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价值哲学思索论文

jianjian8410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ianjian8410”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技价值哲学思索论文(共16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科技价值哲学思索论文

科技价值哲学思索论文

一百多年以前,恩格斯曾经提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随着时间无情的流逝,这种报复也愈演愈烈,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水土流失、伦理失序、战争灾难、酸雨、疾病……从个人到社会、从生存到发展,都让我们深陷其中,一场“人类拯救”首先从反思开始。

一、科技与价值的背离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活动,从其产生、应用、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是有着实际的物质承载,这也就在实际上赋予了科技本身必然要体现的价值。其中立性、超社会性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事实上,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经济、政治、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都早已引起了价值异化,使得科技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价值相背离。

(一)科技与自然价值的背离

这是科技价值异化的外在表现,这也是我们最直接能感受到的。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污染开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以来,人们就开始奔波于寻求救治的良方。然而时至今日,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地球作为我们生命的家园,如今变得满目疮痍,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危机四伏。在影响环境问题的因素中,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可以说是最直接的催化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危机已经体现了科技因素的巨大负效用,科技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生态,正在不断地摧毁我们难以找回的和谐家园。科技与自然价值的背离,造就了科技对自然的强大破坏力,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是科技发达、运用广泛的地方,其造成的严重后果越是惊人,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它已经侵入到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科技给了我们美好的希望,同时也把我们一步步逼上绝境。科技还在飞速发展,而环境也在被不断摧毁,大自然只能在迫不得已的在对人类的报复中期待着人类的幡然醒悟。而对我们人类来说,现在所要做的只是争取一个改正的机会而已。

(二)科技与社会价值的背离

让社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循环发展机制来支撑,科技的发展运用应将在这一要求中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事实上,科学技术与社会价值已经背离,形成了相互倾轧、恶性循环的局面。这主要是科技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物质力量,使社会形成了错误的用来取得、分配和使用社会劳动资料和成果的方式。科技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社会资料和成果的“私有制”,在这一基础上的社会要想不爆发危机是很难想象的,科技的物质利益在实际上造成了社会的分化和割裂,各区域的'力量分别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去盲目追求,这严重的削弱了整个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效力,使得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美好理想变得如此的飘渺而不着边际。在这种各自为战、把科技力量特殊化的无数力量中,无法形成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向前的合力,就像科技的负效应是全球性的一样,人类社会需要公共的科技力量。

(三)科技与人的价值的背离

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环节,最终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追求中,人们想到了解放、自由,并大力的借用了科技的力量,贯穿人类的整个征服实践当中。在实际中,人的发展却又恰恰被科技所局限住,人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接连不断的科技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它提高了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能力,把人从各种局限中不断地解放出来,正在我们可喜于自身的发展时,却才发现,我们又陷入了另一种被局限的困境当中,伴随着我们所认为的各种提高中,还提高了的是对我们自身的破坏力,我们正在以巨大的代价来换取我们现在的尴尬处境。人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所支配的客体的异化。我们支配机器,解放我们自身的繁重体力劳动,却变成了机器的附庸,我们的体力、智力的发展开始依附于机器,我们失去了人自身的自由环境,我们的生理遭到了破坏,心理遭到了压抑,我们的个性和自由被扼杀。科技已经由作为人类摆脱统治的工具转化为人统治人的工具,这种对人自身主体性的否定性因素使我们异化成了最大的一类“机器人”。迷失了自我的人类,用这迷乱的脚步,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发展的迷宫呢?

二、科技与价值背离的哲学根源

人类历史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显得是那么的短暂,但就是在这如此短暂的实践中,人类已经面临了生死攸关的困境。我们再每前进一步,却是那么的艰难。我们该怎样看待历史和现在呢?科技作为我们发展的必要力量,为何结果不是我们所预期的呢?个人认为,现实科技和价值的背离在于我们没有全面的认识科技,科技还只是作为一个“无辜者”在人们的各种争议中无序释放,其中在认识上需要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我们认识到科技自身价值的两重矛盾。

篇2:科技提升建筑价值论文

科技提升建筑价值论文

全面服务商

公司创立之初就看到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认准了这个方向,并坚持专业化经营,坚持技术创新,延华就这样逐渐由小到大,由默默无名到今天行业的领军者。从公司创办,到11月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以智能化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政府认定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软件企业。专业从事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集成及运维服务,并致力于提供面向各行业的创新解决方案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公司拥有200余名智能建筑领域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集技术研究开发、系统集成、工程实施、系统维护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延华智能的前身一一延华高科创立,注册资金500万。公司开始涉足智能建筑行业,,〃上海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被评为〃上海市软件企业“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注册资本增至6000万元;月,公司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78,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延华智能的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南京、深圳、合肥、杭州、成都、沈阳、天津、圣.彼得堡等地相继建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能有效和及时地提供长期的售后跟踪服务。目前延华已承接设计、总包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超过5000万平方米,连续两年列上海市行业内第一,新建建筑市场占有率超过20%。延华智能在不断巩固本地智能化市场的同时,还不断拓展全国市场,乃至海外市场。延华延华的海外之作一一俄罗斯波罗的海明珠商务中心,更是在俄罗斯“中国年?上海周”开幕式上吸引了众多中外来宾的眼球,同时也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近几年是延华智能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作为科技创新产业的排头兵,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持续上台阶,智能化工程总承包业务不断涌现经典案例,开创了公司业务不断攀升的新局面。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形态中的应用也从民用建筑拓展延伸到更专业的公共建筑工程中去,业务领域更多样、更专业,对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公司承担的地标性建筑包括:南京第一高楼—紫峰大厦,成都第一高楼—仁恒置地广场、天津环贸商务中心、东北电力电网调度中心,在参与世博建设方面,公司承担了世博园区(浦西片)信息化建设、世博中心、世博演艺中心、文化广场等永久场馆的建设,在星级酒店方面,公司在酒店高端市场占有率行业前茅,承接了三亚半山半岛洲际酒店、南京洲际酒店、北京万豪酒店、天津来福士酒店。延华智能之所以能够迅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国家和上海市鼓励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得益于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多年来,公司以创新的专业技术与服务,在智能建筑行业树立了延华品牌,赢得了客户的肯定和同行的认可,经营业绩保持快速的增长,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行业前列,每年的完工量和销售额双双超亿元,上缴税收超千万。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普陀区纳税先进企业、连续四年入选上海市民营科技企业百强,20,入选上海市首届品牌企业五十强、成为上海市首批小巨人培育企业、被评为全国智能化工程完工量前十位。年名列第二届上海市智能化建筑设计施工优秀企业二十强、全国智能建筑和信息系统集成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华东百佳方案商评选智能建筑行业T0P10、普陀区十大职工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公司获上海市第二届最具活力科技企业称号,技术中心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3月,公司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

成长至今,延华智能已是一家智能建筑工程与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全面服务商,面向办公楼宇、宾馆酒店、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政府机关、市政工程、住宅社区和工厂企业等不同行业,专业从事智能建筑工程总包业务,包括规划、咨询、设计、施工、集成及运维服务;提供面向行业的专业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规模最大、资质最全的智能建筑服务商之一。

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按照公司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目标及技术中心的定位,延华智能技术中心在数字社区、办公楼宇、市政工程、宾馆酒店和科教文卫领域,从提升核心技术、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研发和创新。公司的创新成果体现在竞争力方面最直接的就是具有市场竞争性的有特色的行业解决方案。在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的良好环境下,公司已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领先水平和自主知

识产权的智能化应用系统的技术和产品,形成自己技术特色和优势,经受市场竞争的充分检验,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和校验方案的特色性,再拿到市场竞争中去衡量可行性和效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拥有国家专利、国家重点新产品、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和专利等近20项,公司重点针对办公楼宇、宾馆酒店、会议场馆、医疗卫生等行业的特点开发出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推进专业化发展,并坚持不懈地以此作为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曰前,延华智能申报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新增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项目”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支撑技术及信息服务产业化〃获得立项批复,标志着公司从上市前的智能建筑领域成功拓展到建筑节能领域。

为了使企业的科研成果创新得以可持续发展,延华智能在激励机制方面形成了如下保障措施:首先,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内在体制和机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考核评价,加强中长期激励,探索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其次,立足技术中心现有的人才资源,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现有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出成果。具体有:建立技术创新奖励制度,设立奖励基金;把课题成果、获奖证书、

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CSSCI法学基于CSSCI(―2011)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基于SCILAB与Tcl/Tk构建中学几何教学的方式分析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English Seri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Science China

等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聘用、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荐技术人员成为各自领域技术带头人,并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鼓励并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培训、考察、调研、技术交流活动,加强其创新意识,更新知识结构;实行内部提拔优先制,公司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职务优先考虑从现有人员中提拔。

以经营管理保持行业领先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不断的扩展自身的业务范围,扩大自身的业务领域,在技术、产品的开发,科学研究的进展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并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应用在具体工程项目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推行企业与客户双赢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以科技提升建筑价值,通过创新的科学管理流程,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按照先进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管理,对公司骨干和核心成员采用期权激励,保持团队进取心和创造力,保持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倡导“实干、创新、学习〃的企业文化,制定了”成就事业,成就人才〃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延华智能借助多年积累的品牌资产、技术实力和管理经验,大力推进以创新的专业技术和服务为手段、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实现规模化、市场化运作,在智能建筑行业树立了延华智能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客户的肯定和同行的认可。

以“科技提升建筑价值”为核心理念,围绕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对行业资源的整合,进行系统化营销,树立延华智能在行业的领导地位。目前,延华智能已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立足华东,面向全国,拓展海外的业务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多年来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行业领先,连续三年入围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统计的全国智能建筑完工量前二十强,连续三年入围“上海市智能化建筑设计、施工优秀企业二十强”,连续两年上缴税收突破千万元。

以核心理念构建人才高地

延华智能在抓经营管理的同时,非常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以”成就事业,培养人才“为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事业汇聚人,以机制激励人,汇聚八方英才,培育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专业技术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提高延华智能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积累高度密集的人才优势,占领人才制高点,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目前,公司本科以上员工人数占员工总数的80%以上,通过对外引进和内部培养,一批青年骨干人才已经成长了起来,涌现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十大[T新锐、科技标兵、三八红旗手、普陀区十大科技精英、新长征突击手等优秀人才,公司已拥有多名国家级智能建筑专家,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认定的一、二级项目经理和项目建造师30余名,形成了以教授、专家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以服务社会提升企业价值公司坚持以”科技提升建筑价值“为己任,坚持走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道路,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信息、网络和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行业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对智能化建设内容的需求。在建立”集约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社会认同,在追求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的同时,公司越来越多地将节能、环保的需求引入智能建筑行业应用中;在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研究投入将不断增加,有力的推动了建筑智能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通过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客户运行成本不断下降,也促进了建筑智能工程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延华智能始终奉行与客户双赢的战略,追求完美,永不推辞,通过设计创新、集成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超越客户期望,从而实现公司长远战略目标和社会价值。

在下一阶段,延华智能将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医疗卫生、市政工程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篇3:对旅游本质的哲学思索论文

对旅游本质的哲学思索论文

目前,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局限于对旅游现象的熟悉,而对旅游本质的熟悉较少且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力求从哲学角度,从旅游现象的诸多矛盾中找出其根本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进而探索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探究的基础性新问题,对旅游本质的熟悉有利于旅游学学科的建设。而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只停留在对旅游某些现象的熟悉,当然也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本质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熟悉不一且深度不够。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本文着重从分析旅游现象入手,从旅游现象众多矛盾中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进而对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进行探索。

一、对旅游现象的熟悉

谢彦君在考察了自由时间和审美意识这两个和旅游密切相关的范畴后,认为个别的旅游现象可以远溯到原始社会中人们初具审美意识的历史阶段完整意义上的旅游出现在我国南朝时期。可见,旅游现象的出现非常久远,但对旅游现象的探究却非常滞后,将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门类加以探究,可追溯到20世纪代。最早发表着作提出有关现象探究成果的,是192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马里奥蒂(A· Mariotti),他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Lezionidi economia)》一书,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剖析和论证。他首先对旅游现象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加以探究,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这一观点得到德国学者鲍尔曼的支持。此后,在相当长时间里,旅游被普遍视为一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活动,这一熟悉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思想。直到1935年,柏林大学的葛留克斯曼教授出版了《旅游总论(Allgemeine Fremdeverkehrskuncle)》一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探究,探索了旅游现象的产生、基础、性质和社会影响,得出了和马里奥蒂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旅游现象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人和当地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到1942年,瑞士圣加伦大学的亨泽克尔教授(Prof。 Walter Hunziker)和伯尔尼大学的克雷夫教授发表了名为《旅游总论概要(Grundriss der Allgemeine Fremdenverkehrslhre)》的专着,在该着作中,他们认为,“旅游现象本质是具有众多相互功能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和国民、保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社会中各种要素和方面相互功能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了现象多方位、多层面的结构思想,并且认为,需要通过多学科综合进行探究的见解,并得出旅游现象不具有经济性质的结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化界人士对旅游现象逐渐持文化论看法。近年来,众多学者已越来越注重到旅游现象的非经济性本质的东西,即使一些原来将经济论的专家学者也开始扬弃自己的观点,建议广泛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探究旅游。从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它必定具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特征,但旅游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必然要同社会环境中的诸多方面发生联系,社会环境中的几乎一切现象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因而,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熟悉可谓见仁见智。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笔者认为有其主客观原因摘要:首先,人们未能明确辨别旅游现象和旅游性质以及旅游和旅游业,从而导致混乱,即使在外交旅游文献中,某些词也较模糊,如旅游(Tourism)一词既可用指旅游活动或现象,也可用指旅游业,甚至还可以用指旅游学等,造成熟悉和理解上的断章取义和误用;其次,现代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准确把握;最后,现象是表面的、片面的和丰富易变的,旅游现象也是如此。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同阶段的旅游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且旅游现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难以把握,尤其是难以正确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

二、对旅游本质的探索

(一)目前人们对旅游本质的熟悉

正如对旅游现象的熟悉不一,旅游本质的看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摘要:王子华,李大金在其所着的《旅游学概论》中指出,现代旅游的`本质,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从本质上说,概言之,“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是对美的追求,是人们在物质需求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1995);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组编的《旅游学概论》中认为,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旅游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3;叶朗认为摘要: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4();谢贵安,华国梁在其所编的《旅游文化学》中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旅游主体的“人文化成”过程,即主体自然本能的人文改造和人格异化的矫正[5();王兴斌教授19发表的《旅游资源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中提出,旅游本质上是向游客提供一种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新鲜经历,一种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的服务。旅游者得到的是 游历过程中的印象、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具体的资源和设备[6(1999);西方旅游人类学界在旅游本质探究方面,存在两个立场鲜明的派别摘要:一派强调对旅游行为所内涵的符号意义的解读,一派着重于从旅游影响的结果反观旅游的实质。前者以纳尔逊。格拉本为代表,在一篇题为《旅游摘要:神圣的旅程》的文章中,他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摘要:旅游是一种有着丰富符号内涵的人类活动,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和游览的结合。后者的领军人物是戴尼逊﹒纳什,他在论文《作为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的旅游》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本质上是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游客是某些强权势力的不明智的代表[7(1999);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分析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人们非职业性的前往异地对景观(包括活动)身临其境的探索和体验活动。并进一步解释探索是身临其境地了解景观, 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则主要是感受景观(活动)中的愉悦感(包括审美愉快和世俗愉悦)[8(2000);谢彦君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这是古今中外的旅游莫不如此的,是所有旅游都必须具备的内核,否则就不成其为旅游[9();李光坚认为,旅游的实质就是人类为适应人生规律,实现自我超越和愉悦身心之目的而采取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的反映。简明而言,旅游在本质是以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身心愉悦感受为目的的一种非凡生活经历[10(2001);沈祖祥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11();王德刚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以经济支付为手段,以审美和精神愉悦为目的的文化消费活动[12();陈方英(2004)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旅游的行程表现为异地性和暂时性,旅游的行为表现为一种非凡经历,旅游的效果表现为生活质量的提高;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认为旅游是个人以旅游场为剧场,旨在满足各种心里欲求所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本质的注解和阐释,从总倾向上可概括为经济学观点、文化学观点和人类学观点三大流派。旅游经济论者多持经济说、消费说,主要将旅游活动定性为经济活动或消费活动;旅游文化论者多持文化说、审美说、娱乐说、休闲说、生活方式说等,将旅游活动定性为一种文化活动、一种审美活动、一种娱乐活动、一种休闲活动或一种生活方式;人类学家更多地体现出对社会责任的终极关怀,在其整体观和相对论的认知框架下,从作为“反结构现象”的象征仪式,到它所彰显出的文化政治的意识形态等不同的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可见,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旅游本质的归纳难免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那么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及如何去把握旅游的本质呢?

(二)从哲学角度对旅游本质进行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摘要: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非凡矛盾所决定的。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由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对于复杂的矛盾群体的性质,首先要从运动形式上加以区分。每一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包含着本身的非凡矛盾,从而构成使自己和其他事物、一种运动形式和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的非凡本质。其次又要区别同一运动形式的不同过程或不同阶段。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若干过程或阶段,区分这些不同的过程或阶段的基础,就是它们各自包含的非凡矛盾。因此,只有了解事物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的矛盾的非凡性,才能把握这一过程的本质和各阶段的特征。为此,就要探究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联系。

旅游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矛盾复合体,在其中必然存在一个根本矛盾和其它非根本矛盾。所谓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旅游活动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旅游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相对于基本矛盾而言,旅游现象中其它的矛盾属于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规定旅游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旅游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总之,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根本矛盾起主导功能,制约其它各种矛盾,相对于根本矛盾而言,其他矛盾都是次要的,都是由根本矛盾派生出来的。

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应从旅游活动涉及的诸要素入手,因为旅游活动的根本矛盾在于旅游活动内部,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中。但旅游活动涉及到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或旅游者、旅游服务诸行业以及相关的社会部门或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等诸多方面。可见,旅游活动涉及面甚广,如何在众多有关旅游活动中寻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呢?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陈才先生认为摘要:“判定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可以‘一次最小并且最完整的旅游活动过程’为单位进行分析,因为完整且最小的部分剥离了旅游现象中大部分次要现象而保留了主要现象,更轻易发现和判定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他假设某个人突发奇想来到离家很远的一处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以追求惊险壮美之举这种旅游活动时,认为在这次旅游过程中只存在两个基本要素摘要: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一种原始景观),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这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上。”[13由此得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矛盾。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该对矛盾中也蕴含着人类社会所固有的一种矛盾摘要:即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是相对固定的或是相对封闭的,人的视觉空间是有限的,而人类探索的欲望(或人类的好奇心)是无限的,两者之间恰恰构成一种永恒的矛盾。

笔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属性表现为摘要:流动性,异地性,暂时性,消费性和体验性。旅游之所以成为旅游,不同于其它事物,并和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来,就是因为旅游活动具有这些本质属性。

总之,人们对于旅游本质的熟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这不仅因为旅游现象错综复杂,而且还因为任何事物的本质有一个逐渐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人们对旅游本质的熟悉也必然要经历由片面到全面,由不深刻到深刻的发展过程。我相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探究的不断深入,对旅游本质的熟悉必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申葆嘉, 论旅游现象的基础探究[J。旅游学刊,1999(3)摘要:5859。

[2王子华,李大金。旅游学概论[M。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学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4叶朗,中国旅游报[R。1988年1月20日

篇4:尼采价值哲学初探

尼采价值哲学初探

尼采从对理性和基督教的批判入手展开了对传统价值体系的重估.他认为理性主义和基督教压抑、扼杀了人的生命本能、自由和创造性,以它们为基础的传统价值体系都是虚伪的、骗人的,只会使人迷失方向、日益颓废、自我毁灭.因此,他用”超人“(权力意志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来取代基督教的上帝和理性派哲学的绝对理性概念,试图推毁以往的一切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他的新价值体系,阐释生命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作 者:伍俊斌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4) 分类号:B516.47 关键词:理性   基督教   价值重估   权力意志   超人   生命  

篇5:传统文化转型的哲学思索

传统文化转型的哲学思索

在社会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关注最多的问题是文化的.变革.百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被反复涤荡和彰显,在今天仍未实现真正的转型,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的创生不仅需要学者的努力,更需要践行者和所有国民的共同参与.

作 者:李钢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北京,100876 刊 名:齐鲁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QILU JOURNAL 年,卷(期): ”\"(5) 分类号:G02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文化转型  

篇6:逻辑哲学论中自我观思索论文

有关逻辑哲学论中自我观思索论文

自我是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逻辑哲学论》之核心论题,乃是世界和语言之关系。自我问题在《逻辑哲学论》中的重要性表现在,若要真正理解世界和语言,则须臾不可离开对自我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自我的理解就是对世界和语言的理解。自我、语言和世界是《逻辑哲学论》整个结构赖以建立的三个基点。不过反过来说,欲恰当理解自我,也丝毫离不开对世界和语言之关系的理解,这里似乎存在着某种循环。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的自我理论涉及唯我论、先验主体、以及实体自我诸论题,本文将逐次考察它们。

一、唯我论:“世界是我的世界”

维特根斯坦此书虽名以《逻辑哲学论》,然却始以“世界”一词: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东西。[1]①而按照维氏自己所明白宣示,全书所言,以一“说”字立其基。逻辑规定世界和语言。而所说者为何?唯有语言。谁在说?我在说。这些文字表明,“说”字所涉者,为自我、语言和世界。故而理解此书之自我观念,实离不开理解世界和语言。在语言和世界之间,维氏特拎出“说”字,以之为《逻辑哲学论》提纲挈领之关键。此话怎讲?试看原文。在《〈逻辑哲学论〉序》中,维特根斯坦写道:这本书的整个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因此,这本书将为思维划定一条界线,或者不如说不是为思维,而是为思想的表述划定一条界线;要划定思维的界线,我必须能从这个界限的两方面来思考(因此我们必须能够思考不能思考的事情)。因此,这种界线只能在语言中划分,而在界线那一方面的事情,就简直是无意思的。[1](P20)]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将此书要旨概括为一“说”字。维特根斯坦区分了两个领域,一为可以思维,可以说,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领域,一为不能说,从而不能思维的领域。前者为世界,后者则一般被称为神秘之域。这种对二重区分的强调,在全书简短的篇幅中随处可见。语言哲学家的特征昭昭无隐,讨论的是传统的哲学问题,着手之处乃为语言。

可说与不可说之二重区分直接涉及自我。在世界和神秘之域幽明交接的舞台上,自我登场了。维特根斯坦说,自我是世界的一种界限(5、632)。自我乃是两个领域的真正分水岭。在自我的这边,是世界;在自我的那边,乃是不可说的神秘之域。为什么自我是世界的一种界限?或者说,自我作为界限这一观念之意义何在?维特根斯坦从语言着手来论证。维氏认为,命题乃是用来描述事态或事实的,是描述“事实是如此这般的”。而语言又是什么呢?“命题的总和就是语言。”思想和语言是同一的。因为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被应用的、可思考的命题记号就是思想。”同时,维特根斯坦又坚持着世界可知的观念,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所有是(或不是)实际情况的东西都可以经由命题来表达,世界可以经由语言描画出来。由于世界必然可以被语言表达,而语言又恰正是对世界的描画,所以,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他甚至还说,“真实思想的总和就是世界的形象。”(3、01)由于思想和语言的同一性,我们可以说,语言就是世界的形象,是和世界逻辑同构的形象。正是在此处,自我被引入。且看《逻辑哲学论》中的这两个命题:(1)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5、6)(2)世界是我的世界这个事实,表现于此:语言(我所理解的唯一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5、62)两个命题的特别困难之处在于,维特根斯坦在没有施行任何预先解释的情况下,在“语言”和“世界”两个词语前面加上了定语“我的”。而且,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我的语言”和“我的世界”并不只是语言和世界的一部分而已,谈“我的语言”实际上谈的就是“语言”,谈“我的世界”实际上谈的就是“世界”。正缘于此,维特根斯坦在此处所表达的思想一般被学者称为“唯我论”,他自己也明白宣称,“实际上唯我论所指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5、62)。理解这两个命题之关键在于要认识到,维特根斯坦实际上是把“我”理解为语言主体。

语言和自我的关系并非像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样是语言在说我,而是我在说语言,这是一种常识性的对于语言和自我关系的理解。此时的维特根斯坦尚未考虑到语言的公共性,语言还只是被理解为我的语言,而这种公共性实际上会使语言相对于自我而具有先在性和笼罩性。语言是我的语言,而语言又是世界的逻辑同构的形象,我们是用语言来描述世界的,而同时世界又能被语言所完全描述和表达(因为如果世界中有不能被语言所描画和表达的东西,按照维特根斯坦的界定,这不能被描画和表达的东西就不属于世界。这里存在着一个循环论证的圆圈),故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世界就不过是我的语言所描画出的形象而已,“世界是我的世界”。这是维特根斯坦推导出上引5、6和5、62两个命题的逻辑理路,这也正是维特根斯坦唯我论的涵义之所在。按照维特根斯坦论证世界和自我关系的理路前行,至少存在着两个危险,它们涉及到我们能否恰当理解维特根斯坦之唯我论:一方面,我们在阐释世界和自我的先后关系时有可能会陷入一种颠倒,而导致语言在先,世界在后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即所谓的世界只不过是语言,只不过是我的语言而已,世界化为语言,语言消弭了世界。要避免和化解这两个危险,我们就须切记,世界相对于语言来说乃是在先的、第一位的,因为语言只是世界的图像,只是对世界进行描画和表达的命题的总和。维特根斯坦对他的唯我论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定:世界是离我的意志而独立的(6、373)。另外,维特根斯坦的唯我论与自我和语言的关系、我的语言和世界的关系直接相关,与他欲图对世界进行划界的努力直接相关,它和传统唯我论的涵义是截然不同的。唯我论的涵义必须和他在序言中表达的“这本书的整个意义”相结合,才能够被正确理解。维氏之唯我论,必须先从其“划界”观念来考量。“划界”产生了世界和神秘两个领域,而划界之标准乃是可说与不可说。可说者为世界,我是“说”的主体,正是首先在这个意义上,世界是我的世界。

故而维特根斯坦会说:“世界是我的世界这个事实,表现于此:语言(我所理解的唯一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5、62)正因为有此划界,当我们说维特根斯坦主张唯我论时我们必须十分小心才是。唯我论视一切为自我之表象或自我之创造,然这绝非维氏之主张。因为,除了世界之独立性外,世界也并非唯一存在,我的世界并非全部,或者说,并非只有我的世界。不可言说之神秘在世界之外,静默不语。

二、形而上学主体:“世界的界限”

作为世界界限的自我,又被维特根斯坦称为哲学上的自我和形而上学主体。维特根斯坦借此划分了可言说者与不可言说者,区分了世界和神秘之域,但何为不可言说者(神秘之域)?不可言说者(神秘之域)包括哪些东西?我们对不可言说者(神秘之域)能够说些什么?研究者们见仁见智,在这些问题上并未形成统一意见。在此有必要先对“不可言说者”和“神秘之域”稍致解释。学者一般认为神秘之域和不可言说者存在区别,认为神秘之域只是不可言说者之一部分,是和形而上学主体有关的那部分。然而,单单立足于《逻辑哲学论》,这种解释并无决定性论据,我愿将两者所指称视为同一。那么,“不可言说者”或神秘之域到底涉及哪些内容?倪梁康先生认为,这个领域就是形而上学主体之域。[2](P606—611)此一主张显然过于狭窄。我们知道,自我是世界的界限,而唯我论是相对于世界而言的.,故世界外的神秘之域并不能简单地被仅仅理解为形而上学主体之域。韩林合先生主张,除了内在于世界或事实之中的逻辑形式和逻辑性质外,在事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事实而不可言说之域,此乃与形而上学主体相关的神秘体验之域。[3](P650以下)韩林合的观点更全面些,但仍有可补充的余地,并且,将神秘之域视为神秘体验之域,值得商榷。陈嘉映先生认为,不可言说者则包括逻辑形式、哲学问题、伦理学和美学、以及神秘东西(包括生命的意义、形而上学主体和世界的存在等)。[4](P149—151)这对韩林合的观点有较大的补充,不过我认为不可说的东西还不限于以上所列,试看以下命题:我们不能思考非逻辑的东西,因为否则我们就必须非逻辑地思考。(3、03)我只能命名客体。记号代表着它们。我只能谈到它们,我不能论断它们。一个命题只能说一件事物是如何,而不能说它是什么。(3、221)世界的意义必定是在世界之外。(6、41)世界是怎样的,这对于更高者来说是完全漠不相关的。

上帝是不在世界上显现的。(6、432)从上引命题来看,不可言说者至少还包括:非逻辑之物,事物是什么,世界的意义,以及上帝。有必要指出,许多学者(比如韩林合先生)将世界和人生的意义,以及上帝等问题放在形而上学主体之内来考虑,不过在我看来,若只诉诸《逻辑哲学论》本文,这种做法属于过度诠释。因为维特根斯坦在该书中并未挑明世界和人生的意义可由形而上学主体来保证。不管怎样,在《逻辑哲学论》中形而上学主体无疑属于不可说之列。按照作者的教导,对于不可说者,我们只能保持沉默。然而由于自我在划界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了解自我对于我们自己的重要性,维特根斯坦背叛了自己,并未对先验主体保持沉默,正如罗素所评论的那样,“使人发生犹豫的是这样的事实,即维特根斯坦先生还是说出了一大堆不能说出的东西,因此使持有怀疑论的读者认为有可能有某种通过语言系统或其他某种太平门的退路。”[1](P16)这种做法并不费解,因为不管是谁,一旦主张存在着不可言说之物,则对此不可言说者必定会有所言说。否则,若严格遵守不可言说之规则,我们根本就不能提出这种主张来,甚至连表达式“不可言说之物”都是非法的。那么对于不可言说之形而上学主体,维特根斯坦都说了些什么呢?他如何言说形而上学主体呢?我将维特根斯坦谈论形而上学主体所使用的方法,称为“否定”和“逼显”。

首先,形而上学主体就是命题“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中的“我”,从“否定”方面来看:主体不属于世界,而是世界的一种界限。(5、632)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作为世界界限的形而上学主体(我)并不在世界之中,不属于世界,否则我们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用语言来描画它。既是世界之界限,又不再世界之中,形而上学主体因此是一个无延展的极点。它不在时空之中,我们没有办法在世界之中指出形而上学主体。维特根斯坦在5、6331用眼睛与视野之关系设喻来揭示形而上学主体之如此境况。正如眼睛并非如虚心点落于圆圈所代表的视野之内,形而上学主体也不在世界之内,世界是形而上学主体之“视野”。若形而上学主体与世界之关系如图所示,形而上学主体就居于世界之中,而成为世界内之一经验事实,不再成为世界之界限。这个图例是用否定的方式显示形而上学主体。

世界的边界本身并不属于世界。另外,我们还可以用“逼显的方式”来追踪形而上学主体。“逼显的方式”是我们通过谈论可说之物来意味和衬托出不可说之物,维特根斯坦明确地主张了这种方法:它(指哲学,笔者注。)将用明显地可以讲述的东西来意味不可讲述的东西。(4、115)因此,形而上学主体可以通过能被讲述的东西得到意味,从而得以逼显出来。在《逻辑哲学论》中,可以讲述的东西指的就是世界,所以,作为世界边界的先验主体通过世界得到意味。这种方式乃是间接的,曲线的,因为我们不能够像指出一个具体的物件(如桌子)那样指出先验自我来。这种逼显和意味主体的方式,维特根斯坦本人又称之为“孤立主体的方法”:没有思维着和设想着的主体。如果我写一本书“我所发现的世界”。在这本书中也应该报导我的身体,并说明哪些肢体服从我的意志,哪些不服从等等。这正是孤立主体的一种方法,或者不如说表明在某种重要意义上没有主体的方法:这就是说在这本书中不能单独地谈到它。(5、631)所谓“没有思维着和设想着的主体”,是指主体无法在世界中被我们直指出来。在“我所发现的世界”这样一本书中,我们无法直接地谈论“我”,而只能通过被发现的世界来使主体得到意味。即使在报道我的身体时,我也没有直接地、单独地谈论我。我们只能谈论世界,然而由于世界是我的世界,因此形而上学主体能够谈论世界而得到意味。然而,否定的方式也罢,逼显的方式也罢,形而上学主体依然晦暗不明,似乎仍旧笼罩在一团浓重的雾气之中。搏之在东,忽而在西。有时觉得已然握之在手,等到伸开手掌,却又从指间滑走。我们人人皆有一种经验,某刻忽觉身上某处奇痒无比,然待我们直向此处搔去,痒又溜之大吉,转换阵地。痛苦的是我们接下来搔来搔去,结果全如初次一样,总搔不着痒处。试图指出形而上学自我的我们就如同处于搔不着痒处的痛苦境地之中,对近在眼前的东西无法把握。此又如站立着的狗,团团打转,渴望咬住自己的尾巴。除了否定、逼显和孤立方法所获得的东西之外,我们还能对形而上学主体再说些什么?我们须记得,维特根斯坦是从语言和世界的关系角度提出自我问题的。虽然维特根斯坦一直批判近代认识论,然而我们仍可认为,自我又是作为语言主体而出现的[5](P79),而语言主体实为认识主体。整个世界呈现为认识主体之视域,主体乃视域之界限和界限,它没有延展,所以它看不见自己。主体不能掉转头来直视自身,不存在可以看见自己全像的镜子。意识活动总是有某个我们看不见的极点,即使我们对意识活动进行反思,依然存在着某个我们看不见的极点。速度再快,我们也捕捉不住极点,因为它总是隐身于认识活动的背后。捕捉住极点的可能性,比我们只转动自己的头颅就能看到自己后脑勺的可能性还要小。

当代许多哲学家都敏锐地察觉到了谈论自我时必然会遇到的这种困境。赖尔描述了儿童对自我所感到的迷惑:……那个儿童越试图抓住‘我’所代表的东西,就越做不到这一点。他只能抓住它的上衣后摆,它本身却总是冷酷无情地先走一步。它就像一个人的头部投影,不会等着让他自己扑住。但它却从不走在前面很远的地方;的确,有时它似乎根本没有走在追逐者的前面。”[6](P202—203)其实,认真思考自我就必定会产生这种迷惑,而不限于儿童,赖尔称此困境为自我之“系统的难以捉摸”。对此困境最形象巧妙而又深刻的设喻来自实用主义鼻祖皮尔士。皮尔士创造了一个绘制地图的例子,来阐释我们要完全表象自我时会产生的悖论。设若我们打算绘制一幅国家地图,这幅地图必须具有那个国家自身的微观类似物。在地图和国家之间必须具有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过,这幅地图现在却成了那个国家的真正组成部分,它必须在适当的位置有其自己的像点。现在这个新的像点自身又成了那个国家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被表象。这个过程形成无限倒退,最后的地图无法完成。[7](P161)我们对形而上学主体进行表象,犹如这样来绘制地图,乃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形而上学自我概念有两层根本涵义。首先,形而上学主体是世界之边界;其次,边界所区分者乃是可言说者与不可言说者,形而上学主体是认识主体。形而上学主体论和唯我论乃属同一问题,是同一硬币之两面。总体上看来,形而上学主体似乎处于一个奇怪的位置上,作为世界的边界,它肯定不能和世界完全脱离,但是由于我们不可能对之进行描述和表达,它又不在世界之中。故而,形而上学主体尚未完全沉入不可表达之渊底,这大概就是维特根斯坦又忍不住对它说了这么多的原因吧!

三、实体自我:“无稽之谈”

在《逻辑哲学论》中,除了作为世界界限的自我或形而上学主体外,维氏还论及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或心灵。形而上学主体,维特根斯坦又称之为“哲学上的自我”,此为哲学中自我理论之合法论题,“‘自我’出现于哲学中是由于‘世界是我的世界’”,“哲学上的自我不是人,人体或心理学上所说的人的灵魂……”。(5、641)心理学意义上的灵魂指的是“心理学自我”或思维功能主体,它是思维背后的实体自我。传统哲学中心理学自我观念将自我视为无广延、单纯不可分而又能思维之存在。哲学自我也是无广延之极点,不过实体自我乃是世界内之存在,而非世界之边界,所以与哲学自我有着本质差异。维特根斯坦的立场是否定这种自我观念,因此他说:“……灵魂———主体等等———如象现代肤浅的心理学所理解的,———乃是无稽之谈。”(5、5421)那么,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否定传统的实体自我观念的呢?什么表明这种自我观为“无稽之谈”?随后的文字透露了其致思途径,他通过揭示所谓的“实体自我”实质上是复合存在来否定它,因为“复合的灵魂就不再是灵魂了。”(5、5421)而“灵魂或实体自我”之复合性一方面表现在,所谓的“灵魂”和自我实际上只是一束思想,思想背后并无起支撑作用之隐秘实体;另一方面表现在,每一思想本身也是高度复杂的。具体来说,维特根斯坦通过分析“心理学的某种命题形式”着手其论证,该论证出现于命题5、541和5、542中。“心理学的某种命题”指的是“A认为P”、“A相信P”、“A怀疑P”等形式的命题,维特根斯坦的目的是要分析A的性质,因为我们一般将A视为主体或实体自我。他在批判罗素和摩尔的基础之上展开自己的观点。罗素和摩尔将心理学命题视为客体和命题处于某种关系之中,但维氏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但是很清楚的是“A相信p”,“A思考p”,“A说p”,是“‘p’说p”的形式:而这里我们所处理的并不是事实和客体的同格,而是依据其客体的同格的诸事实的同格。(5、542)维特根斯坦认为,A所代表的并非客体。客体是单纯实体,是无法进一步分析的终极实在。而A是世界中之事实,又因命题也是事实,故心理命题表达的乃是事实间关系。正如艾耶尔[8](P45)、Hacker[9](P82—87)和韩林合[3](P193—194)等学者所指出,A代表的事实是心理中所产生的思想,这个思想表达事实p。所以维特根斯坦认为以上命题之本质形式是“‘p’说p”。经此分析,“我”就消失了,取而代之者是思想“p”。

没有贯穿复现于所有思想活动中的同一实体,剩下的只有思想本身。而且,每一思想作为事实也是复合的,它由各种要素构成。思想和命题两者之构成成分有对应关系,但维氏并未纠缠于此,他认为考察思想结构乃心理学所当劳心的课题。这样,单纯的实体自我就崩溃了,“复合的灵魂就不再是灵魂了”。维特根斯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否定传统自我观的。在近代经验主义后期,实体自我观念渐渐被动摇而最终为休谟所解构。维特根斯坦对于实体自我之消解,实休谟式自我观之再现和发展。②休谟的彻底怀疑主义将自我视为“一束知觉”。自我一般被视为是恒定不变的存在,但休谟认为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来回穿梭悠然逝去的印象与知觉。他说,当体会或反观自我时,我们“总是碰到这个或那个特殊的知觉”,我们永远不可能直接抓住一个没有任何知觉的赤裸自我。[10](P282)所以休谟认为,人类心灵的同一性或实体自我观念,实乃“虚构的同一性”,它产生于“想象在相似对象上的相似作用。”[10](P289)对于休谟来说,“自我”只是一束知觉,而对维特根斯坦来说则是一束思想。不过严格说来,休谟并未全然否定实体自我,他只是声称,自我观念是理由并不充分的假定。维特根斯坦将自我主体视为“无稽之谈”,显然比休谟的怀疑更为激进和彻底。

如此休谟式的自我观念分析,有悖于我们的直觉和常识,不符合我们对自我的基本体验。就算常识在哲学面前没有什么特权,此种论证也确乎经不起简单的分析与推敲。试看以下命题:

A、我相信天下乌鸦一般黑。

B、我相信鳄鱼的眼泪是真诚的。

C、我相信我老婆是爱我的。

在每一个命题中都含有“我”字和短语“我相信”,它们应当指谓某种共同的东西。当考虑到我们能够同时拥有三个信念时,我们就会更加确信“我”指谓同一存在。并且,像“(某个)思想相信某事”这样的表达式是莫名所以、极端荒诞的。维特根斯坦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处理“我不相信鳄鱼的眼泪是真诚的”这样的命题。按照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共同的东西消弭不见了。然而恰恰是被他消解掉的东西,对于这些命题而言具有本质上的重要性。所以,维特根斯坦的自我消解是不成功的。这或许是早期维特根斯坦思维方式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时的维特根斯坦,是用一套简单的解释框架来面对复杂而丰富的世界,世界被削足适履地塞进了这个框架之中,后来他肯定意识到了这个缺陷,所以用“不要想,而要看”的箴言,告诫自己,也告诫别人。最后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维特根斯坦关于实体自我或灵魂的观念似乎并不完全一致和融贯,因为他有时也承认其存在合理性。不过在我们所考察的这本书中,否定实体自我是压倒性的立场。更重要的是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所关切的应当是形而上学主体,而实体自我即便存在,也只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篇7:哲学专家对中国人论的思索论文

关于哲学专家对中国人论的思索论文

郝伯特·芬格莱特的“音乐说”

整个社会就如一个舞台,舞台上上演各种精彩的好戏,每出好戏都有一些固定的情节和台词之类,如“礼”;一个好的演员,如“君子”,一定是一位与其他演员很好地完成固定情节和台词任务的个人,这位好的演员—“君子”—会用自己独特的演技或办法,处理好与其他角色演员的各种关系,以此来打动观众,演绎那些看似早已规定好的戏曲,或恰是这些演绎才有真正的戏曲。当然,这些音乐高手或戏曲高手,只有在演员间相互分享、尊重音乐形式和戏曲理念,甚至还要在具有鉴赏力的听众或观众的参与中才能得以实现,他们是在关系中完成的。因此,“孔子关于人性的哲学及其人文主义,并不是一种个人主义式的人文主义。”[1]93也就是说,个人只有生活在社会或公共关系中才能具有真正人的意义和价值。孔子的理念是,“孤立地来看,个体尽管是一个连续性的个体,个体尽管也是一个动态的存在,但是,个体并不由此就是一个真正或完整的人性的存在。”[1]103一个连续存在的个体,实际上就是指一颗“成人”之种子寓于天生个体之中,并不断生长,他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外在的和内在的某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阳光、雨露、人工和其他。也就是说,个体尽管有天生“成人”的潜质,有一颗天然的“成人”种子,但必须后天加强学习,遵“道”、行“仁”、复“礼”,方能将潜质发挥,并实现人的最高尚价值,此时方可“成人”,方可称其为人。在孔子那里,真正的人必须具备三个维度,即“礼”中之人,一个与生俱来有潜质的个体,一个“鼓励—吸引”维度的个体。[1]107首先,真正的人必须遵循“礼”之规范,使人获得实现自己行为举止的各种形式。“礼”相当于音乐的各种形式,每个物理之音应遵循音乐规范和形式,才能实现音乐的价值,否则不过是噪音而已。个体也是如此,如果要实现人的价值必须遵循“礼”之规范。其次,个体必须具备天生俱来的“成人”潜质,并付之于学习和实践行为之中,即个体必须“践行”方能“成人”。就如音乐或戏曲,有了音乐规范和形式,那还不是音乐或戏曲,还需要这些演员将音符弹奏起来,演绎出来。例如:北京四合院文化的保留,当然,首先需要那些老宅,那些有固定风格的院落,甚至家具的设置,但如果没有那些每天生活在院落中,操着一口地道老北京话人们的生活和演绎,这还是“四合院”吗?再次,个体对典范人格、“榜样”和圆满人性有着强烈的自然吸引力。总之,赫伯特•芬格莱特矫正了一些西方学者对“礼”的偏激观点,因为他们将“礼”视为一种剥夺人性或非人性化的形式主义。他认为,实际上“礼”是人类经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人性表现,“礼”的践行可以使人性在社群的整体脉络中趋于完善,也是人存在的本质;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具有“民主人文主义”的一些特定价值,并能在计划经济和共产主义理论中体现出睿智,只不过它对现代国家这个政治实体没有提供足够的基础。笔者认为,赫伯特•芬格莱特抓住了孔子人性论观点的核心。因为孔子确实是在为“礼”的存在寻找内在人性依据,使人们意识到遵礼是出于人性的'内在要求,而不是迫于外在的强制。这点可以从《论语•阳货》篇中的“三年之丧”看出这种意图。而赫伯特•芬格莱特理解的中国“人”,恰恰是这样的,它绝不是西式的自足而独立的个体灵魂,也不是标准“礼”模式下的机械之人,而是一种圆满的、能实现的、动态的人性。另外,他所提到的中国从孔子开始就将“人”置入群体之中,承认“人”享有权利的同时,更重视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与西方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伦理值得西方学习,特别是值得当代人们去反思。

史华兹的“有为与无为”说

本杰明•史华兹受帕斯卡《思想录》中的人性论影响,认为“人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吊诡,一个对立物的结合:‘万物的裁决者,(又是)一个低能儿,一条蚯蚓(泥土中的小爬虫)’”。[2]70因此,他在10月逝世前一个月完成的论文《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中,明确指出人性很吊诡。他说,“人是一个吊诡,因为一方面有某种自主性,即他可以通过反思超越自身的利益和视野,从而做出真理的宣称(求真),并据以决定自身的行动(欲善);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某种可堕失性,即由于判断失误或意志脆弱而造成失真或堕落。”“人性的吊诡更在于人性的这两个层面,不仅共存而且共生,因为倘若没有自主性,则人注定是一条泥土中的爬虫,堕失根本无从发生;倘若没有可堕失性,则人就将变成了神,所谓自主性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2]71在此人性吊诡思想指导下,他以“有为与无为”说来解析孟子的人性论:首先,由于他将“自主性”作为人性两个层面中的重点,作为人与动物区别的主要标志,因而他从孟子的“人禽之辩”出发,“把伦理关怀作为人与高级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2]71正如孟子所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几希”,即具仁义礼智的“善性”乃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其次,史华兹还将这个“几希”理解为具有两层结构的“心”。从孟子的“心性说”出发,将心分为两层,一层是“无为之心”,即具有自发、自生长性能的“四端”,“四端”是成德的根苗,但是往往由于受到某种外界力量的不断引诱与摧残而逐渐萎缩。另一层是“有为之心”,即心有思想—思、有意向—志—的活动。此心能超越自我,针对具体情况,在反思与熟虑的基础上做出道德裁决,据以展开道德实践。此两心中,史华兹认为“无为之心”更加重要,因“有为之心”必须不断保持与“无为之心”的接触,人方能防止“堕失”,人也只有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才能“得到拯救”。[2]71-72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但同时他也承认还有其他成分,这些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地说,它不应当被当作“人”性部分。笔者认为,史华兹的人性解读不无道理,因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个十足的矛盾体。人“天使”的一面能生出理想、诚实、爱心、正直、廉洁、无私、欢乐等善的因子;而人“魔鬼”的一面能生出邪恶、残暴、冷酷、奸诈、贪婪、妒嫉、狂傲等恶的因子来。“天使”与“魔鬼”虽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天使”与“魔鬼”在鲜明对立的同时,也有彼此依赖甚至相互转化的可能。似乎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有“魔鬼”的存在,人们才愈加感受到“天使”的善良和可爱,从而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地去追求真、善、美;同样,正因为有“天使”的存在,人们才愈加感受到“魔鬼”兽性的可憎,从而激发人们毫不留情地去同假、丑、恶做斗争,或制定若干制度来约束人们。人有“堕失”成“魔鬼”的可能性,否则他将变成神;也有一直向往真、善、美的取向,否则他将变成“它”。另外,他将孟子的“四端”分为“无为之心”和“有为之心”两个层次,观点十分独特而深刻。朱子曾以“未发”和“已发”来区分心的状态;也曾将孟子之“心”分为形上、形下两层,一者是超越层面的本然之心,另一个是经验层面的实然之心,但二者统合为一体。心“未发而言仁,可以包义礼智;既发而言恻隐,可以包恭敬、辞逊、是非。四端者,端如萌芽相似,恻隐方是从仁里面发出来底端。”[3]417在朱子那里,“四端”也非平行之关系,也有层次之分,其中“恻隐之心”乃为四端之首。可见,史华兹已经意识到孟子人性观点的复杂性,试图用“无为之心”和“有为之心”来解读,此倾向是值得肯定的。

篇8:《活着》读后感:思索活着的价值

《活着》主要讲述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富贵嗜赌如命,最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富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了家,却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并不是正因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向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说它荒诞,是正因这部小说资料是在一段精简化了的历史阶段里将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夸张化地集中到一个家庭中来表现;说它真实,是正因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这部小说的许多资料还充满黑色幽默的意味,对官僚主义、大跃进户外和“”等方面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富贵的儿子给县长老婆献血却被抽血过量而死等资料,然而这种讽刺却是绝望的、无奈的、令人心酸的。

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一向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正因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杯具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好处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齐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

《活着》无疑是一部经典,美国短篇小说家艾米丽·卡特称之为一部“永恒作品”,并不是谬赞。 我认为我们年轻人也都该去认真读一读这部作品,让它来教会这些“少年不识愁味道”的年轻人生命的厚重与沉痛,让它来给我们深刻的反思,去思索活着的价值,去担当生命的职责。

篇9:中西艺术管理教育哲学和价值论文

中西艺术管理教育哲学和价值论文

艺术管理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对于该学科的重要性,布法罗大学乌代苏克海姆(UdaySukhatme),约翰托马斯(JohnThomas)和尼尔斯奥尔森(NilsOlsen)认为:艺术管理依托于法律、管理和艺术,有着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学习和分析机会[1],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或多或少也受到商业管理学科的影响。在中国的艺术管理高等教育中,其教授的基本管理思想主要来自于西方的商业管理。而随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价值逐渐被世界所认知,“西方思想管事,中国思想管人”的艺术管理教育思想逐渐被管理界认可。本文在对比中西方艺术管理教育哲学思想的同时,也试图解释和论证其背后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原因。

一、艺术管理学科的缘起及发展

西方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可追溯到50年以前。1965年美国国家基金会(USNationalEndowment)的成立被视为该学科的开始。这一时期的艺术管理教育主要对资深艺术管理者在商业经济、管理、法律和审美方面进行培训和提高,并注重培养案例分析和协调能力,如哈佛商学院成立的艺术管理学院(ArtsCampManagementInstitute)和耶鲁大学的音乐剧场管理[1]。此后,艺术管理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以欧美为首的西方高校陆续成立,并确立下该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课程大纲。中国的艺术管理学科起步较晚,是在高校文化管理先驱者和文化产业发展背景的共同推动和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这尤其表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83年上海戏曲学校举办的“艺术管理专修班”,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成立的文化管理教研室成为我国最早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中心[2]。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本科课程,在西方艺术管理思想、艺术学和经济学学习基础上,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审美也进行培养,以打造适合社会主义市场需要的艺术管理人才。而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和国家层面上的逐渐兴起,在中西艺术管理思想和哲学的碰撞与融合之下,其理论发展不仅学习西方管理思想所注重的系统、高效率的管理,也需要中国传统哲学中更深层的思想智慧。这其中出现了“管事”还是“管人”的教育哲学,“人本主义”还是“以人为本”的不同的中西教育价值。

二、“管事”还是“管人”?

在艺术管理高等教育中,基本的中西管理思想和哲学的学习成为学生必修课。对比中西不同的管理思想,“管事”还是“管人”之争不仅是中西哲学的不同,其背后的理论指导也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和哲学支撑。西方的管理哲学主要来源于长期的管理实践,并在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实践和特定操作的指导作用。而中国的管理哲学主要来自儒、释、道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管理文化[3]。这个不同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思想管事,中国思想管人”的侧重,也成为教育中学生需要辩证吸收的重要部分。西方管理思想注重科学管理,如哈特和斯科特在1982年的《美国管理哲学》一文中曾给出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基于某种特定价值或观念对于事件的控制和对技术人员的塑造,而这一环节是管理执行的心脏和灵魂[4]。也就是说,在西方传统管理模式中,计划、组织、人员配备、监督和控制这五项管理功能是基于技术的管理而不是人本身的管理[5]。马克思韦伯对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管理目的'加以区分,更对管理的人和事进行控制。然而,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与革命,越来越多员工对自身心理和人格的完整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单一的“管事”管理模式中,人成为了“高产的机器”,或“单一的人”[5]。因此,西方管理理论在发展中开始寻求对于“人”的管理,并希望这种管理思想能够通过吸收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相关学科来达到“管事”和“管人”的平衡。而在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中,儒家强调的规训和道家注重的自然辩证对中国管理哲学影响更为深远。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更注重对于“人”的管理,目的是培养人的品性和品德。管“人”也即管“心”。在儒家影响下的中国管理模式中,首先是对于管理者的要求,讲究的是管理者的德行。《论语宪问》中,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为政篇》的“为政以德”,以及《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先对管理者自身的品性提出要求。其中,“仁、义、礼、智、信”成为管理环节中“自我修养和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儒家影响下的中国管理模式从“修己”开始,以“安人”结束;以“修己”为前提,以“安人”为目的[6]。管理者关注更多的是自身品行的修养,并用“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被管理者,甚至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通过回顾中西管理哲学的历史,西方的管理关注更多的是提高管理效率;而儒家中式管理更多的是在提高管理者修养和品性,并辅助以“德”的管理方式达到管理的目的。在艺术管理教育中,由于被管理者主要为艺术家群体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西方管理哲学中侧重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和机构盈利的同时,也逐渐关注中国传统管理中“管心”的方面。除此之外,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方面,中西管理价值也显示出了不同。

三、“人本主义”还是“以人为本”?

在个体与集体的利益问题上,中西管理哲学也显示其不同之处。在这里可以称之为“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之不同。“人本主义”在古希腊时期指的是“发展人的德性”。在管理层基于效率和技术而忽视人的条件下,西方管理开始回溯“人本主义”的基本内涵,并基于人类行为学的方式注重对个人的管理。梅尔对于这样的管理阐述了他自己的观点,即管理是关于人,人内在的价值和成就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在现代张扬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中,管理者高度重视创造环境和条件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被管理者被看做是一个个体,强调其个人的自由和喜好、上下级间的“以事为先”和团队协作。在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中显示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智慧。其最早为我国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提出,而“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孟子尽心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理论在艺术管理中展现出既能够偏重于对于艺术家需求的满足,提供足够的容错能力,又能够促进对于艺术家整体和谐的智慧。然而在这样的中式管理模式下,有些管理者会综合德、仁与自己的权威于一身,在艺术机构里表现为“家长式管理”[7]。这尤其表现为儒家文化圈影响下的日本、韩国和印度,却对艺术家个体的实现和利益造成一定的阻力。总体而言,西方的管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平等,而儒家影响下的管理模式更偏重于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和集体概念。

结语

我国艺术管理教育在其发展中,学生被鼓励共同学习中西管理思想哲学与价值。教育者需要对中西管理哲学和价值进行综合地阐述,同时也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理性辨别和应用中西哲学和价值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对两者进行区分学习、综合应用,而不是单纯地选择“中式”或“西式”的管理办法。这样才能很好地兼收并蓄,达到中西艺术管理互融的应用目的。

篇10:基于哲学视角的自然资源价值透析论文

基于哲学视角的自然资源价值透析论文

摘要:

自然资源是商品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的认识,基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基础,对自然资源价值进一步分析。提出自然资源具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对哲学上的价值理念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做出分析。

关键词:自然资源;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形成,为天然产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创造了条件,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物质是“资财的源泉”,从而形成自然资源的概念。

《辞海》把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壤、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也称之为“资财之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给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大英百科全书》把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和功能。于光远把自然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基于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的差别,自然资源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里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的总称。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

狭义自然资源则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并能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其关键与核心在于“能够产生价值”。

二、自然资源价值的特殊规定性。

价值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与价值理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目前,在价值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两种认识:一是认为价值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是由人类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另一是认为价值一种超现实的规范或理想,事物有无价值在于观念体系的逻辑规定。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分类,抽象出其本身的特点,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列出如下的特殊性:

1、自然资源价值具有延展性和时间性。

自然资源价值的延展性体现在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由完全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取向,逐渐拓展到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

自然资源价值的时间性,包括自然资源用途的时间变化,以及自然资源未来的发展在价值上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增加,使得单位自然资源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越来越大,单位自然资源的价值体现也越来越大,这就是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及其可用性在价值上的体现。

2、自然资源价值具有整体性和多样性。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整体性的认识。自然资源是环境的构成要素,自然资源之间的互相联系不是机械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及相互转化共存共荣。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是统一可分割的整体,经济价值的不断开发必然引起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决定了三种价值的不可分割性,取用任何一种价值的同时可能甚至必然造成其它价值的流失和毁灭。

自然资源价值内容的多样性体现在,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可直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体现的是直接经济价值。二是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却具有间接价值。三是那部分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资源价值,体现的是文化价值。自然资源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外,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只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体现的是信息和服务功能。

3、自然资源价值具有地域性和社会性。

一方面,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致使自然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丰度,因此不同地区对同一资源的消耗在损失补偿上具有差异;另一方面,相同的自然资源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可利用方式、程度和环境效应,因而价值体现也不相同。

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用。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其外部效应也多转嫁于社会。人们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水平,对环境保护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自身素质、社会氛围、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有关。涉及到未来自然资源的利用、子孙后代的利益等问题大多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自然资源价值具有社会属性。

三、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资源价值透析。

哲学的研究不是为了直接改造具体的客体,哲学是通过改造我们的主观需要,来改造客体的。从哲学的角度,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主客体之间存在着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最终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体现为一种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自然资源产品具有商品性质,但却不能完全简单地用一般的价值理论分析自然资源价值。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哲学中对价值的解释,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来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

(一)从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理解价值理论。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于是,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产生很大影响。当自然科学取得全面的发展时,唯物辩证法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它在各个科学领域中的表现形式也随着变化。

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自然界的物质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在现实中自身作用、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过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存在着主客体相互作用,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且使其成为产品或者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为生产产品和服务提供条件。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反映了其作为一种客体对人类的满足和效用,这也正是哲学角度上自然资源价值的普遍意义。

(二)自然资源价值的能量通约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宇宙间万物是运动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当运动形式不同时,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质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可以说,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由于任何物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和能量变换,都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不管物质之间怎么相互作用,总的能量不会发生变化,故可认为宇宙总的物质运动规模不变。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相对孤立的非孤立物质系统。一方面,作为一个相对的孤立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包括人类的价值增殖过程,即不断地耗损自然能量;另一方面则是地球与太阳等宇宙天体的能量交换中,得到能量的增量补充。实际上,地球资源的再生,其大部分能量正是源于这种系统外能量的增量。生物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人类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人类相对于地球则是一个非孤立系统,其全部价值增殖的基础,均来自于其外部的自然世界中之能量补充的获得。

自然资源是自然系统转换、贮存太阳能的一切资源;人的智能具有最高能量的能级,人智慧的创造和应用,对价值创造系统的能量,具有最大的反馈调控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使自然物质经过形式变化,被加工转化为人化自然。对于人化自然的价值来说,其实质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能量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代表社会财富创造与积累的本质。人类社会通过各种能量转换获取不同性质的能量,来支撑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这其实也就是人类社会价值的深层次内涵。

参考文献: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1:价值哲学的思考

关于价值哲学的思考

价值哲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价值观是人生观的`主导和核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学派有不同的价值哲学.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谦和仁爱又引入竞争机制,张扬个性又互相尊重,才能超越创新.

作 者:徐泉 XU Quan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系,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9(4) 分类号:B018 关键词: 

篇12:“3”的哲学价值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重视“3”的哲学价值。以“3”论人,有三皇、三苏;以“3”论文,有“三部曲”、“三言”;以“3”论花木,有园林三宝――树中银杏、花中牡丹、草中兰。人们还以“3”论学习。如宋代哲学家朱熹认为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外国人也极其重视“3”。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把“3”称为完美的数字,因为它体现了“开始、中期和终结”,具备神性。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世界由三位大神――主神朱庇特,海神尼普顿,冥神普路托掌管。朱庇特手中拿的是三叉闪电,尼普顿手持三叉戟,普路托手牵一条三头狗。希腊神话中传说的女神也有三位:命运女神、复仇女神和美惠女神。

古代的西方人认为,世界由三者合成――大地、海洋、天空;自然界有三项内容――动物、植物、矿物;人的身体具有三重性――肉体、心灵、精神;人类需要三种知识――理论、实用、鉴别;智慧包括三个方面――思虑周密、语言得当、行为公正。

在近代、现代,人们的许多说法仍然离不开“3”。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启开数学,一把启开字母,一把启开音符。这就是说,聪明的人要学好数学、语言和音乐。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成功的三条经验是:艰苦的工作、正确的方法和少说空话。

[“3”的哲学价值]

篇13:价值的哲学思考

关于价值的哲学思考

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导出不同的'价值认知.以往的价值研究存在着主观主义、客观主义和主客体交互作用等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虽包含合理因素,但难以摆脱片面、极端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是指导价值研究的科学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价值是个关系范畴,但它不等同于价值关系.价值存在于价值关系中,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新质, 是标志和反映客体功能、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的哲学范畴.

作 者:陈宪章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7(5) 分类号:B018 关键词:价值   价值关系   研究方法  

篇14:哲学是什么相关论文

女性视角下的中国哲学现代化

文章从女性的视角谈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就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从女性的视角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中国哲学现代化作用

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它应该成为全部人类的思想财富。

谈到中国哲学,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特别。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犹如满天繁星,层出不穷。

他们个个都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提出了对其所在时代的社会、人生的思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在从封建社会向现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从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的社会的文化文明。

反而让我们自己的文化文明变得淡然无光了。

虽经过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老一代哲学家的努力,把中国哲学思想系统化、具体化,让中国哲学思想得到更多更好的传播。

但是,他们都是在模仿西方哲学体系来构建中国哲学,给中国哲学披上了一件具有西哲特色的外衣,同时,用一些西方哲学中的概念来解释、阐述中国哲学中的一些观点、思想。

使得中国哲学一直在同西方哲学的对比和碰撞中缓慢前行。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应该把自己传统哲学思想中积极、肯定的因素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成为整个社会行动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给予我们社会、阶级、个人行动的准则,为我们当代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服务。

二、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方法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都是蕴含在一些古典书籍中的。

古代文言文是我们现代语言的起源,但是在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许多的词语本身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更多的词语已经在语言的发展中销声匿迹了。

只有在一些特别的文章中才可以看到。

因此,学习中国哲学,首先就要学好古代文学,做好对古文的训诂工作,要对古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

对古文的语法及运用有相当的熟悉,从根本上掌握住文章原有的意思。

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中西哲学的关系问题。

相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它的内容要庞大和芜杂得多。

在它本身的体系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其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学说的相互抵触和矛盾的方面。

同时,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不同的哲学家根据自身学说的继承和发现,创立了不同的论述方式和观点。

所以学习中国哲学要结合到时代的需要,给中国哲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学习中国哲学的现实意义

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中国哲学对现代人生价值观念的确定有着深刻的启示。

人生价值观念是一个人的立本之基,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支柱。

中国人有着许多的优良传统,而这些优良的传统都是经过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陶冶而铸就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观念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确立了人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一代又一代国人家国同心的精神的体现。

“人之初,性本善”对人心向善的肯定。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行善去恶是格物”对人性善恶的发展和内心修养的关系作出阐释。

说明人心的善恶在与自己的良知和修行。

对人性善的肯定和追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的精神动力。

人的完美就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完美,就是对社会发展贡献,就是对善的终极追求,对公平正义的完美维护。

中国哲学的重点就是伦理学说,中国哲学就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如何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阶级与阶级的关系的学说,因此懂得中华文化精髓的人永远会是一个生活中的智者。

中国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当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根本的问题,怎样把那些具有生命活力的古代思想和现代化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

怎样用那些有着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来解决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关于环境、安全、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现实社会问题,而不是终日专研于故纸堆中,或对某一古人学说的究根问底,搞一些书斋式的学问。

这应该是每一个社会学者所应持的治学的基本态度吧!

篇15:哲学是什么相关论文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

低碳社会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型态。

作为道家思想集大成的《庄子》蕴涵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 其中物论是最为集中的部分。

《庄子》物论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低碳政治、低碳生活、低碳文化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庄子》天人观与低碳经济。

1、“工乎天而俍乎人”: 低碳生产的目标。

在天人关系上,《庄子》反刻意人为,认为“物不胜天久矣”(《大宗师》),而理解这一道理, 才能做到安时处顺,否则,“物有结之”。

在《庄子》看来,“人与天一”完全是可能的,因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山木》),并非所有的人为都不合天性,但只有“全人”能够做到“工乎天而俍乎人”(《庚桑楚》),亦即做到精通天然而又擅长人事。

从天人关系上看,低碳生产方式是以“工乎天而俍乎人”为目标的。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追求的是物质生产力与空气环境质量的双赢。

2、“物物而不物于物”: 低碳生产对工业文明的回应。

如何对待天人关系,可以进一步还原为一个如何待物的问题。

《庄子》待物有三重境界: “ 与物相娱”(《大宗师》、《则阳》)、“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 化育万物” ( 亦即“ 内圣外王”, 从道的高度出发, 以精神化育万物)。

从待物层面看,低碳生产是达到“化育万物” 理想境界的一个桥梁。

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处于“与物相娱”阶段,今天的工业文明仍处于“物物而物于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物的反主体性表现得特别明显, 自然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问题凸显。

为了回应这一困境,建构低碳社会的呼声高涨。

低碳生产因“物物而物于物”而起,要解决的是“物物而不物于物”,并为“化育万物”奠定基础。

3、“自化”、“天均”:低碳生产力的特征。

如何待物,关键之处在于理解物的运动———物化。

《庄子》认为物化的基本特征是自化(《在宥》:“涂处无为, 而物自化”), 亦即事物运动的力量来自于物自身,不假人力。

其次,物化是一个物质以不同形态循环往复的过程, 庄子称之为“天均”。

从物化观看,“自化”、“天均”可以作为低碳生产力的特征。

在现代性的工业文明条件下, 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物质在人为的干预下加速运动,同时由于人类的贪婪与无知, 其运动偏离了“天均”状态,致使可持续发展的链条断裂。

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言,其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环境所能吸收的度, 造成全球气候剧变,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所呼吁进行的新能源技术、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无不带有“自化”、“天均”的特征。

二、《庄子》人生论与低碳生活。

1、“完身养生”: 低碳语境中生命的意义。

《庄子》以“完身养生”为人生最基本的目标。

《庄子》的养生经强调“与物逶迤而同其波”,“不以人物利害相撄”(《庚桑楚》)。

“完身养生”,包括“完身”和“养生”两个方面。

“完身”,说的是乱世之时的社会生活方式, 反对“危身弃生以殉物”(《让王》)。

“养生”说的是物质的生活方式, 认为保养健康的形体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但物质有余却没有养好形体的情形也存在。

现代性的工业文明蕴含着“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的矛盾,这一矛盾激化的后果对于人类来说, 一是在对物的争夺中大量生命被戕害, 二是在对物的过度消费中身体被戕害。

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期望能生存下去。

由是,生命的意义又面向和回归生命本身。

《庄子》“完身养生”的贵生理论,剖析了戕害生命的'因由,张扬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对低碳语境下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深刻的启示。

2、“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自然的低碳生活态度。

《庄子》人生论建构在对“天”与“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

就人生最重大的生死问题而言,《庄子》认为,要妥善处理“天行”与“物化”的关系,最佳的状态是像圣人那样“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刻意》)。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 因而也是一种低消耗、低成本的生活方式。

《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平等主义情怀看待万物, 把个人置身于自然之中,要求个人的生命按照“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的自然规律运行,最后又回归自然。

寓言“庄子将死”讲述庄子反对厚葬,认为自己有天地、日月、星辰等“万物为赍送”(《列御寇》), 已经得其所哉。

无疑,这是一种自然的低碳生活态度。

3、“知道达理明权”、“还以物与人”: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方案。

《庄子》认为,尽管天道“无为而尊”,人道“有为而累”,但是舍弃人道也是不可能,因为“物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在宥》)。

如此看来,物害与物累实在无法避免。

对此,《庄子》提出的方案是“知道达理明权”(《秋水》)和“还以物与人”(《渔父》):对于外物的伤害,应通达事理以随机应变;对于外物的牵累,应各守其真,把物还给物, 把人还给人。

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庄子》的启示是:首先是知于道,领会现代性工业文明时代的生命之道,让生命的意义回归到生命本身,

增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自觉性;其次是达于理、明于权,通晓温室气体造成的危害、机理和应对方式, 增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科学性;而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强调其实践性,真正做到“还以物与人”,让物和人都回归本身,回归到自然状态。

三、《庄子》历史观、政治观与低碳政治。

1、“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低碳政治的社会选择。

庄子所处的时代,“世与道交相丧也”(《缮性》), 是典型的乱世,“自三代以下者, 天下何其嚣嚣也”(《骈拇》)。

庄子理想的治世是远在夏商周三代之前的“至德之世”(《祛箧》、《马蹄》) 和“建德之国”(《山木》):“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马蹄》)。

显然,《庄子》以传说中的远古圣王所在之世以及文明尚未开化的边陲之地作为理想世界的典范, 所持的是一种向后看的历史观。

但从低碳的视野看,这种社会选择却是合理的。

在《庄子》的理想社会,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绝对的零碳社会。

因此, 低碳社会的构建在生态上需要向蒙昧时代回归, 而这也是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终须面对的一种政治选择。

2、“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 低碳政治面临的困境。

三代以来的世道为何不如上古时代? 《庄子》首先把责任推到了“物”之上:“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骈拇》) 此处所谓的“物”, 指的是诸如“小人之利”、“士之名”、“大夫之家”、“圣人之天下” 之类的“政治事业”。

尽管规模不同,但作为身外之物而迷失人的本性却一无二致, 其结果是“天下尽殉”。

《庄子》不可能对现代个人主义、商品拜物教、消费主义进行批判, 但直指阶级社会和文明世界的政治弊端,对于当今社会的物化、异化现象有着同样的批判性意义。

经济的增长是现当代国家所追求的最大政治, 而正是经济增长论这一现代性发展理念加剧了环境破坏、资源耗费,使得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处于转折点上。

低碳社会是构建需要在政治上摆脱“丧己于物”的枷锁,而且碳政治的根本目的也不是争夺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这些方面无疑也是低碳政治面临的困境。

3、“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低碳政治的运作理念。

在政治上,《庄子》从根本上否定“治天下”的观念,认为使天下自在宽松才是正道(《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

实在不得已要统治天下,还不如采取无为之道。

从物的角度来看,这种无为之道就是“顺物自然而无容于私焉”,“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有莫举名, 使物自喜”, “ 胜物而不伤” (《应帝王》)。

国家作为一个大物,不能随意当被成一个物支配, 治理天下百姓同样如此(《在宥》:“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 ”)。

《庄子》“在宥天下”的政治观是现代理性主义的政治观的反面和镜鉴,它内在地包含了自由、平等、宽容等价值因子。

在围绕“碳排放权”展开的全球政治博弈中,从“在宥天下”的政治观引申出来的低碳政治运作理念应该具有宽广的“天下”(全球)视野,具有无私、平等、宽容的品质,具有取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

四、《庄子》物论与低碳文化。

1、“万物毕罗”之道:低碳文化的精髓。

《天下》是一篇总括诸子百家物论的物论。

在《天下》篇中,庄子学派提出自己的“万物毕罗”之道:其实质是以道统物;其内涵是“内圣外王”,亦即“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

其要求是“明于本教,系于末度”,亦即人们既要深通作为事物根本的道, 也要了解事物的细枝末节,做到二者的统一;其关键是要求人们如何不至于“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低碳文化关涉低碳社会的象征性层面, 从哲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种种低碳现象所蕴含、体现的精神。

此处庄子之道阐明了以道统物的实质、内涵、要求和关键, 昭示低碳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以道统物、以精神驾驭社会的文化运作,可以看作是低碳文化的精髓。

2、“应于化而解于物”: 低碳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念。

庄子学派对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的物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而庄子之学,“应于化而解于物”, 在吸收、批判其他各家思想的基础上, 构建了自己独特的齐物论和外物论, 对于道和物的认识比其他各家更为通透。

事实上,《庄子》物论中许多价值观念也能作为低碳文化的价值观念。

这些观念包括:贵生(如“爱人”、“爱己”)、平等(如慎到的“齐万物以为首”)、宽容(如老子的“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宋钘和尹文的“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节约(如墨家的“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等。

当然,《庄子》虽洋溢着批判精神, 但缺乏勇于探索万物的科学精神,也存有贬低具体事物的倾向,这些都不可取。

3、“与天地精神往来”: 低碳语境中的文化自觉。

《庄子》高度颂扬人的文化自觉,认为人只有“形全精复”,“形精不亏”, 才能做到与天然万物相推移(《达生》)。

但同时又认为,人类对文化的追求扰乱了天下万物的物性。

这种矛盾态度发映出当时人们尚未达到道德和科学的文化自觉,未能真正做到“与天地精神往来”。

低碳社会是人类在经历了工业文明的困境之后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型态, 作为从文化上对工业文明反思和批判的成果, 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自觉。

但是,相对于社会进步的要求,人类还需在道德素养和科学知识上进一步完善,达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到彼时, 人类驾驭物的水平达到相当高的层面,低碳社会才能真正建成。

篇16:哲学论文参考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技术哲学”研究起源于德国。1877年,德国哲学家卡普(E.Kapp)发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这是德国系统地进行技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在这之后,基默扼(E.Zschimmer!和德韶尔(F.Dessauer)分别在1913年和1927出版了各自的《技术哲学》专著。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1)、舍勒(M.Scheler)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从现象学和存在论角度对技术作了大量研究。近30年,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经历了持续的、系统的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德国工程师协会人文与技术委员会的研究。该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会员中有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技术哲学家胡宁(A.Huning)、伦克(H.Lenk)、莫瑟(S.Moser)、拉普(F.Rapp)、罗波尔(G.Ropoh1)、萨克塞(H.Sachsse)、塔克尔(K.Tuche1)、兹默理(w.C.Zimmerli)。迄今,该委员会的技术哲学家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伦克的《技术时代的哲学》(1971)、《论技术的社会哲学》(1982);罗波尔_的《系统技术:基础和应用》(1975)、《有缺点的技术》(1985)、《技术启蒙》(1991);拉普的《分析的技术哲学》(1978)、《现代世界的动力学》(1994);胡宁的《工程师的创造力》(1974);萨克塞的《技术人类学》(1978)等等。

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技术哲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其一,该领域的智力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和标准化的。大致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人类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二,与技术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和技术政治学等相关的研究联系密切,彼此的界限不甚分明。其三,技术的伦理、生态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有突出的现实主义转向。技术哲学研究由过去的玄思转向现在的实践导向。

就世界范围看,德国技术哲学首先在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日本有所呼应。20世纪60―70年代始在美国兴起。1975―1977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f,r)成立。1978年开始出版技术哲学年鉴,1981年开始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SPT国际研讨会,1995年创办学会期刊(Techne)。近30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如:米切姆(c.Mitcham)的《技术的思考:工程和哲学之间的道路》(1994);伊德(D.Ihde)的《技术与生活世界》(1990);费雷(F.Ferre)的《存在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1996)和《认识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认识论》(1998);勃格曼(A.Borgmann)的《技术与当代生活特征》(1984)、《坚持实在》(1999);温纳(L.Winner)的《自治的技术》(1977);费恩伯格(A.Feen―berg)的《追问技术》(1999)和《改造技术》(2002);杜尔宾(P.Durbin)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中的社会责任》(1992)等。

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学科建制上已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已有几个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从研究成果上看,1999年陈昌曙先生出版《技术哲学引论》,这是我国第一部标有“技术哲学”书名的学术著作作。从总的看,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还少有人系统地进行,在哲学大家族中也处于边缘地位。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研究虽然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但仍处于无统一范式、无哲学地位的困境中。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更急剧地步入技术社会,而技术,特别是当代高技术,更尖锐地激起一系列亟待研究的哲学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认识和进行技术哲学研究,便成为当代技术哲学家们思考的主题,从而产生了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的性质。技术哲学是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研究者们曾进行过争论。拉普认为,技术哲学既不是工程科学的元理论;也不是社会学或历史学等独立学科的一部分;更不能归结为某一个哲学分支。它与认识论、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和形而上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从属于它们。鉴于技术的认识论、伦理学、文化、社会和形而上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拉普认为有必要发展一个新的哲学分支――技术哲学统一地加以研究。拉普的这个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学界的认同:技术哲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分支,米切姆指出,技术哲学就是关于人工制品的制作和使用的哲学反思。陈昌曙认为,技术哲学大致上可视为自然改造论,主要是对改变自然的穷根究底的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通常认为,技术哲学要研究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社会批判论等等问题。而其中哪一类问题是当今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张华夏和张志林等先生认为,技术的认识论和逻辑结构问题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他们呼吁“技术哲学要转向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的研究”。陈昌曙和远德玉先生则认为,技术与科学相比,具有更直接、更鲜明、更强烈的价值性,鉴于此,应当把技术的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美国,许多学者主张技术哲学主要是对技术进行伦理的、政治的分析;而皮特坚持认为,“技术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认识论”。他说只有从认识论问题着手研究,技术哲学才可能容身于主流哲学讨论之中。应该强调,在讨论技术认识论和技术价值论研究孰重孰轻时,不要忽视了两者的密切关系,特别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哲学所不可或缺的。或许,洞察在特定情景下技术哲学应研究的特定问题更有实际意义。拉普认为,今日技术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关键是要明确在“技术决定论”中人们可能的作为。

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处理好理论思辨和经验研究的关系极为重要,“唯理论”或“经验论”的方法都不可取。针对“唯理论”,拉普指出:“不能无视具体的经验证据,只根据对技术的逻辑的、不变的本质的思考,演绎出技术的现实特点。为了防止任意的和不可信的思辨,哲学分析和思考必须以有条件的事实为依据。从这一点出发,才能进行概括。”而针对“经验论”,拉普则指出:“技术哲学解释必须利用并努力整合于哲学传统之中。形象地说,哲学传统是任何哲学解释得以生长的土壤,不利用这个基础,为技术哲学研究重新发明‘轮子’是愚蠢的。”应该说,拉普的这个意见是非常中肯的。关于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费雷基于几十年的教学、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四个信条:其一,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其二,应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等学科的范畴,能够阐明技术现象;其三,技术哲学在理解何为合法的哲学方法时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其四,一种全面的、批判的、多元的技术哲学研究方法对认识技术和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是有益的。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技术的文化环境看,随着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过去人们蜷缩在防空洞中,那么现在人们畅游在网络中。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应对这种文化环境的变化,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而不能仅是继续研究与埃吕尔、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相同的主题。从技术自身看,随着全球电子媒介基础设施及其文化的发展,米切姆认为,现代技术(与背景分离化)正在被一种新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取代。元技术正以虚拟的形式重新使分离的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米切姆指出,“过去二十年,技术哲学努力思考我们做的技术,下一个二十年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杜尔宾说,虽然需要理论的进步,但更需要的是在解决技术社会的现实问题上取得进步;虽然理解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围绕它们的有关的社会问题做些什么。为此,他呼吁学院的技术哲学家们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韵行列中来。从根本精神看,无论技术哲学研究将怎样发展,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他讲,技术哲学研究“没有特色(学科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基础(基础研究)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

三、技术哲学研究之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技术启蒙

基于上述的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的考察,本文以为,技术哲学研究在走向繁荣之途中至少有两项的关键任务: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其二,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与技术现实相切近。通常认为,技术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而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实践活动,因而,技术哲学研究若要反思技术就必然要首先研究技术创新。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一社会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这个技术产生的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所以,技术哲学也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如何产生、产生什么。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如德绍尔等以技术发明为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如埃吕尔等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至少要包括技术创新实践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技术创新实践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类型、结构和形态。技术创新本体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的“本原”或“本体”,是寻求技术创新成其所是的“最高原因”。技术创新认识论,是研究技术创新认识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技术创新价值论,是研究技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显然,这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是相互依赖、融会贯通的,比较而言,技术创新实践论是其它研究的基础,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实质上可以被视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实践论。

正是通过技术创新,人类创造了属人的技术世界。今天“技术无所不在,却又无处可见”。首先,与其说我们栖息于大自然之中,毋宁说我们已经栖息于技术世界之中,并且我们仍然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地陷于其中。“技术是现代人类的栖息地”。其次,对于这个人类自己创造的“第二自然”,人类似乎是熟知的,而实质并非真知。今天的技术越来越“厚重”、越来越“深沉”,普通民众与之接触的只是其外围“终端”或“显示屏”。

现今人类的境况是: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人类逐渐从对大自然的无知中解放出来,人类是通过科学而解放;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类又重新陷入了一个无知的技术世界,人类是通过技术而蒙蔽。于是,技术启蒙就成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时代任务。技术启蒙关键是要对社会的关于技术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籍此,建立起人与技术的自由关系。

相关专题 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