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李安电影西方文化的对比论文

扑街仔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扑街仔”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析李安电影西方文化的对比论文(共13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探析李安电影西方文化的对比论文

探析李安电影西方文化的对比论文

摘要:李安是世界上极富声望的著名导演之一,其所导演的电影并不简单是对一个故事的讲述,而是注重挖掘其内在价值和内涵,让其中的深意融入到人们的思想之中。尤其在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之处之后,更使电影富有魅力,让观众在对其电影进行观赏的同时,对电影中所展现的中西方文化不同予以深思。基于此,本文就李安电影中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进行分析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李安;电影;文化冲突;传统文化

李安作为著名的华人导演,其所导演的电影之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因为李安在西方的生活经历,又让其极具中国传统味道的电影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理念和思想。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电影中得以交汇、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在李安电影中也予以充分展现,让人们看到了李安导演深邃的思想内涵,更让我们看到了通过电影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别。也正是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融合,才让李安导演的电影独具魅力,深深吸引我们跟随其脚步不断感知事件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李安眼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冲击

李安作品对于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其在对西方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思考,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对两种文化的融合给予了积极探索。由此可观,李安导演的作品从某一个方面来看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优良传统进行展示和弘扬。李安电影是对文化价值的内涵所进行的探索,也是对儒家哲学及家庭道德的精髓的高度弘扬。这表明了李安在对文化的认识上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认为传统文化应当挖掘其深层次内涵,让其中的文化精髓不断予以发扬与传承。比如在《推手》作品中[1],其所表达的是家庭的深刻含义,通过妻子与父亲彼此之间的文化沟通和理解,达到了两代人关系的改善。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一种全新的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既说明了李安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又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比如在《饮食男女》中,从父女等角色中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母亲的去世,父亲双重角色的担当,以及父亲渴望了解女儿内心,女儿渴望与父亲心系沟通但是无法实现的纠结。父亲的欲言又止,女儿的心思抽离,梁母与锦荣的同桌异梦,都让整个家庭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痕迹。但是李安所给出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则更加让人意味深长,展现出了中国式节奏欲望压抑之后的'爆发,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追寻。

二、电影的文化属性

电影既是世俗的艺术作品,包含审美意识形态,也是商业利益空间的攫取平台。从这两点来看,健康的中国电影,应当包含了代表票房利润的商业性指标与代表文化精神的艺术指标两个方面内容。商业性与艺术性相互依存,没有商业性作为基石和保障,就无法完美体现其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引领和升华,其商业性就无法得到保障。与此同时,电影蕴含两种力量,一种是表现为电影的产业形态,产生经济效益,叫做经济力量,是一种硬力量;另一种则表现为电影的文化身份,诸如文化属性、意识形态等内容都被囊括其中,并被称为重要的文化力量,相比较“硬实力”来说,其可以被称为“软力量”。当中国电影成为一种产业、变成一种经济力量时,要想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体系范式,就必须在电影行业竞争中坚守文化艺术的身份,坚守自己的文化品牌[2]。当前,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使得电影的语境不断冲破本土化的语境范围,民族电影的发展要想得到推动,一方面要坚持其电影的创作能够极大地吸引观众对文化价值、人性予以聚焦和反思,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让本民族的电影文化身份得以保留。此外,文化的全球化为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国界、融入世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中国电影应当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异族文化中最大程度地吸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以整合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增加中国电影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电影文化创作只有努力探索,充分利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增加文化的流动与交换,从而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三、结合李安“家庭三部曲”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1.社会背景文化的对比

李安往往将东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使用带有“文法符码”特征的行为来表现。其《家庭三部曲》中充满了太极拳、中国书法、中国饮食文化、婚宴民俗等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得非常深刻[3]。在《推手》的开篇场景中,以不懂英语的朱老气定神闲打太极来体现中国文化符码;以同一房间内,不懂中文的美国媳妇心浮气躁地打电脑来体现美国文化。通过这种语言不多、情节简单的生活场景的对比,使观众清晰而深刻地将中西方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印入脑海。在朱老儿子晓生的身上集中了《推手》矛盾的焦点和冲突的过程,他心中的矛盾同时也是中西方两种文化冲突交点的体现。影片将传统文化的特征赋予每个具体的人物载体,在同一个复杂多样、文化异样的环境中,这些载体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和矛盾。而晓生对妻子和父亲之间的矛盾似乎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调解,阳光中一对老人茫然孤寂的身影定格就成为《推手》最后的一幕。老人无法介入儿子晓生的世界,同时父辈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无法延续到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生活的儿孙一代身上。

《饮食男女》中,[4]通过对郎雄内心深处悲苦的心理描述,一方面体现了其父女之情的压抑,即自己无法与三个女儿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体现了其男女之情的压抑,即自己生命与情感的孤独。其通过三个女儿的心境展现了与父亲之间的隔阂。比如,在对大女儿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展现了其身上所肩负的孝道责任,同时也不断给予自己借口,进而逃避其所期望遇到的爱情。这样的一种情感纠结正是凸显了中国文化中隐忍和压抑的特点。而在最后周老师的出现,则成为家珍的最好救赎,尤其在欢乐颂音乐响起时候,家珍的愿望得以满足,其心结也逐渐打开,从而让整个文化的平衡寻找到归宿。这两部影片均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性被“压抑”过程中所产生的痛苦,渴望“释放”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即使文化、伦理、地域、时代有所不同,但是人性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释放的情感则是一样的。

2.家庭观念上的对比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主要以“家”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家庭中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描写,突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妥协与宽容,多角度地反应出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以及传统伦理观念所造成的极大冲击,以及在此冲击下所形成的人物性格,所面临的困难,可能做出的选择,以及人物的命运走向。中国社会极为注重家庭概念,家国同构可谓是其典型特征。中国更加重视家庭生活而缺少集体生活,在集体和个人之间有所选择时候,往往以集体理念为重,同构伦理来对社会进行相应组织,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国家被称为“伦理本位”社会。与此相反,西方社会则更加推崇个性发展,坚持以个人作为发展的根基,国家的形成则更加注重契约的作用。西方人比东方人更为注重集体生活,但是对于家庭的概念则相对淡薄,通过宗教来对个人形成威慑、凝聚社会,来确保个人的独立地位与自由权利,所以被称为“个人本位”社会。“家庭三部曲”主要对危机四伏、即将分裂的家进行了重点描述。传统中国家庭理念中,家庭一旦出现裂痕,甚至走向分裂,父亲的核心地位就会受到质疑。《推手》中,以太极大师朱老为主人公,通过“推手”的内涵来揭示其家庭权威代表观念中中西方之间的差别,让我们从全新的价值观、人格角度来审视“父亲”的角色。《喜宴》结局中以父亲无奈地举起双手,表明了父亲在家庭伦理观念出现冲突时候,父亲所作出的妥协。发展到《饮食男女》时,以父亲自己打破家庭结构,震惊最亲家人来表明父亲对传统家庭观念冲突的主动接受[5]。

3.个人情感上的对比

受社会传统观念制约、不能自由发展的爱情在李安作品的感情中占多数。例如,《饮食男女》主要表现的老少恋和《喜宴》中的同性恋。李安的电影离不开一个“情”字,通过家庭中“情”的美好情愫的演绎,来体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等,展现了李安完整的中国文化品格,也让更多的中西方观众沉入其中,让中西方观众都能够从影片中寻找到自己的心灵栖息地,达到了心理上共鸣,更加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包容。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细致地描述和刻画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其作品从全球化的高度出发,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演绎,提出一个“我们应该如何去爱?”的问题,李安在情感方面更趋同于父辈。父母和儿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其矛盾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些问题被李安影片中的老人所逐渐理解,并日渐接受,最后形成了文化的融合与统一,达到了家庭的和谐构建。总之,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影片所表现出的家庭情感、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受到中西方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四、结语

中国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同样具有自己的魅力,当两种文化融合在电影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冲突,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才让李安的电影如此具有魅力,才让李安能够独具慧眼地将两种文化的精髓之处予以融合,让我们在进行电影观看的同时,不仅是在感受电影本身的独到之处,也是在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我们需要通过李安的电影感受李安的精神世界,感受李安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知和价值内涵,尤其需要深入到其影片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不断寻求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时雨.评电影《推手》中西饮食文化中饮水的差异[J].北方文学(下旬),(04):262-263.

[2]郭子君.李安电影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主体思维构成[J].电影新作,(03):118-121.

[3]杨翥鹏,梁春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文化内涵[J].戏剧之家,(18):350.

[4]吴素青.李安电影《喜宴》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众文艺,2014(02):203.

[5]朱琳.李安导演电影中的中西方文化观[J].石家庄学院学报,(04):94-96+100.

作者:段婕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摄影系

篇2: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观论文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观论文

李安的国语片中出现的西方文化元素让影片拥有了国际化的魅力,并且不断被奥斯卡金像奖、柏林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等众多的国际电影节所关注和认可;而外语片中所展现的地道的西方意蕴,也让这些影片多次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提名并获奖。1990年11月,赋闲在家六年没有导戏的李安同时获得了台湾“新闻局”的两项剧本创作奖,一个是《推手》,另一个是《喜宴》。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拿着剧本和“中影”给的投资,李安很快组建起班底,飞回美国,开始了处女作《推手》的拍摄。“拍《推手》时,第一次感觉到拍电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以后我就这样过日子了。”影片《推手》(1991)是李安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并因此奠定了其很长一段时间的影片风格———充满温情、笔触细腻、文化内涵深厚。在他最初拍摄的“父亲三部曲”中,这种风格尤为突出,并且表现了时代背景下尖锐的中西方文化冲突。《推手》中的老父亲与洋媳妇便是中西方文化各自的鲜明代表。影片讲述的是一辈子生活在中国本土的老父亲老朱被儿子接到美国一起生活,但出了门便语言不通,对陌生环境又无所适从,甚至不认识回家的路,只好整日在家练太极拳,而洋媳妇的工作是在家写作。这样的角色定位简单明了地将人物矛盾摆上桌面。两代人、两种文化在同一个屋檐下显得格格不入,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儿子本意欲让老父亲跟着自己安享晚年,不想却因此引发了掩盖在家庭形式下的文化冲突。与此同时,李安将此现象引申至现代人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带给观众深深的思考:在信息高速流通、世界文化大同、生活节奏加快、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的今天,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如何传承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并使其以新的方式融入并实践到现代社会当中?我们又应以怎样的态度来接受这看似不易的传统文化的保全,同时借助它的力量来改善当今社会的浮躁?“《推手》是个很好的基础,是老天对我的厚爱,我觉得它很善意,回馈也很善意。”应该这样说,这部影片很好地完成了其肩负的文化使命,在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对于李安的导演生涯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父亲三部曲”的第二部《喜宴》(1993)以另一种形式的爱情———同性之恋———更加尖锐地表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个话题在此后的影片《断背山》中再次出现。这种被社会上多数人,尤其是传统的中国人所拒绝接受的爱情,在影片中恰恰发生在一个中国家庭中。父母的殷切期望造成了一系列的误会,甚至是闹剧,使得天下大乱。但令人欣慰的是,家庭冲突掩盖下的中西方文化冲突得以平息,老父亲纵有万般无奈,还是在现实中尊重了儿子的感情。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以新的形式融合并存的体现。李安导演意欲以此来唤起大众对于中西方文化冲突所引发的矛盾的思考,试图探求一个合理的解决之道。《喜宴》的剧本创作比《推手》还要早两年。虽说在筹备拍摄期间遭遇了不少挫折,李安还是坚持将影片拍了出来,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一路走红。这当中不乏题材的特殊性和争议性,同时导演本人在创作上开始趋于风格化和成熟化。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更多地融入了李安真实的生活经验。“当年在纽约时,有观众问我《喜宴》是个什么电影,我说:‘《喜宴》是部李安的电影!’我的教养、背景都自然地反映在作品里。”当然,在台湾出生长大,又在美国学习生活数载的李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影片中流露出的情怀,正是他对于政治、文化、社会的切身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政治意识、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伦理传承等。这些都能在影片中寻觅到其痕迹。《喜宴》的成功即在于此。于是,李安唯一一次出现在自己的影片中,对着所有中国人和外国人大声说到:“那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性压抑!”①经过前两部影片的拍摄,李安的创作风格逐渐成熟。在接下来的“父亲三部曲”之三———《饮食男女》(1994)中,其早期创作的独特风格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电影语言也运用得非常娴熟,故事讲述温婉动人,人物刻画细腻精致,情节设置张弛有度,整部影片堪称浑然天成之作。在投拍前,迫于《喜宴》的大获成功和前两部影片几近相同的题材风格,第三部电影带给李安的压力非常大。影片既要同时满足中西方受众的口味,拍出新意,尽可能做到在票房上不输《喜宴》并优于彼;又要兼顾艺术性,在各大影展上获得认可,在艺术追求上趋于成熟和完善。叫好又叫座,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小事。《饮食男女》是李安对于自己的一次突破。在该片中,李安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细腻真切地刻画出来,把老父亲老朱与三个女儿的生活戏剧化地展现给观众。在这个平凡又特殊的家庭里,随着影片展开,父女四人的情感变化都顺着自己的方向发展,慢慢汇集到一点,矛盾冲突达到最高点,随即向不同的方向四散开去。看似作为传统文化最忠实拥护者的老父亲,最终出人意料地拥有了一段忘年恋并修成正果,让人大跌眼镜。原本顾家的大女儿家珍和乖巧听话的小女儿家宁,也都不动声色地先后出嫁。唯有最叛逆、一直要求独立的二女儿家倩,反而成了这个家的支撑者,守着空荡荡的老房子,守着一份对于传统的坚持,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影片开始,看似秩序井然的家庭关系实则混乱不堪,每个人都在生活的束缚中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欲望。直到最后矛盾达到最高点,大家的生活都转向几乎完全相反的方向时,才终于找到最真的自我。在影片最后,老父亲老朱恢复了味觉,恢复了他作为一名优秀大厨的资本。这正是回归真我的表现,也是对文化融合的一种理解,更诠释了传统文化在浮躁的现实社会中如何得以传承和体现,表达了导演对其传承与发展之道充满了希望。在“父亲三部曲”中,三位老父亲均由演员郎雄饰演。“我想,要不是遇到郎叔这张‘五族共和’的父①电影《喜宴》的'台词。亲脸、遇上他这样气质的演员,我心目中的父亲形象也许表达不出来。”郎雄饰演的父亲,带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在《饮食男女》中,他更成为了饰演“老父亲”的不二人选,导演李安甚至依照其气质和形象专门设计了片中老父亲的戏。在李安眼里,父亲是一个家的支柱,是一切决定的决策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具象化。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父母亲都是以“严父慈母”的形象出现,甚至在当今社会中,这种关系模式仍然广泛存在。在李安的成长过程中,所处其中的正是这样一种家庭关系。而郎雄所饰演的父亲形象,完美地诠释出了李安所要表达的意境。他被塑造成一个最典型的中国传统父亲形象,但又并非以“高大全”的权威形象出现;他肩负着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重担,但以新颖的形式将这个“沉重的担子”和外来文化衔接起来,流露出些许欣慰、些许无奈。“父亲是文化交流的一个支柱,是社会里的一个形象,在郎叔身上,我找到了这个形象的所有需求。”

从大陆到台湾,从中国到海外,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与演变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味道,以全新的形式不断发展演进。在这三部影片中,父一辈子一辈的亲缘关系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的真实写照。《推手》中的儿子来到美国成家立业,但始终无法协调好老父亲与洋媳妇的关系,对这种人物关系掩饰下的文化冲突无所适从。《喜宴》中的儿子同样来到美国,但他居然是一个同性恋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冲淡甚至颠覆了传统文化对于爱情的认知。到了《饮食男女》中,李安则压根儿抹去了儿子的存在,转而让三个女儿与老父亲同住一个屋檐下,更加弱化了对于传统的传承。中国有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后”即是指“儿子”。李安借由这“父亲三部曲”,循序渐进地展开了一系列问题,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他所展现的不只是简单的家庭矛盾,更是对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一种质问,一种怀疑。我们的文化究竟要何去何从?面对强力的外来文化冲击,我们如何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面对眼花缭乱的新兴事物,我们应如何沉淀自己,又应在发展中找到一种怎样的平衡?这些问题在距彼时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人们深思。在此后的数部影片中,李安不断继续着他对于文化和艺术的思考,在一次次的拍摄中得以升华。他的影片兼具中西方文化的优势,合理地协调好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好莱坞的“大熔炉”里,李安非但没有失去自我,成为电影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统一化机器零件,反而借助两种文化的冲突衍伸出新的文化内涵,并出色地运用到电影拍摄中。在“父亲三部曲”拍摄完成之后,李安又以其细腻、敏感的心思触碰到了美国文化在传承、演进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和瓶颈,接连拍摄出《理智与情感》(1995)、《冰风暴》和《与魔鬼共骑》()三部题材、风格不尽相同的影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逐渐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认可,多次在国际各大影展获奖。此后,李安仍不断尝试新的影片内容和形式,并先后凭借影片《卧虎藏龙》()夺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凭借影片《断背山》()首度夺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由此,我们不能不说李安是一位不断突破自己的高产导演。

回过头来再看今天的奥斯卡金像奖,李安的“最佳导演”称号当之无愧。他一路走来,如今已年近花甲,但他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从不曾停歇过。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3D技术的娴熟使用是他对自己的又一次突破。无论是从艺术上,还是在电影工业的技术层面上,李安导演不断寻求着突破和创新,不断尝试着将他对于电影的热情投入到无限的艺术追求中。作为一位华人导演,李安凭借一部又一部力作、一个又一个大奖充分获得了国际影坛的尊重和肯定,并且在奥斯卡的舞台上接二连三地获奖。他不同于中国通常的国语片导演,亦与好莱坞的众多导演风格迥异。李安今天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不仅源于他谦逊谨慎的工作态度,亦源于他多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中西方文化的积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导演比人生简单,比人生理想,它的魅力也在于此”。

篇3: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

委婉语作为人类交流语言的组成部分,是世界各种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同时委婉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委婉语,它们既有同又有异.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揭示出揭示了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对委婉语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铺平道路.

作 者:陈彦彦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   委婉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篇4:西方文化入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西方文化入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选修课程,西方文化入门近年来一直受到学生的喜爱。然而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面临课上很难与学生互动,大多数时间都是一言堂,学生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传授的尴尬处境。基于这种现状,西方文化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即,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转变教师角色以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动力,让学生真正加入到课堂的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共同研究解决一些具体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对西方文化更深层次的的理解。

关键词:角色转变;教学模式;主动参与

1.引言

西方文化入门是英语专业第五学期的选修课。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相应的文学发展,文化传统以及西方的意识形态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由于西方文化涉及的内容繁多,许多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很难完全投入到其中,这给任课老师带来了很大困扰。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改变教师的困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不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讲授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在课后自主地完成学习,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准备的视频讲座、听播客、电子书等,而且同时可以随时随地去查阅所需要的材料。这样,课堂上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每个学生进行交流,而学生也会将课后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老师进行分享和讨论。因此,西方文化入门的教学改革将从教师角色、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一系列变革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2.转变教师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

教师应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已不再是知识交互和传输的中心,而成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者。而当学生需要指导时,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最终,教师成了学生获取资源、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媒介。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题,自主学习的中心。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需要在实际活动的参与中通过自己切身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和获取知识。这一目的的达成,确实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总之,教师的角色转变也可以说成是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为学生的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角色的转变具体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坚定教育改革信念和勇于改革教学方法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今天,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很多教师已经练就出一套自己的看家本领,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和习惯。“教师角色”的转变,必然会打破教师们自身和教学活动之间的一种平衡态,使他们处于一个全新的、并且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的教学环境之中(庞维国,:59-60)。因此,教师们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和后盾,教师们通常是不情愿“革”自己的命的。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一言堂,坚定教学改革的信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因此课前活动中的warming-up这一部分能够很好的展示任务教学法,达到很好的过渡,引领学生们进入高效的课堂教学中。Warming-up这一部分不应该仅仅是开门就呈现课程内容,而是应该结合这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或者有趣的小活动,这样做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关注。这些活动可以是brainstorm,知识竞答或者神话故事等,一般控制时间为3-5分钟。教师一定要选择切实可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才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更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紧跟教师的思路,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例如,第一章希腊历史,可以以希腊神话中的一些著名故事作为开场白,如金苹果,丘比特以及爱情海等。有趣的故事一定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兴趣,促使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其次在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各式各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多以分组讨论或者讲故事为主。第一章希腊文化,教师在讲述希腊历史的发展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书本上的文字阅读,找出希腊历史的发展脉络,并举出每一重要时刻的具体事件和主要人物。如第一阶段,希腊历史开始于公元前12,主要事件是特洛伊战争,此时,学生自由讨论,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进行查询或者教师也可以给出一些关键性的引导词语,时间为10分钟左右,然后向全班展示每个小组对这场战争的了解,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做总结,给出中肯的建议。除了这种方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内容要求设计一些对话表演,情景剧表演或者英文演讲等活动。如,再讲英国的文艺复兴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教师就可以拿出一些经典的台词和场景,让学生们将其表演呈现出来。最后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些经典段落进行快速背诵。如讲宗教改革的领导马丁路德金时,教师可以节选他著名的演讲“Ihaveadream”中的片段,让学生快速背诵并呈现出来。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课堂氛围;同时,每次背诵时,教师用钟表计算时间,用时最短的学生获胜,此活动,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和学生们一起挑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们参与的兴趣。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在各种活动中被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不断被提高。同时,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2)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今天,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生活在信息时代。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的出现,当今的学生对这个信息时代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与学生相比,今天的教师有所不同,因为他们青少年时代基本上都没接触过电脑,因此缺少对信息技术的亲切感。很多教师平时只是使用电脑的一些简单的功能,如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而对其他的软件和复杂的技术很少接触。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学习和掌握一些教学视频编辑和制作的技能,否则,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呢?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是教师讲授内容,向学生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流利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通过读书,读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并把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再次,教师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技术,这也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教师应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师生互学,师生互动。(3)抓住“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仅仅将精力放在视频制作和动画制作上,教师应更注重课堂上的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西方文化入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所有传授的知识当成使其成为学生熟知外国文化传统的诱因,即,诱发学生们去欣赏、热爱甚至积极借鉴和研究它,进而成为优秀中国文化精华的桥梁。比如,讲到古希腊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古希腊的历史以及文学贡献,还要向学生们展示古希腊的“OlympicGames”的知识。通过教师对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与发展的讲解,以及所弘扬的奥林匹克精神等,切实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励学生们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认真努力地学习、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斗志。因此,教师通过侧重传输和渗透一些富有文化底蕴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了西方国家的一些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方式,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在欣赏西方国家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和欣赏自己祖国的文化,学会了宽容与包容。

3.改变教学模式———教与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与教的模式

除了教师要转变角色,转变观念外,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是势在必行的。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将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与教的模式。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这个阶段是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这个阶段是指由学生在课后自己完成的(程晓堂、郑敏,:23-25)。但是由于缺少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和帮助,“吸收内化”这一阶段中,学生们常常会感到挫败,继而丧失其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信息传递”这一阶段是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老师可以通过提供在线视频,或者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学生喜爱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通过这两个过程,教师既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又能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因此,教学模式的变革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1)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学习是人类活动中最有意义的活动之一,时间则是所有学习活动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古以来,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都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教学模式变革成功在于将课下“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实现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考虑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在于课堂上尽量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讨论时间。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语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互相协作和合作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就是将原本应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进行,教师在不减少基本知识的掌握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相互交流和互动,进而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在西方文化入门的教学中,教师应强调以及鼓励学生对知识去观察,思考,模仿和重复。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一些文化现象或者艺术形式或者哲学思想,通过学生自身参与,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优点以及与中西文化的相异之处。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热情,使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地学习,即将复杂语境通过他们自己的参与理解,转化为口头上的描述和传播。同时,教师应该尽量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有效的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的兴趣不断增加,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学习的信心,以增加学生主动发言和展示的勇气和胆量。(2)转变学生的角色从老师的角度看,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其实不是被淡化了,而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课堂上,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引导和创设情境,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来完成作业、项目等。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而学生则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被教授到自觉学习。由于科技的发展,大学教育俨然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因此,一个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知识的延伸。学生可以利用一些网络学习的平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或者完成和解决在线作业和留下的问题。因此,在科技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当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量。(BrianGonzalez,)通过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因此,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一个构建知识的课堂,学生必定要成为这个课堂上的主角。在西方文化入门这门课程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去阅读。因为一名优秀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做一名语言的使用者,还应该做一名文化的接受者。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多,除了历史,文学,还包括绘画、音乐和建筑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方法一定是多角度的,多层次的。作为一名传授文化的英语专业教师,一定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范围可以是多元化,但要求学生一定要阅读英语原著的文学作品、英语的新闻和英文的报刊和摘要等;同时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互联网,给学生介绍一些优质的,经典的电影或者纪录片等;最后还可以利用外教资源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英语角、英语社团等,为学生提供与外教交流的机会,切身感受其文化魅力。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

4.改变课程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变革的推动,传统的评价机制也需要被打破,即谁是教师,就由谁来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一般情况下,在变革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一方面是通过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来完成,另一方面是通过课堂内的讨论和发言来完成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源于学生是否完成了作业以及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因此,教师采取的评价机制是只要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就都应该计算分数。但在西方文化入门的改革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引导者、领路人,因此,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更切合实际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学生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反思,从而更加客观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可行性的评价标准,如:①多看学生的努力和付出,正面鼓励和表扬,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②给学生设定开放性的问题,不靠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③让学生自己选出评委团对其表现的同学做出评价,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改进。④对于某些易于表现的章节,可以设置情景剧或者话剧,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这个不需要给分评定,只看学生们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情感的表达能力。最后对那些不愿意开口,不愿意使用英语表达和扮演角色的同学们,老师也可以通过朗读或者歌曲,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最终给予鼓励的评价。

5.结语

西方文化入门的教学改革,是要求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增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也能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最终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承和传播出去。同时,教师也通过自身角色的转变以及一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评级机制的多样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创造者.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分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3-25.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9-60.

[3]王佐良.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BrianGonzalez.

篇5: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影片<刮痧>围绕刮痧是中医疗法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而引发的一场司法冲突.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是一场司法纠纷,但实际上所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本文以电影<刮痧>为切入点,从哲学观点,思维方式和民族习惯等角度来阐述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以揭示中西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蔽部分.

作 者:彭辰宁 Peng Chenning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刊 名: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7(1) 分类号:G04 关键词:<刮痧> 的知识脉络' >  文化   碰撞  

篇6:徐志摩文学作品中的西方文化论文

徐志摩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噪一时,有着独特文学个性、独特生活经历的文学家。他的新诗、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一席之地。

徐志摩从小受“诗书礼”教育,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短暂的人生经历却非常丰富,曾留学美英,有双重留学经历,回国后又两次游历西欧,到过很多西方国度。徐志摩虽然创作时间不长,但其创作的作品体裁十分广泛,涉猎过多种文体;写作与自由体诗不同的格律诗、创制“跑野马”的散文、抒写“完全的抒情诗”式的小说与童话、与陆小曼合撰唯美风格的悲剧,并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书信和日记。除了创作,徐志摩还译介了大量的作家与作品,他的译作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39位作家,涉及多种文体和流派。徐志摩在东西文化之间来去自如,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阅历使其能对不同的西方文化进行批判和取舍,他横贯东西的痕迹决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独特位置。

徐志摩留学欧美时期,广泛涉猎过外国文学各个时代、各种文学思潮的作品,包括现代主义诗歌、小说、戏剧等,受西方浪漫派、唯美派、悲观派以及象征派诗人多方面的影响。他的诗有拜伦傲藐一切的反抗性格,有雪莱的理想与热情,也有济慈的唯美情绪;有华兹华斯的清脱高远,也有哈代的悲观厌世;有泰戈尔式的沉思、流丽,也有波德莱尔式的直面丑恶人生。从文化角度来看,西方文化的分支中影响徐志摩文学创造最多的是贵族精英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和基督文化。

1.贵族精英文化

英国文化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一文化带有浓厚的贵族色彩,偏于保守、讲求渐进、厌恶竞争、追求高雅、崇尚自由独立。隶属于它的康桥文化,更富有精英气息。康桥文化是以剑桥大学为中心形成的,蕴涵了强大的贵族气、保守性与独立性。19,徐志摩只身飘洋过海,来到康桥河畔,加入康桥社团,康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全身心地沉浸在了英美诗歌的气质和氛围中。正如他所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最先受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诗人,他的诗不崇尚奇幻,以其宁静的沉思和富于想象力的风格写得真挚自然、亲切质朴,笔调清淡朴素,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华兹华斯息影田园,寄情山水,全身心去拥抱大自然,这种浪漫主义情思在徐志摩心中激起了共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但我只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看华兹华斯的《我有过阵阵奇怪的的悲痛》诗:“我一面不住把月亮凝视,一面在草原上前进;马蹄儿轻疾,那些亲切的小径儿已越来越近。”亲切质朴的盛情,整齐的句式,ABAB的韵律结构,这便是徐志摩与华兹华斯的共同之处。如果说华兹华斯等湖畔派诗人给了徐志摩清新洒脱、高远的一面的话,那么,拜伦和雪莱的影响则使他的诗充满反抗的力量的追求的热情这一面。除上述诗人外,徐自摩还受到济慈、白朗宁夫人、惠特曼等诗人的影响,对这些诗人的诗歌,他都有翻译。这些诗人所代表的英国贵族精英文化,对徐志摩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深入到了他的灵魂深处。

2.个人主义文化

欧洲的文明,名流的思想,雪莱、拜伦的风流与浪漫如同一道道洪流,不时冲击着徐志摩,使他走上了爱、美、自由的理想主义道路。他期待着“馨香婴儿”的出生,这一理想使他对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折射到思想上便演变成一种不可一世的个人主义。他的个人主义,不愿受任何束缚,崇尚自我、真我的精神追求。他在《列宁忌日—谈革命》里说:“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我信德漠克拉西的意义只是普遍的个人主义;……我要求每一朵花实现它可能的色香,我也要求各个人实现他可能的色香。”

以徐志摩诗歌受雪莱的影响为例,反叛社会是他们共同的个性。雪莱特立独行,为世之所不容而又钟爱人生。雪莱的诗作丰富了徐志摩的精神世界和诗歌领域,徐志摩与雪莱在个性气质、审美心理倾向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他们的作品里都浮动着飞扬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充满动感,崇尚变化,追求真善美。雪莱的作品在思想上给了徐志摩极大的启发和鼓舞,使得本性柔弱的徐志摩在《谁知道》、《火车擒住轨》、《庐山石工歌》等诗歌中发出了自己的最强音。追求自由是他们理想的精灵。雪莱的《致云雀》借对小鸟的赞美倾诉了自己对人类美好前途的向往和憧憬。徐志摩通过对雪莱的接受,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通过释放雪莱作品中蕴藏的潜能服务于自身。在1924年《黄鹊》里,就再现了雪莱的云雀精灵。“一掠颜色飞上了树……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徐志摩的黄鹊与雪莱的健康向上边飞边唱的云雀联系得十分紧密。他们诗中的鸟都已不是鸟,而是一种自由的精灵,象征着诗人对幸福自由的讴歌与向往。

3.基督文化

徐志摩在国内就曾接受教会学校——上海浸信会学院的教育,而几度在欧美流转,更直接了解了西方社会和文化里的宗教,亲身经历了圣诞节仪式、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和宗教音乐。西方的人文科学与基督教文化精神水乳交融,徐志摩在学习西方文学艺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影响。

在基督教的伦理价值观念中,其核心有这样一条威力巨大的律令:“你应当全心全意地爱上帝,爱你的邻人,犹如爱你自己。”这条律令清楚地说明基督教是一种爱的宗教。在徐志摩那里,“爱”是无价的,他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甸甸在主的跟前;/我爱,那时间你我不必张惶,/更不须申诉、辩冤,在不必隐藏,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主的跟前,爱是惟一的荣光。”“我爱”成为徐志摩生命全部价值的追求,或者说成为一种神秘。他的诗作中流露出的“主”的意识犹如在基督教国度一样自然,传递出的“爱”的真情与基督教所表达的一脉相承。在《最后的那一天》中,徐志摩借用了《圣经》中关于“末日审判”的典故,用诗的语言和形式创设一个理想化的,想象出来的情境,寄托并表达自己对纯洁美好而自由的爱情的向往和赞美:“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甸旬在主的跟前。”诗人着力描绘那一天的不同寻常,这自然是为了对比出两类人在这一情景面前的不同心境,坏人只能惶惶然,好人却能坦坦然。在那一天,一切现实中习以为常甚或神圣不可动摇的价值标准都必须重新估价甚至完全推翻。

徐志摩在新旧历史矛盾和东西文化碰撞中,扮演的是双重角色:一方面,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要求在思想上、生活上等各个方面实现民主、自由;另一方面,“五四”以后封建势力回潮,军阀混战的黑暗现实,根本不可能为实现民主、自由提供最起码的条件。一方面,他受欧美人生观影响,有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他却不断陶醉于传统文化闲适隐逸的情调。一方面,他受英国各流派诗人影响甚深;另一方面,传统的审美情趣却又时时体现于他的作品中。这是新旧交替的夹缝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历史给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特殊的遗赠,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宝库。

透过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我们会发现,他的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分析,都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园地。他的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他以他的纯情与明丽诉说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与认识,表达着自己的爱与恨。他多重思想就像一棵树一样,虽然每个枝干都奔向不同的方向,每一片叶子都展示着各异的光彩,但它们本是同根生,血脉相连,意气相通。他思想的各个层面都源于一个“爱”字,源于他对生命,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热爱与渴望。他的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然主义以及他对爱情的体悟都是他生性本底的真纯、善美、率性的生发与展示。这种种思想成分是相依相生、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这就他的多重思想成为一个矛盾复杂的统一体,使得他的思想之树生机盎然,虽经历史沧桑而仍具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M].上海书店,1981.

[2]顾永棣编.徐志摩日记书信精选[M].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

[3]韩石山.徐志摩传[M].十月文艺出版社,.

[4]王亚民编.徐志摩诗全集[M].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5]徐志摩.徐志摩自传[M].江苏省文艺出版社,.

[6]宋炳辉.徐志摩在接受西方文学中的错位现象辨析[J].中国比较文学,(03).

篇7:中美交通对比论文

中美交通对比论文

摘 要:文章就中美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以及公路交通发展的现状,并预期两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未来,指出我国应该学习美国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中国公路 美国公路 差异比较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运、空运等。最早的运输方式除了航运外就属公路运输了。而航运由于受到天气、科技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公路交通运输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运输、出行的重要途径。从古代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到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无不揭示了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公路运输作为当今重要的短途运输手段,自然也是每个国家着重发展的对象。当今世界,公路交通最发达的国家当属美国,伴随着20世纪前叶的高速发展,美国的公路交通网已经十分发达。而中国,这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改革之后,也逐渐开始注重发展公路交通,并把公路交通建设写进了政府报告,这也预示着中国已经把公路交通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两国之间由于国家发展程度、文化背景不同,两国的公路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下面笔者将就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进行论述。

一、美国公路概况

早在1944年,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构思要在全美范围内的大都市间修建高速公路网。虽然早期所修建的高速公路标准不高,问题较多,但这一时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后来成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究的对象和总结的资源。从1940年美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用了近30年的时间,经历罗斯福、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几任总统,而每一任都是按照早已规划好了的公路网进行组织实施。

如今在美国,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没有了车,就基本没有了出门的可能,无论游玩、工作,还是购物。外加近年来不断加剧的经济衰退势头,更使政府大力支持汽车产业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由于诸多原因,在美国几乎每个长期居住者都有车,有车就需要有公路。美国地广人稀,虽然很多人仍在市中心工作,可是人们往往偏向于选择安静的近郊居住。于是这里便存在一个交通上的时间问题。既然路程无法缩短,那么提升速度便成了唯一的方法。

在美国,出了门很快便能找到城市高速公路。这里的高速公路往往是贯穿全国的,分成两类,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南北走向的公路编号为奇数,东西走向则为偶数。比如全长4000多公里的美国66号公路,东起繁华的芝加哥,直至加州的圣莫尼卡,横贯美国。在美国人开发西部的拓荒年代,它是唯一的、承担着由东向西输送经济、输送历史和输送文化重任的载体。

二、中国公路概况

在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初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及新世纪至今。每个过程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因此也就造成了各个时期道路发展的差异性。首先,在建国初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发展都很落后,尤其是经济实力跟不上,使得道路发展永远跟不上人们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的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公路依然是国家发展的“软肋”,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注意到公路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把公路建设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逐渐增加对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得我国公路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到了21世纪,我国公路发展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根据交通部“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国内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95%通公路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到,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45万公里,县、乡公路达到180万公里;另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期以来修筑的公路现在都进入大、中修期,每年约有10%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同时,提出了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到20使公路、水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全面改善,到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中美公路的差异比较

或许有人觉得各个地方的高速公路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1.美国高速公路和中国高速公路之间有显著差异,具体有以下四点:一是使用频率上的差距。之前笔者已经提到过,在美国,几乎每个人都有车,每个人都要用到高速公路。而在中国,只有出差、短途旅游或者短途运输时,人们才会用到高速公路,也就是说高速公路在中国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二是费用收取的差异。在美国,高速公路基本是不收费的,建设修缮的经费来源道路信托基金。基金的78%来自民间汽车燃料税收,其余的22%来自重车的道路使用税和轮胎税。而国内高速公路之所以要收费是因为建设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成本过高。相较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已基本完成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全国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才开始进行调研论证,确定下来已是90年代中期。三是道路基础设施的差异。在美国,一般的高速公路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的。道路中间一定没有绿化带,道路两侧顶多只是简易的护栏。夜晚没有通明的路灯,也没有警示的荧光纸。然而在国内,或许同样是起步较晚的原因,于是建设标准也就高了。不仅是注重路面的质量,比如使用SIM改性沥青,并且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紧急停车带以及紧急电话亭。四是维护方式的差异。美国高速公路的路面不是很美,上面有很明显的补丁。这里时常维修路面,并且效率很高。几个护栏圈出一块区域,几个工人,几辆专门的维修车,几个小时解决。高速公路仍然正常运行,只是某个区域的某一小段暂时不能使用了。而在中国,一旦维修路面,就会是从一个区间到另外一个区间的道路完全进行修补,而且各种重型机器全都出动,几乎是从新建一条高速公路,这样不仅耗时长,而且在修路的过程中,会使得可以行使的道路变窄,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也使得人们的行驶速度变缓,在一些较繁忙的路段,有时甚至出现连续堵车几个小时的情况。

2.中美高速公路在所选路段上也有很大差别。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出版的《灵活地建设高速公路》中明确指出:

(1)允许各州标准略有不同,可以灵活设定取值范围;

(2)当受环境条件严格约束时允许特殊设计;

(3)对规划阶段的决策需进行再评估;

(4)在需要时允许降低设计车速;

(5)维持现有道路的平、纵、横断面,仅仅进行重铺,修缮,复原三重改善;

(6)认真考虑可选择的指标,尤其对于景观道路;

(7)检查设计参数和指标在安全和运行中的效果。总章中的这七大准则是美国高速公路呈现出目前这种状态的本源。美国高速公路可能途经繁华的地方,可能是学校,可能是住宅区,可能是商场,也可能是工厂。美国高速公路也不是一望无际的笔直,可能有一小段上坡,也可能有几个大弯。美国高速公路的限速也不是一层不变的75英里每小时,可能70,也可能80。美国高速公路两旁的自然风光也是千变万化,可能是农场,可能是沙漠,也可能是河流。而在中国,我们所见到的高速公路全都是在非城市,非繁华地带,道路两旁也基本都是一成不变的绿色菜地或者是远方的高山,限速也都是120km/h,就像是有一个统一的高速公路模板一样。

另外,中美公路的分类也是不同的`。在美国,公路可以粗略地被分成农村公路和城市公路,每一部分都有六个更精细的分类。农村公路分为农村州际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主干道、农村公路次干道、农村主要集散公路、农村次要集散公路、以及农村地方公路。而城市公路分为城市州际高速公路、城市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主干道、农村公路次干道、城市集散公路、以及城市地方公路。高速公路及主干公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出入控制,以提供最高服务水平,保证车辆能以最高速度不受干扰行驶最长的距离;集散公路的作用是聚集地方公路上的交通并连接到干线公路;地方公路则是为居民区或经济活动地提供出入。

全长163462英里的全美公路系统承担了美国公路交通的大部分流量。截至底,尽管全美公路系统只占有总通车里程数4.0%,但其道路承担总行驶里程已达44.6%。州际系统是全美公路系统的核心,所有的州际高速公路都是全美公路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占农村主要公路干线83.5%,城市高速公路的87.2%和城市主要公路干线的36.3%。从至20,由于自驾游的兴起,州际高速公路的总行驶里程数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

据美国国家公路状况报告,截至年底,美国的公共道路的通车总里程累计已达403万英里,其中农村地区占74.2%。虽然城市道路仅占里程总数的25.8%,但这些道路承担着的3万亿英里年总行驶里程数的66.3%。农村地方道路占总通车里程的50.8%,仅承担总行驶里程的4.3%。虽然州际高速公路仅占总通车里程的0.4%,却承担总行驶里程的16.3%。

在中国,根据行政等级,可以将公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乡公路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会把国家公路和省公路称为干线,县公路和乡公路称为支线。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开始兴起之前,国道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公路。国道一般是指那些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以及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口枢纽、商品生产基地等的公路。

总体来说,我国公路在近些年已经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虽然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经验积累以及技术的进步,加以思想理念的创新与高瞻远瞩,展望我国公路事业的未来,定有着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尹俊涛,眭陵,谷云辉.-中国交通信息化发展扫描系列报道之四――公路信息化现状与年度进展[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5)

2.高树亭.建设高效的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公路运输文摘, (11)

3.雷英.关于完善道路救援保障工作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5(9)

4.美国20国家公路状况报告

5.姚永平.美国交通安全研究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4)

6.李剑锋.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黑龙江交通科技,(9)

7.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4)

篇8:建构主义理论下西方文化课程教改探讨论文

建构主义理论下西方文化课程教改探讨论文

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西方文化教学注重教师“唱独角戏”,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构建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92-96建构主义还指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成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知识的导航者,他只能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和思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弱化知识传授者的权威性,学生应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认识和编码,同时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来获得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

任务型建构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法。其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法还强调,学生的习得和知识建构过程,提倡交流参与的学习方式。因此,任务型建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则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当前的西方文化课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少量的问题设计也流于形式并没引发学生真正地思考,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学初就布置每组学生的课堂展示任务,每组按班级实际人数比例进行分组,负责完成对每小节教学内容的介绍与评价。学生围绕这一任务精读课本上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与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进行深入学习,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拓展,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和新的知识结构。当然,为了避免除了每节内容展示小组成员外的其他同学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提问、练习、讨论、课后作业等检测手段也不可或缺。另外,每次课堂展示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应对重难点以及学生遗漏或介绍有误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补充和更正,对所学知识做出总结和归纳,并对重要内容做有价值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对于西方文化课程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

互动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媒体形式与计算机集成起来,并在这些媒体间建立逻辑链接,快捷、直观地传授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是改变不了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贯穿整个教学。从本质上讲,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并没能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多媒体课堂不过是纸质课本的电子版演示而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其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指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一切信息,其组织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是教师及学习同伴为了建构所学知识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过程;‘会话’是学习者与教师、学习同伴之间的交流,‘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深刻的理解,从而完善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37-40而Malamah-Thomas指出,“互动就是指人/物之间通过行为互动,互相影响的过程。根据互动对象的不同,互动可以分为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87-89而多媒体应用的各种特征十分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自然,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让学生在准备展示任务时,展示任务中及展示任务后真正充分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生生、师生和学生、教师与学习内容、多媒体设备间的协作、会话和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其还以良好的情境作为语境,以共享性、交互性和可理解性为保障,利用丰富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影像等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死板,这样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多维度、多视角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联系,激活学生思维的'各种逻辑链接,并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加深了学习者的主体感受和主体意识,更好地建构了学习者自身的知识体系。

探索式启发教学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到自己的脑海里,学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反思是学习的关键成分;认知冲突或疑问是学习的激励因素”。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启发学生发散性地思考西方文化的相关问题,而且教师要在学生了解、熟悉西方文化知识并理解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本国和外国文化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价,并引导学生结合西方文化知识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文化之路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继而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培养了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了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学生还能在课堂上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西方文化课程应当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改变教师对课堂的主宰模式,以任务为驱动,互动式多媒体教学为辅助,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学生不断地学得、巩固、积累和运用知识,从而实现了知识意义的真正建构。(本文作者:吴金林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篇9:概述西方文化对高中英语的影响论文

概述西方文化对高中英语的影响论文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融入的必要性

1.1英语学科的特点,要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对于很多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进行相应的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尽管对所有的英语单词都比较熟悉,然而却不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大意。与此同时这个难题,不仅仅困扰着高中学生,而且对于很多大学生,甚至部分研究生来说,他们也经常出现该问题。高中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以及词汇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对英语的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大部分的高中学校对英语的词汇教学,对于西方的文化不够关注,甚至有些高中学生对此一无所知。面临这样的现状,相关的高中英语教学老师,需要在平时的英语词汇教学工作中,尽量讲授一些西方的传统文化或者风俗习惯等等。其中可以对英语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外国地理知识,他们的日常用语习惯,甚至是他们所经历的历史进程等等各种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如果英语老师在进行词汇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对高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传授,那么就会提升学生们的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与此同时,大部分的高中学校的英语教育,其主要部分就是词汇的教学工作,因此要尽量将西方文化与英语词汇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融合。

1.2英语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要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高中英语老师在词汇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解释词汇的含义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词汇的文化内容的讲解,也同样重要。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在语言与文化结合的情况下,所培养的词汇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与国外友人的综合交流能力。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形势,开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就变得越来越高。学校在开展英语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对国外的经济、文化以及科学等等有所了解。并且希望学生们能够利用所了解到国外知识,对国内的文化、经济以及科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或者完善。如果仅仅让学生学习如何读或者写英语,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让学生们真正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英语老师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将英语词汇教学工作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不仅仅可以学到国外的相关文化,与此同时便于学生将国内外文化进行比较。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国内的高中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以及分析。

二、英语老师如何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进行融

合的概述英语老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握其实践性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不但要关注以及重视,英语词汇的.讲解以及语法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进行西方文化与词汇的结合。与此同时也需要英语老师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杜绝。要想将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进行杜绝,就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词汇背后的含义以及文化。无论对我国语言还是对外国语言来说,其语言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都是相应国家发展以及进步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事物的发展历程。高中的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讲解的西方文化,大部分是指英语语言国家的相关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以及文学发展等。如果高中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将这些基本的西方文化了解透彻,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英语老师在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将它们进行简单的结合,与此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其中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有着该年龄段特有的优势以及劣势,与此同时学生的生活文化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这些因素的分析以及运用。只有将这些较为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之后,才可能让学生们真正学会英语词汇,以及西方文化内容。

三、如何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3.1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综合讲述

我国的部分高中学校,在英语的词汇教学过程中,都仅仅对词汇的发声、概念以及语法进行了讲解。可能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以前的学生来说,是较为正确的。但是对于现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发展以及进步,要求高中学生,不但对词汇的基本概念以及语法有所了解,同时对其隐含的意义也要明白。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学习词汇的含义,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掌握该词汇。在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重视,对词汇背景的介绍以及阐述,同时对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相应的讲解。详细来说,就是英语老师所讲解的英语词汇,拥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内涵时,就需要老师讲述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比如:老师可以讲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或者经典的小故事,甚至部分宗教知识等。这些文化背景或者文化知识,如果不能够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可能使得学生的词汇学习,变得更加困难。社会的实际调查研究,以及英语教学老师们的亲身经历,都说明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这种教学方式或者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与此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

3.2在词汇的课堂教学中,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英语和汉语无论在语法还是在用法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在词汇课堂教学时,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或者对比。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汉语与英语的差异,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词汇以及西方文化。也就是说,要求高中英语老师,在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让高中学生了解到词汇的内涵差别。在英语中有部分成语,俚语以及句子,虽然与汉语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其实际含义是相同,或者相近的。与此同时也存在部分英语的词汇,或者句子,与汉语的形式较为相近,但是意思却截然不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存在差异,风俗习惯不太相同。所以就需要高中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教学过程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时,可以采用较为有效地教学方式。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述与词汇相关的神话故事,其中包含中国的以及英语国家的。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可以使得高中学生在学习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觉得枯燥无味。

3.3老师适当的营造活动情境,从而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在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要求英语老师,创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西方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环境下,词汇差异的敏感程度。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及练习,学生们就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下,改变自己英语语言的思考方式以及分析方式。

3.4英语老师也需要关注学生们的课外活动

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特定情境的创造,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质量以及效率。与此同时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英语老师也可以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或者融合。其中在很多大学校园中,学校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设立了英语角、英语沙龙,以及各种英语演讲。其中这些学习英语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有效。所以高中英语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些课外活动。

四、结束语

大部分教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认为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就是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所以英语老师要想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就需要将英语词汇教学工作,与西方文化的教授进行融合。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仅仅是将文化背景进行介绍,而是需要将教学工作趣味化,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篇10:西方文化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西方文化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模态理论的应用在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基于新建本科院校《西方文化》课程的改革实践,在多模态理论的框架下,对教学资料、教学设计、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模式;西方文化;文化意识

1多模态理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多模态话语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内外关于多模态话语的研究现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研究体系,也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教学、影视戏剧等领域。在多模态话语理论对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方面,GuntherKress&TheovanLeeuwen[1]、Royce,T.&Bowercher,W.[2]等探讨了多模态教学与现代媒体技术的关系。国内则经历了理论研究和在教学应用研究两个阶段。李战子[3]、胡壮鳞[4]等学者对多模态理论做了相关研究。

1.2多模态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应用已涉及外语教学、教材研究及网络语篇等,学者们探讨了多模态理论对英语其他课程如翻译、英美文学等课程教学上的运用。综其国内外学者对多模态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可以看出: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语篇世界日趋多模态化,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但在西方文化相关课程的多模态教学探索上,谈到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单纯强调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而多模态理论在《西方文化》课程的运用可更系统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2《西方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专业必修课程,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内容丰富,课时较少,难以全面覆盖西方文化的全部内容;

二、传统的西方文化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照搬书本,配以简单的PPT展示,让学生恹恹欲睡;

三、教材名目繁多,包罗万象,跨度长、难度大,学生难以抉择且不易把握其中的精髓,以致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多模态理论在西方文化课程中的运用

3.1教学资料

西方文化类的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和它课程本身的性质是分不开的。英语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基本都能意识到学习西方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但很多院校只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课程,这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而多模态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资料的选择和运用,有利促进西方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因多模态是涵盖文字、声音、图像等的一种技术手段,可让教师不只拘泥于某一种教材的使用,改变传统生硬的以文字为主的讲解方式,借助网络资料,可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或其他影像资料代替单一的书本,例如,关于古罗马文化,授课者可准备BBC相关的纪录片;或用图片和音频材料展现启蒙运动的建筑和艺术等成果。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讲解中解救出来,还能让老师节省大量的时间研读和梳理相对复杂而无头绪的章节,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将要传达的授课信息输入给学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2教学设计

在西方文化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改掉满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做每个章节或小到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笔者根据授课内容和特点,采用不用的模块教学,例如,在“犹太文化”这一部分,课堂讲解只占小部分,犹太历史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观看,犹太教的教义让学生讨论并和其他宗教的教义进行对比,圣经小故事由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形式的讲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到犹太文化的厚度和深度。而在“文艺复兴”莎士比亚这部分的内容时,要求学生上课前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并对他的作品做限时展示,于是,在课堂上就有PPT展示、诗歌音频、剧本配音还有小说片断的表演等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整个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而不再是学生只带着耳朵来听的沉闷情景。

3.3学习方式

目前,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为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提供了有利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只靠课堂讲解无法实现的效果。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章节的背景资料,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庞大的网络数据库里寻找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课堂上,学生可结合网络资源,将课前充分预习或准备的进行展示和表演,可以给其他学生视听功能的冲击,为理解课堂内容提供了更多的方式。

3.4考核方式

西方文化课程是一门相对复杂的'课程,不仅包括对一些常识的基本介绍,还包含西方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变化和发展,其丰富内容大大加大了考核的难度,并且单一的考核方式行不通,因为单纯地考查学生对某一基本概念的记忆毫无意义,学生会考完即忘。试卷这种考核方式已不适用于在多模态框架内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概念记忆或者判断对错等这些题型只局限于检测基本常识记牢与否,并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结合多模态的教学,笔者在考核学生时一般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四成,期末成绩占六成。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几次书面作业成绩总和的平均分,期末成绩也不仅仅是书面考试,包括学生参与讨论、配音、辩论、表演等方面,而是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来考察学生对西方文化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掌握程度,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压力,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精髓的理解。因此,从多模态的视角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西方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可拓宽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运用范围,改变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可充分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培养出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具有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Kress,G.&VanLeeuwen,T.MultimodalDiscourse:TheModesandMediaof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

[2]Royce,T.&Bowercher,W.(eds).NewDirectionsintheAnalysisofMultimodalDiscourse[C].London: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

[3]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5):1-7.

[4]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篇11:概论明清时期西方文化汉译特点的论文

概论明清时期西方文化汉译特点的论文

一、翻译的领域更为广泛,尤其是宗教和世俗学被全方位引入

不合时宜。那个时候很多学者就想重新给予划分。明朝学者徐光启将它分成四种

(1)涵盖宗教和伦理方面的内容;

(2)涵盖哲学与科学方面的内容;

(3)涵盖政治和教育方面的内容;

(4)涵盖技术方面的内容。

著名学者李之藻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将其分成“理编”与“器编”。且认为理编所研究的就是“形而上”,也就是和宗教信仰和别的社会科学内容;而器编所研究却是“形而下”,也就是和自然科学技术相关的内容。而王徽却根据功用划分成“三资”,即“资耳目、手足与心”等之学。明清时期我国众多学者中对此划分最为详细明确的,就是学者李祖白了,李祖白编撰的《天学传概》一书中将已经翻译成汉语的西学分成经(即宗教信仰方面)、史(即历史内容)、超形性学(即神灵之内容)、修学(家庭道德伦理内容)以及天文立法等几类,不过对西学种类的划分不尽完善。

二、翻译西学的方法有变化,出现了很多“编译”类作品

意大利人利玛窦等早些时候来中国的耶稣教会人士从一开始他们的创作生涯,就一直运用此种方法。利玛窦曾经说“:我所编撰的书籍都不是新的作品,只是运用西方方法结合中国方法编撰中国的内容罢了。”以至于后来的西方传教士几乎都运用这个方法。这是由于中国历史上首次翻译高潮时大都是佛教经典著作,没有发挥的空间。可是这次翻译的却是涵盖很多世俗内容,这样翻译的人就会有非常高的自由度,西方耶稣教会灵活多变的传教方法实际上推动了此方法的开展。此种全新形式可以划入到“翻译”这个宽泛的范畴之中,其和狭义“翻译”的基本区别就是没有和汉语几乎相对应的西方语言的原本。学者们对其命名时颇费周折。徐宗泽所编纂书籍,运用“译著”这个词语;而冯承钧则运用“译本”一词。且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译本’就是指,某一国的作品适应另一国的翻译,也就是说,是种变换头面的翻译。”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合乃则运用了“改编与翻译”的语言。此外也有学者主张运用“编译”“、译著”之词语。

三、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的儒生相互配合

共同开创翻译之事业传教士和中国儒生各自分工明晰,密切配合。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1)传教士翻译以后,中国的儒生提出一些修改建议;

(2)传教士翻译成初稿,中国的儒生然后继续修改;

(3).传教士口头翻译.中国的儒生用笔记录,二者然后一同反复推敲然后最终定稿;

(4)传教士口头翻译,中国的儒生用笔记录,然后中国的儒生独自整理成稿;

(5)传教士传授知识,中国儒生认真学习,最后编撰成稿。

其中第三种比较常见也有很强的代表性,第二与第四种稍次,第一与第五种最少。大部分西方传教士对汉语“,口头说,还马马虎虎,但是用笔写成文,就显得很困难”。传教士“亲自来用汉语撰写著作”,是少而又少。徐光启则将第三种称作“对译”。徐光启认为,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的儒生在对书籍的翻译上的贡献是一样重大。实际上,明清时期的我国学者在对外翻译书籍的过程中的地位,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的只是非主动的和辅佐性的。一般情况下是,在翻译工作开展之前,中外学者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多次在一起磋商,且在对即将要开展工作的内容有深刻了解的情况下,最终选定翻译内容。不过,这会深受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所随身携带书籍和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特长以及是不是愿意翻译的制约。不过,中国的儒生有时也会积极主动学习研究关于西学方面的内容,在了解大致情况以后,马上请求西方传教士来翻译。对于《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这本书的翻译,就是很好的例子。中方翻译人员王微从小痴迷于科技知识,后来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简要介绍西方的书籍,他就对西方奇器非常稀奇。16冬天,王微和龙华民、汤若望等朝夕相处,有问题就请教他们,着意探询,或请教他们关于西方奇器制作的内容,有的让他们翻译成汉语,还最终确定了翻译这部书籍的基本原则。正是王徽本人孜孜不倦的坚持以及谋划,他才拥有了翻译这本书的主动权。翻译外文书籍的过程,中方人员自身的文字应用能力、学术水平、语言领会能力、学术研究观念等,这都对所梵音书籍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事关翻译的成功与否。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众多西方传教士里面的汉语水准以及东方儒家学问的水平是首屈一指的。利玛窦一直想把《几何原本》翻译成汉语,可是一直没有满意的中方人员配合,翻译的时候很是艰难。若没有碰到徐光启,或许利玛窦也只能深深遗憾了。特别是第三种情况的翻译,二人面对面进行探讨,传教士想尽一切办法想把西方文化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中国儒生一边记一边询问,直到认为切实明白了传教士的意思以后,苦苦思索.寻找合适的汉语表达词语。.两个国家的学者这种严谨而又特殊且成功的相互交流方式,是比较少见的。翻译完成以后最后的文字润色与最终定稿基本是中国儒生来做。所以,在整个翻译工作中,就是因为中方学者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吃苦耐劳精神,才最终在引入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四、在不长的时间内所获得的翻译成果非常多

在中国明清的时候西方著作有翻译成汉语的,有的已经出版发行,也有只是手抄本,更多的是在流传之中遗失,给后来的统计带来很大不便。徐汇书楼收藏的明朝和清朝期间的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翻译编撰的书籍总计401种,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收藏的此类书籍为331种,而梵蒂冈图书馆收藏的这类书籍是168种。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明末清初翻译西方文化的作品有800部以上。这些作品很多都是在17世纪中早期完成。直到李之藻病逝的时候,翻译西方文化作品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五年多,当时中西合作翻译的作品涵盖各个方面。直到17世纪末期,经过南怀仁修订的,西学翻译成汉语相关书籍有235种,这里面还不包括中国当时信仰耶稣教学者的翻译作品。如果全部算上,肯定会大大超过300部以上。在明朝的'时候收藏书和雕刻印刷书的风气不浓厚,比如《十三经注疏》只有福建雕刻出版了该书,仅此一部。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以后,出书工作逐渐被人们重视。所出版的书籍里面不但包括单行本,还有系列丛书。学者李之藻编撰了我国首套“西学汉译作品系列丛书”。总计100卷在明朝崇祯年间印刷出版。翻译出版西方著作在明后期达到顶峰。《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书名表》所收录1583—1759年间的翻译作品总计188种。1631年间出版发行的数量最多,总共10种。从1623到1645年这些年中共印59种。

从1680年以来中出版印刷仅仅有33种。所以,西方文化作品翻译到了清朝就逐渐减少了。经过清朝早期的几十年的繁荣后逐渐衰退下去。一部分人认为衰退原因是那些文人士大夫们比较深刻地知晓天主教所宣扬的内容和当其清晰地看清西方传教士的最终目的的时候,这些人的态度就有了变化。不过此种观点是需要商榷的。因为明朝末年徐光启和李之藻以及杨廷摘等人对耶稣教内容的了解肯定是非常清楚的,可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些人对西教的信仰,并且还英勇护教,不辞辛劳地宣传西教。事实上,文仁士大夫和西方传教士相互间关系的改变,主要原因就是那时中国整个社会背景发生巨大变化。另外,对西学汉译有消极影响的因素还有:早期清朝统治阶层,把有才能的西方传教士集中在首都,让他们担任要职,这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其和中国文人的相互交往以及所开展的翻译活动。天主教会内部出现内讧,分散了他们的精力,传教士忙于著书立说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情况,为自身的思想观点进行辩解而竭尽全力,无暇顾及其他。东西方文明在开始的进行碰撞的时候,西方文明中优于东方文明和对中国知识分子有较强吸引力的东西,早已在明朝末年被西方传教士作了翻译和介绍,清早期的西方传教士也仅仅是做一些补充性的工作,而那时对新知识比较敏锐的中国知识分子,因为西学精髓已引入中国,他们也就把重点放在对比研究和吸收以及创新上去了。而此时,清朝的反西教的各种措施也逐渐严格。直到最后,清朝政府禁止西方宗教传播让中国翻译西学运动终结。直到一百多年以后,中国西方文化汉译的高潮再一次出现。

篇12:大学物理实验对比教学研究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理想的实验教学模式应该是分层次教学模式,按照先开设基础性实验,再开设综合性实验,最后开设设计性实验的顺序授课,这样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而现实情况却给这种教学模式提出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随着多年扩招,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仪器数目的增长远不及学生人数的增长,而在上课时为保证教学效果一台仪器最多容纳两名同学同时使用,仪器数目严重制约着上课学生的人数,一个实验一般只能保证有一个班或者半个班的学生来做;

(2)大学物理实验一次课为3学时,同一个实验一天最多只能排三次课,即上午、下午和晚上各上一次课,那么一个实验一周最多只能重复15次左右。如果所有的班级都按同样的顺序来上实验课,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每个实验每周要重复的次数都大于15次,这样在排课上就会出现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高校目前都采用轮转授课的方式来排课,即各实验室同时开课,然后各班在实验室之间进行轮转。由于学时的限制,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只开两个学期甚至有个别学校只开一个学期,这样就会出现一学期的实验课包含三类实验中的两类或者三类的情况。如果轮转授课,那么就很难保证让所有学生都先做基础性实验,再做综合性实验,最后做设计性实验,也就是说必然有部分学生打破理想的上课顺序,这样分层次教学模式就很难实行了。另外,由于在中学阶段各地区、各学校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刚入校大学生的实验基础及实验能力差异较大。而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大学生最先接触的实验课之一,所以我们在授课时必须考虑到这个差异。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实验课上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差异。这样就会使学生出现两种极端,部分实验能力强的学生迅速完成实验,而部分实验能力差的学生需要他人帮忙或是延长时间才能完成实验,甚至有个别学生为完成实验选择抄袭其它同学的实验数据。长此以往,实验能力强的'学生会认为实验课程过于简单,学不到多少知识,对自己的能力提高没有帮助,会逐渐对物理实验课程失去兴趣;实验能力差的学生由于经常不能独立完成实验,会认为课程太难,自己无法掌握,在逐渐丧失自信心的同时势必对物理实验课程提不起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两类极端的学生都会逐渐丧失对实验课程的兴趣,显然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提出迫在眉睫。

2对比教学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需要在无法实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要既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要求,又兼顾两类极端学生的学习要求,更广泛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提出对比教学模式。

2.1演示实验和课堂实验的对比

在实验课前增加演示实验内容,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自参与有趣的演示实验,会对接下来要做实验产生强烈的兴趣。如:做全息照相实验时,演示白光再现全息照片;做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时,让学生参与演示茹科夫斯基凳;做受迫振动实验时,让学生参与演示鱼洗盆等。学生在完成实验以后,通过与演示实验的对比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

(1)在全息照相实验前演示白光再现全息照片,而各高校在实验中做的基本都是激光再现全息照片。做完全息照相实验以后,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照片无法在白光下直接观测,而需要在激光下观测。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让我们拍摄能直接在白光下观测的白光再现全息照片,这样观测起来不是更方便吗?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实验报告上解释这个问题。通过这样带着疑问去学习的过程,学生对全息照相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2)在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前,学生参与演示茹科夫斯基凳时,双臂平伸凳子转速减慢,双臂收缩凳子转速加快。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双臂平伸时转动惯量大,双臂收缩时转动惯量小,最终得出结论:总质量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分布离转轴越远,转动惯量越大。做实验时给学生提供的塑料圆柱、金属圆桶和实心球的质量基本一样,让学生做完实验来验证上面的结论是否正确。学生怀着好奇心,在做实验时就会更加认真,更有利于其能力的培养。

2.2多种实验方案的对比

许多实验都有多种实验方案,如:声速的测量、测细丝直径、电桥测电阻等。我们可以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采用多种方案来做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实验能力不同的学生做不同要求,更能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1)在全息照相实验中采用难易不同的两种光路进行照相。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用传统光路进行实验,通过认真调节、精确计算,使光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参考光和物光的光程相差不太大,不大于所用激光的相干长度;参考光和物光的夹角在20°~30°之间;参考光与物光的光强比为3∶1~5∶1之间。实验能力弱的学生可以选择用简化光路进行实验,此光路经过简单调节就可以满足上面提到的三个条件。采用以上做法,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实验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实验完成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对两种光路进行对比分析,如对两种光路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用简化光路的实验成功率比较高,经过分析可以发现:①简化光路中的光学元件个数比传统光路少,由9个减少为5个,所以外界振动对实验的影响也较传统光路要小,故而照相成功率高。②简化光路容易调节,学生只需要调节感光底板和物体的位置及角度就可以使参考光和物光的光程差、夹角和光强比在都在合适的范围内。而传统光路中光学元件较多,调节比较复杂,经常需要反复调节,中间过程如果某些地方没注意,导致某个条件没得到满足,实验就会失败,观察不到全息照片。也可以组织同学讨论简化光路与传统光路的适用情况,利用简化光路拍摄表面凸凹程度小的物品效果较好,如:钥匙、硬币等。简化光路不但可以拍摄反光性好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拍摄反光性差的塑料材料如中性笔笔帽等。而对于表面凹凸差距比较大的物体采用传统光路拍摄的效果较好。通过这样的分析过程,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2)除了以上介绍的做法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作如下对比,如:在测量声速时,可以对行波法和驻波法进行对比;在测量液体密度时,可对让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进行对比;在测量金属材料弹性模量时可以对静态拉伸法和动态悬挂法进行对比等。在多种实验方案对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选用不同实验方案,更要注重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在不断的分析过程中找到操作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比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在采取多种实验方案对比教学的时候,由于供学生选择的实验方案不是唯一的,各种方案的难易程度未必相同。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评分标准,学生为快速完成实验往往会选择容易的实验方案,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给出学生成绩时,必须充分考虑实验方案的难易程度,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准确体现学生的实验水平。我们根据学生选择实验方案的难易程度在评分时引入权重系数,课堂实验分数=对所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得分×权重系数。由于各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方案难度不同,所以权重系数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根据实验的特点分成几种情况。

(1)对于两种实验方案难度相近,实验操作难度低的实验,两种方案都做权重系数为1,只用一种方案为0.6。

(2)对于两种实验方案难度相近,操作难度高的实验,两种方案都做权重系数为1,只用一种方案为0.8。

(3)对于两种实验方案难度明显不同的实验,两种方案都做权重系数为1,选择难的实验方案的为0.9,选择简单实验方案的为06。权重值由教师在课前给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及想要取得的成绩选择实验方案。为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思考,学生在实验时有创新或在实验后能对实验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时,可以给其适当加分。

4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课堂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对比、多种实验方法的对比以及合理的评分方法,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做实验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实验能力强的学生采用多种实验方案的机会多,在对各实验方案对比分析过程中收获较多,相应的实验成绩也较高。实验能力差的学生,也能为取得较好的成绩积极努力,在讨论环节更加用心,任课教师如果能及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再适当鼓励,这些学生也能逐渐融入课堂。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看到了自己在理论方面的优势,在操作过程中注重理论分析,以理论带动实践,不但能很好的完成实验还能提出创新方案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篇13:小学教育本科课程对比论文

小学教育本科课程对比论文

一、培养模式比较

四所大学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是采用综合培养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培养,分科发展”的培养模式,杭州师范大学“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南京师大晓庄学院“综合培养,分向选修”的培养模式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强调“综合培养,分向发展”。上海师范大学的“综合培养,分科发展”,是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分文科和理科两个方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科教育,使毕业生具备小学(文科或理科)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能力。杭州师范大学的“综合培养,有所侧重”,是指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师范生所学的执教学科至少要达到同类专业的水平,同时具备相当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并根据学生的爱好,使他们在语、数、外、音、体、美等某一方面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南京师大晓庄学院的“综合培养,分向选修”,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本科专业水平,前2年实行综合培养,后2年学生通过方向选修课程和其他选修课程进一步发展专长和拓宽知识面,达到文理交融、通专结合、知行合一。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本科专业水平,学生一入校就根据个人的专长与兴趣确定一个专长学科方向,进行通识教育和系统的学科教育,毕业生可担任小学语文、数学两门主课的教学,又能兼教一门其他课程,一门活动课程,一门专长课程。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四所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本一致。培养目标表述基本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既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又能胜任小学教育科研及教育管理的高素质师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都强调了毕业生能胜任小学多门学科教学。

三、课程结构比较

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看,四所大学的课程结构又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1)公共必修课。以获得同其它专业学生相同的一般素养。如政治理论、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和体育。

(2)学科基础课。以培养教师执教学科的知识素养,必须精通所要教的科目。如汉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数学基础等,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

(3)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作为小学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如音乐、美术艺术类课程等。

(4)教育科学课程。通过学习各种教育理论知识、心理科学知识以及教育心理学知识,养成小学教师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能够把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向。

(5)教育教学实践。其中包括教育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形成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组织、管理、协调、表达、交流、教法、板书等方面的技能技巧等的培养,以形成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表现教育教学的机智,以及整体把握教育教学的驾驭力。

从学生学习的自主程度来看,则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范围涵盖小学各科,但以中文、数学和教育三类课程为重点。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指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兴趣、发展专长。同传统的师范专业相比,四所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都注重增加教育专业课程比重,一般占40%左右。而且注重教育教学实践。一是教育教学实践时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且强调不断线地贯穿于整个学程,一般在l0~l5周之间;二是教育教学实践方式趋于多样化,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研究及课外活动等;三是注重教师技能的考核。从四所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各校均已认识到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对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如何应对培养模式的转型,真正承担起培养小学师资的重任,以适应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开办小学教育专业对高等师范教育来说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很多师范院校都申办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本文无意论述的课程体系孰优孰劣,从这四所具有代表性的院校学办小学教育专业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上,我们得到启示,即要意识到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本地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来制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和制定,必须依据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等的需要,坚持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特色性、专业性等原则,科学、灵活地设计和构建;以培养面向2l世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型高素质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管理工作者为最终目的。

相关专题 李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