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兵智部祖逖檀道济岳飞原文及翻译

也咯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也咯”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智囊兵智部祖逖檀道济岳飞原文及翻译(共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智囊兵智部祖逖檀道济岳飞原文及翻译

智囊兵智部祖逖檀道济岳飞原文及翻译

【原文】

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使千余人运以馈。潜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即弃而走,豹兵久饥,以为逖士众丰饱,大惧,宵遁。

宋檀道济伐魏,累胜。至历城,魏以轻骑邀其前后,焚烧谷草。道济军食尽,引还。有卒亡降魏,具告之。魏人追之,众洶惧将溃。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兵见之,谓道济资粮有余,以降者为妄而斩之,道济全军以归。

岳飞奉诏招抚岭表贼曹成,不从,乃上奏:“群盗力强则肆横,力屈则就招,不加剿而遽议招,未易也。”遂率兵入。会得成谍者,缚之帐下。飞出帐,调兵食。吏白曰:“粮尽矣,奈何?”边批:飞使之。飞阳曰:“且反茶陵。”已而顾谍作失意状,顿足而入。阴令逸之,计谍归告,成必来追。即下令蓐食,潜趣绕岭。未明,已逼贼垒。出不意,惊呼曰:“岳家军至矣!”飞乘之,遂大溃。自是连夺其险隘。贼穷,飞乃曰:“招今可行矣。”

〔评〕孙膑强而示之弱,虞诩弱而示之强,祖逖、檀道济饥而示之饱,岳忠武饱而示之饥。

文言文翻译:

晋朝名将祖逖手下的将领韩潜和后赵的将领桃豹,分别据守陈川的旧城,双方相持了四十多天。祖逖于是用布袋填上泥土,命令一千多名士兵搬运这些土袋,装作是从外地运来的支援的粮食。另外又暗中派人背负米粮,故意在路旁休息,等到桃豹的士兵进攻的时候,就故意丢弃米袋逃跑。桃豹的士兵已经长时间缺粮了,认为祖逖军中的粮食充足,大为恐惧,就连夜撤兵离开了。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将檀道济讨伐北魏,多次取胜。至历城以后,魏军以骑兵时而攻击檀道济的先锋部队,又时而突袭殿后的士兵,另外魏军也焚烧了城中的粮草。檀道济军粮将要耗尽,只好撤军。有一名投降魏军的士兵,把檀道济的窘境告诉了魏军,魏人出兵追击,宋军害怕,快要溃败。檀道济于是在夜晚命人高声地用筹数着量米的数量,实际上里面却是沙子来代替米,另外用仅剩下的米,覆盖在沙堆上面。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魏军看到了,以为檀道济营中粮食充足,而被降兵骗了,就斩了那名降兵,而檀道济也全军而退。

岳飞奉了皇帝的诏命招抚岭表贼人曹成,曹成不答应。岳飞奏报说:“盗匪一旦得势,就会肆意妄为,等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才容易招抚。现在如果不先围剿那些贼匪,突然对他们进行招抚,他们是不会轻易接受的'。”于是就派兵进行围剿。正好曹成所派来的间谍,被俘虏绑缚在帐下,岳飞走出帐外,向当地官员征调军粮,官员说:“粮食快吃完了,这该怎么办呢?”(边批:这是岳飞让他说的。)岳飞故意说:“看来只好先回到茶陵了。”接着在间谍面前流露出失望的样子,跺脚进入了大帐中。一面下令故意制造出机会让间谍逃脱。岳飞料定间谍一定会将所见所闻告诉给曹成,而曹成一定会借机攻击官兵,因此下令全军天不亮就吃饭,悄悄绕过了山岭。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岳飞就已经到达了贼营,贼人大感意外,惊呼道:“岳家军来了!”岳飞乘机攻击,贼人溃散逃逸,岳飞连连夺下贼人所据守的险要,贼人被逼得走投无路。岳飞说:“现在可以进行招抚了。

评译

孙膑故意隐藏本身的实力来引诱敌人,虞诩却夸张自身的实力来恫吓对手,祖逖、檀道济都是以仅剩的米粮示敌,来掩饰粮食用尽的窘境,岳飞故意用缺粮作为诱敌之计谋,引贼人上当。

文言文翻译战国策全文及翻译家藏宋笺原文及翻译独醒杂志之《斗牛图》原文及翻译宋史·刘温叟传原文及翻译

篇2:《智囊·兵智部·周德威》原文及翻译

兵智部·周德威

作者:冯梦龙

【原文】

晋王存勖大败梁兵,梁兵亦退。周德威言于晋王曰:“贼势甚盛,宜按兵以待其衰。”王曰:“吾孤军远来,救人之急,三镇乌合,利于速战。公乃欲按兵持重,何也?”德威曰:“镇、定之兵,长于守城,短于野战;吾所恃者骑兵,利于平原旷野,可以驰突。今压城垒门,骑无所展其足;且众寡不敌,使彼知己虚实,则事危矣。”王不悦,退卧帐中,诸将莫敢言。德威往见张承业,曰:“大王骤胜而轻敌,不量力而务速战,今去贼咫尺,所限者一水耳,彼若造桥以薄我,我众立尽矣,不若退军高邑,诱贼离营,彼出则归,彼归则出,别以轻骑,掠其馈饷,不过逾月,破之必矣!”承业入,褰帐抚王曰:“此岂王安寝时邪?周德威老将知兵,言不可忽也。”王蹶然而兴,曰:“予方思之。”时梁王闭垒不出,有降者,诘之,曰:“景仁方多造浮桥。”王谓德威曰:“果如公言。”

文言文翻译:

五代十国时,晋王李存勖大败梁兵后,梁暂时退兵。周德威知道晋王想乘胜追击,于是对晋王说:“敌人气势盛,我军应该先按兵不动,等梁兵疲敝后再进攻。”晋王说:“我率军远征,急切救人,再说我军是仓促成军,适合速战,现在将军却建议孤王按兵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周德威说:“梁兵善于守城,不善于野地作战;我军仗恃的是骑兵,对骑兵而言,平原旷野是最有利的地形,可以驰骋突袭,但现在面对城门堡垒,骑兵根本无法施展,再说敌众我寡,假使让敌人摸清了我军的兵力,对我军实在大大不利。”晋王听了周德威的解释仍不满意,就自己回帐休息,其他将军见晋王一脸的不高兴,也都不敢再多说什么。周德威知道晋王尚未改变心意,就去见张承业说:“大王击败梁兵之后,有轻敌之心,不考虑自身的`兵力,一心只想速战。现在敌我仅一水之隔,敌人若造浮桥偷袭我军,我军一定覆没。不如退守高邑,再出兵引诱梁兵离营。梁兵离营我军就回高邑,梁兵回营,我军再出,另外派一支骑兵队专门抢夺梁兵的军饷粮食。不出一个月,一定能破梁。”张承业于是来到晋王的营帐,掀起帘帐说:“这哪是您平日安寝的时间呢?周德威是老将,深懂用兵之道,他的话可不能忽视。”晋王突然从床上跳起来大声说:“我正在想这件事。”这期间梁王虽在军垒却闭门不出,后来晋兵侦讯一个投降的梁兵,他供说:“梁王正命人建造多座浮桥,准备攻晋。”晋王对周德威说:“果然不出将军所料。”

篇3:兵智部原文及翻译

兵智部原文及翻译

【原文】

冯子曰:岳忠武论兵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愚以为“智”尤甚焉。智者,知也。知者,知仁、知信、知勇、知严也。为将者,患不知耳。诚知,差之暴骨,不如践之问孤;楚之坑降,不如晋之释原;偃之迁延,不如罂之斩嬖;季之负载,不如孟之焚舟。虽欲不仁、不信、不严、不勇,而不可得也。又况夫泓水之襄败于仁,鄢陵之共败于信,阆中之飞败于严,邲河之縠败于勇。越公委千人以尝敌,马服须后令以济功,李广罢刁斗之警,淮阴忍胯下之羞。以仁、信、勇、严而若彼,以不仁、不信、不严、不勇而若此。其故何哉?智与不智之异耳!愚遇智,智胜;智遇尤智,尤智胜。故或不战而胜,或百战百胜,或正胜,或谲胜,或出新意而胜,或仿古兵法而胜。天异时,地异利,敌异情,我亦异势。用势者,因之以取胜焉。往志之论兵者备矣,其成败列在简编,的的可据。吾于其成而无败者,择著于篇,首“不战”,次“制胜”,次“诡道”,次“武案”。岳忠武曰:“运用之妙,在乎一心”。武案则运用之迹也。儒者不言兵,然儒者政不可与言兵。儒者之言兵恶诈;智者之言兵政恐不能诈。夫唯能诈者能战;能战者,斯能为不诈者乎!

文言文翻译:

冯子说:岳飞论兵法说:“仁、智、信、勇、严,为将用兵的人缺一不可。”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智”。“智”就是知悉。知悉就是要知悉仁、信、勇和严。作为将帅,就怕不知悉形势。真的知悉形势,那么夫差暴露战士尸骨于中原的行为,不如勾践励精图治,抚死问孤的“知仁”做法;楚国坑杀秦降兵,不如晋国的释放俘虏“知信”的做法;荀偃对栾黡,及不上知姑息迁就,及不上荀营的斩嬖的“知严”的做法;季孙氏与吴盟于莱门,比不上孟明视焚船以自绝退路的“知勇”。虽然想要不仁、不信、不勇、不严也不可能。更何况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就败于仁,楚共王在鄢陵之战中败于守信,三国时的张飞在阆中被杀败于驭下太严,晋国的先毅在邲河之战失败在于勇猛冒进。越公杨素斩杀士兵立威取胜是不仁,赵奢在作战中因为不守信用取胜,李广不设刁斗警戒,宽待士卒,不严而取胜,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不勇却成了名将。一些人以仁、信、勇、严而成功,而另一些人以不仁、不信、不严、不勇也取得了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智与不智确实不同而已。愚蠢的碰到聪明的,则聪明的胜;聪明的遇到更聪明的,则更聪明的胜,因此历史上的战争,有不战而取得胜利的,有百战百胜的;有正大光明获胜的,也有以奸诈之计取胜的;有以史无前例的战法获得胜利的,更有仿效古人的.兵法而获胜的。天时、地利、敌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对敌作战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正是选择了正确方法,因之取得了胜利。历史上的兵书有很多,其成败得失也都记载得非常明确,我这里只是记录历史上一些用兵不败的故事,首先是“不战”,其次是“制胜”,其次是“诡道”,其次是“武案”。岳飞说:“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这些故事便是用心巧妙运用的真实例子,或许可以供作印证启发之用。儒者不屑于谈论军事,这是由于儒者没能力谈论兵法的缘故。儒者总是说用兵不可以用欺诈的手段取胜,但是真正有用兵智慧的人,最怕不能想出各种诡诈的作战方法来。只有能运用奸诈手段之人才能作战,能作战的人能不使用奸诈的手段吗?

篇4:智囊(选录)·兵智部·王的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兵智部·王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周世宗时,拾遗王朴献《平边策》,略云:“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唯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其西,备西则挠其东。彼奔走以救弊,则奔走之间,我可窥其虚实。避实击虚,所向无前,则江北诸州举矣。既得江北,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南亦不难下也。江南下,而桂、广、岷、蜀,可飞书召之矣。吴、蜀既平,幽必望风而至,唯并为必死之寇,必须强兵力攻,然不足为边患也。”世宗奇之,未及试,其后宋兴,卒如其策。

文言文翻译:

后周世宗时,拾遗王朴曾提出《平边策》,内容大意是:攻占土地的基本原理,一定要从容易的地方着手。放眼天下,当今只有吴国容易攻占。它的土地辽阔,东到海,南至江,将近两千里。我们从吴国防备最薄弱的'地方开始进攻,他们防备东方,我们就进攻西方,他们守备西方,我们就搅乱东方。他们一定会奔走救援,在奔走之间,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虚实、强弱,然后我们避开防卫坚固的地方,攻击武力薄弱的地方,这样一来一定战无不胜。那么长江北岸的各州,都将归我们所有。取得江北之后,就利用江北的百姓,继续我们征讨江南的计划,那么江南也不难取得了。江南一旦到手,那么桂林、广东、四川、巴蜀等地,就只需传递一两封谕示文书便足以叫他们投降。吴、蜀既已平定,那么燕地一定闻风归附,只有河东,是拼死也不会归附的匪寇,必须要出动强大的兵力来攻取,但也不足以构成我国的边患。”周世宗对这个建议颇为赞赏,可惜还来不及照这个策论去做就病死了。日后宋朝代之而起,宋主就是按照这计策实行的。

篇5:《智囊(选录)·兵智部·戚继光》原文译文

《智囊(选录)·兵智部·戚继光》原文译文

【原文】

戚继光戚继光每以“鸳鸯阵”取胜。其法:二牌平列,狼筅各跟一牌;每牌用长枪二支夹之,短兵居后。遇战,伍长低头执挨牌前进,如已闻鼓声而迟留不进,即以军法斩首。其余紧随牌进。交锋,筅以救牌,长枪救筅,短兵救长枪;牌手阵亡,伍下兵通斩。

文言文翻译:

明代大将戚继光经常靠“鸳鸯阵”取胜。所谓“鸳鸯阵法”,是两名盾牌兵并排在阵前,盾牌兵之后各有一名狼筅(兵器名)兵,二名手持长枪的士兵分列在盾牌兵的`两旁,最后一排则是短刀兵。作战时,盾牌兵手持大盾牌低头向前挺进,如果听到击鼓前进的号令,却迟疑退缩,就以军法论斩。其余士兵紧随盾牌兵之后,双方正式交战时,狼筅兵负责保护盾牌兵,长枪兵负责支援狼筅兵,短刀兵负责支援长枪兵;一旦盾牌兵阵亡,那么盾牌兵之后的包括狼筅兵、长枪兵、短刀兵一律处斩。

篇6:《智囊(选录)·兵智部·周亚夫》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兵智部·周亚夫》原文及翻译

兵智部·周亚夫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人于殽、渑阨陋之间。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洛阳,使殽、渑间,果得伏兵。

太尉会兵荥阳,坚壁不出。吴方攻梁急,梁请救,太尉守便宜,欲以梁委吴,不肯往。梁王上书自言,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亦不奉诏,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后,吴兵求战不得,饿而走。太尉出精兵击破之。

〔评〕吴王之初发也,其大将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他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边批:魏延子午谷之计相似。)吴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若借人兵,亦且反王。”(边批:何不谏他勿反。)于是吴王不许。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利险;汉多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老将皆言:“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吴王于是亦不许。假令二计得行,亚夫未遽得志也。

亚夫之功,涉与吴王分半,而后世第功亚夫,竟无理田、桓二将军之言者,悲夫!

李牧、周亚夫,皆不万全不战者,故一战而功成;赵括以轻战而败,夫差以累战而败。君知不可战而不禁之,子玉之败是也;将知不可战而迫使之,杨无敌之败是也。

文言文翻译:

汉景帝时期,吴、楚等国谋反,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兵平定叛乱。大军出发,来到霸上,赵涉拦住周亚夫的马进言说:“吴王以怀柔政策招抚了很多的敢死之士,这次他已经知道将军会率兵而来,一定会在殽、渑等狭隘的山道间埋伏狙击、作战,打仗最关键的是出其不意,将军为什么不从此地朝右进发,经过蓝田、武关到洛阳,其间不过相差一两天的路程,将军直接率军进入军械库。诸侯们听到将军部队的军鼓声,会认为将军是从天而降的。”周亚夫接纳了赵涉的意见,等到了洛阳之后,就派人到殽、渑等山间四处搜查,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太尉在荥阳会兵,坚守不出,恰好遇到吴国攻击梁国,情势非常的'危急。梁国好几次派使者向周亚夫求救,太尉在外可以便宜行事,想要用梁国吸引吴兵,不肯出兵相救。梁国向皇帝上书,景帝派使者持诏书让周亚夫出兵救援,周亚夫却没有接受诏命,只是派人率领一支轻简的骑兵,将吴、楚军队的后路给断绝了。吴兵求战不得,由于饥饿而撤退,这时周亚夫才出动精兵追击,大破吴、楚军队。

评译

吴王在刚开始发兵的时候,他的大将田禄伯建议说:“将大军屯聚在一起向西推进,如果没有好的战略,就很难获得成功。臣愿意率领五万士卒,沿着江、淮上游前进,攻下淮南、长沙,进入武关,再和大王的军队会合,这也可以算是一支奇兵呢。”(边批:这与三国魏延出子午谷的计谋类似)吴太子劝阻他说:“父王出兵已经有谋反的罪名,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能轻易地将军队交给他人,因为别人也有谋反父王的可能。(边批:为何不劝谏吴王不要谋反)于是吴王没有答应田禄伯的要求。吴少将桓将军游说吴王说:“吴国有很多步兵,步兵擅长在险地作战;汉多的是车兵和骑兵,擅长在平地作战。希望大王不要进攻沿途所经过的城市,直接向西攻占洛阳的军械库,夺取敖仓的粮食,凭恃山河的险阻来号令诸侯,这样虽然还没有入关,但是已经能完全掌握天下的形势了。如果大王缓慢前进,攻打城市,汉军的车兵和骑兵一到,进入梁、楚的郊野,那就会大事不妙了。”吴王的老将们都说:“这些年轻人冲锋陷阵可以,哪里知道该如何考虑大局呢?”于是吴王也没有采纳。假如当初吴王能够接受田禄伯以及桓将军所提出的看法,或许周亚夫也就不会那样顺利地将叛乱平定了。

周亚夫平乱的事功,严格说来,赵涉和吴王都要占一半的功劳,但是后世仅只推崇周亚夫,却遗漏了田禄伯和桓将军的谏言,令人感觉遗憾,真是可悲啊!

李牧和周亚夫都是那种没有十足的把握制胜不轻言出战的人,因此他们的战斗才能一次取得胜利。赵括因轻敌而败,战国时期吴王夫才因为长期征战而灭亡。君王明明知道不能取得胜利的战争,却仍然要打,这是当年楚国大将子玉失败的原因;为将之人,明知道不可以作战,强行出征,杨无敌的失败,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篇7:智囊(选录)·兵智部·战车原文及翻译附译文

智囊(选录)·兵智部·战车原文及翻译附译文

兵智部·战车

作者:冯梦龙

【原文】

李纲请造战车,曰:“虏以铁骑胜中国,其说有三,而非车不足以制之。步兵不足以当其驰突,一也,用车则驰突可御。骑兵、马弗如之,二也,用车则骑兵在后,度便乃出。战卒多怯,见敌辄溃,虽有长技,不得而施,三也,用车则人有所依,可施其力,部伍有束,不得而逃。则车可以制胜明矣。

靖康间,献车制者甚众,独总制官张行中者可取。其造车之法:用两竿双轮,推竿则轮转;两竿之间,以横木筦之,设架以载巨弩;其上施皮篱以捍矢石,绘神兽之象,弩矢发于口中,而窍其目以望敌;其下施甲裙以卫人足;其前施枪刃两重,重各四枚,上长而下短,长者以御人也,短者以御马也;其两旁以铁为钩索,止则联属以为营。其出战之法:则每车用步卒二十五人,四人推竿以运车,一人登车望敌以发弩矢,二十人执牌、弓弩、长枪、斩马刀,列车两旁。重行,行五人;凡遇敌,则牌居前,弓弩次之,枪刀又次之;敌在百步内,则偃牌,弓弩间发以射之;既逼近,则弓弩退后,枪刀进前,枪以刺人,而刀以斩马足;贼退,则车徙鼓噪,相联以进,及险乃止,以骑兵出两翼,追击以取胜。其布阵之法,则每军二千五百人,以五分之一,凡五百人为将佐卫兵及辎重之属,余二千人为车八十乘,欲布方阵,则面各用车二十乘,车相联,而步卒弥缝于其间,前者其车向敌,后者其车倒行,左右者其车顺行,贼攻左右而掩后,则随所攻而向之,前后左右,其变可以无穷,而将佐卫兵及辎重之属,皆处其中,方圆曲直,随地之便,行则鳞次以为阵。止则钩联以为营,不必开沟堑,筑营垒,最为简便而完固。”

〔评〕先臣余子俊言:“大同宣抚地方,地多旷衍,车战为宜。器械干粮,不烦马驮,运有用之城,策不饲之马。”(边批:二句尽车之利。)因献图本,及兵部造试,所费不赀,而迟重难行,率归于废。故有“鹧鸪车”之号,谓“行不得”也。夫古人战皆用车,何便于昔而不便于今?殆考之未精,制之未善,而当事者遂以一试弃之耳。且如秦筑长城,万世为利;而今之筑堡筑垣者,皆云沙浮易圮。赵充国屯田,亦万世为利;而今之开屯者,亦多筑舍无成。是皆无实心任事之人,合群策以求万全故也!法曷故哉?呜呼!苟无实心任事之人,即尽圣祖神宗之法制,皆题之曰“鹧鸪”可也!

文言文翻译:

李纲建议朝廷建造战车,说:“胡人以骑兵战胜中国,原因有三个,而不论其中哪个原因,只有利用战车才能将胡人制服。我军的步兵抵挡不了骑兵奔驰突击,这是原因之一,但是战车速度很快,可以进攻也可以防守。我军骑兵的速度、马上的战技都不如胡人,这是战败的第二个原因,但是利用战车,我军骑兵就可以跟在车后,看时机方便再出击。我军士兵多有畏惧心理,遇上敌兵,常常是不战自溃,即使有好的战技,也没有办法充分施展,这是战败的第三个原因,但是使用战车,士兵就会有所凭恃,利用战车可以约束队伍,防止士兵临阵脱逃。这样看来,战车能克敌制胜的道理就非常清楚了。

靖康年间,呈献战车式样图的人有很多,但是只有总制官张行中所呈的车图最有价值。他造车的方法:用两根带有双轮的长竿,推动长竿,车轮就会跟着转动;两竿之间用横木相连接,再在横木上架设一个巨型大弓;大弓外罩上皮帐,这样就可以抵挡敌人的弓箭飞石,皮帐上面绘有彩色神兽图案,图案上的兽嘴是发射弓矢的地方,图案上的眼睛,可用来观察敌人的动向;战车下方的铁甲,可以用来保护士兵的双脚;在战车前方两侧上下各装设有长短不等的枪两重,上长下短,长枪用来攻击人,短枪用来攻击马;战车的两侧都装有铁钩,不作战的时候,可以用铁钩联结其他战车,连接成临时的军营。出战时的阵法是:每辆战车配备二十五名士兵,其中四个人负责推动长竿,来使车轮转动,一个人站在车顶上瞭望敌军,指挥弓矢发射的方向,其余的二十个人分别拿着盾牌、弓箭、长枪,以及斩马刀,排列在战车的两侧,每侧两行,五个人一行。遇到敌兵,最前排的是盾牌兵,其次是弓箭排,再后是枪刀排;敌兵在百步之内,就用盾牌作为掩护,弓箭排射箭;敌人逼近之后,弓箭排就退到后面,刀枪排上前,长枪刺人,短刀砍马;敌兵后退就推动战车大喊着前进,如果遇到狭窄陡峻的地形,就停止前进,命令骑兵从两侧出击以取得胜利。布阵的方法是,每军有二千五百名士兵,其中五分之一是将佐、卫兵,以及后勤补给兵,其余的两千人分别乘坐八十辆战车,排列成一个方阵形,每面都有二十辆战车,车车相连,士兵就在车与车的间隔之中行进,前排战车可以向前进攻,后排战车可以向后进攻,左右的也可以各往外推,敌人攻左右就抄他后路,随着敌人进攻的方位而防守,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而将领、卫兵以及后勤兵都在方阵之中,这方阵也可以随地形变化而变成圆曲状,行进的时候阵中的步兵可以再排列阵式,休兵的时候联结各车围成营地,不必再另行挖沟堑,筑营垒,非常方便坚固。”

评译

前朝大臣余子俊说:“大同宣抚等地,地势平坦开阔,非常适宜用战车作战。作战的时候所需要的武器粮饷也不用靠马匹驮负,车可以组连成城垒,又可以代替马运输。”(边批:这两句说尽了车的.好处。)按照呈献战车式样图,兵部所造出的样车,花钱很多,但是行动笨重,只能废弃不用,最后样车得到个“鹧鸪车”的称号。所谓“鹧鸪”,也就是“行不得也”的意思。古人作战都用战车,为什么古代最有效的战争武器,在今天却不适用呢,我认为大概是由于考证不够精确,制作不够精良的缘故。而负责这件事的人以偏赅全,一次发现不适用,以后就再也不愿去尝试。就以秦始皇筑长城为例,世代都受长城御敌的好处,可是今天我们所建筑的城堡,所修筑的城墙,都好像沙土一般非常容易就倾毁了;赵充国的屯田法,也是后代屯田的典范,但是今天我们的屯田政策,除了盖了几间房舍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建树了。这些都是不真心做事,想集思广益以求万全的缘故。唉,如果人没有一颗想要认真做事之心,即使是圣人的法制,也都可以题上“鹧鸪”两个字了。

篇8:智囊兵智部吴玠吴磷的原文及翻译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吴玠每战,选劲弩,命诸将分番迭射,号“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敌不能当。

吴璘仿车战余意,立“叠阵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为两翼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叠阵。战士心定,则能持满④,敌虽锐,不能当也。

〔评〕璘著《兵法》二篇,大略谓,金人有四长,我有四短。当反我之短,制彼之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吾集番、汉所长,兼收而用之:以分队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制其坚忍,以劲弓强弩制其重甲,以远克近、强制弱制其弓矢。布阵之法,则以步军为阵心,翼以马军,为左右肋,而拒马布两肋之间。

文言文翻译:

宋朝人吴玠每次作战之前,挑选强劲的gōng弩,然后再命令诸将轮流举射,称之为“驻队矢”。这种“驻队矢”能够连续不断地发射,箭一发射出来就好像是倾盆大雨,敌人根本没有任何招架还击之力。

吴璘仿效古代车战方法,研究出了一种“叠阵法”,每次作战的时候,列在兵阵最前排的是长枪兵,坐下之后就不允许再站起来;第二排是射程最远的强弩;第三排则是次强弩,都必须以跪姿等待敌人的.进攻;然后就是神臂弓。和敌人肉搏交战时,百步之内由神臂弓先射箭,七十步之内则由所有的gōng弩一起发射。第二重阵也一样。每次布阵,阵前设置有拒马、铁钩。如果有人受伤,就要更代,以鼓声为信号进行更代,这时两翼的骑兵都要上前掩护。完成更代以后骑兵才退下,这就是“叠阵”。由于战士对这阵法深具信心,所以和敌人交战的时候都是张满弓待敌,敌人再精锐,也不能抵挡。

评译

吴璘曾著有《兵法》两篇,大意是说,金人有四个长处,我军有四个短处。因此我军应该弥补自己的四个短处来反制金人的四个长处。所谓的四个长处是:骑兵、坚忍、重甲、弓矢。我军应该兼采敌我双方的优点,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将部队分散来牵制敌人的骑兵,让士兵轮番交替休息,上阵以消耗敌人坚忍的意志,使用劲弓强弩来对付敌人的盔甲,以远攻近,以强制弱使敌人的弓矢没有办法发挥威力,布阵的方法,则是以步兵为兵阵的核心,以骑兵为其两翼,就好像是人的左右肋骨一样,最后再把拒马设置在两肋中间。

篇9:智囊语智部东方朔原文及翻译

智囊语智部东方朔原文及翻译

【原文】

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之曰:“汝痴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乳哺活耶?”帝凄然,即敕免罪。

文言文翻译:

汉武帝的奶妈在宫外犯法,武帝想按律论罪以明法纪,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件事不是用言辞就可以打动皇上的,你如果真的'想免罪,只有在你向皇上辞别时,频频回头看皇上,但记住千万不要开口求皇上,或许能侥幸的使皇上回心转意。”奶妈在向武帝辞别时,东方朔也在一旁,就对奶妈说:“你不要痴心妄想了,现在皇上已长大了,你还以为皇上仍靠你的奶水养活吗?”武帝听了,不由想起奶妈哺育之恩,感到很悲伤,立即下命赦免奶妈的罪。

篇10:智囊选录·兵智部·李光弼的原文及翻译

智囊(选录)·兵智部·李光弼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循环不休。李光弼命索军中牝马,得五百匹,絷其驹而出之。思明马见之,悉浮渡河,尽驱入城。思明怒,泛火船欲烧浮桥,光弼先贮百尺长竿,以巨木承其根,毡裹铁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能进,须臾自焚尽。

文言文翻译:

唐朝时史思明有一千多匹上等好马,每天分批轮流带到黄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澡,以展示他壮盛的军容。李光弼教人把军中的`母马都牵出来,共五百匹,把它们所生的小马全拴在城内,等史思明的马到了水边,就把五百匹母马都牵出去,母马不停地嘶鸣,引得史思明的马都浮水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史思明知道后非常生气,想利用着火的小船,烧毁浮桥,李光弼得知史思明的阴谋,就事先积藏好几百根长竿,用巨大的木头抵住长竿的根部,用毛毡包裹着铁叉,安置在竿头上,如此一来,火船投水而下时,长竿叉住火船,使船不能向前漂流,而自行焚毁。

篇11:兵智部·孟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孟珙攻蔡。蔡人恃柴潭为固,外即汝河。潭高于河五六丈,城上金字号楼伏巨弩,相传下有龙,人不敢近。将士疑畏。珙召麾下饮酒,再行,谓曰:“此潭楼非天造地设,伏弩能及远,而不可射近,彼所恃,此水耳。决而注之,涸可立待。”遣人凿其两翼,潭果决,实以薪苇,遂济师,攻城克之。

文言文翻译:

宋朝时孟珙攻打蔡州,当地人凭借柴潭险要的地形,据潭固守。柴潭的外围就是汝河,潭底比汝河的河面要高出五六丈,城上有座金字匾额的城楼,城楼上设置有巨大的gōng弩。柴潭水非常深,相传里面有龙潜藏,人们不敢轻易接近,孟珙的`手下也对这个传说心生畏惧。孟珙宴请各位将领,酒过三巡之后,孟珙说:“其实这座潭楼不是天险,楼台上的巨型大gōng弩,只能远射,而不能近射,敌人所凭借的只是这潭水。如果我们能够将潭水决开引入汝河之中,那么就可以等待潭水干涸。”于是派人从潭水的两侧凿开一条水道,将潭水引入汝河中,再在干涸的潭底铺上木柴、苇草,于是全军安然渡潭,攻打下城楼。

文言文翻译围炉夜话全文及翻译家藏宋笺原文及翻译独醒杂志之《斗牛图》原文及翻译

相关专题 智囊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