 eV;负离子检出模式;雾化气压力:60 psi;干燥气:N2;流速:12 L/min;扫描范围:200~1 800 m/z。

传统中药研究与现代分析技术手段结合,是中药现代化的`必须[7]。一个疗效确切的复方进入人体内的成分谱中多数成分是否存在对疾病的多靶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必须建立在确认该成分(代谢产物)在靶器官内是否存在的基础上,再进行体内外药效学研究。

篇11: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在今年暑假刚刚结束的高中新课程体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和省级研修班上,到会的专家都谈到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对运动技能的教学在整个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处理两方面的关系。在场的体育骨干教师都很关注该不该教运动技能,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运动技能和掌握多少向各位专家请教,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焦点之一。就我本人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些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并在某几个领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运动技能、兴趣、体育教学

一、运动技能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一些一线体育教师认为,现在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中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行,让他们身心得到愉悦就行,而过分地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甚至反对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倾向化。结果导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教运动技能,也不敢教运动技能了。

《新课程标准》中对运动技能目标的叙述比较笼统,导致目标不能统领内容。作为一线教师也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去理解《新课程标准》中对运动技能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才行。比如:《新课程标准》中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上。有一项要求是较好地掌握球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一些项目的技术与战术(水平至),它设有具体的要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评价标准。当然要较好地掌握和成运动技能,需要教学时间条件的保证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保证,因此运动技能的教学需要进行正确的改善和改革,它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

二、运动技能教学与体育课教学相辅相成。

(一)可以这么说,运动技能的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增进学生的健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

很多体育教师现在都认识到,没有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体育教学本身的意义。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通过对周边学校的.体育课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现在仍然有不少高中体育课教学几乎“放弃”了对运动技能的教学,如:他们上篮球课、足球课都是先让学生绕操场跑上两圈,做几节徒手操,一个班拿出3―4个篮球,分组去打。一节课上,教师也没有什么示范,学生们打球也就瞎打,试想,这样的体育课需不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也许学生们是行动起来了,但是学生这节课掌握了什么运动技能呢?这样的体育课也会渐渐冷却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就会变为活动课和游玩的课,体育教学也就会失去了意义。

(二)在人类学习的长河中,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试想,如果你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去。同样,体育教学中,要首先培养学生的情趣,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会更好学习运动技能,有了过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现在,有些老师提出了“是否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不能淡化对运动技能的教学。为什么呢?我们打个比方,比如说打篮球,学生首先是对篮球有兴趣,他才有可能去打,可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每次运球时,球都运跑了,投篮时也投不中,也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无所谓,可是时间长了,他就会渐渐失去对篮球的兴趣。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老是运不好球,老是投不中篮,就觉得没有意义了,相反,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了正确的运球突破,投篮的技术,能够投中篮,而且几个人经常在规范范围内打比赛,学生就觉得有成功感,他也是“体育明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能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当然,我们也要改革传统的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变换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运动技能。

新一轮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和当前的改革的主题,绝不是削弱和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要进行有益和有效的运动技能的教学。事实证明,运动技能的教学是整个体育教学的主体,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能本末倒置,要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关专题 机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