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策略的论文

walv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walvy”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策略的论文(共7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策略的论文

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策略的论文

高中地理作为高中文科的代表性学科,包含宇宙知识、气候地形、海洋环境、城市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随着学习程度的深入,高中地理知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会由于地理学科的难度而产生懈怠感。为了激发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并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一、地理课堂趣味性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由于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视,很多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高中课程的教学要严肃、讲求效率,从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忽略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与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丰富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才能一改高中教学死寂的氛围,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高中地理虽然属于文科类课程,但是其自身的严密性以及内容的规范性又使地理课程带有一丝理科的气息。如果单纯地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硬性地把地理知识灌输给文科学生,学生势必会对地理课程产生厌恶甚至是恐惧的感觉。此时,如果教师转变传统观念,以适当的方法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就会对地理有全新认识并发现地理学习中的趣味点,进而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地理学习成绩自然会逐步提高。因此,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并不违背传统观念中对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视,反而可以以趣味性带动学生学习,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必要。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趣味性的有效策略

教育效果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实践,地理课堂趣味性也需要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因此在本节内容中,文章着重对提高高中课堂趣味性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保障地理课堂趣味性的提高。

1.设立课程主题,改变地理知识的表述方式

地理课程由于其严密性和内容的规范性,带有一点理科的性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将知识按章节进行传授,学生虽然能够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但是大多数都是被动式学习,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地理课程的内容合理设置主题,以情景教学的方式来丰富地理课堂的内容,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接受将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在地表形态塑造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中关于实际地区地表变化的内容设置我们身边的地表变化这一主题,使生活中的.内容与遥远的课程知识相衔接,进而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地理。此时由于实际生活的补充,地理课堂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教学内容不再由于生硬的知识而枯燥无味,学生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逐渐拉近了与地理的距离,进而提高了其学习的效果。

2.补充实践课程内容,以有趣的形式增强地理的趣味性

由于地理知识属于文科课程,因此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很少涉及课程内容的实践或者实验。而地理课程的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实际的环境,因此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内容与实际环境的联系,适当地补充一些实践课程。例如,在宇宙天体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将晚自习的部分时间利用起来,带领学生在晚上观察月亮以及星星的分布,并寻找地理教科书上的行星。这种方法使学生对地理的认知有了更大的转变,使地理课程的趣味性大大增强。

3.设立假设性情景,增强地理的神秘性

虽然地理课程中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实际的考察以及环境数据的统计,但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国内的地理地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其他的地理环境假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中,并让学生探讨实际的应对方式,以此来增强地理的神秘性以及学生对地理知识探索的积极性。高中地理课程承担着学生升学以及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教学任务,因此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由于对地理课程的重视而忽略了其趣味性。如果通过主题设定、课程实践、情景假设等教学方法来增强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则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进而在整个地理课程教学中使课堂氛围得到改善,学生学习效率获得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得到加强。

篇2: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提升策略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提升策略论文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 数学学科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 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增强课前导入环节的趣味性, 可以用动手操作增强新课教学环节的趣味性, 可以用游戏比赛增强练习巩固环节的趣味性, 还可以在拓展提升环节渗透数学文化, 让趣味数学辅助传统教学, 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 课堂; 趣味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用数学的思维思考,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 有效组织教学。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把数学教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活动, 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新颖的趣味数学教学法,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数学的乐趣与数学的美, 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服务于生活。

1 设计有趣的故事, 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讲故事是深受儿童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 有趣的`故事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帮助儿童展开思维, 丰富联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设计了一个唐僧分饼的小故事来导入新课:一天,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处用餐, 唐僧把同样大小的三张饼按照如下方法分给三个徒弟:

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 取出其中1份给八戒;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4份, 取其中2份给沙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份, 取其中的4份给悟空。猪八戒一看连呼不公平, 说:“猴哥分了4份, 沙师弟分了2份, 而我最少只分了一份, 这不公平。”接着请同学们讨论唐僧的分饼方法到底公不公平, 并通过让学生通过涂色的方法, 比较的大小, 从而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 我通过讲述阿基米德巧测皇冠体积的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传说古希腊的一位国王让金匠给他制作了一项纯金皇冠。新皇冠做得十分精巧, 重量也与国王给的金子完全相同。但有人向国王告密说皇冠中掺了白银, 于是国王就让阿基米德测量出皇冠的体积, 再确定有没有掺白银。皇冠是一个不规则物体, 怎样才能测量出它的体积呢?这个问题让阿基米德百思不得其解。一天, 阿基米德到浴室洗澡, 他一坐进浴缸, 就发现浴缸里的水位上升了, 他从浴缸中站起来, 浴缸里的水位就下降了;再坐下去时, 浴缸中的水位又上升了。他突然受到启发, 找到了测量皇冠体积的办法。阿基米德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 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本节课的内容吧!教学中通过这个故事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孩子们跃跃欲试, 积极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动手操作, 增强新课教学环节的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 大脑能思考。”人们学数学不是为了解几道数学题, 或是应付考试, 而是用数学来开发智力,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 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基础上, 教材中安排了一节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数学活动课。课前, 我通过讲述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引出本节课的核心探究问题, 布置任务让孩子们收集橡皮泥、土豆、石块等不规则物体, 并设计活动方案。上课时通过讲述阿基米德巧测皇冠体积的趣味故事,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测量橡皮泥的体积时, 有的同学用手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 有的同学用自制橡皮泥压板把橡皮泥压成长方体, 还有的同学把橡皮泥塞入喝药的杯子中……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的, 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和探究带来的乐趣。接着我又引导学生用量杯和水来测量土豆的体积, 学生在动手量一量、算一算的过程中经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 体验排水法的实际运用, 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慢慢感受到原来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 而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思考和交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 也是一个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过程,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游戏比赛, 增强练习环节的趣味性

数学教材中的练习内容比较单调, 缺少趣味性, 如果能把生活中有趣的数学游戏, 经过精心设计后带到课堂中, 一定会让学生在“玩”中享受到了数学的乐趣。如扑克游戏就是一个取材简单而又变化无穷的益智游戏。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数的组成时可用扑克游戏来巩固所学知识。如10的组成是以后学习进位加法和“凑十法”的基础, 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掌握10的组成非常必要。游戏时老师先出一张牌, 例如“2”, 如果孩子拿出一张“8”凑成“10”, 就算孩子赢了, 老师手中的“2”就归学生;要是凑不成“10”, 学生手中的牌就归老师所有。这个游戏简单方便, 不仅可以和老师一起玩, 还可以和同学、家长一起玩。通过几次游戏, 孩子对数的组成都很熟练了以后, 还可以利用这个游戏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到了高年级, 利用扑克魔术来吸引学生探究数学原理的积极性, 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学习了“解方程”后, 可以师生互动玩以下一个“听数猜牌”魔术:

教师:“老师这里有A~K十三张牌, 请你任意取一张, 把点数默记在心, 再把你刚才取的那张牌的点数, 乘以3, 加上4, 再乘以5, 最后减去20, 然后将结果告诉我。我就可以猜出原来的那张牌是几。”

学生一开始不相信老师老师可以猜出来, 就抽了一张牌 (如8) , 并默记在心, 然后把牌插入, 又洗了几遍, 再交给老师, 并算出了结果是120。

老师听后, 不慌不忙地展开了牌, 从中挑出8, 高高举起。学生一看, 老师抽出的牌正是自己刚才取得, 都非常佩服!

学生不相信老师可以猜得这么准, 又重新玩了几次, 老师每次都能正确取出学生抽出的牌,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魔术背后秘密的兴趣。这时教师再揭示猜数的奥秘, 只要能熟练解出以下方程就可以知道抽出的牌是几了。

解:设抽出的数字是x。

(3x+4) ×5-20=120

方程的左边化简后是15x, 只要用学生报出的得数120除以15, 就可以算出抽出的牌是8。

学生听后恍然大悟, 原来并没有所谓的魔术, 一切都建立在数学计算的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也创造出不同的方程来玩猜数游戏,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渗透数学文化, 增强知识拓展环节的趣味性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赏析古今中外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可以开拓知识视野, 启迪思维,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思想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 一方面让学生用图形学具剪一剪、拼一拼, 把未知的图形面积转化成已知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 另一方面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出入相补法”验证《九章算术》中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 体会转化思想是从古至今行之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后, 还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名着《张邱建算经》中的“百钱买百鸡”问题, 以及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所载歌谣体算题“百僧分馒头”等。在学习了“解方程”后, 出示中国的“李白打酒”问题, 以及古希腊的“丢番图的墓志铭”, 这些算题趣味颇浓, 至今还流传在民间, 有些还被国外的数学书所收录。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营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我们应开拓创新, 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剑.数学家的故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2]王金锋.趣味数学故事[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

篇3: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论文

地理在高中教学中处于“副科”的尴尬地位,导致很多学生、家长和学校缺乏对地理科目的重视。这种偏科的现象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发展。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对改善各科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出几点简单的看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给力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收获多少。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要求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认知上发生改变,从不懂到少懂再到多懂,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情感上也要发生变化,从不喜欢到喜欢。让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获取能够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事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出几点简单的看法。

一、让学生明确的知道学好地理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很多人认为地理是“副科”,其地位也比较尴尬,不少学生、学校和家庭缺乏对地理科目的重视,由于对地理学科从思想上存在偏差,导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能有效的开展。所以,向学生们明确学好地理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学科是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科目,也是以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为主的学科,明白地理学科重要的社会价值,通过学习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经济、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当前人类资源、环境和人口索要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而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另外,学生学好地理,还可以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让自身从小就树立“有责任的公民”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各项知识和竞争能力,进而更好的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

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思维

新课标中提出,要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要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兴趣是活跃学生思维的巨大动力,可以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潜伏状态转向活跃状态。教师可以根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和个人阅历,师生共同营造一个有趣的学习情景。例如:在学习山顶、山谷、鞍部判读时,口头上的理论解释让很多学生都晕头转向,难以理解,这时候我会先用多媒体,让学生们观看一下这些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生过程,然后将它们的区别再通过视频指点出来,学生心中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我在手背上画上高等线,伸出手在教室中转,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学生也跟着我一起画,慢慢的.学生们明白了,兴趣也来了,这节本来抽象的课程变得简单化,学生学起来积极性就大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地理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且必须是新鲜的水。这就表明,一个教师要想教的很好,就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能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还要拓展知识,及时的反思教学。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学习的,通过学习可以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借鉴优秀的教育模式。在提倡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准备把握好地理教材的重点、难点,安排好课程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再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富有激情、以诙谐有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也要热爱自己的职业,通过自身的激情来熏陶学生,让学生也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四、深入挖掘地理教材,开展课内外活动

近几年,高中地理课程得改革不断开展,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变化,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精神,深入研究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明确地理教学的任务。备课期间,地理教师要重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号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层次,只有把握好正确的理论方向,教师才能有计划的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更好的组织好日常教学。同时,除了理论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的活动又具备一定趣味性和实践性,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有所创造、捕捉灵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究问题的好习惯。例如:举办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如天文知识小组、环保小组、气象小组等),开展辩论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醒目参加,不但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这不是一朝一夕的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地理教师必须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和实践研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篇4: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论文

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论文

摘要:如何适应时代变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培养其学习地理能力, 逐渐让学生自主学习等几个方面入手, 探讨了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地理兴趣; 地理能力;

高效课堂的创设, 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其运用于其他方面, 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综合型人才, 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以良好的感情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为教师, 应摆脱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态, 主动放下教师身份, 在努力消弭与学生之间隔阂的基础上, 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在这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下, 学生便会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沉浸于学习知识中去。在地理教师这个朋友的指导下, 通过对地理知识的讲解, 学生既能感受到地里学科的独特魅力, 也逐渐锻炼了自身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另外,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高中阶段, 学生所承担的学习压力非常沉重, 若是任由学生如此发展, 会逐渐消磨掉他们的意志与斗志。而教师这个所谓的“过来人”则能够在学习以及生活上给他们提供帮助与建议。因此, 这个阶段, 教师与学生之间适时建立友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 促使学生敞开心扉, 吐露心声。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里变化并了解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困难, 并为他们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 就能够为他们继续学习提供动力。

二、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地理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下, 各学科教师纷纷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以确保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对该学科产生较强的认知能力。由于科技飞速发展以及新观念地不断涌现, 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对我们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在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变化,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1. 借助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以其直观、形式多样的特点广受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善于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如讲到“等高线”“等深线”“气压带的分布”等知识时, 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通过多媒体呈现出这些地理事物, 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知, 而不是通过想象力去学习这些知识。

学习地理知识最重要的是将其与地图结合起来, 只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识图、读图, 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善于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以此打造高效课堂。

2. 采用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展开新课之前, 设置相关的教学任务, 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 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如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内容时, 笔者便根据学习目标给学生设置了学习任务, 即通过学习, 了解“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等知识。如此, 学生就能根据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且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与锻炼。如此,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这对提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也极有帮助。

3.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能够通过问题的带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改进过去的单一教学策略, 丰富教学手段, 为提升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让问题贯穿课堂始终, 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一直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知识, 这对他们高度掌握知识极有帮助。

如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内容时, 笔者首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你们所处环境处在哪个气压带吗?”等到学生回答完该问题之后, 笔者又问他们, “你们这种该气压带影响下的气候是什么?这种气候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开始探讨知识;之后, 笔者又问学生, “你们知道气压带与风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在课程结束的时候, 笔者留给学生这样一个思考题, “大气运动与气压带和风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此, 整节课学生都在回答问题中度过,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会变得更加深刻。如此, 便能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 地理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优秀人格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 我们要重视自己在学生发展以及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 使他们在该阶段能够愉快地学习, 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娟.彰显新课程理念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 , (02) .

[2]古生彦.针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浅析[J].新课程, .

篇5: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提升策略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提升策略论文

一、创新的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模式

小学数学更多的事计算与认知,而数学这门学科本就是十分枯燥的学科之一,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然而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觉得教不好觉得做无用功,教学方式就是教学的一种办法途径,而传统的及教学方式就是老师不停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不停的涉及,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容器给学生无止境的灌输并没有注重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渐渐的显现出来,随着当前应试教育的风靡当前的教学方式不能迎合教育的大纲不能让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我认为教师想要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就要对教学方式创新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并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以便适应课堂的效率。想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就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创新就是打破原有的东西规模进行在创造,而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就是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培养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就是让教师结合当前自己教学的实际经行课堂上的设计,怎样更容易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怎样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知识这都是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小学六年级夏泽圆柱和圆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打破教师不断的教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找到支出什么叫做圆柱圆锥从而结合到生活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设施

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变的越发成熟与简便了,随着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室,是教育行业的传播知识的方面更上一层楼。随着对教学的要求让老师的教学也不能只在是一本书一张嘴的讲解了他需要老师也掌舵多种多样的通讯技术,从而可以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教学,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多媒体通信技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合理的使用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学习所要学的知识,但现如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的教育不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教育而是一味的追求教育传播的效率。把学生当成容器,缺少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厌烦数学这对学生今后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讲解六年级上册圆这一课时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什么是圆的周长与半径这样会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圆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教师教学态度与专业知识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一个教师师德的体现,教师如何教导好一个拥有几十人的班级这是老师要进行思考的,一个班拥有几十位学生他们都是对知识渴望的学习者,但在这么多的学生中一定会有擅长与不擅长学习本科目,也一定会有擅长那一部分与不擅长那一部分的。教师在教导的时候要思考到这个问题,对学生不善长的部分一定要有耐心的教学态度这会让学生没有压力的学习知识。教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他直接影响到一个徐盛是否会喜欢本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导时一定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才能给学生一个舒适安心的学习环境。而俗话说教师想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对自己专业知识一定要有一个扎实的功底这样才可以保证在学生不会的地方给学生一个充分全面的指导,不会让学生走弯路。上文是我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所提出的一些看法与自己的意见,我认为想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单单只是学生的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负责任的去教导,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他需要老师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在广大精英老师的不断努力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一定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篇6:我国德语课堂效率提升的策略分析论文

我国德语课堂效率提升的策略分析论文

随着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交往的加深,德语在中国成为了一门越来越热的语言,众多高校都开设了德语作为二外选修课程。但是,由于德语第二外语的性质,有很多的学生对德语的认识不够,学习德语只是为了完成大学对学习任务的要求,从而导致德语课堂学习气氛不浓厚,教学效率低下。本文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从合理使用教材,根据学生水平调整教学方法和强化口语练习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德语二外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使用教材

教师在领到教材之后应该仔细阅读和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优缺点,针对性的使用教材。以 《新编大学德语》这本教材为例,该教材语音部分讲解十分详细,列举的单词众多,对于学生正确学习德语语音十分有帮助。但是语音练习题比较少,教师在使用该教材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语音练习,如让学生学唱德语歌曲 Drei Chines-en mit dem Kontrabass.这首歌歌词简单,但却把德语元音字母 a,e,i,o,u 在拼读中应用到了极致。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快速掌握德语元音音标。另外,该本教材的语法练习题虽然题目多,但多数都是重复练习,有教师认为这种傻瓜练习对学生掌握德语语法帮助不大,需要增加难度高的.语法练习题。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同样的练习有不同的练习方式,如果认为语法练习题做笔头练习太简单了,则可以改笔头练习为口语练习,提高难度。如果学生能够用流畅的口语完成这样的语法练习题,则一方面牢牢掌握住了语法,另外一方面又提高了口语水平。

二、根据学生水平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德语的动机和学习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学生在接触德语的初始阶段一般会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会慢慢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德语语法过于困难,慢慢放弃学好德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初期让学生了解学习德语的困难,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好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不容易的。德语虽然语法体系复杂,但是系统性强,只要认真学习,就会慢慢体会到德语的逻辑性,深深的被严谨的德语和德国人折服。当然,教师在告诉学生德语入门比较困难的同时,也应该提到德语比较容易掌握的地方,给学生一些能够学好德语的暗示。例如,对于英语专业学习二外德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词汇量大,在阅读德语时会具有一定的优势。德语发音十分标准,学好了德语音标就基本上能够拼读所有的德语单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德语水平差距会逐渐增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观察,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水平的高低,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水平低的学生回答直观的问题,让水平高的学生回答有挑战性的问题,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课堂练习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置,简单重复的联系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完成,复杂有挑战性的练习则需要教师在课上分析讲解后再完成,还有的拓展练习需要学生课后浏览网页才能完成。为了敦促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每个单元的话题为主题展开作10 分钟左右报告,每个报告需要两到三个同学共同完成。为了避免某个同学包揽组里一切事情,而其他同学则什么也不做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临时指定组里任何一人来展示小组成果。

三、强化口语练习

学习一门语言不是为了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复杂的语言,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该语言来与人沟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解德语语言知识外,还需要花费众多心思塑造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口语练习的机会,从而达到熟练应用德语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听语音,模仿对话,让学生们牢牢记住对话和文章内容,达到能够脱口而出的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共同回答的方式来查看学生的学习状况。

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对话伙伴,以小组的形式脱离书本练习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次改变对话伙伴,这样有利于创造出一种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变更搭档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抽签,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就组织学生来抽签,三人或四人一组,抽到相同数字或同一幅图片的同学就组成一个小组。抽签活动可以由教师自己或者学生自行组织。每次学生在小组内做完对话练习后,教师都需要挑选一些学生在全班表演,以便检查学习成果和鼓励学生,压力和动力双重施加,督促学生学好德语。不仅仅是对话可以用来做口语练习,教师在讲解语法时也能通过造句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口语。例如,在讲述情态动词时,教师可以让所有学生都结合自己学过的词汇来造句,每个学生都要造出不同的句子,用口语发达出来。这种方法既能学会情态动词做助动词和实义动词的用法,又能促使学生使用已知词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用渊博的知识来丰富学生的课堂,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每堂课都能获益匪。

参考文献:

[1] 吴江梅。 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刘世斌。 引领学生高效学习: 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05.

篇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论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非停留于课堂的形式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需通过降低课本“厚度”、增加学生积累厚度的路径,采取“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教学综合评价办法等策略以实现其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综合评价

当下新课程改革已然成为学校教学的主旋律,为了追随新课改的“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新理念,老师们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掌声、笑声此起彼伏,让课堂显得热闹非凡,有声有色。但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往往缺乏妙语连珠的“各抒己见”,鲜有抑扬顿挫的“畅所欲言”,以及难有深刻见解的“百家争鸣”,这恰恰说明了他们在知识上的“贫瘠”,在情感上的贫弱以及在思想上的贫乏。这有悖于新课改的初衷。老师们也许忘了新课改的初衷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陶醉于课堂的形式美,急于与传统教学划清界限,而忽略了课堂的教书育人的意义。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势必会引起上述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管理策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降低课本“厚度”,增加学生的积累厚度

班级里总有一些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孤陋寡闻”“积非习惯”的学生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如果一节课里,面面俱到,“事”无巨细,那么学生对语文的“厌视”过不了多久就会发酵成“仇视”,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谈何教学效果?所以,在处理教材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将课本变“薄”,降低课本的“厚度”,每篇课文讲明、讲懂、讲透一到两个知识点,不给学生太多的负担,让学生看得明、听得懂、悟得出,渐渐乐于学、勤于学、自主学,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积累的厚度,经过三年的`“厚积”,才有在高考中“薄发”,才能“凤凰涅槃”。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在处理课文的知识点时,抓住“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两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全词的主旨。教学设计:1、你们看到美丽壮观景色之后,会写些什么呢?(明确:描写景色。)2、在看过风景后,比较我们和作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明确:同:描绘景色异:作者还问了一句“谁主沉浮”)3、作者为什么要关心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请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所作所为谈谈你们的看法。(明确:作者要当大自然的主人,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4、但作者只是想想而已吗?下阕他做了哪些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明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么,请同学说说这九个字写出了游泳是什么环境?“到”应该怎么理解?(明确:(1)环境恶劣(2)“到”表明作者是主动到激流去搏水)5、哪个字能体现作者搏水的心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明确:(1)遏:游泳激起的浪花使得船不能前行(2)大无畏的精神)6、“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两句话是什么关系?(明确:自问自答,作者的理想不是停留在想想而已,而是付诸于实践)7、根据这两句话结合全词的内容,说说本词的主旨。(明确:作者故地重游,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色,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抒发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大无畏精神。)再如《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课文,文章很长,又是鲁迅的文章,学生很“头痛”,自然而然就有了排斥感。在处理这篇课文时,可化繁为简,只讲三种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闲人、猛士。教学设计:1、这三种人各指什么样的人?(明确:(1)有恶意闲人:反动派、反动文人(2)无恶意闲人:庸人(3)猛士:像刘和珍那样的爱国青年)2、结合课文简述作者对各自的态度。(明确:(1)有恶意闲人———揭露、批判(2)无恶意闲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3)猛士———讴歌、赞美)明确这些要点,文章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

二、“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导下的互动教学,改变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角。“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课前预习导学-当堂检测反馈-课堂互动研讨-课堂总结巩固-课后拓展提升”这五大环节。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这五个环节的落实。首先,做好课前预习,主要借助《名校学案》来辅助学生预习,并要求登记好问题;其次,进行当堂检测并反馈问题(来自课前预习和当堂检测),没有问题的小组要扣分,多提问题的可酌情加分;第三,课堂互动研讨,针对小组提出来的问题,其他小组能解决的就不讲,不能解决的(这样的问题要酌情加分)就由全班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值得强调,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在生生互动时,老师尽量少讲,让学生们尽情发挥,在互相纠正中寻找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当学生陷入困境时,老师应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转身”,让学生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第四、第五环节主要是结合《名校学案》中的“知能达标演练”这一部分,巩固课内,提升能力。“穷则思变”,课改的目的是:构建学生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以生生互动研讨为主线,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乐学乐思乐质疑,培养学生思维、交流、表达、独立、组织等综合能力,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实践课堂、活力课堂。在课堂上,老师少说少做,学生多说多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一年来,班级的课堂氛围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沉默无语”的课堂渐渐“丰富生动”起来了。

三、实施综合评价办法

语文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学科。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意志力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加之,受数理化学科在短期内突击就能“突飞猛进”的诱惑,在“唯分数论”的今天,语文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何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引入评价机制,将教学评价与德育评价融为一体,制定了这个综合评价办法。

(一)制定综合评价办法

这个综合评价方法分为两部分:学生个人积分扣分细则,学生个人积分加分细则。扣分细则作为底线,用来约束、纠正并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加分细则是用来维持学生学习动力。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办法简化如下:综合成绩=考试成绩×70%﹢个人积分×﹢老师评分(15分)我们传统的学生成绩就是学习成绩,无法体现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这个教学综合评价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它将学生最终成绩分成三大块:1、学习成绩占70%,体现学习的地位;2、个人积分(平时的学习态度)占30%,鼓励学生平时多提问、多质疑、多回答;3、科任教师自由裁量分占10%,确保科任教师说话的份量。

(二)具体实施过程

我们主要是运用统计法来实施综合评价办法。每节课学生的得分由学生小组长来统计,每天由课代表来统计,每周由语文科任老师来统计,并将上周每位学生得分情况在第二周周一公布,半个(一个)学期由科任老师来统计,并结合半期考考试成绩和科任教师的裁量分统计出学生综合成绩。召开半期家长会对实施综合评价办法进行阶段性小结,家长只要将综合成绩与学习成绩比较一下,就可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威慑力。两个学期下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除了优化教材、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外,还有一个“大功臣”就是这个综合评价办法,它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保驾护航”。一年来,我们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尝试,令人欣慰的是,班级的语文成绩和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这只是开始,在未来漫漫的课改求索路上,将不忘坚持课改之诚心,不忘诲人不倦之初心,不忘教育人之忠心,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高艳红.让缺失的语文味回归课堂———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4):58-59.

[2]韩玉涛.探寻教学技法提高课堂实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5):31-32.

相关专题 趣味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