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云管理理念探究论文

旺仔小猪头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旺仔小猪头”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境保护云管理理念探究论文(共11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环境保护云管理理念探究论文

环境保护云管理理念探究论文

1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是环境保护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政府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目标保护责任制、排污许可制度等对城市环境进行治理,然而,因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和环保目标相悖,政府的政策干预常常失灵;市场机制有环境税费制度等,但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时常失灵,所以,在这两种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还应该增加公众参与制度,这样既可以使公众树立环保意识,还能发挥其监督作用,对企业和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云管理理念对促进环保工作开展的优势分析

云管理是利用互联网由云计算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现今,云管理在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是未来企业管理发展中重要工具。由于公众资源具有动态性、分散性和异构性的特点,因而可以把云管理系统的方法和理论用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模式的构建,即通过云管理平台,合理地运用相应的公众资源去完成环境保护的目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云管理理念下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效率更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公众进行自我约束,克服参与环境保护时闲散的状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二是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对规模庞大的社会公众进行管理,使其提高完成环境保护目标的速度;三是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的便捷传递快速解决公众参与环保时出现的多样化问题;四是云管理能够增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拓展环保方式;五是使环保理念的宣传范围更广,对公众进行环保专业知识教育。

3云管理理念下公众参与环保创新模式探究

3.1建立完善公众资源分配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公众资源分配体系的建立能够选择合适的公众资源去完成相应的环保任务,提高管理效率。

(1)建立公众资源管理机构。政府的环保部门制定相关措施,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成立公众资源云管理机构,对公众资源进行管理,并为其指派相应的环保任务,将任务完成情况记录下来。

(2)建立公众资源库。公众云资源的来源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源和社会注册的相关人员。

(3)对公众资源云按照特定标准进行分类,便于资源的.快捷配置。

(4)根据环境问题的差异性确定环保任务。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污染状况、治理条件等分解、建立任务,然后赋予任务特定的值,便于任务的分配发放。

(5)构建安全可靠的云资源检索系统,设置用户的分级权限,便于相关部门进行资源的检索利用。

3.2利用云管理平台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首先,要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流程,自发对环境行为监督的人可以通过云管理的举办平台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向政府反映,由政府对举报人进行嘉奖,对破坏环境的人进行惩罚;对协助政府工作的人员,可以根据其环保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其进行奖惩。其次,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民众环保工作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将绿色消费信用和其他医疗保障等政策挂钩,让群众体会到服务社会的快乐,从而提高环保积极性;最后,还要完善公众反馈机制,让公众对其参与环保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如有不满可申诉,对于公众参与环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云管理平台提出建议。

3.3发挥云管理网络平台的作用,扩展环保的空间、渠道

环保负责人可以借助网络舆论来壮大环境保护运动的参与者队伍,可以借助公众资源云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发起如杜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活动,利用网络进行环保宣传。环保人员还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扩大环保的关注度,让公众增加环保责任感,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能力。

4结语

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建立全民参与环保的工作机制,并在云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环保管理工作路径的创新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本文提出了完善公众资源分配体系和参与机制、利用网络开阔环保管理工作渠道、空间的建议,希望能对环保工作的进行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孙姝阳 单位:隆化县环境保护局

篇2:浅析环境保护及校园管理论文

浅析环境保护及校园管理论文

摘要: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始终要面临的问题, 中国自古便有“竭泽而渔”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 可见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而保护好国民赖以生存的环境, 就应该从教育做起, 从学生做起。因此, 本文将对中职院校的环境保护与校园管理加以研究, 以供借鉴。

关键词:校园环境; 环境保护; 校园管理;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lways has to face.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a has the “ exhaust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destruction practice.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 problem which always exists in our society. And protection the environment that the national depends on should start from the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ampus manage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or reference.

Keyword:campus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mpus management;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在这一条件下, 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导致我国多地都出现了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 这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保护环境, 应从校园管理出发, 从学生出发, 使教师与学生在一个整洁卫生、优美和谐的环境下, 工作、学习与生活。

1. 以生态园林为依据、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效益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不断深入发展, 这种先进的发展理念逐渐被我国各行各业的人士所接受, 并在行业的发展中被加以贯彻落实。我国各类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生态园林的重要性, 院校的领导干部逐渐转变思想观念,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与发展生态园林的绿色观念, 实现了校园建筑与生态园林的和谐统一, 发挥出了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学校作为教育机构, 往往要选择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 为校内的师生创造出一个进行良好高效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氛围。中职院校也是如此。由于中职院校的校园规模并不十分大, 可以很容易地选择出较安静、较和谐的场地进行校园的建设, 所选择的地址通常会选择避开城市的商业区与中心区, 选择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广大的地区, 如城市的郊区等, 这符合中职院校实施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理念, 有利于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如今我国各中职院校逐渐在校园中建设人工水池、凉亭、假山、藤蔓等园林景观, 以营建起一个安静、和谐的校园环境。

2. 加强绿地环境卫生管理, 创造清洁卫生的休息场所

绿地在我国校园卫生环境的营造过程中, 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如今, 我国各中职院校遵循着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理念, 促进了校园绿化的发展。绿地对校园卫生环境改善具有很大的作用, 如绿地中枝叶具有吸附与过滤粉尘,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助于绿地创造出更多的有益于人体的氧气, 吸收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尘等有害气体或空气杂质, 有效的降低校园空气中的含菌量。但绿地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为细菌繁殖滋生创造出一个有利的条件, 同时植物的花粉会增加空气中的粉尘的含量, 这都将导致空气中的含菌量增大, 这会对中职院校的空气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中职院校在发展中由于空间、场地的限制, 因此不能大量地进行绿地的建设, 但也应适当地增加绿地的覆盖面积。同时还应注重通风性, 将绿地建设在校园内通风良好的地点。另外, 校园内部的清洁人员应加强对绿地的修剪与管理, 减少绿地负面作用, 加强绿地的正面作用。

3. 大力加强立体绿化工作的开展

立体绿化主要是指藤蔓植物与其他可依附于建筑物的植物, 通过对上述植物的培育, 在建筑中形成一种绿化的方式, 该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校园空间的节约与利用, 所涉及到的建筑物包括办公楼、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凉亭、屋顶、阳台、花坛、栅栏等各式各样的建筑。简而言之, 该方法就是通过植物的依附性促使绿化建设朝着空间方向去发现。由于中职院校的校园规模较小, 校园土地资源较为有限。因此, 其自身的实际状况决定其无法大规模地发展校园绿地。而立体绿化的方法弥补了这一缺陷, 立体绿化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空中优势, 加强了对立体空间的利用, 打破了绿化平面发展的局限, 巧妙地增加了绿化的面积, 对促进校园生态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平衡空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 对人口密度较大的校园来说, 是一种重要的绿化策略;第二, 立体绿化还有助于调节校园环境的湿度与温度, 通过降低建筑物墙体的比热容, 达到为建筑物降温的目的, 继而使师生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工作与学习;第三, 立体绿化有助于降低噪音, 成片的绿色植物布满墙体, 形成了一道道绿墙, 这对吸收噪音, 降低噪音对师生的干扰, 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中职院校在校园环境保护过程中, 应充分挖掘校园立体空间, 促进校园绿色植被的覆盖, 以此促进校园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4. 通过开展环保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良好的校园环境的营造离不开每一位中职学生的努力。由于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 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 导致学生对校园环境保护不十分重视, 这为校园环保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中职院校必须开展有效的校园环境宣传保护教育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 促使学生扬正气、树新风, 树立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的良好观念, 真正地参与到校园环境管理过程中。中职院校还应定期开展校园清洁运动, 令学生通过劳动, 切身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激发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增加自身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热情, 凡是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发扬艰苦朴素的节约精神, 节约利用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 同时还应避免乱扔垃圾, 不践踏草坪、不损坏校园中的一草一木, 正所谓:“校园是我家, 文明靠大家”, 广大的.学生们应该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 努力做一个维护好、发展好校园环境的保护者。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的打造需要每一位学生的不懈努力。

5. 实行垃圾分类处理,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职院校的卫生问题主要是垃圾问题, 而垃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垃圾为主, 主要包括食物残渣、废纸、废弃物品、矿泉水瓶或饮料水瓶。同时, 中职院校的垃圾处理工作开展并不是很好, 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院校往往将校园的某一生僻处随意规划为生活垃圾的投放地点,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导致校园内的生活垃圾经过长时间堆积产生了巨大污染, 如垃圾经过放置所产生的难闻气体, 污染了空气、垃圾渗出的液体渗入土壤中, 污染了校园的土地与地下水源, 空中飞舞的塑料袋等垃圾对校园的整体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校园环境的危害极为严重。另外, 中职院校的往往采用焚烧或填埋垃圾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 此种方法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不解决根本问题, 对校园环境依然存在影响。如今, 不少院校都开始采用垃圾分类装袋的方式加以处理, 将垃圾分为了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两类, 此举极大地减轻了校园中的垃圾污染, 如学生可将水瓶、废纸划归为一类, 其他废物划归为另一类, 这样就增加了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以此将垃圾污染降低到最大程度。

总而言之, 中职院校的领导干部应根据中职院校自身的发展特点,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校园环保方案, 同时还应广泛地号召学生, 通过教育学生, 促使他们提高环保意识, 共同投入到校园环保工作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田亭亭.浅析绿化在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 , (07) :6.

[2]杨柳.生态文明视阈下的高校校园环境建设[J].现代园艺, , (22) :168-169.

篇3:管理理念

“理念”,顾名思义,即理性的观念或想法。管理理念即理性的管理观念或想法。

企业的理念中有五大资料是不可或缺的:

1.在事实基础上决策

决策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思考---即以事实为根基的全面决策;以事实为根基的工作方法一旦得以充分发展并贯穿组织的上上下下,就会成为强有力的管理武器。其意义将体此刻以下方面:决策质量更高。灵活性更高。士气更高。

2.高水平的道德标准

在处理内、外部关系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水平的道德标准,这是实现最大成功的关键;道德标准高尚的企业与水平较低的竞争者相比主要有三大优势:道德标准高的企业更能激发员工的干劲道德标准高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到高水平的人才,从而拥有了基本的竞争优势和获利保障道德标准高的企业能够与客户、竞争对手和公众建立起更好的关系,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追求利润。

3.环境作用力

业务经营应不断按照企业所处环境的各种作用因素进行调整;

4.按业绩评判个人

评判员工应以业绩出发,而不应以性格特征、教育程度、个人特点和技能高下考核员工;成功的企业在评判一个人时看他的行为和成就,而不看他们的个人素质与技能。业绩评估是公司理念中影响巨大的要素,它有据可依,也没有素质与技能评估那么主观,所以,它与以事实为根基的工作方式密不可分。

5.对竞争的紧迫感

经营中应坚持竞争的紧迫感。

1)有竞争紧迫感的企业领导人会抓住机会,利用机会,会更愿意建立优势而不会在不足的地方投入、支撑。

2)有竞争紧迫感的.企业领导人会寻找问题、直面问题。

3)有竞争紧迫感的企业领导人不会在困难的人员安排问题上退却。

4)有竞争紧迫感的企业领导人会致力于在坚持赢利的前提下扩大市场份额,他所采取的所有行动都是从长远着眼,为的是建立更为强大的竞争地位,但他们的行动却是从此刻开始的。

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走向以知识为本。

企业管理理念是指导企业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企业管理理念从工业经济时代的以物为本向新环境下的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转化。

工业经济时代,土地、劳动、资本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企业管理思想是以物为中心的。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异常是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给管理学新的研究视角,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代替以物为本的管理思想。在新环境中,知识及知识的主要载体人员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要求围绕企业的人员及知识展开管理。以知识为本的管理思想证明了企业知识资源是创新的源泉,为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需要企业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并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各种组织培训活动以及与外部知识资源的关合。这样,才能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

篇4:管理理念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

在市场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建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成本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然而,传统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在新经济形势下具有明显的缺陷。要系统解决我国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必须在建筑企业成本竞争的新思维中寻求突破,认清建筑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的新内涵,夯实建筑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新基础,牢固树立精益成本管理的新思维。借助精益成本管理的理念,强化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以从根本上尽快解决我国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

1.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长期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许多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有的企业是将中标价乘以一个百分数后发包给项目部,项目部再将该值继续乘以一个百分数后发包给施工班组,在此承包过程中,根本没有研究成本的问题,好像工程成本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够往里装;好像承包数包死后,成本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不需再做任何成本方面的文章。至于每一级所乘用的系数到底有多大,利润空间到底是多少,那完全取决于经验积累。为了分析我国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很多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得出我国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成本管理意识薄弱,认识有局限性;成本管理职责制及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成本管理资料较片面;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方法老化;成本管理组织分散,缺乏有效配合。

2.建筑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的应用

2.1“精益思想是人、过程和技术的集成”。成本是精益生产方式理论中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贯彻始终的主题思想,是活的灵魂。精益生产理论正是把精益成本确定为自我的主题思想,这一思想完全贴合商品生产的运动规律。精益思想不断追求降低成本,企业就会不断地获利,就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强调每一成员都是成本构成的主体,成本意识是指节俭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使其坚持在最低水平。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强调每一成员都要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强化以人为本观念,把每项工作任务和职责成本最大限度地转移到直接为工程项目增值的员工身上。对于每一员工来说,均要树立适应精益成本管理的新理念,都需具有高度的职责感,精通业务,一人能进行多工序操作,从而实现“少人化”,打破“定员制”的传统人员配置法,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每一成员都是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构成的主体。应鼓励和支持各层次员工经过质量循环和持续改善成本,使每一成员按其工作主角分配到建筑企业价值链结构中去,然后赋予员工与他岗位职责相对应的成本决策权。对员工进行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和各种业务的培训。

2.2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强调成本管理职责制及监督考核机制。精益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管理职责制,完善职责成本体系。企业要按照分权管理原则划分职责中心,组织职责成本核算,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建立有效的职责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再把目标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实现职责成本体系与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创新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环节各种形式的浪费。

2.3精益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管理资料外延化。精益成本管理理念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及市场占有率、客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最大的利润为目标,其资料包括精益采购成本管理、精益设计成本管理、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精益物流成本管理和精益服务成本管理。所以,精益成本管理已由注重企业内部自身成本管理延伸到注重整条供应链成本管理,由传统的成本控制手段转向“质量是好的、成本是低的、品种是多的、时间是快的”系统的精益成本管理理念上。

2.4精益成本管理设计了严谨且有助于改善成本的组织体系。精益成本管理的组织原则能够概括为“参与者的主动”。“主动”是指发挥所有过程参与者改善成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流动和消除一切浪费的结果使过程的流动加快。在快速流动的环境中,必然增加了过程参与者精神和体力上的压力,没有过程参与者改善成本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增值流都不可能不间断地流起来,在向精益思想转变改善成本的过程中,发挥那些过去最受压抑的部分人的进取性最为重要。企业对团队的成本权力和成本职责有明确的规定,团队的成本决策权和职权与团队承担的成本职责相统一,领导层给予团队成本决策和生产活动的资源,领导层对团队职权内的成本决策和生产活动不进行干预,团队有职责对所在价值链的部分成本进行持续改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鼓励和支持各团队发挥其主动性,每个团队内的成员对他们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负责,在生产过程出现故障时,每个团队有权决定暂时停工,查找质量和成本构成原因,做出相应的决策,实行团队协作,依靠团体智慧纠正错误,改善成本,提高生产力水平。

3.建筑企业实施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的措施

3.1建立精益成本管理的新模式。精益成本管理是一种从杜绝浪费开始的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它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虽然都提出并追求成本降低和增加利润,但在思想体系和具体做法上截然不一样。精益成本管理的成本=售价利润,售价决定成本,一般是经过降低成本来确保利润;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售价=成本+利润,成本决定售价,一般是经过提高售价来确保利润的。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利润是固定因素,成本的多少决定了价格的高低,不管成本有多高,都要把超出来的那一部分费用转嫁给用户。这只是在卖方市场建筑生产本事供不应求时才能实现。而精益成本管理模式建筑项目的工程总造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当造价作为常量或者需要降价时,若要取得预期利润,就必须从降低成本上找出路,这是利润的真正来源。从“成本加法公式”到“成本减法公式”的转换,要求建筑企业在确定企业方针目标时必须放弃单纯依靠提高售价转嫁费用负担来增加建筑企业利润,而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以到达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实效的目的。

3.2树立精益成本管理的新思维。精益成本管理新思维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供应链成本,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从而到达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益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特殊化、多样化的需求,使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3.3树立精益成本管理的新策略。现代建筑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法宝,应是将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位放在“客户满意”这一基点上,这一成本管理的新策略的树立已远远超过传统的利润和资产等价值量为唯一准绳的目标观,它服务于确立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并构成建筑企业长期有效的经营本事。

4.结束语

精益成本管理理念的推行是一个过程,要有持续改革的理念和决心。建筑施工企业一旦树立了精益思想的理念,同时也就具备了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本事,大大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篇5: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几个理念

“抽屉式”管理

现代管理也称之为“职务分析”。当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十分重视“抽屉式”管理和职位分类,并且都在“抽屉式”管理的基础上,不一样程度地建立了职位分类制度。“抽屉式”管理形容在每个管理人员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企业进行“抽屉式”管理五个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由企业各个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第二步,正确处理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第三步,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围;第四步,编写“职务说明”、“职务规格”,制定出对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第五步,必须研究到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

“破格式”管理

在企业诸多管理中,最终都经过对人事的管理到达变革创新的目的。所以,世界发达企业都根据企业内部竞争形势的变化进取实行人事管理制度变革,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在日本和韩国企业里,过去一向采用以工作年限作为晋升职员级别和提高工资标准的“年功制度”。这种制度适应了企业快速膨胀时期对用工用人的要求,供给了劳动力就业与发展的机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发达企业进入低增长和相对稳定阶段,“年功制度”已不能满足职员的晋升欲望,导致企业组织人事的活力下降。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韩国的发达企业着手改革人事制度,大力推行根据工作本事和成果决定升降员工职务的“破格式”的新人事制度,收到了明显成效。世界大企业人事制度的变革,集中反映出对人潜力的充分挖掘,以搞活人事制度来搞活企业组织结构,注意培养和构成企业内部的“强人”机制,构成竞争、奋发、进取、开拓的新气象。

“危机式”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著名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维持和衰退阶段,为改变状况,美国企业较为重视推行“危机式”生产管理,掀起了一股“末日管理”的浪潮。美国企业界认为,如果一位经营者不能很好地与员工沟通,不能向他的员工证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信誉,因而也会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国技术公司总裁威廉·伟思看到,全世界已变成一个竞争的战场,全球电信业正在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他启用两名大胆改革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副董事长,免去5名倾向于循序渐进改革的高级人员职务,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某些企业由于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他要全体员工明白,如果技术公司不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位置,公司的末日就会来临。

“一分钟”管理

目前,西方许多企业采用了“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资料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所谓一分钟目标,就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我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上。每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应当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在一分钟内就能读完。这样,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自我为何而干、怎样去干,并且据此定期检查自我的工作。一分钟赞美,就是人力资源激励。具体做法是企业的经理经常花费不长的时间,在职员所做的事情中挑出正确的部分加以赞美。这样能够促使每位职员明确自我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一分钟惩罚,是指某件事本该做好却没有做好,对有关人员首先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工作”。这样,能够使做错事的人乐于理解批评,并注意避免以后同样错误的发生。

“和拢式”管理

“和拢”表示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在管理中,欧美企业主要强调个人奋斗,促使不一样的管理相互融洽借鉴。它的具体特点是:1、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企业每个成员对公司产生使命感,“我就是公司”是“和拢式”管理中的一句响亮口号。2、自我组织性。放手让下属做决策,自我管理自我。3、波动性。现代管理必须实行灵活经营战略,在波动中提高和革新。4、相辅相成。要促使不一样的看法、做法相互补充交流,使一种情景下的缺点变成另一种情景下的优点。5、个体分散与整体协调性。一个组织中单位、小组、个人都是整体中的个体,个体都有分散性、独创性,经过协调构成整体的形象。6、韵律性。企业与个人之间达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自豪感。

“走动式”管理

这是世界上流行的一种创新管理方式,它主要是指企业主管体察民意、了解实情与下属打成一片,共创业绩。这种管理风格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如:

(1)主管动部属也跟着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名誉会长士光敏夫采用“身先士卒”的做法,一举成为日本享有盛名的企业家。在他接管日本东芝电器公司前,东芝已不再享有“电器业摇篮”的美称,生产每况愈下。士光敏夫上任后,每一天巡视工厂,遍访了东芝设在日本的工厂和企业,与员工一齐吃饭,闲话家常。清晨,他总比别人早到半个钟头,站在厂门口,向工人问好,率先示范。员工受此气氛的感染,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士气大振。不久,东芝的生产恢复正常,并有很大发展。

(2)投资小,收益大。走动管理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技术,就可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3)看得见的管理。就是说最高主管能够到达生产第一线,与工人见面、交谈,期望员工能够对他提意见,能够认识他,甚至与他争辩是非。

(4)现场管理。日本为何有世界上第一流的生产力呢有人认为是建立在追根究底的现场管理上。主管每一天马不停蹄地到现场走动,部属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

(5)“得人心者昌”。优秀的企业领导要常到职位比他低几层的员工中去体察民意、了解实情,多听一些“不对”,而不是只听“好”的。不仅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叫得出他们的名字,并且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这样,员工觉得主管重视他们,工作自然十分卖力。一个企业有了员工的支持和努力,自然就会昌盛。美国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走动式”管理上,即到所属各公司、各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

篇6: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经营活动的进行计划,且有组织、有纪律的指挥、协调和控制所产出的一系列只能的总称。对于大多数管理者而言,管理员工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员工的知识水平不一,地域文化各异,对于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理解本事就不一样。加上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员工不断吸纳新事物,从而让员工的思想状态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要求管理的手段必须跟上这种变化。

高效地管理员工有难度,但也并非做不到,关键是要找到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难以驯服的员工会变的温顺,低效的团队会变地生机勃勃。管理有捷径可走。

一、要把制度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制度是保障一个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石什么是企业管理理念什么是企业管理理念。随意践踏制度的管理注定是失败的管理。管理者最忌讳而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长此以往,制度形同虚设,员工的行为、组织的运行必然产生不可逆转的偏差。

二、管理的高难度效率来自于正确、恰当的激励手段

每一位管理者都期望下属百分之百的投入工作,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但同时管理者们应当明白,员工的工作成效与你使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有直接的关系什么是企业管理理念。以高压、逼迫式的管理取胜的时代早已过去了,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是现代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杀手锏。

三、没有合理的授权就算不上合理的管理

管理者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固然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会产生不必要的纰漏,但从管理的角度却是个巨大的纰漏。因为这个让所有的下属都变成缺乏活力和自主精神的应声虫。老板累死、员工闲死,不懂得授权的管理者会在“兢兢业业”中把企业或一个部门带上慢车道。

四、以上下顺畅的沟通消除管理中的滞碍

一提到沟通,有的管理者便大摇其头:我下达命令下头执行就行了,沟通不沟通并不重要;再说,这一普通想法是造成管理过程中产生诸多碍的原因之一。没有沟通,就无法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和企业运行的真实状况

且人为的拉大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实在是高明的管理者所不取的一种做法什么是企业管理理念战略管理。

五、以灵活的手段争取最佳的管理效果

管理需要“手段”,这一点毋庸讳言,因为管理者应对的是纷繁复杂的情景,常常需要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概以简单、明白的方式去管理会置自我于被动的地位。这时候,用一些招法,耍一点手段,只要并非以害人整人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也就没有什么不好,并且效果会更佳。

总之,管理是个“细活儿”,你必须拿捏好管理松与紧的分寸,把握好尺度:过松导致员工精神的散漫和局面的失控,过紧又会扼杀活力和创造力。一松一紧之间,体现了管理艺术的境界。

篇7: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经营活动的进行计划,且有组织、有纪律的指挥、协调和控制所产出的一系列只能的总称。对于大多数管理者而言,管理员工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员工的知识水平不一,地域文化各异,对于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理解本事就不一样。加上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员工不断吸纳新事物,从而让员工的思想状态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要求管理的手段必须跟上这种变化。

高效地管理员工有难度,但也并非做不到,关键是要找到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难以驯服的员工会变的温顺,低效的团队会变地生机勃勃。管理有捷径可走。

一、要把制度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制度是保障一个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石。随意践踏制度的管理注定是失败的管理。管理者最忌讳而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长此以往,制度形同虚设,员工的`行为、组织的运行必然产生不可逆转的偏差。

二、管理的高难度效率来自于正确、恰当的激励手段

每一位管理者都期望下属百分之百的投入工作,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但同时管理者们应当明白,员工的工作成效与你使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有直接的关系。以高压、逼迫式的管理取胜的时代早已过去了,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是现代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杀手锏。

三、没有合理的授权就算不上合理的管理

管理者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固然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会产生不必要的纰漏,但从管理的角度却是个巨大的纰漏。因为这个让所有的下属都变成缺乏活力和自主精神的应声虫。老板累死、员工闲死,不懂得授权的管理者会在“兢兢业业”中把企业或一个部门带上慢车道。

四、以上下顺畅的沟通消除管理中的滞碍

一提到沟通,有的管理者便大摇其头:我下达命令下头执行就行了,沟通不沟通并不重要;再说,这一普通想法是造成管理过程中产生诸多碍的原因之一。没有沟通,就无法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和企业运行的真实状况。且人为的拉大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实在是高明的管理者所不取的一种做法。

五、以灵活的手段争取最佳的管理效果

管理需要“手段”,这一点毋庸讳言,因为管理者应对的是纷繁复杂的情景,常常需要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概以简单、明白的方式去管理会置自我于被动的地位。这时候,用一些招法,耍一点手段,只要并非以害人整人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也就没有什么不好,并且效果会更佳。

总之,管理是个“细活儿”,你必须拿捏好管理松与紧的分寸,把握好尺度:过松导致员工精神的散漫和局面的失控,过紧又会扼杀活力和创造力。一松一紧之间,体现了管理艺术的境界。

篇8:旅游管理哲学理念探讨论文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探讨论文

在旅游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旅游管理实践当中,但是,在旅游管理实践当中并没有给予旅游管理哲学理念高度重视,也没有被系统化以及理论化,这给旅游行业的区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管理实践方面,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也无法真正的发挥出其作用,这给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设罝了一定的障碍。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在旅游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要求相关研究人员必须要融入创新的元素,并且要真正的做到将我国传统文化通过旅游的形式传播开来。

一、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含义以及研究目的分析

1.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含义分析。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主要是从旅游管理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在将旅游管理理念和旅游管理实践方面结合的背景之下,其理念得到了一定的升华,并且伴随旅游行业的发展逐渐的形成具有哲学性质的旅游理念,该理念对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管理意义。另外,在旅游管理理论研究当中,升华其理论,将理论中存在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统一起来,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2.目的分析。如果要确保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研究能够更加有效具体,那么研究人员必须站在宏观视角之上,梳理旅游管理中的整体理论、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等,将其内部存在的普遍规律挖掘出来,明确旅游管理中价值的所在,并能够寻找出旅游管理实践中的规范性的准则,将其真正的落实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最终将旅游管理哲学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等。

3.对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分析。首先,在核心价值观理念方面,旅游管理哲学理念需要重视创新,追求卓越的思想精神,这与周丽洁在《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一文中有着极为相似的观点。换言之,旅游研究人员以及旅游从业人员在发展旅游行业的时候,应该重视文化传承以及创新元素的融入,将文化的真实性体现出来,并且确保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以便更吸引游客的目光,从而推动旅游行业协调发展。另外,相关人员在关注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原真性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基于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真正的发挥出来,高效的推动我国优秀文化更好的发展与传播,从而壮大旅游行业。

例如:对于文物遗迹类的景区,存在着更加深层的价值因素,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属于历史遗存并且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具有权威性以及不可代替性,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但是,文物遗迹景区的讲解人员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将文物价值体现出来,仅仅概括而谈,不利于游客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以及理解等。其次,如果将创新以及卓越的旅游管理理念上升的哲学层次,需要通过运用区域产业发展以及工商业运营项目,并且要给予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工作实施的高度重视,确保能够真正的做到保护文物创新的价值,维护首创者的综合权益与利益,将具有创造精神以及创造能力的卓越人才主管能动性以及积极创造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为营造人人尊重创造、人人乐于创造等研究氛围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上升到哲学层次的方式,捍卫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基础上,区域产业战略判断分析

要分析区域产业战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

1.将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作为基础,判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于相关利益中整体协调的哲学理念而言,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同时,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经营决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给予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以及各项权益高度重视。实际上,国家与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等从本质上看,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在相互关联的关系这下,它们之间还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在这之中,政府和企业会是利益交织网络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内容。

要确保区域产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政府所颁布的政策能够给企业发展扩大带来很好的保障,才能够为企业打开发展的方便之门,方便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如果企业在发展中普遍获利,这代表在社会生产当中,各个生产产品的实际比例比较协调,并且在社会生长当中会出现良性循环与增长的局面。如果企业的产品滞销,或者企业出现了经济亏损的现象,那么意昧着社会生产产品的比例失调,生产过剩,社会生产与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等。

因此,我们可以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为,只有在企业贏利的状态之下,政府才能够以征税的形式,向企业征收一定的税款,用于完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总体福利的提升等方面。

2.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基础之上,区域和企业竞争判断分析。只有我国各地经济都欣欣向荣,才能够代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最佳状态之下,在这之中,还需要确保各地财政收入能够与各地的经济运行以及发展的'需求相吻合。为此,我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追求各地方经济发展和自给方面的目的是一致的。将相关利益整体协调哲学理念作为重要的依据,对不同区域内的经济竞争进行分析,如果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有效的排除,那么剩下的竞争便是不同区域之内,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不同区域内企业之间展开竞争后,如果要判断竞争双方谁处于优势的状态之下,最重要的标志是:两个企业竞争的地区向其他一些地区购买一些原料,并且在购买之后,这些原料生产的产品能够被快速的销售给其他的一些地区,使得该地在生产方面的产值增加,并且增加税收,使得居民在生产能力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从而使本地企业的产值不断增加,最终实现生产效益的提高的目的,提升两个不同区域企业竞争的力。而处于劣势的一方重要标志是:该地的原料向外地销售,而外地的产品会向本地销售;会在外地完成原料增值,使得竞争本地失去了相应产值以及相应税收等机会,并且本地也会失去产值增加以及效益增长的机会。

三、结语

本文针对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在区域产业领域战略方面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分别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基础上,对区域产业战略进行判断、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基础之上,对区域和企业竞争进行判断,明确了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重要性,尽管当前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旅游管理实践工作当中,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给旅游企业发展方面设罝了一定的障碍,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篇9: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与管理论文

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与管理论文

本文主要就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与管理展开研究,从相关背景入手,在对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强化规划环评,优化布局和结构;转变观念,确立环保工作的重点是控制源头;科学引导,监督引导园区内企业的协调发展与清洁生产,创造一个生态工业园区。

19世纪末,不少发达国家都在其区域内建立了聚集众工业企业的工业园区,以减少对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所需要的投入,同时方便管理。然而,在经济总量提高的同时,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及资源,工业园区的一些弊端也开始日渐尖锐起来,包括其所带来的大气、土壤等一系列的环境影响问题,这些环境问题还给人们的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商务部与科技部以及原国家环保总局一起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决定要对国内的工业园区加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并一起努力开展建设生态型的工业园区。

一、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环保执法的能力比较弱。国内许多工业园区都是在当地的市政府或者县政府的整体规划下建设而成的,而对于园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则由市级或者县级相应的环保部门来负责。但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常常因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发生空位或者缺位等情况,有些地方还因为要保护对当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重点企业项目而出现包庇违法的执法行为。

(二)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环保专业人才缺乏。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只有16%的工业园区专门安设了环境管理部门,剩下的绝大多数的工业园区内部并未规划建设这样的环境管理部门,只是聘请一两名兼职的工作人员来应付环保部门的调查等,而且这些仅有的兼职工作人员人事调动频繁,可见我国大多数工业园区的环保水平非常低,招商项目当中环保这一关的把关能力也较低。

(三)政府招商压力大,企业环保意识弱。当前国内有部分城市、县镇都推行政府部门全员负责招商的规定。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主要负责招商引入资金工作,因此大部分都只重视园区单一的经济发展能力,很少考虑到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县区级的环保单位在上级指标规定的压力下,还要负责当地的引资工作,因此一些环保单位在上级指标以及奖惩的压力之下,往往会在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过程当中撤销了环境保护这一前提条件,致使引进的企业项目当中有部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或者在卫生防护距离这一方面做得不到位,最终在后期的项目环批环节里无法通过考核,不得不搬迁或者关闭,使得经济和环保两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规划环评,优化布局和结构。在考核工业园区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力度,切实根据一体化建设和分层次布局的园区建设规划原则,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评价考核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区域内的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功能几个方面的规划是否能够达到一致;如果是针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工业园区做环境影响的现状评估 ,则需要注意考核重点是治污治散,有规划有层次整合产业相关、区域条件互补以及空间相近的工业园区;而部分水平比较低且规模不大的、地理区域位置比较分散的`工业园区则应该进行资源优化整合,让其实现产业的合理积聚。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时都应该对自身做好定位,进入园区的企业生产加工时则必须服从园区整体的定位。

(二)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要从源头进行控制。许多工业园区、开发区在开展保护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其主要措施还是在末端治理,也就是对于那些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影响的企业进行相关的惩处等。显然这种处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无法很好的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因此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开发区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应该把其工作重心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这样才能沟提升环境保护的质量及效率,具体措施包括以项目环评来强制性要求入园企业一定要达到园区规定的详细的生产工艺及环境指标。规划建设园区的时候注意对同一种类型的污染企业做集中式管理,通过统一收集和处理废弃物来提高对这些企业的环境管理。也就是说,园区及相关部门在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将污染排放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污染源等控制在源头。

(三)正确引导园区企业进行清洁环保生产。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要以预防污染为主,把防治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从以往的末端治理变成生产过程当中的污染物排放量的最大削减,其主要措施包括:首先,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以清洁能源或能源代替技术等来代替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能源,最终提升单位能耗内的生产加工效率;其次,鼓励企业通过工艺和科技创新来降低废水废弃等废弃物的排放量,研发出少废甚至无废的生产工艺;第三,正确引导园区企业实现三废及内部物料的循环再利用,把产品之外的其他物料都进行回收返回到生产环节当中,或者将废料做有效处理之后再返回到企业的其他生产环节当中。

(四)实现园区内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生态型的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不同的产业或者项目等资源以及主副产品和废料等进行充分的利用,然后通过现代化先进的信息、工业技术来构建一个能够对物质与能量实现多层利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工业链网结构。生态工业园区对于地方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发展都有推动作用,因而成为国内现有工业园区最基本的改造方向,也是国内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

篇10:城市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探讨论文

城市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探讨论文

本文介绍了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针对城市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措施,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1 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

环境保护信息化工作中的信息化框架和发展理论还不完善,对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建设规划尚有不足之处,统筹和兼顾好各个核心环境管理数据的信息化建设,更高效开展我国现代化环境保护工作。

1.1 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和加强作用

城市环境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的关键组成结构,影响着城市环境的改善情况。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状况下,互相联系起来的工厂企业信息化,城市环境信息化通过共同发挥作用,补充结合,共同对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比如,在城市环境信息化项目中,其中有一项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该项目经过建立完善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体系,政府相应策略支持体系,整个过程的控制管理体系等以提高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化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城市环境保护项目中,防控和治理污染是一个关键项目,因此成为了城市各级环保机构的重点研究项目,对污染进行高度管理,这就需要将信息化运用到城市污染防控治理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相关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需要使用高端技术的进程,同时需要的是一个社会化的历程,这就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已经在实施的环境管理控制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加入使得我国城市社会以及环境的进一步和谐发展。总之,作为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环境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国家以及各个省级环境系统发展的基石,而且还可以作为信息源头对环境管理系统进行监控和优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我国综合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1.2 对我国城市环境发展的推动作用

城市环境信息化城市环境保护以及优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策略的逐步实施,不仅可以打破环境管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性,尽最大可能保障信息系统获取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在设计控制策略时,能够有效采用和处理信息系统所采集到的环境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使得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其次,环境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布局高效的城市环境监测系统,以在环境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时,及时通过相应信息监测系统进行预报,以使得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基础层面上保证城市环境的安全性。在城市环境建设进程中,普通公民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以往的环境保护系统很难满足环保部门与城市民众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采取民众的意见进行环境建设。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环保部门与城市公民的互动性,从而共同决议出对城市环境建设最有效的建设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校性。

2 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信息化的改进策略

城市环境的保护作为一个重大的建设项目被列入城市规划队列中,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生产力,若要使城市环境建设取得可观的成效,信息化的`结合是不可或缺的,但环境保护信息化工作中的信息化框架和发展理论有待于完善,对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建设规划不足之处,更高效开展我国现代化环境保护工作。

2.1 强化环境保护信息化,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自动化监控

增强环境应急工作水平,对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工作,进行这项工作的系统是依靠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围绕GIS为核心,把数据库技术作为技术支持,准确掌握环境监测数据,科学判断环境形势,客观评价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在危险废物管理方面,通过建设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信息系统,为危险废物区域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了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另外,还要运用监控系统全程在线的进行监测,观察环境治理设备的工作状况,核查和统计各项环境数据,为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有效凭据。要想使得城市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还需要实施过程监控,因为这样的全程监控,有效的保证了环境保护治理设备的正常工作,防范了污染企业的违规行为的出现。全程监控系统真正的的发挥了监管功能,维持和巩固了污染物减排的效果,对整个市区的环境水平改善意义巨大。这样一来,还有效地遏制了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强迫企业自觉的控制和管理好环境治理设施,保证了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守法理念,增强了相关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

2.2 建立城市环境保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技术正在向超高性能、网络化方向发展,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和传输能力持续增强,这就为城市环境保护信息管理综合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前提条件。建立环境保护管理综合系统可以对现在各种环境管理数据和审批内容实施全面的整合,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理念.还可以对城市环境相关企业进行征费管理,违规处罚管理和项目审批管理,以及信息数据统计,企业申报和应急指挥等内容实施全面具体的整合,这样一来,就会有效提高城市环境保护的信息化管理进程。

2.3 增强环境保护信息化水平,完善环境监测系统的功能

环境保护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这样就可以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的自动化的监控,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很快的做出应急的处理,同时对于污染的源头可以进行更好的追踪,对于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这些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为了达到环境数据的可视化的目标,对于环境数据的输入以及输出还有查看都是采用的数据库的技术,这样对于维护以及发展系统都有很大的好处。系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好的监控了我市的污染源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很好的分析和分类,通过有效的数据组织的模式来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工作。我市对于主要的污染源会有两个方面的监控:一个就是现场的监控和管理,在保证监控系统有效工作的同时还对于一些违规违纪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及时杜绝不良现象的产生,另一个就是利用监控系统进行远程的监控,对于污染源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握,统计各项的环境监测数据,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以便进行及时的处理。

3 结束语

应当继续深化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一是从重环境管理业务建设轻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向环境管理业务建设与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化建设并重转变,在建立先进的监测体系和完备的执法体系的同时,建立全面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二是从环境管理业务与环境信息化脱节分离,向环境管理业务和环境信息化有机融合转变,加快实现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化。三是从各业务板块自成系统,向整体推进和业务协同转变,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更好地兼顾和统筹环境管理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四是从数据重复采集、不能共享向环境信息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数据共享转变,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篇11:电厂的环境保护管理论文

电厂的环境保护管理论文

电厂的环境保护管理论文【1】

摘 要:环境保护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近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电力行业更是其中的重灾区,降低污染和节能降耗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新的环境发展形势下,转变观念,加强完善环境和电厂的监督管理,改进监测手段。

能否有效的降低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将决定我国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电力企业长足发展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降低能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 优化环保设计

环保设计是电厂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不适当的环保设计对电厂环保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但污染物排放可能违反国家环保法规标准,不利于节能,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将来改造的难度,即使可改造也要耗费大量资金。

因此好的环保设计是企业顺利开展环保的前提。

1994年原电力部颁布的标准DL5000-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其中环保部分对新建火电厂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或原则性的规定,从而使环保设计更加规范。

但在国家环境政策不断发展的今天,火电厂环保设计不但要满足《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而且还必须针对实际情况有所提高,才能适应环境保护标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1.1 废渣处理

炉渣是综合利用的好材料,可大量用于建材工业。

妈湾电厂原设计为经碎渣机处理后的渣通过地沟或管道由水力输送至脱水仓,干渣从脱水仓底排出外运。

这套系统经过几年实际运行,暴露出一些缺点。

一是系统复杂,要使用多台泵和一些大型设备( 如脱水仓、浓缩设备等);二是投资巨大,且产生大量的渣废水外排;三是把炉底干渣冲成渣水再处理成干渣, 设计思想本身就不合理。

有些电厂就通过简化设计或改造, 从炉底直接用捞渣机排渣, 简单而且方便。

我厂已经进行了部分机组的排渣方式改造( 加输送皮带、渣斗) , 实际运行后, 大大减少了系统运行、设备检修的工作量。

1.2 废水回收利用

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状况日益严重,而火电厂平均每生产l kW・h电的耗水量远高于国外水平,整体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20%-30%。

从国家政策角度来看,提高淡水使用费已势在必行,这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大大提高电厂的生产成本,因此原先的处理后达标排放的设计思想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优化设计、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已成为必然要求。

燃煤电厂环保工作人员应及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设计、建设阶段进行贯彻实施。

以后用水及排放废水的费用越来越高,如果那时不得已再进行改造,将是很被动的。

目前大型燃煤发电厂的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其废水排放的种类也大体相同。

设计上应以减少废水总量,增加回收利用为原则,即一方面加强电除尘器的管理,减少水力除灰所产生的冲灰水量,同时建立冲灰水闭式循环系统保证冲灰水不外排,所有设备的冷却用淡水建冷却塔循环利用。

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废水处理后回收利用的渠道,增加回收利用的水量。

因为很多回收利用的环节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例如煤场喷淋及自然灭火,所用水量大,对水质要求低,完全可以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来取代目前常用的自来水,所以废水处理后回用,大大减少废水排放,最终实现零排放。

总之,如果国家对300MW以上机组都有废水回收利用的具体规定,电厂环保人员在工程初期就积极参与,采用优化设计,以解决目前燃煤电厂大都存在的废水处理、回用问题,必将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除灰系统

过去很多电厂设计为水力除灰方式,现在大部分都改用了干式系统。

为杜绝灰水排入外环境水域,冲灰水必须实现闭式循环。

随着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发展,用户对粉煤灰品质(化学成分、分散度、细度等) 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在干式除灰方式中,粗细灰的分排显得非常必要。

可以考虑在设计中明确规定,大型机组从电除尘器不同电场灰斗下的灰按粗细分别排到不同的干灰仓,以利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电除尘器的用电量占厂用电量的比重很大,设计中应考虑使用智能化的电源控制管理软件,结合电除尘器烟尘浓度在线监测,使电除尘器在节电和高效的最佳平衡点下运行。

2 制度化管理

环境保护工作要走制度化管理之路,因为无论是环保监督还是环境监测工作,其专业性、技术性都较强,必须进行制度化管理。

例如监测过程中,废水的采样方法必须符合规范,否则会出现采样误差;烟气监测仪器的检修,要严格按标准操作,否则会损坏仪器。

另外监测数据的处理、实验室质量保证程序,也都必须按规章制度执行。

环保监督工作更要依靠制度来开展。

由于环保工作自身的特点以及员工对它的理解程度不同,电厂环保人员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或阻力,因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利于环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近年来,国家电力公司和广东省电力公司都下达了关于电厂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工作的实施规定,电厂的环保监督工作已经有法可依。

应结合本厂实际制订管理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使有关岗位经济利益与实际监督考核结果挂钩。

例如: 当月的电除尘投运率是否达到要求, 应根据投运率对照考核制度的具体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考核。

外购燃煤含硫量的指标应与供煤单位签定合同, 限制高硫煤的使用, 以减少SO2的排放。

如果燃煤含硫量达不到合同要求,也应有相应的经济手段来制约。

总之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可操作的管理考核制度是关键。

要给予环保工作人员必要的监督管理权限,而环保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法,才能真正实现制度化管理。

3 环境监测

对厂级监测站现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既然有上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执法监测,企业的监测数据义在排污收费方面得不到承认,那就没有必要设置厂级监测站。

笔者认为,既然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基础。

环境监测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是搞好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前期基础数据并在工作中不断监督环境管理的力度和完善环境管理。

那么要想搞好环境管理,必须搞好环境监测。

监测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

监测人员应及时将监测数据报告环境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应将有关信息反馈到监测人员。

在运行各种在线监测和管理系统(例CEM系统)的过程中要,必须配备专人运行、维护,因为各种设备虽然部分或全部达到全自动(采样、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进行监测,但是维护工作量并不小。

同时做好数据处理、仪器校验、使用标准样等质量保证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4 水务管理

对环保管理,水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其内容有:调查各废水的来源,统计其水量,计量总排水口的外排水量,上报电厂使用淡水及重复用水量。

同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全厂水量平衡图,从而进一步分析各个环节的用、排水情况, 找出节约使用淡水、减少外排污水的办法,以减少淡水缴费和排污量。

对那些用、排水方式不合理而必须进行回收利用改造的电厂,水务管理中的水量计量工作将为改造工程提供必要的基本参数和数据。

用、排水的水量计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做好。

要选用准确、耐用的计量装置,难以计量的情况应掌握生产工艺,根据设备运行的参数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