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

桑田海象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桑田海象”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共13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

暑假里拜读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其中《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一文让我深有同感,文中的新月是个喜欢拿别人小东西的孩子,为了帮助新月改掉这个不良习惯,老师采取了“不让新月参加游戏,只能站在旁边看的”惩罚性教育手段。结果没有被关注的新月不但没有改掉坏毛病,反而变本加厉了。因为“在孩子面前批评、指责她,甚至把她自己一个人留在教室,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阻止她拿别人的东西,反而给她制造了拿别人东西的机会,强化了她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还会让同伴鄙视、讨厌她。”

由此我想到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也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如孩子在进行自由阅读活动时,由于还没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会撕坏图书,百般教育劝阻还是没有效果后,经常会采取的方式也是无可奈何型的拉在教室旁边站一会,自己继续下面的工作,

我们的图书架是放置在前面的,正好是孩子站立的位置。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在那里反而随心所欲的翻看图书,一点也没有被惩罚的不安,有的孩子看中了这个便宜,就会动点歪脑筋也来站个一时半会,这样的.惩罚在有的孩子眼里变成了变相的自由,适得其反。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针对孩子的这种反应,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图书是一种美的表现。我经常会把撕坏的图书和完好如新的图书并排放在一起,让幼儿观察感受哪个看起来更舒服更美。这样的对比是显而易见的,是鲜明的,孩子们老老实实的感受了一次美丑的对比,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撕坏图书的现象会大大减少。

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犯点探索性、破坏性的小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自己的一点爱心、耐心来包容孩子,运用正确性、艺术性的批评方式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正确的行为习惯,相信他们一定能愉快成长。

篇2: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关注每个孩子》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关注每个孩子》

学习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其中顾晶老师的一篇《关注每个孩子》,要关注好的,关注差的,更要关注不声不响的孩子,特别是一句“作为年轻教师,班级的常规让我很为难,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一些调皮的孩子身上,为了使这些孩子能遵守规则,鼓励他们要做到最好,在发现他们进步的时候,我都能对其进行了表扬,是不是像婷婷这样的乖巧的孩子,在不经意间就被我忽视了呢?”

在读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想到了这样一件事,在五月二十五日,我们小班年级组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及亲子迎六一小运动会。在听了我上的课以后,请家长填写家长反馈意见,周子航的家长在反馈意见上这样写道:“我希望老师上课的时候能够对我家宝宝多提问,老师一次也没有提到他。”我看见这条建议很惊讶,因为今天的活动,每个小朋友都有家长参与,所以我已经照顾到每一位幼儿,努力做到提问到每一个孩子,难道还有小朋友没有被提问到。

我去询问了班主任,唐老师帮我一起想一想,因为她始终参与在活动中,

她回想了一下,然后很肯定地说:“是的,周子航你没有提问到。你今天提问幼儿的面很广,已经注意到了每个孩子,但还是落下了一个周子航。”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每一点滴都会牵动一个家庭的心。

今天的`活动,家长们都在关注着自己的孩子,在上课时的表现,每一次老师的提问,他们都希望是自己的孩子在回答,那样他们会觉得很自豪。而我今天却一次也没有提问到周子航,使他的家长很失望。这也让我觉得百密一疏。

经过这件事后,我对周子航小朋友更加关注了。虽然周子航小朋友平时不声不响,见到老师感觉也有点胆怯。但是,他上课的时候很认真听讲,也能开到脑筋,只是不敢大胆举手发言,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发现他是多么渴望老师提问他。我提问他,他也能回答地正确,可是声音不响亮,在操作活动中,特别是数学操作活动,他多能理解老师的要求,并且完成得很好。

其实,每个孩子都愿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可是由于他们的性格差异,决定了他们的不同。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及时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篇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赏识你的孩子》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赏识你的孩子》

天下的爱有许多种,但周弘老师的爱是执着的与众不同,是我们许多人所无法克服的,

今天我看了周弘老师《赏识你的孩子》虽然只看了第一觉醒。我感到周弘老师这样的父亲是值得我们去欣赏他、赞美他的。文章中讲到他有一个双耳全聋的女儿,但他没有灰心,不垒气,不怕挫折,不怕世人闲俗,坚定信心。带孩子东奔起跑的求医问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在他的努力下,以在90分贝的听力下终于开口了,他尝到了人间的甜蜜“爸爸、、、、”

在此我也佩服他的勇气与信心为了女儿倾家荡产,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不放弃。其实像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孩子,

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他们选择的是放弃或抛弃。他们害怕不可想象的结果,认为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是一种负担。没有选择去如何的教育他、培养他,而是把他抛弃到某个城市的`地方。其实在孩子的心中,他们也渴望自己是健全的。他们也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也要父母的疼爱。然而事宜愿违,他们害怕这个责任,宁愿选择抛弃没有勇气承担责任,作为这样的父母缺少的就是道德与人性。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如果周弘老师也这样,那么今天我就没有品尝到《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也不能体会到周弘老师那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品质。作为父母都要用不同的爱去关心、呵护自己的孩子。同时我也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要认真的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篇4: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暑假里阅读了朱家雄,张亚军编写的《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在阅读了其中的《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一篇文章后,我想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新学期开始了,我接替了中班李老师的.工作,班级里有位小朋友特别胆小,找不到熟悉的李老师,熟悉的陈老师也请病假了,每天都会哭着来上学。孩子的奶奶向领导抱怨: “孩子以前上幼儿园还是很开心的,现在孩子不要上幼儿园,他说老师不喜欢他。”

后来老师和家长一交流,才发现孩子在说谎。每天我都会抱她,哄着她不要哭。吃饭时也会特别照顾她。孩子不断重复不愿上幼儿园,只是一种侥幸的心理,故意想让奶奶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因为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刚离婚,妈妈离开了家。她害怕奶奶也离开她,所以故意说谎,想呆在家里和奶奶在一起。知道了原因以后,我及时进行上门家访,带去了好吃的糖果,亲近孩子。孩子的奶奶也和老师表现出亲近的举动,孩子看在眼里,渐渐地愿意亲近老师,不久就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

面对孩子的谎言,家长和老师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可是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这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切忌因此而惩罚孩子,

用这个年龄的孩子所能够明白的方式,温柔地引导孩子说真话,才是明智之举。不妨借鉴以下几个办法:

1.鼓励孩子说真话。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许多家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孩子。当孩子告诉你他把饭打翻了的时候,你如果责怪他“不乖”、“不听话”,对他大喊大叫,他就会认为说实话不好,会被爸妈骂的。因此,这时爸妈倒不如夸他“宝宝告诉妈妈了,真乖。”这样,也就等于在告诉宝宝,说实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2.切忌责难。

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都会很留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如语调和用词等。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也会导致不同的反馈。然而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如果我们要引导孩子说真话,而不是对自己所做的错事矢口否认,那么就必须注意我们说话的方式。例如:“这饭怎么会弄得满桌子都是呢,要是有人帮我把它们拣起来就好了”就比说“你怎么把饭弄得到处都是?下次再这样就不给你吃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篇5: 幼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前几日,终于把苏老的这本着作完整地拜读了,下面是我的一些感触,与大家共勉:

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的确,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着本能之爱的情感成份,往往较多地渗透着长辈对下一代的保护、支配的情绪色彩,甚至掺杂无原则的将就和溺爱。师爱则具有完全不同于父母之爱的特征。师爱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主动给予,是奉献,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负责和理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的教育本质上实在就是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书的前言部分写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尽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其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该书中浸透着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们的爱,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孩子放到心灵的深处,和孩子们共同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们进行活跃的、自然的、不中断的交往,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的朋友,到达教育活动的至高境界。爱孩子首先要接触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以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我刚上班时的一些事:我们开始以为拥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当好教师,结果却不是那样,哪怕你满腹经纶,口若悬河,课堂上照样会有人充耳不闻。我们当时在想是不是教学方法有题目,随后的教学中自己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魅力确实提升了,但仍有人对你熟视无睹。我们当时挺困惑、挺委屈。后来与老教师交谈后我们才知道题目的所在,原因是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主动参与到孩子中往,与他们的交流不够。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放下身份,怀着童心主动往找孩子们,主动与他们交流,与他们“打成一片”,作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最后师天生为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时间固然很短,但我们对孩子付出了真心、付出了爱,同时也得到了孩子们的爱和尊重。

篇6: 幼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这要给予孩子多少爱、理解、关心。

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便会是自己的一切。便会竭尽一切为孩子谋划与工作。

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就要走进孩子心中,尊重、认识、理解、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给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为响应上级实施学龄前三年教育的号召。我园招收了36名三周岁的幼儿,并由我担任班主任。在刚开学的两个月里为了尽快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想尽方法转移他们的情绪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画画、看动画片、到沙地里、水池里、玩沙玩水------多少次孩子的拉扯让我狼狈不堪。多少次孩子的哭闹令我心烦意乱,多少次喉咙疼的说不出话来。晚上回到家里累的躺在床上不想吃也不想喝。“屋漏偏逢连阴雨”正当我在幼儿园里忙得焦头烂额之际,自己一周岁的女儿无缘无故地发起了高烧。在家打了几天退烧针后病情非但没有减轻且有加重之势。没办法只好抱起孩子来到了市人民医院。大夫检查完毕问到:“你这妈是怎么当的,孩子病成这样才来。你这孩子得的是鹅口疮。你看孩子口腔的上额舌头,喉咙里布满白色的念球菌泡。再晚来一天病毒就会侵入大脑,后果不堪设想”。什么?孩子得的是鹅口疮,怪不得孩子这几天只哭连奶水都不吃。我怎么就不知道看看她的嘴里呢?我太粗心了!我懊恼地恨不得煽自己两个耳光。

“别着急,住下再说吧!”大夫在一旁说道。什么?住院!我一听急了。大夫,求求您,您能开点药让我们回家治好吗?“什么,有你这么当妈的吗?孩子都病成这样了你还不让他她住院,你到底是不是孩子的亲妈啊?你们是不是疼花钱?”大夫厉声喝道!我一听,委屈的泪水哗哗地流了出来,大夫,我快30岁才有了这个孩子我能不亲吗,我也不是疼钱,这个时候你就是让我把1000或元的钱扔到大街上,我孩子的病马上好了我也愿意去扔。我是放心不下我们班里那36名孩子啊。大夫,你想想如果我和孩子在医院里,我们班里的孩子怎么办?他们又由谁来照料呢?现在是秋收时节家长都很忙,顾不上孩子。万一出现个闪失,我怎么对得起那些家长和孩子,大夫求求您了!经过我的哭哭哀求,大夫最终同意不让我们在那里住院了,但必须有个条件:就是我们每天上午必须在医院里打完点滴我们再赶回家,不耽误下午上课。可直到现在,孩子的嗓子经常“沙哑”。朋友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小鸭子”,婆婆也曾经半开玩笑的说:孩子摊上你这样的妈妈真是“上天里”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医院D家D幼儿园三点一线的来回奔波。由于连日奔波操劳我不小心患上了感冒。下午上课时我不停的打喷嚏。奇奇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你是不是感冒了?”我有些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我感冒了?”她稚气的说:“你老打喷嚏啊!”我忙说:“对不起,孩子们,老师耽误你们上课了”孩子们连声说:“没关系,没关系!”聪明的畅畅说:“老师,我奶奶说你这是为了我们累的,你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这时,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老师妈妈好”。顿时,教室里“老师妈妈好”的叫声此起彼伏。有的干脆叫“妈妈好”听到孩子们的叫声我感动的只想哭。不过,听到孩子门的亲切呼喊声,这两个多月来带新班的疲惫、辛苦、无奈一下子烟消云散。剩下的是满心的甜蜜与温馨。

孩子们那一声声的问候,在我疲惫不堪时会使我精神自信。在我消沉的时候令我无比振奋,在我迷茫时令我重新觉醒。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有什么能比收获孩子的爱更值得欣慰的呢!托尔斯泰说的好: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即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个完美的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吧。

篇7: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赏识你的孩子》

1、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尤其是不可只讲这一个片面。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和弱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依靠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和弱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长处和优点。忘记这个目标,孩子就会感到一无是处,失去前进的信心,结果是缺点和错误也难以得到克服。

2、实际生活是十分复杂的。有些缺点和错误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内涵。有时长处和优点,可能暂时未能找到正确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要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细心地加以体察。

3、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孩子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生气努力的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人生的道路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不如意事常八九”。一点帮助孩子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人才的成长更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人生又应当是快乐的,不能以吃苦为目的。片面地强调苦读、苦学、苦干,不容易为孩子接受,更不可能有持续的动力。重要的是使孩子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各种艰难困苦就都不在话下了,就都会成为“玉汝于成”的条件。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4、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但是绝不是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胜”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给家长的脸上增光。因此,赏识也应当恰如其分,有多少说多少。更注意到,在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我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顺其自然,让这些“才”长得好,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一份作用,他在社会上就会有自己应该占有的一席之地。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融入到社会整体的努力之中去,就会汇成历史的浩浩荡荡的洪流,人类的幸福就会与日俱增,这是确定无疑的。

1.赏识你的学生读书笔记

2.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4.红岩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摘抄

5.读书笔记摘抄500字

6.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7.读书笔记摘抄100字

8.教育名言读书笔记摘抄

9.美句读书笔记摘抄

10.《目送》读书笔记摘抄

篇8: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

随着幼儿升入中班,我们三个老师明显感觉到,幼儿比在小班时活跃了很多,即便是原来比较老实的几个孩子,也明显的比较喜欢和老师对着干,上课时拿着笔在脸上手上乱画,吃饭时用手把饭玩一会再吃,玩积木时随意摔打,户外活动时争夺玩具,……对老师的话视而不见,这些孩子是怎么了。我们老师该怎么办?

在读《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这本书时,有一个小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小小“破坏王”。它告诉我,孩子爱搞破坏是有许多的原因的:1、好心却办成了坏事;2、只是感到非常的有趣,随兴趣而做的;3、原来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自己不满意的事物有意发泄;4、用以要挟成人,满足个人需求。而且孩子喜欢“破坏”,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体现,并不完全是坏事。

怎样合理引导孩子的这种天性就是关键。针对这四种心理现象,我又学会了四种应对方案:1、面对好心办成了坏事的孩子,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着告诉孩子失败的原因,

自己不懂的事要先请教大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长大了再去做。2、面对只感到有趣而实施破坏的孩子,要及时制止幼儿的不当行为,让孩子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后的严重性就可以了。3、对于幼儿故意搞破坏的行为,一定要制止,而且要严厉的批评,让孩子尝到有意破坏东西的后果。孩子受到一定的惩罚后,就不会再由着性子搞破坏了。4、对于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搞破坏的孩子,我们要先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与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孩子一旦出现不良行为,就要严肃批评,加以指正。

看到这些,我的心里有了底。孩子的许多行为不能完全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而要深入地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才会找到最好的对策。要会育人首先要学会充实自己,我又进一步的体会到,在幼教的生涯中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篇9: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

《向孩子学习》这本书通过讲述61个关于家人、教师互动与成长的感人故事。每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让我惊叹,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视的,也正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尚未体会到的。

记得《向孩子学习》一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题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叙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亲决定去镇上买雪茄,一上车子,就发现两个女儿已经像女皇般的坐好了,并异口同声地宣布:“我们也要去。”到了镇上,父亲下了车,并告诉女儿,待在车里别走开,临走前女儿请求道:“买一个蛋筒冰淇淋,好吗?爸爸?”,那位父亲没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没有钱”。当那位父亲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时候,几乎已经把刚才两个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净净,父亲打开包装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点燃它,打了好几下,没打着,这时,小女儿细小却无比伤感且直率的质问;“爸爸,你怎么有钱给自己买雪茄?就没有钱给我们买冰淇淋?”这个问题让那位父亲惭愧而且无法回答,后悔、懊恼之情溢满了整个心灵。那位父亲郑重的说道:“是我搞错了。我实在是有钱买冰淇淋。要什么味的?”……当那位父亲拿着两支冰淇淋回到车子上时,他吐掉了雪茄,因为此时雪茄的味道已经变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后,那位父亲竟然奇迹般的戒掉了烟。在这个小故事里面,孩子一句无心的话,让自己的父亲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孩子这句无心的话,充分体现了孩子纯真的一面。完全没有恶意,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后果,但正是这份纯真让给自己的父亲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也正是这一份纯真给我们读者上了一堂有意义的人生之课。

读完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问:孩子的这份纯真我还有吗?模糊记得孩提时,也曾这么天真,也曾这么纯真。简单的思考问题,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用一颗纯纯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孩提时的我们,就象一张白纸,一片空白,没有受到任何的涂鸦,所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比较单纯,往往想的比较简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一天天丰富起来,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此时,思考的模式就变的复杂了,没有那么单纯,没有那么简单。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会想前想后,我们会顾左顾右,我们会考虑到问题周边的任何一个小细节,我们会设想问题产生的后果,我们会……瞧瞧,解决一个问题,竟然需要这么多工序,有时顾多了往往会有事与愿违的结果。所以有时纯真点,简单点未偿不是一件坏事。

现在的我们长大了,脑子复杂了,思维空间大了,但往往却丢掉了宝贵的纯真。还记得《国王的新衣》吗?那些愚昧的大臣们,那些胆小的百姓们,明明知道国王什么都没有穿,但是个个都不敢言,只有一个孩子喊着;“国王怎么什么都没穿。”一个纯真的孩子,导出了事实的真相,说出了大多数人不敢说的内心话,象这个孩子一样的纯真你还有吗?纯真你还有吗?悄悄的问问自己,失去了,别担心慢慢把它找回来,拥有了记得要珍惜,让我们用一个纯真的心,生活着、工作着,享受着。

在我国,以往由于受传统文化的束缚,孩子往往被认为是幼稚的,需要指导和管教的,根本无从谈起向孩子学习。但作为现代父母,慢慢的发现了孩子身上也有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地方,《欢乐蹦蹦跳》中“童言无忌逗你笑”版块,孩子天真的话语把荧屏前每个人都逗的笑弯了腰,是的,也只有他们,不会顾忌太多现实的东西,要不,《皇帝新衣》中怎能把骗子的把戏揭穿呢?

70年前,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这样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陶先生的这首诗十分形象生动地把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表现了出来。在陶先生眼里,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

应当说,向孩子学习,是今日父母与教师的一大课题,也是教育成功之必须。向孩子学习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时代的变化。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书,每一位父母和教师只有潜心研读,才能理解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例如,生活在网络时代,孩子们顺其大流,在网里遨游,作为父母和老师,就该首当其冲,对网络要有一些适当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知道孩子。如果你连“886”“7456”“顶“等一些网络术语不明白的话,那你和你的孩子也会产生隔阂。了解孩子的前提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规律,尊重孩子的成长需要,尊重孩子的各项权利,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这是向孩子学习的重要保证。当孩子的言行令您不能理解时,切忌匆忙下结论反对,应三思而后行。

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的主要条件。在充满失败语言的家庭或学校,是不可能向孩子学习的。与此相反,优秀的父母与教师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而及时、热情地欣赏孩子的优点,则是最有效的教子之方。欣赏导致成功,训斥导致失败。“你能行“如果你能经常用这句话鼓励孩子,那么相信他一定行,我们不可忽视每个孩子的潜能。

向孩子学习应该成为一个教育的新理念,孩子成长的时代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这个背景里面所产生的许多未知的能量对于教育而言也是陌生的,一个有时代意识的教师或者任何的成人应该务实的去向孩子学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教师也许不再是做知识的传播者,因为孩子们有相当多的信息来源,甚至超过了教师。教师成为什么呢?一个和孩子们一同成长的生命个体,互相汲取对方的力量,包括信念、精神和有限的知识,有效地达到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目标。

篇10: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

利用假期我读了(师生沟通的艺术)一书,这本书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便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作为教师只有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学生才会对我们的教学感兴趣。

(师生沟通的艺术)(作者唐思群、屠荣生)较全面地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作了深度分析,并大量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课堂听讲、解决学生问题、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等方面的实用技巧,是非常值得我们教师取金的学术著作。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应该要做到以下两点: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教师必须先设身处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并进而用同样的思想去理解学生。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的学生,我想今后应该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学着去爱他们,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书中还提到了老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己内心世界软弱薄弱的一面,要有分寸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是会不断进步和提高的。然而,怎么样才算有分寸得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分寸的度应该如何把握?是不是过度承认错误反而会使孩子否定你这个老师,因为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这不由又让我想到,其实一本好书就是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默默地支持帮助你,不断更新你的认知、活跃你的思维,给你丰富的源泉、前进的动力,让你的视界更加广阔、生活充满希望。

篇11: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

《老师你在听吗》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对话”的,为什么对话对学习是最重要的呢?因为它是我们互相交流认识、想法、感觉和困惑的最有力的工具。

书中的导言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有两只眼睛,那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一个东西?”这是一个5岁孩子说的话,孩子对世界有一种天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向我们展示了智慧和学习的潜力。我们老师要重视与儿童的对话,倾听儿童的想法,注意对话的技巧。教师与儿童的对话是为了拓宽儿童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为了考察儿童的知识或是控制他们的思考和行为。这正是教师教育儿童时的独白和教师“与”儿童对话之间的区别,也是“封闭式”谈话和“开放式”谈话的区别。与儿童对话之前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要带给儿童什么?对话之后想想我们进行的对话是否有效,是否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了真正的影响。

除了师幼对话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当儿童拥有机会和同伴交谈的时候,他们会发生多么丰富的社会性学习。在一次早值班的时候,我无意中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是两个中班孩子的。幼 1:日本发生大地震了! 幼2:我在电脑里看到的!海水像龙卷风一样! 幼1:那个叫海啸! 读书笔记.幼2:恩,海啸把人都卷进了海里,好恐怖啊! 幼1:地震也死了很多人的! 幼2:我们这里会不会发生地震? 幼1:不会的,地震只要躲到没有房子的地方就不会被压到了……他们可能从大人的谈话中得到的消息,也可能是在电视、电脑里听到的,在这个对话中,孩子们的想法在相互碰撞,他们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来引出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他们乐意在对话中分享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知道对方会倾听自己,他们的想法对朋友来说是重要的。

师幼对话、幼幼对话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我们教师自身而言,要想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提高科研能力,一个人单打独斗尝试新想法,是比较困难的、比较局限的做法,通过和同事对话,可以从其他的视角拓宽你自身的理解。正如我们承认同伴对话对于儿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样,就像丽莎波曼女士说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么“众人智慧促学习”。

篇12: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书名起得恰到好处,另人对此书很是向往。品读其序言,就能够感受到这是一本十分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书,就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草根化的案例”等语句,处处体现着此书对我们教师的价值。看来,这是一本能够陪伴我们度过漫漫暑假的好书。

作者巧妙地借助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很好地诠释了一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嫩蕊细开、红枫绚烂、踏雪无痕,那么地富有诗意。当我品读到“我与师傅之间的动人故事”章节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师傅——支老师。

零四年八月,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或许还怀揣着一些理论知识,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孩子,我居然手足无措。幸好,在园领导的关怀下,我和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成为师徒,在她的带领下,我也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走向成熟。“好师傅是一根拐杖,有力地支撑我们前行;好师傅是一座富矿,我们越努力、从师傅身上挖掘得越多,我们收获的指导与帮助也就越大”,我说:好师傅,是我一生的财富。工作上,我时常会想到支老师和孩子相处、和家长沟通的种种情景,为什么孩子和她能够相处得这么好,感觉他们之间有种互相吸引的力量,那到底是什么呢?是责任,是爱。通过细致的观察、反思、总结,我似乎有些感悟,支老师几乎了解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她知道孩子所需、家长所需。每每我和孩子发生一些小插曲,支老师总会和我一起分析孩子的表现、孩子的心理,从而推论出自己在处理的时候所用的方法是否恰当。她时常对我说: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在业务水平上,支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也深深感染了我。听她的课,两个字:舒服。孩子舒服,有所收获,听课教师舒服,却也有所收获:收获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之道、收获如何将一个活动准确把握、收获细节之处的精彩、收获语言的精炼……原来,一个好的活动并不是花枝招展或者内容繁琐。生活上,支老师也时时刻刻关怀着我,告诉我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方法。有的时候她就像妈妈一样,为我张罗着各种生活琐事,也会为我的着急而着急,以我的快乐而快乐……

所以我说:我的师傅,我的财富。

接下来,我会以师傅为目标,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相信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一个让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幼儿教师:听教师成长的拔节声,也要听孩子成长的拔节声!

篇1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刚开始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的销量排名第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了下去,不得不由衷地说一句:真的很值!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详细列举了诸多真实事例和生活场景,细心地为成人揭示了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等一系列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开始,一一讲解了与孩子顺畅交流,并且书中,还为读者设计了很多小练习,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再去书中慢慢寻找答案。他也会创设一些问题让读者自己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办?来一步步疏导读者的思绪,帮助读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在“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中,其基本观点是孩子的情绪与其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情绪好,自然会通情达理,并且更可能积极学习。而我们大人常常犯的错误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倾听孩子的感受,甚至否定孩子的感受。日子久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孩子也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了!书中还以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小场景为主线,通过对比教育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如:

场景一:

孩子: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她真讨厌!

家长:你们彩排了很多次了!你说得对。她就是够讨厌的!

对话结束。

场景二:

相反,从下面的对话方式中,可以看出:如果接纳孩子的感受,就能让孩子积极地思考问题。

孩子: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她真讨厌!

家长:那你一定很失望。你期待了那么长时间!

孩子:是啊,就因为裁判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捣乱。那也是他们的错啊!

家长:(安静地听)

孩子:而且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该演什么,

老师很生气。

家长:原来是这样啊。

孩子:她说如果我们好好演,就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最好还是再复习一次我那部分。

总结: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当孩子的情绪郁闷时,如果直接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觉得那样?”有什么错吗?有点孩子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惊恐、生气、不开心。但多数情况下,“为什么”只会给他们增加难题。因为这需要他们基于原有的`难过心情,分析原因,然后总结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生气或难过。也有点时候,孩子不敢说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说出的理由不够充分。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对孩子会很有帮助。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到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虽说是一本亲子类的书籍,但对于我们幼儿园教师也十分受益,他能够拉近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更加亲近孩子。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我们充满智慧和耐力。”

精彩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请参考: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美丽的挫折教育》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模仿,从哪里做起》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于春林---孩子宝贝》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成就孩子一生的6个关键期》

相关专题 幼儿教师别让