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风和词风

林莞清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林莞清”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的诗风和词风(共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李白的诗风和词风

李白的诗风和词风

李白传奇一生,豪放飘逸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诗仙形象。

迄今为止,无论是研究者笔下李白,还是活在一般人心中李白,都不外乎此。其实自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起,李白形象就定型了。这种定型化了历史人物形象,增加了李白传奇色彩,使后世骚人望尘趋拜。然而这种定型化了诗仙形象,也使人们与李白产生了一种近乎膜拜者与偶像之间距离,一种雾里看花、云中观月可望而不可及隔膜,限制了我们循着诗人外化了思想情感轨迹——诗歌,走入李白心灵殿堂。

其实,李白性格既有洒脱不群、追求自由一面,又有执著、深沉一面。它情感中感伤亦如影子一样与欢乐相随,诗人与社会矛盾以及诗人性格自身原因,使李白一些看似充满欢乐、飘逸洒脱诗篇中,夹杂着失望怅惘、焦虑痛苦与孤独感伤。无论是希世之叹,亦或是出世之望,乃至对现实抨击,其中往往寓藏着这种心态。有人认为:李白诗豪中见悲,有极为深沉悲感。这种认识从较深层次揭示出李白诗歌个性特征以及流露于诗中李白心态。

读李白诗,常常在豪放、乐观、洒脱感受之余,品味道一种孑然特立、漂泊无依、四顾茫然孤独悲哀。李白诗有时看似乐观洒脱,实则在诗仙那潇洒一笑中,飘曳紫霞仙裳下掩藏着一种孤独痛苦心态。

孤独感伴随着李白一生,到其去世都不曾摆脱掉。李白作于临终前《临路歌》云: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很显然,这位以背负青天,抟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而自负浪漫主义诗人,是带着终生孤独与遗憾,离开他既憎恶然又执著热爱着世界。

李白孤独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是李白诗歌常调,与这中常调相伴随则是政治上遭弃感和无归依感。李白少时就有很强功名事业心,“以当世之务自负”。这强烈济事观念,显然是来自儒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不过,李白不是一个普通本分读书人,它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非凡气质,即丰富想象力和脱离实际异想天开,是来自儒家济事思想,溶入了来自诗人自身主体精神催化剂,自然地膨胀为天下舍我其谁自大、自负与功名唾手可得狂妄。然而,李白自大与自负,又常常与现实相忤,是诗人陷于政治前途无依无托心境。

(二)如果说政治上遭弃感和无归依感孤独心境,是诗人理想、诗人性格与环境冲突所造成话。那么,李白阳春白雪、旷世无知音寂寞与孤独感,则只能说来自诗人主体、诗人性格本身。这是诗人孤高傲世、目中无人、不愿与世同流孤独,我们姑且称之为自我放逐孤独。自我放逐孤独,尤其能显示出诗人性格力量与光辉。李白具有十分强烈自我意识。豪侠、浪漫个性,加之天赋才华,良好教育,使他常常有自命不凡特异感和优越感。寻找知音,又反映了李白强烈希世之年;而知音安在感叹,也反映了世无同类孤独之感,当然也流露出阳春白雪骄傲。

(三)李白一些诗里,还表现初一种天地过客悲。“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正是因为诗人认识到生命与宇宙不可逆自然法则,才可能在这有限与无限,迁逝与永恒强烈对比中,感悟到这种苍凉孤独意识。

李白虽为诗仙,却非一味地飘逸,它内心深处,常有无法派遣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直接影响到它诗歌,给他诗带来崇高感和悲感。虽然李白诗风格豪放已成定论,然而孤独意识给其作品带来崇高感和悲感,使其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了豪中见孤崛,豪中见悲风格特点。

篇2:培养班风学风和个性品质

培养班风学风和个性品质

正确舆论是巩固班级集体的精神力量。它是以议论和褒贬的方式按一定的是非标准规范班集体成员的言论和行为,抵御不良倾向对班集体的侵蚀。正确的舆论对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约束作用。因此,班主任要经常注意班上的舆论,支持正确舆论,对不好的苗头要及时批评飞纠正。要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夕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向损害集体的言行进行斗争。

良好的班风对学生有很强的教育作用,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班风“模式”,使学生自觉为之努力。良好的班风主要是指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相互帮助,勤于劳动,热心服务,积极帮助人,勤奋学习,积极上进,生动活泼等。

4.坚持经常性正面教育

组织坚强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的班风要与形势教育,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宣传结合起来,运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思想,典型事迹等材料,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开展表扬,奖励和评比活动,造成好人好事有人夸,有人学,歪风邪气受谴责,遭抵制的局面,使班级良好的作风得到发扬,优良传统得以继承。

二、培养学风

学风,就是学习的风气。学风是学生的思想作风在对待学习问题上的,表现。良好的学风是指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符合一定学习规范的行为。同时,良好的学风也是良好班风的具体反映,是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班主任在加强班风建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搞好学风建设,学风的建设

也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1.提倡实事求是飞互相帮助

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一切事物的科学态度。这就是实实在在,老老实实的态度。要求学生对待学习不能有

一丝一毫的敷衍,不能抱着一点侥幸的心理去应付听课、应付作业、应付考试。要使学生从实实在在的学习中夕积累知识,一步步提高学习成绩。

要教育学生互帮互学并形成风气。既要防止出现只顾自己学习好,而不理睬学习落后同学的风气,又要防止让同学抄作业、或考试时舞弊的不良风气。

2.提倡勤奋刻苦、知难而进。

勤奋是一切有成就者成功的诀窍之一。马克思强调勤奋是达到光辉顶点的决定性力量夕他告诫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勤能补拙。只有刻苦用功,勤奋不懈,独立思考,不做懒汉,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学习上困难与挫折是常有的。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能灰心、丧志。古语说:“哀莫大于心死”。丧失信心是最可怕的。在困难面前要知难而进。在班级里少数人勤奋,其他人贪玩是不行的。要鼓励表扬勤奋者和知难而进者,使其形成风气。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否则,少数勤奋者也会被弄得懒散起来。

3.提倡虚心求教、勇于探索

学习上既要谦虚,。又要敢于探索。谦虚主要是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和严格的要求二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别人优点,取长补短,使自己进步。和谦虚相反的是骄傲、自满的态度。傲慢的表现,是退步的开始,失败的征兆。虚心求教才能不断进步。虚心求教表现在不懂的要积极主动地去询问任课教师,也表现在虚心向同学求教。班主任要鼓励表扬这样虚心学习又不断进步的同学、使全班形成好问,共同研究问题的风气。

在虚心求教的同时,还应解放思想,敢于求异,勇于创新,进行创造性学习。要破除迷信,经常探求新办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对书上写的、老师讲的要有根据的质疑,使质疑问难在全班形成风气。这样就会促使全班同学在学习上肯钻研、肯思考、敢创新。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风形成的条件,是使学习风气稳定持久的重要因素。好的学习方法,可促使学生思维敏捷飞思想活跃、遵循一定的学习规律学习,对学习成功有促进作用。

良好学习风气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班集体中学习进步的动力,个别不愿学习的同学也会迫于班级学习风气和舆论的压力,而逐渐稳下心来,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了。同时,良好的学习风气对激励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能力也有很重要的意义。能促使勤奋、谦虚、严谨、进取、创新等积极性格形成,从而克服懒惰、消沉、骄傲、自卑、草率等消极性格,促进学

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培养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学习意志、学习情感等,这些个性品质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是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驱力。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都是以学习需要为基础,由学习需要而引起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既是掌握知识的心理动力,又是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

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都不是自发产生的。它们是经过家庭、社会和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培养与教育而逐步形成、巩固和提高的。其形成途径是:

第二、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班主任要采用有效办法使每个学生认识当前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联系起来,从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自觉性是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有了学习自觉性,就能进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表现出学习的坚强毅力。

第二、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努力扩大知识面。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学生掌握知识的关系不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首先要树立积极探索精神,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扩大知识面,不断获得新知识。其次,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该主动地阅读一些课外书,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不断加深和扩大有关学科的知识。再次、做到学有所得,而且越积越多,就会产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所谓越学越有趣,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树立敢于攻关的决心。学习兴趣总是与情感密切联系的。在学习活动中,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事业的热爱飞对工作的迷恋,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热爱学习,才有求知的意向。

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树立起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使学生懂得“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知识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长年累月终能成功。

第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坚持学以致用。研究表明,光有对知识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还不一定能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在实践活动牛承担了某种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又需要某种知识,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也会感到自己某种知识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这样就可以促进学习兴趣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小组等,在活动中体会知识的实践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新的学习需要。

第五、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在多方面兴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中心兴趣。学习每门功课,都需要广阔而有中心的兴趣。广阔而有中心的兴趣是学习实践的产物,其形成标志,首先是兴趣的广度,即兴趣范围的大小。人的心理充分发展是以兴趣的广阔为前提的。其次是兴趣的中心,指在广阔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再次是兴趣的稳定性,兴趣必须持久而稳定,才能推动学生深入钻研问题,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科学知识,取

得事业上的成功。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意志和毅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依照认识规律,善于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而且必须具备满腔的热情、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始终保持积极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其培养途径: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培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引导学生扩充知识,提高认识水平。任何一种情感都和认识分不开。在学习时,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把社会和学校对学习的要求变成自己的需要。

第二、引导学生丰富正当的生活内容。一个人只有在丰富而又健康的情感的支配和鼓舞下,才能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高度和多方面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正当的生活内容。处在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的中学生,就更应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

第三、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情绪常和情境相随。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如搞好课堂内外的环境卫生,搞好学校的绿化,健全各种学习制度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优良的班风等。

第四,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积极良好的学习心境有助力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学习效率的提高,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消极不良的学习心境,会使人消沉、压抑。要引导学生学会驾驶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各种关系,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具有饱满的革命乐观主义的情绪,以保证持续、高效的智力活动

其次是引导学生自我锻炼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根据确定的目的,抉择一定的方法,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人的行动超支配调节作用。意志的自我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的,形成巨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意志行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学生学习的目的愈高尚,目的社会意义愈大,就愈能形成巨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目的的实现可能性愈大。只有具有远大的目标,才能坚持不懈的行动。

中小学生都应树雄心、立壮志,为建设祖国、实现四化而奋发学习。

第二、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刻苦学习。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锻锻意志,光懂得道理和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生活和实践过程中进行艰苦的磨炼。毅力首先表现为自制力。要指导学生和自己的惰性,和爱游荡、爱闲适、爱空谈等不良习性。其次表现求学恒心。恒心就是坚持性。学习是长期艰巨的任务,要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第三、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苦练基本功。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所谓随意动作,是指受人的意识控制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后天学习生活实践中掌握的。随意动作经过反复练习就成为“自动化”的动作。基本功训练过程是进行艰苦意志炼锻的过程。基本功向自动化水平发展是意志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四、要教育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俗语说: “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指的是人的是意志行动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干任何事情,都不能凭“想当然”,都必须严格按规律办事。学习也不例外。只有严格按照学习规律办事,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意志的能动性。

篇3:浅谈柳永词风

摘要:北宋词人重要代表柳永词风悲凉,包含其人生的苍凉感触,以及柳永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感悟;本文从分析柳永的词风入手,来尝试解读儒家时代小知识分子的命运规律。

关键词:柳永;苍凉;儒家;词风

中国古代的文学丰碑不少,有宋一代则以词最为出名,鼎盛于宋,作为北宋词人代表的柳永功不可没,其于形式和内容上的变革,对于宋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柳永以落拓文人身份生活于社会下层,其所著词作,对生活感触最为显著,其内容之多样固不需多说,而词风之特征,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柳永出生于一个典型的重儒家道德的仕宦家庭,儒家的思想深入柳永的心里,并培养了其经世致用之志。这种经世致用之志一直影响着其求仕生涯,使柳永即使面对接连的打击,也不愿放弃求取功名之心。

然而这种“动修礼法”的儒家思想却也禁锢了柳永个性的正常发展,使其个性备受压抑,联系柳永以后的生活、行为可知,这种无处排泄的压抑使柳永一接触到秦楼楚馆便被“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洞仙歌》)深深吸引,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于此可知,柳永“奉儒守业”的家教文化传承已经悄然给柳永的人生蕴育着矛盾危机:一方面无法放弃对功名的执着,另一方面因家教禁锢个性的正常发展造成对个性情感自由的执着,所以当他一离开家庭,便使这种矛盾爆发出来,注定了柳永悲剧人生的命运。果然柳永因其放荡不羁而受到了“留意儒雅、务本正道”的统治者的严厉排斥,并一生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使柳永的人生变成满是心酸的悲剧。

柳永少年随父到京城,因其所填词有真情实感,通俗易唱,而流传甚广,其创调填词高手之名不胫而走,却因后宫传唱而使得标榜“留意儒雅、务本向道”的花花少帝赵祯及一帮道学官僚大为恼怒,便借柳永出入曲坊伎馆的行为,深斥他“薄于操行”,并从题有他进士及第的榜上除名。由于自视太高和年少轻狂,柳永无法接受落榜的现实,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次一变他缠绵多情的词风,转而恣意闳肆、直露率真,大胆的表示对功名的藐视,写的感情冲击,所以传播很广,后来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仕途。(宋仁宗)曰:“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三变由此自称“奉旨填词”。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在汴京度过青年时期的他,生活放荡,偎红倚绿,使其声誉大受影响;举进士,屡遭斥黜。落榜后,他曾多次离开汴京,漫游江浙、苏杭、长安、成都等地,一方面更加放肆的与妓x往还,表现了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另一方面,依旧热心仕途,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中进士,时已年过半百。

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背后,隐藏的是无边的痛苦和无尽的失落。“奉旨填词柳三变”是柳永无力改变现实却又不满现实的内心之悲。但是残酷的现实却一次次证明,柳永的不羁性情和奔放才华并未能给柳永赢得功名,反而因其不羁而被上层社会进一步抛弃。在官场上处处碰壁,失意落寞的柳永仍没有放弃反抗命运的不济,他把眼光更集中于市井勾栏和秦楼楚馆中去寻求认可和安慰,达到自我解脱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当柳永说出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时候,就注定了柳永的一生必将陷入情感悲剧之中。

如果说汴京时期柳永词的思想境界还不高(主要内容是抒写男女恋情,反映妓x的生活愿望与要求,描绘京都的繁华和揭露贵族的奢侈生活,此外也有少量吹捧最高统治者和粉饰歌舞升平的谀词)的话,那么这一时期以后柳词才真正有了自己的风骨和韵味,才真正登上中国古典文学光辉的圣殿。此后提起柳永,人们自然会想起那流传千古的佳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写得漂亮极致,情抒得极致漂亮。柳永的笔头流淌着阳光、春雨、丹青。他描绘的江南有声有色,有情有韵有味,让身处江南的才子也心驰神往。柳永的心头有天真稚气,柔情似水,激情如火。平仄声里,如杜鹃啼血,似秋雨打萍,溅得宋词好婉约。

经历过仕途的不如意后,柳永先后多次外出漫游,动辄“经年”,睽违“岁久”。几次长游,涤荡了柳永久困汴京的萦烦情怀,开阔了词人的'眼界。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词、长调,无论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臻至纯熟之境。

柳永虽性格放旷,但内心却也矛盾重重,甚至为了他所“不齿”的科举改了名字,这从它的词作及经历中均可见一斑。拥有“高志”的柳永还是无法忘记功名。恩爱虽深,但为了功名,仍需别离,绵绵不绝又难以割舍的情感悲剧便浮现出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这首代表柳词风格而被传颂千古的精品词作,将恋人间难分难舍的真挚情感描写的缠绵悱恻,扣动过多少怀有离情别绪的人们的心弦,又让多少文人墨客醉心不已!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情思又迫使柳永写下了另外一篇佳作来慰藉相思之苦: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

这种孤独的守望、悲怆的执着,更将柳永的情感悲剧提升到无限的高度。

北宋实行的思想上禁欲,文人无法摆脱这种束缚,却又不能抵抗诱惑,于是不能光明正大,就只能偷偷摸摸,不能名正言顺,那就逢场作戏。而柳永与此大不相同。柳永以自己孤弱的笔与强大的封建正统思想相对抗,也许这是无意识的,但并不减弱他的词中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芒。其反映歌妓生活思想,爱情及表达自己赤裸裸的情感的词本身就是对正统思想的嘲笑。

柳永的一生是在正统思想与反正统思想、封建的人生价值观与在艺术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观的矛盾中度过的,他出身书香门第,受过儒家正统教育,却又冲破其制约。柳永所写歌妓的作品,虽有不少淫艳之作,但却摆脱封建伦理的束缚。他的词就像一道火炬,烛照了歌妓的黑暗世界,给盛行一时的理学以强大的冲击。柳永突破了正统思想的局限,以深沉的旋律去敲打世人的灵魂,呼唤着被封建礼教压抑着的人性。更甚者,是对封建功名的轻视,发自内心的呼喊,使其成为一个反正统思想的浪子。但由于诸多历史条件的束缚,他没能完全成为封建社会的叛臣逆子,因为他不可能摆脱思想中正统的一面,固然是柳永的局限,但也是社会的局限。尽管如此,他的反封建正统思想也对封建礼教形成巨大冲击。从另一方面说,正是柳永的这种思想和他的生活际遇造就了他的词,才爆发出那么炽热的情感,反射出叛逆的火花。

篇4:温庭筠词风

一,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效果。 《更漏子》其一:“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写思妇梦回初醒之际听雨声产生的错觉,把雨声当成漏声。在她想象中,远近的惊飞了,连画屏上的金鹧鸪也飞起来了。这些惊飞的鸟暗示着思妇不安心情。画屏华丽,心境凄凉。

《菩萨蛮》其六:“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用柳丝暗示季节,暗示离别,用春的无力暗示女主人的失情失绪。

二,意象跳跃,意象之间脉络隐伏,需读者去想象补充。

《菩萨蛮》其二:

水晶帘里破黎枕,暖香惹梦鸳鸯枕。奖赏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翦。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

上阕写女子生活的环境。首二句写其女子居室明净,温馨,华丽,引人入梦,是女子生活的小环境;后二句写室外,由近景拉开成远景,疏淡,是女子生活的大环境。

下阕写女子生活景况。从下阕可以看出,一个正剪彩制“人胜”的女子,穿藕丝色衣服,双鬓被绯红的面庞隔开,插在头上的玉钗象春风吹来一样。

写环境只是把室内室外两种富有对比性的景况并列地摆在一起,意象之间好像是跳跃的,中间留出一片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脉络神理俨然自在,写得自然融合。

篇5:温庭筠词风

年轻时, 初读温庭筠词, 觉其天光云影, 清丽可爱, 然思其脉络, 则有不知其踪迹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读叶嘉莹先生《温庭筠词概说》一文, 深感其文笔优美, 分析细腻。遂复取温词及诸家评说读之, 则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其疑难之处仍未贯通。二零零六年秋冬之际, 闲暇偶尔思及温庭筠词作, 恍然悟之。盖温词之所以难解者, 实因温词构思之法与常人相异。千年以来, 其词因之一直被人视为晦涩难懂。要之, 温庭筠词的构思之独特处有二: 曰组合意象。曰词中有画。

一、组合意象

一般诗词作品的阅读, 作者先按一定的时空线索为情造文, 读者阅读时则按一定的时空线索被文以入情, 故所作诗文, 不难理解, 这是一般为文的常例, 温庭筠的词作却不同, 他在词中常隐去一般的时空写作线索, 按照画面形象的要求, 直接组合不同时空的意象, 构置成词境。这是温词构思的一贯特色, 也是温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贡献。

温词这种组合意象的构思方式, 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意象的`跳跃, 这实际上未看到问题的实质。一则温词的构思是从画面形象这个总体构思要求出发的, 并非随意跳跃, 二则温词也不是没有行文脉络, 只不过这个行文脉络隐而不见, 仔细寻觅, 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温词的这种构思方式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列锦修辞方式发展而来的一种构思方式。在温庭筠之前, 司空曙有“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的名句, 就是通过名词意象并列的方式创造意境。只是司空曙偶尔为之, 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运用的。温庭筠则有更为有名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 的诗句, 也是运用这种手法来创造意境的。不过, 温庭筠在其作品中运用的更广泛, 例如“高风汉阳渡, 初日郢门山”,( 《送人东游》)“晚风杨叶社, 寒食杏花村”,( 《与友人别》)“灯影秋江寺, 蓬声夜雨船”,( 《送僧东游》)“鱼盐桥上市, 灯火雨中船”,( 《送淮阴孙令之官》) 等诗句。在词中, 温庭筠则突破了名词并列的形式, 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组合意象的构思方式, 并且娴熟地运用这一构思方式创造词境。这是温庭筠的独特贡献。从词的发展史上来讲, 温庭筠运用这种独特的构思方式成功地完成了婉约词体风格特点的创造。温庭筠本人也被后人誉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之后, 运用这一修辞手法来写作的词人很多, 创造了大量的名句, 但很少有人把这种修辞手法发展为一种构思方法。元曲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也是运用这种意象并列的构思方法创造意境的。其曲云“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这里仅用二十八字就勾勒出一幅秋野夕照图, 不过, 马致远的这类创作不多, 构思方式也仅限于名词意象并列。其后白朴的《天净沙·春》也是运用多幅名词意象并列方式的构思方式来描绘春景。其曲曰:“孤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这首小令画意盎然, 而意境稍逊。在文学创作中, 突破名词列锦修辞方式, 将之发展成为意象组合的构思方式, 并在创作中加以发展变化, 大力运用的则始于温庭筠。

篇6:温庭筠词风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菩萨蛮》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菩萨蛮》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菩萨蛮》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菩萨蛮》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菩萨蛮》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菩萨蛮》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菩萨蛮》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菩萨蛮》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菩萨蛮》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菩萨蛮》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菩萨蛮》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菩萨蛮》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菩萨蛮》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菩萨蛮》

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销。——《菩萨蛮》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菩萨蛮》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更漏子》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更漏子》

想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更漏子》

凭阑干,窥细浪,雨潇潇。——《酒泉子》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酒泉子》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酒泉子》

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酒泉子》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定西番》

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定西番》

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定西番》

篇7:风的想象作文:风和门的吵架

有关风的想象作文:风和门的吵架

一个雨大、风大的台风天,刚就寝的我依稀听东西碰撞和叫骂的声音,难不成是隔壁邻居吵架吗?看来声响越来越激烈,不如去看看好了。

我弄了弄乱乱的头发战战兢兢的走了出去,看到一个穿着透明大风衣的男子正以“呼-呼-”的讲话声跟一个看起来硬硬、扁扁的女子吵架。

它们一看到我,就不约而同的以神奇的力量,试图将我拉扯了过去,就听他们大喊:“昀昀!我们是风和门,你快来帮我!都是这个讨厌的家伙不对!”它们互指着对方的鼻头愤恨的彼此叫嚣着。

我以受不了的眼光,看着两个像笨蛋的“人”,心里所有的疑问,都最被“爱困”的不满情绪占据了,拖太久不管是谁都睡不着,我于是强提起精神,要他们说出吵架的原因,试图化解纷争。

原来是家人没有把门窗关好,风一灌进来把门弄得碰碰响,不得安宁,风一直坚持着不是它的'错,是门自己没有关好,还把错怪在自己的头上。

总是四处游荡又爱打抱不平的风,气得化成人形下来为自己辩解一番。风则说原本在休息的它突然被风用力一撞,疼得门把都肿起来了,快淤血的门板都要分尸了啦,化成人形比较好打人啦!

只见它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吵来吵去,连一向讲话流利的我也只能用尽所有的蛮力将它们拉开,苦口婆心的劝说:“风,你吹开门并不是你的错,是我没把窗户关好,门这也不是你的错,是我不小心让风进害你受伤,你们都没有错,别再吵架了!”

它们静了一下,突然一齐大叫:“我知道了,这问题都是你害的,都是你的错!”

它们一起冲过来抓住我,头感到剧痛,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在做梦,可是风仍呼呼的吹着,门还碰碰的响着。

篇8:李清照的词风

李清照的词风

唐诗宋词一直是我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奇葩。说到宋词,我们便会想到婉约派和豪放派。

提起婉约派,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婉、柔美的语言和清丽脱俗的意境,不仅会冲口而出“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忧伤,亦会想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缠绵悱恻,还会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之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痛之情。……

婉约派词风的内容似乎大多数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以及个人的遭遇,偶尔也会有一些山水田园的作品。

我们大家都知道,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煜、李清照、温庭钧等。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名句,我们都能耳熟能详“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派的词似乎以凄凉、清新、圆润,结构细致精密为特点,在表现形式上十分含蓄、内敛。大多抒发个人情感,离愁别绪的凄美文风。

婉约派的女词人中,我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

北宋末年,赵明城辞别家人远离家乡到外地出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又恰逢九九重阳佳节。天气骤然转凉“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天从早到晚,天空总是布满“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耐,寂寞不已。外面天气不佳,只好一个人闷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看着香炉里,瑞脑香升起的袅袅青烟出神发呆,真可谓百无聊赖!又恰逢重阳佳节,天气骤然转凉,睡到半夜,凉凉的寒意透入帐中落在枕上。与原本夫妻团聚时闺房的温馨气息相比,此时更觉凄凉、冷清,才会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凄凉感觉,怎么能不叫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独自一个人闷坐在闺房,才强打起精神“东篱把酒”然而,并不能让她的愁绪释怀。反而让她的心中掀起更大的情感涟漪。重阳佳节,菊花开得美丽鲜艳,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无须再多言语,刻骨的相思之情已经跃然纸上。独立于南宋词坛,令人叫绝。

李清照在写《声声慢》时,正值金兵大举入侵,北宋很快灭亡。与李清照志趣相投的丈夫,也不幸病逝在任上。在她南渡逃难的过程中,夫妻俩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生活颠沛流离的苦楚。“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笼罩在一片凄惨愁苦的氛围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出生在封建时期的一个有才情的女子。作为女人,她处在文化思想的最高点,她追求着许多人达不到的境界。她接触到许多人看不到的事情,因而,难免有孤寂、凄凉的悲哀。她以平民之身,心念国事,思恋爱情,追求唯美。李清照骨子里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有些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

李清照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她的才情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她将愁绪以其特殊的艺术手法,创造出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艺术珍品。她的词作于缠绵之中,总是透着一股阳刚之美。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表现了时代性的一种千古绝唱。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这样评价道“她是独具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决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不仅擅长书画,还精通金石,而尤其精通诗词。她的词独树一帜,流传千古。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尊敬。她学识渊博,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的词卓尔不凡,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清照的词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往往用白描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触,用细腻真挚的情感与微妙的心里活动,浑然天成。奠定了她是中国古代第一女词人的地位。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李清照的词,十分注重音律声调的和谐美。她的词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变化的浓郁美感。其作品所体现出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称胜,但又柔中有刚,婉约中含豪放,是刚柔并济相融的。她的词善于造境,可谓篇篇佳构,一泻千里。通过神奇的艺术构思,把自己凄楚的情绪,深沉的愁绪,跌宕曲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让人望尘莫及。真是字字珠玉,粒粒千金般,令人回味不已,不由暗暗叫绝。

李清照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女性,在原本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她不是平庸的女子,她秀外慧中,知识渊博,才智极高。她思想敏锐,总是独具慧眼的,她的思想总是游走在别人触及不到的视角,看到国破山河碎,她心系国运安危。她尊尚爱情坚贞,又时时忧虑着托付终身之人,才会“人比黄花瘦”。她总是能够触及生活的脆弱面,她骨子里追求一种超凡脱俗,难免会有一种超现实社会的理想化的悲哀。

李清照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她偏偏以心抗世。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唤天。创造出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她的词作是别人无法企及的。她的登峰造极的词作,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我们在一千年后的瞻仰中,永远能够鉴赏到那颗高悬在历史星空中的耀眼的明星。

一代词人李清照,驾着一叶生活的孤舟,迎着世俗的风浪。以她高超的才情和敏锐的思想搏风击浪。我们认识到她的美在于她总是站在社会思想的最高点,她眼界开阔,追求远大,品味超群,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并以此创造出登峰造极的诗词,令人敬仰。

相关专题 诗风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