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口语课中态势语的练习论文

捡韭菜的小盒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捡韭菜的小盒子”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议口语课中态势语的练习论文(共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小议口语课中态势语的练习论文

小议口语课中态势语的练习论文

摘要:教师口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在实际教学当中,应把有声语言与态势语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对说话者的身体姿态、表情、动作以及仪表进行强化训练。

关键词:态势语表情动作仪表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目前,在实际的口语教学当中,存在着只重视有声语言的训练,而忽略或轻视了对口语交际相关技能―态势语、心理素质、思维、语境等无声语言的训练的现象,本文就此作些论述。

“态势语”,也叫“体态语”。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娓娓动听的有声语言之外,同时还通过动作、手势、表情乃至仪表来表现思想感情,传播知识信息,这些动作、手势、表情、仪表便是态势语,它是一种无声语言,其作用有三:首先,它可以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态势语是伴随着有声语言而同时自觉或不自觉的出现的具有特定表意性的身体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只是言语的表达、还伴随着多种态势语:身体时而伸直时而弯屈,手臂时而静止时而挥动,面容时而微笔时而严肃等。它们辅助和强化有声语言,使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正如达尔文所说:”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达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其次,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增强认同感:教师态势语的运用,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气氛;上课时,首先进人学生视野的,是教师的形体,而后才是语言、即使是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学生也总是注视着教师的身体、表情以及动作。如果教师在良好的有声语言的表达基础之上,目光如炬、表情丰富、手势形象,那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便会缩小,教师讲课便能引人人胜。第三,态势语的精妙运用,还可增加教师的自信心,创造教师的自我形象的审美价值。态势语的运用,绝不是偶然或刁惯性动作的重复,而是针对说话内容,为了准确、精炼、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意图而带有“设计”痕迹的身体语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态势语的帮助,使话语更具说服力,对讲课在无形之中便会更有信心。

态势语的训练,大教可分两步来进行一是在说话过程中以有声语言为载体,用态势语来辅助有声语言的表达:二是态势语的强化训练,即用无声的动作、表情来直接代替有声语言的表达,以增强态势语的表现力:对教师来说,这样的训练非常必要。训练时,先总体(如说话人的身体姿态),后局部(如表情、动作仪表等):实际的做法是:

一、身体

身体是整个态势语表现的总体部分,从头到脚。都要有严格的要求。训练时。要求学生注意做到挺胸抬头、重心平稳、双脚一前一后略微分开,双手交叉自然放在身体的前面或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二切忌抱膀或把手背在后面、前者对听众有失敬意,后者使听众有受训的感觉。刚开始训练时,对有声语言可不作苛求,而对身体的总体形象要严格把关。要有意识的纠正习惯性的不良身体动作,使之更趋优美、大方、自然,以期更好地配合有声语言的发挥。

二、表情

据人体学家统计。在70万种人体语言中,表情语占35.7%,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无声语言:表情语在教学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教师讲课的始终,是态势语训练的重中之重:表情语可分面部和眼睛两部分来训练训练眼睛表情时,说话者在登台后,先别急于说话,而是用亲切、平和的巨光环视一下听众,然后再开始说话,说话的中间。目光游移不定、或盯着天花板或看着桌面。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地把目光与听众的吕光“联结”起来,与之交流。以达到吸引听众、打动听众、说服听众的效果。

为了使面部表情更好地表达说话者的内心情感,在训练中。就要强调面部表情的自然、鲜明自然。即面部表情流露出的内心情感是自然出现的,而不是矫揉造作的;鲜明。即面部表情与内情感应是协调一致的,所表达的情感应是明朗、准确的。要让听众感觉到,喜就是喜,怒就是怒,一定要克服那种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表情。训练时,说话者可以找几个意思完全不同的话题,喜怒哀乐,强化练习,亦可在不说话的.情况下。对着镜子把自己的内,臼晴感用面部表情直接表现出来,直到满意为止。

三、动作

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动作包括手势、行走‘板书等等一系列的动作所构成的姿态。训练中,要着重克服那些僵硬、粗糙不能准确表达意图的动作、如:有些说话者在讲到“有两个优点”这句话时,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边讲边竖着这两根手指,直至所说内容结束;有些说话者在讲台上快速的来回移动:有些说话者在讲到侵A日军的残忍时,除嘟嘴几句生硬的中国话外、还做出挥舞军刀的姿态。这些,都是不良的动作习惯。毕竟。教师的课堂动作不同于演员的舞台表演,前者侧重于动作的实用效果,而后者侧重于动作的艺术效果。在训练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门。动作不能过多过繁、不能让听众感到“眼花缭乱”,随内容确定的动作要大方、得体。要与所说内容相吻合;讲台上或教室里的走动要慢速、稳健。

四、仪表

仪表主要是指着装和佩戴的饰品:教师虽没有固定的着装,但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恐怕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往意的。西方的学者总结了一个“TPO’“衣着原则,“T”(time)指时间,就是说着装要注意时令与时代:’P,。(place),指场所、职业:“0’”(object)代表目的、目标,对象。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教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教师的仪表更应是一种含蓄的、内在的美。生活中的着装与讲台上的着装应该有所区别。教师的服饰要做到整洁大方、庄重朴素、协调和谐、得体人时、切不可花里胡哨。追求过分时髦。

总之。教口语课的教学应把有声语言的训练与“态势语”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态势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篇2:态势语言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论文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态势语言也叫体态语言、无声语言,是指人际交往中用以表情达意的姿态、神情和形体动作。它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甚至可以部分代替有声语言或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认为,在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中,词语的作用只占7%,声音的作用占38%,而面部表情占55%。正如体态语研究的先驱欧文戈夫曼所说:“尽管一个人可能停止说话,但是他不能停止身体习惯动作的传播。”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运用。

一、态势语的种类

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态势语言几乎包括人们的各个方面,涵盖面广,非常丰富,根据表情部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表情语,指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表情语的核心是目光语和微笑语。目光语是通过眼的动作和眼神来传递信息的。微笑语是通过面部的笑容传递和善、有好信息的特殊语言。目光和微笑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愿望和信任等,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

2.手势语,即通过人的上肢特别是手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态势语。据其功能和内容可以分为情意手势,即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向的手势。象形手势,即用来模拟和比划事物以引起听者联想和想像的手势。象征手势,即用来表示较为复杂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指示手势,即用来指明谈论的具体对象。

3.体姿语,指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态势语。主要包括首语、坐姿语、站姿语和行(步)姿语。

二、态势语的作用

1.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初获得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已经证明,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第一印象良好,心理状态就会兴奋,言谈也就会主动,人们就有继续交谈的愿望,这就给以后的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交谈就会被动些,甚至根本就不想与之谈话,不但影响口语交际的正常进行,还会给今后的交往带来障碍。在第一印象中,体态语的作用尤为明显。在交际场合,尤其是彼此不熟悉的人,由外貌、表情、行为举止等构成的整体仪态给人的印象要比言语更直观和迅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感觉印象的77%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视觉印象在头脑中保持时间超过其他器官。得体的着装,热情的态度,友好的目光、真诚的笑容等良好的态势语可以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自身形象获取对方的信任,有利于口语交际的展开,促进双方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2.增加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人说出来的话,不单是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这里有交谈者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有表情,还有手势……”人际沟通中态势语言的运用,能加强言语表达的效果。在表达情感、情绪和态度方面,态势语言有时甚至比口头语言更明确、更具体、更有感染力。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态势语言多是伴随着有声语言通过动态的、直观的形象,传递着各种信息。这使得有声语言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的同时,还具有了视觉的形象可感性,是对交际内容的强化表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活。另外,态势语言还可以调动情绪,同时情绪也会从态势语言中表现出来。如:当一个人高兴时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当说到沉重的话题时会脸色凝重等。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这些表情动作不但可以使情感流露更显充分还会感染听者,使口语表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以升华,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3.部分代替有声语言沟通、交流情感

有声语言虽然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它也有言不尽情,辞不达意的时候,这时态势语作为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同样也可以起到表达思想,沟通情感的作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说话人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特别是面部神情等,始终发送着各种信息,不经意地流露着内心的情感、愿望等。听者也会不自觉地从对方的面部表情中捕捉信息。许多时候,只需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手势,我们就会明白对方的要表达的意思,看似默默无语但沟通与交流却没有停止,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身势学的创始人伯德惠斯戴尔称:人脸可以做出25万种不同的表情,如此丰富的传播手段是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的。《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不足,歌咏之。歌咏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见,许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可以用态势语代替。

除了以上作用外,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会自然而然地外化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言谈表情中,所以恰当得体地运用态势语还会体现出一个人风度和气质。

三、态势语使用原则

1.“和谐性原则”。即态势语言要与自己的身份、交际语境、表达内容,特别是与有声语言协调一致并且态势语本身各构成要素(如身姿、手势、表情、目光)之间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协调一致。人及其言语和身体的动作是一种复合的过程,在口语交际中,只有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了解和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2.自然、适当性原则。“言为心声”,态势语言也应该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是配合有声语言的一种情不自禁的动作、表情。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态势语言并非越多越好,一定要顺乎自然,不要刻意为之,动作的幅度、力度、频率等要适中,要能够突出口语交际的目的。否则会使人望而生厌。只有自然、适当的态势语才会让人们的沟通更加自如。

总之,在口语交际中,一种表情、一种姿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态势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伟峰.口才演讲经典[M].海口:南海出版社,.

[2]汪福祥.奥妙的人体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3]邵守义.实用演讲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篇3:演讲中态势语的运用

演讲中态势语的运用一:手势动作在演讲中所起的作用

手势,是演讲者运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它是态势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在身体的各部分中,手的表达能力仅次于脸。讲话中的冲动,也往往可以从手的动作幅度、位置、紧张程度等方面表现出来。在演讲中,手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手势,对于加强口语的语势,补充口语的不足,表现演讲者的体态形象,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演讲中态势语的运用二:手势动作的分类

1、按表达功能特点分类:

(1)象征性手势。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准确、恰当,则能启发听众的思考,引起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具体的印象。

(2)情意性手势。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3)象形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多的表演痕迹。

(4)指示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般不带感情色彩。指示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实指涉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线所能看到的;虚指涉及的对象是远离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无法直接看到的。

2、按活动的区域分类:

(1)腰部以下,称为下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憎恶、鄙视、反对、批判、失望等。其基本动作是手心向下,手势向前或向两侧往下压,动作幅度较小。

(2)肩部以上,称为上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贺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动作幅度较大,大多用来表示积极肯定的、激昂慷慨的内容和感情。

(3)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和较为平静的情绪,一般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其动作要领是单手或双手自然地向前或两侧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动作幅度适中。

3、按使用单、双手分类:

单手做的手势叫单式手势;用双手做的手势叫复式手势。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口语的表情达意。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听众的多少。一般来说,会场较大,听众较多的场面,为了强化手势的辅助作用,激发听众的情感,可以用复式手势。反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2)感情的强弱。一般来说,讲到批评或表扬,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时,其情感特别强烈时,则可用复式手势。在一般情况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3)内容的需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是决定用单式手势或复式手势的最根本的依据。如果离开了内容的需要,即使会场再大,听众再多,也不宜用复式手势。同样,根据内容的需要,应该用复式手势时,如果使用单式手势,则显得单薄无力。

演讲中态势语的运用三:手势动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1、雅观自然

运用体态语言、动作要做到端正、高雅,符合生活美学的要求。人们听演讲,除了获得信息,受到启迪这外,也需要获得美的享受。演讲的体态动作要做到姿态优美、恰如其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演讲者的手势贵在自然,自然才见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然才能真实地表情达意,才能给人以美感。优美自然的体态语言还必须符合演讲者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及性格等特征。

2、因人制宜

在演讲中态势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成熟、自信、涵养、气质和风度。演讲者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自己的身份、性别、职业、体貌的、有表现力的、合适的手势。就性别而言,男性的手势一般刚劲有力,外向动作较多;而女性的手势主要是柔和细腻,手心内向动作较多。就年龄而言,老年演讲者因体力有限,手势幅度较小,精细入微;而中青年演讲者身强力壮,手势幅度较大,气魄雄伟。就身高而言,个子比较矮小的演讲者可以多做些高举过肩的手势来弥补不足,这样可以自己形体显得高大一些,而个子较高的演讲者,可多做些平直横向动作。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该打什么手势,做什么动作,是无法确定的,全靠自己摸索、模仿。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去追求那种千人一招、万人一式的模式化的态势动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点并美化定型就行。

3、保持三个协调

第一、手势与全身的协调。演讲者的手势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的,它的一举一式,总是和声音、姿态、表情等密切配合进行的。演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没有动作的演讲只能讲话而已,但动作要和演讲者的体态协调才美。

第二、手势与口头语言的协调。手势的起落应和话音的出没是同时的、同步的,不可互为先后。如果话说出去了,手势还没有做;或话已讲完,手势还在继续,不仅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也使听众感到滑稽可笑。第三、手势与感情协调。演讲中感情激昂时手的幅度、力度可大,否则小一点,手势幅度和感情是成正比的。

4、适宜、适量、简练

一是与演讲内容相适宜。手势动作只有在与口语表达密切相配合时,其含义才最为生动具体。演讲者的手势必须随演讲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和现场气氛自然地表现出来,手势的部位、幅度、方向、力度都应与演讲的有声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相适宜,协调一致,切不可生搬硬套勉强去凑手势。

二是手势的多少要适量,要不多不少。手势动作过多了,一两句话一个动作就会显得轻挑作态、喧宾夺主,会使听众感到眼花缭乱,听众甚至会拿演讲者的动作开心。但是,如果演讲者在台上从头到尾都不运用手势,那样就会显得局促不安就会失掉演讲的感染力和活力;演讲者的气质、风度也就无法体现出来,使听众不能深刻理解演讲的思想内容而感到枯燥无味。

三是手势动作要简单精练。体态语言毕竟是口语的辅助手段,使用时切忌过多过滥,毫无节制,而应尽量做到少而精。正像说得多不一定就表明语言能力强一样,态势语言表演过多,不一定能加强演讲效果。所以演讲中的手势动作应简练、得体,宁少勿多。演讲者每做一个手势,都要力求简单精练、清楚明了、干净利索、优美诱人,不可琐碎,不可拖泥带水。小动作、碎动作千万不要做,重复动作也不要多做。

演讲中态势语的运用四:演讲中忌讳的动作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接;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除此之外,以下一些手势动作切忌不能在演讲中出现的:

1、拍桌子;2、拍胸脯;3、拍手掌;4、拳头对听众;5、手指向听众指指点点;6、双手插入口袋;7、背着手;8、双手交叉在胸前;9、双手插腰;10、双手乱动或乱晃;11、挠痒痒、抠鼻子、揉眼睛、抓耳挠腮等;12、摆弄衣角钮扣等;13、乱动话筒;14、拿桌上的东西;15反复用手摸头发。

篇4:态势语言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

态势语言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

态势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有声语言的.表达而常常忽略态势语的作用.要想使口语交际取得良好效果,态势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 者:王红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教科部 刊 名:商情 英文刊名:SHANGQING 年,卷(期): “”(32) 分类号:H3 关键词:态势语言   口语交际   作用  

篇5:态势语在演讲中的作用

态势语在演讲中的作用一、增强整个演讲表情达意的效果

在演讲中,因为演讲者要面对听众,听众从演讲中接收到的信息,不仅仅是演讲者的声音,还包括演讲者的眼神、表情、手的动作、身体的姿势等。演讲者在台上的举手投足、神情变色都是一种无声语言,都对有声语言起着铺垫、强调等作用,甚至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演讲过程中,如果演讲者只注意到口头语言的表达,而忽视态势语的表达运用,用传经布道似的木然表情一本正经地进行演讲,自然就会降低听众听讲的兴趣,从而就会影响到信息的传播;在演讲过程中,如果演讲者只用语言去感染听众,而不用其它手段来调动听众的情绪,这样的演讲肯定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所以说,在演讲过程中,态势语和有声语言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是由于态势语在演讲中具有较强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所以,对于一个成功的演讲者来说,他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掌握较强的态势语的运用能力,使自己的言语表达更加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因此,演讲者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演讲的同时,他还会借助于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等态势语来取得最佳的演讲效果,使得听众能够对演讲者表达的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深刻。

总之,演讲的形象性、情感性特点决定了态势语言在演讲中的效果。高层次的态势语可以让听众产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听众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感触到、领悟到声音和动作和谐配合下产生的美妙的语言表达艺术。

态势语在演讲中的作用二、从观众的态势语言中得到信息,随时调节演讲

态势语不仅是演讲者传递信息的手段,也是演讲者了解听众的思想动态,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依据。在演讲过程中,可能听众没有表现出不愿意听讲的表象,但是熟悉人体语言的演讲者都可以通过观察听众在听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势语,了解听众对演讲的反映,从而及时调整演讲者的表达策略,获得相对完美的演讲效果。

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应尽力掌握态势语的表达艺术,使深刻的语言、得体的表情和灵活适当的手势融为一体。虽然态势语是每一个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都必须使用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运用得当,可以使有声语言增色生辉,但态势语运用不当,同样也会削弱或者破坏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所以,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态势语的运用应该讲究技巧,注意方法,不能喧宾夺主,让态势语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满场飞。

总之,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恰当地运用态势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演讲的情景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听众获得声音感受的同时,获得形象上的感受,从而使听众能够对演讲者表达的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深刻,还可以使演讲者从听众那里获得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言语表达的策略,掌控和调节听众的情感状态,引起听众进行情感自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演讲任务。

篇6:浅谈小学英语课的态势语教学 论文

在初学英语时,学生理解英语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英语基础,而是由于他们借助了非语言方面的知识,如体态语知识,学生在理解这些句子的同时,就是在无意识地习得语言。教师可以利用手势如拍桌子和挥舞手臂来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语音、语调、节奏及重音。这样是疑问语气还是命令口气,是愤怒还是斥责,学生们一听教师的语调,一看教师的表情就一目了然了。同时也可将声调、节奏和重音在黑板上标出来帮助学生会意。这样,学生不仅立即领会了教师说话的内容,又能够及时回答问题,有问有答,并辅之以动作、表情等,对培养他们在实际情景下的交际能力很有帮助。

篇7:浅谈小学英语课的态势语教学 论文

利用态势语讲英语故事,比单纯念课文、放录音效果好。比如讲《公鸡和狐狸》课文时,可边让孩子们听故事的配乐朗诵,边打出狐狸和公鸡的幻灯片,老师同时表演出它们的'表情和动作。学生看后,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和表演的愿望。接着两个学生一组分别扮演公鸡和狐狸,边说边做动作。这样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利用态势语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既增加了小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又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

[1] [2]

篇8: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质量探析论文

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质量探析论文

一、教学方案的提出

笔者发现,学生上课爱睡觉、爱玩手机,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没兴趣。找到问题根源后,笔者在历以贤[3]、吕春辉等专家、同行的启发下,从起,根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规律,几经探索,最后确立了“在正常的教学环节之外,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激活学生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的兴趣,进而逐渐激活、提高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方案的实施

学习能力是真正的“渔”而非单纯的“鱼”,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

1.激活、提高观察力。

笔者所教的学生,虽然正值好奇心极强的年龄,但由于他们心态消极、习惯不良等,使他们的观察常有笼统、粗糙和反智的特点。笔者采用大量视频、音频等介质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表现力极强的教学情景,使他们对色彩迷人、画面绚丽及音乐优美的.教学情景有了观察的耐性,在提升他们观察力的同时,还能让他们真正理解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如发音时发音器官的动程,用气发声的基本状态,态势语的具体表达方式等。同时,他们因为观察力提升而能更好地模仿,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2.激活、提高记忆力。

记忆是学习必备的重要因素。但这类学生曾一度片面地从自身经验出发,在肤浅地否定应试教育的弊端时,也把“死记硬背”的合理性从心态上、方法上抛弃了,加上他们的记忆力在基础教育阶段没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他们最初特别反感,也特别不善于去记那些必须记住的知识点,如读平舌音的常用字,鼻声母n的常用字,500余个必读轻声词等等。

3.激活、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笔者不只给学生再现教学情境、提供感性材料,还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活动,从而促其思维发展,提高其思维能力。

4.激发、提升自学能力。

网络技术使阅读有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跨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自学能力在幼儿教师口语课任务很重而学时数又太少的情况下,是教师应充分调动利用的因素。所以,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超文本阅读来激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

5.激发、提升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口语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也十分注意学生这一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在向学生讲述普通话语音系统时,笔者借助MP3、MP4等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认真跟读和仔细辨析单音节字词与多音节词语,或让他们跟着这些资料朗读有关文学作品,除此之外,笔者还曾将有关专家,甚至学生自己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上传自己的QQ空间,让学生课后仔细地“听”与“练”。当然,关于学习能力的内涵,有不同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我持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凡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都算。尤其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我做了更多努力,囿于篇幅就不介绍了。目前,笔者在正常的教学环节、教学程序之外,共享了各类普通话教学音频、视频、文字及图片等资料1,500余份,除少数通过电化教学设备播放给学生学习外,其余则上传至笔者的QQ空间,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多次点击、分享和,据统计,目前这些资料的总浏览量已近25万余人次。辅助手段不辅助,成了笔者完成教学目标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学方案实施的效果

由于各级领导的帮助,以及相关班主任的积极配合、笔者的全力以赴,所以虽然笔者所教学生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已实施了近五年的方案仍取得了显著效果:笔者所教班级班主任和学生反馈说,“(学生)上其他课‘睡一大片’,上这门课‘精神百倍’”;近年来我所教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一次性过关率均近80%,与我未实施教学探索前的50%提高了65%,且据悉,比其他平行班级的30%左右也高出近170%,还有近15%的学生获得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总之,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让学生得到了成长,从而减少了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伤害幼儿的可能。四、一点说明读者也许会质疑,这样的教学效果,不就是在说你在上篇论文中的论调是错误的吗,他们的好成绩,不就是明证吗?但我坚持我的看法。虽然这个教学方案也许的确是提升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其他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借鉴它,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个例外,它不可持续与复制。首先,是市教委、市语委和学校等各级领导的培养和提携,让我成为了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评员,且让我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了最高的、在全国都人数不太多的一级甲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得到了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班主任的全力支持、配合与协助;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付出了全部心血,这使我曾因过度劳累多次住院。也许我以这份精力去培养其他学生,效果会更好。此外,这门课程学得好,其他课程呢;还有更重要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之类,是否又都合格呢?

四、总结

总之,孩子们的这门课程学得好一点,只能说明奇迹可以创造,但不能说明他们真的适合当幼儿教师。其实我很不愿坚持这样的判断,因为这些学生中,有我教过的孩子,我非常爱他们;但我又必须坚持,因为还要面对下下下一代无数孩子。在本文结束之际,笔者借此刊一角,向培养、帮助过我的重庆市教委、市语委和笔者学校等领导,向大力支持我教学工作的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班主任,向为我的教学及本文写作给过启发的厉以贤等专家,一起表示由衷的感谢。

篇9:浅谈教师口语课教学改革之我见论文

浅谈教师口语课教学改革之我见论文

论文内容摘要:教师口语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师范类院校各专业学生教师必修的一门课程。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技能,应用性极强,笔者从教学目标入手,分别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三方面探讨了“教师口语”的教学改革,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使师范生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开展必要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

论文关键词:教师 考试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师口语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程,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应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由于我们对这门课课时分配不十分合理,教学手段的不足以及考试形式的简单化,致使这门课在开设中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教师口语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口语课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为主,其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这三大块内容,根据这三大块的内容,其教学目标分别为:

1、练好普通话声、韵、调与语流音变,掌握3755个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二乙以上标准(中文专业为二甲以上标准)。另外,掌握呼吸、共鸣、吐字发音的发音技巧。

2.掌握朗读的表达技巧(重音、停顿、升降、快慢、语言节奏等)技能,并且掌握解说、演讲、论辩、交谈等一般口语表达方式,做到语意规范、表意明确、条理清晰、善于应变、态势得体。

3.把握教学口语、教育口语的特点和要求,完成进行教学、教育口语的语音训练、修辞训练和表达训练的综合训练,初步掌握运用教学口语、教育口语进行教学工作的技能。

每一部分当然有具体的教学大纲,使之进一步细化,与之相配套的还有相应的侧试指标,这种细致的教学大纲及测试指标对教师口语教学起到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它有利于教师口语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具体化,有助于提高口语考试的科学性,保证教师口语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助于改进教师口语的口语教学.全面提高教师口语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改革是跨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解决学生整体发展的问题,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去考虑课程的设置,才能真正发挥课程设置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首先是总课时量的问题,从学生的专业上看,中文系学生与其他系的学生相比,所学专业的性质有所不同,将来担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对教师口语水平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中文系的学生是未来的语文教师,承担着对下一代进行普通话教学和口语训练的重任,所以,自身口语水平的高低就至关重要,正因为这种专业上的差别,在教师口语课总课时量的安排上中文专业应安排72学时,其他专业本科的教师口语课可安排56学时。

教育部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要进行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培训时间为40课时,要求中文专业的学生成绩达到87分以上,要求其他专业的学生成绩为80分以上。因为有了普通话培训,教师口语课的第一阶段“普通话训练”部分就应该放在普通话培训和侧试中进行,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四年时间来看,学生入学第一个学期进行普通话培训比较合适,因为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与训练是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对于普通话基础好,已经能够流利、流畅的使用普通话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学习,对于普通话讲得不好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在一年级就进行普通话培训有利于他们掌握普通话的理论知识以及普通话与自己方言的对应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普通话的长期训练,这也是他们学习第二、第三阶段的一个必要的基础,普通话训练可以在后续的几年学习中继续得到提高,普通话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墩而就的。

教师口语课把第一部分即普通话训练这一块儿与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合并,实质上只剩下两大块儿:一般口语交际训练与教师职业口语训练。

教师口语课主要是技能训练,但实际上每班的学生绝大多数在50人左右,进行技能训练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获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教师应选择最贴近教师工作的口语表达技能有针对性的训练,作为必修课的教师口语,不管是针对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应以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辅之以“一般口语交际训练”,而中文专业的学生,要增加课时,适当加强一般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如心理素质训练、思维能力的训练、朗读技能训练,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交谈、演讲、论辩等训练;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这一部分适当增加心理素质训练、思维能力的训练等。我们要正确区分中文专业和非中文专业学生口语水平的差异,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所有的口语表达技能,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教师口语”课能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教师职业口语表达技能和正确的训练方法,工作后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这门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中应坚持的教学原则:(1)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2)听说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3)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原则(选择现实问题作辩题、开展10分钟口语训练);(4)分层辅导、分类训练。

第一部分“普通话训练”,虽然并入了“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当中,但仍然是“教师口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本校上“教师口语”课的教师基本上也是普通话测试员老师,所以,基本上“普通话培训”和“教师口语”是融为一体的。对于第一部分其教学方法是精讲多练,每班按照不同的方言区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在讲课中除了讲授普通话各部分的基本理论外,重点要对照普通话和内蒙各方言的对应关系,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练习。

由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普通话很差的学生,他们不好意思开口,教师应该领读,逐步让他们消除羞涩感,能够用普通话开口讲话,对于能够开口的学生,让学生结成小组练习,适当搭配普通话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形成一个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多听多练,自我纠正。

在普通话训练中,让学生由字的训练逐渐过渡到词的训练,进而到朗读篇目的训练,最后到开口说话的训练,这样不仅训练了普通话,而且为“教师口语”的后两部分训练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使普通话的学习彻底融入到口语表达的运用中去,同时又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达到对普通话运用自如的程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普通话的培训时间都是40课时。

第二部分“一般口语交际训练”,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朗读技能训练、听话技能训练、说话技能训练、口语交际的相关技能训练四部分。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检测并发现问题,然后,根据其发现的问题讲授理论,训练技能,学生展开评议、教师指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进行每日三分钟口语训练,开展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方式,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像、录音、幻灯、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这部分从教学形式的方法上看,采用听、说、读、写、演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并以大量的辅助材料和音像材料的配置使用,使学生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其他方面也得到锻炼,因此,它所达到的教学目的是多元的。

总观口语教学全过程,它常常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展开,这种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学生更加欢迎和乐于接受。譬如:“普通话大赛”、“诗歌朗诵会”、“辩论赛”、“演讲赛”等。

教师口语课上,适当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并创设一个较宽松的环境,以锻炼当众说话为突破口,让学生由想说不敢说,到敢说、爱说,不管是朗诵、演讲、辩论,还是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一次次的锻炼,使学生克服了紧张、胆怯、自卑等心理,逐步建立起了自信,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的提高也十分有利。

第三部分“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这一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比如教学口语的语音训练、修辞训练、表达方式训练以及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训练等内容,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这些知识与技能是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教师讲授这些理论问题时要清晰明确,同时要具有示范作用,这一部分的训练可以融入到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当中去进行。

四、考试方式的改革

为了体现教师口语课的口语特点,突出其实践性,确保课程的开设质量,就考试方式拟进行如下改革。

普通话考试这一部分成绩放在普通话培训中进行,成绩占到教师口语课总成绩的30%,其他成绩采取下列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系的“教师口语“课因为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而且班容量相对小,基本采取口试的形式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真实的口语水平,总成绩为平时成绩(30%)十期末成绩(40%)。

平时成绩的考核我们采取如下方法进行:

1.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平时组织的口语活动、课堂提问,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要非常熟悉,给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教材每一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考核情况教师都要记录下来,也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命题演讲稿或者解说词、评述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些成绩综合起来可以占到30%。

2.期末考试的重点放在朗读和即兴演讲上,这是检验一个中文教师是否合格的必备的两项技能,试题从教师口语课题库中抽取,这两项成绩综合起来也占到40%。

3.作为全校共同课的“教师口语“课,即其他专业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由原来的闭卷考试改为部分闭卷考试。因为共同课的”教师口语“课班容量过大,采取全部口试有一定的困难,考试形式拟采取平时成绩占到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到40%的方式进行。

4.平时成绩的考试方法除了采用针对中文专业学生的考核方法外,适当增加朗读和即兴演讲内容,这些成绩综合起来占到总成绩的30%左右。

5、期末闭卷考试采取书面形式。主要考核学生掌握教师口语课理论知识的情况,只有把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慢慢消化,运用于实践当中,闭卷考试的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四项。以上题目均从教师口语课题库中抽取。

我们希望通过教师口语课的考试改革,进一步促进和深化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掌握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达到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工作和交际,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

篇10:魅力练习课例谈论文

魅力练习课例谈论文

摘要:练习课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影响到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因此努力挖掘练习课的魅力,即从选题、设计、引导等方面深入研究、尝试和创新,才能发挥练习课特有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练习课、设计、引导、拓展、创新、魅力

正文:

数学教学中,对于新授课教师乐于钻研,学生精神比较集中,向来是师生关注的重点。但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完成简单的配套练习没问题,但综合运用或出现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就不从下手。这是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思考的方法技巧的表现。我认为,这和知识点相关的练习课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性有非常大的关系。

练习课,是一种和新课截然不同的课型,是对新知识的整理巩固和深化,也是训练基本技能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实施平台。让人尴尬的是,往往就是练习课让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教师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一节课下来效果甚微,有时由于教师过于简单的准备,对知识点简单的重复甚至让学生反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能还起到负作用。因此,对于练习课,从定位、设计、引导、拓展等等都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

练习课分很多类型,有的是对新知识的内涵外延进一步挖掘,有的是与旧知识的比较区别,有的是结合实际问题形成专题应用等等。因此,教师对于一节练习课的定位应非常明确。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习题内容、引导和练习的方式,合理设计,科学总结,形成学法指导。

我先以初中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章节中,以根据直角三角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难以直接测量的高度问题为知识目标的一节练习课为例,说明我对借题发挥的理解。

课本中,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例题展示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由此也进一步巩固解直角三角形的各种方法,渗透建模、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其中例题4是结合实际中仰角俯角的问题,考虑到题目中热气球可以是一个移动观察点,我借此将整节课设计成“热气球旅行日记”的方式来呈现。打破以往练习课简单枯燥的模式,让

学生眼前一亮,从课堂一开始便抓住学生眼球,提起学习的兴趣。

(一)考虑到例题对初学者难度较大,先设计一个简单引例:

“热气球旅行日记·启程篇”—— 热气球出发时在地平线上的C点处看20米远的一棵树顶部A点的仰角为30°,试求该树AB的高度。

此题学生能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模型,借助勾股定理或者三角函数轻松完成;鼓励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这样既巩固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培养学生建模能力,更有利于拓展思维灵活性,也为下面例题做知识、技能的准备。

(二)有了前面的铺垫,课本例题4的推出变得自然而然:

“热气球旅行日记·过程篇”——旅途中,热气球随行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水平距离为120 m,求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由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不难发现,高AD将原图形分解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可分别通过三角函数知识求得BD、CD的长,相加可解决问题,这是课本提供的解决方法。

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再次及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比如,由已知条件发现△BAC又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从而借助之前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各边关系解决问题。

之后及时进行学法总结:寻找与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题目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把实际问题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基于《新课标》提出的呈现形式: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借本例题继续加强数学建模意识,巩固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这种思维的导向非常重要。

针对灵活多变的几何图形特点,引导学生多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解题灵活性,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不拘一格,千姿百态的魅力。本题建构的这个组合图,出现了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公共已知边的模型,也将为后面的变式做思路准备。

(三)配合这节专题课,我改编课本该节配套的练习第1题:

“热气球旅行日记·结束篇”——热气球安全着陆时探测器显示:

与热气球水平距离为40米的地面有一顶部有旗杆AB的建筑物,测得

从热气球看顶部旗杆AB的仰角分别为50°、45°,求旗杆的高度。(参考数据:tan50°=1.19,tan45°=1.0,结果精确到0.1) C

本题继续强化数学建模意识和转化思想;既落实知识点,简单模仿带来的小小成就感也学生对学习保持信心。

(四)既然是有故事性的设计,我将一道常见的课外拓展题目安排在这节课学生倦意开始萌发的时机:鉴于之前2月26日埃及热气球爆炸惨案的教训,我们要对本次旅行的安全问题进行反思排查。

“热气球旅行日记·反思篇”——根据实际情况,本次旅行限定飞行最高不能超过地平线800米。途中,热气球随行探测器显示:热气球C看右下方地平线上电视塔顶部A、底部B的俯角分别为45°和60°,已知该电视塔的高度为250米。试问,此时热气球旅行是否安全? ?本题学生独立解决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同时通过问题层层推进,直至最后解决问题:

首先,题中“热气球旅行是否安全”实质上要求的是什么?

其次,可否模仿例题通过直接解直角三角形求得BD的长度?

两个问题实际上将前后的几何模型图和思路拉到一起做对比,让学生在对比尝试中自我发现解题的新方法,即方程思想引入,使得解决问题的道路突然又宽阔了许多。

借一次爆炸事件的反思,拓展教学内容,既强化直角三角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还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体现方程思想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学习与热情意犹未尽,还可以尝试将类似的模型结构题目设计成: “热气球旅行日记·续集篇”——热气球越飞越高,探测器显示:测得从空中的热气球C看右下方建筑物顶部A、底部B的俯角分别为 30°和60°,如果这时热气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50米,求该建筑物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本节课不同于新课时探索新知识的学习体验步骤,采用“热气球旅行日记”的方式呈现,借助一系列从易到难的变式问题,引导学生科学建模,灵活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问题,在题目条件、模型图之间不断对比、借鉴、创新,让学生在积极模仿中巩固基础,在自主探索中提升能力,形成“简单模仿—自主探索—提升能力”的良性学习模式,将对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理想的练习课应做到借题发挥,结构上能趣味设计;题目选择上能围绕目标进行取舍;编排上能合理分类串联、层层推进,不重复不罗嗦有代表性;对新课教学及时查漏补缺,形成学法指导,掌握方法技巧;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同时让学生对该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下面知识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提供更扎实的基础。

努力发挥数学练习课最大的魅力,使学生对练习课有所期待,自觉重视并喜欢上解题时思考、比较、借鉴、归纳等练习课带来的有别于新课的体验和收获,从而让学生爱上解题,爱上数学。

篇11:演讲中态势语与声音语言的技巧

要想了解态势语与声音语言的技巧,首先我们得了解态势语和声音语言是什么?文若河提出演讲有三种语言:即态势语言、声音语言和内容语言。态势语言包括演讲时的姿势、视线、脸部表情、服饰和发型等,声音语言包括演讲的声音和腔调、说话的速度等等。做好了态势语与声音语言,你的演讲基本上成功了80%。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成就一次精彩的演讲,一方面要注重平日里的锻炼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态势语与声音语言的技巧。

1.演讲时的姿势

演说时的姿势(posture)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颇巨,不过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讲的姿势,即所谓“轻松的姿势”。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2.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亦即表示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尤其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刺痛。

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对巩固信心来进行演说也具有效果。

3.演讲时的脸部表情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控制脸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而且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一个方法是“缓慢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4.演讲时的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观众各种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着灰色或者蓝色系列的服装,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男士无尾晚宴服(tuxedo)、以及燕尾服为宜。其次,发型也可塑造出各种形象来。长发和光头各自蕴含其强烈的形象,而鬓角的长短也被认为是个人喜好的表征。站出来演讲之际,你的服装、究竟带给对方何种印象?希望各位好好地思量一番。

5.演讲的声音和腔调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6.说话的速度

说话的速度也是演讲的要素。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说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标准大致为5分钟三张左右的A4原稿,不过,此地要注意的是,倘若从头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听众会睡觉的。

延伸阅读:演讲结束语的三个禁忌

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有的演讲者已经把应讲的东西全讲完了,可是又讲了一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话,这无异于节外生枝,是最令听众反感的。它不但搞乱了听众的思路,破坏了听众的情绪,而且也易冲淡前面所讲的内容。演讲者必须下狠心,把那些与主题无关的话从结尾中清除出去,当断则断,当止则止,绝不要画蛇添足。有一句格言说得好:没有结束语的结尾平乏无力,可是没完没了的结尾则是令人害怕的。因为它拖延时间,使听众遭罪。演讲者要善于用最精确最概括而又富于哲理的语言结束演讲,才是最有力的。

草草收场,敷衍了事

如同忘了停止的那种演说者,突然结束的演说者的做法正好相反。听众席里的人们坐在那里,正津津有味地听着讲话,随后突然之间演说人说了声“谢谢”,讲座戛然而止,事先一点招呼也没有打。演说者没有留给听众任何线索,表明演讲临近结束,眼睁睁错失了给听众一个强有力的结尾的大好机会。故作谦虚,言不由衷。

哦,你们总算松口气,知道我就要讲完了。对不起呀,我讲了这么长时间,我看得出你们也许过去听了很多这种讲话了。说实话,今天晚上我本不想讲的,比我讲得好的人有的是呀,不过不管怎样,多多关照啦。

有些演讲者做完演讲,总要说上几句表示谦虚或者道歉的话,甚至有的演讲者由于某些听众在演讲中不太注意听,演讲完了,还要说上几句旁敲侧击的讽刺话。这样做不仅多余,更表现了演讲者思想水平的低下。每个演讲者必须端正态度,去掉陈言俗套。

承认错误

例如:“在结束讲话时我要说 哦,我忽然想起来,我讲话一开始就准备说的一件事,却全然忘掉,这就是 ”

正当听众内心“放松下来”时,演讲者却突然提起另一关键论点。如果你的讲话计划得当、准备充分,这样一种疏忽是不该发生的。也许我们是打算说一些事情的,但是没有说,不过我们的听众是不可能知道这个的。我们的结束语不应不合时宜地提出另一个论点,当然也不可以随便提及什么“哦,有件事情我忘了提一提,这就是 ”如果在你快要结束讲话时你又希望提出某一论点,那也是自然地夹杂在你的讲话里,别提醒人家注意你真的忘了应该早一点在讲话中提到的什么事情。

不要在结束语中采用与演讲的其他部分不相协调的口吻或风格。如果你让听众在整个演讲过程中一直笑个不停,而在结尾时突然使用沉重消极的语言,会使听众觉得大煞风景。

不要在演讲过程的任何地方使用“总而言之”、“概括地讲”等语句,除非演讲真的要结束了。因为这样会使一部分听众以为讲话已经结束而分散注意力,结果却发现演讲还在继续。

相关专题 态势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