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脉动传感器的影响因素研究工学论文

冰霜粒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冰霜粒子”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透光脉动传感器的影响因素研究工学论文(共10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透光脉动传感器的影响因素研究工学论文

透光脉动传感器的影响因素研究工学论文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和总结生产应用经验,对透光脉动传感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最优工作参数。光源宜选择波长为860nm的激光二极管;传感器的管径根据使用目的确定,试验研究一般选用1~3mm,生产应用一般选用5~8mm;对于管径为3mm的传感器,取样流速宜控制在0.06~0.094m/s;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的放大倍数应根据所检测水样的性质现场调节。

关键词:透光脉动传感器 光源 取样流速 管径 放大倍数

0前言

透光脉动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光电检测装置,通过对混凝过程中形成的絮体颗粒的检测,可以得到反映颗粒聚集状态的检测参数R。其检测不受混凝剂种类以及原水水质等条件的限制,其输出值不受取样管管壁的粘污以及电子元件老化、漂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广泛适用于饮用水处理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混凝过程的在线连续检测[1]。以该传感器为核心的透光脉动混凝投药控制系统在高浊度水的混凝剂自动投加控制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应用[2],近年来开始在常规浊度水的混凝剂自动投加控制方面得到应用[3]。在实际使用中,透光脉动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作者在综合实践应用经验和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透光脉动传感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其最优工作参数。

1透光脉动传感器

透光脉动传感器由水样检测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构成,分别完成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由光源发射一束狭窄的光照射到传感器取样管中流动的悬浮液,透过光由光检测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后续的信号处理电路完成对电信号的处理,输出透光脉动检测值。检测值可以通过数码显示器(LED)显示,也可以通过输出端子输出,通过接口与计算机等连接,以实现检测值的在线采集和分析处理。

通过理论分析,可得到透光脉动检测值的表达式:。

式中:L―取样管管径;

A―光柱有效照射面积;

Ni―第i种颗粒的数量浓度;

Ci―第i种颗粒的散射截面积。

从表达式可以看出,在被检测对象即悬浮液中颗粒的性质一定的情况下,检测值受光源的有效照射面积及取样管管径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取样流速和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的放大倍数等因素也对检测值有明显影响,下面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2影响因素分析

2.1 光源的影响

对于透光脉动传感器来说,光源的选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受透光脉动检测技术的限制,只有当被测水样体积足够小时,颗粒的脉动现象才能被传感器检测到。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检测效果,必须尽量减小光柱的有效照射面积,因此应选择发射角小的光源,如激光二极管。

在水处理领域,国际标准化组推荐使用波长为860nm的近红外光和550nm的紫外光作为光源[4]。为了保证传感器的灵敏度,光源发射光的波长应随着被测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对于透光脉动传感器来说,它检测的是尺寸较大的絮体颗粒,因此宜选择发射波长为860nm的光源。在860nm处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对光的吸收非常弱,这一点对于没有色度补偿的透光脉动传感器来说很重要。

2.2 取样流速的影响

由透光脉动检测技术特性可知[5],颗粒的脉动频率与取样流速有关,只有在保证最低取样流速,使得被检测水样能及时得到一定程度的更新的前提下,经过处理后的检测信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颗粒的脉动情况,且此时检测值应与取样流速无关。为了验证取样流速对检测值的影响,用内径为3mm的取样管分别对未混凝和混凝的悬浮液进行了连续检测,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未混凝的悬浮液,当取样流量小于20mL/min时,此时水样流速太小,脉动信号的频率过低,其在信号处理过程中被滤波电路滤掉一部分,从而导致检测值偏小。取样流量在20mL/min左右时检测值波动较大,而当取样流量大于25mL/min时检测值比较稳定,仅当取样流量达到100mL/min时,检测值才略有下降。从试验结果可得,当取样流量在25mL/min以上即取样流速在0.06m/s以上时,检测值与取样流速无关。

从图3可以看出,对于混凝的悬浮液,当取样流量为25~40mL/min即取样流速为0.06~0.094m/s时,流量变化对检测值的影响很小,而当取样流量大于50mL/min后,取样管中层流剪切力造成絮体明显破碎,导致检测值随流量的增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取样流量降低后,絮体破碎程度降低,检测值则重新升高。

试验结果表明,当取样管管径为3mm时,对于未混凝的悬浮液,取样流速在0.06m/s以上时检测值与取样流速无关;而对于混凝的悬浮液,为了保证检测值能反映絮体颗粒真实的聚集情况,应尽量避免絮体在取样过程中的破碎,将取样流速合理的控制在0.06~0.094m/s。

2.3 取样管管径的影响

絮体在取样管中层流剪切力的作用下会有一定程度的破碎,检测值将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层流的平均剪切率和管径的立方成反比,和流速成正比,即(如图4所示),因此除通过适当降低取样流速外,还可以通过增大取样管管径的方式来减小剪切率。

取样管管径可以根据使用目的以及所检测水样的絮凝情况综合考虑,例如在实验室小试研究中,为了尽量节约试验用水,取样管管径宜选择得小一些,如3mm,在适当控制取样流速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絮体基本不破碎。从图4可看出,当取样管管径小至1mm时管中的平均剪切率变得非常大,例如当取样流量仅为2.5mL/min时,剪切率即达到约300s-1,这样高的剪切率很容易造成絮体的破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是用1mm的取样管来检测颗粒的聚集过程,而是充分利用层流剪切力对悬浮液中颗粒的破碎作用,将其用于研究絮体颗粒的抗剪性能或者颗粒物质在悬浮液中的分散过程等[6]。

在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效果良好时形成的絮体颗粒粒径较大,絮体强度相对较小,特别是在原水浊度较高、投药量较大的情况下;另外,为了保证在长时间运行时取样管不易被沉积物堵塞,必须保证较大的取样流速,这样都容易导致絮体的破碎。当取样管管径仅为3mm时,颗粒破碎程度明显增大,此时需要选择管径较大的取样管。生产实践表明,当取样管管径增加到5mm左右时,就可以保证水样流过取样管时絮体基本不会破碎,当然,也可以根据原水性质选用直径更大的取样管,如在高浊度水絮凝过程的检测中则建议使用内径为8mm左右的取样管。

2.4 放大倍数的影响

透光脉动传感器直接检测到的脉动信号很微弱,必须经信号处理部分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才能参与控制。为了研究信号处理部分的放大倍数对检测值的影响,选取放大倍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个传感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改变水样的絮凝程度时的'检测曲线如图5所示。

由图5(a)可看出,1号传感器的放大倍数K1较小,其检测值的变化幅度相当小,仅在1.2%~9.5%之间变化,而2号传感器的放大倍数K2较大,检测值在11.7%~50.7%之间变化,由此可见放大倍数对于检测值的输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把两条曲线绘于不同的坐标下时发现其变化规律非常接近,说明两个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基本相同,只是由于信号处理部分的放大倍数不同,导致输出值差异很大。

对于投药控制系统来说,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的放大倍数过高,检测值波动太大,导致系统稳定性差;放大倍数过低,检测值无法准确反映出絮体颗粒的变化情况,控制系统无法调节投药量,因此在控制系统投入运行之前必须调节好放大倍数。一般来说,放大倍数可以根据所检测水样的性质现场调节,其调节可以分为两步:首先将絮凝充分的水样通过传感器,调节放大倍数使得检测值在40%左右,然后较大幅度地改变取样流速或者水样的絮凝程度,使检测值大约在20%~80%之间变化即可。

3结论

通过对传感器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改善传感器的检测性能,使其在生产中获得更加良好的应用,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光源应选择发射光的波长范围窄、发射角小的激光二极管等,波长宜选择860nm;

(2)对于混凝的悬浮液,其检测值受取样流速的影响,在生产中应合理控制取样流速;

(3)为了减小絮体在取样管中的破碎,应根据悬浮液的絮凝程度合理选用取样管,试验研究中一般选用1~3mm,生产应用中则选用5~8mm;

(4)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的放大倍数对检测值的输出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必须合理确定好放大倍数,其值可根据被检测水样的性质在现场调节确定。

参考文献:

[1] Gregory, J. , Nelson, D.W. A New Optical Method for Flocculation Monitoring[A]. Solid-Liquid Separation[C]. Chichester,Ellis Horwood:1984.172-182.

[2] 于水利, 李邦宜, 曹世杰, 李虹, 李圭白. 新型在线光学絮凝检测仪的原理、设计与制造[J]. 传感器技术, , 16(1):18-20.

[3] 孙连鹏. 透光率脉动混凝投药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及系统优化[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ISO 7027.Water qulity-Determination of turbidity[S].

[5] Gregory, J. Laminar dispersion and the monitoring of flocculation processes[J]. J.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 1987,118(2):397-409.

[6] 李星, 张正磊, 齐文明. 颗粒分散和破碎过程在线检测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32(6):31-34.

篇2: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摘要: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制度、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等。对于手工业者来说,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对于农业机器制造厂来讲,物质资本是影响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人力资本是影响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农业经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

农业经济水平显示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而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水平看的就是经济增长水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因此注重农业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当今,农民已经告别了手工收割,越来越多的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机器相应出现,需要的专业人员也更多,导致人力资本成为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

篇3: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3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对外贸易。中国的农业国际化水平较低,所以对外贸易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不大。而物质资本主要包含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交通运输设施等[2]。对于传统的产业经济来说,物质资本处于领导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成了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普查及特点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含教育、培训、保健和迁徙。教育,是指为子女教育经费或者深造的经费;培训包含给予招收人员的培训经费;保健即健康,就是农户为健康所支出的费用;迁徙包含交通、通讯等费用。

2.1人力资本投资普查

2.2人力资本投资特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土地使用非农化种植成为了主流。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化经营,成了解决农民经营不善的主要途径;同时,合理、科学地使用各种辅助生长制剂成了政府和农户关注的重点[3]。中国的发展策略是农业与工业并重。农村的收入与城市相比较低,因此大量人员向城市转移成为了普遍趋势。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面向五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绿色化和信息化。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农村加大了对教育的支出。同时,教育支出的增加也显示了农民想要提升自身素质的追求和顺应时代需要作出的努力。迁徙支出的增长显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保健支出的增加显示农户也开始注重健康问题。但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民仍选择将生活保障放在第一位而忽视健康保障。

3结语

人力资本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将3个时间段(第一时段为-,第二时段为-,第三时段为-)的人力资本总投资值导入DEA模型得出的.DEA平均得分显示出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其中第一时段为0.796,第二时段为0.812,第三时段为0.864,以上数据可以显示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呈上升趋势。且从表1中的普查信息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从表1可以看出,对人力资本投资占比最大的是教育投资,与我国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接轨;教育投资一直是农户的重心,但相关书籍显示,至少培育2代以上的人,才能使教育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对教育的投资不具有长期性,难以成为稳定收入的基本。迁徙支出的增长幅度比健康支出的增长幅度大,提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注重迁徙支出,同时健康支出的增长空间也较大。

作者:武丽红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杜江,刘渝.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源,还是对外贸易?.南开经济研究,(3).

[2]熊俊.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D].成都:四川大学,.

[3]冯佺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篇4:安装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安装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一、影响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施工人员的因素

目前,我国建筑业作业人员技能水平还不是很高。一部分劳务分包公司所聘请的农民工缺乏相关的技能培训。这些农民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能的不熟练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因此,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常常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也就无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已完工的工程进行返修,增加了工程费用的支出。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指导。安装工程中人工费的主要计算依据是来自工程项目所需用工量以及工程所在当地的人工单价而确定。根据笔者经验,近几年施工人员的人工费占工程造价的比例显著上升。鉴于工程性质、工程规模及施工范围的不同,一般来说,安装工程中人工费大约占整体工程造价总额的10%~25%。因此在选取劳务分包作业队伍的时候,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分包队伍。这样能从现场施工作业第一道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浪费,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工程造价。

2.施工材料的因素

(1)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是安装工程中确保施工质量的核心点,是控制安装工程造价的基本保证。一旦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不但安装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还会对使用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同时,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加多次返工,必然增加安装工程的造价。

(2)材料价格波动

目前,由于国内物价迅速增长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区域性价格垄断等因素,造成材料价格异常波动且一路上涨。通常在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造价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市场“信息价”,事实上由于“信息价”的收集、发布及采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导致这种“信息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本工程造价控制具有相当不利影响。同时,安装工程中造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设备费和材料费。在工程费用中约占总费用的60%~70%左右。因此在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好设备、材料的价格。

3.施工机具的因素

施工机械是进行安装工程施工的工具。在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机械的效率、能耗和故障概率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安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机具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就进行预先安排和考虑,一定要契合工程的特点与要求,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二、加强合同管理是严格控制安装工程造价的关键手段

1.订立适合的合同

好的合同应具备内容完整、清楚,用词严谨、准确,条款细致、严密等特点,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才能保证合同履行、合同管理的顺利进行。这点可从招标前的设计、招标文件的内容抓起。可制定不同类别的招标文件范本如土建、机电安装、设备采购、监理、第三方检测、监测、设计、咨询等。在招标文件中设定与各类合同对应的报价清单格式也很重要,正确完整的清单开项对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参与制定招标文件范本的合同管理人员、设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必须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及具备较强的工程经验。签订合理可靠的有效合同,确定好各方承担的合同风险。根据规模不同,选择不同的合同类别,防止劳动纠纷发生。

2.提高合同变更的管理

工程建设在执行阶段,常常会出现设计变更、工期变更、施工方法变更等工程变更。在招标文件的合同商务条款中应设立完善的变更、支付、索赔条款,以使变更有充分的依据。在出现变更时,甲乙双方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合同的有关条款,分清各自的责任。对因业主、设计或其他合同约定的原因发生的变更,经业主确认后,可以进行合同价款变更并计量;如果因承包商的原因(如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施工缓慢造成的工期延误等)导致的损失,则应由承包商自行承担,不予增加费用,业主甚至还可依据合同进行索赔。

三、加强变更设计管理是控制安装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

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和施工条件变更等。由于安装工程建设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业主也会提出一些动态的`要求,因此工程变是难以避免的。研究并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建设单位控制安装工程的总体造价与建设规模、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业主创造更多的效益。

(2)加强工程变更管理有利于提高合同执行的灵活性,有效应对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和风险,激发各方建设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方共同利益和工程质量、保持合同各方友好和谐的合作关系。

四、工程变更的有控制方法和策略

1.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

发布招标文件时就制定与变更的条件、方法有关的条款作为合同执行过程中变更的依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上,发包方经常咨询专门的公司编制严密的合同文件,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找各种借口,进行索赔。

2.合理索赔

进行索赔时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及相关会议纪要等文件计算工程量与费用,对不合要求的分项不予计量。建设单位对因承包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进行索赔,对工程质量不达标的要求承包方返工修补或者赔偿损失。

3.制定严格的变更审批流程,依据合同条款认真处理工程变更

施工中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必须变更的一定要经过相应的审批流程才能进行变更。由于施工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合同价格变化,在合同中如果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则按照变更合同价格;如果合同中有相同或类似的价格则参照执行合同价格;如果合同中没有相同或类似的价格则要由承包商与发包方协商达成一致。

4.重视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在施工准备阶段由建设主体共同参与的较大范围的设计交底及图纸审查。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变更带来的工期拖延和施工单位费用索赔等问题。

5.严格做好工程结算,把好最后一道关口

在进行安装工程的施工结算时要仔细核对下发的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变更设计等有关结算资料。通过逐项的细致、全面、准确地审查分析,确定结算工程量、定额子目或清单单价、费率套用的正确、变更造价,最终完成安装工程结算。

篇5:导游职业道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导游职业道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一、文献回顾

(一)导游职业道德

导游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在导游职业的具体延伸,是导游在工作中所遵循的与其职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赋予导游一定的权利又要求导游承担一定的责任。也可以将导游职业道德理解为导游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道德情操以及所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规范[2]。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主要是依靠人们内心的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维系的,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们的行为,所以,职业道德是意识和行为的统一。导游职业道德既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又有导游职业独有的个性。基于以上相关论述,作者认为,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导游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所产生的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也包含意识支配下的行为。

(二)导游职业道德行为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对导游职业道德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较多的理论探讨,如张金花、余芳等认为导游缺乏职业道德的原因为:行业秩序混乱、导游准入门槛低、收入结构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导游自身素质不高、导游流动性大。王琼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旅游外部环境的不和谐以及游客消费心理不成熟等也是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尹敏、朱湘辉指出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也会影响导游职业道德行为。付文明在其研究中指出:导游与旅行社以及导游与游客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游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刘晖认为,导游行为失范的根源在于导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失衡。伍晓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组织伦理氛围对导游职业道德行为有显著正影响,而组织控制系统会显著影响导游的导购和守法行为。于杰通过研究发现:导游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乏也会对导游职业道德产生影响。有关旅游行业的伦理道德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方面,从个人层面探讨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十分有限,而对导游职业的研究较多是从服务、培训、管理等方面。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十分复杂且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对导游职业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实证方法进行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在本文中试图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导游自身职业特点,将社会环境、舆论导向、外部监督等纳入影响因素中,全面探索导游职业道德影响因素维度,结合数据分析提出导游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为规范导游职业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导游职业道德影响因素的测量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影响导游职业道德行为的主要因素,调查小组于2013年9月对黄山以及合肥20家旅行社及导服公司的导游及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哪些因素会对导游职业行为产生影响”,详细记录访谈内容,结合已有文献制作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个部分: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导游职业道德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共计30个题项,题项主要涉及薪酬待遇、社会形象、舆论导向、外部监督、自身素质等方面,采用5点式李克特量表:1表示没有影响,5表示很大影响。在2013年10月,调查小组就近选择芜湖若干家旅行社的导游作为预调研对象,共计发放预调研问卷87份,回收73份,分析预调研结果,并咨询有关专家意见,调整问卷内容,最终确定题项33个,增加家庭环境、社会不良风气、企业内部组织伦理氛围三个题项。

(二)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主要选取黄山、合肥、芜湖三处在安徽旅游市场较有知名度且接待人数较多的旅游城市作为调查地点,2013年11月期间,随机选取黄山市、合肥市、芜湖市56家旅行社及导游服务公司的.260位导游作为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回收234份,回收率90%;对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男性占31.1%,女性占68.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分布:20—29岁占75.7%,30—39岁占19.6%,40岁以上占4.7%,年轻导游占大多数;受教育分布:高中及以下占14.2%,大专或本科占83.8%,研究生以上占2%,样本导游学历以本科或大专为主;导游证等级分布:初级占83.4%,中级占10.3%,高级及以上占6.3%,以初级导游为主;婚姻状况:未婚占63.5%,已婚占36.5%,以未婚为主;收入分布:2 000元以下占30.4%,2 000—3 000元占53.4%,3 000—5 000元占11.2%,5 000元以上占6.3%,导游收入以3 000元以下为主;从业年限分布:1年以下占17.7%,1—3年占39.5%,4—6年占25.2%,7—10年占12.9%,10年以上占4.8%;导游性质分布:全职占53.8%,兼职占46.2%。总体表现为女性多、从业年限短、收入偏低的趋势,与以往研究较为一致。

三、数据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

SPSS17.0对问卷进行处理,首先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Cronbach’s a值为0.886,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使用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数据显示KMO值为0.783,Bart-lett’s球形检验显著性概P=0.000<0.05,说明变量间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相关性且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选取0.5作为因子载荷的截点,剔除载荷在所有题项上都小于0.5或在多个题项上均大于0.4的指标,得到27个测量题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1),共计得到7个因子,且7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835%,显然旋转后的7个因子能较好地解释原始变量。分析题项内容,将7个因子依次命名为:工作待遇、企业管理、社会环境、自身素质、外部监督、舆论导向、人际关系。其中F24(旅游行业信息透明化)在后文的IPA分析中影响不显著,故将F22、F23、F24命名为“舆论导向”

(二)导游职业道德影响因素的IPA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导游职业道德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关系,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IPA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以导游评价得分的综合平均值(3.757)以及各指标重要性得分的均值(0.037)为分界线。

四、结论及建议

国内有关导游职业道德影响因素多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回顾制作调查问卷,以安徽省三个旅游城市的导游市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影响导游职业道德行为的因素,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因子分析得出7个因子:工作待遇、企业管理、社会环境、自身素质、外部监督、舆论导向、人际关系。同时采用IPA分析法得出:工作待遇、自身素质、企业管理、舆论导向、外部监督5个因子较其它因子对导游职业道德行为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导游职业存在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具有重要性和复杂性。如何提高导游职业道德修养,改善导游职业行为将直接影响导游整体社会形象,并间接影响潜在就业者的职业认识和就业倾向。从市场关系看,导游既具有独立性,又从属于旅行社,旅行社是市场的责任主体,其追求利益的方式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了旅行社与导游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导游的行为和服务质量57。基于上述研究,作者认为改善导游职业行为应当建立以旅行社为核心的行业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强化旅行社的责任主体地位,为导游提供更具人性化的组织支持,也可以加强旅行社管理层的能力建设,优化导游带团的工作环境与旅行社的后勤支持57。

(一)完善薪酬制度

Dioka和Unakul认为导游人员操作在旅游系统的最边缘,因此,他们的收入、社会地位、职业认可常常被忽视,季节性工作使导游在收入、福利、职业地位上缺乏安全感和保护,导游人员较差的职业形象与低薪酬相互制约,并且负团费以及较低的收入已促成了导游人员“企业家角色”,这一角色的不受控制导致导游极度的金钱利己导向,从而使导游其他主要角色让步,产生服务质量和职业精神的下降。导游人员需要的是一个合理稳定的收入而不是主要依靠佣金。旅游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与正式导游签订就业合同,并为导游提供应有的社会福利,各地区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可以就当地旅游发展现状,联合制定导游薪酬制度,同时明确导游考核制度,将导游薪酬制度与导游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引导导游通过规范自身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来获得更多合理的报酬。

(二)培育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在企业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并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全民道德水平不断下滑的社会背景下,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建设应结合旅游发展现状,注重导游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应与企业管理制度区别开来,通过企业自上而下的行为引导导游建立积极的价值及行为取向,最终使导游认可本企业文化,形成自我行为约束。

(三)实施专业培训

较少的培训和有限的发展空间使得导游对未来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但当他们被合适地培训后,将为旅游业以及旅游者提供一个更有价值的服务。一方面,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培训内容,除传统技能培训以外,需更加注重对导游职业认知以及责任意识的培训,另一方面,企业需创新培训方式,突破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提升培训与工作实践结合的深度,鼓励在企业上下建立学习型组织,促使导游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

(四)制定职业规划

从导游从业年限(1年以下占17.7%,1—3年占39.5%,4—6年占25.2%)可以看出:导游职业较高的流动性。这一高流动性严重地影响了潜在就业者对该职业的认知,致使许多高素质人才不愿意从事导游职业,大大地阻碍了导游总体水平的提高。合适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个体维持良好的职业状态,使个体在面临职业压力及困境时不轻易放弃,有益于个体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体系和积极的职业认同感。在帮助员工制定职业规划时,应尽可能将员工职业规划体现在企业培训开发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中,使员工产生良好的企业归属感,同时,建立合理的导游职业隶属机制,包括正式导游和社会导游,完善导游制度化管理180。

(五)实现动态机制

已有研究指出:导游准入制度的低门槛直接造成当前的导游人员素质降低,也直接导致了导游职业的社会地位偏低。导游“只进不出”的准入机制也是造成导游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重要因素。1999年出台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具有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符合相关条件的即可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在我国高等教育大范围普及、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上升的背景下,《条例》中的准入要求能否满足当代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值得深思。作者认为:严格导游考核制度,建立导游退出机制符合当前导游队伍发展的情形。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完善导游准入制度,同时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提高导游管理的行政效率179。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实施,这一法律的实施无疑对导游人员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导游权益做了更好的诠释,但仅仅靠法律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行业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实时监督,消除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机会主义心理,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当从导游的切身利益出发,共同建立合理的导游职业机制,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改变大众对导游职业的片面认识,努力提高导游的社会评价。行业主管部门需加强导游的维权意识,建立导游维权平台,使导游可以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政府可以赋予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适当权利,加强其在导游群体利益表达和行使话语权方面的重要作用180。此外,旅游企业须努力改善导游的工作环境,为导游自我学习提供硬件、软件支持。教育机构需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潜在就业者)对导游职业树立正确的认识,最后,导游应当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顺应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导游职业道德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为以后导游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样本仅选用安徽的三个旅游城市,如果增加多个地区或城市数据,相信可以得到更加客观全面的结果;其次,虽然问卷的制作过程遵循了一般调查问卷设计的流程,收集的多方的建议和意见,难免还有考虑不全面之处;再次,由于篇幅问题,本文未对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相关性进行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调研范围,丰富样本类别和数据收集,不同地区旅游市场的对比同样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篇6: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工学论文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面广量大,因此对工程质量危害较大,由于普遍存在所以不容易引起广泛重视要治理质量通病,必须分析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一般来说和设计、材料、施工、使用维护等有关,有些通病是上述四个原因之一引起的,也有的是几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影响

篇7: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工学论文

1.1设计方面

1.1.1没根据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选用防水材料或进行防水构造设计;

1.1.2重要部位缺设计详图;

1.1.3屋面女儿墙采用空心砖砌筑,且压顶处未做防水处理;

1.1.4女儿墙未设伸缩缝;

1.1.5变形缝没贯通;

1.1.6屋面、天沟坡度较小;

1.1.7分格缝设置间距过大,或设置位置不当;

1.1.8细石砼防水层厚度过小,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

1.1.9细石砼防水层与结构层间缺少隔离层,造成屋面裂缝;

1.1.10女儿墙处泛水高度小于250mm;

1.1.11水落口面积较小。

1.2材料

1.2.1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存在孔洞、裂口、露胎、杂质等外观缺陷;

1.2.2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物理性能较差,高温流淌、滑动,低温脆裂,抗老化性能、不透水性等都不符合要求;

1.2.3刚性(细石砼等)防水层所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如采用泌水性高的水泥、含泥量较大的骨料、不适当的外加剂等;

1.2.4烧结瓦吸水率大,抗冻性差。

1.3施工

1.3.1卷材防水层空鼓;卷材搭接长度不够,基层不干燥;

1.3.2由于安装偏差、设备振动等原因,槽瓦挂钩没有与檩条挂住,槽瓦下滑;

1.3.3自防水屋面板上下搭接长度不够,搭接缝口过大,屋脊盖瓦座灰不当,出现爬水飘雨而渗漏;

1.3.4没有按规定留分格缝,分格缝过窄,缝内没清理干净;

1.3.5细石砼屋面钢筋保护层过大,施工时随意践踏;

1.3.6细石砼屋面养护不到位,造成砼龟裂;

1.3.7屋面找平找坡不够,造成屋面或天沟等局部积水;

1.3.8保温层施工时浸水,造成含水率过大,且没按规定设透气孔,或透气孔高度不够; 1.3.9女儿墙泛水处高度不够,卷材未采用满粘法,收口处张口,封口砂浆开裂,剥落;木条、木砖腐烂,凹槽上部墙体未做防水处理;

1.3.10水落口防水构造不符合要求;

1.3.11出屋面管道周壁嵌灌不密实,管道周边防水处理不符合要求,造成水顺着管道向下渗漏;

1.3.12变形缝细部处理不当;

1.3.13屋檐口下端未按规定做滴水线,产生爬水渗漏等现象;

1.3.14天沟、檐沟与细石砼防水层的交接处,未留凹槽嵌密封材料,产生裂缝并渗漏;

1.3.15施工单位不是防水专业队伍,操作人员没有操作上岗证。

2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2.1以科研为先导

通过科研提高材料的`功能和性能,使材料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其次通过科研产生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2.2把材料质量关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杜绝不合格材料的流入。必要时可对材料生产过程进行抽查。

2.3设计质量是基础

实践证明,工程设计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

2.4施工工艺是关键

施工是产品成型的过程,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可以这样说,质量通病是通过施工才显现出来的。因此,为了防治质量通病,必须对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进行重点控制,并从方案、人员、设备、工艺和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a.应编制有针对性、科学、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及时进行交底。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质量标准和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

b.施工人员应进行岗位培训,特殊工种应具有上岗证,如电焊工、防水工等。班组长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

c.设备质量(包括测量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对设备应及时进行校核和检修。另外应积极采用或发明一些提高工效和质量的小工具。让设备和工具为工程质量服务;

d.施工中采用何种方法,如何执行,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法进行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通病的关键。因此,应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等施工技术,要求大家严格执行,并采用自检、互检、交接检手段予以保证。施工中应随时和图纸及规范标准加以比较,确保符合要求,减少通病的发生。如在屋面防水卷材施工前,应观测找平层或保温层的含水率,必要时应采用烘干或排汽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否则,极易产生起泡等质量通病。

总的来说,要消除质量通病,需要各方的努力,需要做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在现阶段,比较务实的目标是消除和治理几个影响较大的质量通病(如裂缝、渗漏等),较好的方法是先试点,并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篇8:采矿工程英语学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1研究过程

1.1研究设计

对于采矿工程英语的学习,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煤矿开采专业(本校特色专业)为例,假设影响学生采矿工程英语学习的因素分别为学习观念、动机、努力程度、元认知、认知风格、学习方法、学习条件、教学环境、教师学法指导等九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元素中的每一个还分别包括多个子因元素,见表1。本研究通过分析在调查问卷中选择各种因素的学生的百分率和各因素与学生采矿工程英语学习的相关性,揭示对学生采矿工程英语学习起到实质性影响的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采矿工程英语,最后指出提高采矿工程英语学习的措施。

1.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于5月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随机抽取煤矿开采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作为被试,这两个班的学生对采矿工程英语的学习已进行了一个学期。总计获得有效样本108份,其中有效试卷103份。

1.3研究工具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自编和修订后的《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假设影响学生采矿工程英语学习的若干个因素,如采矿工程英语学习观念、学习动机、学习努力程度、学习中的元认知、认知风格、学习方法、学习条件、教学环境、教师学法指导等九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个子因素。每个子因素各对应一道题,共26道题。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处理。

1.4研究方法

采用团体测试的形式完成量表填报,由两个班的英语老师在统一的时间,按照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进行问卷测试,要求填写时间为20分钟。

2研究结果

2.1煤矿开采专业学生采矿工程英语学习与各影响因素回答情况

问卷的选项设置四个,它们是完全一致,基本一致,基本不一致,完全不一致,为了简化计算,设置相应的得分3分,2分,1分,0分。本研究只列出选择完全一致和基本一致的学生人数百分率。在采矿工程英语教学过程中,认为语言天赋、爱好英语学习、有信心学好采矿工程英语、是否努力、态度、投入时间与精力、反思、学习习惯、积极参加活动等因素对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有影响的学生人数的百分率高于30%,不足50%,而认为其他17种因素对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有影响的则超过了50%。由表1说明,所列26个子因素对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都有实质性影响,尽管有的因素(如学习动机中的爱好英语学习、努力程度、元认知中的反思、学习习惯等)只有不足50%的学生选择,但这并不说明这些因素对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作用小,相反它正好说明了在采矿工程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这些方面重视的程度小,而这些方面也属于学习者的内部因素。而学习条件、教学环境、教师学法指导等学习者的外部因素远远超过了50%。可见,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把专业英语学习效果的好坏过多地归因于学习者的外部因素,而没有从自己内部多找原因,这也是导致学生自己专业英语学习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篇9:采矿工程英语学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使用两变量相关分析,得到采矿工程英语学习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值。,在采矿工程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与学习方法、认知风格、元认知、教学环境、教师学法指导、学习动机、努力程度等影响因素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1),呈现很好的正相关。其中努力程度因素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713,其次为教学环境因素,达到0.701,再次为元认知,0.687,以及学习动机0.635。

3讨论

(1)统计结果显示,在采矿工程系煤矿开采专业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效果受学习观念、学习动机、学习努力程度、学习中的元认知、认知风格、学习方法、学习条件、教学环境、教师学法指导等九大因素、26个子因素的共同作用。

(2)学生的努力程度与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高度相关,说明努力程度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否努力、态度、投入时间与精力的学生百分率不高,说明一大部分学生在采矿工程英语的学习中努力不足,说明不努力是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3)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与学习方法高度相关,说明学习方法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学习方法与有效掌握知识有关,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无统一硬性的规定,不同的人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即使是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学习材料,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的学习方法也可能不一样。专家认为,由于遗传和生活经历不同,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有相同的智力。因此,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分数的高低,智力不是决定因素,学习方法才是关键。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科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只需掌握学习要领,绝大多数学子都能够获得优秀成就。学习效率会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水平,进而影响个人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学生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较高学习效率的形成,有益于人一生的发展。

(4)采矿工程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成绩意义非凡。各方面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学习动机,并最终决定学习成绩。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是很高的,有一种强大的动力,他/她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要面对,敢于面对困难,并且勇于坚持,最终会取得好成绩。学习动机弱的学生容易被眼前困难吓倒,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往往学习成绩不理想。在Gardner和Lambert(1972)看来,外语学习动机可以概括为两种模式,即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是指那些对目标语言社区有特殊感情的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希望参与和融入社会;后者是指为了满足学生某一特定目的,如通过考试,获得文凭,地位。传统上也叫作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具体到采矿工程英语的学习动机,对于那些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以及渴望学好采矿工程专业,并且积极探索采矿工程国际前沿问题的学生来说,特别希望学好专业英语。而对于那些把专业英语的学习看作是负担,仅仅应付考试的学生来说,专业英语的学习只是获得学分的必要条件,只是被动地学,而不是主动地学。很明显,前者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当然,也有学生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即既对英语学习有强烈的热爱,又希望将来能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因此专业英语学习对这些学生来说就是必需的了。然而,如果一个学生只有强烈的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缺乏,那么他将不会是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者。因此教师要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而致力于保持学生较高程度的英语学习动机亦然成为英语教师教育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5)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环境和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高度相关的。良好的专业英语学习环境(如双语教学)、循序渐进的专业英语教材、高水平的教师―――专业知识渊博且英语语言知识丰富、教师高度的敬业精神等外部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专业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国内ESP(EnglishforSpecialPurpuse即专业英语)学习环境欠缺,ESP师资、教材等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具体到采矿工程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面对这样的不利条件,我们是不是就不学采矿工程英语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方面,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去学习专业英语,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学习。根据归因理论,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归结为可以控制的因素,如学生自己是否足够努力、勤奋,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利用了课堂时间,是否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策略等等;第二类是归因于外部或不可控因素,如人才,语言环境,考试制度,教师的素质,家庭背景等等。如果学生将学习成就归因于可控因素,他们会认为他们应该在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努力加强这些因素。相反,如果学生将学习归因于不可控的影响,他们会变得消极,怨天恨地,这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表1认为影响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效果占的比例非常高的是教学环境(每个子项目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80%),说明许多学生把自己的专业英语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大环境,比如教材,教学方法,教师和其他外部或不可控因素。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归因,引导和改变学生不良的归因,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并建立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

(6)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元认知是高度相关的。就学习方面来说,元认知(Metcognition)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了某些行动和步骤,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有效地学习。通俗地说也就是自我管理方法。元认知策略在学习策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指学习者对自身全部学习过程的积极有效地预测、计划、监督、调整及评估。相对于学习效率低的学生来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更多的使用元认知策略,因此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策略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对学习者发挥作用。在学习中,学生经常运用认知策略,如口头复述、对内容的精加工、对内容重新组织等。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学习者总是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结合起来运用。因此,教师可以向学习者介绍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并指导他们在正确的时间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在元认知中选择“反思”的学生百分比较少,说明学生对元认知重视不够,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元认知地认识与训练,促使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学习。具体到采矿工程英语的学习,要让学生对每次的学习内容要复习、反思,对于不知道的要结合专业学习内容深入探讨,必要时要请教专业课老师,不能放过一点疑惑。

(7)认知风格与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高度相关。认知风格也被称为认知方式,指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学习者一直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而这些个体的性能、特征一直在信息处理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功能方面表现持久,这也就是某个人的认知风格。著名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美国)认为个体的认知风格以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为主要表现。在外语学习中,认知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如果你倾向于“场独立认知风格”。你可能会注意到语言的比较,也就是说其细节方面有哪些不同。如果你倾向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一段或一篇文章的意思。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通常有两种认知风格。如果对这两种认知风格你有偏向的话,就应该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最终能成功地运用这两种认知风格。尤其在面对采矿工程英语学习中那些冗长的英语句子,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时,具有什么样的认知风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专业英语学习观念与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相关性较低,但并不表示学习观念不重要。正确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中取得最好的成绩。要树立相信自己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这样的学习观念,努力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从而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4结论

本次调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采矿工程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英语学习效果与教学环境、努力程度等因素高度相关,也和学习方法,元认知,认知风格,学习条件,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学习动机等因素也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为了提高学生的采矿工程英语学习效果,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首先,要重视学生学习采矿工程英语的努力程度,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其次,加强学校专业英语学习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软件设施的培养(如师资的培养);再次,强化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运用,争取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四,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动机,让学生从对采矿工程专业的热爱产生学习采矿工程英语的渴望;第五,指导学生对元认知运用,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够正确地计划、监控、调节,学会如何去学习;第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认知风格,纠正认知风格的偏向;第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篇10:铁路工程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铁路工程的质量和进展情况以及运输安全和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先进的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改善我们的乘坐环境,提高乘坐舒适度,保证行车安全,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社会信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铁路工程创新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铁路工程技术的创新,提高工程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现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1.1管理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铁路工程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目标,明确创技术新的动机,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创新活动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顺利完成,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当创新行为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时,为了促进技术创新的进展,要协调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通力合作,加强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人员、技术力量的支持力度,使工作人员对创新技术充满信心,促进创新技术的发展。

1.2人才和资金是物质基础

技术人员是铁路工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要进行技术创新,就需要设备、材料、场所、市场信息等,而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果资金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一切都将中断,甚至不得不停止,影响铁路工程的顺利发展,因此资金是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而科技人员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主体,是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离开了科技人员,铁路工程科技创新就成了无米之炊,因此,优秀的技术人才和充足的资金是技术创新的物资基础。

1.3社会环境是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特点和企业需求,研发的产品或项目要符合市场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家政策、市场竞争力等诸多影响因素,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选择恰当有发展前景的创新项目。

2加强技术创新的主要策略

2.1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自上而下要提高认识,真正理解技术创新的意义和作用,把技术创新工作提到日程上来,把技术创新放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等同的位置,齐抓共管,真正认识到技术创新是铁路工程提高质量和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创新技术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取得的新成果展示给全体员工,形成人人重视技术创新、人人支持技术创新的良好企业氛围。

2.2加强技术创新人员的队伍建设,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和铁路工程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习动力学、工程技术、平面设计、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多查阅和收集资料,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的新技术成果和理论分析,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为进行技术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多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做好人才储备。在可能的情况下,聘请业内知名人士来做讲座或接受咨询,为科技人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促进技术创新人员的队伍建设。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科技人员研发的新技术成果要明确所属权,切实做好研发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的保护工作,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研发积极性,促进铁路工程技术创新的发展。

2.3加强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

加强铁路工程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为科技创新的做好必要的准备。促进铁路工程技术创新的发展。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相关政策,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的科技人员的待遇,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大与其他单位的交流合作,积极组建铁路建设科技研发团队,攻关小组等。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科技人员的生活,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对一些家庭有实际困难或遇到突发事件的科技人员,企业领导要第一时间去走访,了解实际情况,给予关心和安慰,在可能情况下,提供适当的援助。使科技术创新人员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如各类球赛、象棋、围棋比赛,书法展、卡拉OK大赛、企业年会、以及和其他单位的各种联谊活动,使员工特别是科技人员得到心理放松,充实员工的业余生活,缓解心理压力,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实行奖励激励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鼓励和奖励,对科研成果予以肯定,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使铁路工程科技创新有新的飞跃。

2.4拓展信息渠道,做好市场调查

技术创新要从实际出发,具有实用性和发展前景,因此要做好技术创新,使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和效益最大化,就要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做好市场调查,建立完善能力强、熟悉市场运行规律、具有发展眼光的调研队伍,负责信息的获取和市场分析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第一手资料,还要了解其他行业的相关技术和取得的优秀成果,和其他单位和个人做好协商工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为铁路工程的技术创新提供必备的参考。了解市场发展动向和对新技术的需求,为研发提供真实、可靠的市场需求信息,使研发成果能够利润最大化。

3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业取得了显著成绩,高速铁路的建成、各种新型列车的投入使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新的技术改善了我们的出行条件,为我们提供了更舒适更安全的乘车环境,可见铁路工程技术创新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从管理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人才和资金是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必要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铁路工程技术创新的因素,通过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人员的队伍建设,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拓展信息渠道,做好市场调查等实践做法加强铁路工程的技术创新,提高铁路工程的质量。经济的全球化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铁路工程技术创新面临着新的挑战,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钻研,锐意创新,不断提高铁路工程的技术水平,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国铁路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孔玲,许杨平,唐娟娟,丰静.基于TCP范式的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实现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09):24~27.

[2]李存东.对铁路工程技术创新标准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6(09):160~161.

[3]鞠鹏.铁路工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1):78~79.

[4]王孟钧,王涛,郑俊巍,张镇森.铁路工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J].铁道学报,2016,38(02):141~148.

[5]张镇森.建设工程创新关键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4.

相关专题 工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