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探析的论文

不吃辣条的跳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吃辣条的跳跳”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新时期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探析的论文(共14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摘要:市政规划是目前城市规划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市政规划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城市建设程度的好坏,还会对未来我国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市政规划。

在城市建设中,如果能够保证城市的各种资源和能源被合理地利用好,那么,城市的建设系统也会更加完善。

本研究主要论述的就是市政规划在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论述市政规划的作用,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建设水平。

关键词:市政规划循环经济

市政规划的目的不光是保证城市建设的正规化,还能够帮助城市在建设中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让更多的建设能够符合新时代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希望通过明确市政规划的作用,能让整个国家中的城市经济发展变得更加轻松。

1、市政规划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必要性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由于全世界的人口急剧增多,这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困扰,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也就是说,当人口增长的时候,全球的经济体制将变得更加粗放和没有节制,这样一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高排放量的二氧化碳和短缺的土地资源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没办法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国家的发展将久久地停滞下去,这样就会给能源的生产和社会保障系统带来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粗放的生活体制已经难以维持我国的城市发展,所以,应该对此进行彻底改革,以保证城市的进步能够带动国家发展。

城市的循环经济建设就是保证在建设城市的时候,利用的是环保型资源,希望可以通过循环经济,将我国的城市建设变得更加绿色环保,这样才能够保证利用的是流动型经济中的物质,确定在建设的同时不破环生态环境的平衡,还能够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总而言之,市政规划的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理念就是出于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理念,同时能够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所谓的市政规划就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将人们对水、能源、环境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要满足居民的需求,还要保证各种能源的合理利用。

在应用市政规划的时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可以保证建设的质量,所谓的原则就是要在提供基础能源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废物,保证能够在不破环城市环境的同时节省更多的能源,这样不光能够保障居民的正常供应,还可以提升居民生活的环境清洁度。

2、市政规划适用循环经济的可能性

城市建设中的循环经济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居民楼中使用的各种节能应用,都是符合城市循环经济的理念的,如果能够保证一栋大楼都使用节能型的器件,那么可以帮助国家节省不少的资源,同时在建设建筑物的时候,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建设也能够保证我国建设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总而言之,市政规划是适用于循环经济的。

为了保证循环经济理念被应用到市政规划中的合理性,首先应该确保的就是循环经济中涉及到的废物利用的工程技术,也就是说,只有先保证技术到位,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设水平。

目前我国的废物再利用的'发展现状是向着正轨的目标不断进步的,正是由于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在不断地提升,所以说,对于建设循环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例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太阳能节能型电灯就是一种循环经济的表现。

因此,循环经济已经融入到社会建设中的点点滴滴。

重要的是将市政规划融入循环经济的建设当中,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市政规划落后于社会建设。

3、推动循环经济市政规划面临的变革

首先,知识结构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

市政规划的专业性是比较强的,正是由于市政规划中融入了多种专业,所以说,为了更好地发展市政规划和循环经济,就应该将市政规划中的规划分割开来,将循环经济建设中需要的各个方面的专业都与市政规划中的专业倾向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循环经济在市政规划中的完美建设,以保证社会的变革不会影响国家的经济效益。

其次,重视3R原则。

3R原则是循环经济中使用资源的本质,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就可以保证在相应的规划区域内将能够利用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使用。

3R原则就是一种可以提升废弃物利用率的关键原则。

第三,市政规划的重要意义将更加突出。

随着时代的变革,市政规划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也就是说,市政规划的重要意义将更加突出,为城市的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范围。

如果是针对常规能源,将不会受到太对限制,尤其是地域的限制,但是,如果是使用再生资源,那么需要考虑的条件就变得多很多,首先使用再生资源的地域范围受到限制,要防止回收废物不破环已有的环境,才能再进行相应的回收利用,其次,对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也会有所限制,保证再生资源能够符合规定。

当然,回收的废弃物的种类、使用的方式和范围都是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四,构建合理的能源节约建设系统,保证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开源节流计划。

在建设循环经济的时候,需要开发清洁能源,这些清洁能源主要是包括一些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进行社会的建设,不仅可以对社会建设条件有所提升,还能够很好地为国家节省一大笔开支,提升国家的经济收益。

为了更好地建设能源节约系统和体制,应该从开发和建设技术做起,通过利用高科技技术将可再生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最终实现节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4、结束语

市政规划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实施性,通过利用市政规划的作用,将整个城市中各种能源和可利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总而言之,市政规划在城市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冲突解决掉,让我国的城市建设能够符合新时代环保节约的理念。

通过市政规划的作用让节能、低碳的思想将城市化建设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7]郝利花;谢合明;黄敏;以城市规划为立足点的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新思路[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01)

篇2: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摘要: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全行业的协调发展。

墓于此,本又主要从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着手,对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详细探讨,以此来为日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交通运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对交通运输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对当前的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合理构建,确保其内部结构和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从多个方面着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以此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

1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科学、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不仅可以将社会各个领域有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发展的整体,而且还可以保证社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可以说,无论哪一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以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为前提的,一旦交通运输系统瘫痪,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

正因为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之间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得交通运输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诸多措施对其进行完善,以期将其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2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管理的特征

2。1外部循环的技术依托性

众所周知,交通运输行业在运营与发展中涉及了多个领域,与很多行业都有密切联系,比如说,环保部门、通信部门、交通部门以及给排水部门等,上述任何一个部门的发展现状都有可能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造成影响。

所以,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依赖其他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关联产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进而实现各项先进技术的有效融合,给交通系统的合理构建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避免出现交通运输“断链”的现象。

2。2双循环特征

双循环也是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交通资源的流动上,这类资源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当其加人到交通运输体系中,就形成了新的交通运输产品,也就成为了交通运输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源会逐渐被消耗,会有部分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其他不可重复利用的资源也可以进行加工处理作为外部资源应用到交通运输系统外部。

3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问题

在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将发展目标实现,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3。1交通运输装备优化升级的再利用和减量化

这`问题需要考虑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对交通运输装备的合理利用。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装备也在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一批新装备加人之后,势必淘汰未L旧设备,为了实现运输装备的合理利用,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加大对废旧运输设备的回收力度,将设备的应用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二是要尽可能减少刊各类能源的消耗,在国粼节能中长期规划》中,对于石油的节约使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政策下,社会各领域纷纷用履了相关口乍,比如说,利用电池和乙醇来代替石油,尽可能减少亡〔油使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执。

3。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资源减量化

想要实现工程建设与养护的资源减量化,相关部门需要从三个方面人手,首先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具体需求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建设和布局,实现各类资源的合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公路网络进行完善,进一步实现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其次要切实提高公路建设质量,提高工程的耐久性。

不断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避免由于工程重复施工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

最后要提高对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公路等级对养护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确保各项养护工作均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在公路工程维护中发挥作用。

3。3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的资源循环再生

一方面,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交通运输信息化平台,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高该平台的综合能力和复用能力,比如说,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使用,功能模块的重用技术研究等;另一方面,要不断对管理技术进行完善,尽可能利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系统的科学管理,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交通生态技术、集成化交通技术以及代谢技术等。

4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对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确保循环经济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在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构建的时候,要对上述关键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发展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归纳起来,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行业发展与管理模式研究

模式设计是科学对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此方面常用的模式主要有两类,即行业发展模式和行业管理模式。

其中,行业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对该行业发展中所涉及的增长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情况下的行业发展规律,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发展方针。

后者则主要是以行业发展为依托,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管理模式,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与改变,使该模式适合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

4。2评价体系建设

评价体系的建设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其中,宏观评价主要指的是在某一范围内,对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水平和实际发展水平。

通过对各个指标的分析,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为日后此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而微观评价则主要是指从纂个具体方面人手,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行改进。

就目前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相关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4。3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研究

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标准和技术规范,都是针对微观评价而言的。

这些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对象主要是交通运输产品,比如说,产品是否达标、是否满足交通运输系统的循环需求,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改进、利用哪种技术才能够使产品达到最优等,这些都是标准与技术规范所需研究的内容,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才能够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4。4现状与需求分析

对于现状与需求的全面分析是当前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基础,只有了解当前的现状与需求,才能够找到发展模式建立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发展模式进行完善,使其能够充分符合当前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发展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式下,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其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金生,何晓晓。交通运偷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

[2]李福军。交通运偷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管理探析「J〕。商业文化月干,{,2022(22)。

篇3: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河南作为经济大省缓解资源短缺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河南循环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正面临整体规划缺失、公众参与不足、激励机制乏力、法规体系不全、技术进步缓慢等诸多困难和障碍。

【关键词】循环经济;现状;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为河南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

循环经济在我省一些市区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比如鹤壁市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为全省做出了示范。

全市现已形成以鹤煤集团为核心的煤炭开采及综合利用产业,以万和公司为核心的电力及电力转化产业,以同力公司为核心的水泥余热———发电和粉煤灰———水泥产业,以大用等企业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及废物回收利用产业等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周口作为农业大市是豫东平原上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生猪生产、肉类出口基地。

粮棉总产量和畜牧业均居河南首位,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全市农产品、畜产品的深加工,目前已形成独其特色的六大产业化链条,政府、企业和乡村三方互动,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如莲花集团的链条是:小麦加工成工业面粉,进入谷朊粉厂分离出谷朊粉推向市场,生产的小麦淀粉经制糖、发酵,精制生产出味精氨基酸等产品。

小麦初加工过程中生产的麸皮,味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糖渣等,每年经饲料公司加工成动物饲料50万吨,反哺农业。

味精生产中发酵工段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水,经浓缩、喷浆造粒和喷雾等工艺,每年生产优质有机、无机复合肥20万吨,回到大田。

莲花集团与周围的农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均衡发展的统一体,并带动了近2万人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平顶山、焦作、义马、永城等煤炭生产基地,按照高效、清洁、充分利用的原则,也广泛开展了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矿井排放水以及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尽管我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开始起步,但从总体看,目前我省的循环经济实践仅仅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普及面小、深度不够、质量不高,与其他循环经济发展较快省份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还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和障碍,主要是: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由于广大居民环境意识比较薄弱的一些地方政府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忽视环境保护,甚至对污染企业提供保护,地方保护主义相当严重。

还有很多企业领导者对循环经济本身和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识的不足使坚持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也不高,这对更广泛地在企业内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产生了很大制约。

导致在确定发展思路,制定规划和政策措施上未真正转到体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回收、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与循环经济理念还相差甚远。

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也相对滞后,或已制定的也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行为难以规范。

(二)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统一总体规划和管理。

建设循环型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及再生产业体系、环保产业布局和不同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没有统一的规划,政府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责划分模糊不清,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存在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相互推诿的现象。

(三)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合理的费用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我省的环境容量尚未作为严格监管的有限资源,企业和众多消费者支付的废弃和排污费不仅远低于污染损害补偿费,甚至也明显低于污染治理的费用。

还有,由于再生资源的价格低于初次资源的价格,而政府又没有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宁可为污染排放废弃物付费用也不愿花更多的成本去生产再生资源。

(四)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

多数企业和经济实体的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技术水平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如量大面广的中小型锅炉技术水平相当落后,能源效率低。

环保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弱,环保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城市垃圾资源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等重要领域的一些关键产品尚无自己的制造技术,清洁生产审计工作进展迟缓,国家确定的45个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单位河南仅有一家,制约了省内清洁生产的发展。

篇4: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而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不仅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是国民经济得以进步的源泉。

当前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所以要想对当前农业经济现状进行改善,需要依靠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思路,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与当前国际潮流相适应,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从而将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更好的解决。

本文立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具体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并进一步探求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发展;问题;发展策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

农业循环经济是指把农业投入、生产、加工有机的统一起来,在高度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变废为宝,开辟农产品利用的新出路,将传统的经济体系转变为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新时期发展农业的选择。

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单纯是农业的延伸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还是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1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严重

我国虽然是个资源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口大国。

虽然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多年,但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问题还是存在,这对我国的农业资源有很大的压力。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占66%、平原占12%,有戈壁、沙漠、冰川、雪地、石山、裸地和高寒荒地2.66亿hm2,占国土面积的27.7%,这些地区基本上不能进行农业利用[1]。

近年来,资源过度开发以及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愈发严重、荒漠化扩展速度加快、土地盐碱化的面积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的因素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技术装备落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小有成就,但农业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农业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也制约着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我国农业规模庞大,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这与农业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农业科技人员利用率不高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新技术无法及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造成农业生产只依靠传统劳动力的比例较大,农业技术装备落后也带来了生产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负面影响。

1.3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生产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

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依靠传统农业模式和人力劳动为主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农业家庭收入不高,加上陈旧的观念,农村人口受教育机会有限。

农村劳动力知识的缺乏,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缓慢,无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经营模式改进[2]。

2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

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农业和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为动力,带动农业的发展,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5R”原则,具体做法为: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再回收原则(Reeovery);再制造原则(Remanufacture)。

2.1转变观念,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要想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就要转变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观念,首先政府带头转变观念,制定好相关的政策,一定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良好执行。

其次,农业劳动力要在政府的带领下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科技发展给农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

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树立先进的生产观念,调动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

积极主动学习新型农业发展技术,将新技术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

最后,社会风气需要改变,要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的进步性,社会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舆论会引起国家的决策,对农业循环经济起间接的影响。

2.2科学规划,合理宣传,引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

首先要做好整体规划,科学布局,考虑到区域的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根据市场要求,调整产业优势,建立最优农业生产体系。

2.3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科技第一生产力,农业生产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农业循环经济更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达到资源的重复利用与高经济效益的有效融合,没有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诸多环节都无法实现,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投入大量经费培育新品种、改良基因、新型农药的研发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循环经济做铺垫。

3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面临人多地少的国情。

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餐桌上的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既可以缓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间的尖锐矛盾,也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农业循环经济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依靠科技发展,政策支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5).

[2]沈淑霞,吴洪钟.当代美国农民教育对中国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启示[J].世界农业,,(9).

篇5:煤炭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1煤炭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中国的能源储藏中,煤炭资源占有着非常大的比重,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快速稳态发展。

从统计的数据上看,煤炭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由此看出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能源消耗。

煤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从中国能源储量特点和目前生产水平看,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能源安全问题却不能忽视。

2促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方式是以高度消耗能源来支撑经济发展,且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到中国煤炭年消耗量将达到51亿吨标准煤。

不光由于煤炭过度开采会引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而且不规范操作导致矿难频发、人员伤亡等负面效应,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中国将面临煤炭枯竭的冲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将受到威胁,促进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3中国煤炭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技术装备落后,科技水平较低,采掘技术人员短缺,回采率低

我国煤炭经济技术落后,多数煤矿只生产和销售原煤,未经洗选和洁净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煤炭产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其下游产品中,由于煤炭精加工、深加工不够,凝结在煤炭里的大部分利润都难以实现。

由于技术的限制,二次回采率比较低,但二次回采成本相对较高,同时人们对煤炭的节能意识也比较差,所以导致煤炭的严重浪费与破坏。

每年因采煤损失的煤层气和共生、伴生资源被不同程度浪费,水资源也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

同时煤炭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调查显示,煤炭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足安全生产最低要求的半数,其中采掘区的技术人员更为短缺。

3.2煤炭企业造成的环境压力依然很大

由于很多煤矿区在采完后没有及时进行修复和复垦,导致很多矿区出现了地面沉隐现象,还有矿区甚至还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

大量的煤矸石在矿区内任意堆放,而且矿井水也时常存在任意排放现象,大量的土地几乎都成了荒漠化土地,使土地资源遭到了极大浪费,并且还导致了日益频繁的地质灾害。

4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改进技术提高煤炭回采率,综合利用资源

首先,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加大煤炭产业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为安全、高效的煤炭回采率提供技术保障;其次,规范开采方法和技术,督促开采人员科学开采,避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最后,进一步利用原材料,发展相关行业,就是将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次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

4.2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实现煤炭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首先,一定要加强环境治理。

煤炭企业应大幅削减工业污染,淘汰落后技术和生产设备,广泛引进先进的洁净煤技术。

提高加工生产以及污染处理等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各方面设施,加强污染物处理系统。

推行严格的排放标准,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煤的高效、洁净利用,实行污染物的集中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生态污染。

建立健全环保监管体系,实行动态监管,建立先进的自动监测系统;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强化对耕地、森林、水资源、地表植被等生态地区的环境保护,有效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增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

4.3改变煤炭企业的经营理念

企业如果想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那么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并且能够根据自身企业的条件和市场的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还有就是要摆脱以前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企业必须要选择比较先进、合理的方法去对企业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取得更多的利益,还可以提高开采出来的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最后,企业一定要以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购买新研发出来的设备,这对企业长期发展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4.4加强煤炭总量调控

密切关注世界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关注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趋势,关注主要用煤行业发展变化,关注煤炭市场走向及变化。

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做好总量调控,保持煤炭供需基本平衡。

煤炭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组织生产力;要加强与主要用煤行业重点企业的战略合作,重合同、守信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要共同为稳定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煤炭市场秩序努力。

4.5推进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煤炭市场体系

建立完善的煤炭市场体系,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此,国家应该对煤炭的'地方保护政策有一定的规范,以便稳定煤炭的价格,不让市场人为地将煤炭的价格无限制抬高,保证市场的稳定性,有利于我国煤炭经济的健康运行,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4.6实现煤炭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双重接轨

根据目前煤炭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煤炭经济与循环经济双重接轨有着必然的趋势,这不仅能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作为煤炭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促使本企业的煤炭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相接轨。

4.7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发展接续产业

要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从行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切忌急功近利地投资和盲目投资;其次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要以单一的开采煤炭来提高经济利益,要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注重市场需求,振兴和发展煤炭相关产业,形成一条良好的产业链,使经济效益的增长与煤炭利用率的提高并举;最后是应当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加快采矿设备更新改造,增加原煤入洗率,实现采矿的现代化。

篇6:煤炭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1煤炭经济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尽管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现在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对能源产生了更大的需求。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中,不可再生资源由于长期以来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开发程度已经接近瓶颈。

目前非可再生资源的稀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问题,这就要求当前能源产业在着力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煤炭经济为例,在中国推行煤炭经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其一定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生产结构依然是以原始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为主,煤炭经济在我国的能源经济中依然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煤炭经济对市场市场的影响也无可估量。

由于近年来国内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加剧了稀缺的煤炭资源和日益增长的生产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1]。

面对这一矛盾问题,当前我国只有着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证煤炭开采量的同时着力协调煤炭经济与绿色发展之间统一和谐的关系,从而确保我国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2当前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的现状

2.1煤炭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实际上,煤炭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对于生态环境有一定破坏作用的经济发展方式。

众多周知,煤炭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位置。

它是由于动植物尸体在长期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而变成今天我们所可视的煤炭资源。

煤炭从最初形态到最后的生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类将其挖掘出来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而正是煤炭挖掘这一行为本身便具有鲜明的生态破坏性。

长期以来,掩藏有煤炭的地表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元素已经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生态环境体系,为了将煤炭挖出就不得不破坏地表,这首先就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损害[2]。

此外,煤炭的开采作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地表开采和地底开采两种形式。

这两种形式都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其中尤以后者的影响作用居多。

在地底开采过程中,由于无节制开采或者不规律开采,很容易造成开采周围区域甚至是范围较广的地表出现塌陷等问题,从而严重阻碍正常的煤炭开采工作,同时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毁。

2.2煤炭开采技术受到一定限制

煤炭开采技术的相对落后陈旧是导致当前煤炭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相关的设备比较陈旧,开采技术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因而当前我国的煤炭开采的效率依然有待提高。

此外,从而煤炭开采的专业人员其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也未能令人满意,这就使得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乱开采、过分开采等问题,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伴生能源产生了浪费现象,而这种浪费现象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2.3煤炭内部管理不当,缺乏必要监管和法律保障

当前煤炭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无节制的开采和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缺乏必要的煤炭企业内部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和法律保障。

具体来说,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一系列现象视而不见,而这实际上了就默认了不合理开采的行为。

另外一方面,尽管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切实保证生态环境,但是在现实开发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着不依据规章制度办事的情况。

一些煤炭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在煤炭的探测到开采的整个过程中都将法律法规视为一纸空文[3]。

在探测过程中,常常出现为了抢夺开采权而采用一些贿赂、抢占等不法手段;在开采的过程中,以经济利益为第一要义,根本上忽视了煤炭资源开采的基本技巧和开采规律,这也就加剧了乱开采、过度开采的现象。

缺乏必要法律法规保障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其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大型煤炭企业而言,他们无法及时地获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无法在政策的扶持作用下长足进步;而对于小型煤炭企业而言,企业主利用市场经济的某些混乱性特点浑水摸鱼,采用不科学的发展方法,虽然做大最强了企业,但同时也导致了煤炭市场环境的混乱。

2.4煤炭从业管理人员的匮乏

近年来,国家开始不断对企业机关部门的人员进行清理,以改善当前在机关管理部门所出现的人员冗杂、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煤炭企业中,管理人员的数量由于国家的清理行动而呈现出不但下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企业又在不断地扩张和发展,因而当前在管理层面煤炭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在管理上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实管理人员匮乏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矛盾下,煤炭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断增加,而一些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因而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针对这一问题,如果不是能及时地引起必要的管理人员,对于煤炭企业的长足发展是有严重影响作用的。

3煤炭经济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3.1积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确保其稳定、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积极发挥作用。

宏观调控是一切经济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只要顺利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才能真正确保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行业的科学、合理的发展。

对于煤炭经济而言,由于它直接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因而在煤炭经济中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宏观调控在煤炭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煤炭行业应当要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企业的经济活动都在国家和政府的监控下完成,从而保证良性竞争态势,使得各个煤炭企业不仅要把经济效益作为竞争的标准,同时还要将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之中;第二,积极制定煤炭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将其落实到位。

对于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必要时直接追求企业及其法人的刑事责任;而对于一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突出作用的先进企业,应着力给予奖励并且大力扶持,使其成为全行业的楷模和标杆;第三,加大对煤炭企业的扶持力度和限制力度。

加大扶持力度主要是指针对当前煤炭企业在发展道路越走越狭隘的现状,国家和政府应当对企业进行技术、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扶持,以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困境。

对于部分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不达标现象、不可理开采等行为,应当增加限制条件,将企业的开采活动限制在有效的牢笼里,从而对于当前在煤炭公司中出现的良莠不齐、竞争混乱等现象进行及时有效地结局。

3.2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循环发展

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

篇7:煤炭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新时期背景下的国有煤炭企业必须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很多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因而必须对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整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1.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亟待提升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一些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往往只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使用,而忽视对他们的培养,加上工作负荷较大,

工作内容简单而繁琐,往往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只追求账务不出现差错,并没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管理方面的问题,因而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就势必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效益观

煤炭企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企业,国家对其投资和扶持力度较大,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煤炭资源主要通过国家的规划进行调拨,因而这些企业间不会有竞争的压力,很多煤炭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往往只注重如何提高煤炭的开采量和销售量。

但是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管理模式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较为粗放,久而久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就容易忽视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成本效益观的缺乏,极大地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3.煤炭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

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往往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极大地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尤其是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时代,一些国有煤炭企业在财务分权上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情况。

在财务状况控制方面,由于控制不当导致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这就导致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的目标难以统一,经营者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势必会对企业整体利益带来负面的影响,一些经营者为了利益而将公司的资产转移和侵吞,

甚至瞒报、虚报收入,而这就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在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成效。

4.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欠缺

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较高的信用度和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

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忽视了信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对企业的正常、高效运转带来影响,进而降低了企业的信用,给企业带来信用危机。

加上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不注重资本运作,财务风险意识欠缺,不结合企业资本状况就盲目投资和融资,导致企业债务包袱加大,形成财务危机。

二、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的研究

1.致力于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

企业会计内控制度是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所以必须对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因而为了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一套相互监督、制约的内控措施,科学地确定内控工作的流程,为企业风险的识别和处理奠定基础。

因此,为了避免传统粗放管理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作为煤炭企业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应将其作为绩效考核,切实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控,从而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2.致力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制度的完善,着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为了更好地促进管理成效的提升,在不断完善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对财务风险管控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这就需要对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切实加强企业董事会、股东会和监事会的建设,

并采取三重一大的集体决策制度,致力于决策风险的防范,切实做好业务流程的管控,严防业务风险的出现,尤其是应注重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在风险管理中,应做好筹资和投资以及资金的回收与效益的分配等方面的工作,在事前做好预防,在事中加强监督,在事后加强审计,确保做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和供应链风险。

3.致力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完善

企业风险存在的根源主要是举债,所以必须对举债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不仅要对比负债经营的资产收益率和债务资本的成本率,还要确保前者比后者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本息到期返还,从而达到收益的目的。

所以必须致力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完善,加强对风险信号的分析,结合其形成的过程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最大地降低其带来的风险。

4.致力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针对当前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有限的状况,作为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为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促进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必须加强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

不断强化其法制观念,使其以较强的责任心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同时还应从企业的青年才俊中选拔和培养财务管理的后备人员,从而为更好地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5.致力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作为预测财务的重要工具,也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更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

所以必须在企业内部致力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在促进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对资源配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将母公司和子公司自身的权责利进行有效的明确。

所以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就必须着力实现全员化和全额化以及全程化。

所谓全员化,就是在预算过程中发动全员,层层分解预算目标,同时还要确保企业各部门之间能科学地协调和配置集团的资源。

所谓全额化,就是在注重财务预算的同时加强业务和资本的预算,从而将预算金额的全体性体现出来。

所谓全程化,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全程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在下达指标和编制、汇总预算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预算的执行与监控,做好分析、调整以及考核和评价,将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6.切实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现代财务管理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加上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务管理,不仅能够精确地报价,还能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尤其是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型煤炭企业在报价过程中,往往存在报价过高而限产压库的危险,因此煤炭企业非常需要一个包含煤炭生产管理、成本费用控制、融资管理、价格测算和竞争报价等在内的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以保证在竞争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由旧体制下的矿务局改制为煤业集团公司后,各煤业集团旗下都有着几个甚至数十个分、子公司,它们在地理上处于分散状态,各自都受不同背景、不同领导和不同制度的影响,在企业利益,管理风格和核算方法上都表现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经营风格。

如果不及时地将这些不同的文化和风格进行统一和规范,管理上就可能出现一盘散沙和力不从心的局面,就有可能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因此,作为煤炭企业应着力实现财务信息同步管理,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只有认真分析和总结自身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致力于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完善,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切实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实现国内煤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8:煤炭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经营的管理,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一定的分析。

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制度的创新,从而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而煤炭经济的发展方式,Tq/@v{0也对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影响。

企业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度,若是一成不变,不跟进市场的变化,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企业会一直走下坡路,笔者就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转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一)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改革也有着进一步的深化,在企业中劳动者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一定的总结。

(二)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内在需要。

在如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加快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实就是有效地适应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是为了企业自身长远的发展。

由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强化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能够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

“雾霾”是近年来两会上持续热议的话题。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消费比重仍高达64.2%,煤炭的利用方式粗放,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

月20日,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的专家共同参与的权威研究《煤炭使用对中国大气污染的贡献》正式发布,它也是“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的中间成果之一,其数据表明煤炭使用对PM2.5的“贡献”约60%!我对这个数据的权威性仍有怀疑,但煤炭使用是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肯定是个不争的事实。

加快发展清洁煤炭,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一)对运行机制进行创新。

要想有效地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要对企业的运行机制进行有效的创新,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自身煤炭经济发展的特点,还应该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并且完善企业管理的考评机制,对企业管理的绩效进行严格的考核。

(二)建立煤炭供应的新模式。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由于一直都是十分依赖煤炭,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一定的转变,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煤炭供应的现状,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中,还需要对现代物流业进行一定的创新,能够进一步形成最新的流通体系。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力开采,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在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中,必须要注重对资源的节约,煤炭是最为基础的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煤炭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还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煤炭企业中,需要对煤炭资源的消耗制定一定严格的标准,而且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煤炭资源的技术设备进行一定的维修,对废气的排放进行综合化的治理,进而减少了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四)培养人才。

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红,需要对人才进行一定的培养。

人才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使得企业中的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创新管理中,进而能够有效地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认真地吸取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向发挥人才的优势进行一定的转变;还要提高人才的待遇,企业拿出部分资金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还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性科技创新鼓励措施,进而激发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进行科技的创新。

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要进行对科技的创新。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给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方便。

在煤炭企业中,需要通过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生产工作,进而还能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篇9: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思路论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 经济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思路

1、不断完善思路。推进科学发展

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将其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彭阳精神和三苦作风,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抓建设,实现了彭阳县生态建设的大发展、快发展。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提出的要把彭阳建设成大花园、大果园的要求,县委、政府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发展林果业纳入全县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倾力培育,全力发展,着力推动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

2、加强组织引导,形成工作合力

举全民之力,植树造林,改土治水,建设生态彭阳是该县林业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把林业建设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点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每年春、秋两季,县直部门、单位停止办公2周进行义务整地、植树造林。领导以身作则,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动手,齐抓共建。同时,抢抓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促进全县林业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实施综合治理

紧紧抓住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围绕保持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把每条小流域既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滩综合治理,达到了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步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退耕还林质量回头看活动和813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用3~5年时间。打造8个生态乡镇、100个生态村、3万户生态户),并成立专业造林队,对全县退耕地造林进行拉网式补植补造,完成加密补植5.04万hm,进一步提高了林业建设水平,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4、重视科技支撑.提高建设水平

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行科技承包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技术与生产的有效对结。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坚持封造并举,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积极推广88542、大鱼鳞坑等整地模式和苗木定干深栽、覆膜套袋保墒等抗旱技术,有效提高了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逐步形成了北部水保饲料林及中部生态经济林、东部优质经果林、西部水源涵养林的林业生产格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县上下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大花园、大果园为蓝图,培育壮大林果产业,扎实推进林权改革,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着力推动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努力开创全县林业建设新局面。

4.1突出特色。培育发展林果产业

树立经营生态的理念,制定林果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建与改造同步、设施与露地栽植搭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点与面结合的原则,按照流域生态经济沟、庭院经济、设施栽培和嫁接改良提升4种模式,大力发展以杏子、核桃、花椒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在完成长城塬hm优质林果基地、麦子塬666.67hm经果林建设的基础上,将再建设2666.67hm优质经果林,力争到全县以杏子、核桃为主的经果林达到2.67万hmz,农民人均1333.33m,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4.2立足实际。积极推进林改工作

把林改工作作为解放林业生产力、推进林业建设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完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县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乡镇上下联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嘲。深化政策宣传,发挥主体作用,组织群众成立林改工作小组,以村为单位,对集体林进行勘界、评估、确权,对能够确权到户的集体林地全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努力实现生态受保护、群众得实惠的林改目标。

4.3注重实效。提升生态建设成果

以建设生态型新农村为目标,深入实施813生态提升工程,加快生态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生态户创建步伐,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开展退耕还林质量回头看活动,强化抚育管护,抓好修复完善。进一步加大荒山荒沟治理力度,切实减少水土流失。坚定不移地实施封山禁牧政策,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为实现彭阳县生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篇10:海南州生态农业建设思路初探

海南州生态农业建设思路初探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江河源区,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衰退,自治州内水土流失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趋势日益严重.

作 者:范兴平Fan Xingping  作者单位:813000,海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刊 名:青海农技推广 英文刊名:QING HAI AGRO-TECHNOLOGY EXTENS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F3 关键词: 

篇11: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又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尤其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这种新型的农业合作关系,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归大堆、硬撮合”,而是农民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自发性地广泛联合,是农业生产者自愿结合起来,将资金、劳动、技术和其他生产资料作为股份入股,按自主劳动、经营和民主管理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从而实现互利的目的。

1农业专业合作社与人民公社的不同之处

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村人民公社有着本质的不同,区别在于:

1.1主体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公社的主体是全体农民,今天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是部分农民。

1.2时期不同。

人民公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1.3目的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的目的是壮大集体经济,越公越好、越大越好,而今组建的农业专业化合作社的直接目的是使社员加快增收,最终目的是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1.4自愿程度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是在“自愿”的前提下,用行政命令强行组建的,而今的农业专业化是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组成的。

1.5分配机制不同、社员积极性不同。

人民公社时期的分配机制是大锅饭,大帮轰,每个人的'劳动成果与报酬挂钩不紧密,社员没有积极性,而今的农业专业化合作属股份经济,每个人的劳动成果与报酬紧密挂钩,此外还有股份分红,企业返利,社员积极性空前高涨。

1.6二者的入社资产范围,生产能力与劳动力素质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公社社员入社资产仅限于土地、车马和生产用具,当时的生产能力、劳动力素质低下,而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入社资产既包括土地、设备,还包括资金、劳动技术和知识产权,当今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素质都较以前有极大提高。

2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1使农民抗击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

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不能很好地抵抗各种风险,的那场雪灾,农民损失惨重。

农业专业合作社运用集体的力量,比单个农户抗击农产品价格与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解决了农民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2.2农业专业化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加快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专业合作社大大提高了农民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农业专业合作社比现存的订单农业更适合市场经济,订单农业也签立合同,但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时,农民就很难执行订单价格,使企业的风险加大。

实践证明: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企双盈的好事,更是农民加快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2.3提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和谈判地位

农业专业合作社要比单个农户的生产规模不知大多少倍,在竞争和谈判中规模大、实力大,能力和地位都得到提高。

2.4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

“七个统一”降低了农民的营运成本,解除了农民很多繁杂劳动合作社在内部“统一提供种子、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收购价格、统一储运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统一利益分配”降低农民的营运成本,解除了农民很多繁杂劳动。

比如,以前农民只能在简单的育秧棚内一家一户育秧,现在不单育秧,就连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技术等方面都由合作社统一提供,农民不用多操心了。

农民在合作社中还能优先享受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营销服务。

2.5企业农户实现互利双赢农业专业合作社属股份制经济,这就把企农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民用现金、土地、知识产权入股,入股可分红利,企业也获得了稳定的生产资料、技术和劳动力,合作社的“七统一”可获更多利润。

3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应采取的对策

3.1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要因乡、因村、因地、因人而宜。

合作社成立的模式、生产的产品、入股的方式(可以是土地、资金、技术知识产权入股),可根据当地的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

3.2大力招商引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农村与农户建立合作社,以企业为龙头,实行专业化生产加工、流通模式。

3.3各级政府、各种宣传媒介要大力宣传农业专业合作的好处,各乡村要组织农民到现场参观、观看各种宣传资料,启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我们要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尽快转变观念,行动起来。

3.4县级及其以下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

各级政府要尊重农民的创新能力,激发农民的创新潜力,营造好各种环境氛围。

3.5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要下基层包村、包户,建立专业合作社,但一定要在自愿的前提下,切忌拉郎配。

3.6在组织专业合作社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种机制和方式,使之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总之,合作社社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合作社的机制更加完善,更加适合市场经济与发展需要。

农业专业化合作社是使农民增收,加快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

篇12: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中国社会正由传统农业经济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型。

虽然国内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制造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撑,但农业仍然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财务审计是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但国内农村财务审计的现状并不乐观,表现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没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而且工作缺乏执行力度,还缺乏专业的财务审计管理人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视农村财务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1重视农村财务审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各项事业进入改革的深水区。

农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其发展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重视并做好农村财务审计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1.1借助财务审计,可以发现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制下,国内农村主要是农村集体经济形式。

在集体经济体制下,农村的财产是集体所有。

一方面,大部分农村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对财务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方面还有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的管理制度,导致对农村财务管理监管薄弱。

因此在农村极容易发生一些领导干部侵吞集体财产、假公济私、滥权等等问题的出现。

财务审计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威慑一些领导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同时审计过程中还可以及时发现和暴露一些问题。

1.2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可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劳动成果更合理分配、更有效利用

财务审计过程需要对农村财务数据做科学统计与分析,明确集体经济的劳动成果。

在财务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还可以对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做更加深入的分析。

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经济开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引进新产业项目等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益。

农村集体经济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越来越多,管理起来也越来越复杂。

通过财务审计则能很好地理清经济收入同时科学分配收益。

在审计数据的支持下还可以帮助农村集体发现当地经营比较好的项目,集中更多资金投入到有较好市场收益的项目中,实现农村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新时代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策略

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要实现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科学的财务管理必须跟上。

面对国内农村财务管理及财务审计水平落后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农村基层的多年工作经验,对当前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健全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体系,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培养

农村审计应该有一套专门的制度体系,该体系应充分适应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项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也仅仅集中在城市和工业生产制造方面。

农村在很多方面开发不足,相应的制度及配套服务也不完善。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农村的财务审计制度体系。

农村财务审计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提出来的。

积极促成专门针对农村的财务制度体系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相信完善农村环境的法制法规将是市场的迫切需求。

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在财务审计方面重视人才培养更加重要。

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比较难吸引和留住人才。

在现有的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中培养一批财务审计人员相对还比较能实现。

当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出台更多政策吸引财务审计专业人才到农村服务也未尝不可。

2.2农村财务审计重效率、把握难点、注意细节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样化。

另一方面,近几年以来党和政府极其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对农村的各项财政补贴,例如:退耕还林补贴、粮食补贴、危房补贴、乡村公路建设补贴等等。

因此,农村财务审计的内容多而且复杂,而且每一个项目的审计都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

农村财务审计务必要重视效率,切不可因审计影响了农村正常的生产活动或影响了政府补贴的及时发放。

另外,农村财务审计涉及的内容多,而且还没有相关的制度体系做依据,审计过程中该以何种方法、审计的重心等等问题都是农村财务审计的难点。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审计的关键要能够随时复查,统计要实物、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方法统一,而且不拖泥带水,统计编制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制,数据真实。

债权债务核对要科学细致,确保账户不出现误差。

无论任何财务审计都要注意细节,农村财务审计尤其要细致,数据要科学真实。

在此原则上开展财务审计是非常关键的。

3结语

农村财务审计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农村财务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但同时农村财务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重视并做好农村财务审计,不仅有利农村廉洁环境的建设,还有利于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篇13:煤炭经济发展思路

煤炭经济发展思路

我国的煤炭产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煤炭生产量超过了煤炭市场的容量,煤炭经济产业增长速度减慢,企业发展的重点与核心应该是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好产业升级工作,煤炭资源是煤炭经济发展的根基,应该对这方面有一个充分了解。

第一篇:新常态下煤炭经济发展实践

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使用“新常态”一词,其后又4次提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尤其是在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煤炭行业新常态的特征,并在新常态中寻求发展机遇,对于煤炭企业集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炭行业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1.1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时期,一是增长速度换挡期;二是结构调整阵痛期;三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按照总书记的阐述,经济新常态具有“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3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时期,能源消费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煤炭行业由“黄金发展期”转入“白银发展期”的新阶段,煤炭行业也进入了新常态[1]。

1.2环境制约因素加大,煤炭行业进入消费需求

增速放缓,比重下降新常态由于煤炭生产及消费环节过去长期处于原始粗放的模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大量污染。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消费方式不可持续。

国家陆续推出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出台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等,环保治理升级,加快淘汰低效率、高煤耗、重污染项目,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并提高核电、水电、风电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2]。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煤炭消费量36.1亿t,增幅由前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2.6%,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总量比重为65.7%,据初步统计,20煤炭消费增速甚至还出现负增长。

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到65%以下。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指出,到20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t左右,比重控制在62%以内。

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煤炭消费处于需求峰值平台区,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比重下降的新常态。

1.3市场供过于求,煤炭行业进入去产能、去库存新常态

煤炭“黄金十年”,在利益驱动和重组兼并的大背景下,我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

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2万亿元。

近年,新投产及整合矿井产能陆续释放,目前全国煤矿产能为40亿t左右,在建和新建产能11亿t左右,此外,还有一些未批先建、批小建大和超能力生产产能,煤炭产能超前释放。

虽然从2014年7月开始,国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控产、压产措施,但产能释放压力依然较大,加之进口煤量从每年不足5000万t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2.9亿t,短期内进口煤仍将保持较大基数,与增速大幅回落的消费需求相比,我国煤炭产业产能明显过剩。

在产能释放和进口煤作用下,我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巨大,全社会煤炭库存已连续3年维持在3亿t以上,相当于全国一个月的产量。

迫于供给压力,资源条件差、安全隐患大、生产成本高、亏损严重或扭亏无望的矿井将退出市场,煤炭行业进入去产能、去库存的新常态。

1.4运力宽松,煤炭行业进入全流通竞争的新常态

随着我国加快高铁建设,铁路客运运转效率提升,货运能力得到释放,加之大秦线、朔黄线持续扩能,以及北煤南运、西煤东运通道的建设贯通,煤炭铁路运力大幅提升。

公路、船舶港口建设,也大幅改善煤炭汽运、水运条件。

煤炭运输瓶颈得到缓解,加快了煤炭流通时间,节约了流通成本,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煤炭行业进入全流通竞争的新常态。

2新常态下煤炭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煤炭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需求下降快,供给下降慢,市场供过于求。

从三季度开始,已历时近3年,煤炭相对过剩造成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滑、欠款越来越高、企业效益越来越差。

截止2014年底,秦皇岛港23.02MJ/kg(5500kcal/kg)市场动力煤平仓价为520元/t,比年初下降120元/t,比3年前下降340元/t,降幅达40%;国内炼焦煤价格比年初下降了200~250元/t,比3年前下降600~800元/t,降幅达50%;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约1300亿元,降幅46%,比下降72%;企业亏损额比20增长73%,比20增加10倍,企业亏损面超过70%。

随着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暴露出行业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煤炭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对发展战略重视不够、不清晰、定位不准

在10余年煤炭市场大好形势下,煤炭企业发展主要靠资源扩张、产量增长、“跑马圈地”式发展,而在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各种被掩盖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企业过去的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变化和竞争发展的需要,理念、战略、产业、产品及管理等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深入研究,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3]。

2.2真正树立起市场观念,重视市场、重视用户不够

煤炭企业仍然把销售作为生产的一个辅助部门,忽视了销售与市场对接的重要性,停留在煤卖得好就不重视质量,不重视品牌建设,煤卖不出去就降价抢市场的不良循环,存在“只看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还在“以产定销”“以量补价”,不能持续关注市场,围绕用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价格。

2.3产品同质化

企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同质化,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产品同质化,造成抢市场、打价格战,甚至恐慌性降价,慌不择路,损害行业整体利益。

持续降价的空间有限,靠规模扩张发展和靠市场机会盈利模式在目前市场形势下已走到尽头,应当注重提升产品价值。

2.4粗放发展、产品线低端

煤炭生产和消费仍然过于粗放,近些年煤炭市场竞争由数量众多的小煤矿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转为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大型煤企还没有从传统的资源开发商转为煤炭清洁利用的一体化服务商。

煤炭产业没有完成由粗放、不安全、低效、高耗向集约、安全、高效、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仍处于价值链低端。

煤炭企业必须从单纯产煤、卖煤向为客户服务转变,真正实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的创新发展,通过行业调整、融合、转型、洗牌、提升的大变革,实现转型升级。

3以产品结构调整促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煤炭在能源供应和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在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大规模调整的现状下,天然气、水电、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仍无法替代煤炭作为最主要消费能源的地位。

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需立足于煤炭、依托于煤炭,在新常态下着重解决煤炭产品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产品差异化升级,清洁高效利用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企业发展问题。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以下简称“河南能源”)是一家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建筑矿建、金融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

,河南能源原煤产量1.02亿t,跻身国家亿吨级煤炭企业,位列2014年世界企业500强第328位。

在煤炭行业新常态下,河南能源在体制机制上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在充分认识到产品是企业获取收益的重要源泉后,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河南能源立足于煤炭主业,在煤炭提质增效、产品差异化、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下功夫,以煤炭产品结构调整促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1市场导向,以销定产

1)树立市场导向理念。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企业存在的必要,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必须牢牢树立一切围绕市场、一切服务市场的理念。

河南能源上至集团领导班子,下至基层员工,时刻遵循“市场导向,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和“生产围绕销售转,销售围绕市场转”的市场理念,摒弃以往以产定销的旧观念。

2)加强产需衔接,以销定产。

从生产商向生产服务商转变,实现现场生产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销售人员时刻保持与用户畅通沟通,每月度、季度、年度征询用户产品需求,向生产部门反馈用户需求,结合各矿井生产实际和用户采购需求,排定产需计划,按用户需求组织生产。

在产需衔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产需不匹配的情况,此时需要调整产品结构,科学组织生产。

如在精煤需求大,而末煤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加末煤入洗,提高精煤产量;反之,则减少末煤入洗,增加末煤市场投放。

包括洗中块、洗小块、洗粒煤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销售效益,动态测算洗精煤与末煤之间的效益平衡点,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增加效益品种的销售。

通过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构调整,既能满足市场用户的不同需要,又能创造企业最大的品种效益。

2014年,河南能源本部矿区实现洗精煤、洗块煤及高质末煤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达65%,较3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结构调整年增收额约5000万元。

3.2洗选加工,提质增效

煤炭行业新常态下,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加之环保政策加码,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在变,煤炭产品质量也要顺应市场做出相应调整。

要根据用户需求的差异性,制定产品优化方案,通过改造洗选设施,提高洗选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供应产品的能力。

河南能源在产品提质增效方面,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1)受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和新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下游用户为达标排放,提高燃煤质量要求,高硫、低热值煤滞销。

为顺应市场变化,河南能源立即对义马矿区部分高硫矿井(硫:1.5%~3%)的煤质进行元素分析,细分无机硫和有机硫,充分论证矿井洗煤降灰除硫的可行性,在石壕矿、新安矿等矿区新建洗(选)煤厂,经过洗选后硫分可降低到1%。

2)针对河南能源义马矿区部分有机硫较高,无法通过洗煤降灰除硫的矿井,就近搭建配煤场地。

根据下游用户对煤质指标的要求,直接掺配销售,既能够为用户节约配煤成本,又能够实现高硫、高热值煤与低硫、低热值煤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销售效益。

3)受地质条件变化影响,永城矿区块煤夹矸比例大幅提高至25%左右,焦作矿区块煤含介石比例增至10%,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依靠人工挑选等常规方法无法解决夹矸、含介问题。

通过洗选工艺研究改造,自行研发了“重介—浅槽”洗选工艺,河南能源焦作矿区块煤含介石比例降低到2%~3%。

有效降低了块煤含介问题。

目前,河南能源永城矿区参照了“重介—浅槽”洗选工艺,结合自身选煤厂以及煤质的情况,中煤矸石再选工艺将马上投入使用,预计该工艺使用后基本上可以解决块煤夹矸煤较多的问题。

4)针对地销散户对块煤产品需求规格不一,采取在洗选系统外使用“炮筛”的方式,在装车前根据用户需求使用筛孔规格不同的筛板进行筛选后再装车,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3差异化产品,个性化服务

实施煤炭产品差异化策略主要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方面与市场竞争对手所提供产品的差异化;另一方面对不同客户需求所提供的差异化产品。

河南能源在差异化产品,个性化服务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1)细分产品等级。

根据不同用户间对煤炭产品热值、灰分、硫分、粒度及特殊指标的个性化需求,按照生产工艺标准,细分产品等级。

如末煤按热值可划分为24.27MJ/kg、23.02MJ/kg、20.93MJ/kg、18.84MJ/kg等产品;块煤按粒度可划分为50~80mm、25~80mm、25~50mm、13~25mm、8~13mm等。

2)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

针对永城矿区产品特低磷(Pd≤0.004%)的特性,通过各种方法调查,挖掘了一批个性化需求客户。

一类是国外某钢铁企业,主要生产特种钢材,对无烟喷吹煤磷含量有很高要求,河南永城市场喷吹煤的特低磷个性化指标很快促成了向该钢铁企业的出口业务。

篇14: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论文

引言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存在很多不足,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管理方法,都存在很多需要提升和改进之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树立信息思维和意识,用信息技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

一、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管理制度混乱,管理依据少,实践操作性差,甚至朝令夕改,致使管理人员无从管理;二是执行效果不好,往往是借出去的档案不能及时归档,以至于档案丢失,不能责任到人。

(二)管理素质待提升

管理人员素质是档案管理工作能否高效开展的重要指标。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档案管理的方法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信心和责任心,以至于档案收集不全,分类不准,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其他部门提供档案查询服务,影响了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

二、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一)创新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首要在管理制度上加以创新,摒弃不合理、不科学、脱离实际的管理制度,对科学合理又适应本单位实际的制度要加以推动,以符合新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需求。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档案管理特点,建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岗位设置以及机构设置进行重点规定。有鉴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互通性,因此,在创新档案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不仅能约束普通档案管理人员,还可以约束事业单位其他部门的人员,使其主动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此外,由于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原则,在档案管理制度上要有奖惩制度的设立和体现,对档案管理工作兢兢业业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对态度不认真,甚至懈怠,贻误了档案高效管理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惩戒,特别是对因为主观因素致使档案丢失的'人员要给予谈话、调离、甚至停职的惩罚,强化全体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二)创新信息化档案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上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节省大量档案管理的时间。所以,信息化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作为新时期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具备现代信息管理理念,掌握信息化档案管理手段,能够借助扫描仪,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对文字类纸质档案进行转化,保证档案信息的齐全和完整,避免丢失。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上,档案管理要增强服务意识,创造便利的人性化的共享条件,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职能。另外,事业单位不同于私营单位,所以,在信息设备的采购上要尽量一步到位,结合事业单位的现实需要,引进符合实际情况,满足实际需求的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设备设施,可以保障档案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档案管理培训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培训需要在力度上加以推进,在方法上加以改进,用科学的方法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培训制度。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培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档案管理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通过分析和交流,弥补档案管理培训中的不足。在培训形式上既要注重实体培训,也要借助网络培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态度有很强的要求。因此,在档案管理培训中除了要在方法上进行创新之外,还要从态度上加以重视。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把档案管理纳入自己的日常考核的调研工作之中,带动全体事业单位人员重视档案管理。在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上,要把掌握现代档案管理技术的人员充实进档案管理部门,对新来员工要加强岗前培训,既要注意结合专业领域,也要注意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方面的结合,保障培训员工尽快融入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之中。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既要遵从档案管理的特点,使档案管理科学化,也要注意从事业单位自身出发,结合事业单位的性质,积极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档案管理人员要拓展视野,不断创新,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自己,使档案管理工作成为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丽梅.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2]张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6(08).

相关专题 农业经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