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论文

眉间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眉间尺”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论文(共13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论文

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论文

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课程的微型化、课程的乡土化、课程的个别化和课程的综合化。

一、课程的微型化

学习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人认知侧面的学习变化,与个性差别相关。表现在每个人对学习的兴趣、态度各 异,要注重每个个体的情意侧面。基于这些,要求中等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多样化。

美国在中等教育阶段实施课程的微型化便是典型的一例。70年代以后,在美国学校的社会学科中,引进了 微型课程。它主要是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性的专题(单元),其引进的目的是在社会科教学中 ,让学生从中选择符合自己口味兴趣及发展方向的课程。这就出现了专题选修。微型课程的长处是:

1、学生能 够自由选修, 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特定学科,尤其是语言和社会科的兴趣;

2、有利于发展教师的特 长;

3、在许多领域里, 能提供当前存在的问题的有关信息,开拓课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二、课程的乡土化

从培养好的会生活人的立场出发,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人文与社会、经济、理工三个系列相结合。提供的 2―4年课程,注意发挥地方特色,使学生毕业后既能适应当地的就业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升入到高一级学府深 造。

三、课程的个别化

随着教育媒体――教学机器的进步,尤其是电脑的引进,促进了个别教学。适应个人的能力的教学,是各 国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美国,一般认为,个人的学习能力差异,不只是学习速度的差异,其学习方法也是 不同的。这就是说,所谓学习,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要求、兴趣、能力的不同来展开。学习目标、教材、学习方 法、学习环境等都要个别地组合,让具有各种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其潜能。

四、课程的综合化

在最近的课程改革中,实现课程的“综合”成了研究的新课题。美国的“超越学科的学习活动”便是一例 。如“水――自然环境的学习”这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涉及四门学科,它牵涉到地理和社会的“自然环境 ”的内容。这个单元,旨在使科学的调查性的演习同地理、化学、生物、自然环境的学习结合起来。日本目前 也非常重视合科课程,尤其是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学习。

从以上可以看出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精减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课程合科趋势明显,同时开 发了微型课程、乡土课程等,注意研究个别化教学。

五、几个有代表性国家地理课程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 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资源、人口成为世界性问题,各国都普遍重视地理课程发展 。

1、美国的地理课程改革

二战以前,美国一直不重视中小学地理课程。本世纪初至二战前,地理与历史、公民、社会、政治等课程 融合成一门系统的社会研究课,地理课份量不重。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教育改革热潮中,美国全国社会研究会 开始重新评价地理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增加了地理在社会研究课中的份量。这一时期新设的地理课主要 包括全球地理、世界地理、航空时代地理学等。由于地理学界的不懈努力,80年代以来学校地理教育正逐步摆 脱长期的困境。1984年,全国社会研究委员会制定了一套供义务教育(即中小学教育)使用的社会研究课 的“内容和安排”,增加了地理学的内容。其中,从1年级到7年级的社会研究课中,主要是地理的内容。12年 级开设多种选修课,其中与地理有关的课程是“国际地域研究”。与此同时,为使地理课的教学更适应社会的` 需要,由全国地理教育协会和全国地理学者协会组成的地理教育联合委员会于1984年制定了“小学和中学的地 理教育纲要”。这一纲要提出了学校地理教育的一套新内容体系,因而被认为是“新学校地理”的开端。其核 心是把位置、地方、联系、移动和区域作为中小学地理教育的五大主题,并且以此作为课程改革和师资培训的 规范。近年来,随着在国际贸易中美国地位日趋下降等问题的出现,以及针对美国国民地理知识的贫乏,美国 的国家地理学会呼吁学校专门开设地理课,“好让学生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并坚信:“世界上的一切 事情没有一项能够离开地理”。

2、日本地理课程的改革

日本的小学和初中都设有必须的理科和社会科课程。地学包含在理科中,地理包含于社会科中。近年来的 课程改革方向是:

(1 )重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2)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

(3)重视入学考试的改革。 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地学教育研究室的下野洋先生提出一个改革地学教育的方案,目标是“培养个性和创造性 的教育”。其主要观点是要加强野外观察活动。他认为,一要确立有兴趣的地学学习内容,如对太阳、星空、风云、河流和地层等都有进行野外观察的必要。在各地发生的山地滑坡、河流泛滥、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是关 系到人们生命安危的重要自然现象。用中小学生身边发生着的有趣的事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采取激发 学习意欲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野外观察”和“电子计算机教学活动”。目前学生得不到野外观察的乐趣, 无法指望在教室内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直接体验,于是就越发使学生认为地学是死记硬背的学科。三是重新评 价野外观察,即以往的小学高年级到初中的野外观察,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验证,这和重视传授知识的课堂 教学没有多大的差别。正确的野外观察,应是在抽象的理论学习之前很好地接触自然事例。

篇2: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课程的微型化、课程的乡土化、课程的个别化和课程的综合化。

一、课程的微型化

学习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人认知侧面的学习变化,与个性差别相关。表现在每个人对学习的兴趣、态度各 异,要注重每个个体的情意侧面。基于这些,要求中等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多样化。

美国在中等教育阶段实施课程的微型化便是典型的一例。70年代以后,在美国学校的社会学科中,引进了 微型课程。它主要是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性的专题(单元),其引进的目的是在社会科教学中 ,让学生从中选择符合自己口味兴趣及发展方向的课程。这就出现了专题选修。微型课程的长处是:1、学生能 够自由选修, 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特定学科,尤其是语言和社会科的兴趣;2、有利于发展教师的特 长;3、在许多领域里, 能提供当前存在的问题的有关信息,开拓课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二、课程的乡土化

从培养好的会生活人的'立场出发,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人文与社会、经济、理工三个系列相结合。提供的 2―4年课程,注意发挥地方特色,使学生毕业后既能适应当地的就业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升入到高一级学府深 造。

三、课程的个别化

随着教育媒体――教学机器的进步,尤其是电脑的引进,促进了个别教学。适应个人的能力的教学,是各 国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美国,一般认为,个人的学习能力差异,不只是学习速度的差异,其学习方法也是 不同的。这就是说,所谓学习,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要求、兴趣、能力的不同来展开。学习目标、教材、学习方 法、学习环境等都要个别地组合,让具有各种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其潜能。

四、课程的综合化

在最近的课程改革中,实现课程的“综合”成了研究的新课题。美国的“超越学科的学习活动”便是一例 。如“水――自然环境的学习”这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涉及四门学科,它牵涉到地理和社会的“自然环境 ”的内容。这个单元,旨在使科学的调查性的演习同地理、化学、生物、自然环境的学习结合起来。日本目前 也非常重视合科课程,尤其是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学习。

从以上可以看出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精减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课程合科趋势明显,同时开 发了微型课程、乡土课程等,注意研究个别化教学。

五、几个有代表性国家地理课程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 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资源、人口成为世界性问题,各国都普遍重视地理课程发展 。

1、美国的地理课程改革

二战以前,美国一直不重视中小学地理课程。本世纪初至二战前,地理与历史、公民、社会、政治等课程 融合成一门系统的社会研究课,地理课份量不重。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教

[1] [2]

篇3:浅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趋势论文

浅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趋势论文

摘要:新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加强调课程的人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生活化等,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特长。

关键词:历史课程历史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当代科学的发展已超越了学科的界限,正向着协同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大都是综合性,这种趋势要求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以便学生将来能更好适应社会。“课程的综合化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是根据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如,俄罗斯1993年颁布的《基础教学计划》中历史科就被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当代世界、公民常识、世界经济和社会地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这样历史课就被囊括在综合性社会学科课程之中了。

当前国内外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的反映,我们只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篇4: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张廷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 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 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 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 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 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不是靠贴标签或靠信手拈来的几个例证或事 件就可以作出结论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数量模 型的经济学研究。此外,由于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现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基础教育 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 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就要慎之又慎,盲目轻率的否定于改革无补,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构 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 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 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 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 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 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 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 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 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 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 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 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 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 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 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纠正片面强调智能发展的倾向,转 向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 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使之并行不悖。个性、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潜能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纠正长期以来的知识、技能偏 向,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      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 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 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 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 “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 。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 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 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 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 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培养虚的层面。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 ,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 校教育肩负的重任。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 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 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 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 迫切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花时多、作用小的情形得以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 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脱节,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本“教科书”的局面。这种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 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在发现和尊重德育的规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追求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靠什 么来控制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他们认为,科技发展需要 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 份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份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 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按照一个整体来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 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需要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发生整合的作用。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      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 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 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但高中阶段,分科深化的 课程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体现出的教育上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 科的教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的长处。防 止要改掉的恰恰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 ,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以便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 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 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制定一个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如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 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 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课程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 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 生活当作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 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 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 ,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方面,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 5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总是围绕这个“适度”或左或右来回徘徊折腾,甚至滑向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方向。过 于强调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 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 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 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 ,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 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 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 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 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 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 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 特性的特征;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 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 、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 实现。      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 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继续生存还是消亡?信息科技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 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还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但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 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今天 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会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方向?值得我们深思。      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仍然像现在一样基于课本进行学习?还是基于信息资源进行学习?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为 教师和学生准备方便易查的学习资源是课程编制面临的新的巨大的课题。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课程研究中古 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 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由此,课程的概念将会增加新的内涵。

篇5: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趋势

课程改革是实施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它标志着幼儿教育进入课程改革的新时代,特别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要服从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

全面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课程是有不同的层次,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很难给课程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如何理解课程含义,现在关于课程有四种提法:第一种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所设的科目。指的是各领域,强调的是知识系统性,而忽视幼儿的个性培养。第二种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指的是活动设计,强调的是教育的意图,忽视课程之外的东西――幼儿主体性。第三种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所获得的经验。这种提法是很多人都认同的,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符合幼儿的需要,但是经验太泛了,还不能说它就是一个完完整整诉课程。第四种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特别强调了环境的教育功能,用现代教育理论说:“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这种提法符合儿童特点的,突出课程和动态性。特别是符合《纲要》要求和幼儿和谐发展的需要。

从旧纲要到新纲要,幼儿园课程经历了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幼儿的学的发展过程,由静态到动态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总之,课程就是儿童活动。

篇6: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趋势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1、课程目标:(体验性、过程性、结果性)

课程目标三位一体: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

2、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教师的计划性与儿童主主体性各占一半。而综合性是根据《纲要》要求,创造性地使用地方教材,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选择性体现了课程的动态性,要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材,没有最佳的教材,只有最适合的教材。

3、课程内容:(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与幼儿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儿童人趣和需要。做到四化:

A情景化:是指让环境说话,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塑造人,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具有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B活动化:强调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探求知识的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活动中求发展。

C活动化:强调的是活动过程与方式方法的本身教育功能。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过程,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

D经验化:强调要注重儿童的经历、感受、体验(非语言形态的知识,而是意识形态的知识)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知识发现知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4、课程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强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自主地选择、计划的活动。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5、课程评价:(多元智力评价)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促进,是为了发现问题,促进教师的发展和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将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篇7:探讨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教育论文

探讨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教育论文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住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全面走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下面以课堂探究的实践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因此,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环境表现的单一性、封闭性,它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这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改革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刻不容缓。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式、多元化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

第一方面课堂探究的理论基础,是通过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之体,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构建一种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在教师创设的探究性学习环境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学习。从教育心理学来看,我们认为:课堂探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是教育心理学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步发展。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连结,它能很好地解释技能的学习,而技能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机械的学习,它不能很好地说明学生在学校内进行的其他许多有意义的学习。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人们把人类的学习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认知学习观,它重视知识的表征、编码、反馈等,但从本质上来讲,认知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对所给的信息进行加工,这实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建构议学习观则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而学习者是基于自己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以及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此外,我们要构建一个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的学习坏境,这离不开其他的教与学理论的指导,包括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等。

第二方面,课堂探究的环境设计,“探究学习环境”是一种非场所观,其定义是学生在课堂进行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工具以及信息资源的组合。本课题从整合教材等多种学习材料,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发多媒体技术,形成合作学习氛围、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创设探究性学习环境。〈1〉整合教材等多种学习材料传统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要学习的领域知识和教学材料的,通常只有课本。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很难仅仅通过单一的教材来沟通教与学的关系。为了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发散性思维,培养他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在设计探究性学习环境时,从多角度、多渠追来整合探究学习材料,该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学科知识的综合,有关问题的背景知识和模拟微观世界的动画等。为了克服课堂探究时间和空间局限性,教师采用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学科中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为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创造条件。如音乐双语课上,将音乐与英语结合;要求学生课前找资料,如乐器图片、介绍等,包括一些著名的演奏家、器乐名曲,个别同学可以把自已正在学习的乐器带来;查阅乐器的中、英文名称,标在图片后面;用英文对某一乐器进行简单描述。学生对这种学习环境是非常欢迎的;

学生A;自从上了者乐双语课后,我的英语口语有了不少长进,还从中了解到了乐器的用途和音色。

学生B:从音乐双语课中,我们知道了一些国外音乐界的情况,开拓了视野,以前不喜欢音乐的,现变成为一名音乐爱好者。

学生C:音乐双语是很有意思的课程,通过网上查询收集到的信息被用在了课堂上,我感到自豪。

学生D:音乐可以让我们放松,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我学到了英语课上学不到的单词。又如:六年级的一使语文老师,利用计算机,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登天都峰》,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及时查阅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分组(每组3~6人)讨论,由每小组长归纳小结。实在不明白的问题,再由老师点拨指导。在课堂探究中我们强调的合作是“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要形成合作学习氛围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互动关系。探究性学习环境下的师生人际关系应是民主型,即教师尊重、热爱、关心、信任学生,靠自己的德和才来吸引和影响学生,发扬民主;学生钦佩、尊敬、热爱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做到与学生亲密、友好、合作、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而言,智能会发展得更快;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学业成绩会有较大的提高。

综合上述,在探究性学习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和学生共同探究的合化者,是丰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是真实任务的展示者,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以及学生遇到学习困惑时的帮助者。学生的角色是知识的积极者,是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师还应以鼓励学生提问、概括,用激励来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进几年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在在不断提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进一步完善具有探究性特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确保探究性学习的进展。

篇8:课程改革论文

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物理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总结我校近几年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情况,介绍在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强化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化工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路.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化工专业;实践导向

0引言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材料和生化等专业的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

“物理化学”课程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手段来解决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在化学变化中所遵循的规律.

物理化学是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尤其在理科、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公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内容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1-2],同时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小,造成学习的畏惧感,学习效果不理想.

鉴于物理化学在化工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尤其对后面要学习的“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和“催化原理”等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物理化学”课程的建设对高质量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多年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在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完成“物理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成效显著.

“物理化学”课程团队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团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实践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工程实践导向

相比而言,我校开设化工专业的历史较短,所用物理化学教材也一直沿用我校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使用的《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写)教材,以相应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南京大学孙德坤和沈文霞等编写)作为学生的指导资料.

在授课的过程中,虽然也积极拓展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化工实践过程联系不密切的矛盾.

但随着我校化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继续使用偏重理论教学的物理化学教材显然不合时宜.

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契机,基于实践导向的新教材的选用成为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从xxx开始,精选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第五版)[3]工科教材作为我校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材.

与原教材相比,天津大学编写的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增加许多与实际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点,如真实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二组分液体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和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以及多相化学反应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科思维的养成.

另外,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将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和电解与极化作用3部分内容合并为电化学,将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和化学动力学基础(二)合并为化学动力学,既优化教学内容,又适当降低理论深度,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实践视野.

本教材在我院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学生良好的反响.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对工科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注重通过演示与基本原理相关的实验现象对接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直接关系[4],更好地突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除讲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外,还注重把从事物理化学方面的科研体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物理化学在生活和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加快适应工业生产的能力和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5].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实例说明理论

由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生产实践更加紧密相连,所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物理化学内容抽象、公式多而杂,在课堂讲授中要更加注重结合具体实例来阐述理论内容,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

例如,讲授界面现象中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时,用他们所熟悉的人工降雨和暴沸现象来说明开尔文公式,只有水蒸汽液化凝结成新相小液滴(凸液面),小液滴逐渐长大才能从天上落下雨滴.

由于新相小液滴刚开始很难形成,即水蒸汽的过饱和蒸气压pr非常大,天空中的水蒸汽气压很难达到pr,因而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提供小液滴形成时的凝聚中心,大幅度降低pr的数值,使雨滴顺利形成.

同理,液体受热气化形成新相小气泡(凹液面),小气泡逐渐长大才能从液体里逸出,但新相小气泡开始很难形成,即液体过热也不沸腾,是因为液体中的小气泡压力很小达不到外界大气压的数值,

因而需要向液体中加入实验中常用的沸石(孔中含空气)增加初始小气泡的大小,使气泡压力很快达到外界大气压值,保证气体从液体中顺利逸出,避免形成过热液体,引起事故.

总之,利用具体实例讲授比较抽象的物理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更接近实际生产和生活,激发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潜能.

3多方位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动脑与动手能力

伴随着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反应热的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地移除多余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将对化工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所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测量与调控在化工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温度计(如玻璃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热电偶等)用于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

作为温差测量的贝克曼温度计,广泛应用在恒温槽的组装和性能测试、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实验中.

由于精密电子温度测量仪器的普遍使用,使得贝克曼温度计在实验中的利用率逐渐降低,但它仍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辅助仪器使用.

另外,温度效应常常在实验中有所体现.

如醋酸-水-氯仿三组分系统的相图绘制实验,其成败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密切.

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也并不清楚隐含的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中,温度影响到各组分间的溶解度,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无法观察到明显的浑浊现象,导致不能很好地判定滴定终点.

因此,如果能够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相图,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萃取过程,理解相图中物系点和相点的概念,对于化工产品分离条件的筛选起到良好地指导作用.

其他的实验项目,例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的测定、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等,温度的影响均不可忽视.

合理的安排实验是保证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的前提.

但由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较多,普遍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循环的方式开展实验.

如果物理化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在同一学期开设,在循环实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早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则显得非常被动,对实验理论一知半解,造成他们更多地关注实验操作过程,只动手、缺乏动脑,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鉴于此,将实验课的开出时间较理论课程滞后一学期,先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再开展相关实验.

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试讲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

篇9: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全民体育理念的深入推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日趋紧密,如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如何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质健康;研究效果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和制约,一直遵循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综合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我国未来教育的重点目标。

1、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体育教学思想单一

我国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和学习技能为主,内涵显得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体育课也并没能体现出其本质的功能,缺乏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2]。

1.2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几个体育项目为主,不能体现现代学生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对学生的培育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考虑,在项目选择上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体特质和基本技能,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3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学生个性化

我国现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还是继承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即一味的传授技能和强化训练,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比较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可言。现在的学生由于个性化比较明显,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对于传统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接受,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体育课程评价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标准和手段上有点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现状往往很容易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达不到客观和公平性[3]。而对一门学科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课程评价做得不够好,也就不能相应的反映事实,从而做到更好的促进教学反思和教学改正。

2、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紧迫性要求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十多年以来对于全国范围内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中,数据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发育水平、营养水平在不断提高,青少年身高、体重相较于过去有明显得提升,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是身体素质指标却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青少年体能测试中100米、200米、800米、跳高、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成绩都在下降,速度和耐力均下滑明显[4]。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状,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

2.2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国家实施有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方案标准、组织实施、管理约束等方面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高校实际教育过程中具体实施和贯彻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高校体育课程在社会、教师、学生之间往往被当作为一门副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考试和测评成绩也只是作为参考依据不作为奖学金评定依据,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形成高校体育课程不重要的观念,无法发挥出成绩记录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5]。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活动中。

2.3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方向和指导作用

当前,有部分高校试点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选择自主选项教学,以学生个体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体现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体育课程多数采取的是选修某些项目作为考试和测评成绩,学生更多时候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难易程度选择相应体育课程项目,大部分学生对于选择项目认识不够充分,没有考虑自身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进行中会逐渐丧失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也无从说起[6]。那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势必要通过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深化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并且整合以往的思想体系,将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地方进行深化,从而建立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3.2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质量低的结果。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拓展体育课程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基本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为主,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比较流行的项目,比如瑜伽、健美操等等;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结合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师专长等等因素设置更加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层次化课程设置,针对身体素质和技能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避免因学生自身特性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不佳。

3.3个性化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个性化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所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教学过程中,适当性地运用趣味幽默的讲解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完善课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入手:建立以学生体质健康指数为依据的课程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学期前后的对比,及时有效的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区别于以往的以学生技能学习效果为主的评价标准,加入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参与度、表现程度等等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前后的差异以及因学生体质差异可能带来的进步空间,注重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观察。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还要以体育锻炼为基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实现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鹏.浅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以及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科技展望,,25:282.

[2]许文鑫,王菲.基于耦合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影响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02:39-42+48.

[3]刘美凤,郑瑾.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新思考———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J].湖北体育科技,2015,02:177-179.

[4]曹勇.浅析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23-125.

[5]曾播思,徐焰.现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03:121-124.

[6]刘军,邢蕾,李柏忠.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08:83-84.

篇10: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目前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教育效果,主要问题在于不断更新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如果计算机课程不与之同步改革及发展,其教育效果则无法实现与时代的同步。本文首先针对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当前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最后针对其改革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能够对有效提升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的质量与水平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发展

计算机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加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变革,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几乎所有行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因此中小学基础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只有探寻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法及模式,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实现对中小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稳定提升。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一直是与时代同步的任务,而且中小学生在接收学校教育之前,大部分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技术和操作,可以说这些已经与计算机有过接触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之前,还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都与计算机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除了在课堂上接收计算机的操作学习与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与计算机的联系更为密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中小学生塑造出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技巧,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只有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形势实施一定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

二、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一)缺少与实践教学的密切关联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以大量的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缺少实质性的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实践教学,必然会无法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教学,而这些理论内容往往缺少与实践操作的密切相关性,使理论在操作中的实践价值较低,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没有针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展开,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极大的影响了中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不足

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不断发展的功能,要实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制定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动态性课程计划是必要的,只有将课程与技术发展动态性连接起来,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的动态性不足,主要是由教师对教材的调整能力较弱决定的,由于缺少能够实施动态性的课程规划,学生接收的计算机教育也往往无法实现与时代技术的同步更新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利于差异性教学

计算机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仍然是极不均等的,有的学生偏爱计算机操作,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充满着兴趣与开发欲望,这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但对于教学课程的兴趣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上相对较低,但对于教育所学课程也能够均衡接收,这些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学生无法在当前统一的课程安排模式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课程安排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缺少创新性,大部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因此要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就必然能够与技术的创新同步,实施一定的课程创新。例如在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时,学生应当得到一定的自主性选择空间,在软件操作上不必以过于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实践行为,而是给以足够的自由发挥机会,以布置一个特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寻找解决的途径,不同学生寻求的不同解决途径,将会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手段。此外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动态性教学课程的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对学生布置的实践操作或课后练习任务可设置为两个或几个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计算机使用习惯进行自主选择,既保留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又能够为学生提供选择适合自身计算机实践练习需求的机会。

(二)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

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的功能得以更大发挥,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不能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其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无法完善的。根据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对课程本身设计安排的习惯,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使之能够多元化发展,将能够与计算机能力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对象,必然能够使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实现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例如运用网络化手段开拓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学习与影响下,实现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更具实践性的能力。

(三)提高与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

计算机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具有极大关联,教师应当通过互动性手段为学生实施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者的角色,而非被教育者的角色。例如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及时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设置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产物,计算机技术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也只有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技术密切相关,使中小学接收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具有实质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鑫.论计算机教育与创新教育[J].才智,20xx,25:186.

[2]李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J].才智,20xx,27:105.

[3]唐光伟.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相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0:231.

篇11:课程改革论文

一、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课程授课质量的重要保证,完善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开展教学资源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教材、教案等传统资源的建设,更要做好网站、视频、慕课、微课等信息化资源的建设。

1.教材建设

目前工程材料大部分教材都是针对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的综合用书,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的特色、专业内涵的不同、学生特点等因素,编写系列教材,体现“质量为本、特色取胜”的办学思路。

2.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主要依靠教师,要围绕课程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真正把课程建设工作引向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是对于年轻骨干教师,可进行在职教师再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加强教师团队公开课学习观摩、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整体业务水平。

3.教学网站建设

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应加大投入,完善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建设和完善教学网站。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制作更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动画,以促进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把相关的录像和典型的工程案例穿插于课件中,使课件内容更贴近于工程实际,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网站的建设,应及时更新教学课件,逐步建立工程材料试题库、动画库、视频库、辅助教学文档等教学资源,并设立作业区、讨论区,开通师生互动平台。

4.实验室建设

与本课程配套的实验室,有力学实验室和金相实验室,可开设硬度实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等实验项目。为满足本课程教学和本领域科研以及服务企业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配置相对完善的实验设备,如可购置安装金相分析软件,以方便对金相图片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可建立热处理实验室,以方便学生进行热处理实验和教师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

5.慕课、微课资源应用

慕课、微课作为近年来高校教学领域最新改革热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带来的便利,立足实际情况,现阶段应该以引导教师和学生合理利用慕课、微课资源为主。目前,工程材料课程可用慕课资源主要是国内“985”“211”院校的慕课资源,一方面这些资源从授课教师、课件、讲授质量都是最优秀的资源,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也存在内容偏深、讲授简单的一面,因此在慕课应用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自学能力、自学积极性等因素,把慕课应用与课堂讲授结合起来,既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慕课资源带来的优势,又能够确保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

总之,工程材料课程的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全面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进。保证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工程材料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加强实验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篇12:课程改革论文

全文从三个角度进行入手:首先,分析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下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其次,根据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发展,探究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为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方向。

一、当下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和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才能,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1]。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后,各个高校都陆续开始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确保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现在各个高校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情景还不够乐观,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都是为了凑足学分而进行教学。同时,各个高校在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技术知识时,太过于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的研究,而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当中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虽然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应用能力欠缺,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单纯地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在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当中相对匮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较好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教学水平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中学到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虽然计算机应用课程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之处,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其未来创业有多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授知识当中不能单单依靠书本当中的知识和教学模式,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从而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要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都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切实提高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的收获。

2.教学过程当中缺乏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没有形成教学与实践的良好互动。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到这门课程之后增长见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投入过多的时间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锻炼有所欠缺,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进行自我知识的检验,使得学生不能在实践当中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内容不足,从而更好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学生灌输计算机知识,且没有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因此也不能使学生从这门课程当中获到最大的收益。

3.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获。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时都是采用“黑板教学”、“PPT教学”、“word教学”。当教师把这些教学内容放在PPT、word上进行教学时,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文字来获得。由于这种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因此其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在课程当中学习的积极性。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内容偏少,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得知识不足,不能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让学生学到最为全面的知识。而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大学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突破常规的教学思路,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各个高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能从教学当中充分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并进一步加强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由学生亲自进行一些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帮助其他学生真正地学会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个人会增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视,自己开始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以便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从内心深处也会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视,从而为其更好地学习某些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也不会再受到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束缚,可以从教学当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

2.设计一套符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学习到最为全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视频教学、计算机自动提问系统等。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从而让教师将教学的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无缺。教师及时地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自己专业学科当中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让计算机知识服务于学生当前的学科需求,从而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该专业领域当中的拔尖人才。

3.充分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为今后研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将计算机技术与学生的实际专业进行结合是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创新。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把计算机知识的统计学、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机运算在学生专业领域之内进行一定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做一定的铺垫。例如:在工程学科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工程造价估计和评估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工程实施之前了解到大致的模型基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以后的建造过程中出现其自身也不了解的问题和难点。此外,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其所属的专业领域内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可以更好地让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4.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实际应用计算机知识时,需要大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行运用。只有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学生才能从实践当中发现自己在学习哪些内容的短板,知道哪些计算机知识内容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重视,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进行学习,而且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可以为学生创建出更好的未来发展蓝图,为学生更好地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真正地学好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思路、多媒体教学、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这四个方面着手,认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xx,(02).

篇13: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5、促进课改与学校同步发展

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新课程只能在学校中生成,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促进学校概念的变化,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变。校长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独立性地思索、创造性地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创造性计划是创造性工作地开始。校长应重视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程度,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中小学校长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专题 课程改革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