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论文

年迈少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年迈少女”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论文(共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论文

高校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育学家和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尤其是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更是学者们关注和探究的重点。国内外研究成果一致认为,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品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民精神文明素养的高低。国内学者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万,其中师范生约140万。这些未来人民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不同的时代对于各个职业有着不同的要求,师范生是教师的前身,在社会主义社会,时代赋予了他新的含义,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也应有不同要求和重点。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并未对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给予应有的认识和深入的探讨。

有的学者认为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内在矛盾,已经成为其德育实践的瓶颈,成为影响和制约德育实践发展的根本性难题;有的认为高校师范类院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误区是造成高校师范生德育实践困境的原因;还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过于放纵及部分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以及对“师德”的不重视是重要原因;也有人认为师范生自身对德育实践的不重视才是问题的根源。

有学者呼吁通过加强职前师德教育和重视职后师德教育来促进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有学者认为改善高师的德育实践环境是完善改善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的认为帮助高校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方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有人认为构建良好的师德教育环境,对高校师范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思考,笔者对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以下认识:

一、高校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建设者和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命运。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换句话说,切实加强改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然而,国内外德育工作的'现状表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阻碍学校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滞后,道德素质滑坡,引起了社会道德危机,在人民大众中产生了“道德恐慌”,如我国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5。12”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为此有学者甚至提出了“让道德教育解决问题”的口号。尽管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已成为共识。

二、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更有着其特殊的重要性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关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评价与界定。教师用自己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道。那么,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加强师范生的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任务。高师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且还要由他们再去不断培养和塑造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认识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对在新时期的目标与重点有着重大的意义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的时代对于各个职业有着不同的要求,与之相应,高校师范生的德育工作也应有不同要求和重点。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人们的活动、交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其他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日益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等不断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唤醒。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还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中有所发展、封建主义残余也在一定范围内沉渣泛起,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出现了不少“道德失范”现象。因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既是大力加强社会新型道德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建设的浪潮中,更加需要愿意默默付出、肯于牺牲的教育工作者。

同时,互联网的推广和迅速普及为高校德育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对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时期高校师范生德育工作成果的好坏,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关系到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关系到民族未来接班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增强国民的人格、品质,凝聚人心,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保障。同时,它也是各师范类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之一:在教育学理论中我们已知道,智育要为德育服务,德育建设必须依靠智育,德育能对学生启思益智,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新时期高效师范生德育工作,还能使各个师范类高校贯彻学校教育德育为首的理念,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篇2: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浅析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浅析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特点,论述了新时期高校德育建设的途径和思路.

作 者:汪强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 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 年,卷(期): “”(33) 分类号:G641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德育工作  

篇3:高校德育工作论文

高校德育工作论文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二是德育的“信”的范畴。德育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来展开。为了实现德育的阶级目的,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颠倒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美育、智育,包括名种形式的基础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等,来取代集体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尽管这些形式的教育都是必要或有益的,但这还不够。必须更加重视对大学生正面的、科学的理论灌输,并使之内化为远大的社会理想、必胜的社会主义信念、尽责社会的献身精神,才能使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矢志不移。

三是德育的“行”的范畴。德育实施过程中“行”的环节十分重要。“行”即德育实践和体验,既是德育实施过程中的手段,又是德育实施的最后目的。作为手段,通过“行”,正如前面所说,可以使大学生在亲自参加德育实践的体验中,更加牢固地形成“信”;作为目的,通过“行”,可以使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落实并检验“信”,然后,在此基础上强化“信”。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50年代至60年代前半期,我们党非常重视德育中的“行”,强调用政治统帅德育,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和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参加生产劳动等,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的革命化。几十年的历史表明,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尽管难免有某些“左”的因素,但从总体看是成功的。在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是兢兢业业、爱国、爱党、有社会主义信念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这与重视德育的“行”是有很大关系的。总之,“行”是必须十分重视的德育范畴。

篇4: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分析论文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初中教育工作中同样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面对初中德育工作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初中生社会交往程度的加深,教师有必要深刻把握初中德育工作内涵,认真探索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发展途径。为此认真分析了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就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发展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德育工作;德育发展

所谓初中德育,即针对初中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道德心理进行的素质教育,以借此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体系,养成良好行为方式,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创新发展初中德育工作,一方面能在学生心理认知的萌芽阶段,及时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德育观念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践行了初中素质教育要求;另一方面也通过这样的教育探索和教育反思,为改革当前初中教育中的不良现象,改变初中德育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推动初中德育时代性发展,提升整体初中德育实效性提供了帮助。

一、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

1.重智轻德,德育观念落后就当前初中德育的工作现状来看,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轻视德育而更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发展,成为阻碍初中德育工作发展的一大关键原因。为了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和升学率考核,初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偏向于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对于双向互动的德育,以及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和健全观念养成并不给予过多关注。这样偏差的教育思想大大偏离了初中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违背了初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再加上新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初中生与社会的接触程度大大加深,受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更加强烈,初中教师如不能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的观念指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阻碍了其日后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价值观的养成。2.德智分离,德育方法单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当前的初中德育教师中,普遍存在着德智分离的教育思想,将德育工作与智力培养完全分离,以至于德育内容固化单一,德育方式枯燥无趣,整体初中德育实效大大降低。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教师控制着整体的德育课堂,一味向学生灌输德育观念,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感受思想教育,养成健康价值观,反而更容易激化学生逆反心理,促使其背离正确道路,向错误方向发展。再加上初中德育工作中分离德育与智力教学,抹杀了德智教育的双向互动性,架空德育内容,切断了德智教育的联系,大大降低了整体初中德育教学效率。不仅如此在德育过程中大多学校都是始终采用传统的德育方法,将德育隔绝于社会生活之外,忽视了生活实际与德育情境间的联系,也大大弱化了德育的吸引力,降低了整体的德育效果。

二、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发展策略

1.结合时代背景,转变德育观念在学生全面且健康的发展培养中,德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学校完整健全的教育体系构建亦是如此。因此,在进行初中教育的整体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推动德育与智力培养的双向发展。首先,德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发展形式的变化,关注素质教育发展,加强对于学生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培养,积极推动主流思想观念对学生思想一时的渗透,重视德育的发展。其次,学校要积极构建德育教育发展体系,组织德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促进德育教师整体教育素质的发展提高,为德育教学的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不仅如此,学校还要重视校园德育氛围的建设,构建学生德育行为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学生整体评价体系中,树立德智双向发展理念,还要积极推动校园德育活动的举办,如德育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等,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养成良好的德育观念,形成正确的思维体系和行为方式,推动德育智育的互动提高。2.整合德智双育,多样德育方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传统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显然已不再适用。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初中德育的现代性和实效性发展,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整合德育的内容、丰富德育的方法。首先,要积极推动德育与智育的相互渗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持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观念教育,在思想教育中丰富知识体系。主动培养学生养成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积极心态,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直健康、独立乐观的思想意识。其次,德育教师要积极运用多样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充分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德育情境、丰富德育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培养的积极性,促使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辨别意识。不仅如此,还要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多样化德育内容呈现形式,来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加深学生德育印象,最大化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只要我们注重结合时代背景,重视德智教育并行,积极整合德智双育,丰富德育方法,就能有效地实现初中德育的创新发展,推动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建设。

参考文献:

胡若静.生涯教育视角下的初中德育研究[D].河北大学,.

篇5: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论文

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具有长效性的工程,职业院校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思想比较自我,所以在校期间要加强他们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本文分析强化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德育教育工作现存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教育;现存问题;改进措施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学生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建立好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能够明确的摆正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的道路上能够完成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职业教育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当前职业院校的紧迫任务,把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做好的前提就是要注重德育教育形式的创新和德育教育内容方面的丰富,使德育工作在职业院校内更加的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职业院校的老师也要对于德育工作的教育有针对性,增强德育教育在职业院校内的实效性。

1强化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强化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方面,要以班主任为核心,并且选拔出思想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作为班主任,在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同学们的配合下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此之上要大力开设德育课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强化教育,培养且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相对应的教育活动,深入进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教育,引导职业院校的学生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树立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正确理想信念。

2职业院校内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职业院校老师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理解不够深刻,只是一味的追求就业率和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导致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缺少重视。(2)职业院校的老师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是单一的把德育当成纪律教育重点培养起来,甚至把德育教育当做思想教育,完全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职业院校内并没有给予学生系统的德育教育。(3)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存在较多问题。(4)职业院校内的德育教育课程通常为考查课,考核比较简单,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德育课程时有不重视的心理,甚至逃课。

3强化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作为一名德育教育的工作者,为了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职业需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

3.1举办以德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职业院校的学生班主任要加强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工作的学习和认知,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校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使同学们更加深入的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同学们提高思想认识并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

3.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院校的`老师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心理素质培养,要发挥好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发现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尤其是心理素质问题,要建立心理档案、加强交流引导。并利用好班级心理委员和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的监督作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与行为及时反馈与掌控。

3.3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形象、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学校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校园活动,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高尚情操,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未来将要踏入的社会充满信心,养成对社会的公德心和责任心,激发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且加强学生对于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创造出绿色文明的校园,开展一些学校评比活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热爱劳动的观念和习惯,把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生成长的环境。

3.4德育教育的改革:根据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如果还使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使用“老传统”、“老经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和靠着学生管理部门以及班主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是不够的,老师要在课堂上使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对于学习道德教育产生兴趣,在课外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教育实践当中,此外还可以创新的运用微博客、微信公众平台、BBS、贴吧、直播等手段丰富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形式与内容。

3.5要强化职业院校德育课程的考核,将理论简单考试转化为注重学生日常德育实践的过程考核。

4结束语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方面的研究是关系到新时期社会风气和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做到真正的搞好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耀华.职业技术学校中的素质教育[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2期.

[2]杨宁远.黄妍.试论如何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J].黑河学刊;2012年08期.

[3]曹永琴.胡勇兵.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5年05期.

[4]吴坚;关于有效进行高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邓素碧;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14年.

篇6:高校师范生职业道德论文

高校师范生职业道德论文

一、提升师范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师范生,担负着将来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教师职业特征及其专业特征的合理总结,也是对合格教师在伦理道德维度上应该达到的要求。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师范生自身品质的涵养和道德素养的提高,以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教育人才。师范生只有系统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道德责任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促进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和完善,才能为今后从事教育劳动做好充分的道德准备,缩短社会适应期,而且还能提高教育经济效益,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营造积极的人文教育环境由于社会快速转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观念的多元化和西方思想渗透的影响,让部分师范生无所适从,给师范生的道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个人利益至上、法制观念不强、缺乏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薄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偏于消极等。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创建良好的人文校园,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大学理念和理想。只有树立以人的存在、意义、价值为本的大学理念与理想,充满人文和谐精神的教育氛围才能得以塑造和发扬。其次,要树立良好的校风。要让校园到处呈现和弥漫着“我是人民教师,我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气息,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民主、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唤起学生真、善、美德行的培养。最后通过在校园内设计张贴文化标语,特别是关于爱岗敬业的名言警句和人物实例,实质作用于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最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导向作用。

(二)将职业道德教育惯穿于整个师范教育过程,使师范生得到系统的师德训练师范院校虽然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育人的`教育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但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依然是学生追求的首要目标。如何才能使师范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未来教师,可采取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分学期开展教育。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和变化,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丰富案例教学、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引导他们向中小学优秀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师范生通过榜样的学习,可以把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和价值取向。

(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离不开现实的生活,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假期可以组织师范生们进行三下乡活动,培养出其实事求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可贵精神。同时他们的实践可以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影响到他们的学生,培养出更多的爱岗敬业小战士。

(四)教育者以身作则,带头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到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思想道德情操高尚。优秀的教育者是高素质师范生的有力保障,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教育者的错误言行在学生人格塑造的黄金时期留下深深的败笔。在高校师范生道德素质教育中,教育者首先应当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其次应该在专业教育中添加人文情怀,渗透仁德理念,时刻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带头践行道德规范,让学生看在眼中,学在心中,牢牢地记在脑中。

三、总结

总之,教育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寄予了师范生更多的期望,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为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师范院校应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尝试,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使他们在未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创造性劳动中,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教师。

篇7: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一、隐性德育的认知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

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

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

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德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通过网络平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烦恼、困惑与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通与引导,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隐性德育开展的丰富化

网络发展到进入,已形成了成熟的信息系统,人们只要输入想要得知的信息,按下搜索,就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内容种类丰富,并结合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于一体,便于网络使用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同时它的更新速度极快,以其新鲜度吸引人们的眼球。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可以将德育内容加以处理于渲染,改变其单一的教育功能,充分展示其魅力,转化为更贴近学生、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新鲜形式,使学生产生兴趣,自觉自主地去接触这些内容,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德育教育,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使学生对德育的一贯刻板印象发生转变,更加愿意去接受德育课程。

三、结语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信息不能无节制、无序地传播。高校网络应在在树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和谐管理的理念基础上,坚持系统管理、创新管理和高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发展和完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实施网络德育,最重要的是应向德育工作者普及网络知识,提升其网络文化素质,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掌握大学生的德育相关知识又精通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德育工作者队伍。网络载体作为新型的隐性德育载体,应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传统载体实现双向互动,更加有助于提高隐性德育的实效性。将校园景观、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德育方法,通过多媒体形式体现在网络载体之上,既有助于对其教育效果进行总结、盘点、归类整理,加强隐性德育的整体性效果,也有助于网络德育阵地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增进对网络与现实双方面的深入了解。隐性教育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的自由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与如今网络文化媒介载体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既是网络文化发展之下的迫切需求,也是隐性德育创新发展的最优选择。网络隐性德育具有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内驱力,约束、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主动积极地认同社会主流思想政治文化,并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网络生活等各方面体现出来,达到德育的目的;并且这种认同―――实践―――认同的网络德育轨迹形成良性传播循环,更使得优秀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强化和弘扬。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德育虽然成为了德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并不能替代现实德育。应该将网络隐性德育进行科学的界定,合理掌握网络隐性德育在大学德育中的位置及其与传统隐性德育、传统显性德育、网络显性的与的关系,使它与多种德育方法形成有效互补,这样才能使大学德育的实践更加科学合理、富有实效性。

篇8: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探究论文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探究论文

摘要:人才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优秀的人才对国家的未来产生长久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家的繁荣兴旺,我国高校近几年来实行人才扩招政策,办学规模在逐步扩大,办学层次也在逐步提高。财政部门对于高校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但由于高校在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度不是很完善,所以使得很多高校的财务效益不尽如人意,所以高校的办学效益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希望能对今后高校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高校扩招;办学效益;财务管理

衡量一个高校的办学效益是否成功,最基本的就是其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因为财务管理掌握着一个学校全部的流动资金。但随着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和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升级,要想在众多的学校中成为佼佼者,就必须要求高校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财务管理体系,使之符合时代的潮流。

一、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当下,许多学校因为还没有找到一套合适本学校的管理体系,所以其办学效益就不是太好。总的来说,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财务预算的使用效益低

许多人认为学校属于公共建筑,所以对于一些浪费现象视而不见,比如水龙头的滴水,教室里没人时灯仍然亮着等等现象比比皆是,其实这些都在一个学校的财务预算中,还有类似有些部门巧立名目向学生收取费用而不上报,或是上报假账等现象都会严重影响一个学校的财务管理系统。

(二)高校借贷规模的不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招生模式显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劲头,所以学校的贷款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随着贷款学生越来越多,使得大部分学校由开始的存款户变成了现在的贷款户。我国高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下拨和学费的收入,许多高校也将这些资金作为还贷资金的首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拨款及生源地贷款等都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学校的财政系统,大大的增加了学校的财务管理压力,而且如果学校的贷款不能在期限日之前归还,学校的信誉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一定的资金风险。

(三)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一些学校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的经验不充分或是编制不足的情况,有的甚至私自执行工作,完全忽略了相关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造成财务部门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拖延了工作时间,从而造成损失。于此同时,由于高校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场所,这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很难接触到外界的工作环境,缺少必要的工作交流与沟通,无法将最新的管理体系运用到本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这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是很不利的。

二、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议

鉴于以上我国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现提出以下几条针对性的建议:

(一)加强高校财务部门预算能力的.培养

财政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它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各个管理部门及工作部门的收支平衡,一套合理科学的预算方案可以使学校整体的资金运转周期有条不紊的进行。高校属于非盈利性的公共部门,必须重视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是否符合效益最大化,尽可能做到少花钱,多做事。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时代要求学校财务部门的预算尽可能的适应飞速变化的改革体制,做到预算透明化和公平化,预算与实际相符合,就必须加强管理人员对于预算能力的培养。

(二)强化和完善高校借贷规模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扩张及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财政部门的下拨和银行贷款。针对这一现状,财务部门需要安排好归还银行的本息工作,同时也要保证学校的日常运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做好财政预算,避免学校陷入财务风险,这就要求财务部门结合学校的财政需求,制定出合理的财政规划,保证学校收支平衡,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业务能力

新时代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在仅仅是简单的账目核算问题,同时也应该具备对工作项目的监督、分析以及预测等能力。因此,各高校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将所学知识与先进的知识体系有效的结合起来,创新财务管理体系,更好的适应时代对于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更好更高效的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日益扩招和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展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保证学校正常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快高校财务管理改革进程,加快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体制机制,从而实现财务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彭宇飞.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143-148.

[2]杨园.关于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

[3]张爱淑.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09):30-32.

[4]宋伟.现代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思考[J].财会管理信息,(09).

[5]雷超宇.完善CAAC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2.

[6]马国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提高高校资金使用率[J].新会计时代,2012(11).

篇9: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企业所有的发展与生产工作都跟生产管理密切相关,以及企业的管理事项会基于企业生产发展内容的改变与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而企业的行政管理也是如此。尽管企业行政管理的范畴是行政事务,可是基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下而有所侧重的方面。当前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亟需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存在不少跟当前企业发展相悖之处,对企业而言务必实施创新,通过更加科学化与现代化的模式奠定企业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新时期,社会的经济结构出现了改变,这对企业发展非常关键的行政管理也需要持续地优化与创新,确保其符合企业的管理理念,引导企业积极地应对挑战与机遇。

1企业行政管理的涵义

1.1企业行政管理概述

行政管理指的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为了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以制度、法律、其它方式开展的职能性管理的总和。以定义作为视角而言,能够划分企业的行政管理为两种,而狭义的行政管理是指企业在实际生产中,行政工作者对企业执行的行政环节和其它有关的管理事项,而广义的行政管理是企业的领导负责、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事项。

1.2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一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实时性特点。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行政管理的模式常常较为直接,可以对企业的管理体现最为直接的作用。二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强制性特点。在通常的时候,企业行政管理都具备强制性的特点,而如此的强制性特点意味着其有着实时性的特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问题的情况下,企业行政部门会下达一些命令,从而对企业的利益进行保护,而员工跟下级部门务必执行,如此才可以确保一系列事务的正常进行。三是企业行政管理的纵向性特点。企业行政组织通常都是从上至下来领导,这意味着下级部门务必遵守上级部门的指示,而不具备商量的余地,从而体现出一种垂直的管理方式;四是企业行政管理的盈利性特点。企业行政管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确保企业盈利。

篇10: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3.1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应用先进的企业行政管理方式

在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体现着非常关键的功能。因为当今不少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大都面临管理方式不灵活和滞后性的不足,所以完善与创新管理方式,应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是新时期企业性管理能力得有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应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需要注重目标管理方式的创新,这样不但可以推动企业的后期管理与生产过程,而且也可以实现企业行政管理方式的优化。在应用目标管理方式前,先是统计市场中企业产品的应用率,对市场的现状进行有效地把握,立足于市场当中产品的应用率,然后对企业后期在市场应用率方面的目标的实现进行确定。除此之外,在企业的行政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目标管理方式,在企业不改进固有的行政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下,制定管理目标,且在评价的过程中立足于事故解决率、风险控制程度等指标,从而有利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高自身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难题,最终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

3.2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应用与普及信息化技术

在应用与推广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有效地统一行政管理与信息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为此,在企业的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应用与推广信息技术,借助信息系统升级与优化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行政管理水平。在企业的行政管理当中,应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下面的一些事项:一是实现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建设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先是应当立足于企业行政管理的具体任务,根据实际工作内容系统化与科学化地分析数据,进而将有效的数据提供给行政管理工作者。二是实现行政管理工作者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为了让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者可以高效与熟练地应用有关的计算机软件,企业需要立足于行政管理的软件平台,让专业的软件人才定期地培训行政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三是对于决策系统来讲,要紧紧地围绕人机交互的模式,在升级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数据库与模型库的优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

3.3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创新企业行政管理体系

创新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重点涵盖创新企业的事务体系、创新企业的技术体系、创新企业的权利体系。具体来讲,一是创新企业的事务体系。在对企业行政管理事务体系进行创新前,需要对有关的工作事项加以完善,重点涵盖会议管理与档案管理这两项内容,以及真正地明确企业中事务工作的职责,且清楚重点工作内容,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二是创新企业的技术体系。为了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务必注重从技术上支持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能够借助Excel软件记录该部门工作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一般涵盖责任人、原因、问题情况、处理问题的对策等等,在数据库中输入这一系列的内容,从而能够简化与实时地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更加容易地把握管理事项。三是创新企业的权利体系。在当前的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当中,能够在设计企业行政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明确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事项、行为规范等,从而确保更加合理与科学地实施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4在企业行政管理中注重应用激励的艺术

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水平的一种关键方式是激励艺术的有效应用。为了确保企业的行政管理跟企业新时期的发展需要相符合,就务必合理地应用激励艺术。在激励艺术的应用中,先应确保激励的公平性,即制定激励的原则和内容,且明确进行激励的项目,从而调动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热情。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能够执行班组工作模式,划分行政管理工作者为一些小组,评价的指标基于小组工作的成效,这样在处理和优化工作环节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强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协作观念。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的行政管理面临挑战和机遇,为了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务必不断地创新行政管理。具体来讲,需要应用先进的行政管理方式、应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创新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应用激励艺术等创新路径。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井启成.企业行政管理现状以及创新改革途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1).

[2]彭黎明.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具体措施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10).

[3]孙青.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

篇11: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2.1企业注重行政管理可以使自身的发展目标更容易实现

一般来讲,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行政管理具备下面的作用:一是计划的作用,所谓的企业行政管理计划作用是确定管理的目标以及怎样实现目标;二是组织的作用,所谓的企业行政管理组织作用是对企业各种级别间的职责关系进行完善,以及注重一系列程序简单的协作,从而确保行政管理事务的正常开展;三是指挥的作用,所谓的企业行政管理的指挥作用是借助具体的对策,要求行政管理工作者根据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事务;四是控制的作用,所谓的行政管理的控制作用是控制、监测、协调指挥工作的一系列对策。企业的行政管理系统为了可以推动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借助相应的方法、制度、原则、法律等开展职能管理,在有效统一上述一系列作用的基础上,可以使企业的发展目标更好地实现。

2.2企业注重行政管理可以实现自身综合竞争优势的增强

近些年以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影响下,国内的企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量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等,而这一系列企业要想取得竞争和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就务必借助行政管理的方式,积极地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注重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从而确保企业科学技术、运营理念、管理理念的先进性,以及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与生产,最终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

2.3企业注重行政管理可以实现自身适应与发展能力的提升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是核心环节,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企业行政管理跟企业运营的全过程联系密切,属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者跟员工进行交流的纽带。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行政管理会不断地创新理念,从而推动企业适应与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而奠定企业的良好发展基础。

篇12:浅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革新教育论文

浅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革新教育论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因自身的特殊性带来的新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确保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培育特色,丰富德育工作内涵

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和支持,构建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促进社会各方面教育合力的形成,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需要内外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让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构建校内外教育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寻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必须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首先,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体具有不同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特殊性。从建校时间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建校时间都不长,与办学时间较长的普通高校相比,其教学硬件设施、师资数量和质量、服务体系、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均亟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从校址位置上看,尽管高教园区建设在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和有效共享教育资源方面彰显了极大的优势,但大都位于城市边缘,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理劣势削弱了作为现代文明重要部分的城市文化对高校的辐射和对大学生的教育熏陶功能。从教育环境上看,新建设的高教园区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相对缺乏和不足,周边环境配套建设不到位,往往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治安情况不理想等,这较大地影响和削弱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负面影响较大。尤其是节假日,学生的安全防范、心理健康教育、课余生活的开展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这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象与目标也有不同于一般普通院校的地方。从教育对象上看,随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成倍增加,招生条件的放宽,学生类型的增多,学生层次的分化明显,各方面的条件差异明显,给德育教育带来新的困难。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普通院校相比更强调技术教育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与理念就必须与此相一致相适应,并采取相关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针对高职院校所在高教园区的特点,实施“双休日工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双休日工程”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个综合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牵动全校各个部门的综合工程,需要通过组织落实、制度保障和措施到位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在纵向渗透上,突出素质教育主题,注重形式创新,凸显时代特征,把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渗透到整个活动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感知、领悟、实践真实工作环境所要求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拓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和就业能力。在横向联络上,高职院校把“双休日工程”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注重德育和德育资源的内引外联,着力加强校内外德育基地建设,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双休日工程”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双休日工程”使广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能够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位置,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双休日工程”中,学校不断创新德育载体,扩大德育阵地,注重把知识、能力培养与人格培育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载体

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以维护和实现学生的权益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德育工作载体,从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着手,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技能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来塑造人,培育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

首先,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般意义上,高职院校面对的用人单位大多为各类大中型

企业,学校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己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口程度要高,以及学校要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外,关键还要看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但在实际就业招聘中,企业首先关心的不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际技术水平,而是毕业生是否爱岗敬业,是否有职业道德、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这种选人用人取向,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能力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优先考虑。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就是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现代企业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具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坚忍精神”、“合作精神”和“进取精神”的现代职业人,从而增强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强化职业规范,提升首岗胜任能力。

其次,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创新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P49)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越来越密切的交流和联系,人类生活在一个命运日益息息相关、彼此日益相互依赖的国际大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应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一般而言,国际化人才是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能适应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趋势,促进国际化组织整体效能,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力、知识、心理素质,以及特定的思想性格行为特质和魅力,能在国际化竞争中把握规律进而创新的高层次人才。”[2]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实施“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将“体验式”学习方式引入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重点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模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测评系统,以及以高职学生能力为主导的职业素质培训课程体系,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培育国际化视野,创新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三、“以小见大”,实现技术与人文教育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相对较弱。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作用,搭建素质培育平台,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积极搭建实践教育平台。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一型知识结构的学生成长成才存在较大局限的情况,高职院校依托环境优势,选择一批大中型名优企业和单位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学本领干什么、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真实答案,对于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坚持技术与人文教育融通,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以小见大”,促进技术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教学特色上,倡导艺术教育与高新技术、工业技术相“嫁接”,以“小技艺”带动“大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强调艺术与技术相融,努力打造行业文化。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把美好、诚信、责任、道德引入学生的生活,融进学生的言谈举止,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和风格,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13:谈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革新论文

谈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革新论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因自身的特殊性带来的新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确保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培育特色,丰富德育工作内涵

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和支持,构建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促进社会各方面教育合力的形成,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需要内外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让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构建校内外教育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寻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必须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首先,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体具有不同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特殊性。从建校时间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建校时间都不长,与办学时间较长的普通高校相比,其教学硬件设施、师资数量和质量、服务体系、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均亟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从校址位置上看,尽管高教园区建设在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和有效共享教育资源方面彰显了极大的优势,但大都位于城市边缘,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理劣势削弱了作为现代文明重要部分的城市文化对高校的辐射和对大学生的教育熏陶功能。从教育环境上看,新建设的`高教园区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相对缺乏和不足,周边环境配套建设不到位,往往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治安情况不理想等,这较大地影响和削弱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负面影响较大。尤其是节假日,学生的安全防范、心理健康教育、课余生活的开展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这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象与目标也有不同于一般普通院校的地方。从教育对象上看,随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成倍增加,招生条件的放宽,学生类型的增多,学生层次的分化明显,各方面的条件差异明显,给德育教育带来新的困难。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普通院校相比更强调技术教育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与理念就必须与此相一致相适应,并采取相关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针对高职院校所在高教园区的特点,实施“双休日工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双休日工程”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个综合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牵动全校各个部门的综合工程,需要通过组织落实、制度保障和措施到位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在纵向渗透上,突出素质教育主题,注重形式创新,凸显时代特征,把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渗透到整个活动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感知、领悟、实践真实工作环境所要求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拓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和就业能力。在横向联络上,高职院校把“双休日工程”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注重德育和德育资源的内引外联,着力加强校内外德育基地建设,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双休日工程”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双休日工程”使广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能够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位置,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双休日工程”中,学校不断创新德育载体,扩大德育阵地,注重把知识、能力培养与人格培育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载体

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以维护和实现学生的权益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德育工作载体,从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着手,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技能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来塑造人,培育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

首先,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般意义上,高职院校面对的用人单位大多为各类大中型企业,学校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己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口程度要高,以及学校要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外,关键还要看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但在实际就业招聘中,企业首先关心的不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际技术水平,而是毕业生是否爱岗敬业,是否有职业道德、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这种选人用人取向,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能力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优先考虑。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就是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现代企业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具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坚忍精神”、“合作精神”和“进取精神”的现代职业人,从而增强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强化职业规范,提升首岗胜任能力。

其次,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创新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P49)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越来越密切的交流和联系,人类生活在一个命运日益息息相关、彼此日益相互依赖的国际大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应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一般而言,国际化人才是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能适应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趋势,促进国际化组织整体效能,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力、知识、心理素质,以及特定的思想性格行为特质和魅力,能在国际化竞争中把握规律进而创新的高层次人才。”[2]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实施“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将“体验式”学习方式引入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重点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模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测评系统,以及以高职学生能力为主导的职业素质培训课程体系,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培育国际化视野,创新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三、“以小见大”,实现技术与人文教育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相对较弱。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作用,搭建素质培育平台,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积极搭建实践教育平台。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一型知识结构的学生成长成才存在较大局限的情况,高职院校依托环境优势,选择一批大中型名优企业和单位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学本领干什么、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真实答案,对于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坚持技术与人文教育融通,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以小见大”,促进技术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教学特色上,倡导艺术教育与高新技术、工业技术相“嫁接”,以“小技艺”带动“大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强调艺术与技术相融,努力打造行业文化。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把美好、诚信、责任、道德引入学生的生活,融进学生的言谈举止,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和风格,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14:浅谈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养成教育论文

浅谈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养成教育论文

摘要:养成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在大学生中实施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实施养成教育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养成教育 道德素质

养成,即“培养,使之生成”。养成教育,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常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手段指导训练个体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以大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主要内容,经过持之以恒的日常行为养成训练,潜移默化地将不文明的习惯,不自觉的行动转变成文明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的根基,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抓实养成教育人手。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正在学习“做人”的大学生而言意义重大。

1实施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1.1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

曾经有人总结出大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智商高但缺乏智慧,有知识但缺乏文化,有文化但缺乏教养,有欲望但缺乏理想,有目标但缺乏信仰,有青春但缺乏热血。”从中可以看出,从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来看,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相互冲击,使大学生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对他人要求主流化与对自己要求流行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崇高良好的社会公德。但对违背要求的行为持宽容态度。由于长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及从小就开始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对“仁、孝、忠、义、礼、信、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都非常熟悉。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考试作弊、做“枪手”;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奢侈浪费、消费攀比;损坏公物、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自私自利,人际交往功利化等等。

道德教育覆盖面小,缺乏认同感。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致使学生以应试的态度对待包括思想道德学习在内的一切学习,而学校的道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至于“为什么”、“应该怎样”都不加探究。目前,道德教育介入的主要是学习领域中的课堂教育这一块,宿舍生活、校园生活、社会交往、两性关系等领域,教育几乎是盲区。学生只知道了一个目标就是去积极进取、获得优秀,却很少被教育取得这种目标的手段需要正当。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严重制约着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社会责任意识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从基本知识的学习到当面能力养成都形成都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这对于不断提升人的智能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的压力却越来越重,心理承受能力日趋脆弱,争强好胜、急功近利,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感太强,甚至无法面对失败和挫折。于是,许多人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获取,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只停留在个人名利得失上,而忽视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在现实的学习与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一些学生往往表现得脆弱,甚至以跳楼、服毒、投湖等极端不负责任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由于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培养。

1.2实施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般看来,“养成教育”似乎是基础教育的要旨,古有“蒙以养正,圣功也”,说的正是要在蒙童时候,加以正确的诱导、教育和启迪,以培养正直的品德。但基于以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认识,倡导对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其意义非同一般。

学校德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养成教育的重大意义由德育的地位决定的。道德养成教育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样的重大问题。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关注学术研究、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同时,关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依然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尽管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已经初步懂得了道德的'基本规范,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荣辱观,培养了真挚的道德情感,养成了一定的道德习惯,但是在大学时期,更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思维的发展,会使道德认识更为深刻。道德情感更为丰富,道德行为更符合规范,但这需要教育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学生有专业攻读、技能学习、外语水平提升等要务来简化或弱化德育,甚至将德育过程虚化。因此,“养成教育”的提出,直面高校德育问题,是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重申和强调。 教育的本质强调实施养成教育。叶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习惯是个体的稳定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且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孔子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因此,养成教育无疑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手段。

2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对策与思路

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塑造学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坚强、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人格。

2.1切实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德建设,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当这种人。”教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道德素养不仅关系着自身品格的完善,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成为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教师只有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教师讲的,学生才容易接受,才能照着去做。当学生发现美德就在身边时,就会坚定不移地吸收过去,成为自己的道德财富。所以说,没有教师给学生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学生性格中的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同一教育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传授,所获的效果会大不相同,这往往是由于教师的道德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2.2规范管理,从制度上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学位教育必须和管理相结合,没有教育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软弱无力的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使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单靠个人的情感、态度和意志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里,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并要长年坚持,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追求进步。由他律转化为自律。还要建立可行的德育评价办法,使其与学生奖励、评优、毕业等建立真正的联系。

2.3养成教育要具有可行性,贴近生活

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片面注重理论宣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将养成教育做实,教育内容就要求具体一点,做到明明白白,着眼点要小一点,具体人微,以小见大。在大学生行为养成上提出的要求要尽量具体直观,标准要明确而清晰,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养成教育的过程本身是具有弥漫性的,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正是通过现实的生活体现其效果的。养成教育并非要轰轰烈烈,更需要教育者的自觉意识及以贯的信念和作风。

2.4优化道德环境,建立道德奖惩监督机制

教育只有在较好的环境下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化道德养成环境,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另外,要在全社会建立起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虽然我们并不否认道德奉献主观上是无偿的,但更应承认,道德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平感对行为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受惠者的感激、舆论的称许,或社会其他形式的奖励。只有公平的回报,才能强化主体的道德动机,反之则不利于主体的道德养成。”相信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校园、家庭道德文明的氛围,对减少乃至消除学生的道德失范,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开展,会起到墨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环境教育效果。

篇15:浅谈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浅谈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论文摘要: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

论文关健词:三个代表 毕业生 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讲求经济效益,企业生产讲求与市场相结合,以销定产。高校的“产品”是人才,毕业生就是高校的人才“产品”。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情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情况和办学规模,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近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把高校的人才“产品”源源不断地顺利推向社会,使之在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岗位上发挥所学,为社会做贡献,这对高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这也是高校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适应新时期人才供给要求,维护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为社会合理地进行人才资源的配给,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每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健全毕业生就业体制,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逐步由原来的计划分配体制向双向选择的模式过渡。相应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存在一个健全体制和转变职能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原来只是单一地按计划对毕业生进行分配,而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毕业生在增加择业自主权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思想困惑,遇到了新的现实问题,引发了新的心理矛盾。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应对毕业生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择业心理调适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因此就业管理部门也就成为对毕业生的管理、指导、教育、培训和服务相结合的综合职能体系。要发挥好这些职能就需要我们冲破原来老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体制。这也是使高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市场相结合,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所必须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首先要熟悉国家及本地区对当前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熟悉毕业生在择业中所应享有的权利与应该履行的义务,努力贯彻和落实国家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其次,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捕捉应用信息的能力。就业工作人员不仅要与用人单位打交道,而且还要与学生交流。收集就业需求信息、建立和沟通需求信息网络、组织召开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等都是新时期就业指导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再次,就业工作人员还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繁杂、艰辛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秉公办事、热情服务。总之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以适应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二、强化指导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开拓就业指导服务新思路

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断进步和日益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逐步从原来的按计划分配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方式,由单独的管理者变为服务加管理的模式,这也是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在新形势下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顺利求职择业呢?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必须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始终为广大毕业生的根本利益着想,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各种有利的条件。

(一)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职能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的形势,就业指导机构应更多地研究就业市场的动态,并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具体情况,为毕业生求职就业起到参谋和指导的作用,转变原来单一的管理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服务意识。其主要职能表现在:

1。帮助毕业生了解和掌握国家及本地区毕业生就业的最新政策;

2。结合本校毕业生特点、质量、学校声望等因素以及就业市场各类各层次人才需求情况,对本校各层次毕业生给予正确的预期就业定位,增加毕业生签约的成功率;

3。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择业、面试技巧、心理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发挥等方面的培养;

4。收集用人信息,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信息,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5。负责毕业生建议就业计划的制定、上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本校毕业生有关事项的审批、就业派遣及遗留问题的处理。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工作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肩负着为毕业生将来走向就业市场进行求职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的任务,在提高毕业生求职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的工作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就业信息网络。

毕业生求职就业往往有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主要是因为缺乏就业市场信息而造成的。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在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信息的沟通。一方面将毕业生的.情况向社会、向就业市场作宣传;另一方面将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提供给毕业生,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再一方面,要对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一定范围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对在校生的培养和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要利用和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广交朋友,保持长期合作,互传供求信息,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总之,要把就业信息的传递当成一个长期的工作来抓,逐步培养和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传递网络,使得我们的人才培养不是盲目的,而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的。

2。开设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上课、举办讲座等形式,对各级就业政策、市场形势、就业程序、就业途径、就业技巧等知识进行介绍。这种形式比较系统、全面和直接,效果也比较显著。另外还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情况,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模拟演练,使学生尽早地熟悉市场择业的方式,努力培养适应市场的能力。演练前,对应聘中用人单位经常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提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答。这对就业指导课所讲的很多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实战练习,对学生走向真正的就业市场是大有益处的。 3。开展毕业生就业咨询。

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是对全体毕业生开设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就业指导课,它可以解决绝大多数毕业生所面临的问题。但毕业生的思想认识、心理素质、个人能力等千差万别,所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解决了普遍性问题的同时,不能忽视其特殊性,针对个别学生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还要进行个别指导、个别咨询。

4。组织毕业生就业双选会。

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交流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供需双方相互选择提供了一个机会,它不同于普通的人才交流会,它是以校园为主要场所,并且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交流会。在没有组织校园双选会之前,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时,一方面能过各类人才招聘市场,另一方面就是亲自到高校考查、招聘毕业生。频频地有用人单位来高校挑选毕业生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这种无计划的招聘活动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对于日常的就业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在校园组织就业双选会,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沟通学生与用人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

(一)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正确把握就业市场

毕业生进人就业市场,首先要了解就业市场的规则。这些规则一方面是指国家、省、区对毕业生就业的最新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是指学校及所在省、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程序。这些规则除了在毕业生就业导课介绍给毕业生外,还可以将其收录到《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中,采取归类叙述讲解或问答等方式,便于毕业生查阅和明确掌握。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小环境,缺乏对社会大范围就业形势的认识。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认真地分析社会各层次相关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结合本校历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对将要进人就业市场的毕业生进行指导定位,这对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成功签约、少走弯路有重大的意义。以往确实有一些毕业生在初人就业市场时,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对自己就业期望的定位不准确,在就业市场上疲于奔命,到头来却后悔错过了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二)加强毕业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择业不仅是对大学毕业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毕业生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毕业生在走向就业市场的过程中,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如害怕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渴望在竞争中能超过对手,可又难以承受失败的打击;盲目地进行横纵向的攀比,对一些现实上的“不公正”“不平等”难以接受,在理想与现实产生一定差距时,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灰意冷,难以自拔。诸如此类,使毕业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对于毕业生在择业中的这种恐俱、焦虑、急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可以通过一定的心理辅导进行调理或提前预防。首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教育毕业生保持良好心态,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现实和社会需求,将自已的希望与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正确对待市场需求与选择和个人意愿与期望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毕业生在心理上要敢于承受失败的挫折,把挫折作为磨砺自己的机会,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再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面试求职的技巧,使其增强自信心。对于不熟悉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来说,面试技巧是一门必修课,要教他们指导掌握如何克服紧张情绪,应付各种提问,发挥特长,突出个性,平和冷静,谦虚诚实,坦然应对。这些方面除了通过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进行一定的理论上的指导外,还要求他们可以用模拟演练的方式,如安排适当的模拟招聘会,来加以正确的指导,使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恐俱感,增强自信心,做到心中有数,上场不慌。

(三)加强毕业生职业道德教育

进人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要遵守市场规则,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首先要遵循诚信原则。毕业生在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各方面情况时,应秉着实事求是、开诚布公的态度。可以扬长避短,但不能无中生有、以小夸大。否则,将会自食恶果。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要弄清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努力维护协议的严肃性,不能随便违约。对于特殊情况要违约的,必须征得用人单位和学校的谅解和同意之后方可。其次,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要以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正确处理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双向选择与到基层建功立业的关系,不要贪恋大城市、机关,过分地追求条件、待遇等。要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社会最需求的就业岗位磨砺铸炼。

(四)加强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高校学生大多是由小学至中学再上到大学来的,对社会的接触也仅限于寒暑假及其社会实践活动平时所接触的同学、老师等人和校园环境都比较单纯,但走人社会,所遇到的事物和人际关系就复杂得多,所以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必须包含毕业生对社会适应性的教育。要教育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现象,特别是对一些不合理和不良的世俗现象,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要能够正确处理择业过程中或今后走向社会过程中所遇到的一般性社会问题。在这方面教育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大胆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将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组织讨论,并加以正面的指导,进一步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再去实践,不断地从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以提高其思想认识。另外,还可以用实例或专门设计各种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找出最佳的处理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指导工作是优化人才资源的一种手段,是实现人才自身价值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努力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动态,转变就业观念,掌握就业技巧,拓宽就业渠道。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有利于毕业生、有利于高校发展有利于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始终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标准,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

篇16:浅谈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论文

浅谈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论文

一、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手段落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从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建设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高校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财力及人力投入不足,档案工作空间狭小,工作环境较差,设备老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还停留在原始的人工操作阶段,限制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使之与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无法适应,使干部人事档案在高校管理与改革中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1.更新工作理念,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一是从单位领导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要跟上时代步伐,更新观念,切实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干部人事管理的基础工作狠抓落实。二是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冲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立足于干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三是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档案资料归档

一是做好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是确保档案齐全、完整、准确、系统的基础。完善档案材料收集的长效机制,并把普通收集与定向收集、长期性收集与及时性收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有效地收集档案。二是处理好档案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实现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三是拓展干部人事档案资料的来源渠道,力求材料来源的全面、真实、准确。

3.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对人事档案实现网络化管理。在规定相应使用权限的情况下,部分信息对部门和个人开放,建立公开、透明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为单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奠定信息基础。

4.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价值

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服务化、开放性上下大力气,建立管理科学、反应敏捷、运行灵活的管理机制,改变“重保管、轻利用”的做法,将重点放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部门和学校职能部门对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和需求,针对性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积极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平台,提高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的效率,实现全面、动态化的管理。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吸纳、留住优秀人才的工作激励机制,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与现代化档案工作要求相适应。

作者:荣增峰 单位:青海大学

相关专题 师范生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