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小飞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飞机”参与投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刍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共6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刍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刍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摘 要: 通过结合中南林学院“森林工程”专业的深化改革,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先后创办“起重运输工程”本科专业方向和“物流工程”专业方向, 年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认为我国“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 应该工、管并重, 其中的工业工程部分, 目前只能参照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划分, 设置带方向性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物流工程; 商业物流; 第三方物流; 重组; 课程内容体系

我国林业高等院校的“森林工程”专业, 是在“林业工程”类一级学科下设置的, 唯一直接为林区工业工程服务, 相关产业全部办在林区, 始设于1956 年秋的“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专业。当时,所设课程内容体系, 主要是围绕林业机械化木材采伐、运输和销售的体系, 设置各种课程, 主要包括了机械化木材采伐、储运、销售与伐区规划、管理、林区的道桥和土木建筑工程等课程; 进入20 世纪80年代, 中国几乎所有的国有林区, 先后步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 原因是我国工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加速了我国森林的过量采伐, 特别是现代森林采伐技术进入高寒水源林作业, 对森林生态和水土保持的干扰尤为严重, 相应的教学主管部门,当即把“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专业改成了“森林工程”专业。“森林工程”涉及了多项林区生物工程和林区工业工程技术系统, 建立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时, 操作上十分困难, 以致改名多年以后, 基本上没有改变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 本科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中南林学院森林采运输工程, 实际上是艰苦条件下(伐区) 特殊物料(木材) 的起重运输工程, 因此建立了以“起重运输工程”和工程机械技术体系为主体的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创办了“起重运输工程”本科专业方向,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可见正确的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是办好专业的关键之一。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 我们又根据木材的机械化采伐、运输和经销的本身, 就是商业物流中的系统工程, 林区作为商品材的生产基地, 按照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 以需求带动销售的理论, 建立了一个以林区物流工程技术系统和林区工业工程技术系统并重为主体的, 现代“森林工程”课程内容体系, 不但有效解决了这个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区木材采伐过量和实施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为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方向, 我们又建立了一套以物流工程技术系统和起重运输工程技术系统并重的“物流工程”专业方向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从2002 年开始, 向社会输送了第一批“物流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 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物流工程”方向博士生, , 学院被批准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从这几年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反馈的情况看, 他们的就业和工作情况都很好。目前, 我们正在研究、建立“仓储工程技术系统”专业方向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方向, 主要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的,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探讨如何制定我国“物流工程”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等问题提出我们的论证想法。

1 现代“物流工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商业“物流”, 属人为物流, 也是自从有商业活动以来, 哪里有商业, 哪里便有商业“物流”,商业物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便可称之谓“物流工程”。在传统的商品经济中, 商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降低商品加工成本和商业经营成本上, 对商业中的“物流工程”很不重视, 直到他们商品的加工成本降低到了极至, 交易利润达到了最高, 才开始寻找这个“第三利润”的源泉, 提到了“物流”和“物流工程”的概念。1901 年J . F. Growell 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 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种因素, 标志着传统商品经济的只重视产品加工成本, 向开始注重视商业“物流”成本的转变; 商家重视物流的初衷, 也只是力图通过降低“物流工程”中的成本, 以此寻求更多的利润。经过实践证明, “物流工程”远远超出了它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范围。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以及20 世纪90 年代“供应链管理”的逐步形成, “物流工程”的真正价值, 才被逐步显现出来。

(1) “商业物流”, 包含着卖方的“销售物流”,买方的“采购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等。在传统的商品经济中, “物流工程”只有卖方的销售物流和买方的采购物流, 它们作为生产厂家或销售商的附属行业, 使厂家或商家从事并非其专长的业务。为增强竞争能力, 厂家、商家实施的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 单纯从降低成本考虑, 不可能充分发挥“物流工程”的作用, 也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工程”理念。

(2) 20 世纪80 年代, 出现了“第三方物流”,标志着当时的社会、经济, 已经发展到了开始出现重大经济、社会、结构的重组, 传统商品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深刻转变的重要时刻。

“第三方物流”, 在我国被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 表明它与生俱来, 便是为顾客服务的`, 面对商品的供方、需方, 都是它的顾客; 面对厂家、商家, 它都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 它不是拥有商品, 而是通过服务获得利润。所以它还必须将需方的需求信息告诉供方, 尽可能满足需方的要求, 与供方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与需方也是利益一致的合作伙伴; 形成了一支凝聚商家、厂家、供方、需方合作, 共同活跃流通领域, “送货上门”、“顾客第一”的新理念,这对于传统商品经济的“竞争”理念, 是一种极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方物流”, 要求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整合社会的流通力量, 必然引发经济、产业、社会、结构的重组; 引发了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标志着传统的商品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转变开始。目前, 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 71 %的德国企业和53 %的美国企业将物流放在企业经营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约为76 % , 美国约为58 %; 同时, 美国已有33 %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用户, 正在考虑接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 所以, 第三方物流的发生和发展, 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和现代商业发展水平的标致。

篇2: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个人简历

YJBYS

男,河南固始人,21岁,167cm,共青团员

河南工业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管理学学士学位

求职意向:

移动电话:J.L 电子邮箱:/jianli

实践经历:

为了应用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物流实践技能以及一次为贵公司贡献一份力量的机会,我希望在贵公司找到一份与物流相关的生产、运输、仓储等基层工作。

.9—.9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调研协会组织部副部长、副会长

负责本社团人员的招募,活动的策划、组织,人员的考核考评以及院社联安排的其他任务。在一年的社团工作中,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与人沟通、交际能力。

.3—2010.10华图教育集团郑州分公司校园主管

负责郑州华图教育在本校区的招生、宣传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公司培训和工作锻炼,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坚持不懈、肯吃苦的做事态度。

2010.9—2011.9 河南工业大学社团联合会人力资源部副部长

策划组织针对社联内部成员以及校级社团负责人的培训;负责干部换届,任免和调动;组织大型活动时负责安排和调动人员。如社团联合会的心理健康和管理能力培训讲座, 招新换届工作,组织策划2010、2011届迎新晚会和毕业晚会。提升了自己的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领导协调能力。

2010月份参加物流管理校外专业参观实习

参观河南邮政中心局、九州通郑州公司、郑州烟草配送中心和丹尼斯配送中心,了解和体验到与物流相关的设施设备以及物流工作的环节流程,加深了对物流过程的认识。

2011.6—2011.9郑州万达管件有限公司从事基层生产操作工作

所获荣誉:

从事管件的储存、运输、装车等工作,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优秀学生社团干部;

2010年河南工业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20作为小组队长,获得院级创新创意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五届校级创新创意大赛中获二等奖;

技能特长与爱好:

以第二作者身份在《扬州大学学报》第16卷发表论文《大学生“宅居”现象的调查研究》

国家英语四级(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国家计算机二级(能熟练使用office各种办公软件)

爱好:电脑技术,象棋,羽毛球等

自我评价:

本人上进心强,勤于学习,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乐观,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组织能力,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篇3:世界新闻通史体系刍议

历史,从广义上讲,是指的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人们一般将其划分为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通常意义上使用的历史概念,主要是指的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即与自然界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种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恩格斯著:《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1卷,第343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历史学则是对人类以往历史过程的记录、对于人类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这种记录、总结和探讨,乃是社会科学赖以确立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视历史学为“一门唯一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第20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由于人类的历史沿着螺旋式上升的轨道在进化,历史科学的体系亦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善。新闻史学正是历史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随着近代报业的出现而形成的历史科学之树的一个新的分支。另方面,对于新闻学来说,新闻史学又是新闻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一般把新闻学看成是由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史学三大块板组成的知识体系,而且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又是从新闻史的研究开始的。可见,新闻史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通过新闻史学将新闻学与历史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新闻史学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提升作为其母学科的历史学、新闻学的整体水平;而历史学、新闻学奠定的学术基础,又制约着新闻史学发展的空间。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历史学和新闻学实现了空前的发展。就历史学而言,国别史、地区史和专门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伴随着历史向着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通史体系逐步建立并且日趋完善。新闻学的起步虽然很晚,但是,电子传播媒介和通讯卫星的出现,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全球范围的同步传播。世界的空间距离大大地缩短,全球村庄由梦想变成了现实。新闻理论、新闻实务紧跟着新闻实践的步伐迅速发展。新闻史研究虽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别史、专门史、地区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历史学、新闻学奠定的学术基础和新闻传播全球规模的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新闻史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突破。

具体而言,时代期待着一种全新的新闻史研究范式,即世界新闻史研究的出现。创建世界新闻史体系既是新闻事业跨世纪发展的要求,又是健全、完善新闻学学科体系的需要。本文打算从两个方面就世界新闻史体系问题略作探讨。

当前新闻史研究的基本格局

作为新闻学知识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闻史学研究已成为新闻学术的重要领域。应该说,自新闻学诞生以来,人们在新闻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丝毫不亚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的研究。仅就国内新闻史学研究的情况而言,其成果之丰硕,其水准之高,绝不在新闻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之下。从专业研究人员的组成、大学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及研究成果来看,当前我国新闻史学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中(中国新闻史)外(外国新闻史)分治的基本格局。至于以包容中外于一体,以整个世界全局为对象的世界新闻史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普遍的关注。

中外分治的基本格局

学术界对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代表作主要有,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蒋国珍著的《中国新闻发达史》、曾虚白著的《中国新闻史》、丁淦林著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特别是方汉奇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新闻通史》。还有为数众多的专门史著作,如赵玉明编著的《中国现代广播史》、郭镇之著的《中国电视史》、胡太春著的《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等。这些专著及大量论文的出版、发表,对于提升中国新闻学术的整体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至于外国新闻史研究,既有国别史,又包含了地区史;既有专门史,又有综合新闻史。总的来说,学术界对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大体上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A国新闻史+B国新闻史+C国新闻史+D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这一模式缘起于日本学者小野秀雄所著的《内外新闻史》(台湾译本名为《中外新闻史》)。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李瞻的《世界新闻史》的体例,就是来源于小野秀雄。大陆学者陶涵主编的《世界十国新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的《七国传播事业》等,从其内容、体例上看,均应属于这一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各国报纸史+各国广播史+各国电视史+各国通讯社史=外国新闻史。此种模式实际是地区新闻史研究。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有张隆栋、付显明主编的《外国新闻事业史纲要》、梁洪浩主编的《外国新闻史》和张允若、高宁远所著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等。第三种模式是专门史研究。如苑子熙著的《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史简编》、国际广播电台研究室编辑的《世界广播电视:变革和发展》、徐耀魁主编的《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和王泰玄著的《西方著名报纸概要》等。第四种模式是国别史研究。这一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外国研究成果的翻译,国人自己独著的较少。其代表性的作品有,日本山本文雄等著的《日本大众传播工具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国埃德温・埃默里等著的《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及刘有源著的《美国新闻事业概况》等。应该指出的是,国内出版界近年来也推出了好几本带有“世界”字样的新闻史著作。如台湾政治大学李瞻著的《世界新闻史》、李明水著的《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史》、法国彼・阿尔贝著的《世界新闻简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等,但是这些著作严格说来,都不能算是世界新闻史。因为,它们要么是几个国家新闻史简单的迭加,要么是以欧美各国为中心,或者是把中国排斥在该书的体系之外。

篇4:世界新闻通史体系刍议

为什么在历史已经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当代社会,在世界通史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的情况下,新闻史研究仍然局限于国别史、地区史和专门史的范围?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条。首先,从工业革命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一直滞后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早在十九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与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范围的殖民地化,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空前的紧密,从而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而新闻传播事业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尽管消息的收集与发布已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但是新闻媒介的经营仍然局限于地区、国家的范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媒介经营的地域性特征,影响、制约了研究者的思维和视野。其次,建国以来,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及自我的闭关政策,不仅在学术界,就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也缺乏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新闻学术界对于外国新闻事业的了解,仅限于某些社会主义国家。至于作为冷战对立面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新闻制度和新闻思想,则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没有也不愿意去进行深入的了解。这种情况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改变。其三、新闻史学界除了中国新闻史外,在对地区新闻史、专门史和主要国家新闻史的研究方面,由于资料的限制及其它原因,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成果还不足以为世界新闻史体系的建立奠定必要的基础。

篇5:世界新闻通史体系刍议

中外分治格局的优越性

新闻史研究中外分治的基本格局,是由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在既有的条件之下,这一研究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新闻史学的深度发掘,至少表现出其独有的三大长处。

第一、中外分治的研究格局,特别是“A国新闻史+B国新闻史+C国新闻史+D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的研究模式,有利于逐个地理清各个主要国家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因为在陈述各个国家新闻史时,不必过多地顾及与此相关的其他国家的横向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因而能够集中精力于该国新闻历史的探讨。特别是在对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接触不多、了解不深的情况下,逐个地研究个别主要国家的新闻历史,可以说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以此为基础,才谈得上对世界新闻传播全局的综合研究。

第二、在理清各主要国家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变脉络的基础之上,研究者们才能深入地分析、把握支配各主要国家新闻传播演进的特殊规律。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政治经济制度诸因素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新闻传播不仅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个性结构,而且在媒介的功能、运作及新闻工作者的活动空间,甚至在新闻传播演变的途径上,也大不相同。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各个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的种种差别?其原因当然应该从各个不同国家新闻历史本身去寻找。

第三、中外分治的新闻史研究格局,还有利于在国别史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新闻历史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如前所述,由于每个国家所置身的地理与历史文化环境的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每个国家新闻传播发展、演变的道路也大不一样。那么,各个国家新闻传播历史的独特性何在?为什么又会产生这些独特性?这些问题,仅仅通过单一国家新闻历史的了解,是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的。只有把相关的国家放在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作综合的比较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而比较研究的前提,是对比较对象历史与现实的全面的把握。这一前提正是通过国别史、地区史研究的展开,而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中外分治研究格局的缺陷

中外分治的新闻史研究格局,尤其是新闻国别史、地区史的研究,虽然有上述种种长处或优点,但是,相对于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学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对于世界通史的研究水准,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或者说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

其一、研究视野偏狭,不利于了解世界新闻历史发展的全貌。在中外分治的基本格局之下,新闻历史研究总体上是以国家为本位。在对象国家之外,其它国家的新闻历史是不在研究者关注的范围之内的。这样,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研究者对于若干主要国家,或自己感兴趣的若干地区的新闻史可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至于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则付之阙如。这一点可以从眼下看到的大量新闻历史著作中得到证实。事实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比目前的一些新闻历史著作所展现的要大得多,要丰富得多。仅仅掌握几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情况,远远谈不上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在现代传播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日趋紧密的情况下,过去被人们看成是广袤无边、遥不可及的地球,变成了可以瞬间共享信息资源的全球村庄。世界已不再是几个国家、几个地区松散的聚合,而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要全面地认识、把握当今的新闻传播,就必须深入地了解世界新闻传播历史的全貌。

其二、相对封闭的历史体系,难以解释各个不同国家的新闻历史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由于中外分治,许多新闻史研究者习惯于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新闻传播看成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满足于对它作纵向的、线性的描述。而不是或很少把它放在世界新闻传播的宏观背景之中,从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横向联系中,考察各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一个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及经济文化水平,除了取决于其自身的生产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外,还取决于这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交往程度。因此,历史学家在关注历史的纵向发展时,还必须注意历史的横向发展。所谓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个地区的相互封闭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参见吴于廑著:《世界历史――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作》,《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第62―63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所以,历史学者要想揭示一个国家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在追述其历史轨迹的同时还必须从空间上作横向的考察。这一原理对于新闻历史同样也是适用的。如果孤立地研究国家、地区的历史,就无法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新闻传播在世界历史宏观背景中的空间关系,从而难以全面地解释其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篇6:世界新闻通史体系刍议

其三、难以把握对象国家在世界新闻历史上的地位。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每个国家、地区因其对世界文明进化贡献之大小,而占有不同的位置。这种贡献或地位,不仅是相对于其他国家、地区而言的,而且还必须从世界全局出发进行综合的权衡。因此,要把握各个国家新闻传播在世界新闻通史中的具体方位,中外分治的新闻史研究是无能为力的。

其四、专注特殊,不利于把握世界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由于研究者以各个国家、地区为基本的研究单位,以理清该国家、地区新闻演变的历史脉络为主旨,便利于了解、把握决定其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变的内在的特殊规律。但是任何国家、地区都不可能独立于统一的世界体系之外,而只能作为世界整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于世界大家庭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及政治经济制度千差万别,从而决定了其新闻传播多种多样的复杂结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总是存在着彼此相同的共性、普遍性或者说是普遍规律。这种普遍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各个国家、地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著:《论我国革命》,《列宁选集》(中文版)第4卷,第690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而中外分治的格局,却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认识普遍规律的困难。认识各个国家的特殊性,固然是把握世界普遍规律的重要条件;而只有认识了普遍规律,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各个国家的特殊性。

其五、就新闻论新闻,忽略了新闻传播所置身的社会背景。当研究者以国家、地区作为基本的研究单位时,更多地将精力集中于新闻传播本身的历史演变过程。至于上演新闻传播活剧的舞台――社会历史背景,则在较大的程度上被忽略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历史研究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揭示历史是怎样的,而且还应该说明它为什么是这样的?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单纯地从新闻传播本身来探讨,是无法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结论的。只有将新闻传播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把新闻传播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上,才能从在根本上解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一重大问题。

可见,新闻历史研究中外分治的基本格局,作为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又有一定的历史局限。它适应了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梳清各个国家新闻历史演变的脉络,有利于把握各个国家新闻传播发展的特殊规律,同时还有利于推进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但是,这一格局也存在着上述诸多的缺陷。要克服这些缺陷,只有期待一种能够涵盖中外,以整个世界新闻传播全局为对象的世界新闻通史体系的出现。

二、时代呼唤建立世界新闻通史体系

如前所述,建立世界新闻通史体系乃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新闻学术整体水平的需要,是新闻史学研究适应着“地球村庄”形成的必然发展趋势。在新闻学术迅速发展,历史科学更加成熟,新闻事业日趋全球化的情况下,世界新闻史体系的建立不仅是一种必要,而且还成为可能。

建立世界新闻史的基本条件及尝试

首先是世界历史的形成及世界一体化逐步加强的趋势。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马克思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2卷第11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原始时代的人类彼此隔绝,互相封闭。随着历史的进步,“各个互相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第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也就是说,人类历史由原始的彼此闭塞的人群的历史演变为世界历史,其自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正如苏联《世界通史》一书导言中所说的,“世界史不但是人类发展的一般合乎规律的过程,而且还是这个过程的结果。”(转引自吴于廑著:《世界史学科前景杂说》,《吴于廑学术著作自选集》第45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人们一般认为,这一过程开始于地理大发现,至十九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时,出现了统一的全球市场,世界历史即告形成。到十九世纪末乃至二十世纪,随着经济的集中化,跨国垄断的规模不断扩大,信息传播技术迅速进步,世界各大洲、各地区的联系空前紧密,全球的政治、经济空间日趋缩小,整个世界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地得到强化。这一进程自然会在历史学研究领域得到反映。研究者们开始以全球的眼光、宏观的思维,以全人类及其共同的生活空间――地球――为研究对象。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世界通史研究的繁荣。此间出版了不少优秀的代表作。如英国学者赫・乔・韦尔斯著的《世界史纲》,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剑桥三史”,即《剑桥上古史》、《剑桥中古史》和《剑桥近代史》,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多卷本《世界通史》,还有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等等。这些通史著作,以其宏观的研究视野和对于人类历史全局的精确把握,不仅把历史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在方法论和基本史料方面,为世界新闻通史体系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相关专题 刍议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