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视域下社会科学评价动机的探讨

goddess辛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goddess辛”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角色视域下社会科学评价动机的探讨(共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角色视域下社会科学评价动机的探讨

角色视域下社会科学评价动机的探讨

作者/徐元俊,钟昌振

(1.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湖南娄底417000;2.常德师范学校,湖南 常德415000)

摘要:社会科学评价动机既是评价社会科学的目标和出发点,也是社会科学评价导向标,决定着社会科学评价的方向和结果,进而决定着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马克思评价主体论认为评价主体是现实中的人或由其组成的群体,在系统观念下社会科学是一个存在于特定环境并与之发生着各种作用的系统,角色理论认为社会科学系统下的各评价主体在系统里面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处于不同角色的评价主体会因角色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评价动机。

篇2:角色视域下社会科学评价动机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723X( ) 12 - 0094 - 04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一般由专家、学者、科研管理部门、学术共同体及学术中介机构来进行评价。而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社会受众、学术期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及社会舆论也是主要的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社科管理部门与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对社会科学评价动机与目标的明确性,是确保评价质量与评价公正的关键要素,因此,不同学术视角所产生的评价动机也是不相同的。

一、社会科学评价动机的概念及内涵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其产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二是外在条件,即刺激。从动机理论的角度来看,动机是行为性质和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因此,社会科学评价动机也就是社会科学评价行为的性质和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

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以一定的评价动机为出发点和目标,对社会科学本身及其实践价值、创新程度、影响力度、社会效益等方面做的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评价主体观认为:现实的人或由人形成的组织是社会科学评价的主体。而角色理论则认为:人的社会角色是人在一定社会背景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以及个体或团体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决定着由个体或团体人形成的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在对社会科学评价时的评价动机。

二、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角色分类浅析

作为社会科学评价的主体,是从自己所处的角色位置及视角出发,因想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相应的评价动机,而对社会科学中某一学科、成果和人才展开评价的活动。因而社会科学评价角色可分为以下几种:

1.管理者角色

社会科学管理者角色包含有政府社科管理部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学术组织等。政府社科管理部门是指各级政府从事社会科学管理的机构及部门,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与方法对社会科学实施管理。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是组织和实施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门管理机构,可分为高校社科处或科研处、各级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这些部门有些属于官方、半官方或民间机构性质,但无论属何种性质,都是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题的管理机构。

2.学术共同体

就某一学科来说,有着共同学术研究目标、专门学术训练,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大体自治的学者组成的群众团体。即“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按马克斯·韦伯的说法,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以学术为志业’,在这里,科学成为了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①。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对同一学科领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是为从事某一项社会科学研究而组成的一种临时性、松散型的学术组织,如从事某一项科研课题而成立的课题组、评审组和鉴定组等。

3.研究者角色

从社会科学研究者角色来看,可以分为个体和团体研究者。个体研究者是以个人为研究主体,通常是一些对社会科学有着很深造诣的学科专家、学者或科研爱好者。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其分类也越来越细,社会科学各大学科之间已经呈现出交叉与融合的局面,这种由个体单独进行研究已很少见了,更多的是以研究团队的形式、集合众人研究力量进行集体攻克,比如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组、学科研究中心等等。

4.运用者角色

运用者是指运用社会科学知识、规律及成果,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一般由个人、团体、部门和组织等构成。社会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比如教师通过运用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政府管理部门采纳有价值的社会科学成果调整国民经济计划与宏观决策。

5.受用者角色

社会科学受用者是指社会科学作用的对象或社会科学产生效果的享用者、承受者和直接感受者。如一个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的成果或研究报告,可能会对政府的宏观决策产生影响,那么被政府采用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最明显的受用者就是社会大众。当然从社会科学受用者的概念和特征来看,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成员都充当着社会科学成果的受用者。如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CSSCI”引文索引,被政府有关部门、社科管理机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及科研工作者广泛认可并采用。

6.旁观者角色

由于每一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所产生效果不同,在一定的社会区域或群体范围之内受影响,而在这个区域和范围以外的个体或群体就是旁观者。在社会科学成果运用评价时,往往是第三方或中介机构身份充当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由于这些旁观者与所要评价的客体之间没有利益相关,往往能够保持中立的评价观点、遵循社会科学知识和规律本身,能做出有效中肯的评价。

三、不同角色的社会科学评价动机探讨

社会科学评价动机是满足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与鉴定、项目评审与立项、人才与职称评定以及对科研业绩进行考核等需要的内部动因,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角色不同其评价动机是不同的。

1.管理者评价动机

社会科学管理者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和评价主体,应根据本单位自身的性质、学科特点和定位,制定不同的社会科学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其对客体评价的主要动机是:通过对客体的价值判断,让社会科学的学科研究、社会科学人才评选、社会科学成果推广应用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因评价主体各自角色背景不同,所起的作用与观察视角不同,因而在评价动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对社会科学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其评价动机来说,首先,是要对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起导向作用,一般带有较为明显的阶级利益属性。比如对制定国家政策法律评价其合不合理时,出发点必定会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其管理者利益的保护;其次,在对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时,把是否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获得一定影响力的社科成果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其出发点就是发现、挖掘社会科学专门人才,为政府管理部门发展社会科学服务;最后,是要使社会科学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管理者兼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其动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阶级利益背景,但如何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出发点是绝不能缺少的。

科研机构评价社会科学的动机是社会科学固有属性与社会属性并重。首先,通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审核、结题鉴定,以及制定修改科研管理制度等方式,来实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其次,以挖掘和发现社会科学研究人才为目的的评价,比如为评选各级“优秀社科专家”、“121人才”等活动而制定的评价制度、标准及奖励政策等;再次,以建言献策为评价目的,广泛征集社会公众对国家重大改革政策与方案出台的听证调研;最后,通过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目的。

2.学术共同体评价动机

学术共同体的评价是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的一种新表述,“由于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的研究者熟知该领域的学科发展概况和学术思想,并且遵循的是同一套研究范式,因此他们比外行人更清楚某人或某成果在学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应用前景”①。学术共同体评价社会科学的动机是以社会科学固有属性为基础,兼顾其社会属性,通过评价诊断功能发现研究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研究人员朝预定的目标努力,通过评价的导向功能使研究者明确研究的价值,从而达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的目的。不同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学术共同体,而一个发展成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都有成熟的思想理论和学术阵地,比如办了内部或公开出版的报刊、期刊等。学术共同体内部成员大多是一些学有所长的学科专家,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研究、追求、探索学术问题。“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其成员彼此间是存在交流、合作和依赖的关系,通过参与学术共同体的活动,能得到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的”②。

3.研究者评价动机

研究者的评价动机是以社会科学固有属性为主,并结合其社会属性。首先,是要有利于选择社会科学研究方向,以社科课题研究为例,研究者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献的阅读、社会调查等方式实现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解析、问题剖析、需求分析,进而选择研究方向和主题;其次,是要有利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错误中寻找正确的螺旋前进过程,在这个可能不断产生错误研究结果,不断出现研究方向偏差的过程中,需要评价的诊断、导向功能来保证研究的正确开展并保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最后,是要符合社会科学发展内在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适合于推广应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科学研究者研究的现象是社会现象,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因而研究者的评价目的就是要保证所得出的研究成果符合社会科学本身,满足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推动社会进步的要求,否则社会科学研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4.运用者评价动机

运用者评价的动机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现运用社会科学知识和成果认识和改造社会过程中知识、方法、过程和效果方面的利弊。因而评价首先是要有利于发现社会科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知识是否存在缺陷、方法是否存在无效、过程是否存在不当,效果是否存在欠佳等等;其次是要有利于提高社会科学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尽管相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可操作性不是那么明显,然而社会科学在运用的过程中,依然不缺乏可操作性的需求,比如经济学中的经济调节方法,教育学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学中的组织程序等等。同时,社会科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应用到社会中指导社会的管理、发展和进步;最后是要有利于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科学运用的知识、方法、过程等本身也是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社会科学运用者的评价,达到发现并改进社会科学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促进社会科学更加完善的目的。

5.受用者评价动机

受用者评价的动机主要是通过他们评价、判断社会科学及其成果的运用是否能够有效地满足受用者的需求,以此来推动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因而评价首先是要有利于社会管理者、研究者、运用者获取社会需求,受用者所反映的问题就是最直接的社会需求,受用者越广泛,社会需求就越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也就越具有研究解决的必要;其次是要有利于引导和推动社会科学朝着能够满足受用者需求的方向发展,社会科学存在的实践意义就是在于能够满足受用者的需求,而受用者的需求一般来讲也就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再次是要有利于选择正确合适的社会科学成果面向正确合适的对象进行运用,任何社会科学及其成果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社会科学及其成果只有面向合适的对象运用时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性,而一般的参考标准就是受用者的需求及评价;最后是要有利于判断社会科学及其成果的价值,形成更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科学成果。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由对社会科学受用者的效用性来体现,对受用者有益、有效的作用效果越大,社会科学及其成果价值就越大,而受用者作用的范围越广,则社会科学成果越具有普遍意义。

6.旁观者评价动机

旁观者一般由属于社会科学系统组成以外、不受社会科学系统影响的第三方人员或群体组成,旁观者的形成取决于社会科学及其研究、运用所作用的范围,由于其中立者的身份,与评价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没有核心的利益关系,因而其评价动机和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旁观者一般是受社会科学研究系统里的角色主体邀请而开展评价活动,因而其评价动机根据邀请对象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和不同。总的来说旁观者的评价动机是协助或帮助邀请者更加客观地对社会科学本身、社会科学运用于社会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以更加客观的立场去发现、研究、解决社会科学本身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挖掘社会科学人才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及社会管理,判断社会科学知识及其成果的价值,推广社会科学知识及其成果的应用,提高社会科学及其成果应用的效用性、引导社会科学及其研究的发展方向,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等。

由于对社会科学观察的视角、视野及所处的角色不同,受用者和旁观者的评价能反映一定的民意,研究者和运用者的评价能反映一定的水平,管理者和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只有将多主体的评价相结合,才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形成全面、公正、准确的评价结果。假若由政府机构来垄断社科评价,极容易导致过度“行政化”而产生学术腐败,这不利于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因此,社会科学评价活动能否具有公信力,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批评,以防范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道德出轨。

篇3:哲学民众评价论视域下浅议灰色童谣问题

哲学民众评价论视域下浅议灰色童谣问题

“灰色童谣”问题作为“童谣”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灰色童谣”中的这层“灰色”最能够体现哲学民众评价活动的本质属性.少年儿童群体主体通过传播“灰色童谣”产生了群体主体的共鸣,在“灰色童谣”中,体现了儿童群体主体的.群体意识,是儿童群体主体从自身的需要出发,用自身的利益为标准,对客体属性赋予价值意义的认识活动.需要对“灰色童谣”进行评价论角度的引导.

作 者:高宁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上海,44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21) 分类号:B27 关键词:灰色童谣   儿童群体主体民   众评价活动  

篇4:学生心理发展视域下教师能力提升与角色的转变

◆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中心小学 张 琪

【摘 要】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的角色正发生着改变。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呼唤合理有效的教育促进措施,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沟通与理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合格的人才,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篇5:学生心理发展视域下教师能力提升与角色的转变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基础与核心目标是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仅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也是一种人格与心灵的唤醒。在当今的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愿意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长,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纯熟的教学技能,还要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转变角色。

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人们对正确的学生健康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真正的健康必须:一是生理健康,二是指人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及未来教育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启蒙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树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健康观念,这就要对学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既相对独立又与其德、智、体、美、劳等教育中都包含的心理教育内容和意义相融的一套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以更有效地实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生的进步成长是与学校内涵的发展和教师素养的提升程度密切相关的。只有教师的素质高,学生才会不断成长和进步,学校也才会更进一步得到发展。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反思、和感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体验自己工作成功的.愉悦。教师要提升把握教学目标的能力,要从“知识传授”向“人格塑造”转变,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牺牲学生人格发展换取知识接受,要改变那种传统教学中对教材一丝不苟,对学生视而不见的做法,做到由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心理。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实施人本化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增长智慧、学会思考、健全人格。

二、提升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这句名言提出了对教师高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学会”,更应关注学生是否“会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做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与经验基础上自我生成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教师要学习和理解新的教育观念。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者,学生的学习要靠教师引导。首先,学生的学习能力靠教师培养,其次,给学生人生引路也是靠教师;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及方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增强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能力

有效的沟通是一种能力,需要知识和智慧。教师要学会阅读学生心理,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有效沟通甚至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无形量尺。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这些都属于交往心理障碍,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发展。对待学生要做到公正平等、一视同仁,及时总结学生存在的不良现象,并引发学生共同讨论,与学生同等地参与进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教会他们思考。运用心理沟通的技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多地教会他们人际交往的技能,使学生学会合作,懂得欣赏他人,并且拥有化解冲突的能力。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升学生心理适应的能力

心理适应在心理学里通常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心理发展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的关键是内部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和谐的跨世纪人才,学校教师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高低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课堂中,学生感受到的气氛是和谐温馨,心情舒畅,兴味盎然,如沐春风,这就体现了教师的高素养。教师高品质的素养能够无声无息地印到学生的心灵中,达到给学生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目的。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和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够获得学生的拥戴和效仿。所以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

五、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积极构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环境对学生能否健康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生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使学生感到在安全、温馨的氛围中生活,有助于学生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要善于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创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2.积极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要为学生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要充分利用课间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活动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

3.积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心理氛围,需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共筑学生心理健康环境,以此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要利用学生生活的所有文化背景,和谐民主的群体氛围,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格局。

总之,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程,要想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科的课程特点和内容,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争为每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促进[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韩国海。从课程目标角度审视“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8-12-5(6)。

[3]林建华。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5)。

[5]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相关专题 视域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