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管理论文

顶着奶油的蘑菇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顶着奶油的蘑菇”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管理论文(共1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管理论文

一、工程档案的价值

对施工企业而言,各施工单位可以借助过往形成的工程档案,为以后的施工进行良好的准备与学习。对组织内部而言,施工组织也可以通过各时期形成的工程档案,对内作为凭证、参考、沟通和互动的工具;对组织外部而言,工程档案可以说明该组织的施工情况与发展历程,了解其施工效果与效率。事实上,作为信息世界的一份子,工程档案是珍贵的一手施工记录物,其功能包括累积先前的施工经验与知识、证明施工组织的运行效率、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与凝聚、以及提供施工权利的合法正当性,同时也是了解和认同组织自身、社会要求的来源,也是传播市场、社会与文化价值的媒介。由此看来,工程档案不仅只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更是形塑施工组织资产与先前施工情况的重要材料。因此,若是没有编制并保存完整确实的档案资料,除会造成知识与经验的断裂和证据凭证的消失外,更重要是许多历史发展脉络与事件真相将可能无法原貌在未来无法重现,使得施工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整体记忆与资产丧失其原有的真实与完整性。

二、工程档案编制质量管理的提升措施

(一)完善工程档案编制的制度与责任体系

首先,完善档案编制的相关制度。目前在工程档案的编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制度方面的不完善,难以做到依法管理、依规编制。因而有必要在制度完善方面下功夫,这需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一是对于编制程序与管理程序进行强化。建设单位在整个建设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的过程中,应当在标书与合同中添加关于工程档案方面的内容与要求。二是构建档案的临时检查规范。这种制度体系应当由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进行领导,进而将档案编制部门、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等的工作融合进来,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档案编制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及早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三是配备必要的工程档案编制与管理体系。不管是建设单位或是施工单位、管理单位,都应当设置专兼职人员岗位,进行定期的沟通与合作,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确保落实好档案编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其次,完善档案编制的责任体系。建设、施工单位及各参建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自觉履行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档案的职责。建设与施工单位对工程档案的重视程度,是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是否完整、准确的`关键因素。建设单位要做好工程前期文件材料的收集,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成竣工档案及竣工图的收集与整理。施工单位要在布置施工任务的同时,安排布置工程竣工文件的收集与编制工作,确保竣工文件的形成与施工进度同步,工程验收交接与建设工程档案同步交接。对于设计修改较多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及时做好竣工图的修订编制工作。

(二)强化组织宣传工作

一是在工程档案编制中加强倡导职能分析。工程档案的编制决策主要是以档案编制者职能为出发点,因此了解档案来源的职能内容与性质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也即在现行以内容为主、职能为辅的编制方式中,职能分析成为形成档案编制和保存决策的基础,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强倡导职能分析的作用与功能,让档案编制人员了解其对档案编制与保存的重要性。其次,在实际的档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内容进行分类,并根据工程不同工作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编制。在这种背景下,工程档案编制过程中,有必要在编制规范中明确工程内容的类别,从而以指导具体编制工作的有针对性。二是强化档案编制部门的主动权。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档案部门扮演重要的角色。除行政程序上的限制外,档案部门的心理因素会影响编制工作的进行。基本来看,档案部门通常会认为自身对具体的施工业务知识与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无法在档案编制的内容上扮演积极的功能。此外,档案部门也会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只是一个档案保存单位,只要确实保管好业务单位所需的档案即可。再加上档案部门也普遍认为工程管理人员并不重视他们,在工程组织内部的地位低微,更使得档案人员认为档案部门的角色与功能都不如具体的施工单位重要。尽管外在因素能够限制档案部门的角色与功能,但档案人员也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因素,积极加强本身在工程档案编制内容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加强与业务单位人员的合作,多加培养对工程业务专业性的了解,让自己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争取在档案编制内容方面的主动权,这也可以使其在工程组织内部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三)提升档案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

一是协助工程档案人员建立工程内部的职能轮廓。除强调和倡导职能分析的重要性,改变编制标准重点外,档案部门还应制订相关的分析方法或策略,积极协助各施工团体进行本身的职能分析工作,并进而将这一工作与档案编制工作相结合。此外,档案部门还可扮演协调的角色,借助协助各施工单位建立职能轮廓,从宏观或全面的角度提供可能的全面保存建议,让各施工单位除从本身的角度思考档案的编制之外,还应从企业整体的立场着眼,决定其档案编制的优先级。二是推广档案专业培训与教育。普遍说来,工程档案人员的档案编制意识薄弱,并且对工程价值的内涵、形成过程与应用等方面的了解有限,使得他们在工程档案的编制决策上无法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因此,加强工程档案编制人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之认识到档案编制与管理工作不仅是为工程提供施工上的参考,更要为日后的相思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建议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开办相关课程,提供工程档案人员更多进修的机会,来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也建议档案管理部门与大专院校相关科系合作,通过设置学科的方式,在正式教育机构当中培育更多的工程档案编制专业人员。

(四)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

在档案编制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的突出体现是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来对资料进行收集、分类、编码、储藏等工作。这种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档案编制的效率。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做好防火墙技术,避免档案信息资料的外泄;二是提升员工信息化技术的水平,从而能够确保各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得到有效的利用。

三、结语

总体而言,新时期档案工程工作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跳出档案框框看档案。树立为工程建设服务,为城市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立足建设工程档案,抓好档案质量。

篇2:数理统计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最新数理统计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1引言

当今社会有大量的既有工程和在建工程,这些工程按所属系统分为水利、铁路、市政、工民建等工程。工程的质量状况是建设方和使用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工程质量状况往往是通过其特有的一些技术参数来反映的,因此施工时控制工程质量的技术参数是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组成工程的最小单元一般为构件或单元工程,施工时应从逐次完成的构件或单元工程的质量技术参数控制开始,形成一个从构件或单元工程到分部、单位工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完工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由于组成工程的构件或单元工程的形成既具有规律性又具有随机性,因此反映工程质量的相关技术参数符合数理统计规律,为此可以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对工程质量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希望得到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该方法指导工程施工,能达到既节约工程成本,又使建成的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功效。下面以道路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质量为例,运用数理统计—正态分布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得到前述的方法。

2运用数理统计—正态分布的特征分析研究工程质量

路基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的铺筑。铺筑的'步骤为:在拟建路基的平整场地上选择一工作段,选择摊铺、压实等机具,选取含水率适中的拟用土料,用摊铺机将土料按一定的厚度摊铺在工作段上,用压路机按规范要求碾压预定的遍数。碾压结束后采用环刀法按一定的取样频率取样测试压实土层的干密度。依据测得的土的干密度数据绘制直方图,得到干密度的概率密度分布近似曲线。根据某试验段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测试数据绘制直方图得到的近似曲线如图1。从图1可见,干密度的概率密度分布近似曲线与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曲线非常近似,说明随机变量—干密度是服从均值与方差的正态分布的。正态分布特征:随机变量概率密度曲线关于均值对称,在均值处概率密度最大,然后向两个方向衰减;在标准差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均值,曲线形状不随之改变,位置沿水平轴平移;在均值不变的情况下,标准差减小,曲线变陡,随机变量在均值附近出现概率变大,标准差增大,曲线变缓,随机变量在均值附近出现概率变小。运用正态分布的上述特征分析研究工程的质量状况,分析方法为:依据工程质量参数的一系列数据作直方图得近似曲线,在曲线图上标出合格标准线(设计最低要求控制线),通过曲线与合格标准线的相对位置判断工程质量的合格与否以及施工成本的控制好坏,根据曲线的陡缓判断工程质量的均匀性好坏。将曲线与合格标准线的相对位置分为以下a、b、c三种情形绘制如图2。图2中a图显示曲线全部处于合格标准线的右侧,与合格标准线相距较远,在路基土施工中该图说明压实遍数偏多或压实功能偏大,工程质量好,但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工程成本偏高。b图显示曲线全部处于合格标准线的右侧,与合格标准线接近,但未出现不合格点,在路基施工中说明施工参数运用合理,施工控制得当,既无资源浪费,又保证了工程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情况。c图显示曲线与合格标准线相交或曲线全部处于合格标准线的左侧,在路基施工中说明部分或全部检测数据不合格,工程质量存在缺陷,为此需要增加碾压遍数或选用压实功能较大的压路机碾压,直至工程质量参数的检测数据概率密度曲线处于b图情形。对处于b图状态的曲线还应观察曲线的陡缓情况,曲线陡,说明数据离差较小,均匀性好,工程质量较理想;曲线缓,说明数据离差较大,均匀性差,工程质量欠佳。施工中如出现后一种情况,应调整施工参数,改良施工方案,使后续施工质量达前一种情形,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可知,用正态分布的特征分析工程质量的技术参数是一种了解掌握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

3数理统计—正态分布的特征在工程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1施工前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的施工,通过试验段施工得到合理的施工参数,按其编制施工方案,指导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选取施工参数的具体做法为:依据试验段施工质量检测数据绘制质量参数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简称曲线),从曲线位置以及曲线陡缓程度判定试验段工程质量状况。如曲线为图2中b图情形,且曲线较陡,说明试验段施工中各项施工参数选用合理,施工质量较好,该试验段的施工参数可作为施工方案的施工参数;如曲线为a或c图情形,说明试验段施工中各项施工参数选用欠合理,应当调整施工参数后重做试验段,经过不断调整施工参数重做试验段,最终得到曲线为b图情形的试验段,从而确定施工方案施工参数。3.2施工中每完成一批购件或一单元工程时应及时对其进行检测,依据检测数据绘制曲线,对照a、b、c图,判定质量状况。如为b图情形,且曲线较陡,说明施工处于良好状态;如为a或c图情形,说明施工处于不良状态,应调整施工参数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3.3完工后完工后应依据施工质量检测资料,按照统计规律同类型分项工程质量参数检测数据绘制曲线,将其对照a、b、c图,并观察曲线陡缓程度判定工程质量状况,如工程质量存在缺陷,可及时进行修复,确保工程的运行安全。

4结语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在正常状况下生产的同批同配比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以及相同构件的几何尺寸偏差、同土质同压实标准完成的单元工程的干密度等技术参数的概率分布都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因此施工中可以通过运用正态分布的特征分析已完成工程质量的技术参数来了解工程质量状况。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施工参数,通过不间断分析确定保持或调整施工参数,使整个施工过程施工参数都处于正常合理范围之内,从而达到节约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另外,工程完工后通过分析可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缺陷,及早进行修缮,确保工程运行安全。

作者:张书林 单位:浙江瑞邦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篇3:工业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工业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摘要:探索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电气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研究电力建设领域,在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制定了系列电气设备施工前的方案,以提高电力建设过程中良好的管理业绩,以保护电气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电气工程、管理安全、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电气智能化技术也迅速发展壮大,对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在建设工程中,电气安装质量的好坏轻则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重则会危及用户的安全。做好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认真分析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十分重要。一个项目工程是由多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的,只有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都达到优良,才能创造出优良的项目工程。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只有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同心协力,才能取得电气质量管理的成功。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电气安装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只有做好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好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等提高施工管理技术,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彻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工程质量事故。

一、电气工程质量概述

建筑电气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强电系统主要有:变电系统、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系统、高压配电、低压配电、应急电源及照明、高压电缆、低压电线电缆及动力照明等。弱电系统主要有:变配电智能化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火灾报警、防火漏电报警、综合布线、电磁屏蔽、安保监控、电视电话等,各系统设备精密,结构复杂,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是贯穿于电气工程建设“人、机、料、法、环”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系统管理。围绕电气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对影响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并对质量控制活动的成果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不合格现象发生。

二、质量控制

1、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使用价值的集中体现,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工程质量的优劣,电气工程质量涉及到业主的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的`实现,所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

2 、电气施工人员的优选和培训人是建筑工程的创造者,产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必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根据工程电气工程系统状况,合格选择技术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电气工程发展动态,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建筑智能化系统和产品的技术性能、还必须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

3、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管理用于电气安装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必须把握材料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掌握信息,优选供货厂家,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并直接订货,减少采购环节,以确保所需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4、推行科技进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工艺、装备、信息、检和检测等技术。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5、图纸深化设计管理明确业主对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需要优化和深化,提供意见和建议给业主,以便电气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而影响施工。深化设计工作,目前主要是受业主委托,对智能化系统中的变配电智能化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楼宇自控、防火漏电报警、综合布线、电磁屏蔽等部分或全部进行深化设计。要做好技术储备,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定位和需求,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取得的回报。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应是开放型的,便于有条件时系统扩展、互联和信息共享。

6、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实体形成的过程,也是形成产品质量的最重要阶段。电气工程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投入原材料开始,直到工程验收完成为止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系统过程。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重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三、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1、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内管线预埋到位准确,缩短工期,使施工科学地进行。本阶段常见程质量通病主要有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室外进户管预埋不符合要求,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消除。

3、在预埋时,要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派专人负责与土建单位协调,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按设计施工图进行预留和预埋工作,按施工图坐标位置要求土建标出结构的标高线和水平轴线,按照设计坐标、标高位置进行施工,以利管道敷设到位。浇注混凝土时,盒(箱)都应采用防堵措施,留人看管,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4、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预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基础施工阶段电气工程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是否漏焊要仔细检查,特别是结构转换层,由于柱子主筋调整,防雷引下线容易错焊、漏焊,必须认真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5、装修施工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在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暗配管路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6、安装阶段的质量管理施工前必须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电气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分系统建立质量控制点,并明确控制内容、主控责任人,制订作业指导书,给批准后实施。加强施工工艺质量的控制,工艺流程对质量的要求,工艺加工对施工操作技术的要求,做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总之,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气化工程施工操作较为严格,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因操作不当引起的问题,所以,对于电气工程施工操作人员应加强操作方面的培训,加大对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力度!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严重性问题,因此,对于电气工程建设应加强施工中的管理,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标准,对电气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提高电气工程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制定良好的电气工程施工操作方案,提高电气工程建筑以及操作人员管理双方面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做好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09)。

[2]。吴伟章。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浅析。[J]。民营科技,(02)

[3]。呼天星。浅谈电气工程在土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配合。[J]。山西建筑,2011。(01)。

[4]。丁大为。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分析。[J]。河南科技。(06)。

篇4:如何编制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如何编制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1、在确定项目质量目标并经批准后,由工程技术部经理负责组织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根据项目质量目标的要求在两周内编制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书》,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书》要体现从设计质量、材料设备质量、工艺工序质量、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到单位工程质量的全程管理控制。其内容应包括:

编制依据

项目概况

质量管理任务细分

组织机构及责任人员

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

设计质量管理控制

材料设备质量管理控制

施工工艺质量管理控制

施工工序质量管理控制

隐蔽工程验收管理控制

各分部工程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交付管理控制

建立质量档案

必要的质量管理控制手段

事前预控措施(各阶段设计审查、施工图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质量通病防范)

关键和重要节点的确定以及控制程序

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查、试验、测量、验证要求

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完成质量计划的标准和时间要求等

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书》报经工程分管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主持的专门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定稿后报总经理批准下发给每个参与工程管理的人员,作为工程质量管理具体实施的依据,

篇5:浅析矿山井巷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1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工程质量管理下的施工计划组织要素分析

井下坑道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全面地对整个坑道建设项目工程进行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而施工计划组织是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只有构建起完善的工程施工计划组织,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操作技术和施工工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作为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施工计划组织在整个工程中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施工计划组织的制定,能够明确工程实施标准,确定工程施工阶段工序、具体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技术控制关键,保证了后续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工程施工计划组织从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资源需量计划等方面,为工程控制与管理,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框架支持。施工计划组织,全面的反映了工程初期的工程执行标准和工程进度计划。从整个工程总体考虑,是一个整体的初期规划工程,对保证整个井下坑道工程的按质按量完成,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和完善的质量监管。于整个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来说,工程施工计划组织从制定阶段开始,就成为其最重要的工程执行标准,它从工程的构成出发,考虑到矿山井下工程的各种困难,以解决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阶段的工序技术标准不明确、施工技术要求不到位以及施工技术控制未执行等问题,是确保整个矿山井下工程建设的关键。

1.2矿井坑道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因素分析

矿井坑道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因此控制和管理好矿井工程的工程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性和后续开采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坑道工程建设来看,坑道工程建设具有单一性、过程性、综合性和重要性的特点,其坑道建设工程拥有其独特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施工过程中也拥有独特环境下不一样的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所以说,保证矿山井巷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上花功夫花时间,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上,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工艺标准,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由于矿山井下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系,其工程质量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施工设备、井下的工程地质状况、施工工艺、井下地质周围环境温度、施工材料质量及配比、质量执行标准等,因此,在矿井坑道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就成为决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而这一过程中,需要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对质量缺陷进行缺陷类型、位置、程度、可靠性等级进行评判,并通过大量的测试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进而调整质量控制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及质量管理解决方案。因此,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因素进行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保证井巷工程质量达标的一种有效方法。

1.3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人力资源要素分析

作为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的一种客观因素,人力资源要素在控制与管理中起到一个执行的作用。在矿山井下工程中,人作为主要的操作主体,其对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作用是最直接也是最客观的。因此,只有在控制和管理中充分运用人力资源要素,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要素集中体现在矿山井下工程建设队伍素质、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水平,在整个矿井工程质量建设过程中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矿山井下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要求各系统要素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作为工程的主体,人力资源要素是监管和实施相关工程工艺的主要实施因素,其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一个执行的能动作用。从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人力资源要素的特点和作用出发,其在矿山井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具有能动性、时效性、有序性的特点,在整个工程中,它处于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处于工程建设的主动地位,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工程各个阶段,如工程初期施工计划组织方面、施工中期施工建设方面及施工后期工程质量验收方面,人力资源均存在于工程每个阶段,并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直接关联,因此说,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人力资源因素是整个系统工程的主体。

2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结构与分析

2.1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结构

矿山井下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整体工程,其基本结构同样也较为复杂,它在时空次序结构观念中既相互交错又相互融合,从时空角度的层次原理出发,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可分为:初级原料层次、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层次和要素间关联层次。其中,初级原料层次,包含了矿山井下工程所需的建筑原材料及相关设备,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则囊括了工程各阶段的责任主体,而要素间关联层次,是对初级原材料层与次级人力资源层次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个总体呈现。该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在由人力资源构成的次级系统内,作为工程的主体,人力资源存在于工程整体的各个部门,建设过程中工程各人力主体在矿井建设中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与制约,人力要素之间是一种交叉存在的关系,从人力资源存在的各部门分析,从上至下存在着工程项目总部———工程监管———施工单位的三级组织,他们从项目工程计划组织,施工工程监管及主要施工工序方面呈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模式,同时,又能实现工程总体的三级组织责任落实,实现工程主体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使整个系统实现总体的稳定性。在由工程原料构成的'初级原料层次中,从矿山井下工程所需的各种设备与材料到工程质量监测的仪器和机械,存在着相互间监督检测的关系,同时初级原料层次中各要素间也存在长关联、时效性的特征。对整个工程系统结构而言确保初级原料层次间各要素间的稳定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要素间关联层次角度分析,其涵盖了初级原料层次和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层次,该层次从空间角度,分析工程要素间的整体关联性,并依此协调配置好矿山井下工程各要素间的关系,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2.2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结构分析

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结构分析,要构建起完整的分析方法,在此我们选用从巴雷洛图演变而来的工程主体到工程要素的多维评价体系,从工程质量单一性、过程性、综合性和重要性角度出发,按初级原料层次、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层次和要素间关联层次的层次构成角度,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结构做出相应评价,评价选用各层次的主要相关要素,并按其在矿山井下工程中的重要度,按大小排列,采用巴雷洛图的形式体现出来。在整个矿山井下工程中,按初级原料层次、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层次和要素间关联层次的三层要素结构构成分析,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影响最大的是工程所需原材料、施工工艺、人力资源要素和施工条件,次要因素是工程操作工艺、设备状况等,而其他因素,虽对整个工程有一定影响,但其作为一般影响因素存在。为进一步分析矿山井下工程中各要素在工程中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总结出了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各因素,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结构分析图,如图:

篇6:浅析矿山井巷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作为井下坑道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确保矿山井巷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从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特点出发,针对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强化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以下几点出发确保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

3.1施工质量与管理体系的充分融合

(1)建立起完备的施工组织方案。在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编制过程中,必须从工程质量角度出发,统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因素,从工程质量、监督、成本以及安全管理计划考虑。从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初期开始,考虑到不同的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完备的应急处置预案,同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管理条例,以提高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

(2)健全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从工程质量出发,采取和落实相关有效措施严把工程质量关。根据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从工程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严格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要落实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责任化和有序化。所以,健全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要从工程特有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工程质量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3)矿山井巷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动态控制管理的加入。在矿山井巷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必须从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的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控制管理。在项目建设的开展阶段,按工程实施组织计划要求,根据前期项目建设预案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研究,建立并明确质量保障体系,在技术和人员培训和运用过程中,以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保证技术人员达到项目技术要求。工程开展阶段,从工程项目主体开始,落实工程项目监理负责制度,从项目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有序监管。工程结束阶段,则严格相应质量标准体系要求,从技术技标准的角度出发,对矿山井巷工程实施全方位,有效的质量验收工作。

3.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1)补充和完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强调工程质量控制在工程实施阶段的重要性。针对矿山井巷工程的特点,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完善工程建设计划组织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缺陷,以矿山井巷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从矿山井巷工程中的工程复杂性和建设质量多发性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质量控制和管理办法进行有针对行的调整与补充,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2)对工程施工队伍的专业化和素质化建设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关键所在,从施工队伍的专业化和技术水平全面化角度分析,矿山井巷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难度极大的工程主体,在施工中其包含较多层面的施工主体和施工要素,因此加强施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工程有序实施的前提。在确保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下,对施工队伍专业化和素质化要求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对项目施工参与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的要求较高,同时要求项目施工人员能够明确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开展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3)从矿山井巷工程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角度出发,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应该加强管理。由于矿山井巷工程项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体系,其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要求也比较严格,为强化矿山井巷工程质量保证,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因此要控制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原材料和设备符合相关质量水平,满足工程特殊施工环境的需要。

(4)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质量、进度以及造价的统筹管理。施工质量、造价以及进度作为施工管理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施工管理上,应该统筹结合,协调管理。

篇7: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新思路论文

摘要: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公路建设工程也随之不断发展,因此,对于其工程质量以及设计标准的质量随之要求越来越高,与其他建设工程比较而言,其公路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则比较明显,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经常流动,其产品也结构多种多样,且大部分施工为露天作业,因而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对于其具体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与规格种类繁杂且未出台一种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些因素会对于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由此一来,可见对于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探讨的意义十分重要。本文从公路建设工程的特点出发,对于去质量问题展开探讨,并且就从施工前后环节就如何提高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给出了相关建议。

篇8: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新思路论文

一、公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特点

公路建设工程由于其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直接决定着其质量管理会受到以下影响。其一就是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最终原因,从而从源头出发解决问题。其二就是其严重性。加入在某一公路建设工程中发生质量问题,如果是较轻的质量问题则会使得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假如是重大质量问题,不仅仅会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而言还可能严重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后就是其可变性。对于某一具体的公路工程而言,其质量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例如可能会受到湿度、温度等的影响,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裂缝程度。另一方面,其公路荷载的大小以及时间等都会对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因此,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不能忽视其可变性。

二、分析公路建设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不充分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公路建设工程而言,在其具体实施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工程以及水文情况的勘测、施工图纸的设计等。一旦未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或者其勘察工作做得不到位,这都会直接影响该工程的质量。例如:在进行具体的地质勘察时,发现其基岩起伏变化大或者是在转孔之间间距误差过大则会得不到准确的勘察报告,从而无法得到该地段的详尽的地质材料,从而导致在具体施工时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以及失稳等情况发生,从而使得其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无从保证。

(二)公路建设工程所涉及的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材料

对于公路建设工程而言,其涉及的材料往往包括混凝土、钢筋等材料,一旦出现任何材料质量问题或者质量不过关等发生则会严重影响到该工程的质量。例如:对于某一钢筋而言,它的物理属性假如达不到国家标准,或者是使用的水泥等易潮湿材料因为储存不当等原因而发生受潮、结块时等,此外,还有就是混凝土的配比不合格或者是添加剂的性能等不能满足标准等,这些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以及严实性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使得该工程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因此,针对上述情况,需要从源头抓起,确保公路建设工程所涉及到的原材料全部质量达标。

(三)施工管理问题

对于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而言,它是整个过程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有很多质量问题都出自这个环节没有严格把控。因此,需要严格把控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首先,需要进行对施工前的图纸会审,这样尽可能的避免因为施工管理人员由于不熟悉图纸而进行盲目施工或者更有甚者不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尽可能的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其次,需要在施工的时候进行严格的施工验收标准,例如:在混凝土拆除模板时,必须达到其设计的强度才能拆除,此外,对于施工过程中预留的位置以及方法等也必须严格进行验收,在其具体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比如对于混凝土等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规范化操作,从而避免生产出不合格的混凝土,从而影响其密实度。最后,对于施工而言而言,需要注重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意识,对于公路建设质量管理部门而言,经常出现一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够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且存在着违章操作作业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

三、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思路

(一)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而言,首先就是必须做好工程设计时的质量把控。其具体设计主要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结构设计组成,因此,在其施工开始前必须进行全面核查该设计文件,论证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与合理。在其具体施工过程,一旦发现该工程设计出现问题,必须做到及时上报,马上纠正。其次,需要做好对于施工方案的质量把控。在其进行施工前,必须先确立施工方案,经过相关部门会审通过后才可以执行该方案。最后,对于公路的计量检测部门,则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相关工程建设单位等都需要参与到该过程,从而确保公路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还需要严控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采购部门而言,需要他们选择一些资质良好且信誉很好的供货商,在材料进场之前,必须具有相关部门出示的合格材料证明,不定时的进行现场抽样检查,如此一来,尽可能的减少不合格的建设材料,从源头上把控公路建设工程质量。

(二)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对于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而言,需要在其具体过程中严格进行规范操作流程,从而使得该工程的质量管理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因为每条公路的技术要求不同,所以在其施工时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其次,需要对其施工现场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强化,同时加强监理人员巡视,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易发现的地方进行到场监督;不仅仅需要对于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强化,还需要严格执行施工标准以及操作规范,从而形成一个高质量品质的施工氛围。同时,对于质量检验人员而言,需要他们尽可能的做好监督,知道质量检验标准以及检验方法,对于那些不易发现的隐蔽工程和重点工程而言,需要进行重点检验,严格执行检验程序,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检验要求对其工程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孔莉,赵兴兵,林珂.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东交通科技,,2(2):107-108.

[2]靳建林,孙文博.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J].交通世界,(4):211-212.

篇9: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的论文

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的论文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导致了我国土地资源逐渐出现稀缺状态,这就使得了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意义重大,从而导致了我国高层建筑工程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在高层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土建工程施工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我国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施工技术不到位、施工技术方案不佳等问题,这严重影响到了我国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研究,并做好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2土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工艺不合理

在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有一些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为了追赶施工工期,导致其对于施工工艺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土建工程的施工没有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而导致整个施工过程存在擅自更改施工工艺流程、更换施工材料等问题的出现。该问题直接导致了整个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到了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2.2建筑材料不合格

建筑材料质量是否达标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往往会选择一些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来进行施工,这样虽然使得其经济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会导致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性能大幅度下降,并且会严重缩短高层建筑的使用年限,更有甚者会出现高层建筑倒塌的事故,其所造成的危害性是巨大的。

2.3结构设计不合理

相对于普通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的结构更加复杂,这样对于结构设计方面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设计单位经常会在未对实际建设情况进行考察的情况下,直接借用或者套用以往的设计图纸,以至于所进行的结构设计与实际的建设要求相偏离,从而会导致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不足,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3优化土建施工技术方案的建议

总的来说,在我国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许多技术性的难题。针对这些技术难点,可以参考之前的成功案例,从而使其得到有效地处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过程中,这就使得了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朝着智能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对相应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设计人员,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土建方案设计的最佳化,需要亲临现场进行考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确保所设计的施工技术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最终为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顺利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4.1大体积混凝土技术

在本项目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主体结构以混凝土为主,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优化势在必行。在本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优化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在本工程项目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相应的浇筑质量,所采取的浇筑方式有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并且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上一层的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浇筑。

4.1.2对水泥材料加强控制

本工程项目中所使用到的水泥材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①选择凝结时间稍长、水化热低的水泥;②所选择的水泥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泌水性;③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以减少相应的用水量。

4.1.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所采取的养护措施如下:①将双层麻袋覆盖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浇水湿润;②待混凝土初凝之后,需要在其四周砌挡水,并进行一定量的蓄水,保证蓄水深度在6cm左右,蓄水时间为20d;③在养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测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养护温度的控制,以免因温度变化过大而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

4.2深基坑支护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进行深基坑支护时,可以选择的支护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排桩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及水泥土墙支护等支护技术为主。在本工程项目中,所采取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为水泥土墙支护,其实际的支护流程如下:①在开始支护施工之前做好相应的准确工作,并且做好工程施工的地质勘查工作;②在实际的支护施工中,随时监测地质状况,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及时停止施工,并且需要找出造成施工异常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③在整个深基坑的支护施工中,还需要确保排水的及时性和通畅性。这就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特点,采取有效的基坑降水技术,在将基坑内的水进行更好排放的同时,以减小对周围建筑工程的影响。在本工程项目中,所采取的基坑降水技术是帷幕―排水法,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3型钢混凝土技术

4.3.1型钢柱吊装

型钢柱的吊装需要分段进行,并且在吊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塔吊的起重量及运输能力进行充分考虑,从而确保型钢柱吊装的顺利进行。

4.3.2型钢梁吊装

对于型钢梁的吊装,所采用的方法是从里向外进行吊装。在实际的吊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吊装操作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图纸进行,以确保型钢梁吊装位置及方向的准确性。

4.3.3高强螺栓安装

螺栓的安装,应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可以强行穿入,并且在修孔前应将周围螺栓全部拧紧,然后再进行铰孔,以确保高强螺栓的安装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作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做好其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确保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而保证我国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更上一层楼。因此,作为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土建工程施工的重要性所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优化土建施工的技术,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最终为我国高层建筑的更好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臣军,殷玉杰.浅谈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7卷)[C].:2.

[2]江岚.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31):523~525.

[3]骆汉宾,张静.基于知识库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J].施工技术,,35(5):8~10.

篇10:石油工程质量管理探究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化工工业发展迅速,对于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对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要求也逐渐增高。本文通过对当前石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石油工程质量管理的完善以及优化建议。

关键词:石油工程;全程;质量管理;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推动了我国石油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完善相关的工程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对石油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管理,从而促进石油工程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才能够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的良好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石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质量管理在石油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由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工程项目非常多,使得石油企业投入资金十分巨大,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石油工程的质量,让石油企业实现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石油工程的施工企业要协调好石油工程的建设时间和质量管理工作,从而避免石油工程出现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监督不严格以及工程质量不达标现象的发生。石油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于质量管理的设计工作,保证石油工程的建设任务得到有效的完成。通过良好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了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石油资源的合理开采,而且保证了我国能源的供给,从而保证我国石油工程的顺利开展。

2当前我国石油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普遍存在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由于石油工程项目涉及到的人员非常多,包括石油工程的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因此在管理这些人员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对于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于石油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说,如果缺乏专业的技术水平或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就不能够保证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对于质量监管人员来说,如果缺少专业的技术和责任心的话,相关的质量监管人员就不能准确以及及时的发现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就不能够将石油工程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的反馈给石油工程的施工单位,导致相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进而阻碍了石油工程的整体建设进度开展。

2.2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不重视

由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工程项目非常多,因此整个石油工程较为复杂,整个石油工程包括了对于石油工程的施工材料购买和对石油工程现场的勘察以及对石油工程的施工设计,对于石油工程管理进行内部控制和工程的验收环节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石油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影响着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一些石油企业还缺乏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没有认识到石油工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味的追求石油工程的进度而忽略了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而且在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施工的进度以及成本和资金等问题时,一些企业就会考虑对企业的成本以及投入资金多少,从而放弃了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由于石油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在石油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对于质量的管理工作,从而给石油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阻碍了石油企业的良好发展。

2.3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

要想提高石油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效率,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尽到自身的职责,发挥出部门的监管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的监管部门并没有尽到自身的职责,在石油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不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而且在石油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相关的问题时,互相推诿相关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着石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对原有的落后管理制度不进行完善以及优化,在石油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对于监管部门给出的相关通知也不进行回复和落实,而且监管部门也不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使得整个石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因此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部门必需要尽到自身的监管作用保证石油工程的质量。

2.4石油工程项目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石油化工的施工企业都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石油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导致了对于石油工程质量管理以及监督工作的效率低下,使得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作用不能够得到很好地发挥,从而使得石油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由于石油工程的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使得大多数的石油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石油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和机构,严重影响了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时石油企业缺少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以及部门,导致了石油企业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管理中对于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以及合理的落实,从而造成了石油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环节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和摆设,而不能够发挥出其应该拥有的作用,尽不到自己的职责,对于石油工程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

篇11:石油工程质量管理探究论文

3.1建立一套合理的石油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要想提高石油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就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石油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从而有效提高石油企业对于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立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体制,首先,要对原有的石油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通过学习国外的石油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制度,再结合我国石油企业自身实际的情况进行创新变革,从而积累我国石油企业对于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石油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其次,石油企业的相关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工程质量管理准则以及相关的条例和条规,让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制定的管理政策进行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监督工作,让质量管理人员有明确地工作方向以及管理准则。最后,石油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和部门,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规定质量管理的范围,明确质量管理相关的责任主体,从而有效提高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

3.2提升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加强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必须要提升石油企业相关人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首先,对于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来说,必须要具备从业资格证,对于没有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人员就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进而提高石油企业相关人员的入门门槛。其次,石油工程的各级单位都必须对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综合质量管理的培训计划,并且将管理计划落实到各级单位的各个人员当中,通过分级培训,能够不断地强化质量监管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同时,对于石油工程的实际施工人员的行为要强化监督。最后,石油企业应该结合多元化的方法支持相关的石油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到现场实地勘察,而且对于技术人员要不断的更新相关的知识素材和技术设备,从而让技术人员有效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对于在石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的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保证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实体质量

石油企业必须要对工程的实体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避免混凝土厚度不足等实体质量问题的出现,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运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和管理工作,以及定期的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石油工程的质量。

3.4增强对石油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

石油企业在平时要加大质量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让石油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以及相关的施工等人员都有着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责任心,从而让他们做好自身岗位的管理工作,确保提升石油工程的质量。

4结语

石油工程的全程质量管理对于石油企业的良好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石油企业只有在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加大管理以及监督力度,严格的落实好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石油工程的质量,推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不断扩大石油企业的发展规模,从而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伟峰.浅析如何做好石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9)145~146.

[2]刘胜山.石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议研究论述[J].(2)79~80.

[3]陶卫东.石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11)111~112.

[4]郭喜雨.石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探究[J].(7)214~215.

[5]翟德华.浅析石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2014(3)33~34.

[6]于黎铭.新时期石油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探究[J].2015(10)74~75.

作者:刘斌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航运一道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篇12: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管理探索论文

园林景观工程包括给排水、园林构筑物、园林道路、水系、假山石、照明、雕塑、植物种植等多项内容。它具有内容多、涉及专业广、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环环相扣,上个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个工序质量,以至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验收、交付。这就要求我们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树立起质量意思,积极、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管理,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提高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和品质,提升园林工程的景观效果。

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1)树立“质量第一”的管理目标。项目部成员应摆正“质量第一”的意思,坚持以“质量第一”的原则去组织和检查工作,正确执行有关规范、标准,加强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保证工程质量。(2)组建一只高素质管理队伍与施工队伍。配备合格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配齐各专业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要求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施工各项管理制度。(3)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把图纸、招标文件、变更通知作为操作标准,落实施工所需设备的进场,落实各专业材料及苗木的看样、定购工作。制定资金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节点完成。(4)做好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工作。园林建设工程涉及专业广,交接口多,工程建设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对于施工单位,应提前认真研究设计图纸,研究工序、工艺,研究硬质景观是否满足使用功能,研究植物配置是否符合其生长习性和生态学要求。园林景观工程是建设项目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做大量的收尾工作,在技术交底时要明确交接口处理方案。通过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把发现的问题及早通过设计单位和监理解决,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施工中主动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加强沟通并接受监督,从不同角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篇13: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管理探索论文

施工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为依据,每道工序、工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落实。

2.1材料验收

材料直接决定工程质量。打造任何优质工程必须从材料抓起。(1)给排水工程所用的管材、管件、配件、器具、线缆及设备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材料的'规格、型号达到设计及合同要求。(2)铺装材料的材质、规格、颜色、异型材料的切割达到设计及合同要求。所有材料进场需经监理工程师确定验收。

2.2施工管理

(1)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需经验收合格方能隐蔽,再进入下步施工。(2)铺贴是体现园林景观工程品质高低的重要环节,铺贴进行之前需对模数和尺寸规格进行提前排版,保证铺装收边的最佳效果;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要求的铺贴方法对各部位进行铺贴。(3)对装饰性强的园林构筑物、灯具、雕塑、假山石等按照设计图纸所要求的工序、工艺、效果进行加工、制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进行定点放线,随时控制各部分的立面形状及尺寸关系。

3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

3.1种植前的苗木管理

(1)苗木选择。绿化工程用苗应选择规格相符的干形好、项芽饱满、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木。苗木在苗圃起苗后,应选择背风、避阴处放置,严禁在大风天、光照强烈时起苗。乔木应选移植苗。根据乔木、亚乔木用途、栽植部位选择不同级别、不同分枝点、不同冠形苗木。(2)起苗质量控制。起苗前5~6d要浇透水,确保苗木根系完整。起苗深度要根据各树种的根系分布规律,确保土球有足够的直径。保证树枝、土球完整,避免撕裂根和树皮。(3)苗木运输质量管理。苗木在装卸时应轻吊轻放,避免损伤树皮。装车时应顺序码放整齐,乔木要包扎树尾。装好苗之后要盖好篷布,无论长距离还是短距离运输,要经常检查包内温度和湿度,若包内温度高,要将包打开通风。(4)苗木到达工地后的质量管理。卸苗时严禁整车倒卸,对于土球小于40cm的苗木可以直接搬下,土球大于80cm的苗木需用吊车吊卸。裸根苗木从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超过8h,苗木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做到“随掘、随运、随栽”。当天不能栽植的苗木,盖好遮盖物。

3.2施工种植管理

(1)乔灌木栽植质量控制。场地的排水坡度要合适,提前定点放线。栽植乔木前分析其生态学特性,对不耐积水的乔木做抬高种植、穴内垫沙等技术措施。乔木种植前做必要的修剪,保证树势上下平衡。栽植完后立即浇定根水。胸径大于6cm的树木,应立支柱。对花灌木进行整形修剪。对多干型苗木适当疏枝。绿篱、色块、造型苗木按设计要求修剪,确保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景观效果。(2)草坪铺植质量控制。铺植前细整场地,做好土壤改良、撒腐殖土等工作。铺植前1~3d灌足水。铺植草块时,草间距为1cm。铺植后及时浇水压实。

3.3养护过程的质量管理

(1)土壤管理。对表土层除草、松土,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2)施肥管理。针对不同苗木特性、土壤性状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和肥料使用数量;对长势弱、生长不良苗木进行单株重点施肥;确保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施肥后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影响施肥的因素还有季节。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导致药害。(3)水份管理。浇灌应注意浇水时间、浇水量、浇水方法三个方面。夏季避免正午浇水,冬季避免一早一晚浇水。要根据植物品种、气候、天气来确定浇水量和浇水频率。(4)病虫害防治。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掌握病虫害的薄弱环节,确定适当的防治时期,清除越冬虫蛹,及时修剪病虫害枯枝,树杆涂白,喷洒化学药剂等。(5)修剪。适时修剪与疏枝,旺长突出部位多剪,弱长凹陷部位少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保证线条流畅,冠形丰满,达到观赏效果。(6)加强养护技术指导。根据不同时间段,科学制定养护措施,加强养护技术指导。结合不同苗木的生长特点及不同季节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施肥,对肥料种类、施肥方法、时间等做出具本要求;夏季是病虫害高发期,制定防治方式,减少大规模病虫害发生;草坪及色块较多的地区,及时清除杂草和修剪,加强精细化管理。

4结束语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管理包括二个方面: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后期养护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把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出优质的园林景观作品。在后期养护管理中要讲究科学性,做到精细管理,让园林景观工程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

篇14: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摘要:在实施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时,工程档案的管理者面对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在全面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会对信息化档案的管理开辟出新纪元。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工程档案有效的管理是前提条件,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的工程档案管理,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对于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原则;措施

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生活中普遍地应用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办公中的应用是不断趋于标准化、网络化、自动化,大部分的工作都会依据计算机或是互联网进行办理,这对于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对工程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构建健全的管理模式,将工程档案存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一、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于工程档案信息化理解主要以两方面来阐述:一是工程档案信息的网络化与数字化进行有效的实现;二是有效地对工程档案进行存储、传递、接收和运用一体化;三是完成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的高度共享;四是要创新工程档案的管理模式。如今,针对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工程档案的检索和工程档案内容信息的存储:工程档案文件主题词的自动标引;工程档案的数据备份;工程档案的文件目录的打印;工程档案的整理与文书立卷;工程档案的保护以及库房的管理;工程档案的咨询与借阅管理;工程数据处理的各个阶段都依据有关行业的标准以及国家的政策作为构建依据的。

二、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因为工程档案的反复查阅与长时间的保存,对于原件丢失或是损坏都是不可避免的,这对于工程档案的利用和保管上带来了极大的烦扰。通过对低档平板扫描仪记录的方式的应用,可以将大量文档实现电子化存储,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巨大的作用,在电子化存储下,对于大量文档的应用、查阅、管理方面还有待提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就是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手抄记录转换为应用信息技术存储工程档案,这是工程档案的管理取得的重要成果,还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可以说,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完成科学开发工程档案资源的基础。

三、当前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电子化信息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工程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同样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有待解决。

(一)面临安全与革新的挑战

原本的工程档案管理的中心主要就是为了运用、查询,基于此来确保工程档案管理具有更高的保密性。在档案管理系统迈向新纪元发展空间中,会对应用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比如文档管理一体化等。此类整合必须要应用新思维来处理各方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网络本身与计算机系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单单是硬件资源会受到自然的影响,还会受到人为破坏,并且数据信息与软件资源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在未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下,在安全意识方面也较为薄弱,这样就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面对标准化和法制化的挑战

因为工程档案自身的特点就比较复杂,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分散管理。因为多方面进行管理,各个部门都有属于自已的一套标准,因此对管理标准化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工程档案的立法方面也比较欠缺,致使众多的工程档案因为密集问题影响,而埋没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三)技术支持不充分

第一,电子文件在实质上对于它的保管期限与保管条件等方面是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情况发生。第二,基于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一些纸质的工程档案经过电子仪器的扫描即可以转化为电子档案,尽管它的价格很便宜,但是扫描的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将原始的纸质工程档案快速地转化为电子档案。

(四)人员配备不合理

就当前的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而言,既有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很少,由于存档的技术人员的知识较为单一,必然会出现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对口等问题。

四、推进工程档案信息化的原则与措施

(一)工程档案信息化应该遵守的原则

合理性原则。利用数字化方法来接受工程档案文件,其应对规范性的原则要有持续性,构建于信息档案有关的法律体系,只有这样才会使电子文件顺利地完成归档,对于传统的工程档案数字的保存与应用等工作来实现其标准化与规范化,避免重复建设、互不相容的状况产生。安全性原则。由于网络化、数字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潜在的威胁也越见突出。所以,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力度一定要加大,要应用较强的安全措施,全面地保障工程档案信息的安全。效益性原则。对于工程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特定的环境下一定要遵守的是效益性原则,最为主要的是信息化工程的效益。选取数字化的内容主要是以经典为理念,核心要与社会应用的热点进行有效的结合,把重要的工程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会收获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应用效果不大的对于工程档案是是不需要数字化的,避免浪费财力、人力、物力。

(二)促进工程档案信息化的措施

加强机读数据的前期工作。如若想做好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那么机读数据库的存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机读数据的质量主要针对于管理系统的效率高低的决定,对机读数据做好准备工作,提高对著录、标引等方面的重视力度。档案著录的内容主要指档案内容的选择、分析、记录的过程。形式特征主要是指档案信息的外表,比如文种、标题、载体、形成时间等,内容特征是指依据档案内容特点所揭示的项目,比如主题词、分类号等。标引与著录是对档案内容的浓缩,这样才会有效地将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多方面的处理。重视光盘技术在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光盘主要是通过光电存贮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中的产物,是信息的检索与信息存储、电子化的归属。利用光盘进行存储,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它的存储密度高、可靠性强、寿命长等,它会把大量的工程资料刻入到一张光盘内,以此来实现计算机管理,对于原文件进行扫描录入的方式,极大地减小了对库房空间的占用,降低了存储设备资金的投入,以此来减小成本。网络化管理是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网络化是基于计算机管理模式快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通过对网络搜索,使工程档案查询速度非常快,也非常便利,它改变了传统的借阅模式。计算机把网络分为了上下级并且与各处室紧密相连,成为一个具有高效性的有机整体,来有效地衔接其他部门与档案部门之间的.各个业务,每一个部门都可以利用网络进入到工程档案信息库中去查询。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就是采用了内部网络服务器在一定空间内对于工程的资源档案进行存储,简称为档案存放区。为加强工程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在进入系统时应该有一个用户的口令才可以进入到工程档案的数据库中,只有隶属于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才有权利更改已经入库的档案。为了确保工程档案中的数据的安全性,要加大对系统的管理措施,在系统密码的设置上可以设置双层防护,这样才会有效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系统;在修改时在系统中一定要设置双重密码,以此来防止没有权限的操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更改,一定要确保数据是安全的、准确的、完整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需加强病毒防治,来确保安全。对计算机病毒要加大防护力度,这是确保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营的核心工作,如果计算机感染病毒,那么最为严重的状态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瘫痪,因此要构建比较严格的管理机制,做预防工作。具体的要求是符合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还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与维护;为了防止突然状况的发生一定要对数据随做随保存,做好重要资料的备份,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不要对来历不明的程序进行拷贝,在拷贝之前一定要做好查毒杀毒的前期准备,以此来确保万无一失。积极促进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实施信息化管理。第一,对基础性工作进行强化,认真地构建实施计划,只有基础业务的工作做到规范化与标准化,才会有效地推进工程档案信息化的管理。第二,强化人才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运用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来进行服务。作为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工程档案工作者一定要具备基础的电子与计算机文件管理知识。这便要求工程档案的管理人员要对自身文化、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来有效地对工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五、结束语

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比较全面、长期且具体的工作,工程档案的管理团队对于工程档案信息化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大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是当前建设信息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程档案管理者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自主上进,才会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郭贵来.基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研究[J].企业导报,,(18):36.

[2]张迪.信息化环境下地铁工程档案管理改革探讨[J].办公室业务,,(12):44.

[3]刘红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工程档案管理新模式[J].民营科技,,(09):116.

[4]李明明.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J].商业经济,,(12):72-73.

篇15:质量管理论文

关键词:装备管理;质量原因;相应对策

近年来,武警交通部队装备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有关机械车辆等装备管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与装备管理密切相关的修理设施建设形成了维护保障能力。各级对装备管理的重视已显露出良好的持续增效的势头。但是,施工机械等装备的管理与新形势下武警交通部队建设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机械等装备管理要求高,而管理人员起点低、善管得少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作为以施工生产为中心的武警交通部队,机械装备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现在我总队所拥有的施工装备中,大中型以上的装备占绝大多数,这些装备中进口装备也占有相当比例,因此而引发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以我们总队目前的情况看:一是装备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的表现是经过正规院校相关专业培养的少,短期培训、土生土长或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多。如总队现有施工机械等装备管理干部中,大专以上的仅占一半左右;而正规院校机械装备专业的不多。而对总队几亿元的施工装备,再加上施工一线分散、信息化管理跟不上的情况又非常突出,不仅影响到装备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谈不上深化管理工作的层次,同时也制约着特种机械车辆的操作手、驾驶员、修理工、配件保管员的培养质量。二是基层主官及业务部门人员的素质不适应,自身管理的能力不强,“不会管”的现象突出。基层主管虽然大多数是院校培养出来的,但相当一部分是从指挥学校毕业的,在校学习施工机械装备管理知识有限;接收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机械专业的少,到施工中队后,面对不少是他们没见过的装备,“不会管”,“管不好”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从日本进口的大吨位电子吊车,因操作手转业新手又没掌握,管理干部也不内行,使先进的装备发挥不出应有的效能。三是不求进取,责任心不强,“不愿管”的情况也不少。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改革,一些装备管理干部也和其他干部一样,受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没有树立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观念。

二、装备管理制度办法制定得细,而执行落实不到位、做得少

现代化的机械装备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的保障起着主导作用。近几年来总队增加了不少先进的施工机具。为此,从指挥部到项目部都有从原则到细则的管理规定和办法。因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再加上经常性维修保养跟不上,致使机械装备“早衰”的情况不少;也有的因操作手技术参差不齐,机械装备非正常损坏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说得多、做得少。结果是重使用、轻维护、重近期、轻长远,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使各项机械装备的规章制度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落到实处。

三、施工装备型号更新、数量增加,而管理人员跟不上、自修的少

提高交通部队的装备管理水平,必须紧紧围绕“确保中心任务圆满完成”这一目标,抓住项目部这个装备使用与管理的关键环节,结合交通部队中心任务分散这个特点,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的原因,相应的对策是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责任意识机械装备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共管的一项工作。实践证明,要使装备管理工作贡献突出,首先要搞好教育。基层的教育可采用板报标牌、规范竞赛、现场观摩和专项专题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官兵在日常生活中多接受装备技术管理知识,增强参与管理装备的自觉性。通过教育真正使大家认识到,装备管理对树立武警“文明之师”形象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作用重大,促使全员实现装备管理“出战斗力、出形象、出效益”的目标。其次是要结合当前总队面临的实际,确定教育内容:一是搞好形势教育。面对总队建设与发展的形势,教育官兵要把装备管理与落实总部提出的“双四句话”紧密结合在一起,狠抓细节的落实,根除装备管理上的短期行为,克服依赖上级的弊端。二是搞好传统教育。继承部队历来视装备如同“第二生命”的好传统,发扬爱装备如同爱自己眼睛的好作风,形成全员精心管好现有装备的新局面。三是专业知识教育。通过经常性和定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使广大官兵熟悉装备科学管理知识,熟练掌握所操作装备性能、规范,真正做到管装备的懂装备、会管理,手握使用权的会操作、能维修,才能使机械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达到“三少”、“三高”的要求,即台班耗费少、故障少、间接损失少;完好率高、利用率高、作业效能高。

(二)强化培训手段,提高管理素质一是要充分发挥教导大队和教导队的作用,在目前师资力量不具备的情况下,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指挥部教导大队每年举办一期至少一个月的培训班,使在职或备选装备专职干部有一个跟近学习科学管理理论和实际管理知识的机会。支队教导队要立足本单位现有施工装备类别、型号及专业人员情况的实际,按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逐步提高培训对象的层次。比如缺修理专业方面的人员,就培训修理工。二是送地方院校培训一批在职干部。从近期考虑,以解决目前急需的装备管理人才,改善管理人员的结构,并把持续教育列入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三是在接收地方大学生的工作上、从长远考虑,适当增加机械装备管理专业的比重,逐步改变装备管理干部起点低的问题。四是适时聘用地方高级技术人才,现学现用,既学管理机械的经验,也学操作和保养维修技术。实践证明,解“近渴”似地聘用地方人才是非常见效的“一招”。五是要提高干部在职自学的主动性。要成为学习型装备管理干部,作为组织要给机会还要加压力,推动大家把学习当事业来干。通过函授作业、自学考试、短期培训、脱产学习以及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抓好在职装备管理干部的学习,进一步开创施工装备管理的新局面。

(三)强化经济责任,提高管理效能装备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以施工生产为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也直接关系到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要高质量地完成每年十多亿元的施工任务,靠的就是机械化施工。同时,在制度建设中强调经济责任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执行中的装备管理制度,在采购、外租、修理等环节上,增加了批准人的连带经济责任。不论是何种原因,一但发现本单位经济上受损,在处理主要责任人的同时,相关装备管理干部和领导也要受到经济处罚。我们总队作为奋战在西部新疆等省区近30年的专业化警种部队,是社会公认的交通建设市场中的主力军,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机械装备管理水平就是质量和效益的水平。为使经济效益有新的突破,装备管理又推出新举措。在激励机制方面,实行按岗补贴,按能流动。在岗职能发挥的好,装备完好率、利用率达到责任目标,除按规定晋级提职外,优先考虑晋升,达不到责任目标的换岗,没有岗位的安排转业,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行政处理外,同时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处理。大型特种装备推行“机长制”,在“机长”岗位上的给予适当的补贴。通过符合市场规律又不脱离部队管理实际的方式,促进装备效能的充分发挥,为部队全面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再添光彩。

篇16:关于质量管理论文

摘要:文章在分析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两者间的密切关系。标准化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企业应不断强化标准化工作。

关键词:标准化 标准化管理 质量管理

0、引言

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WTO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必须把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消耗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企业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保证在于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法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是更经济、更规范、更合乎事物规律的不断优化的管理技术和营运方法。如果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那么标准化就是企业的灵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使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加大企业的标准化力度。

1、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的密切关系

所谓的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国际性、动态性、超前性、经济性。

标准化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遵循PDCA戴明管理模式,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想,是组织的管理工作在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实现公司业绩改进的目的。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求组织按照PDCA循环开展评价工作,周而复始的进行体系所要求的“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活动,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标准化和质量管理都是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他们之间密切相关、相互支持、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一方面,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在一整套标准的基础上,没有标准,质量管理就没有依据,检验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没有质量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就没有可靠的保证和监督。所以说,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又对贯彻实施标准给予支持。

2、标准化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公司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是国家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是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的桥梁;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通行证。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支柱,企业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评定和检验产品的质量,都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产品标准是否先进合理及能否在生产实践中正确地贯彻都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企业只有积极采取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做到不合乎标准的原料不投产,不合乎标准的半成品不深加工,不合乎标准的产品不出厂,才能确保产品质量,使企业生产出更多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同时提示出产品质量的差距,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先生多次强调“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两个轮子,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表达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之间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标准化是“载体”,质量管理是“应用”,“载体”是“应用”的依据。“应用”是“载体”的实现,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企业的质量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以及实现质量目标建立的综合体。它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是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每个要素的实施都需要建立在相应的规定或制定相关的标准为支撑条件,基中大量的是管理标准。而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影响质量的各个,以满足实物质量的标准要求和顾客的市场要求。因此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只能互补,而不能相互取代,两个体系都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子系统。

3、不断强化企业标准化工作

企业管理应该以标准化为核心。标准化的实质就是科学化、规范化、经济化。标准化还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是一个塑造企业灵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对象和自身的过程;是一个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因而,标准化具有长久的效力。如何才能加大企业的标准化力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不断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

不断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是转变观念、增强采标自觉性的必由之路。标推化客观上早已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人们对标准化的认识程度、自觉程度和受益程度却有着天壤之别。这就存在着转变观念、大力推行标准化进行再认识的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有企业特色的轮训是强化员工标准化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常规方法。因此应大力开展企业全员标准化知识的普及轮训工作。另外,应大力加强企业全方位标准化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是企业的灵魂”观念深入人心。强化标准化意识,加强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培育、培训,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水平。使企业决策者和生产者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企业管理标准化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使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落实到位,这是解决企业管理标准化水平的根本。

3.2不断完善一系列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机制

不断完善一系列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加大企业标准化力度、提高企业标准化质量的根本途径。因为体制和机制实质上就是企业运行的软、硬件。想做到这点,应该用企业工作全面标准化的思路来建立 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密切关注纵、横向的协调和配套。纵向的有三个层次: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的各项运行规章制度;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横向的有:科研生产运作、人才猎头运作、供销物流运作、财务资金运作、情报资料运作等的规范规则。上述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始终贯彻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最简原则。

3.3 认真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保证体系,使企业各专业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标准研究机构要用标准研究成果及时指导和引导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要以企业科技进步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要鼓励企业采用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以及计算机数控管理、技术改造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企业也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要结合标准化法 的贯彻将已经颁布的有关标准文本、标准实施办法,切实落实在企业各个岗位及企业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之中,使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真正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网络。

总之,企业管理标准化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等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企业必须首先要搞好的工作。实践证明,凡是质量水平高,质量管理先进的世界名牌企业,无不是以高水平的管 理标准作为坚强支柱的。因此,只有搞好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实力标准化既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加大企业标准化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就会层出不穷,只有首先抓住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静。标准化工作对企业质量管理的作用。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08年

[2]冯曹冲。浅谈企业管理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经营管理者》2013年10期

[3]唐燕;质量管理 你的理解正确吗?[J];印刷经理人;2011年08期

[4]潘科峰;浅谈标准化与质量管理[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关于质量管理论文]

相关专题 质量管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