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的兴起论文

webo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weboy”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法社会学的兴起论文(共13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法社会学的兴起论文

法社会学的兴起论文

一、法社会学兴起的必要性

面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自然法学派及分析法学派都开出了自己的“救世良方”,但依然无法准确地认识、解决社会问题,于是法社会学应运而生。

(1)自然法学派的弊端

古典自然法学派兴起于17世纪,它是在顺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古代及中世纪的自然法学派的区别在于它开始用人权代替神权,用社会契约代替君权神授,用国家代替教会,用民主共和制代替君主专制。它使人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使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使社会不断朝前发展。人们开始相信人的理性和力量可以帮助他们追逐自己想要的一切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人们需求的增长,工厂手工业、作坊等已不能满足人的需求了,人们渴望以更快速、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来攫取更大的财富。但是残留的封建专制制度及等级思想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人们迫切想要突破这种束缚。许多具有时代前瞻性的思想家已经开始为这种时代使命而奔波,格劳秀斯、霍布斯、汉密尔顿、洛克、孟德斯鸠等人开始对人们进行启蒙。所谓的启蒙就是要把人们从封建的、神学的思想和制度中解放出来,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为争取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进行论证。做到了这一点,古典自然法学的历史使命就基本完成了。这种使命也决定了自然法学的宏大叙事风格及本体论的基本逻辑起点,留下了抽象和空大的病垢。19世纪的新自然法学派是在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概而言之,自然法学派的论证都是在理论层面进行建构,讨论的是应然的东西,从而因脱离社会实际生活而过于空洞,没有达到规范人世、服务人生的目的。

(2)分析法学派的窘境

分析法学产生于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它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构建具体的法律规则以及考察法律的实际社会效果。它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坚持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的分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流社会思潮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分析法学家提出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们所标榜的功利旗帜曾经受到了人们的极大欢迎。这种理论在当时正好为资产阶级追求巨大的经济利益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一部分人富上加富,许多商业财阀及巨头开始朝着垄断某个行业的方向发展。而大部分人由于没有资源、缺少机会或者自身能力不足而被远远抛弃在这快速飞奔的经济火车之后。效率至上、价值无涉的功利主义,不仅没有“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反而带来了“大多数人的不幸”。经济越发展,社会越无序,阶级越分化,各种工人运功越多,人们生活越艰难。这一切的实际后果都与分析实证法学派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所以,作为当时主流理论的分析法学也不得不失势了。人类从未放弃过对促进社会进步方式的探讨,在发现了自然法学派与分析法学派的弊端之后,人们开始思考从另一种角度来认识、思考社会问题。这个角度正是法社会学。

二、法社会学兴起的促成因素

(1)社会学的发展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其创始人是奥古斯特?孔德。之后的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等著名的社会学家也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描述。社会学家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有化约为物①的心态,因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行为是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来塑造的,不会如空中楼阁般无处探寻,社会学的研究应当将社会事实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换言之,这一社会事实应当被化约为物。社会学的兴起为法社会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而必要的基础。首先是研究对象。正如社会学将所有社会事实都化约为物一样,法社会学也将法律当作是一种社会事实,亦即一种真实存在的物来研究。要认识法律,要用法律来解决社会问题,就必须先回到社会中去,认识影响、制约法律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如经济环境、政治状态、风俗习惯、人口、地理因素等等。其次是研究方法。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视角,即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视角,在法社会学中都能看到相应的足迹。其调查法、实验法、民族志、个案研究等方法在法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些方式共同的特征是贴近社会,反映生活。它不仅关注某一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还非常关注社会变迁的过程;不仅关注个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关注城市、市场、家庭、政党之间,甚至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弄清楚了这些社会事实,也就理清了法律运行的各种环境,只有这样,方能达到用法律来正确认识社会、规范人世的目的。

(2)实证主义哲学思想的启蒙

自文艺复兴后,西方世界一直沉浸在理性主义的乐观情绪当中。继自然、神这两个偶像之后,人们开始崇拜“理性主义”这一变相的“神”。从哲学宰制、神学宰制中走出的人,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自己宰制的世界,殊不知在那个世界里起着主宰作用的不是人自己,而是科学,我们称其为科学宰制。人在理性主义的驱使下对一切都感到快乐,这种乐观情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社会繁荣的深处也处处预示着危机。各种运动风起云涌,各种矛盾似乎一触即发,随之而来的是因未知而导致的恐惧,因恐惧而导致的怀疑。这种怀疑带来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革命。人们开始质疑理性主义构建的世界是不是真正属于人的世界,这种不断的进步是不是一定会带来幸福。在理性的世界里如此确定的东西,在现实中看到的却是相反的事实:失业、罢工事件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犯罪率不断攀升,各种冲突不断爆发……这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从理性建构的完美中渐渐走入现实显示的残缺;在认识到残缺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修补它。思考的结果就是实证主义哲学的诞生。实证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法国,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特?孔德。实证精神是这样一种认识论:它承认不能获得绝对的概念,主张从事物的现状、发展的条件、兴盛或衰落的缘由去观察、推测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会提出绝对的肯定或否定。实证主义哲学这种对社会事实的科学观察、分析以及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发现深刻地影响了之后法学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如同实证主义哲学家们批判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那样,法社会学家们采用这种新的哲学思想反对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用博登海默的话说,“实证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态度,它反对先验的思辨,并力图将其自身限定在经验材料的范围之内。”①正如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实证主义者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由此可见,以实证主义的态度来研究法律是所有法社会学家们从实证主义哲学中汲取的养分。

三、法社会学兴起的意义

法社会学的兴起既得益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商业的促进,也离不开对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的吸收与批判。它像自然法学、分析法学一样远离了天国与上帝,并越来越相信人本身的力量,从崇拜理性发展为崇拜科学。所不同的是,在“彼岸世界的真理消失以后”,法社会学所要进行的是对“尘世”而非“天国”的批判。它秉承实证主义传统,相信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与法律。无论是分析法学还是法社会学,都没有否定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理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关注生活实际的法社会学是在具体意义上完成自然法学自由、平等、人权的遗愿。应当指出的是,在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的视野下,法律上的抽象平等与社会关系中的不平等、抽象的自由权利与多数人实现自由的条件束缚、抽象的人权与实际人权状况等等,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与冲突。这种反差与冲突在其原有的理论框架下无法得到解决,于是,法社会学应运而生。随着法社会学的发展,许多法社会学家都尝试着给社会开出各种济世良方。迪尔凯姆通过研究社会劳动分工,提出了有机团结与机械团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主张在现代社会建立一种与有机团结相适应的新道德。卡尔?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及其本质的批判,提出了共产主义纲领,企图打破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之后为共产主义的新世界。韦伯试图从支配社会学、法律与经济伦理之间的关系(新教伦理)、统治类型的合法性问题等方面来解释世界,希冀达到头脑的清明。这些前人无论是站在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的立场,都在尝试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探索完善社会的途径。法社会学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现在正蓬勃发展。正如法社会学不会提供对事物绝对好坏、善恶的判断一样,我们也不会用绝对的好坏、善恶、进步落后来评价它。能确定的是,法社会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问题的角度,也为我们追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改善社会的途径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篇2:法社会学特征探析

法社会学特征探析

法社会学萌芽于19世纪末叶.19法国学者埃利希<法社会学基本原理>一著的出版则为法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独占一席之地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法社会学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法社会学作为法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和交叉性学科,从其初创到发展,从发展到成熟和繁荣,蒸蒸日上,笔者以为个中缘由实与自其身的独具特征或品格息息相关.关于法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特征--一个法社会学基本理论问题我国已有学者作过一些探索,比如,有的归结为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学科归属的边缘性①.有的则归结为工具主义、历史主义、反形式主义和法律多元主义②.这些归纳和结论挖掘和捕捉了法社会学在不同侧面的特征,反映了作者们对同一事物在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发现,其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不容否认.但本文认为,法社会学尤其是当代法社会学最重要的也最具实质意义的特征却被人们忽视了,那就是它的解释性和预测性.

作 者:刘焯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刊 名:社科与经济信息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C91 关键词: 

篇3:教学社会学论文

教学社会学论文

一、教学的社会学分析

(一)教学的社会学基础

师生在教育过程的相互作用中,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看,职业声望、社会地位和班级教育中的角色是对其教育过程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而在学生的角度看,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同辈的文化环境是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1.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的社会地位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客观的,一是主观的,客观的影响因素是指教师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素养和经济收入及居住环境等因素;主观的因素主要是根据社会的组成分子对该职业在社会中所具有的威望,以评价的方式获得。职业威望与社会地位是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因素的,一旦形成,不易轻易改变。班级是一个小社会,而教师在这个“社会”里则需维持学生的多种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价值观取向常常会受到社会价值趋向的影响,呈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尖锐地表现出其角色运行的困难度。

2.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良性进行。其中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环境和社会地位对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的学业有显著正相关的作用,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次,同辈亚文化对学生的学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是指某一社会团体中成员所形成的特殊行为模式和价值观,通常受不同职业、宗教、种族、低于、社会阶层和年龄团体的影响。亚文化因素对学生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班级体系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体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群体,批次间具有稳定的交互作用且有着共同价值取向的体系。班级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影响其目标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和个人两个方面。制度是规范团体行为的载体,通常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而对于个人因素而言,个人的身心需求、情感属向受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师生关系在社会体系中有各自的角色分配,但他们的期望应是一致的。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持这个社会体系合理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师生间存在人格和需求的差异,使得班级社会体系中的师生关系需要经过不断的调试才能达到一个合理的范畴。

二、对教学社会学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科学已逐步发展成熟。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对教学的理论方式进行探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如何教学的研究模式成果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推上日程。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向小领域发展,对日益成熟的发展内容加以总结,以社会学为基础教学理论,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使“教学社会学”以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发展方向。在教学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学校的社会功能,学校组织和学校文化;社会环境;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等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对教学社会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就教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来看,早期是运用团体动力学研究教师行为和班级氛围。这种研究方法是以实证和量化的研究方式作为探讨师生交互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理论不断充实,社会学者开始将班级作为一种小型的社会,采用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讨班级的内部结构与功能。而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在教学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以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师生关系在教育工程中的影响进行分析,触动了新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合几十年来的社会学的发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一直是主要的争执问题。定量研究认为,社会关系中处在普遍的法则,可对社会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且这些法则是可观察可测量的。但定性研究认为,定量研究的结果必须透过充足的证据支持,合理地进行“解释”来了解社会,教学的“量化”研究只能用于描述现象,无法深入本质。科学的社会学态度应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辅相成,并不存在彼此取代的关系,它们都是建立教学社会学的理论体制研究方法。

篇4:本土化社会学论文

本土化社会学论文

一、在学术领域的定义中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发生的前提是外来社会学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和当地实际情况能够充分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进行“本土化”的对象就是外来社会学,而这一过程是外来社会发生转变并且使得理论自身满足当地需要的过程,这种具体的转换过程需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起初,当一种外来社会学理论被引入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后就需要充分了解到当地社会的实际需求,理论的转化需要以当地的理论需要为基础,如果外来的社会学理论没能和当地的社会实际情况进行融合,就很有可能使得进入的新社会学理论始终处于一种被研究的“外来社会理论”状态而难以拥有社会基础,更无法谈及更好的发展,最终会成为一种没有社会根基的、不能被社会实际使用的“花瓶文化”,逐渐被本土社会逐渐遗忘。就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史上,外来社会和本土社会相结合的结合点一般都选择在本土社会的某个具体现象上,有时也会选取在某个本土社会的传统作为连接点,如上世纪中国社会学理论先驱严复在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时,对社会学理论进行了一个界定,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达到治这一状态的有关社会学理论以及相关常识,所以严复在对外来社会学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将不同文化的结合点选在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学术的群学特征上了。

在外来社会学理论和进入环境文化的结合种类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用外来的社会理论对自身环境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用本土的社会经验对外来的社会学理论进行验证,同时也会用外来社会学理论及有关方法为解决本土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资料,这些都是利用外来社会学理论和本土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是在这些结合的过程中,社会学学者们在这些结合的理论中找到了外来社会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也在不同社会学理论的对比中找到了自身理论和外来社会理论的不足,并且在不同社会学理论融合的过程中对双方理论中不足之处进行了修正和改造,最终这些行为都会体现出社会学的本土化发展倾向,还有一些学者和社会群体甚至会直接提出将外来的社会学理论进行本土化,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外来社会文化,通过这种积极的引进促进社会的变革,如新民主主义葛敏时期对“科学”和“民主”的引用。

最后,社会学理论本土化更高层次的指的是社会的学者在对外来社会学理论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以自身所处的社会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使用外来社会学理论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从世界社会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因为历史和整治方面的原因,社会学起源于欧洲后传播至美国,在这之后两者交替成为世界社会学中的主要发源地,因为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强大,他们所主导的社会学理论成为了强势社会学,而且这些社会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标准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除了欧美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的社会学也必然存在一个学习和对欧美社会学掌握的过程,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为了学习内容本身,而是在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以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基本研究对象进行先进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在本土化的基础上使得外来的社会理论对本土社会产生积极意义。

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将自身所处的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意味这要对本土社会中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真正科学的理性的社会学本土化是选择和本土文化有差异或者本土文化中的空白作为外来文化研究的突破口和重点,而从社会学本土化的不同角度来看,一般来说社会学者比较重视社会结构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将这些作为最基本的问题突破口,如墨西哥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学者曼努埃尔加米奥在对土著印第安民族社会文化的研究和非洲学者A阿格沃沃对约鲁巴人口头文化传承以及日本社会学学者有贺喜左卫门对日本乡村租赁制度方面的研究等等。

二、社会学本土化

作为一个对社会现象和不同文化进行研究的社会学术活动,其研究重点并不在于对传统社会学理论中的理论和应用进行改变和修正,而在于通过对外来社会学理论中对于本土社会中问题又帮助的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本土化结合,从而形成能够解决本土问题的具有本土特点的理论和实际方法。

从社会学本土化理论更具体的层面来讲,社会学本土化有着这样几个主要目的:首先,社会学本土化的最基础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外来社会学的进一步认识来增强对外来社会的认识,而在研究这种认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虽然欧美等发达地区的社会学学者在较长时间段内的研究获得了几乎大部分社会学理论的共性研究理论,但是这些理论无论从结构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或“美国中心主义”等西方特征。所以这些社会学理论对于西方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或者和欧美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就不具有相对适应性,这些社会学理论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和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也都是有限的,如果通过这些理论来解决当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在进行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外来进入的社会文化的内容上有所了解,还要对外来文化相对于社会本土的适应性进行仔细的研究,这些研究通常是以一些具体的形式进行的,如拓展对本土社会的了解,深化对本土社会的理解,强化对本土社会的有效预测等等。

其次,社会学本土化的核心在于促进全社会对社会本土化这一行为的应用。社会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应用性,社会学的正确应用以及合理的外来社会学的引用对于解决本土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各种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能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科学化水平。社会学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解决社会问题时不仅可以根据某个社会学理论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实施,还可以利用社会学理论中的具体实践方式(如社会市场调查、社会指标统计等等)进行社会组织活动管理。然而在对外来社会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如果没有根据本土社会的实际情况或者没有以本土社会理论环境为依据提出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甚至对外来社会学理论机械的照搬照抄,不经过本土化而直接应用到现实的社会当中来社会问题,就难以实施或者在实施之后无法得到措施实施前的预定效果,还会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最后,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在于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社会学方法,这个目的和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目的和核心目的互为前提,相互依存,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要增强对本土社会认识和外来理论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科学方法,因此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形成具有本土特点的新的社会学理论就需要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本土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对外来社会理论进行合理地改造。除此之外,将外来的社会学理论改造成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社会学理论这一过程也是社会学理论学者加强对本土社会理论、研究活动以及各项社会活动的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外来社会文化的接受改造能力,也发现了对本土社会有利的社会学方法,获得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理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学本土发生并体现于外来社会学尤其强势社学的合理成份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地过程中,其目的就在于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增进社会学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社会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社会学学科的引进国和后发展国家(如非欧美国家)来说,只有经由社会学本土化这一途径,实现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社会学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得以成长发展,根深蒂固,才有可能形成新的社会学学派,社会学者才有可能获得在世界社会学界中与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国和发达国(如欧美国家)的学者平等地对话、交流和合作的条件。

篇5:社会学的论文

社会学的论文

引言

国际建筑学界有句名言:“城市建筑是长官、开发商、建筑师和市民合谋的产物。”[1]这句名言可以推广到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的各个环节。城市建筑就是一种制衡与博弈,在这场“制衡”之中,城市市民作为这场“战争”的主体,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且举足轻重的。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潮流,开始进行城市运动。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的中小城镇,大约有1.6亿的农民改变阶层性质,转变成为工人、城市居民、商人等,这些农民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这就是中国农民造城运动所取得的巨大“胜利”。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社会阶层出现了极端化的分离,产生了更加严重的收入微薄、生活条件艰苦的底层群众。 [2]近年来,不少学术界的研究人员针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减轻贫富差距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减少此类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大城市化的进程。目前,由于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城中村的流动人口被边缘化现象也随之出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只有纠正歧视民工的心态,通过政府不断改进政策,才有可能逐步解决民工潮和农民进城的种种问题,才有可能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走向稳定、积极向上的道路。

一、底层社会研究的意义

(一)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的农村人口,一般指农民,聚集在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并且改变原有的生活、娱乐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从而转变为城市市民的过程。城市化进程对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城市化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农民的造城运动。城市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世界上本没有城,没有市,通过人口的迁徙、聚集起来共同生产、生活,由点到线到面的组成过程。城市发展了,就业机会多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他们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对城市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4]

(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从目前的土地面积上看,已经无法满足我国70%的农民数量,加上现代生活成本的提高,农民无法依靠农业生产得到充足的收入来源,往往需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才能满足。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大量的阻碍,[5]所以分析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积极改善城乡劳动力结构,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合理规划并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

(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高水平的城市化进程是同步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实现更高城市化的水平,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则有利于促进实现全面小康。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进而开辟一条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到的奋斗目标。 ,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为“基尼系数”,城乡差别的指示为“城乡居民收入比”,这两项指标自以来持续扩大,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程度上的差距,[6]使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存在诸多的阻力。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要解决城市化面临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特别是要善待进城农民,要关心和保护农民和市民的利益。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二、市民化面临的障碍

由于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农民为告别落后的农田生产耕作享受现代城市快捷方便的生活而进行的“跳龙门”现象,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使得国内亿万农民汇成浩浩“民工潮”。[7]然而从目前国内城乡制度和政策上来看,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面临着地域、收入条件的阻碍,同时由于落后思想文化、教育程度低等原因使得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变得更加缓慢。

(一)思想观念的障碍

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众多大中小城市的政策的影响,农民用地被很大程度地限制。由于教育条件的不足,导致农民文化程度低,这就造成了农民在与城市居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加上城市居民为保护自身的城市不受伤害,在思想、行为上无法接受农民,进而形成了一道道的人为壁垒。[8]然而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缺失,加上长期受到压力,造成农民自身转化成市民的矛盾心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出现农民与市民之间相互排斥,因而使城市化进程的主题出现矛盾,严重地阻碍城市化的进程。

(二)利益的障碍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到了现有的现实利益,一方面从农民身份上的依附得到了现实的利益,另一方面,加上当前的二元制城乡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得到了双重的福利。这样使得农民不仅享受着城市所给予的待遇,同时又享受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所给予的'特殊政策利益。由于农民工对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与城市居民在很多方面无法融合,农民工们也开始排斥城市市民,从而造成城市市民与农民工相互排斥现象。[9]   (三)城市发展政策的限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3月,国务院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年10月,又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10]在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实际上就是控制农民进城的现象,同时控制农村人口进城的数量以及城市化,这就大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加上其他一些人为的限制政策也在阻碍农民发展,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四)经济发展的内在障碍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的需求量很大。但是,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出台,科技、文化、交通等各方因素的影响,促使企业的发展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导向的集约型经济模式。用先进的设备、高效的管理代替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前者开始发生矛盾。企业倒闭了,改革,合并等一系列形式的转变,大量的农民下岗失业了。部分农民工被迫返乡,回家后强烈要求当地政府解决其工作、生活和经济保障,这就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问题。 [11]

(五)户口障碍

由于我国长期坚持计划经济的体制,采用二元制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处于较大的状态,并且长期造成城乡的贫富差距,使得城乡之间长期处于对立的关系,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造成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在这样的对立中,城市市民由于承受心理、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自我膨胀的错误思想,将农民阻挡在城市的门外。农民为了城市的建设以及自身的发展,纷纷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建设付出青春年华,奉献一生。这种做法违背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六)保障制度障碍

首先我国房价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主要针对高要求、高薪资的客户。[12]其次,由于社会分层的不同,农民工子女在享受教育资源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由于当地出台的对农民工子女占用教育资源的反补偿政策,农民工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必须支付超出数倍的借读费用等,由于高额度的教育支出,使得大量的农民工子女面临着失学和辍学。第三,在今后几年,我国新增的劳动力市场不足,使得就业率仅在40%-50%之间。[13]这就使那些无法改善就业的底层人民生存、生活条件。这些问题都成了阻碍农民工进城的关键性问题。

(七)文化素质的障碍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教育资源却相对不足,许多农民本身对教育也缺乏重视,受教育程度低,这就使农民与现代城市的高科技、高水平的生活格格不入。农民的精神生活依旧贫困,生活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始终保持着落后的习俗和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陋习,同时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都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三、规划措施和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规划体系

由于社会的失衡,构建城市规划的过程就需要建设者从失衡中走出来,走向惠普,同时密切联系农民,关注他们的心声,既要尊重市民,又要维护农民们的利益和地位,提高农民、市民的参与度,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构建一个能统筹兼顾的全面协调的城市规划。

1.规划注重需求关系

出于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尊重和考虑,针对社会底层群体所面临的生活成本、居住条件要求高,使得他们的支付能力无法承受如此大的范围 ,加之生活压力的存在,因此出现了生存危机。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农民的居住、就业、公共活动空间的供给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同时合理布局城市的功能,最大的发挥城市功能的作用,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密切人们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降低人们出行的速度,减缓生活的节奏,同时还能够减少出行的时间、成本,解除人们的出行压力以及选择出行方式的限制,同时促进底层群体的生存与发展。[14]

2. 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住房供应充足是合理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政府在加强调控城市规划时,就应该充分城市住房的供应,合理供应结构。从改善底层农民的住房条件出发,大力加强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及建设住房的建设,同时加强对房价的宏观控制,缓慢房价的上涨速度。同时从房屋的根本出发,严格土地的管理,加强对土地供应的控制,合理土地开发,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同时降低土地开发的成本,提高房屋的供给能力,确立和完善享受住房优惠政策的标准,加大在普通住房方面的扶持力度,同时提高住房对农民的保障能力,发挥住房的根本性作用。[15]

3.加大公共设施投入

要加大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高和改善底层群体生活区及聚居区的城市公交系统和公共设施系统的配套,缩小居住环境之间的各部分差异,重点抓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教育设施建设的公平性,让农民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优质的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

4.公众参与机制

遏制运动式规划,在“前规划”上下功夫,城市规划不应“闭门造车”,不能只依靠“墙上宣传”,要改变原来的弊端机制。新的规划机制应采取多部门、多领域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开门”的方法,同时加大公众参与社会规划的机制,拓宽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规划的渠道,提高公众参与深度以及层次,并更好地将公众利益作为工作的重心,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规划管理制度。[16]

四、结语

昔日农民工摇身一变成了城市的新主人,城市化进程引发的中底层社会问题应该予以重视,坚持底层群体的利益为本,使其始终保持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篇6:社会学论文:民族社会学

社会学论文:民族社会学

一、我国民族社会学专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对于就业前景分析,因为民族社会学涉及到我国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所以社会学在就业方面还是十分明朗的,社会学关系着社会问题的发现以及解决方案的出台,可以说关系着我国未来民生的安保和社会的稳定,未来将是我国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领域。也正是其在未来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注意培养学生在基本的知识理论方面的教学情况,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知识运用以及社会研究能力的培养。那么,什么是社会研究能力?社会研究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学的应用性的体现。这是我们进行大学民族社会学教学的重要步骤。进行民族社会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在基本的理论掌握方面十分娴熟,更是需要夯实的实践能力作为基础。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如何进行民族社会学的实践教学。所以笔者在此,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民族社会学的实践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二、民族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从大学本身来看,我国的大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顾名思义,就是侧重对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顺应大学的类型,其育人目标也就侧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以及知识面的培养,往往培养知识面宽,综合能力高的综合型人才。最后是教学型大学,对于教学型大学来讲,人才培养的通用性是他们的主要依据,在社会性以及专业性的兼顾的前提下,承担起大众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大学,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应用型人才。以我们的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为例,我校属于教学型大学,所以,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基于教学型大学的转变策略,树立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改革目标,笔者认为,对于民族社会学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思路

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就要求学生在拥有夯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将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的基本技能。对于社会学专业来讲,我校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改革教学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专业课程方面,不同年级有明显侧重。低年级侧重通识课以及基础课,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高年级侧重专业基础课,同时应该适当添加个性模块课,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面得到更大程度的扩展。这些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保证自己的基础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对课程的选择,这样便进一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空间。

2、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同时,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这样才能够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样是按照不同的.年级分别来进行实践教学尝试。低年级要注重对学生社会意识以及社会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途径主要依赖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鼓励其相互讨论,借此来培养学生合格的思维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专题知识报告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得以提升。

三、结束语

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大潮的不断逼近,在更高的教学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的社会情况以及高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同时采用更加贴合实际的高校改革方案,来进行民族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而实现民族社会学实践教学的途径也不仅仅是笔者提到的两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努力,才能够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

篇7:社会学论文选题

社会学论文选题汇总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职业女性生涯发展研究

论我国工伤保障制度

网络隐私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社会保障市场化改革的国际考察

试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美、新、智三国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兼论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朋辈影响青少年滥用软性药物的因素

我国电视广告女性歧视问题初探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事务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

日本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西安老年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

工业化与中国养老金制度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西安市高校老年教师居住问题研究

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下岗与失业:中国特色的失业现象探讨》

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

中美城市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关系

新来港青少年社交节的困境与解困

网络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方式变革——双向导向型社区管理模式的确立

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整合机制探讨

城市社区自治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的研究——百步亭社区文化建设为个案

广州居民社会规范的探讨

胜东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城市基层社区

管理体制

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当代中国

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探析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

城市老龄化社区建设探析

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期中的利益矛盾与整合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化与公共政策

制定转型期我国社会利益群体研究

论费孝通的系统思想——基于系统

哲学和系统科学的一个尝试性研究

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与社会稳定——九十年代桂林市的个案研究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和当代的全球化

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

论社会在稳态中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

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时代

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统一论纲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架构

论社会关系资源在城市反贫困中的运用

推进中的苏州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关于工业园区(湖西社区)、全阊区典型调查的分析

论中国的市民社会:历史考察与现实建构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角度

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西部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台湾高山族聚落形态的研究

理想问题的人学思索

论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策略

市场经济与个性解放

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西南一个水库移民区的故事

现代化进程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解放新论

对城市环境形象规划的初步探讨

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 人、文化、社会的互动——对陈序经“全盘西化”论的一种文化哲学述评

生态城市研究

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

社会变迁中的苏南农村性别分工研究

边缘性:中国社会结构性质分析——以重庆合川市为例

桂林文化底蕴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传统与嬗变:地方社会转型中的宗族与民间信仰——以闽西客家桂龙乡为例

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就业率影响及政策研究

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

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转轨与转型期经济交易的资源与费用分析

网上公关初探

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一现代人文精神建构论纲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生态城市系统管理研究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

社会系统发展论纲要

城市文明社区创建问题探讨

农村迷信与农村社会展——广西资源县迷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村妇女发展研究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

论城市本质

小传统场域中东西文明的汇聚——阳朔西街的文化互动与文化传承 信任、契约及其规制——转型期中国企业间信任关系及结构重组研究

人间胜境的文化变迁——兴坪镇渔村的人文资源与文化传承

城市空间结构的扩散及其效应——现代化视野中的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

草坪潜经村的风土民情与社会变迁

话语分析与商务谈判

广告语言创意与社会文化

人类学的一个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

论公关语言及其语用策略

试论黑格尔费尔巴哈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创生的逻辑关联

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

中国农村阶级层分化与税费制度改革

语言在谈判中的作用——威胁

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

网络人际交往探微

我国城市变革中的街道社区管理组织重构

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人的建设

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视角——以家庭为公层单位

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以武汉市江汉社区建设实验为例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城市职能结构类型及优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大众传播媒介对苏南农村闲暇生活变化的影响 济南市城市社区类型划分及管理模式研究

现代化背景下的村落宗族现象透析——以安徽省陈阁村为中心

社会化有效性研究

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关系研究

大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网络聊天:第三种公共交际方式

吉林省农民外出对求非农活动的村级研究

关于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整合研究——社区整合的理论建构与机制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研究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探析

苏南村民自治的考察——对村民权利虚化的分析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对泰州市黄桥、戴南、新桥、溱潼四镇的实证分析

探索中国城市管理之路——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社区人口管理转型研究

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策

农村社区精英与村民再组织——皖西大别山区石村的观察与思考

沈阳市社区建设的思路及其对策研究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械理集结探讨——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区个案分析

网络组织的兴起——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网络化关系研究

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

试析市场经济变革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研究

对中国旧城更新中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

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沪东教会为例

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公民文化——一种政治文化的思考

第二家庭——家族企业的人类学研究

中国现阶段农村上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

社区:福利的新型依托——城市社区福利的尝试性制度创建

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对河北农村社区“私了”现象的分析

农民现代性的现状及其获得途径

农民的法律意识与农村法治化进程——对丰宁黑山嘴镇农

民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

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对兰州市安宁区水村、孔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

变迁中的治理理念及中国实践分析

西北农村地区回簇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三甲集镇上集村为例

非正式制度与乡村制度变迁研究——五里树实地研究

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研究——以旧沟、赵家沟村为例

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以什刹海风景区为中心

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

非营利组织及其价格机制研究

论网络交往实践

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对炎方苗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

关系资源的占有、使用与农民的阶层分化——安徽两村实地调查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 社会视角:“部市村庄”都市化发展问题研究

中韩谈判手之间文化差异

西方社会化研究的新拓展

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秩序

论促进城市社区空间邻里环境塑造

村级社区带头人:农村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分析

城市贫困化问题研究

农地制度变革过程中农民的态度分析——对湖北和浙江地区农民及农户的调查

湖北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计会学研究——对宜昌市两大农村社区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实证研究

文化休克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观

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

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

颜村家庭养老研究——理性选择视野下的老人对

P与 L/G的权衡 太极拳群体的社会网和社区养老研究

女性无法抗拒的黑洞——解读社会的“性别认同”

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研究

互联网网上聊天中的人际知觉的研究

成功老龄化毕业控制理论研究: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

智慧显义理论研究:成年人生活规划能力及其评价

“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

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关于中国人社会化模式的一项教育社会学研究

肥东县春节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考察 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夫妻平等地位研究

皖南山区宗族聚居型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变迁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

平地女性与山地女性——大理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下女性地位的变迁

职业能力倾向量表EAS的修订

社会转型与HIV高危险行为:甘肃戒毒所的调查与研究

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日本老龄化问题及春对策研究——兼论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

论个性化消费与企业营销文化的关系

中国地方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运作——以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个案

探讨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模式的建立

婚姻家庭和谐论 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初探

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养老问题探析

同性恋合理性研究

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休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视角

单亲家庭子女人际交往——互动特征分析

网络发展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

社会转型与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变化的研究

社区为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系统的开发

论促进城市老龄人口政治社会化

论人类性别观的现代转向

市场化取向的社会福利观重构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甘井子区青年社会地位与作用的调查分析

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 青少年与黑恶势力犯罪问题研究

社会变革中女职工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

当代文化变迁与青少年社会化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青年网络犯罪防控体系研究

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状况与对策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

土地被征用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中国现代婚姻文化嬗变研究

中国现代家庭文化嬗变研究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个人地位、网络结构、社会支持与身心状况

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

篇8: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兴起与现状

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兴起与现状

早期的技术史家以及科学社会学家从技术的外部宽泛地讨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把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技术活动,其研究成果为技术社会学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在STS研究出现“技术转向”的背景下,一批研究者突破了技术与社会的边界,将“技术-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化型式,从技术的内部考察技术的社会特征,从而形成技术社会学的三种主要经验研究纲领.进入90年代以后,原有的研究纲领继续得到发展,同时,由于人类学家、文化研究者等介入技术的社会研究,技术社会学开始演变成一个多元化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作 者:莫少群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C919 关键词:科学技术   技术社会学   技术系统  

篇9:基于法社会学探讨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论文

基于法社会学探讨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论文

信访制度是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之一,在建国初期以及随 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对我国的发展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眼下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处理不当, 果不堪设想,甚至会危害我国的稳定,许多专家和学者也都 吁对其进行改革。

笔者认为应彻底改革现行的信访制度,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让我国的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且做到一切权力的运用都是基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排难解纷这个出发点,严格做到依法办事,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筑幸福,这才是解决我国信访问题的最终出路,这样我国的信访制度才会发挥应有作用。

一、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由来及现状

我国的信访制度形成于新中国初期[1].1951 年《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的颁布正式标志着我国信访制度形成[2].1995 年颁布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信访条例》,并在 年对其进行了修改[3]. 年我国对信访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即中央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与通报,而是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办法。这标志着我国的信访制度正在不断走向完善。

过去的十几年我国信访制度进入了一个规模大、时间长、原因复杂的时期,对我国信访制度而言是另一个高峰期,而且信访形式五花八门:个人访、群体访、闹访、跪访、越级访等。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全国信访数量有所减少,但仍在高位运行。自从 1993 年起全国范围内民众来信来访总量在不断的攀升, 年,全国范围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以上三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量首次突破 1000 万件次,、年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同比上升了 8.7% 、2.9%,2003 年,因为受非典疫情这一特殊情况的影响,信访总量与上年相比基本没变,但群众集体上访总量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上升了 5.1%.到 、2005 年来信来访总量达到了顶峰。不仅来信来访总量连年攀升,而且普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上访者的最大期望是见到高层领导;第二,群体性问题明显增多;第三,重复信访特别是重复集体上访所占比例大;第四,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相对集中;第五,非正常上访、无序上访问题倾向明显[4]

.信访本身虽然具有权利救济功能,有利于了解民意、下情上递,有利于人民群众进行申诉、检举和控告。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另一面:连年攀升的信访总量严重削弱了司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维稳成本也急剧上升,严重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各级政府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全社会“信访不信法”的思想,阻碍了法治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二、我国信访制度陷入目前困境的原因初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来信来访的总量连年攀升,居高不下?我们可以从法社会学的角度作如下分析: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矛盾也大量涌现出来。加上近年来政府调解职能弱化而民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当事人在裁判结果不公平又告状无门的情况下,上访便成了解决其告状无门、寻求利益保护的唯一通道[5].这也是导致我国信访总量不断上升的直接原因。其次,高昂的诉讼成本使得人们不愿意选择司法途径去解决纠纷。导致诉讼成本高昂的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法官们的办案效率低下,我国有些法官本身素质不高,尤其是基层法院的法官大局意识不够,甚至还有些法官对待当事人时有着官本位思想、根本不具备服务意识,对当事人不友好、态度不端正、行为不规范等,在办案过程中喜欢拖延时间,导致金钱的浪费;第二,简易程序不简易。民事诉讼法规定有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但在实务操作中,很多简单的案件都没有使用简易程序,不仅适用了普通程序,提起了上诉,甚至申请再审。从诉讼资源的利用来讲,是很浪费的,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会随之增加;第三,诉讼周期过长。我国法律对民事案件的审结周期规定得过长,并且有些法官也经常不遵守民事案件审理的法定期限,任意延长,导致许多案子久拖不决,因此严重加大了当事人的精神压力和诉讼成本。以上三点是许多当事人放弃司法途径转而走上信访道路的重要原因。再者,是因为信访者本身对法律缺乏认知和理解。有的案子本身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但由于当事人不了解法律,而且思想往往比较偏激,认为“权大于法”,并且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而一味的走信访之路。最 ,我国信访体制本身就不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缺乏终结机制。由于缺乏信访终结机制,好多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就向上级上访,甚至越级上访,更有甚者直接跑到北京上访,法律对当事人的这种行为也无可奈何。所以就出现了不少案件的当事人无理缠访、缠诉、纠缠不休的情况。

众所周知,我国信访制度主要具有监督、信息汇集、民主参与和权利救济等主要功能。信访制度建立之初的本意就是为了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增进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信访制度的设立也是为了对行政权力的运用起到监督作用,防止行政权力的不当使用和滥用。但针对目前愈演愈烈的信访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及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解决我国信访制度困境的原则和措施

首先,笔者认为想要行之有效的减少信访问题,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依法办事的原则。国家公检法部门在处理各种各样的案件时,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以做到矛盾双方都心服口服。第二,对当事人高度负责任的原则。“立党为公,执法为民”,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是各级人民法院应尽的社会职责。

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等部门的办案人员只有这样做,才会使人们相信法律,对法律不会失去信心,才会使信访案件越来越少。第三,严格的责任追究原则。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如果发现司法部门和办案人员有裁判不公,徇私枉法的严重失职行为,必须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这样才有可能从源头上解决当今信访问题面临的困境[6].

其次,如何有效地解决当前的信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全国各级政府以及司法部门正在组织研讨,积极寻找解决信访问题的理想方案,以期尽快缓解日趋增长的信访压力。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信访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稳定与发展,党和政府应该将其规划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去。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任务,国家应该制定出一套长期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一,降低诉讼成本。这是使当事人放弃上访的重要一环。诉讼成本一旦降低,很多老百姓都会愿意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纠纷。所以,法官们应该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积极提高办案效率,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来办案,严厉杜绝任意拖延办案时间,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和时间。第二,法院应该加强自身体制建设,增强法官以及司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司法办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严格依法办案,才能有效处理各种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官和司法办案人员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使当事人相信法律的判决,心服口服,从而不再去上访。第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我们知道,进行信访的人群中大部分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法盲,同时没有经济能力聘请律师,所以为了更好的帮助弱势群体,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纠纷开始阶段就有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给他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让他们认识到纠纷的根源所在,让他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只要处理得当,肯定能够有效控制信访案件的数量,而且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发展非常迅速,但这对于社会纠纷和信访案件日益频发的今天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党和政府应该不断地切实推进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使其从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第四,国家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出一部正式的有关信访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当下关于信访的法律规定比较多,但大多级别比较低,没有一部是国家层面上的规章制度,权威性不够,最好由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出台一部法律,来约束有关信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同时规范信访人的行为。简而言之,由人大制定法律,规范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行为,提升民众信任度。这样广大群众才会信任信访部门的解决方案,才会信任法律,就会减少信访数量尤其是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现象[7].

我们知道,信访制度是民众向党和政府表情达愿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迫切希望通过信访活动表达自身的愿望和要求。而当前信访案件数量的急剧攀升,表明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正在不断提高,需要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自身的申诉权。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应彻底改革现行的信访制度,充分发扬民主,让我国的公权力在“阳光”

下运行,并进一步平衡信访问题与现行司法制度。

笔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信访能够从人民群众的意识中慢慢淡出,当人们面对矛盾纠纷时,将自觉地选择法律、信任法律,而不是走上信访之路。

篇10:宋明理学的兴起论文

宋明理学的兴起论文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思辨性最强、体系最完整、最具现代哲学意味的一次哲学思潮。宋明理学的兴起迎合了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历史趋势和唐宋以来社会对儒学复兴和儒家伦理道德权威的重建的历史要求,对宋明及其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重建伦理道德权威的两种思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本文试从历史角度考察宋明理学的兴起原因,并以朱陆之辩为切入点分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宋明理学(又称宋明道学)的兴起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它一方面迎合了唐宋以来混乱的社会局面和思想状态对儒学复兴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回应了佛道两教对传统儒学社会地位的冲击。理学的兴起与迅速发展给宋明及其以后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宋明理学的主题是重建儒家伦理道德在社会思想界的宗元地位。在这个主题下理学内部存在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种发展思路。两种思路宗旨虽同,而在方法上却产生了分歧。朱陆之辩正是此两种思路的一次全面较量。

一、理学兴起的历史考察

8世纪末至9世纪初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本来十分强盛的唐王朝开始衰落,各地拥兵自重的藩镇形成了枝大于干的局面。这种政治权威失重的状态又连锁地引起了社会思想界的混乱:传统儒家伦理规范好像失去了对社会思想控制的主动权,失去了往日不言而喻的权威。这种思想混乱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北宋初期。10世纪60年代后,经过南杀北伐,北宋政府大体上恢复了中国统一的局面。然而经历了长时间的混乱无序状态,社会思想却很难一下子就回到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就给儒学的复兴提供了历史契机。

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和冲击是宋明理学兴起的另一重要原因。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和道教在与儒家的冲突、协调与适应过程中一直在侵蚀着主流儒学的领地。佛教在南北朝之后中国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至六祖慧能顿悟派禅宗取得胜利时它已在中国思想界稳稳地扎下了根。虽然中国化的佛教吸收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与术语去迎合中国民众的心理,但其出世的宗旨仍与儒家的入世精神相去千里。与此同时,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开始依附经典和借用佛教的一些术语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唐王朝时期一度还被尊为国教。佛道这样的广泛流行和中央的一再亲近佛道的行为无疑给保守的儒家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儒学已经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了,否则就难以继续生存。

以上两个因素都是宋明理学兴起的外在原因,而由此引发的重建儒家伦理道德权威的要求才是推动儒学变革的内在动力。自两汉以来,尽管儒学一直经历了重重磨难和数次改头换面,但其社会伦理道德宗元的地位却是愈加巩固。长期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国家、社会权威建立的思想基础。儒家的价值规范、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化形式化的礼学体系一直是不容置疑的。而在唐宋时期由于思想混乱和佛道流行却导致了人们开始对传统儒家缺少系统的本体论证支持的方法论思想产生了怀疑。而传统儒学面对怀疑情绪却无从应对。问题摆在了宋明知识分子面前:怎样消除人们心中的疑问去恢复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权威?解决问题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对传统的伦理规范和观念进行系统化地论证。宋明的思想者勇敢地担负起了重建时代精神、重新构筑人们伦理价值世界的重任,理学应运而生了。

二、理学要解决之中心问题――重建伦理道德的宗元地位

“天人合一”思想一直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范畴。天人相通,由天道而及人性正是儒家发展其伦理道德的思路:由天道的不证自明而及于人性本善的不证自明,从而至于伦理道德规范的不证自明。但是在儒家学说的发展史上,关于“性与天道”的论证一直相当薄弱,对道德学说所依据的终极真理的论证十分稀少,有的只是只言片语和浅尝辄止。伦理道德学说的合理性其实需要一种可以言说的系统理论和价值基础的支持,可历史上儒者一直把它作为现实的肯定的'不证自明的价值基础。但是当它受到外来的佛道两教及其他思想的冲击时,儒者却拿不出更好的理论去解释“为什么是不可论证的真理”时,人们就会怀疑其可靠性:凭什么道德是社会价值的唯一尺度?失去了稳定知识判断前提和价值基础的人就会追问反思。这种追问反思曾经给佛道留下了生存空间,使得关于终极真理的论述和关于人性本原的论证成了儒者十分尴尬而其他思想十分活跃的领地。

这种追问与反思也是儒学复兴和权威重建的起点。从中唐韩愈李翱的“道统论”、“复性说”的提出一直到北宋五子再到朱熹陆九渊,儒家学者一直试图在思路上超越道德与秩序,追问其背后的根源。他们重新诠释了“性与天道”的问题,引入了许多佛道思想资源,对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基础给予了系统的本体论证和方法论证。宋儒逐渐地确立和明确了“性”、“理”、“心”、“情”等一整套观念,核心是将过去合理性的依据从“天”转向“人”,把人的本性“善”作为不证自明的本原与“天道”相通,确立一种贯通天人的绝对真理,从而恢复伦理道德学说的形而上地位。宋儒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建立起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周密的论证,但理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内部也出现了论争。

三、理学发展中的两种思路

其实在宋明理学诞生之初其内部就一直存在着争论。被公认为是理学奠基人的二程兄弟的思想就各自代表着一种不同的思路。程颢从孟子思想中阐发了“仁”的观念,推崇“吾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在他看来,人必须了解到人与万物本原为一的道理,然后他所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个“理”放在心中,就会诚实地遵从这个道理。而程颐则通过《易传》发挥了“理”的概念。他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外在的超越的“天理”,人们需要身体力行地去体会从而践行这个外在的“理”。两兄弟看似细微的差别却成了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分歧的开端。

真正把“理”和“心”的区别发展到极致的是朱熹和陆九渊。淳熙三年(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在江西上饶鹅湖寺展开了一场辩论,这就是有名的“鹅湖之会”。朱陆二人的分歧在辩论中全面爆发。正如与会的朱亨道在《象山年谱》中所言:“鹅湖之会,谈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1]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辩论不欢而散。朱亨道之言的确涉及了朱陆二人在教人修养方法上的分歧。而在此背后却隐藏着程朱与陆王两种思路的全部差异。

篇11:法律社会学的论文

法律社会学的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多年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企业理论界和企业法学界探讨较多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我国的法制建设,谈一下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原因和范畴。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理论在我国发展较晚,但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企业过去和现在都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从现状分析来看,主要有三种表现:

1企业责任与非企业责任界限不清,许多企业仍承担许多政府或社会的职能。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社会责任承担过重,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于一体,承担许多非企业的责任。当然这里有些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些是应该由社会保障完成的社会责任。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旧体制上未能很好地衔接,企业仍然承担着许多本该由社会承担的责任。

2有些企业在经营中,自身素质逐步提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并不仅仅来自企业经营的结果,而且来自公众消费及企业所处的环境文化、政治原因的互动的结果。企业如果要长期经营,则必须要关心其周围的环境问题。只有良好的外围环境,才会带来长久的利润。因此有些企业注重形象发展,积极接纳下岗工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积极从事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

3有些企业过分强调自身利益,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有的企业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损害其盈利,因此不仅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就连其自身应尽的义务都做不到。例如企业应该为职工上养老保险,这是一种法定的义务,但仍有许多企业并不履行这一义务。更有甚者违反8小时工作制度,变相或是赤裸裸地增加职工的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

二、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原因探寻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一定要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法制规则,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规范经营。法制是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市场主体规范运作、协调发展的必要的强制性调节手段。如果没有法律这一确定、强制、权威的天平,企业的利益不仅不会受到保护,而且可能受损。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可以避免国家直接干预的负面效应。国家干预经济是市场失灵的必然结果,但这种干预往往带有干预者的个人偏好、信息失真等缺陷。为保证国家干预的科学、准确,防止干预失灵,迫切需要法律加以规制。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更需要国家干预法律化。在计划年代,企业的功能发生严重的扭曲,企业办社会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当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学术界重视的时候,一个首要问题就是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范围,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定化,避免政企不分、企业和社会职能混淆的消极后果。

2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行为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有着重要影响,其责任范畴势必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行。要保证市场经济运行,首先要规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各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多通过立法或判例的形式确定企业的社会责任。19美国道齐诉福特汽车公司案表明企业盈利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与消费者利益存在矛盾。虽然法院判决福特公司继续分发股利,但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争议至今从未停止。1953年史密斯制造公司诉巴劳案被视为是公开、明确要求董事会放弃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行动指南的判例。此外,德国的《股份公司法》、英国的《公司法》分别肯定承认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对缓解劳资关系,保护消费者、提高产品质量都有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有了新的意义。欧盟不久前在哥本哈根召开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讨会。专门讨论如何解决结构调整造成的失业问题。可以预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西方企业将会更加注重调整与社会的关系。

3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瓶颈在于如何激励企业的活力,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经验表明,如果企业社会责任过小,必将损害社会利益,导致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许多社会问题,从而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如果企业社会责任过大,必然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尤其是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在竞争中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破产现象将会增多。如果企业把多余的人员推给社会,别的什么也不管,那就会对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保障。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如果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进而波及社会稳定和国家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4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了“全球协议”并在7月在联合国正式启动。该协议号召公司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九项基本原则。这九项基本原则是国际社会对企业特别是公司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呼吁,它对各国如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该顺应此趋势,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避免法律空白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范畴的`理性分析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动因。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企业仅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利益最大化是其关注的首要目标,它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完成本应由政府或社会完成的工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盈利最大化的目标越来越受到挑战。如果仅考虑企业和股东的盈利而忽视其他社会利益,将会引起社会对企业信誉的怀疑,从而引起企业产品滞销、工人失业等大量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完全抛弃社会责任,其自身利益也可能受损。因此,企业承担某些社会责任,不是完全放弃自身的盈利,而是在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进行考量中,把获得利益的方式与时间进行变更和延长而已。

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可以包括:企业对雇员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等六个方面。

3企业社会责任的定性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既有道德责任,又有法律责任,而且首先是一种道德责任。但道德责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项制度不完善,企业又缺乏承担盈利以外的社会责任自律机制,势必造成一些不良状况发生,阻碍经济进步。因此需要将一些关系到企业切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内容法定化。在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过程中,要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将纯粹的道德责任与非纯粹道德责任分开。因此,笔者从企业责任的利益状况进行分类,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直接影响企业利益的社会责任,影响社会效益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对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

从企业发展来看,只有盈利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而直接影响企业利益的社会责任则不仅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也是直接影响企业利益的自身责任。如果企业以盈利来排斥这一问题,那么不仅不会带来更大的盈利,反而会损害企业的利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曾指出:公司的首要责任是提高效率、赚取利润;公司以最低廉的价格提供最大量的产品,就是在履行其社会职责;赚钱与社会责任之间没有任何冲突。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损害股东和全社会的利益。因此,企业对雇员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的强化与企业运作的经济性质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纳入企业的法律责任。

对于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如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这一问题不仅关系企业长远发展,而且关系社会的发展,但是企业作为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短视性造成其在追求盈利最大化时往往对此缺乏重视的问题,弥补的成本又会远远高出企业预防该问题发生的成本,因此应该提倡企业预防对社会效益的损害,强化可持续原则在经济运行中的贯彻,强化企业社会利益的责任,并将此问题法律化。

至于公益事业和社会、社区福利的责任,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这是一个道德责任,本应由社会承担,如果把所有的道德问题都法律化,那么只会损害企业的经营积极性,无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这种责任应该从加强企业文明,通过企业自发的行为来完成,而不应是法律强制完成。

四、结论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对企业运行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法律化,将道德层面的东西法律化,只是表明企业道德文明的退化。然而当今企业发展自发的关注社会的行为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责任可以归入道德层面,不必法律化。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中,可以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对其分别规制,以求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笔者通过以上的分析,认为与企业利益关系密切的责任和直接关系社会利益的社会责任应该法定化,在企业立法中予以加强。

篇12:实践教学社会学论文

实践教学社会学论文

一、我国民族社会学专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对于就业前景分析,因为民族社会学涉及到我国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所以社会学在就业方面还是十分明朗的,社会学关系着社会问题的发现以及解决方案的出台,可以说关系着我国未来民生的安保和社会的稳定,未来将是我国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领域。也正是其在未来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注意培养学生在基本的知识理论方面的教学情况,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知识运用以及社会研究能力的培养。那么,什么是社会研究能力?社会研究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学的应用性的体现。这是我们进行大学民族社会学教学的重要步骤。进行民族社会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在基本的理论掌握方面十分娴熟,更是需要夯实的实践能力作为基础。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如何进行民族社会学的实践教学。所以笔者在此,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民族社会学的实践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二、民族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从大学本身来看,我国的大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顾名思义,就是侧重对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顺应大学的类型,其育人目标也就侧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以及知识面的培养,往往培养知识面宽,综合能力高的综合型人才。最后是教学型大学,对于教学型大学来讲,人才培养的通用性是他们的主要依据,在社会性以及专业性的兼顾的前提下,承担起大众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大学,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应用型人才。以我们的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为例,我校属于教学型大学,所以,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基于教学型大学的转变策略,树立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改革目标,笔者认为,对于民族社会学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思路

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就要求学生在拥有夯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将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的基本技能。对于社会学专业来讲,我校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改革教学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专业课程方面,不同年级有明显侧重。低年级侧重通识课以及基础课,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高年级侧重专业基础课,同时应该适当添加个性模块课,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面得到更大程度的扩展。这些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保证自己的基础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对课程的选择,这样便进一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空间。

2.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同时,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这样才能够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样是按照不同的年级分别来进行实践教学尝试。低年级要注重对学生社会意识以及社会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途径主要依赖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鼓励其相互讨论,借此来培养学生合格的思维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专题知识报告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得以提升。

三、结束语

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大潮的不断逼近,在更高的教学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的社会情况以及高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同时采用更加贴合实际的高校改革方案,来进行民族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而实现民族社会学实践教学的途径也不仅仅是笔者提到的两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努力,才能够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

篇13:乡土本色社会学论文

乡土本色社会学论文

1.“乡土本色”产业的概述

依据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对“乡土社会”的阐述,结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得出:当代“乡土社会”是一个保留有传统安土重迁观念的熟人社会,这样的社会有着地域性强烈的文化习俗和生活经验,并构成了当地的“乡土本色”,“乡土社会”注重对“乡土本色”的传承。同时这个社会的新一代正在兴起,使得整个“乡土社会”已然有了自我有机更新的需求与可能。而发展“乡土本色”产业正是一种有机结合以上特征,实现村镇产业现代化的规划途径。其更注重“乡土本色”这一本质,而非侧重于外在表现形式,因而区别于“乡土化”。

2.“乡土本色”产业发展规划途径

2.1“农业三产化”新途径探索

2.1.1“农业三产化”新途径的产生背景

在过往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小城镇“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的规划模式,往往使原有村民远离了耕地,提高了村民耕地成本,村民逐渐没有务农的意愿,纷纷投身非农产业,耕地得不到的充分的耕耘,导致占补平衡虽然实现了量的平衡,却在质的平衡上出现了问题,在事实上导致了耕地的减少,也使得“乡土社会”失去了原有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貌。农业的三产化途径正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留住田园风貌,保证耕地质量为出发点的一种探索。农业三产化的提法早在 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有所涉及,当时即强调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除了生产功能之外,还具有社会功能、历史传承功能、文化功能等。温铁军曾指出,只有把二产化、车间化的农业改造成具有三产化开发条件的农业,才是包含了一、二、三产多个产业门类的现代化农业,才有条件改变过去在生产相对过剩条件下过多强调二产化的农业,也才能改变二产化农业的双重外部性,即面源污染和食品的不安全问题7。

2.1.2“农业三产化”新途径——地产绑定农业

以湖北省大冶市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约为 15平方公里,而在湿地公园周边存在着大量的一般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用地都零散分布于湿地周边,若采用典型的“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的小城镇规划模式,将面临土地整理的巨大困难,并且将造成村落形态的破坏。不难想象,若将村民积聚于小城镇,大量的村民必将远离自己的耕地,同时作为载体的居住形态遭到破坏后,“乡土本色”更是难以有效传承。但若采用“地产绑定农业”的新型农业三产化方式,则有望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与“乡土本色”有机传承的双赢。

2.2 当代 “乡土工业”的发展模式

2.2.1“乡土工业”的思想内涵

农业从来就不是“乡土社会”中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在 “乡土社会”中,“农工相辅”的生产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传统就已经表明,除农耕外,手工业同样是中国传统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11因此几乎每个村落都会有自己传统的手工业,这样的工业代代相传,村民们以此为生,技艺也愈发精湛,逐步成为了当地标志性的文化内容。而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强劲的生产力使得很多传统的手工业丧失了市场竞争力,甚至导致其传统工艺失传。而主动应对时代变化的一些村落,则将自己的传统手工业外迁至临近城镇以设立工厂,青壮年也随之离开耕地进城务工,这些无疑都是对“乡土社会”的`“损蚀”。

2.2.2 当代“乡土工业”的发展规划模式

而中国城市化率迅速提升的今天,为进一步发展当代“乡土工业”带来了契机。广布中国大地的小城镇为城乡之间构建了更为完整的联系平台,而当代电子商业的迅速崛起,网络购物平台的广泛普及,物流行业的日趋成熟,都使得“乡土工业”的产品不再依赖于积聚度高的实体交易平台,从而更容易走出村落,走向广大的国内市场,甚至走向国际市场。事实上,当代发展“乡土工业”的尝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开弦弓村为例,其传统的蚕丝工业不仅没有在与西方现代化工业的市场竞争中失败而消逝,反而通过工厂的社区化,进而走向大型工厂的本地化,使得这一传统工业成为了开弦弓村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大幅改善了开弦弓村村民的生活水平。20xx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8887 元,远远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6977 元,甚至超过了苏州市农民人均收入的 17226 元12。其工业的贡献率在 2010 年就达到了 87.2%13,已经成为了全村的支柱产业。同样,位于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的尹解元村更是在发展“乡土工业”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村以祖传石雕手工业为核心产业,创立了多所石雕公司,借助当今发达的物流行业、电子商业、网络购物平台,将石雕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在国内成功地打响了尹解元的石雕品牌。据统计到 2010 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已接近10 万元,其中上亿元的就有两户,千万元的更是有二三十户。这些村落的成功,无疑都是对当代“乡土工业”发展前景的注脚。

2.3 保护“乡土本色”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

2.3.1 基层村镇第三产业“乡土本色”的发展途径

由于中国大地上小城镇的建设如火如荼,村镇第三产业普遍有了发展基础和载体,增重第三产业比例有利于优化基层的产业结构。村镇的第三产业发展目前主要是以旅游产业为龙头,餐饮、交通、商业服务业等紧随其后。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亦是村镇的朝阳产业,若深度挖掘基层村镇“乡土本色”,包括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脉等,并予以有机的传承和开发,文化产业将释放出极大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3.2.1 基层村镇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问题从已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案例来看,旅游产业对于“乡土社会”来说往往是双刃剑,即虽发展了经济,却“损蚀”了“乡土社会”。如某些传统古村落都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然而其“韵味”,即“乡土本色”却在商业氛围过度蔓延、游客管理日益失控、项目盲目迎合市场等因素下逐渐褪色。而乡村旅游的核心旅游资源正是它的原真性,所以我们应针对目前不利于“乡土本色”传承的情况进行改善。

2.3.2.2 以保护“乡土本色”为核心

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模式鉴于以上两方面,我们在国外的乡村旅游模式中找到了相关经验。从生产者行为来看,法国的经验就值得我们借鉴。其生产者模式的构成同样是“政府、农户、协会、企业”这四者。但其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户(即村民),他们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利用农业资源开发旅游产品15。没有人比村民更了解自己村落的风俗、文化,并且村民是旅游产业的主要受益者,这个思想跟费老“乡土工业”的思想吻合。但没有企业资金的注入,村民能有自主开发的启动资金吗?笔者看来,随着“还权赋能”16的政策推广开来,村民的耕地、宅基地、林地等产权界定清晰后,其交易成本的减少,可以使其更容易进入市场交易,这将为村民带来可观的资金收入17。那么村民是有望自主开发和经营旅游项目,提供旅游服务的。可是如果村民也“趋利迎合”游客,放弃原真的本地产物,引进外地,甚至城市产品或项目进行经营呢?协会将在当地政府政策指导下制定乡村旅游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推动行业自律;另外,协会作为联系政府与村民的桥梁,也将为村民提供咨询培训、网络信息平台、营销服务等。企业则是乡村旅游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联系村民与游客的桥梁,也是重要的旅游服务供给者,例如开发乡村文化主题的创意旅游产品等,以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不依赖企业投资的政府则采取社区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提供资金资助村民,并提供政策支持,保证经营主体始终是本地村民15。这一套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保护旅游产品的原真性,这与保护“乡土本色”的思路是一致的。

3.结语

纵观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保护“乡土社会”,这一社会学视角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往往受到忽视。笔者立足于保护“乡土社会”这一社会学视角,对“乡土社会”的产业规划做出了相关探索与思考。分别对农村三次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初步探索了“乡土本色”的产业发展规划模式体系。该体系从宏观上把握了其核心目标——挖掘“乡土社会”自身特征,即“乡土本色”,探索“乡土本色”的产业发展规划途径,实现基层村镇产业的现代化,并以此反哺并支撑“乡土社会”的发展,使其“乡土本色”得到有机地传承,构成良性循环。而具体到微观层面,乡村发展问题往往更为具体,如具体到农民所有的林地、耕地、宅基地等确权问题,不同地区人文、政策环境细微差异等等,以上“乡土本色”的产业发展规划的构思能否落实,并实现对“乡土社会”的有效保护,还有待实践检验。

相关专题 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